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如何描绘作品的读后感呢?每次阅读作品后,我们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收获。如果你想提升阅读能力,不妨在阅读作品后写一篇读后感。现在,小编为您带来了一篇题为“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的读后感,请务必将此页添加到您的收藏夹中,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2024最新保护环境作文汇编九篇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1

今天,孙老师说要让我们读一本叫《教育的55个细节》的书,我们都很奇怪。

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去看了这本书中的5篇文章:《吃饭时保持良好的习惯》、《主动帮他人捡起他人掉落的东西》、《餐后要负责自己的垃圾》、《收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和他人相碰要着动说对不起》。我觉得文章讲得很有道理。

我最喜欢《餐后要负责自己的垃圾》一文。因为平时我们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总是偷偷摸摸地说话,有时会把口水和星星溅到别人的碗里,很不卫生。吃完饭我们的餐桌还要别人帮忙清理,也很不应该。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必要的健康习惯。

今天,孙老师一走进教室门,就向我们介绍了《教育的55个细节》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吃饭保持良好的礼仪》这篇文章。

本文介绍了克拉克在教学生吃饭时的礼仪,并总结了一套礼仪abc。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些外国人很有礼貌。他们在餐馆时餐具如果掉在地上,就会拣起来递给服务员,并要说声“对不起”,而且他们不会越过别人的餐盘去取东西,而会说:

“把盐递给我好吗?”

在中国,没有外国人讲究礼仪,但我们也要努力不让别人说我们的礼仪差!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2

这些天读了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这本书从五个部分叙述——“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朴实、真挚,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有价值值得阅读的好书。其中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事例给这本教育学专著赢来了很多的吸引力,让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产生种种共鸣,作者对我们教育一线中看似平常的现象的深度解读让人敬佩,更受其感染愿做那个1厘米的改变者。

在看到《一厘米之变》这一章节时,前引中的这几句话觉得说得特别好: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并非“顶层设计”不够美妙亦非推广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铿锵的改革步伐,几无例外要止步于观念性的“***意识”。人们常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事实上,改变自己间接地改变了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事实界的一部分。

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活在观念性的“***意识”里,对太多太快的改变,有平天生的恐惧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所以,古人概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在是“难移”,而非不能移。古人所叹之“难”,一则难在看见自已需要改变的地方,这需要自觉和反思;二则难在找到改变自已的恰当方式,这需要智慧和坚持。

作为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能在一地鸡毛式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点滴积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对于我个人只是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今天迈出的一小步,明天可以收获一片蓝天。

《润泽的座位》,让我知道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一,个老师最难做到的事情,并非获得多高的职称、多大的荣誉,而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在“琐细”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累积美好的态度、习。有时候,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从他对待教室里那个“特殊座位”的态度和方式,就可以一眼看出来,因为作为教育者,若不理解座位背后学生微妙的心灵世界,则其与教育相隔的距离,不知要多出座位多少倍。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3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貌语言仪之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语言。一个人是否有礼貌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懂礼仪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但在现在的校园里,总有一些学生不讲礼仪。面对这些学生,我们总是教他们礼貌。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如何去教他们。

前些天看了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感触很深。本书主要从教育教学的一些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一批有礼貌、有秩序、有礼性的学生。古人说于细微处见精神,教育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点滴成型的,细节在所有领域都是重要的。

教育是对人的活动,马虎不得。克拉克先生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他独到的运用了他的55个细节教育学生,并取得了成功。读罢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回味多多,其中体现出的用心,尤其重要。

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这是我校著名班主任老师黄老师的一句话。

一句话指出,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象爱自己和孩子一样,充满对孩子的爱。克拉克老师在书中写到的一些做法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当她对我撇嘴、翻白眼时,我用手把我所有的头发弄到头顶,像鱼一样嘬着嘴唇,然后马上对她翻白眼。

那时候,安托凯娜像石头一样被修好了,我确实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看了我一会儿,然后我笑了,她笑了,然后我们一起笑了。”克拉克老师这个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方法来给孩子建议,看似稚嫩的做法,却透露出他别具匠心的教学艺术。

对学生要有责任心。教育工作是一份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但也是一个很容易“对付”的工作。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到许多学生的生活。面对如此神圣的任务,我们不能松懈工作。

克拉克先生认为,和孩子打交道是一件耗尽精力的工作,无论多么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也总会担心,甚至害怕出现失误,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世间责任最重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孩子。在我们的师范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有责任心,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才能负担得起这些孩子。

对学生要有耐心。许多时候,老师会对学生提出的幼稚的问题感觉很不耐烦,“这个你也不会呀”“你怎么这么笨”“你上课的时候听什么了”这些语句可能随口而出。这些话语老师可能没有什么感觉。

但这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也许下次他或她有问题的时候,他或她再也不会来找老师了,因为他或她害怕被骂。许多学生可能和学生有过类似的经历。克拉克老师不仅需要耐心,而且还要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耐心。

对你的同学对你的朋友对你的父母乃至对所有的人都要耐心。

《教育的55个细节》里面的每一条都是那么平常的事情,但却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往往忽视的事情。仔细的阅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感觉是在照镜子,照出了自己许多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与疏忽,感觉《教育的55个细节》是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感觉《教育的55个细节》是冬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工作的细节,使我们不仅收获幸福,我们的国家也将收获新的未来。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4

学校是讲爱的地方。因此,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展示安全感和爱心。老师应该学会在严厉和爱之间找到平衡。对于迟到这种在学校司空见惯的行为,一般的老师会采取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在班级内当义工,为班级做贡献,以此“将功补过”;而河南的艾瑞德学校,迟到的学生会悄悄进入班级,一声不响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而正在上课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只是报以微笑,给迟到的学生留有充分的爱和尊严。这样的效果远远要好于个别极端教师的处理方式:

那位因学生军训迟到被学校开除而不得不体罚的老师,我们感叹当前的教育教学方法。虽然教师的教育模式有缺陷,但我们不得不回头反思我们的教育:如果教师能从爱出发,用爱来解决学生迟到后的焦虑,效果会更好吗?

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保证这名学生改掉迟到的习惯,而且还提前结束了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如果此前的学校对这名学生的教育有所成效的话,学生的迟到问题压根不会出现,正是之前教育的纰漏,使这位教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罚,显得爱不够,难免遭人重议;不罚,则责任心不足,同样会被诟病。这名教师的“不幸”就在于,在严和爱之间错失了分寸。

无论我们的教育模式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初衷——爱。

这就是教育的细节,这就是细节里的教育。

也许我们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能唤醒孩子求知的本能和欲望;也许我们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抚慰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灵;也许我们一个真心的示意,就能让孩子们彼此“一笑泯恩仇”;也许作业本上的一个笑脸,就能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也许我们偶尔的“视而不见”,就能让孩子喜欢上我们的学校;也许我们那些“爱的纵容”,就能挽救一颗无处安放的心;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如潮水”,学生才会爱上我们的人,爱上我们的科目,进而爱上我们的教育。

只有爱和尊重,才是教育得以生根萌芽的肥沃土壤;只有爱和尊重,才是教育最纯的底色;只有爱和尊重,才能保证教育朝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只有爱和尊重,才能触摸、感受到教育的真谛;也只有爱和尊重,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永葆生机和活力。

只有怀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质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5

改变从细节开始

我读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感受到朱老师伟岸的身躯内藏了一颗敏感细腻的心。《教育的细节》中有许多处说出了我的心声,说出了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的东西,引起我极大的共鸣。为此我做了大量的摘录,比如:

“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一所学校的味道可能会在学生一生的记忆中根深蒂固。”“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

要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氛围,我们不需要去琢磨贴在墙上让人看到的口号或理念,也不必费心去对每个考核指标的分数进行加减乘除。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解释这个问题。”

前段时间,电视剧《太阳的后裔》成为热门话题,剧中传递了许多正能量的东西。剧中有一个细节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余震发生时,年轻的李医生为保全自己撇开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的伤员而逃离废墟。事后这件事一直折磨着他的内心,在**过后他不仅没有向家人报平安,连即将临盆的妻子都没有联系,他一脸愁苦抑郁地不断投入更危险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救赎,直到那位伤员原谅了他,他才解脱,心灵如释重负,微笑重返脸庞。

这个细节没有明显的说教,但通过人物的自责、自省和自救来诠释生命的意义。正如《教育的细节》中所说:“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期待一场强有力的外部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从内到外寻求和平,坚持一厘米变革的信念和行动。”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视剧可以赢得那么高的点击率,对年轻人的影响那么大,不得不让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反思:

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才有效?

学生的成长是如此奇妙和神奇。它不仅愉悦了教师的心灵,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给家长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学生是成全和成就教师的贵人。所以我特别认同永通老师所说的:

“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教育。教育的人文情怀胜过无数的教科书和死板的规章制度。它是教育者在自身生存条件下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是教育的宝贵精神资源。

”《教育的细节》是一本好读的书,符合崇尚简单质朴的我的胃口。书中无论理和例都通俗易懂,很接地气。看得出身为编辑的作者是真正热爱教育,真正走进了学校、走近了教师,不仅为中国教育的前途忧心忡忡,也设身处地地在为教师的发展着想。

如同他在书中所写:“事实上, 在今天中国僵硬的教育体制下,不管是谁,都只能在体制的隙缝间做一些细小的尝试和努力。如果你想跟游戏规则说‘不’,争取一点个人自由呼吸的空间,结果可想而知:

你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因此,那些穿越俗世利益的拒绝声,自然多了些许悲壮美。”经典的教育范例值得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反复咀嚼和回味。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篇6

关注细节化解冲突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兰亭镇中心小学周秀琴

上学期末,学校下发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暑假闲期,翻阅一遍,带给人无限深思。

书中,朱教授对女儿教育成长的真实经历记忆犹新。他在世界各地学校的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他任校长期间的学校管理策略也让人深思。其鲜明的观点、新颖的理念,让人受益匪浅。

“关注细节,就是教育思考的特点。”确实,我们平时的点滴教育,不也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吗?当你关注每一个细节,认真、合理地处理每一个细节,我们的教育就会产生更多的亮点。

在我们的校园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总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不和谐和不快乐。我们怎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冲突?我认为如果你注意教育的细节,那么你就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景1课间,我来到了教室,刚走进门口,就有学生向我报告:“小蔡和小宜在打架。”

“又是打架,真烦人!”我在心里暗暗嘀咕。看看那两个“打手”,脸涨通红,衣服扯得已不成样子。

我强压住气,叫他们两个上来说明情况。我看见小蔡慢慢地走了上来,但小宜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好像没听见似的。我隐约预感到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因为小宜的前任班主任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小宜这个同学,平时做事挺积极,特别是劳动,总能带头干,但如果冲犯了他就……”看来此时他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中……

我得先问小蔡。原来他们只是随便玩玩,后来不知不觉就开始玩起了粗野(很多打架都是由此引起的)。当我让小宜再上来时,他不情愿地懒洋洋地走了上来,看着黑板,但他不想看着我。

“为什么打架?”

他立马眼泪哗哗流下,大声地满是委屈地说:“是他先来打我的。”

“干吗哭啊?老师在批评你吗?男子汉这么容易流泪。”对他用这样的语气回答我的问话,让我很是不高兴,这根本就是没把我当作老师在谈话。

“本来就是他先来打我的。”他又郑重地重复了一句,表情还是那么地倔。此时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气,加重了语气说:

“不管怎么样,至少打架是不对的。你作为一个组长,不明白吗?”我刚说完,他竟出人意料地从脖子上扯下组长的牌子扔在讲台上,“我不当组长了。

”边说边头也不回地顾自己走下去了。

……情景2

一天,护送校车的老师给我报料说,小陈(上初中时,他喜欢捣乱,欺负同学,捉弄女孩子,上课说话很随便)。我在公共汽车上踢了小丽(也是我们班的学生)。经过检查,我很幸运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了解清楚情况后我给小陈妈妈(自身学历较高,家庭条件不错,性格脾气比较特别,喜欢维护自己的孩子,不肯承认自己孩子的错误)打了个**,可她不但不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对,还一个劲地说是小丽不好,因为他们在同一个村,两家比较熟悉,说小丽一家都不好,妈妈不懂得教育孩子,而小丽根本就不像个女孩子,很野,这样的野女孩不可能被小陈踢肚子的。

说到后来是非已颠倒,黑白已不分,还把所有过错都推给小丽,并说我班主任是因为看小陈人比较壮所以把责任都认定给他了。听了她的话,我还能保持好心情和她交流吗?

第三幕中午铃声响起。当我进入教室准备上课时,我发现小谢的位置是空的,

问学生:

“他回家去了!”

什么?回家了?为什么要回家?没跟老师来打声招呼就回家了?

此时,我已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打**给他妈妈,可却说“没在家里!”,天啊!不在家里?那不是在外面吗?这多么危险啊!怎么办?又折回教室向

学生打听小谢可能去的地方,获取情况后立马骑上车出去找。经过一中午的折腾,终于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山路上找到了正在游荡的他,才松了一口气。带回了学校,跟他交谈后了解,原来是与同桌发生矛盾一气之下才离开学校。

……思考

如果老师调解同学间矛盾时反而与学生发生冲突,矛盾还能有效处理吗?

如果老师和家长在沟通上有不同意见,问题能顺利解决吗?

如果学生吵架时离开学校,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吗?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愉快?

教育细节1:给彼此冷静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宜以上的学生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仍然积极工作。在那周的笔记里,学生们都写了这件事。他们指出,小宜这样的错误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这给了我一些安慰。而小宜自己则写了一封简短的道歉信:

“老师,上星期我因为和同学打架,对不起,老师,你能不能再让我当组长。”虽然只是寥寥的几十个字(小宜本身语文基础较弱),但还是能感觉到他对自己冲动行为的后悔,对组长这个工作仍有十分的热情,当时应是一气之下而为之。

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的学生一般都是个性强、自尊强的孩子。他们受到家庭过多的宠爱,缺少一颗宽容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但同时他们又留有一份天真,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当这样的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应该立即指责他,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通过“冷处理”,给彼此冷静的时间,等他没了这份冲动时再适时的帮他分析是非,因为此刻他们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较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不会导致师生双方两败俱伤而不知如何收拾残局的尴尬。

教育细节2:因人而异

师生之间的冲突与教师做师的方式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当我第一次请小宜上来但他不愿时就应该预感会有情况发生,我明知小宜同学性格比较冲动,为什么还要与他针锋相对,给他“火上加油”呢?

不像有些内向的学生会听从老师的口气,自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然现在后悔已经无用,现在我已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着性格差异,我们的老师理所当然也要因人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让学生信服,教育才会发挥真正的效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更愉快。

教育细节3:讲究方法、合作共赢

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家长在交流时,家长的态度都是比较客气,但也有个别家长,如果老师说到他孩子的不是时,他不是虚心认可,而是坚决抵抗,还千方百计为孩子找各种理由。对于这样的家长如果“硬碰硬”,那就会像上面我与小陈妈妈那样不欢而散,这时,我们就要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让家长能心悦诚服,这样也才能避免双方产生正面冲突。

小陈妈妈的为人我也从之前的班主任中有所耳闻,只是那次是亲身领教。之后就对她格外小心了。由于小陈平时的情况较多,我就特意把他的表现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不好的方面,我把时间、地点、证人也都写明,当然好的方面我也写得比较细致,这样不会显得对比太明显而引起反作用。

由于证据确凿,***也主动承认了那些糟糕的表现。我会让他把这些记录带给父母,让他们评估自己的孩子。可以吗?作为一名家长,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又会怎样解决呢?

不是直接批评孩子的不对,而是把问题也抛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这些情况的处理中,这样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我们老师是与他们一起合作在教育孩子,适时抬高家长的位置,这样他还会一昧地维护孩子,而不分对错吗?同时,也能使家长定期关注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然这个任务不是只有小陈一人,而是全班同学都有,以免让小陈妈妈认为是说对小陈的“特殊照顾”而心存介蒂。

当然,我并不吝啬赞扬他出色的表现。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及时表扬了他在单元考试中的良好表现,在家校联系簿上写下了他的进步,并感谢家长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这时那位家长态度就更加谦和了,以后的联系中也没有了刚开始那充满“火药味”的交流气氛。

所以,我们要先赢得家长的心,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双方才能合作地更默契,也才能发挥有效的教育作用,彼此间的关系也能更愉快。

教育细节4: 懂得“换位思考”

小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这一秒两人还是握手言和的,可能下一秒就剑拔弩张了,而产生不和的导火索却都是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要来打我”“是他先要来骂我,我才打他的。”这是我在处理学生间矛盾时常常听到的一段对话。

我们的孩子大多只想到自己,可以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父母也常以他为中心,同时他们也喜欢争强好胜,自以为是,但做错了事却又不敢承担责任,总会为自己找借口,并把过错都推给对方。于是,当彼此的意见发生分歧了,就吵架了;当自己的利益被对方破坏了,就吵架了。在下课的时候,总能看到同学之间打打闹闹、你追我跑,大多情况下这种小打小闹不会破坏气氛,可有时也会矛盾升级,就会像上面小谢和小刘这样的情况。

小谢是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他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心里受气但又不敢跟老师说,肚里有气无处撒,就离开学校,眼不见小刘为净。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不要直接介入其中,单纯地判定孰对孰错,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怎样?你打对方,如果被打的是你呢?

你侮辱对方,如果被侮辱的是你呢?每次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你就想一想这个问题,你还会这样做吗?现在小谢和小刘的关系又很好了,在一次作文中,小刘还这样写到:

“小谢,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有什么快乐总会一起分享,有什么烦恼总会向对方倾诉。”瞧,这就是孩子,他们之间的矛盾只要及时调解了,还是能很快恢复之前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更愉快了。

细节决定成败,当冲突发生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巧妙地化解矛盾,让彼此之间保持愉快,这样我们的社会能真正和谐,我们的校园依然是孩子们的心灵乐园,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有成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心得参考]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细节决定成败读书心得 教育读书心得 08-27

赞美祖国的词语赞美祖国的句子24条

赞美祖国词语句子 赞美祖国句子 12-22

个人述职总结报告分享九篇

述职总结报告 02-16

那一年的夏天作文

那一年夏天作文 02-16

小班保育员工作总结简短经典6篇

小班保育员工作总结 保育员工作总结 02-16

最新幸福主题演讲稿

幸福主题演讲稿 02-16

最新教师转正前的总结怎么写集锦9篇

教师转正总结 02-16

最新提前祝愿的句子(收藏185句)

提前祝愿句子 02-16

门面合同书热门

门面合同 02-16

正月初一拜年短信摘录(40条)

正月初一拜年短信 02-16

幼儿园实习自我总结

幼儿园实习自我总结 实习自我总结 02-1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