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白菜课件

卖白菜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田山白西生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认识白菜、花生、西瓜等农作物,知道这些物品是农民种出来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田山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2、认识白菜、花生、西瓜等农作物,知道这些物品是农民种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声母z、c、s和zh、ch、sh,韵母ɑn、en和ɑnɡ、enɡ。

2、笔画横折、竖弯。

3、熟字日四牛。

二、看图说话。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远处有什么?(山)近处有什么?(田)田里种着什么?农民在收什么?收了那么多白菜、花生、西瓜,农民高兴吗?可让学生连起来说说。

三、拼拼读读。

1、自由拼读生字。

2、认认生字,想想它们怎么写,跟哪个字相像,有什么不同。

四、字词教学。

田:三拼音音节,别丢了介音i。字形可分解为口加十或日加一竖。强调先进门后关门的笔顺规则。可用象形法帮助记忆。

山:读准翘舌音中。第2笔L(竖折)是个新笔画,注意跟竖弯不同。我们家乡有没有山?有哪些山?让学生看山字的演变,用象形法帮助记忆。

五、复习巩固。

1、认读卡片。

2、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白西生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认读卡片。

二、字词教学。

白:一撇加扁扁的日字。哪些东西是白的?(墙壁、白纸)白菜也叫大白菜,叶大,淡黄色,浙江地区也称胶菜。

生: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生和牛字形的比较。生也是学生、先生、生日的生。

西:字形与四比较。西也是东南西北的西。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傍晚太阳下山的方向是西。

三、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

2、比较形近音近字。

日一田日一白牛一生四一西三一山

3、口头组词。

山()()()生()()()

卖白菜课件【篇2】

一、说教材分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是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过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但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会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这一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能正确的计算。

(3)体会在实际的运算中要采用最优解法,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探索连减运算的方法。教材采用运白菜这一题材创设情境,我认为是合适的。

教学难点:

是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所以我认为对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可以训练但不是重点,教材在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过繁(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二车运走288棵),我认为不利于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对今后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认知,达不到对学生简算技能的培养。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对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进行了改动: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环节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课件导入,创新情境

1、谈话: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2、出示课题:运白菜

3、出示情境课件

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提出问题

学生可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5+245)。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这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①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595245

=350(棵)

②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5+245)

=850500

=350(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计算策略,逐步调整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方法的练习。

完成试一试的习题和练一练中的第3题。

(因为计算的数较大,学生计算时的速度可能会很慢,这时可以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

2、解决问题的练习。

(1)第2题。

①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

②学生独立解答。

这题也有两种不同的算法:

200-78-35=87(元)

200-(78+35)=87(元)

③交流算法与想法。

④出示第(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第4题。

①出示题目内容,带领学生读懂所提供的信息。

②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③学生讨论。

(可能性:很可能是小军的爸爸休息了一天)

第(2)问。(思考)

(首行需要计算出相邻两天里程数的差,再进行比较。这一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一个人算一天,这样比较快)

④第(3)问。

〈1〉一般方法:把第(2)问中所求出的天天行驶的里程数相加。

〈2〉简便方法:将星期五与星期一在表上显示的数相。

即928-35=893(千米)

(这种方法可能成度较好的学生的能想起来)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五)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教材第78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五、板书设计

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卖白菜课件【篇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生动的细节描写,明确其对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作用。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3.探究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有益的感悟和启示。

【学习重难点】

1.赏析生动的细节描写,明确其对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的作用。(重点)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本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本节课我们将品析本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关键词句的含义,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预习

1.去集市路上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

明确: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家庭的贫困。

2.“我”为何对老太太充满了恶感?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因为老太太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更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这个句子用“我”的态度衬托了母亲的善良和宽容,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的情节埋下伏笔。

三、合作探究

(一)细节描写

师: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而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1.请赏析下面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

赏析:示例一:“揭开”“掀动”“拉开”“扒拉”等词语具体细致地揭示了母亲内心的愁苦和矛盾,也体现了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示例二:“叹息”“抬高”“撇”“锁定”“端详”等词语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因贫穷所迫决定卖白菜时的矛盾心理,暗示了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为下文母亲决心卖白菜做铺垫。

(2)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赏析:通过“我”的视角,详细描写母亲摘下三棵白菜的过程,流露出“我”此刻内心万般的不情愿和对这三棵白菜无限的珍惜之情。

(3)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

赏析:生动地写出了老太太翻动白菜,拽白菜根,戳白菜的动作,以及她手指的形态,体现了老太太挑三拣四、爱占便宜的性格,暗示了老太太家境的贫穷,为下文“我”与老太太发生冲突,并多算钱的情节埋下伏笔。

(4)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

赏析: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把“我”独特的心理感受真切地表现了出来,把“我”对那三棵白菜的留恋心情渲染到极致。

(5)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赏析:“贴”“仔细”“打量”等词语,生动地体现了老太太的谨慎小心和对我们的不信任,也暗示了她的家境贫困,为下文她回去后知道“我”多算了一毛钱后将白菜退回来的情节埋下伏笔。

(6)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赏析:两个“一张张”既写出了老太太和母亲的小心谨慎,也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无比重视。

2.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为了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3.下面的两个句子都写到了母亲的泪,其蕴含的意味有何不同?

(1)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2)“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明确:(1)母亲为家境的贫困、日子的艰难而忧伤,但泪水没有落下来,体现了她的坚强。(2)前文写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时都没有流泪;现在母亲流泪是为儿子不诚实,多要了老太太的钱而感到羞愧,也是对“我”的失望、责备、痛心,体现了母亲善良诚信的品质。

(二)思想感情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明确:“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我”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骗伤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

2.怎样理解作者最后一段“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蕴含的感情?

明确: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践行诚信。

四、课堂小结

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登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但作者告诉我们“人穷不能志短”,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诚信。贫穷已经远去,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五、板书设计

卖白菜

母亲: 坚强、善良、诚信

“我”: 痛苦、自责、懊悔 细节描写

六、作业设计

本文的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揭示主题思想方面都起到了“小中见大”的作用。请你借鉴这种手法,刻画一个印象深刻的场面。

七、课后反思

1.本文篇幅较长,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比较多,而莫言的又写的是祖国极端贫困时期的事情,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所以首先从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入手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2.两个课时的安排上,第一课时以梳理的矛盾冲突,点评人物形象为主;第二课时以赏析写作手法(细节描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两课时均以课文为依托,分别培养了学生感恩母亲、善良诚信的品质,让学生明白了学语文,也是在学做人。

卖白菜课件【篇4】

今年秋天,姥姥家的白菜大丰收。星期六,我跟着姥姥到农贸市场去卖白菜。

我们找到了一个摊位,把白菜摆放得整整齐齐。绿油油的大白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惹人喜爱。市场上的人们大多手拎网兜,寻找着自己满意的冬菜。

一位位买菜的顾客从我们的摊位走过,可就是不买。也许是今年的白菜大丰收,来卖菜的太多啦!半个小时过去了,一笔生意也没做成。天气又冷,冻得我直跺脚。看看周围的菜摊子生意也不好,卖菜的爷爷奶奶、大伯们都裹着黄大衣聊天。我有些着急了,姥姥拍拍我的头,笑眯眯地安慰我:“别急躁,过会儿到中午的时候,买菜的就多了。”我将信将疑,点点头。

中午十一点多,买菜的人们果然陆续多了起来,我们的摊位也跟着忙活起来,一些前来买冬菜的人们还不住地夸着:“这白菜不错,又大又绿!”这话让我有点骄傲,也学着以往看到的一些菜场老板的样子回应:“那是,我们这是纯绿色无农药产品!”我和姥姥分工明确,她称菜,我帮着算账。一斤白菜才卖五角钱,对我来讲算账很容易。

下午,我们碰到了一个难缠的'买家,说白菜最外面的叶子都已经坏了,不能算在斤两内,把绿油油的叶子剥了又剥,让我着实心疼。一棵八斤多的大白菜才卖四元钱,想想姥姥又是播种,又是浇水。快到收获时,姥爷还在菜地住了一个多月看菜。辛辛苦苦种的菜卖得这么便宜,而且还被这种买家“剥皮”,我真是有些伤心。

三点多钟,我们的一车白菜卖光了。我也又冷又饿,都直不起腰了。姥姥骑上三轮车带我回家。我趴在姥姥的后背上,感觉一阵心酸。卖菜让我懂得了,大人们辛辛苦苦地挣钱是多么不容易,我以后一定勤俭节约,好好学习,孝顺长辈。

卖白菜课件【篇5】

一、设计意图:

农作物对于从小生长在农村地孩子来说是很感兴趣的。现在已走进了秋天,我们大班的

幼儿也就没再闲着了。我们充分的利用地方资源和对季节方面的考虑,并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年级组的幼儿开始种植起了大白菜。

二、目标:

1、关注大白菜的生长,了解大白菜的生长过程。

2、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地大白菜。

3、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三、过程:

1、围绕大白菜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吃过大白菜吗?大白菜生长在哪里?”)

2、观察种子

(师:“大白菜地种子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

3、需要的工具

(师:“种植大白菜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今天我们就要去种植大白菜,以后我们就可以吃到自己种的大白菜了。

4、种植大白菜的种子:

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师范讲解怎样种大白菜的种子。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幼儿。

3)、定期为大白菜浇水、施肥、除草。

卖白菜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 观察大白菜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把看到的想到的大白菜画下来。

2. 能用各种线描装饰并幼儿大胆创想各式大白菜的造型。

3. 感受线条构成图画的乐趣,喜欢写意活动。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纸若干、勾线笔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 了解大白菜的日常作用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大白菜)那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对,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它有很丰富的营养。

二、 个性观察大白菜

1.整体观察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下这个大白菜由什么部分组成,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个是菜叶,那这个菜叶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师:这是菜身,形状是怎么样的?像什么?

师:这个也是大白菜,但是它是什么形状呢?怎么摆放的?

小结:原来我们的大白菜是由菜叶、菜身组成的,今天除了老师的这个大白菜之外,老师还带来了其他的大白菜

2.播放PPT,观察对比大白菜的不同

师:请小朋友来看看,这些大白菜跟我的这个大白菜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喜欢哪个大白菜?

小结:原来大白菜这么神奇,不仅菜叶可以进行改造,菜身也可以进行改造。

三、教师示范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造型百变的大白菜吧,首先我先来画画我喜欢的我想画的大白菜样子

师:我的大白菜画好了,但是我想让我的大白菜有一个漂亮的花纹,谁愿意帮我画画看

请个别幼儿帮忙作画

师:我还想让我的大白菜造型变得不一样,请小朋友来帮帮我

四、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困难的幼儿作画,引导画出自己想画的大白菜样式

五、 作品展示、互评

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

师:那个小朋友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师:每个小朋友的大白菜造型都很好看,独一无二,那么请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观察看看,还有哪些物品是可以拿来改造的。

活动反思:

本周写意以大白菜为作画物品,大白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且触手可得的物品,因此以大白菜来展开作画,让幼儿更能理解和接受。虽然小朋友对大白菜都不陌生,却对大白菜的结构名称不得知,所以通过先对大白菜的整体观察来了解大白菜的构成,所以引导部分我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摸摸大白菜,请各位幼儿观察发现大白菜的特点,通过实物的发现了解,这样对于接下来的造型变化部位也能知晓掌握。

本堂课着重讲大白菜的菜叶造型变化以及装饰,所以提问会比较侧重于这方面,但发现幼儿对各部位的构成名称还是都很难快速准确的回答,没有真正的掌握,在引导上面还需改进。而在接下来的教师示范中,我画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的大白菜,希望幼儿在自己作画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我也请了个别幼儿帮助创编,帮助打开幼儿的创作思路。为了不让幼儿自己作画的时候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我请幼儿在作画前都来说说自己想要画的大白菜造型,所以之后每个幼儿创作的大白菜样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幼儿在作画的时候,喜欢把主要的东西偏小画,整个画面看上去不饱满协调,所以在最后的点评过程我也对此问题提出了想法,希望每个幼儿在接下来的写意绘画活动中能够掌握好主题与背景的比例,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精选阅读

蛋白质课件(优选4篇)


通常教师在授课前会准备教案和课件,他们会认真负责地设计好这些资料。如果想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重视教案和课件的质量。这篇文章是编辑精心从网络上挑选的高质量“蛋白质课件”的文章,感谢您光临我们的网站,希望您能够喜欢这里的内容并进行收藏!

蛋白质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蛋白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分析、归纳,提高总结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从众多知识中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蛋白质的组成和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难点】

蛋白质的组成和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请说一说你们早上吃的什么?

【学生回答】①鸡蛋、包子、粥。②豆浆、油条。

【提出问题】其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学生回答】蛋白质、糖类、脂肪。

【教师引导】这些营养物质各起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展示一张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图表,介绍人体所需要的六种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教师引导】首先一起学习一下蛋白质与人体营养的关系。

【提出问题】什么是蛋白质?蛋白质由什么构成?

【学生回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提出问题】哪些食物中含蛋白质丰富?

【学生回答】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以及蛋清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许多植物(比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提出问题】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有哪些?能总结出几点?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并且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酶也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具有选择性。

【提出问题】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代谢途径是怎样的?在营养方面起着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回答】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另一部分氨基酸可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教师引导】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

【播放视频】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过程中的作用和煤气中毒的动画过程。

【提出问题】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呼吸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呼吸的过程中起到载体的作用。在肺部,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提出问题】通过动画,能不能描述煤气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血红蛋白在呼吸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但是血红蛋白也可以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一旦结合便不容易分离,且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

【学生活动】自学书中关于酶的资料卡片。

【提出问题】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反应,而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教师讲授】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提出问题】生物体内的酶也属于一种蛋白质,具有什么特点,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反应,而且一般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教师引导】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等)对人的肌体蛋白的侵害。

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故重金属盐、甲醛可使人畜中毒。由于甲醛能使蛋白质变质,故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提出问题】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目的是为了使水产品保存更长时间而不腐烂,但人食用了这样的水产品会引起中毒。

【播放视频】吸烟的危害。

【提出问题】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

【学生回答】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吸烟的人,容易得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

【教师引导】吸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青少年一定要远离烟草。

环节三:巩固提高

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

解析:680000.335%564;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4。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蛋白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蛋白质的内容,预习后面的知识,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合理搭配膳食。

四、板书设计

蛋白质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2章第2节内容,参考课时为1课时。本课包含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内容,侧重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其能够成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原因。教科书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呈现方式,落实了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与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分析我的教学对象。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知道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了解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高一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初中阶段的基础,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四、教学重难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

在探究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过程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游戏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氨基酸结构通式;在讲解氨基酸脱水缩合最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等,总结归纳氨基酸相关计算;在讲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此环节,通过提问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哪些食物富含蛋白、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目的是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问题探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为了使学生认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并知道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通过讲授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氨基酸结构式,引导学生思考氨基酸的结构具有哪些共同特点?“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能够归纳总结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及其种类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基础。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种类繁多。那么20种氨基酸如何构成种类众多的蛋白质呢?教师通过图示讲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水缩合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涉及计算题目的考查,因此讲解过程中会结合氨基酸结构通式讲解脱水缩合过程中肽键、氨基、羧基以及形成水分子的数量。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讨论总结,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的原因:每种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其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环节采用合作探究法,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探究蛋白质常见的功能。教师提问蛋白质功能多样的原因?学生总结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环节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深化,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塑造。

环节三: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为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阐述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蛋白质课件 篇3

作者:孙秀玲

**:《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02期

摘要:本节课以多**课件辅助,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氨基酸纸板模型,小组合作建构多肽链模型,模拟脱水缩合过程,讨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本节课知识的学习,达成情感目标。

关键词:氨基酸;蛋白质;建构;模型;交流

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节课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第2章2节,课标要求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水平;从知识体系看,本节包括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三部分内容,本节内容为后面学习载体、酶等部分知识做铺垫,对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必修2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在这门课上,我们用多**课件演示脱水和冷凝的过程,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小组利用纸板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建构多肽链模型,小组代表展示交流,使学生在实践中自然完成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和蛋白质结构等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述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描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分析资料,得出合理结论;观察多肽形成过程示意图,提取信息;尝试建立蛋白质结构图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鉴定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的**资料引入本节课,引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并引发对蛋白质研究新进展的关注,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层层设疑,**新知。由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的方法(只能注射而不能口服)引出第一部分内容——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大屏幕呈现四种氨基酸结构。有效利用屏幕矩形框的颜色、各部分出现的顺序和文字标识等来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知识是后面所有内容的基础,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效果,因此应立即以判断形式加强练习,并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的纸板上写出一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自然总结出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进而以人体能否吸收为准来明确氨基酸的种类,教师适时对学生的饮食习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适度进**感教育。(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本文介绍了胰岛素的结构,引出了这部分内容。多**课件动画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强调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多肽、肽链等核心概念。一小群学生用他们新制作的氨基酸纸板、胶带和老师准备的订书机来构建多肽链。

通过模型的构建,学生可以体验到脱水缩合的过程,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亲自构建模型两个环节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这个重点内容突出,也将这个难点有效突破。

教师鼓励后问题引领:从氨基酸到蛋白质有哪些结构层次?小组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

教师评价,补充完善,并列出溶菌酶和胰岛素进行讲解,从而落实蛋白质结构的重点内容。利用学生对模型构建的热情,大屏幕显示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根据一些学生自制的肽链进行比较、讨论,得出结论。

填写**,教师在学生相互评价后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各种蛋白质在大屏幕上显示。老师提出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教师评价,利用团队自制肽链分析,从而突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难点内容。(4)蛋白质的功能。

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然后用实例引导学生明确蛋白质的两大类: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最后学生完成屏幕上的连线题,从而回扣蛋白质功能这个知识目标,达成认同“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这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蛋白质课件 篇4

高一生物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蛋白质教学主要承担者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现就读于***。我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接受面试。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1、 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抗体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

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与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密切相关。

蛋白质的含量分为三部分:氨基酸及其类型、蛋白质结构与多样性、蛋白质功能。

教材通过问题**、思考讨论、与生活的联系等环节结合**形式来完成,这种安排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过程――问题**中“你能说出多少种含蛋白的食物”,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且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思考讨论中“总结氨基酸的共同特点”使学生成为主体,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生活的联系中“鸡蛋中蛋白质的变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现在设定了三个目标:思考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总结氨基酸的一般结构式;认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能力目标:掌握脱水缩合的过程,并在同学演示该过程时尝试得出不同产物,总结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和分析作出假设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及应用,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生命价值观的提升。

重点和难点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蛋白质的功能;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和相关计算。这一部分比较抽象微观。

二.说学情:考虑到本堂课将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只是具备初中的基础,缺乏一定的生物学及化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一些能力与素养,而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与资料搜集。

在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和**等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对微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力争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的特点,掌握生物学知识----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交流、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更加完美、流畅、高效,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说教法,学法

生物新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通过认识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新课标》的总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思考了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是**(学习目标)?如何让学生到那里(过程和方法)?是否带学生去(巩固练习)等问题。

本课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力图增强学生学习方法的主动性、参与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到以下四点:

1学生能学什么,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如:通过“思考与讨论”总结氨基酸的结构式及其特点。

2如果知识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应该用具体的例子来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如:“与生活的联系”用生活事例阐述了氨基酸的两种分类与蛋白质变性。

三。如果学生难以理解或接受,可以手工操作——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当学生演示时,要求学生代表氨基酸来展示多肽的形成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4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有困难,他们应该分组合作——交流和合作。做好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因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如:蛋白质的功能列举。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们进入教学过程,为本科生设置四个教学环节

第1课时**介绍,兴趣介绍,约3分钟[情境创设,复习介绍]

通过学生们熟知的糖尿病**引出**展示“人工牛胰岛素的发现”。****之后,将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研究的意义,并从中国科学家的成功案例中获得启发。

那么蛋白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呢?它的合成涉及哪些基础知识呢?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提出有关蛋白质的问题。

链接2。新知识**自主学习15分钟左右[新知识**,自主学习]

我们吃的一些食物富含蛋白质,那么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能被直接吸收吗?从而引出氨基酸,并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讨论”中四种氨基酸结构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相应特点,进而得出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引出由元素到化合物的过程。

关于氨基酸的分类在教材 “与生活的联系” 中列举了日常生活一些食品中氨基酸的种类,引导学生合理饮食。对于其他问题,应通过学习计划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由教师总结相应的重点。

元素组成: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

基本单位(单体):氨基酸。

(1) 种类:约20种。

(2) 分类:①必须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来自

外界直接获取,8种(婴儿9种

② 非必须氨基酸:人体细胞可合成12种氨基酸。

(3)结构通式

(4)特点: a.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 碳原子还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相连,用r表示;

c。 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差异不同于r基团。

肽(5)氨基酸的合成过程如下

① 氨基酸形成多肽的途径是脱水缩合

形成二肽的过程: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同时水分子被除去。

③肽键的结构表示为

蛋白质:据估计生物界蛋白质种类多达1010-1012种,它们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一级结构:氨基酸排列顺序;二级结构:螺旋,折叠;**结构:空间-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例如:胰岛素)

(计算,变性,颜色反应,水解,合成,沉淀,)

小结:第3课时。深度角色小组互动约10分钟【突破重点难点】

1.找八名同学代表八种氨基酸展示多肽的形成、蛋白质的多样性、相关计算公式a和b的推导,以及借助铁丝等教具摸拟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使空间结构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能加强对多肽、蛋白质多样性、相关计算a、b的了解,总结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2.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计算

a、 肽键的数量=氨基酸分子的数量-肽链的数量=去除的水分子的数量

b、 n肽链至少有n个游离氨基或羧基

c、 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碱基n原子数

o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r碱基中的o原子数

d、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的数量-18*去除的水的数量

巩固练习:(学生填空)回答并检查他们对相关计算公式的理解。

小组讨论将在课后进行约8分钟

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协作意识,注重与生活实际及一些相关知识的联系,体会蛋白质的功能,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和生殖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活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缺乏:**: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会产生水肿。

未成年人:生长迟缓、贫血、智力发育不良、视力差。蛋白质过量:

蛋白质不能储存在体内,人体无法吸收更多的蛋白质,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导致蛋白质中毒甚至因代谢紊乱而死亡。)

结构物质

*多样性功能物质

能源物质

(1) 结构材料: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人和动物的肌肉等组织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如:横纹肌中的球状蛋白、平滑肌中的胶原蛋白,毛、甲、角、壳、蹄中的角蛋白等。)

(2).功能物质:

(a) 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之一是作为代谢酶的催化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相应的酶的参与下进行的。)

(b)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例如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等)

(c) 一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例如,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参与血糖的代谢调节,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d)有些蛋白质参与免疫。(如抵御病菌和病毒的抗体。)

总之,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在于: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创编故事拓展自我约5分钟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学生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怎样把这些知识串在一起,化为己有,从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我要求同学们当堂创编一个小故事,并选派代表上台发言,假如你是食物中的一个氨基酸,运用所学知识请说出你将在人类的生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完成这个过程。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学生们都沉浸在角色中,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结束语: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确信:

即使是最简单的单元也比迄今为止设计的任何智能计算机都要复杂!”而我们每个人拥有那么多的细胞,相信自己的潜力,你就会创造奇迹!

五.说板书

板书***展示

电气课件(优选六篇)


电气课件 篇1

摘 要:证券投资课程是高校需要加大实训操作的课程之一,目前我国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针对目前高校证券投资教学的不足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让证券投资课程取得新的进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证券投资人才。

高校证券投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实践课程的课堂教授环节及内容,让实践课程真正意义实现。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教师需要相应增加实训操练内容以实训促进课堂的开展。

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应当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中才能应对自如。在大学生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高校一方面需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立足和更好的生存。对于证券投资学来说其专业度更高需要学生对知识又更加深刻的认知。高校在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投资的新型观念以及方法教授给学生。要想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很多学生在学校内根本无法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科,所以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毫无头绪。在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渐找到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定位,明确自己在所学专业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未来的目标设定。全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相关知识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才能拥有更为丰富的专业水平能力。对证券投资而言实践更胜于理论知识,在对其进行投资分析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指导又需要丰富的专业实战经验为支撑。某种程度而言证券投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而存在,更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高校在证券投资教学上应当积极响应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证券投资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在对证券投资所做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证券投资类知识,但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能够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对证券投资学科交易技能的运用甚至对证券投资学中隐藏的风险评估无法客观对待,这让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无法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现在很多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习惯性将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管理作为重心,教师过度重视技术层面的内容却没有做到对技术进行有效且理性的分析。目前高校内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非专业性教师,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教学的模式。即使教师能够考虑到实践教学的方面但是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时未能将相关交易软件充分利用进行模拟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清晰的看出其中应当重视的要点。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模拟操练比较的死板教条,并未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投资的方法窍门,所以总而言之没有能够真正做到实践教学。

1.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情境。如今高校几乎已经能够实现对证券投资学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所欠缺,为了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让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努力根据课程内容要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实施。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营造出实践教学的情境氛围,设置的情境氛围应当具备相对应的学习要点。在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证券投资有关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踊跃参加,经过不断的训练将操作技巧全部掌握。为了达到预想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效果给学生营造实践教学氛围高校可以购买金融类相关软件,给学生创造出模拟的实验基地,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放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在实训基地中的模拟化交易让学生能够对实验操作的得心应手。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起证券投资中的股票发行以模拟炒股的方法增加实训操练的机会。

2.将校内实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结合丰富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不仅由高校课堂组成,还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辅助来帮助实现。高校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证券投资实践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自行发挥给学生自由选择实训单位的机会。高校内的实训课程一般会选择在学期内的固定学时完成,校内实训课程一般是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授,给学生模拟操作的机会。在模拟操作中通常包含有模拟分析的板块以及模拟进行交易的板块等等。在实训时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乐趣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对实训比赛进行适当的考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在学时内的实训课程应当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佳,在最后的实验实训课程也需包含在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量的模拟资金让学生进行模拟投资,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让学生既能学到证券投资学知识又能有实训操作的机会。校外的实训基地一般需要符合校内的实训课程内容,校外实训基地应当与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共同为学生的证券投资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可以将实习工作队伍进行完善成立专业的领导队伍,让学生可以在这一实习基地中更好的参与校外的实践活动。高校在实习基地中企业也可以让优秀的业务高手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挑选比较热点的证券问题作为讲座的讲解重点,让学生第一时间对证券投资学新的变化及时了解掌握。

3.建立网络指导平台,开展实时跟踪指导。高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时需要搜集足量的网络资源,根据我国证券投资交易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我国每天的证券交易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证券投资学的课时设置也非常紧迫,导致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会反复对证券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分析才能对实践做出相关的决策。高校为了给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实训课程提供便利会在班级中设立有专门的课程实训的讨论处。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平台充分的运用起来,准确并且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去钻研探讨,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教师指导的结果进行融合。所谓网络跟踪指导就是利用互联网实施教学辅导,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顺利进行。

高校为了让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应当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找出相关的学习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互联网媒介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的系统,让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证券投资的实践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4).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电气课件 篇2

摘要: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从选题、指导方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特点,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气工程 毕业设计 教改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在学期间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本训练。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工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趋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培养不足,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

电气工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而毕业设计工作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结合专业特点,电气工程学科在毕业教学环节可着重关注两点:(1)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强化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科品牌意识;(2)以就业多样性为导向,在面向电气行业的基础上,满足传统领域转向新领域(如新能源、工业自动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一、普通高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趋势

毕业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衔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不能适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在毕业设计环节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选题面窄且缺乏新意。部分指导老师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缺乏对课题深难度的把握,题目范畴也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必然大同小异。选题简单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前沿性;有的题目范围很窄,相当于课题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非常大,不可能完成,也无实用价值。

2.与行业实践脱钩。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缺陷,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综合性不足,有的缺乏阅读技术资料能力的训练,有的没有安排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环节。此外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选题不多,使毕业设计失去了让学生进行岗前锻炼的功能。

3.指导方式单一化。本科专业的逐年增加,对师资队伍的数量和专业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大部分院系均存在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一老师往往指导多名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个学生和辅导每一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果必然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还将无法满足毕业设计指导要求。

4.对该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对毕业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因找工作而无心认真对待毕业设计,教师也忙于科研和其它教学环节而无法顾及毕业设计的指导。在论文撰写阶段,部分学生对相关资料不进行分析、消化和整理。

5.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质量不高。毕业设计报告不仅能反映学生专业素质与科学态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完成的整体质量。部分同学从网上下载文章进行拼凑,同时论文中现了大量书写,错漏摘要、关键字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清楚,文字处理不够规范等现象。

6.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把关不严。虽然目前已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规定了检查和评价标准,但执行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尤其是对部分已到校外实习、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无法实现统一管理,更有学生答辩前才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情况。

二、毕业设计教改方法探讨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1.调研当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当前电气学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抓住主要问题如选题结构不合理,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为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2.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合适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有效改革方法。

3.结合以下要点,实施有电气工程学科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1)优化选题结构,实行双向选择。毕业设计选题应以项目为导向,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和热点需求中选题,兼顾新兴交叉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与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结合紧密,选题应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克服传统毕业设计与社会、与现场实际脱节的问题。在立题方面可鼓励教师结合科研课题、工程实践、实验室建设等实际工作进行立题,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拓宽题目类型,既有覆盖多门专业课程的传统设计题目,又有与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反映时代需要的理论与工程研究,还有致力于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专题制作。其次,在毕业设计题目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院范围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

(2)充分利用课外科研小组。毕业设计工作中,可充分利用校内课外科研小组,让一部分学生提前进入工程实践训练阶段,尽早接触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毕业设计选题前可提前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教学和研科项目,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指派专门指导教师对各个科研小组进行指导,使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夕就掌握设计过程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系统调试能力。这部分同学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就能够很快进入状态,从而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将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有效的措施。

(3)结合实验室建设,构造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可利用毕业设计自行研制开发实验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仿真开发平台等,扩充实验室资源,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4)产学研相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产学研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技术,接触到最新的电气产品,同时接受现代管理理念熏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进了学校和企业,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合作,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根据毕业实习情况来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开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体化新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为毕业设计积累实际的经验和技能,提前进入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提供时间保障。在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来弥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不足。

(5)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由于目前部分学生由于找工作、毕业实习等情况不能按时在校进行毕业设计,也就无法正常接受指导对课题的指导,因此指导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导方式。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的题目、校企共同指导等方式可以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因此,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的实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华小梅,丁坚勇,饶凌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2008.12.

[2]韩建海,马伟等.提高工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

[3]方瑞明.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8.

电气课件 篇3

摘 要:《电气工程导论》涉及的专业面宽、内容新、不涉及过多的理论;包含了强电、弱电、通信技术等主要内容,对电气工程类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起到“导航”的作用。本文根据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学生及教材问题,提出了通过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如何指导学生重视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重视并“会”学本专业课程,具有指导意义。

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电气工程图、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

(3)快速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

从以上知道,本课程的内容包含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1)教师素质问题。

电气工程导论的内容及其丰富,包含的课程知识十分复杂,这对如何聘用新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有很大影响。

延伸到电气专业外相关的很多技术发展,要激起学生对外来世界更加信息化的好奇,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向往,比如智能家居,通过无线就能控制家用电器等,方便快捷安全,抑或更加人性化和自主化的小型分散发电,超导技术等。

目前的大学教师,对导论的教学,只是局限于本身的内容讲解,使用相关的PPT;以为讲完一本书就算完成了的《电气工程导论》的教学,对于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关心不够,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导论》包含的所有内容。一个教师讲完一本教材不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2)学生认知问题。

导论,顾名思义是讲述有关专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因为接触的专业课程还不是很多,所以对怎么样去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乃至世界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都不是很清晰,不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定位;通过这门课,学生需要对本专业进行深刻的认识。

但是,本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大学学习,此时开设内容如此丰富的内容的课程,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开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另外,本课程的内容决定本课程考查课,学生的重视程度达不到一定高度。

(3)教材问题。

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以出版的《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寿命极短,也就是说,任何一本《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使用都会面临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一下教学设计解决问题。

(1)教师设计。

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将本课程分解为:电子、电气、测量、控制、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几个方面内容;每一部分内容安排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解。

教师与学生一个是教,一个是学;不同的资深老师讲解不同的知识,会使学生认为学校对他们很重视,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教法设计。

采用案例或者参观方法,取代以往的以教材为主的讲课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知道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或者从企业现场体会电气工程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及电气工程专业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3)过程设计。

打破传统的每周两个课时的授课过程,改变为集中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在案例分析和参观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主动认知能力。

(4)学生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知识面的培养,贯彻“考研、出国、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知道电工、电子、信息、控制理论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较好的工程实践的重要性”。

河南工程学院针对,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成了对当届学生《电气工程道路两年的教学工作》,教师及教法设计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将《电气工程导论》所涉及的内容规划到不同的教研室,然后,各教研室安排相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案例教学并带领学生到相关知识领域参观。每个案例分析及参观分配3天时间,其中一天讲述案例,一天参观学习,一天讨论。

最后的总结过程,由学院委派资深教师对学生系统讲解电气生产、电气安全及技术开发等内容,并让学生用一个下午时间写出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连续几年对《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几年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中,及没有进行教学改革,2011及2012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表1可以看出,进行教学设计以后,学生对教师及教法满意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有了极大地理解,产生了极大地学习兴趣。

《电气工程导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深刻认识,达到了教学要求。

[1] 范瑜.电气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肖登明.电气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

[3] 史仪凯.电气工程导论[M].美国加州大学,1986.

电气课件 篇4

医学检验导论属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新设课程,国内已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该课程,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通过维普、知网、万方等网站检索未见相关报道,可见针对该课程的研究不多,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迄今为止,国内仍缺乏该课程规划教材,各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千差万别,个别学校编写了讲义或校本教材,以必修、选修课形式开设,而大部分学校因无讲义与校本教材,便以讲座形式进行。作者所在学校从起就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医学检验导论校本教材(第二版)和课件、习题集、病例资料等教辅资料的编写。同时,积极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开发等课题研究工作,已发表相关论文一篇,对该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2]。因该课程内容设置局限、学时安排欠合理、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单一,故需要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

电气课件 篇5

汽车电气课件是一种介绍汽车电气原理和维护技术的教学资料。随着汽车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课件也越来越受欢迎。学习汽车电气课程是对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

汽车电气课件有助于学习者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它包括车辆电路和电子控制系统的介绍,包括发电机,电池,启动电路,照明,匙扣和其他加装设备。此外,课件还涉及汽车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技术,涵盖多个主题,如故障检测和诊断,电子控制单元的重要性以及电路板维护。它还为成功的汽车维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

在汽车行业,学习汽车电气课程的意义重大。随着国内和国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修理、维护、改进和设计汽车电气的需求也在增长。汽车电气课件有助于培养未来汽车工程师的技能和知识,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技能,了解汽车电气系统并解决电气问题和故障。这有助于提高工程师的价值和职业可持续性。

汽车电气课件的受众包括学生、汽车技术教育专业人员和汽车维修专业人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汽车电气课程是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对于汽车技术教育专业人员来说,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并保持其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来说,它有助于提高技能和知识,学习最新技术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的来说,学习汽车电气课程对汽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都至关重要。汽车电气课件有助于人们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构造和原理,提高技能和知识,并为未来的汽车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气课件 篇6

摘要:

本文通过我校“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介绍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目的和相关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材的选择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不同层次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依据不同教学目的进行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教育部早于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中明文要求国内高校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而后在1月、1月和202月教育部又多次发文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年8月,教育部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引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更提出从2007年至,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工科类本科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攻读更高学位,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

1、我国的“双语教学”。

主要是指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双元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收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染

(1)课程设置目的材料学科国际性强,学术理论发展更新快,因此在许多高校都很早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

北京化工大学对“高分子物理”课程也进行了双语教学试验。他们的做法是进行分层教学,即对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实行了双语教学。华东理工大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合肥工业大学也于20开始进行“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实行了双语教学,天津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重庆工学院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唐山学院在三上开设了“材料概论”双语课程等。

我院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原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是“高分子物理”,这门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多,内容杂,理论性强,在以中文讲解过程中尚有部分同学感到学习吃力,且是学生研究生人学考试常考的专业课程。鉴于我校是省属二本院校,学生人学英语水平与重点院校之间就有一定的差距,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从2007级教学计划开始加人了几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进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尤其是帮助一部分学生及早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查阅能力。

(2)课程体系建设鉴于前述的教学目的,因此“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课程设置在三年级上期,任选课,18学时,1学分。

该课程教学大纲大体包括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学科发展建设、高分子材料基本分类与命名等,高分子基本结构知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主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基本性质和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内容。原定为任选的意义在于实质上实行分级教学,即英语水平好的同学选修,为自己更早更快地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及外文教材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而“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的内容实际包括了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即使英语水平相对较差不选修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使整个学习的平台短缺。

(3)教学方法与体会在实际教学中。

确立了教学目标与体系设置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教材选择的问题。它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消化吸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语教学,我校制定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对教材选用、课堂英文使用比例和板书中英文比例等的规定。既是双语教学,其目的旨在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教材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应该是最佳选择。诚然,不少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确实比国内的教材更能反映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且语言原汁原味,但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其存在与我国教学大纲不完全相符、内容过于全面且难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为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解,实际教学内容覆盖率低,且学生学习起来知识点散,不易系统组织,同时也造成了教材的浪费(原版英文教材或引进影印版的定价相对都不菲)。

外文原版教材直接拿来就用,效果打折;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对较少,适合的也不多见。针对教材问题,我选择的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名校名著”系列,JoelR。Fried著的“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同时参考了David LBowe:的“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s”,L.H.Sperling的“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al science”和天津大学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在此基础上,我制作了与本学院教学大纲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使用全英文板书,内容精练,R辅以大量图片,形象清晰,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使学生易于掌握重要知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提前把课件主要内容打印出来给学生进行预习,而把其中重点的词汇(知识点概念)预留下来。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根据课件内容看相关部分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做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减少了做笔记的时间,同时根据老师的讲解,只记录那些余下的重要的概念名词。既能够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听老师讲课,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而不过多的停留在单词本意的认知上,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抄写重要的名词,强化了记忆。

通过双语教学发现,学生中那些英语程度较好的,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课,甚至希望在课程体系设置内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及课堂英语讲授的比例;但英语基础较差的,甚至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的学生,则对双语课程有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无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的要求了。这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由此而形成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课程的兴趣有关。但通过这一学期的授课我认为在没有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开设专业性强的双语课程,对于仅仅有大学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还是有些过大了。学生阅读外文教材或参考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对于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任务相对还比较重的学生学习来说,占用的精力让一些学生也不能胜任。

2、结合本学期的授课情况和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我对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宜采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形式,尤其是分班式教学。

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如果是普遍提高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认知,必须学习的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不同的班级采用双(英)语教学的比例不同;如果是使学生提前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讲授,目的在于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先可以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可以做一些选修课。此外,对于理论知识相对较浅的一些专业课程,如“豁结剂”或“高分子材料学”等,在三下“专业英语”课程学过之后开设成双语课程也应该较适宜。如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高分子粘合剂”双语课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有的学校为了使学生适应大量专业单词而把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的做法,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为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着重于专业词汇的记忆与文章理解翻译等内容;而无论哪种性质的双语课程都应该是专业知识性的教学。个人以为,也可以在二年级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代替通常的专业英语,比如材料学科可以选择融合金属、陶瓷与高分子材料在内的专业英文文献,这样,在三年级开设各门双语课程只需辅以少量专业词汇为基础,而不影响正常的知识性教学进程。

(2)多媒体的应用对于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增加全英文影像资料,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兴趣,丰富讲授内容,真正起到导论课的讲授意义。

课堂讲授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性问题,进一步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也是今后教学中应慢慢加强的一个环节。

电磁铁课件(优选六篇)


经过层层挑选,笔者为您搜集到了最新最全的“电磁铁课件”。在教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不能草率从事。制定教案应着重考虑到课程的重要内容和难点。请仔细学习本文的内容并将其储备备用!

电磁铁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电磁铁的磁力》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单元的第三课和第四课,因教学需要我将两课的教学内容合并成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能找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并且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由于本课的教学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知道电磁铁的组成,并且亲自验证了电磁铁的性质。所以本课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注意以旧知引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使用电池数量和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自主、合作的学习乐趣。

四、教学重点: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使用电池数量和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

五、教学难点: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分析数据得出结果。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采用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为提出研究的问题埋下伏笔。

(二)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我在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电磁铁的组成和基本性质,目的是为学生猜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提供思考的方向。

(三)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设计实验,实验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操作,为了降低学生的设计难度,我设计了一张实验方案表,重点是要理解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通过交流,每个小组完善了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实验,并且及时记录了实验的现象。

(四)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汇报,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五)电磁铁的应用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电磁铁的磁力之后,联想到人类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电磁铁,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电磁铁课件【篇2】

《电磁铁的磁力(二)》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电磁铁的磁力(一)》之后,继续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一课。在前一课中,学生已经大胆假设了线圈圈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铁芯长短等因素可能与电磁铁的磁力有关,并对线圈圈数进行了实验验证。因此,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我预设是把课堂的主动权全部让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未验证的假设中的任何一个可能因素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1.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我们猜测哪些因素可能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有关? 、、、。

3.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研究问题,制定好你们的实验计划。

前两个前置性作业我设计是以口头回答来呈现,也起到一个复习作用,同时也减轻学生们的课外负担;第三个实验计划的`制定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并填写在作业本上。这样设计的用意在于节省出课堂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实验操作与数据的分析上。这3个前置性作业都是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做准备的,也是我们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一种尝试。

本课的实验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简单的。在学生自主研究的基础上,让大部分或者全部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我觉得这是小班化教学与大班化教学的不同之处之一。但现实情况是,大班额的情况下,我也只能选取代表性的几个小组,让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同一问题的小组可以补充,其余小组共享他们的成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的需要,又可以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教材中最后是组织学生利用共同研究出的结论去制作一个磁力较强的电磁铁,目的在于能让学生把本课所研究的几中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合起来用,制作一个磁力更强的电磁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层次的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想到。于是设计一个强磁力电磁铁这一环节我安排在应用拓展中。

大胆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当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他们猜测与假设,这都是学生的直觉思维活动。猜想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训练学生运用知识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要充分展开思考。否则仓促、盲目地做实验,多方面的教育目标都难以实现。

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这正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拟订探究方案,自己支配材料,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可以自由地张开思维的翅膀去充分地想象,从而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流畅而独特。

电磁铁课件【篇3】

科学概念: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探索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第一组: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3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绝缘导线、大头针多枚、实验表格

第二组: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3个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铁钉、大头针多枚、实验表格

第三组:三节电池、三个电池盒、一个铁钉、一根导线、大头针多枚、实验表格

第六组: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3个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钉、大头针多枚、实验表格

同学们,你想做一个强有力的电磁铁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铁的磁力(一)》一课,我们做出了哪些大胆的假设?(生: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多少、电流强度、铁芯的.粗细长短、线圈的粗细长短有关系)实验证明了什么?(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证明我们的其他猜测。(板书课题)

师:看各小组的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想一想,用这些实验材料,我们应该检验哪个假设?

学生讨论并制定实验研究计划,并把它填写在教师发放的实验计划表中。

分组汇报,实验内容相同的小组互相补充。其他组的研究计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可以提建议,帮助他们把计划订得更好。

师:现在,让我们这些小科学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的研究成果(交流研究的问题、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某些本节课以外实验现象,如:电池节数相同时,三次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少;铁钉的磁化现象等,教师应细心解释。

师生总结: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探究顺序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交流

通过刚才的探究,现在你能利用课本57页中所给的三种材料做一个强有力的电磁铁吗?(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鼓励并让学生周末回家试一试)

这节实验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和我们分享吗?

电磁铁课件【篇4】

背景分析:

《电磁铁》是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二课,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教材编排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本节课的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发现、大胆猜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观察,是发现科学原理的前提。从而对科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主要内容有:

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设计并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数有关系。

本节课意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

课时教学内容:

《电磁铁》内容选自(注明教材版本、年级、单元及课序)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上课时间、地点、年级和学生数六年级

《电磁铁》是新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二课,是一节经典的实验课,教材编排十分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

本节课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善于发现、大胆猜测、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的观察,是发现科学原理的前提。从而对科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主要内容有: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设计并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数有关系。

本节课意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2、学生分析:

“电磁铁”在学生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身边可以找到许多实例。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身边的哪些电器应用了电磁铁了解的非常不够,因为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电磁铁。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就要先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然后再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六年级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就以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作电磁铁、自主去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去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教学目标:

A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懂得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B懂得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通过制作电磁铁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通过观察系列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系列实验数据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感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合作意识,不断深入研究的科学探索精神。

一、导入: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把回形针从盒子里杯转移到另一个盒子?要求:整个过程手不能直接接触回形针,也不能动杯子。

提问:如果将通电导线缠绕在铁钉上,铁钉会有磁性吗?

提问: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接通电路,吸引了?枚。断开电路,吸引了?枚。实验结果?

提问:既然这个装置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生1:铁钉。(教师说明: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铁芯还可以是其他铁性材料)

生2:导线。(教师说明:导线像一个个圈缠绕在铁钉上,所以我们称这一圈圈的导线叫做线圈)

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装置称为电磁铁。

提问:咱们现在知道电磁铁通电后就跟磁铁一样有磁性,那咱们猜想下,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

追问:假设有南北极,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电磁铁的南北极呢?

生2:用指南针,用指南针的南极靠近电磁铁的一端,相互吸引的是异极,相互排斥的是同极。

提问:可能什么原因造成了电磁铁南北极方向不一样?

(提示:我们研究电池正负极的介入方向对电磁铁南北极的影响时,线圈的缠绕方向能不能改变。在研究线圈缠绕方向对电磁铁南北极的影响时,电池的正负极介入方向能不能改变):

预设生1:在电池正负极接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

预设生2:在线圈绕线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入方向。

每个小组各自选择一个研究因素进行研究,并完成实验三的表格。

提问:先告诉大家,你们组选择研究什么因素对电磁铁南北极的影响?

预设生:我们组选择研究“电池正负极接入方向对电磁铁南北极的影响”。

强调绕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根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给它命名观察电磁体的结构,引出电磁铁可能有南北极的猜想。

讨论如何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法。

这个问题涉及控制变量法,有必要阐释控制变量法的概念。

三、迁移:

(5分钟)提问:刚才我们每组只改变了一个条件对电磁铁南北极的影响,如果改变两个条件,电磁铁南北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提问:电磁铁和磁铁只有一字之差,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说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预设生:磁铁的磁性永远在的,电磁铁的磁性可以控制有无。

教师介入说明电磁铁再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播放视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课外继续探究。

让学生意识到电磁铁的作用。教后反思:《电磁铁》这节课是以奥斯特的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知识点为理论依据的,可以说是上节课电生磁的简单应用,电磁铁可以说是一个小的模型。这一章内容可以说是整个小学阶段接触电磁学的开始,电生磁,电和磁都是抽象的,如何让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并且让学生理解,这个过程是曲折的。不管是改变电池的接入方向还是电磁铁的绕线方向,其实都是改变了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是一个右手定则,聪明的学生其实应该能想到,是电流产生了磁性,那么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改变的就是电磁铁的南北极,如何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流,就是改变电池的接入方向和绕线方向两个方面,跟后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电流的大小就是改变磁力大小的原因。

这节课的重点为,一个制作,三个探究。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以及影响南北极的因素。内容很多,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就学生的接受度和我在整个设计课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想。

首先,对学生来说,制作电磁铁遇到了最大的麻烦,涉及到几个注意点,特别是导线两端打结,不会打,制作一个电磁铁要花很长的时间。其次,探究影响南北极因素时,理论知识的难点是,涉及到控制变量法,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到点子上,他们知道要改变所研究的因素,但是对不变的因素,脑子当中还不是很清楚,如通过改变绕线方向来改变南北极时,学生很有可能在接入的时候,不注意钉子的朝向,如果朝向相反,相当于正负极接入方向也改变,两者改变,实验就会失败。

我在设计的时候遇到的几个大问题,一.如何增强电磁铁的磁性。一开始我换成了两节电池,但是由于铁钉较小,所以效果不明显。二.如何消除电磁铁的剩磁。如果用火烧或者敲击,就势必要解释磁化的概念以及消磁的方法,增加这节课的分支,时间也不允许,因此找到了7厘米长的螺杆来代替铁钉,不仅解决了剩磁的问题,也增强了它的磁性。三.研究南北极的影响因素时,要证明绕线方向影响南北极,要重新绕线,考虑过让学生画出电路图,或者直接拿着学生的装置进行比较,但是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对绕线方向的画法不熟悉以及绕线后的电磁铁很难看出绕线方向(拿装置进行比较遇到的问题),所以就采用直接拆线绕线,希望实际操作更加有比较性,后来顾老师说直接画出来,直接进行比较,不仅能揭示影响因素,而且一目了然,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值得采纳。

设计的时候遇到的细节问题。一.制作电磁铁过程中,为了学生便于做影响电磁铁南北极因素,所以我规定了左手拿钉帽,右手拿导线的姿势,免得学生在后面左手拿了钉尖,那么就算他改变了绕线方向,实际上还是没有发生变化的。二.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时,采用指南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但是铁钉原本就可以吸引铁,严格逻辑上来说,要做两次实验,一定要一端吸引,另一端排斥才能判断南北极。这一点学生很难想到,所以就不做这么高的思维要求了,上课过程中也没有强调。三.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方向课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其实这里有两个地方可以换方向,一个是电池,还有一个就是电磁铁的方向改变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时间原因,就没有说明。

上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细节决定成败。很多细节需要好好琢磨和推敲。我的很多语言可能还经不起推敲,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语言不够生动,显得课堂学生听课都是一个语调,希望以后能改善自己。

电磁铁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定性地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2、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由学生对通电后小电机为什么转动的强烈兴趣引人,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提问、猜想与验证发现通电线圈具有磁性,进而认识电磁铁,研究电磁铁。

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对小电机已有的了解。小电机是电动玩具的主要动力装置,谁能说一下你对小电机有多少了解。

看来有些同学已经对小电机有了一些了解,知道电池装反了,电机会倒转,小电机里面有磁铁。

2、观察小电机的内部结构,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1)、想探究一下小电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吗?让我们打开小电机看看里面的结构吧。打开小电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小电机的拆装难度比较大,很容易拆坏,最好使用无法修好的玩具中的小电机。

B、小电机的后盖和外壳的连接处要用最小的平口螺丝刀撬开,螺丝刀口比较尖锐,要注意安全。

C、拆装时要仔细观察后盖和外壳的安装位置,以便安装时水会装反。

D、小电机里面有钢丝卡件取出时用钳子夹紧,注意不要让它弹出丢失。

(2)、谁能说一下小电机里面有什么构造?对小电机里面的构造谁发现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小电机里面的磁铁起什么作用?小电机里面的电线为什么要绕成一圈一圈的?小电机里面为什么绕成三组?小电机里面为什么要用磁铁?)

(3)、同学们的问题有很多,但其中基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电机里面的电线为什么要绕成一圈一圈的?”“和小电机里面为什么要用磁铁?”这两个问题上,关于这两个问题请各组同学讨论一下,作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利用材料超市里的材料进行研究。

(4)、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通过探究大家发现,线圈通电后像磁铁一样有了磁性,如果在线圈中间加有铁芯,磁性就会更强。它的磁性是因为通电产生的,所以我们把这种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课件【篇6】

一、说教材

《玩转电磁铁》这节课是大象版科学教材第三单元《玩具总动员》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这本书中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的第二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在学习中学生将亲手拆装玩具,研究它们的构造;拆装小电机,探究小电机转动的秘密;制作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奥秘;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体验创新的快乐。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让他们通过信息发布会的形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相互促进提高。

《玩转电磁铁》这节课从学生关注的焦点“小电机”入手,让学生打开小电机仔细观察,弄明白其结构,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猜想的基础上,写出验证方案,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通过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拓展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产生磁,并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2、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让学生从观察、体会中得出猜想,在操作实验中,归纳总结出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联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

2、体会控制变量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四、说教学准备

“钓鱼”比赛装备和电磁铁实验装备若干套。

五、说教法、学法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我确实的本课重点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时决定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钓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体会、发现问题、产生猜想,进而提出问题,在归纳电磁铁磁性的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电磁铁磁性的大小是否与串联电池节数有关的基础上,小组合作选好要验证的问题,拟定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操作实验,总结得出结论。

六、说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共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氛围,激趣引入

1、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经典动画片,请大家欣赏。谁知道在刚才的动画片中,小老鼠用来打败猫的装置是什么?对了,就是电磁铁。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电磁铁,知道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玩转电磁铁。

2、下面我们要用电磁铁分组进行一次“钓鱼比赛”。请大家先来看比赛规则(杯盖里的小钉子是要钓的“鱼”;空杯子是“渔篓”;缠着线圈的螺丝钉是“钓鱼杆”;每组四个人分工合作,一个人负责拿“鱼杆”,一个人负责拿“鱼篓”,两个人负责接线头。比赛开始后,负责接线的两个人把线圈的两个线头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有两节电池的串联起来用),负责拿“鱼杆”的从杯盖里钓“鱼”。钓到“鱼”后,负责“鱼篓”的把“鱼篓”伸过去,接线的人松开线头,让“鱼”掉到“鱼篓”里。每个组只能钓1次,比赛看哪一组钓的“鱼”多)。看明白后,先分好工实验一次,然后我们再正式开始比赛。

3、实验后正式开始比赛。比赛结束后汇报结果。

4、结果显示有的组钓得多,有的组钓得少。有人说是个别负责拿“鱼杆”的水平太差呢?我们换换分工再试试。

5、怎么还是他们那一组钓得多呢?再换换分工试试。

6、换了三次人,都是这一组钓得多,什么原因呢?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是“钓鱼杆”的原因,那么“钓鱼杆”有什么区别呢,请大家转一转看一看。我们知道,“钓鱼杆”其实就是电磁铁,钓鱼多的电磁铁磁性就大,钓鱼少的电磁铁磁性就小。通过刚才的比赛和观察,你觉得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在学生积极的思考中,教学进入

第二个环节:大胆猜想,提出问题

1、同学们刚才提出的想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这2个方面:

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

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串联电池节数有关

2、我们提出的想法只能算是猜想,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证明。

在学生跃跃欲试,热情高涨中,教学进入

第三个环节: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1、请各个小组自己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制定实验方案。

2、互相交流,完善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3、根据方案各组进行实验,并且及时记录实验的现象。

4、汇报试验结果和体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汇报,得出结论。

5、引导小结。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结论: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连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

在学生得出结论,兴奋不已时,教学进入

第四个环节: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由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而且磁性大小可以控制,因此,电磁铁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请大家想想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交流后完成荷花图。

在学生意犹未尽,不停的思考中,教学进入

第五个环节:总结点评,引发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教师点评:小小电磁铁,奥秘真不少,相信通过这节课,你对电动玩具的认识会更清楚,下节课我们就需要自己制作电动玩具了,希望同学们下去后多动脑筋,争当小小发明家。这样结束全课,学生一定会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七、说板书

这就是我设计的板书,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八、说设计特点和反思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课程,要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对老师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掌握合适、合理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玩转电磁铁》是五年级科学课中的一个开放性课题,我大胆而创新地处理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注重经历、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全新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以探究为中心,注重三维目标有机整合。注重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运用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领悟,真正让学生在“动手做”中体验、成长。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意识,引入部分创设有关电磁铁的动画片和“钓鱼”游戏情景,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猜想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写出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拓展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全课设计思路清晰,用有关电磁铁的动画片导入,然后通过“钓鱼”游戏提出质疑——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拓展创新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真正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以探究为核心”的全新教学理念。课堂中,所有学生都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始终怀着兴奋之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探究。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努力让这节课成为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科学课。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欣赏的力量作文

欣赏的力量作文 的力量作文 03-19

相似三角形课件

相似三角形课件 三角形课件 03-19

感谢姐姐的句子分享50条

感谢姐姐句子 03-19

吹气球比赛作文分享

吹气球比赛作文 03-19

先进报告(汇集10篇)

先进报告 03-19

帮工合同9篇

帮工合同 03-19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期末总结(集锦5篇)

小学六年级期末总结 12-23

博物馆的观后感(锦集十一篇)

博物馆的观后感 03-19

彩虹优美简短文案句子63句

彩虹优美句子 03-19

卖白菜课件(范本13篇)

白菜课件 04-27

人生励志走心句子精选(29条)

人生励志走心句子 励志走心句子 03-19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