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芦叶课件

趣祝福范文大全小编细心挑选,整理出一篇最新的“芦叶船课件”,以便于大家学习。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会根据课本的核心教育内容来编写教案和课件,而课件的设计需要教师自己去完善和设计。教案是促进学校持续更新的有效工具,相信这篇文章能够赢得您的喜欢!

芦叶船课件 篇1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芦叶船课件 篇2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纸折的小船、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习作业

1.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 崇 苇 桅 篷 叠 唾 沫 喇 叭 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2.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五、布置作业:

1.写《写字》书。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随堂小测验: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éi gān tuò mo lǎ ba

( )( )( )( )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折:____( )____( )____( )

漂;____( )____( )____( )

横:____( )____( )

杆:____( )____( )

三、比一比,组词语。

芦( )桅( )苇( )篷( )

庐( )危( )伟( )蓬( )

唾( )沫( )叭( )港( )

睡( )抹( )趴( )巷( )

四、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 )( )

又惊又喜( )(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

2.齐读课文。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预设点:

①第一自然段。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②第三自然段。

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详细回忆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

③第四自然段。

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

④第七自然段。

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三、比较语句,学习写作手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小组交流。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3.课外阅读:故乡的芦苇

4.自己用手头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谁做得船有意思。

随堂小测验:

一、根据课文内容加标点。

1.大阔叶折成大篷船 小窄叶做成小舢板 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

2.我们上学路过的是竖河 是直通长江的呀 那我们做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 长江是通向东海的 那我们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 )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 )。

2.表兄说着,( )采来三片芦叶,( )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 )上口唾沫,( )地放进江水中。就见这只芦叶船( )着风,( )着浪,(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三、芦叶船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你呢?什么东西给你的童年带来了快乐?动笔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预习作业以认识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为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由于我们离江南水乡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他们的生活不了解,所以,还要大家多去查找资料,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很好地整合。此环节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谈话导入很自然,加上有实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课堂上要先对其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便为后面的阅读理解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进行了训练。

本课易写错、念错的字较多,要注意引导对学生进行辨析。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可以迅速提高其能力和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试分段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练习,学生合作后,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加强,从而感觉到题目相对会简单,进而促使他们以后学会合作。

为下一节课的交流做准备。

此次练习以字词为主,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检查上节课课后的复习效果。

由上节课的作业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给予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机会。本环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这段描写得非常生动,也为下文描写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做了铺垫。

这段非常地生动,孩子们能够轻易读懂并进入情境,体会到孩子们的乐趣。

这段突显孩子的年龄特点,丰富的想象更让他们产生了共鸣,令其体会深刻。

表兄一系列的表现足以让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令孩子们产生向往,甚至欲与表兄一比高低。这里,孩子们一定能够体会到芦叶船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将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这道题中训练学生对分号、顿号、问号的使用。

这道题中,第1小题是三个非常明显的比喻句,第2小题是描写表兄做船、放船的过程。两段句子描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句。

把快乐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芦叶船课件 篇3

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到准确、流利。

2、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

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交代清楚了,还说明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芦叶船 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

芦叶船课件 篇4

《芦叶船》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七、板书:

芦叶船

做芦叶船

玩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向往

芦叶船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或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创设情景,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芦叶船课件 篇6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纸折的小船、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预习作业

1.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芦苇桅杆舢板折叠唾沫

喇叭港口崇明岛蜘蛛网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崇苇桅篷叠唾沫喇叭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芦叶船课件 篇7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纸折的小船、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学生口头组词。 芦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 “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 “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

“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

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

“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

“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五、布置作业

1、写《写字》书。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

2、齐读课文。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

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3)预设点:

①第一自然段。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②第三自然段。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描写详细回忆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

③第四自然段。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

④第七自然段。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三、比较语句学习写作手法。

多媒体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小组交流。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呢?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3、课外阅读,故乡的芦苇

4、自己用手头的材料也做一只小船,看看谁做得船有意思。

芦叶船课件 篇8

《芦叶船》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纸折的小船、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学生口头组词。 芦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

“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

“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

“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 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

第二部分:3—4 “我”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

第三部分:5—8 “我”和表兄到长江边上玩芦叶船。

3、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4、“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五、布置作业

1、写《写字》书。

2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听写,同桌互评。

2、齐读课文。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快乐。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

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注意,每交流好一部分,都要引导着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3)预设点:

①第一自然段。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读到“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我们就能想到这里的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似的,这样的水乡环境,一定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玩芦叶船时的情景。表现出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只只各具特点的芦叶船,充满着个性与创造,更充满了智慧。

③第四自然段。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从孩子们的手艺不同,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非常地心灵手巧。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显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

④第七自然段。在这一段,让我们看到了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地开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惊叹的。这里,通过对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娴熟和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多媒体出示

1、A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第八自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小组交流。

3、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

芦叶船课件 篇9

一、复习主要内容

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写了和童年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以及芦叶船给我们带来的无限遐想。

二、阅读理解,体会感悟。

中心问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芦叶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画出相关语句,在文中简单批注。 交流预设:

(一)回忆家乡——玩的地方美。 河道多 芦苇多

1、朗读比较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把比作

2、在第一自然段中再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小结: 多么有趣的比喻,多么生动美妙的画面!我多么希望我的故乡也在崇明岛啊。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二)做芦叶船——玩具制作美。 做船 放船

1、做芦叶船:多种多样 手艺高超(大蓬船 小舢板 五桅帆 三桅帆)

2、放芦叶船:玩得聪明 玩得有声有色

小结:孩子们的智慧和乐趣流露在这字里行间,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放芦叶船——玩的过程美。 远航 遐想

1、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么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2、表兄做芦叶船的一系列动作描写:采、折、吐、放(熟练)

3、比较句子: 芦叶船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里也翻不了吗?它是怎样在长江里远航?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体会芦叶船还能够乘风破浪的远航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4、芦叶船可以远航行到什么地方去呢?再读读第八自然段作者的想象。 作者的思绪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孩子们带入到了无尽遐想的空间。 小作者对于芦叶船远航到长江、到东海有没有依据,还是凭空想象的呢? 敦鑫瑶给大家讲讲

三、拓展小练笔

同学们,童年的乐趣是无穷尽的。一片片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穷的快乐与梦想。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作者吴珹把自己童年时玩芦叶船的事写得这么生动,你最喜欢玩什么?快来用你的笔告诉大家吧。

芦叶船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划"的基本技能,能用辅助材料划开芦叶,发展小肌肉动作。

2、尝试用芦叶创造性地装饰出各种好看的服饰。

3、在活动中大胆尝试与表现,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芦叶、牙签各若干。

2、配班教师扮演模特姐姐。

3、做好的芦叶服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欣赏时装秀)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位模特姐姐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啦,大家欢迎!

(在迪斯科的音乐中,配班教师穿芦叶服饰表演)

师:模特姐姐漂亮吗?你觉得哪最漂亮?

二、欣赏自制服饰,讨论制作方法。

1、幼儿欣赏自制服饰

师:你们知道这么漂亮的服饰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

2、交流。

师:你刚才看到的服饰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小结:原来芦叶还可以做漂亮的衣服和帽子呢。

三、学习划芦叶的技能。

1、讨论。

师:芦叶是怎么变成漂亮的衣服和帽子呢?请你动动小脑筋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交流。

师:你有什么办法将一张宽宽的芦叶变成一条一条的呢?(请个别孩子展示)

3、学习"划"的技能。

师:老师今天也有一种好办法,看老师:一手拿芦叶,一手拿牙签,从上向下,一戳一划,呀!芦叶变成一条一条的啦,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个别、集体练习)

四、尝试用芦叶创造性地装饰出各种好看的服饰。

1、学习粘贴方法。

师:芦叶时装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做,好吗?

师示范:看老师已经在芦叶上粘好了双面胶,宝宝们先把双面胶上的白纸轻轻地一撕,但要小心,别把胶带撕下来,如果你想做帽子就把芦叶贴在(出示纸圈)纸圈上。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件漂亮的芦叶时装吧。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展示芦叶时装秀。

请幼儿穿上芦叶服饰,一起在音乐中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芦叶船课件 篇11

《芦叶船》课堂实录1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到准确、流利。

5、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

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本课指水势大。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板书设计:

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芦叶船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芦叶船课件 篇12

芦叶船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学习难点

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小黑板

学习过程

定向·诱导

1、谈话导入

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自学·探究

1、出示自学思考题

1)自学生字

2)理解“手艺、桅杆、浩浩荡荡”等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3、成果展示

1)词语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本课指“我们”做芦苇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水势大。

2)分段

1.采芦叶做船玩儿(①—②)

2.做、放芦叶船(③—④)

3.到长江边放芦叶船(⑤—⑧)

3)主要内容

回忆: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反馈·总结

我的收获

我想说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重点体会芦叶船给生活在几十年以前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 学习难点

体会在小河中的芦叶船,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与希望。感受孩子对未来生活和外面世界的向往。

学习过程

定向·诱导

1、复习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自学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芦叶的美。

(一)学习句子,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比较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能够把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二)在第一自然段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1.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2.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三)小结:多么有趣的比喻,多么生动美妙的画面!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放芦叶船的乐趣。

(一)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孩子们亲手做出的芦叶船有什么花样?放芦叶船又有什么奥秘?

做芦叶船:多种多样 手艺高超(大蓬船 小舢板 五桅帆 三桅帆) 放芦叶船:玩得聪明 玩得有声有色

(二)小结:孩子们的智慧和乐趣流露在这字里行间,好好读一读。

三、学习第第

四、八自然段,感受作者想象的乐趣。

(一)孩子们放走的芦叶船到哪儿去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二)芦叶船可以远航到什么地方去呢?再读读小作者第八自然段的想象。

(三)小作者对于芦叶船远航到长江、到东海有没有依据,还是凭空想象的呢?

五、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感受到长江边放芦叶船带来的惊喜。

(一)芦叶船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里也翻不了吗?他是怎么在长江里远航的?

(二)学习比较句子: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就看不见了。 引导学生体会芦叶船所处的恶劣环境以及它能够乘风破浪的远航给作者带来的惊喜。

讨论·解疑

再读最后一段,想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小结:芦叶船乘风破浪的远航,不仅给小作者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了希望与梦想。小作者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在这小小芦叶船上,希望它载着孩子美好的梦想远航。

反馈·总结

1、谈收获。

童年的乐趣是无穷尽的。一片片小小的芦叶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无穷的快乐与梦想和希望。

2、说感想。

板书设计:

飘向 竖河——长江——东海

2。芦叶船

带来 惊喜——希望——向往

教学后记

作业反馈

芦叶船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到准确、流利。

4、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A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A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说明了“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

A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B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

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芦叶船课件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本课要求要求掌握的词语有:蜘蛛、窄叶。喇叭、远航、浩浩荡荡。

教学重点:

1、字词教学;

2、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或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创设情景,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

2、写一篇有关童趣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

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指导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同学间简单口述,并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芦叶船

家乡河道多、芦苇多

放学路上做船。放船童年的回忆、美好的向往

和表哥到长江边放船

天真的遐想

延伸阅读

莲叶课件14篇


推荐给您这篇关于“莲叶课件”的绝对不容错过的优质文章。要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离不开老师们辛勤准备的教案。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编写每一份教案课件。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展示知识点和概念。请注意,此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严禁以任何形式外传或复制!

莲叶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7个会认字,学会本课生字以及新词;理解“斑驳陆离、罢了”等词的意思。

3.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荷叶图,要求学生说说当自己看到一池碧绿的莲叶时,会想些什么?导入:当作者看到玄武湖的田田莲叶就会心生感动,想起祖母,为什么呢?学习了课文《莲叶青青》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新词。

3.教师分发学习纸条,巡视。

4.检查自学情况:

(1)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组词。

(3)重点指导书写“斑、缸、替”。

5.找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解决环节一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小组内互动交流。

2.反馈分段情况。(教学预设:)

第一段(1):写作者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勾起了对祖母的回忆。

第二段(2-4):回忆了祖母每年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荷花的情景。

第三段(5-7):写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

第四段(8):照应开头,写我看着一池的莲叶想到了祖母,令“我”感动。

3.指出回忆祖母令“我”感动的事的部分,并再次概括内容。

4.谈感受,朗读。

提出学习任务: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句子。

2.展示自己积累到的诗句。谈谈作者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诗句的原因。(那些句子都不能与祖母相比,“我”只想到祖母。)

3.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了解作者的心事,感情朗读句子。(预设:对祖母的思念,作者由景到人,触景生情。)

提出学习要求

五、小结。

感悟作者对祖母的思念之情。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我”对祖母的思念。

六、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把5-7自然段多读几次。

2.抄写生字。

莲叶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睹物思人(借物抒情)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蕴含的情感,体会祖母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学习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那么喜爱荷叶,却又心甘情愿剪下荷叶送给别人的这种大爱的美好品质。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莲叶青青》,请同学们伸出小手,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17莲叶青青)

2、听读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回忆祖母)作者回忆了祖母的哪两件事?(板书:种莲 剪叶)

二、品读2-4自然段,体会“爱莲”。

1、祖母种荷花下的功夫怎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祖母下了什么功夫“让人吃惊”?轻声自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祖母精心种养荷花的词句。

3、学生阅读、交流,谈感受。

4、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

5、学生汇报:

① 当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

② 当种下挑好的种藕时,祖母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

③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④ 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欣喜得像看到了新生的孙子。

⑤ 当莲叶长大,有人夸奖荷叶时,祖母会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6、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你有什么感受?你体会到了什么?

7、理解句子。

(1)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

(2)什么是“不以为然”?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

(3)看看图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

(理解“一脸欣喜”。)

(4)回忆一下平时奶奶是怎么疼爱我们的。再自由读读这句,你一定又有了新的感受。

过渡:在荷叶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每一点每一滴都倾注了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清楚地感受到祖母对荷花下的工夫真令人吃惊。祖母如此喜爱荷叶,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三、品读5-7自然段,体会“剪叶”。

(一)默读第5-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祖母是怎么说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各小组分组学习。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全班交流,适时点拨关键语句。

理解句子:

1、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1)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学学祖母的样子?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丝丝地吸着凉气?

(2)想象:这个孩子的疮到底有多严重?

2、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1)你体会到什么?(毫不犹豫、善良、无私)从哪些词看出祖母的毫不犹豫?(赶快,咔)

(2)老师引读,学生反复读这句话。

3、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萧条。

你体会到什么?(善良,心细,无私)

——隔几天就剪一枝,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多心爱的荷叶,一点不后悔。可一缸的莲叶能有多少,剪的比长的快,荷叶自然越来越稀疏,没有了生气。面对这萧条、毫无生机的荷叶,家人都感到十分可惜,可祖母并没有为此感到痛心,它念念有词的说:“……。”

4、“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1)“一物降一物”指什么?课文中的两个一物分别指什么?(荷叶、疮)

(2)大用场是什么意思?今年的荷叶派上了什么大用场?

5、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哪个词写出了老太太对荷叶不可惜了?(罢了)

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此时,你体会到什么?(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板书:为人善良、关爱他人)

四、学习首尾两段,领悟写法。

1、 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田田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这种写法,在写作方法上,叫做睹物思人。

2、 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

3、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说说你发现了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文章开头由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由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五、总结升华。

课文为什么不以《我的祖母》为题,而要用《莲叶青青》做题目?

青青的莲叶带给人的是清凉、美丽,在作者心中祖母就像那青青的莲叶,无私而又高尚,关爱他人,总是给别人带来清凉,看到那青青莲叶,作者仿佛就看到了祖母。

六、畅谈收获。

1、课文已经学完了,你能把这节课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2、老师送给大家八个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七、布置作业:

1.在我们身边像祖母一样善良、热心的人还有很多,请你将他们记到你的日记里。

2.课外阅读:

《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板书设计:

17莲叶青青

回忆祖母

种莲 剪 叶

(为人善良、关爱他人)

莲叶课件 篇3

教学理念:

抓住重点语句,品词析句,自主感悟。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并出示课题(2′)

1、出示荷花flash视频,音乐引入,学生如痴如醉地欣赏

师:欣赏到这一池一池的美丽荷花,你特别想做什么?

2、师: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目光停留在绚丽的花朵上,却对花的叶、茎不大注意。俗话说,花红需要绿叶扶持,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荷叶的文章。(课件出示莲叶图)这一池青青的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课件出示祖母)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莲叶青青

指名读。(青是指颜色的碧绿。在这,作者用一个青不够,还连用两个青,读出色彩的碧绿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再齐读莲叶\青青)

二、整体阅读把握重点(3′)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后向老师点头示意并马上坐好。

2、生用一两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板书“喜欢莲叶”、“剪叶治疮”。

3、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

三、品读2-4自然段,学习祖母喜爱莲叶部分,感悟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之情。(10′)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祖母在种荷、养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2、学生找出叙写祖母喜爱莲叶的内容(2---4自然段)

3、感受喜爱莲叶

a、理解: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出祖母喜爱莲叶,对荷花下功夫的句子,波浪线划出。并用“当——时,祖母——”的句式来说说。

b、前后六人围成一个学习小组,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

c、学生汇报(读句子,以读答问)(谈谈你的体会)

(1)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2)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①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叶子时,孩子们都不当回事。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一片小叶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多好看。)

②看看图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看图理解“一脸欣喜”。)

③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高兴的一脸欣喜?在这作者运用一个比喻句,体现祖母对荷叶的喜爱。

④当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子呱呱落地时,她会有怎么样的表现?自由再把祖母的这股高兴劲读出来。

⑤谁愿意跟大家读读这一句?请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5)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你家里有没有做过类似事情的长辈?你觉得他们好吗?

小结:把一份快乐分给两个人,你得到的是两个人的快乐,而且,在别人心里你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喜爱的人。

4、(配乐)引读2―4自然段。请全班同学在音乐声中把刚才大家找出来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读一读。

5、过渡:从荷花的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祖母确实是十分喜爱莲叶,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四、品析5-7自然段体会关爱(20′)

1、师:下面咱们再来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5-7自然段(大屏幕出示阅读提示,请生读)

(1)仔细阅读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认为同桌读的好给他点点头或者竖个大拇指表扬他。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1)请生读。

(2)谁能把丝丝地吸着冷气这个动作做一做?想想平日里我们什么时候会丝丝地吸着凉气?(减轻痛苦)现在祖母为什么也丝丝地吸着凉气,她痛吗?(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疼)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评价学生读时可以说你让我体会到了这种心疼的感觉)

(4)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

(1)、(出示句子)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

——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

——“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

——“咔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

——“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2)师:谁能把祖母当时给小孩剪荷的这种干脆的感觉读出来?(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还不够坚决还不够干脆。如果把那两个词读的再突出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请再读,就像他那样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谁来向他挑战)

(3)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音乐)第一次由1——2组读,第二次由1——4组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4)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a想象一下当荷叶一枝枝被剪走,荷叶缸里一片萧条是什么样子?出示一片萧条的荷叶图片,理解萧条。

b现在本该葱郁的荷叶缸却一片萧条,只剩下欲出的新芽和那些残枝破叶。演示:①家里人会怎样说?(祖母呀你一年的努力变成现在的样子,你不后悔吗?)②假如你是老太太,你会怎么说?③生疮的孩子母亲会怎么说?

c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假如祖母未曾剪荷叶,这还是一缸如往年一样茂盛的荷叶,祖母会用它做什么?(泡茶、做叫花鸡……)这真是一缸清凉,众人分享。

过渡:而此刻,面对这萧条的、毫无生机的荷叶,家里人都十分可惜,可祖母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痛心,她念念有词地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大屏幕出示)

(1)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不开花也就算了,也可以了)(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2)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不在乎的感觉,“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指着板书:祖母十分爱莲,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祖母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板书: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师: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祖母,她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不易呀!又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板书:感动]

5、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多么像那青青的,美丽的、对人类浑身是宝的荷叶呀!在作者心中,祖母就是那青青莲叶,看到青青莲叶就仿佛看见了祖母。)

这种写法在协作方法上叫睹物思人。

五、学习写法拓展延伸(5′)

1、体会写法

“看到景色,产生了感情,作者说——”男生齐读第1自然段。

“回忆了那些事情,又回到这景色中,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说——”女生齐读第8自然段。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拓展延伸:同学们,祖母用荷叶来帮助别人,她自己感到了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你的感受又如何呢?(生说自己的事,谈感受)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出示一些图片)这是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这是在汶川大地震突然袭来时,以血肉之躯为4名学生撑起“生命的支架”伟大的人民教师——谭千秋;这位是为地震灾区捐款万元的卖煤翁陆松芳……

孩子们,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课后,孩子们可以去调查采访,然后以《爱就在身边》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日记。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多媒体出示)

3、小结:但愿在座的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板书设计:

29、莲叶青青

感动

喜欢莲叶剪叶治疮

(祖母)

心地善良关爱他人(勾画莲叶)

莲叶课件 篇4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玄、雇、肘、蔫、疮5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萧等9个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词语。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前准备]课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莲叶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进行资料展示。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荷叶的画面。这是什么?

资料:荷花:又名莲花、水芝、水芙蓉、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你看到荷叶,你会想起什么?有什么感受?

[此处设计意在于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想起自己的祖母。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xun玄chuānɡ疮zhǒu肘

4.结合生活实际、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5.分节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6.组词语:

斑()玄()疮()啸()潇()

班()弦()创()萧()箫()

三、质疑解难

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指导重点字,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藕:草字头,左下耒,右下禺

萧:肃的笔顺是横折,长横,横,竖,小撇,点,竖撇,竖

缸: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五、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荷叶图。这就是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板书:莲叶]

到了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色泽碧绿,青翠清凉[板书:青青]

齐读课题。

二、学文探究: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对祖母的回忆,为什么会感动?

2.一年又一年,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

祖母下了什么功夫让人吃惊?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

3.学习小组内,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

[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

4.学生汇报:

(1)当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

(2)当种下挑好的种藕时,祖母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欣喜得像看到了新生的孙子。

(5)当莲叶长大,有人夸奖荷叶时,祖母会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5.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

6.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感动自己的句子练习朗读。

小组内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指名读课文。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感受祖母对莲叶的特殊喜爱,为下文理解课文作铺垫]

7.祖母非常喜爱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8.学生汇报:

(1)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为人善良的老人,富有同情心。

看插图,祖母像往常一样,热情地与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打招呼。

祖母想到的是孩子的病痛。这句话怎样读?

指导朗读。丝丝地语速慢,替孩子忍受痛苦。

(2)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理解词语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明白女人的来意,毫不犹疑地剪下莲叶,很痛快地剪莲叶,挑最好的莲叶给孩子治病用。

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

快点剪,早些用上,孩子的病快点好。一心为他人着想。

怎样朗读?

想象祖母剪莲叶时的情景。

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语速快,语气坚定、不迟疑。

(3)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萧条。

隔几天就剪一枝,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一点不后悔。可一缸的莲叶能有多少,剪的比长的快,荷叶自然越来越稀疏,没有了生气。

指导朗读:每隔几天,她就要

(4)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荷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

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读出祖母的语气,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

9.祖母对莲叶有特殊的喜爱。她自己种莲自己欣赏,不送人泡茶、治病行不行?

祖母一心想到的是给别人治病。自己精心种的荷花派上了大用场,更有价值。

10.你想对祖母说些什么?

11.练习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情。

组内每人选择一段话朗读,再推荐给全班同学听。

12.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你猜想祖母会做什么?

观赏、泡茶、治病、蒸荷叶饭、做菜叫化鸡

真是一池清凉,众人分享

三、总结升华:

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由衷的赞美。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17莲叶青青心生感动

祖母善良

十分喜莲送人治疮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听写词语:

一望无边念念有词左邻右舍斑驳陆离不以为然

三、《语文百花园五》积少成多:读读背背《送孟浩然之广陵》

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写的是友情,表达了诗人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二句: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

人物(诗人李白和好友孟浩然)事件(送别)

第三、四句:诗人目送友人乘坐的一叶孤舟顺流直下,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天的尽头。

感情深沉,意境深远。无限惆怅、留念

四、独立阅读:《语文百花园五》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自读文章,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很悲痛。妈妈使她难过得心都碎了,苏茜见妈妈很关照她,自己送了一片创可贴给史密斯太太,令史密斯太太十分感动。

再读文章,理解思考。

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这创可贴当然不能贴在心上。但苏茜真诚的爱心打动了史密斯太太,使她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提醒自己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所以说苏茜的创可贴很管用。

你觉得苏茜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她想办法帮助别人,充满爱心,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五、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

《愧疚》:体会奶奶对孙女的爱,以及孙女感情的变化。

《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体会小麦克表达对爸爸的爱。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莲叶课件 篇5

《莲叶青青》是一篇精读课文。其编排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生字词的同时,学习作者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的写法,懂得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根据张超同学的实际情况,我对其学习这一课的目标作了适当的调整:会认“莲、玄、斑、肘、疮”等字,会写“玄、孙、剪、替”等四个字,掌握“一缸、孙子、代替、剪刀”等词语;能正确地读课文,通过多读能理解句子的意思;熟悉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感受祖母为人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培养张超集中注意力听讲,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胆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希望通过教学中的关注有意识地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中,我发现:

(1)张超同学愿意举手发言。他一共举了两次手,第一次是复习阶段读词语时,我请他来读,他读对了;第二次是谈自己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我请了别的同学来回答后才想到应该请他来说,但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过并未感觉到他很失望。

(2)张超同学在读书时显得很不自信,具体表现为不敢大声发出声音,有些跟不上同学的节奏。

(3)张超同学在小组学习时显得很被动,只有聆听,没有发言。

针对以上情况我又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

1.张超同学喜欢语文,他自己感觉在语文方面学的.还可以。针对他确定的生字词目标能完成,听写过关;在对课文的理解方面,只要听清了老师的引导,很多时候都能说到点子上。适当的表扬鼓励,使他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信心。信心是兴趣的源泉。

2.读书时表现出的不自信,是因为文中有些字他还不认识,或是不能很快读准字音,因为怕出错,所以不敢出声。只要多读多练,熟悉以后,他还是能读流利。关键是抽什么时间、怎样来帮助他熟读课文。

3.在小组学习中,其他孩子鼓励过他,要他发言,但他就是只听不说话。他总是对老师说小组内的同学爱批评他,所以不接受助学伙伴的帮助。我想,这其中有助学伙伴缺乏经验和耐心的因素,同时也有他不自信、过于防备他人而表现出的任性。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教会助学伙伴帮助其的方法外,还要培养助学伙伴的良好品质及帮扶能力。而对于张超本人,应该是鼓励与教育相结合,既要与他交流谈心,鼓励他参与到学习中去,又要对他提出相应的要求:听从助学伙伴的引导,接受助学伙伴的帮助。

4.教学时,老师应多关注张超。当他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时,应该表示出对其的赞赏,当然这种赞赏不一定要全班同学都知道,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告诉他。在一节课中,当他能举手回答问题时,可以抽他答一、两个问题,如果没有请他来说,可以以眼神、走到身旁轻声询问的方式提示他——老师已知道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尽量使他感觉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样,同时也让班上其他孩子感觉不出他是个特殊的孩子。

莲叶课件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莲叶青青》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荷叶,一年一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课文感情浓烈,非常适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受到爱的熏陶。

(二)结合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我坚持“教为学服务”,坚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情况,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启发引导法、以读代讲法。

1、情境设置,做好情感铺垫。

开课伊始,出示荷叶的课件,那田田的莲叶,淡雅的荷花,让学生感受一种恬静、深沉的美,而这又象征着祖母那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2、启发引导,自读自悟中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理解情感内容。

抓词句的训练和理解是本学段强调的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一些重点词句,通过细读品味,思考,自主发现、理解、感悟句子所蕴含的深意,让学生的感悟更贴近文本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祖母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高贵品质。

3、以读代讲,以情感朗读贯穿全文,深化感悟。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抓住情感朗读,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这些纯朴的语言当中感受祖母的高贵品质。另外,用多种方式阅读,如:快速浏览、默读、自读、情感读、范读、配乐读等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学法上,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联系实际,自由谈感受,谈理解,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爱的故事资料搜集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我围绕4个环节来进行: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便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从古到今许多豪门墨客竞相赞美荷花,赞美它的清新脱俗,赞美它的出污泥而不染。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荷

花图,请同学们欣赏吧。看着这些荷花,你会想到那些好词佳句?看来荷花已深深地印在你的脑中。当作者也望着这满池的清凉的莲叶时,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动,在匆忙寻找合适的诗句赞美它时,眼前却渐渐浮现出了祖母的笑脸,祖母淡淡的微笑渐渐清晰,照亮了作者的心,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会心生感动,想起亲爱的祖母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莲叶青青》。从而引出课题《莲叶青青》。师生同写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莲叶青青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情境导入,学生很轻松愉悦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探究课文打好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检查本课的字词。出示大屏幕,认读词语,可采用指读、领读、齐读等形式识记。

【中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检查字词环节应扎实有效,为学好课文打好基础。】

2、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文后,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相机板书。板书:喜爱

祖母→→→→→→→莲叶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和课文内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初读课文时的要求是读正确、通顺、流利,这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初读问题的设计利于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梳理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这个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环节,我主要采用细读勾画、精读体会、朗读品味的方法。

1、学习2-4自然段,体会祖母对荷花的喜爱。

我这样设计:请下面读2-4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感受到祖母对莲叶情有独钟,找到之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感受,

做好批注。生汇报:

A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B种藕挑好后,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C小莲叶要冒尖时,祖母守着不让小孩子们靠近??

D小荷叶长出来了,孩子们都不以为然,可祖母却一脸欣喜,就象看新生的孙子。 E要是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家欣赏。

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适时的进行朗读指导,以读悟情,以读带讲。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或关键词来理解。

师:祖母从对河泥的精挑细选,然后一枝枝亲自栽种,到小莲叶冒尖时的细心呵护,再到长出小叶子时的一脸欣喜,一直到莲叶长大后与人分享这份美丽,整个过程倾注祖母太多的精力,看着祖母这样精心地照顾着荷花,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再深入谈感受,齐读这五句话,升华情感。

2、学习5-7自然段,感悟祖母爱莲更爱人的美德。

请同学来读一下5、6、7自然段。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就是祖母的小孙子、邻居你会理解祖母的做法吗?你会有什么话要问祖母吗?面对着家人的不理解,祖母念念有词的说:??(引读)理解“不开花也罢”。生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关爱他人

师指导朗读7段。可以采用评价朗读的方式。

3.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现在祖母就拥有了这样一池的清凉,你猜想祖母会把它分送给谁呢?

生:送给生病的小女孩

生:送给邻居们泡茶

师:真是一池清凉,众人分享,文章在结尾处再次回到了眼前的这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现在谁能说一说为什么作者看到这一池的莲叶会心生感动,想起亲爱的祖母?让作者感动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问题的设计与第一自然段呼应,并回归主题,升华了情感。】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并再通过读来表达出自己所体验的情感,老师同时对朗读作出

合理性的评价,多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师总结:爱无处不在,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爱。只要静心细心寻找,你会发现爱就在我们身边。

你知道哪些关于爱的故事?学生交流资料。

【语文的学习出自于教材,但不应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实际延伸。故事名言的出示,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爱留住,可用笔书写爱的过程,用画描绘爱的轮廓,用摄影照下爱的影子。

2、继续搜集有关爱的故事。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应该是听说读写的结合,不应只局限于文本。作业超市内容丰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板书设计:

17、莲叶青青

喜爱

祖母→→→→→→→莲叶

关爱他人

莲叶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语句,品词析句,自主感悟。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图,音乐、引入)同学们,盛夏季节,当你看到一池色泽碧绿、青翠清凉的莲叶时,你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2、是呀,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一池青青的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3、齐读课题。生: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 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再读 莲叶青 青)

二、整体阅读 把握重点

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三、品读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读句子,以读答问):

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相机板书:爱莲]

过渡: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荷叶的句子是———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评读,体会“一脸欣喜”。

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3、无论从荷花种植、还是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祖母确实非常喜欢荷叶。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 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四、品析5—7自然段 体会关爱

1、师:下面咱们再来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5—7自然段大屏幕出示阅读提示,请生读。

(1)默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 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本环节以学生发言为序,不以课文自然段为序,学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大屏幕出示)

(1)、请生读。

(2)、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追问:主要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看图想象:这个孩子的疮到底有多严重?满头的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有的已经渗出了脓血,发出一股浓浓的脓血味,头发粘在一起 夏天 暑热 长疮)是啊,小孩满头都是又红又肿,又痛又痒的疮,严重得让人吃惊,可能祖母这么大年纪了,也很少见过这么严重的疮。所以令祖母吃惊得“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

(4)、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

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女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 早点好), “咔的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最大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 谁来向他挑战)齐读。(读出祖母想尽快帮小孩治好病,尽快减轻小孩的痛苦,急切的心情。)

[板书:剪叶]

(2)、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

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音乐)第一次由男生读,第二次由女生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3)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加点)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 (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 ,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你真会读书。)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 不开花也就算了)(祖母爱莲叶,盼开花,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板书:关爱他人 或乐于助人]

(3)、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祖母十分爱莲,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前,孩子们提出的疑问: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相信大家都能解答了吧。【 师:是啊!祖母是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让我们怀着对祖母的崇敬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五段。(生自读) 机动安排

五、学习写法 拓展延伸

1、体会写法。师: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田田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大屏幕出示,音乐)指两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齐读首尾段。

师:文章开头有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有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就是那为大家带来清凉,带来关爱的青青莲叶。 [板书:勾画荷叶]

孩子们,请在深情地读读课题。

3、拓展延伸: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你能举例说说吗?孩子们,祖母的爱感动着作者,感动着你,也感动着我。让我们每个人都像祖母那样,把爱的火种,撒向人间吧。)

板书设计:

(幻画荷叶) 17 、莲叶青青

(祖母)

爱莲 剪叶

关爱他人

莲叶课件 篇8

《莲叶青青》教案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杨家九义校

吴霞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种 糊

降”三个多音字和“疮 莲 肘”等生字,理解“糊 一物降一物 念念有词 萧条”等词语。

2:通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读熟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课件 四 教学实录

板书课题,设问:看到这个题目特别是青青这个词语你想到什么? 生1:我想到青青的荷叶 师:谁能把青青换个词语? 生:我想到翠绿的荷叶。

师:翠绿这个词用的真美,假如能用两个翠绿就更美了。生:我想到翠绿翠绿的荷叶。

师:除了荷叶的颜色你还想到其他的吗? 生:我想到圆圆的荷叶

师:圆圆的荷叶像什么啊?

生1:圆圆的荷叶像撑开的雨伞。生2:圆圆的荷叶像玉盘。

师:这样翠绿翠绿的,像玉盘一样的荷叶你喜欢吗? 生:喜欢

师:带着你的想象再读一下题目。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字词都认识吗?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种藕 种下去 糊到胳膊肘 一物降一物 师:自己练习读 生1:认读

师:老师没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都读准了。指着一物降一物前面的一物问:前面的一物指什么啊? 生:荷叶

师:那后面的一物呢? 生:孩子头上的疮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词语的意思 生:荷叶能治孩子头上的疮。

师:再看下面几个词语: 生疮 剪莲 萧条 师:指名读。指出疮是个翘舌音,齐读词语。

师:青青的莲叶怎么就萧条了呢?同学们试着用上(生疮 剪莲 萧条)这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文中感动你的那件事。

生:一位母亲抱着头上生疮的孩子,在祖母门前探头 …… 师:这个去掉不要

生:一位母亲抱着头上生疮的孩子,向祖母要莲叶。祖母剪下一枝最大的送给她。师:后来呢?

生:后来还经常给她送莲叶,孩子头上的疮好了,莲叶却萧条了。

师:说的很完整,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都说清楚了。老师想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让你如此感动呢?

生2:因为莲叶是祖母特别喜欢的

师:谁能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啊?

生:虽然祖母非常的喜欢莲叶,可是当生疮的孩子的母亲向她讨荷叶的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的剪下一枝给她,后来还经常给她送去,结果孩子的病好了,莲叶却萧条了。

师:老师认真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听出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爱莲 和送莲两件事情。(板书 爱 送)

师:自由朗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用“——”划出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一会读给大家听。

生1: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师:老师发现我们学校大门前有一条河,(生 梳洗河)河里那又黑又臭的泥就是河泥,这样的泥祖母是怎样做的啊?你感受到什么啊? 生:我感受到祖母很喜欢荷叶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下这句话。生读得比刚才有感情多了。

生2: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师:老师要表扬这个同学,这句话是整篇课文中多音字和生字最多的一句话,他居然把字音都读准了,谁能像他这样也读一下这句话? 生3:打算读

师:仔细听这个同学读,看一看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心?生读 生4:早已

师:有多早啊你往前看看? 生4:隔年说明早了一年

师:你能不能把早读出来呢? 生4:读

师:我听早了不够一年,也就几个星期。生4再读

师:还不够早,也就早了几个月

生4再读 早已读得特别长,还摇晃着头

师:这才是早了整整一年啊。齐读。还有哪个词语打动了你的心呢? 生5:一直糊到胳膊肘 师:谁能把糊换个词语? 生6:粘 师:还有吗?

生7:粘(nian)

师:nian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当动词的时候读ZHAN。同学们想一想,胳膊上粘一点污泥叫糊吗? 生:不叫

师:那粘多少才叫糊呢? 生8:粘满

师:半条胳膊粘满又脏又臭的污泥,你的心里会怎样?师看到一女生用手在鼻子边扇,问你为什么这样做?

生:太臭 脸上有讨厌的神色

师:这老师就不明白了。同学们看一看文中插图。祖母的脸上怎么还挂着笑呢? 生:因为祖母很喜欢莲叶,所以做这样又脏又累的活也不觉得脏和累 师:谁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注意读好刚才打动过你的词语 生读:读得有声有色

师:出示句子: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

有没有画这句话的呢?这句话老师课前读过几十遍,始终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观察孩子的表情,问一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啊? 生:老师你什么问题弄不明白啊? 师:想不想知道啊? 先猜一猜 生1:老太太为什么守着荷花缸?

师:指着幻灯片说,他是对这半句话进行了质疑。生2:人呼出的热气怎么会让小叶蔫了?

师:指着幻灯片说,这个同学是对这个意思提出疑问? 生3:小荷叶还没冒尖祖母为什么守着? 师:你怎么知道小荷叶还没冒尖呢?

生3: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快要说明还没冒尖呢?

师:是啊,这就是一直困扰老师的问题啊。自己读一读,看一看谁能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生4:祖母是担心小荷叶冒尖的时候她不在,孩子会损伤小荷叶。师:你能不能读出祖母的担心呢? 生:绘声绘色的读了这句话。

师:祖母此时还会有什么心情呢?

生5:祖母此时可能是兴奋的。因为她快要看到自己喜欢的小荷叶了。师:你也读一读,读出祖母的兴奋。

生6:祖母此时是着急的。因为她想快一点看到自己喜欢的小荷叶。师:你能不能读出这份着急呢? 生:读

还有几个同学发言,师:是啊,祖母心情复杂的守着荷花缸,一个小时过去了,荷叶没有冒尖。两个小时过去了,荷叶还是没有冒尖。就这样过去了一天,两天,三天……直到有一天祖母突然发现荷叶冒尖了,她会怎样呢? 生1:很高兴

生2:很激动 兴奋

师:找一找有关的句子,你从哪里读出祖母的兴奋,激动呢? 生3:读祖母却是一脸欣喜

师:是啊,所有的高兴都写在了脸上啊。还有其他的吗? 生4: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师:当读祖母脸上的表情,眼中神情的时候慢一些,让听者能想象得到。生5:有感情的读完句子。

师:看来从种荷到荷花盛开,无不渗透着祖母的爱。怎能不让我感动呢?更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呢?默读第5-7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生: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师:这句话为什么让你如此感动?

生:因为祖母非常的喜欢莲叶,可是为了孩子的病却剪下一枝最大的莲叶。

师:我要表扬这个同学,他交给我们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就是联系上文祖母喜欢莲叶的部分来读本句话,不过一个词语用错了,把因为… …可是…… 换成 尽管 …… 可是…… 就更好了。

师:板书 尽管…… 可是 …… 生:重新完整通顺的说了刚才的话。

师:谁能也用上 这个词语说说这句话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呢?

生2:尽管祖母很喜欢荷叶,可是为了孩子的病却赶快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师:你知道祖母为什么剪最大的荷叶吗? 生2:犹豫

师:最大的荷叶入药的话 生2 : 病好的快

师:刚才的同学只关注了祖母剪荷叶的动作,我们要通过动作走进祖母的内心。想一想祖母此时剪荷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再读一下这句话。生:是毫不犹豫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生:赶快 师:解释一下

生:假如心情犹豫的话就不会走那么快,看出祖母此时很着急。师: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生:读

师:还从哪里看出毫不犹豫的剪得呢? 生2:咔的一声 师:解释一下

生2:咔的一声说明声音大,用的力气大,犹豫就不会用这么大的力气。

师:了不起啊,这个同学不但有一双会读书的眼睛,还有一对会读书的耳朵,你能把咔的一声送进句子读一读吗? 生2:读得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想一想:祖母剪下的仅仅是一枝最大的荷叶吗? 生1:不是 是他对孩子的爱 生2:是自己过去的辛苦

师:自己千辛万苦种出的荷叶就这样剪下来了,她不后悔吗?(生摇头)读下面的句子哪里看出不后悔?

生: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生病的小孩剪几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师:你知道什么样的荷叶叫萧条吗? 生:发黄 快死了

师:出示萧条的一缸荷叶,看到这样的荷叶我们就想起萧条这个词。面对这样一缸萧条的荷叶你想对祖母说什么呢? 生:祖母你真是太伟大了 生2:祖母你就不后悔吗?

师:祖母后悔吗?看一看下面的句子找一找答案

生: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师:从哪些词语看出祖母不后悔呢? 生:罢了

师:你能不能换个词语呢? 生:算了 师:还有吗? 生:念念有词

师:你能不能也换个词语?生犹豫,师 自己对自己说叫 生:自言自语

师:同学们看“大用场”这个词语指的是什么啊? 生:给孩子治病

师:听话要听音,大用场这个词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啊? 生:和给孩子治病相比其他的都是小事。

师:看到自己千辛万苦种出的莲叶就这样萧条了。听到的却是这样令人感动的话,此时你可能有更多的话想对祖母说是吗? 生:点头

师:我们什么也不说,再恭恭敬敬的读一下祖母的言行。师生配合读

师:虽然祖母对荷叶是百般怜爱,可是为了孩子的病他却:

生------------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师:不仅如此,而且

生——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师: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却念念有词地说:

生:“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思考:到底是祖母的什么感动了你呢? 生1:祖母的助人为乐的品质感动了我 生2:祖母的善良的品质感动了我 生3:祖母的慈悲的心感动了我 ……

师:是啊就是因为祖母的善良才深深的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因为祖母的善良才使莲叶显得更加的青翠。

再深情的读一下课题。生再读课题 课下作业:

1:把文章中你觉得写得生动准确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2:写一写祖母给你的感受。板书

爱 剪

莲叶课件 篇9

迳头小学 朱建华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美读的奥秘。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通过美读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屏幕出现一池一池的青青莲叶,学生欣赏。

2、欣赏到这一池一池的青青莲叶,你特别想做什么?

3、作者许永的感想与大家不一样,这一池青青莲叶,勾起了他对祖母的无限思念与遐想,并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4、板书课题:

29、莲叶青青

二、整体阅读,把握重点

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出了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分别是哪些事?[板书:感动](一是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二是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给小孩治疮。)

三、品读2-4自然段,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从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体会到?(第2-4自然段)

2、默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用“——”划出写祖母喜爱莲叶的词句。

3、学生汇报(请同学们用“当„„时,祖母„„”的句式来说一说祖母对荷叶的喜爱。读句子,以读答问。学生都看书)

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早已挑好的种藕一枝枝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欣赏。)[板书:爱莲]

4、过渡: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荷叶的句子是——(大屏幕出示)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当回事,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① 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叶子时,孩子们不当回事,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 ② 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祖母那高兴劲。(理解:一脸欣喜)

③ 你们的奶奶对你们怎样?她怎么疼爱你的?(当你生病的时候,奶奶„„;当你伤心时,奶奶„„;当你受了委屈时,奶奶„„)

④ 自由再读读这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5、读到这儿,感动你的是什么?

四、品读第5-7自然段,体会关爱

1、师:下面咱们再来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5-7自然段(大屏幕出示阅读提示)⑴仔细阅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以学生的发言为顺序)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子忍受痛苦。”

...交流,体会到什么?追问:主要从哪个词体会的?(丝丝地。打上着重符号)你能读出这种体会吗?

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大屏幕出示)

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 谁来向他挑战)齐读。[板书:剪叶治疮]

(2)、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第一次由1——2组读,第二次由1——4组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3)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

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加点)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2)、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你真会读书。)

(3)、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师:此时此刻,感动你的又是什么呢?(师: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指着板书: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到毫不犹豫的一刀剪下,这是为什么呢?从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祖母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师: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但在生活中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祖母,她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不易呀!又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板书:感动]

五、学习写法 拓展延伸(5′)

1、体会写法:

师:作者一看到这青青的莲叶,就触景生情,想起了祖母,这种写法,在写作方法上,叫做睹物思人。

师: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齐读首尾段。师:文章开头由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由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题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探究课题:

课文实为写祖母,赞祖母,可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 但愿在座的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

3、俗话说:“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所以我们今天的作业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请以“XX的爱”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多媒体出示)

教学反思 :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课文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耐人寻味,因而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文本上,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但当有人需要荷叶治病时,祖母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荷叶,感受祖母的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本篇课文篇幅有点长,所以采取了分段形式的讲解,便于学生能够掌握重点,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有同学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字词也存在着理解上的歧异,这说明在上课前的预习工作没有做好,并且不懂得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感知字意、词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不仅要通读课文,还应体会其蕴涵的意思,以便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在进行美读法教学训练时,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朗读的技巧,轻重音、语调、语气、朗读节奏„„都掌握得不错,但是部分同学在朗读评价时,评价得不够深入,这也是以后训练时应注意加强的地方。

总结课文时,学生能积极谈自己的感受,都能深刻体会到:我们要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个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莲叶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会写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带入情境: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播放幻灯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们有没有合适的诗句来赞美一下这青青的莲叶呢?

师:当作者许永也望着这满池的清凉的莲叶时,却觉得这些斑驳陆离的绝美佳句,不是他要找的,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板书《莲叶青青》。)

二、播放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播放完录音后,师:斑驳陆离的绝美佳句不是作者要找的,这为什么呢?(指生说,板书:祖母,出示幻灯3)

(为什么作者看到田田莲叶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呢?生:祖母喜爱莲叶,却把莲叶剪下送给人家的孩子治病)

三、读中感悟,探究课文

(哪些段落回忆了祖母喜欢莲叶?指生说)

1、学习2—4自然段

师:祖母对荷花的喜爱所下的功夫可以说是让人吃惊,下面读2—4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感受到祖母对莲叶情有独钟,找到之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或者批一批,

生汇报:

学生在谈感受的时候,适时的进行朗读指导,以读悟情,以读带讲。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或关键词来理解。

A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B种藕挑好后,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C小莲叶要冒尖时,祖母守着不让小孩子们靠近……

D小荷叶长出来了,孩子们都不以为然,可祖母却一脸欣喜,就象看新生的孙子。

E要是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家欣赏。

师:祖母从对河泥的精挑细选,然后一枝枝亲自栽种,到小莲叶冒尖时的细心呵护,再到长出小叶子时的一脸欣喜,一直到莲叶长大后与人分享这份美丽,整个过程倾注祖母太多的精力,看着祖母这样精心地照顾着荷花,你有什么感受?

连起来读一下

2、学习5—7自然段

师:是啊,祖母是如此地喜爱这些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请同(1)学们分小组讨论祖母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在课文里划出来,并在小组里读一读。

(2)汇报: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指生读,生评,再指生读,适时范读)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C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师:如果你就是祖母的小孙子、邻居你会理解祖母的做法吗?你会说些什么?

师:面对着家人的不理解,祖母念念有词的说:……(引读)

D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师:什么叫“一物降一物”?

师:你怎么理解“不开花也罢”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能感受到祖母虽然欣赏不到美丽的荷花,但莲叶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很值得了。此时此刻,感动你的又是什么呢?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板书:关爱他人

师:让我们试着去体会一下祖母那种不求回报淡然的心态,好吗?师指导朗读读7段

3.师:现在,你能理解祖母为什么剪荷时毫不犹豫,挑最大的剪,而且每隔几天还要再剪吗?是啊,无需太多解释,无需太多理由,这样一位善良的老人,怎么能不值得人去尊敬,不值得人去怀念呢?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现在祖母就拥有了这样一池的清凉,你猜想祖母会把它分送给谁呢?

生:送给生病的小女孩

生:送给邻居们泡茶

生:送给……

生:送给……

四、了解首尾照应的写法和文章的叙述方法,说说为什么要以莲叶青青为题。

1、师:真是一池清凉,众人分享,文章在结尾处再次回到了眼前的这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把第一自然段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这叫什么写法?(首尾照应)

2、作者为什么要以莲叶青青为题呢?

3、课文开头和结尾都是写现在看到的,这叫什么叙述方法?这篇课文在顺序中又插入了对祖母的回忆,这又叫做什么叙事方法?

五、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1、师: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拥有这种情怀的普通人,一次不经意的举手之劳,也许就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此时此刻你不想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说点什么吗?课后可制作成感谢卡,亲手送给他。

2、师总结:青青的莲叶闪动着祖母那颗乐于助人的心,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八个字:予人玫瑰,手有留香。

板书:

看成色赶快

一枝枝种祖母咔的一声

守着喜爱莲叶——————剪叶治疮最大的

一脸欣喜隔几天剪一枝

请人家欣赏为人善良不开花也罢了

关爱他人

莲叶课件 篇11

《莲叶青青》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课文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了解课文睹物思人、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针对本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特点,学生可运用“读——找——品——再读”的方法学习。

【教学方法设计】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耐人寻味。由于课文篇幅有点长,所以采取了分段形式的讲解,便于学生能够掌握重点,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体会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与后来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荷叶给别人的孩子治病形成的鲜明对比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的重点段落,画出感受深刻的语句,然后交流阅读体会。讨论时,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体会祖母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进而体会出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感悟出课文首尾呼应、睹物思人的写作特点。整个教学环节力争以读为主,以读促思,读、思、议相结合。【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莲叶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荷花亭亭玉立,高雅脱俗,曾是许多文人墨客称赞描写的对象。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荷花图,请同学们美美的欣赏吧。看着这些荷花,你会想到哪些诗句?

2、揭题:同学们,你们搜集的诗句的确很美,可这些班驳陆离的诗句都不是作者许永要找的,倒是这一池青青的莲叶,(课件出示莲叶图)勾起了他无限的思念,使他想起了一位可敬的长者,那就是他的祖母,[板书:祖母],还令他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二、整体阅读 把握重点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

(一是祖母十分喜爱莲叶;二是祖母剪下自己喜爱的莲叶送给小孩治疮。)【板书:喜爱莲叶

剪叶治疮】

三、品读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从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体会到?(第2-4自然段)

2、师:请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用“——”划出体现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并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读给大家,并谈谈你的体会。学生汇报交流。

生读(出示课件):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师: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师:谁还找到了其他的句子?

生读(出示课件):当种种藕时,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师:老师要表扬这个同学,这句话是整篇课文中多音字和生字最多的一句话,他居然把字音都读准了,谁能像他这样也读一下这句话?一生再读。

师:仔细听这个同学读,看一看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心?生谈体会。

师:谁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注意读好刚才打动过你的词语生读此句话。师:读得有声有色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祖母对莲叶的喜爱?

出示课件:当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1)、“小叶蔫了”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老太太为什么这样做?难道小孩子呼出的热气真的会使荷叶蔫了吗?(3)、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4)、指导朗读。

过渡:是啊,祖母尽职尽责地守着荷花缸,一天,两天,三天„„直到有一天祖母突然发现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她会怎样呢? 找一找有关的句子,你从哪里读出祖母的兴奋,激动呢?

生读(出示课件):“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时,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1)、“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看着小荷叶心里在想什么?

(2)、看看文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祖母的那个高兴劲儿。(3)、你们的奶奶对你们怎么样?她怎么疼爱你?(4)、再自由读读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5)、请女生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师: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祖母喜爱莲叶?

生读(出示课件):“当老太太也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家欣赏”

师:你觉得祖母为什么这样做?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河泥的精挑细选、种种藕的亲力亲为,到莲叶欲出时的默默守候,无不倾注了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清楚感受到祖母非常爱荷花,她对荷花下的工夫真(令人吃惊)。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莲叶呢?

四、品析5-7自然段,感悟善良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5——7自然段,祖母为了给小孩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1)、大家想想平日里我们什么时候会丝丝地吸着冷气?

(2)、现在祖母为什么也丝丝地吸着冷气,她疼吗?这种心疼的感觉谁能在读出来?(指导:丝丝语速要慢)

(3)、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一句?(4)、从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接下来,祖母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1)、上文中我们知道祖母爱荷叶就像爱他的孙子一样,而现在她怎么却“咔“的把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她当时在想些什么?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2)、谁能把祖母当时给剪荷叶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如果把哪些词读得再突出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3)、课件出示祖母剪荷叶的画面。(4)、师生合作推波助澜式朗读。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新生的孙子,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过渡:祖母只给了那个小孩一片荷叶吗?(引读:每隔几天„„萧条)什么是萧条?大家想象一下,荷叶缸里一片萧条是什么样子?想当初,荷叶长得郁郁青青时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可现在本该葱郁的荷叶缸却一片萧条,只剩下欲出的新芽和那些残枝破叶。面对这样一缸萧条的荷叶你想对祖母说什么呢?祖母后悔吗?看一看下面的句子,找一找答案

课件: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1)、解释“念念有词”,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

(2)、“一物降一物”第一个“一物”指的是什么?第二个“一物”指的是什么?(3)、从哪些词语看出祖母不后悔呢?

看到自己千辛万苦种出的莲叶就这样萧条了。听到的却是这样令人感动的话,此时你可能有更多的话想对祖母说是吗?我们什么也不说,再恭恭敬敬的读一下祖母的言行。师生配合读

师:虽然祖母对荷叶是百般怜爱,可是为了孩子的病她却:

生: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师:不仅如此,而且

生: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师: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她却却念念有词地说:

生:“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思考: 读到这儿,你们能告诉老师,到底是祖母的什么感动了作者呢? 生汇报交流,师板书【为人善良

关爱他人】

五、学习写法 布置作业

1、体会写法

(1)、现在老师想问一下,本文明明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莲叶青青”为题? 总结:因为那青青的莲叶上,映出了祖母那一颗善良慈爱的心,因为那青青的莲叶上,有着祖母关爱,帮助他人的影子。莲叶是祖母的最爱,她如珍宝般地栽种荷花,而后又无私地送荷叶。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田田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这种写法,在写作方法上,叫做睹物思人。(2)、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全班齐读首尾两段。)

(3)、文章开头由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由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爱无处不在,我们何尝不在享受着爱呢?只要静心细心寻找,你就会发现爱就在我们身边,关心只是在一线之间。孩子们,不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爱留住:可用笔书写爱的过程,用画描绘爱的轮廓,用摄影留下爱的影子。但不论哪种方式,老师希望你们在感受爱、享受爱的同时能学会付出,让爱的种子播撒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青青的莲叶闪动着祖母那颗乐于助人的心,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八个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习作训练

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课件出示一些感人的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请以“xx的爱”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

17、莲叶青青 祖母

喜爱莲叶

心地善良

剪叶治疮

关爱他人

莲叶课件 篇12

课题:《莲叶青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驳、藕、时、蔫、疮、萧”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通过人物言行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难点: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自主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莲叶青青》”(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两遍)

3、下面请欣赏一幅莲的图片.(欣赏图片)提问:“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什么?”

„„

“当作者看到这样一池青青的莲叶时,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想

法和大家的一样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二、新授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 课件展示:班驳陆离、种藕、蔫了、胳膊肘、头疮、萧条

①指名读(强调“种藕”、“ 胳膊肘”的读音)②指名学生领读

2、当作者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时,他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时,会想起他的祖母。”(板书:祖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祖母的几件什么事?”

课件展示:

“课文写了祖母的几件什么事?”

---学生举手回答:四件事(种荷叶、守荷叶、赏荷叶、剪荷叶)板书:种荷、守荷、赏荷、剪荷 “这四件事中,着重写了哪件?”---剪荷叶。

“请同学们读课文5、6、7自然段,想一想祖母为什么要剪荷叶?”

---学生回答:“为了给一个小孩治头疮!”

4、A、谁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

①抓住“探头探脑”一词强调祖母与小孩的关系---陌生。

②重点品析句子:(课件展示)

“老太太这才注意到那孩子生了一头的疮,祖母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a、这是对祖母哪个方面的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找出表示祖母动作的词语。

b、从句子中可以看出祖母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回答:„„

板书:心地善良、助人为乐!B、谁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抓住“萧条”一词理解内容。C、谁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品析句子:(课件展示)

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① 这句话是对祖母哪个方面的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② 随读解释:“一物降一物、念念有词” ③ 提问:“此时祖母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

④ 订正:祖母的心情是复杂的。

失落——因为荷花缸越来越萧条了。

欣慰——治孩子头上的疮疱,荷叶“派了大用处”

拓展:“这样的心情我们也有过:在汶川大地震后,我们班捐款达到了4000多元。有的同学一人就捐了500元,有的同学把所有的零用钱都捐献了出来。当你碰到了心爱的玩具时,不再可以爽快的买下,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当你想到你捐献的钱也许变成了一支药水,可以减少受伤孩子的痛苦时,当你想到你捐献的钱也许变成了一块块面包可以驱走灾区孩子的饥饿时,你的心里也许会感到一些安慰!(„„)是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提议,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心地善良的祖母、送给天下每一个有爱心的人,好吗?” “鼓掌!”

小结:剪荷叶这件事是作者写得最详细的一件事,也是文章的重点,表现了祖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种荷叶、守荷叶、赏荷叶这三件事是略写,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

5、“从种荷叶、守荷叶、赏荷叶这三件事可以看出祖母对荷叶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喜爱!

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是非常的喜爱,从那句话最能看出来?---课件展示:“孩子们都不当回事,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这句话是对祖母什么的描写?(神态描写)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荷叶比作一个新生的孙子,突出小了祖母对

荷叶的喜爱之情。

小结:是呀,祖母对荷叶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是非常的喜爱。最后她却把当作孙子一样看待的荷叶送给了陌生的孩子治病,这不是更能体现祖母的心地善良和乐于助人吗?所以说种荷叶、守荷叶、赏荷叶这三件事是不是可以省略的,是对剪荷叶治病这件事的一种铺垫,一种烘托。

6、来,我们再把课题读一遍(„„)。文章的题目是《莲叶青青》,而文中所写的却是我的祖母,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莲与祖母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莲,可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可以给人治病、祛除痛苦;而祖母就像莲一样,她也可以给人帮助,给人以一种夏日的清凉。

7、祖母的心是善良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接受了祖母帮助的陌生阿姨和那个小孩,也是应该懂得感恩,也应该记得说声“谢谢!” 课件展示:

当祖母剪下那枝最大的荷叶递给那位年轻的母亲时,这位母亲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什么? 发挥想像,用一两句话描绘当时的情景。„„

(分析评价学生的练笔!)

三、结束语:

1、“带着对祖母的敬爱和思念,我们再来把课题读一遍”。“有感情一点,再读一遍!”

2、“愿《莲叶青青》这篇课文能化作缕缕清香,流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愿我们每个人都像夏日中的莲叶一样,能带给他人一份清凉,一份帮助。我们的这个世界将会是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板书设计:

莲叶青青

种荷 守荷 爱荷 剪荷

祖母

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莲叶课件 篇13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对于抓重点句进行品读感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采用围绕中心问题,揣摩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课件、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来谈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自古以来,荷花一直为许多文人墨客所赞扬、所吟诵,如我们熟悉的古诗《小池》,又如古诗《江南》,以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当我看着那满池的莲叶,在寻找那些斑驳陆离的诗句中,我不禁想起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令我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莲”字上下结构,要注意走字底写法,最后一笔要写出一波三折的特点。)齐读课题

3、再读课题,问:在炎炎夏日,当你看到这满池荷花,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畅)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课题。

过渡:课文写了祖母的那些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向老师点头示意并马上坐好。

二、整体阅读,把握重点。

1、课文写了祖母的什么事?(爱荷、送荷)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三、品读②-④自然段,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之情。

1、课文那些语句描写了祖母喜爱荷叶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2、指名读一读。

祖母是多么爱荷叶呀!正如文中所说,当„„(师生共读)

3、同学合作,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话。①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②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③当把小荷叶快要冒尖时,祖母。④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

a、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小的叶子时,孩子们都不当回事,孩子们心里会想什么?(不就是一片小叶子吗?有什么好看的)

b、可祖母却是怎样的表情?(一脸欣喜)

通过对人物神态的描写,把祖母爱荷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c、在这句话中,你认为作者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在家里,你享受过爷爷奶奶对你的宠爱吗?当爷爷奶奶看着新生的孙子,会是怎样的心情?(高兴)读出那股高兴劲儿。(体会长辈对自己的疼爱,指导读出祖母的那股高兴劲儿)

⑤当小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师:你家里有没有做过类似事情的长辈?(指名说)你觉得他们怎样?(自由发言)

小结:把一份快乐分享给两个人,你得到的是两个人的快乐,而且,在别人心里,你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喜爱的人。

4、再读句子,体会祖母的那份爱荷之情。

过渡:从荷花的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祖母确实是十分喜爱莲叶,她下得功夫让人吃惊,对莲叶更是精心呵护,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送给别人呢?请大家看阅读提示。

四、品析⑤-⑦自然段,体会祖母对别人的关爱

1、出示阅读提示: ①认真阅读课文⑤-⑦自然段,想想祖母看到小孩儿有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②用自己的符号,标出有关语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空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忍受痛苦” ①生读

②谁能把丝丝地吸着冷气的动作做一做,想想平日里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丝丝地吸着冷气?(忍受痛苦)现在祖母也丝丝地吸着冷气,她痛吗?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疼)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③指导朗读(前半句语速稍慢,后半句“替”字读重,加快语速)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过渡: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儿忍受痛苦,真是疼在孩子身上,急在祖母心里,看到小孩儿的心痛,祖母又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①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从祖母的这些动作中,可以体会到祖母的这种毫不犹豫)②指导读

谁能把祖母剪荷叶时的那种干脆、毫不犹豫的感觉读出来。③师生共读 ④那青青的莲叶是您的最爱,可是当您看到那生病的小孩儿正忍受痛苦,您醒过神来,读„„(生读)

过渡:不仅如此,而且„„(生读)每隔几天,她都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a、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假如祖母未曾剪荷叶,这还是一缸如往年一样茂盛的荷叶,祖母会用它做什么?(泡茶、欣赏)

b、现在本该郁郁葱葱的荷花缸却一片萧条,只剩下残枝败叶,家里人会怎么说?生病孩子的母亲又会怎么说?

过渡:此时,面对着萧条的、毫无生机的荷叶,家里人都十分可惜,可祖母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痛心,她却说。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理解“一物降一物” “罢了”

这句话是祖母的什么描写?(语言)从祖母的语言描写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

①祖母十分爱莲,由令人吃惊地精心呵护,到毫不犹豫地拿到给别人治病,从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②作者抓住祖母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把一个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种写法在今后我们可以运用写作中。5.写作特点

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祖母却把自己最喜爱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里,这种爱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次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课文一直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作为题目呢?(师生共同探究)

祖母如同那青青莲叶,给人们带去清凉,给人们以无私的帮助,作者借青青莲叶,来赞美祖母,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请同学们读读开头和结尾的两段话,说一说写作特点。(首位照应)

五、拓展:

1、同学们,祖母用荷叶来帮助别人,她自己感到了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你的感受又如何呢?

2、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出示图片)

这是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这是在汶川大地震突然来袭时,以血肉之躯为4名学生撑起“生命支架”的伟大教师——谭千秋;这是为地震灾区捐款万元的卖炭翁陆松芳„„

六、总结

孩子们,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板书设计:

莲叶青青

送荷(毫不犹豫)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爱荷(精心呵护)

莲叶课件 篇14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芦葭九义校 吴敏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等7个生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孙子、生疮、剪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首尾呼应、睹物思人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孩子们,看着这一池青青的莲叶你会想到什么?作者想起了他那慈祥的祖母使他生出了许多感动,令他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莲叶青青》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结合导学单选择重点词语相机指导)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回忆了祖母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并尝试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品读2—4体会喜爱之情

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从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体会到?小组内自由阅读第2到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体现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勾画。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注意品读以下句子: A.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B.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理解“不以为然”并练习造句,孩子们看着荷叶心里在想什么?看看文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文中的哪个词语写出了祖母的高兴劲儿? C.指导朗读

3.总结:从河泥的精挑细选、亲自种藕,到莲叶欲出时的默默守候,无不倾注了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祖母非常爱荷花,她对荷花下的功夫真是令人吃惊。可是,她为什么要剪下自己心爱的荷叶呢?

(二)品读5—7自然段,感悟善良

小组合作:默读5——7自然段,祖母为了给小孩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勾画相关语句,并批注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勾画、批注,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体会。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抓住“赶快”、“咔”等指导学生体会老太太没有丝毫的犹豫,剪荷叶的速度很快,十分愿意把自己喜爱的荷叶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并指导朗读。

过渡祖母只给了一片荷叶给那个小孩吗?我们继续交流。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面对这一缸萧条的荷叶,祖母说了些什么? 3.思考: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作者? 4.总结交流。

板书设计:

爱荷(精心呵护)

莲叶青青 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送荷(毫不犹豫)

纸船的课件(集锦十篇)


编辑为您整理了“纸船的课件”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真心欢迎您来参考并反复阅读此文!

纸船的课件 篇1

一、分析教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新入选的一篇阅读课文,它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这两样孩子们都喜欢的东西,让松鼠和小熊这两种可爱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朋友,并且成了维系、发展他们俩之间友谊的纽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2、在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内心变化过程正是其友谊加深的过程。

3、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的个性特点,我采用了“读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体会”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读为主,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老师的导入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可以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能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书就能够读得更仔细、认真。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课文,对全文有个初步印象,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且在读书之前,我就出示了自读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或弄清楚什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有的放矢。

3、 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文的三幅插图,让学生能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文 。而且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不让学生的思维限制于一个固定的方框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特的想象力。

4、 整体梳理,加深印象

阅读教学要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因此,让学生在细读课文以后再共同回忆梳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5、 表演体会,巩固提高

设计表演课文内容这个环节,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体会,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的内涵,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边动边说边演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四、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纸船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理解“扎、抓”等生字,会写“扎、抓”等生字。

2.区别“漂”和“飘”。

3.重点品读课文第3。5段,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并学着用这种方式讲故事。

4.通过情景创设,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热情与真诚,初步感受拥有友谊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理解“扎、抓”等生字,会写“扎、抓”等生字,学会区分“飘”和“漂”。

2。重点品读课文第3。5段,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第3。5段,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并学着用这种方式讲故事。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1课前谈话: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啥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讲故事,发现重复的特点)2课本封面导入,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看看我们语文书的封面画,你看见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和他们有关的故事。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

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了解故事开头。

2给第一段配上插图,(师画,学生摆插图)

3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4给打乱的三幅图排排队(梳理文脉)

5教学“扎”“抓”,故事里松鼠做了什么?(折纸船)小熊做了什么?(扎风筝)

“扎”字教学:⑴.读准平舌音。⑵.借助图片,理解“扎风筝”词义。⑶.联系笔画记“扎”字义。

“抓”字教学:

⑴读准翘舌音。⑵通过演一演理解字义

6。书写“扎”“抓”

7区别“漂和飘”,把它们送回图里。

(1)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2)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这两个字,偏旁有啥不同?

⑴.观察字形相同点与不同点。

⑵.通过摆一摆演示,理解字义。(师:纸船有水才能漂,风筝有风才能飘)

(3)儿歌巩固:(课中操)

纸船纸船漂呀漂,顺着水流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门口。

风筝风筝飘呀飘,迎着风儿飘呀飘,飘到松鼠屋顶上。

8教学“莓”(老师要奖励大家一颗大大的草莓)

三、品读

小小的纸船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1自由读第三段反馈

2教师示范把纸船里的秘密圈出来——学生自己圈

3让孩子发现“接龙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4说故事:把词语都请出来了,谁能看词语把故事说出来。

4指导朗读

a我们看看小熊的表情。“乐坏了”,你们能换个词吗?(指名说,比如高兴极了等)

5教学“坏”

6自由读第五段,圈出风筝里的秘密

7发现“接龙式”语言表达特点

8指导朗读

四、儿歌总结

松鼠折纸船,

小熊扎风筝,

放松果,挂草莓,

拿起来,抓住它

祝福你,祝福我,

一个一个乐坏啦!

五、作业布置

(略)

纸船的课件 篇3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20课《纸船和风筝》,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纸船和风筝》讲的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讲了小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最后两人互相体谅,互相宽容,又和好如初。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学习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对于这样一篇文章,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通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自悟、从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

另外本篇文章有两大特色:首先这是一篇童话色彩浓郁的文章,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通俗浅显的语言易于让学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其次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通过对此类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更好地沟通。

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写的。从识字五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本篇课文是本组教材中的第四篇课文,通过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与人沟通。

1、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飘荡、漂流、难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之情。

3、抓住“松鼠高兴得哭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飘荡、漂流、难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

教学难点:抓住“松鼠高兴得哭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为学生创设多种语文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美性服务。

1、教师一手拿折好的纸船,一手拿着风筝:“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板贴实物纸船和风筝。

3、指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纸船和风筝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情境,构建一个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探知欲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在游戏中巩固生字,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你读懂了些什么?

(1)自读1—6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

(3)指导朗读“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当小松鼠和小熊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上这两句话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4)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

(1)自由读7—11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2)指名交流,随机板书:飘荡、漂流,分别写在纸船和风筝的实物下方。

(3)联系实物,比较识字“飘、漂”,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

(4)用“飘荡、漂流”造句。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实物,联系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区分同音字“飘、漂”的形和义,并且力求做到识用结合,用“飘荡、漂流”造句。)

(5)指导朗读,读出小松鼠和小熊难过得心情。

师:小松鼠和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心情一定很——

谁能读出小松鼠和小熊现在的心情?

(6)指名读,齐读。

(7)最后他们和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小组读。

(8)齐读7—11自然段。

(四)、解决难点,深入理解。

1、指名读11节,既然小熊愿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应该很高兴,为什么还要哭呢?而且是高兴得哭了,他又在高兴什么,哭什么呢?

(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这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多样化,也许小松鼠是在为小熊又愿意和它做好朋友了而高兴,也许它是在为自己首先和小松鼠和好而高兴,也许它是因为害怕小熊还愿不愿意和它做好朋友而哭泣,也许它在是担心小船会不会顺利被小熊收到而哭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2、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11节。

3、如果你是小松鼠,现在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生试写1到2句话。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内心的童心童趣被激活了,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适时地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写一写,既是对文本的'补白,又是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

1、指导学生把词卡贴在黑板的大树上,摘下来领读、齐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读。

1、教师范写。2、小组合作,互相评价。在生字中找你认为写得好的字,冲它笑一笑,或再高兴地读一遍。

(七)、作业:

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好朋友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意。(把学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好友听,这也是对语言运用的绝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给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

设计理由:板书上的这几个词,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把小熊和小松鼠心情变化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很快能理清文章脉络,放在黑板上学生反复识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充分利用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现有的实物进行识字,并且力求识用结合。如在教学“飘荡、漂流”时,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实物,联系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区分同音字“飘、漂”的形,从而理解词义,并且力求做到识用结合,用“飘荡、漂流”造句。学过的字要力求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语言环境中去,把字词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也要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如在教学本文难点处时,师问如果你是小松鼠,现在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生试写1到2句话。

2、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在教学新词时,设置了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在游戏中巩固生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锻炼了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又如在指导朗读“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当小松鼠和小熊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上这两句话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在这里我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设计各种形式的朗读,锻炼了学生语文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又如在最后他们和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小组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各种形式的朗读,锻炼了学生语文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如果你是小松鼠,现在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生试写1到2句话。在深入挖掘文本内在蕴含的基础上,让学生适时地写一写,既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绝好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在巩固字词时指导学生把词卡贴在黑板的大树上,摘下来领读、齐读。。在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给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在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好朋友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意。把学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好友听,这也是对语言运用的绝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给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美性服务。如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指名读11节,既然小熊愿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应该很高兴,为什么还要哭呢?而且是高兴得哭了,他又在高兴什么,哭什么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多样化,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纸船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理解“乐坏了”等词的意思,会写“祝、幸、福”三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3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直观形象

1、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图。

2、强调“风筝”连读应为轻声。

3、揭题:“纸船是水中漂的,风筝是空中飘的,一个是天上的,一个是地上的,它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学习了这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畅,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词。

3、检查带生字的句子。(出示)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一)导读1~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导读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读3~6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 3 4 5 6

(二)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区分“飘”和“漂”

(1)“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2)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3)让学生将飘荡 飘流 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

4、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为什么?

5、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三)不知不觉大家都被感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松鼠把一只只纸……”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样呢?小朋友,下一节课我们再在课上交流好不好?

三、写字训练:

过渡:让我们对所有的朋友说——祝你幸福!祝你快乐!让我们把祝福写下来吧!重点写好这三个生字!观察一下,怎么写好看?

(一)提示:

1、“祝”、“福”左窄右宽,示字旁的笔顺;

2、“幸”横笔很多,注意主横的突出。

(二)把祝福写在属于你的纸船和风筝上。(注意写字姿势)

(三)把祝福送给你的朋友——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现场听课的老师。

纸船的课件 篇5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0课《纸船和风筝》,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围绕“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来写的,它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孩子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正确、美观地书写“幸、福”两个字;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积累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以读为主的主体教学法。”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我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本节课共分为五大环节: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课前要复习巩固生字,教师运用多种形式:齐读、开火车读、用字组词、用词说句达到了积累运用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亲切地说:“大家都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分享松鼠和小熊那浓浓的真情。”教师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孩子带到了童话王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自读自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设计教学时,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融入情境,体会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安排了有层次的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面: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先指名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当学生回答出是纸船和风筝传递了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时,进行

第二层面的教学:通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

课文的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表现了松鼠和小熊互赠礼物,彼此拥有友谊时的快乐。首先,教师边说边板画出“高高的山,清清的水,绿绿的小草,美丽的花,这就是松鼠和小熊住的地方。”这样运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板书,使学生融入到故事情境中,然后自读第一部分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是什么让他俩成了好朋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在汇报读文感悟时,教师抓住两个不同的“飘呀飘(漂呀漂)”体会风筝、纸船飘(漂)的很远很美,“乐坏了”体会到松鼠与小熊的欣喜,当学生的情感与两个小动物的欣喜和快乐产生碰撞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的读书会有感而发。真正体验到友谊的幸福。

第三个层面: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失去友谊的痛苦。

课文第二部分7——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也是故事最动人的地方。教学中侧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首先,伴着音乐,教师用变化的语气说:“是啊,有了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他们俩多难过啊。”由此学生的情感与动物的难过之情融为一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松鼠和小熊难过的心情。在学生汇报自读感悟时,老师随即点评:“你读得很难过,谁能比他读得更难过?”这样在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下,使学生与文本中小动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即由失去朋友的难过到重获友谊的幸福与激动,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延伸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纸船问:“这真是一只吉祥船,来给他们起个名字吧。”在故事的结尾,教师接着问:“纸船动起来了,风筝飘起来了,你想对松鼠和小熊说些什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指导写字

纸船和风筝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让我们把这份幸福写下来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幸、福”两个字,指导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当学生练写“幸福”两个字时,教师巧妙地结合板书中“幸福”两个字写出“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再结合黑板上美丽的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地设计板书,使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也总结了全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创设情境,注重培养学生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纸船的课件 篇6

一、分析教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新入选的一篇阅读课文,它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这两样小朋友们都喜欢的东西,让松鼠和小熊这两种可爱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朋友,并且成了维系、发展他们俩之间友谊的纽带。

新的《语文课程规范》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以同学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阅读。倡议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2、在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内心变化过程正是其友谊加深的过程。

3、展示同学的扮演才干,让同学在扮演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根据同学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低年级同学生性活泼的个性特点,我采用了“读中感悟、探究明理、扮演体会”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读为主,多读少讲,让同学在读中感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以同学为主体,布置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规范》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同学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同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老师的导入语,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同时引导同学对课题质疑,可以让同学在读书的时候能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书就能够读得更仔细、认真。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让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自身读课文,对全文有个初步印象,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且在读书之前,我就出示了自读要求,让同学明白自身应该怎样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或弄清楚什么,这样就能够让同学在读书时做到有的放矢。

3、 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充沛利用课文的三幅插图,让同学能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文 。而且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考虑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不让同学的思维限制于一个固定的方框里,更有利于激发同学独特的想象力。

4、 整体梳理,加深印象

阅读教学要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因此,让同学在细读课文以后再一起回忆梳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以锻炼同学整理归纳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5、 扮演体会,巩固提高

设计扮演课文内容这个环节,是因为低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喜欢表示自身。而且在扮演的过程中,同学融入了自身独特的体会,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的内涵,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同学在边动边说边演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四、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纸船的课件 篇7

羊口镇中心幼儿园刘爱玲

课前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儿童生活的伙伴,也是儿童游戏和创作的必要素材。它在儿童世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好玩的纸”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带领幼儿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一系列互动,让幼儿在探索纸的不同玩法中感受纸的奇妙,享受游戏的快乐。

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小纸船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玩具,我利用孩子们这一兴趣进行导入,引导孩子们观察三种小船的吸水性不同,沉浮的快慢也不同,让孩子们学会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孩子们可以在自己做试验的同时体验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观察了纸的吸水率差与纸船沉浮速度的关系。

2、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

三。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努力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在美工区进行过用不同的纸折小船活动。

2、写毛笔字用的宣纸、蜡光纸、皱纹纸及其折好的小船若干。

3、活动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常见的三种纸

展示三种纸,引导孩子观察和感受纸的不同质地和手感。

2、 孩子们猜:哪种纸船沉的快?

1展示三种折纸船,猜测三种纸船的下沉速度。

引导幼儿猜测:小船放到水里会怎样?哪种纸船沉的快?

2、指导幼儿将自己预想的结果用图形或数字在记录表中表示出来。

三。孩子们记录下他们的猜测并互相交流。

三、实验验证

1引导孩子们集体活动,将三种纸船同时下水,观察纸船下沉速度。

2请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3展示儿童实验结果(起皱纸船最快,宣纸更快,蜡纸最慢)

4、 继续探索和感受纸的不同吸水率与纸船升降速度的关系。

1.问一个问题,幼儿* *:是同一艘纸船,为什么它下沉的速度不同?

2、教师做演示实验:将同样大小的三种纸揉成纸团,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水的三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纸的吸速度并于纸船实验结果比较,找出原因。研究发现,纸的吸水率与纸船下沉和漂浮速度的关系是不同的。

5、 活动延伸:孩子们自己收集各种纸张,自由折叠和玩耍,进一步感知纸张的吸水性。

纸船的课件 篇8

1、认识“莓”、“吵”等8个生字、会写“坏”、“松”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与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必须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读自悟,观察想象,感情朗读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图画,理解语言文字的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2、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一)情趣导入:

出示纸船和风筝,把学生带入情景,相机板书。指名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个性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明白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齐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看,小熊拿着松鼠做的纸船,松鼠捧着小熊做的风筝,这是怎样回事呢?同学们必须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出示要求)

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说三句话,你觉得老师说得对,你就鼓掌,说得不对,你就摇摇头。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生鼓掌)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生鼓掌)第三句,咱们班都是很能干很会学习的好孩子!(生鼓掌)是不是很能干,我检查一下就明白了。昨日老师让你们预习了课文,大家预习得好不好呀(出示课件)学习生字词、练习识字方法:加一加。认识课后词语。

选“幸、福”两个字进行练习。(教师板书“幸、福”两字,边写边讲解两个字的占位;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而后练写“扎”“抓”以及“坏”“松”。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自读自悟,观察想象,感情朗读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借助直观的图画,理解语言文字的阅读方法。

2、激发学生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3、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4、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把课文中需要认识的生字宝宝都学会了,这节课我们重点看看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范读课文。生根据问题画出重点语句。问题:小熊和松鼠认识吗?是什么使它们成了好朋友?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

小熊和小松鼠分别住在哪里?指名读第一段。

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

(2)戴头饰,扮演主角。

那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那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孙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主角,使学生用心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主角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主角,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指图片)明白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样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书)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出示课件)教师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课件的帮忙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资料,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资料,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潜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情绪。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情绪,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情绪?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能够怎样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他们高兴的情绪,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课件,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情绪。)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情绪。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们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情绪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此刻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必须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一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一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齐。(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但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资料。]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情绪怎样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3)原先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但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一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样回事呢?

指名说。生:虽然我们吵架了,但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先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情绪必须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透过读把你的情绪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就应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个性想和小熊和好的情绪。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就应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你也想试试吗?必须比我读得更好!

指名读,齐读。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呢?指名说。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四.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十分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资料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潜力。]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明白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必须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好处,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必须的感受。]

纸船的课件 篇9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这是本教学设计重点之所在。所以,通过讲故事引领学生加深对母爱的深切理解;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诗是如何表达对母亲深切的爱的;通过模仿诗中对母爱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

如果说这是一则虚构的传说故事,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真实的: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同学们,不知你在听到这些故事和报道时,你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或一句诗加以表达吗?(学生回答)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作为孩子的你,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呢?(两三个学生举手。)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无一人举手。)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母亲倾情对话。

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交流探讨

1、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诗人是用什么具体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的呢?

明确:纸船。(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

3、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

4、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诗中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

5、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诗,就是要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来朗读诗歌。那么如果请你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乐曲或怎样的旋律?

6、听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听时,请你发挥想像,结合自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将当时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

(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我母亲的梦中吗?)

7、大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个小故事!冰心小时曾问她的母亲:“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母亲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所以父母就得为我们操心劳苦!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女儿的父亲,读了这首诗后我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我对“母爱”的感受。

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

8、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此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下面就以“妈妈,我对您说”为题说一说你的心里话,与各位在座的同学们以及听课的老师们共享!!

(相信学生肯定能够答出精彩!!)

布置作业

把今天读诗的感受以“妈妈,我对您说”为题写一段心里话,收集到你的《心灵小语》中去,课下交流。

执教感言: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孩子们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目标离现实可能有点远,有句话说得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愿孩子们在这节课学习之后会有所收获!!

纸船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小纸船的梦》的学唱,知道自己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树立美好的理想。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曲调,能后了解变音记号—降记号,并能唱准结尾句。

3.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练习合作,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降记号,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课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中有梦想吗?能向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梦想吗?(生谈梦想,师小结)

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许你想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也许你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也许你想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也许你想当一名学者,也许……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终归是梦想,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努力吧!

2.出示两条旋律,飞一飞自己的梦想

1 2 3 |4 —— ||

4 3 2 |1 —— ||

师:你们更喜欢哪条旋律,让你们的梦想有起伏感,更生动呢?

3.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有个小朋友,他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梦想是什么?边听边思考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船长、抒情、自由等)

4.再次聆听范唱,出示旋律。

师:那么音乐是如何体现小纸船的梦的呢,请大家看着歌谱,边听边用你的身体来感受小纸船的飘动。

5.为歌曲分部分。

师:感受之后,歌曲分为几部分呢?而且还是一首合唱曲。(两部分)

6.主歌部分学习

⑴师:因为他想当船长,所以他折了一只小纸船,想象着有一天小纸船变成了大船,这样,就可以载着他的梦想飘向远方了。让我们带着梦想随小纸船飘向远方吧!

⑵出示正歌旋律,听老师弹奏。

师:听,音乐是如何表现小纸船的梦的?

⑶学唱主歌并分析旋律的特点。

⑷用歌谱或者是用u来哼唱主歌的旋律。

⑸谈一谈旋律的走向,并讲讲其特点。

⑹完整演唱主歌部分

师:幻想中的小纸船载着梦想飘呀飘,让我们也随着小纸船用u来畅想自己的梦想吧!

⑺填词唱一唱

师:歌声很美,那么填上歌词来唱一唱。

7.副歌部分学唱

⑴出示歌曲的副歌部分

3 4 5┃6—— ┃6 3 5 ┃ 4——┃ 77 70 05 ┃5— 4 ┃3——┃…

师:唱的很好,紧接着,音乐该怎么去表现这个梦呢?我们一起来看副歌部分。

⑵学生用轻柔的歌声演唱

师:跟着琴来唱一唱。(休止符号的表现,气息)

⑶演唱高声部旋律(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我们的梦想随小纸船飘向远方,而且越飘越远。)

纸船的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西瓜船课件锦集12篇


新来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好上课会使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仔细地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精心编写的教案和课件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们为您撰写了一篇题为“西瓜船课件”的文章,请仔细阅读文章的要点!

西瓜船课件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两两、小组合作阅读。

2、能根据事物的发展顺序,把图片进行合理的排列。

3、尝试观察图片内容,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合理想象。

难点:根据图片内容想象并讲述故事。

三、活动准备:

故事大图片1套、小图片7套

四、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有两只老鼠,一只叫灰灰,一只叫吱吱。它们一起出去玩,却弄得浑身湿淋淋的回来,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呢?

(二)合作排图,创编并讲述故事内容。

1、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将4幅图片进行排序。

2、按照图片的顺序,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3、请2—3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创编的故事。

(三)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按照事物发生的经过排图。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一只老鼠在西瓜船里?一只老鼠在小河里呢?

2、无序地出示图二、图三,让幼儿排一排,说一说。

这两张图怎么排?哪张在前?哪张在后?为什么要这样排?

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他们遇到了危险?

为什么青蛙在推西瓜船?

3、出示图四,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合理的情节发展。

青蛙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尝试创编并讲述故事内容。

1、幼儿两两合作,自由创编、讲述故事内容。

2、请个别幼儿来给大家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

(五)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2、幼儿与老师共同讲述故事。

(六)渗透安全教育

1、结合故事经验,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老鼠,你会怎么办?

西瓜船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像。

2、在对话框的提示下尝试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情节。

3、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愉快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像。

在对话框的提示下尝试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4张大图、大对话框、每桌两份小图、小对话框若干、小灰鼠、鲤鱼胸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只小灰鼠要和小朋友讲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二、观察

1、出示图片一

A、聪明的小灰鼠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上,它发现了什么?

B、那它会把这半只西瓜皮变成什么呢?

C、这只小灰鼠还非常爱旅游呢,六一没出去玩,可把它给闷坏了,那它会把这块西瓜变成了什么呢?

小结:刚才小朋友帮小老鼠想得可真周到,可以把西瓜皮变成……那聪明的小老鼠究竟把它变成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2、出示图片二

A、小灰鼠把它变成了西瓜船,它心里感觉怎么样?

B、小灰鼠得意的笑声还引来了谁?鲤鱼会对小灰鼠说什么呢?

3、出示图片三

A、西瓜船载着小老鼠飘啊飘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B、现在小灰鼠在干什么呢?

C、它为什么要啃西瓜皮?

D、危险的情况被谁看见了?啃了西瓜皮会怎么样呢?

小结:不知不觉,天黑了……可它到底为什么要啃西瓜皮呢?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4、出示图片四

A、 小灰鼠到底为什么要啃西瓜皮呢?

B、 它把啃下来的西瓜皮变成了什么?

C、 有了船桨西瓜船会怎么样呢?

D、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灰鼠,西瓜船开得更快了,它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小结:小老鼠把啃下来的西瓜皮做成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

三、理解(幼儿创编对话内容、教师提炼、集体学说)

1、这真是聪明的小老鼠,那我们再来看看小老鼠究竟说了什么话,让这个故事讲得更好听。

2、小老鼠突然发现了一块西瓜皮,它想了什么,会说什么?配上对话框

3、坐上了西瓜船,小老鼠高兴地手舞足蹈。它大声地喊,喊了什么?

4、小老鼠在啃西瓜皮,小鱼看见了危险的情况说什么?小老鼠怎么回答?

5、将幼儿分成两组,男生组扮演小灰鼠,女生组扮演鲤鱼,教师旁白,将故事讲述完整。

6、这些图片讲了小老鼠旅行的故事,我们来给故事起个名字吧。

四、讲述

1、有些小朋友有点迫不及待想试试了吧。

2、幼儿分角色(小灰鼠、鲤鱼、旁白)三人一组自由讲述。

3、请幼儿上前讲述并点评。

五、结束

小老鼠真聪明,把西瓜皮变成了一只西瓜船,我们小朋友回去想一想,西瓜皮还可以变成什么,再来编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好吗?

活动反思:1、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并结合活动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完成。

2、活动中对话框的设计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两点,并把这一两点即作为了活动的目标解决之一,也作为活动难点之一进行开展,在这一对话框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它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在活动的后半部分也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这一对话框的使用。但是这一对话框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它的箭头有多方向的标志。

3、在第三环节中出示对话框,并让幼儿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幼儿有一个具体递进式的要求,比如在第一、二幅讲的时候就简单的'说一说小动物要说的话,第三、四幅的时候能不能用上故事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有一定情感流露。

4、活动的第四部分让幼儿通过对这一个故事的理解,以通过对话框的运用我对这一故事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后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虽然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递进,但是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在大班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

5、可以将图片放大,或使用PPT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活动课堂中看到老师这一精致、生动的故事图片内容。

小百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西瓜船课件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细致地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有序排列,并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情节想像,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较有条理地表达图片内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培养想像力及创造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排图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习互相帮助。

3.通过讲述活动,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有自救意识。

4.在活动中充满自信心,积极开动脑筋,有独特的见解。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学用挂图4张,设计成相片的形式;教学用排序框一个,鼠妈妈的头饰一个;字卡一套;每人一套图片(4张)和排序框。在舞台上布置一个场景:西瓜船在水上飘着。

(二)知识经验准备 课前请大班的幼儿排练木偶故事表演。

三、活动过程

(一)设计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老师打扮成老鼠妈妈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鼠妈妈。刚才,我上了趟照相馆。瞧!这是我的两个小宝贝:油油和吱吱。(出示小老鼠的合影)他们可爱吗?他们可淘气啦,就说昨天吧,我带他们去春游,可他们却弄得浑身湿淋淋的。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看看我昨天拍下的相片就会明白啦!

(二)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着重讲角色的动态。

然后引导幼儿由画内向画外推想:两只老鼠怎么会在小河里?对画面的前因进行发散性联想,鼓励幼儿想得不一样。观察图片可采用问题启发法:图上有谁?他们怎么啦?从哪里看出他们遇到了危险?(丰富词:危险)心情怎样?(丰富词:着急)油油和吱吱有什么

不同?(观察动态)他们坐的是什么?怎么找到的西瓜皮?

2.无序地出示图三和图四,让幼儿排一排,说一说:这三张图怎么排?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排?着重讲图三和图四的排列顺序及理由。

3.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大胆地想像合理的情节发展。启发性提问:油油和吱吱怎么会爬上西瓜船?为什么青蛙在推西瓜船?小老鼠们怎样找到青蛙哥哥的?青蛙哥哥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4.出示图二,进行插排讲述。启发幼儿讲出:这张图应该插在哪里?为什么?要讲出图二排在图一和图三中间的道理,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

5.按自己的合理设想进行完整地排序和故事讲述。先自由地排序,然后练习编故事,把油油和吱吱的经历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帮助幼儿寻找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故事要编得合理,有说服力。尝试给故事起名字。

(三)把故事完整地再现一次。利用木偶表演增强表演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看完表演,鼠妈妈请小朋友评价故事的人物形象:小朋友有什么话想对我的两个小淘气说吗?告诉他们今后要注意些什么事情?你们喜欢青蛙哥哥吗?想对他说什么?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习自我保护和互相帮助。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配合认识水和浮力,了解水的性质及如何利用浮力。

健康:学习在水中如何自救,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五、生活中渗透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吸取小老鼠淘气、冒险的教训,引以为戒,不做对自己造成危害和会危害别人的行为。注意安全,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学习青蛙助人为乐的行为,主动帮助别人。

六、环境中渗透 把木偶道具投放到语言角或艺术角,方便幼儿随时取放进行表演。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生活中帮助幼儿区分安全与危险的行为,告戒幼儿尽量远离危险。鼓励幼儿帮助别人。

八、活动评价。

西瓜船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自主的讲述故事,提高其自信心。

2、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

3、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大概。

难点:幼儿能续编故事结局。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图卡片数张、故事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出示出一张后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二、基本环节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播放录音讲述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可集中幼儿注意力。

将打乱了的.故事情节卡片贴上黑板,让幼儿来排序,并讲出为什么要这样排。

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情节卡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排一排,并讲述故事大概。

三、结束环节

每组派一代表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四、延伸部分

想一想这个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些什么?回家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来帮你想一想?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上如果能准备些实物道具将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2、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来说,所以教师不能占主导应该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来进行活动,多让幼儿来表达,多给予精神奖励。

3、活动最后可采用让幼儿来画一画今天的故事,锻炼幼儿的手指发育,培养其对色彩的认识,用一个主题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西瓜船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的情节。

喜欢帮助别人。

发展幼儿想象力与社会行为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挂图、西瓜皮

重点: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情节。

难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连贯语言讲述。

解决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与教师相应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幼儿看图编讲之前与中间的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一、用西瓜皮可以做什么

师:出示西瓜皮"喜欢吃西瓜吗?玩过西瓜皮吗?引起幼儿对西瓜皮的兴趣。

二、看挂图编讲之前的情节

师:1、出示图一,引起幼儿观察与讲述,"小老鼠怎么得到的这个西瓜船那?它们怎么会在西瓜船里那?船里的老鼠在做什么?再说什么?

2、引导编讲画面之前的情节,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三、看图编讲中间的故事情节

师:1、出示图四,引导观察与讲述"西瓜船里现在有谁?两只小老鼠在做什么、再说什么?"。(猜测、鼓励幼儿与别人想的不一样,没有错误答案)

2、启发想象中间情节:"怎么会是这样?西瓜船里怎么会是青蛙啊?两只老鼠怎么得救的那?"

3、幼儿分组编讲中间情节。

4、教师进行完整讲述,请幼儿进行评价。

四、看图书进行讲述

师:1、"图片里面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那?看图书就知道了,打开图书12页,"引起幼儿看图书的兴趣。

2、鼓励幼儿自己看图书,理解图二图三的内容,鼓励幼儿能从头讲下来与同伴互相讲一讲、评一评。

西瓜船课件 篇6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像,并能用较为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图片内容。

2、能合理地为图片排列顺序。并使用完整连贯的句子编讲合乎情节的内容,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

3、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间应互相帮助。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西瓜船》课件、每组一套图片(4张)和排序框、白板一块。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合理想象。

难点:根据图片内容想象并讲述故事。

四、活动过程

1、设计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西瓜皮可以用来做什么?

2、观察图片一,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图片二,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4)他们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会说什么?

4、观察图片三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5、观察图片四,理解图片内容。

6、幼儿分组,合作将4幅图片进行排序。

(1)按照图片的顺序,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2)请每一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创编的故事。

7、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8、给故事起名字。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活动区中用操作卡排图讲述故事。

六、活动反思:

1、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并结合活动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完成。

2、活动中对话框的设计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两点,并把这一两点即作为了活动的目标解决之一,也作为活动难点之一进行开展,在这一对话框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它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在活动的后半部分也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这一对话框的使用。但是这一对话框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它的箭头有多方向的标志。

3、在第三环节中出示对话框,并让幼儿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幼儿有一个具体递进式的要求,比如在第一、二幅讲的时候就简单的说一说小动物要说的话,第三、四幅的时候能不能用上故事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有一定情感流露。

4、活动的第四部分让幼儿通过对这一个故事的理解,以通过对话框的运用我对这一故事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后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虽然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递进,但是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在大班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

5、可以将图片放大,或使用PPT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活动课堂中看到老师这一精致、生动的故事图片内容。

西瓜船课件 篇7

中班《西瓜船》的动画课件教授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西瓜船》的动画课件一套,幼儿每人一套《西瓜船》的.图片。盛有水的塑料盆10个,玩具若干。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看出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难点是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坐好,准备上课。

2、出示水盆及玩具。(小朋友,今天老师用许多小盆排成了一条小河,在小河的岸边有许多玩具,老师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个办法,把这些玩具送到河对岸去,而且玩具不能弄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能。好,下面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把这些玩具送过小河。)幼儿动手帮老师运玩具。

3、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玩具运过小河的。

二、展开:

1、出示课件画面(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西瓜船、小河、两只老鼠。今天两只老鼠〈吱吱和闹闹〉和西瓜船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

2、请小朋友拿出粘有兰花的图片(图一)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上有什么?老鼠吱吱在哪儿?闹闹在哪儿?两只老鼠怎么在小河里?(对画面的前引进行想象,鼓励幼儿向的不一样)

3、图一讲述完后出示图三图四,请幼儿分别讲一讲图上有什么;然后引导幼儿动脑筋将三张图排一排,说一说。(这三张图怎样排?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样排?)着重讲图三、图四的顺序及理由。

4、排好、讲好后,出示图二进行插图讲述:请小朋友打开粘有红花的图片看一看,这张图片应该插在哪里?为什么?(引导幼儿将出图二排在图以图三中间的理由,最后将四张图排好完整地讲述一遍)

5、请小朋友给排图讲述起名字。

6、请小朋友观赏动画课件《西瓜船》(大家看看、听听和小朋友编的故事一样吗?)

活动结束

1、讲完后问一问幼儿的感受:“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喜欢它?(从中体验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幼儿养成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3、请幼儿帮助老师把上课的用品收好。(自然下课。)

西瓜船课件 篇8

目标:

1、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2、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3、通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自己看图讲述,并能续编故事结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引题:教师出示西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是什么?你喜欢吃西瓜吗?西瓜是什么形状的?等等从而引出课题《西瓜船》

二、基本部分

1 、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图讲述,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听,思考问题。

教师指着第一幅图讲述:一天中午小老鼠出去玩,它一边走一边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3 、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边听边观察?如小老鼠发现大西瓜时的表情怎样的?心情怎样?

4 、小老鼠用西瓜做了什么?它后来是怎么做的?

5 、小老鼠啃坏了西瓜船,结果会怎样?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编出多种多样的结尾。

6 、教师将图片连起来完整讲述一遍,引导幼儿一边听一边想。

7 、师幼共同给故事续编结尾。

三 、小结。

反思:

首先我通过谈话的方式用幼儿日常中非常熟悉的西瓜来引出话题,进入下面相关的课程学习。孩子们的兴致都十分高,回答问题时也都很积极踊跃。

我班的小朋友在进行看图讲述时,已经懂得看看图片的整体,也懂得图片的排列顺序,但就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孩子们还不是很理解。

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情景讲述法。我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片,让后让他们把观察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这样幼儿更感兴趣,更容易理解,但就是其中有一点不足那就是提供给幼儿观看的图片过小,有的细节幼儿观察不到。

西瓜船课件 篇9

一、课文简析

这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和向往。

二、生字。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并记住生字的笔画顺序。

三、二类字。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新笔画。要求记住名称,给出名称能正确书写出来。

“”横折钩,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折略直,到起钩处顿笔,然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乚”竖弯钩,起笔向右下顿笔,顺势向下由重到轻行笔,自然转弯,而后向右顺势行笔,向上钩出。注意底部要有弧度,一笔写成。五、新偏旁。要求记住偏旁的名称,并能根据名称写出正确的偏旁。

“门”门字框,左坚和点不要靠得太紧,横折钩的起笔对准点画的尾部。偏旁要略宽。带“门”的字有“闪、问、间”等。

六、近义词。

弯——曲

七、反义词。

弯——直 小——大 坐——立

八、词语解释。

船:水上的交通工具。只:本文中指仅仅,惟一。闪闪:形容光亮四射或闪烁。九、段落简析。

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夜空中一些事物的特点,月儿两头弯弯的、尖尖的像小船。以“弯”和“尖”两字写出了船儿和月儿的共同特点。]

十、课文提问

“我”真的坐在小小的船里吗?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意思是:“我”看着月儿,把它想象成小船,并想象“我”坐在了“小船”里。

十一、多音字。

只:[ zhǐ ]只有、[ zhī ] 一只

十二、仿写。

按课文填空。___________的月儿 ___________的船 ___________的星星 __________的天

2.你还能想到什么?仿写一下

闪闪___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___ 弯弯的___________ 小小的___________

十三、练习。

1.给下列的字注音。

在、两、星、有、船、闪

2.照样子,加一笔,变新字。

大——天、日——()、口——()、了——()、木——()、人——()

3填一填,做一做。

弯弯的___________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___________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__________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小小的船是么样的?( )

①两头圆 ②两头寒

3.“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十四、一年级的考卷中已经有简单的阅读理解了,希望小朋友们多读课外书,增加识字量,考试时现场拼读浪费做题时间。阅读理解要求掌握“数自然段和句子”,希望小朋友们在做预习时就多加练习。

西瓜船完整的绘本图片

活动目标: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的情节。

喜欢帮助别人。

发展幼儿想象力与社会行为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挂图、西瓜皮

重点:看图编讲之前和中间情节。

难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连贯语言讲述。

解决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与教师相应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幼儿看图编讲之前与中间的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西瓜船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兴趣;

2、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3、通过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幼儿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自己看图讲述,并能续编故事结尾。

教学方法:观察法、情景讲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引题

教师出示西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是什么?你喜欢吃西瓜吗?西瓜是什么形状的?等等从而引出课题《西瓜船》

二、基本部分

1 、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指图讲述,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听,思考问题。

教师指着第一幅图讲述:一天中午小老鼠出去玩,它一边走一边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忽然―――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3 、教师讲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边听边观察?如小老鼠发现大西瓜时的表情怎

样的?心情怎样?

4 、小老鼠用西瓜做了什么?它后来是怎么做的.?

5 、小老鼠啃坏了西瓜船,结果会怎样?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充分发挥想象力

给故事编出多种多样的结尾。

6 、教师将图片连起来完整讲述一遍,引导幼儿一边听一边想。

7 、师幼共同给故事续编结尾。

三 、小结。

西瓜船课件 篇11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排列图片。

2.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

3.感受相互帮助,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地排列图片。

难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用挂图6张;

2.每组一套图片(6张)和排序框。

活动过程

1.设计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活动。

出示西瓜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西瓜我们都知道很好吃,那你知道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吗?

预设:帽子、碗、西瓜船…

教师:(有两只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它们和你的想法一样也把西瓜皮做成了西瓜船。)有两只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它们把西瓜皮做成了西瓜船。(出示西瓜船图片)它们昨天乘着这个西瓜船去旅行了,你想知道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吗?我们可以看一下它们的照片。

可是,鼠妈妈洗照片的时候不小心把照片的顺序弄乱了,我们先一起看看照片,看能不能帮鼠妈妈把顺序排好。

2.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教师随机逐图出示挂图,请幼儿认真观察,师幼一起分析讲述,注意幼儿语言的准确性、优美性和逻辑讲述能力的培养。)

出示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着重观察角色的动态。然后引导幼儿由画内向画外推想:

(1)第一幅图:

教师:这张照片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鼠小妹掉进河里心情怎么样?鼠小妹是怎么做的?(头后仰,口鼻露出水面;大声呼救)如果你是鼠小弟,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鼠小妹掉入河中,非常害怕,它仰着头,尽量让自己的嘴巴和鼻子露在水面外,并且拼命的喊“救命!救命!”鼠小弟看到鼠小妹掉入河中就用力的拉住鼠小妹的双手,把它拉上西瓜船。

注:及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图片内容。

(2)第二幅图:

教师:两只小老鼠怎么了?想一想它们可能遇上了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它们遇到了危险?谁能学一学遇到危险时两只小老鼠会怎么样?这时候,小老鼠们会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突然,刮起了大风,一个大浪翻过来,西瓜船摇来摇去,小老鼠们都很害怕,鼠小弟吓得捂住耳朵,鼠小妹吓得哇哇大哭。它们想:要是有人能来帮帮我们多好呀!

(3)第三幅图:

教师:这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干什么?

它们会玩什么游戏呢?

教师小结: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玩拍手的游戏,它们可高兴了。

(4)第四幅图:

教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推西瓜船?小老鼠们高兴吗?

教师小结:小青蛙推着西瓜船,小老鼠们很高兴。

(5)第五幅图:

教师:这张照片里有几只小老鼠?它现在在干什么?它准备去干什么?

教师小结:一只灰色的小老鼠坐在西瓜船里,它准备去旅行。

(6)第六幅图:

教师:小老鼠们在哪?小青蛙在哪?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小青蛙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西瓜船到底是谁的?

教师小结:鼠小弟和鼠小妹站在岸边,小青蛙坐在西瓜船里。鼠小弟说:“小青蛙,谢谢你刚才救了我们,西瓜船当礼物送给你吧!”小青蛙高兴地挥着手说:“谢谢你们,我们下次一起去旅行!”鼠小弟和鼠小妹与小青蛙告别后,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注:教师及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大胆地想像合理的情节发展。

教师:看了这些照片,我都有些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几张照片应该怎么排呀?谁在前?谁在后呢?看来要想知道鼠小弟和鼠小妹在旅行时发生了什么事,还得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弄乱顺序的照片排列好才行。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他们怎么会爬上西瓜船?为什么会在河里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先想一想这个故事发生的经过,然后按你想的故事顺序,把这些弄乱的照片排列好吧。

4.分小组,让幼儿合理设想进行完整地排序和故事讲述。尝试给故事起名字。

发放排序表和图卡(每组一套),讲解操作方法。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三个人一组,把鼠小弟和鼠小妹的经历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还可以给你的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

教师巡视幼儿,及时引导。

5.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讲述故事。

教师: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他排的故事?谁来试一试?

引导幼儿展示排列的顺序,并讲述故事。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的排序(简略解说顺序),这个小朋友故事讲的也很动听。

除了这样的排法,你们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排列?

幼儿展示。

6.把故事完整地再现一次。

教师:听了小朋友们的故事,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老师想到的故事。

教师示范讲述一遍故事。讲述中展示排序。

7.结合故事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老鼠,坐船的时候注意什么?

如果不小心掉进水里以该怎么办?

坐船时:抓好扶手;不跑、不跳、不打闹;如果是小船,最好穿救生衣。

落水时:保持冷静;头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大声呼救;抓住身边出现的任何物体,木棍、竹竿、树枝等。

8.延伸活动:制作图书

教师:请小朋友把这些图片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本故事书,并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的方式用幼儿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西瓜来引出话题。出示图片,并交代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排序,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幼儿看到图片兴趣很高,利用图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进行看图讲述时能够说出图片的内容和图片的排序,但是有些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些欠缺。在以后的授课中,我要多给语言表达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会注意更细致地引导这些孩子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大胆说。

西瓜船课件 篇12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对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像,并能用较为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图片内容。

2、能合理地为图片排列顺序。并使用完整连贯的句子编讲合乎情节的内容,完整的讲述整个故事。

3、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间应互相帮助。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西瓜船》课件、每组一套图片(4张)和排序框、白板一块。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进行合理想象。

难点:根据图片内容想象并讲述故事。

四、活动过程

1、设计生动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西瓜皮可以用来做什么?

2、观察图片一,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图片二,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

(3)他们在干什么?

(4)他们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会说什么?

4、观察图片三

(1)发生在什么地方?

(2)图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5、观察图片四,理解图片内容。

6、幼儿分组,合作将4幅图片进行排序。

(1)按照图片的顺序,创编故事内容并讲述。

(2)请每一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创编的故事。

7、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8、给故事起名字。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活动区中用操作卡排图讲述故事。

六、活动反思:

1、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并结合活动目标一步一步的进行完成。

2、活动中对话框的设计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两点,并把这一两点即作为了活动的目标解决之一,也作为活动难点之一进行开展,在这一对话框的使用过程中,幼儿对它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在活动的后半部分也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这一对话框的使用。但是这一对话框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它的箭头有多方向的标志。

3、在第三环节中出示对话框,并让幼儿进行讲述。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对幼儿有一个具体递进式的要求,比如在第一、二幅讲的时候就简单的说一说小动物要说的话,第三、四幅的时候能不能用上故事中故事情节的变化有一定情感流露。

4、活动的第四部分让幼儿通过对这一个故事的理解,以通过对话框的运用我对这一故事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后的情况下,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虽然这一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递进,但是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放在大班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

5、可以将图片放大,或使用PPT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活动课堂中看到老师这一精致、生动的故事图片内容。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中秋节幼儿演讲稿13篇

中秋节幼儿演讲稿 幼儿演讲稿 05-26

诫子书课件教案(集锦10篇)

子书课件教案 子书课件 04-23

请勿吸烟温馨提示(分享56句)

请勿吸烟的宣传标语 请勿吸烟宣传口号 05-26

我去公园玩的日记5篇

去公园日记 05-26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唐杜甫绝句 绝句唐杜甫 02-15

专业实习周记

专业实习周记 05-26

下雨的心情语句(合集93句)

下雨的句子 雨天的文案 05-26

表达心动的情话(精选52句)

表达心动的甜蜜语录 心动的甜蜜语录 05-26

运动会宣传语83句

运动会宣传语 05-26

激励的句子

生活激励的句子 读书激励的句子 05-26

最新南极大冒险观后感(模板6篇)

南极大冒险观后感 05-2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