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一年级语文教案

通常,在上课之前,老师会带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课件来准备。制定一个好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希望这篇"年一年级语文教案"能够启发您的思考,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新的灵感!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七夕情人节创意活动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很美的地方(幻灯出示),知道这是哪儿吗?是一个小池塘。那你觉得这个池塘怎么样?(很美)你想不想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荷叶圆圆(板书课题读课题)。圆圆的荷叶可爱吗?读。圆圆的荷叶美丽吗?再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读书读的特别棒,想和我们比一比呢,大家有没有信心赢过他?那好,我们先听听他读的怎么样。(听课文朗读)

2.欣赏完这位朋友的朗读,你们想说什么吗?他读的怎么样?(准确、流利、有感情、读的很美)

3.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把课文读一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看大家学的这么认真,生字宝宝也忍不住跑出来了,它想和我们做个朋友,看你们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开火车、分组读)

5.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躲到荷叶上了,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出示无拼音的生字词。)让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师指齐读。)

6.生字宝宝和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有点累了,我们一起喊着他们的名字送他们回家好不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词学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不过,这次是有问题的,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问题)自己读吧。2.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出示词语认识,相机贴图片。

3.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喜欢荷叶,请同学们快点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小伙伴们都把荷叶当成了什么,把它圈出来。指名说,找学生贴到黑板上。

4.四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边说边手指板书)小荷叶的用处可真多,那荷叶吸引了这么多的小伙伴,你们最喜欢哪个小伙伴呢?请你找到你最喜欢的小伙伴的那段,好好的读一读。待会儿,请你来介绍它。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师: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小伙伴那段?(以下内容随机学习)

1.小水珠(出示课件)

(1)师:谁喜欢小水珠这段?(指名读并说出原因)

(2)亮晶晶是什么意思?指名说,让学生把小水珠漂亮的大眼睛读出来。

(3)师:小水珠的大眼睛可真漂亮。它为什么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它把荷叶当成他的什么了?(摇篮,睡床)

(4)小水珠躺在摇篮上多舒服啊!他舒服的躺在荷叶上说:生接读

(5)小水珠调皮的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生接读

2.小鱼儿

(1)师:谁喜欢小鱼?你能说出你喜欢小鱼的原因吗?学生说原因。那你能不能把小鱼的可爱读给大家听啊?

(2)师:读的怎么样?(学生评价)

(3)师谁能把小鱼读的更高兴一些?水花读的更美一些呢?指名读。师:我也觉得小鱼很高兴了,那谁能告诉我他为什么高兴?指生说。

(4)炎热的夏天有了荷叶当凉伞,可真凉快,于是小鱼感激的说:学生接。

过渡:小鱼儿和小水珠听了你们的朗读,高兴极了!有两个小伙伴可等不及了,它们是谁呀?

3.小蜻蜓

(1)(出示课件小蜻蜓)它是谁?同学们看它漂亮吗?谁来美美的读一读小蜻蜓这段?师:小蜻蜓可美了,谁能做一做它在荷叶上的动作呢?(指名学生做动作)你能边读边做动作吗?(表扬)

(2)小蜻蜓飞了一天有点累了,终于找到地方可以休息一下了,小蜻蜓找到了休息的地方,它忍不住的展开了透明的翅膀要展示一下自己了。小蜻蜓可以展开美丽的翅膀展示自己,那谁也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

(3)飞了一天的小蜻蜓终于找到地方休息了,他高兴的说:学生接读过渡:欣赏了美丽的小蜻蜓,我们再来看一看可爱的小青蛙吧!

4.小青蛙

(1)(出示青蛙课件)听过青蛙叫吗?谁来学一学?小青蛙可喜欢唱歌了,不过没唱歌的地方可不行,小青蛙找啊找,找到了美丽的荷叶,于是小青蛙说:生接读

(2)师: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荷叶绿绿的,就像歌台上铺着绿绿的地毯。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生接读

(3)师:下面我想请咱班美丽的小女孩做小蜻蜓,可爱的小男孩做小青蛙,将这两段快乐地、美美地读一读,可以自己配上动作。(男女读)飞了一天的小蜻蜓立在荷叶上高兴的说:女生接读唱了一天的小青蛙蹲在荷叶上说:男生接读

5.同学们读的真好,那你想不想做一个小伙伴上台来表演一下?找4个学生,先向下面的同学介绍自己,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合作相互评议。(两组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了,你觉得小荷叶怎么样?要是你真的变成了小水珠、小蜻蜓,你想对荷叶说什么?

6.回顾板书内容

师:漂亮的荷叶吸引了这么多的小伙伴,池塘里可热闹了,你想不想再读一遍课文?指生说,你想怎么读?那么,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读吧!

(五)拓展阅读,感受夏天景色之美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这美丽的荷叶,有个小女孩看到这一池美丽的荷叶,也特别喜欢,还写下了一首诗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现在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出示课件补充阅读《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吗?(自由说)

师:对,因为美丽的荷叶帮助了这么多的人,引来了许多小伙伴,让这个夏天变得更热闹、也更美了!

(六)作业自选商场

1.我想和小伙伴表演这篇课文

2.我想美美的把课文读一遍

3.我想把圆圆的、绿绿的荷叶画下来

(七)小结

美丽的夏天,美丽的池塘,还有那美丽的圆圆的荷叶,让我们都做一顶圆圆的荷叶,去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大家说好不好?

(八)板书设计荷叶圆圆

小水珠摇篮躺小蜻蜓停机坪立小青蛙歌台蹲小鱼儿凉伞游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i、u、ü和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3.正确认读i、u、ü、yu、wu的四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i、u、ü、y、w和yi、wu、yu的正确认读;i、u、ü和yi、wu、yu的四声练习。

教学难点:

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正确发音;韵母、声母和音节的初步区分;知道y和ü在一起组成音节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三、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故事法、歌诀法、比较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为辅展开教学,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感受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

1.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对汉语拼音的有效记忆。

2.儿歌或口诀大多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可以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3.把音近、形近的两个或几个声母、韵母、音节放在一起,比较音、形的异同,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辨析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4.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引入拼音教学,能够增加拼音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几位老朋友还认识吗?快来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a、o、e,请生认读。

2.还记得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是什么吗?(单韵母)

3.瞧,它们戴上帽子了,谁来跟它们一起打个招呼?课件出示a、o、e的四声,请生认读。

4.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再认识一些新朋友吧!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情境图,认识i、u、ü其形和发音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这是一个农家小院。你看,小朋友住的房屋什么样?红屋顶,米白色的墙,多漂亮啊!

2.屋子周围种着树,树上有什么?乌鸦。

3.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小朋友正在看河里的小鱼!

4.院子里还有哪些东西呢?你们找找看。(衣服架、晾晒的衣服、乌龟)

5.捉迷藏游戏:出示i、u、ü卡片,这幅图中藏着i、u、ü三个单韵母,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6.总结:刚才,同学们在观察情境图时,把三个单韵母的音都发准了,这说明拼音字母就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巧妙运用情境图和游戏,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初步感知i、u、ü的音和形。

(三)学会i、u、ü及其四声

在我们说话的哪些词里还有这些单韵母的发音呢?课件出示:三幅表音表形图与相应的单韵母。

1.学习单韵母“i”的发音。

(1)教师示范发音:仔细看,老师发“i”这个音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的?嘴角向两边展开,牙齿对齐,嘴巴不变动。

(2)学生练习发音。

(3)讨论:看看图,能不能编出你喜欢的口诀,记住这个“i”?口诀举例:我去晾衣,上下对齐i、i、i。

(4)小结学法:这句口诀的前半句是教我们认识字母的方法,看到“i”,就想到和衣服有关系;后半句是教我们发音的方法牙齿对齐,嘴巴不动,声音响而长。这样发音就对了。

2.学习单韵母“u、ü”的发音。

(1)教师示范发音:仔细看,老师发“u、ü”这两个音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的?u嘴要撅起来,口型不变;ü嘴要扁,像在吹笛子。

(2)学生练习发音。

(3)讨论:看看图,能不能编出你喜欢的口诀,记住“u、ü”。口诀举例:乌鸦衔食,嘴巴小小u、u、u;小鱼吐泡,嘴巴扁扁ü、ü、ü。

(4)小结:同学们在发这两个音时,嘴巴不动,声音响而长,这就是单韵母发音的特点。

3.学习声调。

(1)“i、u、ü”也可以带上四顶帽子,读成四个声调。课件出示i、u、ü的四声。

(2)请你仔细观察,有的单韵母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i标上声调时,上面不写小圆点,因为戴上了帽子,小圆点就看不见了。举例标调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3)学习运用,体会四声读音:生活中哪些字是发这些音的?

(4)打乱顺序指读“i、u、ü”的四声。

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发音方法,从而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乐,增添了学习的情趣。

(四)对比学习声母y、w

1.激趣导入:接下来,再回到课文插图,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y、w”。

2.看情境图,学习“y、w”的音,认识“y、w”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了“y”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

3.课件出示:声母y、w和单韵母i、u。老师示范发音:对比“i、u”你听出了什么?与单韵母i、u的读音一样,但是发音轻、短。

4.总结:“y、w”叫声母,发音要轻短。

5.辨认声母y、w和单韵母i、u:我们把声母y叫做大y;单韵母i叫做小i,声母w叫做大w;单韵母u叫做小u。

6.合作探究编歌诀记住声母“y、w”,交流分享。

7.小组游戏:哪个字母不见了?小组长在桌上摆好声母y、w,单韵母i、u、ü五张卡片。藏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齐念不见的字母,找对了,由小组长出示不见的字母,大家齐说:“我真棒!找到了。”

让学生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观察、对比、探究、游戏活动中熟记字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观察临摹,学习书写

1.指导书写i、u、ü。

(1)观察课本四线格中单韵母i、u、ü的占格,请生交流书写方法。

(2)老师示范书写并讲解方法。

i占上中格,先写竖,写在中格,上下顶格;再写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线的地方。两笔写成。

u占中格,先写竖右弯,再写竖。两笔写成。

ü占上中格,两点最后写,写在上格靠近第二线的地方。四笔写成。

(3)学生临摹描红。

2.指导书写y、w。

(1)观察课本四线格中声母y、w的占格,生生交流。

(2)老师示范书写并讲解方法。

y占中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左斜长些。两笔写成。

w由两个“v”组成,不要太宽,“v”称为斜下斜上。两笔写成。

(3)学生临摹描红。

3.学生独立在拼音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4.展示优秀作业,生生交流书写美观的方法。

(六)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请看声母大y、大w带着韵母小i、小u来了。它们可是好朋友呢,紧紧挨在一起,怎么也不分离,所以我们叫它整体认读音节yi、wu。

1.认识音节。音节是由声母、韵母组成的,每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

(1)理解整体认读音节要整体认记。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分享读音规律。(读音同单韵母i、u,声音响而长)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故事导入:小ü看到小i、小u都有好朋友了,急得直哭,声母大y看见了,连忙走过来帮它擦干眼泪,和小ü手拉手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u。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分享读音规律。(读音同单韵母ü,声音响而长)

4.情境理解,练习巩固。

(1)结合课文情境图,再次认识音节作用。

(2)游戏:找朋友,谁和谁可以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3)同桌互相打乱顺序指读书中yi、wu、yu的四声。

(4)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读音:用其中一个音组成词语或者说句话。

在故事情境、愉快游戏、实践运用中,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新知识。

(七)整合全文,延伸练习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它们是──(学生齐说)

学习汉语拼音多有趣啊,只要用心,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汉语拼音朋友!

2.拓展练习:用上今天所学的字母把书上的插图编成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通过整合,使所学的拼音字母又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促进学生思维、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梁”、“桥”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科技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他们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画,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板书“桥”,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们见过什么样子的桥呢?(学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补充课题《兰兰过桥》,兰兰过的什么样子的'桥呢?大家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32课。

二、初读课文,感悟认识。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1)别读边划出生字。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种桥?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词的?

(3)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

三、品读课文,激发情趣。

1、师范读。

2、自由品读。

3、指名学生读。

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声音响亮,有感情。

4、你们知道兰兰过的什么样的桥了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

四、小组汇报,展示表格

五、拓展延伸。

收集各种桥梁的资料,举办“桥梁知识展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摘果子游戏,出示课件树上苹果上的词语,如果读对了,苹果就归你了。

词语: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轻巧、平稳、结实、各种各样。

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知识展览。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

四、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书写:兰、各、座、坐、带、急。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所占田字格的位置。

3、师范写并重点指导“急”心字底中卧钩的写法。

4、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五、动手操作。

每位同学自己设计一座心目中的桥梁并试着画下来。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读一读,写一写。了解汉字部首的表意作用。

2、读一读,积累词语。

3、说饶口令。

4、阅读欣赏。了解倒影的常识。

5、做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再说一说。

重难点、关键:

1、正确书写汉字,积累词语。

2、学会观察,并有序、通顺的说,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语海拾贝及阅读欣赏部分,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并积累词语,读中认识倒影。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读一读课中的生字。

2、指名读一读,其它正音。

3、以第一组为例,引导学生观察。

(1)引导学生从字型上观察,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2)指名反馈:第一组的字都和木字有关。

4、学生同法观察其它组生字,并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5、教学小结,引导学生从部首或部件的表意作用,理解汉字,另外也可以用类推法归纳同类的字,帮助自己系统的识记汉字。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4、读中积累。

三、写一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一行的共同点。

3、第一行全包围,第二行上下结构,第三行左右结构。讨论书写时应遵循什么规律。

4、指导书写,教师巡视辅导。

四、说绕口令

1、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板书鼻韵母。

3、集体比赛读饶口令。

五、阅读欣赏

1、读儿歌。

2、讨论:傻鸭子为什么扑了一个空?

3、教师出示山的倒影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倒影。

4、学生再读儿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开展吹泡泡游戏,并指导学生观察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明确要求

1、教师:这一次的语文生活让我们干什么?

2、平时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只是我们没认真的观察过。

3、教师提出吹泡泡活动过程的要求。

(1)仔细观察。

(2)活动中注意礼让,注意活动的安全。

二、吹泡泡活动

三、说一说

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扩大说的面。

2、指名说一说,学生评议:哪些地方说的好,值的学习,哪些方面说的不够,要更正。

3、再指名说一说。

4、教师小结。

四、读一读儿歌,体会吹泡泡的乐趣

泡泡

宝宝吹泡泡,

泡泡跑了,

宝宝追泡泡,

泡泡爆了炸宝宝。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我是一个小学生了,言行举止要文明,作业要按时完成。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平时和学生亲密接触,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幼儿向小学的过渡。

3、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树立劳动观念,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事情干得很少,在校要教育学生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采用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当好一天的值日生,培养主人翁责任感。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个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作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 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 ,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 、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 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五)广泛适用性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 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园地以三组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用“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的规律来识字。另外,以展示台的形式引导学生懂得从商品包装上或商标上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口语交际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就身边的垃圾问题进行交流;二是把想法说说、画画,然后到课外去实践。通过背诵小诗、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习、生活、发现并快乐着。

教学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

3、与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自觉保护身边的环境卫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食品的包装或商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与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小朋友,春天真是百花盛开,美不胜收呀!公园里、路旁边到处鸟语花香,让人留恋忘返。你们看,学习园地中也盛开着鲜花,芳香迷人呢!咦,这是我们班领养的园地“月季园”,让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我会认1

1、(.课件呈现:园地中有许多月季花。)这些花一枝上开两朵,更妙的是他们还藏着小秘密呢!请学生点击花,点出字后读一读,有困难的,其他同学帮。

2、四人小组认字,相互帮助学习。

3、请学生当小老师来领读带拼音的字。

4、去掉拼音读一读,说说怎么记这些字。

5、谁在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的发现?(说出“加一加”、“减一减”方法的奖给一朵小红花。)

6、回忆所认识的字,哪些也可以用“加加、减减”的办法记。

三、我会认2

1、(.课件呈现:教师领养的桃花园,再特写为一枝上开着四朵花。)这四朵花中也藏着秘密,谁来揭开。

2、请学生点击其中的一朵花,出现一个字,读读,再击一下,大花下开出两朵小花,是构成字的两个部分,再读读。将四朵花中的四个字都点出。

3、请学生讨论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4、谁又有新的发现?(得出“合一合”方法的奖给红花。)

5、老师用.课件出示几朵小花,小花中的字为:女、马、子、口,请学生将两朵小花合为一朵大花(一个字)。

四、展示台

1、请学生拿出课外收集的商品包装或商标。

2、四人小组认读。

3、说说在课外收集商标时又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

4、布置成展板,学生互动认读。

小朋友,你们的努力使我班的月季园又开放出许多鲜花(看.课件),我们今天真是收获不小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小朋友通过课外收集商标识字使我们班的月季园开出了许多鲜花(.课件展示)。

二、我会读

1、(.课件出示102班的杏花园,门口有个小朋友在喊“买票进园”)102班的同学在卖门票呢,想不想进去看看?

2、点击门票出现“我会读”中的词,哪个小组的同学先会读就先进去。要求:

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举手示意。

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组内同学不得提醒。

3、学生准备,老师巡视。

4、按举手的先后顺序读,其他同学当裁判。

5、请读得又准又快的组介绍自己的经验。

6、学生出题考对方。(如:用词说话、找意思相近的词、找结构相同的词等)对方不知道的我们班同学帮忙。

四、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102班的小朋友当导游引领大家欣赏美景。一棵树上有小鸟在欢唱。)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看小鸟都在为你们唱赞歌呢!

2、(.课件出示:导游小朋友的诗《小鸟》)他请大家帮忙跟小鸟说说。学生自由读。

3、小组内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节朗读。同桌一个读一个配上动作。

5、回放小鸟又跳又叫的画面,请小朋友告诫小鸟。(读背)当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时,让小鸟停下来。

五、练习

1、读读说说:暖和——暖暖和和明白——欢喜——开心——

2、课外收集自己喜爱的小诗读读背背。

第三课时

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知道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但可以处理好。

2、在交际过程中,学会倾听老师、同学的讲话,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过画画等,设想垃圾的处理,懂得从小就该爱护环境。

课前准备:

1、查垃圾的来源。

2、多媒体.课件一组。

3、画画、做模型等所需的材料。

教学设计与说明

一、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地球爷爷生病了。听,他在痛苦地哼哼呢!(播放地球爷爷呻吟的声音),你们知道是谁惹的祸吗?告诉你们是垃圾。

1、出示班级垃圾桶,猜一猜里面有些什么。

2、揭题:这些垃圾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因此,我们称它们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出示)

二、回顾调查,说说由来。

小朋友,你们在调查生活垃圾的事被地球爷爷知道了,他要和你们说话了。(播放地球爷爷的声音:小朋友,你们辛苦了,你们能告诉我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吗?)

1、请小朋友分四人小组说说自己调查的结果。

2、小组汇报调查结果。组长汇报时如有遗漏,请组员及时补充。

3、老师展示:老师要大家去调查垃圾是怎么产生的的时候,自己也做了个有心人,你们看这是大街上的垃圾和垃圾的产生。(多媒体.课件)出示:大街上,塑料袋、果皮等垃圾;一位老奶奶将一包药渣撒在小区的路上。

4、请小朋友说说在.课件中发现了哪些垃圾。

5、将结论告诉地球爷爷:垃圾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让垃圾进入垃圾箱。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地球爷爷的声音:既然在你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垃圾,你们又不可能在垃圾中生活、学习,垃圾一定要处理,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吗?我设立了“金点子”奖,看看谁能得到这个光荣的奖项。

1、先把老师看到的街上的垃圾处理好。

2、指名说说大街上的垃圾的处理。

3、创设情景,制止乱扔垃圾的行为。(老师扮演.课件中的老奶奶,学生制止老奶奶乱扔垃圾的行为。)老师随时表扬注意文明礼貌、讲话得体的学生。

4、自由组合开展出“金点子”比赛活动。

四、互动交流,语言交际。

垃圾的处理现场发布会开始了。

1、请小组派代表介绍本小组金点子,其他组员随时补充。是画或模型的展示在黑板上。

2、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听仔细,看清楚,等他们介绍完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了解“门”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韵语识字、拼音识字等识字方法。

3、借助拼音读懂谜语,朗读并且背诵谜语,学习猜谜语。

4、培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对“手”和“眼’的了解与认识及懂得如何保护。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字理识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借助拼音读懂谜语,学习猜谜语。

2、学习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开、子、门”。

3、增强对“手”和“眼”的了解与认识及懂得如何保护。

4、熟读《小孩儿不小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汉字家园(二)的第3课《谜语》,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课题。(生齐读课题)

2、《谜语》顾名思义一定藏着小秘密,你能在学习中把秘密找出来吗?(学生马上会很兴奋)

3、让我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寻找“秘密”吧!(生大声读文)

二、读文讨论,情境识字

1、读完课文,谁找到谜底了?

2、同学们真能干,真聪明,有这么多的谜底到底谁的对呢?让我们赶快揭秘吧!

3、师出示“手”和“眼”的图片和字。(猜对的同学每人奖励一颗智慧星)

4、下面请猜对的同学带领大家读一读谜语吧!

5、没猜中的同学敢不敢向他们挑战,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虽然没猜中可读课文决不认输!(指名竞赛读)

6、同学们不仅借助拼音读通了谜语中的句子,还读准了字音,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如果摘掉了字宝宝的拼音帽子,你还能读出它们吗?

a指名读

b领读

c开火车读

d竞赛读

7、学习“开、子、门、五”这几个要求会写的字,其中“子”“门”进行字理识字,“开”与“井”进行对比识字,并扩词,练习说话。“五”字用“丑”字减一笔来识记。

三、指导书写

1、随教师在虚空格中书空写,注意笔顺

2、在书中生字表中描红后,在本上写2个。

3、子:三笔组成,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竖钩。

四、借助拼音读儿歌《小孩儿不小歌》

1、借助拼音读儿歌。

2、在儿歌中画出新结识的生字朋友。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说一说,通过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把今天学的谜语回家后,讲给父母听,让他们猜一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千、万、两、间、关、粒、”。

2、游戏识记课后词语。

3、完成书后认字交流。

教学内容:

一、启发谈话,学习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谜语二则,谁能把谜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呢?

二、激发兴趣,情境识字

1、谜语让我们结识了新字朋友,老师想考考你们,记得它们吗?(指名读)

2、谜语二中也藏着几个想要和我们交朋友的字宝宝,(师出示谜语二)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想把我们加为好友?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千、万、两、间、关、粒、”贴在黑板上。

4、“千”与“干”“万”与“方”对比识字。

5、游戏识字:找帽子,请学生把拼音帽子给字宝宝戴上。

6、游戏:找朋友,给字宝宝扩词。

7、书空写“万、千”字的笔顺。

三、课后词语巩固练习:

1、男女生对抗赛

规则:男女生各派一组代表,(3—5人)每人手里拿一张词卡,不让对方看见,“一、二、三”对面两人同时打开词卡,先读出对方者为胜。

2、心有灵犀

规则:

生自己选择搭档,出示本课生字,其中一名学生做动作,另一名学生猜出来后,扩词并说话。

四、指导书写

万:第二笔是横折钩

五、完成书后说一说,读一读

1、同学选择喜欢的话题相互表达。用“我是…….”这一句式。

2、注意表达完整,吐字清晰,条理清楚。

六、识字交流

学生交流识字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

七、作业

1、背诵谜语二则

2、书写本课生字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 、能够上学生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课文中6个生字:心、生、全、好、村,认识2种笔画与正确地书写它们。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适词语。

3、在朗读的过程中,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要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3、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越冬情形。激励关爱自然,关心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秋姑娘可美了,而且她一来,把我们的大自然也变的美美的,想看看这美景吗?

课件:(请同学们看一组秋天的景色图片。)

你瞧,田野里稻子金黄金黄的,果园里,苹果又大又红,一个个柿子像红灯笼,还有这黄黄的梨,仿佛在向我们点头微笑。多么美丽的画面啊,这都是秋姑娘带来的。

你们看秋姑娘还给老师写信了呢!你们想收到秋姑娘的信吗?只要你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秋姑娘一定会给你写信的。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枫叶贴图,将孩子引入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齐读课题《秋姑娘的信》。

在上节课里,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宝宝,现在,老师为这些生字找到了他们的好朋友,谁来试着认认这些生字的新朋友和老朋友?认准了,他们也会跟你交朋友哦!

(交朋友,是低年级孩子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师由此既巩固了上一课所学。又激发起学生的认读的兴趣)

2、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秋姑娘 好朋友 写信

摘下 片片 小心

生病 食物

山村 裹上

二、学习课文

(一)自读课文

下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大声朗读。边读边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 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你最喜欢秋姑娘写给谁的信,找出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等下请你读给大家听。好不好?

(二)交流:

第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

1.教师: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一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会遇到哪些危险呢?(指名说)

2.你们为大雁想得真多呀!你们出过远门吗?临走时,你的爸爸妈妈会吩咐什么?

3、秋姑娘会在信上对大雁们说些什么呢?

4、师小结:燕子、杜鹃也和大雁一样,冬天到来之前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去,因为它们都是侯鸟。这一路上真是危险多多,困难重重啊!你们和秋姑娘一样都在为大雁担心!那就让你来当一回秋姑娘,提醒一下大雁吧!(指名读)

5、齐读:请关心大雁的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封信读给大雁听听。(指导读出关心的语气)

看,大雁们记着秋姑娘的信,排的队多整齐。它们会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

第二封:写给冬眠的青蛙

“冬眠” 谁来读读这个词?什么叫“冬眠”?(冬天睡觉)

1、指图看,师描述:到了冬天,青蛙就这样睡在深深的泥土里,不吃也不动,安全过冬哩,这就叫“冬眠”。

2、你还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要冬眠吗?(蛇,乌龟,蝙蝠,刺猬等)

3、老师知道,有的小朋友晚上睡觉不大安分,一不小心就把被子踹了,每当这时候,是谁给你盖被子?是啊,爸爸妈妈怕我们会(着凉生病),可青蛙冬眠了没人给它们盖被子,作为好朋友,秋姑娘当然不放心它们了,所以,秋姑娘写了一封信给它,叮嘱它要盖好被子,你看,秋姑娘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现在,我们请喜欢小青蛙的小朋友们一起像秋姑娘一样来关心一下它,读出关心,(齐读)

想想:青蛙收到秋姑娘的信后会怎样想,怎么说?

4、小结:有了秋姑娘的关照,这个冬天青蛙肯定过得安全、暖和。

第三封:给小松鼠

1、请该生读出第四自然段,并说出信的内容。

(同学们看这句话中,有这个“快”字,为什么要小松鼠快呀?)

2、哦,原来秋姑娘知道小松鼠特别贪玩,所以写信告诉它要准备好充足的食品,要是不准备好,寒冷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可就要饿肚子了。

3、秋姑娘这么关心小松鼠,小朋友们关心吗?(生:关心。)

4、指导朗读,下面让我们女生跟秋姑娘的信一起去提醒一下贪玩的小松鼠吧。(女生齐读)

第四封:给山村孩子的信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秋姑娘给山村孩子写的什么内容?(课件出示: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2、看图说说山村孩子收到秋姑娘的信以后在干什么呢?(借助图画理解到这儿的“冬衣”指的是给小树裹上保暖的稻草)

3、师:为了让小树安全地过冬,山村孩子给小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为它们保暖。

4、指导朗读(男生齐读)

师小结:秋姑娘多细心呀,连山村的小树苗她也想到了,同学们看秋姑娘对朋友好吗?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也要像秋姑娘一样,好好关心自己的朋友。那样你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5、秋姑娘对朋友这么关心,要写的信太多啦,同学们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吗?(全被)

6、引读第六、七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小结:枫树上的枫叶不见了,冬爷爷也就来到了,这时秋姑娘放心了,高高兴兴地走了。

三、拓展延伸,指导背诵

1、说一说

哪位同学可以试着不看课本,按原文填空:

秋姑娘的信,一封写给__________ ; 一封写给___________ ;

一封写给___________ ; 再一封写给____________ ;

2、练一练

下面请同学们学秋姑娘的样子,给你的朋友,(可以是动物,植物,可以是身边的朋友)写一封信:

我想写一封信给_______________,告诉她_______________

3、背一背

a、依次看图以及课件提示,分小节试着背诵课文。

b、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学生看图试背诵全文。

四、指导写字

出示: 好 友

指名读,教学笔画“ㄑ”

1、根据笔顺提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好: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撇点,第三笔为提,右不出头。

友:左上包围结构。

3、生描红、仿写,完成《硬笔习字册》

五、板书设计:

7、秋姑娘的信

大雁(贴图) 多加小心(写在枫叶上)

青蛙(贴图) 盖好被子(写在枫叶上)

松鼠(贴图) 准备食品(写在枫叶上)

孩子(贴图) 裹上“冬衣” (写在枫叶上)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

3、集体齐读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

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 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

2、 学生表演不同词语。

3、 集体读词语。

4、 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唐寅。

3、学生试说古诗含义。(教师提示、补充)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附《三只白鹤》教案参考 :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是《三只白鹤》

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思考: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么找鱼的?

2、结合图理解埋鱼的位置。

(1)指导看图。

注意白鹤的头朝向什么地方。

两只抬头看,一只看太阳,一只看白云,还有一只看河边的大柳树。

(2)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一句话,即每只白鹤以什么做标志,板书: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

“底下”“下面”“旁边”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词。)

再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看,书中说的“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白鹤,你能从图上找出来是哪只吗?

(3)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是不是一样?(不一样。)

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

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

(l)指导看图2

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怎么找的?

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

第三只白鹤的翅膀收拢,脚也缩起来,落下来了,落在河边柳树旁。

(2)读第三段。

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

第一只为什么朝太阳飞去?(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

第二只为什么朝白云飞去?(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为什么飞到河边柳树下?(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

三只白鹤都是按照自己所记住的标志去找的,标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结果如何呢?

(3)读第四段。

哪只白鹤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鱼呢?(第三只。)

另外两只呢?(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动的,从东方升,在西边落。第一只白鹤记得是太阳底下,这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鱼。

第二只白鹤向白云飞去找得到吗?为什么?

(因为白云不停地飘动,位置在移动,所以找不到鱼。)

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

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

(“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

4、深化总结。

(l)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3)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五)朗读全文。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由这个故事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要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动画演示,创设了与课文相和谐的情境。随着一大片树林的呈现,学生渐入佳境,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各种美妙情景随之而来:小草、鲜花、小河、果树……学生来到荒岛上,进入小熊的角色之中,深刻体验小熊的孤单、渴望朋友之情。

懂得寻找朋友与植树造林之间:改善、美化环境对于寻找朋友的积极意义。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通过小鸟的话,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展开想象,其他小动物来到这里会说些什么,紧扣课文,以点及面地练习说话,再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融入表演之中,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使文本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就在愉快的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课文是谜语诗,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课堂上小组合作、图文结合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谜语、诗词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喜爱古诗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特点与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生字回到课文中,谁会读?媒体的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媒体出示:第一、第二行诗句

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诗句,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3)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①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

②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因为这是一幅画)

(4)指导朗读。

①媒体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②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结学法:

媒体出示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 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媒体出示:图片和诗句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②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二、感悟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2.在诗句中找找意思相反的词。

媒体出示:“远”、“近”、“有”、“无”、“来”、“去”变红

3.把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读一读。

媒体出示:远——近 有——无 来——去

4、谁能有好办法说说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

5、游戏:找朋友 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

(这14个字是远---近、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

6、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

三、背诵课文

结合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2.看看图片,同桌互背。

媒体出示:图片

3.指名背诵。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山水画呢!

四、拓展作业

作业: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板书: 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年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精选阅读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经典11篇


根据我们的观察,“一年级语文及教案”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的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如果还没有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朝向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会jqx三个声母,认准字形,发音正确,读准三个声母与单韵母i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声。

2.学习ǜ上两点的省略规则。复习三拼音的拼读方法,练习三拼音。

3.正确书写jqx三声母。

4.培养学生看图学拼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j.q.x的音、形、书写。

2.学习ǜ上两点的省略规则,复习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上的两点省略规则。

教学准备

1.拼音音节卡片

2.活动的上两点省略规则教具

教具示意图:

说明:左边的j,下面可以是qx需要哪张就把哪张放在前面。可把字母画成人形。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学习j的音、形、书写。

老师板书:j

问:1.根据图画和老师写的字母,谁能读出这个字母的音?

(学生应答出,图上画的是一只母鸡,我认为这个字母读j。)

学生领读。

集体学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那些齿音强的学生易读错。)

2.字母j与图有什么关系?应当怎样记呢?

(学生应答出,母鸡和它头上的小蝴蝶合起来很像字母j。)

教儿歌:母鸡捉虫jjj

3.看书上的拼音格,应当怎样来写j呢?

(先说占哪个格,再说笔顺。)

教师板书:j

学生学写字母12个

二、看图学习q的音、形、书写。(方法基本同上。)

1.要求学生从气球的气判断出q的读音。

2.根据大气球的样子记住q字形。

3.区别q与p的形。

教儿歌:正9q,反9p,不注意,就要错。

4.抄写字母12个。

三、看图学习x的音、形、书写。(方法同上)

1.要求学生从西瓜的西得出x的读音。

2.根据切开的西瓜与字母x的形似记住字形。

3.强调x的笔顺是xx

教儿歌:切开的西瓜xxx

4.抄写字母12个

课中休息:读jqx的儿歌。

读学过的字母儿歌。

四、练习读音节的四声

讲:我们以前学过的声母都有本音和呼读音,我们也来从书上找一找jqx的呼读音。

板书:jiji

qiqi

xixi

直呼:jiqixi

jījjǐj

qīqqǐq

xīxxǐx

巩固练习:1.读字母。

2.背诵学过的声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jqx的读音

1.读卡片jqx。

2.读音节jiqixi。

二、学习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一)边讲边演示: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非常有礼貌,只要它一看到声母jqx,马上就把自己的小帽子摘掉,然后才紧靠在它们的旁边站好。

jqx与相拼成为一个音节去掉两点,因为jqx与u相拼拼不出音

教儿歌:小小有礼貌,见了jqx,马上就摘帽。

板书:j

q-

x

请同学根据儿歌想一想,在箭头的后面应当怎样写音节。

(学生答后,老师补写juquxu)如果小带调又应当怎样写呢?

(老师补写调号和音节上的调号)

(二)练习

1.边演示教具边背儿歌边读音。

2.读音节卡片

jūjjǔjqūqqǔqxūx

(居民)(桔子)(举重)(锯子)(委屈)(水渠)(存取)(来去)(需要)(棉絮)

读法:j桔子的桔。

课中休息:小表演(选一位最有礼貌的小同学扮演,选三位同学分别扮演jqx。他们从教室的两边向中间走,小先摘帽向j问好,然后与j站在一起,集体直呼音,其它两个同j。)

三、练习三拼音

板书:

方法:1.背三拼连读的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2.反复练习拼读,体会和掌握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读本课的字母和音节

2.直呼训练:

jiqixijuquxujiaqiaxiajīqīxījūqūxūjiāqiāxiā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6个生字:所、牧、捕、蝉、闭、立。

2.会写3个生字:立、童、黄;写好这3个字的占位和字形。

3.学习猜字谜和编儿歌的记字方法,了解汉字的由来。培养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清代大诗人袁枚,他在郊外游玩时,把看到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所见》。现在,老师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你们来当诗人来写诗好不好?

我看见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牧童骑黄牛。

牧童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间回荡————歌声振林樾。

他想要捕捉树上的鸣蝉——-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上嘴巴,站在树下一动不动。——-忽然闭口立。

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就把诗背了出来,现在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二、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6个生字:同学们读的真好,作为奖励我们玩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这有好几条小鱼,但是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你能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名字吗?第一条小鱼叫…

(2)这些字啊,都是要求我们要会认的,小朋友们都会哪些记字方法呢?(贴卡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今天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来记一记这些生字吧!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哪个字?(中间一两个字可以问,小朋友都记住了吗?或我们一起读一读,它念?)

捕:捕东西用什么捕。(用手)所以它是提手旁。大家的方法都很好,

①老师现在编谜语,你们来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字,(才进来就关门(闭))。你们真实太聪明了。

②那现在老师编儿歌,你们再来猜猜老师记的是哪个字。(我去上学校,树上知了叫。平时看不见,夏天凑热闹。(蝉))它就是——蝉,它还有个名字叫知了,是一种小昆虫,所以它的部首是——虫字旁。

③字理识字:小朋友们真是太厉害了,那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你能根据图猜出它是什么字吗?猜到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出示立的演变)我们刚从看的就是“立”的演变过程,其实我们现在用的方块字都是这样演变而来的,是不是很有趣啊?一个字就是一幅图,多美呀!小结:我们小朋友识字的方法真多啊,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师指板书,学生回答),还可以用——猜字谜和编儿歌,这节课,外面还了解了汉字的演变,希望小朋友们用上这些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2.写字

(1)课文里还有几个要会写的字,我们看,它们念:立、童。

(2)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立、童),

①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了吗?(立:独体字,童:立做部首)你可真会观察,立不仅是一个独体字,它还可以当部首。

②那他们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呢?(立:独体字时,笔画粗,字形要舒展;童:立做部首,要写的紧凑,扁些。)

③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呢?他们在田字格中怎么占位呢?(横中线和竖中线上都有什么笔画呢?)我们一起看黑板。

(3)师示范:(用彩笔,线上的字用红色写)师边说边写,立是个独体字,它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而且笔画要写的舒展些,点要正好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居中,不能外延,点、撇写在竖中线两侧,最后一笔是(横)是什么横(长横);童,当立做部首时,它就要写的扁些,点在竖中线两侧,底下一笔(长横),他要写在横中线以上,不能写在横中线上,里的竖要向里倾斜,横折正好写在横中线上,折也要向里倾斜,竖写在竖中线上。下面两个短横,第二横稍长一些,但也不能外延。再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个字,这个童的横画特别多,哪一笔横最长呢?对了,就是第二笔,立字的长横,其他笔画都比他短,不能外延。

(4)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书法的眼光来欣赏一下这两个字,老师边讲,手边比)立,上窄下宽,像个什么形状?(三角,用蓝笔画上)童,上窄,下窄,中间宽,像什么形状?(菱形,用蓝笔画上虚线)小结:我们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不光要注意笔画在米宫格中的位置,还要写出美观的字形。

(5)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这两个字写进米宫格里吧,外面一个字写3遍。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评改: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笔,看过来,我们看看这位小朋友写的怎么样?(评的时候主要看笔画又没有压线。字形像不像三角形和菱形)

(6)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黄”字,小朋友觉得黄应该写成什么形状啊?(菱形)小朋友们可真会观察。黄字也要注意写成上窄、下窄、中间宽。它中间的那一笔横也是(长)横?黄字的部首是?(草字头)这是两个小朋友写的草字头,小朋友看看,哪个写的好。(哪里好?两个竖要向中间倾斜,第二笔竖比第一笔竖更高)。那现在我们抬起头来,看老师写。先写一横,然后两个竖写在竖中线两边,顿笔写下来。接下来一笔(长横)。接下来一笔竖,他应该(向里倾斜)横折正好写在横中线上,折要想里倾斜,底下撇和点写在竖中线的两边。

(4)现在我们再把“黄”也请进米宫格吧!也是写3个。

(5)生写,师巡逻指导

(6)评改。(评的时候主要看笔画又没有压线。字形像不像三角形和菱形)小朋友没写好的地方,我们快修改一下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二类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折折钩”和3个偏旁“反犬 、三撇、宝盖儿”。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影子、光源、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二类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简笔画导入,理解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请同学们看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一边描述一边画画)这是一座古城,太阳升起来,阳光斜照下来(三撇),京城里高大的楼台(京)拉下了阴影。那么,看着这幅图,你能猜到一个字吗?

3、对了,就是影。请大家齐读,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中的事物分别是“影”的哪部分?大家跟老师说“三撇”。

4、当人、物体挡住一部分光线时,就会形成影子(板书)。你瞧,老师就找到了自己手的影子,你们也能找到吗?

5、同学们,你们觉得影子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影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捕捉重点,锻炼表达能力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81页,请你借助音节试着练习读一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习第一节

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

想一想,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前面?(背着太阳走)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课文。

这里的二类生字谁能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他们的卡片,你能认读吗?(前、后、常、跟、着、黑、狗)

(前后)请你拍拍前面同学的肩膀,向你后面的老师打个招呼吧!

(黑)一个用土堆成的烟囱,下面有火在烧着,烟囱里有点烟灰,所以黑就是烟熏的颜色,这个黑字是这样演变来的。

为什么说影子是小狗呢?(可爱)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说说小狗是怎么跟着你玩的?(引导说出小狗经常跟着人,喜欢跑前跑后)

想想小狗跑前跑后,多么可爱呀,谁能再读读句子。

3、学习第二节。

请大家看大屏幕,和前面两幅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影子一会在左,一会又在右呢?

你们说得很好,看来影子在小朋友的哪里,关键在于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课文。

这里的二类生字谁能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他们的卡片,你能认读吗?(它、朋、友)

三、借助字理,解析字形,培养识字能力

1、这个“它”的偏旁是宝盖儿,跟老师说一遍。这个宝盖儿,在古代表示山洞的意思,有时也表示房屋的意思。在古代表示蛇的意思,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个字表示蛇,而它现在用来表示动物。你们喜欢各种小动物吗?

2、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位动物朋友,你们想和它们见面吗?

学习“马”字

3、你们瞧,第一个动物朋友来了,它是谁呀?(马)大家看,它渐渐的变了,这个字谁认识?

4、“马”就是经过简化的马的形状,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5、老师是这样记的:好像乌字没戴帽,爱吃青草善赛跑,怎么样?

6、看老师写这个字,注意第二笔是竖折折钩。大家拿出本写一个。

7、关于马的词语可多了,我们来一组词语对对碰好吗?

马拉的车是──(马车)

身上带格的马是──(斑马)

有一种蛰人特别疼的蜂是──(马蜂)

形容做事情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是──(马大哈)

德国的一种货币是──(马克)

一种超长距离的公路赛跑项目是──(马拉松)

学习“鸟”字

8、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瞧,下一个动物朋友是谁呀?

9、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字。你都知道哪些鸟呢?

10、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字是怎么写的。鸟儿都有眼睛,这一点千万不能忘。大家在本上写一个。

学习“飞”字

11、我们知道鸟一般都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大家看这个字就是飞,本义是鸟飞,引申为快的意思,也用于表示利用鸟的飞行原理制造的一些飞行工具。

12、你知道哪些关于飞的词语吗?

13、我们来看看飞的笔顺。“横折斜钩”千万不要写错。请大家写一写。

四、游戏巩固,感悟运用,增强记忆效果

这三个字你们都记住了吗?我们来做一组猜字游戏吧!老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一名同学指字,一名同学背向黑板猜,其他同学可以作动作或者语言提示,但是不能说出这个字,明白吗?

五、课后小结,总结全文,达到课外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还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原因,希望同学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来到户外,和我们的影子进行地玩耍吧!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图八九十枝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2分钟)

1、谜语导入:两棵小树,十个树杈,写字画画,全都靠它。

(双手)猜对了,我们的双手可能干了,有时大脑想不明白的问题,只要动手

做做看,就能找到答案呢。

2、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3、质疑课题:课文的主人公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13课《动手做做看》。读了课题,我们不禁产生了些疑问,小

朋友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3分钟)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回答对课题的质疑。板书:朗志万 伊琳娜

3、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明白朗志万是大科学家,伊琳娜是小姑娘。

三、识记生字(10分钟)

1、从主人公身上导入生字:朗、志、伊、琳、娜

我们可得记牢故事的主角啊,来读读他们的名字吧。这里面可藏着不少的生字呢。(课件出示五个生字)

带拼音朗读,去拼音朗读,比比谁的识字方法巧妙易记。

联系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出谜语识字:士兵的心---志

换偏旁识字:笋---伊

熟字加偏旁:林—琳,那---娜

给志找找朋友:志气、志愿、同志、立志、志向、志同道合

2、引出另外五个生字:鳞、哎、哄、骗、漫(课件出示)

除了主人公名字里的生字朋友外,课文里还有五个生字朋友,看谁最快找到他们,在书上用铅笔画起来。

3、刚才我们用了很多巧妙的识字方法,这五个生字的识记一定不在话下吧。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交流识字方法,再给他们找到新的朋友就更棒了。

4、学习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给生字组词。

5、检查交流情况。抽读生词。(课件出示)

朗志万、伊琳娜、鱼鳞、哎呀、漫出来、哄骗

老师看见同学们交流得可认真了,基本上全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下面我把他们藏在词语花里,不知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念出来呢?

6、从“哄骗”导入课文内容。

我就知道光读准他们的字音是难不倒你们的,里面每个词的意思你们都明白吗?那我再考考你们。“哄骗”是什么意思?(用假话或手段骗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查词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查工具书是最快捷、准确的方法。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呢。

注意“骗”的字形。

哎呀,骗字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能找到真正的骗字吗?(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哄骗,让学生分辨,从而明确正确的写法。)

学生书写“骗”,教师巡视。

四、朗读感悟(18分钟)

1、再读课文,找出朗志万说的话。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哄骗的意思,那么在这个故事中,是谁哄骗了谁呢?朗志万是怎么哄骗伊琳娜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想知道的话,赶快读课文吧。把朗志万说的话画出来。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他读得好吗?(读出奇怪的味道了。)

朗志万的问题奇怪在哪里呢?

课件出示朗志万的话。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生丙: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生用较急促的语气读这句话)

……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生甲:他们读得很流利,

但我认为第二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得肯定一点,像我这样读

(生大声读,师表扬他的自信与对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还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甲: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乙: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评析:没有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处理了文本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饱含哲理的话,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小组内交流。

生:组内交流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生甲:我哥哥告诉我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我不是很相信。后来,我看《探索》这个节目才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墓。(师板书:看)

生乙:我同学说蝙蝠是一种鸟,后来我看了一篇童话故事,才知道蝙蝠是哺乳动物。(师板书:读)

生丙:我外婆说用手指月亮,月亮就会割你的耳朵,我问老师才知道,根本不会这样。(师板书:问)

生丁:爷爷告诉我说天上打雷是因为雷公和雷母生气了,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雷是由于带着不同极的云相撞才形成的。(师板书:查)

……

师: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而同学们也采用“看、读、想、问、查”等也是“动手做做看”,真不简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七、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伊琳娜是怎么想的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第5自然段。做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的实验。 伊琳娜怎么做的呢?她动手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怎样?指名朗读。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吧。

做完实验。问:我来采访一下小伊琳娜,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觉得气愤?

8、学习第6、7段。

是啊,你一个堂堂的大科学家怎么可以说假话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太过分

了。要不是我亲手做了这个实验,我还不相信呢。越想越气的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了。谁来读一读伊琳娜和朗志万之间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她读得好不好?把小伊琳娜的一腔委屈和气愤都读出来了。还有谁愿意来试试?请女同学读一遍。

面对小伊琳娜的质问,朗志万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这回我们请男同学来读一读。(伊琳娜的话读出生气的语气,朗志万的话读出鼓励、高兴的语气。)

理解朗志万的话。 出示朗志万的话: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读出了朗志万的宽容和智慧,也读出了他对小伊琳娜的欣赏。小朋友们,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呢?(联系妈妈的话理解)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10、整体感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全文。

课文学完了。那么有趣的故事老师真想再听一遍,小朋友们讲给我听听吧。想读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全班分五组。

五、小结全文。(8分钟)

1、小练笔。

小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吗?刚才还十分气愤的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呢?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尤其是伊琳娜,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待会我们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要求)

2、全班交流。

3、是啊。正因为有了敢于质疑权威,肯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主见,不轻信盲从的思维方式,小伊琳娜的妈妈和朗志万才成了科学家,伊琳娜长大后也成为了大科学家呢。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也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对吗?对!好,下课。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不会 金鱼图

朗志万 →→→

鼓 漫出 水杯图

(伊琳娜生气头像)

(伊琳娜头像) (伊琳娜高兴头像)

(金鱼放入杯中,水漫出图)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读准生字词的音,同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联系生活实际,抓住怀素认真写字的句子,体会怀素写字时的认真、刻苦。

3.会用“……先……再……”的句式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合一,优化导入。

1.教师出示带有拼音的“写字”二字。

(1)谁会读?(指读)

(2)你平时是怎样认真写字的?(请平时字写得好的同学介绍)

2.做的真好,难怪你个的字写得那么棒!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个书法家叫怀素,他从小也跟大家一样,写字可认真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写他的课文。(出示课题:12.怀素写字 生读课题)

3.你了解怀素吗?谁来向大家介绍?

(怀素是我国唐朝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善写草书。有草书《四十二章经》、《千字文》流传于世。他的字飘洒自如,对后人影响很大。)

4.小朋友们想要知道怀素是怎样成为著名书法家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生词

(1)课前小朋友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

古时候 先 书法家

和尚 这样 有名

日子一长 长大 好学上进

你觉得哪些词容易读错,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老师领读难读词语。 指导读好轻声和后鼻音

相机理解“好学上进”

① “好”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生交流后出示拼音)谁能用“好”组组词?

② 在这儿读——,你知道“好学上进”是什么意思吗?

③课文中说谁“好学上进”?我们班上有“好学上进”的人吗?你为什么觉得他好学上进呢?

④比一比,看谁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2)刚才小朋友们读的都很棒,老师等会要提高难度,给你一分钟,快读一读,记一记。

(3)到四人小组里读给组长听,小组长要组织好。

(4)哪个小组来展示?指名2组读。

2、词语读得很棒,课文会读吗?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读第二自然段。把书打开到126页,大声读第二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分钟准备。

(1)谁来读?他读得怎样?

(2)谁来向他挑战?挑战成功了吗?为什么?

3、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怀素到底是怎样认真写字的?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怀素认真写字的句子。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怀素很认真?

①交流出示: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②反馈:

“引读: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什么叫非常认真?

③“先……再……”

怀素写字不仅认真,还很有方法。他总是先( ),再( )。

怀素写字时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这句话中有2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是——

这里的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颠倒吗?为什么?

“先”是排在前面的事情,“再”是排在后面的事情。

小朋友做事也要有序地进行,谁能用上老师给你的句子说一说。

早晨起床以后,我总是先( ),再( )。

上午到了学校,我总是先( ),再( )。

晚上放学回家,我总是先( ),再( )。

自由连说、交流

而怀素写字时先——,再——

怀素这种认真的态度只是一次?两次?(不是)

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总是)什么是“总是”?(一直 每次)

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怀素每次写字都这么认真。

正因为怀素每次写字非常认真,所以他的字——进步很快。

(3)连起来读第二自然段,夸一夸怀素。

(4)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怀素写字的“刻苦”

(1)有了认真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怀素的字进步很快。可是,当时怀素很穷,买不起纸。为了写出更加漂亮的字来,聪明的怀素相处了一个好办法,他找来一块木板——(引读)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引读)

(2)理解重点句: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

●理解“穿”。

这里的“穿”是“破”、“通”的意思。

怀素写字的工具是毛笔和木板,老师今天把毛笔带来了,我们的桌面就是薄薄的木板,哪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用毛笔在木板上写字。

你能把木板写穿吗?

●理解“竟”。

可是,怀素就把木板写穿了!你能想到吗?任何人都没有想到!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就是“没想到”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

●补白“写呀写呀”。

一支软软的毛笔,怎么就能把硬邦邦的厚厚的木板给写穿的呢?

传说,怀素小时候只要看到匾牌石刻上的好字,他就仔细看,认真想,用木板代替纸练字。他家附近的池塘因为被他用来洗笔,池水都变黑了,被人们称为“墨池”。

现在你知道木板为什么会被写穿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为了练出一手好字,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怀素已经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傍晚,天已经黑了下来,怀素还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寒冬腊月,怀素在冰天雪地里看到一块漂亮的石碑,他赶紧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盛夏酷暑,怀素在炎炎烈日下看到一块匾牌上的好字,他立刻在木板上(写呀写呀) 大家都说怀素的字已经很好看了,他还在(写呀写呀)……

就这样——指。

3、小结:

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怀素写字的秘诀不仅在于他有认真的态度、正确的方法,还在于他有不怕吃苦、好学上进的精神!

四、巧借课文,指导书写。

1.学了课文,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佩服怀素。让我们也向怀素那样来认真写字吧。

2.出示:写 字

(1)争当“小怀素”

你准备怎样做小怀素?(先看清字形,记住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2)师范写,边写边说:“写”上横右缩手,下横左伸手;“字”弯钩背不直,但是站得正。

(3)学生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书写姿势。)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字也写得很认真。那是不是,一次认真写字就能成为书法家了呢?要成为有名的书法家必须日日写,月月写,年年写,坚持下去,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12.怀素写字

非常认真 看 记 写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单韵母i、u、,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能够正确读出i、u、的四声。联系生活感受发音,练说普通话。

3.复习巩固六个单韵母,学会比较、记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情境图,表音表形图,抽拉式四声卡片,悠扬动听的乐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从蚂蚁、乌龟、鲤鱼这几个词的音节中自然地感受i、u、的发音。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点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注意不要变成冗繁的说话训练,这里主要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字母的发音。

3.教师带领学生念语境歌: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呵呵。

二、学习单韵母i、u、

1.学习i。

(1)教师出示蚂蚁图,让学生说出蚂蚁。

(2)教师出示卡片i,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发音:这个字母的音很像蚂蚁的蚁,把蚁的声调去掉就可以了,谁会念带同学念一念。

【点评】让孩子自己从熟悉事物中领悟字母的发音,自己来尝试,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领略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快乐。

(3)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清口形、听准发音,然后模仿读。教师注意观察纠正学生口形,也可让同桌互相纠正。让学生在练习发音中领悟牙齿对齐的发音要领。

(4)教师引导学生再看蚂蚁图,启发学生形象记忆字母的形:你觉得i与蚂蚁什么地方很像你觉得i还像什么

【点评】充分利用蚂蚁图表音表形的功能,同时,让学生再去想象生活中与字母相似的事物,使学生对字母的掌握更形象、生动、牢固。

(5)教师启发学生:你能根据i的读音、形状自己编句顺口溜吗

2.同样方法学习u、。

三、认读书写

1.学生认读i、u、卡片。

2.学生把教材翻到第8页,看一看下半页的书写教材。根据红色箭头和蓝色数字,用手比划,看看每个字母是怎么写的、几笔写成的,再看看字母在四线格中位置。[

【点评】发挥教材帮助学生自学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学会书写字母。

3.教师请学生做老师,学生讲笔画笔顺,老师用红色粉笔在四线格中板书,然后再用白色粉笔描红。边描边讲述描红的要求:一笔描成,不出红线,不涂改。

【点评】教师与学生的换位互动,体现了双主体的和谐交融。同时,教师形象直观地展现描红经过,防止孩子在描红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4.教师播放节奏舒缓、悠扬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调整呼吸,摆好写字姿势,认真描红。先描书上的两个,再描习字册上的,描一个,仿写一个。描完后,自我对照,再仿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要不断提醒学生:心情放松,握笔不要太紧,行笔要稍快一些。

【点评】这是学生开始练习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关心孩子握笔方法和坐的姿势,注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过于紧张的心理。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我们知道上课前要备课,备课要备教材和学生,但怎样来准备呢?今天我班门弄斧,以《画里少了什么》为例,把自己的备课感受做一展示,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在儿童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在美

术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集体绘画《海洋世界》,同学们在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经老师提示,同学们认识到这不是海洋世界,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讨论,同学们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一个较深的道理。这是教参中给我们的提示,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文意是文章的灵魂”。当我刚看到文章时,先被它的题目所吸引。题目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立刻会勾起读者的好奇心,“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它少什么了?为什么会少这些东西?”并且它还具有前推后延的作用。开始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作画,后面是在明白道理之后互相配合作画。抓住“画里究竟少了什么”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表达也很精致。尤其是善于通过前后照应、相映成趣的词语,在对比中显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读来既感到清晰明快,又生动有味。比如前期画画完了,书中却说是“奇怪”的画,最后才是“真正”的画。理解本文,抓住这些词语,体会作者表现主旨的匠心。另外,这个故事看似简单浅显,但绝不单调平板、一览无余,而是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故事的发展非常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过程,“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要亲口尝一尝”,贴切生活的本质真实。

从结构上来看,这篇课文自然段较多,但从意思上看可分为三个大的段落,1—5自然段主要讲学生自发作画,画出了一幅奇怪的画;6—16自然段主要讲学生们进行了讨论,明白了道理(1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学生们重新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我觉得教师分析把握教材的结构,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它的起承转合,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正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确定了这些,本课以“主体”发展为指导思想,采取“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在脑海中渐成雏形。不需多做分析,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画好海洋世界,体会其中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品悟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主张在学习中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本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学过的道理能得以运用,指导行为。我们生活在海滨城市,对大海、对海洋生物并不陌生,特定的环境,既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生活舞台,使他们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又给他们搜集书面资料、应用现代化手段等方面带来了方便。加上孩子们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完全能够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不能否认,我们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所以说这篇课文的教育意义是很强的,有较强针对性,有的学生从理论上能够说出道理来,“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把一件事做好,但并不见得能够发自内心的认识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打动学生的心,

切实有所感受,在实际行动中做好这一点,才会受到真正的教育。这是本文的难点,也是它的美感所在。可能有的文章体现的是情感美,有的是一种智慧美,而本文则是这种情操美,即发现真理、意志美德等,这促使我进一步设想解决方法,努力从这个点进而联系全文进行三个维度的搭设,并确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写7个生字,能认读8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4、学生懂得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分工合作。

四、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以“探究式”阅读为指导思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导语:课前我从美术老师那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画画。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篇跟绘画有关的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内容,读有所获。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全文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读书的收获。

(学生在读准课文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好准备。)

(1)学生质疑。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质疑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画里少了什么?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什么样的?等。(本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文章内容偏差很大,教师也可参与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较容易可以请学生当时解决)

(2)制定目标。

再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应先解决哪个问题?学生读书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确定学习目标: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画里少了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课文的叙述顺序,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精读领悟,读懂课文。

(一)解决“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结合52页的句子进行对比练习。深入理解句子含义,并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前预习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渗透读书方法。)

(二)解决“画里少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后,从语言文字理解到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教师相机引导:海洋生物还有什么,你能介绍几种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海洋世界的录像。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课后预习,回答问题。通过观看录像,对海洋世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课件出示:一幅大鱼图)。教师导语:海洋世界这样美,可同学们为什么却画了一幅大鱼图呢?你们认为问题出在哪呢?请同学们再认认真真读读第16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海洋世界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自读课文,知道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教师出示大鱼图,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学生读书后,教师参与探究。教师导语:老师认为是同学们的绘画水平不高?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画?学生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最终悟出画里少了同学们分工合作的精神。

(在解决重难点时,教师适当地参与,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引起进一步的思考:画里到底少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读活课文。

师生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海洋世界》。

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道理完成图画,在实践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通过课堂练习,落实读写结合。)

在课堂中,我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相互作用的对话、活动,努力创设融洽的氛围,与学生交流对“我们和我”之间关系的体会,同时,我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感悟,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学定教,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的过程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不断进步。最让我满意的是“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前面提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学习、做事时很少想到别人,此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积极地评价,特别是评价语言针对性强,评价语言生动、具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9】

《画》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10】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3、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与乐趣,培养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图片,观察。

师: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图片,示图。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板书课题,解题)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2页,自己认真地拼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生自由读,师板书诗)

2、指名读,互相评价。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

2、合作识字。

来看第一位生字朋友,谁认识它?生逐各念出读音。

3、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师领读,生个别读,齐读。

四、指导朗读

1 、结合图片,了解诗意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呀,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啦,(出示图片)你瞧,花开得多美呀,到处都是鸟儿飞来飞去。天气这么美,你们昨晚睡得舒服吗?你看,这位大诗人睡得也很香,连早晨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它叫醒的呀?(小鸟)对啦,到处都是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学生自由想象)大诗人一起床,就听到这么好听的叫声,精神真好呀!可他突然记起昨晚上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就想: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这风吹了一晚上,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下来呢!

2 指导读第一句。

春天的早晨,睡得这么舒服,一醒来听到这么美的叫声,心情真舒畅呀!来,试试看,第一句如何读好呢?

1)生试读。

2)指名读。

3)全班读。

3、 指导读第二句。

诗人在回想昨晚听到的声音,可以把“回忆”的感觉读出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 把1、2句连起来读一读。

5 、男女生赛读。

五、导背。

1、看图试背。

2、分组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3、全班齐背。

六、指导写字。

1、了解“春”的由来。

你们真像小诗人,有一个朋友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聊聊天,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吧?大家快看,是哪们小朋友呢?出示“春”字。

(师述:大家好,你们说我是谁?对,我是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是老大,人们很喜欢我,都说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雨蒙蒙,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是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底,小朋友们,你们记住我了吗?)

2、指导写“春”。

1)我们来把它请进田字格里吧。

边写边说笔顺,并加上拼音,讲生字的结构。

3、组词。

4、用上“春天”说一句话。

5、同上学习“处、多和少”字。

七、游戏巩固生字复习诗。

1、讲解游戏办法。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他们,老师奖励你们看(出示卡片)这是什么(红果),对,不过这些红果可不是奖给你们吃的,它是用来串糖葫芦的!怎么串呢?看每个红果上面都有一个字,我们把这些字,重新串成这首诗,每行串一串,全诗四行串四串,老师已经把这些红果给发到了你们小组长的手中,每个小组一句,你们小组成员一块动手把它们串好,看哪组串的既快又好。

2、分组竞赛。

八、布置作业。

一年级语文及教案【篇11】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

1、本课作者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第一自然的教学中抓住“到处”一词理解乌鸦口非常渴,找到水不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理解课文也就成为本课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喝”与“渴”字,形近,音似,区分成了本课时一年级学生的难点。

2、本文在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播放了一段乌鸦在烈日下苦苦找水的动画,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体会到乌鸦的艰难处境,从而完成一种角色的转换,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能以第一人称的态度来学习课文,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本文,也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参与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在乌鸦找到水的画面中有意添加几块小石子,给学生一些暗示,也给学生的联想作一铺垫。

3、本课设计的第二个实验点是如何充分挖掘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影、音结合优势及动画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瓶子的形状、装水的多少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在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时会有一个难点,加入小石子后为什么乌鸦就能喝到水?于是我就设计了一段石子填水的动画,相信学生看了动画以后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乌鸦为什么可以喝到水了。学生在背诵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把乌鸦找石子喝到水的动画再重放一遍,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条理的梳理,提高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

4、在教学生字的时候,通过对课文中句子的讲解而渗透句不离词,词不离字,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生字。

5、本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本次讲授第二课时教学任务。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

⑴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⑵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别人有困难时要热心帮助,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体验法。通过乌鸦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1、《乌鸦喝水》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空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孩子又重温了乌鸦对“老人”的孝敬。联想到识字二里三字经练习册中的“鸦反哺”这一内容,也便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出示“乌鸦”问,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喝”字。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的吗?

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打开了,从提问中也可看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由于这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许多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因此学生已有了许多对不认识的字,读不通课文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自学要求时,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就可以了,而在识字、认字方面学生也已懂得这个字象什么或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

自学要求: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C、寻找答案,深入思考

2、在反馈中分三步走:

A、生字学习中我采用认——带——找三步。认:拿出生字卡片与大家一起再认生字;带: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的?一个学生的方法变为大家共享的方法;找:老师准备字谜,如:水车千斤重(渐),拿出实物如:瓶子,石子,教学(瓶、石),做喝的动作(喝),渴的表情(渴),边做以游戏让学生寻找到手里的生字卡片举起来,“喝”和“渴”是形近字,难记,也可让同桌一起合作自由编顺口溜的方法加强记忆: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B、读课文时,抽三个小朋友分段朗读,并让听的同学与朗读的同学互提要求与建议,使孩子明确自己在读或听时该注意些什么。

C、学生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3、指导书写“可、石、办”三个独体字,可联系“河、右、力”来指导写字,特别指出“可”字横要长,竖钩起笔不在横的最右边,“办”字左点不同于右点,同时注重写字的姿势。

(三)解疑读文感悟

1、解答疑惑,继续质疑。通过刚才的自学,你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交流。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再问:那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你又新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 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和进取的精神,对课文的质疑可以使学生懂得在思考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2、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这一环节中可抓住“到处”这一关键词统领本段。

先可让学生做做动作,乌鸦飞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东找找,西找找的找水的?再体会心情,刚开始找不到水心情如何?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心情又怎样?集体、个别地读这两个句子体会,特别指导好“到处”一词的朗读。

3、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划出来,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水不多,瓶口小”等原因。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可采用激将法:算了,算了,喝不着,还是走吧!这时激起了学生许多智慧与情感的火花。

“不行,不行,乌鸦已经很渴了。”“乌鸦到处都找遍了,才发现的。”“你瞧图上的乌鸦多累啊!”“小乌鸦还要去照顾妈妈呢!”这时孩子和文中乌鸦一样处于两难的境地,再让孩子反复朗读:怎么办呢?这里的感情激发,就十分的水到渠成了,教师随便什么讲解都显得多余了。孩子们通过矛盾的斗争,也很自然的想到帮助乌鸦,用麦管吸,加石子,请大象帮忙等十分多的办法也就产生了。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热心关爱,帮助别人,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也为下一课时的体会乌鸦的善于观察与聪明作了铺垫。

(四)指导朗读,背诵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孩子的朗读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还可个别、集体加上动作、表情,等多种形式朗读,并借助板书边演边背。

五、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

想办法——放石子

水升高------喝着水

乌鸦喝水口渴看见办法终于叼起渐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经典8篇


经过耐心的资料搜集趣祝福为您收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阅读是一种挑战和启迪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相互激励和成长。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流程的规范化体现。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生活的本领。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头饰。生字卡。小剪纸。

五、教学过程:

(一)轻松准备。

教师出示自己的剪纸,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是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可以是一种技能或本领,并且要说出来是怎么学会的。

(二)质疑,引入课题。

小鸭子最近也学到了本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来学14《自己去吧》。齐读课题。认读课题中的生字。然后质疑: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答案就在课文里,小朋友愿不愿意自己去找呢?

(三)读中感悟第一段。

1、播放动画,看完后说说都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己平时都有哪些学习生字的方法?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初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标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教,说说用什么方法自学什么字或教同桌什么字。

4、出示识字小游戏:小鸭在水底看到什么字?请大声来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一段。指名读,生当小老师来评价。再读,师指导。(联系学生实际指导朗读,读出小鸭缺乏自信,想要妈妈陪,不知道行不行的商量口气;妈妈了解环境,知道水不深,让小鸭自己游泳的鼓励语气。范读,生齐读。

6、情境想象练习: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怎么想开始游泳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学会游泳后心里怎样想,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在组内边读边想边表演)。分角色朗读。

7、口语练习:

我想对小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鸭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读自学自悟第二段。

1、看动画,想象鹰妈妈会对小鹰说什么?

2、提出自学要求,(用生字卡学习生字、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自学结果。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4、质疑讨论:想一想,鹰妈妈为什么让小鹰自己去?(让生明白鹰妈妈想让小鹰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你的妈妈都让你自己去做什么了?

(五)整体领悟,拓展练习。

1、播放全文动画,想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2、指名读,评议。

3、同桌互相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出示提示语,试背课文。

5、演一演。分组在班上创造性地表演课本剧,共同评议。

6、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你学了这一课,学会了什么?(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收获和体会,让生明白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独立对成长的重要性。)

7、轻松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六)创意作业:

你自己想做什么?征求爸爸妈妈意见,然后尝试着自己做一做,别忘了要注意安全。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认读15个生字池、睡、落、床、被、曲、波、把、推、梦、摆、尾巴、嘴。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发挥学生想象力。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作一个有梦想的人,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具:电脑课件、录音机、录音带(催眠曲、课文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单元。《14梦想》(课件出示)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呀

生:(指名说自己的梦想)

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瞧,他们是谁(贴小鱼的图片)原来是一些活泼可爱的小鱼。小鱼也有自己的梦想,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小鱼的梦》。(出示课题、放录音)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渡语: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学会好吗

三、学习儿歌。

师:(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小声把课文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没有关系,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通过拼音拼读出来,或者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都可以。

生:(自读课文)

师:你会读了吗先读给同位听听好吗

生:(同位互读)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

生:(指名读、3个)

过渡语:通过检查老师知道你们会读了。这是一首多么有趣的儿歌呀,我们应该把它读的更美一些,怎么读才更美呢,请你再试试好吗

师:谁来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指导有感情朗读:

1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来读)小鱼怎么会盖一床珍珠被呢(课件出示)瞧,多么神奇呀!我们一起读一读。

2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

师:你为什么喜欢,你听过催眠曲吗好听吗想象一下,风儿是怎样为小鱼唱催眠曲的(学生模仿)

波浪又把摇篮推在这里什么就是小鱼的摇篮有风儿为小鱼歌唱,有波浪做他的摇篮,多么幸福啊!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配乐)

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小鱼怎样啦

3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

小鱼睡得多香啊!他会梦见什么呢(学生说)

(小鱼会梦到他长大了,离开池塘,到广阔的大海中去了)我们也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而且要努力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最后齐读课文。(配乐)可选择喜欢的方式(站、坐、表演、背)

四、认读生字

过渡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都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你们可真棒。在这首儿歌中,有好多字是要求我们会认的,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谁已经学会了。

1逐个出示生字认读。

2整体出示本课生字。

同学们观察一下,能不能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些字。(波池、把推摇晃)老师也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你们想知道吗

3检查认读生字。

4小游戏:放鞭炮。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4中的学习字词句部分,是一项有关拟声词的综合练习。

练习有三大内容:一是看图读词学动物的叫声;二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动物的叫声再读一读;三通过拟声词感受汉字构字的巧妙。

教学设想

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板块化的结构,儿童化的提示语,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练习内容,让学生感到亲切、新奇、有趣。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一些构字规律,懂得表示发出的声音的词大多是口字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归生活,在情境中感受自然界美好的声音,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观念,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自主探究,领悟规律。

课程专家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握住这一点。关于拟声词的造字规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但这一规律并不应该急于告诉学生,而是要让他们经历发现的过程。对动物叫声、自然界声音教师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部出示在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观察中发现:表示发音的词大多是口字旁,从而领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

二、合作学习,训练说话。

自主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创设一个语言环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练习4学习字词句》一课时,我多处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如师生创编儿歌,就采用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组织形式,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又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人人都享有说话的机会,人人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扩大了说话的面与量,提高了训练效益。

三、回归生活,学科融合。

拟声词来源于生活,应该说学生在这方面确有生活的经验。在教学一开始,我就让他们先亮开嗓门学学动物的叫声,学生们在自我体验中回想生活、丰富表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听过哪些动物的叫声,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以生活的回想展现情境,让他们感到学习并不枯燥,是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紧密相联的,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这堂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我力求做到语文与美术、音乐学科的和谐整合,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细腻地感悟拟声词的魅力。诗文赏析《小雨点跳舞》就是以诗的语言配上色彩斑斓的画面,让学生欣欣然走进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雨点美妙的不同的声响。音乐的介入(学生、老师吟唱有拟声词的歌),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丰满、鲜明。学生在这时可以充分展开想像,并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习的整合能力。

让课堂回归孩子的世界,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与探索的。

教学流程

一、引言揭题。

刚才,我们通过猜谜又学了一个字,聪明的聪。老师想,一个聪明的孩子不仅会用眼睛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还会用耳朵倾听一切美好的声音。今天的练习课,老师就将带小朋友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去聆听那些美妙动听的声音。

【这样说一是为了激趣,其次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展开丰富的联想。】

二、看图读词。

课件出示表示四种动物叫声的词。

师: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请你亮开嗓门大声学学。(学生说时教师相机出示图画。)

【喜欢小动物,这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亮开嗓门大声学学,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对拟声词的体验。】

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叫声?(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拟声词)看来我们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动物,爱和它们交朋友,所以知道这么多动物的叫声。你们听(媒体播放小鸡的叫声)小鸡好像在说些什么?

三、句子填空。

师:动物的叫声就像我们人类的语言,也是在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情。(出示句1)现在请你把动物的叫声加进句子再读一读,你觉得小鸡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书上还有两个句子,也请你加上动物的叫声读一读,体会体会。

(教师出示相应的另两个句子)先全班进行大堂交流,然后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联系生活,大胆想像,自由讨论,练习说话。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是让学生感知加上拟声词句子就更生动了,二是鼓励学生用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视角去想像、体验,让学习与生活相融。】

课间活动:动物操(结合动物的叫声)。

四、拓展延伸。

1.师:自然界中除了动物的叫声,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留心倾听还曾听到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2.老师出示一部分拟声词,学生观察这些词,问: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生答:大多是口字旁。)

3.师:为什么这些词大多是口字旁?(板书:口)想明白了,你会发现学汉字挺有意思的。

【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探究问题,并有所发现,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4.教师与学生赏析有拟声词的诗,唱有象声词的歌。

【诗文赏析、吟唱歌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拟声词有更深更细腻的感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而且努力体现语文、美术、音乐的和谐整合,培养学生学习的整合能力。】

5.师生尝试编儿歌。

【这部分的学习,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得以挖掘、闪光。】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四声调儿歌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带调a

二、学习o

(1)读准音:

小朋友真能干,和a交上了朋友。a也很高兴,拉来了它的好兄弟o与我们认识。

(出示卡通的o)嗨,你们好,我是o,是a的哥哥,我们都是韵母家族中的最小的一辈。

谁想和o交朋友?快来和它打招呼吧。

(出示卡通的o)虽然我长得圆头圆脑的,但我的本领可大了。每天清晨,大公鸡都会发出ooo的叫声,催人们起床呢。

(投影书上插图)你们能学着大公鸡的样子来叫一下吗?

(学生学大公鸡打鸣)

发O这个音,就像你们刚才学公鸡叫声那样,嘴巴是圆圆的,看老师来发音

(学生跟读)

念儿歌:一只大公鸡,早晨oo啼。大公鸡oo叫,叫我早起上学校。

2)读四声调:

老师给o带上了帽子,你们还能念吗?(把声调帽子带到o的卡片上)

你们能把它放到一句话当中,来说一说吗?

老师也想来说说:

噢,我知道了(第一声)

哦?我不明白(第二声)

噢,原来是这样(三)

哦,我懂了(第四声)

3)认清形,指导书写

再来看看,o的形状是怎样的?

教师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请你们找一找,0住在哪个格子里?

好,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谁写的好。

三、学习e

(1)读准音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ee。试一试。

(2)学习四声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ee,大白鹅的鹅

eee,恶心的恶

eee,恶人的恶

(3)认清形,书写指导: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ee。试一试。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ee,大白鹅的鹅

eee,恶心的恶

eee,恶人的恶

小朋友,你能找找图上哪个地方像e的形状?

真了不起,跟我一起念;河里一只大白鹅,水中倒影eee。

我们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笔写成,从里面的一起笔往上,再接着写左半圆。

教师范写

把e也送回家吧。

课外作业:

用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和课本插图编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她、送、时、他、过、让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夜的美。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喜欢夏夜吗?为什么?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

(1)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

哪个字读音有点难,需提醒大家。

(2)这篇课文有几段?你已经会读哪一段了,能读给大家听吗?

〔注意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想像说话练习

2练习朗读对话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上讲台表演(戴头饰)

(3)讨论:夏夜多美,美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后延伸:观察美丽的夏夜

第2课时

一、交流观察情况

1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观察夏夜,你有什么发现吗?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写话练习

二、巩固生字词

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

四、评价激励

评小小书法家

五、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大海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科学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大海对人类有贡献的资料,浪花图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贴浪花图片,大家看这是谁来了?小浪花非常可爱,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娃娃,在大海妈妈的怀抱中快乐地生活。你们可别小看它,虽然它的年龄小,但本领可大了,不信你就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猜字的读音,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对照下面的生字表,看拼音识字

2、。轻声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在文中圈出生字,并将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认为自己读得通顺的句子,可两个人一起读读。

(读法的多样性,不仅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识字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抽读生字卡。现在我们开动智慧火车,看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3、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教师出示智慧树,树上结满了聪明果(果子覆盖着生字)聪明果有几种颜色,你喜欢哪个就摘哪一个,但是一定要将字音读准,这个苹果才能归你。

(通过采摘聪明果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四、写字

1、认识新的笔画乛亅,并向学生介绍书写方法及名称。

2、指导了子,在认识新的笔画之后,让学生自己书写这两个字,再写给同桌看看。

3、在书上将其余生字描一描。

(指导书写时,可以根据生字的特点,有教有扶有放,让学生在评比过程中,互相借鉴,将字写得更漂亮。)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塘童趣的夏天,让我们欣赏到了生机勃勃的荷叶,更让我们体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以及他们快乐的心情。课文童趣的语言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内心,乐于体验,激发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荷、摇”等12个生字,会写“亮、美”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荷、摇”等12个生字,会写“亮、美”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荷、摇”等12个字,会写“机、朵”2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看一幅图,你们来猜猜这幅图和哪个季节有关?

2.是的,咱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炎热的夏天,太阳公公照射着大地,树上知了叫个不停,小朋友们也穿上裙子、短裤,吃着冰淇淋和西瓜准备去看美景了!想不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3.请看!(出示荷塘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美丽的荷花,绿绿的荷叶、可爱的青蛙……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藏在这幅图里。

5.举起你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指生读课题,加动作读。

板书:13.荷叶圆圆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注意听清老师的读书要求:

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标(标出课文中的自然段)。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说(5个)你们同意吗?

3.出示词语

各种形式认读(相机理解:摇篮、透明)

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圈一圈: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出示填空)

5.自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把哪个小伙伴多读几遍。指导朗读

(1)请你来读,你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声音、字音、有感情)什么是有感情?把自己当做是小水珠,小青蛙……

(2)你就是这颗小水珠,躺在摇篮里,风姐姐一吹,我们就随着风摇呀摇,什么感觉?带着你的感觉读

(3)美丽的小蜻蜓,加上你的动作读一读好吗?你展开的是什么呀?还是透明的翅膀呢?所以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

(4)那咱们班的小鱼儿在哪呢?你笑嘻嘻的脸庞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呀?那你来开心的读一读?老师好像听出你把很美很美读得很慢?为什么呀?水花太美了!请你再读

(5)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想为你们竖起大拇指,所以读书时,把自己就当做书中的主角,那你们一定能把书读的更棒!

6.小结:那这里说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都是指?没错,就是——荷叶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朵、机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是由“木”和“几”两个部分组成

不同:结构不同;“几”的写法不同;“木”的不同写法

(你观察的真仔细,中国字就是这么神奇,两个相同的部件摆放的位置不同,字就不同了。)

3.师范写,生书空

(中国字就像中国人一样懂得谦让,“机”字的“木”在左边,为了给右边的朋友“几”让出位置,就把自己长长的捺便成了点,这样,组成一个字就更美观了 你们说对不对?那你们也一起来写一写是这个字吧)

(那“朵”呢?没错“几”也一样,为了给下面的“木”让出位置,他就把自己变短了,让我们一起来书空)

4.生描红,反馈

你能给他两都找个好朋友吗?

五、总结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咱们的小伙伴们在荷叶上玩得开不开心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

1.读一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篇美丽的课文。

2.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画这美丽的荷塘。

七、板书:

13、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

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一簇簇

榕树大

近:一株干:不可计数绿

根:垂伸茂盛

一年级体育教案经典10篇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低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教学内容:

1、学习立定跳远动作,提高学生跳跃能力。

2、通过各种游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双脚用力蹬地及蹬地摆臂之间的协调配合。

2、屈膝和蹬地、摆臂的协调配合以及双脚落地时的屈膝缓冲。

一年级立定跳远设计评价单:

优秀:能够按照要求标准的完成动作,尽可能的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良好:能够较好的领悟技术动作要领,较好的完成动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自评:

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尝试、观察、分析、比较、交流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学到了体育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他评:

通过诱导式、设疑式、竞赛式、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教法的合理运用,采用跟学、自学、评价等学法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主动学习、我要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享受快乐。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2)

周次 计划进度

一 1、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二 1、基本体操:2、队列:排纵队,横队;

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集合;

三 1、基本体操;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

四 1、队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五 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六 国庆节

七 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八 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九 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十 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换物接力;

十一 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十二 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十三 1、基本体操;2、游戏:“8”字接力;

1、徒手操;2、游戏:改换目标;

十四 1、跳小绳;2、游戏:迎面接力跑;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十五 1、走跑练习;2、游戏:跳进去拍人;

1、韵律活动;2、找自己的家;

十六 1、跳小绳;2、游戏叫号赛跑;

1、跳双绳;2、游戏:迎面接力

十七 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挑战应战 ;

十八 1、队列:走圆形;2、游戏:十字接力;

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十九 1、跳小绳;2、游戏:迎面接力;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二十 1、走跑交替;2、游戏:单脚跳接力;

1、30秒跳小绳;2、期末总结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时间 第一周 第一节 课时 一课时

教材 (室内课)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目的 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做早操的好处,知道体育课简单的常规要求。

2、 使学生养成认真做操,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以及坐、立、行正确的身体姿态。

3、 培养学生能够经常做早操,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时 强

分 一、 唱歌:

二、 师生问好:

三、 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四、 点名;

教 室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讲解课堂要求任务。

学生坐在教室里按自己的座位坐好。

分 一、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

二、讲解做早操的好处。

1、能够清醒头脑,有利于学习。

2、能够呼吸新空气,有利于健康。

3、能够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姿态。

4、能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

教 室

1、 教室讲解语言要清晰。

2、 要求:

①、学生认真遵守纪律。

②、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正确姿态。

③、能够自觉做到无故旷课,迟到,有事要请假。

学生坐在教室里按自己的座位坐好。

分 习惯

重点;了解做早操的好处。

难点;养成良好的做早操的习惯。

一、 小游戏:

(抓手指)

规则:

1、 手放平。

2、 食指尖必须顶着手掌心。

3、 听到教师口令后才 能抓手指。

教 室

1、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 教师做示范。

3、 学生练习和游戏。

1、 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和规则。

2、 学生练习。

3、 学生进行游戏。

分 一、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二、 下课。

教 室

教师总结本次可的情况。

学生按教室的座位坐好。

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案

时间 第一周 第二节 课时 一课时

教材 1、队列队形: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游戏;块块集合

目的 4、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

5、 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

6、 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时 强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 小游戏;

“抓人”

2、 做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3、 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 ×××

同上队列

1、 教师语言要清晰。

2、 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

4、 教师做徒手操的讲解和示范。

5、 师生一同练习。

1、 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 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

3、 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

4、 学生精神饱满。

分 一、队列队形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重点;挺胸抬头。

难点:腿要伸制直,体要正动作要迅速。

组织: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 教师讲解动作和要领。

2、 教师做完整正确示范。

3、 教师个别指导。 1、 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 学生练习 ,分组练习。

3、 学生练习时精神饱满整齐一致。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时 强

二、游戏

块块集合

规则:

1、 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

2、 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 组织: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频道小编推荐: |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3)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一年级投掷轻物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以创设导游带小游客参加“三月三”民歌节为一个活动主题,以投绣球为贯穿教学的主线,创设一个充满欢乐律动的情境,围绕“激趣──展趣──持趣”的主题环节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学的乐处;融“乐”“学”“练”于一体,使学生掌握一些浅易和简单的投掷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从中体验民俗风情,了解民族文化,达到“育人、育体又育心”的目的。

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的意识。

③发展学生空间感觉,体验自然挥臂投掷的方法。

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挖掘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①体验身体用力的顺序和感觉。

自制小绣球、录音机、标杆、图片、橡皮筋等。

(一)“激趣”

①集合、互相问候。

②导入本课主题,预告本课游戏。

设想:教师是一名导游,迎接外来的小朋友参加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民歌节”活动。

导游:“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每逢三月三举行庆祝盛会,今天欢迎小朋友参加……”

④导游带领小游客们来到了大龙潭公园。

⑤欣赏自然风景(模仿穿小树林,过小溪,在草地上慢跑,小鸟飞等系列动作)。

(二)“展趣”

a.相互说说,讨论;b.向导游说出所看到了体育项目或认识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c.发挥想象,模仿画图中的动作。

②导游手持绣球简单说出投绣球的典故。

引导:在民歌节里我们拿了这么漂亮的绣球,小朋友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最愉快的心情呢?

③小朋友相互探索,并相互学习、体验不同姿势的投掷动作。(引导站立、蹲立、向上、向前、向后、向侧等各种方向)

④导游出示挂图,示范站立姿势、向前上方用力投掷绣球的动作,并说出自然挥臂动作连贯、协调的要点。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4)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前滚翻。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前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 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材分析:前滚翻是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特征而制订和开展的一门课程,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少训练项目,它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协调素质,又可以用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做好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以勉损伤。

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运动基础薄弱,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对新的东西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侧重于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胆量,本课重点在于手脚的用力,低头,含胸,团身的动作要领。

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垫子上做普通的翻跟头练习,再由教师讲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在实际中去区分翻跟头和前滚翻的区别。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要求学生100%的敢去尝试,7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低头手支撑,脚蹬地,团身的动作,30%的学生能熟练把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3)感情目标:在分组进行练习和保护时,必须在思想上使学生高度重视起来,不能分散注意力,做得好的,漂亮的进行表演示范,其他同学鼓掌表扬,再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及这样做的好处。

以下是教学过程:

引入主题:教师提问,谁会翻跟头,现场表演一个跟全体师看看,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勇气,更能使学生有兴趣和信心参与。

热身环节:手撑地推车游戏,前面的同学双手撑地,后面的同学抓住前面同学的双脚向前走,每人沿篮球场半圈,再相互交换。

学习环节:让学生双手撑地,通过两脚之间尽量向后观看,看谁看到的空间大,这就能使学生感受低头含胸的动作,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探索环节:教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动作,并对各动作要点做出分解讲解,并强调在做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和帮助,怎样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前滚翻动作展示,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

学生互动环节:在一系列的讲解示范后,学生进行分组互帮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如翻不过去(脚用力不够),翻得不正(双手用力不均),翻过后脚先住地(没有团身)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方法:运用双人拉橡皮筋的方法来控制在翻的过程中不团身或团身不够的动作,用粉笔在垫子两侧画线来纠正双手用力不均而导致的侧翻。

成果展示:鼓励做得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演示,要求在观看的学生找出问题,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克服。

教学后记:学生进行共同放松练习,总结本课堂的基本情况,布置课后的练习作业,本次练习平均心率在135次左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再见。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5)

一、课的设计: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学生正常的身体姿势,根据小学生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爱玩、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能力较强,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的特点,本课用游戏来主导,以游戏来串通本课内容,使教材游戏化,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等素质的练习。另外,在以游戏为主导的同时,还引进了音乐和舞蹈,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按此制定了这节体育课,尝试施行“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呼拉圈自编操宝贝跳跳纱绢操

(取名为“宝贝跳跳”,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当孩子听到宝贝时,可能就会想到父母在叫自己一样,因此在名字上先与一年级的小学生拉近了距离。另外“宝贝跳跳”也有一定的韵律节奏,当说起“宝贝跳跳”时,学生也会提起精神,来个跳跳宝贝。)

(关于这个名字,本次课时也主要是学习各种方式的跳跃,从而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三、教学目的:

本课的练习很适宜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自编操、模仿操可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协调性,同时对提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发展思维扩大知识范围和促进智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各种方式的跳,对低年级儿童的下肢力量锻炼和协调性练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四、教学要求:

学会简单的模仿操,并能发展想象力和自主模仿动作。加强学生的上肢锻炼,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五、教学重点:

各种模仿性动作准确性和灵活性好。教学难点:跳的动作优美大方,节奏感强。

六、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儿童模仿操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3、发展弹跳力和团结合作、集体配合的良好作风。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八、教学原则:

符合小学生生理的原则,适应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九、教学过程:

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运用了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音乐进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通过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1、准备部分: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课堂常规练习(主要以呼拉圈自编操进行上肢的常规练习,再通过模仿操,模仿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教师在前面领操)(7分钟),然后进行集中注意力游戏的练习“宝贝跳跳”。目的是从课的开始就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到有趣,提高了注意力,有利于全课教学的任务能够更好地完成。(3分钟)——双手叉腰双腿站立跳(形体操练习)

2、基本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接的教学游戏和集体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单跳双落”,在操场上摆放一些呼拉圈,成1、2、1、2放置,给学生讲一个青蛙过河的故事,让学生像青蛙一样从圈中跳过去,1为单脚,2为双脚,练习几次。问学生还有什么方法可能跳过去,指导“双跳双落”。并当场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那些还不是很熟练的学生。(14分钟)

根据学生练习跳的情况,问学生还有什么办法能更快更好地跳过一条很宽的河。并指导学生把呼拉圈摆成一条线,用单腿交换跳的形式跳过这条宽宽的河,这个游戏就相当于“踏石过河”。多练习几次,就组织比赛。看哪一组做得,并给予表扬。(10分钟)

3、结束部分:学生跳起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集体舞蹈(纱绢操)进行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以放松手臂和下肢为主)并发放评价表(6分钟)

本课的授课顺序主要以自编操引入,使学生热身,再通过各种动物可爱的跳跃动作初步了解跳跃,建立对跳跃的兴趣,再逐步深入跳跃游戏的难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这里也就达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游戏编排目的是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认真练习和坚持到底的优良作风。

十、场地器材:

录音机一台呼拉圈约50个纱绢约50条

粉笔4支小奖品若干评价表约50份

十一、本课的平均心率:

135—150次/分左右运动密度:35—40%左右强度:1.2—1.5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游戏:看数抱团;小足球:脚背正面运球。

二、教学目的: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和锻炼的好处,并在合作中增强竞争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要求:

知道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方法,初步掌握运球动作技能,会跑动运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脚背正面运球的中部;

教学难点:摆小腿脚背面轻推球抬头观察。

五、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跑动运球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七、教学原则: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则,适应学生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教学过程:

这节课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疫劳和厌倦,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运用了游戏加入训练的方式设计教学过程,下面我通过四个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1、愉悦身心: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然后做准备活动,做徒手操,发展学生的节奏感及表现力活动身体各关节。

2、育心强体:进行集中注意游戏的练习,《看数抱团》,目的是从课的开始就使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了,有利于全课教学的任务能够更好的完成。

3、增知促技:脚背运球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关教学的方法和集体练习的方法来进行直线运球的练习,发展身体协调与连贯性,培养学生的跑动运球能力,设计游戏式运球项目“十字路口”增加难度又有娱乐性,锻炼学生在跑动运球中抬头观察能力。

4、恢复身心:学生跳起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集体舞进行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

九、场地器材:

足球场,足球八个,标志桶八个。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7)

学习内容:S型绕桩跑迎面接力

学习目标:1、通过主题式情景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快速变向跑及合作的能力。

学习步骤:

一、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创设情景导入——“玩矿泉水瓶”

2、带领学生一起跳“兔子舞”。

3、组织学生一起游戏——“抢位置”。

学生活动:

1、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2、跟着音乐与老师一起跳兔子舞。

3、明白游戏方法及要求,反应快,快速找到位置。

组织:四列横队八路纵队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p

二、培养兴趣、掌握技能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利用矿泉水瓶,进行自主创编游戏活动。

2、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比赛。

3、邀请有特色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表演,并及时进行点评。

4、引导学生进行“上岛送水接力”游戏,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5、点评各组的游戏情况。

6、组织学生进行“S型绕桩跑迎面接力”,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接力物:瓶子),参与学生的接力比赛,并及时点评。

7、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小组进行比赛,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师与学生一起点评。

学生活动:

1、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开展游戏,先讨论后游戏,积极合作。

2、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相互观察,积极交流评价。

3、在游戏中能相互指导帮助,顺利开展游戏活动。

4、接力比赛中能积极遵守比赛规则,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合作,

瓶倒后马上扶起来放在原位。

5、积极参与比赛,展示自己的水平。

6、大胆展示自己,与同学一起交流。

组织:八小组分散八路纵队

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三、保持兴趣、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1、导学生进行“打保龄球”游戏,分成八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提示游戏的注意要点,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游戏情况。

2、组织学生站在统一线上进行“套圈游戏”,教师共同参与游戏活

动,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掌握游戏方法,相互合作,轮流进行扶瓶

与捡球。

2、能有序地进行套圈接力,积极参与比赛,注意等同学投完后再

一起捡圈。

组织:八小组散点

四、稳定情绪、身心放松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意念放松练习。

2、总结评价本节课。

3、宣布下课。

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放松练习,能随着音乐及教师的提示进行放松。

2、相互交流本节课。

3、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 材:体育课堂常识教育,编排队列。 任  务: 1、通过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介绍室外体育课的环境特点,使儿童理解必须遵守常规要求的简单道理。 2、结合上课、下课要求进行站队、解散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队形;为今后的体育课及各类活动的组织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知道路上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及意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目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任务: (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独立锻俯身体的习惯和能力: (3)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人才。 意义:体育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兴旺,人民的素质,政治面貌以及经济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课常规意识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体育课上要求)   1、上课站队要到指定位置站队,动作要快,队伍要安静整齐。   2.体育课要穿适合体育课的服装、鞋,小组长应负责本组同学的检查。 3、课上不允许携带危险性小物品(如小刀、钉子等) 4、坚持有病或有事请假制度。(体育课出勤和纪律表现是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5、上课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四、讲述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考核项目:   本学期开始首先学习广播操,然后学习简单的走、跑、跳跃、攀登、爬越、平衡以及技巧和基本体操的正确的动作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以后学习和各种动作技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本学期考核项目是: (1)立定跳远(2)跳短绳。 五、讲述我校历年来在各级各项体育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六、结合实例讲述上、放学的四项要求: “人行道上右边行”、“过马路时走横道”、“路日要看信号灯”、“路上行走不贪玩”。 七、编排小组,指定组长,按号造册。 第二课时 教 材:l、站队、解散、集合、稍息、踏步走、报数;2、韵律活动。 任  务: 1、初步学习稍息、立正、解散、集合等队列动作的基本做法,培养迅速站队的能力。 2、使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要求进行练习,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1、基本队列动作;   2、韵律活动。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自然站立 1、用谈话式提示学生站好体育课队形; 2、提示和背诵课堂要求; 3、要求:集合快、静、齐,注意力集中。 组织:四列横队(密集) 队形: 1、检查服装、鞋、精神面貌。 2、学习正确的站姿,并找学生演示。 3、再次提示课前、课上、课后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部分 一、l、立正、稍息;2、踏步走;3、报数;4、站队、解散、集合。 重点: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正确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示范,简要讲解动作做法;   2学生试做,老师纠正动作;   3学生集体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4.教师按“ l、  2、  l”的口令,示范踏步走的动作做法,并讲明动作要领。 5、全体统习踏步,教师纠正动作,并指定动作较规范的学生演示一次。 6、讲明报数的做法和要求后分组练习报数,要求声音短促,宏亮。 7、站队时,让学生用脚尖站在一条直线上比脚尖看齐的方住进行练习。 8、解散、集合穿插进行 二、韵律活动 模仿不同人物、不同形象和不同情绪的走步动作:听音乐、按节拍做不同方向、节奏、速度及变换重心的走 教法: 1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动物形象和情结进行练习。 2听音乐节拍自由地表现,教师启发。 3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结束: 一、放松活动:四肢放松、伸懒腰 二、总结本课情况 三、宣布下课 组织:自由站立 教法:简述方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 第三课时 教 材:l.队列和体操队形 2.游戏:快快集合 任务: l.进一步学习稍息、立正、踏步走、报数等队列基本动作。 2.初步学习体操队形,培养学生有秩序地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律性。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站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1、队列和体操队形;2、游戏:快快集合。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四列横队 教师整队,检查站姿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教法: 1.学生分组进村报数比赛 2.教横队看齐时,教师可站在排头往后看,向学生说:“除了排头之外我看见谁了,谁就没站齐!” 3.教纵队看齐时,要求前后对齐,眼看前面同学的后脑勺。 4.做踏步走时,教师可击掌让学生听节奏练习。 要求:动作迅速、一致服从口令 (二)基本部分 一、队列和体操队形用并步法疏散和密集队形 组织队形:         教法:l.教师找两名学生边讲解过示范。2.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再集体练习。4.分组轮换练习,观摩,讲评。 要求:遵守纪律,动作正确,迅速。 二、游戏:快快集合 方法:学生成四路纵队站上听到“散开”的口令后,学生立即分散在指定区域内自由活动,听到“集合!”口令后,全体学生立即到原来位置迅速站好队,以站队快、静、齐的队为胜。 规则:敞开后不得聚在原地等着站队。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2、教真学生分散活动和美先喊不要推、撞人,向解放军学习,遵守纪律。3、纵队站队学会后,可改为横队。4、听“散开”国今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定任务,如原地跳、模仿动作等。 要求:集会决、静、齐,不拥挤,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走。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宣布下课。 教法:听音乐做不同姿势的放松走,自由散开。 要求:表情自然、轻松。 第四课时 教 材:l.广播操1、2节  2. 游戏:快快排队 任 务: 1.初步学习少儿广播体操l、2节,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及动作节奏感、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2.培养快速排队的能力和听指挥、守纪律等优良品德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1.广播操1、2节;2.游戏:快快排队。 三、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l.进行常规检查,教师整队。 要求;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二)基本部分: 一、队列练习:所学队列动作的综合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l.学生按教师口令或手势进行队列动作练习。2.教师提示重点动作并示范。3.指定学生或某组演示,教师纠正动作。4.分组练习。 要求:服从口令,动作正确。 二、广播操 第一节:伸展运动(4X8拍) 要点:重心前移时,身体各部位动作协调配合,充分伸展臂,腿屈伸动作协调。 组织:体操队形;队形如图           教法: l.教师边讲解过示范动作 2.教师分解讲解、示范,学生模仿1-2基本动作。 第二节:头部运动(4X8拍) 要点:颈肩放松,头的屈、伸、转动快速,部位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整节操欢快、活泼,有趣。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连贯配合 三、游戏:快快排队 规则:必须按规定的信号、移动方式行动。 方法:学生听到规定信号,按教师指令,迅还跑或跳向指定方位站成规定的队形。动作节奏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2.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纵队横队、排头、排尾、看齐的方法。 要求:快跑或跳向指定方位,快选自己的站位,要排得整整齐齐。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鸭走、象走、猫走、慢跑。 二、总结本课情况,以表扬为主。 三、布置作业:练广播操, 宣布下课。 组织:听音乐,按教师指挥进行放松走、跑。 教法:师生同练 要求:动作轻松。 第五课时 教 材:学习广播操3、4节;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 任  务: 1.通过学习广播操3、4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广播操的动作方法; 2.通过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走(模仿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的姿势;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①学习广播操3、4节;②各种方式正确姿势的走。 二、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口令:“向左(右)――转” 动作:听到动令“转”后以脚跟为轴,与另一只脚的前脚掌同时用力,转90度,后脚快速并拢前脚,两腿伸直,两臂不要外张,上体立正姿势。           教法:1.原地踏步进行左右转,分清左右。2.示范动作方法。3.口令指挥,集体练习。4.个别辅导与集体纠正。 要求:①站队快、静、齐;②精神饱满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基本部分: 一、新授:广播操(3、4) 第三节:扩胸运动 动作要点:扩胸动作幅度大、有弹性,两臂后振与肩平;前,后弓步幅度大,方向正,两腿屈、直分明,上体正直,还原时蹬地收腿。第二个八拍做扩胸动作采用分组不轮换形式。 组织:体操队形             动作时,发出“嘿!嘿!”两声。 第四节:体侧运动 动作要点:体例屈肘上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前倾、不转体)幅度大,有弹性、手臂协调配合。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动作连贯 教法:1.复习1、2节(音伴);2.示范3、4节动作方法;3.分解动作练习;4.完整动作练习;5.跟随音乐练习;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练习认真、掌握好节奏。 二、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   1.解放军雄利赳的走;2.老爷缓慢的走;3.小学生轻快的走;4.熊走;5.鸭走。 组织:四列横队原地模仿练习二路纵队绕场行进走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9)

教案教学反思是一种反思教学经验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他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作出改进。以下是一篇一年级下册体育教案教学反思的示例:

教学主题:跑步

目标:让学生学会跑步,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材料:跑道、球、铃铛

教学过程:

Step 1:热身

在开始跑步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热身运动,如深呼吸、伸展和慢跑等,以帮助学生开始活动并减少受伤的风险。

Step 2:跑步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并轮流跑向终点。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如让学生停下来,并检查他们的心率和呼吸等,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Step 3:总结

在学生跑完一圈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并回顾他们的表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

教学反思:

这个教案教学效果良好,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热身,让他们开始活动并提高他们的体能。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竞争意识。但是,教师在总结学生表现时应该更加仔细,以确保学生的跑步姿势正确,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呼吸。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跑步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一年级体育教案(篇10)

一、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

1.小学生上课时,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准随便动,要站稳,要记住自己的位置不要讲话等等,而学生总是熙熙攘攘,仿佛充耳不闻。

2.小学生上课时,教师好不容易让前边的学生站好了,可后边的又乱了,左边的站好了右边的又乱了,排队时又叽叽喳喳地吵,给人的感觉非常混乱。

3.小学生上课时,星期一排好的队伍到星期二上课时就忘记了,不知道自己站在哪个位置,教师只好让他们重新排队,在队列队形教学上花费很多时间。

二、学习队列队形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小学生上课,首先要学会站队,通过队列队形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可以让学生形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和良好作风;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队列队形练习,能正确、准确指挥学生迅速集合,能合理的组织学生活动,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3.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课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学生逐渐养成动作正确,反应迅速,整齐一致,服从集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我们跟应该教学生做好队列队形。

三、队列队形的教法

学习队列队形,我们应该先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好奇心强,对什么都感兴趣,但都是极短的时间,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他们不喜欢枯燥、乏味的事,没有兴趣的事,他们都不喜欢去做,做也是一会儿劲头。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看看军人的站姿和坐姿,还有他们的队列队形,这样会让学生喜欢学习。

1.用游戏来引导学生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和同学做一些有趣的事,这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就更应该利用游戏来引导学生做活动,组织学生来做游戏,并上好课,上好队列队形。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不仅能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快乐。利用不同的游戏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这样才能克服学生学习队列队形的枯燥和乏味,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有了兴趣,以后的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2.用数字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数字,对于数字,他们才开始学习,不是很了解,我们利用他们学习的1―10的数字引导,学生会很高兴的说出这些数字,并掌握这些数字。比如:我们在集合站队时,会让学生从一数到十来集合队伍,然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完成集合的任务,同学们个个都精神饱满,站姿准确。

3.用数字游戏来让学生加深记忆

一年级的学生,记不住自己所站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来让学生记住自己的位置,学生从1―10依次按身高的高矮来站队,让学生记住自己是几号,这样会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自己所在位置,使得学生站好队。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们在学习中利用了比赛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积极的站好队,并记住自己的位置。

4.用语言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刚刚入学的学生虽然对一些事很感兴趣,但是时间长了会失去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年级的学生不能向军人一样高标准的去学习,只能是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都要鼓励,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并喜欢上体育课,这样还能让学生很好的学会队列队形。高标准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学习。因此,用语言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做好队列队形的练习。

5.和学生交流

队列队形的练习,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问问学生对学习队列队形有什么好的办法,比如,唱歌、听录音机。和学生进行交流会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会很高兴的跟老师在一起交谈。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很高兴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

总之,队列队形对学生来说,具有提高学生的纪律性,自觉性,自制力,坚韧性,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把队列队形给学生教好,让所有学生参与运动,学好队列队形,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质。

走好每一步,可以至千里。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从小学会队列队形,才能使我们能很好的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走好每一步。

七年级语文教案经典6篇


相信每到节日或者一些重要的日子的时候,我们会将内心的美好化作祝福语来进行传达,祝福语犹如传递幸福的天使,今天把真心的祝福送出去吧!如何在网上寻找到好的祝福语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七年级语文教案经典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2、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

4、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

1、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2)

知识与技能:

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

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课堂迁移。

[教学设想]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平台展示]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 (2)三代 (3)温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

拟 ②家

标 ③感人的画面

题 ④责任

⑤迟缓的背影

……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搜集、摘录或记诵的好习惯,习惯养成的话,一定对你们的写作会大有益处的。那时的你们,一定“文采飞扬”!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学情分析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学习方法上与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就学习方法而言,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学习,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初中语文要求学生能独立借助工具书学习,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知识结构而言,小学语文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和运用,初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课文的阅读与分析本课是诗歌,它的意蕴深刻,学生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认知)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能力)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难点: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要解决好这两个学习重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教学方法读——讲——读——赏——读。“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

“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课前准备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过程

—、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这些生字词注音并解释,掌握这些词语的运用。

(1)痴想(chī):

(2)隐秘:隐蔽,不外露。

(3)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4)凝成(nng):凝结成。

(5)诱惑(yu):吸引,招引。

(6)喧腾(xuān):喧闹沸腾。

(7)漫湿:水满湿润。

(8)枯干(kū):失去水分,没有水。

(9)一瞬间(shn):一眨眼之间。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4)

十五古代诗歌五首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培养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认真揣摩诗人的情感,学习诗人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方法。

3、能品位重要诗句的深刻含义。

4、了解与这首诗歌有关的文学常识。

5、能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的变化,传递出诗文中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6、能充满想象地读,读时再现画面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以《观沧海》为例,其他几首诗词可在本课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自读。

1、看67页注解1,简介作者曹操,学生可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适当补充。

2、正字正音。

3、朗读课文。(全班、小组、个人均可)

4、学生自己看课下注解,了解整首诗的内容,可查资料、工具书,可讨论、质疑。

5、研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诗中描绘了哪些美丽壮观的景象?请一一列出并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人的.经历来谈。

——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襟?为什么?

——除本文之外,还有哪些表现作者志向抱负的名作名句,全班合作做一个积累,越多越好,积累要完整,包括名句、作者、出处、朝代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6、反复朗读,,朗读时注意节奏准确,讲究抑扬顿挫,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平面无声的文字想象成立体的、有声的、有情的,有你的丰富画面。

7、归纳诗歌赏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生先发表看法,教师补充强调。

8、开展背诵比赛,鼓励一节课背得多,背得熟,背得好的同学

9、布置古诗词背诵的任务,首先定期检查完成语文书后《课外古诗词背诵》的学习要求,再分作家广泛地背诵他们的经典之作。每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名家名句默写比赛。

10、作业:

——熟练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完成《课课练》。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本诗共14节(可让学生自行划分,除第8、11、12三节各6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

④民歌中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可让学生先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四、诵读练习。

步骤是:(1)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2)每段先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3)检查背诵。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鸣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啾啾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熟练地掌握诗文的意思。

第二教时

一、继续分析诗文。

1、第三段(第8至10节):十年战斗生活,入朝受贺,辞宫不就。

这三节课本原作两段,有两个场面。读第8节,要设想出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其二》)的图景;读第9、10节,要设想出朝廷庆功盛典的情况。(李白诗句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资参考。)

朗读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诗中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目的是通过两处侧面描写(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这样,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①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

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③归来四句,由庄严转为热烈。

④可汗之问要读得亲切,木兰答语要读得朴实无华、自然平易,才能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无居功之心。

2、第四段(第11至13节):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

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①家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

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顿,为高潮蓄势。

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高潮,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

3、歌者赞辞(最后一节)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正意所在,语调当由平缓发展高昂。安能句本可写作安能辨雄雌,但这样写语意就平淡无奇了,加上我是二字,才能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此句当读得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切莫吃掉其中任何一字。

二、分析木兰形象。

1.让学生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拟将课文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口头描述,凡合理的想象都应加以肯定。以下要点仅供参考:

(1)参军前的木兰(第1至4节):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而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第5至10节):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惟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第11至13节):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妆,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诗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

要点有二:①木兰是人民大众理想中的英雄,她在祖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替父从军,这种勇毅的精神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敬重;尤其重要的是,她勇敢作战,战功赫赫,不是为了贪图官爵,而是视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她是真正的人民英雄。②木兰又是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在征兵令下达后,她为父亲年老又无大儿而停机叹息;在行军途中的夜晚,她回忆起爷娘呼唤自己的亲切声音;在庆功会上;她却急于回到故乡的土地上,跟家人团聚,跟故乡人民一同过和平劳动的生活,如此美好的感情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也能引起强烈的反响。

三、解释诗中的互文。

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足义,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须用心发现。二是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这两种情况,不只是在本诗中有,在其他古代诗篇中也有。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诗。

2.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编一段故事,

木兰在战场上

木兰在回故乡的途中

木兰到家第二天

《观刈麦》教案

一、背景、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北),一身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过周至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长乐,独善其身自居。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为之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二、分析全诗。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三、布置作业。

熟练地背诵全诗。

《破阵子》教案

一、朗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注意正音。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金人已占领家乡十二年。1161年,他组织两千人参加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起义军。南渡后的辛弃疾进呈过《美芹十论》《九议》等恢复中原的大计,但朝廷均未予采用,只委派他一些闲散官职,最后在江西铅山抑郁而死,年六十八岁。辛弃疾发扬了苏轼的词风,后世以苏、辛并称,是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词人。著有(稼轩长短句)

三、解题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给陈词甫作一首雄壮的诗歌,寄给他。陈同甫:即陈亮,同甫是他的字。陈亮也是南宋词人。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考取进土第一名,授鉴书建康府判官,未赴任而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政重事功,思想出入王霸之间,具有积极的用世精神。生平主张抗金最力;在他的作品中,,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

四.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投赠之作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作者根据他三十年前抗金的战斗经历和他矢志恢复中原的理想,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在词里描绘了一个幻想中雄壮兵营生活画面。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梦回以后,写绵延的兵营中响起了号角声,军乐声、战旗飘扬,兵士饱餐,这一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盛军容。下片马作的卢飞快两句写自己希望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想象着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然而现实却是可怜白发生,为壮志难酬表示极大的愤慨。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反衬了这一句的分量,正是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有力批判。

五、布置作业。

熟练地背诵全诗。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6)

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tū),为壑(h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

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

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经典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的意义,为您呈现精选文章。教案课件作为每位老师开学前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每位教师都应按要求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产物,为师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欢迎您品味本文所带来的内容!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演示)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小矮人,他们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这一天他们采了很多的果子回来了,突然两个小矮人争起来了。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对回答问题好的同学给他们组奖一朵小红花)

课件出示:两个小矮人的对话(蓝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12个果子,红衣服的小矮人说我摘了8个,)

问:(1)你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说,互提,然后再指名说,同时老师板书)

(2)那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请试一试。(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老师板书)

板书:8+6=14

8-6=2

8-6=2

8-6=2

8-6=2

(3)观察以上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归纳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几或者是少几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2、做一做(电脑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让学生同桌互编数学小故事并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每个组红花的获得情况:

1)先数一数:每个组各有几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在小组里互提互说)

3)指学生说,其它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口头列出算式计算,看一看,谁最聪明。

问: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4、出示第7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两数相差的应用题的正确解答方法。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2】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例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抓花片的游戏,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出新问题,通过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剩下的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例2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少多少可以从多多少推理得到。想想做做中选择的都是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有些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情,如跳绳、兴趣小组活动等;有些是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如小动物采玉米等。这些题材既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情感态度、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目标的达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比一比,谁的小手大。

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一比,谁抓的多。

[评:通过抓花片的游戏活动,比一比谁的小手大,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两个数量比多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

2.出示挂图,呈现问题。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进行了抓花片的游戏。(出示挂图)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①他们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②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3.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吗?

引导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

如果老师有很多很多的花片,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解决问题,方便吗?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吗?

利用排成的花片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是多出来的花片?多出来的5个花片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悟到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5个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用减法计算。

[评:通过师生谈话,巧妙呈现问题,在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如果花片有很多很多这个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简单的排小数目花片,到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都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4.游戏活动,巩固算法。

谈话:同桌小朋友再抓几次比比看,看谁抓得多,多几个。每抓一次,都要相互说说怎样计算一种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

指定小朋友汇报活动情况,要先说一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再说一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

[评:通过再抓几次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解题思路,由说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到说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为学生顺利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谈话:游戏结束了,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合唱队看一看,他们排练得可认真啦!

1.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桌相互交流。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①女生比男生多几个人?②男生比女生少几个人?

2.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题中有两个问题,为什么用同一个算式解决?

4.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可以用同样的算式计算。

[评:由游戏结束巧妙导入合唱活动,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求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多多少和求较小的数比较大的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决,发展学生比较、推理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说说图意。

(2)各自在书上解答。

(3)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方法同上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猪在一起跳绳的故事。

(2)让学生在书本上自主解决问题。

(3)联系实际想一想,小猪会比小兔跳得快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实效,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告诉你的同学吗?

[评:开放性的小结与评价,既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题策略,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总评]

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本堂课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1.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本课注意从抓花片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发展推理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课围绕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找两个数量比一比,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3】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

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与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和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

三、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四、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五、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4】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实实在在。本课中出现的桃子,小猴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所出现的场景都是学生经常遇到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策略:

在上一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并应用加法解决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要求继续教学用加法计算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不过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稍微复杂一些,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路径不甚一致,数量关系也更加隐蔽。因此,无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新知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先通过猜一猜原来树上可能有几个桃子,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猜测中发挥了主动性,使学生在辨析中认识到原来树上的桃子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猴摘下来的,一部分是树上还剩下的。把难点一一分散,学生在此基础上说一说、列式算一算比较自然,比较容易掌握。想想做做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练习加法的机会,使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二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数学思考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来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道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3解决问题方面: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口头作答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橡皮7块,盒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师生活动(准备7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生抓出?块橡皮,师告诉学生盒子还剩?块橡皮,(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魔盒里原来有多少橡皮吗?

生:10块。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块,老师又告诉我们盒子里还剩?块。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橡皮了。

3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的橡皮放回盒子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我们一起数数原来是不是7块。师生齐数:2、4、6、7)你答对了,这个小礼物就送给你了。

4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游戏,学生在玩中学,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

1猜一猜

两只小猴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已经采了23个(出现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不出现,板书:23个)。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作了铺垫。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板书:树上还剩5个)

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与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或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个)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采下的个数加剩下的个数等于原来的个数)

3指导写单位名称

师: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还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号写出单位名称(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

师:解决实际问题在列式后,要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题目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会回答?

生:树上原来有28个桃。(指名学生口答)(课件出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他们有着类似问题的解题经验。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和说。也应该考虑到少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又要利用直观图,使数量关系明朗化,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了难点。]

4如果学生前面没有说出5+23=28的算式,在解答后提问,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

5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反过去想,把还剩的和已经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想想做做第1题。

问: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的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我读文字,图上数的)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并让学生口头回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对,求一共有多少拼图,就是把已经拼好的和还剩的合起来。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看图,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自己列式计算,订正,指名口答。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这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问:这4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是多少。

四拓展训练

1、你想怎么填,你会怎么算,请你列出算式。

(1)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几只?

师:你想怎么填?

生:还剩5只。算式:24+5=29(只)

(2),图书馆还剩33本书,原来有多少本书?

师:你想怎么填?

生:借走12本书,算式:33+12=55(本)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练习,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P4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进行估计

1、师:玩猜一猜的游戏,老师手中有一些幸运星,猜一猜大约有几颗?生猜。

生1:我猜大约24颗。

生2:我猜大约35颗。

生1:我猜大约57颗。

生1:我猜大约68颗。

2、师:老师给你一点提示: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先数出10颗),让学生了解10颗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现在谁要改答案的?

生第二次估计

生1:我猜大约40颗。

生1:我猜大约45颗。

生1:我猜大约55颗。

生1:我猜大约50颗。

师:这次小朋友猜的比较集中,大约在40-60之间,到底有多少颗呢?我们一起数一数。(星星有50颗)

3、师:这次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的数量与50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呢?

生讨论

生:我们第一次猜时,没有什么作参考,凭感觉乱猜的,第二次猜时,我们以10颗作为参考,结果猜的比较准。

师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准确数了。

二、深化感知。

1、出示金鱼图

师:老师养了一些金鱼,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几条?

生1:大约有10条。

生2:大约8条。

师:数一数有几条?(10条)

2、请你估计第二个金鱼缸和第三个金鱼缸有多少条金鱼?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数一数几条?(15、48)

3、任意选择两个金鱼缸比较,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红金鱼比黑金鱼多,花金鱼也比黑金鱼多。

师:那多的程度一样吗?谁能说的更清楚些?

生:15比10多一些,48比10多得多。

师: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词用的非常好。谁还愿意来说一说。

反过来讲一讲,该怎么说?

生:10比15少一些,10比48少的多。

同桌说一说。

4、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相对的,在100以内,像48比10多得多,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如千以内,48只是比10多一些。

5、举例说一说

小组内生举例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时候你能用得到这些说法?

三、学以致用

1、生活中随处都有用到这些说法,大家看,这是哪里?(花店)

你看到了什么?小组说一说。

(1)根据玫瑰的枝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2)枝数少于30枝的玫瑰有几瓶?多于30枝有几瓶?

(3)()()

显示课件比多少

2、游戏

老师在纸上写一个两位数,现在你们可以猜猜这个数是多少吗?你们猜,我只告诉你比这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直到猜到这个数为止。

师生玩

同桌玩。

四、课堂总结

上了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平阳县中心(实验)小学课时锦囊开发小组提供]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用具:

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出示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多让几个学生加以补充,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说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同样多”。

师:图上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多少块砖?

生:3只小兔,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样多?(随意比较)

⑴同桌两人交流。 ⑵指名回答。

2、教学“多”“少”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如,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木头多,小猪少。师:还可以怎样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比谁多谁少?(随意比较)

刚才所讲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揭示课题:比多少

3、动手操作同位两人合作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与他摆得同样多。(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一人先摆学具,同位摆得比他多或少。(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思考: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摆的同样多,谁摆得多?谁摆得少

⑴独立思考

⑵交流方法

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发现对齐摆,即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比较容易比较。

4、说出生活中“同样多”“多”“少”的例子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①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

2、说说生活中1 ‘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①生在组内说说。

②小组交流汇报。

(用数的方法比较:数出红、白珠子各有几颗,再比较。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较:一颗红珠子和一颗白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还可以这样比较:因为这串珠子是按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的顺序串起来的,如果最后一颗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说两种珠子同样多;反之,就比红珠子多)

4、课堂演练。

①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②练习一第3、 4题。

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判断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A、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再比较。

B、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多少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剪一剪

1.猜一猜。教师出示一竖一横摆放的两条绳子(一条红、一条黄)。哪条长(学生自由猜测)

2.比一比。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到底哪条绳长(放在一起比一比)追问:为什么红绳的一端要和黄绳的一端对齐

通过比较,你们发现哪条绳长请你把黄绳比红绳长出的部分指给大家看一看。如果老师请你剪下这部分绳子,你准备怎么剪(指名演示)为什么这么剪剩下的这段表示什么

3.小结:看来,;要知道两条绳的长短,我们可以比一比。比较时,要把两条绳的一端对齐,这样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哪条绳长,长出多少。

4.电脑出示:

第一排:8只小羊图

第二排:5只小猫图

提问:小羊和小猫是怎么排的(一个对一个)这样对齐排列的好处是什么小羊比小猫多3只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小结:看来,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一个好办法。

〔评析:让学生观察不同方位放置的两条绳子并比较它们的长短,引出相差的部分。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为后面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作了很好的孕伏和铺垫。〕

二、教学例1

1.多媒体播放动画。

瞧,恬恬和毛毛在玩什么(抓花片)

恬恬:我抓一把蓝花片有8个。

毛毛:我抓一把红花片有13个。

辣椒老师提问: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呢

2.尝试探究。

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不能)

那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

3.汇报交流。

(1)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

指名演示。追问: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一个排呢

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

〔评析: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产生了排一排的内在需求,而这样的操作过程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2)如果不排花片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从13个里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

还可以怎么想。

(3)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除了用花片来排一排、比一比,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4.强化理解。

(1)同桌互抓:小小的游戏中竟然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也来做抓花片的游戏。(动画演示茄子老师的要求: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

(2)汇报交流: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活动情况

〔评析: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学例2

瞧,恬恬和毛毛又参加了合唱队的演出。

提问: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一步强化用减法算的思考过程。

提问: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提出要求: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一下。

反馈交流: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为什么还用减法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类推: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句话还能怎么说两句话表达同一意思,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小结:看来,用减法不仅能解决谁比谁多多少的问题,还能解决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

四、练一练

1.电脑出示一排苹果和一排梨。

提问:苹果和梨一个一个对齐后,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什么

电脑再出示没标个数的一筐菠萝和一筐西瓜。

提问:哪种水果少,少多少个为什么如果菠萝有6个,西瓜有12个,你能算出菠萝比西瓜少多少个吗怎么算

2.动画先后出示想想做做第l~4题。

第l、2两题先在小组里讨论,再解答。第3、4两题先独立解答,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3.出示有关我们班级的一些情况:

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年龄8岁的有13人,年龄9岁的有37人。

提问: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选择l-2个问题解答。

〔评析:在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课前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再次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五、全课总结

在生活中,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非常多。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找一找,如果找到了这类问题,先自己解决,再说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8】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0页例9,练习8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例9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543787645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二、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比多少

35○43多一些多得多

78○76少一些少得多

45○40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经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过程。

2.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两根带子)问:你认为哪根长?(学生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到底哪根长呢?(让学生上台演示)

2.提问:你是怎样比的呀?(学生说出比的方法)红带子比黄带子长出多少呢?你能把红带子长出的部分剪下来吗?(学生剪一剪)

3.小结方法:要知道两根带子谁长谁短,只要把它们对齐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板书:比一比)

[评析:由比较两根带子的长短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齐这一环节,为下面运用排一排比多少的方法作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排一排,比较多少。

(课件出示例1)提问:哪种花片抓得多?(红花片多)多多少个呢?

(1)同桌一人数出13个红花片,另一人数出8个蓝花片。先讨论:怎样摆可以一下子就清楚地看出红花片多几个?然后两人合作在桌面上摆一摆。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让一组学生合作摆在纸上)

(3)组织交流:让摆在纸上的学生拿上台展示。

让学生说说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排)

提问:红花片多几个可以看出来了吗?这5个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还能怎么说?(蓝花片比红花片少的个数)

(4)小结:我们把两种花片一个一个对齐排一排,就能一下子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板书:排一排)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都是指红花片和蓝花片相差5个。(板书:相差)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感知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直观地找出谁比谁多,多多少,体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中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学生游戏,感悟算法。

(1)每人自己抓一把花片,和同桌比一比,谁抓得多?多几个?(学生游戏,指定一组交流)

(2)让两个不同桌的学生比一比:你抓了几个?你呢?谁抓得多?多几个?(学生回答)

提问:没见你们放在一起排一排啊,你们是怎么知道多的个数的?(学生说出减法算式,教师板书)指着算式说说各部分的意思。

小结方法:只要从个数多的花片数里面去掉个数少的花片数,剩下的就是这两种花片相差的数,也就是多几个或少几个。(板书:算一算)

[评析: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有时不需要再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巧妙的设计自然引导学生想到要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悟出了计算方法,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运用算法,解决问题。

提问:对刚才小明小红抓的花片,你能用算一算的方法求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吗?

课件显示花片图,学生口答算式:13-8=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通过排一排,玩一玩,再到算一算,让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的过程,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三、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谈话:游戏结束了,小朋友玩得开心吗?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参观玉峰实验学校的合唱队,好不好?

1.课件出示例2。

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2.你会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吗?(学生口答算式:24-20=4)说说算式各部分的意思,再次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

3.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课件显示算式:24-20=4)

4.讨论:题中有两个问题,为什么列同一个算式?

5.交流得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都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这两个数相差多少。[板书:两数相差多少]

[评析: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两种不同问法需要同一算式解答,进一步强化了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法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l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方法同上。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直接让学生口答完成。

4.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讨论:想提什么问题?

组织交流,随学生提的问题,课件逐一出示,说说如何解决?(学生口答算式)

[评析:经过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学生再次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卡通形式出示课件也贴近学生的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评价,应用拓展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生活中有许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能举些例子吗?

[评析:让学生举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从生活中有数学发展到在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增强。]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案【篇10】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知识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复习前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在学生数图形时无形中就把图形分了类,所以我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为新知识的获取做好铺垫。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图中所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分类。并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在小组展示分类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让学生在一次动手操作,把本组所有学生的铅笔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细画,让学生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意识。比如:可以按长短、按颜色都是正确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接触数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把书中的图做成能活动的,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4、做练习六第3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最后再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接触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 检讨书情侣间
下一篇: 禁毒操活动总结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赛龙舟作文范例十五篇

赛龙舟作文 01-11

公务员年终总结(精华四篇)

公务员年终总结 01-11

七年放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上册语文教学 01-11

一年级语文老师寄语

一年级语文老师的寄语 一年级老师寄语 10-01

最新提前元宵节句子(精华94句)

提前元宵节句子 01-11

四年级小学生健康险怎么买

健康保险知识 财险保险规划 03-31

过年不让放烟花的心情句子53句

过年不让放烟花的说说 过年不让放烟花的文案 01-11

编辑年终工作总结(范本六篇)

编辑年终工作总结 01-11

土味情话撩男朋友

土味情话男朋友 土味情话 01-11

阿姨的辞职报告四篇

阿姨辞职报告 01-11

乡村的春天作文八篇

乡村春天作文 01-1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