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漂泊作文

趣祝福作文写作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知识,阅读和背诵则能够提升我们的写作技能。有没有优秀的作文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呢?今天我们为大家选取了一篇关于“爱在漂泊作文”的好文章,希望这篇作文能够让您更加自信地面对新的挑战!

爱在漂泊作文(篇1)

1877年,世界史上没发生什么特别重大事件,历史长河按部就班静静流淌着。可对住在德国南部符腾堡的小城卡尔夫的黑塞一家来说,这一年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7月2日这一天,约翰尼斯黑塞及妻子玛丽迎来了他们又一个新生儿--赫尔曼黑塞。

黑塞家族是书香门第,但它与德国其他这样的家庭不同,这里充满着浓郁的国际气氛,祖辈和父辈都作为传教士在印度工作过,所以与黑塞一家交往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人汇集在此 ;家里的用具富有异国情调 ;祖、父辈扎根于西方文化,又熟谙东方文化,家里藏书不但丰,且广,有关东方文化的书籍也印证着黑塞一家的东方情结。

黑塞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接受了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熏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世界胸襟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特征。

黑塞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没上过大学,知识全凭自学获得。青年时在图宾根一家书店做工,整天徜徉在书海里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黑塞的小说《彼得卡门青》出版了,一夜之间,黑塞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小说主人公卡门青是个热爱家乡与大自然的青年,为了寻求新生活,为抖掉身上的乡气,他走进了大城市,但在这里他并没找到自己的归宿,最后还是重返家乡,再次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那里扶贫济困,做些有意义的实际工作,从中找回了自己。

黑塞和他笔下的人物卡门青一样不喜欢城市生活,而是喜欢农村。贴近大自然、远离尘嚣可使他心旷神怡,能让他潜心创作。在他27岁时,黑塞娶了一个钢琴家做太太,婚后他决意从城市迁往农村,把家置在博登湖畔的盖思霍芬。租的新宅是一个农家,黑塞把房间布置得古朴典雅,书香流溢:深红色的房梁,本色的护壁板,沿着墙壁一溜粗糙的长凳,盘旋而上的木板楼梯。书房四周堆满了书籍,书桌宽敞朴陋。新宅环境静谧宜人。推窗眺望,满眼碧水波光,绿树青山。窗下是一溜花坛,闲时黑塞在这里侍花弄草。农村的生活简朴致极,什么现代化设备也没有,村庄交通也不便,但这古朴的生活正是黑塞所希望过的,它给了黑塞一种有家的感觉。温馨和睦的气氛笼罩着这个家:男主人在书房里读书写作,一篇篇美文从笔端涌泻。女主人在隔壁房间弹琴自娱,一支支美曲从指尖流出。

黑塞知足了,他陶醉在幸福之中。然而再美的音乐也有不和谐之音,再美好的生活也有苦涩。黑塞有时从心底升腾一种疑惑,他问自己:你到底幸福吗?这一问是作家的不祥预感吗?是婚姻悲剧的序幕吗?

博登湖以它秀丽的风光吸引着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这些人又给美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黑塞与居住在这里的一些作家保持着友好的邻里关系,他与朋友们在一起作,闲谈,畅饮,捕蝴蝶,从事园艺劳作,其乐融融。

哪个诗人不喜山爱水,让大自然陶冶情操?黑塞也不例外。他是个漂泊的诗人。黑塞的生活稳定,居有定所,时而外出旅游一下,何谓漂泊?其实人就是一辈子扎根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个漂泊者,如果他的心在漂泊,总也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找不到精神家园。虽然黑塞跑过世界许多地方,但他更是这样一个心灵漂泊者。世界那么大,他却不能为自己不安的灵魂找个安顿之处,他虽在家中,身在故园,可孤独感始终缠绕着他,于是黑塞上路了,他要走出家园,远故乡,去外面世界寻找精神的幸福家园,要找到心灵的故乡。可真身处外面世界时,他又发现那里并不是自己想找的乐园,那颗心仍旧被故乡拴住了。就这样,黑塞一生都在寻寻觅觅,一生都在路上,他为这时期的一本诗集命的名字就叫《在路上》。

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前几年,黑塞和朋友们常常出游,意大利留下了他的足迹,瑞士的山水中有的身影。仅19这一年,有五个多月他都在漂泊中,19,黑塞竟有半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最后病倒他乡,动了手术,卧许久,当他返回家乡时下定决心窝在家里,可几个星期一过又游兴大发了。世上有的人追逐金钱,有的人追逐美女。黑塞外出追逐什么呢?“我们爱旅游的人追逐的是抓住体验一下大地母亲,与她合而为一。”他无法安顿他那颗不安的心,他要听从他内心的声音,不管它将带他去何处,他都愿听从内心的呼唤,哪怕前方是黑暗一片,哪怕等待他的是失望,于是他决定去印度。19夏,他与一个画家朋友登程远行了。他要去外祖父母和父生活工作过的国度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小时候外祖父书籍里散发出的东方文化的韵味,更主要的是想摆脱西方的文明,去寻找心灵归宿。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印度之行时说:

“我的旅行是一种逃避。我几乎带着厌恶逃离欧洲,我不喜欢它缺乏审美能力,它的庙会般的喧闹、它的匆忙不安、它的愚蠢的享受狂。”

他要到印度去寻找拯救欧洲的药方。可他失望了,因为他在印度看到的是被欧洲文明湮没的殖民地文化,它失去了东方文化原有的魅力。黑塞明白了,西方虽被放逐出天堂,而且已染沉疴,但东方文化代替不了西方文化,重返天堂、重归回家之路不在东方,而在西方自己脚下,他将希望寄托在西方文明的未来。当然这个认识过程需要时间,是经历苦难、不安、困惑乃至绝望后感悟到的。

19,黑塞迁居至伯尔郊外,定居瑞士。新居远离闹市区,安谧,美丽,具有乡土气息。屋前一棵参天古树为屋子遮挡阳光,屋后一口美丽的石井里水声潺潺,花园两侧果树成行,朝南的游廊紫藤缠绕,远处有群山迎接,近处有树林问候。新居各方面都符合黑夫妇的居住理想。

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两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摧毁了黑塞那田园般的生活,平和安康的日子笼罩在战争阴霾中。男人工作上过度紧张,精神上绝望,且陷入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始终保持的自由与独立性受到挑战。小儿子则缠绵于病榻,给黑塞夫妇带来沉重的负担。女主人承受不了生之重,精神与身体被生活打败了,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金钱短缺,各种供应跟不上,有时连电也没有,全家除了黑灯瞎火地闲坐着外,没有什么办法对付黑暗。黑塞现在面临的是荒凉、寂寞、孤单、绝望。他真恨不得插翅高飞,远离这个幸福被完全埋葬的苦巢。

战争的心理就是狂热与疯狂,但黑塞在战争中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与理智。他的立场很坚定,那就是反对沙文主义,抵制野蛮,捍卫和平。他自己不为战争摇唇鼓舌,看到同行们用笔为战服务心里很难过,他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他要站出来唱唱反调了。难道他不知道独唱反调会触犯众怒吗?他知道得很清楚。可在大是非面前他哪能顾及这个?他曾说过,作家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良心,“作家的良心是作家必须遵守的惟一法则,规避这个法则会有害于他及他的创作。”正是这种作为作家的正义感和作为人的良心不可能让他沉默,于是他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政论、公开信和呼书。战争爆发的当年,黑塞就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了《朋友们,别唱这种调子!》的反战文章。这是席勒诗《欢乐颂》里的名句,后来贝多芬将其用在交响乐中。黑塞借用席勒的名句来反对极端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提出了“爱高于恨,理解高于对立,和平高于战争”的主张。他呼吁各参战国的作家们保持理智,不要用笔为战争摇旗呐喊。哪知这篇不锋芒的批评文章竟在德国掀起一阵轩然大波,黑塞因反战的理智立场而贾祸。除了两个朋友敢站出来公开支持黑塞外,其他朋友都与他断了交,背离他,攻击他。一时间“叛徒”的帽子向黑塞飞来,诽谤的匿名信纷纷寄来。德国二十多家报刊开始围攻他,把他骂作卖国贼”,称他是“没有祖国的家伙”,是“信念流氓”。 出版商也中断了与他合作的关系,声称“一个具有如此卑鄙意识的作家”他们完全不需要。更可怕的是,黑塞的个人生活也受到了严密控制,他被窃听,被监视,被侦查。战争不仅用枪炮进行,也用语言文字。黑塞虽有幸躲避了前线的枪林弹雨,却被文字织成的密集炮弹击得遍体鳞伤,就因为他作为有良心、有正义感、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作家说出了对这场灾难的认识,呼吁有识士不要宣扬仇恨、传播谎言、颂扬这场人为的灾难。 世界大战以发起非正义战争的德国的失败而结束是必然的,其实黑塞早已预料到这个结局,所以对战败消息丝毫不感惊讶。随着战争的结束,他的烦恼也全都被扔到了战争废墟上,恶梦醒来后他要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再纷乱也不是他的事情了,他完全沉湎于自己内心和个人的命运之中。于是,他离开了居住七年、没给他带来什么幸事的伯尔尼的老屋,迁至蒙太格诺拉村,缩在这偏僻的一角当起了隐居者。这时,黑塞的私生活也有了变化,他已是孑然一身,与妻子正式分居,远离了孩子。他全部的家产就是随身带来的书籍、衣服和写字桌,当然还有他的思想、精神与智慧。

黑塞虽然在战争中遭到许多不幸,但他没有消沉,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又有了信心。他尽情拥抱自由、空气与阳光,享受着远离世界尘嚣的宁静孤寂的生活,享受着工作给他带来的乐趣。这时的他突然对绘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画笔给他带来全新的欢乐,尽管朋友们对此不理解,但黑塞痴心于用颜色涂抹的世界,常挥毫泼墨。学画的第2年,即19,他就出版了一部诗画集《画家的诗》,这一年出版的《流浪》也是一部散文、诗歌和水彩画的。《流浪》是黑塞在阿尔卑斯山漫游的果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在身后散尽,但仍在诗人的心头继续弥漫,他的心乱糟糟,沉甸甸的,带着许多疑问、困惑、愿望与感受,诗人上路了。他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中,让心与天地对话,把情思撒在山水间。

诗人的脚上路了,心也上路了,他一路行来一路思,触景生情,意随笔到,文字图画中既散发着大自然的清香,又洒落出内心的感悟与思索。

与永恒大自然相遇使诗人深感生命的短暂,“我的生命之树,/落叶纷纷。……今天还在燃烧的,/转眼间,就熄灭。”可诗人并不惧怕死神,他对死神高喊:“来吧,亲爱的,我在此地,/带我走,我属于你!”因为诗人知道,生命之花凋谢后定会在墓地上再度开出更加灿烂的生命花朵,因为一切都会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会孕育出新的生命。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诗人的感受力增强了:“我微笑了,不只是用嘴。我用灵魂,用眼睛,用全身的皮肤微笑,我用不同于从前的感官,去迎那向山上送来芳香的田野,它们比从前更细腻,更沉静,更敏锐,更老练,也更含感激之情。”

黑塞懂得把诗情画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另一个大文豪纪德读到《流浪》集后称赞不已,说它散发着“大自然的清香”,“与外部世界完全和谐地融为一体。”

黑塞用颜色涂抹着他的梦幻,他说 :“既然我没时间作诗与思想,就在业余时间开始作画。……我不会去竞争,因为我画的不是大自然,只是我的所梦。”他对绘画的钟爱也丰富了他语言的表达力,使其更有感染力,更富有色彩。“我给湖水一抹普鲁士蓝,给村庄涂点金赭色或那不勒斯黄。”你说这是用语言描绘画,还是用颜色涂抹着语言?

黑塞在蒙太格诺拉乡村结庐隐居后悠然自得,居有漂亮的房子和花园,交有同好的朋友。除音乐外,绘画始终是黑塞的最爱。他在炎热的夏季穿村走巷,深入树林,见到美景画板一支,把旖旎风光固定在纸上。到了夜晚,酒肆饭庄是黑塞偶尔光顾的地方,更多的时间他偎依窗前,眺望夜空,深思冥想,夜晚不能用画笔了,就“用语言唱着这美丽绝伦的夏日歌”。外面世界仿佛已离黑塞远去,他仿佛生活在用画笔与纸墨打造的世界中,这是一个童话世界,是一个没法与现实吻合的世界 :树有脸,房子露有笑容或眼泪,或者翩翩起舞。

蒙太格诺拉乡村远离大城市,生活自然艰苦,再加上稿费因货币贬值变得没几个钱,黑塞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小文人”,根据他在给一个朋友信里的描述,他一身旧西服穿得边都起了毛,秋天到时只能从树林里找些栗子果腹。日子虽然艰辛,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却可以安其居,乐其俗,黑塞觉得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岁月很美好,很有成果。“仿佛从历时几年的恶梦中醒来,现在我吸吮着自由,空气,太阳,孤独和工作。”

1927年发表的小说《荒原狼》是黑塞创作生涯中个重要事件。这部作品刚发表时并没被人看好,反响平平,甚至遭到拒绝,但现在它已成为经典。 主人公哈勒尔,知识型的中年男子,最大的享受是读书与思考。哈勒尔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动荡的世界中,在旧的文化大厦已坍塌、新的文化大厦尚未建立起来的虚空中彷徨,心灵随处漂泊,找不到安身之处,就像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的荒原狼,…… 他胆怯孤独,粗野豪放,急躁不安,思念家乡,无家可归……”他孤独着,是因为无法与这个缺乏精神的市民社会融为一体 ;他痛苦着,是因为他像所有天才一样把人生看作苦难;他彷徨着,因追求探索的目标不明,找不到人生的积极意义,痛苦与彷徨有时将他推向精神崩溃的边缘。他偶然来到一个魔剧院,在这里他认识到,现实世界(战争,金钱,技术,市侩,伪艺术)都是表面现象,在它们背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不朽的精神世界,这是个高尚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世界,是个积极的、超个人的世界,是和精神生活匮乏、物欲横流的市民世界相对立的世界。在这个与物质世界相对而立的精神世界中生活着不朽者,他们的精神是人类永恒的财富。知识分子只有通过不朽者才能克服精神危机与市民心态。不朽的精神才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它是美好的,高尚的,是真正的文化,而商品文化,机器文化是伪文化。

他心灵遭遇的痛苦是新旧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正像书中所说:“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古代的文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消退,商业,机器,庸俗取代了精神。有良知的、有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是不能适应这种文化的,所以哈勒尔只能身处这个现实世界而心灵到处漂泊,无处安顿这颗心。荒原狼的精神危机就是知识分子在动荡、转型时期的心态,黑塞形象地用荒原狼这个形象描述了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要说黑塞挺“残酷无情”的,他用那只笔做刀,把主人公哈勒尔的灵魂剥离得毫末毕现,令人不忍卒读。黑塞就是知识分子灵魂的解剖师,把哈勒尔的灵魂血淋淋赤裸裸地展给你看。他笔下的主人公那种灵魂分裂的痛苦,他经历的精神炼狱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

黑塞的《玻璃球游戏》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创作始于1931年,终于1943年。这部作品对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近四十万字。

小说主人公克乃希特从小聪明伶俐,刻苦好学,他被送到了“卡斯塔里恩”里的精英学校。克乃希特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与训练,他汲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不仅熟谙西方先哲们的思想,也能灵活运用《易经》。他刻苦学习集世界文化之大成的玻璃球游戏艺术,最终成为游戏大师,并担任了精神王国的领导重任。他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可内心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致开始怀疑这个精神王国存在的合理性,决心返回现实世界中去,从事有社会意义的教育工作。最后在与一学生游泳时溺水身亡。

1946年是黑塞文学创作的收获之年。这一年,他登上了世界文学奥林匹克最高领奖台--摘下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黑塞自从搬到蒙太格诺拉以后,几乎就没离开过。1962年,85岁高龄的黑塞已接近生命的终点站。在他即将告别人生舞台之际,蒙太格诺拉村又给黑塞罩上最后一个光环,将他命名为蒙太格诺拉荣誉村民。8月8日晚,黑塞还听了一首莫扎特的钢琴曲,上床后,像往常一样,妻子给他朗读。第二天早上,黑塞因脑溢血溘然长逝,文苑一颗璀璨之星陨落。

黑塞逝世了,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续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三种语言,有七百四十二种译本,仅在印度,《席特哈尔塔》就被译成了十二种方言。

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然而自六十年代中起黑塞渐渐取代了海明威,一时成了美大众的文学崇拜偶像。特别是《荒原狼》,它在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摇滚乐队也取名“原狼”(今年这个乐队将在黑塞纪念活动期间去德国演出)。一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在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尔成了他们的楷模与偶像。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东方同样受到读者的爱戴。黑塞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某些日本人称为“追求真理的英雄与先驱者”,他的作品在那里深受读者欢迎,读者还成立赫尔曼黑塞协会以系统研究他。一位日本青年在给黑塞的信中告诉他:

“我越是读它们(指黑塞的作品),越是发现自己在这些书中。现在我相信,了解我的人是在瑞士,他总在注视着我。”

黑塞作品在我国的评介始于二、三十年代。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赫塞(黑塞)的《纳尔西斯与哥尔孟》(今译《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单行本--中篇小说集《青春是美好的》。然而遗憾的是黑塞的名字从此销声匿迹,对他作品翻译与评论中断了十年。

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文学奖后,许多国家都出现了“黑塞热”,然而在中国黑塞却没“热”起来,对他的关注只是个别现象。当时的文学期刊上只发表了为数不多的黑塞作品译文,大多是从世界语转译的。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才真正把黑塞“吹”到中国读者面前。虽然中国没有像日本和国那样掀起过黑塞热,但许多读者对他的作爱不释手,百读不厌,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年轻女家袁筱一曾把黑塞读了二十遍。认识黑塞是她在少女时期迷茫困惑之中,她当时内心软弱,孤独寂寞。一次偶然,她读到了黑塞,从此,黑塞伴随着她由少女长大成人,帮助她领悟了生命。

作家刘毅然也对黑塞喜爱有加,他的小说《我的夜晚比你们的白天好》就是以黑塞作中的一句话作为题记 :“我除了要想按照我内心自然产生的愿望去生活之外,别无他求。这为什么如此艰难?”小说男女主人公因黑塞而相识,因黑塞而相爱,因为黑塞说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

黑塞之所以受到各国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与知识分子的青睐,我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黑塞虽然是瑞士籍德语作家,但他是属于世界的,这不仅指他在声誉上跨出了瑞士边界,名满全球,而且也指他那包容世界许多民族文的襟怀。所以作家在东西方都能找到知音。

二是黑塞作品始终体现人文关怀。黑塞承继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思想,为个性的解放而呐喊,所以黑塞说他是“个体、灵魂与良心的律师”。他关心的始终是个体的命运,是个体心灵拯救的问题。他的一句名言是:“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维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而我直面个人。”他笔下的人物有顽强的个性,他们虽然在黑暗的现实中碰壁,但始终抗争着,在经历了心灵磨难与精神炼狱后最后找到了精神乐园,寻到了内心世界与外部界的和谐。

爱在漂泊作文(篇2)

飞翔是翅膀的梦想,游泳是鱼鳞的梦想,行走是双脚的梦想。而心的梦想,则是在那广阔的天地之中。

我是典型的矛盾型人格,炽热与冷淡在我身上并存,因而,我能够比别人多出一双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曾经有人问我,这个世界究竟需要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这个世界,无疑需要由现实主义者去建筑,但也需要由理想主义者去规划,我无意去探究这个无解的等式,只因为——理想是现实的航向,现实是理想的根基。这,就是我的答案。

我出生在落雪的季节,雪花也许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生灵,洗涤着世间的污浊,不久,春天来临,春天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就是在这个季节,我趴在桌子上,做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梦,我开始第一次思考我的人生,我开始第一次感知漂泊。我的人生总是充满了惊叹号。偶然间看到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于是怦然心动。

年轻的心就这样踏上了征程。漂泊,是我的命运,思维的广阔注定了旅途的艰难,从繁华的都市到古朴的乡下,从深深的小巷里到幽密的草丛中,从斜横的树枝上到昏黄的路灯下……心的脚印留在了天涯海角,那淡淡的清香中饱含着我弄弄的思念。漂泊在四处,风餐露宿,举目无亲,撑住天空的是双手,抵住大地的是双脚,就这样流连于变换的场景之中,带着初生的情感去阅读者神圣的生命,总是尝试与心灵对话,就像在和一个智者交谈。后来啊,年轻的心,就这样,怀揣着无畏的梦想,穿梭于各个角落之间,也许有一天你会看见一个行者痴痴地行走在圣洁的天梯上,那会是我。漂泊是我的命运,也成就了我的人生。

小时候,总是恐惧黑暗,不如说是恐惧孤独,后来啊,在黑夜中,我学会了思考,于是,我的内心有时会是孤独的,有时又会是沉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同样一件事物有许多不同的感觉,也许,上帝不仅为我留下了一道门,还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从两种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有时矛盾,有时和谐。人大概有三种性质:神性,兽性,和人性。我想,兽性代表了原始的欲望,而它受到代表着理性的神性压制着,彼此针锋相对,这样不好,就有了人性来调节,像一条模糊的分界线,我就踏在这条分界线上,用心去解读人生。

每一次坐在影院内,想一个孩子期待着拆开礼物那样欣喜地看着电影,影片终了,灯忽然亮起,那时候,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袭上心头,然而,推开门的一刹那,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天空是飞鸟的归宿,大海是游鱼的故乡,漂泊是人生的旋律。这就是我对世界的认知,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感知,而我的心,依旧会漂泊在这广阔的天地中。

爱在漂泊作文(篇3)

昨夜月光依旧,但少了几分风韵,今宵问天几何?苍茫中泪眼潸潸……

飘飘然间,我走了,离开这个混沌初开的大地。清晨第一缕柔光抚过这个沉寂的土地。但猛然间,一粒粒晶莹的露珠在晨曦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仿佛苍茫大地睁开了它那双惺忪的眼,在朝霞的目送中,我踏上了离乡的旅程。

第一次离开这方安逸的乐土,心中的愁绪掩埋了渴望能够已久的激动。乘着小舟,荡漾在这片充满回忆的碧波上。波光粼粼的湖面,如少女秀发般轻柔飘逸,或许这片湖水是位容光焕发的少女。还有那纤细的手指和岸边的垂柳交柔在一起,仿佛在互吐心声,又好似在闺中窃窃私语。

正午的阳光少了几分柔和,却多了几分明媚。顺流而下,我渐渐远离了那萦绕在心头的一江春水,而眼前的江面脱离了故乡的清秀,黄澄澄的,更似一潭泥水,或许其中还夹杂着故乡的泥沙。我忽然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惧,害怕自己在前方曲折的峡谷里迷失方向,更怕在经历了山重水复后迎来的却是一潭死水……但湍急的河流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仿佛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儿,扬起风帆航行在滔滔浪头之上。尽管前方路径绵延无尽头,但等待他的,将是理想,将是希望……

第一次踏上未知的旅程,心中除了激动,更多的是迷茫,两岸巍峨的高山肩并肩依靠着,似乎在侧耳倾听这如天籁之音般的澹澹河水拍击礁石的声响,又好像目视着前方,嘹望天边无际的苍穹。在众山的包围中,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沧海一粟,可能在转瞬间就被时间化为泡影。

一轮红日在一片静默中徐徐升起,又在一片灿烂中落下帷幕。但弥留的余辉却格外引人注目。那仅容得下一条峡谷的小小天空,此刻正铺陈着绚烂的色彩。山的最东边依稀可以看到几颗明星点缀着深蓝色的半壁天空。此刻的娇月,宛如羞涩的小姑娘在那片深蓝色中若隐若现。深蓝色的边缘是一层暗灰色。暗灰色向西褪成浅灰色。而灰色的边缘依旧映衬着落日的余辉。如此鲜明的色彩,岂能是一幅水墨画所描绘得了的?第一次陶醉在这梦幻般的天境,是游子在他乡寻觅到一丝安慰。

夜无眠,唯有月光相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第一次漂泊在异地他乡,第一次感受到背井离乡的苦楚。前方是一片渺茫,故乡又已远在天际,苍茫中又是一片泪眼潸潸……

爱在漂泊作文(篇4)

人类只要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地球乡民的职责。废物分类,把废物送回自己的家,不要让不幸的废物小宝宝哭着在大街上漂泊。

废物这个不幸的孩子被人们乱扔在大街马路,山河江水,在人们日子的陆地上被乱扔,废物无处不在。废物也是暴脾气,被乱扔在大街上天然也不会满意,愤恨的废物们也对人类发脾气,开端报复。严峻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存环境。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污染,人们饮用的水不再洁净;导致许多蚊、蝇、甲由和老鼠出没,人们不停地换上疾病,直到死去;还导致废物爆破事端不断发作: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进步和由露天涣散堆积变为会集堆存,只选用简略掩盖易形成发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60%以上的城市日子废物首要是由小区居民的有机废物二次污染后所发生的,也就是说,小区有机废物的不断增多是城市日子废物不断添加的源头。所以千万不要把废物乱扔在外面,不然受伤的是人类自己。

那么废物该何去何从呢?

废物共有四个家,每个家都是方形桶。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等废物要轻放在标有可回收废物的桶里;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一定要放在标有有害废物的桶里;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抛弃食物等易腐性废物。首要包含剩饭剩菜、瓜皮果壳、花卉绿植、过期食物、肉类碎骨、茶叶渣、中药药渣等一定要放进标有厨余废物的桶里;快餐盒、餐巾纸、湿纸巾、卫生间用纸、塑料袋、食物包装袋、污染的纸、烟蒂、纸尿裤、一次性餐具、大骨头、贝壳、花盆、陶瓷等要放入标有其他废物的桶里。把废物送进自己的家,为了你我他,废物分类,人人有责。

但丁说过“世界上没有废物,只要放错当地的瑰宝。”;安迪教父也说过“废物被捡起的时分更有价值。”废物分类是一种新时尚,废物也有自己的家,协助漂泊的废物找到合适自己的家仅仅举手之劳。让我们积极参与废物分类,共创社会夸姣环境!

爱在漂泊作文(篇5)

在盛夏的阳光里,我的心如浮尘,缥缈无依,难以落定。

工作上的忙碌还在继续,军看到我那锲而不舍的劲儿,有些心疼,怕我累坏了,劝我放弃但我不愿,相信自己能行,想让忙碌中的自己能让生活变得更充实。

去理发店,坐下。打算将头发修剪一番。长发,是我所爱,我却无缘承载太长的发丝。不想让自己显得颓废,我愿意修剪成披肩发。因为头发的小小变化,会让我对生活多一些热情。就这样,美丽从头开始。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将心情隐藏起来,我不愿把它诉诸文字。立秋后,一些人,一些事,让我深有感触。。。因没有给似水般的年华,用文字留下多少印迹,我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淡淡的惆怅与小小的`空洞感,我不愿让心,漫无目的地漂泊...

我喜欢文字,文字里的美丽与忧伤,文字里的快乐与哲理,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拨动着我的心弦,读着别人的文字是一种享受!矛盾、彷徨、徘徊、挣扎、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总是从文字里寻求力量与启示.我总是努力调控自己,笑着流泪,含泪微笑,我要宁静,心的宁静,快乐的宁静。我可以平凡,但我不愿意无所事事;我可以渺小,但我不可以毫无追求;我可以忧伤,但我不能让忧伤陪我过夜…

给自己一份淡然,让心花在宁静中美丽盛开,不受季节轮回的影响,这是我的坚持,也是我的努力。我喜欢平淡生活,喜欢那份与人无争的宁静,我也喜欢生活中美丽的涟漪与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那么,我想用心来书写每一页,但愿我的心,不再漂泊,不再流浪,有了心的宁静,我便在键盘上舞动起我的手指……

心,就此尘埃落定,不再漂泊!

爱在漂泊作文(篇6)

缓缓推开尘封已久的木门,伴着苍凉的开门声,一束阳光箭一般直射进来。放眼望去,雨后的天空是那样的湛蓝,阳光是那样的明媚,白云是那样的纯洁,彩虹是那样的绚丽,绿叶上的水珠是那样的闪亮,那样的晶莹剔透。那样冰凉、清爽的和风迎面拂来,沉睡已久的心灵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段旅程;它随风飘荡,任凭天涯海角?

飘啊飘!顷刻间,它来到了一个冰雪覆盖的、银装素裹的世界。一位母亲在鹅毛大雪中赶路回家,路上的行人已不多,只留下一对对匆匆的脚印和寒冷的风雪。在家门外,母亲听见孩子在屋里的喊声。门一开,孩子便涌向母亲的怀里,但被母亲叫住。母亲拿起抹布扫掉了身上的积雪,才抱起孩子,把他靠在自己最温暖的怀里。哪怕只有一点的寒冷,母亲也想把它驱散……

沉睡的心灵,还是在继续沉睡着。

飘啊飘!一瞬间,它来到一个半米多深的宽阔洞穴前。一只青蛙不知为啥掉进洞穴里去,正使劲地往洞口跳。一次又一次,都滑落了下来。这只可怜的青蛙跳得出来吗?也许吧……青蛙还是一个劲地往上跳。好几次,都离洞口只有几厘米,可又力不从心,功败垂成。渐渐地它没了力气,越跳越低。太阳西沉,那只无助的青蛙还是在努力地往上跳……

沉睡的'心灵已经蠢蠢欲动了。

飘啊飘!转眼间,它来到了一个充满哭声、哀叫声的世界里》。这里曾经是绿水青山,是人世间最美的天堂;这里曾经草木丛生、鸟唱蝉鸣。但,几个月前,这方幸福之土被无情的而可怕的海[,夺走了它往日的那份宁静、那份快乐,留下的只是凄惨的哭声和生离死别的哀伤。望着那一个个瘦骨嶙峋、孤独无助的可怜儿们,在他们黑黝黝的脸上的那双已经失去光彩的眼里,可以看到海啸带走他们至亲和朋友的可怕情景

它看到那土黄的墙上的那一幅幅充满思念的画,上面画着他们的家人、朋友,画着海啸来临时的情景,画着他们未来的美丽家园。那是孩子们的寄托,孩子们的希望,孩子们的思念。那种思念历历在目,深刻而抹不去、忘不掉。他们向往美好生活,那种对生命的执着,对家人,对朋友的想念使他们坚强的活着。他们坚信――在另一个天堂的至亲会用虔诚的目光替他们祈祷!

沉睡的心灵望着这种种的感情、思念、信念,已经开始苏醒了。

飘啊飘!它随着清风伴着花香继续飘,漂到一个雨后的蓝天下,在那湿润的土地上停下来了,停泊在那美丽的地方,伴着它的还有那明媚的阳光、绚丽的彩虹……

老师点评:对生命的思考是一个大课题,对心灵的拷问是需要勇气的。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从这样的角度行文,也许显得有些吃力,有些稚嫩,但是作者怀着对不幸者的同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睁开眼看世界,忧郁的目光掠过荒芜的田地、灰暗的世态、受难的人们,作者期待世界变得更可爱――人人都能充分享受“明媚的阳光、绚丽的彩虹”。

爱在漂泊作文(篇7)

不知不觉,时间的步伐已在我的眼皮底下匆匆而过。两天的假期就这样从我的指尖悄然划过。妈妈已为我准备好了上学的衣物,可临行时总觉得还是忘记了什么,于是又将物品仔细查点后,直到确定都齐了才上了车。上了车的我心里还是有一些惆怅,有一些说不出的感受。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车开了,将头探过玻璃,妈妈仍像往常一样微笑着我招手,妈妈那如丝的秀发在风的吹动下翩翩起舞。就在将头转过的一瞬,妈妈的身影渐渐远去时,我明白了,我们忘记的不是什么物品,丢下的也不是什么书。心中的些许惆怅是对家的不舍,对父母的依恋。

很喜欢刘墉先生的一句话“爱,就注定了一生漂泊。”可又不怎么明白为什么爱了,还要漂泊。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在漂泊了,才会牵挂起年迈体衰的双亲;才会想起家的温暖;才会体验那超越空间的爱。

想想处在紫陌红尘的我们,接受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多了,我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妈妈在我将要外出谋生时而独自一人悄悄落泪。是爱,是妈妈对我的爱;是不舍,是妈妈对我的不舍。

因为有了父母的爱,纵然是在天南地北,我们也会随爱成长;因为有了对家的依恋,才会在离家的一刻时心中不免有丝许的惆怅;因为有了家,我们才会漂泊。

有时候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那天空中翱翔的风筝,父母的爱就是那牵着风筝漂泊的线。因为有了她,我们才会飞得高、飞得快、飞得稳。

窗外的树木不停地向后飞去。坐在车上的我不禁感慨:爱,就注定了一生漂泊。

爱在漂泊作文(篇8)

世界永远像风云一样变幻无常;人生就像浮萍追水,不可避免的会掉下去。但是为了证明,也为了表达,大家都在寻找。有的人很快找到了住的地方,有的人看着远离桃园的地方,仍然不知道该去哪里。

古往今来,圣贤往往孤独,饮酒者无从解释。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回去的路,他们的心属于哪里,他们的灵魂依赖哪里。他们可能会哀叹命运给了他们那么少,但谁知道,这条漂泊的路才是他们真正的归途,是这条路成就了他们的人生。

风尘沙迷古道,影却渐远。

真正的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和尚。没有悟空的帮助,西游记那么长。不是斩杀恶魔的神力,只是永远埋在心中的虔诚,让他在风沙弥漫的茫茫沙漠中一次次站立起来,整理好自己的长袍,孤独前行;只是古道的背影,留了一辈子,被时间遗忘,却被历史铭记。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更像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在人们的心中生出千万种情怀。西游是玄奘精神的归途。假设路上的满足和快乐早已榨干了艰辛和痛苦,漂泊就像回家。

远山深谷空语,春秋寂寞稍纵即逝。

徐霞客又踏上了另一段漫长的征程,此时所有同龄学者都在“对世事充耳不闻,只念圣贤”。在远离民众的蛮荒之地,尝试常人永远无法想象和感受的'艰辛。在我们看来,真的是很大的痛苦和煎熬,但这种漂泊正是徐霞客所向往的。从完成一次震惊世界的旅行到写一本传世奇书,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在奇山异水中,他鄙视飞逝的时光,鄙视尘世,深知游山玩水是自己的归途。流浪期间,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自己的人生。

战剑红尘,吟游醉青山。

李白的回归不在于世俗官场,而在于山水之间的漂泊。明知道“摇滚高不可攀”,何苦去“俯首称臣”、“不快乐”!虽然去乡下不是我想要的,远离红尘有点无奈,但这些都让李白成为一个更值得尊敬的超脱和大度。要不是这种强行流浪,李白的醉态和癫狂就不会这么淋漓尽致的流露出来了。李白在漂泊中走向完美与辉煌,也装点了盛唐诗坛。

其实每个人都注定要漂泊一生,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对此,何必苛求。路上,路上。

爱在漂泊作文(篇9)

我相信我伸手就能触碰蓝天,

我相信我只要用心会有我有的东西。

我相信梦幻,我相信我伸手就能触碰蓝天。

我爱音乐,为此努力,我矫情我喜欢关心每一个人。

我是个执着的孩子我不喜欢输给别人就算是自己最亲的人。

我是个爱耍小脾气的孩子。即使我一步一步的长大。

我喜欢沉溺在回忆中。我是个不敢接受现实的孩子。

陪我长大的地方。我离不开这里,陪我长大的朋友我永远不想离开你们。

我喜欢每年这个时候写日志谢谢朋友们陪我走过这一年。今年也不例外。

我矫情。我多情。我喜欢管你们的生活。我喝醉了不自觉的什么都说出来了。

我只是这样的普通小孩。一个相信我的蓝天一直都在的孩子。

我用大把大把的时间给了伤口。

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等待这个伤口的愈合,

慢慢的发现时间才是良药,

我的快乐我的悲伤在每个小时每个对的时间出现。

我阴晴不定,我百毒不侵,只是自己骗自己。自己哄自己。

我不喜欢快乐因为有悲伤。我不喜欢悲伤因为有快乐。

这样悲伤创伤的伤口大大小小都印在了心上。

每一刻每一秒刺痛我的快乐。

我喜欢快乐。因为笑容可以让阳光更加明亮。

我喜欢悲伤。因为伤口可以让黑色更加显眼。

我是悲伤与快乐的交子,我更加诠释了悲伤和快乐的特点。

一种危险的漩涡,我不想离开,这个漩涡叫做回忆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15年都在一个地方长大。

15年都陪一些人吃饭聊天喝酒玩游戏。

15年储存了快乐。流露了悲伤。

长大我的我们成熟了。但是还是少不了孩子气。

我们分离了各奔东西。但是回忆永远扎根在这个城市。

我每当回来的.时候就非常开心。因为这里植满了我的悲怆和快乐。

这里的每一家店每一丝空气每一片蓝天每一步马路都有我们15年的记忆。

我爱这里,我永远走不出这里的回忆。

青春是个游戏,而我们是游戏的一部分。

经不起这游戏的洗礼,一颗心玩的千疮百孔。

当我们初三才知道了学习的重要。

当我们分离了才知道每个人的好。

时间很快转眼就到了2013年。

当时稚气的我们发誓爱情要一辈子。

友谊签订终生,就算是下辈子也要一起玩耍。

就这样转眼消散了被时间的利刃斩断了。

当时稚嫩的我们早就一点点成熟。

知道抓住时间。知道一点点安排自己的命运。

知道有些诺言是不可能实现的。

知道要坚强。知道某些东西不能强求。

就像时间永远接不上命运,

青春这个游戏。洗礼了我们至少只是我们。

这个游戏我永远相信所谓的爱情和友情。

但是我的一颗心早已在小时候被我玩的千疮百孔。

我宁愿用生命换你们的一生平安。

我爱的人,即使很怕死,但是我喜欢你们为我开心。

如果你们开心没有我。我会带着我的回忆去流浪。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走来走去。

看陌生的人想起来布满灰尘的回忆录。

看陌生的天空伸手触碰忘不了的是回忆中的白云。

看陌生的城市一个人熟悉一辈子。

如果我爱的你们不需要我一样能开心我会选择离开。

带着回忆带着悲伤带着包包里的记事本走遍大街小巷,回忆每分每秒。

爱在漂泊作文(篇10)

败难相信一座如此繁华的城市会放逐出一块如此原始的土地,让它孤零零地呆在一边。从新加坡东北角的海岬雇船渡海,过不久就能看到这个岛。

船靠岸的地方有三两间简陋的店铺,一间废弃的小学。小学操场上壅塞着几十辆破旧轿车,据说是由于年老从城市里退休下来的,但因性能完好不忍毁弃,堆在这里,谁想逛岛驶一辆走就是。车盖车身积满了泥灰,看来并没有多少人来麻烦它们。

往里走,就是密密层层的蕉丛和椰林了。遍地滚满了熟落的椰子,多得像河边的鹅卵石。荒草迷离,泥淖处处,山坡上偶尔能见到一两家人家,从山脚开始,一层栅栏,又一层栅栏,层层包围上去,最终抵达房舍,房舍并不贴地而筑,都高踞吊脚台上。背后屏挡着原始林,四周掩映着热带树,煞似一座小小的城堡。没见哪一座是开门的,也没见哪一座闪现过一个人影,满耳只是潮水般的鸟鸣。

这边山崖上露出一角飞檐,似有一座小庙,赶紧找路,攀援而上。庙极小,纵横三五步足矣,多年失修,香火却依然旺盛。供品是几枚染着艳色的米糕,一碟茶叶,一堆热带水果。另有一大迭问卜的签条挂在墙上。直眼看去,仿佛到了中国内地的穷乡僻壤,一样的格局,一样的寒伧,一样的永恒。小庙供的是『大伯公”,一切闯南洋的中国漂泊者心中的土地神。家乡的土地容不下他们了,他们踏上了摇摆不定的木船。但是,这群世世代代未曾离开过黄土地的轩辕氏后代怎么也舍弃不了心中的土地神,舍弃了,整个儿生命都失去平衡。因此,这儿也是大伯公,那儿也是大伯公,大大小小的土地庙一路盖过去,千万里海途蠕动着千万里香火。就这么一个弹丸小岛,野林荒草间,竟也不声不响地飘浮着一缕香火。这缕香火飘得有年头了,神位前的石鼎刻于清朝道光年间。

离别了土地又供奉着土地,离别了家乡又怀抱着家乡,那么,你们的离别又会包含着多少勇气和无奈!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山褶里有一些极端贫瘠的所在,连挑担水都要走几十里的来回,但那里的人家竟世世代代不肯稍有搬迁——譬如,搬迁到他们挑水的河边。他们是土地神的奴隶,每一个初生婴儿的啼哭都宣告着永久性的空间定位。你们倒好,背着一个土地神满世界走,哪儿有更好的水土就在哪儿安营扎寨。你们实在是同胞中的精明人,但你们又毕竟是屈原的后代,一步三回头,满目眷恋,把一篇《离骚》化作了绵远不足的生命体验。

其实,这个岛的真正土地神不是大伯公,而是我去拜访的老人。他叫林再有,80多岁,福建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到了南洋,挑着一副担子做货郎。货郎走百家,漂泊者们的需求最了然于心。

家家户户都痴痴地询问着有没有家乡用惯了的那种货品,林再有懂得这份心思,尽力一一采办。天长日久,他的货郎担成了华人拴住家乡生活方式的锁链,而他的脚步,他的笑容,也成了天涯游子的最大安慰。人们向他诉说苦恼,他也就学着一一排解,于是,家家的悲欢离合都与他有了牵连。

漂泊者中的绝大部分是独身男子。在离开家乡时,他们在父老兄弟面前发了誓,成了家的,则在妻儿跟前抹了泪,下决心不混出个人样儿不回来。但是,他们之中能有几个真正发达,可以衣锦还乡或挟着一大笔盘缠把全家老小接来?当时的南洋,湿褥烟瘴,精壮男子一个个倒下了,没有亲人,没有祠堂,没有家族的坟山。一切还是请这位货郎四方张罗吧,林再有不知掩埋过多少失败者的遗恨,插立过多少写不出准确姓名的木牌。每次做完这些事,他在第二天挑着货郎担挨家挨户游荡的时候,会给大家简略通报死者的情况,发几声感叹,算是作了一篇悼词,一篇祭文。

就这样,林先生一年年老去,在地方上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他没有担任过任何职位,没有积聚多少钱财,也没有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每天,只要这位身材瘦小的老货郎还在风雨骄阳中一摇一晃,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

他的住所在全岛离码头最远的地方,一座高爽的两层木楼,也有几道栅栏围着,却又紧贴路边。哪家发生了什么事都来找他,他的家必须向大路敞开。栅栏门虚掩着,我轻轻推门时,老人正佝偻着身子在翻弄什么。陪我去的陈小姐以前来过这里,便大声告诉他来了中国客人。

老人一听,立即敏捷地跳将起来,伸着手朝我走来。他不是握手,而是捧着我的手轻轻抚摩着,口里喃喃说着我不能完全听懂的福建话。然后返身进屋,颤颠颠地端出一盘切开的月饼,又移过几案上原来就放着的一套喝功夫茶的茶具,开始细细筛茶。我猜想这些年来不大会有中国人像我这样摸到这个小岛上来逛,因此见多识广的老人稍稍有点慌张。铁观音一杯杯筛下去,月饼一块块递过来,一味笑着,也不问我的职业,以及为什么到新加坡来。当我实在再也吃不下月饼时,他定睛打量我是不是客气,然后说:“那好,就看看我的家。”

他先领我们朝檐廊东边走去,突然停步,嘿嘿一笑。我抬头四顾,竟然是几十架巨大的铁丝笼,里边鸟在飞翔,猴在攀援,蛇在蜿蜒,活生生一个动物园。我正待细细观赏,他却拉着我的手从边门进入了屋内。屋内非常干净,一间间看去,直到厨房。厨房一角有一个硕大冰箱,大到近似一间房子,应该称作冰库纔合适。老人见我注意到了大冰箱,非常满意,便又请我上楼。楼梯很陡,楼上是他家卧室,更是一尘不染。朝南有一个木架阳台,站在那里抬眼一望,可看到小半个浓绿丛丛的岛屿。我相信,清晨或傍晚时分,老人会站在这儿细细打量自己的“领地”,虽然削看熟了的地方,有时不免也会发几声感叹。大大的中国不呆,漂洋过海找到这么一个小岛,在这里度过一生,又在这里埋葬。这是一个多么酸楚又多么浪漫的故事啊。老人忽然拍拍自己的头,对我说:“你看,差点给忘了,我那儿还有房!”说着指了指东南方向的海滩。

当然还得跟他去。路不近,一路上遇到不少岛民,大家都恭敬地立在一边向老人问好。老人庄重地向他们点点头,然后趋身过去轻轻说一句:“中国来的!”他是在向他们介绍我,我都听到了。

终于到了海滩,那里有一个不小的鱼塘,鱼塘靠海的一边有一道坚固的闸门。到这里纔知道,这是老人近年来的生活来源。这个鱼塘和闸门,可以在海潮涨落之间为老人提供为数可观的海鲜,大部分出售,小部分自享,厨房里的大冰库该是天天常满。问边有一间小小的木屋,开门进去,见宽阔的床铺,日常生活器具,乃至炊事设备,一应俱全。老人打开南富,赤道的长风鼓荡进来,凉爽极了。海天尽头隐隐约约处,已是印度尼西亚。不难设想,老人是经常住在这里等待潮涨潮落的,有时风雨太大,懒得回去了,就在这里过夜。他已不必出海捕鱼,只是守株待兔,开出一个小小的闸门静等鱼虾自来。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太辛苦了,我们这个老人安详得多,中国的血统给了他一种中庸委和的生态。

老人在小屋里慢悠悠地对我说,现在他已不大到小屋来住了,小屋一直空着。如果我有心绪,有时间,要看点书或写点什么的,尽可以住到这间小屋里来,与海作伴,伴海同眠,住上十天半月。

实在,这是一种天大的福分,要是我能够。我一生做过许多有关居舍的梦,这间小屋,今后无疑会经常在我梦中徘徊。

等我们从海滩回到他的家,家门口却等着两个印度人。老人用英语与他们交谈,纔知他们是政府官员,前来考察这座岛的开发问题了。是啊,刚纔我还一直在惊讶寸金宝地的新加坡怎么会让这样一个岛屿荒芜着呢。新加坡政府做事干脆利落,只要他们下决心开发,过不了一两年,全岛会彻底换个模样。是成为一个国际俱乐部,一个度假别墅群,还是一个大企业的所在地,或者一个废品处理所?这一切都不知道了,等考察之后看。这两个官员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老人对这个岛的重要性,专程寻来了解一些数据。

老人听罢,手忙脚乱地在檐廊堆杂物的桌上翻找,好半天找出几本皱巴巴的小簿子,纸张都已发黄了,递给官员。他没有请这两位高个儿印度人坐,只是仰着头给他们说着什么,声音轻轻的。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忍去听,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一种绵长的生态就要结束了,两个高高的印度人站在这个华族老货郎、岛的老领主面前,大大的活页夹摊开在手上,老人递上去的黄纸小簿落在活页夹中,铁丝笼里的动物冲着两个肤色陌生的客人乱叫,这一切,老人都要承受了。

官员抄录了一些什么,很快就走了。我们也默默站起身,准备告辞。老人进屋换了件衬衫,说“我陪你们走”。我再三推阻,他全不理会,也不关门,已经走到了路上。

我不知道老人平时走路是不是这样走的,一路行去,四处打量,仰头看看树顶,竖耳听听鸟鸣,稍稍给我指点一些什么,有时又在自言自语。这神态,既像是一个领主巡行,又像是在给自己领地话别。

我按着他的指引、他的节奏走着,慢慢地,像是走了几十年。货郎担的铃声,漂泊者的哭笑,拌和着一阵阵蕉风椰雨。老人走了一辈子,步态依然矫健,今天陪着我,一个不知任何详情,只知是中国人的人,一起摇摇摆摆,走出一段历史。说实话,我真想扶他一把,但他用不着。

走到码头了,老人并不领我到岸边,而是拐进一条杂草繁密的小径,说要让我看一看“大伯公”。我说刚纔已经看过,他说“你看到的一定是北坡那一尊,不一样。”说着我们已钻到一棵巨大无比的大树荫下,只见树身有一人字形的裂口,构成一个尖顶的小门形状,竟有级级石阶通入,恍若跨入童话。石阶顶端,供着一个小小的神像,铭文为“拿督大伯公”。老人告诉我,“拿督”是马来语,意为“尊者”。从中国搬来的大伯公冠上了一个马来尊号,也不要一座神庙,把一棵土生土长的原始巨树当作了神庙,这实在太让我惊奇了。老人说,当初中国人到了这儿,出海捕鱼为生,命运凶吉难卜,开始怀疑北坡那尊纯粹中国化的土地神大伯公是否能管辖得住马来海域上的**。于是他们明智地请出一尊“因地制宜”的大伯公,头戴马来名号,背靠扎根巨树,完全转换成一副土著模样,从树洞里张望着赤道海面上的华人樯帆。

老人很哲理地朝我笑笑,说:“入乡随俗,总得跟着变。”是啊,本来是捧着一尊传统老神闯荡世界,小心翼翼像捧着家谱,捧着根本,捧着一个到哪儿都散不了架的小天地。没想到真的落脚一处,连老神在内,一切都得变。老人已经回身,招呼我去码头了。看着他的背影,我想,这位连英文也已熟习的“拿督大伯公”是会接受小岛即将面临的变化的,哪怕这个变化是那么大,又发生在他晚年。他一生告别过太多的东西,最后静静地守着这座人丁稀少的岛屿。现在要他告别这种宁静了,他的鱼塘,他的海滩小屋,他的家庭动物园,也许都会失去。他会受得了的,作为漂泊者,他已习惯于告别。

那好,我也要与他告别了。船码头那三两间店铺有点热闹,原来已到了吃午饭的时分。老人真诚地邀我们在一家小吃店坐下,要请我们吃饭。店铺里的人有点惶恐,好像总统突然宣布要在这里举办国宴。老人大声地对他们说:“这是中国客人!”众人一律笑脸,唯唯称诺。

我们婉谢了老人的好意,雇船解缆。半晌,老人还站在岸边挥手。

一天,我和一位朋友在一个闹市区游逛,朋友突然想要去银行取款,我懒得陪他过马路,就在这边街口等。刚等一会儿就觉得无聊,开始打量起店铺来了。身后正好是一家中药店,纔探头,一股甘草、薄吧和其它种种药材相交糅的香味扑鼻而来。

这是一种再亲切不过的香味。在中国,不管你到了多么僻远的小镇,总能找到一两家小小的中药店。都是这股气味,一闻到就放心了,好像长途苦旅找到了一个健康保证,尽管并不去买什么药。这股气味,把中国人的身体状况、阴阳气血,组织成一种共通的旋律,在天涯海角飘洒得悠悠扬扬。我觉得,没有比站在中药店里更能自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了。站在文物古董商店也会有这个感觉,但那太高雅,太脱离世俗。不像在中药店,几乎和一切中国人有关,而那股味道又是那样真切,就像直接从无数同胞的身心中散发出来的,整个儿把你笼罩。

很想多闻一会儿,但新加坡商店的营业员都很殷勤,你刚有点驻足的意思他们就迎过来打招呼了,因此我得找一点什么由头。正好,药店深处有一堵短墙,墙侧放一张桌子,有一老人正坐在边上翻书,他头旁的墙上贴着字幅,说明他是『随堂中医”。这种在一家药店摆张桌子行医的医生,过去中国也很多,后来不知怎么取消了。我想,如果有重病,当然还是到医院去妥当,但大数的小毛小病请这种随堂医生看看倒是十分方便的,犯不着堂而皇之地到大医院去挂号、预检、排队、问诊、配药、付款,一关一关走得人真地生起病来。我在这位老医生身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用轻松的口气说:“医生,我没什么病,只是纔来南洋几个月,总觉得有点内热。”

这是真的,我所说的“热”不是西医里的fever,体温很正常,根本没有发烧。如果说给西医听,多半会被赶出来,只能说给中医听,他们纔懂。这位老中医会怎么做我也知道,不等他要求,我已伸出手去让他按脉,并且张开嘴让他看舌苔。

“是啊是啊,是有点热。”他说。于是开药方,他用握毛笔的手法握着钢笔直行书写,故意在撤捺之间发挥一下,七分认真三分陶醉。一切上了年纪的中医都是这样的,在这种时候,你的目光应该既赞叹又佩服地看着他的那枝笔,这比说任何感谢的话都强。

正事很快办完了,我拿起药方要去取药,老医生用手把我按住了,说:“不忙,过会儿我去取。先生从国内来?府上在哪里?”这里年老的华人不习惯说“从中国来”,而是说“从国内来”,光这么一个说法就使得我想多坐一会儿了。他显然也是想与我聊一会儿。我转头看看店外街口,朋友正在东张西望找我,赶紧出去说明情况。朋友说:“那你们就好好谈一会儿吧,我正好可以在隔壁超级市场买点东西。”

老医生是客家人,年轻时离开中国大陆,曾在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行医,晚年定居新加坡。“人就是怪,青年时东问西闯不在乎,年纪一过50就没完没了地想起老家来。”他说,“变成一个长长的梦,越做越离奇,也越做越好看。到了这时候,要是不回去,就会变成一种煎熬。”

“10多年前,可以回去了,你知道我有多紧张。那些天也不行医了,成天扳着手指回忆村子里有哪些人家,那么多年没回去,礼物一家也不能漏。中国人嘛,一村就像一个大家。”

爱在漂泊作文(篇11)

我是一只无恶不做的老鼠,因为人类的灭鼠举动,我现在正在漂泊中。

曾经我在一家有钱人家日子,每天早晨我会喝牛奶、吃面包,正午我吃的是蔬菜,晚上我吃的是各种山珍海味,深夜还能加餐吃蛋糕。每天所谓是吃香喝辣,而他家我最喜欢的东西便是一根木制的棒球棍,关于我来说是磨牙的好东西,可终究仍是因为偷吃了一块蛋糕而被发现了,从此我过上了漂泊的日子。我从他家走到了海滨,没走多久,我就饿了,我在心里暗暗发笑,因为在我走时趁便“顺手牵羊”带走了许多好吃的,也许是香味太强了,我刚翻开袋子,就有许多只野猫把我给包围了,我运用在跟主人家逃跑的自创招数“逃生术”,成功逃走了,可却来不及去解救我的甘旨,眼看着我的甘旨被一扫而空,可也能先自顾性命了,我在匆忙之下又逃回了城里,但我没“回家”,而是逃到了一个垃圾堆旁,我刚要找吃,就有几只老鼠跳了出来。天呐!他们必定以为我是来占地盘的,这可苦了我这只日子在富人家的老鼠了,我也顾不上饥饿了,一溜烟逃走了。我摸着唱空城计的肚子,走啊走,我可真是懊悔呀!曾经我哪里跑过这么远的路?哪里过过这么落魄的日子?所以我踏上了北方地区的列车。我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位朋友,因为这位朋友一在车漂泊已久,所以这几天我的日子就由他来照料了,等我抵达北方地区时,正好赶上下雪,我从来未见过雪,所以感到很猎奇,但这雪虽美丽却是“楚楚冻鼠”,我跟朋友溜进一户人家,这是我看见了一块肉,不等我去阻挠,他现已大口大口的吃上肉了,没两分钟便死了,本来北方人家治鼠更狠呀!吓得我又逃了出来。

唉!我可真懊悔曾经的错事!可又有什么方法呢?咱们老鼠天生就注定要鬼鬼祟祟的活一辈子,就算我改正了,我的下一代呢?我的下下代呢?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运营服务合同(汇编十五篇)

运营服务合同 02-27

产品标语口号大全22句

产品标语口号 02-27

逛街说说心情短语(通用52句)

逛街说说 02-27

202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经典十一篇

向往大城市的唯美句子 现代美国大众化读后感 02-27

女人晚安正能量句子109句

女人晚安正能量句子 晚安正能量句子 02-27

大班音乐教案十四篇

大班音乐教案 大班教案 02-27

我的校园作文20篇

校园作文 02-27

春节作文500左右集锦(11篇)

春节作文500左右 春节作文500 01-20

春游发朋友圈的句子分享58句

春天出游的句子 春天美景的句子 02-27

早上发朋友圈的心情短句59条

早上心情短句 02-27

住在装修合同(锦集11篇)

装修合同 10-2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