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敬畏课件

趣祝福范文大全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希望这篇“字的敬畏课件”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让您感到满意,万分感激您能用时间阅读本文!

字的敬畏课件 篇1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直接进入课题,提示作者,提问引起学生注意:

问:生命是什么?为什么可敬?又怎么可畏?

二. 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领会:

1.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2.作者从这件事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 提问讨论。

1.根据刚才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1、2段):描写所见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3、4、5段):书写自己的感受。〗

2.请一个学生复述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要求说出开始时的神情,随后的变化,第二天的情态,并说清楚其原因。

〖突出:几棵树、飘散──云库──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

不经意──吃惊──诧异和震撼〗

3.第二部分作者书写了自己的感受。找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词语和句子。(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感受。相关的词语同时要求学生翻书理解。)

〖词有:折服、敬畏、碰撞、感动。句子有:○1我几乎第一次遇见生命。○2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3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4.作者为什么“折服”、“敬畏”?

〖因为我“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为“造物者惊心动魄的壮举”所感动。

5.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因为树不分昼夜的飘送种子,为播撒后代竭尽全力,而成功率却极小,或许其中“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

6.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作者以前对生命的形式和意义并不经意,只是把它看作一种具体的物的生存方式,而没有去思考它们的`作为“生命”的本质意义。而这次飞絮飘种的情景,引发作者第一次对“生命”的本质意义的感悟,她感悟到生命的本质意义在于──无私地传递生命,不惜代价,不求回报,顽强执着的,惊心动魄的精神。“生命”在这里已不是一种具体的植物或动物,而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生命,即本质意义上的生命,或生命的本质意义。〗

7.文章最后一句话应怎样理解?(这个句子比较复杂,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去启发学生理解。)

〖“土地”比喻心田,即“心之峡谷”;“敬畏”应是“敬重,不敢轻视”的意思。这个句子含蓄地写出了由树木飞絮飘种所得到的人生感悟──敬畏生命,即生命是神圣的、无私的、顽强的,要热爱生命、敬重生命。这种感悟经过作者长期的观察和深思,已经形成了一种深刻的理性认识,所以把它比喻为成长在心之峡谷的一棵蔚然成阴的大树,不仅让“我”懂得了敬畏生命,而且还让“我”懂得了“怎样敬畏生命”。〗

8.作者在文章末尾表达的情感与前面有甚么不同?

(理解文章情感发展的线索)〖不经意──吃惊──诧异和震撼──折服、敬畏──蔚然成阴〗

四. 总结。(提问回顾前面讲过的重点)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略)

3.在你所感受到的生命现象中,有什么让你感动的地方吗?(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讨论。)

五. 布置作业。

1.解释预习提示要求积累的词语,并分别造句。

2.回答练习第一题的两个问。

字的敬畏课件 篇2

要达到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好把本文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骤重在课文的整体感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观点,第二步骤重在写作技巧的探究与理解文学性的语言。

教学准备:创设情景,课前欣赏,教师抽检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情境交流导入

(二)文本解读

浏览阅读,提取主句缩写文本,使文章内容、观点一目了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

(三)文本研读

合作探究挖掘主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结构)。明确文体的议论性特点。通过“压缩饼干”解决学案出现的主要问题。

(四)文本赏读

根据学生找出的文章中富有哲理性和思辨色彩的语句进行分析,体会文章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五)文本延伸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如何解决城市发展和自然平衡之间的矛盾。

五、说板书设计

抓住文本知识输入学生头脑的路径,强化课堂学习的要点,利于知识的存储和输出。

字的敬畏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通过诵读感知文章,抓住关键句、品读其中的哲理,理解作者的观点“敬畏自然”的内涵。

3、学习作者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运用其强调语气的作用。

4、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增进对自然的认识,理解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抓住关键句,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观点

2、理解分析课文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学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楼兰古城的繁荣与消逝。探讨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引入课文。【补充资料】:

楼兰,俗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与敦煌邻接,扼丝绸之路要冲。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然而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信大家对上学期学过的《三峡》一篇古文并不陌生,《三峡》一文就选自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古西域楼兰国的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有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下篇课文的内容就是跟罗布泊有关,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下去看看。

提起楼兰古城的繁荣到消逝,我们不得不发自内心的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早在遥远的古代,我们便已经与自然母亲渐行渐远。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对自然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地球上出现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多。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或许,学过这篇文章,我们能有所体会。

二、检查课前预习任务:

1.注音。(请同学上黑板完成加点字注音)

蓬蒿(hāo)

咫(zhǐ)尺(chǐ)

狼藉(jí)

呐(nà)喊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鲲(kūn)鹏

混淆(xiáo)

2.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进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课件出示问题:

(1).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不要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3)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

【明确】:作者的观点 P89最后一段。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4)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明确】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归纳: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小结:从整体上看,前面5个自然段,作者重在讨论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文章从第6段开始讲“怎么做”

(三)学习课文第六至十段。

第六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七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八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九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十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小结:

一:第六段“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一句中读出了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的: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就会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即是“换位思考,以情换情”。思维角度──要换位思考

二:第7段的“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句话中作者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的。行动──应该爱护自然

三:第10段中的“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就是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兄弟。最后一段的“平等”非常关键,这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处事策略。态度──应该平等对待自然

(五)总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然后,通过比较人类与自然的智慧,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继续论述了宇宙是有生命的这一主题,最后得出结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语言品读: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含义】: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

5、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含义】: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6、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宇宙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这一句话能否理解为“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就是自然,我就是宇宙”?这是否是一种天真、狂妄的心态,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含义】: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那么“人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就容易理解了。基于这一认识,那就意味着人与宇宙休戚与共,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同欢笑、同痛苦。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浪迹斑斑的矿空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三、归纳本文行文的特色:

1、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1)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2)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

(3)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显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和感情色彩。

2、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明确]: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

(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指挥并不值得自傲。)

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倔的陷阱。

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作者进一步的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3、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对比、拟人、反问。

(1)对比: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

(2)拟人:“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把宇宙比拟成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接触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3)反问:重点学习学习反问的修辞方法

1、什么是反问?

2、反问的作用?

3、找出文章中的反问句进行体会。

【明确】: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如: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小结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长期以来,人类就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平等呢感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自然是伟大的,它有着深邃,高超的智慧;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四。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带着本课的一些观点预习下节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字的敬畏课件 篇4

1.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北方的狼。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叨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对于如斯聪明的动物,人类怎能不心存敬畏?

被人追捕的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儿狼,为了保护它的幼仔,先是用爬坡延迟了人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做好沙窝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瞒过老猎人的眼睛。

对于如斯聪明大家的动物,人类怎能不心存敬畏!当你举起猎枪的时候,你是否会为自己才是一只“凶残”的狼而羞愧呢?

2.意大利一位女科学家独自背上行囊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她走出沙漠的那一刻,双脚跪地,表情漠然。当记者问她在征服了沙漠后为什么要跪下来时,她告诉记者:“我在感谢塔克拉玛干沙漠允许我通过!”这位女科学家自始至终对沙漠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这是一种非常虔诚的态度,即使她走出了沙漠,仍要感谢大自然给予她这个机会。

3.回想起猎人看到母兔向他下跪乞怜而折断猎枪誓死不再打猎的场景,更加感到生命的庄严。敬畏生命,猎人竟然无法扣动猎枪的扳机,难道不是人类天生的对生命的敬畏驱使他放弃自己原本喜爱的职业吗?

沙丘里傲然挺立的胡杨,在狂风沙暴中用自己的身躯筑成一道铜墙铁壁。还有那初春时期迎风飞舞的杨絮,为了生命的延续,种族的繁衍,不惜一切代价地让自己薄弱的身躯任凭狂风吹拂,只为寻求一方泥土,生根,发芽,成长。有人因为他们热泪盈眶。我想,任何珍惜生命的人见到胡杨、杨絮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

4.传奇的历史是自然最美的回忆。秦始皇横扫千军,焚书坑儒,却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六王毕、四海一”的气概纵然万般畅快淋漓,莫不成一城陵墓,寂寞终生。或许董仲舒的君权神赐才能道出这千军万马的俑像背后隐蔽的秘密。所以古人畏惧,历代君王将相畏惧,而更多的人们任凭时光游走,也绝不摒弃一份敬畏的心情。

5.海子又何尝不渴望淡泊呢?纯真的诗人,不设防的真挚的赤子之心,使海子傲然物外,使一些无病呻吟者汗颜。海子无时不做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遥远的梦,梦想着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在那个思想依然禁锢的时代,这种淡泊注定无法为海子找到真正的真我与自由。海子死得其所,为淡泊而生,为淡泊而死。这是一个终究不曾“淡泊”之人,但他真正值得我们去仰视,去敬畏。

6.很喜欢一本书,叫做《飘》。第一次读完后印象最深的是女主人公郝思嘉与邻居老人的对话。那位年逾古稀的老祖母对从不服输的郝思嘉说:“我劝你,留着一点什么东西去敬畏吧,正如要留着一些东西去爱一样……”当时读后只是唏嘘,现在才真正有些模糊地懂得,“要有值得敬畏的东西”,是箴言。

7.曾经看到过戈壁滩上的胡杨树林,它们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却让我们非常震撼,一棵棵都非常自然、完美,这才是生命最最本原的姿态,它们伫立成一片,死了也不肯轻易拜倒,这种生命,是在其它生命里很难看到的,所以我敬畏胡杨,敬畏它的坚忍的意志和它不屈的傲然。

8.你是否敬畏那些在城市里踽踽而行、离乡背井的民工?他们如同尘埃,充盈在城市的冰冷与漠然里。暗淡的月光下,喧闹而繁忙的建筑工地上,他们的肩膀因勒进绳索而凸起的青筋,他们口中发出的沉闷的呐喊,干瘦的脸颊在一次次用力时近乎狰狞的表情。他们出卖着故土赋予自己的蛮力和耐力,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现实的温饱。

9.在非洲大陆四周的广阔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大马哈鱼。它的孩子出生后,最先得到的食物却是自己亲生母亲的肉体。小马哈鱼吮吸、撕咬着母亲的血肉,显示出求生的本能和没有余地的残忍。此时的大马哈鱼却没有作出丝毫的反抗,只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海水里翻腾,直至变成一具尸骸,旋转,下沉,悄无声息地,埋葬在沉默的大海深处。看完这个故事,我很是震撼,紧接着产生的是一种莫可名状的敬畏之感……

字的敬畏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学生课前做好准备):

绿草如茵,树木成林,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风光的图画。

学生看后谈感受,教师小结: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自然的责任。

二、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三、整体感知: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点明观点的是最后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要求: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不能脱离文本。

教师归纳:

⑴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⑵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五、质疑思辨:

教师激趣: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六、拓展研究:

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5.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一、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对于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只了解了内容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艺术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学习揣摩:

1.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探讨、交流:

⑴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

⑵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性,讲究形象语言、文学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作者运用了对比、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的结论等。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

例: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四、课内练习,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连词组段;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3.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试仿写一段话。

五、延伸拓展作业:

课下读郭牧华的《敬畏头顶的天空》或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写下感想,进行交流。

字的敬畏课件 篇6

一(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二(2—10)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1层(2—4)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不过尔尔。

2层(5—7)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3层(8—10)宇宙有生命,人类处处有弟兄。

三(11段)人应当敬畏自然。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她。这有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字的敬畏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提取关键信息,感知内容,理清结构。

2.品味语言,体味情感;理解反问、对比等手法的表达作用。

3.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内容,理清结构;品味语言,体味情感。

【课时预设】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读“口号”,谈感悟: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

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就是这样的: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征服自然

2、引出课题

在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这些观点是真理,但是有一个学者严春友,他却说“NO”!请同学朗读《敬畏自然》的第一自然段,用文中的词语来评价一下上面这些说法。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3、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1、导学案展示

2、巩固词语(见幻灯片)

三、知内容,明结构

1、请你快速浏览文章各个段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主句),把握各段内容(有中心句的用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就需要你自己概括了)。

知识讲解:所谓主句就是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主句支撑着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提取主句就能提纲挈领地理解全段或全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各段内容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人类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会窃笑。(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挖掘出的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中一定存在远比人类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第5段: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那些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3、梳理文章结构

1段:总体概括--开篇以水滴与大海比喻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

2-10段:具体论述--具体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2-7段)

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的高级生命是物质的另一种生存方式,人类与大自然的其他事物应是兄弟关系(8-10段)

11段:得出结论--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4、课文集要--读短文本:将各段关键句连缀成文。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检测: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明观点,悟情感

1、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认识人类:(1)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取得了哪些骄傲的成绩。试举例说明。

(2)对人类取得的这些成绩,你的态度如何呢?作者对人类取得这些成绩,态度如何呢?

认识自然: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谈谈你对自然的认识。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如何?在本文中,作者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我们认识到,自然是伟大的,它有着深邃,高超的智慧;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2、交流成果

3、导读体味:

(1)把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做一个变式,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段诗一般的文字?--读出敬重之情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

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

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

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

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展示出大自然--

深邃、高超的智慧

(2)读第8段,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这一句式延伸,道出见解,感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内涵--读出敬重之情

①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展现鱼翔浅底、鹰击长空的风姿?

②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有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时空变迁?

③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传出林中枫叶沙沙响?

④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让那“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最末一个句子--读出畏惧之情

A.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B.同学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丰富的联想。请仿写:

谁能断言那干涸的月牙泉最后的一滴水不会是……

谁能断言那成片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

谁能断言那不会是

二、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品味哲理句

本文有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回答。(课后练习二)

1、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是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已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话,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品味修辞句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很多语句运用了修辞,请你从文中找出运用修辞的语句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1、反问(课后练习三)

2、对比

3、拟人

4、比喻

示例:“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

--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比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愚妄无知,“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作者将人类和大自然进行对比,生动的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体验反思

自选角度,以“《敬畏自然》告诉我们---------”这一句式指导学生加以阐述,仿写积累。

①《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类都是自然之子,与万物平等相待。

②《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杰作,像爱母亲一样珍爱大自然,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是自掘坟墓。

③《敬畏自然》告诉我们共有一个家园--地球,请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

④《敬畏自然》告诉我们爱护自然资源,否则“伤心母亲”也会发怒,给人们以严厉惩罚。

四、结语

同学们,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句俗语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你,为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积极行动起来吧!。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各选作两题。

2、课外练笔:以“人自然生r>2、课外练笔: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

字的敬畏课件 篇8

(一)对课文的理解: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来都是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甚至宣称要征服自然。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更是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践踏自然,肆意破坏环境: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地开采等等。当然,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干旱、水灾、泥石流、沙尘暴,还有那可怕的“非典”,这些无一不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郑重警告。所以,人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如何创造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已是新的时代主题,并且直接关系到民族与人类的未来。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诸如《珍珠鸟》等一系列保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相关课文后,在本册中又编排了以《敬畏自然》为首篇的第三单元,它们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科学理性精神,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敬畏自然并不是走向“人定胜天”的反面,而是对“人定胜天”的发展,是对自然的人文性的探究。树立他们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激励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及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树立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对这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散文,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的是“深课浅教”的原则。

字的敬畏课件 篇9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教材分析及设想: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比较,揭示人类应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道理。八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文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是我们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像化,整体把握课文时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

课件展示: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暴减,非典,禽流感……

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类一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无一不是它对人类的馈赠。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大自然也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沙尘暴、泥石流、海啸、飓风……让人类面时时面临着巨大的灾难。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春友老师的文章《敬畏自然》,一同去寻找答案。(板书:敬畏自然)

(一)、解题,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1、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鲲(kūn)鹏      蓬蒿(péng hāo)    狼藉(jī)      咫尺(zhǐ)

深邃(suì)   混淆(xiáo )        相形见绌(chù)

(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向学生进行请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屏幕所展示的问题,依次进行解答。

(1)、对待自然,人类常抱有怎样的态度?

(2)、针对这样的观点态度,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个词语。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根据。

从二者历史时间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二者关系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二者智慧的高低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宇宙已有200亿年历史,人类知识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自然的智慧是大海,而人类的智慧只是一个小水滴。

(4)、作者认为我们人类应对自然持有怎样的态度?

(5)本文由人们常持的态度,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根据,最后得出了结论,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道理的?(运用多媒体动画,以点击关键词的形式,突出“态度”、“评价”、“根据”、“认为”等词语,顺势得出本文的论证手法。)

(设计说明: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教师在朗读中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会在朗读中更用心,既训练了基本能力,又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提示学生进行纵向联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也自然而然的归纳出了文章的说理方法。)

在本文中,有许多句子,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修辞、含义等方面的点拨,并板书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反问等。)

示例: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

明确: “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比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愚妄无知,“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作者将人类和大自然进行对比,生动的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2)、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3)、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明确: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4)、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明确: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5)、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明确: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请同学画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采用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A、B两组,一组提出自己的疑问,另一组做出解答,进行积分竞赛,答案让对方同学满意者得分。这样就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和对问题的解答中,理解课文的内容。)

示例:1、“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设计说明:“美句赏读”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修辞手法、蕴含的哲理等方面品味文章的语言。当然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本文中有些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句对话”这一环节,就是让同学通过对文中的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质疑,然后以竞赛的形式讨论解决,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

1、选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最后一段,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

2、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

设题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有人认为敬畏自然就是把自然奉为神灵,满怀虔诚,任其发展。对于这样的观点,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得出人们对待自然的正确做法并板书: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设计目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敬畏”的含义,归纳作者的观点。

4、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辨的火花,那么,你能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和辩驳吗?

教师相机启发或引导:

(1)、如果说至今人类的成就(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真的有这样的目的吗?

(设计说明:“敬畏自然”的内涵,无疑是本文要揭示的中心问题,我在这一环节中,围绕这一中心问题,从不同角度设置题目,让学生在对题目的思考中,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设计说明:“联通生活”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链接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同学们,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句俗语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你,为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积极行动起来吧!

如果你是“敬畏自然”活动的形象代言人,你准备发起哪些活动来扩大影响,提高大家对敬畏自然的正确认识?请拟写一份可行的活动计划。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最新食品经营规章制度(集合十二篇)

食品经营规章制度 食品规章制度 05-30

纪检工会述职报告通用4篇

纪检工会述职报告 纪检工会述职 05-30

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汇编13篇

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 学校少先队工作 05-30

2024最后的日记(通用5篇)

最后日记 05-30

字的敬畏课件系列八篇

敬畏课件 05-30

问卷调查个人心得体会14篇

问卷调查心得体会 05-30

淘宝客服个人工作总结

淘宝客服工作总结 05-30

[精品]比例的应用教案课件1500字精选

比例应用教案课件 12-06

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9篇

教师业务工作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05-30

述责述廉述职报告九篇

述责述廉述职报告 述责述廉述职 05-30

闪亮的火苗作文3篇

闪亮火苗作文 火苗作文 05-30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