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为政读后感

【#作文# #为政读后感十二篇#】以下为趣祝福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为政读后感”,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书籍是为人提供思考材料的,所以在阅读结束后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思考写成文字,这就是读后感。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卓越之处。阅读是一种有助于开拓视野的行为。

为政读后感 篇1

众所周知,论语每篇的标题是以文章的前二个字来命名的,当然除去子曰,因为,这两字出现的频率太高。

为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将信用。其实,都是在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接着,孔子从思无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孝无违、孝敬,从君子不器,先行言后从之,周而不比,

以上这些说都是在围绕一个字展开德,德代表着礼,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国藩曾说过,德者,若水之源,树之本;才若水之流,树之叶,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也是受我们伟大孔子的思想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有两句关于谈论学习的经典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这两句出自学而篇,没想到却是在为政篇,乍看,我也是颇觉新鲜,过后,我觉得也很正常,无论从政,为学,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

为政读后感 篇2

论为政

王士翱

为政,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政治处理的好,国家就兴盛,政治腐败黑暗,国家对应衰亡。从古到今,历朝历代,出了许多名相明辅名帝,他们的治理使国家达到“近者悦,远者来”。

何为“近者悦,远者来”?这是一个国家兴盛的表现。使国内的人心悦诚服,使国外的人愿来归附。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家强大呀,谁不想找一个靠山呢?大树底下好乘凉嘛,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却不多。明代张居正时期,真可谓是达到了这一高标准,不仅使国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足,还使鞑靼来封贡、归属,大蒙古也被打得落花流水,这是真正做到了“近者悦,远者来”。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古代政治的一条红线,既你不在那官位,就别掺和那方面的政事。这就有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了,明代杨继胜同志科举没考好,到了南京翰林当了一位边修(正七品),可是他却看不惯当时混乱的内阁(严嵩),于是死劾严嵩,严嵩有点害怕,就让陆炳把杨继盛给砍了。虽然年轻的杨继盛精神可嘉,不畏强权,可是您只不过是位七品芝麻官,不弹劾不也就没你什么事了吗?可见瞎掺和政事的后果有多严重。

国家兴盛,直言直行,国家腐败,直行慎言,这是“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告诉我们的,我觉得这句话不完全对,不管是国家有道还是无道你都得谨言慎行,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一不小心就会被贬,被剁,被砍,古代的朝廷就是这样的。上文的杨继胜同志也可以做一个典型,而正面典型呢,就拿李贤来说吧,他也是看不惯当时的朝政,又逢于谦被诬陷,结果被斩,悲愤交加,欲给于谦报仇,于是一直隐忍,先计除徐士贞,随后挑拨石亨和皇上的关系,结果石亨石彪全部被斩,曹吉祥感到不妙,准备谋反,结果谋反不成还白白被送掉性命,至此夺门之变三大主谋全部死亡,于谦也被平了反,可见谨言慎行的重要,如果李贤像当时的众言官一样,上书痛骂皇上,估计明朝也就只能存活个几十年了。

“事君数,斯辱矣”,这是我非常赞同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小朋友,当然知道这句话重要意义何在,试想一下,假如一个人在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向你说同一件事,你会不会感到厌烦?答案是肯定的。而大臣每天都在上早朝的时候,向皇上死谏,皇上会不会感到烦?那也是肯定的,因为皇上也是人。所以嘛,当有130个从一品到六品的大臣跪在皇帝家门口痛哭,那皇上岂不要震怒?问题在于当时的皇帝是世称明代最难伺候的皇帝嘉靖。于是呢,130个大臣15个入狱,其他全部廷杖60,所谓廷杖,就是锦衣卫们人手一个水火棍,对着你脱光的屁屁打一下皮就烂了,所以打了60下,后果很严重,当场死亡16人,重伤72人,别看数目多,没死已经万幸了,所以我又想起了一句话,“邦无道,危行言孙。”

最后再讲讲作为一个大国的子孙,我们应该怎么做吧!“虽之夷秋,不可弃也。”即使到了少数民族国家,中国汉文化的气节也不能丢,这就是炎黄子孙骨气的问题了,这就让我想到声律启蒙里的“苏武牧羊,雪履餐于北海”。这有一个典故,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用,欲使其投降。开始时将她幽禁在大窖之中,苏武饥渴难耐,就吃雪和旃毛为生,但绝不投降。后来又将他迁到北海放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获释回国。苏武历经艰辛困苦,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终获释回汉,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中华儿女有骨气,软硬不吃,这才是真汉子。

为政读后感 篇3

我有幸得到了《为政榜样》这本书。书里一共讲述了77位灿若繁星的道德楷模,他们默默无闻,自强不息,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动人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使道德之花开的绚丽多彩

一、革弊兴利篇有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当国家面临各种危机的时候,都会有敢为人先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以匡正天下、兴利除弊、革除积弊。

商鞅废井田,奖军功,开阡陌,使秦朝经济得以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提升。最终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并统一了中原;王安石推行新法,救国安民为己任,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革弊兴利、兴利除弊,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独到的推动作用。但古往今来,在兴利除弊的道路上,总要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改革者具备敢为人先的勇气,不畏艰难的毅力和笃行改革的精神。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当国家和人民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

二、执政为民篇有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人民谋利益和幸福的忠实的践行者。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大力推行仁的学说,提倡对人民进行教化,主张富民,使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战国时期西门豹到邺县上任,果断惩治了危害百姓的人,粉碎了河伯娶妻的谎言,并根治了水患,使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因此,当我们长大以后有了工作,也要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党中央要求的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清正廉洁篇有感

诸葛亮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中国历史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受世人尊敬的清廉官员。他们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诠释了清正廉洁的真正内涵。

春秋时期的名臣晏婴,提出了廉为政本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最终成为了先秦卿大夫中首倡廉洁且躬行不怠的第一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成为后世为民为官的不朽典范

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政治生活中,都要学会照镜子,学会自省自重,以正言行,努力做一个廉于自身,廉于职守,廉于社会的好青年!

四、执法如山篇有感

执法如山就是历来人民对执法者的赞誉和要求。在中国历史上,执法如山的清官屡见不鲜,他们以身作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使国家得以正常运转。

春秋时代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法不阿贵,不畏权势,为了严明军纪,不顾吴王的请求,毅然杀死了两个不守军纪的贵妃,以振军威;敢于对皇帝面折庭净,犯言极谏的唐代侍御史狄仁杰,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之意,捍卫法律的尊严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因此,我们要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不畏权势,循规不移,成为新时代的包青天!

同时,这本书也启示我们,要学会树立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摄取榜样的力量。相信以后,还会涌现出更多感天动地的道德楷模。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让道德之花在中华大地处处开放!

为政读后感 篇4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论语为政读后感,我们来看看。

儒家经典论语为政读后感一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

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话也值得我们注意:

《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

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我试过怀疑,但找不到更好的解释,所以我同意。 “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

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

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还是做人,还是“学而”篇说的“学问”。不管是讲“为政”也好,还是后面讲“礼”、“仁”也好,孔子的主张都是从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讲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

我想这也应该是“学而”篇作为开篇的原因吧。

整体来说,为政篇给我的启发不如学而篇多,可能是“为政”这个话题对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没有“如何做人”更贴近。不过在专家的解释中,我还是体会到了《论语》文章布局的特点,对中间的一些话也还是有一些体会。我想,只要能学到一点东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儒家经典论语为政读后感二《论语》为政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学***要有美德,学***中,美德之用也是无法或缺的。如开篇第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才会使自己像北极星一样,别的星辰都围绕它。它表明了美德的重要性,这也表明政之家也需要许多美德来达到这一效果。

围绕德这个主题,《论语》为政篇讲到何为孝,讲君子不器,讲信之重要性,德是为政之源,使看似散乱的为政篇,主题鲜明,条理清晰。

在德的主题下,又穿插了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谈论学***言,很难和为政相联系,但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都是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再实践,在思考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学与思的结合就没有愚蠢的人。孔子言传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受益终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有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学与思是达到成事目的的必经之路。

儒家经典论语为政读后感三前不久,我读了《论语》这本书,我之所以读它,是因为它与《百家姓》、《孙子兵法》……书一起来到了我的手边。

《论语》这本书分有20篇,其中,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冶长篇等比较有名。有时候,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的孔子。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和评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一致,但有必要读一读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甚至觉得学而实***亦说乎。由此可见学***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依然睿智而有意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

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人要联系。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学习。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50人的班集里,有篮球运动员、画家、书法家和象棋大师。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当了爱因斯坦的老师;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我也知道一个无耻的笑话问:有一个人有很高的官职,但没有很高的学问,他喜欢假装理解。他又一次去喝婚酒,看见桌上有许多水果。他不懂石榴,也不放下架子问人,就装作行家啃皮。

只觉得又苦又涩,就对伙计说:“这馍馍还没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才会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为政读后感 篇5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统治者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也就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老百姓就会以你为核心自动围绕着你转,顺随你,拥戴你。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性作用。

以德治国,要求领导者要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不仅针对老百姓,更要从领导者自身做起,榜样示范。假如只要老百姓有道德,而领导者为所欲为,德治必定不成功。老百姓的眼睛是看着上头的,领导怎么做他们就怎么效仿,跟着比自己高的人学习,人性使然。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领导看中贤德,百姓自然尚贤好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管人类延续多少年,这都是铁律。所以,德治并不难,只要领导者以身作则就可以了。但是,这个以身作则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就是作不了则,怎么办?那就需要有法治,用法来规约人的行为,一旦越轨,以法来惩治。孔子说的为政以德的人是针对君子式的领导者而言,他们能够自觉的遵道守德,推行道德教化,并以自己的君子之风影响百姓。不可否认的是,在封建时代,非君子的统治者大有人在,自己都不道德,怎么推行道德教化呢?那就必须有法治,方可使非君子之流不得不顺正道走。无论怎样,孔子强调的为政以德都是上上位的为政方略,它是为政的最高境界,当现实生活还未到达上位仅处在中途的时候必须有强有力的法来配合,才能促使现实生活尽快达到这个上上位的境界。

其实道德不仅对政治生活有作用,它对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孔子强调的为政以德正是从高层入手,从对整个国家建设入手(对一个小集体而言,就是这个集体的建设),将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政清明,世风必然淳朴,因为人人心中都时刻装着道德的天平,无论行走坐卧,都不会逾越道德这道线,守住道德底线,就不会危害他人,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德的确是人类和平共处的大则要件,失德,一切都将轰然倒塌;即使是法,也是以德为前提建立的一套规则,无德的法是悖逆人性的,也是行不通的。德就是个体生活安泰幸福的底盘,没有它来垫底,谈不上幸福。无德之人无论位多高或财多少,必惶惶焉、惴惴焉,因为其巧伪之心惑乱了他善的本性,整个的人处在不正常不自然的状态,怎么可能幸福安泰呢?

圣人之言,确是真理。

为政读后感 篇6

众所周知,论语每篇的标题是以文章的前二个字来命名的,当然除去子曰,因为,这两字出现的频率太高。

为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将信用。其实,都是在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接着,孔子从思无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孝无违、孝敬,从君子不器,先行言后从之,周而不比,

以上这些说都是在围绕一个字展开德,德代表着礼,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国藩曾说过,德者,若水之源,树之本;才若水之流,树之叶,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也是受我们伟大孔子的思想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有两句关于谈论学习的经典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这两句出自学而篇,没想到却是在为政篇,乍看,我也是颇觉新鲜,过后,我觉得也很正常,无论从政,为学,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肯定要注意学与思的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才,有时候,某个专业的问题跟他所研究的专业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却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玄妙之门也!

最后,有一点对现在为政者都颇具借鉴意义的是: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段话我觉得现在有志于从政而又摸不着门道的人,可以用心慢慢去琢磨,去悟,在中国的政治里,这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比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更厉害。对于刚从大学毕业长期处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是值得谨记!

当然,学而篇谈到与朋友交很重要的一点信用,其实,为政也一样,这不,孔子就说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前提,所以,无论你是从政,还是为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为政读后感 篇7

坚定信仰,实践理想

——读《为政守廉镜鉴》有感

根据第二军医大学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认真的学习了《为政守廉镜鉴》这本书,感到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谈了听党话跟党走、察民情达民意、令在口慎用权、人在做天在看、重学习修德政、交益友纳良言、钱何值欲何多和善齐家严约束八大项内容。作为军校党员学员,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党员。作为党的绝对领导下的军人和军队成员,老百姓都看我们,我们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

因此,我们价值观的体现,将通过我们的实际行为,直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有些党员,不愿意再艰苦奋斗,开始了贪图享乐、以权谋私,不知不觉中犯了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而且整天求神问佛,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扭曲和错位,一步步走向深渊。学习这些人的命运,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动。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当经常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把自身事业的发展和军队卫生的发展壮大结合起来,做一名有责任、有追求、有目标的二军大学员。

二是注意平时的生活交友。俗话说,我们出门都要依靠父母和朋友。古人云:

“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回味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在交友中,我们党员行为十分重要,要谨慎交友,与朋友交往要坚持原则,决不能为“铁哥们”丧失原则,不能因为朋友“义气”,削弱“正气”和“骨气”。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跨越权力和友谊的鸿沟,不仅破坏友谊,而且伤害自己。

有的党员原本正直清廉,就是因为交错朋友,锒铛入狱。当我们交朋友时,我们必须看看我们是否真的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兴趣。否则,交到的朋友多半是是为了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力而故意接近我们。

像管鲍之娇一样,是我们党员交友的楷模;如果发现朋友的作为不端,就应该及时“割席分坐”。作为党员,在交友方面我们始终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原则为准绳,绝不因为所谓的“朋友”放弃党性。

三是控制对金钱的欲望。要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拿合理合法的收入,要经得起金钱的**,不该得的钱一分也别拿。

否则伸手必被捉。作为我国未来的医生,我们必须养成勤俭持家的习惯。现在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如果我们从医生那里寻找原因,我们对钱有强烈的欲望。

医生拿红包、拿回扣的现象,百姓深恶痛绝,屡禁不止。这固然有医疗制度上的问题,但也有医生把持不住对金钱的欲望的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理想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我们医学生的理想应该是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赚钱。作为党员,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经得住金钱的**是必须的。尤其是思想绝不能松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处处绷紧拒腐之弦。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第二军医大学的学员党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注意平时的生活交友,控制对金钱的欲望。

通过对《为政守廉镜鉴》的学习,我进一步增强了加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对于党员应该有的思想觉悟和行为举止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和认识,既不能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同时也要监督亲朋好友不行贿**,对自己负责、对军队负责、对党负责。同时,要抓好自身工作,加强专业课学习和军事素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第二军医大学的培养,更好地为军队卫生事业服务。

学员旅学员一队王康安

为政读后感 篇8

《为政》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

孔子在其中说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新,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这倒使我想起了《流星花园》里的一句台词“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

前者过于夸大品德的力量,后者过于扩大武力的作用

其实,我想“以刑罚之,以德束之”以刑罚来惩治做坏事的人,以品德教育来约束想做坏事的人才是上策。

刑罚对犯罪的人来说是具有威慑力的,如果杀人不用尝命,如果抢劫无需坐牢,那国家一片混乱,所以刑罚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不断完善法制。

道德舆论也确实可以约束人的不当行为。但是教育威力大到可以仅靠此来维持社会秩序是不可行的。夜不闭户现在社会肯定是行不通的罗。

当然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中有大半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用现在的话说是桃李满天下,功业千秋,我以上只是和九泉下的孔子做个交流。哈哈!

为政读后感 篇9

2018-03-27这篇《论语》讲了我们学习要灵活变通,不能死记硬背,那样会给我们增加负担,知道的东西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东西就不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的是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一味的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些同学只知道死学”。

它不会改变,最终会有很多你不明白的事情。

而有一部分同学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学习起来就很吃力。

脑子里没有一点知识,也就很疲劳的。

所以,我们不要学习这两种人,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学习变轻松。

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讲的是我们如果研究错误的知识,是有危害的。

有的同学只是喜欢钻研,而不分钻研的对错。

只钻研错误的知识,会让你很纠结,分不清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钻研正确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路。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您了解孔子要仲由教他什么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

我们知道的问题要回答表明你是知道的,不知道的问题你要说不知道,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心里不会,却在表面上应付,这样的人虽然用小聪明得到了别人的赏识,但是你内心却并不理解它真正的含义,下次别人还问你这个问题,你还是作应付回答时,你便了成连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处处引以为戒,不要成为唯一一个能耍聪明的人。

我们要把思考和学习结合起来,要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才能站在社会的立场上。

初一:忠厚辰实文章

为政读后感 篇10

读书有得,是人生一大快事。《论语》尤可常读常新。经典的形成并非朝夕之间,故能经得任何时间的检验。多读经典也是节约生命之一法。闲暇时又读了论语,所选版本为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论语》中的孔子,可亲、可敬,是一个智慧的师长。读《论语》如同从夫子游。读孔子,读《论语》,读儒家,首先就要读仁,因为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便是仁。以前我只是大概模糊地知道仁即爱人,并未真正地深入探究过。原来《论语》中孔子已经阐明了仁的涵义。《里仁篇第四》中的第十五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显然是其学说的核心,即曾子回答门人的忠恕二字。那么忠恕又谓何呢?恕的阐述可见《卫灵公篇第十五》的第二十四条: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忠的阐述可见《雍也篇第六》的最后一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由此可见,仁虽然包括忠恕,但是忠与恕却大不相同。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很高的道德要求,未必人人都能达到。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要求就降低了。

通过这两句话,我由衷地体会到了孔子道德的高尚,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利人利己和下限即不利人但至少不损人的道德标准。我以为这是十分合乎人性的。因为要求人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着实是有些困难的,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在情理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

读《论语》,除了感受道德的熏陶,还能体会到思辨的快乐。《为政篇第二》中的第七条无疑让人拍手叫好,钦佩不已。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关于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一句有许多种讲法,杨伯峻先生在注释中都一一列举出来了,而相比较我认为他本人给的译文最为恰当,即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对于现在人有些人只给老人钱物便理直气壮地认为是奉养孝敬父母的人而言,这个类比论证无疑是有力一击,当头一棒,让人大呼痛快。对于那些仍存在着给老人吃好穿好便为孝的误区的人而言,此言既出更是不亚于醍醐灌顶!让嘴硬者哑口无言,使糊涂者恍然大悟。孔子对孝的理解并非愚孝。《为政篇第二》中的第八条: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大意就是子夏问孔子孝道,孔子说: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可见孔子认为孝应当是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互相关怀,而不是二十四孝中诸如埋儿、割股、卧冰那样极端的苦孝的。

《论语》中对于君子人格的描述和追求,于现代社会仍有遵从的价值。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

孔子并不是圣人,因为他也会犯错。《为政篇第二》第三条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初看字面,似乎通晓畅达,即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只举其整数)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其实不然,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中《鲁颂》之文,孔子在此借其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鲁颂》中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并无实义。孔子却引它作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记得一位教授曾说过对待历史人物,尤其是名人,仰视俯视皆不足取,唯平视最佳。对待孔子亦然。

读《论语》,才知其分量所重,价值所在。读书当用人生去读,如宋朝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论语》,读透了《论语》。作为一个读书人,这也将是我追求的读书的最高境界:用人生读书。

为政读后感 篇11

为政

朱语涵

《论语》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其中我认为孔子关于“为政”的言论最为精彩。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期之。”孔子认为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如同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的星辰环绕他一样。孔子这句话用的极好,他把有德行的人比作北极星,而众多的星辰则用来比喻老百姓。孔子认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才配治理国家。从而可以看出,孔子很重视德行。

说到为政以德,让我不禁想到法国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戴高乐。在法国战败后他将政府和军队重建、扩大,坚持建立流亡政府。立下各种功绩。戴高乐还不慕虚名,非常廉洁,拒绝了元帅头衔和总统的退休金,所以他晚年生活非常简朴,靠写回忆录维生。因而被法国人评选为“最伟大的法国人”。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德服人,天下归心。所以孔子说这样的政治家譬如北极星,居于天顶,众星朝拱。

孔子不仅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还说到了治国以礼。孔子曰:“能从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仪谦让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仪有什么用呢?这充分体现了礼仪谦让是必须要做到的。如果做到这几点,国家就不会有困难,如果不能,那便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因为孔子认为不仅要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还要用礼仪,用道德来引导百姓。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和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这也是建立当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当今社会的礼仪,是众多社会规范的一种,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自身的形象,它规训我们的言行举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多学习如何去以礼待人,如何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在我们2105这个大家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是老师的礼;尊师重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是学生的礼。

古语有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而做人以礼,礼是为人的规矩,规范言行。这两点也是为政最为精彩地方。

为政读后感 篇12

为政:我读《论语》

柳林溪

在古代,想要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忠臣并不容易,而想成为百姓拥戴的一代明君更难,一个好臣子,一个好帝王,应具备哪些品质?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好朝政呢?翻开《论语》,答案就在其中。

大臣刚上任时,要做到孔子说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才能“言寡尤,行寡悔”。上任以后,还需做到“事君能致其身”,竭尽所能辅佐君王。那么,如果“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该怎么办?《论语》中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我认为既然已经遵守礼制,尽心尽力辅佐了君王,同僚和君王自会看在眼里,奸佞小人的诬告也显得微不足道了。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君王每日批奏折、理朝政也会感到疲乏厌倦,劝说太频繁难免遭到厌恶,正如论语所说:“事君数,斯辱矣。”凡事都讲究适度,过,犹不及。成为忠臣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样重要,应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而免于刑。”即国家治理有道时不会被罢官,国家治理无道也能免于杀身之祸。

不过,君王要想臣子“事君以忠”,首先自己要做到“使臣以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人民才能有耻且格,只有为政以德,才能像北极星一样,让臣子、百姓居其所而拱之。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正是汉文帝重视农业,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以德化民,才形成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局面。孔子说过,君主提拔好人、开导弱者,百姓就会更卖力;君主待人接物时能庄重自持,百姓就会更恭敬。鲁哀公曾问孔子:“何为则民服?”夫子答曰:“举直措措诸枉,则民服。”――推举正直之人管理奸佞小人,不听信谗言,就能受百姓爱戴。

不论是臣子还是君王,都要为政以德,心怀天下,才能造就国泰民安的盛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我的微成功演讲稿精选

成功演讲稿 02-11

心理培训总结(汇编十二篇)

心理培训总结 02-11

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汇报优选

教研组工作总结汇报 教研组工作总结 02-11

兄弟生日快乐的句子

兄弟生日快乐句子 02-11

最新代加工合同

代加工合同 02-11

落花生读后感十二篇

落花生读后感 11-13

导购辞职报告7篇

导购辞职报告 02-11

你不生二胎,苦的是孩子!二十年后就明白了!

孩子不让生二胎 孩子反对生二胎 01-27

电视台述职报告(通用九篇)

电视台述职报告 02-11

课堂意外作文10篇

课堂意外作文 课堂作文 02-11

主题三八妇女节演讲稿合集8篇

主题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02-1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