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

一、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变化的鱼》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本册第三章学习了图形变换的平移和旋转,本章第一、二两节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如何在坐标系内确定一个点,本节内容就是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平台,在经历图形的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该课时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中是一个转折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相似、位似、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这一节内容,将向学生明确提出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模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课堂主动性不够。对于本节,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图形变换以及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本节内容也不是两种知识的简单叠加,由于二者的综合,加大了知识的深度,给学生的理解上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节的内容实际来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拉伸、压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点与坐标一一对应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考、交流、类比、归纳、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归纳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关系。

难点:坐标变化和图形拉伸、压缩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艺术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为:

(1)情景式教学法:课堂开始通过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探究式教学法:将启发、诱导贯穿教学始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动嘴,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所以学法确定为:

(1)探究学习法。把问题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过程,是教法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学理念的展现过程,是使知识与能力在现实背景中自然呈现的过程。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教学过程如下:“情景引入——新课导入——探索新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巩固拓展”。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动画,在动画和音乐声中,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让学生对本堂课产生好奇和疑问。利用优美的音乐和动画,激发学生的探识欲望

新课导入课件中直接演示作图过程:在坐标系中标出以下点:(0,0)(5,4)(3,0)(5,1)(5,—1)(3,0)(4,2),(0,0),并顺次连接。

问题:所作图形象什么?

通过多媒体,在坐标系中拖动一条可以随意移动的直线鱼,让学生观察,在这条鱼移动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教师不作任何说明。

要求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去作图:让鱼向右移动3个单位。

作出图形,比较所作图形是否和所得结论吻合。

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和前后两条鱼的变化过程。开门见山的直接作图,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对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问题引入。

探索新知想一想议一议

一、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由学生直接说出:当向左游动2个单位时,图形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向上或向下游动2个单位时,图形的坐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验证学生的答案。

二、针对一般情况,当坐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时,图形横向平移或纵向平移?

由前面的作图和演示,学生已经知道:要让鱼移动,必须改变图形的坐标。再次在坐标系中拖动那条可以随意移动的鱼,让学生在已有一定认知之后再来仔细观察,思考,总结更全面的规律。

综合学生的结论,引导他们得出如下结论:

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时,图形向右平移;纵当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少时,图形向左平移。横坐标增加或减少a(a>0)时,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

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加时,图形向上平移;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少时,图形向下平移。纵坐标增加或减少a(a>0)时,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把整个探索过程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只作为一个协助者,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过程得出结论,既能加深对本节内容的印象,又培养了他们学习和解决数学的能力。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举一反三想一想议一议并回答

1、对于前面的结论,反过来是否成立?

让学生仔细对照所作图形,充分思考,鼓励他们去讨论。

2、观察以下图形,蓝、黑鱼是在红鱼的基础上怎样变化而来的,坐标发生怎样的变化?(1红,2蓝,3黑)

(1)第二条是第一条向左平移4单位得到,横坐标减少4;第三条是第一条向右平移6单位得到,横坐标增加6。

(2)第二条是第一条向上平移4单位得到,纵坐标增加4;第三条是第一条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纵坐标减少5。

(3)第二条是第一条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横坐标减少5纵坐标增加3;第三条是第一条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横坐标增加3纵坐标减少4。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到了当纵坐标或横坐标改变时,图形将纵向或横向平移,在此基础上来让学生自己得出当图形改变时点的坐标改变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利用扩散思维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触类旁通大胆猜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当鱼的横、纵坐标增加或减少时,鱼就能左右游动或是上下游动。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当坐标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关系时,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由学生猜测讨论,并和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本组的结论。

在学生都有自己结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作图:

作图验证按以下要求作图:在第一条鱼的基础上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

作完图形和周围同学比较是否一样;所得图形和猜测所得结论是否吻合。

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依次说出以下几种情况的结论:

当(1)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

(2)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

(3)纵坐标缩小为原来的

讨论活动:由学生分组讨论图形平移和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阐述,最后集合学生结论总结规律:

规律:当横坐标扩大为原来的n倍(n>1)(或缩小为原来的)时,图形被横向拉伸为原来的n倍(或被压缩为原来的);

当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n倍(或缩小为原来的)时,图形被纵向拉伸为原来的n倍(或被压缩为原来的)

拓展思考:当(1)横、纵坐标扩大为原来的2倍;

(2)横、纵坐标缩小为原来的。

图形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部分的设计,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大胆猜测——小心验证——合理求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猜想探索能力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巩固拓展归纳巩固:

引领学生学生复习图形平移,图形拉伸、压缩和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

课外思考

图中红、蓝色的鱼与黑色的鱼对应顶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鱼可以看作黑色的鱼如何变化而来的?图中红色的鱼与蓝色的鱼对应顶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将红色的鱼通过适当的变化得到蓝色的鱼吗?请写出具体变化过程。

课堂内外的延伸

课外拓展:

课本P165第3题

七、评价与反思

1、这一节课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利用多媒体演示,通过猜测、分组讨论、动手作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探索图形变换和坐标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

2、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评价。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交流讨论。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怎样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去找到数学的美,把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形象生动的一面。

4、存在问题:由于学生还没有经历过图形相似的学习,对于图形的拉伸和压缩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解决办法: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积极动手去验证,自己得出结论,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2

《17.1 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二、(重)难点预见

重点:知道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a,b,c的值.

三、学法指导

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开场白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什么形式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方程怎么解答呢?它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课,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忆一忆

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了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指的是什么含义?一次呢?你能猜想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吗?

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先让学生回忆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四边形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学习四边形的边、角、顶点,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则可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想一想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只列出方程,不进行解答:

(1)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矩形的面积是15cm,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

(2)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和是313,求这两个正整数.

(3)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整数,它的斜边长为13cm,两条直角边的差为7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预习困难预见:

(1)学生在列方程时没有搞清楚平方和与和的平方的区别,以至于把方程列错了.

(2)学生在解答第(3)题时,设未知数时忘记带单位.

(3)还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只列方程,以至于学生列出方程后尝试着解方程,导致耽误了一些时间.

改进措施: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失误及时引导;小组内互查,辩论,质疑.

3、议一议

请同学们将上面的方程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整理:

(1)使方程的右边为0(2)方程的左边按x的降幂排列.我们会得到:

① ② ③

你能发现上面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在定义中着重强调了几点?哪几点?如果给你一个方程,让你判定它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你关键看哪几方面?

学法指导

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同学们剖析定义,总结判定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4、试一试

下面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①ax-x+2=0;②-x+x=0;③x=1;④-2x+1=0;⑤x+y-1=0; ⑥2x+3=2-x;⑦y-4y=0

方法提升:

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知,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否则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口诀生成: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并不难,三个条件要找全:一元,二次,整式判,正确答案就出现.

5、学一学

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ax+bx +c =0(a,b,c为常数,a0)的形式,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bx,c 分别称为这个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你能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吗?请你用a,b,c表示出来.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3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次

1.不等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②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寻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认识不等式。

三、教学难点

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寻找相等的量和不等的量

师:我们学过等式,知道利用等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关系同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章我们就来了解不等式有关的内容。

师:既然不等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家肯定能举出不少例子。

生:

师:还有其他例子吗?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拿出给同学们参考一下。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4

1.1不等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难点:

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如图1-1,用用根长度均为l㎝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呢?

(4)改变l的取值再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分析解答:在上面的问题中,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圆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就是

,即。

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就是

>100,

即>100

当l=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圆的面积为,

4<5.1,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圆的面积为,

9<11.5,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不论怎样改变l的取值,通过计算发现:总是圆的面积大,因此,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增色为l㎝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1)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能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这棵树至少要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只列关系式)

(2)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2m/s,人离开的速度为4m/s,导火线的长度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答案:(1)设这棵树生长x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则5+3x>240。

(2)人离开10m以外的地方需要的时间,应小于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分析巩固练习:

用不等式表示: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5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出示多媒体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展示

二、揭示学法,理清脉络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

(3)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三、总结方法,自学感悟

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

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碟di7拇m(舀y3o笋s(n丘qi峻(j)n)不读(z)n)。

矗(ch))是翘舌音。

丘(qi仑、瑶、潘、碟、峻的字形。

仑()瑶()潘()碟()峻()丘()

仓()摇()翻()蝶()俊()兵()

②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拇字。

母亲的母字左边加上扌就是拇指的拇字。

③按字的间架结构记忆矗字。

矗是品字形结构,三个直字合在一起就是矗立的矗字。

④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亩、舀、笋三个字的字形。

亩字亠下面是个田字。

舀字爫下面是个臼。

笋字上面是⺮头,下面是个尹字。

(4)用查字典的方法来了解字义及词义。

(5)解释下列词语的词义。

昆仑山:我国著名山脉,在新疆、西藏和青海省境内。

神奇:非常奇妙、奇怪。

铺展:铺开向四外伸展。

惊奇:觉得奇怪。

丘陵:连绵成片的小山。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的像笋的物体,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所含的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的。

险峻:山势高而险。

矗立:高耸地立着。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

细腻:精细光滑。

折射:光线或声波在两种物质的接触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后,进入第二种物质。如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方向发生改变。

瑰丽:异常美丽。

(6)读下列词语。

瑶池菜碟险峻折射茂盛丘陵石笋矗立神奇灿烂昆仑山腾云驾雾

(三)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讲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第2自然段:讲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第3自然段: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

第4自然段:讲五彩池里的水会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注意:在概括自然段、结构段段义的时候,不要使用疑问句式。

(2)思考:哪几个位置相邻的自然段的意思相近,可以归并为一段?给课文分段。分段结果是: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至4自然段;第三段是第5自然段。

(3)想想,每段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讲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第二段:讲五彩池的形状、颜色和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三段:肯定五彩池就在人间。

说明: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下一阶段要进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了。所以这里只要求想想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这是归纳段落大意训练的渗透,因此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大体上能够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像归纳段意那样规范、简练。要求说出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一定要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

(1)小时候,奶奶给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2)奶奶讲的这个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我把奶奶讲的这个神话传说,当成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

(3)神奇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4)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教师应在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方面加强指导。

(五)听写下列词语。

瑶池菜碟险峻丘陵昆仑山石笋矗立茂盛折射腾云驾雾

(六)作业。

1.形近字组词:

仑()碟()峻()疑()舀()架()

仓()蝶()陵()凝()滔()驾()

潘()遥()

翻()摇()

番()瑶()

2.选择在本课中应读的音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课后思考?练习中的第1、3题中的有关问题。

5.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第2至5自然段;解决课后思考?练习中的有关问题;理解重点词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二)解决课后思考?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从总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五彩池的形状、颜色和显示不同颜色的原因。)

2.按照给出的层意给第二段分层。

第一层:写的是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

第二层:写五彩池池水的特点。

第三层:写五彩池里的水会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3.学习第一层(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

①五彩池水池的数量怎样?(多)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水池很多,不可计数。)

②五彩池水池是什么形状的?(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下面的句子)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想象句子描绘的景象。让学生领会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句子中先把金黄色的池边比作一圈圈的彩带;后来又把不同形状的水也比作葫芦、镰刀、盘子、莲花。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水池的形状还有很多种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水池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美丽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让学生想象水池的形状。教师可以将句子描绘的景象绘制成挂图或投影片出示给学生看;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从水池的大小、深浅、不同的形状三方面来回答水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找出描写水池大小、深浅的句子,读一读。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方法,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池形状的奇异。)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背第2自然段。

4.学习第二层(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

①五彩池池水有什么特点?(颜色不同,令人惊奇。使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呢?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说明水源相同。按照常理池水颜色应该相同,但是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甚至一池水里也有几种颜色,上下、左右各不相同。一旦把水从池中舀出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

这是本文描述的一个重点,让学生多读来加深理解。

(2)池水都有哪些颜色?(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

(3)默读第3自然段,体会五彩池池水的神奇。

5.学习第三层(课文第4自然段)。

(1)齐读,思考:五彩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2)讲解原因之一:地质结构特点。

①出示句子。

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②反复读句子,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景象。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底石笋的形态各异。

③讲解: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这就相当于我们日常使用的镜子,背面涂(镀)抹的那一层水银,使反光效果增强。

(3)讲解原因之二:阳光照射。

作者是在夏季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游览五彩池的。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4)讲解原因之三:

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5)提问:课文哪几句话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找出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也是本文描述的一个重点,学生要多读多思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6)齐读第三层,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

①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②原来一词你是怎样理解的?(增加了我的见闻的可信程度,与课文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齐读本段。

四)齐读全文思考:

1.五彩池有什么神奇之处?(五彩池的数量多,大大小小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彩池的形态各异,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大小、深浅对比强烈鲜明;池水显出多种不同的颜色,色彩瑰丽。)

2.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神话传说中的瑶池,人们是见不到的,而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则是人们可以亲眼见到的。开头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只是人间的五彩池的陪衬,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

(五)解答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中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同学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六)作业。

1.摘录课文中出现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金黄色、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预习第12课。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3.

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来判断、证明及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自己动手并总结推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进行判断,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体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2.通过对判定方法的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领会分类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2、3的推导过程,掌握判定方法2、3并能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推导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投影片

[生]有四对相似三角形,它们是△AEF∽△DEC,△AFB∽△ACD,△AEB∽△CED,△AEF∽△EBA.他们相似的理由都是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师]现在我们已经有两种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一种是定义,一种是判定方法1,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一问题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是只从角的方面考虑的,下面我们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我们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中,也有只用边来进行判断的,即SSS公理.大家能不能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只用边来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呢?

[生]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投影片

个组取一个相同的k值,不同的组取不同的k值,好吗?

[生]好.

[师]经过大家的亲身参与体会,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结论为∠A=∠A′,∠B=∠B′,∠C=∠C′

△ABC∽△A′B′C′,理由是:

∠A=∠A′,∠B=∠B′,∠C=∠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知:△ABC∽△A′B′C′.

[师]其他组的同学的结论相同吗?

[生]相同.

[师]经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师]前面两种判定方法我们都是只从角或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的,下面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还是要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ASA,SAS,AAS,其中ASA、AAS我们就不用考虑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判定方法1、3,下面来验证SAS,大家还是先猜想,然后再验证.

[生]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好,下面我们还是由大家自己推导吧.请看投影片

[师]请大家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同时还要采取不同的组取不同的值法.

[生]按照要求作出的△ABC与△A′B′C′中,有∠B=∠B′,∠C=∠C′,因此根据判定方法1可知,△ABC∽△A′B′C′.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又探索出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想一想

107

[师]下面验证SSA,即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SSA就不成立.大家还可以仿照上面的验证过程来进行推导,下面是小明和小颖分别画出的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从上面的图中可以得出结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不相似.

4.做一做

[师]在这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完了一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生]一共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定义法.

第二种:即判定方法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三种:即判定方法2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四种:即判定方法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从这四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判定方法比较麻烦,需要研究三对角、三对边,而后面的几种方法最多只需要研究三对边或角,因此定义法一般不利用.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角,就用第二种判定方法;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边,就用第三种判定方法;如果既有角又有边,则可考虑用第四种方法判断.

5.议一议

如图,△ABC与△A′B′C′相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

[生]解:△ABC∽△A′B′C′.

判断方法有.

1.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4.定义法.

(三)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下面每组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生]解:(1)△ABC∽△DEF

∴△ABC∽△DEF

(2)在△ABC中

AB=2,AC=6

∵∠A=∠A

∴△ABC∽△AEF

(四)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依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与△A′B′C′是不是相似,并说明为什么.

(1)∠A=120°,AB=7 cm,AC=14 cm,

∠A′=120°,A′B′=3 cm,A′C′=6 cm,

(2)AB=4 cm,BC=6 cm,AC=8 cm,

A′B′=12 cm,B′C′=18 cm,A′C′=24 cm.解:

又∵∠A=∠A′

∴△ABC∽△A′B′C′(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BC∽△A′B′C′(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五)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相似三角形的另两种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培养了大家的探索精神,同时让学生懂得了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里就是能利用判定方法进行有关证明.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7

二次根式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会判断一个根式是不是二次根式,难点是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和利用进行计算。

通过课前备学生,我了解到,学生接受起来并不是太顺利,所以,这一节课我进行了两块的内容,一是二次根式的定义,理解它并会用定义进行判断;二是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让学生掌握如何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并会正确书写步骤。

接下来重点进行了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这一知识点。

这里面要掌握一点,那就是若一个式子是二次根式,则它的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利用这一条件能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特别的,含有分母的二次根式取值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这一条件。

由于取值范围的确定与不等式(组)有关,所以,在学习之前又进行了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进行了复习,因为前几天让学生复习过,且一直在温习,所以这一点学习并没有感觉到困难。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8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 ? (a≥0,b≥0); (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例1下列各式1) ,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例4、已知:

A. ; B. - ; C. - ; D.

,其中a= ,b= .

例5、如图,实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 :

当 时,①如果 ,则 ;②如果 ,则 。

当 时,①如果 ,则 ;②如果 ,则 。

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通过分子有理化,利用分母的大小来比较。

适当选择介于两个数之间的媒介值,利用传递性进行比较。

(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 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2,且n是整数)表示的等式,并给出验证过程.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9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使学生学习多步骤,多方法的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多步骤、多方法分解因式方法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特点,恰当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讲授新课

1.推导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特点.

将完全平方公式倒写:

a2+2ab+b2=(a+b)2;

a2-2ab+b2=(a-b)2.

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将它写成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练一练.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a2-4a+4; (2)x2+4x+4y2;

(3)4a2+2ab+ b2; (4)a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1)x2+14x+49; (2)(m+n)2-6(m +n)+9.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 (2)-x2-4y2+4xy.

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补充练习: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y)2+6(x+y)+9; (2)4(2a+b)2-12(2a+b)+9;

五、小结: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六、作业:1、

2、分解因式:

X2-4x+4 2x2-4x+2 (x2+y2)2-8(x2+y2)+16 (x2+y2)2-4x2y2

45ab2-20a -a+a3 a-ab2 a4-1 (a2+1)2-4 (a2+1)+4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篇10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四年级优秀家长发言稿12篇

四年级优秀家长发言稿 四年级家长发言稿 07-10

最新励志名言短句45条

励志名言短句 07-10

社区自查报告合集

社区自查报告 07-10

搭档离别的句子经典(60句)

搭档离别句子经典 07-10

感慨一下晒自己新家的心情说说(精选60句)

搬家的句子 搬家时候的心情说说 07-10

在药店实践报告14篇

药店实践报告 07-10

技术合同:大学课件开发协议书

技术合作开发合同协议书范本 技术开发协议 01-12

恭喜生男孩的句子(合集53句)

恭喜生男孩的祝福语 恭喜生男孩的句子 07-10

奋斗青春放飞梦想议论文

奋斗放飞梦想议论文 07-10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模板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 八年级下册课件 06-11

家长真心感谢老师的话(分享56句)

家长感谢老师的句子 家长感谢老师付出的话 07-10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