<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多边形面积课件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资料,其中包含有关您所需"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信息的内容。教案课件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课程材料,需要教师自行设计和完善。教案是日常教学管理和督导的重要工具。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拆迁报告(推荐5篇)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构建网络,新知汇总

师:同学们,咱们在第五单元里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及其计算,而且,还接触到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大家不仅要会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还要掌握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学会观察组合图形的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的复习)

师:那么我们是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倒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你的头脑记忆库里提取下面的知识,看看谁的记忆库最充实?

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同位同学可以商量商量。(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师:大家在回忆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本着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的原则,找到了几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梳理,大家对我们的面积公式是不是更加熟悉了。(边说边出示图。见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二、查漏补缺,错误汇总

师:现在你们的记忆库中还有内存吗?那,就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在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1.弄清图形,选择公式。2.找对应的底和高。3.注意单位换算。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别忘了除以2.5.解决问题时,弄清面积与其他数量的关系。6.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找简单的解决方法。7.已知面积,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师:看来同学们都特别的善于总结和观察,下面,我们就利用前面的复习来做几组练习。

三、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一)按要求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平行四边形底是4分米,高2.7分米,求它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8分米,求它的高?

3、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高10米,上底5米,求下底?

师小结:如果给出图形的面积,让我们去求底或高,除了可以变化公式以外,还可以用方程解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判断题。

(二)判断题: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看来,同学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都很强,现在,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决问题

1.教材第113页第2题。

出示第2题,引导学生看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中互相检查。

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师:通过计算这些图形面积,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计算图形面积时,底和高要对应)

2.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组织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纸片按题目要求剪一剪。

(2)算一算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方法一:4脳4-2脳2梅2=14(cm2)方法二:(2+4)脳2梅2+2脳4=14(cm2)

3.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2)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方格中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

教师强调分割的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选择容易获取求面积时所需数据的方法进行分割。

②将方格中的图形添补成某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分别减去各添补的图形面积,得出所求图形面积。

③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2,通过数方格来确定图形的面积。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熟练地运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在于巧妙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进而通过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将它分割或添补成已学的简单图形,或是用方格纸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的,所以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现在结合学生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课中的学习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无论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操作、比较,到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整个过程环节分明,条理清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

反思课堂教学,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等实践活动,理解相关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产生深刻的体会;

其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多说说自己的发现,多说说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同桌说,指名说,以“说”促“思”,也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再次,恰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参与意识,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会做作业,学会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要积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 另外,诸如千克和克,小时与分等单位之间的进率,遗忘也很多,有待于在复习梳理中加强记忆。学生为什么遗忘得那么严重呢?有人说,我们的教材知识点分得太散,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这也许是原因之一。但是我想,学生在当初学习的时候,也许体验也不够深刻,所以导致容易遗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平时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批改学生作业时,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很多学生都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就拿这次单元测验来说吧,“压路机的作业宽度是6米,每小时前进6千米”,“一块长方形布长4米,宽16分米”等,单位名称不统一,应转化后再计算,结果,很多学生拿起来就做,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不好;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纠正不良习惯。

总之,从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准备把做好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策略,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每日一题”的练习,拓展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知识。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3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五单元课本79页至93页的内容。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多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导入预测:

导入语: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也可以翻开课本79页至93页独自回顾一遍)

板书课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先板出课题:多边形面积整理与复习。

指着课题引导: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多边形面积》这个单元。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齐读课题:多边形面积)

注:“---”的地方声音要变得缓慢,请学生说。第一层面的整理预测: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过渡:谁先来说一说这个单元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知识?(让学生自主回答)引导:我们先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ah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S=ah÷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S=(a+b)h÷2 进一步引导:除了这三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外?我们前面还学过了哪些图形面积?(还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用字母表示?(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第二层的整理预测: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引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过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选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图形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小组活动)

展开:哪位同学请先来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下来,分成两个部分时,运用“割补”法,经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根据形状改变,面积不变,“推导”出平等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也可以说把新的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的)知识来学习、研究,并通过“旧的”知识来总结、“推导”出新的知识,(板书)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先“重合”也就是“完全重合”,因为它们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再经过“旋转”,最后“平移”拼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是拼成的“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都要除以2。

指着板书重复:概括说把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来学习、研究,也是把新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旧的)知识,并通过“旧的”知识的总结、“推导”出新的知识,(指出板书)“转化”方法,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已经用了两次。

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也用运用了这种方式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重合”也就是“完全重合”,因为它们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再经过“旋转”,最后“平移”拼成一个的平行四边形,它们高相等、梯形的底=(上底+下底)的和。

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以计算梯形的面积时都要除以2。指着板书重复:同样!也是把新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旧的)知识,并通过“旧的”知识的总结、“推导”出新的知识。

第三层的整理预测:整理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过渡:我们从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们发现这些图形与图形的面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联系)

第四层的整理预测:巩固、总结、引申

过渡:刚才经过同学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几道练习题。

1.出示图形。(分以下步骤完成

第一步:求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要具备哪些条件?出示两条底边的长度及两条高,第二步: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底和相对应的高)出示直角三角形三条底边的长度,让学生选择条件求出面积。再让学生根据面积,求出另一条底边对应的高。

第三步:求梯形的面积要具备哪几个条件?(上底、下底或下底加上底的和、高)出示数字,要求学生用公式代入法解决。

2.看图、联想。(分以下步骤完成)

出示图⑴,条件:每小格1平方分米。

引导:观察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

汇报:它们面积相等,它们底相等、高相等。

引申: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动”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出示图⑵,你又想到了什么?

引导:观察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

汇报:它们面积相等,它们底相等、高相等。

引申:将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

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 草地的面积呢?

路面的面积呢?(你有几种办法求出路面的面积)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图形与图形面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计算公式间相同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分析,总会有新的收获!

1.判断题。

(1)两个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2)两个底和高分别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使学生清楚:底和高相等的梯形形状不一定相同,只有形状和面积都分别相等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使学生清楚: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才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使学生清楚: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不相等。

要求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订正:(1)√(2)×(3)×(4)×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先识别每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想好求每个图形的面积应用什么公式,再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①看清是什么图形;②选择正确的公式;③正确的计算;④注意单位名称。

订正:(1)270平方厘米,144平方厘米,3.61平方米;(2)3.41平方米,4.5平方分米,357平方米

(三)综合练习

1.根据所给条件求面积。

(1)三角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1分米。

(2)长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3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2分米。

(4)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说出结果,并想一想应用了哪个面积公式。

订正:(1)2.5平方分米,(2)6平方厘米,(3)8平方分米,(4)4平方厘米。

2.自己测量出求下面图形的面积所需的数据,并求出图形的面积。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测量的。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3.下图是三角形小旗。同学们要做 6面这样的小旗,一共要用纸多少平方厘米?

订正:38×38÷2×6=4332(平方厘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是280米,高是57.5米。共收油菜籽3542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

订正:28×57.5=1610(平方米)

1610平方米=0.161公顷

3542÷0.161=22000(千克)

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如图)分成三块种菜。第一块种西红柿,第二块种黄瓜,第三块种茄子。问:每种菜占地多少平方米?

订正:(1)3.8×4.4÷2=8.36(平方米)(2)4.2×4.4=18.48(平方米)(3)(5+1.2)×4.4÷2=13.64(平方米)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4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能用思维导图清晰的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熟练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单元复习过程,熟练掌握单元知识的同时,再次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多边形的面积》ppt课件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小测、《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突破

五、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课前,教师发给学生如下复习资料,学生独立完成: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有序回忆概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以一组简单并且特征明显的数为线索,让学生重现已有的概念,不仅能抓住要领,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知识网络做好准备。】

2.知识梳理,整体回顾

(1)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为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很清晰。我们利用这样的分割、移补后,图形的面积是没有改变的。这就是数学上的“出入相补”原理。

出示课件:

(2)认识底和高

师:屏幕上的这些图形都不陌生,你能按要求画出它们的高吗?

师:用三角尺画图形的高,需要先确定什么?(确定图形中的某个顶点或图形边上的某个点)

师:接着该怎样画呢?(接着,思考如何用三角尺画出底上的垂直线段,其中一条直角边过图形中确定好的某个点,另一条直角边和图形的底重合。最后画出图形的高)

注意:画高时要用虚线,关注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出示课件:

(3)多边形的面积

师: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你还记得我们是如何推导出这些公式的嘛?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小组交流,教师概括学生的回答,学生交流会后用课件动态依次出示:

小结: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把三角形和梯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善思维导图

(1)引导整理,汇报交流

师:现在请小组集体整理/调整思维导图(知识网络)。

师:哪一组愿意来介绍下整理/调整后的的情况?

请2~3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汇报知识整理图,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质疑,提出改进意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看看你们小组整理的知识图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通过改进,使你们组的知识图也更加完善。

各小组对本组的知识图进行反思和修改。

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经过修改之后的知识整理图?

学生二次交流,全班评价,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大致形成下面知识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共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能够起到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认识进一步升华。】

4.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答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4×15=360(cm)

梯形的面积:(14+26)×22÷2=440(cm)

三角形的面积:42×7÷2=147(dm)

【解析】代入相应的面积公式,求出相应的面积。

(2)一面用纸做成的直角三角形小旗,两条直角边分别长12厘米和20厘米。做10面这样的小旗,至少需要用纸多少平方厘米?

【知识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答案】12×20÷2×10=1200(cm)

答:至少需要用纸1200平方厘米。

【解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题目中已说明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2厘米、20厘米。则根据公式可求出1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题目中要求要做10面这样的小旗。因此再用1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0即可解决问题。

(3)做《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小测、《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突破。

5.全课小结

师:通过对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全班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

1.想一想:本单元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公式分别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请用表格或画图的方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

3.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哪些题目容易出错?收集整理一些容易错误的题目。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5

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82页整理和复习中的内容。这部分教材要求先把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再通过混合练习复习巩固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授课中笔者结合自己对《标准》的理解,体现出一些创新理念:不是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和默写公式,而是通过情境引入、剪切拼摆、合作学习、创造想象。算法多样、审美情趣等各环节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适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总结概括以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说教法、学法

1、尊重需要凸现主体

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面积公式的复习内容,让学今被动接受。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回忆己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汇报、展示成果。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于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有更深理解,从而进行学法指导。

2.激励创新加强整合

精心设计练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求多边形面积一贯方法的定势,力求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中能动地构建知识体系,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引起讨论、展望未来、抒发豪情,既在数学课中渗透了德育,又使课堂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整合。

3、亲身体验培养美感

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去想象,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构造成一编幅优美的图画,使学生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发掘美、欣赏美、创造美。当然,通过指示学生习惯于思维定势下的机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未必就美,体现出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人

师:试举例我们主要学过哪些多边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我们主要研究了它们的什么?(周长和面积)大家想知道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这些图形的吗?

课件展示:古埃及有尼罗河(配水声),脾气暴躁时发洪水,洪水退去后人们将重新划分土地几何问题产生!

师:你在生活中了解到有哪些图形?

生:尖屋顶是三角形,桌面是长方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对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理念:数学最开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而产生的。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的来由,也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进行新课

(-)回顾公式推导过程

1、师:这里有许多大家学过的图形卡片,谁能领取一张说说它的面积公式?

主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生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牛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学生随意抽取,能说出面积公式即可,出现问题,指名纠正。)

2.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剪拼,看能想到几种方法?(学生讲述时,教师电脑演示。)

生1:我沿着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的高剪开,将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主2:我沿着过平行四边形底边上一点的高剪开,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生3:还可以沿着两个顶点的高剪下,两个三角形,将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

生4:其实沿着平行四边形内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排成一个长方形。

师:说得太好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牛5:还可以沿着平行四边形斜边的重点,剪下两个小直角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教师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两个平行四边形能否接拼成长方形吗?

3、小组合作完成:回顾讨论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师:只通过一个图形来推导其它图形的面积公式,首先选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最基本的是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只在推导三角形和梯形而积公式时用到,最基本的图形是长方形。

师: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画出一幅图来表示?

小组讨论后,选派一名代表展不:

一组:按照小学阶段学习多边形顺序来绘编7字图

二组:我组展示的作品是网络图

三组:我们画出了一个行走的人。

四组:我组展示的作品是把这些图形制成知识树

五组:多边形面积公式都能统一到梯形面积公式,我们展示的作品是光芒四射

(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回顾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环节中,学生采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多边形面积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并应用学生喜爱的画图这一形式将这种联系展示出来,这样既起到了复习课应有的作用,又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可以预见,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激发,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良好体现。)

目练习反馈

l、选择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图形略)

2、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有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62+(6+8)(4-2)2@64+(8-6)(42)2@(2+4)62+8(4-2)2@84-(2+4)(8-6)2@642+8422(86)2@(8+6)422(8-6)2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应当包括等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恰恰相反,《标准》仍然认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通过练习反馈环节测评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理解,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深入性和发展性。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中,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已经学习过的基础图形,、达到练习趣味化、综合化。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上得到培养。)

回展示图片

老古街-新建步行街

师:对比观察了两幅照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可以畅所欲言。

生1:我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喝彩!

生2:我想,规划设计人员在建设中肯定用到了我们今大所学的一些知识。

生3:我们要努力学习,用我们的智慧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设计理念:要落实新课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学生将个人成功与服务社会相统一。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感受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自然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小课堂引向大社会,让学生在现实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以丰富和深化学习内涵。)

(四)欣赏美术作品《教师新居》

师:这是单位分给老师的新房,还没装饰,请大家帮老师简单设计一下好吗?

标示数据:①窗户:长1.6米,宽二1.2米;②三角柜:底1米,高0.6米;③睡床:长2米,宽1.5米。

求窗帘、三角桌布、床单备需多少布料?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当学生汇报准确的计算结果后,教师贴上相等面积的布片,问:美吗?(学生纷纷咂嘴摇头。)那该怎么办呢?

(设计理念:脱离生活的数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又无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设计布置新居环节,意在强化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到的数学知识又应该应用于生活。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一第72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第l~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参照教科书第70页的方格纸,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面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我们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它的面积,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教科书,看第70页上边的平行四边形图,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该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党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7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让学生用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4、让学生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让学生用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课时安排: 9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武晓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分钟。)

25×4= 125×8= 15×4= 80÷5= 81÷3= 720÷8= 3600÷90= 45×4= 6.9÷23 = 8.8÷11 = 0.25×4 = 2.1÷0.3 = 63÷0.9 = 2÷0.4 = 10÷2.5 = 0.18÷0.6 = 7.2÷9= 8.32÷0.8= 0.32÷0.08= 100×0.68=

二、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

我们小区有很多花坛,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花坛,你们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图形?能比较哪个花坛大吗?比较花坛的大小就是比较花坛的什么呢?(一块长方形花坛,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长×宽)使用什么方法总结出来的?(数方格)我们现在也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并把结果记载到87页的表格中。(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四、合作探究

思考:从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1)、它们的面积相等。

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用它的底和高求出。

2、学生探索、收集资源: 思考:如果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来求面积呢?想一想,该怎么做?

五、精讲点拨:

1)、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拼得的长方形的长相等,底边上对应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多媒体课件演示。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3)、学习用字母表示公式:我们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表示它的底, h表示它的高,计算公式用字母如何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 =a×h)

4)、思考: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底和高)

小结:我们用一剪和一平移的方法称为割补 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六、巩固检测:

1、多媒体课件展示:

88页例1、89页2题目、90页6题。教师强调: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底乘的高一定要是对应边上的高才是它的面积。

2、作业:练习十九第7题,第9题。

课堂小结 :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那些条件?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 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 = a h

教学反思:

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武晓丽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口算:

500×5= 270×3= 13×6= 14×3= 45×3= 24÷3= 17×5= 90×5= 31×4= 25×6= 18×5=

24×4=

25×4=

20×9=

42÷7= 45÷5= 12×9= 16×3= 32+8= 13×3=

二、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3.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共同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出的?

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要佩带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如果要想知道它用多少面料,要怎样解决呢?(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四、合作探究;

1、研讨要求:

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请每个小组拿出三角形学具,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每组都有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并思考: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探索、收集资源:

分小组操作,并利用下表做好记录。

五、精讲点拨;

1、我们是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原三角形的底等于拼成的()形的();原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形的();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形的()。

2、小组汇报操作结果:让学生边汇报边把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学生可能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也可能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的高),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可以看作直角三角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还可以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同理,每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小结: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4、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呢? 教师可以通过任意一个三角形和与其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纸板,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5、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2(板书)

6、教学教材第92页例2。出示第92页例2:红领巾的底是lOO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说一说都是怎样做的,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S=ah÷=100×33÷2

=1650(cm2)

7、让学生再说一说:为什么要除以2? 学生可能会回答:“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

六、巩固检测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找一找三角尺的底和高,使学生明白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条直角边作底,另一条直角边就作高。如底是7.2cm,高是12.5cm。再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2题。第3题。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例2

S=ah÷2

=100×33÷2

=1650(cm2)教学反思:

多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武晓丽

教学目标:

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教学过程

一、口算:

50×7= 25×3= 11×7= 24÷8= 11×7= 25×6=

60×7=

27×3=

56+8=

24×4= 21×6= 16×3= 35×2= 33×3= 16×3= 36×2= 28×3= 45×2= 24÷3= 11×8=

二、复习导入

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

2.揭题:生活中的图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外,还有梯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车窗玻璃是什么形状的?(梯形)思考: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四、合作探究:

1、研讨要求:

猜测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利用梯形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测。

2、学生探索、收集资源:

学生用剪刀剪一剪,再拼一拼。

五、精讲点拨;

1、(1)用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出示推导过程:

(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 出示推导过程:

(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因为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小结:大家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用字母表示:S=(a+b)×h÷2

3、教学教材第96页例3。

出示教材第96页例3情境图和横截面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思考:横截面是一个什么形状?(这是一个梯形;而且有两个角是直角,是一个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高在哪里?你能理解这个横截面的含义吗?

通过交流,学生能明白: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个腰长。这个梯形的上底是36米,下底是120米,高是135米。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下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吗?

六、巩固检测:

1.完成教材第9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3.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例3:S=(a+b)h÷2

=(36+120)×135÷

2=156×135÷2

=10530(m2)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武晓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4、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教学过程:

一、口算:

31×4= 25×6= 18×5= 24×4= 25×4=

20×9= 42÷7= 45÷5= 12×9= 16×3=

32+8= 13×3= 11×6= 700×4= 32×3=

12×6= 800×7= 300×7= 75×2= 28×5=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多平面图形?(生回答)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识组合图形。像这样由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3.组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生举例),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说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

2、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合作探究: 1研讨要求:

书中99页,这些组合图形里有哪些学过的图形?

4、是房子侧面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计算?

2、学生探索、收集资源:

五、精讲点拨;1)分割法:

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2)添补法:

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从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组合图形,由于分解的方法不同,解法也就不同。所以请同学们想想,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 学生举例并解答:结合学生自己举的例子解答讲解

(1)把这面墙看成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求出面积,再合并

5×5+5×2÷

2(2)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底面中点,将这面墙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

[5+(2+5)]×(5÷2)÷2×2(3)把这面墙看成一个长方形,去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5+2)×5-2×2.5÷2×2

六、巩固检测: 101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1)把这面墙看成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分别求出面积,再合并

5×5+5×2÷

2(2)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底面中点,将这面墙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

[5+(2+5)]×(5÷2)÷2×2(3)把这面墙看成一个长方形,去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5+2)×5-2×2.5÷2×2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节课,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我在这节课中,先让学生回忆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求的?引出你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做到用“旧知”引“新知”,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有利于有能力的同学向转化的方法靠拢。

二、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进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时,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是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公式的关键,其中有两个学生到演示台上展示剪拼的方法的时候,说发现他们的面积相等,而我只强调了拼后的面积相等这个概念,为什么面积相等?这个关键的问题我却没有追问,本来准备好的演示粘贴过程,由于担心时间不够也省了。这个关键问题仅仅依赖于课件演示,忽视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即将探究出的知识薄而未发,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操作只停留到了表面,而没有在操作的过程深层次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件的演示只给了学生形象上的感知,正因为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疏忽,导致了拓展教学中,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上,学生茫然的情况。其次,学生在剪拼时,只注重结果,没有适时归纳过程。让学生理解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下,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由于我担心时间不够,这个问题也被忽视。虽然本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但后半部分的教学还存在着教师不敢放手现象。课堂上有效的评价语言在本节课中也体现不够完善等等。

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教者的我们,往往在执教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8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执教:赵惠荣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96页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的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3、渗透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辨证唯 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信封内装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件出示)为绿化小区环境,老师所在的小区要铺一块草坪,如果每平方米6元,需要多少钱?

2、引导:如果想预算这笔钱,还需要了解这块草坪的哪些条件?

3、师: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一些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进行复习和整理(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形成结构

1、提问:如果你是老师,你想带领大家复习哪些内容呢?(生说,师相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2、引导:这5种图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能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吗?(板书)

3、提问:你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式怎样推导出来的吗?拿出你准备好的信封内的学具,先回忆,然后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说给小组同学听。

学生操作、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4、学生在班内汇报,师课件演示

(说明:本环节主要是再次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但让学生掌握图形的面积公式,而且让学生理解这些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

5、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能不能利用学具,把这5种图形拼一拼,摆一摆,使它能看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方法之间的联系呢?

学生小组内拼、摆、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师随机出示书种96页的知识网络图。使学生明确: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利用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公式的。(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各图形之间的关系,明白知识之间都是存在着各种联系的,并且理解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

6总结:由此发现,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都是把它转化成旧知识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利用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

(三)运用公式,深化理解 学生每人一张如下的习题纸

我是数学小冠军

1、动动手、动动脑

先设法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练习十九第一题)

2、仔细观察辨真伪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② 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③ 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 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底和长也相等,那么宽和高也相等()

⑤ 三角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请你帮助计算: ① 有一台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8米。每小时行5千米,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这块地?(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200米,下底是330米,高是100米)

② 小红做了一面底是0.7米,高是0.4米的平行四边形小旗,又做了面积和它相同的一面三角形小旗,三角形小旗的底是1.4米,高是多少米?

4、小小预算师

老师的小区准备建成如下图所示的草坪,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钱吗?(图略)

四、总结

学生谈收获,教师出示书中“你知道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9

教学内容: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14页)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18页)

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21页)

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27页)

教材分析:

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道斜边重合。

(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ah(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割补、剪拼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课后札记: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10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五年级第5单元8 2页整理和复习中的内容。这部分教材要求先把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再通过混合练习复习巩固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授课中结合自己对《新课程标准》以及《心理学》的理解,体现出一些创新理念:不是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和默写公式,而是通过情境引入、剪切拼摆、合作学习、创造想象。算法多样等各环节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适当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总结概括以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面积公式的复习内容,让学今被动接受。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回忆己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汇报、展示成果。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于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有更深理解,从而进行学法指导。

精心设计练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求多边形面积一贯方法的定势,力求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生能动地构建知识体系。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对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理念:数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而产生的。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的由来,也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1、师:这里有许多大家学过的图形卡片,谁能领取一张说说它的面积公式?

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生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剪拼,看能想到几种方法?

生1:我沿着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的高剪开,将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生2:我沿着过平行四边形底边上一点的高剪开,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生3:还可以沿着两个顶点的高剪下,两个三角形,将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

生4:其实沿着平行四边形内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排成一个长方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边形的面积》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多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3、小组合作完成:回顾讨论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师:只通过一个图形来推导其它图形的面积公式,首先选谁?长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最基本的是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只在推导三角形和梯形而积公式时用到,最基本的图形是长方形。

(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回顾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环节中,学生采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多边形面积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2、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有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课本P96第2题。

3、左图是教室的一面墙,如果砌这面墙每平方米用砖185块,一共需要用多少块砖?

课本P97第2题。

4、下图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剪一剪、算一算)

(设计理念: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通过练习反馈环节测评 ,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理解,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深入性和发展性。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中,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图形,、达到练习趣味化、综合化。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上得到培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11

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0、61页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教学提示:

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计算结果同实际的需要联系起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感受数学运算的合理性与结果运用的现实性,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会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怎样求他们的面积?(学生自愿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有两块白布,用它们做医院包扎使用的三角巾(不可拼接),第一块白布:长135分米,宽9分米。第二块白布:长140分米,宽10分米。

9d

2、提出问题。

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呢?第二块白布可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呢?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3、解决问题。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方法。

师:学生汇报计算的结果。

生:我先算第一块白布和一块三角巾的面积,再计算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三角巾。

135×9=1215(平方分米)

9×9÷2=40.5(平方分米)

1215÷40.5=30(块)

生:我列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135×9)÷(9×9÷2)

生:边长是9分米的正方形白布可以做2块三角巾,那么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三角巾,就用

135÷9×2=30(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经历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希望大家在做题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师:哪个组再汇报一下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生:我们组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做。

白布面积:140×10=1400(平方分米)

三角巾的面积:9×9÷2=40.5(平方分米)

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1400÷40.5≈34(块)

师:能做出34块吗?大家画图试一试。

学生画图,发现问题,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通过画图,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第二块白布的长、宽虽然比第一块长5分米、宽1分米,题中要求“不可拼接”,所以不能做出34块,只能用第2种方法,做30块。

生:先算白布长可以做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140÷9=15(个)……5(分米) 余数5分米是多余的布料,不能做一个三角巾。

再算白布宽可以做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10÷9=1(个)……1(分米) 余数1分米是多余的布料,不能做一个三角巾。

最后算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

15×2=30(块)

师总结: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整数倍时,一般不能应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考察学生能否创造性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画图,引导学生把计算的结果同实际的需要联系起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否定第一种算法、】

三、巩固新知

1、判断题

(1)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行( )

(2)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

(3)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三角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与它的形状和位置无关。( )

2、一块广告牌是三角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给广告牌刷漆(只刷一面),每平方米用油漆0.4千克,刷这个广告牌需要油漆多少千克?

3、教材第61页练一练1题。

答案:1、×、√、×、√ 2、16千克 、 3、0.48平方米,72元

【设计意图:练习分层次设计,主要是巩固、熟练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是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

四、达标反馈

1、大白菜地的形状是三角形,底80米,高60米,如果每棵大白菜占0.2平方米,这地可种大白菜多少棵?

2、明明的房间是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用直角边分别是4分米和3分米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地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

3、教材第61页2-3题。

答案:1、80×60÷2=2400(平方米) 2400÷0.2=12000(棵)

2、4米=40分米 ,3米=30分米 ,

40×30=1200(平方分米),4×3=12(平方分米),1200÷12=100(块)

3、教材2、5×4.2÷2=10.5(平方米),39×11=429(千克)

教材3、421≈400,58≈60,400×60÷2=12000(平方米)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生:我知道:在实际问题中,三角形的底和高确定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生: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如例题的第二个问题就要考虑实际问题选择方法。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整数倍时,一般不能应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第61页4----6题。

2、如图一个交通标志牌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编辑推荐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集锦6篇


今天趣祝福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的文章,希望本文能够带给您一些新的知识和信息。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应该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要求的重要工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初步的想像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微机出示餐厅图。

谈话:这是老师家里的餐厅,如果按这样的方案来装演,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动画演示各种装饰材料的形状及装饰过程。使学生感到铺地砖需要知道地面的面积,做窗帘用多少布也与面积有关系。)

2.谈话:看来要想装演得既美观又经济,还需要掌握好多关于面积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如果你做老师,你会带领大家复习哪些内容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谈话:说得真好。老师真希望你们人人争当小老师,做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我们要比一比,谁的收获多。

[评析: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意识地整理所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从而自觉参与数学知识整理的活动和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自主整理

1.投影出示小组讨论题。

(1)这5种图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2)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小组讨论。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说说推导过程,每人可选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说给小组成员听。

全班交流。学生选择图形说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谈话: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为什么?

结合学生汇报,指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都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有联系。你能不能利用老师发的学具,把5种图形移一移、摆一摆,让人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之间的联系。比一比,哪个小组摆得好!指名摆,并说明这样摆的理由。

看网络图,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讲述:由此发现,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都是把它转化成旧知识学习的。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以后你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再进行研究。

[评析:复习课上教师没有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公式,而是让学生通过摆图形,回忆推导过程,由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推动学生自主地把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与长方形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地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三、运用公式

1.做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核对。

提问:计算时注意什么?

2.判断正误。

(1)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长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下图中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

(5)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底和长也相等,那么高和宽也相等。()

(6)三角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解决老师家餐厅装潢的问题。(出示餐厅图)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记得王老师家的餐厅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家提的问题吧。

(1)地面铺地砖问题:餐厅长4米,宽3米,高3米。地面铺的是边长5分米的方砖,算一算,装修时至少用了多少块方砖?(只要列式)学生独立完成。

(2)用同样的花布做成这样形状的窗帘和冰箱装饰套至少要多少布?

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你们是怎么算的?按你们算出的面积买布行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谈话?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商店里的布往往和裁剪成的布块形状不同,再加上缝制时要缝边,所以买布时要多买一些,这也是刚才提出的问题中加上至少两个字的原因。

[评析: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基本题,即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的练习;变式题,即判断正误,再次加深理解面积公式;开放题,即联系生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种安排也使整节课首尾呼应。]

四、总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谁能说说,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评

荷兰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节复习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引入新课富有挑战性,通过争当小老师,解决生活难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了大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操作、观察、交流的数学活动,给了学生较多的广泛参与的机会,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理解。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2

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0、61页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教学提示:

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计算结果同实际的需要联系起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感受数学运算的合理性与结果运用的现实性,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会应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怎样求他们的面积?(学生自愿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有两块白布,用它们做医院包扎使用的三角巾(不可拼接),第一块白布:长135分米,宽9分米。第二块白布:长140分米,宽10分米。

9d

2、提出问题。

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呢?第二块白布可做多少块这样的三角巾呢?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3、解决问题。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方法。

师:学生汇报计算的结果。

生:我先算第一块白布和一块三角巾的面积,再计算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三角巾。

135×9=1215(平方分米)

9×9÷2=40.5(平方分米)

1215÷40.5=30(块)

生:我列成了一个综合算式

(135×9)÷(9×9÷2)

生:边长是9分米的正方形白布可以做2块三角巾,那么第一块白布可做多少块三角巾,就用

135÷9×2=30(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经历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希望大家在做题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师:哪个组再汇报一下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生:我们组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做。

白布面积:140×10=1400(平方分米)

三角巾的面积:9×9÷2=40.5(平方分米)

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1400÷40.5≈34(块)

师:能做出34块吗?大家画图试一试。

学生画图,发现问题,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通过画图,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第二块白布的长、宽虽然比第一块长5分米、宽1分米,题中要求“不可拼接”,所以不能做出34块,只能用第2种方法,做30块。

生:先算白布长可以做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140÷9=15(个)……5(分米) 余数5分米是多余的布料,不能做一个三角巾。

再算白布宽可以做多少个边长9分米的正方形。

10÷9=1(个)……1(分米) 余数1分米是多余的布料,不能做一个三角巾。

最后算可以做多少块三角巾。

15×2=30(块)

师总结: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整数倍时,一般不能应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考察学生能否创造性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画图,引导学生把计算的结果同实际的需要联系起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否定第一种算法、】

三、巩固新知

1、判断题

(1)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行( )

(2)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

(3)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三角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与它的形状和位置无关。( )

2、一块广告牌是三角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给广告牌刷漆(只刷一面),每平方米用油漆0.4千克,刷这个广告牌需要油漆多少千克?

3、教材第61页练一练1题。

答案:1、×、√、×、√ 2、16千克 、 3、0.48平方米,72元

【设计意图:练习分层次设计,主要是巩固、熟练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是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

四、达标反馈

1、大白菜地的形状是三角形,底80米,高60米,如果每棵大白菜占0.2平方米,这地可种大白菜多少棵?

2、明明的房间是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用直角边分别是4分米和3分米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地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

3、教材第61页2-3题。

答案:1、80×60÷2=2400(平方米) 2400÷0.2=12000(棵)

2、4米=40分米 ,3米=30分米 ,

40×30=1200(平方分米),4×3=12(平方分米),1200÷12=100(块)

3、教材2、5×4.2÷2=10.5(平方米),39×11=429(千克)

教材3、421≈400,58≈60,400×60÷2=12000(平方米)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生:我知道:在实际问题中,三角形的底和高确定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生: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如例题的第二个问题就要考虑实际问题选择方法。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整数倍时,一般不能应用“总面积÷每块三角巾的面积”来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第61页4----6题。

2、如图一个交通标志牌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用厚纸做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前面我们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都曾经用过数方格的方法,下面我们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提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拼一拼,或者同桌的两个学生一同拼摆。

教师边说边演示拼的过程。先将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合放置,再按住三角形的右边顶点,使三角形时针运动相反的方向转动180,到两个三角形的底边成一条直线为止,再把右边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并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再带着学生规范地照上面的步骤做一遍,做时仍需边做边强调:先要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合,再旋转,旋转时哪个点不动?旋转了多少度?平移时是沿着哪条直线移动的?学生学会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再说明:平移是图上各点沿直线移动,旋转是一个点不动,其它的点都围绕着不动点转。提问:

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每个锐角三角形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小结。

教师结合黑板上分别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图指出:通过上面的实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为什么要除以2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而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再除以2。

教学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通常我们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字母h表示三角形的高,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提问:

用字母怎样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

S=ah2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初步的想像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整理的知识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知识点

1.学生交流各自的复习整理图,以小组为单位。

2.请一个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整理图。随后再请几名学生上来补充内容,查缺补漏,充实本单元的内容。直到没有学生还有补充为止。

3.老师展示自己的整理图(课件演示),重点演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共同整理的结果,对自己的整理图进行查缺补漏。

[设计意图:此节课是对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平时我重视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教会他们整理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用思维图的方式进行整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们已完全掌握了知识图的整理方法。在此节课前一天的作业布置中,我便让学生对此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将整理结果制成图于上课时带来交流。这样的作业容绘画与知识整理与一体,加上艳丽的色彩,美丽的图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积极性,改变了以前单调且枯燥的作业,是学生非常喜欢的。]

二、基础练习

这题让学生即时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设计意图:

三、进阶篇(学生本单元的易错题)

1.

让学生先思考,再答题。请答对的学生说出原因。

2.

注:此题下面的图示是当学生有结论或无法讨论出结论时出现。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分为两派,错对各一派,请认为错的同学说出理由。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堂练本。请两名同学生上台板演。

四.拓展篇

以小组为单位,给一定的时间讨论出计算方法即可。请小组上汇报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如果复习课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与机械地应用,这样的复习课只能说是一种低效的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置了基础篇、进阶篇、拓展篇,知识层次分明,呈螺旋上升之趋势,习题来源于平时我搜集到的学生中的错题,意在引起学生对错题的注意。进阶篇的题目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水平。运用现阶段所学习的主要方法解决的变式题。第三个题型是拓展题,对一些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意在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分层次,适当的设计起点高,难度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五、课外篇

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方法计算学校操场面积。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5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 吕彩虹(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修改)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2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并加以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解析: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理解推导的过程,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了这些,学生今后即使忘记某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自行推导得出。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转化思想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李爷爷有一块地,种了三种蔬菜,是哪三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与问题。

信息:种茄子的是一块三角形的地,底长15 m,高是32 m;种黄瓜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5 m,高是32 m;种西红柿的是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15 m,下底是23 m,高是32 m。

问题: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5×32÷2 =240(平方米)

思考: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请同学拼一拼,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5×32 =800(平方米)

思考: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不是“底×斜边”呢?(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三角形,就可以拼得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另一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23)×32÷2 = 608(平方米)

思考:有谁能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李爷爷菜地的总面积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汇报。方法一:总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240+800+608 =1648(平方米)

方法二:三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梯形,上底是(25+23)米,下底是(15+25+15)米,高是32米。

总面积=[(25+23)+(15+25+15)]×32÷2 =1648(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呈现简单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既巩固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又发展了学生迁移、转化的方法和思想。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唤起对旧知的回忆。用不同的方法求菜地的总面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指名说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既可分段列式,也可以综合列式。3.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评价。

4.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题目给出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条件: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2)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评价。【设计意图】第7题与第8题属于基础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面积计算公式;第9题的难度有所加大,体现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既可通过“割”的方式,也可通过“补”的方式来计算,方法三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第10题更为灵活开放,学生先确定方法,再找出相应的长度计算,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优化认知,形成共识。

四、全课总结

这堂课你巩固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将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回顾,既加深印象,又将复习中获得的新知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共享,使其对知识的认知再次得到提升。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6

教学内容:

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构建网络,新知汇总

师:同学们,咱们在第五单元里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及其计算,而且,还接触到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大家不仅要会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还要掌握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学会观察组合图形的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的复习)

师:那么我们是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倒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你的头脑记忆库里提取下面的知识,看看谁的记忆库最充实?

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同位同学可以商量商量。(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师:大家在回忆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本着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的原则,找到了几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梳理,大家对我们的面积公式是不是更加熟悉了。(边说边出示图。见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二、查漏补缺,错误汇总

师:现在你们的记忆库中还有内存吗?那,就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在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1.弄清图形,选择公式。2.找对应的底和高。3.注意单位换算。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别忘了除以2.5.解决问题时,弄清面积与其他数量的关系。6.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找简单的解决方法。7.已知面积,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师:看来同学们都特别的善于总结和观察,下面,我们就利用前面的复习来做几组练习。

三、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一)按要求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平行四边形底是4分米,高2.7分米,求它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8分米,求它的高?

3、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高10米,上底5米,求下底?

师小结:如果给出图形的面积,让我们去求底或高,除了可以变化公式以外,还可以用方程解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判断题。

(二)判断题: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看来,同学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都很强,现在,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决问题

1.教材第113页第2题。

出示第2题,引导学生看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中互相检查。

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师:通过计算这些图形面积,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计算图形面积时,底和高要对应)

2.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组织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纸片按题目要求剪一剪。

(2)算一算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方法一:4脳4-2脳2梅2=14(cm2)方法二:(2+4)脳2梅2+2脳4=14(cm2)

3.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2)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方格中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

教师强调分割的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选择容易获取求面积时所需数据的方法进行分割。

②将方格中的图形添补成某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分别减去各添补的图形面积,得出所求图形面积。

③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2,通过数方格来确定图形的面积。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熟练地运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在于巧妙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进而通过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将它分割或添补成已学的简单图形,或是用方格纸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2023多边形的面积课件必备7篇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1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王润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忆、交流,将“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结合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系统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形成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把通过归纳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正确应用这些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把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教法学法: 本课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

(一)、回忆公式,夯实基础。小组合作交流。(思路提示)

1、本单元学过哪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他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看图计算图形面积时,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形成知识体系。

1、学生回答问题1,老师同步板书。

2、学生回答问题2,老师同步课件展示。(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

3、学生回答问题3。学生先回答但不一定完整,再通过一些具体练习把答案补充更加完整。得到结论: 计算图形的面积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计算三角形、梯形面积时一定不要忘记除以2。

(2)看图列式时,一定要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

(3)单位不统一时,一定不要忘记单位转化。

(4)需要的条件不足时,用分步先算出来。

(三)、多样练习,促进理解。

1、重视利用填空、判断、选择题,巩固本单元概念。比如:填空题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判断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的一半。(×);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在选择题部分,强化了多边形面积计算时要注意底与高的“对应”。

2、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部分,我则补充了下列对比练习:

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50米,高12米。

(1)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5千克,那么这块地共需施化肥多少千克?

(2)如果在这块地里种玫瑰,每棵玫瑰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能种玫瑰多少棵?

小组合作完成,议一议、比一比第(1)和(2)问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需要注意:(1)、弄清楚图形,选择公式。

(2)、注意:条件要相对应,单位要统一,别忘了除以2(三角形、梯形)(3)、根据题意,弄清面积与其它数量间的关系.(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多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2

本节课主要讲解多边形面积中的第一个图形面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内容:

教材7-8页例1-例3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在这些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预设:学生大多会用数方格方法进行比较,对于出现转化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你还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第1组图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吗?)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3、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平移至斜边重合。

第二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倒过来斜边重合。

(4)小组讨论:比较两种转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15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课前准备),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5、巩固练习:

①指导完成试一试:

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②指导完成练一练:

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六、教学结束: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下一课所学内容三角形面积。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初步的想像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微机出示餐厅图。

谈话:这是老师家里的餐厅,如果按这样的方案来装演,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动画演示各种装饰材料的形状及装饰过程。使学生感到铺地砖需要知道地面的面积,做窗帘用多少布也与面积有关系。)

2.谈话:看来要想装演得既美观又经济,还需要掌握好多关于面积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如果你做老师,你会带领大家复习哪些内容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谈话:说得真好。老师真希望你们人人争当小老师,做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我们要比一比,谁的收获多。

[评析: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意识地整理所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从而自觉参与数学知识整理的活动和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自主整理

1.投影出示小组讨论题。

(1)这5种图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2)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小组讨论。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说说推导过程,每人可选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说给小组成员听。

全班交流。学生选择图形说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谈话: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为什么?

结合学生汇报,指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都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有联系。你能不能利用老师发的学具,把5种图形移一移、摆一摆,让人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之间的联系。比一比,哪个小组摆得好!指名摆,并说明这样摆的理由。

看网络图,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讲述:由此发现,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都是把它转化成旧知识学习的。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以后你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再进行研究。

[评析:复习课上教师没有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公式,而是让学生通过摆图形,回忆推导过程,由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推动学生自主地把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与长方形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地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三、运用公式

1.做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核对。

提问:计算时注意什么?

2.判断正误。

(1)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长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下图中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

(5)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底和长也相等,那么高和宽也相等。()

(6)三角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解决老师家餐厅装潢的问题。(出示餐厅图)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记得王老师家的餐厅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家提的问题吧。

(1)地面铺地砖问题:餐厅长4米,宽3米,高3米。地面铺的是边长5分米的方砖,算一算,装修时至少用了多少块方砖?(只要列式)学生独立完成。

(2)用同样的花布做成这样形状的窗帘和冰箱装饰套至少要多少布?

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你们是怎么算的?按你们算出的面积买布行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

谈话?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商店里的布往往和裁剪成的布块形状不同,再加上缝制时要缝边,所以买布时要多买一些,这也是刚才提出的问题中加上至少两个字的原因。

[评析: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基本题,即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的练习;变式题,即判断正误,再次加深理解面积公式;开放题,即联系生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种安排也使整节课首尾呼应。]

四、总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谁能说说,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评

荷兰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节复习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引入新课富有挑战性,通过争当小老师,解决生活难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安排了大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操作、观察、交流的数学活动,给了学生较多的广泛参与的机会,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理解。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4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 吕彩虹(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修改)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2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并加以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解析: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理解推导的过程,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了这些,学生今后即使忘记某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自行推导得出。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转化思想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李爷爷有一块地,种了三种蔬菜,是哪三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与问题。

信息:种茄子的是一块三角形的地,底长15 m,高是32 m;种黄瓜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5 m,高是32 m;种西红柿的是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15 m,下底是23 m,高是32 m。

问题: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5×32÷2 =240(平方米)

思考: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请同学拼一拼,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5×32 =800(平方米)

思考: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不是“底×斜边”呢?(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三角形,就可以拼得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另一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23)×32÷2 = 608(平方米)

思考:有谁能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李爷爷菜地的总面积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汇报。方法一:总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240+800+608 =1648(平方米)

方法二:三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梯形,上底是(25+23)米,下底是(15+25+15)米,高是32米。

总面积=[(25+23)+(15+25+15)]×32÷2 =1648(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呈现简单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既巩固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又发展了学生迁移、转化的方法和思想。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唤起对旧知的回忆。用不同的方法求菜地的总面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指名说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既可分段列式,也可以综合列式。3.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评价。

4.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题目给出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条件: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2)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评价。【设计意图】第7题与第8题属于基础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面积计算公式;第9题的难度有所加大,体现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既可通过“割”的方式,也可通过“补”的方式来计算,方法三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第10题更为灵活开放,学生先确定方法,再找出相应的长度计算,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优化认知,形成共识。

四、全课总结

这堂课你巩固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将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回顾,既加深印象,又将复习中获得的新知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共享,使其对知识的认知再次得到提升。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认识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在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逐步形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

建构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多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教具准备:

ppt课件、图片、复习单、易错题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观察南湖校区全景图,呈现土地形状,提出问题从而唤起学生记忆,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了本课复习的内容,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

二、整理回忆,再现旧知

师:课前我们已经对这五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进行了回忆整理。请问,关于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你都整理了什么?(计算公式、公式的推导等)

(一)展示收集到的学生自主整理的复习单,让学生体会整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式多样化。

(二)回忆旧知

1、忆公式。

学生根据自主整理,汇报交流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文字表达、字母表达式)

2、忆推导。

(1)小组内交流公式的推导过程。

(2)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3)师引导学生小结:在推导上述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转化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三)理清联系,深化认识

(四)公式延伸,进一步感受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课件动态演示:梯形上底长度渐变为0时,梯形演变为三角形。梯形的上底长度渐变成等于下底时,梯形演变为平行四边形。

三、纠错分享,查漏补缺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1、有一块草坪,求草坪的面积。

2、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DE=EF=FC,GB=GD,其中阴影部分种的小白菜,面积是8,求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复习的知识和复习方法的总结,将知识系统化,也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6

五年级数学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将“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结合练一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养成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面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喜欢唱歌吗?有一首歌叫《王老先生有块地》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观察王老先生的这块地。大家看黑板。(出示小黑板)

问:你们发现这块地都有什么图形组成的呢?

生回答:(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二、知识梳理:

1、组织学生回忆各类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相机板书)

2、回忆各类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转化为长方形

三角形: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梯形:(1、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将梯形分割成两个的三角形。

(3、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小结: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根据转化的思想,把这些图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在今后学习新知识也将会用到。

3、说说在计算面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低和高一定要相互对应)

三、基础练习:

1、口算面积:(单位:厘米)

2、帮王老先生算一算他的地有多大?

四、巩固提高,大显身手 五年级数学

第一题、判断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3、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5、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7、用木条做一个长方形框架,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变小()第二题、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2)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倍。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是()厘米。第三题、思考: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从这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梯形面积是84平方米,上底是6米,下底是8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五、终极挑战:(小黑板出示)

1、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根。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圃的中间有一条宽2米的小路,如图所示,求花圃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六、反思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7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应用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为教材第12~14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习二,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第二段,教材第15~18页的例4、例5和练习三,主要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第三段,教材第19~21页的例6和练习四,主要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

第四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此外,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校园的绿化面积,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稍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进一步体会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由于学生还没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公式的意识,相关的学习经验比较少,所以既要有宏观的策略指导,也要有具体的方法点拨。即,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学会怎样转化。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通过比较两组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些复杂的图形可以通过分和移转化成相对简单的图形。例2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具体方法。例3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初步归纳、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的意识和经验,缺少的仅是具体的转化方法,所以教材着重指导怎样转化。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中三角形的面积,启发学生领悟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例5则通过分组操作,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猜想、验证、初步归纳、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过程。

教学梯形面积时,考虑到学生不仅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的意识和经验,而且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与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类似的,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让学生自主操作并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

2.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

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数学内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个过程,不仅能锻炼数学思维、发展空间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领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要把吸引学生参与推导过程作为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它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例4的教学得以实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公式或数方格算出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直观判断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使学生在判断以及表达判断理由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由此,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此前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给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为下面的操作活动提供思考的基础。教学例5时,可以先让学生从附页中任选一个三角形剪下来,并提问:你选的这个三角形可以与例5中的哪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后,要求算出每个三角形以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把相关数据填在例题的表格中,从而建立初步猜想:三角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高2来计算吗?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小组内同学得到的数据,验证上面的猜想,并初步归纳出结论。最后,组织讨论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在合乎逻辑的推理中,进一步确认公式是正确的,并感受数学思考的严密性。

3.要充分发挥方格图(点子图)的作用。

教材利用方格图设计的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在方格图上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与它面积相等的其他图形。如,第14页第1题,第23页第4题。第二,在方格图上给出一组图形,要求学生判断这些图形的大小关系。如,第17页第5题,第21页第2题,第22页第1题。第三,要求学生在方格图上自主设计图形。如第17页第6题等。这些练习的优点在于:第一,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图形相互关系的思考上,从而避免一些具体测量活动对数学思考本身的干扰;第二,有利于学生通过反复尝试,在不断的调整中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三,便于学生直观地验证操作和思考的结果。教学时,一要让学生多准备一些这样的方格纸,以便随时开展此类活动;二要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自觉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例如,第23页第4题,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等于15;要使画出的三角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等于30(152);要使画出的梯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梯形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等于30(152)。

4.怎样处理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

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此有所体会,以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自主探索的兴趣。首先,可以通过教学第16页的你知道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不是惟一的。具体教学时,可以先演示以盈补虚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要使盈和虚相等,就先要找到三角形相应边的中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三角形底、高的关系,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半广以乘正从,即等于底高2。其次,在教学第25页的思考题时,适当提示不同的转化方法。例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可以先出示如下图的几个图形,启发学生看图说说图形转化的过程,再讨论转化前、后图形的关系。

也可以先让学生照样子剪一剪,再联系操作过程共同讨论怎样才能推导出面积公式。

5.校园的绿化面积要重视实际测量方法的指导。

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个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是让学生在校园里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并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相应多边形的面积,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起来,前者的目标相对容易实现,因为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关键是把原图形进行转化,而这个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真正实现后一个教学目标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难点。教学时,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帮助学生在小组内明确分工,要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第二,要选择合适的、便于测量的地块;第三,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通常可选择卷尺或米尺;第四,要具体指导图形高的测量方法;第五,要提醒学生适当地取近似值,以便于计算。

2023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熟知"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 的朋友们赶快来瞧一瞧这篇文章吧。每位教师都需要准备每节课的教案和课件,他们需要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智慧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制作教案和课件来体现。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收藏起来!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并能应用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平行边四边形面积。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渗透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厚纸做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电脑及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能拉动的长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换新

(一)创设情境,渗透猜的方法

1、猜得有依据。

你们认识我吗?我姓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如果有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你能猜出他姓什么?为什么?这说明猜也得有依据。

2、猜年龄。

现在大家都看我,仔细地看,能不能根据我的容貌猜一猜我的年龄。

3、小结

我今年**岁,有几名同学猜得比较接近,说到这儿,也许有同学会问:上数学课,怎么研究猜呢?因为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要用到猜这种方法。

(二)复习。

1、(手拿长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如果它的长是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求出来的?根据什么?(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手拿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有哪些特征?

二、探究问题,推导公式。

(一)探究割补方法。

1、猜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现在,我们就用到猜了,请你猜一猜,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一些?

2、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谁猜得对吗?你们每个人都有与我手里完全机同的两个图形,你能不能想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

①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教师桌间巡视)

②学生汇报(找同学到前面来演示并汇报)

要点:

a、使学生明白要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

b、交待割补法。

③教师用电脑演示验证的过程。

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一些,我再来演示一遍。

电脑演示:沿着平行四边形顶点的一条高剪开,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闪动平衡到另一侧,转化成长方形,然后与另一个长方形进行比较。(如果有的同学沿着中间任意一条高剪开割补成长方形来比较面积,也可以演示这种情况。)

④现在你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多大吗?怎么知道的?

3、小结:刚才,我们是用割补的方法知道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用这个方法是不是可以求出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二)推导面积公式:

1、揭示课题:

①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用刚才这种割补的方法能求出它的面积吗?为什么?

②我们都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有公式,想一想,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没有公式呢?这个公式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2、推导公式:

①现在,同桌、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借助手里的学具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到底是什么?

a、分组研究,讨论。

b、学生汇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为什么?

②电脑演示进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a、是不是这回事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电脑的演示。

电脑演示:沿平行四边形顶点的一条高剪开,把直角三角形边闪动边平移另一侧,转化成长方形。

b、(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原平行四边形的底,分别闪动,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分别闪动)通过观察这几段的闪动,你发现什么没有?

③现在,我想看一看有多少同学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了?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a、指名读出面积公式。

b、板书公式。

3、总结字母公式。

(三)应用公式(老师口述)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8厘米,高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平行四边形,高30厘米,底20厘米,求它的面积?

3、这里是一块菜地,你能不能用什么公式来求出它的面积呢?为什么用这个公式呢?

电脑演示:出示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

类似于这样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我们同样是把它当作平行四边形求面积?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呢?

电脑演示:画上虚线的平行四边形框,给出底是240米,高150米。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编题,学生回签。

要点:

第一个题型:已知底和高,求面积。

第二个题型:已知面积和底,求高。(或已知面积和高,求底)

2、想办法求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3、不断拉动长方形的右上角,使之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的?为什么面积会减少?这说明了什么?一直向下拉,你想象一下,会变成什么?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1、电子课件。

2、每生准备2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的纸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一个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说出计算公式。

2.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出示平行四边形。

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请每个学生在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上画底和与底边相对应的高,(给5秒钟时间,你能画出多少条高?)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

(1)出示三个图形:(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自备图形。)

讨论:用什么办法可比较出三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重叠的办法可知③号图形面积最小;①②号图形可用方格图来量。)

(2)教师在课件上用方格图覆盖上①号、②号图形。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小方格?

观察:不满一格怎么办?(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

说出结果:①号、②号图形都有18个方格。

说明:它们的面积相等。

如果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它们的面积各是18平方厘米。)

(3)指出方格图上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并计算出它的面积。(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63=18(厘米2)

(4)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题多少?

(5)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6)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关。)

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引导发现。

(1)思考: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2)怎样转化呢?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个,进行剪拼,另一个不动,以便比较。

(3)教师用课件演示(看看你们和老师想得一样吗?)

(4)观察比较:①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没有变化?

②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有关系?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小组讨论后得出:

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同;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同。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课件演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3)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S=ah)讲解: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写成:

S=ah或S=ah。

4.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1)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2)根据什么列式?(S=ah。)

(3)学生试做。

(4)看书对照。

4.83.517(米2)

答:它的面积是17平方米。

(5)应注意什么?(得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时,要用。)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表。

2.完成课本P72做一做1,2。

3.判断(课件出示题目)

四、作业P73:1,2,3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或S=ah。

课堂教学反思

转化思想在几何形体求积问题中应用非常广泛,本单元的三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均在这种转化中进行。为此,课中设计了学生动手剪,教师演示的过程。一方面渗透转化思想,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方格图的直观性进行大胆猜想,提出假设,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即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动手操作、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个内容是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新课标教材从一至九年级始终贯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按由易到难梯次渐进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了解、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乃至立体图形表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而且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确立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我重点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倡导的新教学观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因此,在这节课我们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于现实情境中,学生在情境中学的高兴,学的扎实。老师创设了普罗旺斯小区中的平行四边形这一个情况,将新知的学习与练习都置于这一生活情景中,通过求车位、花圃的面积和温馨提示牌的涂漆面积,设计图形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设计本节课时我们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运用把新知转化为已学的知识,用旧知推导出解决新知的方法,确立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情景引入,激趣导课。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的开始,我们结合普罗旺斯小区中的停车位进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教学中开始探究活动。

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停车位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它们虽然形状不一,但面积相同。然后教师结合情景图渗透思想教育。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在提高。李明家和张海家都想把面积大的停车位让给对方。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个停车位的面积哪个大呢?因为情景图上的停车位贴有瓷砖,学生会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每个停车位有多少块瓷砖,再进行比较。接着,再出示一幅平行四边形草坪图。教师提问:这块草坪还能用数格子的方法求它的面积吗?如果不能,那你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呢?通过这两个问题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部分教学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图,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怎样探究,从哪开始探究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法让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同时也学会了合作交流。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用课件演示剪拼过程,加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过程的理解,最后整理成文字填空形式,推导出公式。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各自施展的舞台,同时也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第一层:基本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计算情景图中停车位的面积,由学生偿试计算,集体订正。再次使学生对公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强化。

第二层:综合练习。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注意底与高的对应。

做完这里的练习,学生可能已经感到有些疲劳,所以下面穿插两幅美景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又引出更深的练习。给平行四边形的提示牌两面刷油漆,求刷漆的面积。这题的用意是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目,充分找出题目中有利条件。

第三层:拓展思维。小小设计师,根据面积设计图形。这是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巩固新知。

结课之前,教师抛出: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紧接着教师个别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最后教师再作小结。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五、说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这节课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在这个板书中简洁明了的概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了计算公式。这三个等号让学生更加明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加深对公式来源的理解。

六、预设效果。

这节课的设计,给学生充足的眼看、手做、耳听、嘴说、脑想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学生熟悉的停车位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二)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三)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二)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三)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1.猜测:哪一个图形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平方厘米呢?

2.要想我们准确的答案,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指导探究

(一)数方格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1)图上标的厘米表示什么?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为什么?

(2)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4)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再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评价一下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麻烦,有局限性。

(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不数方格怎样能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想一想,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就可以根据已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

2.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小组合作),并向周围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转化的。

3.学生到前面演示转化的方法。

4.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组织学生讨论:

(1)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

(3)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三)应用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4.83.517(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约是17平方米。

三、质疑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四、巩固练习

(一)列式并计算面积

1.底=8厘米,高=5厘米,

2.底=10米,高=4米,

3.底=20分米,高=7分米

(二)说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计算它们的面积。

(三)应用题

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米,商是20.1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四)量出你手里平行四边形学具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2、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并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平行四边形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教师、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硬纸若干张、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迁移训练

1视频台出示两组图形。提问:比较下面两组图中阴影图形面积的大小,并说明方法。

教师小结:比较以上两组图形的大小都可用一种方法,那就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比较,运用这种转化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2、出示活动四边形

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你会求它的周长、面积吗?

教师用手拉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平行四边形。

问: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你会求它的面积吗?

二、提问导入

教师: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进行新课

(一)引导学生数方格算面积,为引导面积公式做准备。

1、视频台出示教科书第154页的长方形方格图(如图)

提问:在这个图形里,每一格代表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请你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你还有别的办法能求出它的面积?(可以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

2、视频台演示长方形变成多边形(如图)。

教师问:谁能说出这个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割补把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3、视频台出示平行四边形(如图)。

教师问:谁来数一数这个平行四边形占多少格?(让学生通过数方格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8平方厘米。每两个半格算1平方厘米。)

教师:如果有很大很大的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需要求它的面积,你愿意用数方格的方法去测量它的面积吗?你们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方便吗?能不能想出一个不用数方格并且能很快求出它面积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

(二)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转化的方法把多边形转化长方形,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面积呢?现在请你们分小组讨论,然后利用你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板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把它转化成自己会算面积的图形。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完后,让学生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让用不同拼剪方法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结合剪拼过程,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1)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后,两种图形面积有什么联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同。)

(2)教学平行四边形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逐个分析:沿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高剪开、平移,都可以得到长方形。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高用字母表示为S=ah

=a.h

=ah

3、推导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视频台出示:教科书第154页的平行四边形方格图

让学生用面积公式算一算,看结果与数方格方法求得的面积结果是不是一样。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视频台出示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钢板(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3米

6米

2、巩固练习

(1)视频台出示:第156页的做一做

学生结合图示,计算出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2)练习三十七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这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小结: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这种把新知识转化已学的知识,用旧知解决新知的方法经常要用到,希望同学们较好的掌握。

六、课后作业

练习三十七的第1、2两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高S=ah

=a.h

=ah

钢北小学:杨静

20xx年4月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6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面积计算》(板书),这部分内容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信息窗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虾池形状和面积的问题,引入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及面积计算的学习,难点是如何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转化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学情分析: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之前,学生已经有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面积的经验,知道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一般是从边和角两个角度去研究,面积的计算很容易想到用数方格的方法或推导公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将重点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合理利用知识迁移。借助学生已有长方形,正方形知识认知经验,进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学习。二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通过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转化为长方形面积计算,促进知识的教学。三是巧用练习,强化理解。引导学生在练习与实践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理解。

基于上述理解与思考,我打算通过下述四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先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有关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呢?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先自己观察,猜想,后小组操作验证,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后师生总结,填表。

2.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先认识底与高教师设置问题:欲从一边划船到对岸,怎么走最近?你能在图上画一画吗?有几种画法?为什么?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代表汇报,共同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会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联想----猜测-----实验-----验证------结论这个过程,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大胆猜想,合理验证。

分二步来教学:

第一步:学生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邻边相乘,通过数格子的方法验证。

第二步:猜想平行四边形是否可以通过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剪,拼,平移旋转,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后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剪拼的方法。概括出两次转化:一次是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二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边讲要边写出板书,要以自已的语言巧妙说出并板书)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出示练习1你能从下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平行四边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练习5.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正确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3.出示练习8.你能想办法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先测量后计算,找对底与高。目的是对公式的再次理解和应用,并能正确计算。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进行总结反思,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知识系统,促使他们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相应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自学建构知识的良好习惯

(五)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练习6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

特征:边:四条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四个角

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9~81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关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小剪刀、平行四边行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设问: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2)学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学过的图形。(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逐一显示图形)。翻书79页。

(3)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式正方形的计算公式:s=ab.s=a2

(4)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中校门前的两个花坛。

(5)设问: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如果我要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怎么办呢?引起知识的冲突,长方形的面积会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会算。

2、导入:

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合作交流、推导公式。

1、猜想:

同桌答作,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电脑课件出示教材P80方格图。师:我们已经知道,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一个图形的面积,下面请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这个长方形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m2,不满一格的当半格计算。数完后把结果填入P80下面的表中。

(3)同桌合作完成并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上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6)引导猜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试想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生1:等于64=24。

生2:也就是底乘高。

师:也就是说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2、验证:

(1)师:刚才我们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现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2)学生动手操作,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拼,教师巡视。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3)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剪拼的方法。

(4)电脑课件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5)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①拼出来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吗?

②拼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的面和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6)汇报:

①拼出来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3、归纳

(1)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平行四边行的面积计算公式。

刚才我们通过剪拼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得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底高。

(2)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数学中一般用S来代表图形的面积,用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用字母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来。(s=ah)

4、应用

(1)出示教材81页例题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

(2)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交流汇报作法和结果。

5、质疑

学生看书80~81页,质疑

三、联系实际,应用新知。

1、完成课本82页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鼓励多种方法。

2、小小判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m2,它的高是4m,它的面积是84=32(m)。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3cm,高7cm,它的面积是37=21(cm2)。

(3)一个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40m2,它的高是5m,它的底长405=200(m)

4、完成课本83页练习十五第5题。

分析题意,学生试做,汇报讨论方法,说明: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2、有何感想?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8

练习目的:

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

3、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准备:

直尺、方格纸。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画高,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让学生利用方格纸,画几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2)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S=ah

(3)计算下列图形面积。(略)

二、专项练习。

完成书P24练一练。

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 篇9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很显然,这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材编写的特征: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等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转化问题的理解,主要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平行四边形课件,学生准备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剪刀。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法的体现:(1)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引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2)在探究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熟悉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新知;联系生活经验,构建新知;小组合作交流,扩展新知;创新活动设计,超越新知。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和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学习数学的终结所在。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和可学,我们还应注重将数学知识提升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教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复习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的平面图形,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大家认识一下。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并回答那些图形的面积会计算。

2以校园风景图为引入,绿色文明指示牌为的图形为疑问,说说他们的面积,猜想,设疑。引发兴趣。这样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DD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1、数方格法求面积(课件出示) 数完后,问问学生结果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掌握用数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它的底和高有关系,并得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教师启发谈话,如果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常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方便吗?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我们已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拿出剪好的平行四边形,每四人一组,想一想,动一动,拼一拼,看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若干分种,教师要注意巡视,可选择做得对的小组派一名学生给全班演示,说说你们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重点的演示和完善的叙述平移(可能学生说得不准确)。

3、归纳:

提问: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了什么图形?它们的面积有变化没有?拼成的这个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做完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衣柜面积怎么算?衣柜面积计算注意事项

装修衣柜面积 装修衣柜面板价格 07-21

悼念外公的句子(优质200句)

悼念外公句子 12-16

童年记趣作文8篇

童年记趣作文 记趣作文 12-16

送鲜花祝福句子精选

送鲜花祝福句子 12-16

蓝色的树叶教案实用

蓝色树叶教案 树叶教案 12-16

2024每天正能量的励志的话

每天正能量励志的话 每天正能量励志 10-25

实习认知总结系列

实习认知总结 实习认知 12-16

世界精神卫生日视频文案(分享15条)

世界精神卫生文案 12-16

高情商夸人漂亮的句子集合47条

夸人漂亮句子 12-16

包子店开业朋友圈文案(摘录58句)

包子开业文案 12-16

二年级数学述职报告十篇

二年级数学述职报告 二年级述职报告 12-1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