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孟子二章课件

【#范文大全# #孟子二章课件汇集10篇#】关于“孟子二章课件”这个主题,笔者想分享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启发。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提前精心备课,教案与课件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老师在备课时充分思考和设计教案课件,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课堂氛围。

孟子二章课件 篇1

今天讲了《孟子》二章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孟子二章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

附板书: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①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生、义→取义

〈2〉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一步:辨证分析〈正〉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

二步:假设分析〈反〉

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

三步: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3〉结论:层进法。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四、延伸思考并布置作业

1.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背诵全文。

3.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孟子二章课件 篇3

第二课时

(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廖屯镇初级中学高育会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师生共同补充。

(1)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①曾,通“增”,増加。

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通“横”,梗塞,不顺。

例句:衡于虑。

③拂,通“弼”,辅佐。

例句: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动词用作名词。

人:在国内。出:在国外。例如: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例如:人恒过。

(3)归纳本课一词多义。

①拂违背。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佐。例如: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发兴起,被任用。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显露、流露。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四、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1.本文孟子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1.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爰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克服种种磨难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唯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五、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更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明确: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可以使英雄不再感叹无用武之地。顺境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功。有好多名人就是从顺境中直抵咸功的。居里夫人的女儿就是从小受到她父母的“特殊教育”,才走上了科学的大道,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国的著名词人苏轼、苏辙,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受到其父苏洵良好的教育和影响,成为北宋著名的词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后人称颂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所以我认为“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是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因此,“逆境”和“顺境”都只是外界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一个人主观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处逆境或顺境中都能求生存、求发展。

六、总结升华,教师寄语

“顺境也能成才”,同学们,现在我们多数人是处在顺境当中,我们应树立“安乐求发展”的意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断进取,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请大家时刻牢记顺境与逆境相比的优势是占有资本,顺境可以让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可以快速成就一个人,让这个人直抵成功。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六位圣贤事例(举例论证)

个别

一般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炼(道理论证)

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正反论证)

个人(正)(反)国家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面的这些是网小编专门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子二章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课件显示)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通“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四、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多媒体显示)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bi)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从而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小结本文写法特点

提问后明确: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开篇用了6个“于”和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

2、以点带面、从小到大。文章从个人经受的磨难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从而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六、指导背诵课文,力求当堂成诵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扼要板书,学生寻找规律背诵)

课件:

首先: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接着: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最后: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七、辩论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为辩论题目展开辩论,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说出各自的理由。教师要掌控辩题方向,把小辩论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并最后小结。(旨在让学生认识到顺境和逆境都能出人才,因为关键因素是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八、拓展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九、小结

本设计之妙有三:一是摆脱了古文教学中翻译教学的藩蓠,变传统为创新;二是把学生对成才的个性认识和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三是衔接教学恰入其分,用《马说》内容对相应问题加以佐证,更有说服力。教学过程跳出了传统古文教学的圈子,呈现探究性的特色。

孟子二章课件 篇5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着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着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一词多义;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1,背诵全文。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课件 篇6

一、设计思想: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章课件 篇7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波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衰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二章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能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舍生取义的道德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3、学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

在我国,不少仁人志士奉舍生取义为行为准则,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为人称道。那么,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是谁最先提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翻译课文

1、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几句话,让学生上台演示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仿照黑板上四句话的翻译,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句与句的区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这四句话与前四句话一一对应,句式大体相同,因此对于黑板上的话应当详细讲解,并把以后四句作为翻译的实际操作、训练。)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余下内容。

(着重掌握文中通假字、词性活用字及古今词义变化字及多义字。)

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层层展开论述的?

(这是全文的难点,学生讨论可能会无章可循,因此此环节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教学。)

明确: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先进行因果论证,由因

推出果:因为我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也就不避开它。然后进行假设推理,从犯面进行论证。通过比喻和推理,证明了义的存在。接着,再举行路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加以证明,最后以对比方式从反面加以证明,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设计/陈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文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更是千古名句,振聋发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诵读课文,翻译全文

(文中许多语句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名言警句,学生印象深刻,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讲课前先行背诵。)

1、全班齐背课文。

2、默写课文指定段落,(推荐文章第二段)比一比,看谁默写的准确率最高。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认真翻译课文。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适当点拨,但要求学生能逐字逐句读懂原文,并能用现代汉

语准确翻译课文。)

4、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

5、自由诵读课文,归纳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理清课文层次,说说文章是如何曾曾推理展开论证的。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此环节可放开让学生讨论,特别是理清层次环节,完全可以有学

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答案。)

第一层(12):阐述困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第二层(3):正反论证困境造就人才的原因。

第三层(4):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列举大量事实,层层推理的基础上,在结尾概括出来,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样写,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同时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文本材料,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孟子二章课件 篇9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一词多义;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背诵全文。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1)读准下面的字。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翻译。

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二)小结

1.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指定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归纳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5.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三、分析课文

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四、布置作业:完成学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作者简介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三、揭题解题

1.揭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解题: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研读分析:

(一)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孙叔敖拂乱

曾益拂士舜百里奚

(二)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三)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2.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四)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an)亩:田间水沟付说(yue)

曾(zeng)益:增加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词语归类

(1)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

饿(使

空乏(使

所以动(使

忍(使

行拂乱(使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3)古今异义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4)一字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是:于是人也(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研习课文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齐读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小结:这篇议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三、拓展迁移

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

四、布置作业

学案一份。

精选阅读

论语十二章课件合集


笔者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与“论语十二章课件”相关的文章。老师会根据预先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来给学生上课,每一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这些教案和课件。教案是帮助学生塑造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记得收藏本文以便随时查看哦!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1

学习目标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古时有“六经”之说: 诗、书、礼、易、乐、春秋,但是“乐”已失传。

2、孔门弟子简介

(冉子、有子。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卒年不详。小孔子冉伯牛同宗。青年时作过鲁季氏家臣,后拜师孔子,并辞官随孔子周游列国。鲁哀公五年(前490)秋,经公之鲁推荐,回鲁当上季氏家族的总管。期间曾率鲁军击退齐军的侵犯,立下赫赫战功。

(2)颜回简介:颜回(前521~前481),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前521),卒亍鲁哀公十四年,比孔子小30岁。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对于“仰之弥高”的孔门哲理,他坚守先生“不耻下问”的教会,一起毕生精力“研之弥坚”,“欲罢不能”,深得孔子的赞赏。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粗莽。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叔氏。春秋末年吴国人。约生于公元前子张、曾子等同年辈,是孔门中的少年弟子。子游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入学孔门,虽然从师较晚,但能学而又称。孔门有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在文学一科中他占第一位。

自主学习:

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先生,指孔子。 而:表顺承,“然后”之意。时:

习:反复练习。 之:代词,它,指学习的内容亦:

说:“悦”的古字,愉快。 乎:表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作乐: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介词,从。 人:

知:了解,知道。 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作“愠: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不谋:商量事情。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 就 学:做学问 立:

不惑:通达事理 知:懂得 天命: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

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复习。 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新知

而:连词,表顺承。 知:领悟。

可:可以。 以:介词,凭。后省略“之”,代“温故”

为:动词,做。当。 矣:语气助词,不译。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则:副词,就 、而:连词, 表转罔:同“。 意思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贤:高尚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陋巷:简陋的住所 堪: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合作探究: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2、“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找出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说说理由。

练习反馈:

一、填空:

    、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二、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 表顺接的: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感知课文内容。

2.梳理文章内容类别,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小组探究法、课外拓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生动灵活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故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音画: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三千人齐诵《论语》视频片段。

2.同学们,在声势浩大的奥运会开幕式,三千人齐诵《论语》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预设:引导学生可从诵的内容以及诵的形式给人带来的震撼说。

作于春秋时期的《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精髓,是我们的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十二章》,聆听孔夫子的教诲。

【设计意图】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将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预设:

不亦说(yuè)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正字,学习老师的朗读方法。教师提问:朗读文言文应注意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

预设:学生朗读文言文时应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

边记边读、边理解边朗读、边朗读边释疑,教师巡视指导释疑。

4.学生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议。

预设:学生朗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评议时,结合课文意思讲评他人朗诵的停顿、重音和读音的处理。以朗读为载体,将字音、停连和重音的处理,与理解大致意思结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任务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小组探究完成表格。

预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关于学习的,对于修养做人这一点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任务2:班级大讨论。

结合《〈论语〉十二章》所学内容,联系个人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论语》内涵,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 杏坛问答。

(1)何谓“语录体”。

同学们,《论语》首创“语录体”,何谓“语录体”呢?“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彩,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2)创设情境,还原古代场景,模仿古人,有问有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小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至第十二则。

2.找出《论语》“学而”“为政”两章中有关孝的句子摘录下来,读读这些句子,有没有你所熟悉的内容?你还有哪些发现,记录下来。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3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课文《〈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

课文所选12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提示:一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包括第1、2、4、5章。学习方法有:复习法、反省法、学思结合法。

二是关于学习态 度的,包括第7、9、10章。学习态度包括:要以学为乐、诚实谦虚、善于取长补短、珍惜时间。

三是关于修身做人的,包括第1、2、3、6、8、9、11、12章。在这几章里,孔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方法,那就是要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安贫乐道、择善而从、坚守志向、博学仁德。

《论语》十二章        学习态度      诚实谦虚       了更

常见文言虚词与重点实词的意思是文言文阅读必考的知识。

【典型例题】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参考答案】(1)迷惑,疑惑   (2)通“悦”,愉快   (3)每天

【技法点睛】文言字词理解的方法有:

(1)扩词法。即结合语境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例(1)。

(2)积累法。即把课内所学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有特殊用法的字词背下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如例(2)。

(3)注意词类活用。有些文言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其意义与用法都会发生改变。如例(3)。

(4)专用词语不译,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不译。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三省吾身(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之(      )  博学而笃志(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的弱点,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填空。

(1)《论语》是          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作。它与《          》《          》《          》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度的一句:

(3)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5)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6.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一本名著《论语》的封面撕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7.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8.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所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摘写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且现在常用的成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6.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7.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18.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子曰:“学而①          时    习      之,不亦说(yuè)乎?有    朋     自远方来,

孔子说:“学习(知识、技能)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

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实词]子:先生,指孔子。学:主要指 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的典籍。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习,复习或温习。说:通“悦”,愉快。朋:古代以同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人:人家,别人。知:知道,了解。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虚词]而: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这里是“然后”“之后”的意思。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吗”。自:介词,从。而:②连词,表转折关系。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技能。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是不是复习过呢?”

[实词]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Zēn),名参(shēn), 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谋:谋事,办事。交:交往,往来。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虚词]吾:代词,我。为:介词,替。而:连词,均表转折关系,却。与:介词,跟,和。乎:句尾语气词,表疑问。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    而      不惑,五十而知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

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

[实词]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从:顺从。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子曰:“温    故            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虚词]而:表承接的连词,就。可以:可,可以,表示可能和能够;以,介词,表凭借。为:这里用做动词,做,成为。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子曰:   “学 而 不 思    则    罔(wǎn),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实词]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子曰:“贤哉,回         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①忧,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带来的忧愁,

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实词]贤:有道德。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堪:忍受。

[虚词]其:①代词,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种困境。②代词,代“颜回的”。哉:语气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虚词]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者:代词,……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     师   焉(yān)。择其①善者①而从之①,其②不善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

(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实词]行:走路。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改:改正。

[虚词]焉:兼词“于是(这)”,在这之中。者:①②助词,……的地方。而:表承接的连词,就。其:①②代词,他们的。之:①代词,代“善者”;②代词,代“不善者”。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实词]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 500人为一军。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

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1.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ài  dān  括n  dǔ

2.(1)通“悦”,愉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真诚,诚实  (4)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5)迷惑  有害  (6)这,指河水  舍弃,放弃  (7)胳膊  (8)忠实,坚守

5. (1)儒家  语录体  大学  中庸  孟子  春秋时期  思想  教育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撕破了,原谅我好吗?

7.(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8.(1) 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 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2) 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3)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经历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0.(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 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4)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匹夫不可夺志;富贵浮云;箪食瓢饮。

13.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14.(1)通“汝”,你,你们  (2)什么  (3)再次,重复  (4)因此

16.(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3)不能举一反三。

17.第一、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18.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4

1、积累文言字词,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2、解读各则语录,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内容和深刻道理。

3、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找出并解释下面中出现的通假字。

不亦说乎  (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君子乎(                )

可以为师矣(            )         饭疏食(            )            饮水(            )

学而时习之(          )        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温故而知新(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饭疏食饮水(           )

为: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

其:人不堪其忧(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文中孔子的话:

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         。

7)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______   ___ ___ 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根据关于修身做人的格言,想想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3.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5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理解各章语录,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 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 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重点 朗读、背诵 ;评点《论语》十二章内容。 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二章内蕴。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论语》十二章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 录体古籍。《论语》十二章谈的是学习方法、求知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论语》十二章保留了《论语》十则中的12章。从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方面上所占增加更多。因此,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这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前面接触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尚且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学习兴趣比较低。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四书:

五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准备 展示课前搜集的文学 常识

(二)预习指导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翻译课文。

三、达标测评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一。

2.《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 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四书:《大学》《中庸》《论 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划出节奏,读出韵味。

学 而 时 习之,不 亦 说乎?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知 之 为 知 之,不 知 为 不 知 ,是 知 也。

三 人 行,必 有 我 师 焉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不 善 者 而 改 之。

论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笃

一箪食 士不可以不弘毅

知松柏之后凋 曲肱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五日三省吾身 博学而笃志

不 堪其忧 曲肱而枕之

问题1: 小组互译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先作好记录,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判断句: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问题2:重点字词积累。

通假 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本课出现的成语:

教学札记

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会按节奏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她离我们很近,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6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论语》即是其中一部,这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著作,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孔子及《论语》。

1.积累文言词汇。

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事的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论语》被誉为“中国的圣经”,古有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盛名,今有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之盛势。孔老先生的《论语》到底蕴藏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中的一些精华,以期你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lún)说(yuè)愠(yùn)三省(xǐng)曾(zēng)子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罔(wǎng)殆(dài)一箪食(dān)曲肱(gōng)笃志(dǔ)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把握重读和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其他章节的意思,将不懂之处圈出来。

1.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论语十二章课件 篇7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2、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明确: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一章:前两句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难点)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传不习乎?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疲倦而无所得。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出塞课件(汇集10篇)


每位教师都必须拥有一份教案课件,因此他们需要花费时间来亲自编写。如果老师能够创作出高水平的教案,那么课堂教学将会非常成功。那么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教案呢?本文的主题为“出塞课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能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出塞课件(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 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 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 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探究活动

【边塞诗派】

唐朝的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作家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他们的诗大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青海湖。

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穿:磨破

金甲:金属制的战服。

破:打破。

终:始终。

还:回家。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城:这里指玉门关。

何须:何必要。

怨:吹奏哀怨的乐曲。

杨柳:《折杨柳》古代一种歌曲名称。

度:越过。

请你自己再找一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与大家交流一下,背一背。

出塞课件(篇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出塞》语文说课稿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古诗《出塞》。

《出塞》这首古诗选自西师版教材语文第九册第31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出塞》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诗歌表现了万里长征到边关的戍边战士在千年古关冷清月夜下对亲人和飞将军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两种情感,一种是因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悲伤心情,另一种是因为渴望有李广这样的将军带领他们把敌人赶走的豪壮气势。诗人也想通过诗歌表达出自己对征人的同情和敬佩。

说学情《出塞》这首诗歌作者是王昌龄,他是唐朝诗人,所表现的内容是古代的边塞生活,以战争为主要题材,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要想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情感是相当困难的。

说目标基于诗歌教学的特点,还有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单元的主题,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3个:

1.了解诗人王昌龄和边塞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的内容,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和深入体会中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说教学重难点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说教学策略那么我们怎么来突破难点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

1.收集资料。收集和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如:收集王昌龄的生平、诗歌地位和代表作、飞将军李广的相关资料、唐朝兵役制的情况、反映边关的事情,还有能促进情感表达的音乐,以及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互文语文小知识。

2.反复诵读。这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通过反复诵读帮助学生从读准诗歌文字到读懂内容,最后读出诗歌的情感。

3.以诗解诗。教学中引入同时代内容的边塞诗,促进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体验。

说教学流程接下来我将说说本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解题。首先让学生对诗人王昌龄和边塞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对唐代版图的展示,向学生介绍诗歌表现的时代背景,然后理解诗歌的题目《出塞》。

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疏通诗意。本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读懂多音字,从而读通全诗,然后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特别引入资料互文,帮助学生重点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

第三个环节.再读诗歌,体悟诗情。这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体会,一是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感悟征人的悲伤。我主要通过一个画面两个维度来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画面就是:在千年古关,寂静的夜晚,一道明月照在疲惫的征人身上。营造出画面的悲凉。两

个维度分别是通过空间的距离万里之外体会征人的悲伤,通过时间的久远悠悠千年来赋予这种悲伤以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感悟征人的豪壮。我将引入飞将军的资料,并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引入王昌龄的另一首诗歌《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促进学生理解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壮之情。在这环节的教学中,我将利用多媒体将课前准备的资料结合教学相机予以展示,并通过学生的批注、讨论、朗诵等形式与学生实现互动,引导学生深入走进诗歌文本。第四个环节.总结诗歌,拓展内涵。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对本诗表达的情怀,并引导学生换位假象自己是征人深情吟诵。最后大致谈谈《出塞》这首诗歌的写作特色,和在七绝诗的地位,学生只需了解即可。板书设计出塞王昌龄边关明月征人亲人人民以上就是我对《出塞》这首诗的教学的初步设计思考。

出塞课件(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自学,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出塞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1、简介边塞诗,引出课题《出塞》

2、齐读课题,诗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边塞)

3、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描述、

(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

4、引出《出塞》诗句,齐读。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纠正读音:教应读jiāo。

2、古人吟诵讲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学生试读。

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以下。

4、师范读。师做手势,学生读。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三、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1、再把诗读两遍,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学生自学,默读,思考诗的大意。)

2、展开想象,读出情感。

四、作业:诵读

第二课时

一、赏析

1、第一句:浮现(在荒凉的边关,一轮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2、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3、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互文见义。

4、引读: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了千百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

5、第二句,

人指的是谁?(征人)

他们在那里?他们在干什么?

一句人未还让你想到了什么?(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想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征途遥远、历尽苦难。感悟诗歌的情感。)

6、引读: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这一句的?(体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7、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一句,把这种情感带到字里行间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8、第三、四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龙城飞将是谁?(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良将的渴求,和对朝廷的不满。

(2)介绍阴山: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以来是中原地区抵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略者的践踏?

(3)作者为什么对朝廷不满,为什么这么渴望能征善战的将军?

体会作者满腔的爱国之请,把对诗歌的理解推向**。)

二、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学生齐诵全诗。

三、延展性探究

回到现实,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仍有邪恶的组织给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生活的安宁造成威胁,我们不得不警钟长鸣。

四、背默过关

出塞课件(篇5)

学习目标:

1.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学习阅读古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3.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搜集边塞诗,并朗读;搜集中国现代国防知识。

2.教师: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学习过程:

一.古诗接力。

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古诗接力,怎么样?

二.导入新课,交流学法。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出塞》,了解“塞”的意思(板书:边关)介绍王昌龄(出示幻灯片)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2、学生全班齐读古诗。

三、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⑴读一读。

⑵想一想。这两句诗讲了什么呢?古诗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情景?

诗中的边塞在哪儿?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⑶说一说。同一时间在边塞看见到的景象,怎么月亮是秦朝的,而关塞是汉代的呢?

⑷学一学。想象:同学们,如果你是边塞的一名战士,白天不知生死而疲劳作战,夜晚孤独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⑸叹一叹。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心中可能会作何感叹?(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⑹诵一诵: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可是征人们回家有望吗?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⑴学生读诗。把古诗中隐藏的名将找出来,想想匈奴人为什么称李广为

“飞将军”?“但使”是什么意思?

⑵作者在这里假设了什么?介绍李广。

⑶学生汇报,教师引读。从这种假设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关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⑷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教师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⑸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

(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

四、屏幕出示《出塞》全诗理解(课件)

学生齐诵全诗。背诵古诗。

五.交流边塞诗。

你在课外还读过哪些边塞诗?能读给大家听吗?(会背更好)

教师出示《塞下曲》《凉州词》,学生齐读。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首古诗不仅反映远离家乡的士兵为抵御外侮而长期戌边“万里征战”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样把个人安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此诗的难能可贵之处。全诗写得悲壮而不凄凉,畅明而不浅露,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的特有风格。

出塞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 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①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②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③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n ——北朝民歌《木兰辞》

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话。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尺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

学生齐诵全诗。

三、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资料一: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出塞课件(篇7)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出塞》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经典之作。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王昌龄著有《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大纲对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说重点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诗的最好方法便是诵读、想象、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第一、二句的时间,空间跨度极大,而且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方法:

想象法:美好的意境,总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古诗教学也是这样,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翻译诗意,因此,理解诗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两次想象,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境。

教具使用: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选择了视频、精美的古诗配画,乐曲等,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出塞”这个题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意象,课一开始,我便利用战争视频导入新课,从而感知边塞环境恶劣,战事的频繁。

第二环节:读通古诗,读出韵味。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

第三环节:查阅注释,理解诗意。

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第四环节:诵读涵咏,体味感情。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想象。

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两次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地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第五环节:激情诵读,升华感情。

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了解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想世界的。在配乐引读中,为学生范读,让学生通过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背诵全诗。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第六环节:推荐诗作,拓展阅读。

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实处。

三、说板书设计:

出塞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出塞》)

了解诗人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自由朗读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6.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

四、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

(2)补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五、总结

“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六、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出塞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读出诗的味道。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想象法

2、以诗解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边塞诗资料。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1、简介边塞诗,引出课题《出塞》

2、齐读课题,诗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边塞)

3、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描述、用一句话说一说、用一句古诗呢?(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

4、引出《出塞》诗句,齐读。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纠正读音:教应读一声。《古代汉语字典》中教的意思是让、使,不让胡马度阴山,这里应读jiāo。按韵律的时候,也应该读教。唐人写诗通常要遵循平仄的规律,这个字读仄,跟我读,再读。

2、古人吟诵讲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学生试读。

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以下,谁来试一试?

4、师范读。

5、师做手势,学生读。

6、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三、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1、再把诗读两遍,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学生自学,默读,思考诗的大意。)

2、展开想象,读出情感。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在荒凉的边关,一轮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2)对于“秦”和“汉”,你了解多少?

(2)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3)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省略的词,后文含有前文省略的词的修辞手法叫“互文见义”。

(4)引读: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了千百年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依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5)再来看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的“人”指的是谁?(征人)他们在那里?他们在干什么?一句“人未还”让你想到了什么?(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想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征途遥远、历尽苦难。感悟诗歌的情感。)

(6)出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车辚辚,马萧萧,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7)想象练笔:征人的亲人们,又会想些什么?

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

勤劳善良的妻子,牵着一双儿女,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亲人说——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一声——(学生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完成练习)

(8)引读:

这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千百年千百万白发双亲,千百万可怜妻子,千百万孤苦孩子,对征人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9)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这一句的?(体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10)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一句,把这种情感带到字里行间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第二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这句的理解。

(2)“龙城飞将”是谁?(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

(3)出示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良将的渴求,和对朝廷的不满。

(2)介绍阴山: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以来是中原地区抵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略者的践踏?王昌龄啊王昌龄,你为什么对朝廷不满,为什么这么渴望能征善战的将军?同学们,在读读这一句,有没有更深的体会?(通过探问,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体会作者满腔的爱国之请,把对诗歌的理解推向高潮。)

(3)正是因为王昌龄这满腔的爱国热情,才发出了这气壮山河,流传千古的感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闭上眼睛,品读诗的意境,背诵诗歌。

四、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1、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而王昌龄在《出塞》(二)中恰好又给这“人未还”交上了另一份鼓舞人心的答案。(出示诗歌内容——“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光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师生一起用拍桌子代替击鼓,问:战士听到这样的鼓声,会有什么表现?(引导学生想象战士奋勇杀敌的表现。)

4、有没有疑问要问这些战士?(你们为什么这么勇敢无畏?难道你们不怕死,不想念亲人?)

5、战士们会怎样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6、激情总结: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尾声:回到现实,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仍有邪恶的组织给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生活的安宁造成威胁,我们不得不警钟长鸣。对于战争,你有什么看法,这是老师留给大家的一份思考。大家桌面上还有一份唐代边塞诗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出塞》

明月关

人未还

同情征人渴望和平热爱祖国

出塞课件(篇10)

王昌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度:越过。

阴山: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今译: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赏析:

与多数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简评: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互文见义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木兰诗》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人是想告诉我们雄、雌两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所以叫人难以辨别。诗歌短小精悍,故时常以此互文见义法来表达。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历代封建君主们好大喜功,劳师远征,旷日持久,以至多少征人抛尸万里荒塞,与故乡亲人永远诀别。这既是历史的事实,又是唐代的现实。

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在对历史沧桑的慨叹中,体现着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悲剧;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于是,诗的结尾唱出了千古征人们的一个共同心愿:希望戍边将帅能像飞将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兵,早日打败入侵的敌人,让士兵们回乡与家人团聚。这种最起码的愿望中却体现着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深思,凝聚着无数征人对和平的渴望,对家人的思念,也谴责了那些懦弱无能的领兵将帅。唐人诗歌中时而以秦汉代指现实,对现实做婉言讽喻。这首诗歌的侧重点依然落实在现实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诗歌中的用典。诗歌语言朴实平淡,绝少雕饰,但由于这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历史忧思结撰而成的诗歌语言,故全诗自然通脱,让人体会到一种天然的悲壮美。全诗体制短小,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思考:

这首诗里的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胡马指什么?阴山又代指什么?教是什么意思?注意:它为什么读,不读。

第八次课件(汇集10篇)


备课和授课工作中,教案和课件都必不可少。教案是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的内容,而课件则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每一天,老师都应该有责任认真地编写每一份教案和课件。

学生的反应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写出优秀的教案和课件,该怎么做呢?不妨浏览下面这篇精品文章:“第八次课件”。希望您能够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第八次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十一课《第八次》,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大家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我们共同来解决。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

二、学生读文,作标记

三、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布鲁斯为什么躺在磨房里?他几乎失去了信心中的几乎是什么意思?蜘蛛是怎样织网的?布鲁斯是怎样动员人民的?

四、以学定教,研读课文

(出示多媒体课件: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个句子,把它们进行比较,理解几乎的意思。

自读1、2两个自然段,从哪个句子能看出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了?

学生读,回答。

师:布鲁斯为什么躺在磨房里?生答。

师:什么是唉声叹气?生说。师:唉声叹气是什么样子?生作叹息状

师:那不断地唉声叹气呢?学生表演。

师:此时的布鲁斯在想什么呢?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想什么?

(创设情境)现在我们来到了古时候的欧洲,来到了美丽的苏格兰,在这里,你和苏格兰人民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当外国侵略军踏到苏格兰土地上的时候,这种幸福的生活便被打碎了!难道苏格兰就像一只小羊一样等待着被这匹恶狼吃掉吗?不!你,苏格兰的王子,勇敢的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奋起抵抗!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相见,顿时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我们败了,可我们并不灰心,再打,败了再打,就这样打了败,败了打,一连打了七了,都失败了,军队被打散了,你拖着疲惫的受伤的身体,逃到了山上的一间磨房里,实在走不动了,就一头倒在了木板上,此时的你,会想什么呢?

学生说。

师:就在布鲁斯灰心丧气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现在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蜘蛛结网的句子。

(1)生读,画。

(2)指名读。接着出示多媒体课件。

(3)自读,边读边想象。(师先示范怎么是边读边想象)

(4)指名读,指导学生朗读。

(5)想读的站起来读,不想读的闭上眼睛想象。

(6)老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蜘蛛?生说,并到黑板板书。

师:作为布鲁斯,他历经了七次失败,失败的打击让他灰心到了极点,感觉这次战斗没什么希望了,看到了这只不服输的蜘蛛他是怎么表现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他心里在想什么?生说。

指名读,指导朗读。

师:布鲁斯被感动极了,他下定决心要干到底,他会怎么说我也要干第八次?

学生握起拳头读。

师:同学们,说话很容易,可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只有他一个人就打仗了?得有什么?(军队)军队被打散了怎么办?(召集)可那些士兵和布鲁斯一样经过了七次失败,也灰心丧气了,不想打仗了,几乎失去了战斗的勇气,那布鲁斯得怎么做才能让士兵愿意跟他一起去战斗?(生说)

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怎么说服他们,鼓起他们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呢?

学生上台说,下面的学生和老师充当被打散的,失去信心的士兵。

齐读最后两句话。

五、再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听。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有说给同学听听,也可以写下来。

(任意选一个题目做)

第八次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语言,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蜘蛛的品质,体会布鲁斯深受感动的原因。

3、通过动员军队、人民的语言训练,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蜘蛛的品质和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

2、内化文本语言,发展学生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外国故事——第八次(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侵略——英勇抗击”,请同学用上这两个词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

(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布鲁斯王子带领大家英勇抗击。)

3、过渡:古老美丽的苏格兰正经受着别国的侵略,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英勇的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和外国的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可是,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根据学生回答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

师解释“磨坊”:用人、畜牲、水力、风力转动石磨,代客加工小麦和其他谷类研磨成粉的地方。说明布鲁斯败得很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躲在磨坊里,也表明他受到的打击很大。

2、什么是“唉声叹气”,“不断地”呢?谁能学一学。

3、如果你是布鲁斯王子,在一连遭受了七次失败后,你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说说)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4、看来,对于这场战争,王子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是吗?(引出比较“几乎”)

出示——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5、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吗?要把布鲁斯的什么心情读出来?通过那些词?

(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体会王子几乎要失去信心的心情。)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看来,这场让大家几乎失去信心的战争肯定是彻底失败了。然而,世事常常会出人意料,这场战争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很快从课文中找一找。

2、出示——布鲁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比较出示两句话)——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仔细读读、想想,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为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最后却又胜利了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是什么原因使王子重新鼓起信心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出示第三自然段:找出蜘蛛结网过程的句子,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答思:蜘蛛一共结了几次网?

4、第一次结网是怎么失败的。出示填空:一阵大风(),丝()了,网()了。

能不能改成“网破了,丝断了。”为什么

5、当它第一次结网失败以后,蜘蛛是怎么做的?出示填空:蜘蛛重新扯起细丝,()

6、这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第二次结网失败了,蜘蛛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共这样做了几次?

7、每次失败后,蜘蛛都是重新开始,但为什么没有每次都一样的写呢?(具体写和概括写)后面的几次结网是怎么写的?(就这样……)(就是用这个词来概括写的)

8、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蜘蛛?(出示相关词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读好这些词语

9、师:我还想用这句格言来赞颂它:(出示:有志者事竟成。)你还想到哪些格言来赞颂它?

10、感情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王子看到了这样一只不灰心的蜘蛛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生答:他感动极了。从哪看出他感动?

3、看插图:你看他攥紧了拳头,神情庄重的样子,你想此时他是什么心情吗?他心理在想什么?

4、看来你们已经能体会布鲁斯这时候的心情了,能读好这节吗?

5、布鲁斯为什么如此感动?

6、他是怎么做的?(招集动员)

7、说话练习:布鲁斯已经信心十足了,可是那些受尽战争迫害的士兵和人民还意志消沉,请你想像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说才能让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们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出示句式:士兵们,我的兄弟们___________士兵们,我的兄弟们,让我们一起来干第八次吧!)

8、王子最后成功了吗?

(出示: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六、问题延伸,深化主题

1、如果王子的第八次抵抗又失败了,会怎样做呢?(学生明白,王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

2、再次出示词语、格言(生齐读)

七、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举例科学家的故事

2、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事情呢?交流

3、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取得最后的成功。

八、作业

1、搜集关于坚持不懈的故事。

2、搜集几条关于坚持不懈的名人名言。

板书: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 几乎失信心

蜘蛛结网 受到启发

我也要干第八次 终获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第八次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解释了深刻的道理。学习本课,要抓住文本的叙述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神态、动作的语言去读好对话,从而体会角色的内心和性格,为学习寓意打好基础。

教学理念:

1、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同伴互助中进行读、演、说等语文能力的培养。

2、以读促悟,以读代讲。摒弃繁琐的讲解,追求简约的板块式课堂,引领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读自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鲜明的角色形象,体会深刻的寓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找碴儿”、“争辩”、“温和”等词的意思。

2、能借助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文。

3、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悟角色内心和形象,知晓寓意,知道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做坏事之前一定会找借口的,和它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了解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描写角色神态、动作的词语帮助朗读,体会角色的心理和形象,知晓寓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阅读《同步拓展阅读》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理清脉络,初悟形象,教学生字。

第二课时:自读自悟,探究内心,知晓寓意,了解寓言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抓“找碴儿”,复习巩固导入

1、听写词语,PPT出示词语,订正,并补充一组表示狼、羊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示PPT)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板书:找碴儿)他一共找了几次碴儿?(生回答)最后一次,还没等小羊回答,它就扑了上去。

二、以读促悟体悟角色探心理

1、教师示范激起朗读兴趣

这篇《狼和小羊》选自著名的《伊索寓言》,非常经典,老师、你们的爸爸妈妈小的时候就学过这篇课文。老师觉得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讲了什么,而且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仿佛看到当时的情景,那你就是一个非常会学习的孩子。你觉得你能读好这篇课文吗?

告诉大家一个小绝招:这篇课文主要是对话。要想读好这些对话,要特别关注狼和小羊说话时动作怎么样,神情怎么样,甚至还可以猜猜他们当时怎么想的,实在读不好,还可以看看插图,看看他们的样子,这样,就能读好对话了。(教师示范: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

2、小组合作自读自学自悟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边读将课文中描写狼和小羊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划出来,再读读他们的话,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争取让别人一听就仿佛能看到当时的情景。

(2)、读完后,再和小组的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让大家给你提提建议。

3、交流展示体会角色内心

(1)、此处可以请三小组分别朗读三次对话,全班依次评议,反复指名练读。

(2)、在“气冲冲”、“不想再争辩”处,引导想象狼的内心活动。

4、师生共读,回归整体。

同桌分别扮演狼和小羊,老师读旁白,表演全文。

三、知晓寓意拓展阅读促想象

1、明寓意,编故事

(1)、快速默读《拓展阅读》中《狼和小羊》篇,说说小羊是用什么办法逃脱的?

(2)、你想对课文中的小羊说什么?(此处点拨学生知道:狼说的一切只是做坏事的借口,对于狼这样的坏家伙,和他讲道理是不行的……)

(3)、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羊脱离危险?编一编故事。

2、点明寓言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故事,点明了一个道理,让读的人增长了智慧。这样的故事叫寓言故事,像《狐狸和乌鸦》也是一篇寓言故事,还有《农夫和蛇》、《北风和太阳》等等,它们都来自于《伊索寓言》,希望大家课下去阅读这本书,增长自己的智慧。

四、依托文本练习仿写对话

1、读句子,体会语气。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把标点符号换成句号行不行?

(1)、你安的什么心?

(2)、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3)、你这个小坏蛋!

(4)、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2、练习写一组对话,争取用上“!”和“?”

我气冲冲地说:“”

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_”

五、作业

1、课下继续和小伙伴演一演这个故事,把你编的故事的结尾也演出来。

2、找来《伊索寓言》这本书读一读。

板书设计:

10、狼和小羊

找碴儿吃惊、温和

气冲冲喊

扑……

教学反思:

一、抓提示语进行有效的读写实践

《狼和小羊》这篇文章选自《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描写生动。尤其是文中对狼和小羊的动作、神态的简单描写,角色形象便鲜明地跃然于纸上。

教学这课第二课时时,我将分角色朗读定为主要内容,以读代讲,在读中感知狼和小羊的内心世界,体会角色形象,为感悟寓意奠定基础。

指导朗读,需要找到抓手,我瞄准了每次对话前的提示语,如“气冲冲”、“大声喊”等等,孩子通过文字在头脑中再现情景,通过朗读还原画面。从课堂上来看,孩子们已经能从第一课时的平淡的读提升到有声有色地读了。

在读的过程中,提示语还可以帮助体悟角色的内心世界,如第二次找碴儿,狼为什么是“气冲冲”地说,董乐文说,因为狼觉得第一没有骗成,没想到狼会反驳,所以很生气。其实狼的这种生气正是内心虚假的外现!孩子能体会到狼因伎俩没有施展成功而生气,已经很不容易,所以,就能很贴切地读好狼的话了。

语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言语实践,如何抓准这一课的语言训练点,我又一次瞄准了提示语,所以,我安排了短小的课堂练写,让孩子回忆生活情境,补充填写人物对话,除了写好言语内容,还要合情合理地写出当时人物的神态或者动作,也就是写好提示语言,从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写得生活味很浓,意趣盎然。

二、对比阅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这学期,我一直坚持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拓宽阅读的视野。这一课的教学中安排了一个“续编故事结尾”。我将《同步拓展阅读》上的《狼和小羊》引入课堂,让孩子阅读,启发孩子的思维,在狼扑向小羊的同时,还会发生什么呢?孩子的思维被启发,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充满智慧的结局也纷纷展现。当然,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像文中那只只会和狼辩解的小羊想逃脱狼的血口是不大容易的,这时,以“你想对课文中的小羊说些什么?”的情境话题揭示寓意。

一节语文课,不能什么都抓。一节课抓好一点,做到一课一得,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围绕提示语言,引导孩子读书,进行写的实践,通过对比阅读,启发孩子想象,训练言语表达。

评课意见

柏玉萍老师执教的《狼和小羊》这篇课文选自于《伊索寓言》。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

柏老师在教学时,通过对课文中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分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一词的意思,让学生很清楚地认识到了狼的原形,对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教学中,柏老师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并利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模仿的特点,让学生多次进行分角色朗读,并进行指导点评,对学生理解文中的内涵有重要的作用。

柏老师在教学中态度自然大方,语言和蔼可亲,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懂得了深刻的道理。

第八次课件 篇4

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你们都预习了些什么呀?

生:我读了三遍课文。

师:你是个自觉的孩子。

生:我读了五遍课文。

师:(惊讶地)真的吗?那你可真是个勤奋的好学生啊!

生:我还想了想课文的内容。

师:看,仅仅读是不够的。(赞许地)你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生:我查了字典。

师:哦?

生:我查到了苏格兰是英国的。

师:是英国的一部分,其他还有英格兰、北爱尔兰。你能查阅工具书,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师:既然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下面这组词语谁会读?(出示:抵抗侵略、失败、失去信心、蜘蛛结网、终于、感动极了、四处奔走、招集、动员、成功)

生:(读词语,其中招集读成了zhoj)

师:10个词语你能读对9个,真了不起!那一个没有读正确呢?请你仔细听别人读,看能不能发现?谁来读?

生:(全都读正确了)

师:你预习得非常认真,都读对了!祝贺你!(对第一个学生)你发现了吗?

生:(摇头)

师:没听出来是正常的,听出来的(生抢话:是不正常的。众大笑)是超常的!谁听出来了?

生:我听出来了,他把招集读成了zhoj。

师:(夸奖地)你的耳朵是超常的!(众笑)其实,zhoj也是一个词语,写作召集,意思和招集相近。你能从招与召这两个字上发现这两个词语意思的差异吗?

生:招集是招呼到一起来;召集是号召到一起来。

师:你真聪明,通过组词的方式来解说。现在,你(指第一个学生)会读了吗?

生:(读正确了)

师:现在能全部读正确的举手。(生全部举手)那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注意课文的内容,要做个有心人。

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再看看这些词语,你能简要讲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先看着这几组词语,练习说一说。

生:(练习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愿意来讲述?

生: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侵略军,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他失去了信心。他看到一只蜘蛛结网,蜘蛛一连结了七次也没有成功,第八次才成功。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四处奔走,招集军队,动员人民,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师:你的记性真好,几乎将课文背出来了。几乎将课文背出来与将课文背出来哪个更了不起?

生:将课文背出来。因为几乎将课文背出来实际上是还没有背出来,快要背出来了。

师:对呀!那你说布鲁斯王子是不是失去了信心?

生:(恍然大悟)是几乎失去了信心,但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师:所以,几乎这个词语是不可省略的!

生:我有一个补充。可以这样说: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这样更加好!

师:受到启发这个词语用得好!谢谢你!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谁还愿意来讲?

生: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但一连七次都失败了,他几乎失去了信心。无意中,他看到一只蜘蛛经过了八次努力才结成一张网,深受感动和启发,带领人民和军队进行了第八次抵抗,终于获得了成功。

师:他有一句话概括得很简要?

生:无意中,他看到一只蜘蛛经过了八次努力才结成一张网,深受感动和启发。

师:对!一用经过了八次努力就更加简洁明了了。现在会讲述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想讲吗?(生齐答:想!)不过,现在就不讲了。(众笑)

师:不过,为了奖励同学们,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生齐欢呼)

师:不过,(众又笑)先请同学们一定要看着这组词语听,边听边记。行吗?(出示:正在结网、丝断了、网破了、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并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

师: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谁能根据这组词语,自己来讲这个故事?

生:一只蜘蛛正在结网。突然,有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就重新扯起丝,再次结网,又被大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生:(纷纷举手)错了,错了。

师:哪里错了?

生:蜘蛛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他说漏了。

师:是漏了,不是错了!

生:漏了就错了。

师:是吗?

生:如果没有说它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就是说蜘蛛第二次就把网结成了。意思完全不一样了。(众掌声)

师:真的耶!(众笑)漏了关键的,就错啦!

生:他还漏了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句。这一句也是关键的!

师:是吗?

生:正是因为蜘蛛并不灰心,所以它才能获得第八次成功。

师:是吗?获得第八次成功?

生:是获得了第八次的成功。

师:一共获得几次成功?

生:第八次。(众笑)

生:是一次。是在第八次获得的成功。

师:这样说就对了!所以你应该这样说:正是因为蜘蛛并不灰心,所以它才能在第八次获得了成功。

师:现在,请你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再练习讲一次,相信你这次能获得成功。

生:(讲得很完整,但不流畅)

师: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想再试一次吗?

生:想!

师:好!只要你有信心,你就还有机会!再讲一次!如果这次不行,你还有下一次!老师期待你的成功!

生:(很激动。讲得特别好。)(掌声)

师:看!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听到这掌声,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谢谢!

师:除了谢谢,你还有更好的感想吗?

生:只要努力就能讲好。

师:改一个字,让我们大家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生:只有努力才能讲好。(众笑)

师:不说讲行吗?

生: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掌声)

生: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师:还没有讲好的同学,你能讲好吗?

生:一只蜘蛛正在结网。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丝来织网,又一次被风吹断了。就这样断了结,结了断,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是蜘蛛并不灰心,继续织网。这一次,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完整的网。

师:你讲的很流利。可惜有一个小遗憾,谁听出来了?

生:应该是织了断,断了织,不是断了结,结了断。

师: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再仔细辨一辨,意思一样吗?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生:(茫然的样子)

师:如果有人一连打了好几败仗,他这样对你说:我屡败屡战!你还会让他去战斗吗?

生:会!因为他很勇敢,虽然失败了还要去战斗。

师:假如他对你说:我屡战屡败。你还会让他去战斗吗?

生:不会,因为这个人总是打败仗,已经没有希望了。

师:对呀!那么课文中织了断,断了织与断了结,结了断一样吗?

生:不一样!织了断,断了织就说明这只蜘蛛并没有灰心,很顽强!

师:读书就是要这样品味着读。这样读,你才能读出滋味来!现在再来练习一下,要品味着练!

生:(很投入地练习讲故事)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努力练习,这个故事一定能讲好。不过,现在不讲了。(众笑)

师:你现在对这个故事,对这只蜘蛛,又什么样的感想?

生:我感觉到这是一只不灰心的蜘蛛。

生:这只蜘蛛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动物身上也有让人类敬佩的精神!你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生:我想到了李白

师:蜘蛛与李白也有关系?

生:李白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个铁棒,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众赞叹,掌声)

师:蜘蛛结网的精神与铁杵磨针的精神是一样的,那就是坚持不懈,就是功夫深!

生:就是永远不放弃!

生:也就是永远不失去信心。

师:对啊!只要你心中保留着那一份信心,你就一定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师:蜘蛛结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生活现象。或许你看到了,也不会在意,更不会有什么启发。而对于布鲁斯王子来说,就不一般了。他(出示课文句子: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谁来读?

生:(很投入地朗读)

师:我还没有感受到布鲁斯的感动!

生:(再读,突出了感动)

师:我还没有听出布鲁斯的信心!

生:(再读,强调了也要干第八次)

师:我想看到布鲁斯在喊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做了什么表示?

生:(再读,表情激动、握紧拳头)

师:这才叫有感情朗读!你经过了四次努力,才有了感情!辛苦吗?

生:不辛苦。

师:是吗?

生:辛苦也值得!(众大笑)

师:那我们一起来辛苦一下!(生齐读)

师:布鲁斯是这样说的,他是怎样做的呢?

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提示)注意这段话中的四处奔走、招集、动员、抵抗、激烈、终于,体会一下这些词语的含义,你再来读,感觉就不一样了。

生:(练习朗读,略)

师:假如你就是布鲁斯王子,现在要动员你的军队和人民起来与你一起抵抗外国侵略者。你会怎样动员他们?想一想:他们与你一样一连失败了七次,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啊!你该怎样说服他们?怎样激励他们?怎样振奋他们?请你拿起笔,写一份简短有力的动员书。可以这样开头: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

生:(写动员书)

师:谁愿意来发布自己的动员书?注意,其他同学认真听,假如你就是苏格兰的人民,你听了这位王子的动员,会愿意参加抵抗吗?如果愿意,在他读完之后,举手欢呼。不愿意参加就(生插话:就吹口哨、喝倒彩)(众笑),默默不语就行了,给人家王子留点面子吧。(众大笑)

生: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在山上的磨房里看到一只蜘蛛,它一连结了七次网都失败了,但是这只蜘蛛并不灰心,顽强地织着网,第八次终于成功了。战友们(众笑),我们也失败了七次,但是我们不还有第八次吗?我们不必灰心,更不能丧气!说不定,第八次我们就能成功,获得胜利呢!来啊,为了胜利,冲啊!(众大笑)

师:激情澎湃!你们参加吗?

生:(纷纷举手欢呼:参加!参加!)

师:祝贺你,布鲁斯王子!你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去吧!(众大笑)

生: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在山上看到一只蜘蛛结网,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成功,但它并不灰心,终于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这是一只坚持不懈的蜘蛛,我们都要像这只蜘蛛一样。如果你们像蜘蛛一样勇敢,我们会重重奖赏你们的。(众大笑)

师:你们会去战斗吗?

生:不去!谁稀罕你的钱啊!

师:啊!没有钱是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看来你这样动员,只能光杆司令啦!(众笑)

生:父老乡亲们、同胞们:苏格兰在经受侵略,苏格兰在经受磨难,苏格兰在哭泣、在流血啊!(师插话:以情动人,高!)(众笑)虽然我们一连失败了七次,但那算得什么?你知道吗,就连小小的蜘蛛都能坚持不懈,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难道我们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师插话:以理服人,妙!)我们一定能像蜘蛛一样,获得第八次抵抗的胜利!勇敢的苏格兰人,拿起你的武器,跟我前进吧!(掌声)(师插话:身先士卒,鼓舞人心!算我一个!)(众大笑)

生: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失败了七次,但并不表示我们永远失败了。(师插话:很有哲理!)你看,那只小小的蜘蛛,最终还是战胜了大风,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完整的网。我们难道不如这只蜘蛛吗?面对侵略军,我们缺少的不是枪弹,不是战士,而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掌声)只要我们干第八次,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师:插话:假如第八次不成功呢?)不成功,便成仁!(众大笑)(师:你都牺牲啦?你应该还有第九次!第九次不成功)我们还有第十次!第十一次!不成功誓不罢休!(师:这样好象太野蛮了,可以改成:不成功就)誓不回家!(师:这样才是好男儿!)来吧,战士们,同胞们,胜利属于苏格兰!(掌声)

师: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众笑)

生:

师: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我们要记得:失败是暂时的,挫折是难免的。只要我们心中留存着那份信心,鼓起奋进的勇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拨开云雾,看到光明,看到成功!祝愿我们每一个同学!下课。

第八次课件 篇5

最近看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上的《第八次》的录像,薛老师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词语教学扎实。课始,他让学生认读两组词语,其中第二组词语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读,如指名读,要求读准确;再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把它记住;再让学生看这些词语,听老师讲故事;随后让学生自己讲故事,用上这些词语;最后还让学生辨别两位同学讲的异同。初看好像对于词语教学花费的时间过多了,但仔细琢磨,薛老师的词语教学扎实有效,因为这些词语串联起来正好是蜘蛛结网的故事,而该故事正是文章的重点所在,薛老师让学生读词语、讲故事、辨异同,帮助学生很好地理会了蜘蛛最终结成网靠的是坚持不懈,靠的是恒心,靠的是不怕失败,而这点正是给王子的启示。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它融听说读于一体,融词语教学、阅读理解、思想教育于一炉。

第二,重朗读感悟。一二自然段并不是重点,因此薛老师并采用以读带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王子从蜘蛛结网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后的激动、振作、自信,做到了突出重点。

第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最后一节的教学也是很精彩的,通过读让学生知道了王子带领臣民们起来抵抗,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至此,课文发教学任务也已完成,但薛老师并不因此而结束,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那位王子,你会怎样鼓动臣民起来战斗,让学生先写再表演。这一环节的设计颇动了一番脑筋,因为要说服臣民起来战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有感人的事例来,而这一感人事例便是蜘蛛结网,因此薛老师让学生写演讲稿,其实是让学生再次复述蜘蛛结网的故事,并将由该故事得到的启示一并说出来。这样既复习了课文重点内容,又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不但深化了课文的学习,还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实乃高明之举。

一堂课上,不要说学生们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就连我们听课也鸦雀无声,我知道不只是我,大家都被薛老师的精彩课所感染。是呀,薛老师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而是采用传统的手段粉笔,加上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却把课上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有效,才能达到上述要求与目标,我认为《第八次》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第八次课件 篇6

情意目标: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外国故事——第八次(读课题)。

词语内化——出示词语“侵略——抗击”,请同学用上这两个词把第一小节的内容回忆一下。

(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布鲁斯王子带领大家英勇抗击。)

古老美丽的苏格兰正经受着别国的侵略,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英勇的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和外国的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可是,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一读第二小节。

二.品读课文

(一)研究第二自然段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

2、什么是“唉声叹气”,不断地呢?学一学。

3、王子为什么要唉声叹气?

4、请用上“因为……所以……”把原因说一下。(因为一连打了……都……也……)

(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关键词)

5、请同学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读出王子的心情。

5、(课件出示王子躺在磨房里的图)如果你是布鲁斯王子,在一连遭受了七次失败后,你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说说)

6、看来,对于这场战争,王子已经失去了信心,是吗?(引出比较“几乎”)

出示——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体会王子几乎要失去信心的心情。)

(二)、直奔结尾,比较学习

看来,这场让大家几乎失去信心的战争肯定是彻底失败了。

然而,世事常常会出人意料,这场战争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很快从课文中找一找。

出示——布鲁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比较出示两句话)——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仔细读读、想想,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为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最后却又胜利了呢?)

(三)、寻找原因,学习第三自然段

是什么原因使王子重新鼓起信心的?

⑴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

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⑵找出蜘蛛结网过程的句子,同桌互相读一读

出示: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第八次课件 篇7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第二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第三段写布鲁斯重新召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

失败

抵抗

战斗

招集

动员

侵略

成功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A

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

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课外

选字组词(参考上)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第八次课件 篇8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第二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第三段写布鲁斯重新召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图文结合及抓关键词突破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四幅连环画,说主要内容。

二、教学一、二两段

(1)问:布鲁斯王子为什么要抵抗外国侵略军?

指名读第一段。

理解词义:①侵略(换词) 创设情景

②英勇 体会:布鲁斯王子的爱国行为。

(2)问:结果怎么样?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指图问:为什么住在磨坊里 ?

②板书:唉声叹气 理解词义,联系生活

③采访

④引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几乎“ 的含义。

⑤指名读1、2段。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

1、问:正在这时候,布鲁斯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用“——”画出蜘蛛结网的句子,指名读。

①数:共计几句话?

②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读第一句。

理解句子:丝段了,网破了。

问:能否调换位置?

找同样的句子

总结:写作的要求

③面对这一切困难,蜘蛛又是怎样表现的?指名读二、三句。

④创设情境:闭眼想像画面,你体会到了什么?

找重点词(辛苦)

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语速要慢。

指名读。学生评价。

这里总共写了蜘蛛几次织网?

比一比,这几次织网,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写?

点明:详写、略写 联系自己谈(讨论)

师引读:面对七次失败——

体会:终于 让学生造句。

问:你喜欢这只小蜘蛛吗?为什么?

①采访。(板书)

②他是怎么做的?找动词,联系自己谈,为什么?

③带着激动的心情读。

④点题。

问:如果想打仗,还需要什么?布鲁斯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最后一段。

采访。板书

看图说成功——成功来自不懈的努力。(板书)

四、1、齐读全文。

2、找名人故事。

3、布置作业。

心得体会:

教学态度端正,课前准备充分,文章以采访的形式知道学生理解布鲁斯情感的变化,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扎实,环节紧扣。

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的关注还不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了解学生学得如何。②要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写作方法的指导有些过早。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

第八次课件 篇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招集抗击几乎失败动员劫掠信心成功

⑷学生自读课文。

⑸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②指名解释下列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⑹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2)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第二段(3~4)写布鲁斯王子从蜘蛛八次节网获得成功的启发。

第三段(5)写布鲁斯王子重现组织力量,终于获得胜利。

四、指导写字:

⑴教师范写;⑵学生练写⑶评比。

五、作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练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

㈠学习第一段。

1、读第1、2自然段,想想抗击是什么意思?

2、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么抗击国外劫掠军?

说明了什么?重读"英勇",强调他的爱国行为。

3、结果怎么样?(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王子没有了信心。

㈡学习第二段。

就在写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时,布鲁斯王子看到了什么?

1、出示:

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现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怎样重结了七次,直到第八次终于成功了。

⑴蜘蛛在结网遇到了什么困难?蜘蛛面对这一切表现的怎样?(布灰心)

⑵引读:直到第八次,他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第八次课件 篇10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三、四小节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幻灯片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第八次》,哪位同学能够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说说。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第八次》。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布鲁斯王子非常勇敢)面对敌人的侵略,布鲁斯王子能够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说明他非常地爱自己的国家。

谁来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

齐读第一小节。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布鲁斯王子英勇地抗击侵略军结果怎么样?他当时又有什么样的想法?边读边思考。

结果?指名表演唉声叹气。(七战七败,负伤)板书:七战七败

此时他有什么想法?(对战争失去了信心)板书:几乎失信心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幻灯片)

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王子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时,他又有何所见所感?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三、四小节。

哪些句子是描写了王子的所见?

3、出示句子: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齐读句子。

4、这段话是描写蜘蛛结网的过程,读了以后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吗?[

练习填空:

一阵大风吹来,丝(),网()。蜘蛛()扯起细丝()结网,()被风吹()。就这样(),(),()次,都()结成。可蜘蛛并不(),照样()。

5、引读:这只小小的蜘蛛为了结成一张网,结了断,断了结,反反复复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网。从终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你们以前有没有读过、听过有关这方面的名人名言?能说给同学们听吗?

送佳句:教师出示有关名人名言,齐读,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志者事竟成。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失败乃成功之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7、过渡:看到了这一切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

哪儿看出他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喊道)他当时会怎么想的?

是啊,他太激动了,让我们也来激动地喊一回。(我也要干第八次)

小小的蜘蛛给布鲁斯王子的启发却是很到大,他要下决心进行第八次战争。板书:深受启发下定决心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过渡:他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时,准备进行第八次战争,此时他会遇到什么困难?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小组之间讨论,指名交流。

是啊,面对七战七败的结果,士兵们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王子怎样才能动员士兵参加第八次抵抗?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2、布鲁斯王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板书:八次战斗终获成功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三、小结:

(1)布鲁斯王子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或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2)朗读课文。

板书: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几乎失信心

受到启发下定决心

八次战斗终获成功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孟子二章课件模板

孟子二章课件 二章课件 05-19

学生教案

学生教案 05-19

美团好评回复优美语句(精选72句)

美团好评回复优美 05-19

护士实习后总结(范本4篇)

护士实习总结 护士实习 05-19

2023年中国旅游日宣传标语(精选79句)

中国旅游宣传标语 05-19

中秋节教师节祝福语200句

中秋节教师节祝福语 05-19

最新春季运动会加油稿范文12篇

春季运动会加油稿 05-19

简单评语(精选8篇)

表现评语 论文评语 05-19

执行异议申请书汇集10篇

执行异议申请书 异议申请书 05-10

六年级毕业季文案(精选72句)

六年级毕业季文案 05-19

三农社会实践报告收藏12篇

三农社会实践报告 三农实践报告 05-19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