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一封信教案

如果您需要“一封信教案”相关的推荐请查看下面的建议。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师的教学态度和风格。请将本网页添加到您的常用链接列表或收藏夹中!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11篇)

一封信教案【篇1】

1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教学:

①懂得写信的格式,写各部分应注意的事项。

②注意用语的得体。

2.过程和方法训练:

①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②注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①了解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②培养学生在小伙伴的交往中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习作重点

1.以书信的格式,介绍自己和远方的小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和建议。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2.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3.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⑴了解本次写信的内容和对象。

②了解书信的写作格式。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积累 定向观察 收集素材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今天,就让我们和远方的同龄人交上朋友吧。

2.生自由畅谈建立联系的方式---书信。

3.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

4.生汇报:读书活动、救助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

5.讨论交流:自己在书信上最想说的事。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2 1 .同学们说的真好,就写你最喜欢的活动吧。

2、讨论特点,明确要求。

(1)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也可以先写活动想法及建议,最后介绍自己。

(3)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写。既可以个人名义写,也可以小组的名义写。(4)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

(6)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尝试 合作交流 拓展思路

(一)引导学生写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活动和建议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指导写作。

(1)写自己打算开展的活动,要求写得既有意义又有趣。写时还要把活动的过程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意义又有趣的地方要写具体。

(2)对活动的建议要切实可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3)写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在告诉对方打算开展活动的想法时,在提出可行的建议时,都应该说话委婉,掌握分寸,情真意切,有诚意,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4)观看自己所带来的信件,再次复习巩固书信的格式。

(5)注意信封的写法: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教师要重点强调。

(二)引导学生想象脑海中既有意义又有趣的活动。

(三)确定观点 各抒己见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各抒己见,大家评议。

(四) 指导写法,理清顺序。

1、写活动还要把活动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2、对开展的活动,你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3 4、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应牢记。

5、语气要委婉,情真意切,有诚意。

(五)说说自己的提纲及思路,请其他同学评一评。

(六)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附范文: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李潇同学:

你好!

收到这封信,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吧!因为我们毕竟素昧平生呀!那么,我先介绍介绍我自己,我是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小学五(3)班的学生,名叫杨韫琪,今年12岁,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孩,还是班里的班长呢!(嘿嘿,有点骄傲吧!)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和西部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我从百度网站上搜索到了你的情况,看了你的.事迹,我被深深感动了,所以才提笔给你写信。

你是不幸的,过早失去了母爱;父亲的出走,更是雪上加霜。你幼小的双肩早早得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担,你又是坚强的,小小的年纪,你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责任,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你又是上进的,你仍然不放弃学业,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一家人一次又一次被你感动,一次又一次被你震撼了。爸爸妈妈对我和你结成“手拉手好朋友”的想法很支持,愿意给你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愿我的帮助能给你枯竭的心田注入爱的甘泉,使你重新活泼开朗起来。

李潇,我希望你能来我家看看,(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你寄去路费)我想带你去看看我们这儿的千古之谜——龙游石窟。它是我们龙游最为骄傲的景点,多少中外游客对它的神秘莫测感到惊奇。许许多多专家来到这里考古,一个个谜团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成了未解之谜。如果还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我的学校,我们学校可漂亮了!特别是春天的时候,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晒太阳,听着鸟儿的歌唱,再舒服不过了!要是你来了,肯定会喜欢上我们的学校的。李潇,我也希望你能振作起来。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会帮助你,为你加油,为你鼓劲,为你喝彩!李潇,不知不觉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的知心朋友了,你呢?你是不是也把我当成知心朋友了。你有什么心里话对我倾诉吧,你也不用担心,也不用静静地发呆,因为我是你永远的好伙伴!

李潇,听我讲了这么多,你也可以给我写信呀,希望你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祝你:奋发向上、学习进步!

你的新伙伴:杨韫琪

3月5日

第二课时 修改评议

一、第一步:回扣要求 交流习作

4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嗦没有条理的段落.

(二) 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 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写出评改意见和建议。

2. 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二、第二步:佳作欣赏 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议。

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 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教师推荐有关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一封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懂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爱情不仅是异性相吸的爱慕,更是同甘共苦的忠诚和超越生死的情感。

2.掌握抓住关键词或短语,联系上下文品读思考、理解文意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歌德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哪个男子不重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真是这样的,少男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迈向成人世界,情窦初开,就会思考一个词——爱情。什么叫爱情?爱情是什么?许多年前,有一位14岁的少女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位父亲并没有像许多家长那样避而不谈,也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呵斥女儿,认为她涉足了禁地,而是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真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父亲就是享誉世界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二、通读全文,思考:爱情究竟是什么?

(一)向14岁的女儿解释什么叫爱情,这位父亲用了什么样的方式?

——童话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二)理出“爱情”的三层内涵。

1.请学生围绕“什么叫爱情”的问题阅读第5—23段,寻找答案,圈画相关语句。

2.学生发言,理出“爱情”的三层内涵: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

三、抓住“眼神”,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爱情”的三层内涵。

(一)抓住“眼神”

1.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每一次对“爱情”的解释都源于上帝和大天使所看到的——眼神。

2.齐声朗读三处对眼神的描写。

教师引导:仅从这三个眼神中,我们是不是能清晰解释它们所代表的“爱情”、“忠诚”和“心头的记忆”呢?似乎还是很抽象,不容易解释。怎么办?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品读。

(二)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眼神”中所表达的“爱情”的三层内涵。

主要步骤:

教师提出突破口问题→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圈画、思考→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点拨

1.第一层:突破口问题——上帝为什么惊呆了,并且那么生气?

联系第6段:“当上帝创造人类时……”“你们在一起过日子吧!延续后代……”

第7段:“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总之,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

第24段:“世上各种有生命的东西生活……但是,只有人懂得爱……”

爱情是青年男女彼此的.吸引和爱慕,这种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融早已超越了上帝造人的初衷,在上帝眼中,人就是一种生物,男女在一起就是过日子、延续后代,与其它生物没什么两样,但是人类的男女却创造出“爱情”,这是独属于人类的情感,比上帝创造的一切都要美得多。

2.第二层:突破口问题——你能从第14段“眼神”的上文中寻找到有关内容,帮助你解释“忠诚”吗?

“50年后”、“一座非常好的小木屋代替了原来的小棚子,草原上修起了花园……”、“在小木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

“忠诚”是经历漫长时间考验的彼此相守,“忠诚”是在漫长的日子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同甘苦共患难的不离不弃。

3.第三层:突破口问题——你怎么理解“心头的记忆”?

联系第18段:“那好吧,你们的日子不长了,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的爱情将变成什么。”“男人坐在小山坡上,一双眼睛呈现出非常忧虑的神色……”

“心头的记忆”超越了生死界限,永存于心中。

(三)朗读第22、23段,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述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所悟到的“爱情”的内涵。可请学生稍做准备。

参考:什么是爱情?爱情是青年男女的彼此爱慕,爱情是经历时间磨砺的彼此忠诚,爱情是超越生死的情感记忆。它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四、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用意,懂得要明智地爱,明智地生活,才能真正为人,真正获得幸福。

(一)教师引导:什么叫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已经向女儿解释了,那么这是不是这位父亲写这封信给女儿的最终目的呢?

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思考圈画。

(二)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父亲的这封信用意在于“促使她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萌发”,启发女儿懂得爱的真谛,懂得爱是一种人性美,从而明智生活,善于生活,获得真正的幸福。

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兼作本课结语。

六、布置课后作业

从身边的人和事或阅读材料中寻找“爱情”,写一篇短文,题为:那就是爱情。

教学建议

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在“抓住‘眼神’,联系上下文品读,理解‘爱情’的三层内涵”这一环节中,也可以采取提出总突破口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以较大的阅读自由度。总突破口问题为:你最欣赏那一种眼神?为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回答。

一封信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

(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作业本4、5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七题。

一封信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个生字, 会写 9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 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 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2)认读本课新词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 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 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 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 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 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单 居 招 呼 快 乐

(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呼、乐”字的书写。(板书:呼 乐) “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其中,第八笔是“竖 勾”。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 导 .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 笔顺,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 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个生字, 会写 9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 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 2— 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 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 第二次写信的。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 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 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 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第一次写信, 我是从课文的第 2、 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 2、 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 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 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B .“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

D.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4)露西的爸爸不在家,露西多么不开心呀 ! 谁还想读。 (板书:不开心 冷清)

(5)读得好 ! 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全班女生一起读。

(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 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二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1)我是从课文的第 7--14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 子。

A.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B.太阳闪闪发光,我们的希比希在阳光下又蹦又跳。

C.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 自己修台灯了。

D.下星期天我们要去看电影。

E.爸爸,我们天天都向你。

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 ! 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3.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那一封,为什么? 我喜欢第一封信,因为读后让人感到心情很好。 我也喜欢第二封信,内容上虽然和第一封是一致的, 但是第二封信更充满乐观、阳光、坚强。(板书:乐观、阳 光、坚强)

指名朗读 4—— 14自然段。读出对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 情,读出露西的坚强、乐观和自信。

四、小结全文。

一封信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写信的方式表达感情。

2、能清楚、连贯地讲述一件事。

3、体验帮助他人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写信的意义和基本格式,知道邮票、寄信等常识。

2、物质准备:一封某灾区幼儿园小朋友寄来的信,大张信纸、笔、信封和邮票等。

活动过程:

1、读信,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回信的愿望。

(1)引导语:这是灾区幼儿园小朋友寄来的信,最近他们那边一直下雨,发生水灾,情觅况很糟。我们来读读,他们要告诉我们什么,需要什么帮助。

(2)讨论:看完信后,小朋友心里都为他们着急。你们说,我们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2、讨论交流信的内容。

(1)引导语:灾区小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先给他们回一封信吧。

(2)讨论:该用什么纸张写?怎么写?写什么内容?

(3)引导幼儿交流写信的材料、格式,以及信的内容。

(4)小结:给灾区小朋友回信,能带去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他们肯定非常高兴。我们写信时,要用信纸写,要按照信的格式来写,可以用文字写,还可以用画画来表示,要把我们对他们的关心、问候和准备帮助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表达出来。

3、分组进行写信。

(1)以小组为单位,幼儿选择写字和绘画结合的方式,或运用绘画的方式写信;一位幼儿负责写或画,其他幼儿讲述。

(2)信写好后,大家一起念念信的内容。

4、各组念信给大家听。

每组轮流将信的内容讲述给大家听,听后大家相互补充修改。

5、教师示范写信。

(1)教师根据各组幼儿的写信情况,组织集体进行回信。

(2)在一张大信纸上指导全班幼儿按写信的格式和步骤将回信的内容写下来。

(3)教师把回信的内容读给幼儿听,请幼儿提出修改和补充的意见。

6、装信、寄信。

引导幼儿将信装进信封,写上地址,贴好邮票,封好封口,与幼儿一起去邮局寄信,或一起将信投到附近的邮筒里。

活动延伸:

1、可选择给出差在外的家人、老师或喜爱的人写信;有条件的可准备一台电脑,将幼儿回信中的话逐一打进电脑,通过大屏幕显现,然后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字和幼儿一起逐句读信;可通过电子邮箱发信,并请对方收到后用电话或在邮箱中回复:"信已收到,谢谢!"让幼儿体验用现代科技方法"寄信"之神速;可演示用传真机互通信件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多种快速传递信息的方法。

2、区域活动:提供各种写信的材料,让幼儿用剪贴或用绘画的方式写信,感受写信的过程及快乐。

《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板书设计:

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

优点

善良

思想

希望

胸怀

意志

一封信教案【篇7】

《生命》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测其中蕴涵的意思;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考虑,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3张。

1、劳作的蜜蜂、出壳的小鸡、搬运食物的蚂蚁、盛开的鲜花、千手观音图。

2、杏林子头像:

旁边配文字:杏林子12岁时倒霉患上严重疾病,全身关节硬化,失去行动自由。然而坚强的杏林子没有向命运低头,四十多年来,在轮椅上写下了80多部,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

3、文字片: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身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问什么?(生命是什么?师:想了解生命的存在?生命是怎样的?师:想了生命的特点,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生命?师:提得有价值,是对生命意义的考虑……)

相机回答,暂时不能解决的在课题下画上“?”。

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反复两次。)是啊!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呢?(在课题下画上第二个“?”)

3、请同学们捧起书,齐读课文第一句。(学生齐读,带着考虑读)

4、过渡:

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它,考虑它。作者在思索:“生命是什么?”我们也在问:“生命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感悟去考虑。

二、初读感知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存在)

1、课文讲了与生命有关的3个事例,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事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读后交流:

⑴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生答。(飞蛾挣扎着鼓动双翅求生),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求生的飞蛾”,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⑵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生答(砖缝中的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生长的瓜苗”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⑶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干什么?生答(我静听自身沉稳而律动的心跳)

师:边板书边总结:“律动的心跳”作者是从自身的心跳感受到了生命是什么。

2、作者用自身亲身经历的三个事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你能回答了吗?(生命是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指名说──齐读。

3、让我们走进生活,注意:你能从画面中哪些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出示多媒体课件:劳作的蜜蜂、出壳的小鸡、搬运食物的蚂蚁、盛开的鲜花、千手观音图。)

师:“我从劳作的蜜蜂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你呢?

4、揭示并过渡:

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擦去第一个问号)。是啊,生命无处不在,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却经常忽略了生命的存在,所以作者被求生的飞蛾震惊:暗示读。

出示:我感到一股──鲜明!也被顽强的种子折服。暗示读:

出示:那小小──生命力啊!更被自身的生命震撼。

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

于是,作者开始了对生命的考虑。

三、精读体会

善待生命(让生命光彩有力)

1、精读文本:

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记号。

⑵ 读后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① 我读懂了“我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

② 我读懂了“我可以好好使用自身的生命,也可以白白糟蹋自身的生命”。

③ 我读懂了“我要对自身的生命负责”。 ……

根据学生①②回答,相机引导理解:

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齐读,这句话讲了我们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能找出两个关键词吗?(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

A、给“糟蹋”换种说法(浪费、不珍惜)

B、怎样叫“白白地糟蹋”?(揭示理解方法:联系生活一讲就明白了)

C、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们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飞蛾是怎么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有关句子)

揭示方法,承上启下: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方法,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灵活运用,明白了吗?

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待生命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既可以( ),也可以( )。那作者究竟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

D、对自身负责是指什么?(好好使用生命)

比较句子:

a、我要对自身负责

b、我必需对自身负责。

你发现了什么?(作者下定决心)该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作者这样说了,她是这样做的吗?让我们走进本文作者杏林子,看她是怎样对自身负责的。(介绍杏林子其人)

课件出示:杏林子头像和文字:

一封信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站在帕特鲁普的角度给助人老者写回信。信得内容是对帮助了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2要注意表达清楚帕特鲁普内心地感受和应该表示的感激之情。

3、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1、要学会站在帕特鲁普的角度思考问题,写出他内心应有的真实感受和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2、书写格式要正确。

教学准备

《购买上帝的男孩原文和《爱的奉献》歌曲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放《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听了这首歌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你都知道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和事?

(3)还记得这位老人吗?出示《购买上帝的男孩儿》,配乐朗读文章。

(4)读本次习作要求,明确写作内容。

2、讨论写话内容。

(1)假如你是帕特鲁普,受到老人的来信后你会想到些什么?想对老人说什么?自己想一想。

(2)说给同组同学听一听。

3、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资源说给全班同学同学听,同学互评,注意感谢是否诚恳、发自内心,感谢的语言是否得体。

4、动笔细作,个别指导。

(1)明确书信格式。(2)动笔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1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2各组推荐佳作,逐一朗读,逐一围绕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感谢的内容是否表达清楚,使用的语句是否得体来评价。

3对照佳作,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十一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05-17

医药代表个人工作总结汇编九篇

医药代表工作总结 05-17

诚信教育格言(22句)

诚信教育格言 04-14

杜鹃花植物话题作文

杜鹃花植物话题作文 杜鹃花话题作文 05-17

给同学一封信精选

给同学的一封信赠言 初中同学一封信 03-25

大队委干部竞选演讲稿锦集

大队干部竞选演讲稿 大队竞选演讲稿 05-17

2024我能行读后感

我能行读后感 05-17

每周周记(集合九篇)

每周周记 05-17

给女朋友写认错检讨书

女朋友认错检讨书 05-17

安全工作的发言稿六篇

安全工作发言稿 05-17

最新消防宣传语优选

消防宣传语 05-17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