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儿童画课件

【#范文大全# #儿童画的课件14篇#】我们为大家找到了一篇网络上优秀的“儿童画的课件”文章。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充分准备教案课件,老师才能打造成一个生动的学堂。相信你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

儿童画的课件(篇1)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图片作引入摄影基础知识介绍了解图片的筛选分类方式结合主题进行课外摄影(采集图片)展评范例并了解小报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制作采访小报布置展览并展示评价。

本课作为“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多个课时完成,清晰划定各课时的教学目标,逐步解决“图”与“文字”的问题,再解决“图文结合”的问题。既有美术学科“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有确立主题、采访、写稿、筛选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最后的小报展示与评价涉及“欣赏与评述”,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完成。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小报制作的难度和内容深度的合理把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观察并记录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并作为小报的制作素材。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从日常拍摄的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引入。

教师:这些照片是我们的美术小记者们拍摄的,你们觉得怎样?感受摄影记录生活的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课题:美术小记者)

教师:你们也想成为美术小记者吗?

作为一名美术小记者,要记录下这些有意思的瞬间,离不开一种工具。它是什么?(照相机)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的发展情况,强调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已经越来越便携,容易操作了。

用过相机拍照的同学请举手。你们觉得拍照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发展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摄影要点。

出示相机,让学生认识相机构造,教师简要介绍操作要领。

摄影讲究技巧,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拍出好的照片呢?这离不开摄影的构图。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种最基本的构图方法。(结合摄影图片分析“三分法”。总结三分法的目的是在突出主体物的同时,让摄影表达的主题更鲜明。)

(三)学生作业

教学竞赛:

1.评一评这几组作品,哪些好,为什么?(结合构图知识进行点评。)

2.选一选,以“科学月”“运动会”“我们的节日”为主题,说说你觉得可以选择哪些照片来说明报道主题,理由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在刚才选照片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组选择了不同的照片。这也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个活动,我们在报道的时候也要有独特、鲜明的主题,并据此组织照片内容。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合理地组织照片和文字,制作采访小报报道新闻事件。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出示采访小报范作,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上节课我们看过一组运动会的照片,内容很多,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分类。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小记者是怎样利用照片制作出采访小报的?欣赏、小组讨论后,教师:你比较喜欢哪一张小报,谁来帮我们这位小记者介绍一下?一张内容比较杂乱,一张表现的是运动员,另一张表现的是为运动会服务的人。内容不同,主题不同。一张体现了运动员的激情和拼搏精神,一张表达了我们对那些帮助我们办好运动会的人们的感激。说说为什么第一张大家不很喜欢呢。你还能根据这些照片,确立什么主题呢?(如,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体现了一家人的温馨与和睦;我们的接力赛,体现了班级的团结与协作。)在小报的设计上,他们用了哪些形式去强化主题呢?

(三)探究分享

从刚才的分析得知,我们怎样才能做好采访小报呢?(主题鲜明,简洁)刚才我们是从已有的照片中去选材,但是如果我们要去采访一个活动,通过摄影,最后制作成这样的小报,你们觉得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师生讨论,结合教材上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如果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准备怎样合理分工?(小组讨论,填写采访分工表。)教师提供一些与校园生活有关的主题,如“我们的一天”“我的老师”“美丽的校园”“垃圾桶的事”“课间十分钟”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分工表的安排,积极做好准备。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小报的制作。第三课时

学生利用准备的资料和材料,制作采访小报。教师辅导。课堂小结中,提示学生,我们将要举办采访小报展览,可以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在展览区,还设有互动空间,可以将自己的感受、点评写在小纸条上,贴在互动空间中。

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2.学生能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3.学生能否恰当地结合内容与形式,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制作小报。

收集各种形式的采访小报、图文资料,以及记者行业的文化资料,如著名记者的小故事等。

儿童画的课件(篇2)

这个冬天很冷很冷,寒风呼呼地掠过田野,发出令人心惊胆战的哀号。田鼠们躲在洞穴里,都焦急地等待着春天来临。但这个寒冬无比漫长,温暖的春天似乎遥遥无期。

阿春在洞里冷得发抖。它是去年春天出生的,现在。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春天的再次来临。储藏的食物早已经吃完了,连洞里铺的干草也被吃得差不多了。

“不行,我要出去找点吃的,我一定要等到春天!”想到这儿,阿春使劲地揉了揉自己的脚,然后小心地钻了出去。

外面寒风呼啸,吹得它几乎睁不开眼睛。还好,它很快发现不远处的地上,滚落着几颗松果。

它急忙跑过去,将这几颗松果抱在怀里。但就在这时,一只狐狸突然蹿了出来。阿春掉头就跑。

这只狐狸很狡猾,它立即封住了阿春的退路。阿春只好慌不择路地逃命。狐狸的利爪几次都差点儿落到它的身上。

这时,一个敞开的洞口出现在眼前。阿春急忙钻进去,拼命逃向黑暗的洞穴深处。

老天庇佑,它躲过了这一劫。阿春趴在地上,呼呼地喘气。不过它马上又害怕起来,这个洞穴里弥漫着蛇的气息,这是一个蛇洞!

阿春很快又松了一口气。是呀,现在是冬天,蛇正在冬眠,不会进食,也不会捕猎,根本不用怕它们。一些胆大的田鼠甚至还会专门找蛇来充饥。

阿春可不敢去找蛇。蛇像一个噩梦,是它最恐惧的东西。它清楚地记得,在它第一次独自出来觅食的时候,它就遇到了蛇。但不知为什么,当它绝望地叫着妈妈的时候,那只缠住它的黑蛇竟然停住了。接着,它缓缓地松开了阿春。阿春这才死里逃生,捡回一条命……

“我还是先暂时住在这里吧,等那只狐狸离开了再回去!”阿春镇定下来,东钻钻,西瞅瞅,四处察看起来。

运气不错,阿春竟然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两截草根。阿春如获至宝。吃完之后,它又用爪子挖掘起来。

“轰”的一声,眼前的洞壁竟然坍塌了,露出一个更大的洞。阿春吓得呆住了,天哪,眼前的大洞里面竟然趴着一条大蛇。

阿春颤抖着掉头就跑。但那条大蛇一动没动,根本没有追来。

跑到外面洞口的时候,阿春停住了,它又走了回去。果然,那条大蛇早已经被冻僵了。

阿春又紧张又兴奋,是呀,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美餐呀,这条冻僵的大蛇足够它度过余下的寒冬。

儿童画的课件(篇3)

大班美术儿童画的创作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

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儿童画的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画面中小鱼轻盈的体态和自由愉快的意境。

2、尝试用先按后提的方法画小鱼。

3、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安静等待,小声和同伴交流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课件:关于“鱼”的国画作品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1)教师:画上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哪里?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如果你也是画中的一条小鱼,你想怎么游?要干什么? (引导幼儿想象小鱼说了些什么,学一学画面中小鱼的动作,感受不同的动态)

2、师幼共同探索小鱼的画法。

(1)教师:怎么样才能一笔画出小鱼的身体呢?请你们用自己想的方法画画看。

(2)幼儿尝试,教师提炼总结。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可先与同伴讨论自己的构思,如自己想画几条小鱼,可能怎么游,要去干什么,然后再进行创作。

4、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可侧重从画面的构思以及按提方法的'掌握上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心理特点之一。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会使孩子们感觉到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使孩子产生画画玩玩的心理,培养孩子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棉签画,是本学期我们班级的特色活动。小小的棉签,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绘画工具,创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孩子带着兴趣愉快地参与整个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对绘画活动的乐趣。

儿童画的课件(篇5)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儿童画特殊的绘画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要点:

儿童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教学材料:

4开素描纸、铅笔、橡皮擦、水粉颜料、水粉笔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同学们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同学描述自己时怎样过中秋的,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描述出示中秋节过节的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中秋是怎样的场景?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2、新课讲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元宵节时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在创作中秋节的画时,要注意中秋节的主色调,以及色彩相互的搭配(注意色彩的冷暖、鲜灰、浓谈搭配),多使用水粉渐变的方法添画面的层次感(但要考虑到是否协调)。

3、练习反馈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4、本课小结

为下节课创作儿童画提供素材(留作业)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尝试。

儿童画的课件(篇6)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儿童画的创作》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线条想象画

一、教材的分析与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儿童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本课我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3、练习反馈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4、作品讲解(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

5、本课小结 通过4名同学表演幽默小品,为下节课创作儿童画提供素材(留作业)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尝试。但还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儿童画的课件(篇7)

1、通过本课使学员掌握圆形的绘画方法。

2、能够运用大小不一的圆形画出不同造型的毛毛虫。培养学员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作简单的主题画。

3、了解毛毛虫的相关科学知识,从小培养学员科学探索的兴趣。

运用卡通形式画出不同年龄、性别的毛毛虫。

毛毛虫图片、绘画用具(油画棒 水彩笔 勾线笔 铅笔 橡皮 八开画纸)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毛毛虫吗?它是什么形状的?你见过什么颜色和花纹的毛毛虫?

毛毛虫的爸爸妈妈是谁?

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宝宝有什么特点?

步骤一讲解圆形的画法。

步骤二:引导学员根据印象中父母的特点刻画毛毛虫一家的卡通形象。讲解毛毛虫外形、颜色、花纹、形象的设计。

活动延伸让学员 给毛毛虫一家添加一个美丽的家园环境。

1学员自主创作.

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都知道毛毛虫是蝴蝶或飞蛾的幼虫,他的爸爸妈妈是蝴蝶或飞蛾。但根据画面主题可以自行创作卡通形象故事场景

儿童画的课件(篇8)

一、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敏感,美丽的烟花对于幼儿更具有吸引力,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感受烟花的美。活动通过观察法、引导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活动目标

1、感受烟花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色彩、线条的表达方法。

2、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烟花的色彩和形象,感受并发现不同材料和工具表现出来的不同美感特征。

三、活动准备

1、Ppt

2、水粉颜料、棉签、彩色皱纹纸、彩色毛线、固体胶

3、音乐《咙咚镪》

四、活动过程

1、随音乐带入活动室。

2、欣赏烟花短片,引起幼儿兴趣。

3、引导幼儿说一说烟花像什么?烟花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亮度上有什么变化?

4、要制作一副烟花作品,说一说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材料?

5、展示教师范画。

6、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烟花作品。

7、请幼儿动手操作。

8、点评幼儿作品。

9、以模特形式展示作品,带出活动室。

展评作品: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说明自己的烟花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活动延伸:

1、利用作品装饰主题墙。

2、把材料投放手工区,继续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创作漂亮的烟花。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8—9页。

儿童画的课件(篇9)

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本课我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尝试。但还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儿童画的课件(篇10)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勤于观察生活,遇事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1 . 情景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但是你们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听音乐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们看到的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

3 . 教师描述:今天的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你们朝远处看,那有一座青山,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房前屋后种着果树,一条小溪从门前流过。赶快把这优美的景色用画笔画下来吧!

4. 学生边听边作画。

5. 教师继续描述: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景色画下来。

7. 小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容易画,那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画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3位爱动脑筋的孩子,看看他们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画的有声有色,大家说好吗?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5课,看课题谁来告诉老师他们画的是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3.指名读课文。

师:你认为课文中哪是主要的部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概括出主要内容)

1.开始他们认为风能画出来吗?谁来读读有关句子?后来为什么能画出来了?

3.默读课文2到8自然段,把描写他们爱动脑筋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喜欢同样人物的组成一小组,讨论一下你的体会。

4.小组汇报。

5.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知道了他们画的风分别在哪里,(指着板书)让学生读,想一想:有了风画面美吗?请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显得--------。

小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产生更多的智慧;只有善于动脑筋,才会有创新。

师:会画风了,心里多高兴啊!下面我们练练他们的对话。

(四) 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2.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3.找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4.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上的三个小朋友是这样(指板书)来画风的,但老师相信,如果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来画的话,相信的方法一定更多。谁来说说?

说句子:

3个小朋友画风,有的画了-----,有的画了----,有的画了----,我还能画------。

教师小结:在问题面前,小艺没有退让,她开动脑筋,想出了办法,真是一个敢于动脑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启发下,同学们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也都想出了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两个作业,第一个是给诗配画,第二个是读读记记一些描写风的词语。你可以都做,也可以选做一个。(课件出示)

儿童画的课件(篇11)

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针对儿童画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

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在课程安排中,因按照学生的程度不同程度的辅导,划分出不同施教的方案。

儿童画的课件(篇12)

1。学习简单的创作情景设置,进行构图审美教育。

创新:能从不同角度、题材表现公鸡的特点,表现手法及材料可不拘一格。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猜谜: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晨要歌唱,人人听了忙穿衣。

启思:(1)你见过公鸡吗?它是什么模样?(2)公鸡有喜、怒、哀、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导人新课。

公鸡很漂亮,油亮脖子金黄的脚;公鸡很勤快,每天总是迎着太阳歌唱,唱出了早霞,唱来了黎明。瞧,这里走来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他昂着头,挺着胸,下副神气活现的样子,你们喜欢吗?(教师出示“公鸡”图示,贴在黑板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画“公鸡”。(板书课题)

三、动手实践创造美。

1。分小组探究画的方法,用幻灯指导讨论思路。

(1)启发学生围绕“公鸡为什么美,美在何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

解,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花公鸡的特点。

(2)指导学生构图。主题画中的主体应突出,构图饱满。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及材料。

2o汇报讨论结果。

3。动手实践。学生开始构思→构图→选择表现方法及材料→设计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丑)根据学生的构思,帮助学生修改创作方法。

(2)允许差生进行模仿性创作。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师生评价欣赏美。

(1)学生自评。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 -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水果的特征。

3、继续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油画棒工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要抓住其特征。在用油画棒起稿时要注意有大有小,聚散变化。

一、联想导入:

2、你能把它变成一种水果吗?

3、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

4、请学生点评。

二、思维拓展练习:

1、除了这些水果,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水果吗?

2、我们可以在圆形上进行添加,把它变成葡萄……

3、我们可以在圆形上减去一部分,让它变成香蕉……

4、你能象老师一样变吗?

5、拿出纸和笔,把你变出来的水果画出来。

2、果盘中可以放上哪些水果?

4、果盘外面可以放……

四、学生作画指导:

1、像老师一样,画出一盘放着的水果。

2、可以变换水果的种类和果盘的样式。

3、画的快的同学可以画上背景。

五、作业讲评:

表扬画面饱满、有自己创意的作品。

儿童画的课件(篇13)

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

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儿童画的课件(篇14)

幼儿对于鲜艳的色彩比较敏感,美丽的烟花对于幼儿更具有吸引力,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动手操作,感受烟花的美。活动通过观察法、引导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1、感受烟花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色彩、线条的表达方法。

2、尝试用多种材料表现烟花的色彩和形象,感受并发现不同材料和工具表现出来的不同美感特征。

1、随音乐带入活动室。

2、欣赏烟花短片,引起幼儿兴趣。

3、引导幼儿说一说烟花像什么?烟花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亮度上有什么变化?

4、要制作一副烟花作品,说一说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材料?

5、展示教师范画。

6、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烟花作品。

7、请幼儿动手操作。

8、点评幼儿作品。

9、以模特形式展示作品,带出活动室。

展评作品: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并说明自己的烟花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2、把材料投放手工区,继续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创作漂亮的烟花。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8―9页。

扩展阅读

2023漫画课件经典14篇


漫画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漫画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教材作文训练中的想象作文。它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紧密相关。在这次习作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内容,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说话和作文的思路:可以是从一件小事中得到启示,也可以从一句名言警句中得到启示,还可以从一幅漫画说起、写起。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并能自觉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2、教学目标:

①读懂漫画,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交流,交流漫画中所得的启示,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训练。

②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针对漫画多交流、多讨论、多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挖掘孩子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形成文字。

③学会读生活之书,能自觉联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3、教学重点:依据课标“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具体”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结合画面展开联想,既写清楚事情的过程,又写明从中得到的启示。

4、教学难点:针对学生有口说不出的特点,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将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恰当地用到实际中去。

二、说学情。

这节课是继口语交际课后的习作指导,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再加上他们大部分都特别喜欢看漫画书,所以理解漫画中的情节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但因是首次接触漫画习作,他们不知该从何说起。所以,要求他们用连贯的口语表达出漫画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还要用书面语言把其中的内容描述出来,并写出从中得到的启示,这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更难了。

三、说教法。

学生大都特别爱看漫画,可是很少对漫画内容多加思考,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手段,引导学生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从而完成习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说教学流程。

漫画引入,激情引趣。

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联系生活,得到启示。

明确要求,确定题目。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五、说教学过程。

1、漫画引入,激情引趣(课件演示)。

为了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我选择了由学生喜爱的漫画入手,希望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且在学生欣赏时,我巧妙提醒关键点,让学生能大致明白每幅漫画的主题。再以其中一幅画为例,告知品味漫画的方法,从而激发孩子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出示本节课要细细品味的漫画,直接导入新课。

【原理与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喜爱的漫画入手引入新课,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为下面的习作教学作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2、分析漫画,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观察、叙述画面内容;再引导他们透过画面展开联想,丰富画面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透过画面看到画外,升华画面内容。学生通过对漫画进行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讨论后,便能够说出自己所认识到的东西了,这也就是作文中要写的内容。这样剥笋式的交流互动,既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又可以丰富每个同学的语言和思维,初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原理与理念】学生初次接触漫画习作,一时不知如何开口。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孩子上路,既降低了难度,又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打开了孩子的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3、明确要求,试写初稿。

在对漫画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我让学生细读习作要求,明确写法,进一步攻克重点。为了让孩子习作起来更顺利,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我又引导孩子命题,进一步确定文章中心。一切准备就绪,我便安排学生动笔习作了。习作过程中,我巡回观察,对有困难的同学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扫清了一切障碍,学生便会文如泉涌了。

【原理与理念】“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是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前面所有的指导都是为此处的写服务的,学生会写,这才是习作教学的终极目标。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欣赏漫画的方法,授之以渔,我采用了简单明了的条理式板书,只呈现了欣赏的步骤,即:仔细观察展开联想联系实际。

【原理与理念】设计清晰明了的板书,能进一步理清孩子的思路,进而让孩子掌握所有看图作文的方法,以达举一反三之功效。

漫画课件 篇2

【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

教材的目的是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学习漫画的构思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敏捷。培养学生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生活中的现象,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以校园生活、社会现象为题,用漫画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漫画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等,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打破学生对漫画创作的神秘感。漫画创作就是通过夸张、对比、误会、比喻等一些常用方法将事情表现出来,或讽刺或幽默,给人们讲述一个道理或带来乐趣。

难点:有些想法可能学生不一定能够表现出来,可适当的补充一些文字对话,但是不能因为漫画的线条比较简单而漫不经心,潦草从事,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漫画。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

①欣赏漫画作品的构思特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了解漫画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漫画创作的常用手法。②试着画一幅或一组漫画。③认识漫画具有特有的讽刺丑恶,弘扬正气的社会功能还具有其独创性,画漫画就应该有独创性在里面,要别出心裁。

【说学情】

一提到漫画,很多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日式连环漫画卡通片的形象。但是这只是漫画的一种,不能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到这种漫画的局限之中。可以给他们看更多的漫画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说教法】

为了让这一节的美术课更容易让学生学习,我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一、引导学生观看。①看课本,学习课本上关于漫画的基本知识。②看课件,讲解漫画的创作。③看漫画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思考。讲给学生几个笑话。

同学们进行讨论,思考解决如何把笑话变成为漫画。

三引导学生绘画。

①给同桌画一张肖像画。②分小组把笑话改为漫画进行创作。

【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课本,起稿用的铅笔、橡皮和黑色的水笔。

教师:相关的PPT课件,漫画图片以及一些幽默的笑话。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⑴拿出几张不同种类的漫画让学生看,吸引他们的兴趣。

⑵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

⑶导出新课,板书课题——《漫画》

3展示课件学习新课(10分钟)

师生共同观看课件,学习漫画的特点,类别,和创作。

4小组活动绘画训练

①给同桌画一张肖像画。要求夸张和简约。(10分钟)

②讲笑话并把笑话改为漫画进行创作。分成小组进行集体创作,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设计更夸张和别出心裁。(20分钟)

5小结展示

把学生的肖像漫画和小组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评选最好的作品和创意。(3分钟)

漫画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漫画中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三毛不同的情绪状态。

2、仔细观察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尝试用漫画手法进行创作三毛头像,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毛"图像3幅;漫画3张;电脑投影仪;一张大画纸;勾线笔;展板;幼儿作画工具:笔、手工纸幼儿听过关于三毛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画"三毛"头像,引起幼儿兴趣。

桑老师很喜欢画画,看看今天我要给大家画什么?

边念儿歌边画:小圆小来大圆大,大圆大;弯弯弧线边边站,边边站。像什么?

短短横线两边排;小小点点扭一扭,扭一扭;一条线线飞上来,飞上来。现在看出来我画的是什么?是一个和你们长得一样可爱的小朋友。

这个小朋友是谁?

为什么叫他三毛?因为他的头上只有3根头发。

二、了解三毛不同情绪时的特征。

1、说说线条。

这三根头发可神奇了,在他心情不一样的时候他的3根头发也会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总: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有的头发是弯弯曲曲一扭一扭的、有的头发飞起来好像在飘,还有的头发耷拉着。

2、猜猜表情。

(5)谁愿意表演一下可怜的三毛?故事里的阿姨穿着厚厚的貂皮大衣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三毛呢?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3、开心的三毛。

(1)看看这幅图中的三毛是什么样子的?

(2)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3)学一学他穿上新衣服开心得意的样子?

(4)看看三毛的小脚是什么样?

虽然很多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很可怜,但他总是不怕困难生活的很快乐。

四、幼儿创作。

三毛今天我们知道了很多三毛的故事,故事里的三毛有伤心的时候、有害怕的时候、也有开心的时候。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彩纸,请小朋友们画一画不同心情的三毛头像!

悄悄的和好朋友商量一下:你想画什么样的三毛?想好的小朋友轻轻地搬着小椅子去画吧!

五、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和你的朋友说说:你画的三毛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这么ⅹⅹ?

我知道还有很多宝贝也想介绍自己的作品,我们把展板带到教室里一起再去介绍吧!

漫画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认真地读短文内容,深入理解短文最后一段的内容。

2、通过教学本次链接,要使学生有一种书的拥有感、书的富有感。在内心建立“入目皆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真阅读,感受阅读文章的收获。

2、深入理解短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体会“热爱”一词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明确阅读的范围

师:同学们,在现在为止,我们应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了大量的文章,可你们想过吗?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内容也值得我们去阅读?

比如说:漫画

二、阅读漫画

师:我们喜欢看漫画,因为漫画是一种笔画简单而注重讲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的绘画。可是你们阅读过漫画吗?

下面就请大家打开书131页,认真地读一读漫画《有得有失》,一会找同学说一说读懂的内容。

学生自由阅读。

指名学生发言。

师:从这篇漫画的内容中你又有哪些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阅读漫画,确实能使人在轻松与幽默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三、读书有引领,既读作品,又读作家

师: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在后面还有一幅漫画,图上的内容你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这幅漫画是我国近代著名漫画家丰了恺先生所画。你们对他有多少了解?谁来说一说。(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师: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丰子恺创造出这一幅幅趣味盎然的图画吗?

请大家认真阅读132页的最后一段。

读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这段话中最重要的的一个词是哪个词?(热爱)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通过丰子恺对孩子们的热爱,创造出了打动人的“儿童相”漫画,联想到你们自己,你热爱什么?你热爱读书吗?

四、老师小结

师:如果带着对读书的热爱去阅读,你会收获什么,也许现在还不明显,但是在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之后,不久的将来,我们或是你自己一定会发现书中的“乐园”。

漫画课件 篇5

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表达欲望

1.同学们,漫画是通过夸张漫画是集幽默与讽刺于一身的画种,它最贴近生活。无标题的漫画已打破了语言限制,成为不同民族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深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多看漫画,无疑对培养人们的幽默感大有裨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漫画。请欣赏。

2.一幅一幅地出示下面一组漫画,指导学生看懂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看到这组漫画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漫画剪贴推荐,激发欣赏情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在报纸、书籍杂志上面,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并把它们剪贴下来。下面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幅或者一组漫画展示该大家,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好吗?

2.小组内开展“把我最喜欢的漫画推荐给你”漫画推荐欣赏活动。推荐的同学注意把自己喜欢的漫画推荐给大家,并且简单介绍一下喜欢的原因,可以从画的内容的角度讲一讲,也可以从自己受到的启发讲一讲.听的同学要如果有疑问或者同感可以提问或补充说。

3.小组推荐出好的再在班内推荐欣赏。

三、漫画观看欣赏,说中点拨引导

(一)点拨欣赏方法

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了,对看图写话的作文并不陌生,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所不同──看的是漫画。漫画和看图写话有很多的共同点,都要仔细观察漫画。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随机出示《假文盲》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按照刚才老师交给你们的方法来看懂图上画的是什么?

2.我们以前看图写话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看漫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神态,而且还要想象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人物的思想感情。请你观察这几幅图,想象图中人物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3.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人们欣赏漫画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获得情感的熏陶。每一幅或者一组漫画中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意义,在欣赏的时候,对漫画本身的意图要进行认真思考,理解漫画表现的主旨。(如果漫画所表现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认识有冲突,也要先客观地认识漫画本身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谈自己的观点。)

(二)再次欣赏漫画

请根据上面的方法欣赏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同座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一、写出独特体验,相互修改习作

今天的习作可以写书上的漫画,也可以写自己带来的最喜欢的漫画。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 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一)独立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进行写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二)选择典型习作全班进行评析,评中导改

1.对比评改。教师巡视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或由小组推荐佳作,以及存在有共性问题的不合要求的作文,把这些作文运用实物投影,全班评议。

(1)评议佳作,明确如何才能写出优秀作文,学生取长补短。结合本次习作重点进行评议: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可重点引导想象得是否大胆,写作的是否具体。

(2)点评问题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师生共同评析几篇问题作文,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修改策略。指导评改的方法:第一步先从内容上看是否将漫画的内容写清楚、些具体了;第二步看是否把漫画的意图表达了出来;第三步是从表达方法上看是否合理。

2.依据上面的评议方法,组内同学互读互评,并针对不同同学所写的不同内容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学生自改。小组内互改。

3.朗读修改后的习作,共同评赏。全班推荐一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师生进行赏析。

二、誊抄修改后的作文

将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抄在作文本上。

漫画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要求学生认真地读漫画内容,深入理解短文最后一段的内容。

2、通过教学本次链接,要使学生有一种书的拥有感、书的富有感,在内心建立入目皆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认真阅读,感受阅读文章的收获。

2、深入理解短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体会热爱一词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在步入书的世界时,有一个良好的起点。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张乐平、丰子恺漫画的资料,准备自己喜欢的漫画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名篇佳作,我们都很喜欢读,其实还有一种书也很值得我们去阅读,那就是漫画。

一、激趣导入,阅读漫画

1、师生重温《三毛流浪记》中的有得有失。

师:仔细读读漫画,说说读懂了什么?从漫画中得到什么启示?(全班交流)

师:你们喜欢读漫画吗?为什么(生答)

师板书:好玩有趣心情愉快简单易懂明白道理

师:看来,阅读漫画,确实能使我们在轻松与幽默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师:有人曾这样评价漫画:它让我们会心微笑,它让我们开怀大笑;它诠释我们的生活,它触动我们心底最柔的角落;它让我们思考,它让我们领悟;它借我们翅膀,让我们在幻想的天空自在飞翔;它忽略年龄的区别,跨越国度的界限,它就是我们都爱的漫画。

师:这节课让我们徜徉在漫画的天地里,一起读读漫画吧!板书:漫画天地

2、学生交流搜集的《三毛流浪记》漫画的资料,谈谈感受。

3、师:我们读书不仅要读作品,还要了解作者。

张乐平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漫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张乐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二、阅读漫画,了解作者

1、师:你们看,这也是一位漫画大师。出示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浙江桐乡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多才多艺。我国着名的漫画家,也是书法家、散文家。一九一四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一九二一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一九二四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着作。他一生出版的着作达一百八十多部。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终年七十八岁。

2、学生阅读丰子恺的漫画(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师: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丰子恺创造出这一幅幅趣味盎然的图画吗?(想)

师:读读丰子恺的自述,把你认为重点的词语勾出来(热爱)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的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乐;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哭更悲伤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可以说是热爱。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动机。

丰子恺。

师:你怎么理解热爱?(生答)

师:通过丰子恺对孩子们的热爱,创造出了打动人的儿童相漫画,联想到你们自己,你热爱什么?你热爱读书吗?(热爱)

师:如果我们怀着对读书的热爱去阅读,一定会发现书中的乐园。

三、推荐漫画,说说理由

1、师:下面,同学们就把自己喜爱的漫画书推荐给大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2、生生互相交换漫画书阅读。

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有最动人的故事,书中有最真挚的情感,书中有最启智的哲理,漫游书海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多读书,读好书吧!

漫画课件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的特点,培养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2.根据自己脸部特征,用简单的线条画一张有趣的漫画头像,提高观察力,发展创造力。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镜子、水彩笔、投影胶片、漫画头像若干,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1.欣赏漫画头像,引导观察,了解漫画特点

课件显示阿凡提。师:他是谁?长得怎样?眼睛像什么?

课件分别显示不同表情的三毛。师:他为什么叫三毛?哭的时候像什么?笑的时候像什么?你见过其他的漫画头像吗?

教师小结漫画的特点。

(阿凡提和三毛是幼儿所熟悉的有趣的漫画人物,在分析特征时幼儿更易得心应手,建立最初的漫画概念为幼儿学习漫画打下了基础。)

2.为老师画漫画头像

谁能说说老师的头及五官像什么?

(根据幼儿的比喻,老师自画橄榄头形、弯卷的头发等,让幼儿在感受夸张有趣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漫画的特点,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怎样画。)

3.激发创造欲望,学习画自己的头像

师:知道自己的头和五官长得什么样吗?幼儿对镜观察。

引导幼儿用比喻的方法说说同伴的形象,做做各种表情。

幼儿自由作画。

4.看漫画电影

把幼儿的作品一张接着一张,写上数字,做成电影胶片。

幼儿观看漫画电影。

5.游戏:好朋友的相片是哪张

边念儿歌边观看,当儿歌结束时,幼儿就根据老师指定的头像或数字,猜猜是谁。经作者证实后,游戏继续。

(用观看电影的方式猜测头像是谁,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使幼儿处于积极参于状态并自然地评价作品。整个教学活动在处处体现幽默和快乐中愉悦了情感,达到了教学目的。)

延伸活动

想一想爸爸妈妈的头像是怎样的,我们休息后给他们也画一张漫画头像吧。

漫画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漫画,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尽量做到构思巧妙,语言通顺,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漫画当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1.仔细观察漫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漫画的内容;

2.展开大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来阐释漫画中所揭示的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几幅漫画!

那么,什么叫做漫画呢?

课件出示: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幽默、风趣的画面,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二、出示漫画一

1.第一步:把握内容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漫画,谁能说说这组漫画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指名说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够——板书:把握内容

2.第二步:读懂意蕴

师:这是一组多么有意思的漫画呀,你们知道这组漫画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吗?

指名说说(爸爸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师:真棒!我们在读漫画的时候,不仅要能够把握内容,还要能够——板书:读懂意蕴

3.第三步:结合实际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们觉得爸爸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读懂了漫画的意蕴,还能够——结合实际

一幅好的漫画,能够开发我们无限的想象力;一幅好的漫画,还有深刻的内涵在里面,我们联系实际就能把它品出来。

三、出示范文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想畅所欲言,诉诉苦水,有一位同学将漫画转换成了书面语言: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漫画作文课,其中有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爸爸希望他的孩子长大后不仅能成为总统,还要成为艺术家和科学家,他爸爸的权力太大,期待太高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想要成为什么。别人问这个孩子想做什么的时候,你猜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 “我想当爸爸,因为爸爸的.权利实在太大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笑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爸爸的权利的确很大。大人们总说,孩子是我生出来的,要把他培养成了不起的大人物,现在就得给他们报各种课外班:英语班、奥数班等等。学习学习再学习,做题做题再做题,弄得我们负担很重,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就说我吧,兴趣爱好很广泛,特别向往能在周末的时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疯狂地读各种小说,兴致来的时候把小说中的人物画下来,自得其乐;或者制作各种各样的纸服装,在大衣柜前一展风采;或者对照着棋谱仔细琢磨,来一个“自杀”,偶尔约上好友来一个“他杀”……可是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因为爸爸的“权力”化为泡沫了……

爸爸的权力,就像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将我紧紧的束缚,而我就如同一只被困的鸟儿。我多么希望爸爸的权力能够小一些,再小一些,好让我有舒展羽翼的机会。

师小结:说出你们的心声了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幅漫画转化为文字,首先要把握内容,然后读懂漫画所包含的意蕴,最后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板书课题:漫画作文

四、写作练习

欣赏视频、看漫画二

师:请同学们根据第一组漫画的写作手法,尝试完成第二组漫画作文。

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成果分享

师: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篇习作。

六、鼓励修改

用红笔修改

七、布置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以及方法,将课堂上写好的作文再次修改,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字数在500字左右。

八、推荐阅读

漫画集:《父与子》《三毛流浪记》

漫画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美版小学第十册十二课内容。

教材共两页,选取了中外各国大量的卡通图片供学生欣赏。除一些卡通漫画作品外,还有部分动漫影视截频,不仅如此,在选材方面还注重了多种卡通表现形式的兼顾:传统绘画卡通、水墨卡通、电脑三维卡通、纸艺卡通等。在教学中有利于解决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1.使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2.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认识和理解卡通动漫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根据教材及教学内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卡通的由来及相关知识。

2、欣赏多种形式的卡通作品,认识卡通的一般表现形式。

3、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方法与过程:

1、学习运用卡通造型手法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2、感受卡通形象的正面性格,引导学生支持国产动画片发展。

画具应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加以了解有关卡通的各种知识,第二课时则进行卡通作品的临摹与创作,在教学时,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压缩,精简了教学内容,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是一节“欣赏创作”课,与教学内容、目标及环节,我主要选择的有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激趣法、分析比较法、讲解法、欣赏感受法、要点指导法等。

学法:欣赏法、理解法、交流表达法、实践运用法、分析比较法、练习法、情感体验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三维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

1.直观导入

由黑板上手绘的阿凡提以及米老鼠和喜羊羊形象,使学生明白这种形式的作品被称为“卡通”。同时引出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卡通——动起来的漫画》。

【设计意图:这种方法直观明了,由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讲授新课

这一部分主要分两大块进行教学:

(1)认识并了解“卡通”

a.欣赏卡通图片与动画视频。

b.讲解“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的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经典的卡通形象,引出视频,利用图片与视频的直观对比,使学生突破教学重点,理解“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的异同,达到“认识卡通”的目的。】

c.交流有关卡通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进一步讲述卡通知识,明白卡通的由来及发展,在认识的基础上,达到“了解卡通”的目的。】

(2)欣赏并品评“卡通”

a.欣赏卡通作品,说出作品名称;区分出国产动画片。

【设计意图:欣赏不同国家的部分卡通作品,开阔学生视野,用美丽的图片给学生造成视觉冲击,激起他们对卡通的喜爱,达到“欣赏卡通”的目的;运用回忆的方法要求学生说出国产动漫作品的名称,在学生心中初步形成“国产卡通”的意识,为引导学生热爱国产动画片埋下伏笔。】

b.看教材了解卡通不同的表现形式,再运用所学对卡通作品进行区分。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卡通作品的欣赏、品评,了解卡通动漫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达到“品评卡通”的目的,并解决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

3.绘画创作

(1)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临摹或想象并表现一个卡通场景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2)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要点:美国动画的造型较为夸张,注重情节,日本动画的造型较为唯美,很注重铅笔稿的制作。在临摹或创作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纸面的洁净,画面线条要流畅细腻,涂色应做到色块均匀、色度饱和、过渡自然等。

【设计意图:在学生练习或创作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对卡通造型手法加以指点,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4.展示总结

(1)展示并分析学生作品中卡通形象的性格特征。

(2)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作品的展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对其作品的分析、评价,使学生对卡通作品的喜爱上升到品质的高度;利用激励性的结束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由喜爱卡通向热爱国产动画发展。】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图文结合的板书形式,先在黑板上画出阿凡提,旁边配以课题,及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设计意图:图画的运用既表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很好的服务于课题的导入,且有使板书美观、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板书的文字出课题外,还将课题与本课教学重点相结合,将“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的差异表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本节“欣赏创作”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与交流中认识、了解卡通,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练习、创作,最终使学生爱上卡通。教学设计上与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疏漏,敬请各位同仁雅正。

漫画课件 篇10

丰子恺漫画问世至今,70多年来对读者充满恒久魅力,能一直深受大众喜爱,我想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德才兼备的品格之故。

说到丰子恺漫画的德,首先是它的通俗化、平民化本色,没有一点晦涩、深奥之处,明白晓畅,男女老幼,各种阶层,各个文化层次的人都能看懂。就像他十分推崇的白乐天诗一样,从不卖弄学问,却自有大学问在。丰子恺的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身边琐事和细微感触,故十分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其次是丰子恺漫画的基调,能积极、率真地指导人生。无论是歌颂真、善、美,歌颂童心,歌颂生活,歌颂大自然,还是指出社会不公现象,揭露人类卑污心灵,其根本目的是指导读者去怎样做人,怎样理解人生,享受生活。他提倡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的艺术观。读他的画,你会感觉到艺术就在你的生活中,美就在你身边,它给人以生活的希望和情趣。

丰子恺在创作漫画时从未忘记艺术作为精神食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作品有一种十分严肃的对人生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因此他的漫画基调是引导人生积极向上的。从这一角度而论,丰子恺的漫画当属载道派。

然而论丰子恺漫画的才,它又是诗趣横溢、直抒胸臆的性灵派。丰子恺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在他看来,生活中无处不是艺术。他那能静观万物,使人心丰富的艺术天赋,使他的画笔能将一切生活升华到艺术的高度。

他又能融东西洋绘画于一炉,既采用西洋的构图式,运用西洋的解剖、透视、明暗和色彩学,却仍充满传统的画趣和娴熟的国画笔法。他使用传统的笔墨和宣纸,却画出了西洋画法的活泼酣姿,并能融文学与绘画于一炉,真正达到了画中有诗,寥寥数笔,却能蕴含很深的意味。

再则,同样能显示丰子恺漫画才气的是作品功能的全面性和对生活的丰富表现力。丰子恺曾将自己的漫画创作概括为四个时期,即从描写古诗句,到描写儿童相、社会相和自然相。像丰子恺那样能自如地运用漫画来表现如此广阔的生活者,在中国大概还不多见。丰子恺的漫画不仅能针砭时弊、讽刺庸陋,揭露丑恶,更能颂扬真善美,指点迷津,排遣世虑,陶冶性灵。丰子恺先生不仅是中国漫画的开创者,也是漫画的完善者。

丰子恺(1898~197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和美术、音乐教育家。从1925年开始,丰子恺先生在刊物上发表漫画,在郑振铎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周报》上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连载他的作品,自此,我国绘画史上,漫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而子恺漫画也不胫而走,受到公众的喜爱。朱自清在评价丰先生的画时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的小诗。丰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他的漫画情趣盎然,富有哲理却又平易近人,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故而,子恺漫画问世以来,风靡至今,并远播海外。

漫画课件 篇1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初步了解漫画特点。

2、感受漫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乐意自己创作各种形式多样的漫画。

3、形成细致的观察力和大胆创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图片:漫画作品(单幅、多幅;黑白、彩色;有趣的、夸张的、充满幻想的等)。

2、刘老师漫画及照片。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人物的特点。

提问:生活中你最喜欢谁?他长得什么样子?

猜猜他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喜不喜欢这幅画,为什么喜欢?

2、基本部分

(1)观察单幅漫画,了解漫画特点

提问:这张图片上画的是谁,你怎么发现的?

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小结:漫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不一样,突出明显的特点,很有趣,用简单、夸张的方法表现人或事。

(2)引导幼儿观察漫画图片,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

提问:你对哪幅画印象最深?发现了漫画的什么特点?

你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

小结:漫画幽默、夸张,有彩色的、黑白的,有单幅的、多幅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3)幼儿参观漫画展,了解漫画的多种形式

(4)讨论漫画特点,提出绘画要求:

提问:漫画中的人物为什么一下就被我们认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谁来说说自己身上特别的地方?

你想画谁?你想怎样表现他特别、有趣的地方?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结束部分:

游戏:猜猜他是谁

漫画课件 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的特点,培养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2、根据自己脸部特征,用简单的线条画一张有趣的漫画头像。

3、提高观察力,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图画:漫画头像

2、小镜子、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漫画头像,引导观察,了解漫画特点。

1、图片:阿凡提

教师:他是谁?长得怎样?眼睛像什么?

2、图片:三毛(不同表情的三毛)

教师:他为什么叫三毛?哭的时候像什么?笑的时候像什么?你见过其他的漫画头像吗?

3、教师小结漫画的特点。

二、画漫画

为老师画漫画头像,说说老师的头及五官像什么?

三、激发创造x,学习画自己的头像

1、教师:知道自己的头和五官长得什么样吗?

幼儿对镜观察。

2、引导幼儿用比喻的方法说说同伴的形象,做做各种表情。

3、幼儿自由作画。

4、看漫画

把幼儿的作品一张接着一张,写上数字。

幼儿观看漫画电影。

四、游戏:好朋友的相片是哪张

幼儿就根据老师指定的头像或数字,猜猜是谁。

经作者证实后,游戏继续。

(用观看电影的方式猜测头像是谁,使幼儿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并自然地评价作品。)

漫画课件 篇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漫画与生活》。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漫画与生活》是冀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类漫画练习课型。漫画造型是画漫画的基本功,在上一节漫画肖像的基础上,学习漫画与生活。漫画创作来源于生活,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创作素材。漫画从功能上可分为讽刺功能、歌颂功能、传播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从形式上可分为独幅漫画、连环漫画、组画等,从内容上可分为讽刺漫画、歌颂漫画、幽默漫画、哲理漫画等10多种。教材中提供了不同功能、题材和表现形式的漫画。几幅作品都比较典型,和生活紧密相关,朴实生动而富有智慧,能使大家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2、说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漫画不同的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

3、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结合漫画的艺术手法表现特点,在教学中我把“掌握漫画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根据漫画创作时所应用的方法要求,我把“培养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漫画的主题及应用夸张、比喻等方法进行创作”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搜集了大量不同表现形式和表现题材的漫画作品、准备了自己的范画等。为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认识漫画的特点,课前我让学生也搜集了自己喜欢的漫画。

三、说教法、学法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思维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为此在教学中我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采用谈话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范画的欣赏,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握了解漫画不同的特点、功能和种类,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每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 为什么?看哪些漫画?它属于什么种类呢?(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喜欢或搜集的漫画以及这些漫画种类)了解漫画种类分: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全景式漫画、组画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谈话导入,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发思考。)

(二)讲授新课

设计知识超市,将所有有关漫画与生活的知识(如:漫画不同的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用多媒体出示出来,首先采取自学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自己搜集的漫画欣赏讨论。总结:什么是漫画?它有什么功能?有哪些种类?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提问:(引发探究)看到一幅漫画,你的第一反映什么?漫画的什么特点能引起你发笑呢? 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它从功能上又可以分为几类?漫画家究竟采取了哪些表现方法,让我们对漫画爱不释手?

回答:开心,想笑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漫画第一个特点:有令人发笑的功能。结合问题小组汇报本节课“应知”的知识点,便于进一步了解。注意运用组间竞争的方式)

3、漫画来自于生活

多媒体展示:我们一起来到了一个美丽如画的旅游胜地,环境美不美?

看:某君来了,看他在做什么?他的行为美不美?

这就是一个漫画的素材,什么是素材?

漫画的素材来自于哪里?(其实生活就是我们的灵感来源,观察生活,寻找快乐)给这幅漫画加个题目吧。

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后,了解漫画来自于生活。给漫画加题为《到此一游》

(此环节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见到的这个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是艺术的来源,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并利用环境美与行为不美的碰撞,了解漫画的其中一个表现方法—对比。)

4、漫画的功能

结合上一环节,利用课本的范画,将漫画在功能上的分类让学生体会出来,让学生自己研究总结,在激情中加深记忆。带着问题参与到课本的范画中。

(1)、到此一游在功能上是批评讽刺还是歌颂表扬?

讽刺批评了什么?

(2)、读课本6、7页思考并完成:

“错位”属于( 讽刺功能的 )漫画。

“安居工程”属于(歌颂功能的 )漫画,表达了(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 )。

“小猪你穿错衣服了”属于( 娱乐功能的)漫画,主旨是( 逗人发笑,给人以某种启示 ) 。

(3)、按我们刚才的分析方法试分析课本作品:病从口入、苦恼的双休日、踢足球。(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4)、漫画从功能上你知道有哪几类呢?(讽刺、传播、歌颂、娱乐等功能)

(5)、欣赏了这么多的漫画,你感觉漫画有什么特点?那什么叫漫画?(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通过课前知识超市的学习、展示图片与学生思考讨论的环节,可使学生们自主探究出漫画的特点。

(漫画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引人发笑,讽刺、歌颂、传播和娱乐等)

5、漫画的表现方法:

提问:怎样画才会令人发笑呢?(展示漫画:一家)

(1)、思考:这幅漫画中老师用到了哪些方法?(夸张的构思和夸张的造型。)

(2)、(出示漫画:污染)

思考:这幅漫画中老师又用到了哪些方法?(对比、比喻)

(3)、分析课本6、7页的漫画中又用到了哪些方法?

(4)、(出示漫画:大材小用)说一说这幅漫画的意思。(看不懂到能看懂漫画的意思,认识到文字在漫画中的作用)

(此环节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继续加深知识,不断的通过图片和视频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了解漫画的表现方式有:夸张、变形、比喻、象征、相似、对比、巧合、颠倒、移植等。并认识到文字在漫画中的作用。)

6、漫画欣赏,多媒体展示优秀漫画作品。

7、动手创作阶段

(1)、播放生活视频片段供学生参考。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肯定。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特点动手实践,进行创作。

(设计意图:在前几个环节中利用图片、视频以及教师范画已经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本环节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突破难点。)

8、展评作品

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贴近生活、主题鲜明、构思巧妙;(2)、合理选择表现形式、恰当运用表现手法;(3)、具有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环节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显示学生的创作才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9、课外延伸

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

10、小结。

漫画以其轻松、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现生活,带给我们轻松一笑,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也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学习,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五、板书设计

运用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使板书达到和谐一致的效果。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构想,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漫画课件 篇14

第一课时

课时:1课时

新课标思想:本课学生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脸的形态、五官特征有目的的观察,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炼学生的性格和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

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

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

(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

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

画。

(五)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

前面来。

四、总结:展评作业。

教学反思: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形象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但细节的刻画应加强。

第二课时

课时:1课时

新课标思想:本课学生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脸的形态、五官特征有目的的观察,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炼学生的性格和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

漫画中人物的表现方法?

三、观察自己的五官特征。

观察特征,想一想你怎么表现?

四、学生创作。

五、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在本课中进一步了解了漫画,知道了漫画的表现形式。

玲玲的画课件集合14篇


你不可错过这篇丰富的“玲玲的画课件”它会让你受益匪浅,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 教案课件是教学的蓝图,重点难点不可遗漏。

玲玲的画课件【篇1】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2、合作学习---玲玲的画精品教学设计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 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出示课件,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玲玲的画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的识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四、教学难点--玲玲的画说课稿设计

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三幅画

六、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二)抓朗读 、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三)、抓字词 、 落实训练 、 积累语言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二)、走进文本,探寻主线

1.听课文录音,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的有关词语。

2.玲玲的心情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探究其中的缘故吧!

(三)创设情境,诵读感悟

1.画好作品,体会“满意”

(1)出示第一幅图,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漂亮吗?你认为这张画去参加评奖能得几等奖呢?玲玲认为自己能得几等奖呢?你怎么知道的?

理解“端详”。(指名表演“满意地端详”)

指导用“端详”说话。

指导朗读,体会“满意”。

(2)就在这时,爸爸说(生接读),一个“又”字,你能读出什么?

指导读出催促的语气。

2.弄脏作品,感受着急

(1)在爸爸的又一次催促下,玲玲说:“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可这时意外发生了,(动作演示并引读)玲玲的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哦,这么美的画弄脏了,玲玲的心情该是多么——(生回答),哪个词最能体现玲玲此时的心情呢?﹙哇﹚

(2)同学们,这句话里有两个表示声音的词你们找到了吗?

(3)[卡片 叭] 指名读→齐读

(4) 叭是什么声音?哇呢?

(5)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们还知道哪些象声词?

(6)可别小看了这些象声词!用上它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象声词,而且使象声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同时,在情境句子中领悟使用象声词的妙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课文中的两个象声词不仅使文章具体生动,还包含着玲玲很多的感受呢!会读书的小朋友一定能体会到。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创设“说”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学生会在转换、相互交谈中体验到玲玲的伤心、难过,在体验中朗读感受。这样的朗读训练更扎实、更到位。)

(8)对啊,这“叭”的一声让玲玲的心血全部白费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9)她哭得多伤心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重点指导“哇”)

(10)哭声惊动了爸爸,爸爸放下报纸问:“怎么了,孩子?”来,全班同学一起问问玲玲——怎么了,孩子?

(11)玲玲哭什么呢?(指名回答)

(12)指导朗读4——6自然段。

3、画更漂亮,再悟“满意”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7——10自然段,边读边想: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2)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了?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她是怎么做的?

玲玲“想了想”,说明什么?能不能把“想了想”这个词去掉?为什么?

玲玲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到哪些办法?(……)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进行说明多种办法,达到资源共享。)

在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词用得好?指导用“懒洋洋”说话。

指导朗读。

(4)出示第二幅画,并和第一幅进行比较,说说哪幅更漂亮?为什么?

(5)正哭着的玲玲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可离不开爸爸的帮助呀!谁来说说,爸爸是怎么帮玲玲的?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呢?

爸爸是怎么和玲玲说的?谁愿意当一当慈祥的爸爸。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同桌分角色练习→指名几组同学分角色读,请生点评→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这一环节将文字转化为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重在培养协作精神及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6)指名读→两大组赛读 [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7)看到这样的结果,玲玲——(满意地笑了。)

指名读 [玲玲满意地笑了。]

(8)玲玲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终于把脏画改成了好画,你想对玲玲说什么?

(玲玲你真棒)

小结:看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什么?教师加以补充:这里的坏事是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好事”又是指什么?你找到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了吗?

(9)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我们再碰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办呢?对,大家一定要记住——(引导学生读课后的“读读抄抄”,鼓励背诵)

板书设计:

(图示)

满意 哭 笑

肯动脑筋,坏事变好事

玲玲的画课件【篇3】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会认“玲、催”等8个生字,会写“肯、楼、梯”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导入

1、板书:玲玲

学习生字“铃”(出示课件2):读音(后鼻音,第二个“玲”念轻声。);辨别相似的字“铃”“龄”“零”“领”“岭”。

2、补充板书:的画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设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带着问题读课文(听课文录音朗读,老师带读,学生自读。)

三、读中识字

1、出示词语:端详 评奖 脑筋楼梯 催眠 糟糕 弄脏 肯定懒洋洋 叭叭响 一幅画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指导书写“糟糕”中的“米”字旁最后一笔要变成点;而“楼梯”中“楼”上面的“米”不用变。“肯定”中的“月”字竖撇变成了一竖,且这个“月”要写得稍微宽一点;而“弄脏”中“脏”月字旁不用变。

2、出示句子:

(1)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bā)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2)小花狗懒洋洋地趴(pā)在楼梯上。

辨析“叭”与“趴”的读音、字形。学习生字“狗”,强调反犬旁的书写“撇、弯钩、撇”。

3、积累词语:仔细地看 懒洋洋地趴 满意地笑 高兴地说 满意地端详 (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读中悟理

1、依次出示图画,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做动作帮助理解“端详”(仔细地看、反复地看)。指导朗读。读出喜爱、激动、兴奋之情。

B、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思考:不就是一幅画吗,弄脏了就弄脏了,有什么好哭的!什么原因让玲玲哭得这么伤心?

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小结:玲玲画这幅画用了好长时间,已经很晚了,很迟了,很不容易,她画得太认真了。

指导朗读。第一句话抓住“时间不早了”“又在催她了”读出时间长;第二句话抓住“来不及了”读出玲玲的着急和无奈。

C、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指导朗读。读出喜悦、满意之情。

说说你认为哪一幅更好?(最后一幅比第一幅更生动了!)

(在读中梳理玲玲的情感变化,板书:满意地端详——哇地哭了起来——满意地笑了。)

在“哭了”和“笑了”之间画上一个弯箭头(或虚线)。

(指着板书)同学们,从玲玲的“哭了”到“笑了”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板书:坏事 好事)

如果要在这个箭头上写四个字,你会写哪四个字?(肯动脑筋)

玲玲刚才动了脑筋吗?从哪看出来的?(想了想)

除了玲玲动了脑筋,还有谁也动了脑筋?从哪看出来的?(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的过程中动了脑筋。)

指导读。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往往”两个字能去掉吗?(不是所有的坏事都能变成好事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坏事变成好事。)

二、拓展延伸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帮忙把坏事变成好事:

a、手里的笔筒掉在了地上被摔了一条缝。(用彩色卡纸折几朵漂亮的小花贴在有缝隙的地方)

b、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个洞。(在破洞地方绣上一朵花或小动物)

2、出示“我要说”:

在今后,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满意地端详——哇地哭了起来——满意地笑了

(肯动脑筋)

坏事 —————好事

玲玲的画课件【篇4】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

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目有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g,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àng,心脏的脏。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

理解词意,感悟课文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满意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玲玲的画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 识字8个“玲、详、幅、奖、催、叭、脏、筋”,写字5个“肯、脑筋、糟、楼”。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人物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小女孩像: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出示名子,学习“玲”。学生讲字,看到这个字你还会想到哪些字?换偏旁“邻、岭、零、冷”等)。

2、 板书课题《玲玲的画》,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玲玲画的什么?玲玲的画怎么了?)读读课文你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文下拼音读准,标出自然段。

2、 分段试读、纠正字音。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玲玲通过(动脑筋),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写字。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读文第1——4自然段,随文识字“详、幅、奖、催、叭、脏”。

“详”:洋、样等;说说“端详”是什么意思,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幅”:形近字组词练习“富、福”;量词练习:一幅( )、一把( )、一条( )、一座( )。

文中“叭——趴”对照,还有哪些声音发出“叭”声?

“脏”多音字(课文中没有要求,学生要是提出可相机拓展)。

再次读文,在课文中巩固生字。

2、好不容易画好的画却弄脏了,这可怎么办?玲玲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答案。

3、看到玲玲修改的画,爸爸是怎么说的?出示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识“筋”。

相机指导写字“糟”对比“楼”中“米”。重点指导“曹”笔顺。

“脑筋、肯”。学生观察三个字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竖。

四、巩固识字。(要求识、写的字均包括)

1、换词认读:玲珑、详细、幅度、夸奖、催促、叭的一声、脏乱、筋疲力尽

2、加偏旁、再口头组词。(会写的字):八(叭)、句(狗)、弟(梯)、止(肯)、曹(糟)、令(玲、岭、冷、邻、零)

3、换语境巩固。玲玲的这幅画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催她到学校展览。可是在家里怎么也找不到那幅画。突然,听到门外叭的一声。她来到楼梯间看到小狗正趴在自己的画上。她想:糟糕,又弄脏了,这可怎么办?她又动脑筋想起办法来……

玲玲的画课件【篇6】

课前透视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玲玲的画课件【篇7】

学习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A 案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如有学生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注意读准后鼻音。(告诉学生,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3.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

4.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目有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g,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àng,心脏的脏。

5.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6.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课文)

理解词意,感悟课文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鼓励学生有独特的体会。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从满意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爱动脑筋的、聪明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着急和高兴的心情。

玲玲的画课件【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识字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四、积累运用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玲玲的画课件【篇9】

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

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

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

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特点:

(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

语言。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满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析词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以读为本、尊重个性感悟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为了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评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读文的兴趣。让学生想读课文、爱读课文。充分让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朗读,在交流、评价中理解朗读的方法,依据学生独特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课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可能会说出高兴、自豪、满意、激动、兴奋等多种感受,再让学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心情。在朗读爸爸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话,你会怎样说?可能孩子们会怀着沉稳、高兴、兴奋等多种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读。

(三)联系生活,拓宽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详一词时,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表演,这样,将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堂,使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例如:以“你体会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主线,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课文。这样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课堂反思: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例如:教师基本功有待加强,特别在教师的语言上,提问应该更加准确,引导应该更加到位等。再有,教师还应该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文化底蕴,这样可提高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教学机智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究,善于捕捉课堂生成,深度训练。

玲玲的画课件【篇10】

一、了解学习目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这篇文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把课文读好。

二、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有几次对话?请你找一找,用笔画一画。

(1)请你试着读一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爸爸为什么催玲玲快点睡觉?应该怎样读?

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用动作体会“满意地端详”的意思)

(2)找出第二次对话读一读。

第二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叭的一下”和“哇地哭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这就是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画的那只懒洋洋的小花狗,看着它,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体会玲玲通过动脑筋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4、你认为爸爸说的哪些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出示第九自然段讨论)

5、师小结。

6、现在,你有心里话想对玲玲、玲玲爸爸或自己说吗?

三、积累词句,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下列词语,引导学生积累。

满意地端详仔细地看高兴的说

满意的笑了懒洋洋地趴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抄抄”并鼓励学生背下来。

3、、拓展活动。

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否遇到过“坏事变好事”这样的事情。

板书:25、玲玲的画

坏事变成好事

肯动脑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可能办成的事能办成

玲玲的画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中、难点: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本来花费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是伤心。那么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是啊,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第七单元,从刚才的那段话中,你了解了这个单元着重选了关于哪方面内容的文章?(如何正确看待问题方面)

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也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是怎样解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关于她的故事吧。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写在黑板上。

2、 听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忆字音。

3、 指读,进一步正音。

4、同桌互读。

4、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 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小组讨论,哪个字比较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1、 小组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2、 小组间开展识字竞赛。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所写生字的特点: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短下长。

2有重点地进行指导:糟 肯 脑 楼

3、 学生认真对照田字格,临摹一遍。

4、 展示,评议。

5、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6、 积累词语。

7、 把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玲玲的画课件【篇12】

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玲玲的画课件【篇13】

教材分析:

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这篇课文写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得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寻找同类题材的文章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把握玲玲的情感变化,体会爸爸含有深意的那句话。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①生字教学及课文片断的课件,生字、生词的卡片。

②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图片

课前自学

1、自学方法

1)读。读课文3-5次;拼读生字栏里的生字1-3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记。在课文中,给本课生字注音;划出带生字的新词,读一读,记一记。

3)问。问一问自己,读懂了什么;并在不懂得地方打上“?”号。

2、自学作业

1)我会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地哭____________地看___________地笑

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地想___________地摸

2)背一背,写一写

好多事民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玲、狗、糟、楼。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二、自主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3)全班交流。

4、自学检测

多种形式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词义,选自己喜欢的两个词说一句话。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1)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3、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我们第二节课学习。

四、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玲、狗、糟、楼”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书写“玲、狗、糟、楼”。引导学生发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需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五、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坏事变好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脑、筋、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游戏激趣,复习字词

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新词,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二、自主学习,朗读感悟

1、自学提示:玲玲弄脏的画怎么会得一等奖?学生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在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快来和大家交流吧!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原来空空荡荡的楼梯,现在增加了活生生的小生命,变得那样有生气,玲玲能不满意吗?)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肯动脑筋)

(指导目标: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3、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4、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四、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脑、筋、肯”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书写“脑、筋、肯”。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五、课后自学

a、日积月累: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b、阅读课外书中“动脑筋,坏事变好事”的事,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如:

六、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变好事

肯动脑筋

玲玲的画课件【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玲”、“肯”、“糟”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读单元导语,说说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齐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玲玲画了一幅什么画?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在画画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什么事,是怎么解决的?)

二、初读识字

1、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带有生字的词语(生字带拼音),然后去掉拼音读。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5、把这些生字放入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玲玲在画

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画弄脏画小花狗

三、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地笑了。

2、指读第一句,理解“端详”一词,同桌相互做端详的动作。请你仔细地端详玲玲的画,说说画的怎样?

3、玲玲对自己的画多么满意啊!可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在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怎么样了?(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板书:哭这时玲玲是多么伤心啊!谁能带着伤心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哭什么呀,画弄脏了,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来不及了)这时候的玲玲是多么伤心,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不光伤心,还很着急,你能读读玲玲说的这句话吗?(指读男女生读齐读)

4、这么伤心、这么着急的玲玲,谁能来安慰一下?

这时爸爸也在安慰玲玲,爸爸是怎样安慰玲玲的?读爸爸的话。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呢?

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玲玲看了现在的这幅画是怎样表现的?(满意地笑了)板书:笑

5、读“想了想……满意地笑了。”这一自然段,“想了想”说明了什么?从“懒洋洋”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玲玲的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们对这幅画满意吗?请带着这样的语气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6、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住了污渍,更给这幅画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读爸爸说的话。在课文中,“坏事”指什么?板书:坏事这里的坏事还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好事”在文中又指什么?板书:好事这里的好事还指生活中令人满意的事、令人高兴的事。要想把坏事变成好事,我们应该怎样做?板书:肯动脑筋

8、从爸爸说的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背诵爸爸说的这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写“玲、肯、糟”三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先摆好姿势,再在书中田字格内书写。

画画课件


画画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

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重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6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二、说教学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教学贴近生活。

3、“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4、“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5、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巧设悬念

1.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这节课我采用猜谜语方法“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兴致勃勃地猜出谜底:风

2、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让学生模仿风的声音,感受风的存在:用手扇一扇,风来了。

3、板书课题

“风”能听得见,感受得到,那它能画出来吗?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画风》

二)激趣识字,指导朗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和三个小朋友面对面,直呼他们的名字。利用卡片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本课生字。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三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画风。

1.介绍三个小朋友,趣味识字

【播放课件:赵小艺、陈丹、宋涛三个小朋友的图片,学习生字“宋、涛、陈、凡、赵、艺” 】

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

学生读三个小朋友的名字,找学生领读。

2)卡片识字“宋、涛、陈、凡、赵、艺”

(方法多样如: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播放录音,感受朗读的魅力。

1)认识三个小朋友后,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播放课件: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模仿朗读,体会文章大意。

3)练读对话,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练读,体会每个人的心情)

(例:“谁能画风?”要读出问句的语气。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读。

“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要带着兴奋,自信的语气读。)

4)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分

(强调最后一段中:一阵风吹来,画显得更美了?)

5)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三)图文结合,领会创意

这一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小组探究学习。

1.小组讨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用波浪线标出来。

2.小组汇报,有学生编辑总结出“小诗”,朗朗上口,加深学生印象。

直观形象【播放课件: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图片,学生说说风都在那里?】

先引导: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接着来学生总结: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遇事善于动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画风?)

3.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画风?

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

4.动手画画你的想法。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中,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优秀作品展示。肯定孩子们的成绩,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成就感。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是德育渗透,通过介绍风的特征,引出校风班风。

让学生懂得一个好的学校要有一个好校风,一个优秀的班级要有一个好的班风。

接着让学生在歌声《咱们从小讲礼貌》中,体会如何养成一个好的校风班风。在歌声中结束一节课。

五)作业超市,发挥想象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画画和写作能力。给学生设计一个作业:声音、气味和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

你还能试着画出来或写出来吗?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风来了》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画画课件(篇2)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五、巩固练习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作业设计:

A: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

B: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并完成句子练习。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练习。

板书设计:

5

画杨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学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

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老师

严肃

和颜悦色

画画课件(篇3)

一、说教材分析: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15课《画风》。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塑造了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画风》安排在了“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主题单元中。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语,读通句子,通过指名读、男女分开读,开火车读的方法认读“宋、涛、陈、丹、赵、艺、显”这7个生字,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扩词、说句。

2、通过自读、指名读、默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不同层次的读书形式,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渐渐做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感悟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达到由浅入深,每一次读书都有不同收获的目的。

3、能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结构与布局,在老师的示范和提醒下,找出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规律,并迁移到其他字体上去。

4.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借助对图画的观察,说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然后自己也想更多的办法画风。

三、说评价设计:

针对学习目标1,用自读,指名读,男女分开读,开火车读等形式,通过倾听,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能准确认读生字,读通句子。

针对学习目标2,用自读感悟,指名读,默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通过互评互说,取长补短,提高阅读能力,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能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针对学习目标3,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抓住规律,总结书写方法,通过教师巡视,课堂观察的途径检测目标的达成度,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美观书写生字,百分之九十七的学生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

针对学习目标4,通过课堂提问,互评读课文的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度,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知道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并敢于尝试自己画风。

四、说教学环节的设计:

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两个学时完成。在第一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大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标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层次,指导大家识字写字,扫清障碍。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 学生兴致勃勃猜出谜底是:风。(板书:风)

2.唱风:会唱带风字的歌吗?(风在吼,马在叫?晨风吹,阳光照等等) 吟风:会吟有风的诗句吗?(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

听风:(课件播放北风呼呼的声音)这是什么样的风?

谈风:你还知道什么样的风?指名自由说。(龙卷风,春风送暖,凉风习习,秋风送爽等等)

师小结:我们能唱风,能吟风,还能听到风,那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风)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质疑。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拉近学生距离,谈风论风,架起通往文本的桥梁,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进入文本规定的情境中去。课题质疑,激起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愿望,为新课学习做足了铺垫。

(二)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答案。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第15课。

1、扫清生字障碍——我会认生字:

课件出示宋涛、陈丹、赵小艺的人物及其名字(带拼音),齐读。 去掉拼音,男女分开读。 给生字组词。

老师打乱顺序,指着大屏幕的字,让学生开火车组词,如:涛 波涛,艺 文艺。还可以结合班上孩子的姓名认字。

设计意图:认识生字,抓关键,结合本次生字大都是姓名的特点,设计了认识人物,练习生活姓氏识字的环节,贴近生活实际,简单易懂。

2、生字回文,自己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更熟练。

3、指名分段读课文(老师也读一段做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学会取长补短。

4、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用笔画出答案。

设计意图:默读是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落实。同时,我们抓住主要问题,找出答案,并随手画下来,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交流答案时安排这样的活动:课件出示三个人的画,让学生配上文中相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读书也是课标对低年级段的要求,这个看图配句子的活动,能达到运用图文练习达到图文互补的效果。

5、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汇报展示,评价发奖。

6、喜欢文中的三个孩子吗?为什么?指名答。

你们想画风吗?你准备怎么画风?指名答。师:创意不错!下节课,把你们作品带来吧!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抓住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长点,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朗读环节的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充满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低年级的朗读更为重要,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途径,不少于5遍地通篇朗读,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提高。

(三)写字

过渡:你们的课文读得不错,画风的创意又很多,下面老师想看看你写的漂亮字了,愿不愿意展示一下。

写哪些字呢?看!(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陈 斜)生仔细观察。 齐读这两个字,找规律:都是左右结构,不同点:陈 左窄右宽,斜左宽右窄。

生自己写:打开书68页,找出左右结构的字,摆正姿势开始写, 师:写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呢?其他结构的字形呢?

设计意图:二年级下期,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写字技巧,我们应该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并且迁移到其它字的书写上,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既认了生字,又读了课文,还写了那么多漂亮的字,最后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

小画家: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小诗人:编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小巧手:做一架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设计集多样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差异,利于学生通过作业活动充分发挥在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五、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认知水平还处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在板书上我没有过多的写文字,只是把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画简单画在黑板上,再把学生悟出的道理板书在下面,让学生一目了然。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只要能培育一朵花,何妨做那不朽的腐草”。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愿将自己最纯清的绿献给了我热爱的事业,将自己吸取的每一缕阳光毫无保留地还于孩子们。

画画课件(篇4)

说教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了三个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留心观察的儿童形象,因此,本课被安排在"用心思考,用于创造"这一单元中。

与以往的文章不同,本文的人物多,对话多,段落也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的脉络,更不易弄清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因此,第一课时中,我重点进行识字教学,并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弄清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画风的,为第二课时的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打下基础。而第二课时则侧重读中感悟。

说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说教法:

"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总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又在画中培养了创新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效的,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说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个朋友,你们想想它是谁?看不见,摸不着,小树见它弯腰,小花见它点头。(板书:风)

你知道有什么样的风?请你表演给大家看。(生:我知道有微风)

2、师: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有三个小朋友也很能干,看他们会干什么啊?(板书:画风)

3、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呀?

过渡: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

到它们的答案。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5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整体读文,纠正字音

1、要求自由读文一遍,遇到不会的字多读几遍。

2、圈生字,标自然段,然后大声的读文一遍。

3、师:同桌互读,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过渡:读了课文后,大家知道谁在画风了吗?学生会高兴地喊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

1、师:瞧,这三位小朋友来到咱们班了,想认识一下吗?(出示带有名字的图画,学生呼喊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老师这有几个字想请教同学们,默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出示:

显得更美了一根旗杆

风车呼呼地转斜斜的雨丝

6、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过渡: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读得更好。

2、请大家带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再来自由的读读课文。出示: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后师: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事呢?(指名说)

4、师: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同学再一次的去默读课文,可以拿起笔画出你自己的答案。

5、师:有答案了吗?谁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随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⑴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她读书细心吗?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谁呢?能不能换成小朋友的名字,说得更清楚些?

随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⑴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说着,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赵小艺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6、同桌互读,小老师范读

7、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8、争当赵小艺,陈丹,宋涛,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画风的。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艺丝,

1、比较占格

2、"艺"草字头的横宜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勾"直上。"丝"字上边的两个绞丝没有点。

3、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卡片摆出文中的人名。

3、用简单的词语说说赵小艺,陈丹,宋涛分别是怎样画风的。(板书)

二、读2——8段,说说喜欢谁?

(1)喜欢赵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

B、因为她爱动脑筋。(师:为什么?)

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

(师:她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师: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我能!我还能画!要读出赵小艺的自信。

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喜欢宋涛。

因为宋涛爱提问题。

(师: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

(师:他画的风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宋涛画风的句子吗?)

(师: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喜欢陈丹。

陈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陈丹画风的句子。[点陈丹画风的句子]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那个小组愿意上来读?他们读得棒不棒?

三、小结

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都画出了风,你从他们身上还学会了什么?老师看你们更聪明!

四、扩展画画。

下面我们来换换小脑瓜,想想还能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风?想好了就拿起笔来把风画在纸上。(真像一群小画家。)

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大家你画的风在哪里?不但画的好,表达的(用词)也很棒!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风,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希望你能留心观察。[板——————]

五、指导写字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六、作业

声音,气味与风有着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让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你的奇思妙想可以用彩笔画下来,也可以用铅笔写下来!

七、板书

画风

赵小艺飘着的旗子

呼呼转的风车

留心观察

陈丹弯弯的小树

宋涛斜斜的雨丝

画画课件(篇5)

教材分析:

《学画农民画》是人美版第八册第十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是通过欣赏、临摹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起源、艺术特色和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感受其夸张、强烈的表现手法。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从而学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难点:装饰色、装饰线的大胆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

《小鱼的故事》,有一条小鱼,她很爱美,身边的小动物们经过造型师的修整之后,变得特别的美丽,她非常羡慕。于是,小鱼也走进了造型师的屋子。她会变成什么样呢?你们想看看吗?(生)

(欣赏农民画《鱼》)

你们觉得小鱼漂亮吗?(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作品吗?(农民画)

你们想不想向这位造型师学习,也设计出这么美的作品?

今天就一起学习农民画。

二、讲授新知:

1、问题:什么是农民画?你认为他有什么特点呢?

师: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内容多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表现手法真挚泼辣,造型夸张,色彩绚丽浓厚,一派乡土气息。

2、小鱼对自己的新形象也很满意,瞧,她正拿出以前照片在比较呢,同学们也一起看看吧:

问题:比较一下,农民画中的小鱼和现实中的小鱼有什么不同?

(农民画中的小鱼身上多了很多的花纹,有小花,还有条小鱼呢;它的颜色很丰富,尾巴像彩虹一样,这些都是现实中的小鱼没有的,说明他的想象力很丰富。)

3、你们说的太好了,小鱼现在已经拜师了,她不光想自己美,也想让周围的朋友们一起

美丽起来,她现在已经到了农民画的王国了,同学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欣赏吧!(欣赏农民画图片)

4、又看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她们的花纹与色彩以及外形特征又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花纹:1:农民画的花纹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形象,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形象来打扮作品。色彩:2:色彩艳丽,对比鲜艳,具有喜庆的意味,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形特征:外形夸张、变形、突出特点,具有平面装饰性)

三、合作探究:

老师真高兴,同学们已经了解农民画的基本特点,那又该怎么画农民画呢?

1、根据自己兴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讨论一下,1、磨谷谷2、猴吸烟3、舞龙这三幅学生作品是怎样改画和添画农民画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这几幅图是怎样从形象、色彩、环境几方面进行改画的?

(磨谷谷:进行了改画,将画面的颜色,改成了蓝色调,虽不丰富,但是也很协调,花纹变得丰富有趣了。

猴吸烟:这幅画不但从颜色、花纹以及小配饰上进行了改画,而且还对背景上进行了添画,使画面更加的饱满有趣!舞龙:和猴吸烟相同,使用了改画和添画。)

你们觉得这么画有趣吗?(生)你们想画吗?(生)那我们一起来画一张农民画吧

四、作业:

1、提出要求:从课本上或自己找的图片资料中选一幅农民画,根据你的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注意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2、辅导要点:

添画或改画注意构图饱满、色彩鲜艳、注意色彩搭配。

五、作业展评:(构图、色彩、画面内容)

互评:小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

自评:你选用的是哪一幅农民画,你进行了改画还是添画?你最喜欢你画中的什么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还需修改。

六、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农民画,也学会了画农民画。但农民画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类,包括年画、版画、剪纸、壁画等等民间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也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如今,农民画的天地更为广阔,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

画画课件(篇6)

教学目标:

一、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二、体会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

三、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四、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说话。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画杨桃》,读题。(出示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准备了一些杨桃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这些杨桃,你想说什么?还有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下来就请大家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谈理解。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体合作,理解内容。

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原因,可以小组合作。

2、交流。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举个例子吗?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4)“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样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子,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什么是“叮嘱”?谁在什么时候叮嘱过你,叮嘱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的?什么是“想当然”?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想当然”?

3、我老老实实地画,却换来了同学们一阵嘲笑,读读同学们的话。我心里会怎么样?想些什么呢?

4、老师是这样做的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找找。

课件出示: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什么是“审视”?你能表演一下“审视”吗?

5、当老师问大家的时候,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带着怎样的语气的?(嘲笑)我们读读。

发挥想像,当时我的心理会怎么样?想些什么?

6、(课件出示)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怎么会断断续续的呢?他的心理会想些什么?(很惭愧)读一读这段对话。

7、同样一个问题,同学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用上因为……所以)

8、如果你是这位老师,这时你想对你的学生说什么?

9、我们来看一下,“我”的老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生读该自然段。)

什么是“和颜悦色”?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或你对别人说过“不要……要……”,说一说。

举例子说说什么是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10、老师的话,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吗?背一背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话。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谈。课文共有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吗?有没有这样的事?

2、读。老师学完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

3、编。学生自编学完课文后的一则格言,写在书本插图五角星旁。交流。

4、小结: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画画课件(篇7)

一、 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全文可分三部分。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其中老师说的一段话又是理解全文的重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读懂每一句话,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从而弄懂段意,领会道理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 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着重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学清楚。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句式说话,并用严肃、熟悉等词语来造句

4、 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 教学重点

1、 联系课文内容,懂得老师和父亲所讲的道理。

2、 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写清楚。

四、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五、 教法设计思路

1、 扎实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

此项训练是本册教材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由于本课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本学期所学到的理解自然段的方法来理解老师所说的一段话。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整体感知理解段意给段分层弄懂层意归纳段意。

2、 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本课中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词句,运用多种方法(如、辨析近义词、联系上段、观察实物等。)进行理解,并结合课后《思考?联系》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

3、 使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课文中我所坐的位置看到杨桃的样子,学生大多没有亲身经历,因此不易理解。图片(课文插图)及实物的使用,可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从而能准确地理解课文意思,

促使学生形象形象思维的发展。

4、 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本课主要以对话形式展示课文内容,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背诵是熟读的结果,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当堂完成背诵任务。

六、 教学主要步骤

(一)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出示杨桃(实物),(板书:杨桃)杨桃是一种水果,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教师从杨桃的分布地区、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补充介绍。)

2、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哪些内容?(谁画杨桃,怎样画?画成什么样?)

3、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4、 指名轮读课文,帮助正音,读准半晌(shang)回答课文后(2)所提的问题,了解课文大意。

(二) 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进行理解自然段的训练。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刚开始学画时,爸爸怎样要求我?①齐读爸爸的话。②想当然、画走了样是什么意思?③爸爸这句话告诉我画画时应当怎样做,不要怎样做?(板书,不要想当然)④齐说这一段。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点名读这段并思考:①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五个角的东西)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板书:坐在前面靠边,认真看,老实画。)②老师也把杨桃摆在讲台上,让部分学生依次来到我所在的位置观看杨桃,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杨桃的样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③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不像而像,说说句子强调了什么?

3、 学习318自然段。

(1) 默读课文并思考:①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嘲笑、讽刺我)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们想杨桃不应该是这个五个角的东西),练读谈们说的有关句子。②老师的态度和同学们有什么不同?(在我的位置审视,请同学们轮流到我的位置上看),理解审字,并说出审视的意思。③同学们说我画得不像,老师神情变得严肃了,严肃是什么意思老师我为什么严肃起来,他在想什么?(同学们想当然地回答,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在想应当怎样教育大家,让大家知道我画得对)。

(2) 学习课文中老师说的这段话:老师读,学生听,并思考:①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讲什么?可分几层意思?(老师说了4句话,分为两层意思:前两句用画杨桃的例子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告诉我们画画时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②综合两层意思,说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学生先归纳,老师帮助提炼。③指导朗读背诵:理解和颜悦色,有感情的练读老师说的这段话。用引读法和分层背诵法帮助学生当堂背诵。④老师说的这段话,你听了之后,懂得了什么?(学生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不一样时,不要急于否定,不要急于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板书:要实事求是)

4、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理解相似,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辨析教育和教诲两个词,体会父亲和老师对我教育和引导的用心良苦。他们的话为什么让我一生受用?(这个道理适用于处理其他问题。)有感情地背诵这句话。

(三) 总结全文,完成思考练习。

1、 看板书,小结课文内容,阐明道理。

2、 巩固学生生字词。

3、 用不像而像和不要要练习说话。

4、 完成书面作业:完成思考练习第四题。(用严肃、熟悉造句)

(四) 课后进行小练笔:

选择一件难忘的事写一段话,要写清楚难忘在什么地方,语句要通顺连贯。

画画课件(篇8)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目是《画风》,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画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本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是人物多,对话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利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所以在教学时要从他们的学习心理出发,利用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让他们亲手做做,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联想去“画风”,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根据这篇课文内容特点和学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会认7个生字,学会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

1、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并指导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并把创意转化为对事物的认识,又把认识转化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时,我准备采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轻松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启发。

六、说教学流程: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说明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鼓励提问

首先,教师出示带有房子、太阳、大树的图画,引起学生兴趣;

接着,课件出示谜语:“动手摸不到,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她点头,小树见她招手。”这是什么?导入新课;这时同学们轻松猜出谜底是:风;

教师接着说:对了,是风!那风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你知道风是什么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画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这样导入揭题,不仅新鲜有趣味,初步认识风的性质,过渡自然,又为下面理解“画风”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3、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是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读了课文后,大家知道谁在画风了吗?学生会高兴地喊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画画,三位小朋友头的上方分别有他们带拼音的名字;(可采用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读、齐读的方法认识生字。)最后让学生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这样的设计:根据课文特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在教学时首先鼓励学生:“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读得更好。”;

然后,出示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让学生带问题默读的课文,并在文中画出相应句子,再指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再让学生说说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谁呢?能不能换成小朋友的名字,说得更清楚些?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并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然后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朗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时,应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和自信的语气;朗读陈丹画风的句子时,应引导学生带着自豪、兴奋的心情朗读课文;而朗读宋涛画风的句子时,应指导学生读出宋涛化难为易的心情。)

最后,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读、分组读,比赛读,生齐读)。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课文有代表性的生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然后师范写,学生跟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最后评议。

【设计意图: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现自我,感受识字的乐趣。】

(六)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我在教学时是从改、想、画、议、说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指名帮老师把风画进这幅画里;并说明理由;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别的画风的方法;然后,配乐学生画画,学生互评。最后,课件出示,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想象说话,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有机会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七)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

【从学生需求出发,多样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的作业,使学生的潜能真正得到了发挥】

【板书设计】

旗子 飘

画 风车 转 爱观察

风 小树 弯 爱动脑

雨丝 斜

[本板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画画课件(篇9)

教材简介:

《画风》一课讲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时,宋涛提出画风的想法,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他们互相激励,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出了风的样子。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本文对话较多,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学目标:

1、会认七个生字和与生字有关的词语。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画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巧设悬念

1、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请把你课前画的一幅画拿出来,我们一同欣赏,好吗?

瞧,这朵花真美,你怎么没把香味画上?这只小鸟一定叫得很动听,你怎么忘了把声音画出来?

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怎么画?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不能画呢?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几位会画风的小伙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问题与伙伴共同研究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电脑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式认读。

(2)电脑出示生词,指名读。

(3)游戏《找宝》,学生一人读字音,其他人从字卡中迅速找出生字。

3、这些字真调皮,它们又都跑到课文里去了,请你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字的音、形、意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

三、抓住重点,精读课文

过渡:三个小伙伴正画得起劲,这时,宋涛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经过动脑思考,他们都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1、你喜欢谁画的风?选你喜欢的小朋友仔细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2、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1)课件演示图画:飘动的红旗

赵小艺在飘动的红旗上画出了风,此时她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写赵小艺的句子吧!

(2)宋涛看到赵小艺的画,恍然大悟,因为他看到了风,陈丹也会画风了,他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写宋涛和陈丹的句子吧!

课件分别演示: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转动的风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读为主,在多样式、多次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理解了宋涛、陈丹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也学会了画风的过程,认识了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造。

四、分角色朗读,锤炼语言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

2、指一组较好的在全班表演,其他同学从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方面评价,教师适机点拨。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课堂的气氛更活跃。

五、动手实践,拓展思维

赵小艺、陈丹、宋涛三个小伙伴把摸不到、看不着的风画成了美丽的图画,那么你们会画风了吗?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说一说,你想怎样画风?

2、画一画,把说的内容画出来。

3、比一比,谁画的风最美?开办一次小画展。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手脑活动的完美结合。

---------------------------

六、小结:

孩子们,你们画的风是那么美,你们与文中的三个小伙伴一样聪明,他们也和你们一样越画越起劲,说着、画着,这时忽然来了一阵风,结果怎么样了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2023建军大业观后感1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 10-02

最新祝福生日的唯美文案200句

祝福生日唯美文案 祝福唯美文案 10-02

2023国庆假期简短祝福语

国庆假期祝福语 10-02

纪检报告(实用五篇)

纪检报告 10-02

名人名言儿童篇示例

名人名言感悟句子四篇 国外名人名言 02-19

正能量交友文案200句

正能量交友文案 10-02

七夕姐妹发朋友圈文案135句

七夕姐妹文案 10-02

品德演讲稿

品德演讲稿 10-02

儿童的生日祝福语推荐

编辑推荐 祝福祖国的句子推荐 05-10

下学期学习计划收藏

下学期学习计划 10-02

怎么查停水通知6篇

停水通知 10-02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