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逢喜事之时,我们在很多场合需要通过祝福语来表达内心的祝福,给人送祝福可以让对方开心,心情愉悦。让你对生活如郁金香般优雅。你是否正在为祝福语而苦恼?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收藏13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一、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认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灵活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材分析

介绍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计算工具,它曾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使用算盘数数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定数位,怎样记数,强调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课前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

1、引入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图,揭示谜底:算盘。

2、介绍算盘的历史(配合课件第2页)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计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计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计数,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来,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后来这种计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二、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同学们小小的算盘背后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课件第3页)。

(1)仔细观察算盘,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吗?

教师出示算盘,引导认识框、梁、档、算珠。

(2)通过游戏巩固

出示大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同桌玩一玩。

(3)认识上珠和下珠,并介绍上下珠分别表示多少(课件第4页)?

问: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上珠表示多少?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下珠表示多少?

《算盘歌》一把小算盘,四周围满框,横卧一根档,竖着许多梁,梁上是上珠,梁下是下珠。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同住两人一组,先一人随便拨一颗算珠,另一人说出这个算珠表示几。然后两人互换。

2、在算盘上表示1-10

(1)师:算盘的个位在哪啊(课件第6页)

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必须从左往右依次定位)

问:把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定位是用算盘记数的特殊要求。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位为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怎样表示1、2、5、9

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6-9依次在5的基础上添加下珠。

怎么表示10?10一般不用1个上珠和5个下珠(2个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个下珠表示。这一点和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是一致的,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3)用算珠表示数(课件7、8页)

1、定位2、个位上拨几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拨几表几个十……某个数位上是0,则不拨珠以空挡表示。拨出563,说说563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拨珠的指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要求学生在算盘上拨二、三位数(课件第9页),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1、猜一猜

下面几个谜语都与算盘有关,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1)猜猜我是谁,它有四条边,最爱帮助人,不让珠乱跑。(框)

(2)猜猜我是谁,虽然只有它,本领却很多,一个可顶五。(上珠)

(3)猜猜我是谁,它是一条线,横在框里面,管住上下珠。(梁)

(4)猜猜我是谁,它有许多根,穿着小珠子,噼里啪啦响。(档)

2、用算盘分别拨1、2、3、4、5、6、7、8、9。

3、一个一个地拨,从587拨到600。

4、在算盘上拨出805、500、190、999。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评价方式:

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

1、出示30°角,学生尝试读角,并说明自己读角的方法。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读角时要看角的两条边: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这样才能从0开始读起,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选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2、分别出示60°、90°、120°这些角让学生读,并说方法。

四、学法指导,合作质疑——在活动中探究量角方法

1、尝试量角:出示两个角(P37的角),学生先估一估,(结合直角、锐角、钝角的知识进行估计),到底有多少度,学生自己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2、交流方法,从而得出量角的方法。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3、教师小结:两重合,一读数。分别用课件演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读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4、出示两个角(角的开口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再次强调两重合再读数。

5、练一练

(1)做一做第二题

(2)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说明理由。

6、出示一个边很短的角,量角器放上去无法清楚地看准读数,学生想办法。方法:利用直尺或将角的边延长

五、目标检测

1、填空

量角的大小要用 ,角的计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 。

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 重合,0刻度线与 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

2、判断

角越大,角的两边越长。

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角,这个角也扩大5倍。

画在黑板上的40度的角比画在纸上的40度角大。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五、全课小结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1 计量单位:度“°”

角2 测量工具:量角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重点练习:

1、第102页第1题

填一填:

(1)成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页第2题

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10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页第4题

5、第103页第5题、第6题

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三、思考题。

103页第7题。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四、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

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有三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读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说一说每步的算理。

4.怎样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说综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进而使学生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试一试

出示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结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课 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教案内容】:

教材第70~74页。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75~78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知道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学会整理出数据制成的统计图。

【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 谈话导入

介绍上海世博会。

2、出示书73页的统计图和照片。

介绍:世界五大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最终我国上海获得了胜出。这是大家欢庆的场面。

(1这是第一轮投票的情况(出示统计表)

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一轮得票情况统计表

2002年12月

申办城市 波兰

弗洛兹瓦夫 俄罗斯

莫斯科 韩国

丽水 墨西哥

克雷塔鲁 中国

上海

所得票数 2 12 28 6 36

提问:有哪五个城市参加申办投票?哪个国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

(2)出示第73页统计图。

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知道中国上海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

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说明:整理出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⒈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提问:这个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从上向下有序地观察:包括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

提:纵轴上又有哪些内容。

⒉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

(4)标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

3、提: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哪个国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国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 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要求】

通过这次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体现每做一次游戏,参加游戏各方赢的机会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赢的可能性要相等。

【重点难点】

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

1、游戏导入:

(1)每4人1小组,事先分好。

(2)明确活动要求: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到一个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如果摸到的黄球次数多,就算小玲赢。

提: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3)组织学生分小组摸一摸,并统计出结果。

(4)组织交流,指名说说每一组的活动统计情况。

提:与刚才的猜想的情况一样吗?通过游戏,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没有去过峨山的临江公园吧!那里的苗圃经过扩建显得更漂亮了,(明明、笑笑、淘气经过参观后带来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课件)

二、引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呢?(师张贴问题)

生齐读题目。(下面同学们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三、探究问题

1、你能写出算式吗?

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回答(板书算式)

154 22 =

2、估一估

(1) 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独立估一估

(2) 指3名学生回答

生可能出现的回答:A.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B.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C.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3、用竖式计算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2 2 1 5 4

(1)用竖式算一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用竖式算一算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①下去巡视,选一个又快又好的小组代表把竖式写在黑板上。

②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看能不能说到把22看作20来试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

师问

(1)为什么把22看作20来试商?(更简便)

(2)商 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如果巡视时发现有错例的,拿到展台上来让同学辨析一下。

③师: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怎样做?(验算一下)

④师板书:答:每种花各有7盆。

4、峨山的园艺师听说老师要到你们易门来上课,特地让老师带了一道题来请你们帮帮忙。(课件出示题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

(1)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列出:12018=

(2)师:先估一估可能是几个图案,把你的估算结果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如果你觉得合理,就点点头。

(3)那你能自己独立地用竖式算一算吗?

(生独立算,选出一生板演)

师:你是把18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有不同意见吗?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有什么好处?(很快找到商几)

(4)验算一下,你的得数是否正确,请一生来写在黑板上。

评:怎样验算的?

刚才我们做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这两道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小结方法: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者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当除数的个位数是5或者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十位数加上1,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

四、总结

1、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屏幕出示;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给自己评价一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参观苗圃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其实这些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下次我们再共同探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8】

第3单元角的度量

第4课时画角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3。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

难点:对准相应的刻度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0° 90°

2.你能画出任意度数的角吗?

教师引出课题。

(板书:画角)

二、自主探究

教学例3。出示例3。

1.怎样画一个60°的角?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并动手试一试。

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步骤。

2.用课件演示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归纳:

板书: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一点,再画一条射线。

(4)让学生试着画出60°的角。

想一想:量角器上两处都标了60°,这个点应点在哪里呢?为什么?

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并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如果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向右就在内圈60°刻度处点上点;如果是向左,就在外圈60°刻度处点上点。

3.画一个100°的角。

指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画一画,然后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这些角,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谁画得好。

2.教材“练习七”第5题。

先量一量∠1和∠2有多大,把角的度数写在角上,再用量角器画出与∠1和∠2同样大的角。画完后,同桌互相验证,看谁画得标准。

3.教材“练习七”第6题。

小组内议一议,再说一说这些角用三角尺怎样画的。教师归纳,再让学生独立拼一拼、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主动去发现找到画角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了角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第111页的第4题,教科书的第114、11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七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课堂作业】

1.统计

画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根据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注意找出纵轴上的数据要准确,然后回答问题。

3.练习二十一第16题

画梯形,并且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4.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9024700695200305076000

5.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6.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3276÷84=74×59=

7.估算。

297×3≈789×4≈5392÷9≈

8.(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9.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10.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1.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2.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第4课时统计

知识点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在统计中的作用,它能清楚直观反映各数据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简单运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 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内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 、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习铺垫

(2)揭示课题

(3)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

(4)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

(5)全课小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

50x70=125x8=40x5=11+7=4+25=

70x50=8x125=5x40=7+11=25+4=

2、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板书:5x4=20

因数因数积

二、教学实施

1、领会主题图

(1)、观察图意

(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

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

(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

(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举例

(6)、归纳总结: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xB=BxA

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

(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书解题思路。

方法一:(25x5)x2方法二:25x(5x2)

=125x2=25x10

=250(桶)=250(桶)

(3)、小组讨论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25x5)x2=25x(5x2)

(5)、观察下面三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5x6)x10( )15x(6x10)

(125x80)x3( )125x(80x3)

(12x25)x4( )12x(25x4)

(6)、归纳总结:

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3、比较、概括、归纳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4、巩固提高

(1)、填一填:

75x26=( )x( )8x2=2( )

AxB=( )x( )ax( )=15x( )

125x7x8=( )x( )x7(40x15)x[]=40x([]x6)

25x(4x[])x([]x4)x132x4x6x5=(4x6)x([]x[])

(2)、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引导观察。

谈话:下面是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

出示:

书名

每本书的价钱(元)

《数学故事》

12

《成语故事》

15

《科幻故事》

18

提问:观察表格,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买一本《数学故事》和一本《成语故事》要用多少元?买三本书一共要用多少元?三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买3本《数学故事》,一共要用多少元?等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2.解决问题。

提问: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你想解答哪些问题?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想一想才能怎样比较快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解决自己所选择的问题,教师巡视。

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计算的?(着重交流是怎样运用加法或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

板书:12+15+181235

12+18+151253

比较:观察上面的两组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3.揭示课题。

谈话: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板书课题:运算律复习)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你想怎样复习?通过复习达到什么要求?

[说明:从现实情境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注意对复习方法进行指导,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合作交流,知识梳理

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运算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的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整理方法有:举例,文字描述,字母表示等。

小组活动: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请把你整理的结果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分享,并讨论一下,能把你们小组同学的各种方法整理在一张表格里吗?试一试。

组织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整理的方法和完成的表格。

根据学生的整理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举例

文字描述

字母表示

交换律

结合律

交换律

结合律

[说明:让学生自己整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便于学生加深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同时,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填一填。

出示题目:

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在括号里填一填。

86+35=35+86()

72+57+43=72+(57+43)()

764025=76(4025)()

125678=125867()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辨一辨。

出示题目:

先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再连一连。

81+()=0+81乘法交换律

16425=16()加法交换律

184+168+32=184+()乘法结合律

a56b=()56加法结合律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3.比一比。

下面每组题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1)88+(24+12)(2)2815

(88+12)+247(415)

(3)856-(656+120)(4)54045

856-656-12054095

要求:比较每组的两道题,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各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算一算。

出示题目:

你能分别算出三角形、正方形中几个数的和,圆中几个数的积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算法,并说一说怎样算比较快。

[说明:通过一组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填一填、辨一辨、比一比、算一算等数学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地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为灵活应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四、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1.下面是某校学生生活区今年上半年用电情况,根据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求出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分组汇报怎样算比较快。

提问: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2.下面是四(2)班马小平同学阅读三本课外书的情况统计。

提问:根据表中数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提问:怎样分别求出每本课外书一共有多少页呢?怎样算比较快?自己先想一想,再独立解决。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指名介绍自己的算法。

师生共同评价各种算法,并总结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说明: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问题中没有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但学生通过分析题中的数据,会发现这些题具备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特征,通过计算、交流、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感受运算律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五、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提问: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吗?

学生交流,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表现。

[说明:让学生适时反思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所得,及时评价自己与同伴的学习行为、态度,大胆地说出遇到的困惑或困难,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六、课后延伸,挑战自我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95+996+997+998+999125(178)4

1+2+3+4+5+95+96+97+98+99

2532125

[说明:课后安排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本课学习内容,更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业务员发言

业务员发言 04-24

合同收藏: 学生实习协议书(篇四)

学生实习协议书 学生实习报酬协议书 02-23

临床实习生实习自我鉴定13篇

实习生实习自我鉴定 04-24

热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规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08-30

入户申请书(汇编12篇)

入户申请书 04-24

停薪留职申请书(收藏6篇)

停薪留职申请书 04-24

最爱的句子(55句)

是我最爱的人句子 最爱吃荔枝的说说 04-24

生日成长发朋友圈的句子64句

生日成长句子 04-24

检讨书跟老师顶嘴13篇

检讨书老师顶嘴 检讨书顶嘴 04-24

被设计辞职报告

设计辞职报告 04-24

安全工作总结14篇

安全工作总结 04-24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