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幼儿雪孩子教案

趣祝福范文大全經過小編的精心整理以下為大家提供了"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相關內容,請認真對待並參考本文。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輔助工具,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一份精心製作的教案是教師教育教學正確方法的反映。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1】

主题:雪孩子幼儿教案

总览:

《雪孩子》是一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元素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本教案根据《雪孩子》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综合活动,旨在帮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雪孩子故事中的温暖和友爱,培养爱心和同理心。

一、目标:

1. 通过绘本阅读,引导幼儿理解《雪孩子》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理心,关心他人。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雪孩子》绘本及故事配套图片。

2. 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等材料。

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内容:

1. 绘本阅读活动(15分钟)

1.1.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介绍故事背景。

1.2. 按照故事情节,展示绘本中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1.3. 逐页阅读绘本,强调故事中的友爱、互助和关爱。

1.4. 结束阅读,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2. 制作雪孩子手工(30分钟)

2.1. 准备彩色纸,引导幼儿选择颜色。

2.2. 按照教师示范,示范制作雪孩子的步骤。

2.3. 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雪孩子,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简化步骤。

2.4. 提供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在雪孩子身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涂上颜色。

2.5.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和分享。

3. 音乐欣赏活动(10分钟)

3.1. 播放与雪(冬天)相关的音乐。

3.2. 引导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氛围。

3.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到的音乐形象,并与绘本故事进行联系。

4. 分享与讨论(15分钟)

4.1. 邀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雪孩子展示给大家。

4.2. 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4.3. 引导幼儿围绕雪孩子故事中的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友爱、互助和关爱的理解。

4.4. 通过听取不同意见和观点,培养幼儿认识到爱心和同理心的重要性。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雪孩子》主题活动,幼儿在绘本阅读、手工制作、音乐欣赏和分享讨论等活动中,全面开展感性与认知的学习。通过参与活动,幼儿体验到友爱与关爱的重要性,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并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同理心,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成长。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2】

标题:雪孩子幼儿教案

一、教案主题:雪孩子

二、教案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雪孩子,并学习制作雪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能力;

3. 发展幼儿的语言交流和社交能力。

三、教案流程:

1. 引入活动

教师与幼儿们集体欣赏一份展示雪孩子的图片,并简单介绍雪人的由来和相关知识。

2. 活动一:观察与讨论

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外出观察雪人,发现雪人的特点和形态,并引导幼儿们通过观察,讨论雪人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3. 活动二:制作雪人

教师准备足够的雪球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制作。并提供一些道具如胡萝卜、石头等,让幼儿自行选择添加到雪人上。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活动三:分享和展示

每位幼儿制作完成后,老师组织幼儿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制作雪人的过程。

5. 活动四:诗歌表演

教师给幼儿们带领唱一首与雪孩子有关的儿歌,如《雪孩子好可爱》,让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唱儿歌。

6. 活动五:游戏环节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玩耍雪人捕鱼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和幼儿们用纸做的鱼作为游戏道具,并提供一个大雪球作为捕鱼网。幼儿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雪球捕捉鱼。

7. 活动六:整理与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们一起清理现场,并带领幼儿们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雪孩子制作的过程和经验。

四、教案材料准备:

1. 雪人图片;

2. 雪球制作材料(如塑料桶、铁铲、砂糖);

3. 雪人制作道具(如胡萝卜、石头);

4. 歌谱《雪孩子好可爱》;

5. 鱼形纸片;

6. 大雪球。

五、教案评估方法:

1. 观察幼儿们在制作雪人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们在观察、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语言交流和社交能力;

3. 观察幼儿们在游戏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案心得分享与延伸:

通过雪孩子这一主题活动,幼儿们不仅能够拓展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分享和游戏环节,幼儿们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和社交互动,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延伸活动,如组织幼儿们制作雪人家族,或是带领幼儿们去户外进行雪仗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幼儿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受。同时,也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滑雪、滑冰等,以增强幼儿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幼儿们准备相关的绘本和故事书,让幼儿们更深入地了解雪人的由来和其他相关知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想象力。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3】

雪孩子幼儿教案

主题:冬天的雪孩子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雪孩子的由来,培养他们欣赏雪孩子的美感;

2. 培养幼儿动手制作雪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通过制作雪孩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故事导入:讲述雪孩子的由来和可爱之处;

2. 游戏活动:请幼儿手工制作自己的雪孩子;

3. 创意表演:让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雪孩子,表演小故事。

三、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教师简单讲述雪孩子的故事,介绍他的形象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欣赏雪孩子的美感。

2. 游戏活动:制作雪孩子

为了让幼儿体验制作雪孩子的乐趣,为活动准备足够的雪泥(由混合盐和雪制成)。教师示范制作雪孩子的过程,然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制作雪孩子。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创意表演:展示雪孩子

完成制作后,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雪孩子的身世和故事。可以让幼儿为雪孩子起名字,编写简单的剧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表演,或者进行全班集体表演。

四、教学总结:

通过制作雪孩子的活动,幼儿不仅能体验到冬天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制作经验和感想。

五、教学延伸:

1. 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雪,了解雪的特点和不同形态。然后引导幼儿制作其他形象的雪雕,如雪人、雪兔等。

2. 利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制作纸上的雪孩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制作雪孩子的过程,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2. 观察幼儿在表演和角色扮演中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馈和感想,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爱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雪孩子幼儿教案”的相关主题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4】

主题:雪孩子的趣味与创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雪孩子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提升幼儿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讨论的能力;

4.促进幼儿对冬季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雪孩子

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方式,让幼儿了解雪孩子的外形和背景知识;

2. 活动:幼儿分组讨论和展示自己关于雪孩子的认识,老师引导幼儿学习交流;

3. 归纳:老师总结幼儿关于雪孩子的认识与体验。

活动二:制作雪孩子

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雪景,提出制作雪孩子的问题:怎样制作?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2. 活动:老师提供各种材料,如小纸箱、毛线、颜料等,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自己心目中的雪孩子;

3. 分享:每组幼儿向大家展示他们制作的雪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过程。

活动三:游戏竞赛

1. 导入:安排游戏规则,将幼儿分为两队,采用速度和创意为双重考核标准;

2. 活动: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尽可能多的雪孩子,并根据队伍的创造力和速度打分;

3. 结果:教师公布得分情况并评选出最有创意和速度的队伍。

三、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可以深入了解雪孩子和冬季的特点,培养动手和创造力,增强团队合作和订论能力。在幼儿的全方位学习中,以趣味与创意,丰富了孩子们的冬日生活。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5】

雪孩子幼儿教案

一、教案主题:雪孩子

二、教案目标:

1. 通过讲解和观察雪孩子的过程,让幼儿了解雪孩子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案内容:

1. 简单介绍雪孩子的制作过程。

2. 教师示范制作雪孩子。

3. 小组合作制作雪孩子。

4. 展示和分享。

5. 游戏活动。

四、教案步骤:

1. 简单介绍雪孩子的制作过程。

教师简单介绍雪孩子的制作过程,包括选取适宜的雪质、堆积雪球、选择适当位置等。

2. 教师示范制作雪孩子。

教师现场示范制作雪孩子的过程,注重动作的流畅和节奏感,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制作过程。

3. 小组合作制作雪孩子。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一起制作雪孩子。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分工合作,如一个负责堆积雪球,一个负责雪孩子的头部造型等。

4. 展示和分享。

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展示雪孩子,由小组成员依次介绍雪孩子的特点和自己的工作内容,引导幼儿分享制作雪孩子的经验和乐趣。

5. 游戏活动。

利用雪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如幼儿站成一圈,将雪孩子放在中间,幼儿轮流猜测雪孩子的特点,如雪孩子的眼睛、鼻子、手等。猜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奖励。

五、教案评估方式:

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案延伸活动:

1. 制作更多的雪孩子,让幼儿尝试不同的造型和装饰。

2. 制作雪孩子的故事书,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编写故事情节。

七、教案安全提示:

1. 在制作雪孩子时,教师需要确保场地的安全,并提醒幼儿注意防寒保暖。

2. 若在室内制作雪孩子,需要使用模拟雪材料,并注意不要弄脏教室地面。

以上就是关于“雪孩子幼儿教案”的相关主题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6】

一、说教材

《雪孩子》这一活动是主题《冬趣》中的第六个活动。前面的五个活动,如《温度测量》、《好玩的跳绳》、《小动物怎样过冬》、《玩雪》、《摔不倒》等都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冬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进一步萌发了幼儿对冬天的探索欲望。《雪孩子》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一起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融化了,它飞到天空中,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故事文字优美,极有意境,充满童趣,激发了幼儿的想象;《雪孩子》这一活动是前几个活动的深化、升华,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不同形式学说故事角色的对话,强化语言的学习及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在趣味性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基于此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技能三个方面考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欣赏故事,感受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2、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能用表情、动作等,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的活动重点为:引导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动物间的对话,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设定的活动难点为:感受雪孩子乐于助人的美德,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去玩雪让幼儿知道雪遇热会融化。

2.故事图片和音乐磁带。

3.《雪孩子》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还应敏锐的捕捉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适宜的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幼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在次本活动中我采用了:

1.直观教学法:通过出示故事图片使幼儿获得了直观的印象,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生动鲜活的小动画吸引幼儿,展现出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使幼儿对故事更感兴趣。

3.提问教学法: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对话等有趣形式,在一问一答中让幼儿学说故事,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三、说学法

如《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和内容,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因此在活动中我运用了以下方法:

1.多通道感受法: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等对幼儿多种感官的刺激,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2. 欣赏法:借助图片、多媒体课件及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把幼儿带入童话的优美意境中,去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

3. 讨论法:通过讨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设计了以下环节。

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用甜美的声音,盈盈的笑意,边出示形象的故事图片边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用这种激发幼儿兴趣的互动方式,能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结合课件、配乐老师讲述故事,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并引导幼儿思考:

(1)故事的名子叫什么?

(2)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雪孩子去哪里了?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机会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此环节让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后,教师提问,幼儿可以根据所听故事的内容进行回答。也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回答。让幼儿知道雪孩子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记住了故事中的重点角色,为后面学说对话做了准备。

3、再次通过课件,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兔妈妈、小白兔的对话,并感受雪孩子的内心活动。

(1)欣赏课件第一段后,提问:兔妈妈为什么把小白兔一个人留在家里?

(2)欣赏课件第二段后,提问:兔妈妈为了不使小白兔感到孤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欣赏课件第三段后,提问:堆好雪人,小白兔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

(4)欣赏课件第四段后,提问:兔妈妈回来了,小白兔醒了,雪孩子去哪里了?变成了什么?为什么?

《纲要》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此环节采用的媒体课件,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动物形象用小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单一、呆板的图片,所不能替代的。这样使得故事内容更加生动,角色更加鲜活,幼儿也更感兴趣。通过设计的提问能够以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激起幼儿的兴趣。把情感渗透放在语言活动的首位,这种以情激情,以趣促学的教学方法成为语言教学活动的新亮点,同时活动目标(1)也在此环节中体现,也使本次活动的重点得到落实。

4、幼儿分组讨论:

讨论并思考:雪孩子是怎样的人?他做了什么帮助别人的事情?最后雪孩子自己怎样了?拓展幼儿思维使幼儿从故事中了解、体会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讨论之后,教师讲故事并让幼儿分组合作把故事表演一遍。这个环节中体现了活动目标(2)并突破了活动的难点。

五、活动延伸

课后通过将故事磁带及录音机放在阅读区,小朋友们可以欣赏和表演故事,进一步感受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使活动目标在次通过延伸活动得到强化与落实。

幼儿雪孩子的教案【篇7】

《雪孩子幼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冬季的雪和雪人的特点。

2. 学习如何制作雪孩子。

3. 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雪和雪人的特点介绍。

在冬季,天空中经常会下雪。雪是由水蒸气在高空冷凝而成的。雪花形状各异,有六角形、星星形等。雪花飘落到地面上后,形成一层雪。

雪人是冬季的特色之一。雪孩子就是用雪堆成的小人。我们可以用手去握住雪,捏成一个圆圆的雪球,再叠加雪球,形成雪人的头部、身体和四肢。

2. 制作雪孩子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找一个合适的雪地。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制作雪孩子的雪地。最好是没有杂物的空地,可以让我们自由地堆雪。

步骤二:制作雪球。

接下来,我们可以抓起一些雪,用双手捏成一个圆圆的雪球,这是雪孩子的头部。

步骤三:叠加雪球。

然后,我们可以再抓一些雪,捏成一个略大一些的雪球,放在头部的下方,这是雪孩子的身体。

步骤四:装饰雪孩子。

最后,我们可以再插上两根小枝条做手臂,再插上两颗小石子做眼睛,用胡萝卜做鼻子,用线做嘴巴,这样一个可爱的雪孩子就制作完成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小组讨论雪和雪人的特点。

提问:冬季经常会有什么天气?

回答:下雪。

提问:大家看过雪吗?你们觉得雪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白色的,很软,很冷。

提问:冬天有没有特别的东西?

回答:雪人。

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雪孩子。

2. 学习雪孩子的制作步骤。

展示:教师现场制作一个雪孩子,向学生展示每一个步骤。

3. 学生实践制作。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提供足够的雪和相关工具,让学生实践制作雪孩子。

4. 学生展示和分享。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制作的雪孩子,并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5. 总结和评价。

与学生一起回顾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互相评价,鼓励他们分享制作中的困难和成功经验。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分享,了解每个学生对雪孩子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互相评价,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活动:

1. 给雪孩子配一个雪妈妈和雪爸爸,增加制作的难度和趣味性。

2. 利用一些水彩颜料给雪孩子上色,让他们更加生动活泼。

3. 利用雪和其他材料制作其他的冬季主题手工制品,如雪花、雪鹿等。

编辑推荐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分享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 深入的教案和课件是有效的教学手段。趣祝福编辑已经找到了以下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幼儿小班常规教案”,此资料仅供你参考工作学习之用!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1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主题范文

课程主题:我的身体健康

目标: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有手、脚、眼、耳朵等器官。

2. 知道保持自己健康的方法,如饮食均衡、勤洗手等。

3. 能够正确使用幼儿园玩具和器材,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器官。

2. 学会正确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 学会使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材,遵守规章制度。

三、教学难点:

1. 学会正确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2. 学会使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材,遵守规章制度。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材、洗手液、毛巾。

2. 素材:有关身体健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自己的身体

1. 引入:观看有关身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

2. 游戏:通过游戏互动,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如头、手、脚、眼、耳朵等,同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功能。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身体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第二课时: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1. 提示:呈现有关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解:通过简单的语言讲解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勤洗手等。

3. 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模拟正确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模拟洗手、模拟健康饮食等。

第三课时:正确使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材,遵守规章制度

1. 引导:提醒幼儿使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材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2. 规则:讲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例如不能抢玩具、不能乱扔垃圾等。

3. 演示:做示范,让幼儿观看正确使用玩具和器材的方法。

4. 游戏:进行游戏,让幼儿模拟正确使用玩具和器材的情景。

六、课堂活动设计:

1. 身体器官认识游戏:让幼儿摸摸自己的头、手、脚等,同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2. 饮食和个人卫生游戏:给幼儿展示不同食物和卫生习惯的图片,让他们判断哪些对身体有益、哪些对身体有害。

3. 玩具和器材使用游戏:设置幼儿园角色扮演的情景,让幼儿模拟正确使用玩具和器材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幼儿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器官及其功能,了解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材。同时,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达到了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同时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2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

主题:培养幼儿生活常规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穿脱衣物、洗手、上厕所等;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够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

3. 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懂得与他人互助、相互配合;

4. 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穿脱衣物:正确穿穿脱外套、上衣、裤子和鞋子;

2. 洗手: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3. 上厕所:正确上厕所的姿势,懂得自己清理;

4. 自我整理:学会整理书包、玩具等个人物品;

5. 协作意识:与他人一起完成一些小活动,如搬运物品、整理桌椅等;

6. 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不乱跑、不乱扔物品等。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穿脱衣物的模型、洗手盆、水龙头、肥皂、厕所模型、幼儿排泄器材、玩具等;

2. 教学辅助物:图片、卡片等;

3. 活动安排:穿脱衣物的游戏、洗手的实践活动、上厕所的模拟训练、自我整理的小游戏、协作的小组活动、责任和安全意识的文化活动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向幼儿介绍和讨论培养良好生活常规的重要性。

2. 新知呈现:

教师引入穿脱衣物的教学内容,通过穿衣服的模型示范,介绍正确的穿脱衣物的方法。同时,教师设计游戏,让幼儿能够亲自穿脱衣物,并进行多次练习,以加深印象。

3. 温故知新:

教师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导幼儿回忆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要求。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盆前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幼儿正确用水、用肥皂、揉搓、冲洗等步骤,并进行反复练习。

4. 拓展贯通: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模拟训练,学习上厕所的正确姿势和自己清理的方法。同时,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能够清晰地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上厕所方式,并再次进行实操操作。

5. 实践应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我整理的小游戏,比如让幼儿整理自己的玩具、整理个人物品等。同时,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合作完成一些小任务,如搬运物品、整理桌椅等,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

6. 深化延伸:

教师通过文化活动,如用故事、动画的方式向幼儿传递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7. 过渡结束: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发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方式进行评价,看幼儿在应用知识和技能时的表现和效果。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教学更加科学和有效。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培养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3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

主题: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2.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观念。

二、教学内容:

1. 学习整理个人物品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穿脱衣物;

3. 学习洗手、刷牙等日常卫生习惯;

4. 学习用餐礼仪;

5. 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的小物品

1. 讲解幼儿每次来幼儿园都要带齐自己的物品,并介绍每个物品的用途;

2. 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教会他们将物品归类并放在指定位置;

3.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名字标明物品的归属。

活动二:衣物的穿脱

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衣物,教会他们正确穿脱衣物的方法;

2. 演示如何穿脱固定钮扣、拉链等;

3. 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互相帮助穿脱衣物。

活动三:体验日常卫生习惯

1. 教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讲解洗手的重要性;

2. 带领幼儿一起刷牙,教育幼儿定期刷牙的习惯;

3. 观看有关卫生的动画片,引导幼儿认识保持身体清洁对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四:用餐礼仪

1. 引导幼儿坐姿端正,正确握刀叉和勺子;

2. 给幼儿展示正确用餐的仪态姿势;

3. 和幼儿一起进行用餐模拟,让他们亲自体验用餐礼仪。

活动五:保护环境

1.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游戏;

2. 带幼儿参观花园,并教育幼儿如何爱护花草树木;

3. 进行手工制作环保小物品,鼓励幼儿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是否能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准时入园、整理个人物品等;

2. 通过观察幼儿的穿脱衣物动作,评估其自理能力;

3. 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操作洗手、刷牙等日常卫生习惯;

4. 观察幼儿的用餐姿势和礼仪是否得到改善;

5. 检查幼儿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观察其是否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教学计划:

本教案为常规小班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推荐每周安排一到两个小主题,配合每日的常规教育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估。同时,家长的配合也是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常规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向家长发送每周的常规教育计划,提醒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4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

主题: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节:早晨的常规活动

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晨生活习惯,如自己穿衣、整理床铺、刷牙洗脸等。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手把手引导、游戏互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教案、教材、牙刷、牙膏、毛巾等。

教学过程:

1. 游戏引入(5分钟)

让幼儿们站成一排,老师扮演模范示范家长,自己梳头、洗脸、洗牙,并请幼儿们模仿。

2. 教学示范(10分钟)

通过示范和手把手的教导,指导幼儿们如何穿衣、整理床铺、刷牙洗脸等。让幼儿们一起动手实践。

3. 活动游戏(10分钟)

安排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模拟早晨生活习惯比拼游戏。每个小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穿衣、整理床铺、刷牙洗脸等任务,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

4. 总结讨论(5分钟)

老师与幼儿们讨论整个活动的体验,让幼儿们回忆并总结良好的早晨生活习惯。

第二节:午餐的常规活动

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午餐生活习惯,如饭前洗手、有序用餐、不挑食等。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手把手引导、游戏互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教案、教材、餐具、饭菜等。

教学过程:

1. 游戏引入(5分钟)

让幼儿们坐成小组,老师设立模拟餐厅,幼儿们扮演餐厅服务员和客人,老师示范正确的餐厅用餐礼仪。

2. 教学示范(10分钟)

通过示范和手把手的教导,指导幼儿们正确洗手、用餐姿势、慢慢咀嚼等,并告诉他们有关挑食的危害。

3. 活动游戏(10分钟)

指导幼儿们按照正确用餐礼仪完成午餐,并设立一些小游戏来增加幼儿们的参与度,如挑选拼盘中的蔬菜。

4. 总结讨论(5分钟)

老师与幼儿们一起总结午餐活动,让幼儿们认识到良好的用餐习惯的重要性。

第三节:睡前的常规活动

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睡前生活习惯,如洗脚准备、整理书包、听故事等。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手把手引导、游戏互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教案、教材、牙刷、牙膏、毛巾、书等。

教学过程:

1. 游戏引入(5分钟)

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圈,老师带着幼儿们一起做拉伸运动,缓解一天的疲劳。

2. 教学示范(10分钟)

通过示范和手把手的教导,指导幼儿们如何洗脚、整理书包、准备睡衣、听故事等。

3. 活动游戏(10分钟)

安排幼儿们分组进行睡前生活习惯整理比赛,时间最短且整理得最干净的小组获胜。

4. 总结讨论(5分钟)

老师与幼儿们一起总结并讨论睡前常规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睡前习惯。

通过以上三节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5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主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导入:

在幼儿园中,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前,我们要先培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条理、更加自律,也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一、晨间活动(10分钟)

晨间活动是我们每天上学的第一项活动,它帮助我们开始新的一天,让我们从早晨就能充满活力。在晨间活动中,我们要做的有:

1. 整理床铺:让床铺整洁干净。

2. 洗漱:按照正确的方法洗脸、刷牙。

3. 唤醒身体:进行晨间操或小游戏,活动身体。

4. 穿戴整齐:穿上整洁的校服,整理好鞋袜。

二、用餐习惯(20分钟)

用餐习惯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非常重要。在用餐习惯中,我们要做的有:

1. 准时就餐:按照规定的时间前来就餐。

2. 清洁卫生:洗手后坐到自己的位置,遵守规定的行为准则。

3. 有序取食:先夹菜、再吃饭,不一次夹过多食物。

4. 慢慢咀嚼: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匆忙进食。

5. 清理桌面:用餐后将餐具整理好,保持桌面整洁。

三、环保习惯(15分钟)

养成环保习惯是我们关爱地球的表现。在环保习惯中,我们要做的有:

1. 分类垃圾:学会将垃圾分类,保持环境整洁。

2.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养成节约意识。

3. 爱护植物:学会种植和护理植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整理日用品(10分钟)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日用品和玩具,保持环境整洁和物品的完好。在整理日用品中,我们要做的有:

1. 收拾玩具:玩具使用后及时收拾好,摆放整齐。

2. 借还用品:如果需要使用别人的东西,要先征得对方同意,并保证按时归还。

3. 及时修理:如果发现东西损坏了,要及时修复或报告老师。

五、睡前活动(15分钟)

睡前活动是一天中结束的环节,它帮助我们收拾心情,做好准备进入梦乡。在睡前活动中,我们要做的有:

1. 整理教室:将桌面、椅子和玩具摆放整齐。

2. 洗漱准备:按照正确的洗漱程序进行清洁。

3. 整理书包: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准备第二天的学习。

小结:

通过这些常规小班教案活动,我们希望每一个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和生活品质。让我们每天都过得更加有规律、有秩序,成为一个快乐、独立的幼儿。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6

小班教案《自己吃饭》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吃饭的常识,学会不挑食,能用小勺自己进餐,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能用小勺自己进餐。

初步了解吃饭的常识,学会不挑食。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勺、碗、蝶等餐具;小熊、小猫、小狗、小猴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动物头饰,以情境表演《小熊请客》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2)提出问题:

①小熊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到它家来做客?

②小熊把饭、菜装在什么地方?

③小动物们是怎么吃饭的?

2、引导幼儿利用小勺、碗、碟,模拟练习使用小勺自己进餐。

3、指导幼儿操作《谁对谁不对?》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吃饭时是怎么做的,(教案出自:教案网)判断对、错并贴上"哭脸"或"笑脸"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用纸盒、可乐瓶等材料自制嘴巴大小不一的娃娃,提供小勺、珠子、米粒、花生、豆类等,让幼儿反复练习使用小勺。

2、家园共育:引导家长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餐具,不包办,不代替,鼓励幼儿自己进餐,达到家园要求一致。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幼儿百科:在中国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吃是一种文化,民以食为天,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饭、午饭和晚饭,发展到现在,在许多大中城市,许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习惯。吃饭是人摄入负熵维持耗散体系的主要方式。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7

一、主题: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

范文:

授课时间:30分钟

适用年龄:2-3岁幼儿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建立“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的正确意识。

2.通过观察、抓好孩子身上关键情况的出现和操作,加强幼儿对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的认识和印象。

3.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约束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促进幼儿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

教学准备:

1. 安排好教室的课程场地布局和卡片PPT等相关教辅材料。

2. 提前准备好幼儿喜欢的音乐,用于教学辅助。

3. 准备一些故事书籍,图片或者视频等相关教育资源,供幼儿观看。

教学实施:

1. 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或者口头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的意思。

2. 介绍相关事例,帮助孩子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理解、归纳“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的内涵含义。

3. 设置幼儿小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安排时间、协作和独立完成任务。

如:当教师放音乐时,幼儿们可以自由舞动,但不能打扰别的小朋友。当停止播放音乐时,所有孩子需要及时停止活动并安静坐下。

4.合理运用师生互动和群体互动,积极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的能力。

教学总结:

1. 教师通过反思和总结,对当前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并查找实施方案中的不足,不断完善日常课程安排。

2. 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群体互动和单独提问,及时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在欢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3. 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口头站在远处观察等方式,让孩子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这样一种行为规范的普及和重要性。同时教师注意要对幼儿心理进行观察和引导,在提醒的同时,激发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8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

主题:爱学习,快乐成长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乐于分享的品质。

3. 增强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规则: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 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享活动:鼓励幼儿分享喜爱的事物和经验。

5. 小组合作: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游戏材料:拼图、积木等。

2. 规则指南:制作简单易懂的规则指南。

3. 学习心得本:准备每个幼儿一本学习心得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环节

1. 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2. 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规则教学

1. 通过讲述故事和角色扮演,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2. 使用规则指南,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三、自主学习

1. 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启发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给予幼儿积极的激励和肯定。

四、分享活动

1.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和经验。

2. 创设分享场景,让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和满足。

五、小组合作

1. 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和互相帮助。

2. 提供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六、总结归纳

1. 鼓励幼儿总结每次教学的心得和收获,记录在学习心得本中。

2. 回顾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对幼儿进行简单的评价和肯定。

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评估幼儿是否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并与他人分享。

3. 观察幼儿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反思:

1. 针对幼儿的实际表现,调整游戏和活动的难度和复杂度。

2. 根据幼儿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改进。

通过这个主题范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幼儿常规小班教案中,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每个环节都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通过评估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9

标题:探索自然,快乐成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基本事物,如植物、动物、天气等。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游戏、观察和实地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

2. 动物

3. 天气

三、教学过程

1. 植物

(1)活动一:种子的探索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种子,并向幼儿讲解种子的起源和功能。随后,幼儿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画出结果。

(2)活动二:盆栽的制作

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花朵的种子或者小苗,教师提供土壤和花盆。幼儿学习如何将种子或者小苗移植到花盆中,并学习如何给植物浇水和管理。

2. 动物

(1)活动一:动物的认识

幼儿带来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具,并向大家分享自己对这些动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并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展示相关知识。

(2)活动二:动物的观察

教师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动物园或者自然公园,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比较。

3. 天气

(1)活动一:天气的认识

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的天气类型,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并与幼儿一起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

(2)活动二:制作天气预报图

幼儿分组制作天气预报图,利用图片、图标和数字等表示不同天气类型和温度范围,并在班级公告板上展示。

四、教学评估

幼儿通过参与上述活动,能够表达对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的观察和认识,并能够参与相关的讨论和实地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对于活动内容的积极参与和表达,以及制作的作品和记录,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实地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或者农场,提供幼儿更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科普讲座,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

幼儿小班常规教案 篇10

幼儿常规小班教案

主题:小小掌勺家 早餐自己做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各种早餐食材和工具的名称,并能正确使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对食物的自主选择能力;

4. 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小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不同类别的早餐食材(牛奶、面包、鸡蛋、水果、酸奶等);

2. 各种制作早餐会用到的小工具(刀、切菜板、碗、勺、杯子等);

3. 适量的口罩、手套、围裙等卫生用品;

4. 教学PPT、图片等辅助教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介绍今天的主题:“小小掌勺家,早餐自己做”。展示各种早餐食材和工具,让幼儿感兴趣和期待今天的活动。

2. 早餐食材认识(1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认识早餐食材的名称,并鼓励他们说出食材的特点和口感。

3. 工具认识(10分钟):

展示各种制作早餐会用到的小工具,帮助幼儿认识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并演示正确使用方法。

4. 早餐制作过程(3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选择食材和工具,制作自己心仪的早餐。教师和家长在旁边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确保安全和卫生。

5. 分享品尝(10分钟):

每个小组完成早餐制作后,让他们将自己制作的早餐分享给其他小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6. 清洁卫生(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清理使用过的工具,并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洗手手势和步骤,强调保持卫生的重要性。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向幼儿传达今天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并与他们一起回顾制作早餐的过程。鼓励幼儿将今天的经历与平时的早餐习惯进行比较,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学延伸活动:

1.在课后,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早餐制作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2.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制作早餐,培养生活自理和家庭团结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各类早餐食材和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提高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他们也增强了对食物的自主选择能力,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小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幼儿的参与和自主性,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权利和决策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幼儿的安全和卫生,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教学计划分享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不妨阅读一下“幼儿教学计划”。假期过得真快,新学期来临了,现在是时候动笔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感谢您参阅本文!

幼儿教学计划 篇1

幼儿美术暑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美术教学计划主要针对幼儿阶段,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在暑假期间得到全面的美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观察能力、表现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认知外界事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颜色与画画:从幼儿喜欢的颜色开始,引导幼儿认识颜色、分辨颜色、了解颜色特点,教授基本的调色知识,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如涂鸦、画简单图案等。

2、自然观察与绘画: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类物体(如花草、树木、昆虫等),教授幼儿绘画技巧,让幼儿根据实物进行绘画创作。

3、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学会用各种材料进行造型,如利用纸板、颜料、糖果等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剪纸与贴画:教授幼儿剪纸与贴画的方法,让幼儿体验手绘的快乐,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5、画册制作:通过画册的制作,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以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为创作主题,进行画册制作,激发幼儿对美的热爱和表现欲,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和认识各种美术技巧。

2、绘画教学法:通过幼儿参与绘画活动来学习和掌握绘画知识和技巧。

3、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教师通过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唤起幼儿内在的创意和能力。

四、教学时长

本教学计划为1个月,每周5天,每天2个小时,共计40个小时。

五、教学要求

1、教材配备:《小学美术》、《怎样画动物》等幼儿美术相关教材。

2、教学环境:幼儿美术教室或者开阔明亮的室外环境。

3、教学设备:绘画工具(36色油画棒、36色水彩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纸板、彩色纸、彩棒、贴纸、糖果等)。

4、教学人员:拥有良好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美术教师。

六、教学评估

1、常规评估:通过教学中和小组内的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

2、考核评估:开展画册、手工制作等活动,对幼儿的创造能力、创意表现、审美评价等进行个别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总之,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全面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暑假期间得到美术启蒙教育,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学计划 篇2

幼儿数学作业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大小、数量、形状、位置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次幼儿数学作业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1. 数字和数量

通过数码棋、计数游戏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及其数量。并逐渐让幼儿学会使用数字进行计数、加减、比大小等基本操作。

2. 图形和空间

通过图形积木、拼图等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点,提高幼儿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和对图形的识别能力。

3. 序列和排序

通过序列拼图、排序卡片等活动,引导幼儿掌握序列及其规律,提高幼儿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引导幼儿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1)以幼儿喜欢的儿歌、童谣为背景,引导幼儿用手势、身体语言模仿歌词中的数字和数量。

(2)以图形和空间为主题,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各种基本图形的特点和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序列和排序,体验排序的乐趣。

2. 深入浅出,系统讲解数学知识。

(1)数字和数量

通过介绍数字的产生、数字的基本性质和数量的表示方式,让幼儿明白数字的概念和数量的基本含义。

引导幼儿进行数码棋等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举例:让幼儿拿起数码棋中的数字牌,一边算一边回答问题,如“二加二等于几?”,“四减一等于几?”等。

(2)图形和空间

介绍各种基本图形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引导幼儿进行图形积木、拼图等操练,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各种基本图形。

举例:让幼儿猜猜拼出的图形是什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如:“这个图形有四条等长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是个正方形。”

(3)序列和排序

引导幼儿学习序列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序列拼图、排序卡片等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领悟序列的规律性。

举例:让幼儿用卡片拼出一组图片的序列,如“太阳——月亮——星星”,“桌子——椅子——沙发”等。

3. 演练练习,加深幼儿记忆和理解。

(1)数字和数量

让幼儿完成计数游戏、加减运算等课堂练习,检验幼儿是否理解基本的数字和数量概念,掌握简单的计算技巧。

(2)图形和空间

让幼儿通过图形拼图、造型游戏等课堂练习加深对各种基本图形的理解和识别能力,培养幼儿对空间的感知和感性认识。

(3)序列和排序

让幼儿通过序列拼图、排序卡片等课堂练习,检验幼儿是否理解序列的规律和组成,磨练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幼儿数学作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幼儿可以从中收获到对数学概念的基本认识,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方位的考虑幼儿的认知习惯及初步学习意愿,介入措施要循循善诱,不应过分强制。因此教师在幼儿数学作业教学中应注重方法,摒弃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者无所不在的“老成态度”。让幼儿把数学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不仅求得知识的获取,更是能培养出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建立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幼儿教学计划 篇3

标题:幼儿街舞教学计划

导言:

幼儿街舞教学计划是为了提供一种创新的幼儿舞蹈教育体验,通过街舞这一现代舞蹈形式,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有趣的学习环境。本计划旨在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协调性和自信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基础舞蹈训练:包括跺脚、扭腰等基本动作练习,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和功底。

2. 肌肉拉伸和锻炼:通过拉伸肌肉和热身运动,避免幼儿在跳舞过程中受伤。

3. 舞蹈技巧学习:教授街舞中的常见技巧,如手臂动作、身体倾斜和转向等,提升幼儿的舞蹈水平。

4. 舞蹈编排和演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编排街舞表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化教学:将街舞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视频教学:播放专业街舞教学视频,引导幼儿模仿学习。

3.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街舞动作,引导幼儿学习。

四、教学活动例子:

1. 跟着音乐跳舞: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晃臀、挥手等。

2. 小组合作编排: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自由编排街舞动作,之后进行小组间的表演。

3. 街舞展示:邀请专业街舞教练为幼儿进行街舞表演,鼓励幼儿模仿学习,并在特定场合为家长展示他们所学的舞蹈技巧。

五、教学评估:

1. 日常观察:教师通过日常观察幼儿的舞蹈表现、参与度和学习态度,评估其学习成果。

2. 表演评估:针对幼儿展示的舞蹈表演,教师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鼓励。

结语:

通过幼儿街舞教学计划,幼儿将获得机会培养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体验舞蹈的魅力。此外,街舞教学计划还将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希望教学计划能够为幼儿带来快乐和成长。

幼儿教学计划 篇4

幼儿数学作业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数学认知能力,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数字认识:从1~10的数字认知,数字的大小、顺序等基本概念的认识。

2、数形结合:通过数字和图形的结合,让幼儿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

3、计数应用:让幼儿掌握计数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简单加减法:通过实际操作、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掌握简单的计算技巧。

5、图形认识: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二维和三维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名称。

三、教学过程

1、数字认识

(1)游戏:老师抛出一只球,让幼儿接住,然后数1,再把球抛给下一个幼儿,让他数2……直至数到10。

(2)活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带有数字的小方块,要求幼儿按数字的大小和顺序贴到相应的位置。

2、数形结合

(1)游戏:老师拿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积木,让幼儿根据颜色和数量拼出指定的图形。

(2)活动:老师用小球模拟图形,让幼儿用数字表示出图形中的小球数量。

3、计数应用

(1)游戏:老师给每个幼儿一些糖果,然后让他们把糖果拿出来,数一数有几个,再按数量分成若干组。

(2)活动:老师提供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铅笔盒、文具盒等,让幼儿估计里面有多少支笔、多少橡皮等,并用计数的方法核对。

4、简单加减法

(1)游戏:老师和幼儿一起玩“加减游戏”,让幼儿在不同的图形、数字、数量等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活动:老师给每个幼儿一些不同数量的积木,然后让幼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例如:如果我还要再给你2个积木,你会有几个?

5、图形认识

(1)游戏:老师把一些图形卡片抽出来,让幼儿猜测图形名称,然后分组用积木拼出来。

(2)活动:老师在纸板上画出一些图形,让幼儿根据名称、面积大小等来进行分类。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幼儿是否理解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检查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评价方式包括: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热情、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

2、听取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和问题,评估其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

3、定期组织幼儿进行测验,以检测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

通过这样一整套幼儿数学作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增强其数学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为幼儿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幼儿教学计划 篇5

幼儿老子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老子的思想,培养幼儿的哲学意识。

2、让幼儿学会用老子的思想去看待世界,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帮助幼儿习得“道德”这一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内容

1、认识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对后世很有影响。幼儿应该了解他的形象和他的重要贡献。

2、理解“道”的概念

老子认为,“道”是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规律、本质和传递的力量,它是“无所不在的”。而人类的追求就是要达到“道”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在幼儿的学习中,应当引导他们从身边事物的看待,“道”概念的逐渐理解。

3、培养“自然”的观念

老子强调“自然”,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对于人类而言,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应自然,“顺其自然,而得其如是之美”。有关“自然”的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了解“自然”的美妙,让幼儿体验“自然”的魅力。

4、推崇“无为而治”

老子讲求“无为而治”,指的是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度干涉,让事物走自然的轨迹。幼儿的教育不应只是注重高分及好表现,而是要培养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无为而治”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活动

1、认识老子

通过绘本、口述、教师的引导,让幼儿认识老子,消除幼儿的疑惑。

2、体验“自然”

组织幼儿情景资料,让他们专注于观察“自然”,发现珍贵的“自然”资源,体验“自然”中的宁静与美好。

3、了解“道”的概念

引导幼儿去寻找事物中的“道”,通过图画和几句简单的描述,让幼儿理解“道”的意义。

4、提高 “无为而治” 意识

推崇“无为而治”意识,通过互动模拟可以激发幼儿自我思考,让幼儿认识到这一思想的实际意义。

总之,幼儿老子教学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通过引导幼儿了解老子思想,提高他们的哲学意识,促进自我发展和完善,培养良好品德。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灵活性”的设计,既要与幼儿的认知能力相近,也同时不能限制幼儿的自由发挥。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获取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背景

幼儿数学是幼儿园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在幼儿园中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基础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为幼儿智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幼儿数学教学应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多样、趣味性强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数字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技能,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数字进行简单计算的技能。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4.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数字认知:通过数码卡片、数字拼图等多种游戏方式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大小关系。

2. 数量比较:通过比较数码卡片、拇指和食指表示数量大小,让幼儿理解数量大小关系。

3. 加减法运算:通过手指、小球和珠心算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式,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

4. 形状和空间:通过图形卡片、立体图形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和基本几何图形,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

1. 活动法: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参与、感受和探索,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综合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促进幼儿的多维发展和全面提高。

3. 个性化教育: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步骤与实施

第一步: 数字认知

活动一:数字拼图

材料:数字拼图(0-9)

方法:让幼儿自由拼出数字。

活动二:数码卡片

材料:数码卡片(1-10)

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给出一个数字,幼儿从数码卡片中找出相应的数字。

第二步: 数量比较

活动一:指数比大小

材料:无

方法:教师掌握好持续的节奏,先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比大小,然后逐渐加大难度。

活动二:数字计数

材料:小球、玩具。

方法:教师可以手动操作,让幼儿数小球个数,或者让幼儿手动操作,自主计数。

第三步: 加减法运算

活动一:手指加减法

材料:无

方法:幼儿利用手指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活动二:数珠算

材料:珠子、紫牙线

方法:幼儿使用数珠完成简单的加减运算。

第四步: 形状和空间

活动一:立体图形造物

材料: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方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拼合立体图形,形成不同形状的造物。

活动二:形状认知

材料:图形卡片

方法: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认识并给出相应的名称。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为评价教学效果和了解学生成长状况而设计的一系列方法和程序。

1. 中间评价:定期评估幼儿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时调整和修正教学方案。

2. 活动评价:针对具体的活动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反应和表现。

3. 整体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此了解幼儿的整体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效果。

七、教学总结

通过上述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多样化、趣味性强的教育平台,培养了他们的认知和计算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完善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教学,协调幼儿发展需求和课程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提升幼儿数学素养。

幼儿园高矮教案分享15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步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位教师必须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完美。教案课件的设计应该关注创新和改革。如果你想拥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不妨从阅读《幼儿园高矮教案》开始,本文提供参考内容,并请你收藏!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对物体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比较的方法却不甚了解,常常凭直观的感觉。本活动设计从故事导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从图片的高矮比较到同伴之间高矮的相互比较,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高矮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活动名称:

数学活动内容: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

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活动难点:

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教案出自:教案网)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教师边表演边说:可是,山羊和长颈鹿怎么都不说话呢?它们两个怎么了?闹矛盾了?为什么呢?(2)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问:说一说山羊和长颈鹿为什么不开心呢?他们两个这样做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原来山羊和长颈鹿不开心是因为高矮的问题,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别人。

2.学习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教师:长颈鹿改掉了矮嘲笑别人的坏习惯,别的长颈鹿也愿意和它交朋友。(出示另外两张长颈鹿的图片)他们三个是好朋友,三个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们来帮它们比一比吧!

(2)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大家说说比较高矮的方法。

(4)教师边演示边强调三个长颈鹿比较高矮的方法:让三只长颈鹿脚对齐,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个,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就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帮它们排好队了。

(5)讨论:还可以怎么来排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从矮到高的排序。)

(6)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我们要把物体放在同一起点上,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

3.幼儿三人一组比较高矮,并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1)教师:你们想和长颈鹿一样也来比一比吗?

(2)教师请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排队比高矮,并说一说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能怎么排。

(3)重复游戏,请幼儿换朋友,(教案出自:教案网)三人一组重新组合。

4.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打开幼儿用书,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引导幼儿把图书角的图书按照高矮的顺序排列。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周围物品的高矮。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准备:

1、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2、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

3、红、黄、蓝三块积木。

4、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指导要点:

1、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探究活动

①师: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跟xx小朋友比高了跟xx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

②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

4、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①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②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

5、活动的延伸

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

6、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评析:

本次活动重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尽量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准备: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加精彩:往高处看是一个样子、往低处看又是另一个样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语言、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当然,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的观察之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也是我在活动中设计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初衷所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

3、教师利用教具分段讲述故事。

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

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高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2)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门槛)也就是说,高老鼠看到的都是什么地方的东西?(矮的)教师边指教具边将教具摆放到教室的四周。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6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

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

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

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2)数学卡:3-3比较概念。

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

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

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

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

(3)讲解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

(1)数学卡:3-4比较概念。

三座楼相比:

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

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2)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

(3)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四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

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朋友不断交换。

三、活动评价。

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7

一活动的设计意图

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二活动的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的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

四活动的重点,难点

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五活动的过程

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

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

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

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

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3)刚才我们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朱老师发现有的好朋友之间意见不统一,谁有好办法,正确的比出两个人之间的高矮?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4设置情境,学习3以内正确的排序方法。

(1)刚才我们玩游戏高兴吗?(出示教学课件六)猴宝宝们看到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想来凑热闹。它们也想来比比谁高?谁矮?(出示教学课件七)三只猴比高矮。

(2)幼儿操作。介绍自己的经验。

(3)幼儿讨论三个物体如何比高矮:1、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

(3)(出示教学课件八)幼儿用讨论出的好方法帮三个玉米宝宝比高矮。

5音乐游戏:三个朋友比高矮。

(1)刚才我们学会了三个物体间的比高矮,朱老师发现你们真的非常棒,那我们这一次要请每三个小朋友组成一组比高矮,你们行不行呀?。

幼儿游戏找朋友,音乐停每三人组成一组比高矮,并大声说出谁最高,谁最矮

幼儿操作活动:比较高矮(教学课件十二)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找到了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在游戏中我们还找到了许多新的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呀,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动物宝宝也想比比高矮,你们愿意帮忙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到区域中进行操作)

六活动的延伸

区域活动:比较高矮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以上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难点:探索两个物体以上比高矮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教案出自:教案网)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教案出自:教案网)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3)刚才我们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老师发现有的好朋友之间意见不统一,谁有好办法,正确的比出两个人之间的高矮?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4设置情境,学习3以内正确的排序方法。

(1)刚才我们玩游戏高兴吗?(出示教学课件六)猴宝宝们看到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想来凑热闹。它们也想来比比谁高?谁矮?(出示教学课件七)三只猴比高矮。

(2)幼儿操作。介绍自己的经验。

(3)幼儿讨论三个物体如何比高矮:

先找出最高的取出,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矮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先找出最矮的取出,(教案出自:教案网)在将剩下的两个比,找出最高的,就能找出谁最高谁最矮。4)(出示教学课件八)幼儿用讨论出的好方法帮三个玉米宝宝比高矮。

5音乐游戏:三个朋友比高矮。

(1)刚才我们学会了三个物体间的比高矮,朱老师发现你们真的非常棒,那我们这一次要请每三个小朋友组成一组比高矮,你们行不行呀?。

幼儿游戏找朋友,音乐停每三人组成一组比高矮,并大声说出谁最高,谁最矮

幼儿操作活动:比较高矮(教学课件十二)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找到了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在游戏中我们还找到了许多新的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呀,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动物宝宝也想比比高矮,你们愿意帮忙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到区域中进行操作)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9

比较高矮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教学准备: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设置表演情境。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

1、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教学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0

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难点: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长短不同的筷子 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动物头饰各一套。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一个人是高还是矮?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将长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教师问: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小动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让高矮不同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动物,教师可以参与)

将长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教师问: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活动延伸

1、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2、带回家的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是和爷爷奶奶分别比高矮,看看谁高谁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结合《纲要》精神,将知识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特设计了拍气球,举气球,找朋友,排排队等活动,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来怕气球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来巩固这一内容知识。最后安排了给动物排队来引导儿童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比较好的是在设计上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愿意参与活动在“玩中学”。教态较自然,能够学习着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

但因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本次活动中失误较多:首先在游戏活动《找朋友》时没有鼓励孩子动起来,使得有些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让我有了一点思想负担,以至于在后来不敢放开手脚,仅仅通过教师启发式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充当了主导的地位,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怎么比,怎么排。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没有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教师没能做好“引导者 ”的角色。在设计时虽然希望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准备的材料杯子颜色相近高矮相当,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动时忽略了将孩子操作的结果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活动思路,大胆放开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让他们自己了解高矮的比较,而不是教师给强行灌输。另外还需要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多数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不是同一颜色等情况,让幼儿有所比较和区别,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问,多学习,甩开大步向前迈进,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对变化角度观察事物产生兴趣。

2、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萌发探索、发现的欲望,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3、懂礼貌,会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会变化角度观察事物。

教学难点: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教学准备:

1、故事相关图片。

2、幼儿每人一个老鼠胸饰(高老鼠用红色胸饰,矮老鼠用蓝色胸饰),高老鼠、矮老鼠图片。

3、布置天空、草地场景。

4、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好冷啊,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吧,动一动我们的小身体。学学高人走,矮人走。听好老师口令,‘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起,抬着头往上看),‘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后,低着头往下看)。小朋友真棒!现在请你们找个位置坐下来吧!”

2、“刚刚大家一起做了热身运动,一个高人,一个矮人。”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二、欣赏故事

1、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高一矮两只老鼠,大家先听一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教师出示高老鼠打招呼:“大家好,我叫高老鼠,我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

出示矮老鼠:“大家好,我是矮老鼠,我穿了一件蓝色的衣服。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第一遍听故事,回答问题。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什么东西?矮老鼠看到了什么东西?

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问问高老鼠和矮老鼠吧。

3、分段落听故事

听老师讲故事第一段、第二段,并提出问题:高老鼠和矮老鼠是如何打招呼的?我们来学学吧。

第三段到第六段

提出问题:

(1)高老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看到了小鸟、大树、屋顶和大门。

矮老鼠看到了什么?矮老鼠看到了小狗、小花、地板和门槛。

(2)两只老鼠是如何和他们看到的东西打招呼的?我们也一起跟着老鼠和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鸟!你好,小狗!你好,大树!你好,小花!等等。)教师边指操作图片。

“两只老鼠真懂礼貌,看到东西就打招呼,我们也来向两只老鼠学习,碰到人会打招呼,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如:亮亮小朋友碰到了阳阳小朋友,亮亮该说什么呢?阳阳又该怎么说?(亮亮,你好!阳阳,你好!)”

三、游戏表演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老鼠胸饰,我们一起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戏。戴上这个穿红衣服的老鼠胸饰就变成高老鼠。一起来说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高老鼠’。高老鼠应该做什么动作呀?来,老师这里还有穿蓝衣服的老鼠,戴上穿蓝衣服老鼠胸饰就变成矮老鼠。我们再来说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矮老鼠。那矮老鼠该做什么动作呢?”

2、接下来该怎么玩游戏?伴随音乐,高老鼠做高人走的动作,矮老鼠做矮人走的动作,到草地上走走,看看,和看到的东西打招呼。音乐停下来,老鼠也停下来。

3、做游戏。

提出问题:请高老鼠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请矮老鼠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你是如何和他们打招呼的?

4、高老鼠说想再去看一看矮老鼠看到的东西,高老鼠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矮老鼠呢?想不想也去看一看高老鼠看到的东西?下面就请老鼠们自己互相换一下胸饰。开始游戏。

四、活动结束。

1、这和你们第一次看到的相同吗?

2、大家玩得好开心啊!我们一起再到外面玩游戏好不好啊?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2

教案目标:

1、学会说:“xxx,你好!”的句式,并会用这样的句式同自己的好朋友打招呼。帮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知道见到人要打招呼。

2、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受与周围事物友好交往的乐趣。

3、知道事物有高矮的区别,学会说:“高高的、矮矮的”

教案准备:

1、课件、胸饰。

3、相关的图片教案过程:

一、欣赏故事

1、(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的名字叫高老鼠。(教师加入肢体语言,介绍高老鼠的时候双脚踮来,介绍矮老鼠的时候蹲下来)(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的名字叫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老鼠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俩在小路上碰到了,于是他们俩决定一起去散步。一路上他们都遇见谁了?听了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课件)提问:1、这个故事是什么题目?

2、高老鼠和矮老鼠碰到了哪些好朋友?(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关的图片)3、第二次欣赏故事。(课件)“哇,高老鼠和矮老鼠找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高老鼠跟哪些好朋友打招呼了,矮老鼠又跟哪些好朋友打招呼了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1)高老鼠和哪些好朋友打了招呼,矮老鼠又和哪些好朋友打招呼呢?教师把相应的图片贴出来。

(2)它们看到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呢?

(3)他们是怎么打招呼的呀?我们也来学学吧,这是高老鼠的好朋友,我们怎么问好呢?模仿老鼠打招呼。

(4)“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礼貌,我们也来学学吧!”如果昱昱在路上碰见了秒妙。昱昱你应该怎么说呀?秒妙你又应该怎么说?

二、游戏表演

1、“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老鼠胸饰,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戏,拿到高老鼠的小朋友扮演“高老鼠”,拿到矮老鼠胸饰的小朋友扮演“矮老鼠”。我们一起在教室里散散步吧!

2、提问:请小朋友先说出自己扮演的是高老鼠还是矮老鼠,然后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三、结束

“小朋友,我们再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来,走吧!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3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观察的兴趣。

2。通过表演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和控制力。

准备

1。老鼠头饰人手一个:高老鼠用蓝色,矮老鼠用红色。

2。故事角色:小鸟、小狗;大树、小花:屋顶、地板;雨点、水洼:大门、门槛以及彩虹,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它们按高低不同有顺序地贴在活动室外墙。

3。自选音乐一段。

过程

1。欣赏故事。

――倾听教师讲述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见了什么?

――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一起看到了彩虹?

――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东西,高老鼠和矮老鼠还会看到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的线索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观察。

2。扮演游戏:高老鼠和矮老鼠。

――幼儿戴上头饰,其中蓝老鼠表示高老鼠,红老鼠表示矮老鼠,尝试:变变高个子和矮个子。

――自编表演动作。如高老鼠踮起脚尖,抬着头往上看;矮老鼠低下头,弯下腰往下看。

――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故事情节,要求有顺序地朝着一个方向走,以免碰撞、拥挤。

建议

1。当我们不经意地看周围世界时,获得的感知印象是混沌的、整体的。《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真实自然而又生动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我们观察世界时的客观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们面对同一事物(大树、花园、房屋、下雨……),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现象。观察意味着有意识地看,专注地看,变换角度地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一生都将起到直接的积极作用,本活动的意图就是引导幼儿专注地、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进行观察。

2。延伸活动时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然后编入故事中继续进行表演。

附: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

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

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

渐渐的,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4

活动名称:高老鼠和矮老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观察的兴趣。

2、通过表演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和控制力。

活动准备:

1、老鼠头饰人手一个:高老鼠用蓝色,矮老鼠用红色。

2、故事角色:小鸟、小狗、小花;屋顶、地板;雨点、水洼;大门、门槛以及彩虹,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它们按高低不同有顺序地贴在活动室外墙。

3、自选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倾听教师讲述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2、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见了什么?

3、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4、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一起看见了彩虹?

5、除了故事中的一些东西,高老鼠和矮老鼠还会看到些什么呢?

6、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的线索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观察。

二、扮演游戏:高老鼠和矮老鼠

1、幼儿戴上头饰,其中蓝老鼠表示高老鼠,红老鼠表示矮老鼠,尝试:变变高个子和矮个子。

2、自编表演动作。如高老鼠踮起脚尖,抬着头往上看;矮老鼠低下头,弯下腰往下看。

3、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故事情节,要求有顺序地朝着一个方向走,以免碰撞、拥挤。

附故事

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

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

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

渐渐地,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幼儿园高矮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一样高,初步理解物体高矮的相对关系。

2、尝试2~5个物体的有序排列。

活动准备:安置有一定高度的垂钓小铃1个、高矮不等的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

请两名高矮不等的幼儿从铃下走过,分析讨论一人碰铃、一人不碰铃的原因。 幼儿两两结伴,通过比较,掌握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办法。

2、两人一组比较物体的高矮: 每组一套不等的玩具娃娃,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每次取两个娃娃,找出最高、最矮的娃娃,将娃娃按序排队。 书面练习,目测比较高矮: 介绍练习的内容及其要求,核对练习的结果,评价练习的情况。

3、初步理解物体高矮的相对性: 幼儿找2~3个不同的对象比较高矮。 比较后,引导幼儿说说比较的结果。 教师就物体的高矮的相对性问题进行小结。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交通执法述职报告

交通执法述职报告 执法述职报告 11-07

朗读心得4篇

朗读心得 11-07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11-07

初中适合考试的句子

初中考试句子 11-07

滑冰作文9篇

滑冰作文 11-07

最新工程部规章制度

工程部规章制度 11-07

幼儿园毕业教师对幼儿寄语分享77句

幼儿园毕业寄语 幼儿寄语 05-23

作文:冬天的雪(篇二)

冬天的雪作文 描写冬天雪的作文 01-13

200米加油稿汇集15篇

200加油稿 11-07

我的母亲作文

母亲作文 11-07

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分享11篇

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 大学生实习报告 11-07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