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有的人读后感

趣祝福作文(编辑 飞翔的鱼)小编非常喜欢这篇思考深刻的“有的人读后感”,并向大众推荐。书籍就像一艘带领我们穿梭知识海洋的巨轮,阅读完作者的作品后,我们内心对于生活的感悟也随之增多。阅读不仅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更可以记录人生中的点滴和感悟。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示,并能助你一臂之力!

有的人读后感(篇1)

作家臧克家,在参加鲁迅的追悼会上细腻的观察每一个人。他回家之后,写了《有的人》这首诗。诗中说:有的人虽生已死,有的人虽死犹生。诗中主要写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欺压人民的人,追求个人名利的人愿意为进步而牺牲的人,损人利己的人,牺牲自己,造福他人的人。

欺压人民的人,人民把他摔垮,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之人,让他遗臭万年。总之,是为人民而死的人,死的光荣,或垂千古,永垂不朽,期压百姓的人,没有好下场。作者臧克家以诗歌的形式写了出来,通过对比与反复的手法,衬托出了鲁迅以及拥有鲁迅这样精神的人。诗中丝毫没有提到诗人对鲁迅深深的哀思之类的人,但通过诗人那支笔写出的这段文字,却让我深深感动了。我们要学习诗人的手法,学习诗人的文采。

课外我们知道,鲁迅是个文学家,他本来是学医的,看了一部电影之后,他改变了看法,学了文学,敌人把他的文章比作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有的人》这首诗写出他终身忠于文学、革命事业。从中我也认为,我也要像他一样,开始从事就不要放弃,一直到死,不要半途而废。

长大之后,我也要为人民服务,生为人民,死为人民。我愿为人民当牛做马,无论是作什么,只要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是默默无闻,还是轰轰烈烈。

有的人读后感(篇2)

学完臧克家《有的人》这首诗歌后,语文老师随口问了我们:同学们,你们的人生打算怎样的活着?思索了几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各自的人生活法。同学们的答案异彩纷呈,有开心地活着,有踏实地活着,有诚实勇敢地活着,有乐学多思地活着……而我却陷入了沉思——人,究竟要怎样活?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告诉我说:“要努力地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找个吃穿不愁的好工作,为祖上争光。”我知道我们家有文化的根,却没能出个名牌大学生的种子。我疑惑了,如果我真的按爷爷说法活,这算不算是为了别人而活?

我们偌大的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里每天都有不少人出生死去,有多少人能够名垂青史被世人所铭记?又有多少人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为人知?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平凡而普通,有的人遗臭万年。而我究竟要成为哪种人?又该以怎样的姿态活?是该听爷爷的话,踏踏实实地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还是努力地使自己不被茫茫人海所淹没?

我闭上了眼,想起了那满天的星辰,在它们当中虽然有许多不为人所知,但仍然努力地散发着自己全身的光芒,尽管小但能照亮夜晚的天空。我忽然明白了,我要用一生去做一件让自己永不后悔的事,像鲁迅先生那样,让有限的人生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

有的人读后感(篇3)

一开始读这篇课文,感觉有点晕。当后来老师引导我们深入课文学习,我开始佩服作者可以用“有的人”来把鲁迅先生为主的这个群体和国民党统治来比较,构思巧妙,留给了我们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当然也留给我这个其中之一的读者思考的空间。虽然课上老师提的问题我都不是怎么会回答,但是我会思考这篇课文与我的生活联系。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的确也有“有的人”。有的人,总是说自己会,其实根本不会。有的人,实事求是,不会就是不会。我记得老师说过,这就是我们班的学习氛围,或许我也是第一种“有的人”吧。不仅仅是这些,我同样敬佩鲁迅先生。

我记得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名言,让我们学得更快更好。这句话写的就是鲁迅先生:对敌人冷眼相对,而对人民群众却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做贡献。虽然我只是初识鲁迅先生,但已经对这个人物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

鲁迅先生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从小做起,原本是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后来却感悟到与其治身上的病倒不如治心里的病。一生贡献给了人民,就靠笔杆子,“救”了许许多多的民众!鲁迅先生也是一棵野草,但是,当他被火烧了之后,春天到来,还会有更多更多的野草长出来,永生永息。虽然野草并不惹人注意,但是野草是生命力旺盛的!我相信它总有一天会铺满我们肥沃的大地!当野草铺满我们的大地时,它就会让我们注意到它是存在的!它并不是弱小而娇气的!我喜欢作者所用的暗喻修辞手法,更敬佩鲁迅这个人物。

有的人读后感(篇4)

不记得哪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广大人民对于我国的大文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评价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鲁迅先生在人民的心中自然是重于泰山,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今天我读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感悟颇深。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诗人威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写于1949年11月1日。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公开地隆重纪念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作者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先生一生不懈的奋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一生,作者情难自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诗文中,作者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一种是像鲁迅先生一样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一种是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诗中这两种人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不同的人生选择,最后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归宿。像鲁迅先生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相反之,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一句话,我想很多人都是念叨在嘴里觉得很熟悉,我们读过的书有很多,可能读过就忘掉的也不计其数,但是对于这一句话却永远不能忘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上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历史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做人要做为人民而活的人,做人要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忧国忧民的人,做人要有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人生写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有的人读后感(篇5)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当我读这篇文章时,心中总会闪出一个念头,既然本篇赞美鲁迅,为什么是以《有的人》为题?臧克家为何会想出这个题目?又为何会将有名的鲁迅和那些卑鄙无耻的小人进行对比呢!

这篇诗,总是以有的人开头,好的地方究竟藏在何处呢?又是一股什么强大的力量使得臧克家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又是什么力量能使得臧克家能把这首诗表达在语文教材书之上呢!

为什么有些人给人们当牛马,人们就能永远记住他,鲁迅真的给人们做过牛马吗?难道正因如此才能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吗?

鲁迅以笔带伐,奋笔疾书,战争的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难道因为这是鲁迅一生的写照,才是鲁迅一举成名的原因吗?鲁迅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人们如此尊重他,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才让这些作品被许多人选中,被世人尊重呢?

面对这一切问号,我表示沉默……

教师评语:通过对作者本身的人物分析,有思想有见解地阐述了对人物的质疑,语言犀利,层次感强。

有的人读后感(篇6)

《有的人》是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诗。这首诗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鲁迅先生那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与旧社会中那些反动统治者的丑态。

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犹如行尸走肉;有的一生为人民着想,这种人虽然生命没有了,可他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人民把他摔垮;有的人为人民做牛做马,有的人想流芳百世,但早已臭名昭著;有的人愿做野草,然而野草青青;有的人只为自我,大家看到他的下场;有的人甘为他人,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读了这篇文章,我领悟到:做人要真诚,要懂得为他人奉献,这样你才会流芳百世。如果自私、欺软怕硬,那就会臭名昭著。

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的巨大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论怎样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永远是不会颠倒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中考百日誓师发言稿

中考百日誓师发言稿 05-20

端午节祝福语大全分享38条

端午节祝福语 05-20

老师发言稿(集锦10篇)

老师发言稿 05-20

正义感的句子摘抄

正义感句子 描写有正义感的好句子 05-13

笔四年级作文6篇

四年级作文 05-20

读边城有感读后感1000字

读边城有感读后感 04-29

给即将中考考生的一封信

即将中考考生一封信 05-20

小学语文说课稿钓鱼启示(3篇)

语文说课稿钓鱼启示 语文说课稿钓鱼 05-20

安全生产承诺书经典9篇

安全生产承诺书 05-20

形容下大雪的句子发朋友圈摘录

朋友圈的句子发朋友圈 大雪节气朋友圈句子 05-20

小学5年级高中作文范本

小学年级高中作文 年级高中作文 05-20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