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三年级几分教案

这篇网络上的好文“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听起来很简单但内容实用。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编写好教案需要教师有较为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访问本页!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体检报告7篇

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篇1)

说教材及学情:

我授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这部分教材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感知几分之一,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教材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系,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整数知识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可是分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平均分的方法和经验,对于轴对称图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对折后两部分大小是相等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组织有效的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提高。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2、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分数产生的意义。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加学生的数学情感。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分月饼)

二、探索交流,形成概念。

1、初步认识二分之一。

(1)只有一个月饼,想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分多少呢?

(2)这一份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3)学着写一写、读一读

(4)下面哪些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为什么?

2、认识四分之一

3、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折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1、教材93页做一做1题。

2、读一读、写一写

3、读分数,说含义

四、拓展练习。

1、下图涂色部分能用分数四分之一表示吗?

2、比比你的眼力。

五、总结。

说设计理念:

1、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初识分数

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数学好玩,由学生身边的生活,创设问题情景,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

2、活动延伸,触类旁通

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分数的再次认识,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动手操作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分数的含义。

3、及时总结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新知。练习题的内容在联系本课新学的基础上,适当延伸,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上的例7~例9,例9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若干张、圆形纸2张,教师准备一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例7。

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圆,对折再对折,把它平均分成4份,提问: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教师把折好并涂色的圆贴在黑板上,下面写出。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1份是这个圆的。

教师一边说一边另拿出个涂色的圆贴在黑板上。

师:拿出这样的3份是这个圆的多少呢?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3个圆拼在一起。

提问:

这样的3份拼在一起够一个整圆吗?是几个?(3个)

3个,我们就说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三。

四分之三该怎样写呢?因为还是把圆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还是4;这样的1份,分子写1;现在是这样的3份,分子就写3。

教师在图的右边写出。

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这个分数。

然后让学生在折好的圆上涂出。涂完后让同学举起圆形,互相检查。

再提问学生: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形,再次说明了是由3个四分之一组成的,3个四分之一组成。

2.教学例8。

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条,教师带着学生折纸。先对折,但要让一头留出一段(要多出1份多),然后把对折的部分再对折(得到4份)。最后,把留出的一段折过来,再将多余的部分折起并撕去(得到第5份)。

折好后让学生把纸打开,提问学生: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纸,标出。

提问: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l份是它的,这样的两份是几个?

教师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另一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也平均分成5份,把2份涂色。然后说明这样的2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五分之二,写作。教师边说边在图的右边写上了,说明因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所以分母写5;又因为涂色的部分是2个五分之一,所以分子写2。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一遍这个分数。

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长方形纸条上涂出。涂完后让学生举起互相检查。

教师在黑板上再贴上一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也是平均分成5份。拿出4个,拼在一起,提问:这样的4份是几个,是多少呢?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长方形纸上把

4个拼在一起并贴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117页,在例8的第3幅图的右面(

)里填数。学生填完后教师再让学生齐读一遍。并问:是由几个五分之一组成的?

3.教学例9。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例9中的第一幅图,提问:这条线段是怎样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贴出例9中的第二幅图,提问:这样的5份是几个五分之一呢?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呢?这个分数该怎样写?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翻开教科书117页,在例9中的(

)里填上数。

4.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表示几分之一的数是分数。像、、、这样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也都是分数。它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然后教师用小黑板挂出或写在纸条上贴出教科书第118页上的第二段话,并让二三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5.反馈练习。

(1)例9后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在所选的分数下面画。集体订正时,先让学生读一遍所选的分数,再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个分数。对于后2个分数,教师再提问为什么选和不对,并强调,用分数表示一幅图的涂色部分,不能光看分子表示的对不对,还要看分母表示的对不对。

(2)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一说,把每个长方形平均折成了几份,涂上颜色的占几份,各表示几分之几。

二、课堂练习

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第1题,学生做完后,可以指名涂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映出来,以便学生检查。

第2题,让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第3题,做题前,提醒学生看清每个图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的部分是几份,再填写图下面的空。

第4题,可以指定一组学生顺次读这些分数,然后再齐读一遍。

第5题,先提问学生写分数时,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几分之几,比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三份就是四分之三,所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计算简单的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准备:例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二、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呢?

讨论:这盘桃该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上个学期我们认识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3、想一想

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提问: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

三、想想做做(64-65页)

1、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上面一排题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个的情况,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几个的情况。)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先填写,然后交流。

把12个小方块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的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占这12个小方块的几分之几。

3、先分一分,说说每份是几个,再涂一涂。

4、集体拿一拿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交流。

5、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本课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五、作业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

教学准备:例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3份是它的()。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5份是它的()。

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二、新授

(一)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明图意。

2、提问:

这盘桃是怎么分的?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3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个四分之一?是几分之几?

3、那么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3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4、在这题里四分之三表示什么意思?

5、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二)、想一想

先用学具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

把10个萝卜平均分成5只兔,3只兔共分得这些萝卜的几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68页的想想做做)

1、仔细看图,说说可以把几个看成1份?

进一步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说一说总数是多少,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分之几?

3、思考:平均分成了几个?每份是几个?应该把这样的几份涂色?

4、拿出这堆小棒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5、举例说明是怎么计算的?

四、小结:评价一下自己或同学本节课的表现。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几分之一。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这是小明和小红一块去郊游的情景。仔细观察图小明和小红带来了什么?(看见展开主题图)

学生看图回答:小明和小红带来的是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只蛋糕。

师:现在把这些食物分给他们两个,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

生:平均分

(老师指着苹果)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的多少个苹果?

生: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两个。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42=2(个)(老师板书)

师: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瓶矿泉水?

生:22=1(个)(老师板书)

师:很好,因为是平均分。所以每人一样多。

师:现在只有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

生:半个

师:怎么表示?同桌商量,你可以用一个数字,一个图形,或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1.有的学生会说1/2,有的学生甚至会说0.52.有的学生会有一个图形的一半来表示.3.有的学生会用12的算式来表示.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

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学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学生一起读一读: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同桌互相说一说,请几位同学

来说一说看他是否说到平均分

没有的话就,强调平均分的

师: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

师: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以画阴影的方法表示出它的1/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为什么能表示1/2.

生:因为我把它平均分成了2分,其中的阴影部分是它的1/2,

师:另一份呢?

生:也是这张纸的1/2。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小结:我们刚才折的方法不同,为什么阴影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都将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

所以无论怎样折,只要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三、描述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把书翻到98页,自学课本。

师:(指着1/2)你知道了什么?

生:1表示分子。(板书:分子)2表示分母。(板书:分母)

1/2是什么意思?

师:怎么写比较规范呢请同学们注意.我们写分数的时候.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一件物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2就写在分母上,取其中的一份,就把一写在分子上。

师:既然如此,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个分数,同桌相互检查并说一说它各部分的名称.

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上来写一个分数,其他同学看好他写的顺序是否正确。

四、巩固认识,判断辨别

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涂色部分可以表示1/2吗?(图略)

生:2

师:为什么只有2可以呢?

生:因为1、3、4没有平均分

师:很好。我们在思考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平均分

五、拓展延伸,认识几分之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吗

生:想

师:那么请任意的取出一张纸,折一折,用水彩笔涂一涂,画一画,表示出你想要的分数。

生介绍自己表示的分数。强调:将这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师:还有不同的分数吗?

师将学生折的分数写在黑板上,纸片贴在黑板上

如1/4、1/3、1/12、1/6或1/8(板书)

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师:你能由大到小排列吗?

六、巩固练习,完成想一想做一做的第1第2题

想想做做1(99页)

师: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表示?

七、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师:(课件演示依次演示出三个长方形)这张长方形的红色纸条,老师用1表示。红色的这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图略)

生: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3份,每一分是1/3。(演示出1/3)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出这个长方形吗?

生:1/3

师:再看这个长方形,它的涂色部分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生:1/6

师:再比较一下1/3和1/6的大小,看图说说为什么?

生:1/31/6

师:根据这个关系,你能总结出比较分数大小关系的规律吗?

学生总结。(课件演示:同样的长方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过度: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分数,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吧

八、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想想做做6

师:《学习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2、国旗和巧克力

师: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是怎么理解的?(把一面法国国旗平均分成3份,每一种颜色都是它的1/3)

3、你联想到几分之一?你是怎么想的?人体分数

师:在人体中也能找到分数。这是一周岁的小强,如果以一个头的高度为单位,那么身高是头的几分之几?现在的小强呢?

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4页。

教学目标:

知识:1,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帮助学生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

2,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大小;

3,渗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能力: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与态度: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几,建立概念。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示1/4图形。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这个图形吗?关于1/4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示数字3/4。问:猜一猜,这个数怎么读?问:你能通过折纸的办法找到这个数吗?给学生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动手折。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3/4也是一个分数,它是由3个1/4组成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分数。

二,新授

(一)认识几分之几

1,出示纸片。

师:看,这是什么?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白纸里面藏着许多关于分数的秘密,你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分数吗?

2,动手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请同学们看看:

①想一想:要折个什么分数?

②动一动:用虚线画出折印。

③涂一涂:涂出你要的分数

④说一说这个分数。

3,展示分数。

将学生的分数贴在黑板上。

折完后,请所有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分数,问:他们都涂对了吗?

一一对正,并将分数写在下面。

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数。

引导学生说清楚分数的意义。

5,突破几分之几意义。

指着5/16,问,这个分数是谁折出的?请你来说说。

①5是什么意思?

②如果取其中的7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③如果取其中的9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④10/16是取其中的几份呢?

小朋友你们怎么说的这么快啊?有什么秘密吗?

引导学生说出:取几份,分子就是几。

6,小结,你说的真棒,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练习

1,看分数,涂颜色。

集体订正,并比较其中一幅图片的选取方式,让学生明白,选取的方式不同但是取的份数都相同,所以都可以用这个分数表示。

2,抢答赛。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展开抢答。让学生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比较分数大小。

1,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图和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其找出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并用数学符号表示。

板书,几组分数的大小比较。

2,教师指着板书的几组分数,提问:从这些分数中,你发现

了什么秘密?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小分数就小。

3,练习,看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教师手指着课题:认识几分之几)你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三,实践与运用。

师:小明上了认识几分之几这节课后回家写了篇数学日记

我们一起来看看。

20xx年11月29日晴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非常的开心。下午回家,发现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晚上我们一家人开始庆祝生日,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我吃了其中的4块,剩下的分给爸爸妈妈吃

根据小明的日记你能提出一些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吗?

先想想,再举手说说。

教师可预备以下问题:

1,如果剩下的都分给爸爸和妈妈吃,你觉得爸爸会吃几分之几?妈妈会吃几分之几呢?为什么?

2,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和妈妈分别吃蛋糕的几分之几?

3,如果你是小明,你想怎样分这块蛋糕?

四,结束教学。

三年级几分之几教案(篇6)

《认识几分之一》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小猴今天过生日,猴妈妈为他们准备了好吃的蛋糕,想一想,要把这个蛋糕分给两只小猴,怎么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T:那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1/2)你是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它的1/2)

2.如果要把这个蛋糕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1/4)你是怎么得到1/4的呢?

S:这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分得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4。T:这里的4表示的是什么,1表示的又是什么? 3.揭示课题

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分数,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对比分析,探索新知

(一)总数不同,但平均分的份数相同,用来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也相同。1.初步感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4份,每份是它的1/4.谈话:吃完了蛋糕,猴妈妈把准备的一盘桃子拿了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桃子啊?(4只)

要把这四只桃子分给四只小猴,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呢?(平均分)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来帮助猴妈妈分一分,并且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后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猴妈妈公平分桃的?

为什么要把这些桃平均分成4份呢?每只小猴分得了这4份中的几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谈话: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一个桃子,一个桃子占了整体的1/4,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1/4。

板书: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4。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又表示什么呢?

S:4表示的是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的是一只猴子得到的份数,所以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1/4。

这里的它是指这4个桃,也就是这一个整体。

2.改变桃的个数,再次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想一想,如果猴妈妈有8个桃,还是平均分给这4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S: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1/4。3.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谈话:刚才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现在8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还是用1/4表示,奇怪了,怎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 S:因为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如果把12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有16个桃呢?如果有100个桃呢?甚至更多呢?回顾我们刚才分桃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是啊,不管有多少个桃,只要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用来表示其中1份的分数也不同,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1.改变小猴只数,深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想一想,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2.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同样是4个桃,为什么上面的每份用1/4表示,下面的每份却用1/2表示呢? S:因为上面是平均分成4份,下面是平均分成2份。那通过刚才的对比,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3.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想想做做

1.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每个球是这一盒的几分之几? 每个蘑菇是这一盘的几分之几? 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后面两题同样是六个苹果,同样求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为什么求得的分数不同呢?

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一个平均分成三份,所以它的分母就是3,一个平均分成2份,所以它的分母就是2.我们在求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时主要看是平均分的份数,平均分成几份,那么它的分母就是几,它的分子就是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填一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把12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了它的1/4(2)把12个正方体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了它的1/3 谁来说一说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小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求得的分数也不同。

提问:你还可以把12个小方块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 3.在每个图里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先来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1/3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下同

自己在书上先分一分再涂一涂。说一说你是怎么分怎么涂的。

把三朵花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有1朵花,所以就涂一朵花。下同

4.动手找分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分数应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动手找一找分数。

每个同学准备12根小棒,我来报分数,你们拿出相应的小棒。

首先拿出这堆小棒的1/2.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拿了几根,为什么? 小棒放好,接着拿出这堆小棒的1/3.(2)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自己动手分一分,拿一拿。谁来说一说你拿了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怎么拿的? 可不可以拿1/

5、1/

7、1/

8、1/

9、1/

10、1/11,为什么? 因为12根小棒不能平均分成5份。

六、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呢?

2.其实有关分数的奥秘还有很多,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带着你们善于发现的眼光和善于思考的头脑去感受分数,体验分数,亲近分数。

小编推荐

几何形体教案通用


“几何形体教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思考。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 教案和课件编排得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将会持续为您提供更多的内容和服务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我们!

几何形体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对应数量与数字1~10。

2、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数字卡(1~10)》(自制的及挂图)、1~10的数字儿歌、教室里的各种物品、蜡笔、自制人物教具、篮子六个(在篮子上贴上1~10的数字)、自制花(花瓣上贴不同数量的小画点)

1、出示1~10的挂图。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复习数数,请看图片,老师指到哪个东西就请小朋友数出来。

2、点数实物。

师:请小朋友们现在数一数,我们教室里的桌子有几张?黑板有几个?玩具柜有几个?……

二、教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以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小豆豆明天要过生日,她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生日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幼儿回答)

师:那我们送小豆豆什么生日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小朋友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花(教师把花洒在桌面上)请小朋友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说)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篮子,大家仔细看一看,小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师:在采花时小朋友们要让花的点子与花篮上的数字一样,听音乐开始采花,音乐停了采花结束

活动结束:

采花结束后,教师要找幼儿说一说:“你们采了几朵花?采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只要能说出点子和数字一样或数字和点子一样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几何形体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在参加 ”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于是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以游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亲自操作,认识并熟悉6的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活动准备1.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2.带磁铁鸡宝宝卡片若干。

3.树的挂图4幅,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 老师和小朋友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5.4.3.2数的组成及分解。

老师:今天鸭妈妈很高兴,因为它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们,你们看一下鸭妈妈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做客呀?(老师出示6只鸡宝宝的卡片并和幼儿一起数数共6只)老师:鸭妈妈要把鸡宝宝安排住进两个房子里,是两个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么样分配这6只鸡宝宝,有多少种办法可以让鸡宝宝住进去呢?办法是不能重复的,看一下哪几位小朋友能帮鸭妈妈把鸡宝宝安排房子住进去,好不好?

请小朋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朋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总结归纳得出5种分法。

3. 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令幼儿发现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合起来还是得到这个数。

4. 巩固练习游戏:摘苹果比赛老师:(出示苹果树的挂图)小朋友你们看,树上的苹果熟了,想不想把它们摘下来呀?我们来进行摘苹果的比赛好不好?(把小朋友分为4个组进行)我们先讲一下比赛规则: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里的苹果加起来要等于6,每一组派一个小朋友上去摘,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苹果摘下来放得对不对,有多少种方法放这些苹果,要两边加起来都是等于6喔。如果他放错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帮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复。我们来比一下哪一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几何形体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加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4的加法。

2.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提高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4条小金鱼怎么放进两个鱼缸?

(1)小兔约好一起去摘花朵,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提问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

列出算式1+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2)依次出示小乌龟、小猫、表示加法算式2+2=4、3+1=4,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3)引导幼儿观察1+3=4和3+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3.看图摆算式。

(1)小猴子去摘玉米,先来了一只猴子(出示一只猴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猴子(出示三只猴子图片)问:1只小猴子再添上三只小猴是几只小猴呢

(4)依次出示小兔、小鸡、表示加法算式2+2=4、3+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3=4和3+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1.区域投放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供幼儿操作用。

2.完成幼儿用书p14“地上的影子”任务。

几何形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 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几何形体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几何形体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几何形体,并分类。

2,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的几何形体,体验游戏的的愉悦感。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课件,2.幼儿玩具,3.生活中物品,4.练习卡片,5.音乐律动。

活动过程:

一.热身,音乐律动《公共汽车》

师:老师收到了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给小朋友们发来的邀请函,请小朋友们去那里参观,老姐我们的小气车来了,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二.导入:情境导入(构建区和拼插区玩具混放)师:不知道是哪位小朋友,玩完玩具没收拾好,请小朋友帮忙那收拾好,分分类摆放整齐。

提问:1.小朋友们是怎么分类的?

2.构建区有哪些形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三.练习:师:几个形体乐园的园长要和小朋友玩闯关的游戏,小朋友们有信心通关吗?过全关有奖品哦(勇士小勋章和一件形体礼物)1.第一关,课件,请幼儿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形体,并统计数量。(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2.第二关,生活中物品,老师说出一种形体,幼儿快速的找出行对应的物品,(可多次练习)并统计数量3.第三关,练习卡,老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在练习卡上练习(几何形体乐园练习片1.2)小结:师:恭喜小朋友们过关,一会老师会发小勋章和礼物,现在老师要问小朋友,1,我们今天到哪里参观了?(几何形体乐园)2.在乐园里我们认识了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活动延伸:1.发现勇士勋章,和几何形体小礼物。

2.家庭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有哪些几何形体?并统计数量。(每位小朋友一张统计表格)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跟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再见,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要回家了!(播放开始音乐律动)

活动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以验证方法。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几何形体教案 篇7

1、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能听清楚指令,用动作准确表示左右。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六页《左手右手》,红色水彩笔。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身体部位的左右。(手、手臂、肩膀、眉、眼、鼻孔、腿、脚等)

2、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指令做相应动作。如:摸耳朵、举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头、右手叉腰等等。

1、出示视力表,视力表上有很多图形符号,你能说出来是什么意思吗?

2、引导幼儿辨别图形表示的方位。

3、根据教师所指的图形,幼儿用动作表示方位,如:上、下、左、右。

4、再次观察视力表,听指令请说出最下面一排第三个鱼骨头朝哪个方向?

1、三位幼儿排成一排,说说XXX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幼儿两两相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六页《左手右手》。仔细看一看画面中小朋友的左手在做什么动作,右手在做什么动作。

4、完成活动材料后,幼儿与同伴说说图中角色的左右与自身左右的关系。

5、在此基础上,用红笔将图中小朋友的左手圈出来。

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

几何形体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几何形体,并分类。

2、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的几何形体,体验游戏的'的愉悦感。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幼儿玩具,

3、生活中物品,

4、练习卡片,

5、音乐律动。

师:老师收到了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给小朋友们发来的邀请函,请小朋友们去那里参观,老姐我们的小气车来了,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

师:不知道是哪位小朋友,玩完玩具没收拾好,请小朋友帮忙那收拾好,分分类摆放整齐。

3、第三关,练习卡,老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在练习卡上练习(几何形体乐园练习片1、2)

小结:师:恭喜小朋友们过关,一会老师会发小勋章和礼物,现在老师要问小朋友,

2、在乐园里我们认识了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

活动延伸:

1、发现勇士勋章,和几何形体小礼物。

2、家庭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有哪些几何形体?并统计数量。(每位小朋友一张统计表格)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跟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再见,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要回家了!(播放开始音乐律动)

几何形体教案 篇9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物体的兴趣。

正方体、长方体实物纸盒若干、正方形纸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师:西关大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老师给大家一个任务,用长长方方的物体拼建西关大屋。在拼建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这些长长方方的物体。

2.感知正方形与正方体的不同。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请找出正方形,说说正方形是怎样的?

(2)桌上还有什么?摸摸纸盒,有什么感觉?

(3)用正方形纸量一量纸盒,并在量过的纸盒面上写上数字1-6.

小结: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3.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

(1)请在长方体纸盒每个面上写上数字1-6,对应比较,说一说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2)请分别把正方体和长方体积木的六个面拓印在记录单上,比较说说正方体和长方体印章的异同。

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寻找课室里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提问幼儿你挑找到是什么体?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拼建西关大屋。

几何形体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几何形体,并分类。

2,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的几何形体,体验游戏的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玩具,

3.生活中物品,

4.练习卡片,

5.音乐律动。

活动过程:

一.热身,音乐律动《公共汽车》

师:老师收到了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给小朋友们发来的邀请函,请小朋友们去那里参观,老姐我们的小气车来了,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

二.导入:情境导入(构建区和拼插区玩具混放)

师:不知道是哪位小朋友,玩完玩具没收拾好,请小朋友帮忙那收拾好,分分类摆放整齐。

提问:1.小朋友们是怎么分类的?

2.构建区有哪些形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三.练习:师:几个形体乐园的园长要和小朋友玩闯关的游戏,(教案出自:教案网)小朋友们有信心通关吗?过全关有奖品哦(勇士小勋章和一件形体礼物)1.第一关,课件,请幼儿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形体,并统计数量。(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2.第二关,生活中物品,老师说出一种形体,幼儿快速的找出行对应的物品,(可多次练习)并统计数量

3.第三关,练习卡,老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在练习卡上练习(几何形体乐园练习片1.2)

小结:师:恭喜小朋友们过关,一会老师会发小勋章和礼物,现在老师要问小朋友,

1,我们今天到哪里参观了?(几何形体乐园)

2.在乐园里我们认识了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

活动延伸:1.发现勇士勋章,和几何形体小礼物。

2.家庭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有哪些几何形体?并统计数量。(每位小朋友一张统计表格)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跟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再见,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要回家了!(播放开始音乐律动)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13篇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兴趣是影响幼儿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大胆的尝试,积极创造,将已获得的知识发挥和利用。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比较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必须强调游戏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后,幼儿虽然对这些图形有所了解,但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还有些模糊。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并能按图形进行分类,我又设计一节复习这三种图形的教学活动。活动以情境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贯穿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三种图形的认识,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对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2、学习按图形分类。

教学准备:

1、小路一条,上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大小不同的图形。

2、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路牌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

1、师:今天兔妈妈要带小兔子们到树林里采蘑菇,带领幼儿向前走。走到正方形的路牌停下,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一样大的角)

2、依次对圆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特征,(圆圆的没有角)和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游戏铺路

1、 师:刚走了几步一个小兔就摔了一跤, 小兔为什么会摔跤呢?(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原来小路上有许多坑。)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小坑,谁能想办法把路铺好,让小兔快点去采蘑菇呢?(把坑填平)

2、我们来铺路吧,铺路时要把三角形放进三角形坑里,圆形放进圆形坑里,正方形放进正方形坑里。(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同来铺路)

3、现在我们把前面的路铺平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呀!又有一只小兔摔倒了,看看路上有什么?先引导幼儿说出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石子。再要求幼儿把这些石子捡起来,(要求每个幼儿捡一个石子)

4、请小朋友举起手中的石子说说自己捡的是什么形状的石子。

5、请小朋友将不同形状的石子送到相应形状的盒子里,如:正方形石子就送正方形的盒子。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数来描述图形。

3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固体胶。

2.ppt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片

3魔术箱、魔法棒。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师:小朋友们,(教案.出自:.教案网)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图形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2.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到了,图形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3

一、通过游戏“猜猜看”导入,让幼儿复习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认识。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宝宝,我先不告诉你们它的名字,我来说说它的样子,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它是谁?好吗?

教师:这个图形和太阳公公的形状一样。(根据这一特征,幼儿可以猜出是圆形。如果不能,教师再说第二个条件。)

教师:对,是圆形宝宝,我们和圆形宝宝打个招呼吧!

教师:还有一个图形宝宝,它有三个尖尖的脚,三条直直的边。(根据这一特征,幼儿可以猜出是圆形。如果不能,教师再说第二个条件。)

教师:对,是三角形宝宝,我们和三角形宝宝打个招呼吧!

教师:还有一个图形宝宝,它和我们的电视架是一样的形状的。(根据这一特征,幼儿可以猜出是圆形。如果不能,教师再说第二个条件。)

教师:对,是正方形宝宝,我们和正方形宝宝打个招呼吧!

二、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教师:这些图形宝宝小朋友们都认识,那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和他们的形状一样呢?(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如手帕是正方形的,饼干是圆形的等等。)

三、出示用几何图形拼好的范例。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

教师:你们看,这幅画漂亮吗?

教师:这是用许多的图形宝宝拼成的图画。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这幅图里有哪些图形宝宝呢?每种图形宝宝又有几个呢?(请小朋友观察,并说出来)

2、用排队的办法来摆出图形。

教师一边引导幼儿找出图形,一边用几何图形摆出来。(如:如果有三个圆形,就把三个圆形用排队的方式出示出来)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把图形宝宝都找出来了,时间不早了,我们和它们说再见吧!

四、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4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几何图形》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猜测中,学习推理、提问的方法。

【活动准备】

立体图形的盒子(正方体、长方体[有两个正方形]、长方体[全部是长方形]三棱柱),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礼物若干,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几何图形找朋友》

1、复习几何图形名称

2、游戏《几何图形找朋友》

玩法:一个立体图形找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它们之间要有关系。找到朋友放在垫子上回到座位上。

●第一次游戏

----提问:谁和谁是好朋友,它们有什么关系?

●第二次游戏

---提问:一个立体图形只能有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吗?

小结:这些几何图形中,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一个平面图形做朋友,有的立体图形可以找到两个平面图形做朋友。

二、游戏《猜礼物》

玩法:礼物藏在几个盒子中的某一个里,不能走上来看,不能用手触摸。但是你可以问我问题,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猜对了礼物就归你。

规则:

1、不能上来看,也不能摸盒子,只能问问题。

2、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

●第一、二次游戏:教师藏礼物

----提问:可以怎么问呢?(引导幼儿问:礼物是藏在XXX的盒子里吗?)

●第三、四次游戏

师:这次请一个小朋友来藏,谁愿意来猜?

-----提问:哪一个肯定不是的?

小结:立体图形的罐子上面有平面图形,只要问问上面有什么平面图形,就能够猜到礼物藏在那个罐子里。

●延伸:今天我们试着在三(四)个罐子中间猜糖果藏在哪?我还有一些礼物,如果藏在更多的罐子里,你能够用今天的方法猜出它藏在哪里吗?

教师通过“猜礼物”这样一个游戏设计,主要将目标定位在图形的认知上。我们知道大班幼儿对于大多数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基本上都是能够认知和说出图形名称的,是不是儿童能够叫得出这个几何图形的名称就表明儿童对这个图形的特征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呢?老师们,让我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一起来探讨吧!

抛问:

1、你认为教师要帮助儿童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关系,加强认知重点应关注什么?

2、如果第二环节,不用“猜礼物”的提问方式表征图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采用怎样的活动形式进一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关系?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

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鼓励幼儿和同伴画得不一样。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每组六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记号笔、油画棒、糨糊、抹布。

3、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

幼儿讨论后,师总结: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贴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2、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

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

幼儿回答后师总结。继续出示几张图画纸请幼儿联想。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师指导。

(1)选择一几何图形。

(2)想想它象什么。

(3)贴于适当位置。

(4)根据想象添画。

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联想丰富、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延伸活动:

在区角游戏中提供想象添画的材料。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6

1、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几何图形拼物粘贴的基本技能。

2、学习表现物体主要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

3、鼓励幼儿和同伴画得不一样,培养创新意识。

1、每组六种大小各异的几何图形;

2、课件、范例;

3、记号笔、油画棒、胶水。

一、直接出示范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

T: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图,看看画的是什么?

你知道是怎么画成的?

你认识哪些图形宝宝?

二、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形卡片

T:这些图形宝宝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几何图形。

T:你能像老师一样用这些图形宝宝拼出一幅美丽的画吗?我请小朋友来试试。

三、个别幼儿黑板上操作,教师带领幼儿边讲解边评价。

提醒幼儿粘贴时要注意的地方。

T:仔细看看这只小鸟有什么地方有问题?(缺了眼睛)

告诉幼儿有的细小的地方我们可以用记号笔帮它添画上去。(教案.出自:.教案网.)还有一些背景也可以。像这条鱼应该在哪里游?那我们可以帮它添上河水,天空中可以天上云朵等。

四、欣赏课件

T:老师还带来了几张拼图画,我们一起来看下。

①图上是什么?运用了哪几种图形?

②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用这些图形宝宝拼出一幅美丽的画?

五、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注意画面合理布局,粘贴时胶水适量,保持画面整洁。

(2)鼓励幼儿大胆拼摆,并可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适当添画。

六、展示作品,总结评价。

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一幅画,请作者介绍。

表扬想象丰富,画面整洁的幼儿。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7

有趣的几何图形(科学)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8

【活动设计】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尤其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让幼儿牢记对形体的认识和区分,而忽视对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本活动中,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随着“修路”和“到兔妈妈家做客”等游戏情境步步深入,同时通过音乐的有机渗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重点)

2、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难点)

3、体验帮助他人的体验劳动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已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了解这几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

1、户外场地:地上画有三角形等图形。

2、用硬纸板铺一条弯弯的大路(挖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简单布置场景兔妈妈的家,另一老师戴头饰扮兔妈妈,准备不同形状的小粘贴。

3、幼儿每人胸前都戴上图形。《小汽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发活动兴趣。

1、师:今天兔妈妈请我们去做客,可是她家太远了,

我们得开车去,路上小司机们要小心哦,别撞车。

2、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向兔妈妈家。

3、途经各图形处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在大路的处停下,师:哎呀路坏了,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铺路)

二、帮兔妈妈修路。

1、引导幼儿观察路面:“这些坑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找出和坑一样形状的图形来”。

2、提出铺路的要求: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图形来修路了,小朋友在铺路时要看清楚坑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把它修补好。

3、幼儿开始修路,师巡回观察指导:

“你用哪个图形修补路面的”

“你用的图形是对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没有修补好,怎么会这样的啊?”(提示幼儿注意图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这么快修补好了路,***还没修好,能去帮助他吗”

4、共同欣赏修好的路,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样的图形来修补路面的(如:我用*形来修路的或我用*形来修路的),复习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去兔妈妈家做客。

1、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在修好的路上开汽车到兔妈妈家,体验成功的喜悦。

2、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敲门: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兔妈妈出示圆形说:“和我一样的图形宝宝请进来!”幼儿按要求进入。( )依次进行。“正方形宝宝请进来”“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宝宝请进来”。

3、向兔妈妈问好。兔妈妈出个难题:请小朋友把散放在家里的图形分类收拾好。

4、老师拿出小粘贴说:“兔妈妈说谢谢你们帮它把家收拾好了,它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启发幼儿向兔妈妈致谢。然后去跟在座的老师说说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粘贴,说对了旁边的老师会给你贴在衣服上。

5、和兔妈妈道别,随音乐开车回家。

延伸活动:回教室拼摆添画图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小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之前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决定采取游戏的形式检验幼儿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加深幼儿的知识点。于是,我设置了游戏情境:到兔妈妈家作客,以开车经过的路坏掉为主线,引领幼儿观察思考:“路面”(纸壳铺成)上坑坑洼洼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从而产生铺路的愿望,幼儿纷纷寻找相应的图形进行补拼,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启发幼儿说出:“我补上了XX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然后给予表扬,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满足。

接下来的环节是“到兔妈妈家作客”,幼儿来到“兔妈妈家”,面对散落在地上的图形,幼儿根据要求,迅速按标志将图形正确分类……

最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设置了“奖励小粘贴”的环节,幼儿的兴趣浓厚,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拿到粘贴纷纷着旁边的客人老师讲述手中“小奖品”的特征。“我的小粘贴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条边、三个角……”大方的表现,流利的表达,令观摩的教师赞叹不已。

反思小结:

反思总结本次开放活动,我认为优点也有不足,具体表现在:

成功: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精神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活动中自然的渗透了礼貌教育,如:“兔妈妈家到了,小朋友,我们怎样进去呀?”幼儿:“敲敲门,说我可以进来吗?”有的孩子甚至活学活用,把学过的英语也用上了,一句“MayIcomein?”博得了周围老师的掌声。孩子灵活的表达方式,充分验证了情感教育的成果。

整个活动环环紧扣,衔接自然,孩子们被带进了游戏里,跟着老师的节奏,不知不觉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活动,我发现了这种形式深受孩子喜欢,活动的重难点很容易被解决。

不足: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不足,那就是,对于复习内容,目标略低了一些,如果再增添点难度就更好了,可以在活动中体现“利用图形拼摆各种形象”、“图形填画”等,在幼儿掌握图形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挑战一下“困难”。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使幼儿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9

目的: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地关系

材料:积木、纸、笔

要点: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画积木,教孩子拓的方法及指导孩子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

(1)家长和孩子一起取来积木、纸笔取出一块正方形积木,先让孩子用手触摸积木感知观察外形特征,然后家长示范描画的方法。方法:把积木放在白纸上,左手压在积木上,右手握笔沿边描出,每描一面在积木上贴一个小帖纸做记号。

(2)全部拓画后,让幼儿在每一图形上写上数字,看有多少个?这数字就说明正方体有几个面,然后问孩子正方体有几个面呀?

(3)用积木的另一个面在其他描画好的正方形上比,让孩子观察6个面使一样大的。

(4)取其它形状的积木来拓画。长方体有多种样式,让幼儿更多的观察和了解,重点放在比较不同上。

(5)让孩子结合生活,找找有什么物体和这些相同。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10

4.1几何图形说课稿

双庙集初级中学:段厚全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将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对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小学阶段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点、线段等几何图形已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对几何图形并不陌生。从课程设置看,本节课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础。从发展学生能力看,本节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对培养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既有的知识和能力,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几何模型或实物,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是教学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教学难点。

(基于对教材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如何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二个方面:教法学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观察---交流---概括---应用”的模式方式,注重实验探究、自主讨论、自主讲课,直观演示和模型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需要准备自制教具和相应学具。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理解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以上就是教法学法分析,如何具体施呢?下面我们来看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把它分为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探索新知,尝试应用;

(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四)总结交流,布置作业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认识到这些简单或复杂的图形,构成了我们身边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认识美、体验美。此时学生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没有理由不学数学,没有理由不学好数学。

(二)探索新知,尝试应用

学生通过分组观察,交流,讨论,然后上讲台自主讲课。通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自主讲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使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

一、此时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自主上台发言,通过学生的发言,讲解,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活动

二、探究立体图,1、通过问题一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让学生再次认识立体图形。

2、通过问题二,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在练习中提升感性认识。为随后的探究活动作铺垫。

3、通过问题三,议一议,(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小组交流它们的异同。

此时学生经历了观察、感受、比较、交流等活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立体图形的概念,教师补充完善。

从中总结出立体图形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说出常见的立体图形,就不是一件难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一。

4、至于平面图形的概念,较立体图形好理解,让学生通过展示,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经过讨论得出概念。

4、根据认识规律,使即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让学生尝试练习,加强认识。同时,从练习中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适当调节教学进度。为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立体图形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

(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通过活动三,设置了练习,练习的设置体现基础巩固,提升新知。培养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学生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形状的感性认识,培养抽象概能力。并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为了培养学生常反思、常总结,使新旧知识相融,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所以我安排了第四个教学环节)

(四)总结交流,布置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给其他同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了巩固性作业和设置性作业,其中作业2利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设计制作交通标志,这一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放性,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平台。

五、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关注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从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引入,到对图像的宏观观察与微观剖析,直至在欣赏过程中结束,最终用数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几何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自由讲解,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动手实践、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关注数学能力的开发——无论让学生小组合作、还是自主设计图案,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

4.任何完美的教学设计,都有可能会遇上不可预测的情况,所以我预留一定的时间来处理。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11

幼儿园说课稿《有趣的几何图形》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有趣的几何图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幼儿园说课稿《有趣的几何图形》。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土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小塑料筐。

知识准备: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情景表演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铺石头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此外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谈话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3、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铺石头”中渗透了方位词教学及社会情感教育等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朋友铺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几何图形。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坑的形状。

2、认识几何图形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在活动中,我帮幼儿复习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等多种方法巩固几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及区分。

3、铺路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路”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示路”上面画有大小不同图形“坑”若干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个塑料框。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捡石头!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12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几何图形描摹画》

【活动目标】

1、复习用几何图形拼画、描画的基本方法。

2、根据主体物的不同,添画不同辅助物,形成情节和场面。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尝试精神,发展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各类几何图形。

2、水彩笔、蜡笔、纸。

3、投影机、覆盖片、泡沫板。

【活动过程】

一、复习描画的基本方法

师:小朋友已经学过了描画,请告诉老师什么叫描画,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描画,其他幼儿观察描画是否正确。要求沿着几何图形轮廓线描,手不能移动。

二、欣赏投影片,开阔思路,学习添画方法

1、分别出示覆盖片:鱼、鸟、地球。提问:画面上有什么?可以添画些什么就能形成一幅完整的画?

2、欣赏老师的添画。

内容: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大树被锯倒,小鸟没有家了。

c.在地球上架起一座通向月球的桥梁,到月球上去旅行。

三、交代要求,幼儿绘画

师:今天我们也来描图形添画,看谁拼的画和别人不一样,添的画也和别人不一样。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拼画、描画,鼓励幼儿大胆添画,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有关情节,协助幼儿克服各人绘画中的难点。

四、讲评

1、幼儿讲评。

提问:

a.你认为哪张画描画得非常准确?

b.你认为哪张画内容独特?

e.你认为哪张画还需要修改,怎样改?

2、教师讲评。

发现重叠拼画的方法,请用重叠拼画方法的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方法。

几何图形幼儿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准备: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流程: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一)引出课题

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2、它们长得怎么样?

(二)游戏巩固

1、游戏:捉迷藏

a、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2、游戏:小小邮递员

a、 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 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

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游戏:拼图

a、 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英语七年级教案范文十三篇


趣祝福小编非常用心地为您推荐一篇"【标题】"的文章。每名教师都需要在课前拥有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于编写教案课件并不陌生。教案和课件是高效教学的必要条件。以下文章仅供参考,仅供您初步了解!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1. 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1.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1. 师出示名言,生齐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1. 找一位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学生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2、难点: 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2】

Paragraph 1 A:Sin sends Ma a pht and ass Ma t repl.

Paragraph 2 B. Sin wants t be Ma’s penfriend and he gives se infratin abut hiself.

Paragraph 3 C,Sin gives infratin(信息)abut his

schl ,sprts ,his best subect and his drea b.

Paragraph 4 D.Sin tals abut his fail and he.

根据Sin的信,在下面格子里勾出他在信里提到过的信息。

Favurite hbb Other hbbies?

2,阅读第 二段,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T)还是错误(F)。

1.Sin’s parents wn a Chinese restaurant.

2.Sin and his fail live far fr the restaurant.

3. Sin can spea Chinese and he als can write it ver well.

4, Edwin is Sin’s brther and he is an engineer in Lndn.

3,阅读第三,四段,选择最佳答案。

1,What are the teachers lie in Sin’s schl?

A, rude B friendl C bring D strict(严格)

2,What des Sin want t be?

3, Where is Sin in the pht?

4,Which f the fllwing is NOT true?

A,Sin lives near schl.

B Sin is een n plaing rugb.

C Sin is in Fr One at Waler Schl.

D Sin’s best subect is English.

Fill I 用适当的词填空(一空一词).

Sin writes a letter t Ma and he wants t be Ma’s____________. Sin tells Ma sething abut hiself.

He’s___ _ears ld. He’s 163 c. He has __ hair and _____ees. He lies plaing best.

Sin has a brther. His nae is . Sin’s brther is 23 ears ld and wrs as an . Sin lives near his schl, s he ges t schl .

He ens plaing rugb and in winter, and in suer. His best subect at schl is . He wants t be ______ ______when he grws up.

Everne needs friends.

Friends are sunshine in ur lives.

u can use: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3】

一、简介

本次任务型活动课的主题为: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

关键信息:任务型学习的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生分析

本次活动课适合初一年级的学生(即13-14岁年龄段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问候、打招呼,交换有关个人、家庭、朋友等的基本信息,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简单的句子,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在课堂活动中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能适当地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包括本单元的重点词汇、任务型听力练习、对话练习及语法重点(Grammar Focus);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包括词汇扩展、语言知识综合运用及各类阅读文章,并附有自测(Self Check)部分,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最后还有让学生轻松一刻的卡通幽默 (Just for fun)。

四、教学设计

核心任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学目标:

掌握表示动物的名词和具有动物特征的形容词,例如:koala bear (树袋熊),tiger (老虎),elephant (大象),dolphin (海豚),panda (熊猫),lion ( 狮 ),penguin (企鹅),giraffe (长颈鹿);cute (逗人喜爱的),smart (聪明的),exciting (令人激动的),friendly (友好的),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4】

【课题】

Unit1 My name’s Gina.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并规范字母Ii-Rr.

2. 识记本单元词汇:what, this, in, English, a, an, map, orange, jacket, key, quilt, pen, ruler, spell, please, etc.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对话中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如何礼貌的与他人交往。

【学习重难点】:

熟练掌握本单元词汇及语言结构。

一、自主预习

【预习任务】:

任务一:写出下列汉语的英语形式。

名字______遇见______问题,难题______ 回答,答案 ______

第一的________ 最后的________

任务二: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意思。

1.my_________

2.clock _________3.nice ________

4.what ________

5. your_________

6.hello _______

7.I________

8.you ________

9.his ________

10.her ___________

11.name__________

12.are________

13.is____________

【预习诊断】:

1. 选择题:

(1.)Kate has lost(丢失) _______key. _________asked _________for help.

A.her ,he, I B. his, he ,me C. his, she, I D. her, she, me

(2)_____ plus(加) seven is thirteen?

A. Five B. Six C. Eight D. Nine

(3)______ is her name ?

A. who B. what C where D. How

2. 写出下列英语形式。

(1):电话号码?_______________

(2):早晨好________________

(3):下午好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词的英语意思:

1). 早晨__________

2).下午_________

3).晚上___________

4).谢谢_________

5).名字________

6).好的________ or_________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5】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朗读和书写Aa-Hh八个字母。

2.了解一些常用缩略字的含义。

3.巩固所学的八个人名。

4.有英文名字的记住自己和同伴的英文名。

5.学会不同时段打招呼的用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说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听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独学、对学、小组合作,学会正确读写字母、英文人名及问候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交际观念。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会简单的问候用语及不同时段打招呼的用语。

2.八个字母的正确书写和记住尽可能多的名字。

三.学法指导:预习中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四.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本,教案

五.学习过程:

一、回顾反馈 预习提纲:

1. 正确朗读和书写Aa-Hh八个字母。

2. 巩固所学的八个人名,记住自己和同伴的英文名字。

3. 听读课本2c完成2c练习。

二、明确目标 学案教

学生自读目标 完成预习部分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看图片上的时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morning, afternoon and evening.这三个单词的区别,学会在不同时段来使用它们。通过图片的场景进一步加深对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这三个句子的理解和应用。

2.体会打招呼用语的奥妙所在,做到灵活运用。

1)Good morning / afternoon /evening:适用于比较正式客气的场合,双方都应说Good morning / afternoon /evening!例如:

A:Good morning,Miss wang.早晨好,王老师。

B:Good morning,Mr.zhang.早晨好,张老师。

2)Morning:适用于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或比较繁忙的情况下。

3)Hello:是最广泛、最简单的打招呼语,显得亲切自然。例如:

A:Hello,Dale.你好,戴尔。

B:Hero,Helen.你好,海伦。

4)Hi:在现代英语中,Hi比Hello用得更多,显得更随和。例如:

A:Hi,Han Meimei.你好,韩梅梅。

B:Hi,Lucy.你好,露西。

四、展示提炼 拓展延伸

1. 小组练习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Good morning, Helen! --- Good morning, Bob!

---Good afternoon, Eric! ---Good afternoon, Grace!

---Good evening, Helen! ---Good evening, Dale!

---Hi, Alice! ---Hi, Cindy!

---Hello, Frank! ---Hello, Dale!

2.各小组展示对话

五.课后反思:

从本堂课收获中,我觉得现在的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多鼓励差生开口说英语,并能及时地表扬他们。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教学效益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密度以及媒体的使用上。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6】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  文 年 级  七   年 级 时  间   月 日

课题 春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

抒发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

络结构。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法提示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

教学时 间 3课时    累计(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㈠ 导语设计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对春天的吟咏和称赞的诗句很多,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

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面,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㈡ 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㈢ 朗读训练

1.听读: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听老师范读来感受春天之美。

2.美读:伴随音乐的响起,学生用情品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3.赛读: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㈣ 听着大家优美的朗读,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那么本文分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画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说明: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后记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  文 年 级    七 年 级 时  间 20  月 日

课题 春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春景图。

2、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3、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的写景技法和语言特点

教法

提示 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

教学时 间 3课时    累计(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㈤学生自读逐图分析,用圈点勾画、旁批注释形式理解本分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感官技巧写景的方法。(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 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2.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3. 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找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4. 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5. 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教师归纳总结:词语的准确生动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语言色彩。如:“偷偷”、“钻”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时,又写出了小草顽强生命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官技巧,写出了春风的温柔、沉醉、和谐、动听,把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写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㈥ 教师归纳总结:学习了写景散文《春》,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了解到写景要善于观察,然后将零散的景物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一定事物为描写对象,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优美的语言、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描写技巧来抒发感情,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㈦ 用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绿》和《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找两个朗读比较好的学生伴随着音乐朗读,在优美的意境中结束本课节的教学任务。

说明:此项设计为了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为下节课练笔创设情境。

教学后记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  文 年 级    七 年 级 时  间 年  月 日

课题 春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法

提示 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

教学时 间 3课时    累计(  3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课时

一、 齐读课文。

二、 抽查背诵。

三、 精读前后两部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能找出来吗?能讲讲它们的作用吗?--叠用: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课文的最后三句“赞春”如何“赞”的呢?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娃娃)、美(小姑娘)、力(青年)。四、教师小结

五、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

七、作业设计:,背诵。

六、体验与反思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我看冬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教学后记

熊莉

[《春》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7】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英语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一)教材概述

本课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第一课时。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学会如何在饭店订餐以及进行简单的广告或海报的简单写作,本课时要求掌握基本点餐需要的词汇及基本用语,如面条,饮料等的种类及碗的大小的表达。主要语言点要求掌握would like的用法,列出具体句型。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四会三会词语、句型,并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进一步学习与区分。

Words:noodle beef cabbage potato special size bowl mutton.

Sentences: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What size bowl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2)语言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点餐,能在真实情景中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听力、英语会话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点餐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使语言学以致用,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在活动中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及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4、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对中、西方在饮食及用餐方面异同的对比,对祖国饮食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加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5、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习日常生活中有关食物的名称。

2、进一步学习与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3、含有would like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难点:

1、would like的用法及其与like在用法上的区别。

2、模拟生活场景点菜、用餐,并在该情景中运用当堂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操练。

二、说学生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知识基础方面缺少丰富的语言基础,对某些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思维能力方面虽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但知识扩展运用的能力有待培养。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部分学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鼓励他们勇于张嘴。此外,学生对有关食物的单词掌握不多,所以,本课预习作业为查找有关食物的单词。

三、说教法

1、《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育的目的是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

基于上述理论和英语课程标准对4级学生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设置情景让学生帮教师解决问题入手,并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游戏、竞争上岗多种活动方式;在教学策略方面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及TPR,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获得必须的知识、能力、信息和文化理解,最后小组合作表演在饭店点餐,实现了任务目标,感受到了成功。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本课所需要的录音、图片、文字制成PPT课件,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多向交流。

四、说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通过这次学习得到的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用生动可见的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2、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设置真实情景——订餐,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为避免在小组表演过程中其他同学不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其他行业也需要的英语技能,让学生从乐学、会学到创学。

3、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连贯的听说读写,游戏,竞争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学习策略的指导

在课堂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能力。

五、说流程

1、总体设计及依据在任务型活动中热身。

通过询问学生平时爱吃的食物来引导学生之前学过的一些关于食物的单词,然后创设在餐厅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来,让学生切实体验英语真正学以致用的真实成就感。

2、教具准备:教学卡片、PPT幻灯片、录音机、粉笔、黑板磁铁。

3、分步设计及依据。

Step1:在任务活动中热身;

活动一:chant;

活动二:Guessing games;

活动三:利用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在英语国家人们的点餐习惯及基本流程;

活动四:学生俩俩合作,试着模仿课本上主人公点餐,找出不认识的单词及主要句型并加以勾画,并小组汇报员说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再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Step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操练新学词汇及句型;

Step3通过三个活动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次熟练对新学语言点的练习,之后让小组汇报员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以此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Step4Summary,以PPT幻灯片来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把词汇和句型分别归纳、总结以便学生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板书设计。

六、教学效果预测

七、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要形式多样,避免课堂的死板、生硬;

2、尽量合理组织教材,整合教材内容以便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课件制作要充满色彩,并且简洁明了,注意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观看幻灯片上而忽略了其真实的学习作用;

4、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把中西饮食文化习惯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饮食文化习惯并要求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文化习惯;

5、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让主动会话,增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灵活性。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8】

1.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一一“物外之趣”。

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学会观察事物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1)、教师出示几幅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图画,引起同学们对童年的回忆。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请同学们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

(3)、教师设计问题引入课文,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美好童年,你们想过怎样将他们表达出来吗?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沈复的《童趣》,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他的童年的。

教师引导: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由男生和女生来读。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趣”,得出文章是围绕“趣”字展开的。第一自然段总写童年时有物外之趣,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到观蚊之趣,观土墙、花台之趣,观虫斗驱蛤蟆之趣。

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例如:①、第二自然段通过想象和联想将蚊子和白鹤联系起来。

②、第三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由一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事物。

③、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

(4) 教师总结,让同学们学会观察事物,学会联想和想象,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5)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各种写作技巧写一篇以“童话”为话题的短文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9】

Unit 4 Goodbye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A: Learn to say: : 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 ,Goodbye , See you , Good night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听懂、会说句型: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 , Goodbye , See you, Good night. 2. 鼓励学生多说、多用英语。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祈使句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使用相应的句型。 教学准备: 幻灯片, 钟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 1. Sing a song: Hi, Nancy! 边唱边交际表演。 2.Greetings: Hello! Hi! Good morning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 3.  Free talk : T:  Hi /Hello ,I m  Miss Chen, what s your name? S:  Hi/Hello, Miss Chen, Im ××. T: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 this is ××. S1: Nice to meet you, ××. S2: Nice to meet you, too.   S1: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 this is ××. S2: Nice to meet you, ××. S3: Nice to meet you, too.   S1: Hi, Im Nancy, this is my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 S2: Nice to meet you ... S3: Nice to meet you, too.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Learn to say: Get up, ××,All right a. 利用课件:时钟显示时间6:00; 一个女孩正在起床. T: This is Meimei. Oh, Its six. Get up, Meimei. 幻灯片播放: All right . (  say All right ,do Get up ) b. Read after the T. Get up All right   c. Practice : T-S, S-S  , Group work . Work in pairs. 利用情境,学生进行组组、男女生的练习。 2. Learn to say: Go to school now ,××.Ok, ××,Goodbye. a.  切换幻灯片: 时钟显示7:30. 一个小女孩背书包打算去学校. T: This is Wanzi. Its half past seven now. She should go to school. Go to school now, Wanzi. 幻灯片播放: Ok. Goodbye. b.  Read after the T. Go to school ,now Ok. Goodbye. c. Practice : 开火车练习: S1: Go to school, ××. S2: Ok. Goodbye. Go to school, ××. S3: Ok........  3. Learn: Go home now, ××, All right, See you, ×× a. 切换幻灯片: 时钟显示5:00, 一个小男孩骑车打算回家. T: Look, this is Xiaoxin, Its five oclock, school is over. Go home now, Xiaoxin.  幻灯片播放: All right ,See you. b. Read after the T  Go home. See you c. Practice(练习时,可把see you 和Goodbye 交换使用。) 4. Learn: Go to bed now ,××,Ok ,Good night,×× a. 切换幻灯片: 时钟显示9:00. 一个小男孩准备睡觉. T: This is Mingming. Its nine. He should go to bed now. Go to bed now, Mingming. 幻灯片播放: Ok, Good night. b. Read after the T. Go to bed   Good night c. Practice and check. 5.  Boys and girls, Im tired. Lets have a rest . Now lets play a game :Guess:  (Teacher act Get up. What am I doing? student guess. 也可师生角色交换.) Step 3: Say a chant: (幻灯片切换至CHANT, 并播放鼓点音乐, 教师领读后 学生跟读, 熟读后可进行小组比赛.) Step 4: Consolidation. 1. 通过幻灯片的播放,学生跟读课文并尝试根据图画背诵课文. 2. Act the part A. (引入竞争制,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Step 5: Sing a song: Goodbye! (不要求在课上全部会唱, 可布置学生在课后练习歌曲.) Step 6: Homework: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about Part A three times . 2. Sing Goodbye ! Design: Unit 4 Goodbye Get up, ××. All right. Go to school now, ××.  Ok, ××. Goodbye. Go home now, ××. All right. See you, ××. Go to bed now, ××. Ok. Good night, ××. 教学后记: 运用符合三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卡通人物贯穿于课文的传授,学生学习英语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更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本课主要的句型。另外,歌曲和CHANT的加入也增添了本节课的趣味性,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很好。看图背课文环节使原本死记硬背变成理解性、灵活性记忆,突破了传统的方式,学生更易掌握、记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B Look and learn :a bookcase, a desk, a bed, a sofa, a fridge, a chair, a table, a telephone.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会说单词a bookcase, a desk, a bed, a sofa, a fridge, a chair, a table, a telephone. 2、能听懂教师简单的课堂用语,并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3、鼓励学生多说、多用英语。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认识,会说,会用B部分的单词。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B部分单词中元音字母的发音,尤其是一些双元音。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课题:Unit4 Goodbye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Sing 《Hello》《 Hi, Nancy !》师生互动。 Free talk Hello, everyone ! Good morning, everyone…以及围绕上节课所学句型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 Ss learn to say new words. (bed, bookcase, desk, chair, table) 1. T: Boys and girls, let’s go to my bedroom. 引导学生提问What’s this? T: This is a bed. (S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a bed, a bed, this is a bed ,this is a bed .) (升降调朗读) T: Look at this bed, what colour ? S: Pink./ A pink bed.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say a chant, ok? (A bed, a bed, this is a bed ,a pink bed, a pink bed, I like a pink bed.) Practice in pairs. Check and say one by one. 2. 同法教单词 bookcase. 3. T: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 S: Ok.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某物品的简笔画,学生根据教师的笔势进行猜测,先猜出的有奖励。(没教的单词可以用中文) 引出单词desk , chair ,table. Read the new words after the teacher. Step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2) Ss learn to say new words. ( fridge, sofa, telephone.) 1. T: 看,这是我的客厅,谁能来帮我布置一下? (出示一大张客厅的图片和沙发、电话、桌椅、冰箱等小图片) 一学生贴完后,师生互相问:What’s this? This is a… 引出单词sofa , fridge, telephone. Read after the teacher and then read one by one. 2. T: Boys and girls, let’s say a chant. Sofa , sofa , I sit in the sofa . Telephone, telephone, I call you on the telephone. Fridge, fridge, I like the ice-cream in the fridge. Ss say together and then say in pairs. Step4 Consolidation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2. Play a game in groups. (每组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大的房间图片和小的物品图片,布置房间,然后用This is a…的句型向其他组员作介绍,比比谁布置的最美观,说的最多最流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Play a game together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物品的一角,看谁猜得最快,说得最准。 Step5 Homework 给家里的物品贴上英文标签,并能用This is a…的句型向家人介绍物品。 Step6 End Listen and try to sing the song 《Goodbye》 教学后记:   这节课主要教、学本单元物品类单词a bookcase, a desk, a bed, a sofa, a fridge, a chair, a table, a telephone.在教学生认识,会说单词的基础上,提前渗透了下节课的句型This is a/an…在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发现,还需要在学生的单词读音方面再多作复习、巩固,如单词table中的双元音/ei/,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发音的不太到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C  Look and say  句型This is a/an… 教学目标: 复习、会说动物类和水果类的单词。 能使用句型This is a/an…指认实物及图片。 帮助学生熟练使用所学英语单词、句型。 教学重点: 学生会说、会用C部分的句型This is a/an… 教学难点: 区别句型This is a…和This is an…; 区别a 和an. 教学准备: 1、磁带、录音机、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课题:Unit4 Goodbye 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Greetings. Free talk. 围绕本单元句型及认初次见面相互介绍,问候之类的交际用语。 Sing 《Good morning to you 》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look and say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放有很多水果的大桌子,教师向学生提问: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table?(向学生解释中文) 学生用上单元学习过的句型I can see a/an…/some…回答,答对的获得奖励。(此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区别a和an的用法。) 2. Play a game: Who’s fast? 利用多媒体同时出现几种动物,然后消失,让学生按顺序说出几种动物,比比谁记得最多,最准确。 最后逐一点出,学生跟读动物单词数遍。 3.出示C部分的六幅图片,学生分组讨论,使用句型This is a…或This is an…, 然后分别请六位同学就六幅图片作介绍。 (引导学生归纳出This is an orange/an apple/an elephant.三句话,对于an的用法,向学生稍作解释。) 学生跟读C部分句型。 Step3 Say a chant This is a dog , this is a dog. It has a banana , it has a banana. This is a cat , this is a cat. It has an apple , it has an apple. This is an elephant , this is an elephant. It has an orange , it has an orange. 升降调朗读,学生跟读数遍,然后分组操练。 Step4 Consolidation: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分组练习: 每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房间、动物园的大图片和桌椅类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10】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熟识朋友见面的问候语和应答。

2.巩固本单元所学字母,单词及句型。

3.学习将相同元音音素的字母和单词归类(A/ei/, /æ/, E/i:/, /e/)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说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听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独学、对学、小组合作,学会正确读写字母、英文人名及问候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交际观念。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好这首英语歌曲及将相同音素字母和单词归类。

2.掌握元音字母A和E在单词中的发音。

3. 熟练掌握8个字母和基本的问候用语。

三.学法指导:预习中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四.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本,教案

五.学习过程:

回顾反馈 预习提纲:

1.小组看图片讨论引出对话。--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How are you? --I'm OK.

2.小组练习。 Hello, Frank!

Hi, Cindy! How are you?

I'm fine/OK, thanks.

3.语言学教。

1)good , fine ,都含有“好”的意思,但在用法等方面存在着如下区别:

good是涵义最广的常用词,属一般用语。主要指“人的品质好”或“东西的质量好”等意思。

如: Helen is a good children.海伦是一个好孩子。

2)fine侧重于表示“质量精细”、“身体健康”,还可以表示“天气晴”等意,语气比good重。

如:—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

—Fine,thank you.很好,谢谢你。

It is a fine day today.今天天气晴朗。

明确目标 学案教

学生自读目标 完成预习部分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5上3b的大小写字母搭配题。读一读4表格内的单词,找出字母发音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提炼 拓展延伸

1.听录音连线3a。听录音学唱英语歌曲。

2. 听录音读一读4中字母、单词,将相同元音音素的字母和单词归类(A/ei/, /æ/, E/i:/, /e/)。

课后反思:

英语课程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能直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并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英语教学要充分发挥起思想情感的教育作用,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在思想上、价值观上受到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开口,勇于实践,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11】

● 教学目标:

1.复习和进一步使用上节课所学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以及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

●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图片等。也可适当准备一些容器,如:碗、瓶子、杯子、茶杯等。还可准备一些方便面口袋、牛奶口袋、易拉罐、可口可乐瓶等常见的一些包装,供上课使用。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单词。可采用连锁提问的方式。方法如下:老师让一个同学说一种食品,下一个同学必须说一种饮料。如:第一个同学说rice, a bowl of rice, 下一个同学可说water, a glass of water, 看谁答不上来,老师可以小小的惩罚他一下,等别人说完了让他重复。

教本课新的生词。尽量使用图片、实物和媒体资料。

设计一个两人对话。老师可参照第74课准备一些图片,并贴在黑板上。假定这是一个食品店。两人是顾客,他们走进了食品店,在商量买什么东西。使用以下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I’d like …. and … 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 you? I don’t think so. I’d like some cakes and bread. 可将这些句型都写在黑板上,供学生们随时查看使用。可反复练习几组,直至绝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这些句型。

听录音读课文,并可要求两人当堂背诵对话。

设计一个三人对话。图片同上。也可尽量多一些。如有条件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方便面口袋,可乐瓶,易拉罐等,都贴在黑板上或放在讲台上,供对话使用。假定这是一个食品店。两人是顾客,他们走进了食品店,在商量买什么东西,店里有一位服务员。除了使用以上句型外,适当增加一些: Can I help you? I don’t know.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 drink? Here you are.

要求尽量要真实。如有条件也可模拟一个真实的场景。

听录音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几遍。如果可以的话,并可要三人当堂背诵对话。

porridge, soya-bean milk, steamed-bread, bread and milk,

Lunch:

Staple food: rice, steamed stuffed bun, and noodles

Non-staple food: steamed fish, meatball soup, stir-fried bean

Supper:

Staple food: rice and noodles with fried bean sauce

Non-staple food: smoked fish, bean-curd soup

填好以下饭卡交给伙食委员或班长。

March 1st, Mon.

单词:

1. The first meal a day is br_ _kf_ st.

2. I’m thirty. I want s_m_ th_ng to drink.

3. Han Mei is ill. Mum asks her to have p_ rr_dge.

4. A: How much is a b_ g of milk?

5. 你午饭喜欢吃什么?

米饭和肉。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ike for lunch?

Rice and meat.

6. 我要一些面包,你呢?

I want some bread. ________ _______ you?

7.请喝点水。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please.

Keys: 1. breakfast 2. something 3. porridge 4. bag 5. What would you 6. What about 7. Have some water

Do exercises in workbook.

something porridge fish dumpling fruit piec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I’d like …. and … 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 you?

I don’t think so.

Can I help you? I don’t know.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 drink? Here you are.Lesson 74教学设计示例(三)

● Teaching aims:

1.学习并掌握“四会”单词及短语。

2.掌握下列交际用语,并能在餐厅熟练地运用下列句型:

(1) Would you like...?

(2) What would you like?

(3) I like a glass of apple juice/some meat, please.

(4)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drink?

● Key points:

1.掌握“四会”单词及短语。

2.正确、灵活地使用本课日常交际用语。

● Difficult points:

1.句子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中介词for的'用法。

2.I would like的缩写形式为I’d like.

● Teaching methods:

1.继续利用上一课的图片教学新单词。

2.利用微机软件演示本课第二部分的对话。

● Teaching aids:

图片、微机软件、录音机、投影仪。

● Teaching methods:

1.利用图片或实物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单词。

2.用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句型熟悉食物和饮料的名词。

A: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头转向B)

B: Rice. 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 (头转向C)

C: Orange juice.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头转向D)

3.迅速反应练习:教师说tea,并出一个指头,让学生迅速说出a cup of tea.

S2: Five glasses of water.

S3: Six bottles of juice....

1.利用图片教学本课新单词,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读单词,使学生迅速掌握读音并了解词义。

2.和两名学生配合,演示下列对话。

T: Would you like some cakes for lunch?

S1: Yes, I’d like some cakes.

T: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问第二名学生)

3.would like表示“想要”,Would you like…?表示客气地征求对方是否想要点什么。回答用I like…如:Id like some meat, please.(展示动画《what would you like.swf》中的常用语的场景)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地播放动画中的情境一和情境二,以巩固学生对相关交际用语的掌握。

Step 3 Listen, read and practice

1.看影片1-19-2,并跟读第一部分的对话。

2.给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对话,并做替换练习。

3.让五对学生在全班演示对话中的替换练习。

1.看动画《what would you like.swf》中的情境三,边看边听对话,播放两遍,让学生基本了解对话的情景和内容。

2.第三遍,只看图像,不放音,通过闪动的东西,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对话的内容。

3.说明以下句子及短语的用法:

(1 )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2)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1.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对话。

2.两人一组对话。

3.看动画《what would you like.swf》情境三,同学们一起扮演A,由计算机扮演B,或反之。可反复练习几遍。

4.男、女同学分组,分别读A、B,教师读woman,分角色朗读。

1.教师出示所学过的食物、饮料的图片,利用第二部分中的对话,做替换练习。

2.让几组做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编的对话。

补全下列对话。

B: I’d like_________ _________.(一些饺子)

A: _________ ________ something_________ _________? (来点喝的怎么样?)

B: Yes. I’d like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一瓶苹果汁)

Answers: What; some dumplings ;What about, to drink; a bottle of apple juice

1.Do Ex.l给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对话内容,然后完成习题,叫一名学生说出答案,集体订正。

2.Ex.2 学生自读对话后,叫几对学生朗读。根据对话,自编一个对话表演。

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重点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现在该是休息的时候了。

______ ______ to have a ______.

2.你想喝饮料吗?来点喝的怎么样?

_______ you ______ ______ drink? _______ _______ ______ to drink?

3.喝点水吧,这水是为你准备的。

_______ _______ water, please. The water ______ ______ you.

4.箱子里有多少块面包?一块也没有。

______ _______ ______ of bread_______ _______in the box? There_______ _______.

5.你早饭想吃什么?我想吃一个鸡蛋,喝两杯牛奶。

______ would you like _____ breakfast? I’d like ______ _____ of milk and ______ egg.

6.请帮助我找到那个穿蓝色衣服的女孩。

Please help me ______ the girl ______ ______ ______.

Answers: 1. It’s time, rest 2. Would, like some. What about something 3. Have some, is for 4.How many pieces, are there, aren’t any 5.What,for,two glasses, an 6.find,in blue dress

1.背写本课单词和句型。

2.自编对话,下节课表演。

3.听录音,模仿语音。语调朗读。

1.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glass of milk.

2.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3.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12】

试题预览

马关县春季学期期末教学水平测试卷

七年级英语(新目标)

(全卷四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A B C 一 二 三

得 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四节,满分25分)

第一节 听句子,选出与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 ) 1. A. B. C.

( ) 2. A.B. C.

( ) 3. A.B. C.

( ) 4. A. B. C.

( ) 5. A B. C.

第二节 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 ) 6. A. You’re welcome. B. Nice to meet you, too. C. Thank you.

( ) 7. A. Good morning.B. How do you do?C. Fine, thanks.

( ) 8. A. It’s mine. B. It’s blue.C. They are books.

( ) 9. A. I’m twelve. B. It’s 9 o’clock. C. They are 10 Yuan.

( ) 10. A. No, I can. B. No, I can’t. C. No, you can’t.

第三节 听对话,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段对话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 ) 11. What’s Lucy’s favorite food?

A. Milk. B. Bread.C. Hamburgers.

( ) 12. What does she often like for dinner?

A. Milk and bread.B. Chicken. C. I don’t know.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3-15小题

( ) 1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A book.B. A T-shirt.C. An apple.

( ) 14. What color does he want?

A. Green. B. Black. C. White.

( ) 15. How much is it?

A. Ten dollars. B. Eleven dollars.C. Twelve dollars.

第四节 听短文,完成下列信息表格,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短文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Age16

Comes from 17

Her father is18

Her mother is 19

Favorite food 20

( )16. A. 8 B. 12 C. 7

( )17. A. the U.S.A B. England C. Canada

( )18. A. a driver B. a cookC. a doctor

( )19. A. a teacher B. a nurseC. a farmer

( )20. A. bread B. Chinese food C. hamburger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三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词语释义 (共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5分)

选出与句中划线部分意义最接近的解释,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21. I would like green tea.

A. like B. want C. have D. buy

( ) 22. Lily is a clever girl.

A. smart B. friendly C. beautiful D. good

( ) 23.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night?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D. at noon

( ) 24. Kangkang is good at English.

A. good B. does well in C. do well in D. do good in

( ) 25. What can I do for you?

A. Can I help you? B. Can you help me? C. Thank you. D. Sorry.

第二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

英语七年级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本模块以出行旅游为话题。对话是通过读地图来呈现指路及表明具体位置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本单元的听说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和运用语言的机会。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学习热情高,表现欲强,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而且相互之间能够很好地利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Knowledge objective:

To master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places, positions and giving directions.Ability objective:

1.To ask the way and give directions.2.To understand a conversation of giving directions.Moral objective:

1.To be polite to others.2.To be ready to help others.3.To know more about Beijing and love Beijing.【教学重点】

1.To learn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places:

Bank, museum, along, across, cross, opposite, tourist, excuse, excuse me, street ,turn, third, guidebook, bookshop, right, why not ?? could, underground

2.To learn and review some words about positions: near,opposite, along, on the left/right, across.3.To learn some expressions about asking ways and giving directions:

【教学难点】

1.To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conversation.2.To ask the way and give directions.【教学方法】

PWP method, task-based method and interactive approach.【教学手段】

A tape recorder, multimedia ,PPT courseware, the teaching CD and some pictures.【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复习】

1、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Aim : to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2、Do a duty :

Aim :To give one student a chance to train his spoken Englishin every class.3、Talking and acting:

Aim :to check if the students can practice the topic of the last

module and to develop the students’speaking and language expressing abilities.Step 2 Leading in

【导入】

1、Play a guessing game: The teachers shows the pictures ofnew words and let the students say as quickly as possible.Ai : to check if the students preview the new lesson before the class an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m.2、Look, think and say: the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aboutgiving directions and some road signs and asks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say the phrases.Aim :to consolidate the phrases about giving directions.3、Find and say.The teacher shows pictures of direction prepositions, and the students find the right words and make some sentences with the direction prepositons.Aim :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directionprepositions.【总结】

1.Do some exercises about the direction prepositions。2.Do some exercises about the patterns of 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

自然之道教案分享6篇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小编为您搜集了有关“自然之道教案”的最新资讯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感谢您的阅读和喜欢也期待着您与身边的人一起分享这篇文章!

自然之道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2、读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詞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 “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4、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自然之道”的意思。领悟:“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明确要求,引出“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和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 "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 、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道"

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

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二、初读课文,感知"道"

1、自读课文,读顺读懂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2、检查词语,想象画面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想请你们读一读,出示第一组:巢穴 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不前 嘲鸫 用尖嘴啄 企图

① 看,谁会读这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仔细。抽一生读词语。

②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

③能把画面读出来吗?(齐读)

出示第二组:焦急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颓丧

① 抽一生读词语。(生读)这些词是描写谁的?

②现在会读的同学举手,我们一起来读。

出示第三组: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结队而出

抽一生读词语。(生读)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出示第四组:补救 气喘吁吁? 饱餐一顿 响彻云霄 后悔不已???愚不可及?????

能用上这词语说一段话吗?

3、抓关键词,练说主要内容

①把这四组词语连起来想一想,选上一些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我也写了一段,谁能选上面的词填一填。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三、换位思考,感悟"道"

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一)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用课文的词语说就是(愚不可及)。

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

书写"愚蠢"都是形声字,愚: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违背常理。板书"愚" "蠢" 形声兼会意字,春天到了,许多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蠕动,如成语蠢蠢欲动,后由虫蠕动时缓慢蚩蚩的样子引申出愚笨、苯拙之义。

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读

现在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4自然段,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生读书,从书中找依据,四分钟后)

我们每个人都能静心读书。好,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先读课文再谈感受。

生:(读文)"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谈感受、理解词语、感情朗读)

同学们能从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这一点很好,怎样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理解呢?你们看,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游客,我是这样想的:

(二)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1、老师举一:(课件出示书本语言和老师转化后的语言比较)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我们的确愚不可及,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感觉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还看到嘲鸫啄乌龟的头。其实已经知道这只乌龟是侦察员啊,为什么没有想到不要阻止绿龟的行为呢?

2、反三:让学生分小组组织语言通顺地表达。

象老师这样把自己读书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

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

生汇报,出示语段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1、向导看到了嘲鸫啄乌龟的头一点也不吃惊,还说这是自然之道,没有什么,我们还不相信,太不信任向导了,真是愚不可及啊!

2、我们是很蠢,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向导的提醒是正确的呢?

3、向导说这番话,其实自己已经对幼龟离巢入海心知肚明了,才这样的冷淡、这样若无其事的。我们却不明白。

4、向导的神态是那样平静,说话的语气也是若无其事,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我们竟然不相信,还责怪向导,向导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极不情愿地把小乌龟抱回大海的。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

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

出示: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学生齐读

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课文最后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三、词语盘点,写话练习

1、我们深深自责,我们追悔莫及,因为我们自作聪明,好心办坏事。现在只能向绿龟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拿起笔,可以给他们写信,可以写写你心里的感受,或是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得到的启示。课文里有许多好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把他们存入我们的记忆仓库里。好!给你们5分钟写,待会儿交流。

2、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四、走出文本,内化"道"

1、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2、读青少年知识普及读物《大自然的启示》

自然之道教案【篇3】

一、说教材

《自然之道》是语文S版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这么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体会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

⑵ 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⑶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 体会文中重点词语,感受自然之道的含义。

⑶ 通过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教学的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难点:理解向导的话,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二、说教法

采用多媒体直观法、引导学生想象法、拓展学生思维法等。

三、说学法

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学生品读、画重点句、小组合作讨论、课堂表演等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两课时)

1.引入“道”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篇课文的题目比较抽象,所以,新课伊始,我先出示一个故事,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成语?同学们很快猜出这个成语是画蛇添足。我随后又问:“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说出了“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告诉我们不要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的道理。从这我引出课题“自然之道”。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讲述这个道理。

为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又让学生听课文范读。学生听范读后再进一步读,边读边思考文章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学生概括完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后总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的一般方法。

2.感悟“道”

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我运用了演中促读,演中理解的方式。可爱的小海龟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⑴学习第三自然段。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描写幼龟动作的词“探”“欲出又止”“踌躇”,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相机指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体会嘲鸫的心情。

⑵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向导”感情或表情的词语,“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想想两者对话时的心理活动:他们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在学生

充分读的基础上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结果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了那只小龟,嘲鸫呢?并再次体会嘲鸫“颓丧”的心情。

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设计了两个比较句子的题。

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①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

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自由读6~7自然段。

数十只食肉鸟因为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而“我和同伴们”此时心情怎样?

填空:理解我和同伴此时的心情:“天啊!”同伴____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也_____地说:“_______。”

再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①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②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补救到不得不发出悲叹,齐读最后一句。

教师总结: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护小海龟,违背自然之道只能伤害小海龟。

3.使“道”深入学生内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我让学生想像,当海滩上最后一只海龟艰难的爬进大海,看到那长长的沙滩足迹时,你最想说什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根据学生发言,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力求简洁、自然、明了。

23自然之道

遵循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六、说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给生字各找一个形近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你还了解哪些“自然之道”,请简单的写下来。

自然之道教案【篇4】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认读生词: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

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出示图片)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

4、初读交流: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在文中的哪几小节?(3—5小节)

2、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3、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2)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师:要演好第四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4、有了我们的帮助,那只幼龟顺利地到了大海。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齐读: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师引读:我们很快明白:------生接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自然之道》。

2、 谁还记得老师在上节课的最后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二、 精读课文

1、 为什么说“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2、 交流

课件出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1) 从哪些词中看出我们确实干了蠢事?

侦查、争先恐后、结伴而出、错误信息

(2)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1) 从哪些具体词中体会到?

(2) 指导朗读

(3) 想象:食肉鸟是如何“饱餐一顿”的?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出示课文插图并给出一些词语:争先恐后、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侦查、响彻云霄)

师:用上老师给出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写一写。

3、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事先知道吗?向导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预设:

我们事先不知道。

句子一: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句子二:“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什么!”

句子三: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向导知道的。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4、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5、 从这些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6、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划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三、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 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并说说“道”的意思。

2、 朗读全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谁能来更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自然之道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综合性学习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相关背景资料

第一课时

一、阅读本“单元导读”,说说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内容,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书:自然之道】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初读课文,大声朗读,把句子读顺读通。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利用字典或者工具书来学习并且理解字词。

3、【出示课件】有关生字词,如下: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可以叫学生形象表演词语比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4、默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

5、【课文范读课件】注意朗读节奏、字音、语气等。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学生纠错。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7、汇报:你读了本课读懂了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离家“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演中理解。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名学生扮演幼龟,戴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师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理解词语的意思。书写比较“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表演,范写“啄”字。

(2)请同学们找出第四自然段的表示感情或者表情的词语。

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

自由朗读此段,注意老师范读,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各自的表情,练读,模仿读,比赛读。最后分角色读,师采访“向导”的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1)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汇报

4、比较句子: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异同?

(1)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2)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才是“愚不可及”。

【板书:好心——蠢事】范写“愚蠢”,写出反义词:聪明。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1、回顾本节内容。

2、自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3、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好心------蠢事

自然之道教案【篇6】

一、说教材

《自然之道》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一个小岛去旅游。他们的目的是观察幼龟怎样离巢入海,在观察中为救一只幼龟,没想到这是龟群的“侦探兵”,成千上万的龟群也爬向大海,因来了许多食肉鸟,造成幼龟的伤害。描写了众人与向导对此事的后悔之情。

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我准备了两个讲授,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生字;理清脉络,讨论段落划分。第二课时:复习生字,朗读课文,读后谈感受;教学课文,理解词语,总结全文。

我着重讲第二课时,针对可是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以下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反之则会弄巧成拙;

2、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词语,体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意;

3、基本技能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说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是重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本科选用了“细读,精读,默读整体感知;讨论体会”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什么寻用这种方法呢?本课是一篇丰富学生见识,使学生受到启发的文章。精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默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思考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这节课可知导学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学习方法,知导学生以朗读来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说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大自然,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借助本课的学习,对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有很好的帮助。

六、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看图想象,感知“惨状”。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说)概括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文36-37页的插图,并开展想象,按一定的顺序说记图上的景象。

2、图文结合,体会场面的残忍。

(1)师:课文哪些内容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六、七自然段,再观察图并展开想象。想象一下: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从食肉鸟的动作、眼神、声音、气势等方面说,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出示句式:看沙滩上有许多食肉岛,它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残忍极了。

二、探究原因逐步悟道。

1、师:同学们,造成这一惨状的原因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干了一件遇不可及的蠢事),这件蠢事好在文中到底指什么事?(救了一只幼龟)

2、对于这件蠢事,你们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师:带着这些问题,讲同学们默读课文异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生默读画语句)

4、汇报、交流。

(1)师:咱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救幼龟是一件蠢事?还要去做?也就是干蠢事的原因。

生:

A、看见探头幼龟遇险。

出示:第三自然段后2句。(突然……拉到沙滩上去)

①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想想哪些词句让你有特别的感受?(生读)

②谈感受,评价。

点拔,指导朗读。

师: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完全是有道理的,你们看(生齐读一只……上去)你们了解嘲鸫吗?它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有时甚至会攻击狗这样体形庞大的动物,现在弱小无助的幼龟正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心情会怎样?( )那就带着这种感受读。

自由读。

谁能用自己的书声再玩这危险场面?

指名读。齐读。

B、不顾向导劝阻。

师:是啊,幼龟就是这样的危险,难怪我们会着急谁来读读我们当时表现的句子。

师:我们这么着急,向导却是——(生:若无其事)若无其事什么意思?谁来若无其事地读读向导的话。

指名读向导的话。

师:面对幼龟遇到的危险,我们着急、揪心,向导却能若无其事地说出这样的话。(生齐读:叨就……)

(叨走幼龟是自然的事,这是幼龟保护自己的手段)

师:可在我们无知而又激烈的逼迫下,向导“救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乌龟朝大海走去,透过这个“极不情愿”想象一下,此时此刻,向导心里会想些什么?

(2)师:学到这,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那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说蠢事?

生汇报(第五自然2、4句)

a师:读读这些句子,想想哪些字词又让你有特别的体会?

点拔:

a1以“成群”“争先恐后”“鱼贯而出”体会到幼龟多,爬行快,且有程序。

a2师:集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都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像这样“鱼贯而出”“结伴而出”的词语你还能模仿着说几个吗?(倾巢、百王、口而出、 薄而出……)

a3师:“侦察兵”出去好一会儿还没回来,如果你就是巢炉的小龟,你会怎么想?

a4师:是啊,带着一份向往,一份期盼,海龟们争先恐后的结伴而出,可就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只食肉鸟。我们试想一下,小龟们此时会怎么想?它们会听到什么?还会看到了什么?

(生论)

师: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件(生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我们救了一只小海龟,却残害了一群小海龟,那就是我们违背了——(生自然文道)我们违背了自然之道,大自然就会对我们进行——( )

三、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师:同学们,读到这,再看这“自然之道”,它还是每年的规律“二字吗?”你还感悟到什么?拿出笔,写出你的感受。

出示:自然之道,神秘莫测,我深

师:要遵循自律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人类也曾因为不了解自然之道,违背了自然界规律,受到大自然惩罚。你了解了哪些这样的例子?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范本6篇


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年级静夜思教案”,以下是我个人总结和归纳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教案和课件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2】

《静夜思念》教学设计

八戒小学马建奎

【教学目标】

1.了解“夜、思”等9个生词,能写出“思、床”等7个生词。 2.能在拼音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阅读和背诵古诗词。 3. 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最初描绘的场景。 【教学要点】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读懂古诗词的韵律。 2. 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拓展想象,体验诗歌的意境。 【教具准备】课件和生词卡。 【课表】 1课时。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古诗词导论。

1、简介:谁能背诵古诗《古浪月行》和《赠王伦》? 2.认识作者: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介绍李白。

3、引言:课件展示了李白秋夜望月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做什么?

4.板书题目、学习生词“夜、思”等。

(1) 指定试验对象。 (2) 指导学生准确阅读题目。

(3)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识别这三个词。你知道这三个字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你能为他们找到合作伙伴吗?

(4) 老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作文在黑板上写:安静,夜,小姐。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意义。

二、初读古诗词,学习生词1.引导学生阅读和背诵经文。

(1) 我知道很多孩子已经能读懂这首诗了。请阅读并背诵给所有可以阅读和记忆的人。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并正确评价。

(2)会读会背的同学一起朗读和背诵,让大家听,并给予表扬。 2. 学习生词。

请已经知道一些生词的孩子担任小学老师,朗读生词,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带部首”、“形近词比”等多种识字方法。

夜深人静,思念床前月光,抬头望远,低头,故乡 3.独立朗读诗句,认识生词。

(1) 同桌互读9个生词。如果你没看错,在单词表的右边加一个星号。有错误,帮忙改正,然后再读一遍。

床,光,望,夜,思,疑,举,低,理。

(2)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圈出诗中生字中的生词,圈出生词后多读几遍,试着读古诗正确。

(3) 教师按名朗读古诗词,评价汉字读音是否正确。 (四)指导古诗韵律初读。

第三,熟悉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

过渡:一旦我知道了节奏,我就能更好地阅读它。如果我能理解这首诗,我就能更好地阅读它。

1.怎么读?老师教大家一个读诗的方法,把词的意思加起来一起读。 比如第一句话,我们可以一起说。

2.展示疑问词的意思,联系图片,试着说出诗中第二句的意思。 2. 动作理解 第三句:边读边做动作,然后说意义。理解“抬起头” 3. 动作 理解最后一句话,你是先低头还是先失手?有时古诗因种种原因被颠倒,说不通,有时可以倒过来试试。

4.尝试联系并谈论诗歌。

5.读完诗,能不能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6.当我们把诗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但要理解情绪,你还需要细读诗歌。古人写诗时,往往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读这首诗,你从哪个词中看出了诗人的情感?自由阅读诗歌,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文本中的情感。

7.你认为诗人缺少什么?

8.命名并谈论它。 指导朗读,让你真正明白。你能读出这个想法吗?

第四,想象画面,感受诗意。

1.课件展示图片,老师在轻柔的古筝声中引导学习:静夜,月圆。满月象征重逢,诗人独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 (难过,难过)

2.教师阅读,学生欣赏图片,同时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李白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播放音乐) 4. 理解“家乡”一词。当诗人望着挂在天上的明月,他会想到他的家乡吗?

5、老师的话: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多么想念我们的亲人!让我们用自己和李白的思想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6. 点名朗读促进阅读。

7.演奏音乐,创造情景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你的家乡和你的亲人。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满月……(她双手背在身后,心怀念念。) 8. 推荐最好的表演者上台表演。

9. 总结:后来,很多远在天边的人,一看到月亮,就忍不住背诵——《寂夜思念》。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第四,指导写作,学习写新字。 1.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模型字。 (1) 你发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些词比较难写? 2.老师写的。

注重指导“思、前、理”的写作方法。

3. 学生独立写作。 老师提醒学生在写字时要注意坐姿和写字姿势。 4. 展示学生作品,肯定长处,指出短处。

V. 黑板书写设计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应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明月图)学生由图忆及李白的诗《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再指名背诵并说说诗的大意。

2.认识诗人。

(1)学生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2)教师补充介绍李白并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流传下来的有近千首。

3.板书课题(板书:静夜思),了解题意。

(1)读课题,指导认读生字“夜、思”。

夜读“yè”,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组词识记:夜晚、月夜、黑夜、夜色。

思读“sī”,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心字底。古人造字时,误认为是用心想的,因此,心字底的字一般都和思想、思考有关,如“想、忘、念”等。

(2)引导学生释题并齐读课题。(静夜思,即在静寂的夜晚思念故乡之意。)

二、读诗文,识生字

1.学生圈出本课生字,(课件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学生认真听生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诗句的停顿。

2.学生自由拼读诗句,多读几遍。同桌互读互纠,教师正音。

“床、光、望”是后鼻音且都带有韵母“ɑnɡ”,其中“床”是翘舌音;“夜、思、疑”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思”是平舌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请会读的学生来当小老师,领其余学生认读。

4.和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汇报。

(1)识记字形。

①熟字加偏旁:古+攵=故;木+广=床;田+心=思。

②形近字比较:低——底;望——忘;疑——凝。

③利用生活经验组词:举——举手、举例、举动;光——光亮、月光、灯光。

④创编字谜:u◇古文反着写——故◇心上一块田——思u◇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木旁——床

⑤设置语境:u床头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色。u他登高远望,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

三、写生字,明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并范写,学生跟着做书空练习。

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的第二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

半包围结构。“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的横不宜过长。

上下结构,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部竖向笔画平行,“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上下结构。上部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往上扬,竖弯钩紧贴竖中线起笔。

左窄右宽。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左右宽窄基本相等,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与折文的区别,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独体字。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

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长撇舒展。

3.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4.挑选学生的优秀书写作品投影,师生共评共议,学生再练写。

5.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思乡床头床前前后月光光明高低低头故人故乡水乡

四、配乐读,重拓展

1.(课件播放配乐朗读《静夜思》)学生边听边跟着小声地朗读。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一、忆旧知,识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同桌合作,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语。

3.同桌合作,听写词语,全写对了,就在听写本上画上一朵小红花;有错误,帮助纠正。

4.指几名学生接力读古诗,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注意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二、读古诗,感诗情

1.学生自由读古诗,再指名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引导学生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示范朗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读出古诗的节奏。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初步了解诗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如第二句诗写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由此引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来朗读;第四句诗中,诗人借明月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朗读时可以放慢节奏。

(3)熟读成诵。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请班上的“朗读小能手”朗读,再配以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感染,让诗中之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有层次、有梯度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第一、二、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带有“ɑnɡ”韵,读出味道。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共同评选出“朗读之星”。

3.在读中感悟诗人的诗情,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如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以及情感诗情。

三、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我们读完古诗,是不是被古诗描绘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感受大诗人李白非凡的才思吧!

1.学习第一、二句诗。

(1)指名朗读第一句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

(有月亮的晚上。)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床前。)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床前)。学生说一说:这样的情景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4)齐读第二句诗,学生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5)指导理解“疑”“霜”的意思。

[疑]怀疑、好像。

[霜]教师在眼镜片上哈气,并解释眼镜片上蒙着的一层白色水汽是雾。在秋冬季节,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6)(课件出示霜和月光的图片)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霜和月光的相似之处。

(7)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生: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8)讨论:月光如霜,这写出了月光怎样的特点?(明亮、清冷。)

(9)想一想: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点明了诗人的心理活动?(疑。)

(10)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读出节奏和停顿。

2.学习第三、四句诗。

过渡: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诗的最后两句。

(1)指名读诗句,圈出诗句中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交流。

[举]抬。[思]思念。[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2)引导学生画出诗句中的动词(举头、望、低头、思),让学生理解“举头”“低头”是一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加以理解。

(3)(课件出示李白望月图)学生结合图片及诗句,说一说对诗意的理解。

生:抬头仰望着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

(4)想一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念故乡。)

(5)拓展:诗人为什么望着明月会思念故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明月象征家人团圆。诗人望着明月,想起自己身在外地,远离亲人,顿感失落,自然会思念故乡。

(6)思考: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还会想些什么呢?

3.指名朗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想意境,演情境

1.(课件出示插图)在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引说。

师:(话外音)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在思念故乡的什么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教师范读古诗,再现意境;学生模仿练读古诗,想象意境。

3.角色表演。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寂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诗吧。(生双手放在背后,眼望明月深情地吟诵古诗)

(1)指名吟诵古诗。

(2)全体起立,望月状诵读古诗。

五、背古诗,多积累

1.练习背诵古诗。

(1)指导背诵古诗。可以配乐、配动作加强记忆,也可以通过定位填空法帮助背诵。

(2)指名会背的学生背诵古诗,或指几名学生比赛背诵;不会背的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加深理解与记忆,再练习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关于月亮的古诗。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教学重点)

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谁来读?

(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床前的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床前洒满明亮的月光。

生2:我仿佛看到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床前。

师:说得好!来,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让我们闭上眼,想象明亮的月光洒向大地,透过窗子,洒在床前的情景。一边想象,一边读。

(生齐读)

师:诗人李白以为这明月光是什么?

生:地上霜。

师:你们见过霜吗?霜是什么颜色的?

生:霜是白色的,有点像雪。

师:是的,天冷时,地上那白白的、薄薄的一层就是霜。(课件出示秋霜图)你们看,这就是霜。李白为什么把明月光比喻成霜?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1:霜和月光都是白色的。

生2:它们给人的感觉都很冷清。

师:深秋的夜晚,李白独自一人客居他乡,看到这如霜的月光,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生1:很孤单,很寂寞。

生2:思念远方的亲人。

生3:想念故乡。

师:男女生比赛读。

(男生读,女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女生读,男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

赏析: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画面。读者要想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所在的环境,体会诗人此时的心境,然后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通过朗读再现画面,进入诗境,为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做下铺垫。

《静夜思》这首古诗广为流传,有部分学生在之前已经会读、会背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领读课文。生生互动,互为师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指导朗读环节,我通过音乐的烘托、图画的渲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认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读诗,加深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古诗中精炼的语言,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解释指导下,理解词意,诗句含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2、难点:为什么作者通过一轮明月就会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再结合图片,以及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白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1、教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朗读,交流朗读体会。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生字的练习要重点指导字形和字义

(二)整体感知。

1、教学古诗,要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词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简介作者。

1、导语。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静夜思——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夜半梦醒,独对皓月时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2、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全诗,试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根据注音试读诗文。

(三)借助书上插图。解释诗意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读全诗,品味诗意。

3、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说一说诗的大意

4、品词析句,领悟诗意。

(1)第一句,解释“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2)第二句,理解“疑”,诗人把什么当成了“霜”?理解前两句意思

(3)第三句,理解“举”与现在所说的举的区别,理解后两句意思

5、总结全诗意思。

讨论:

①诗人望着明月,怎么就思念起故乡来了呢?

②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内容上有联系吗?

交流。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

(二)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教师指导写字。

“头”笔顺是一“乡”新部首“”

(四)朗读背诵,体会意境。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自由朗读。

3、指导背诵。

(1)回忆全诗意思,反复诵读。

(2)参照插图试背。

(3)指名背诵。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会读本课10个生字。

⑵ 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⑴ 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⑵ 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⑴ 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⑵ 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⑶ 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1、初读课文:

⑴ 读通、读顺全诗。

⑵ 检查勾生字情况。

⑶ 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⑷ 解题:

① “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② 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③ 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⑸ 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① 读。

② 说(词义——句意)

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⑴ 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⑵ 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⑶ 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⑶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⑷ 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⑶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⑷ 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 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⑷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安全领导述职报告

安全领导述职报告 安全述职报告 03-31

小青春四年级作文十二篇

青春四年级作文 03-31

销售房产工作计划十篇

销售房产工作计划 房产工作计划 03-31

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摘抄简短锦集

描写秋雨优美句子 秋雨优美句子 03-31

委屈的事作文推荐

委屈作文 03-31

成吉思汗观后感通用

成吉思汗观后感 03-31

教案推荐:《咕咚》教案合集(6篇)

幼儿故事咕咚 一年级语文咕咚教案 08-08

五一劳动节以及祝福语摘录32句

五一劳动节以及祝福语 五一劳动节祝福语 03-31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分享十一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下册语文教案 03-24

早安正能量简单话经典短句(精选29句)

早安正能量短句 03-31

元宵节不俗的祝福语72句

元宵节祝福语 03-3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