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数学加法教案

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梦幻星辰)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一份好的教案是教师讲好好课的前提,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下面是一篇关于“数学加法蛇教案”的详细文章,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动手把它收藏起来以备日后查看!

数学加法蛇教案(篇1)

人教版数学第八册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第八册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具准备:主题图二、说教法学法笔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三、说教学程序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课前谈话、二、教学加法交换律、三、学习加法结合律、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等等。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新授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40+56○56+40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⑷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4、揭示定律。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板书:a+b=b+a(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25+65=8+64=(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1)比较:88+104+9688+(104+96)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如:(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如:(△+☆)+○=△+(☆+○)(a+b)+c=a+(b+c)(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三)、巩固练习1、P28的做一做。2、P31的第1、4题。(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四)、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数学加法蛇教案(篇2)

有理数的加法

襄汾三中

伊娟丽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2.学生设疑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

共赢了5球.也就是(+3)+(+2)=+5.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②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③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④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⑤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⑥ 上半场赢了3场,下半场输了3场,全场是平局,也就是 +3+ ( -3 ) =0. ⑦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 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2~3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解疑合探例:

1、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4)+(+7); (2)(-4)+(-7); (3)(+4)+(-7); (4)(+9)+(-4); (5)(+4)+(-4); (6)(+9)+(-2); (7)(-9)+(+2); (8)(-9)+0; (9)0+(+2); 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 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解: (1) (-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1)(-)+(+); (2)(+)+(-3); (3)(-)+(-);

(2) 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2、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3、作业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 . 计 算 :

(1)(-)+(-); (2)+(-); (3)(-)+3;

(4)+; (5)7+(-); (6))+(-);

(7)(-)+; (8)+(-); (9)(-)+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数学加法蛇教案(篇3)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理解交换“+”号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培养幼儿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同伴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圆片,糖、苹果、梨

2数量不等的物体卡片,1…5数字、“+”号和“_”号

四、活动过程………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 ?不过我们要把密码解开才能进去。

师:5可以分解为1和几呢?

生:4、密码正确

(2)5还可以分解为2和几呢?

生:1,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过渡(“+”号和“_”号)

(1)老师出示“+”在黑板上,师:这个像十字架的是什么?小朋友:加号,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我们把它叫加号

老师出示“_”在黑板上,像一对横放的快子是什么?生:等号

(2)老师小结:加号是合起来,一共、总共等意思,等号是、就是,左边和右边一样多的意思

三、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师:在英语课上,小英因为回答问题积极,老师奖给小英2朵小红花,在数学课上,小英同样回答问题积极,老师又奖给小英3朵小红话,小英一共有几多小红花?引导幼儿写出2+3=5的加法算式。

(2)小英在学校表现好的事被她妈妈知道了,英妈妈给小英买了3个黄色的饼,2个红色的饼,小英一共有几个饼?引导幼儿写出3+2=5的加法算式,并教他们一个算式读两遍,然后叫他们自己每个式子齐读两遍。

(3)梨子树上昨天有4个大梨子,今天又长了1个小梨子,梨树上共有几个梨子?引导幼儿列出4+1=5的加法算式。同样引导幼儿列出4+1=5的加法算式。

四列完加法算式,我教幼读加法算式,每个加法算式读两遍,然后叫幼儿齐读,每个算式读两遍。读完后,为了加深巩固,我会在黑板上写出这些式子,1+=5,+4=5,2+=5,2+3=叫小朋友到黑板上去做。

五、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学习5的加法,小朋友们表现都很好,我们的活动就玩到这两天,小朋友们回家后把你们书上的练习做了,不会的可以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明天老师要检查。

数学加法蛇教案(篇4)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教案出自:教案网)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数学加法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估算的方法。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巩固发展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三、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数学加法蛇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2的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节粮的名言警句52句

节粮名言警句 05-18

奥运观后感汇集

奥运观后感 05-18

蛇状物作文十五篇

状物作文 11-26

简单中秋节祝福语简短语句汇集

中秋节祝福语语句 05-18

幼儿大班加法教案六篇

幼儿大班加法教案 大班加法教案 12-19

申请学生会申请书23篇

学生会申请书 05-18

宣传口号通用

宣传口号 05-18

叶的梦作文汇集

写书梦的作文 逐梦的作文 05-18

我买的壶作文15篇

买鱼的作文 买水果的作文 05-18

2024作文评语(范例十五篇)

作文评语 05-18

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短句摘抄40句

描写秋雨优美句子 秋雨优美句子 05-1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