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找春天课件

为了您的便利,小编准备了关于“找春天课件”的相关重要信息。新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时使用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需求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教学创新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相信您一定能找到所需的信息!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校办工作计划十五篇

找春天课件【篇1】

《麋鹿》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经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野生动物的重视。对于麋鹿,它可以说是中国特有,再加上现在最大的麋鹿群又在江苏大丰,很是值得学生详细了解,为此我采用了“小讲解员”的学法。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麋鹿的珍贵,假设有一些游客来请你做介绍的要求。在学习了外形和生活习性之后就让学生来介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练习,对上台的学生进行指点。从而让学生对麋鹿有清晰的了解。学生们对野生动物感兴趣,采用收集资料法,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

1.学习2-7小结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2.指导学生课前收集麋鹿资料,课上学当小讲解员,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学文、当解说员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

二、认识麋鹿: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4、最后处理“四不像”

预案:_ 学生每交流一个麋鹿的特点,提示学生概括。

他们生活的环境要联系到文章的前面和资料提供的,黄海滩涂是世界上最好的适合麋鹿生活的地方。为麋鹿的回归打下伏笔。

麋鹿繁殖力低是他珍贵的一个原因。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习一下,再举手。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或者说:麋鹿就让他在外国呆着贝,干吗要让它回来呢?)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4、听说奥运会也选中麋鹿作为吉祥物,这就更体现人们对麋鹿的热爱。你们能说一下为什么专家们一致推荐麋鹿为吉祥物呢?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四、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想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六:作业:把你向人们介绍的关于麋鹿的演说稿用笔写下来。

通过让学生找麋鹿特点,出示图片使学生对麋鹿外形有深刻了解,在此基础上读,练习讲解,当众讲解。针对如何练习讲解,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同座互练,指名上台讲,评论,再请学生上台讲,评比。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学生的兴趣摆在首位,对于学生能力采取了不断地锻炼,这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了使学生增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我从麋鹿的命运让生说体会,使学生体会到野生动物的不幸命运,再加上补充的说明,使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信念增加。

找春天课件【篇2】

教材简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因为今年的春天来的比较晚,课前无法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但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春天,通过朗读、理解、感悟去体会春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能力,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读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从作者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春天的美景,领会文中所包含的情趣。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媒体辅助法、范读法、引导点拨法”等。

学法:“讨论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自读自悟法”等。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联系以前所学的课文,回忆春天的特征。

2.出示课文插图:看,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春姑娘在哪里呢?让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一起去郊外找一找吧!

3.板书课题:找春天。

4.指导读课题:找什么?(强调“春天” )

二、独立识字。

1.拼读音节,读准课文下面的生字。

2.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注意停顿。

3.标出自然段序号。

4.练习读难读的自然段。

三、小组识字。

1.拼读音节并齐读课文下面的生字。(正音)

2.逐个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认字)

3.交流识记“我会写”中生字的方法。(记字)

四、朗读感悟。

1.快速读文,思考:本文是围绕那个字来写的?

学生抢答:“找”。

2.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

指名读:“春天来了”突出孩子喜悦心情,读好带“!”的句子。“脱掉”“冲出”“奔向”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表达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

请学生表演“脱掉”“冲出”“奔向”所表示的动作。

3.思考:为什么要寻找春天?

请学生表演“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所表示的动作。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4.思考:小朋友们找到了那些春天的景物?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眉毛) (眼睛) (音符) (琴声)

5.小组内口头填空:

(探出头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

(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

(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琴声。

如果换一换说法,怎么说?(体会草芽尖尖像眉毛,野花开放像慢慢睁开眼睛,嫩芽吐绿时远远望去像跳动的音符,解冻的小溪流动时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像唱着春天的歌。将初春的自然美景与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结合起来,感受初春的美和语言的美。)

5.男女生对读4—7段。

6.小朋友们能仿造4—7段写一段话吗?

例:微风温暖柔和,那是春天的小手吧?

五、识字写字。

1.识记“冻、溪”可以复习形声字记字法;识记“探、摇”可以复习换一换记字法;识记“解”可以复习加一加记字法,然后进行组词语练习。

2.书写指导。

出示“冻、溪、探、摇、解”

(1)强调重点笔顺、笔画。

“摇”右下笔顺是先写“午”,强调“竖”不出头,再写“竖折、竖”。

(2)观察字的间架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①小组内交流。

②学生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书写,注意压横中线、竖中线的笔画。

3.“照镜子”。把自己写的字与田字格中范字进行对照,做到正确美观。教师随机指导。

找春天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音乐《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一、初步了解课文。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出示)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找春天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2、板画。

3、学生写的描写春天的作文。

4、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1、盼望着,盼望着,春的脚步近了。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完整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春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这回细心的你能在春天里找到些什么?(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1、作者不仅找得仔细,而且文笔也很美,用心去读一读,去体会作者文笔的美,体会春的美,这一次,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句子读。

2、教学4~7自然段。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b、你能想像这幅美丽的画面吗?

c、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d、指导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句。

a、我们还发现有三句话是和这句话的句式很像的,请你们四人小组自己去读一读,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者还想说些什么?

c、看着板书指导朗读。

d、试着背一背。

(3)仿写。模仿这四句话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春风,柳条,笋芽等。

3、学习第8自然段。

(1)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老师很喜欢的(范背第8自然段)。

(3)文中用了女字旁的“她”,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了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娃娃,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4、小结,改课题。

春姑娘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后来尽情地欢笑、玩耍;从远远地走来,到把我们包围,春真的已经来了!(改课题:找春天——春天来了!)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欢迎春天的到来!(配乐朗诵全文)

四、课外延伸。

孩子们都脱掉棉袄,奔向田野,去找春天。前些天,我们也去了江滨公园找春天,虽然还没有繁花似锦,枝繁叶茂,但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眼里的春天。并把她写下来了,能把这份美丽与大家欣赏吗?(生选读作文)

五、总结。

同学们,春悄悄地,悄悄地来了,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一个春的使者,遇见一个春的精灵。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幅春之图(指板画)越来越美!

找春天课件【篇5】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课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课堂上让学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1、教学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教具准备:

春游录像;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1、小朋友,通过刚才播放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

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

3、过渡:

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过渡:

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⑶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画图认字(嫩)。

6、默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

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脱、冻、溪、掩、探、摇: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类学习。

野、躲、解: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重点指导。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5、教师范写:

“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6、学生仿写:

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规范、美观。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板书图画,学生贴词语)

2、学生交流。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重点指导品读课文,背诵课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感受美,体会美。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了春天大自然有很大变化。

1、出示“害羞”一词,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2、指名读4~7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特点。

3、看读,体会感情:

⑴教师读课文,学生看表情、听声音。学习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⑵学生读课文,教师看读、指导。

4、自由读:

可以找伙伴读,找老师读,带动作表演读,体会春天来了,万物急切来到大自然的心情。

5、观察板画,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练习说话。练习“……像……”句式。

6、自由交流,说说喜欢的句子,再画下来,记在积累本上。

1、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屏幕打出课文插图动画。尝试背课文。

2、教师将准备的道具摆在教室里,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一边找一边复述课文。

3、毛遂自荐背诵课文。

1、启发谈话:说一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她是什么样子。

要求:可以一边读文一边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同桌互说;小组讨论;找伙伴探讨。

2、争当小画家,动手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准备画布,集体创作)

找春天课件【篇6】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 1938 年 4 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 1 .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 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 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 11 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 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

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目标导学三:结合材料背景,深度解读爱国情感 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 10 、1 11 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 唉,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 年 9 月 18 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找春天课件【篇7】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完美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潜力:会认“羞”等9个字,会写“脱”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春天的美。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的完美,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想去找她吗?这时媒体出示动画的图片: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务必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必须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齐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状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情绪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情绪,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情绪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取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能够读读背背,能够读读抄抄,也能够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找春天课件【篇8】

【教材分析】

《找春天》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吗?”……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学习目标】

1、知识方面:

能正确认读“羞、遮、掩、躲、探、嫩、符”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探、躲”2个字。

2、能力方面: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仿照课文句式练说“什么怎么样,那是……吧?”

3、情感方面:

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学习难点】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嘀哩嘀哩》、生字卡片、文字投影。

【教学程序】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喜欢吗?

2、有几个孩子也非常喜欢春天,他们早早地就开始观察春天、寻找春天。今天就让我们和那几个孩子一起去“找春天”吧!

(板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各种形式反馈识字:

开火车读、表演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他们找到的春天是怎么样的?读读圈圈划划。

2、交流,并根据学情,确定学习专题。

四、专题学习,品味春天

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⑴ 读读想想,你体会到什么?

⑵ 谁能通过朗读把春姑娘害羞的感觉表现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表情读读演演。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⑴ 请学生个别读,说说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⑵ 你觉得这儿哪个词用的特别好?为什么?

⑶ “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给大家做做动作。小草急着探出头来想干什么呀?

⑷ 多可爱的小草啊,你喜欢吗?再读读。

3、“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时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⑴ 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四人小组读读,一人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⑵ 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⑶ 反馈情况,其他学生听后,谈谈想法。

⑸ 质疑问难: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解决。

⑹ 小结:

不管春姑娘如何躲呀藏呀,聪明的、会发现的孩子总能找到她。此时孩子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快乐、兴奋、激动的再读读这几个句子。

6、春天无处不在,让我们也学做小诗人:

仿说:小燕子唧唧喳喳的叫着,那是( )吧?

桃花笑红了脸,那是( )吧?

( ),那是( )吧?

找春天课件【篇9】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我们来看看今天《动物世界》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位朋友呢?(播放录像)

2、哈,大家认识它吗?来,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吧?

3、大家对松鼠熟悉吗?谁来说说你对它的了解?看来大家对松鼠朋友的了解还真不少,《辞海》中对松鼠的解释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这是《辞海》中对松鼠的描述,读完后你知道了关于松鼠的什么知识?(别称、外形、生活习性)

4、(介绍作者)有一位18世纪法国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其中也有写到松鼠。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布封笔下的《松鼠》。

1、大声地读读课文,出示要求:边读边思考,布封写了关于松鼠的哪些常识呢?

2、布封选择了(外形、生活习性、吃食、生产等)来写,难道布封写这篇文章仅仅是想告诉我们松鼠的这几个常识吗?他还有什么意图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除了松鼠的常识,布封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1、预设一: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这句话是课文的总起句,布封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很喜欢松鼠。你还从这段中的哪些词感受到了布封对松鼠的喜爱呢?

预设二: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真好,你体会到了常识后面布封的情感。)

同样是写松鼠的外形,《辞海》中是怎么写的?(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

读着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布封的描写更生动形象,“清秀”一般都是形容人,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和“帽缨”形的尾巴,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而《辞海》中的语言精炼朴实)

带上了这样充满感情色彩的描写更加吸引人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布封对松鼠的这种喜爱之情在课文中处处都有流露,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的2到5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读的时候可以对照着《辞海》中的这段话来读,或许你的感受会更深刻。

2、交流汇报谁先来说第一处?

A、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把松鼠当作人来写,写出松鼠的聪明,这么聪明的松鼠令人喜爱。)

“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

B、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不仅相貌像人,而且动作也像人,这段话看似普通,但它告诉我们松鼠也像人一样智慧,布封非常喜欢它。

C、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布封不仅告诉了我们有关松鼠的常识,而且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像这样主要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说明文,叫做文艺性说明文。这样的说明文不仅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

那是不是说像《鲸》这样的常识性说明文或者《辞海》中的这种写法不好呢?(《辞海》中的语言具有简洁概括、平实之美,而布封的语言生动传神,文学色彩很浓,他们各具特色,各有用处。)

《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课件出示)课后可以找到这部作品去读一读。

找春天课件【篇10】

一、说教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课的课题就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朗读:“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吗?”……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已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2、情景教学法

美丽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春天的美好,在教学时,采用优美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各种春天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把音乐美与语言文字美图画美融合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四、说学法

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就结合我用auto)的完整性,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现象。

这一环节教学贯穿“详略得当”这一理念:每一方位的三处景物指导孩子时不平均用力,先抓住一处进行详细指导,另两处学生模仿说一处;三方位中“天空和地面”的景物详细说,河里景物的简要说。这样使得整副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体现了层次美。

交际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分成三大组,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方式练习说话,给孩子们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培养了孩子们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在某个孩子说的时候,引导其他孩子倾听和补充,也是一种交流的体现,遵循了口语交际的宗旨;

课中操的安排,从内容的选材上,《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旋律优美,符合主题;另外在孩子们随意说完图上的景物后,注意力有些分散,身体也有些疲劳了,此时安排一个课中操,缓解了学生的疲劳,为下半节课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擂台竞赛,赞春天;

这是词语的复习巩固和积累,课外知识的拓展。以赞美春天的成语、课文、古诗作为擂台赛的内容,既和主题有密切的联系,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在竞赛氛围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文化底蕴,为说话能力储备大量的“食粮”。写绘作业是使口语交际成为了阅读的自然延伸。对整堂课的延伸,选择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配画,除了加深孩子们对古诗的理解,同时还用“绘画语言”再一次赞美了春天。

五、总结回顾,唱春天。

简明扼要的总结各个环节的内容后,让孩子们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唱起《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把课堂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整堂课的教学。

整堂课通过“赏春天——找春天——说春天——赞春天——唱春天”这几个教学环节,利用各种媒体设施,引导学生大胆说出对春天的发现,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大胆思考、想像,挖掘孩子的潜力,激发孩子的情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全体参与、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自主轻松的环境中来练习口语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做到会说、乐说,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说得有序、完整、生动,使口语交际训练真正做到扎实有效。

精选阅读

找因数课件


我们将采用多重角度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找因数课件”,并将持续提供相关内容。每位老师都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在课堂上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教案,以便对授课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详细的教学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找因数课件【篇1】

教学内容: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并会用一种方法或自己喜欢的方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重点:分解质因数

教学难点:准确分解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答】

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1是什么?

【解答题】

下面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把你判断的填在指定的圈里。

19,21,43,67,27,37,41,51,57,69,83,87,81,91

质数合数

(二) 新知学习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合数与质数之间关系

揭示课题-------分解质因数

【典型例题】

合数

1.看合数21

(1)有多少个因数?并写出:1、3、7、21

(2)回到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合数与质数之间的关系,排除1和它本身21,即1×21=21。

(3)只剩下研究3×7=21的问题,表示成21=3×7。那么,3和7叫做21的质因数

(4)质因数与因数的分别?(也就是1和合数做质因数,也就是分解质因数中不能有1和合数;什么数都可以做因数)

2.研究讨论合数的分解方法。

(1)“树枝”图式分解法。

(2)“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3.把27,51,57,87,81分解质因数

【小结】(分解质因数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

(三) 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的横式哪些是分解质因数?哪些不是?理由?

24=2×2×6 6=1×2×3 60=2×2×3×5

2.把分解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提高练习】

把16,12,45,56分解质因数。

【拓展练习】

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并分别写出它们所有的因数。

分解质因数因数

1515=

1818=

20xx=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

把8,72分解质因数

课后反思:

分解质因数虽不是教材要求教授内容,但由于对后面

找因数课件【篇2】

教材分析:

分解质因数是整册教材(《实验数学》第十册)中的重难点之一。在教材教法上我们学过算术基本定理:就是对于任何一个自然数,如果不计质因数的次序,那么它的质因数分解式具有惟一性。而分解质因数的教学对于本章节来说又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没有分解质因数的知识方法作基础,学生就无从去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前关于约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练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没有弄清,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目标定位:

指导学生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明确分解质因数的表达形式,掌握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而学生分解质因数的熟练程度要由下次课的练习来进一步完成。

教法运用:

对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概念采用探究、师生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分解质因数的表达式、短除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则采用讲解法。

过程:

一、导入课题,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内涵

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质因数与质数的区别。而在这一章里所学的数学概念很多,学生如果单独依靠记忆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反而会让学生越学越模糊。因此我采用让学生语文课中分析词句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开场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出示课题,先让学生读课题说一说课题的意义。交流之后,师不发表评论,指导学生采用分析词句的方法加以说明,然后由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时学生开始热闹起来。全班交流后,学生的分歧集中在“质因数”上面,即质数和因数的问题。这时,我将课题中学生理解的两个词“分解”和“因数”划出,问:“这几个数应该是……”学生立即异口同声回答是相乘,我又不失时机的询问:“那么中间的这个质字怎样理解呢?”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拔之后,很快明白了这几个因数必须是质因数的要求,也理解了质因数的涵义。我紧接举例说明“分解质因数”中对因数必须是质数的要求,并就“分解”含义及形式进行讲述,“分解”只是把一个合数分成质因数相乘的积的形式,不能是“和”或其它形式,并举例说明。

二、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方法是工具,也是经验的总结与传授。本课另一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在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涵义的基础上,我先出几个简单数字让学生分解,对前面知识进行承接巩固,再出几个稍复杂的数字让学生再做一做,这时学生开始找不到章法。这样我很自然引入和介绍短除法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试除数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由于学生受年龄和天性的影响,在知识的学习中容易出现不稳定性和马虎大意的现象。所以在巩固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学生的练习演板,并重点强调要用质数从小到大依次试除,来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分解质因数。同时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细致,有耐心。并就个别特殊数字如“91”等进行适当的拓展。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实际教学进程中,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分析探究等方法,总的来讲还是成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到了很好的发挥,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收与放的处理技巧还有待提高。在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意义中,在谈到质因数的涵义时,应该放手让学生交流观点,并说出原因进行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认识提高,以理服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对于难点问题引导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和全面。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学生碰到难点时,师的引导语设计得不贴近学生的实际,例如在提问中简单问:“质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没有把“质因数”联接一起,造成课堂氛围的突然紧张等。

3、对于概念的教学采取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的方法是否适宜心存疑虑。传统教学中对于概念的教学采用的方法是讲解法,本节课适用探究和讨论的方法,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有可能没有用讲解法的学习效果好。

找因数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并会用一种方法或自己喜欢的方法分解质因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解质因数

难点:准确分解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答】

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1是什么?

【解答题】

下面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把你判断的填在指定的圈里。

19,21,43,67,27,37,41,51,57,69,83,87,81,91

质数、合数

(二)新知学习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合数与质数之间关系

揭示课题——分解质因数

【典型例题】

合数

1。看合数21

(1)有多少个因数?并写出:1、3、7、21

(2)回到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合数与质数之间的关系,排除1和它本身21,即1×21=21。

(3)只剩下研究3×7=21的问题,表示成21=3×7。那么,3和7叫做21的质因数

(4)质因数与因数的分别?(也就是1和合数做质因数,也就是分解质因数中不能有1和合数;什么数都可以做因数)

2。研究讨论合数的分解方法。

(1)“树枝”图式分解法。

(2)“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3。把27,51,57,87,81分解质因数

【小结】(分解质因数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的横式哪些是分解质因数?哪些不是?理由?

24=2×2×6、6=1×2×3、60=2×2×3×5

2。把分解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提高练习】

把16,12,45,56分解质因数。

【拓展练习】

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并分别写出它们所有的因数。

分解质因数、因数

15、15=

18、18=

20、20=

找因数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 2×8=16 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找因数课件【篇5】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因数和倍数。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复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步骤

一、巩固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介绍了哪些概念?

板书概念名称,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二、巩固练习

1、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数,()是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

(2)教材第138页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

将其中的合数分解质因数。

问:质数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为1、质数和合数。

2、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判断。完成141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

补充:(1)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

(2)4.2÷0.6=7,我们说4.2是0.6的倍数。()

说明:“4.2是0.6的7倍”是对的,但几倍与倍数是有区别的。因数和倍数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所以,我们不能说0.6是4.2的因数,4.2是0.6的倍数。

(3)24÷6=4,我们说24是倍数,6是因数。()

(4)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问:互质数与质数有什么不同?

(5)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6)如果一个自然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事实上是2的倍数。()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复习2、3、5的倍数的特征。

做教材13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总人倍数数是它们的乘积。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全课总结(略)

四、作业:

课后反思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这与我们教研组以前提出的复习课要进行“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是基本一致的。本节课的流程也是“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这样三步骤。

一节课下来,通过讨论和自己的进一步思考,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

1.课堂不够开放。

开放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主流。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体验。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回忆”、“自我整理”、“质疑问难”、“自我反思”的空间。这与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图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复习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节课中,学生的自我知识的整理,还可以进一步放手。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只有通过真正的自我整理,学生才会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在回忆了知识点之后,还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请你从7、14、21、25、35这列数中找出与众不同的一个,并说明理由。这样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还不够。

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教育心理学十分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认为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老师可以这样提问促进学生反思:你认为哪些地方是容易搞错的?或者说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

找因数课件【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基于学生定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以学定教说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为此,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 “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四、基于活动定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四导”入手:导新、导学、导练、导总结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新

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的大地震。我国政府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一时间给日本捐送了救灾物资。我家孩子也在家折了一些千纸鹤想寄给日本的小朋友,她折了红色千纸鹤10个,黄色千纸鹤15个,要想让它们分别装入信封,每种颜色的一样多并且没有剩余,每个信封可以装几个?最多装几个?同学们想不想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节课“最大公因数”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这一现实情景的对话设计,积极引导着学生进入今天的`数学探究之中。这一环节着眼一个“疑”。

(二)动手操作,导学探究。

1、操作实验、感知概念

出示例题: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长16分米,宽12分米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请同学们想一想,按这个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这一过渡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的探究之中。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同学们可能找出了边长是1分米、2分米、和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正好把贮藏室铺满。学生在动手

操作中感知形成的表象,为抽象数学概念提供了直观支柱。

2、联系旧知、建立概念

请同学们结合因数的知识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1、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也可能会说,1、2、4是16和12的共同的因数;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等。

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要使正方形的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接着把16和12的因数,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不难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引导学生说出:16和12的公因数是:1、2、4。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 1 dm、2 dm、4 dm,最大是4dm。接着让学生总结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板书)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形象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学生凭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经历了抽象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解决怎么装千纸鹤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同学们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了问题。(因为10和15的公因数是1、5,最大公因数是5,所以每袋可以装1个或5个,最多可以装5个。)这一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本环节我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探”、“动”。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有梯度练习的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为此,我把练习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1、2、3、4、6、9、12、18,按老师的口令站队,是12的因数的站在左边,是18的因数的站在右边,这样就有一些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老师再明确: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请站在中间。通过游戏巩固了学习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2、开放提高: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在两个学生用列举法板书之后,让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也可能会想出:列举出较小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从而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针对学生的回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快捷、有效的好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3、拓展应用:育才小学六(2)班有男生24名,女生30名,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如果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最多有几人?当学生找出可以施行的方案后,老师又追问:“如果是你,你认为每组几人比较合适?” 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的练习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这一环节主要着眼于“悟”。

(四)引导总结,完善建构

最后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五、师生参与成板书

好的板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网络图,因此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1)条理清楚,层次明确。(2)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自主的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放飞了孩子的心灵!

找快乐课件


如果您对这类书籍有兴趣,趣祝福编辑建议您阅读《找快乐课件》,同时我们鼓励您密切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我们的策略。每位老师都需要为每节课准备教案和课件,他们必须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案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找快乐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故事情节,懂得为别人做好事,别人高兴,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2、学习词语:快乐。学说故事中的对话部分。

3、能通过想象,表达出怎样才能找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挂图3幅。

2、“小花籽”形象图。

3、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花籽”形象图,导入活动。

2、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开始至青蛙的答话)

①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②小花籽都遇到了谁?

③小花籽是怎样问他们的?他们又是怎样回答的?(学习对话)它有没有找到快乐?

3、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4、出示挂图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放配乐故事录音一遍。

5、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幼儿重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部分。

6、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快乐?

7、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当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很开心,别人也会感到快乐。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得到帮助的人会很开心,我们也会感到快乐,“小花籽”为了寻找快乐飘到了雪山上,现在我们也学着他得样子去寻找快乐吧。

找快乐课件 篇2

幼儿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巴耳兔找快乐》

【活动目标】

1、对故事感兴趣,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情感变化,知道快乐是要靠自己去寻找。(重难点)

【教具准备】

兔子伤心、高兴表情、青蛙、鸭子、小八哥的图片各一张、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觉得快乐吗?什么让你觉得快乐?(请个别幼儿发言)

2.出示伤心的巴耳兔图片,请幼儿观察,它快乐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故事《巴耳兔找快乐》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生动地、有表情的讲故事的前半段,要求幼儿听后说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幼儿边听边思考:a.哪些人帮助了他?给他出了什么主意呢?b.巴耳兔的眼睛颜色有几次变化?怎样变化的呢?

请幼儿大胆发表发言。(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图)

2.用悬念牵引幼儿听故事后半段。(后来,他又怎么做的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幼儿听后,提出问题:他找到快乐了吗?是怎样找到的呢?

请幼儿自由的发言。

师小结:快乐需要自己去寻找。

3.根据幼儿对故事的掌握情况,结合操作图片,分段复述故事。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角色对话,幼儿集体扮演唐老鸭、小青蛙、小八哥,以游戏口吻练习对话。

4.请幼儿自由结伴上台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师加以指导。

三、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老师今天快乐吗?我今天很快乐,因为你们表现得都很不错,后面的家长们快乐吗?让我们赶紧去问一问他们吧!

教学反思:

今天准备了充分的图片,幼儿对故事很感兴趣。我通过兔子眼睛颜色的变化这跳线索与不同动物的帮助对应,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故事内容,有了头饰幼儿表演故事更生动。这个活动效果较好!

找快乐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对故事感兴趣,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情感变化,知道快乐是要靠自己去寻找。(重难点)

【教具准备】

兔子伤心、高兴表情、青蛙、鸭子、小八哥的图片各一张、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觉得快乐吗?什么让你觉得快乐?(请个别幼儿发言)

2.出示伤心的巴耳兔图片,请幼儿观察,它快乐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故事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生动地、有表情的讲故事的前半段,要求幼儿听后说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幼儿边听边思考:a.哪些人帮助了他?给他出了什么主意呢?b.巴耳兔的眼睛颜色有几次变化?怎样变化的呢?

请幼儿大胆发表发言。(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图)

2.用悬念牵引幼儿听故事后半段。(后来,他又怎么做的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幼儿听后,提出问题:他找到快乐了吗?是怎样找到的呢?

请幼儿自由的发言。

师小结:快乐需要自己去寻找。

3.根据幼儿对故事的掌握情况,结合操作图片,分段复述故事。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角色对话,幼儿集体扮演唐老鸭、小青蛙、小八哥,以游戏口吻练习对话。

4.请幼儿自由结伴上台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师加以指导。

三、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老师今天快乐吗?我今天很快乐,因为你们表现得都很不错,后面的家长们快乐吗?让我们赶紧去问一问他们吧!

教学反思:

今天准备了充分的图片,幼儿对故事很感兴趣。我通过兔子眼睛颜色的变化这跳线索与不同动物的帮助对应,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故事内容,有了头饰幼儿表演故事更生动。这个活动效果较好!

找快乐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丰富词汇:快乐。

2、让幼儿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就会得到快乐的道理,萌发乐于助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青蛙等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主要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1、《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体验快乐的感觉。“小朋友,快乐的时候你们会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表演表演吧”。

2、出示动画课件“看,这是谁?”用课件录音告诉幼儿是小花籽。由此引出小花籽也要出去寻找快乐。

(二)、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1、教师有感情地分段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第一、二段后,提问:

①故事中的小花籽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去做什么?

②小花籽在路上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要求幼儿用作品中的语言连贯地回答,并分别学说角色的对话。在第三至五段分段讲述后,教师采用与第二段相同的方法提问,重点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③讨论: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配上动画课件,来激发幼儿看着画面讲述的兴趣。)

④谁能帮助小花籽想办法,让它找到快乐。

⑤教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提问:小花籽找到快乐了吗?它为什么很快乐?

2、完整欣赏动画课件配上动画、录音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给幼儿呈现一个完整的作品,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语言美,进一步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真正体现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教育教学价值。

(三)、进行角色表演,体验快乐的真谛在幼儿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让幼儿戴上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青蛙等的胸饰进行故事表演。

(四)、迁移故事主题,进行思品教育。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服务的,做个乐于助人的人。可包括三个方面:

(1)家庭;

(2)幼儿园;

(3)社会。进行品德教育。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找快乐课件 篇5

情境教学片段——小蝌蚪找妈妈

师;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让我们一起来当这群快活的小蝌蚪好吗?

生:(兴奋地)好:

师:那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游的吗?

生:知道,老师你看我把双手当成小蝌蚪长长的尾巴。

生:我把脚尖踮起来轻轻地移动。

师:让我们一起游吧。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池塘里快活地游着。)

师出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的图片并讲解——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书包范文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别处去找吧。”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蝌蚪遇到鲤鱼妈妈的情境,你们边表演边思考一个问题——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是怎么游的?

(师扮演鲤鱼妈妈,生扮演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蚌。)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模仿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

生:小蝌蚪虽然长出两条后腿,但我看到图片上的小蝌蚪还甩着尾巴在游,所以我把双手当成小蝌蚪的尾巴。

生:我看到图片上小蝌蚪的两条后腿有的伸、有的缩,我认为那是小蝌蚪在学蹬腿,所以我边蹬边甩尾巴。

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让我们以六人小组的形式轮流来扮演鲤鱼阿姨和长出了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好吗?

生:好:(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分六人小组进行表演。)

师出示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片并讲解——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伯伯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 “妈妈,妈妈:”乌龟伯伯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蝌蚪遇到乌龟伯伯的情境,小朋友们边表演边思考——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是怎么游的?

生:好!(投入地表演着。)

师:请说说你是怎么模仿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

生:我把双手举在头上当成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

生:因为刚长出的腿比较短,我把手放在身体旁边当小蝌蚪的两条前腿,边蹬边游。

生;我看图片上小蝌蚪的动作很像我学蛙泳的动作,边蹬腿边划手。

师:小朋友们的想像力都很丰富,模仿的动作都各不相同。让我们以六人小组的形式轮流来演乌龟和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好吗?

生:好!(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分蛆进行表演。)

师出示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图片井讲解——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跟睛。小蝌蚪游过去叫:“妈妈,妈妈尸青蛙妈妈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师:你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生用自己的方式跳着。)

师: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好吗?

生:太好了。

师:(边表演边念口诀)一前上摆,二后摆屈膝,三两脚蹬地跳出,四双脚轻落地。

师:老师把这动作取名叫“立定跳远”,小朋友觉得怎样?想学吗?

生:太好了,想!

老师把立定跳远再示范一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一看完成动作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师:轮到你们练习时看谁把动作做得最好,最早跳到青蛙妈妈旁边。

生分四人小组讨论、练习。(在《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声中练习。)

师巡视指导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讨论

1.创设学习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种教学形式效果如何’是否值得探讨?

2.本案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有效,

简析

1.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创设情境并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获得最佳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把兴趣指向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本课把教材内容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通过游戏贯穿课堂。在课堂中紧紧扣住故事发展的情与景,使情景交融,学生的练习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这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角色扮演的良性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2.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体验得到了加强,交往得到了提高。

在课堂中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是新课程下低年级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本课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扮演鲤鱼阿姨、乌龟伯伯与不同时期的小蝌蚪,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让学生思考井模仿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又长出两条前腿及长成青蛙的动作到引入立定跳远的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找快乐课件 篇6

中班语言《小花籽找快乐》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并欣赏作品,会运用作品中的语言连贯完整地回答问题。学习句式:“快乐,快乐??喜欢我,所以我感到很快乐。”

2.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会得到快乐的道理。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他人交往、交流。

3.发展幼儿思维的独创性与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成图片。

2.影屏展示台、电视机。

3.字卡:太阳、小鸟、蜜蜂、青蛙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花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小花籽的故事。”

(三)分段讲述。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问。

1.故事中的小花籽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做什么?(出示字卡“快乐”)

2.你们知道什么叫快乐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四)运用展示台,结合图片再次欣赏故事的第一、二自然段,提问:“小花籽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要求幼儿用作品中的语言连贯地回答,拿着字卡分别学说角色的对话)

(五)讨论:“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在讨论中让幼儿懂得,因为它们为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欢他们,所以它们感到快乐)

(六)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提问:“小花籽看到大家都找到快乐,它也要去寻找自己的快乐。谁能帮小花籽想办法,让它也感到快乐呢?”(启发幼儿发挥想像,自由地讲出自己的想法)

(七)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后半部分。

1.小花籽最后找到快乐了吗?它是怎样做的?

2.小花籽是有谁帮忙的?它们飘过哪些地方?(出示字卡:大河、草原、雪山)

3.小花籽最后在哪儿留下来了,为什么?

4.教师小结:小花籽知道只有为大家做好事,大家才会喜欢它,自己才会得到快乐。

(八)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谈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加深对快乐含义的理解。

(九)学习句式:“快乐,快乐??喜欢我,所以我很快乐。”如“小花籽”说:“X X,你,快乐吗?”X X答:“快乐,快乐....喜欢我,所以我很快乐。”

(十)教师讲评活动过程。

春天的课件


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点,每位教师都应该准备教案课件。如果能够编写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会非常浓厚。下面是我在网络上选取的一篇名为“春天的课件”的文章,请浏览以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春天的课件 篇1

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3、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并且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是重点,感受春天的美好是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音乐。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天的美好景象。(板书、齐读课题)

1、请同学们小声的读一读课文,用你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别忘记关心一下你的小伙伴)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也可以自己示范读给大家听。

3、学生开火车读一读,小组合作齐读,个人打擂台读。

4、组词训练,可以由学生自己组词读一读,也可以教读别的同学。(出示课件也可以)

⑵借助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如: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⑶学生解决不了的再有老师帮助解决。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你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去寻找春天,你都找到了什么?把你的答案记下来。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春天的美好景象从课本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大家更是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可春天的美好并不只是书本上的这些,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你们也去找一找,把它写下来或是画下来都可以。

〖教后记〗

通过学习本课时,我发现学生认识生字的能力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迅速的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记忆生字。并通过交流告诉别人,如:触字,学生理解为虫子头上的角,叫触角等等。在课文的朗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会写“脱”等9个生字,巩固复习生字的书写规则及方法。

2、巩固课文的背诵。

3、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书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1、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生字新词的情况。

1、谁对春天有新的发现?请你告诉大家好吗?

大家说的都不错,都找到了春天,现在让我们再走进课文,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春天吧!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地方美美地读一读。

2、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分享。

3、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试着读出自己的特色。并感悟春天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同学们,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春天记下来好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并检查背诵情况。)

美丽的春天已经记入我们的脑子了,但是那些生字朋友可不能忘记呀!(运用多种游戏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1、出示生字,提示学生仔细观察。

1、小结:同学们不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还学会了许多跟春天有关的字词,收获可真是不小。

〖教后记〗

本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生能够动脑筋将复杂的生字简单化,也就是运用自己以前学过的熟字来帮助学写新生字。

春天的课件 篇2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入新课:去过草原吗?

2.老师做过度性引语:今天我们到大草原上去认识一个小女孩

3.出示课题:春天的雨点

二、讲授新课。

(一)观看影片,加强直观印象。

1.播放草原风景片。提要求:认真看影片中每一个画面,

2.看到这里,你认为草原的景色如何

3.大面积提问。

4.学生读书,老师巡视。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

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指学生回答。

4.指学生分段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1.经过刚才分小节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出示挂图:看看图中人物,联想一下老师和唔罕娜在说什么?

3.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4.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老师巡视帮助。

5.小组内合作读最后四小节,读完后自己互相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6.读完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大面积提问)

三、课堂小结。

1.春天的雨点指的什么?

2.课文讲述了什么时间,地方的哪几件事情?(大面积提问)

3.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春天的雨点》一课的生字。

二、讲授新课。

1.巩固旧知识。

2.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羔羊、朦胧、发誓、搂住、蓬勃等

3.全班齐读词语,指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认识新生字,

记忆新生字。

(1)出示投影:羔、跪、号等

(2)你认识这些生字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3)指学生领读生字的发音。(老师着重指导“调、蒙”在使用中的发音)

(4)对这些新生字你记忆的好方法是什么?先自己考虑,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

(5)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指学生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老师着重带领学生记忆“调、蒙”两个字)

(7)在小组内进一步交流自己记忆困难生字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记忆方法)

(8)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5.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三类: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3)出示这三种结构的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7)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

(老师范写,学生模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10)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春天的课件 篇3

《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精悍而蕴涵着深入道理的散文,作者用活泼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八岁的盲女安静居心灵触摸春天。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以读为本,强化体验,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反复诵读、理解想象中与文本充分对话,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真正走进文本,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8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了4篇有关生命的课文,从而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善待生命,热爱生命。《触摸春天》讲诉了盲童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的一个故事。编选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前三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真正体会盲童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学会“径,畅,磕”等9个生字,认识“畅,磕,弧”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 能借助“三读(读通,读准,读好)”学会自主学习,乐于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句佳句。

3.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难点]

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体会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1.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触摸春天》,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 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述说自己的疑问,比如春天怎么能触摸,为什么要触摸春天,是谁在触摸春天,怎么样触摸春天等等一系列问题)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⒈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正所谓“学贵有疑”,一个题目就引发了你们这么多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否解决刚刚提的问题。(板书:盲童,安静)

⒉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字词,注意提示纠正“小径”的“径”读jìng;“磕磕绊绊”的“绊”读bàn;“悄然合拢”的“悄”是个多音字,读qiǎo;“清香袅袅”的“袅”读niǎo.注意“磕、瞬”的笔顺书写。(教师范读,板书范字)

3.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想一想盲童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神奇,不可思议,善良、、、)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他们对于母语有一定的敏锐度,所以生字词的`学习主要以学生同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做到点面结合。

㈠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或者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神奇、不可思议?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⑴ 你从句子中哪些字词感受到神奇,不可思议?

⑵ “竟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安静本来想拢住的是什么?“竟然”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能用“竟然”说一句话吗?

⑶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悄然合拢”,全班做“悄然合拢”的动作。

⑷ 指名读,范读,齐读这个句子。

2.出示句子: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⑴想想在生活中,你抓过蝴蝶吗?能抓住吗?好抓吗?

⑵自由朗读这句话。

⑶“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板书:神奇的灵性)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在这一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配以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盲童安静拢住一只蝴蝶是多么神奇的事,也为后文学生感悟“神奇的灵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㈢ 感受“神奇的灵性”

⑴ “神奇的灵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先别告诉我,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圈一圈,看一看,哪些词句在像你透露着答案。

⑵ 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引导理解“神奇的灵性”)

① 什么叫“整天”流连,早晨在花丛中穿梭,中午在花香中流连,晚上还在花丛中走着,从早走到晚。

② 安静为什么每天在花香中流连啊?什么叫“流连”。

③ 正因为安静整天在花丛中流连,所以,出示句子,齐读:“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出示句子对比:

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 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说说更喜欢哪句话?

② 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 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范读、齐读这句话。

⑶教师总结:正因为她整天流连在花丛中,她对每一朵花都是极其熟悉,她能够在花丛中自由的穿梭,她是如此的热爱春天,热爱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命的安静。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啊,神奇的灵性不就是安静对生命的这种热爱吗?板书:热爱生命)

⑷同学们,让我们跟随安静去感受这神奇的一刻把!(播放音乐,教师深情诵读):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轻轻地,悄然合拢,一只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你拢住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跃动在你的指间,跳动在你的心田,睁开眼睛,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的语言味要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表现出来,语言不是无情物,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语言文字才能更好的解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句子的比较、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真正做到了“形于外而感于内”。

1. 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最后自然段。

2. 教师总结: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家用心想一想,你对生命又有了怎样的感悟呢?

出示作业自助餐:

1. 喜欢写作的你,把你对想对安静说的话,或者对生命的感悟写在一张小卡片上。(必做)

2. 喜欢积累的你,把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词语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必做)

3. 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选做)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采取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小女孩子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在开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闭着眼睛拿书本,写字,走路,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多么不易。体会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在整体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谈出自己的感受;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之后,我要求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理解“从未体验过的地方”时,我让学生想象那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安静此时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春天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盲童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  2、通过体会安静触摸春天的举动,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的世界。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

教学难点: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的世界。

1、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课题,说说“触摸”的意思。

3、谁触摸春天?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诗意的女孩?

过渡:安静是怎样去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仔细品读安静感受春天的句子,去体会体会。(出示学习提示)自由读读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勾画盲童安静怎么感受春天美景的句子。  2、自由读勾画的句子,想想盲童安静是怎么感受春天的美景的。。

二、精读课文,体会安静怎么触摸春天的。

1、学生按学习提示勾画句子,师巡视。 2、交流汇报。 安静是怎样在感受春天的美好呢?谁来说说你勾画的句子。(一)品安静在花香中流连,感知安静用多种感官触摸春天。 出示句子一: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体会闻: ①抽生汇报。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 ②指导朗读。

体会触摸:体会聆听: 过渡:安静在花丛中除了闻到了花香,还可能触摸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结。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静在感受春天的美好。(二)、品“拢住”和“惊讶”,感悟安静用心灵把握春天的脉搏。 ①学生汇报。 ②自由读句子。 ③她把手伸向月季花是要干什么?(生:摸花) 过渡:安静伸向月季花的双手触摸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抽生汇报。 ②齐读句子,体会小女孩拢住蝴蝶后的心情(兴奋)。 ③抽生谈体会。 ④小女孩自己想到会拢住蝴蝶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竟然)换词读句子。体会小女孩的惊讶。

⑤齐读体会。

⑥孩子们,让我们合拢双手,闭上眼睛,此时你就是安静,蝴蝶在你的手指间扑腾,安静,你感受到了什么?

⑦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似乎还听到蝴蝶说些什么? ⑧小结。 过渡:在春天的深处,安静就这样细细地感受着春光。引下句。

(三)、品“张望”,感悟安静用想像创造多姿多彩的春天和缤纷的世界。  出示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①学生读。 ②安静不是什么也看不见吗?作者怎么还写她张望呢? ③小结。 出示练习: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见了……

三、整体回顾,揭示主题。 1、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①课文中指谁有生活的权利,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 ②把句子中的谁换成安静再读。(学生读) ③由安静联想到聋哑姑娘的舞蹈《千手观音》、邓亚萍等

④孩子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⑤、总结谈话。(画板书心形)

春天的课件 篇5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搜集有关植树节和花草树木作用大的资料。

2、准备录音带《热爱地球妈妈》

3、制作表演小话剧所需要的小树苗、柳树等头饰。

4、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在学校绿化地进行。

活动(五)——“学有榜样”故事屋

1、同学们,我们把今天的学习活动在校园的花坛旁边进行,你们感觉怎么样?

2、是呀,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么美的环境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位85岁老人的故事,好吗?

3、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马永顺会被评为“全球500佳”,他这样做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4、过渡:马永顺老人已经走在前面,用实际行动为地球妈妈添绿,向地球妈妈献上一份最美的礼物。我们可不能落后,得赶快行动起来呦。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

活动(六)——“花草树木作用大”擂台赛

1、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花草树木作用大“展开知识竞赛,根据活动情况选出本期擂主。

2、原来花草树木的作用这么大,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了一个与树木有关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在哪一天?那一天要进行什么活动?

3、演示课件:歌曲《热爱地球妈妈》,学生学唱。

4、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同学们,为了让地球妈妈更美丽,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你准备怎样做?

5、学生讨论发言。

活动(七)——小剧场:《和小树小草叫朋友》

1、随着擂台赛的结束,我们的小剧场即将开演了。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跳皮筋》、《打游击》、《护绿小队在行动》这三个剧目,自己挑一个剧本,自由组合表演小队,赶快编一编、练一练。

2、学生自告奋勇上台表演时发给头饰,尽可能请几组学生表演。

活动(八)——护绿小队在行动

1、谁来说一说:你看见了哪些不爱护花草树木的表现?

2、组织学生成立护绿小队,做学校、社区的“护绿小卫士”。

3、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定期交流。

春天的课件 篇6

蜡笔下的春天美术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蜡笔下的春天美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蜡笔添画来表现花;

2、学习用手指蘸上颜料进行点画。

3、通过本次美术活动,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春天,用手中的小蜡笔去描绘春天,记录春天的色彩

教案准备:

蜡笔、颜料、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你们看看我们幼儿园的花园里有什么啊?

2、幼儿讨论

二、观看照片

1、教师出示照片。

师:小朋友,老师也带来了许多花的照片,我一起来看看。

2、幼儿讨论。

1)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花?

2)你还看到过什么颜色的花。

三、添画

1、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美丽的'花画下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2、教师示范。

1)先看教师用手指点画花,让幼儿说说教师作画的方法。

2)讨论是否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作画。

3)请3-4位幼儿上来示范。

3、幼儿作画,巡回指导。

春天的色彩五彩缤纷,让我们用小蜡笔在纸上描绘美好的春天,小树长出了嫩芽、小草露出了脑袋,麻雀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又挨过了一个寒冬,温暖的阳光晒着它们一家,互相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提醒幼儿大胆地用手指蘸颜料进行绘画,颜料未干时,不要用手去擦。

四、点评

在小画廊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大家欣赏蜡笔下的春天。

春天的课件 篇7

2、学习生字新词。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2、自学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教师点拨重点: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补、袍、襟(均是衣字旁(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发现补课护送)

4、根据板书进出给课文分段,讨论交流。

5、作业。

(1)抄写词语。

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一、二段。

2、根据问题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能说出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做好读书记号。

(2)交流,重点以下几点:

○1“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2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神的眼睛,说明了什么?

(3)你觉得怎样才能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并有用“――?”做好读记号。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1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像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2“你没有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老师问。达丽玛摇摇头。(达丽玛为什么“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

○3“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

3、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1)自由准备。

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三段,深化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2、看图想象说话,进一步感受才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1、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2、看图学文,想象说话。

(1)(投影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的?用“~~”划下来,反复读。

(3)联系上下文,看图想象,在护送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师生俩会怎么说,怎么做?

3、默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分别做好读书记号。

4、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1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2小结: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

5、回顾学习方法,规范一些常用的读书记号。

提出做读书记号的疑难总是,组织学生交流经验,讨论解决。(如记什么,记在哪儿,怎么记等。)

6、作业:

春天的课件 篇8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春天的课件 篇9

一、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 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 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 记录——春天的足迹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

2、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3、评委组评价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活动二 展示——春天的赞歌

1、 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

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或上台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编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3、评委组进行评价。

活动三 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1、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2、由学生评委进行评价。

(三)活动小结

学生齐读朱自清《春》。

教师小结: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语言应是中肯的,并能较好的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寻觅春天的踪迹》课后反思

向常容

在本节课的活动之前,能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学生搜集到了许多春天的常识、描写春的优美句子及名家名篇、古诗词等。时值油菜花开的春暖季节,上这个活动对学生来说也有良好的生活体验。我认为在本次活动中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 活动五一节步骤清晰,紧扣春天这一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情春天,赞颂春天。

二、 活动设计科学,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分数比赛、音乐),学生乐于参加,寓教于乐,有评价和反馈,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三、 内容丰富,准备充分,能与当前春天时令紧紧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体悟,在体悟中学语文,积累生活常识。

课堂教学往往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

一、 活动进行中欠指导:精美散文融入第一环节中,使各版分类不严格;

二、 学生在活动中规则不严,导致部分同学长篇大论,大大减少了其他同学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这项深不可测的艺术中,我一定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春天的课件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通过赏春、赞春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艺术欣赏能力和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提高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指导

(一)课前活动

1、分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自结小组,分组活动。

2、内容:对教材安排的三项活动内容作适当调整,其中“活动三”为必选内容,其它两项内容可任选一项。

活动一:在自然、生活中寻觅春天。从春天的六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诗句,并在大自然、校园或社区中,选择一两种植物或动物,观察记录,辑成“自然日志”。

活动二:在文学、艺术中感受春天。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图片,选择一幅“诗画”作品,为诗配画或为画题诗。

活动三:在创作、体验中赞美春天。选择一种最喜爱的方式,通过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的形式赞颂春天。

(二)课中活动

1、组员展示编辑成果,解说观察、记录动植物的情况,并简介编辑的“自然日志”。可邀请生物老师参与评价活动成果,师生投票选出“最佳‘自然日志’”。

2、组员展示搜集的绘画、图片和自己创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并朗诵部分诗文,然后小组合作演唱关于春天的歌曲。可邀请美术老师参与评价,对“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予以点评,师生共同评选“最佳诗画奖”。

3、每人展示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并介绍有关情况,评出“最佳手抄报”或“最佳墙报”。

三、写作指导

1、作文题目:《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2、写法指导:自由选择文体,可以写成诗歌,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小说,当然也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但无论什么体裁,这两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学性强的特点。

写作时,要努力做到:

语言文字尽可能新鲜优美。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来自生活的语言才新鲜;多用优美雅致的佳词,多用形象生动的美句,加上富有灵性、精致的表达,语言一定优美。

手法运用尽可能灵活多样。善用各种修辞手法,巧用各种表现手法,结合多种表达方式,这样的文章会更精彩。

情感表达尽可能自然真切。叙真事,诉真情,不夸大修饰,不装腔作势,不虚情,不矫情,来自真切感悟、心灵震撼的情感,才会吸引人、感染人。

四、总结评价

阶段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整体评价与个别差异结合。

春天的课件 篇11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1)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2)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3)教师示范讲述。

2、幼儿想象编故事

(1)边看图边思考(提示幼儿: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幼儿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

(3)评价幼儿的讲述,启发幼儿大胆地展开想象。

(4)两人一组互相讲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5)请几名讲得较好的幼儿用小动物指偶边演边讲给大家听。

3、教师表扬敢于大胆想象进行讲述的幼儿,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讲述。

4、活动延伸

(1)讲画贴在教室一角,幼儿可在游戏时间内自由地进行讲述。

(2)每位幼儿都可画一幅背景画,根据所讲的故事情节添画上动物与人物,带回家讲给父母听,并共同修改故事,把故事编得更好。

春天的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一、看到《春天的雨点》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篇课文是写春天的雨点吗?)(我预习了课文,是写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不知为什么课题是《春天的雨点》?)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春雨绵绵的春天,看看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起讨论课题《春天的雨点》是不是合适?

二、自读探究。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一下部分。(交流: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6-14;第三部分15-20;第四部分21-22。)

3、集体交流:这篇文章哪一些部分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并读一读,再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生:22段并说出自己感动的原因是体会到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此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真挚、淳朴、深厚的师生情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使人感到温暖、感动,并为拥有这样的爱感到欣慰、幸福……。)此时,让我们一起吟颂《春夜喜雨》再次体会春雨的珍贵。

三、借着达丽玛和老师的浓浓深情,我们也谈谈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吧!(生联系自己谈一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四、再读课文,升华感悟。带着我们感受的爱再读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那一部分,读出浓浓的师生情谊,读出春雨的甜美和珍贵。

五、作业超市:

1、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2、收集有关《师生情》的故事,并讲给组内同学听。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

多音字的运用和易错字的识记。

二、自学本课生字。(师鼓励大家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字形易错的字。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四、积累好词、好句。

2、课文讲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哪几件事?谁是主要人物?(生回顾再次感悟师生之间的情谊)

小班春天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和剖析“小班春天课件”,您可以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方便下次查看!

小班春天课件 篇1

一: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歌曲:春天》

二: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简单的歌曲,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歌曲中将春天的现象进行了拟人化,很有童趣。通过前2周活动中的学习,幼儿对春天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活动中,会较快的理解歌词内容,教师则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三: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连贯和活泼跳跃的唱法歌唱。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演唱歌曲。解决方法:教师引导、示范。

难点: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恰当的动作进行表演。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启发。

四: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符合歌词内容的挂图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朗诵诗歌《春风》,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喜欢春天吗?春天的天气怎么样?春天来了,植物和动物都有哪些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让我们来找找图片上的春天吧!”(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2:教师范唱: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什么?”(请幼儿按节奏回答)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

(2)分组演唱

4: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花都开了?(杨柳弯腰、蝴蝶飞、蜜蜂叫、小兔跳)”

5: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歌曲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分组表演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声音、动作进行评价。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表演歌曲《春天》。

小班春天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歌曲《春天》短小精练,歌曲通过对天气、花儿、杨柳、蝴蝶、蜜蜂、小白兔变化的描写,巧妙概述了春天的特征。结合小班年龄特点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的声音,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唱歌曲、动作表演等方式,理解歌词、熟悉旋律,进一步加深对春天的熟悉和喜爱。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3.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春天》、图谱课件、太阳、小花、柳树、小白兔等贴绒图片。

2.家长或者教师提前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

【活动建议】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用“呼”音和歌曲旋律,做发声练习

二、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结合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谈话,鼓励幼儿说出春天的特征。

提问: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歌词,并有节奏地边念歌词边根据歌词有序的出示贴绒图片。

三、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唱歌曲1.教师随伴奏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

要点:用轻柔、甜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唱出第(7)小节和第(15)小节的休止符号。

2.教师带领幼儿随伴奏演唱,提示幼儿运用甜美连贯的声音演唱。

3.以各种形式引导幼儿熟悉、演唱歌曲,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的接唱。

4.可采用教师唱,幼儿小声跟唱或幼儿和老师填空式延长等方法熟悉歌曲。重点引导幼儿按歌词分角色接唱。

四、分组演唱展示,引导幼儿用动作、声音演唱歌曲鼓励幼儿为歌曲加上适当的动作,能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

小班春天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有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主动用歌声、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学习来认识、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方法: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1、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3、“看看”——

师:在美丽春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春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本班同学去春游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

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同学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播放同学自己去春游的照片,这样从贴近同学生活的内容出发,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同学在“说说”、“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小班春天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茉莉花》。用肢体动作表现花开,并且能够在乐句的末尾开花。

2、感受春天花开的美好,喜爱春天。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空气清新剂。

【活动过程】

一、寻找春天

律动:春天在哪里(边唱边表演)

二、感受春天

过度:春天在哪里呀?。,闭起眼睛闻一闻,这里有股什么味道啊?

提问:阵阵的花香,真好闻,那你们知道春天都有哪些花儿会开呢?

那你们知道花儿是怎么开的吗?

三、春天花儿开

视频里花儿是怎么开的?

提问:好听的音乐中开了几次花,在乐句的什么地方花儿开得又大又漂亮?

小结:在好听的音乐里,一共开了八次花,花朵在每句音乐的最后开得最大最漂亮。

四、美丽的花园

1、幼儿欣赏音乐《茉莉花》。随着音乐慢慢地开花。

2、在乐句的最后花儿开的最大,最美丽。

五、蝴蝶找花

蝴蝶来找小花做朋友,小花要在乐句的末尾开花,蝴蝶才会来找你。

六、寻找春天

蝴蝶邀请你们都变成美丽的蝴蝶你们愿意吗?美丽的蝴蝶要去寻找更大的花园,让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幼儿园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户外活动时忽然瞥见校园的一角一片金黄,加快脚步过去一看,原来是春天的使者——迎春花开了。

记得在我们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有《迎春花》这首儿歌,于是乎,我带幼儿去室外边散步边欣赏迎春花,和幼儿一起观察迎春花的外形特征。指导幼儿正确说出花的颜色,形状。通过老师的讲述,幼儿对迎春花的来由有了初步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我们走入了课堂。

因为有了很好的铺垫,本次活动下来,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目标基本达成,通过教学活动,幼儿基本能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另外,我想小班孩子学习儿歌,图片是帮助孩子理解儿歌内容的最好方式了,所以我事先就准备了很多跟儿歌内容有关的图片。为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我还设计了儿歌节奏图谱,边说儿歌边打节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较浓,让幼儿对学习儿歌轻松自如。

在教学中,由于班上有几个幼儿说话吐字不清楚,我还注意到纠正幼儿发音。通过对诗歌迎春花的学习,幼儿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的花,知道花儿好看,给人们带来美丽,我们不乱摘花。

小班春天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乐意学习歌曲,体验歌曲的旋律之美。

尝试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音乐与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学会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来了》儿歌音频;春天景色插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播放儿歌音频《春来了》导入活动。

——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哪里看起来特别有春天的感觉?

引导幼儿欣赏春天的景色插图,根据插图请幼儿说一说。

——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倾听,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频,根据歌曲音频依次出示图谱,熟悉歌词内容。

——你们听到了什么?歌里是怎么唱的?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学唱歌曲3~4遍。

再次播放歌曲伴奏,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来做动作。

2.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带着动作进行表演歌唱。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音乐投放至表演区,幼儿可继续表演歌曲,可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

小班春天课件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图谱(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春天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对了,是春天(出示春天图片),在这个春天的大花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适时引导。

3.教师小结:春天柳树发芽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小草变绿了,蝴蝶和蜜蜂也出来了。.本文来源:幼儿园教案网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出示图谱,示范演唱歌曲《春天》并学习歌词。

1.教师演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倾听,提问引导幼儿:你听到了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谱上的图片,并用歌曲里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画面内容。

三、师幼共同学习歌曲《春天》。

1.教师再次演唱歌曲,边唱边在图片上指引出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记忆。

2.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并运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歌曲。

3.教师运用小组演唱,男女分组演唱,个人演唱的形式学习歌曲。

四、创编部分歌词内容并能演唱。

1.教师逐句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2.带领幼儿梳理所有动作,并放慢速度边唱边将幼儿编的动作完整做一遍。

小班春天课件 篇7

活动目标:

1、能记住自己的角色,在自由游戏中体验快乐。

2、能听信号快速做出反应,知道是快走或慢走。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草地、池塘、树林、花丛。

2、头饰:燕子、蝌蚪(青蛙)、小鸡、蝴蝶(蜜蜂)若干。

3、其他:录音机、磁带、沙巾、铃鼓等。

活动过程:

一、春天到了,小朋友去春游,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

1、手拉手一起唱着《郊游》的歌曲走入活动场地,老师引导孩子在歌曲唱快时快走,当把歌曲速度放慢时慢走。

2、听鼓声快走或慢走,去找春天的“景物”,熟悉活动场地(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幼儿就听鼓声的快或慢,就快或慢地走到设置的草地场景那,其他如池塘、树林、花丛同找草地的方法)。

二、春天到了,小动物们出来玩,进一步引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体验游戏的快乐。

1、请四名幼儿分别扮演四种小动物(小燕子、蝌蚪、小鸡、蝴蝶),听老师口令按要求(快或慢飞、游、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地方玩,然后在按指令(快或慢飞、游、走)回来,让大部分幼儿在观察中初步了解游戏玩法。

2、幼儿自选动物头饰玩游戏,引导幼儿互相谦让、注意安全、保护环境。

3、变换角色或场地位置玩游戏。(为了使幼儿保持游戏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还可以逐步增加游戏的内容,如:小虫去捉一条虫或四条虫,燕子去问树婆婆好或说一句悄悄话等,和数学或语言领域整合。)

三、春天天气好,邀请其他动物一起玩耍(去春游),随音乐走出场地。

找快乐课件七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 要想高效教学,就必须重视教案和课件的质量。您是否对“找快乐课件”感兴趣看看我们整理的相关资讯吧,请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备以后阅读!

找快乐课件(篇1)

《小花籽找快乐》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2.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知道太阳、小鸟、蜜蜂和青蛙快乐的原因。3.使幼儿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快乐,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快乐。教学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幻灯片和图片。2.让幼儿提前制作一个小花籽头饰。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太阳、小鸟、蜜蜂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它们有哪些本领,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花籽去干什么?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教师分别提问:(1)小花籽先看到谁?问了什么?(2)太阳公公是怎样回答的?(3)小花籽碰到了谁?它们是怎样回答的?(4)小花籽找 到快乐了吗?它是怎样做的?在教学过程中,丰富词汇:勤劳。提问幼儿:是否也像小蜜蜂一样勤劳?怎样做才是勤劳的好孩子?

3、完整欣赏课件,教育幼儿保护所有有益事物,渗透环保意识。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服务的,可包括三个方面:(1)为爸爸妈妈;(2)为小朋友;(3)为老师。教育幼儿懂礼貌,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找快乐课件(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初步具有关心他人的道德意识,而“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能快乐”,则是在“关心他人”内容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幼儿的品德教育强调以“情”入手,注重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形成或提高认识,并逐渐养成优良的品德行为。为此特意设计了《小花籽找快乐》的幼儿园大班教案,通过角色表演,自然地把幼儿引入故事情节之中,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地感知体验,获得比较深层的道德认识——“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能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快乐的情感。

2、学习用“我给大家……大家喜欢或我做……我很快乐的句型,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3、积极参加对话,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准备】:

1、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青蛙图片一套。

2、视频展示仪。

3、幼儿语言书。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健康课程里,我们学过了快乐的秘密,你们觉得什么是快乐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快乐体验。

有一粒小花籽,它特别想让自己快乐,所以就出去找快乐,它找到快乐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2、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然后提问:

①小花籽离开妈妈后,它看见了谁?(根据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片)它们都快乐吗?为什么快乐?引导幼儿理解小动物们快乐的原因,体验被人喜爱的愉快心情。

②小花籽是如何找到快乐的?它为什么快乐?引导幼儿重复“大家喜欢我,我真快乐”这句话,加深幼儿理解。

3、教师带领幼儿复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和蕴含的情感。(请幼儿翻开语言书)

带领幼儿复述小花籽与太阳、小鸟、蜜蜂、青蛙的对话。

①小花籽问太阳:“太阳,你快乐吗?”

太阳笑呵呵:“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

②小花籽问小鸟:“小鸟,你快乐吗?”

小鸟叽叽叽:“快乐,快乐,我给大家唱歌,大家喜欢我。”

③小花籽问蜜蜂:“蜜蜂,你快乐吗?”

蜜蜂嗡嗡嗡:“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采蜜,大家喜欢我。”

④小花籽问青蛙:“青蛙,快乐吗?”

青蛙呱呱呱:“快乐,快乐,我给大家捉害虫,大家喜欢我。”

帮助幼儿分析:“我给大家……,大家喜欢我的含义,让幼儿尝试用这样的名型说话,如:我给大家拿图书,大家喜欢我。我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喜欢我。

4、教师小结:故事中的小花籽找到了快乐,因为它让很多人都快乐了,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有这样的经验,通过帮助别人而获得了快乐。老师相信你们天天都会快乐,天天也会找到快乐。活动结束,带领幼儿到活动室进行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延伸教学活动。

找快乐课件(篇3)

情境教学片段——小蝌蚪找妈妈

师;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让我们一起来当这群快活的小蝌蚪好吗?

生:(兴奋地)好:

师:那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游的吗?

生:知道,老师你看我把双手当成小蝌蚪长长的尾巴。

生:我把脚尖踮起来轻轻地移动。

师:让我们一起游吧。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池塘里快活地游着。)

师出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的图片并讲解——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书包范文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别处去找吧。”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蝌蚪遇到鲤鱼妈妈的情境,你们边表演边思考一个问题——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是怎么游的?

(师扮演鲤鱼妈妈,生扮演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蚌。)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模仿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

生:小蝌蚪虽然长出两条后腿,但我看到图片上的小蝌蚪还甩着尾巴在游,所以我把双手当成小蝌蚪的尾巴。

生:我看到图片上小蝌蚪的两条后腿有的伸、有的缩,我认为那是小蝌蚪在学蹬腿,所以我边蹬边甩尾巴。

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让我们以六人小组的形式轮流来扮演鲤鱼阿姨和长出了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好吗?

生:好:(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分六人小组进行表演。)

师出示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片并讲解——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伯伯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 “妈妈,妈妈:”乌龟伯伯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蝌蚪遇到乌龟伯伯的情境,小朋友们边表演边思考——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是怎么游的?

生:好!(投入地表演着。)

师:请说说你是怎么模仿又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

生:我把双手举在头上当成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

生:因为刚长出的腿比较短,我把手放在身体旁边当小蝌蚪的两条前腿,边蹬边游。

生;我看图片上小蝌蚪的动作很像我学蛙泳的动作,边蹬腿边划手。

师:小朋友们的想像力都很丰富,模仿的动作都各不相同。让我们以六人小组的形式轮流来演乌龟和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好吗?

生:好!(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分蛆进行表演。)

师出示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图片井讲解——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跟睛。小蝌蚪游过去叫:“妈妈,妈妈尸青蛙妈妈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师:你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生用自己的方式跳着。)

师: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好吗?

生:太好了。

师:(边表演边念口诀)一前上摆,二后摆屈膝,三两脚蹬地跳出,四双脚轻落地。

师:老师把这动作取名叫“立定跳远”,小朋友觉得怎样?想学吗?

生:太好了,想!

老师把立定跳远再示范一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一看完成动作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师:轮到你们练习时看谁把动作做得最好,最早跳到青蛙妈妈旁边。

生分四人小组讨论、练习。(在《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声中练习。)

师巡视指导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讨论

1.创设学习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种教学形式效果如何’是否值得探讨?

2.本案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有效,

简析

1.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创设情境并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获得最佳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把兴趣指向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本课把教材内容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通过游戏贯穿课堂。在课堂中紧紧扣住故事发展的情与景,使情景交融,学生的练习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这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角色扮演的良性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2.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体验得到了加强,交往得到了提高。

在课堂中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是新课程下低年级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本课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扮演鲤鱼阿姨、乌龟伯伯与不同时期的小蝌蚪,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让学生思考井模仿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又长出两条前腿及长成青蛙的动作到引入立定跳远的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找快乐课件(篇4)

目标:1。欣赏和理解作品,尽量用作品中的语言连贯、完整地回答问题。

2感受和体验为每个人做好事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交流。

准备:根据故事画**。插入字符:气球,鸟和鸡。

过程:一、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出示小气球。小朋友看,这是谁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小气球的故事,名字叫《小气球找快乐》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

一、二自然段。提问:

① 故事中的气球,它要做什么?

②你知道什么叫快乐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③ 气球在寻找幸福的路上遇见了谁?

3.看**,再次欣赏故事的第

一、二自然段。气球在寻找幸福的路上遇见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

要求儿童用作品中的语言进行连贯的回答,并分别谈论角色的对话。

4.讨论:为什么阳光,蜜蜂和青蛙感到幸福?在讨论中,让孩子们了解太阳和小鸟,因为它们为大家做了好事,大家都喜欢它们,所以它们很开心。

二、理解、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

1问:当气球看到每个人都找到了幸福,它也想找到自己的幸福。谁能帮助气球找到让它快乐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很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气球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自己的快乐的)。

2帮助孩子们理解工作的后半部分。提问:

①小气球最后找到快乐了吗?它是怎样做的?

②汽球飞来飞去。 遇到谁? 它说什么?(让个别幼儿说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③ 小汽球想到了什么来帮助小鸡?

④汽球继续飞行。 遇到谁了? 它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⑤小气球找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气球知道,只有为大家做好工作,帮助别人,大家才会喜欢你,谢谢你,才会感到幸福、幸福。

三、请幼儿看**,完整地欣赏故事。

四、请幼儿谈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加深对快乐涵义的理解。

小气球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孩子们,你快乐吗?你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小结:我们的孩子也有喜欢的小气球,为大家做好事,帮助别人,让我们都找到了幸福。

我们幼儿园有很多老师,食堂的阿姨,**的阿姨和看门人的叔叔。让我们问问我们是否快乐?请他们讲讲为什么快乐?

附:小气球找快乐

有一个红色的小气球。它想出去寻找幸福。

小气球飞呀飞呀。它看见太阳,问:“太阳,你快乐吗?

”太阳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它看见蜜蜂,问:

“蜜蜂,你快乐吗?”蜜蜂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采蜜,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青蛙,问:“青蛙,你快乐吗?”青蛙笑着说:

“快乐,快乐,我给大家捉害虫,大家喜欢我。”

小气球为寻找自己的幸福,便请风姑娘帮忙,风姑娘带着小气球飞过,飞过绿草如茵,飞过高高的树梢。突然,我听到了哭声。谁在哭?小汽球一边飞一边找,原来草地上有一只小鸟在哭。

小汽球连忙问:“小鸟,小岛,你为什么哭呀?”小鸟说:

“我的翅膀受伤了,飞不回家了”。小汽球说:“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小汽球让小鸟骑在他的背上,小鸟回家了。小鸟高兴地说:“谢谢你,小汽球。

”小汽球说:“不用谢。”

小汽球高兴地往前飞,飞过弯弯的小河,突然听到一阵“救命呀,救命呀……”的呼喊声,啊呀,小鸡在河边玩,一不小心,掉到河边的荷叶上了。小气球连忙飞了过去说:“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小气球就把自己长长的尾巴伸到河里,小鸡紧紧拉住汽球用力往上飞,把小鸡送到岸上,小鸡得救了。

找快乐课件(篇5)

语言:《兔宝宝找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兔宝宝寻找快乐的过程。

2、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感知兔宝宝情绪变化的原因,懂得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兔宝宝寻找快乐的过程,感知兔宝宝情绪变化的原因,懂得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课件、《幸福拍手》音乐、故事配乐

活动过程:

一、快乐一分钟

音乐律动:教师提问:小朋友来到这里你们开心吗?让我们把快乐的心情跳出来吧!律动表演:《幸福拍手歌》。

二、分段播放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开心,有一个小动物它开不开心呢?我们来看一看。

1、播放ppT图二,感受兔宝宝的不快乐。

师:它快乐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结:它的名字叫兔宝宝,不知为什么兔宝宝总感到自己不快乐,(教案出自:教案网)谁也没见它开心的笑过。(ppT3)

2、播放ppT图四、五

师:兔宝宝看到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师小结:兔宝宝看见小猫咪在钓鱼,小喵咪很快乐,兔宝宝不快乐;兔宝宝看见小山羊在割青草,小山羊很快乐,兔宝宝不快乐。

3、播放ppT图六、七

师:看到兔宝宝不快乐,小猫咪会不会帮助它呢?

师小结:小猫咪和兔宝宝是好朋友,小猫咪要帮助它找到快乐,给它出了一个主意。小猫咪会给兔宝宝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

4、分段播放ppT图八至十六画面,幼儿进一步了解兔宝宝寻找快乐的过程。

师:兔宝宝采蘑菇时遇见了谁?看到小黄狗的汽车熄火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他在回家的时候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样帮助他的?从小猴家出来遇见了谁?怎么做的?

师小结:师分别逐图讲解故事内容。

5、播放ppT图八至十六,进一步懂得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师提问:小猫咪问兔宝宝找到快乐了吗?

小猫咪给兔宝宝出的是什么主意?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师:老师把兔宝宝帮助别人的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教案出自:教案网)名字叫《兔宝宝找快乐》教师配乐讲故事。

2、教师提问:兔宝宝开始不快乐?后来为什么又快乐了?它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四、故事表演,渗透教育

请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五、活动延伸:小朋友们让我们也帮助别人做好事,像兔宝宝一样找到这样的快乐,好吗?让我们出发吧!(退场)

找快乐课件(篇6)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从优美的童话作品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是语言活动的目的之一。快乐是幼儿最常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但快乐的涵义是广泛的。中班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正是让小朋友从神奇、优美的童话故事里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我在活动中设计了情境,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游玩情境的双重感受,达到活动的目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句式:“快乐,快乐,我为大家……,大家喜欢我”。丰富词汇:快乐、温暖。

2、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意思。

3、懂得去帮助别人,只有帮助别人,自己才会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太阳公公”、“小鸟”、“蜜蜂”、“青蛙”的大幅贴图

2、“小花籽”的挂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欢快的音乐跳入活动室(幼儿自由地做快乐的动作)

(二)引题,提问:

师:小朋友,刚才可真高兴,你们快乐吗?那么什么是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大家都说的很好,那想不想听听别人的快乐啊?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朋友,看,它是小花籽,我们和小花籽问好吧?(幼儿向小花籽问好)现在,小花籽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它去找快乐的故事。

(三)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二自然段

师:“故事讲到这儿,我要请大家回答几个问题,考考大家:

①小花籽在找快乐的路上,都碰到了谁?(请幼儿个别回答)

②这些朋友都快乐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但不强调说出故事中角色的原话)

(四)游玩情境,学说角色的对话

师:“小朋友讲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当小花籽,去寻找快乐吧!(配班教师将“太阳公公”、“小鸟”、“蜜蜂”、“青蛙”的贴图在教室四周挂好;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里走动。)

①随音乐走到“太阳公公前面”,教师手指太阳:“小花籽们,我们看到什么啦?对了,是太阳公公。我们一起来问问太阳公公快不快乐?‘太阳公公,你快乐吗?’(配班教师回答:太阳笑呵呵:‘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小朋友,刚才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啊?(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请小朋友一起学一学)

②用同样的方法,依次积极引导幼儿学说“小鸟”、“蜜蜂”、“青蛙”和“小花籽”的对话。

(五)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花籽找快乐。

1、师:小花籽们学得真好,现在和我一起回位置上休息一下吧!(坐好)你们想想看,接下来,小花籽还会碰到谁?它们会说些什么?(提示:小花籽会怎么问?小动物会怎么答?他们是怎么样帮助别人的?)

2、师:“小朋友们,故事里的小花籽看到大家都找了快乐,它也想知道自己怎么样才会快乐,我们能帮助小花籽想想办法吗?”(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地将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反思:

从教材的本质来看,本次教学活动时一个语言领域的故事教学活动。所以我遵循了传统故事教学的最基本的三部曲,完整讲述——分段讲述——完整讲述。通过三个环节的环环相扣,提问的层层深入,从而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从纵向看,活动隶属《我快乐,我勇敢》的主题教学活动中,旨在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快乐”的含义。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也是《小花籽找快乐》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找快乐课件(篇7)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会用作品中的语言比较连贯的回答问题。

活动难点:

让幼儿体会到帮助别人做好事,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1)、小花籽离开妈妈后,它要去做什么?(幼儿回答:小花籽要去寻找快乐)

(3)、小花籽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说教师贴图太阳、小鸟、蜜蜂、青蛙)

师:太阳是怎么回答的.?(太阳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

师: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小青蛙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捉害虫,大家喜欢我。)

3、讨论:小朋友们,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引导幼儿说出他们为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欢它们,所以它们感到快乐。)

小结:太阳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小鸟给大家唱歌、蜜蜂给大家采蜜、青蛙给大家捉害虫,它们都为大家做好事,大家喜欢它们,所以它们感到快乐。

三、欣赏课件后半部分。

师:小花籽看到大家都找到了快乐,他也要去找自己的快乐。我们能帮小花籽想想办法吗?(启发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帮小花籽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那我们就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小花籽是怎样找到快乐的?(播放幻灯片,教师讲故事)1、幼儿欣赏后半部2、提问:

(2)、风姑娘带着小花籽飘过了哪些地方?(飘过了大河、飘过了草原、飘过了雪山上。)

(4)为什么要在雪山上留下来呢?(小花籽在雪山上留下来,他要在雪山上开花。)

(5)、白熊、海豹、雪兔、海象,还有大人、小孩为什么都跑来了?(因为小花籽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大红花,香喷喷的好闻极了,大家都喜欢大红花。)

(6)小花籽为什么感到快乐?(小花籽找到了快乐,因为小花籽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大红花,香喷喷的好闻极了,大家都喜欢它,所以她很快乐。)

小结:小花籽知道只有为大家做好事,大家才会喜欢它,自己才会得到快乐。

1、完整欣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也能快乐。懂得关心照顾别人,通过帮助别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快乐孩子。

2、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来表演这个故事呢?(分角色来表演)请一幼儿扮演小花籽,仿照故事中的对话形式与小朋友进行对话。如,小花籽说:“××,你快乐吗?”XX答:“快乐,快乐……喜欢我,所以我很快乐。”师:小花籽找到了让自己的快乐的办法--去帮助别人、为大家做好事。小花籽找到了快乐,因为它让很多人都快乐了,你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通过帮助别人而获得了快乐。

3、引导幼儿说:我给大家…大家喜欢我,我很快乐。用这样的句型说话。例如:我给大家拿图书,大家喜欢我,我很快乐。启发幼儿大胆交流。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背儿歌、扫地、擦桌子)师:小朋友说说看,你们会怎样让自己快乐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表达自己对快乐含义的理解)(比如:王老师给小朋友们上课,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快乐。老师给小朋友们唱歌,小朋友喜欢我,我快乐。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最新朋友圈自己发早安心语(集锦200句)

自己早安 11-26

个人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6篇)

试用期工作总结 11-26

常用的英语短句

英语常用短句 常用英语短句 11-26

离婚协议十二篇

离婚协议 11-26

小学生校园的广播稿15篇

小学生校园广播稿 小学生广播稿 11-26

早安心语短句集摘抄33句

早安短句 11-26

最新立案申请书

立案申请书 11-26

小蝌蚪找妈妈

妈妈菜谱 料理妈妈菜谱 10-15

七夕留言爱情搞笑句子200句

七夕爱情搞笑句子 七夕搞笑句子 11-26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总结通用七篇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11-26

最新作文: 找春天二作文

最新作文素材 小学最新作文 06-19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