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民风民俗作文

【#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5篇#】写作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增进人际关系。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其实,多读、多学习一些优秀的作文对提升写作技巧很有益处。经过整理,编辑为你呈上“民风民俗作文”,请仔细阅读本文梳理出的内容并将其收藏备用!

民风民俗作文(篇1)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奇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更是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在我国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头上戴着一种美丽的帽饰。这种帽形状像鸡冠,俗称“鸡冠帽”或“公鸡帽”。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人人羡慕的彝族情侣,姑娘美丽善良,小伙勤劳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伙伴们对歌跳舞,然而他们的爱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们在森林里约会,终于让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小伙子为了保护姑娘不幸惨遭杀害,姑娘逃到了另一个山寨,魔王还是紧追不放。这时,山寨的雄鸡正好高叫,这声音吓跑了魔王,于是姑娘抱起一只雄鸡,来到小伙身旁。在威武雄壮的雄鸡高叫声中,她的恋人居然复活了,魔王也不再来招惹他们,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鸡驱魔的传说就这样在彝族中广泛流传。姑娘把象征喜祥的鸡冠帽戴在头上,希望雄鸡永远保护自己,于是鸡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种服饰,流传至今。

民风民俗作文(篇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住房的改善,许多人告别了建筑群,纷纷搬进高耸的建筑。以前拿着饭碗出门的情况越来越少;过去,芝麻糖、年糕等年货都是自己做的。孩子可以熬通宵等着第一口吃的,现在什么都可以买,随时买,不用自己动手,也不用盼着过年。再吃;以前过年从第一天到第十五天都是拜年,现在几乎都被电话或者手机信息代替了。所以总听大人说年味越来越淡。

今年,我来到家乡过年。我以为我只是在家看电视吃零食。没想到今年村里组织了一系列的灯会活动。

灯笼?我们城市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它是芜湖民间春节期间以戏剧形式进行的一种表演活动,也被列为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灯笼里的人物都是三国演义和杨家将剧中的英雄。我演岳飞的儿子,——岳云。走灯的方式也很特别,是根据《孙子兵法》演变而来的。我们孩子要提前一周被师傅领着,每天训练几个小时!否则你一个人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团队。

正月初一,我们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准备。要穿京剧的妆容,一顶华丽的戏曲帽,一匹假马,一套戏服,裤子上有两个铃铛。忙到9点,我们就用鞭炮开始了“表演之旅”。

我们要去一个关系很好的邻村演出。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表演。我们会随着锣鼓变换位置,包括:八卦图,四马亲亲,莲花水,龙虾戏水。

中午,村里会给我们准备好吃的。这里也有很多门道:进门不能踩门槛;安排你坐在面向门口的长椅上,坐着不能走动;不能自己夹菜,进门不能说话,不要挥手;吃完饭,你要围着他们的餐桌和床转圈,两边互相绕圈才能走路。

就这样,我们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才到家,每天还要走四五十英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尝到了灯笼的乐趣。

在串灯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邻居之间的热情问候,村庄之间的浓浓乡愁。同时也体验了民间灯笼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今年,我的中国年,很有味道!

民风民俗作文(篇3)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每家每户都会染彩色蛋,做五色糯米饭,唱歌圩等等,这些古老的习俗千百年来在壮乡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历史上,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民俗在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中早已记载,古代文人的诗词笔记中也略有描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逐步盛行,关于“广西三月三”的学术成果日渐丰富。如潘其旭先生在1991年出版的《壮族歌圩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壮族歌圩”的历史起源、表现形式;黄桂秋先生在1996年出版的《壮族仪式歌谣与民俗文化》一书中研究了壮族仪式歌谣等等。当今社会,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遭到外来文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之时,壮族文化活动却在新时代重构当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2016年4月,笔者走进广西,从局外人的视角领略广西壮族“三月三”的风采。

广西壮族三月三主要由“拜山”和“歌圩”两部分发展而来,“拜山”又称“祭祖”,旨在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游花炮”是“拜山”一项传统习俗,以下是广西隆安县乔建镇的“游花炮”记录。清晨,壮族同胞将花炮抬上山轮车,在乔建镇镇政府集合,祭拜先祖,舞龙舞狮表演。上午十点,三轮车组成的花炮队开始沿着街道慢慢游走,街边每家每户均点纸焚香,燃放鞭炮,将壮乡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壮族,我国南方古百越族群中古骆越人的后裔,古越人“尚越声”,壮族人“好歌圩”。“歌圩”又称“歌节”,每年农历三月三,壮族人民在“歌圩节”中演唱历史歌、爱情歌、盘歌、季节歌、生产歌等等。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确定“三月三歌节”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自1985年起,骆越文化发源地广西武鸣县以歌节的形式连续举办了18届“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2003年,壮族三月三“歌节”复名为三月三“歌圩”,成为享誉世界的壮族文化品牌。2006年,“壮族歌圩”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月三歌圩”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着不同的风貌。原始社会时期,“三月三歌圩”主要是祭祀祖先,以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向大自然表示敬畏,祈求风调雨顺。随着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壮族“三月三歌圩”也慢慢褪去宗教的外衣,演变成融合民风民俗及地方内涵的男女青年结交朋友的民俗活动。以下是广西武鸣县歌圩会表演记实。

歌圩会选在村口的空地上,持续两三天。村民们热情接待外地的“赶歌圩者”,不管是否相识,都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住宿。参加对歌的主要是青年男女们,中老年人与小孩欣赏或者品评,给青年们当参谋。来自各村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寻找其他村的对歌对象,对唱山歌,有单人对唱、双人对唱,也有集体对唱。一般男生先唱“游览歌”,并在女生人群中寻找对歌者,发现喜欢的女孩,便开始唱“邀请歌”或者“见面歌”;女生回应后,两人对唱“询问歌”,双方互相了解;待到高潮时,二人对唱“交情歌”、“爱慕歌”。最后在分别时唱“分别歌”,男女青年如果互有爱慕之情,就会互相赠送定情信物。对歌的歌词多为即兴演唱,内容与平时生活贴近,热情亲切。

千人竹竿舞也是“壮族三月三”一项特色的民俗活动。千人竹竿舞简单有趣,热闹非凡,娱乐性强,挑战性高,曾博得外国游客“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之美称。上千名同胞身穿传统服饰,手执不同道具,载歌载舞。竹竿舞的表演者由各乡镇挑选,性别年龄不限,节奏良好者颇佳。跳舞者两人一对,十人一组,一百多组齐舞,加上执竿的中学生,有数千人之众。千人竹竿舞由大鼓开篇,一声鼓响后,执竿者用竹竿撞击竹竿,发出有规律的碰撞声。舞者在竹竿间来回跳跃,做出优美的舞姿。青年男女们亦随节奏歌唱……表演结束后,各乡镇竹竿舞队开始在主席台上表演竞赛,让领导群众检阅,并打分颁奖。竞演结束后,群众自由试跳,全民进入欢乐的海洋。

民风民俗作文(篇4)

侗族最古老的盛装上衣是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北侗最华丽的服饰是镇远县报京地区的姑娘服饰,头上系一银花环,发髻上,插满放射状的银花,后脑吊一组银花。上衣右衽无领,长及膝上一、二寸,衣领四周镶深色坎肩,衣袖镶深色花缎,胸前系一齐衣长的围腰,围腰配有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刺绣纹样。戴银耳环。银项圈两三只,胸挂大银牌,戴银手镯,穿长裤,衣裤同色同料,裤脚镶有五寸宽的深色花边。脚穿绣花翘尖鞋。

南侗最典型的妇女夏装:从江贯洞地区的妇女夏装,头上挽髻,略偏于左侧,髻旁饰有鲜花或银花。戴耳环,环下吊有三四颗亮珠。上衣白色,为自织的侗布。胸前开襟,相距三寸,敞胸,衣内系一菱形围腰、青色,围腰上方衣领处,饰有对称的三角形挑花纹,图案多为蝴蝶的变形。围腰上端有两条线带,垂于背后,系在一个呈双圆形∽的银垂饰上,既是围腰的组成部分,又是背上的重要装饰,有的是呈多面球体的银背砣。衣袖细小,袖口有花边。上衣长及大腿中部,两旁开叉五寸,显得修长飘逸,下穿青色百褶裙,长及膝盖处。小腿上着青布绑腿,脚穿草鞋或布鞋。整套服饰优美、简洁。行走时,长衣袅娜,短裙摆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女性的形体,更显现出侗族姑娘独特而动人的风韵,无不与服饰的选料、款式、色调,做工丝丝入扣,天趣自然,使人倾倒。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包头较大。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上衣无领,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每对为双排扣。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穿长便裤,裤脚宽大。脚穿青布鞋或草鞋。戴银手镯,有的将精致的银烟盒吊于上衣摆右侧。衣裤上紧下松,大有粗犷阳刚的男性美。

民风民俗作文(篇5)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众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冷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至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大年节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披发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寄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尾月初,市道市情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与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好像也能解人意,经常就在大年节合家吃团聚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形状秀气、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好比: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学校工作计划6篇

学校工作计划 12-20

亲戚买了车怎么祝贺48条

亲戚祝贺 12-20

服务客户心得体会

服务客户心得体会 12-20

赞扬祝福语分享

赞扬祝福语 12-20

2024元旦送给客户的祝福语(精选81句)

元旦客户祝福语 元旦祝福语 12-20

山水之间的唯美句子(45条)

山水之间唯美句子 山水唯美句子 12-20

电销的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电销工作总结 12-20

演讲活动总结(通用3篇)

演讲活动总结 12-20

春节民俗民风作文11篇

民俗民风作文 民风作文 04-20

高中作文自我介绍(精选10篇)

高中作文自我介绍 10-29

导演合同(范例8篇)

导演合同 12-20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