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地震课件

【#范文大全# #地震课件(锦集4篇)#】如果您对“地震课件”感到好奇,以下资料供您参考。在教师的工作中,撰写教案课件是必要的一环,然而,教案课件并非可以随意编写。只有提前准备完善的教案课件,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标记为您重要的收藏之一!

地震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品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爱的伟大力量。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3、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学生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

二、探索交流

同学们,在读课文中你们有许多的感动,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交流吧!

(估计学生回抓住以下句子进行交流。)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冲”字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苦。)

失去心爱的儿子,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起读。

3、“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说的这一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的依赖。)

父亲坚信儿子依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

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引导学生讨论:父亲是否精神失常?

⑴描写父亲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的段落读一读。

⑵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段,动笔圈画,认真朗读,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讨论。要让学生感悟到:这位父亲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说他失常,他的确失去了和一般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他确实不失常,是一种伟大的你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是救孩子的顽强信念支撑着他,是伟大的父爱支撑着他!

5、出示: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与上句比较体会:

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6、“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读了这句话你想对7岁的阿曼达说什么呢?

(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中,他不但没有被恐惧与危险吓倒,还自信地勇敢地鼓励同学们与死神搏斗。这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爱。)

指导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7、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么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唤起的信赖。──(生读)

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地震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在品读文本中,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了不起的父与子”具体分析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不起的父与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冲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2.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讲的内容,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一)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这对父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所作所为源自于父亲所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这句话首先出现在课文的哪里?

4.谁能思考的更深入,透过这些表现体会出父亲心情、态度的变化。指导朗读。

5.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父爱、坚定的信念再读这一段。

6.就在父亲带着顽强的信念开始挖掘自己的儿子时,其他父母也来了,他们如何表现呢?

7.透过他们的表现,体会父母此时的心情。

8.就在这些父母放弃挖掘的时候,还有哪些人物也对这位父亲提出了善意的阻挡?

9.是啊,太晚了,没有希望了。那这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10.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家认为阿曼达和同学们还有生还的希望吗?

11.就在这些父母都放弃的情况下,父亲是怎样做的呢?对此,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12.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指名读。这一句,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长父亲很爱他的孩子父亲很伟大他很想救自己的孩子)

(2)是呀,36小时啊,那是两个白天一个夜晚呀!父亲在这不吃不喝,不休息的36小时中都做着什么?他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是啊,这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让我们读出很多联想,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指导读。

(3)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而要罗列这些时间的数字呢?又是这简单的四个数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艰辛、劳累、危险与坚持。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4)就让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展开大胆的推测,回到地震的现场去。

(5)从看到的这一个个镜头中,你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6)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他不断地在痛苦中疯狂地挖,他挖的哪是废墟啊!他挖的是饱含血泪的情,令人心痛的爱的啊──请带着敬佩之情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

13.同学们,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他迫切想知道孩子的情况。)

师:(哦,你找的是这句)其实你仔细品读这句话,只要抓住一个字,一个表动作的字就可以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的爱意?是哪个字呢?

师:是的―“冲”,那它体现了父亲怎样一个心情呢?

14.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15.刚才我们一起通过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在以后描写人物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这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文中深沉的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预设:

A.“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句话为什么打动了你?

B.“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3.让我们跟随阿曼达,想象一下,就在1994年美国发生地震的一刹那,忽然楼房晃动起来,身体也跟随着晃动,教学楼象山一样向我们压下来,把我们送进了漆黑的废墟底下,只听见四周是────

4.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已经感受到,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是那样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你的心去感受,用语言阐述。

5.总结:阿曼达舍己为人的精神真了不起。正是因为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充满了爱,阿曼达才会这样信任自己的父亲,才会在危难中先想到自己的同学,最终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用血脉亲情创造了爱的奇迹。

(1)齐读最后一段。是什么让他们父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2)教师引读:

A.当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是这句话让他坚持了下来……(课件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们总会在一起。”)学生齐读

B.当儿子面对恐惧和危险,艰难等待时,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他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

C.让我们记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们总会在一起。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灾难,那个时候,不要惊慌,不要忙乱,要有必胜的信念,要相信,不论发生什么,我们的父母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1.天下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5月12日我国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脑海的一幅幅画面,同学们请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学生解说)

图1:(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位悲痛欲绝的父亲用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他最深的伤害)

图2:(他叫程林祥,地震后,他赶到学校,从废墟中扒出儿子的尸体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了近10个小时,原因只有一个,他要让儿子回家。)

图3:(汶川地震的废墟下也有这么一位母亲:在最危急的瞬间,她用身体掩护了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通过手机短信给孩子留下这样的一条手机短信:“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还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2.师小结:这就是父母之爱,自始至终不放弃,不抛弃,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记住这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他们用爱与信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生死不离的亲情赞歌。(出示课件:诗歌生死不离学生齐朗诵)

1.拥抱你的父亲三分钟,写出你的感受。

2.搜集描写父爱,母爱的诗或文章读一读。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本节课在设计时我立足语文,紧扣文本,设定的目标力求做到简明,使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实现目标的有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基本达到我们预设的效果,较好的体现了本色的语文课堂,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

所以在教学的开始,通过深情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积极地投入,展开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

二、抓住文眼,聚焦形象。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是,本文很长,时间又有限,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的,我们采取了“删繁就简”的教学策略,决定抓住“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把这两个点拿出来,以点带面,在这两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父母之情,学生日日都在感受。其情平实无华,却在细微之处,孩子们没有机会去体会那么轰轰烈烈的情感爆发。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正能体现这种情感,我们以“情感”为主线,抓住文中的父亲为了救出自己的儿子不停地挖,经历了好心人拉住他、消防队长挡住他、警察劝他、人们都认为他精神失常,摇头叹息离开他,引导学生切身想象父亲当时的心理,让学生感同身受,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体会到父亲此时此刻即使疲惫不堪也不愿意放弃。然后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可以说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四、综合训练,读想结合。

本节课在教师的范读中,请学生闭眼想象,在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得伤痕累累、憔悴不堪?漫长的38个小时里,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些环节的设计,都是想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训练点、不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

教学是个缺撼的艺术,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感到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一、第一个环节的导入有误,把问题设置的有些难:父亲想到这句话时,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由于没有前面学习一、二自然段的的铺垫,因此学生没有情感体验,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败之处。

二、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共振。这节课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理解,没有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我觉得教师在课文处理上有些挖掘不到位,如:儿子的表现部分,教学中让学生探讨对这个孩子阿曼达的看法,学生往往只着眼于他对同学的关爱,谦让。但其实这些放在平日里非常正常,然而现在是在极其危险的境地,这个地方随时可能有危险,儿子很有可能因此而死亡,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的话我想可以更升华儿子的了不起,以及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四、教师的主导能力不够,对课堂中的生成的精彩之处没有及时地捕捉和创造。课上几次问到“父亲为什么这么坚持”“儿子为什么这么坚持”时,学生只是提到那个信念,如果教师能够再及时点拔一下,学生一定会提到父爱或父亲极强的责任心,儿子和父亲情深等等,这样会更加深化主题。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充满勃勃生机,让激情真正的涌动于课堂!

地震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借助拼音及所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言行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比映衬、融情想象、感情朗读等方法,咀嚼和体悟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映衬、融情想象、感情朗读等方法,咀嚼和体悟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位父亲为什么了不起,感受父亲在极其危险的时刻不顾一切地要找遇难的孩子的这种无私的精神和伟大的父爱。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难

1、导入:

在上课前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播放录像并讲解地震情况)灾难,是无情的;亲情,更是无价的。就在这片废墟中,同样演绎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

2、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让你感动的地方标出来多读几遍。(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⑴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特别注意“砾、颤”两字的读音。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⑵理解词语:

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这其中的哪几个词可以从录像中读懂?你还理解了哪些词?

小结学习方法。

⑶交流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3、小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品读体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现在我们就把画面定格在这一片废墟上,聚焦到一个镜头,出现在你眼前、震撼着你的心灵的是什么情景?请一位同学读出第十二自然段中的前两句。

(屏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们的心呢?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来细细品味,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看看能从中读出些什么。(时间漫长、伤痕累累等)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指名读,评议。

⑴引导体会时间的漫长,父亲的劳累:

想象自己在连续三十六个小时可能会做些什么事,是否能坚持一直做一件事。将心比心,体会父亲坚持三十六个小时不停地挖废墟的时间长,特别不容易。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像一下父亲是怎样挖的,会遇到哪些困难。读后问: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干什么?(指名说)

⑵多么漫长的36个小时啊,他就这么吃力地挖着,挖着,直挖得──生接读描写外貌的句子。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看到父亲这个样子,你想说什么?从头到脚,到处都是血迹,真是伤痕累累啊!可父亲还是不怕伤痛、咬紧牙关使劲挖。现在,你一定有话要说,来,说出心中的感动吧!

是呀,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是一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父亲的行为,更是一般人不可能做到的。请带着这一份感动,来读读这两句话。

2、读到这里,你不禁产生了什么疑问?对,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么做呢?

(学生回答后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对,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使一位普通的父亲在儿子被埋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时变得如此坚强,变得非同寻常,令人肃然起敬!

3、同学们,这三十六个小时里,父亲一直不停地挖着,难道就没有人来劝阻过他、帮助过他吗?请说说理由。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感受?

4、回扣父亲话语,再次体会力量源:

对,一个清醒的人却被别人误解,没人帮助他,没人阻挡他,更没人理解他,是多么的孤独无助呀!更何况,挖下去可能还有危险呢!即便是这样,父亲仍然不肯放弃,继续在废墟中孤军奋战,一直坚持了这么久,这么久,就因为他曾跟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使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同学们,这一句话就是一颗心哪,你们说,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父亲那一颗怎样的心?(对儿子的爱心、责任心)

5、有感情地再次朗读描写父亲挖废墟的句子。父亲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父爱,体会到了血泪亲情,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再读读这两句话。

6、小结:

同学们,当我们用心读课文时,读一句话就能体会一颗心,读一件事就能体会一片情。学到这里,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举起手指,跟老师一起把这句话写到心里去吧!师板书:“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当父亲看到儿子的学校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读。

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来阻挡父亲、劝他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生读。

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给他力量让他挖了38小时之久的依然是这句话,一起读!

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了一座大山,伟岸坚强;父亲不停地挖这一感人的场面,正是这座大山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句话,把父亲的形象铭记心间!(配乐读)

四、总结存疑

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会给儿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时间漫长

挖孤独无助

伤痕累累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地震课件(篇4)

2、教师对学生研究的三个问题也要充分的查找资料,为灵活驾驭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影片。让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看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地震与应对。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

1、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利用两块木板(一块厚的,一块薄的),在教师的要求中亲自实践,了解地震的形成。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后,让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刚才的三个环节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发现:

(1)折断厚的细木片用力大。

(2)折断薄的细木片声音响。

(3)这一现象与坚硬的地壳在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时造成断裂和移动的原理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时实验中时双手产生力量,而地震时是地球内部产生力量。

教师总结: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和移动而造成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希望同学们不要恐慌。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的形成,感受地震带来的巨大威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确对待地震。)

四、了解地震的危害

(本环节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是他是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才会激起学生了解地震前的预兆和保护自己的方法的欲望。)

五、了解地震前的预兆

让同学们汇报,你了解到的地震前的预兆,更好的避免灾难的发生。

1、通过汇报,教师总结:

地震异常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2、以地下水异常和生物异常这两种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现象,所以我让学生做细致的了解。

如:(1)地下水异常包括哪些现象,并课件出示人们总结的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2)生物异常

主要让同学们了解动物反常的情形,通过人们总结的顺口溜了解地震前的预兆。

(此环节让学生提前预知地震预兆,减少灾难的发生。切实做到用学过的知识来守护自己的生命)

六、地震时的应对

这是本课的重点:为了避免汇报形式的单调,我将采取三个步骤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任务

1、亲身体验,评价中学习逃生方法。

每一个学习小组派一个学生出来参与。假如在这个课堂上忽然发生地震,你会选择什么地方躲避?并采取各种评价方式:本组同学评价、其他小组同学评价和请本小组的学生评价本小组代表的躲避方法是否合理。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参与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总结出首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室内的逃生办法。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课前调查表中的不同环境下,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3、结合汶川地震中被埋压学生的逃生经验,学习逃生方法。

教师适时补充汶川地震中被埋人员表现勇敢的事例,感染通讯,让他们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

此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活动,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又很好地落实了本课的重点。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讲究简洁、明了,同时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本节课我只板书头脑冷静灵活应对八个字,告诉学生逃生的方法。

地震与应对

头脑冷静灵活应对

扩展阅读

地方课程课件锦集4篇


本文经编辑对众多资料进行筛选后呈现,标题为“地方课程课件”。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需要制定好教案和准备教学课件,而现在是老师开始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候了。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可以帮助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建议您收藏本页以便日后查阅!

地方课程课件(篇1)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小儿语》

问题提出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 名贤集》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 名贤集》(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逢老人》

教学目的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

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地方课程课件(篇2)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2.18晏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25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3、教师讲解。

4、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晏子的看法或评价。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搜集有关晏子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4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

三、学习晏子的名言。

1、生自己读晏子的名言,借助译文理解意思。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3、熟练朗读晏子的名言,试着背诵。

4、为能背诵晏子名言的同学画星星。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晏子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上,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对晏子使楚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了解了晏子的优秀品质,学习了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2.26孔融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11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孔融的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18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临终告白书》

三、说说自己对孔融的看法或评价。

四、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孔融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孔融的品质及性格特点,通过搜集资料和故事,进一步了解了孔融的为人。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黄河 3.18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3.了解黄河名胜。4.背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25 1.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7.熟读成诵。8.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10.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诗歌、故事或传说,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4.1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黄河,先齐背《浪淘沙九首》(其一)。

2、上节课那两幅黄河名胜同学们查出它们的名字了吗?

3、指名说一说,4、你还了解了哪些黄河名胜?

5、指名介绍。

6、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长总结自己小组的情况,准备集体汇报。

7、学生交流、总结,师巡视。

8、集体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9、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好,能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27黄河号子

教学目标:

1.把《黄河船工号子》

(一)(二)读通顺 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8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

(一)(二)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还不明白的等待集体交流。7.集体质疑释疑。

8.有哪位同学知道诸葛亮和周瑜是什么样的人物?指名介绍。9.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黄河号子的资料。10.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4.15 1.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2.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3.先小组交流。4.集体交流。

5.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6.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黄河号子的来历,通过查找资料,锻炼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有部分同学当堂背诵了黄河号子。

4.10黄河精神4.22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了解“龙门”的传说;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师范读《公元渡河》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学生读——背 8.课堂总结:谈收获 9.作业:

4.20黄河颂歌4.29 教学目标:

1.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积累黄河文化; 4.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教学措施: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2.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5.再读诗句——背诵。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8.作业:

五岳独尊——泰山

4.28泰山美景5.6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2.背诵杜甫《望岳》

3.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4.积累泰山文化。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5.5泰山日出5.13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教学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学过程:

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5.13登山抒怀5.20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教学措施:讨论交流、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4.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5.20泰山典故5.27 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学过程: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地方课程课件(篇3)

四(3)班

江余柳

2013.10.22

一、古老的云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们云南有“恐龙之乡”的美称。

2、让学生知道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了解云南的历史知识。

3、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云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云南有很多美称,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2、了解云南古老的文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个云南人,你觉得咱们云南人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学生交流。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云南的过去。

二、新课教学

1、恐龙的乐园

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第2、3、4页,了解恐龙的过去及它的活化石,从而对恐龙产生兴趣。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学生读课文第4、5、6、页,了解人类的起源地有哪一些,知道人的进化过程。

说一说元谋人与北京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交流。

3、教师读,学生听。云南有哪些辉煌的古文化?学生自读在课本上画出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

4、通过视屏让学生看看丝绸之路,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学生自读这部分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三、完成课后思考题

1、云南还出土过哪些珍贵的文物?

2、南方丝绸之路包括那几条古道?

地方课程课件(篇4)

拒绝白色污染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课内)

一、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

4、分小组

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课外)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

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现场实践)

2、上网查找资料。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

二、教师生成整合:

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

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了解“有偿使用”的含义

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号召呢?(讨论)

4、总结

三、学生代表发言:

关于现在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动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情况分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课后延伸:微型课请家长来现场包书皮。废旧电池回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引入学习: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

2、学习课文在的短文,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学生结合课文中插图读懂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怎样保护牙齿教案

一、教学理念

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我在设计本堂课时结合现在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龋齿(蛀牙)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知道龋齿(蛀牙)的危害,并使之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我通过较为形象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引起触动,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整齐洁白的牙齿有益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牙齿的道理。

2、初步学会防治牙病,保护牙齿的方法。

3、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学会保护牙齿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2、难点: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模型牙齿、模型牙刷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谜语激趣认识牙齿

谜语导入:孩子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不过它呀,就藏在谜语里,你们若是猜不着,它可就不和你们交朋友。(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课件出示牙齿的图片。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师: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

师: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用牙嚼碎)

师:别的东西又是怎样吃到肚子里的呢?(也是用牙嚼碎)

师: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

如果没有牙齿,小狗还能啃骨头,小兔还能吃萝卜吗?(不能)

师小结:我们的牙齿又白有坚硬,它的用处可大了,能够咬断食物,嚼碎食物帮助消化,可牙齿吃完东西后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很脏?

2、学生漱口,一起看漱口水。发现水很脏,激起自己漱口的愿望。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吃完东西后不去漱口,那些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就把我们又白又坚硬的牙齿给腐蚀掉,就会有小虫子来吃掉我们的牙齿,如果不信,看完下面这个动画片就会明白.放《老虎拔牙》课件动画:(老虎自认为牙齿锋利,结果因吃过多甜食,又不刷牙而导致蛀牙,全被拔光。)

师:看了动画,你想想为什么老虎的牙齿会拔光呢?

生:太爱吃糖了。

生:每天不刷牙。

生:平时不注意卫生。

„„

师:对了,就是因为它没有保护好,所以牙齿才会——

生:蛀掉。

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保护牙齿”。

(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让学生明白蛀牙的危害,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讨论研究

师:怎样才能保护好牙齿呢?小朋友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生讨论)

汇报: 生:每次吃完东西漱漱口。

生:每天睡觉之前刷刷牙。

生:平时少吃甜的东西。

生:要是吃了东西不刷牙,虫子就要爬出来,牙齿就要蛀掉。

„„„„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但是蛀牙并不是虫咬的,而是吃了糖或甜的食物后,碎屑留在牙齿表面或牙缝中,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的作用下产生酸。牙齿中的钙、磷等成分渐渐被酸溶解破坏,出现了蛀洞。馒头、米饭及糕点等食物残屑,经过唾液作用变成糖留在牙缝中,也会产生蛀牙。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怎样蛀空的。(看课件:牙齿一步步被蛀的过程。)

师: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谁也不想遇到,可是就是有很多同学不注意口腔卫生,说说你平时是怎么对待牙齿的?今后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平时睡觉之前不刷牙,今后我会每天刷牙的。

生:我每次吃完饭都不漱口,以后我会漱口的。

生:我以后少吃点甜的。

„„„„

(通过探讨,观看课件,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蛀牙的重视,并使之能自觉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

(三)保健预防

师:现在请你当当小医生,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病牙。

(同桌进行检查汇报)

师:如果你有病牙,或是牙面上有黑点,要及时治疗,防止蛀牙的进一步发生。

师:如果是健康的牙齿,就应及时预防,如果已经有病牙,更要注意口腔卫生。最好的预防方法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东西等。刷牙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师示范:(出示一支大牙刷和牙齿模型)刷牙时要采用竖刷的方法,把牙缝中存留的残屑都清理干净,并使每个牙面都能刷到,刷牙不仅可以清洁牙齿,还对牙床有按摩保健作用。(请学生学做)

学习刷牙的儿歌:小牙刷,刷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早晚坚持刷一刷,牙齿洁白人人夸!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刷牙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视帮助.教师请不同学生上台示范,请学生自己评价.(通过师的讲解示范和儿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应及时预防,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舞蹈: 师:学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刷牙的舞蹈吧!跟着音乐一起来,看谁跳得棒!(教师带领学生跳)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那只被拔了牙齿的老虎说些什么?提些什么建议?

生:老虎,你要每天刷牙。

生:老虎,你不要吃那么多糖。

生:老虎,你吃完东西要漱漱口。

生:你不要那么贪吃。

„„„„

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牙齿,牙齿一旦生病,就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小要—— 生:保护牙齿。

(让学生在学完整堂课时,知道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该怎样做。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我与小鸟交朋友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在研究活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懂得与他人合作。3、懂得如何爱护小鸟,体验人与鸟、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到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的道理。活动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习惯,懂得与他人合作。活动准备:

有关鸟类知识的图书资料:笔记本、彩色铅笔或蜡笔等,做鸟巢用的工具和材料等。活动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全世界共有多少种鸟吗?

二、活动步骤: 1、提问:

(1)小鸟吃什么?

(2)怎样才能成为小鸟的“朋友”呢?(3)你查到了哪些资料? 2、小组讨论:

(1)怎样给小鸟做个巢。(2)我们怎样爱护鸟?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鸟,了解了鸟的生活习性。懂得了如何爱护小鸟,体验人与鸟、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到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的道理。教学后记:

本课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了解了更多的鸟类知识。

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3.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

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漫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弃物污染。

那再来看看并播放《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下载 《我们身边的水环境》,《我们身边的声环境》。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内容。并引发学生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应该加以保护了。那看一看世界为了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引出“世界环境日”。打开书本让学生画出时间和内容。并给学生展示图表‘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让学生总结出‘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写出相应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

二、课堂讨论

展示一些‘环境被破坏了’的图片或视频 播放视频:《哭笑的地球》,《没有水的样子》,《激情与温柔等》。展开讨论:

1、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吗?

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3、谈一谈你的家庭为了保护环境做过哪些事情,以后应该怎样做? 我们班集体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学校及其附近的环境?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地补充说明,并把重点内容点明。表扬回答好的同学,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让回答好的同学把自己在家庭中的好习惯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针对性地播放一些视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国政府有哪些保护环境的好措施、好办法? 学生讨论

小结:营造大量“护田林”、“防风林”,治理“三废”,整治“白色污染”,进行空气质量预报等,不断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城市已成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请看这生机盎然、美丽迷人的城市――大连。出示大连市环境图。

提问:为什么大连环境美如画,大连人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小结:大连市从领导到市民都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大连人的“三管住”,使我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情。板书:不要污染破坏

三、行为指导:

提问: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呢?请介绍一些事例。(引导并板书)板书:参与环保活动 劝阻污染行为

师引导并建议学生做一个绿色消费者。

小结:正确对待废弃物,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环保好习惯。

四、结束语:让我们向全人类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灿烂的明天,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播放视频《地球你好吗》最后一段,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伴唱,结束本课。

新鲜空气在哪里 学习目标: 1.通过怎样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的活动,初步了解新鲜空气和我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2.初步懂得空气应该保持新鲜、不应受污染,逐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捏住自己的鼻子,提出:“当你憋不住了,再松手,好吗?”提问:“刚才的游戏,你们有什么感觉?”

此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周围空气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导入本课学习,教师提问:

1、你知道哪些地方的空气特别新鲜?

2、你能说说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吗?

此活动要引导学生说出在新鲜空气的环境中有许多感受,如人会感到舒服、人的心情会特别好等等。

二、活动指导。(播放多媒体)

1、教室里的空气。

教室里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果空气污浊,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目眩恶心,大大降低教学效率。据调查,每名学生在安静学习时平均呼出的气体中有0.4%的二氧化碳,每小时从皮肤和肺部要散出约40克的水蒸气和60 — 100卡热量。在平均有几十名学生的教室中,如果没有新鲜空气流入,室内空气就会浑浊不堪,给师生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2、呼吸与空气。

假如一个正常人几天不喝水,或是十几天不吃饭,虽然他们的健康会受到损害,但生命依然能够维持。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他立刻会遭到死亡的威胁。人要生存,就要呼吸。所谓呼吸,就是指人的肌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氧气来自空气中。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其中氧占20%以上,氮占70%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氖等气体。人类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一旦空气受到污染人,人们吸进这种不洁净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活动一组织讨论

1、如果整天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人会有什么感觉?

2、如果„„, 人会有什么感觉?

活动要引导学生说说在空气不新鲜的环境中,人有哪些直接的感受。初步认识不新鲜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活动二组织交流

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地方的空气是不新鲜的?

2、你还看到哪些地方的空气被污染了?

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许多地方确实存在着空气 被污染的现象。

活动三分组讨论和交流

1、怎样使教室里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2、有什么办法使教室里的空气经常流通?

3、爸爸在房间里吸烟,我该怎么办?

4、家里的炉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可以想些什么办法?

5、附近工厂冒出大量的浓烟,怎样向有关部门反映?

6、有些汽车会排放出很多很多的废气,你有什么办法? 怎样使我们能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噪声危害大 教学目标: 懂得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初步了解噪声的主要来源和噪声的主要危害。初步增强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谈一谈生活上的典型细节、小游戏和小细节或小问题。(关于噪声)

二、组织学生课堂小组活动并讨论 体验说话时适度的声音,懂得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形成一种轻声说话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开展控制物体发声的小实验。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制作“发声罐”并想办法使他的声音变轻,知道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在选择不同材料和方法减轻他的声音的过程中,去思考声音是怎样被控制的初步积累控制声音的经验,初步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第6课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2.关爱小动物,热爱自然,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

1、世界动物日。

“世界动物日”源自13世纪早期意大利修道士圣的倡议。他当年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与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代表和人类深刻认识自然和宇宙的先驱者之一。圣·弗兰西斯一生的工作被证实由10月4日开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2、动物福利法。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把动物当作私人财产或商品,可以随意虐待、捕杀,以致很多动物不断地走向灭绝和天性扭曲。1822年,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马丁法令”获得通过,这是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动物的利益,保护动物免受虐待,是动物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11年,英国颁布了动物保护法,并陆续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园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保护法等很多专项法律。1980年以来,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在动物福利方面立法,WTO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条款。我国已经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检疫法》等单行法,现在正在构建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动物保护总括性法律。

3、制作。

引导学生收集自己最喜爱动物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也可以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或已经灭绝的动物,给它制作一张“动物身份证”,如: 动物身份证

(图片)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保护动物宣传标语

美化校园

教学目标:

1、选定工具的使用;

2、剪裁工具的使用;

3、图形的选择与移动;

4、图形的缩放。

教学难点:图形的移动和缩放。

教学准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辅助网页。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出示上课的教学作业,提示,我们在上课的基础上如何来美化我们的校园。生:提出各种方案。引出课题。

二、教学辅导。

1、提出自学的概念,今天的课要求自主学习。

2、怎么去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

3、教师引出自主学习的方法。看书学习和网页浏览参考。

4、介绍网页的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

(1)网页的设计思路:希望学生按按钮的顺序去逐步操作。(2)如何把网页上的图片复制到画图上。

(3)操作过程中的网页和画图之间的任务切换。(4)频的操作。

5、学生操作。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离开座位指导或请教同学。(规定班干部或电脑好的同学作为指导)

(2)在学生基本完成后全体离开座位看看别的同学可以给予你什么灵感或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然后加以改进。(3)教师巡回指导。

6、教学反馈。

选取学生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6、总结。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船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二)课堂教学 引导阶段

让学生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品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礼品配上精美的包装,更显得礼品的珍贵、也更能表达主人的一片心意和美好情感。

礼品美化包装可以表达出送礼人自身的趣味、爱好以及色彩感和设计特色。

2、发展阶段

例如:方形纸盒的包装。

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礼盒上。

3、教学拓展

用其他材料进行包装设计与装饰。

防地震课件范本13篇


每位教师在课前都需要备好一份全面的教案课件,我想对于即将创作的教案课件,教师肯定不会觉得陌生。教案设计必须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那么教案课件具体要包含哪些部分呢?下文是编辑精心为您打造的“防地震课件”,如需查阅更多相关信息,请登陆我们的网站!

防地震课件(篇1)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防地震课件(篇2)

班会主题:科学对待地震

班会地点:六、一班教室

班会时间:20xx、3、25

班会目的: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班会形式:介绍讲解,交流发言

班会过程:

一、地震的成因和分布

二、地震前兆异常

地震前兆异常一般分微观和宏观异常,微观异常是通过现代精密仪器测量分析得出,宏观异常人们能直接观察到,一般指气象和动物异常。但是,前兆异常并非全都由地震引起的,如动物异常也可能与环境的剧烈变化、天敌和病害等有关。因此,对待宏观异常应持慎重态度,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或地震管理部门报告。常见的异常有: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拱圈、乱跑乱窜,狗猫等动物狂叫乱咬;地下水异常;地光明亮而且恐怖;地声强烈而且怪异……

(在介绍地震的成因和分布的过程当中,班级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等知识来解释,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气氛热烈。)

三、地震预防知识

1、学习地震知识

(1)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3)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4)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

(5)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2、室内防震措施 (1)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3)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

(4)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

(5)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

(6)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7)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8)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

(9)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10)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3、室外防震措施

(1)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2)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近、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

(3)发布预报的地区,应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点修建临时防震棚。在外期间注意卫生,防火,储备饮用水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四、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班会效果:通过班会同学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克服了惧怕地震的心理,掌握了有关地震的防护知识,能够科学地对待地震。

防地震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片内容。

2、难点:认识、了解地震,学会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内容: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2、PPT图片: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1、出示地震博士图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将向你介绍有关地震的各种知识,即使地震发生了,你也能从容应对。”

2、PPT图片6:地震来了,屋子里是怎样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么了?电灯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屋子里会有些什么声音?)

3、幼儿猜测:屋里还会有些什么东西?

4、我们看一看屋里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PPT图片7:书架怎么了?书架上的书会怎么样?

PPT图片8:玻璃窗会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9:花瓶和摆放花瓶的架子会怎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10:抽屉又会发生怎样奇怪的变化?

5、PPT图片11:嘎嗒、嘎嗒、哐当、哐当,万一地震突然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们的动作、姿势是怎样的?他们用什么东西保护自己的头部?请个别幼儿来学一学。

6、PPT图片12: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地震结束后,我们要怎么做?

7、PPT图片13、14、15、16、17、18、19、20:让我们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在地震来临时进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练:

1、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当你感觉到地震来临时,请你用学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师一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师播放地震模拟音乐,幼儿就近寻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确的姿势保护头部。

3、音乐结束,地震减弱,幼儿按教师口令转移。

四、庆贺自救成功。

防地震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考验小朋友们的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门和两面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3、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4、提问

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二、 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三、 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 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 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束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 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 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四、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 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

2、 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动思:

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

2、幼儿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防地震课件(篇5)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防地震课件(篇6)

一、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震的本领,加强幼儿面对地震,快速疏散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设计开展本节以“地震应急避险”为内容的安全教育课程。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四、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五、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4、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全国支援帮助灾区的图片视频,教育幼儿从小有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5.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叠祝愿星,祝福灾区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爱心小背篓里。

(六)活动结束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书包在正确的演练一次,地震来了怎么办。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防地震课件(篇7)

设计意图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 、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课件: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 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 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发表。

5、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防地震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

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活动反思:

1、内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活动设计过程连贯、层次清晰。能够充分挖掘和利

用现实生活中广泛的教育资源来开展活动。通过观察、谈话、演习等形式来提升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从而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获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2、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在活动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活动氛围,并且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和参与程度。此外,动静交替的活动设计和相关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能始终保持兴趣,获得发展,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防地震课件(篇9)

一、设计意图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地震知识。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课件:家庭、学校、户外、公共场所避险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震后的一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师启发幼儿:小朋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怎么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还有什么现象?

2、幼儿自由发表对地震的看法,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是啊,大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

(二)播放地震的课件,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看完后教师引导: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2、幼儿交流,教师边引导幼儿把话说清楚。

3、小结:哦,原来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是自然现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这里发生大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发表。

5、师幼一起总结避险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听老师或者大人的指挥,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护好头部。等地面晃动小了再听指挥疏散,撤离。如果是在一楼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旷的地方去。

6、那我们要怎么找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安全?

7、播放视频:在幼儿园、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场所怎么找较安全的地方躲避?请幼儿找出来。

8、幼儿小结不同地方怎么找地方躲避较安全。在幼儿园是蹲在桌子下双手抱头,再听指挥疏散;在家用枕头或被子盖头,就近在卫生间、墙角、厨房、桌子下、床下等地方;在公共场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墙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头就行。

(三)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幼儿下楼梯的路线是男生靠楼梯扶手,女生靠墙同时下楼。因为男女生的反映、运动能力相比较男生要强,分开可以提高逃离的速度,也可以给女生更多的行动空间)

4、组织幼儿"实战演习"。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防地震课件(篇10)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录像带、广播录音、电教设备、实验材料(制作的社区模型);

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半成品的“楼房”’、易拉罐、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广播新闻,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

播放新闻吸引幼儿注意:各位听众现在是新闻播报,新闻的内容是:xx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在这次地震里,有大量的房屋倒塌,截至5月20日18时,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难,247645人受伤;至20日12时,累计失踪32361人。其中,汶川、理县、茂县等8个县是重灾区。此次地震波及北京、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近半个中国有震感。新闻报告完了,有新的消息随时向各位听众报道。

二、播放地震的录像片断,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如:地表裂痕图、楼房倒塌图。

提问:广播新闻说:哪里发生地震?(汶川),看录像后提问:刚才小朋友看到什么?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灾害?

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小实验:地震。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地震的时候,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教师边做实验边提问)突然地面摇晃起来。这时地震的情况怎样?(很弱)你们看,弱的时候是怎样的?(周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只感受到地面动了一动)现在,地震的情况又怎样?(很强,房子倒塌……)

四、讨论:引导幼儿怎样帮助四川人民,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良好品德。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现在,还有几百万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办法上课,有的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品吃,你感觉怎样?

(幼儿讨论)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五、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1、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录像后,老师解释这些地方为什么不安全)

2、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录像后,老师解释这

些地方为什么安全)

3、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幼儿自由发挥

小结: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

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六、动手操作:重建家园,

这次地震给四川汶川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刚才小朋友说:给汶川的人民买衣服、买食品,捐钱给他们,接他们到璜土来,小朋友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组织了很多的救援的人和志愿者到汶川去,帮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都拥有一个新家。现在我们也一起当一名自愿者到汶川去。组织幼儿建马路、天桥、高楼等。

防地震课件(篇11)

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防地震课件(篇12)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防地震课件(篇13)

一、教学引入

1、观看教师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图片和录像。

2、阅读“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新闻以及关于地震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资料。

二、学习地震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讨论:遇到地震时自己可能会怎么做?

2、将自己的做法与“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看看哪种方法更合理。

三、调查分析防震避险措施

1、列出对各项措施的判断依据。

2、设计调查问卷,从自我保护知识、逃生措施、应急物品准备、疏散路线等方面了解人们的防震意识。

3、整理调查结果,讨论人们防震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开展班级防震演练

1、列举学校的地形特点及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躲避位置与适合的逃生路线,确定防震方案。

2、开展防震演练。

3、讨论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地震的应急措施。

五、课后拓展

与家庭成员一起从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生路线等方面制订家庭防震计划。(应确定防震计划中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据课堂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建议。

地图课件集锦十篇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课堂反应会在老师教案里体现出来。感到迷茫可以看看“地图课件”也许会有所帮助,请确保认真参阅本文!

地图课件 篇1

活动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完整的拼出中国地图,通过有趣的智力游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磁性拼图(以各省为单位划分)、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为他们提供参考)

这是开学初的一次区角活动,孩子们高兴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王希瑞、胡凤祥来到了小书房里,看到了一块中国地图的磁性拼图,魏雨婷对张思远说:“我们来拼这个拼图吧!”魏雨婷说:“好的。”于是两个人拿出了拼图拼了起来。

他们两个先看了看完整的拼图,然后再把拼图拆了拼,可是由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对中国地图不了解,于是他们怎么也拼不完整。

第二次游戏:

这次我在区域中贴了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这次王希瑞和胡凤祥来到了小书房游戏,胡凤祥小朋友看着墙面上的中国地图说:“这个像大公鸡的地图是不是中国地图?”王希瑞听到了说:“是啊,你看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她拿出了磁性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吴琳娇开始拼起了拼图。她从拼块中找出了一块,看了半天想不出这是哪里的一块,但是她没有放弃,胡凤祥转身来到墙面的中国地图前,对照地图找拼块的位置,一会她好像是找到了,又来到了拼图前把这块拼块放到了拼图的一处,又找起了下一块拼块。

可是由于她对照的时间比较长,在区域活动中胡凤祥没有能完成。

第三次游戏:

这次来玩中国地图拼图的是魏雨婷和褚安娜。魏雨婷这次好像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了拼图,先看了墙面的大中国地图,然后再拼图中找出了比较大块的拼块,先把比较明显的拼块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时把台湾和海南岛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再一块地尝试,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他是准备过了。安娜在看到魏雨婷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后,她也加入到拼拼图的行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找一个拼在区域活动结束前把拼图完成了。

地图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师:看这是什么?

生:中国地图

师:出示课题,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深褐沼泽湖泊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生:骄傲、自豪)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生:高不可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生:美、迷人、多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师: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师: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师: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背诵总结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2、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根据文章结构,利用已有资料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小节

1、出示图片:随着老师的图片学生背诵。

2、总结背诵的方法,想象画面背诵。

三、交流资料,仿写仿练

仿照第二小节写写你了解的景观。

地图课件 篇3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师: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地图课件 篇4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很简单,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新词,并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样第二课时也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了。对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定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注重拓展,深刻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采用了常用的回顾旧知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课文内容与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好了框架,可谓一举两得。之后就是对每一小节的教学了。

在第一小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渎并标画出你认为描写祖国秀美山川的语句,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或想到什么写在旁边。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动起来,自主的去学习去思考。当学生的'学习适当的时候再采用集体汇报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出他认为好的句子并说出感受,教师要注意及时的鼓励与引导。

第二小节的教学与第一小节大致相同,稍有差别的是在集体汇报自学情况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去阅读文中的几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还强调了重点字词的使用。如文中“看三峡之险,望日出壮观”中的两种观察方法,我还特意让学生试着换一换,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词语可以替代,警醒学生在平时写作中应该注意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课外收集的能力与习惯,我在课前特意要求学生去收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相关资料,这样做很好的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

课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做不但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眼,而且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我想如此一举三得的做法真的是该多多用之。

对于最后两个小节的学习,我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学生可以结合前两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这样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后让学生集体汇报自己的自学收获,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

整堂课的教学我都是以读为主,每一次问题的提出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从读中理解去找到答案,在让学生从答案中去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再怀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

文末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让学生去想象自己就站在地图前,想象一下那时的自己最想说些什么?让学生踊跃发言,孩子们说的很好,可见课前设定的目标已经很好的完成了。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之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上也都很到位,但通过实践教学也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学中有一名学生标画了这样一句“祖国啊,妈妈。你宽阔的胸怀让我感觉到温暖….。”随之她提出了这句话采用什么修辞手法的疑问。这不禁让我很困惑,这句话可以说是把祖国比做了妈妈,也可以说是把祖国拟人化了,教学时我只是讲解了比喻的手法,并没有去提及拟人的手法。课后与老师们交流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这个问题充分说明了我对教材的熟悉度不够,而且对于教材的分析不够透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在犯类似的错误。

地图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地图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二节。

3、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词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全称吗?

能不能指出你家乡的位置,你们站在祖国地图前时,想说些什么呢?

大家说得很好,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此时站在地图前,心中有千言万语,下面一起来学习纪宇的儿童诗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三、再读课文,理清诗歌的脉络

问:每个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抓住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即可。

问: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这是首十分美妙的诗歌,诗歌中写的是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因为祖国是一个巨大的摇篮,是一个宽阔而温暖的怀抱,我在这个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四、学习诗歌

(一)、学习第一节

1、“五颜六色”是什么颜色?诗歌中写到了几种颜色?

2、为什么说“五颜六色”是形象的语言?

3、你知道祖国有多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学习第二节

1、本节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拟人、比喻)

2、找出具体的句子,来体会修辞的作用及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第三节

1、蓝图是什么?祖国的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2、祖国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四)、学习第四节

1、一起朗读课文。

2、为什么说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你今后要为祖国做些什么?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笔下生辉:

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根据课文的诗句,试着仿照课文学写诗歌。可以写几句,也可以写一小段。

七、板书设计: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五颜六色形象语言

壮丽河山赞美祖国

宏伟蓝图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1、这篇精读课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

2、课文以诗歌形式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课文情感浓烈,想像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3、学习本文的意图是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教学时要让学生个别朗读,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弄清楚每一小节的内容。

5、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学。

7、拓展延伸至平时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6、妙笔生辉,学以致用。

地图课件 篇7

设计思路:

在一日活动中幼儿用点心时,我常常发现小朋友吃饼干不是几大口一下把它吃完,总是吃上一口就看看饼干象什么,把饼干吃成一种与某种事物相似,于是高兴地和小伙伴分享,同伴也就争着相仿,有的说象月亮,有的说象****,有的象汽车……当幼儿观察逐渐仔细,能用不同的图形通过不同的组合,描绘出物体的基本特征时,个别幼儿的作品中局部开始出现用简单的线条勾轮廓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设计“吃饼干想象画”这一活动内容,皆在让幼儿尝试用轮廓线取代呆板的图形,画出各种吃过饼干的形状,通过想象组合成画,使图象更丰富、有趣,进一步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大胆表现,尤其要鼓励创作出不同与别人的图象的幼儿,不能单纯以象或不象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对有些有图象可启发幼儿通过舔一点,改一改来体会成功,使每个幼儿获得自信、投入创作。

活动目标:

1.通过吃饼干、说说、想象,用图形融合的方法画出吃了饼干后的各种形状。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范例一幅。各种形状的饼干若干;餐巾纸;记号笔、油画棒、图画纸。

活动流程:

一、引起兴趣提问:饼干你们吃过吗?有哪些形状?

二、讨论、示范

(1)提问:你吃一口饼干后发现它象什么,吃了一口又象什么呢?(大家讨论)

(2)观察范例,了解作画方法。

建议提问:这张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如幼儿没讲出,教师可进一步提问:上面是画了一样东西吗?)

(3)幼儿尝试,激发创作兴趣。

可请二"三名幼儿来尝试用图形融合方法画,要求尽量不重复同伴的图象,集体通过评议这些图象个部位的连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点等来进一步理解作画方法,树立创作信心。

三、边吃饼干边想象边画,教师巡回指导1、提出要求:

(1)左手拿饼干,右手拿记号笔画。

(2)边吃饼干边动脑筋想象,想象到什么就把它画下来,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画。

(3)吃完后手用餐巾纸擦一下。

2、幼儿创作建议教师通过观察可提示:

(1)大胆运用图形融合方法作画,画出吃了饼干后的各种形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2)注意画面位置安排,把自己想象出的事物合理组合在画面上。

四、引导讲评找找哪幅画图形融合得最合理,请小作者介绍作画的内容。

活动反思:

饼干幼儿每天都在吃,非常熟悉,通过示范对咬过的饼干进行添画,使残缺的饼干变成另外的一样东西,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用饼干来绘画的欲望。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幼儿能够开动脑筋与老师的范画不一样,像刘宇轩虽然也画了房子,但是房子的造型就与范画不同,还有的幼儿不小心将饼干咬碎了,但是却用了拼贴的方法激昂饼干又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像七心瓢虫和蝴蝶的翅膀,还是能够自己动脑筋进行想象。

地图课件 篇8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导入新课]

地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多方便,如交通旅游、行军打仗、资源调查、天气预报等,往往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人们会读地图、用地图,那么,识辨地图上的方向,是读图、用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同样在地图上适用。然后让学生说说地平面上有哪八个方向?

鼠标点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逐个点击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确认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电脑展示“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读图回答:

④在这幅无经纬线、也无其他指示方向的地图上,你是如何来确定方向的?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在这种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

电脑展示“某村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该图与刚才的“动物导游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和归纳公路方向的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电脑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

①A在D的什么方向?

②D在C的什么方向?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并具体说明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图上确定方向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北纬还是南纬。即经度数值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东大东经),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西大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北大北纬),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南大南纬)。

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①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方向之别。如图中:A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南正北方向,即A在D的北方,D在A的南方。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向北极方向为北——A,向南极方向为南——D。

②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别,没有南北方向之分。如图中:C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东正西方向,即C在D的东方,D在C的西方。地球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地球一周360°,要选择两点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前方的在东——C,后方的.在西——D。

③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了。如图中:D在B的西南方,B在D的东北方。可采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

a.先看B、D的东西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东,D——西;

b.再看B、D的南北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B——北,D——南;

c.各点的方向组合起来,B——东北,D——西南;

二是定位组合法,如B在D的什么方向?

a.确定定向点——B,参照点——D;

b.以D确定B在D的右上方;

c.D点向右——东,向上——北;

d.组合右上——东北,所以,B在D的东北方向。

在以北极或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经纬线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方向?

电脑展示下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启发、边分析。

2.辨别南北极: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北极(如甲图);呈顺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南极(如乙图)。反之,根据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也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3.辨别方向:无论经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

对于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甲图),中心是北极,地球的最北点,它周围的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北(D)外南(C),顺西(A)逆东(B)。

对于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乙图),中心是南极,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南(D)外北(C),顺东(A)逆西(B)。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提纲进行简单小结,强调重点在于运用。

作业布置下图中为某村路标:

请将下列指路标牌字母代号分别注在路标上,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出该村的路标(高度为10厘米)。

地图课件 篇9

《我的地图》一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初步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初级阶段,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富于表现性。其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展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的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课应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以欣赏、认识、平面表现为主,第二课时以想象、创造、立体表现为主,今天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其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色去创作地图,难点是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是物,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一年级学生摄取知识的动机往往是兴趣所致或是满足自己的成功需要,间接兴趣多于直接兴趣,针对学生这一年龄特征,我制作了形式活泼、卡通化的多媒体课件,把游戏、神秘的故事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令孩子感到新奇、快乐,从而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本课的导入环节,我运用了教参中设计的小游戏《问路》,问的是一条学生熟悉的路:从扬子三小到永利商场怎么走?孩子们由于空间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只能用向左走、向右走等比较模糊的语言来描述,这时教师应适当地帮助学生在描述的路线中寻找一些标志性景物。接着,我播放了这条线路的实况录像,证实学生的描述,并引导学生观察路边熟悉的景物,让学生感受到有依据景物更容易找到方向。

接着是自主释疑、指导交流,我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图在地理、军事、建设、治水、探险、航海、考古、艺术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如黄河图在治水方面的作用,某些地图中的山形地貌对战争的影响、古代的地图演变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等等,这里珍贵的古代地图图片展示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欣赏了大量地图后,我选择了其中几幅实录性地图和本课要学画的情趣化的地图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这两种地图有何区别?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时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情趣化地图的表现方法,感受点、线、面的运用,指导学生根据地图中的标识物来认识路线。

至此,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情趣化地图的绘画方法,接着教师讲了一个让学生倍感神秘的故事:屏幕上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背着一包金银财宝,狡猾的狐狸总想偷出它的宝贝,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白兔悄悄背着包出门了,它想把宝贝藏到一个路线曲折、不易被发现的地方,故事说到这儿问学生:“你能帮小白兔设计一张藏宝图吗?孩子们被故事的神秘感吸引,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好主意,在小组交流后,请一位学生说,教师简单画出学生所描述的藏宝图,这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描述标志景物,突破难点。

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我要求每一位学生为小白兔设计一张藏宝图,供小白兔挑选。孩子们跃跃欲试,十分投入,从学生的作品反馈看,孩子们的藏宝图想象力很丰富,非常有创意。

作业展评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最后出示一些有趣的制作立体地图的材料,要求学生注意收集,为下一课作准备。

以上内容就是本人对《我的地图》一课第一课时的总体把握和教学设计的构思意图,不足之处,还往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地图课件 篇10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是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十三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所以我设计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很简单,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新词,并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样第二课时也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了。对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定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注重拓展,深刻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感情。本节课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采用了常用的回顾旧知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课文内容与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好了框架,可谓一举两得。之后就是对每一小节的教学了。

在第一小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渎并标画出你认为描写祖国秀美山川的语句,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或想到什么写在旁边。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动起来,自主的去学习去思考。当学生的学习适当的时候再采用集体汇报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出他认为好的句子并说出感受,教师要注意及时的鼓励与引导。

第二小节的教学与第一小节大致相同,稍有差别的是在集体汇报自学情况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去阅读文中的几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还强调了重点字词的使用。如文中“看三峡之险,望日出壮观”中的两种观察方法,我还特意让学生试着换一换,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词语可以替代,警醒学生在平时写作中应该注意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课外收集的能力与习惯,我在课前特意要求学生去收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相关资料,这样做很好的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性。

课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做不但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眼,而且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我想如此一举三得的做法真的是该多多用之。

对于最后两个小节的学习,我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学生可以结合前两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这样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后让学生集体汇报自己的自学收获,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

整堂课的教学我都是以读为主,每一次问题的提出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从读中理解去找到答案,在让学生从答案中去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再怀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课文。

文末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让学生去想象自己就站在地图前,想象一下那时的自己最想说些什么?让学生踊跃发言,孩子们说的很好,可见课前设定的目标已经很好的完成了。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之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上也都很到位,但通过实践教学也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学中有一名学生标画了这样一句“祖国啊,妈妈。你宽阔的胸怀让我感觉到温暖….。”随之她提出了这句话采用什么修辞手法的疑问。这不禁让我很困惑,这句话可以说是把祖国比做了妈妈,也可以说是把祖国拟人化了,教学时我只是讲解了比喻的手法,并没有去提及拟人的手法。课后与老师们交流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这个问题充分说明了我对教材的熟悉度不够,而且对于教材的分析不够透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在犯类似的错误。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下棋课件集锦4篇

下棋课件 06-18

好友生日的祝福语(经典149句)

好友生日祝福语 好友祝福语 10-28

父母负重前行的文案锦集(60条)

负重前行的励志句子 负重前行朋友圈说说 07-10

财务通知精选

财务通知 10-28

语文学习计划十一篇

语文学习计划 10-28

采购与试用期总结报告汇总十一篇

采购试用期总结报告 采购试用期总结 10-28

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精选50句)

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 让人捧腹大笑的文案 10-28

送玫瑰的搞笑说说

玫瑰搞笑说说 10-28

旅游的周记系列

旅游周记 10-28

春节拜年祝福语简短精选200句

春节拜年祝福语 10-28

秘书试用转正个人总结精品14篇

转正总结试用 秘书试用 10-2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