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

第1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

给你一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 端 未 碗 赏

2、读词卡:

未来 欣赏 赏月 赏光 饭碗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未:独体字,笔画写得舒展些。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续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能认真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音乐《闪闪的星星》,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一面镜子和一碗水。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小星星,请学生看黑板: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也想着能和同学们交上朋友,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

2.听音乐《闪闪的星星》,可让学生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让它们和你交朋友板书课题:摘星星。复习再认“摘”字,指导读准翘舌音。

4.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翻书到17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说一说:课文里的未未和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读准字音。

我们的黑板上,星星们都在眨着眼睛,盼望大家把它们摘下来呢,在每一颗星星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读准,并教会大家记住它,着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2.学生自愿上台“摘星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如有错误,师生集体纠正。注意读准翘舌音:赏,梳,妆,叔,后鼻音:镜。

3.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其他同学如有不同的记字方法,鼓励他说出来。

4.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形声字:嘿,碗,溜,梳,镜,宇

比较记忆;未——末,赏——常

5.自主积累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

未来欣赏一碗水一溜烟

梳妆抽屉镜子宇宙

(2)认读词语: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

幽幽的花香

(四)巩固生字,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帽子,将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拼音下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读音。

4.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多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自己做本课的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春天来了,你们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时间(夜晚)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图上有月亮,星星,花儿,未未和妈妈在观花赏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儿。(如:镰刀似的月亮,眨着眼睛的星星,挨挨挤挤的花朵)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齐读这一段,说说读后的感觉,比较一下课文中的描写和同学们刚刚说的句子,谈谈不同的感受,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幽幽的”几个叠词的好处。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妈妈和未未比赛摘星星,他们各自想了什么办法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5——9自然段)板书:妈妈——一碗水未未——一面镜子

5.分组合作学习,两名同学表演妈妈和未未的动作,另外两名同学朗读相关段。

指名表演,适时评价。看是否读出了妈妈和未未的心情,语气。

比较“撒满了镜子”与“映在了镜子里”的不同,体会“撒满了镜子”的“撒”字的好处。

6.过渡:妈妈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吗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学习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

指名读。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觉得他能摘到星星吗说说你的理由。相机结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补充宇航员的有关知识。

你喜欢课文中的未未和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妈妈的期望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三)回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有理想的孩子)

2.谈谈你有什么理想。

3.读格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四)作业设计

1.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摘星星吗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戏。

2.阅读从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关的宇航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本节课要学写的字:

未摘想端面镜叔船

2.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中有没有我们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些是我们以前认读过的字。

本课的生字:未叔镜

以前学过,本课也出现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识字。

读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再根据意思组词。

和同桌交流,把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

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组了什么词,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4.学习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未:与“末”比较,第二笔横比第一横长。

摘:右边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边有“十口”。

叔:右边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记住“上上下小右又——叔”。

船:右上部是“撇,横折弯”。不要写成“几”字。

端: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加一横。

镜: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少一横。

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对照笔顺,试着写一写生字。

(4)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将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未摘面端叔船想镜

条花茶父只子来念

2.填空。

一( )水一( )镜子一( )风

( )的星星( )的夜风( )的月亮

板书设计:

妈妈 一碗水一碗星星 期待

摘星星

未未 一面镜子 星星撒满 长大飞上天

范文网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摘星星》教案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泉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品词赏句、积累语言。

3.初步感受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点,初步体验泉水的欢快、急切的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一组:有关泉水流过地方(山上──山腰水池──山涧平地──山坡果园──山谷──山下)的动态情景与相关文字的幻灯片及图片,一曲《泉水丁冬》的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习兴趣

1.激趣谈话:小朋友,生活中谁见过泉?(学生自由说话。)

2.简介“泉水”:老师这里有几组“泉水”的生活照(播放《泉水丁冬》音乐)。教师随滚动的课件介绍泉水的照片。学生边听边思考用一个词来形容看到的泉水。

3.揭题并读好课题。

4.学习“泉”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的目的是调遣学生知识库存中已有相关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运用课件直观介绍泉水是为下文想象说话铺路。]

二、在整体感知中积累语感

(一)初读(大声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 7

1.自由读读,画出自己遇到的生字。看看你自己能解决几个生字。教师预设了A、B、C,当学生学有困难之时随时调用。

2.交流,反馈。

(1)交流自学的生字新词。预设A:用媒体展现文本第一段情景,巩固3个生字(“哦、股、缝”)。预设B:用图片识字。图片一为水罐、天然水塔,认识“罐、塔”;图片二为杜鹃,引出画眉鸟等;预设C:理解“清脆”一词。(边读边想象与词语相关的情景。)

[设计意图:识字正音是读通课文的基础,又是低段的重点。本环节的预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二)二读(自由读通)全文,触摸语感

师:学词原来会这样有意思,那么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句子中,会更有味道,赶快找到一段或几段读给同桌听,试试看,你肯定行!

1.检查课文。指名合作读好课文,教师相机点拨,正音。(推荐朗读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来参与初读这一环节。如果学生都能读通顺那就跳过这环节。)

预设一:第五段中读“漏”字的句子:“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中的“在”字,让学生比较“在”字的作用。

预设二:第四段中读破句的句子的正确的读法:“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让学生感悟“大口大口”是个重复的词语,不能分开读,它是说明喝水的程度或状态。同时以此为

2 / 7

契机进行词语积累,让学生说说类似的词语。(如:嫩黄嫩黄、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重叠形式的词语。)

预设三:第六段中读“多”字的情况: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再见”与“见”两个词的区别!

[设计意图:教师不放过每一位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帮助、指导,引领学生把书读通,读好。关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等于关注学生的知识缺陷与理解的错位,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三读(默读)课文,揣摩文路

1.小朋友们,默读时候不发出声,也就是在心底里读读,想想泉水到过几个地方?找到课文中句子并拿笔圈出来。想想:泉水来到这些地方干什么?

交流:师用课件出示句子:泉水来到_________。

学生讲,教师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课件展示4句完整的句子,教师多次变换形式引读这些句子。

2.练说:读好一句话与四句话。

(1)上述四个句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吗?(学生开火车练说。在练说中感悟“和”字的用法:泉水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关联词说说课文的大意。(学生大面积地练说,帮助学生在说中明白说话是有一定顺序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重点品味的基础。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

3 / 7

让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彩而蓄积力量。其二是搭建语言实践平台,理解简单与具体的语言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四)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1.预设一 词语的巧用。

师: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文中并不是用“来到”一个词,赶快读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泉水到的地方的?跟谁说话?

①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②泉水流过山间的平静。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③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④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预设二 词语的妙用。

(1)用视频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如:流进……水池;穿过……山谷。)

(2)读好横线上的词组。

(3)文中像这类词组很多,找出来读读。(同桌互助互评。)

3.引读课文最后一段:难怪泉水“丁冬,丁冬”地在弹琴呢!唱着,蹦着,多么欢乐的泉水啊!想一想,还可以说()的泉水。(再次说

4 / 7

话练习)设问:泉水为什么快乐?我们来看看──(出示动态课件。)

[设计意图:“来到”与文中的“流进、流过、流到”的区别,用视频形象地展示了“流进水池”、“穿过山谷”的动态画面,让学生由此领悟作者用词准确。从预设一中学生学会细心,明白用词严谨,讲究方法;从预设二中学生学会欣赏,领悟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图,文章就更加生动。]

三、在潜心品读中体验快乐之情

1.观看课件:请同学们边欣赏课件边读课文第一段话。请你说说你想到什么?(教师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

2.交流,反馈。

预设一 品赏“冲”字。(力量大,颈头儿足,这里体现出泉水快乐、急切的心情。)多元解读,积淀语感。设问1:泉水是()地冲出来。学生可能说──使劲地、不停地、高高兴兴地、笔直地、急切地……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词语放进句子中读读悟悟。设问2:泉水这样冲出来,仿佛_________。(说话练习。)

预设二 想象“阳光灿烂的世界”。(可以用课文中词组说说,一句话或几句话都可以。)

3.朗读指导。一问一答,读出预设中学生体验到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读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尽相同。于是在读中感悟词语,在品赏中积累词语,在想象中激活思维,在理解中积淀情感,丰满了泉水乐于奉献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5 / 7

四、在观察与评价中共享写字情趣

1.课件展示“脆”、“股”、“鹃”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共同点。

①这3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月字旁。)

②这3个字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播放《泉水丁冬》的音乐。

4.作业展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并授之方法。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2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此环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元激励评价。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悦地学会了3个漂亮的字,又欣赏了同伴的字。在评价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鉴赏美。]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刚才我们随着音乐学会了8个字和一些词及词组,了解了课文中泉水来到水池、平地、果园、山谷,跟姐姐、杜鹃、果树、画眉鸟说说话,还学会了3个要求会写的字。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着板书总结课堂学习,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总结方法,明确任务。](作者: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状元中心管理学校 夏菲菲)

6 / 7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7 / 7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欣赏小提琴给我们带来的《小夜曲》。在聆听乐曲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欣赏中世纪欧洲宫廷,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到过欧洲吗?

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欧洲去旅游。

四、聆听作品《小夜曲》

聆听第一遍:请说说这首音乐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音乐给我一种悠扬悦耳的感受。)

聆听第二遍:请说说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首乐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浑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绍:

这一首《小夜曲》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乐曲。其实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始自1750—1760年海顿供户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乐器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六、作者介绍:

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位车匠。1754年海顿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乐四重奏

问世。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器演奏的奏鸣曲。

七、小结:

师生再见!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3

小学二年级语文拍手歌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拍手歌》,感受歌曲的活泼快乐的情绪,感知音乐中的节拍变化。

(2)训练幼儿的肢体反应能力,增强幼儿人际交往互动能力。

(3)在参与活动中引导幼儿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及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范唱和伴奏、课件、电脑、多功能大屏、提前熟悉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图画导入:(课件1、2、)

老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什么是幸福?(展示课件1),这位小朋友说:“爸爸把他举得高高的,她觉得特别幸福”。这位小朋友又说:“妈妈亲她的时候,她觉得特别幸福。”(展示课件2)“小朋友你觉得什么时候你最幸福呢?”1、幼儿自由回答,2、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基本部分:

二、欣赏歌曲:

1、|XXXX︳XXXX︳(教师拍手打节奏性)小朋友你们听,有几位小朋友说:他们也像你们一样,感受到了很多幸福,可他们用什么动作来表达幸福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放动画音乐一遍。

1、谁来给大家说说他们用什么动作表达幸福的?幼:(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

(过渡语)他们真聪明,小朋友谁来跟他们比一比,想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动作来表达幸福。

2、个人创编动作,教师配进歌词。

(过渡语)歌曲中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动作变成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听,做做他们的动作。

3、再听音乐,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进行坐立上肢活动。(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

(过渡语)小朋友想不想和他们比一比,和好朋友一起把动作编成歌词边唱边跳。

4、小组合作,把幼儿分成几组编创动作与歌词(教师适时指导)

结束部分:

各组展示、评价。

延伸部分:

让我们把幸福也带给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做个文明礼貌的孩子。给他们倒杯水,捶捶背,拿双拖鞋受到爸爸妈妈帮助的时候多说几句‘谢谢’,上学离开时会说‘再见’,我们就要离开大教室了。对在座的老师说什么?幼儿齐声:“再见”。

范文网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拍手歌教案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小学语文拍手歌教案

【篇1: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拍手歌》教案(2017

最新语文版)】

识字4.拍手歌

教材简析:

本课是识字歌谣,它将识字和拍手歌这种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巧妙地介绍了合体字的组字方法。课文每两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用儿歌的形式介绍一个汉字。前一行是引句,用拍手游戏的形式,引出后一行。后一行是重点,介绍合体字。课后列出了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和要求掌握的偏旁。会认字在横线格里,会写字作为习题第二题,在田字格里。要求掌握的4个偏旁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三框儿,分别在“拍”“合”“蚕”“匹”4个会写字中用红色标示出来。本课插图是一边拍手一边说汉字的情景,与课文中“休”“蚕”“拿”三个字相对应。 设计说明:

本课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由八组句式相同的韵文有序排列组合而成,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本领,启迪学生们智慧的火花。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

2.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字,学习提手旁、人字头、虫字底和三框儿。

3.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懂内容,复习巩固“合在一起成新

字”的方法。教学重点:

1.会认“拍、匹”等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引入

1.师生一起做拍手的游戏。(出示拍手游戏课件)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拍手歌》。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读生字“拍”。 4.我能组词。拍( )( )( )( )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

拍 靠 蚕 插 根 棍 把 掰 苞 鸣 闯 匹 合 豆 谷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读课文,识词。

拍手 休息 天虫 棍子 闩门 写字鸣啼 掰包谷 甜豆豆 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6.我会连。

【篇2: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下《幸福拍手歌》教案设计】

《幸福拍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唱《幸福拍手歌》

二、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幼儿能够自信的有表情的加上动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3、能准确的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

4.通过创编第2、3、4段歌词,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1、带上动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

四、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ppt 钢琴 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2、看多媒体,用课件出示(漂亮的草地,上面有花、树、房子、蓝天

白云 .小鸟)听欢快的音乐,跟老师一起来跳律动操。

(设计意图:用欢快歌曲将幼儿的积极性先调动起来,孩子跟老师一起来做律动

操,既有节奏又能带动气氛)。

3、课件转到一副图画,是一架直升飞机。老师讲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带

你们去一个叫哈哈岛的地方玩。可是这个岛有个规矩,就是你必须学会敲门的节

奏,不然就不让你们上直升飞机,哈哈岛的大门你们也就敲不开哦.(设计意图:孩子在律动结束后还处于兴奋当中,这时的纪律最难把握,用一个

故事能将他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并且能提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下一步教学

就会比较容易切入。)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本课难点在教学前做准备。)

二、在游戏中学习,在音乐中感受

1、课件转到哈哈岛的画面。老师:小朋友们

通过刚才我们的努力,掌握了敲门的节奏,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哈哈岛。你们

看,哈哈岛的小朋友在欢迎我们,还要给我们

唱首他们自己的歌呢,我们听听看。

2、播放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边听边做动作)

3、再次聆听歌曲:我刚才看到有好多小朋友跟着幸福岛的人民在一起唱,这也

是我们在哈哈岛游玩的另一个要求,必须要学会这首幸福岛国歌,大家有没有信

心?那这一遍我们跟着岛上的朋友们再学一遍,小朋友们可以小声哼唱。

(设计意图:鼓励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在哼唱中熟悉旋律、歌词,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 4、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里有一句的节奏我们好象在哪里听过?那我们再来

学习一遍,把敲门的节奏运用到歌曲当中来。(通过前面对这个节奏的练习,掌

握了这首歌曲的难点。)

5、老师刚才看了一遍,小朋友们真是聪明极了,这么快就学会了难点。你们看,

哈哈岛的朋友们在邀我们跟他们一起游戏呢。(孩子站起来跟着音乐一起边唱边

做动作。)

三、开创思维、集体创编

1、小朋友们,刚才在你们与岛上的朋友一起歌唱的时候,幸福岛的国王把我叫

去了,他给我教了一个舞蹈,让你们跟我一起来跳一跳。幸福岛的人们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他们为什么幸福呢,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快乐与别人一起分享,于是

一份快乐就变成了许多的快乐。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跳一跳哈哈岛人们经常跳的舞

蹈。

(设计意图:舞蹈动作的设计有转身向一个方向,为前方同学捶捶背,揉揉肩等

等,让学生们在快乐的舞蹈中传递自己快乐的情绪。)

2、老师相信,每个人表现幸福快乐的方式都会不一样,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哈哈

岛的朋友表现快乐幸福的方式。那么你们还能想出什么方式来表达呢,大家一起

动动脑。

(设计意图:分组创编歌词,并能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填到歌曲旋律当中,能够演

唱并带着大家一起表演。老师予以表扬及肯定,使学生能感受到集体的荣誉及成

功的喜悦。)

四、总结 今天我们哈哈岛的游玩就要结束了,你们感受到幸福跟快乐了吗?老师今天也特

别的快乐,我也希望以后我们每一天都能这么快乐幸福。刚才听到小朋友们的创

编真棒,我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一些歌词,那么接下来就老师来唱,你们来表演好

吗?请大家举起双手,跟我一起来。

创编歌词:

生: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 点点头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 拍拍手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 搭搭肩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 扭一扭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 跺跺脚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 哈哈笑 ),

师:

如果幸福的话一起说声再见吧,

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好了,小朋友们,拜拜喽!!

【篇3:幸福拍手歌教案】

《幸福拍手歌》教学设计

牟坪中心校 唐贞丽

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较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体会到幸福感,并有帮助别人获取幸福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

2、创编歌词。

教具准备:

钢琴、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视频导入:

1、欣赏央视《你幸福吗?》采访片段,导入

老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说说幸福这个话题,我也来采访一下探讨一下?

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 来表达”?(学生回答)

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歌里是怎样表达幸福的”?(肢体)

三、学习歌曲:

1、初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问:谁来告诉我?(活泼、欢快) 2、揭示课题:这是一首4\\\\\\\\4拍的日本儿歌《幸福拍手歌》。(板书课题)

3、复习4\\\\\\\\4拍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4、请同学们看着歌单,听一遍这首歌。

要求:1、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 2、找出歌曲中出现最多的节奏?

6、听辨旋律,比较哪一条更具有跳跃性,更能表现欢快的情绪? 7、跟教师拍一拍节奏、读一读歌词。 8、用“da”模唱旋律。

要求:用有弹性的、欢快的声音轻轻的模唱。唱好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9、创编歌词,分组演唱歌词。

讨论创编第四段歌词,然后跟琴分四组分别演唱四段歌词。 10、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升华

1、了解偏远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与自己的校园生活进行对比,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帮助别人的友爱之情。

五、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同学们,你们幸福吗?(幸福),老师也因为能和可爱的你们在一起而感到非常的幸福。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唱着这首《幸福拍手歌》走出教室。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2、赏析《雷鸣电闪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体验波尔卡舞蹈。

教学重点:

1、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

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各要素掌握一些理解音乐、分析音乐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他们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作品的再现三部式曲式结构以及每一个音乐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讲解是教学中难点。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入到了缤纷舞曲这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和鉴赏一些舞曲体彩的音乐作品,上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难忘今宵》,这节课呢老师会介绍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外国音乐作品。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以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曲呢和雷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雷鸣闪电波尔卡》

1、基础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一起先一些和作品有关的相关知识。

1)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原是起源于东欧波希米亚地区的一种快速活泼的舞蹈。舞步多采用半步的组合形式。后来人们把这一类型的背景音乐称作波尔卡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1825~1899)

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0余首进行曲,16部轻歌中剧。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作品创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热烈欢愉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突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大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

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鼓和镲来分别象征雷鸣和闪电,用弹性的节奏和活跃的旋律象征热烈的舞会场景,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无比生动、形象的震撼画面

师: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大家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你们想听这首乐曲吗?

1)从大的范畴看,乐曲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2)乐曲的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3)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播放作品的音乐会视频影像,学生聆听,然后逐一解决问题。

师:刚才大家完整欣赏了这首乐曲,它从大的范畴来看属于哪种音乐形式呢?

师:对!这首乐曲是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地西洋管弦乐,那么这首作品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呢?(热烈地、欢快地……)

师:在作品当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呢?(大鼓、镲、定音鼓……)

师:我们一一下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展示视频的截图,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

师:这些打击乐器在音乐的进行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作品的形式、风格等方面整体感知了这首作品,相信大家对作品已经建立了整体的认识,不过这还很肤浅,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进一步赏析作品的内部结

构组成和能够突出反映音乐感情刻画音乐形象的典型音乐主题。请边聆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再次播放音乐会视频,让学生感受思考。

师: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作品可分成三个部分,它的第三个部分和第一根部分是相似的,也就是我们以前讲到的ABA的结构。这种结构在音乐上我们称为什么?(展示作品的结构图示)

师:我们会发现有几段旋律反复出现了好几次,那么这几个旋律就是作品的音乐主题,它往往能突出的表现音乐的内在情感刻画音乐形象。它们是音乐发展的灵魂。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首作品里面的音乐主题。

在作品结构图的基础上依次感受视唱赏析四个音乐主题。

A、聆听感受A-a主题:请学生感受旋律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跳跃、节奏富有弹性)

B、聆听感受A-b主题:学生感受,老师引导分析,强烈下行的旋律伴着鼓和镲的撞击音响,象征雷雨的形象。

C、聆听感受-a主题:学生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对连贯、流程的旋律同鼓和镲的演奏形成听觉反差。

D、聆听感受B-b主题:装饰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诙谐、惬意。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烈地舞蹈之外,几乎忘了周围的一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刚才我们赏析了作品当中的四个主题旋律,现在老师把同

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个主题,老师会播放音乐片段,当出现各自音乐主题时就集体击掌,看哪一组表现更好。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曲式结构的整体把握及四个典型音乐主题的听辨和赏析,想必已经对这四个主题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还比较孤立、片面。下面我们就再一次完整地聆听一遍作品,让大家能把刚才的知识能够串联起来,建立整体的、理性的认识。

再次播放乐曲并结合结构图形依次给学生展示全曲,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师:通过局部和整体地赏析,相信大家对作品的认识已经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全曲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各要素的特点。

三、知识拓展;音乐实践。

1、教授波尔卡舞蹈的基本舞步,让全体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老师教授三个简单的步伐。跳步、前后点地、剪刀步。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波尔卡原本是一种活泼、跳跃的舞蹈,大家想不想学呢?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个简单的波尔卡舞蹈步伐。

跳步——双手叉腰,类似于高抬腿,支撑脚加上小跳步,一起作一个八拍。

点地跳步——双手叉腰,侧前侧后分别点地,左右各四拍,支撑脚加上小跳步。

叠加跳步——双手叉腰,左右各作四拍叠加步。

2、创编表演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合舞蹈动作,创编简短的舞蹈片段。

四、

生活中,音乐、舞蹈是最完美的结合体,今天我们不仅欣赏了《蓝色的探戈》这首音乐作品,练习了探戈节奏,部分同学也给我们展示了他们才艺,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懂得欣赏音乐的人,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5

音 乐 课 程 总 目 标 :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聆听《问声好》  课时:1――1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 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 、基本部分: 1、聆听《森林水车》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  聆听《早上好》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  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二 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 课时:1――3 教学目标: 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早上好》。 二、基本部分: 1、  编创与活动: (1) 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早上好》及教材主题《问声好》安排的。 (2) 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 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节奏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2――1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 复习歌曲《小麻雀》。二、基本部分: 1、  导入。 2、  聆听《在钟表店里》: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  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3、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  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2――2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柯尔文手势。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在钟表店里》 (1)  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  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  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 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 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  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  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 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 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这是什么》  课时:2――3 教学目标: 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用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柯尔文手势。二、基本部分: 1、  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放牧的生活,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  聆听《这是什么》 (1) 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 听唱法学习歌曲。 3、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钟表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中提供的小故事。 (2) 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钟表的声音。 (3) 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美意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  编创与活动: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创造出钟表的故事。三、小结。   课题:表演《童话故事》  课时:3――1 教学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表演《小红帽》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  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小红帽》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童话故事  课时:3――2 教学目的: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2、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小天鹅舞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红帽》 (1)结合歌曲《小红帽》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加动作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表演,试一试,看哪一种动作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小红帽》提示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聆听《小天鹅舞曲》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片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欣赏《哆来咪》。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欣赏《哆来咪》

三、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四、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1 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 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 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 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 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3.歌曲《清晨》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4.歌曲《晚风》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1、引言: 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学生表演  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 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 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 清晨听到公鸡叫,喔喔 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 花香鸟语春光好,喔喔, 今天又是一个艳阳照。 春天的草原对我笑, 那绿油油的秧苗在山脚, 丛丛的山村在身旁, 那白茫茫的云雾在山腰。 5 、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 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对比欣赏《晨景》与《清晨》及《渔舟唱晚》,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1、引言: 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 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  教师做总结 2 、复习一遍歌曲《清晨》 再次体验感受描绘中国的早晨的音乐《清晨》。 3、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 感受外国的早晨。在欣赏之前,提出教师的问题,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 4 、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那种描绘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 5 、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幅画,你认为这三副画应放在乐曲的什么地方。 6、 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 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7 、欣赏《渔舟唱晚》 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中国古筝曲《渔舟唱晚》,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多从内心深处的感受去体验,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欣赏。欣赏完请同学们说说对比欣赏了三首曲子,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8、充满感情及表情地演唱一遍歌曲《清晨》   对比欣赏了这么多的曲子,感受早晨和晚上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唱唱《清晨》,愿我们生活每天都朝气十足!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唱高声部: 1、引言: 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歌曲。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唱一首外国的小夜曲。那老师今天想给同学表演一下。 2、老师演唱一首小夜曲。   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 3、欣赏范唱歌曲《晚风》  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 4、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   (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 5、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  6、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  7、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 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 导入: 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 1、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 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 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 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 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 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 A组唱旋律声部,B组唱低声部。 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 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 第二课农家乐 教学内容 1、聆听《丰收锣鼓》《快乐的农夫》 2、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 教 学 目 标 1.  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难点:城市孩子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对乐曲风格上的把握。 教材分析: 1. 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采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又因主部主题旋律频频穿插其间而显得前后呼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

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第一首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起来比较的轻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在演唱时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这个地方老师要多加提醒。其次两首歌的情绪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表现两首不同情绪的歌曲。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认识双响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欣赏童声合唱《牧童》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

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图形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锣鼓的伴奏学习与运用)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聆听了歌曲,并学习了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唱好歌曲,并为歌曲编新歌词。

2、初步了解什么叫“三拍子”,体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伙伴们之间真诚的友谊。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掌握附点节奏,体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注意弱起分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谈话导入

1、师生问好 4/4 1 2 3 5 5 —. 1 5.— ‖

同学们你好, 您好您好, 蒋老师您好!

2、发声练习 4/4 1 2 3 4 5 —— ‖

小猫爱吃鱼

3、谈话导入

师: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但朋友之间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摩擦小误会,这时,你会怎样请你的朋友原谅你呢?

生:跟他道歉,说对不起?

师:大家说得很好。

二、教授新歌

1、聆听歌曲《原谅我》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平常说话来表达歉意的,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看一位美国小朋友,他是怎样来请求原谅的?(仔细听)

生:唱歌?

师:是的,他用自己真诚的歌声去请求原谅的。他都唱了些什么?

生:?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歌词的内容。(齐念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做一个节奏(先仔细听,仔细看)——原谅我以往一点错

(学生模仿)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在刚刚的节奏中“我”和“以”哪个字要长一点呢?

生:“我”字长?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吧!

师:你们真能干,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节奏,边拍边念歌词吧!

2、再听范唱,并用悄悄话的方式跟唱。

3、学唱唱名

4、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5、学生演唱,教师伴奏。

6、歌曲情感处理

师:当你做错事向别人道歉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不开心、内疚?

师:当你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生:开心、快活、舒畅?

师:是的,带着内疚的心情像朋友倾述自己的“一点错”,表达了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到同伴的“原谅”,使伙伴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那就请你们用诚恳、温柔的语气完整地演唱吧!

三、拓展延伸

1、在歌曲演唱正确完整的前提下加入律动表演。

(三拍子:拍手拍肩拍肩)

认识、理解三拍子,并通过律动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2、创编歌词

师:在我们生活中,除了会发生不愉快的事之外,也有让同学们感动的事。比如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向你伸去友谊之手;在你遇到不愉快的时候,朋友向你伸出关怀之手。也有许多感激的话想对帮助过你的人说。今天同学们当当小小作词家,将歌曲改编为《谢谢你》

(分小组讨论改编歌词,进行汇报演唱)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总少不了矛盾和误解,老师希望:当你和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或争吵时,要勇于向对方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消除误会,让一切重归于好。这样才可以使大家的友谊更加坚固!同时也希望大家相处的开开心心!下课。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内容

一、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二、演唱《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师生问好!

2、师弹琴生按节奏拍手。

二、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1、师:小朋友在睡着前听妈妈唱过歌曲?

生回答。

2、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唱一首和睡觉有关的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3、听范唱(可以边听边拍手)

4、跟师按节奏念歌词。

5、跟师的琴轻声唱歌曲。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求小朋友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聆听弗利斯的《摇篮曲》和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1、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你们在睡觉前听妈妈唱过歌吗?生问答。

2、师:老师这有两首歌曲一首是《摇篮曲》一首是《小宝宝睡着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欣赏《摇篮曲》和《小宝宝睡着了》

A、欣赏《摇篮曲》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画,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师:这个小宝宝在干什么?

生:在睡着。

师:对,小朋友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听妈妈唱过歌?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摇篮曲》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摇篮曲,我想小朋友一定听过,我们一起来欣赏。

要求学生在听时可轻轻地摇动身体,用心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B、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外国的摇篮曲,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中国的摇篮曲。

生欣赏《小宝宝睡着了》

听第一遍时:要求小朋友在听的时候跟着音乐摇动身体,让学生跟着歌声轻柔地拍节拍。让学生体会静静的夜。

听第二遍时:要求小朋友做律动。第一拍双手拍腿;第二拍双手四个指头轻触;第三拍拍头向右偏,右手衬头,同时,左手托右肘,做睡觉状。

动作要轻柔合拍,注意启发学生体会妈妈哄孩子睡觉时的情感。

C、用碰钤为《小宝宝睡着了》伴奏。敲击的力度要轻柔。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

四、课堂小节: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所以在教唱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律动来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感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让学生用轻快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二、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二、感知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体验音的强弱

1、听鼓声律动进教室,师用“强、弱、快、慢”四种变化击鼓。

2、游戏“吹泡泡”,说说听鼓声游戏“吹泡泡”应怎么玩?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强时圆圈变大,时破裂,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

二、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弱

1、出示一颗大星星、一颗小星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

2、出示一条二四拍的星星图式。

师: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

三、体验音乐形象

1、播放乐曲《龙咚锵》《摇篮曲》。

要求:听到强烈的、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听到弱的、抒情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

2、你觉得听完这两首音乐有何感受?学生说出感受。

3、引导学生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把老师奖的小星星贴到到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

四、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师:小星星啊越聚越多,満天都是小星星,它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你听它们还在唱歌呢!

学生看图谱,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2、用LA哼唱旋律。

3、自由选择二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4、分组合作学习,探索身边的事物为歌曲伴奏。

四人小组探索,表现歌曲的强弱。

5、图谱结合,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6、创编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静静的夜空小星星们排着队伍出来了------

小朋友们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摇一摇睡着了,小星星也在哄我们睡觉呢。

这时夜空里的小星星啊开始了它们------

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速度、节奏、强弱表现歌曲。

五、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夜晚大自然中的美好景物。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表现歌曲。

分组展示、评价。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用唱、跳、画、演等不同的方式,感受艺术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1

《四季歌》原是我国青海民歌,是一首传统的情歌。以春、夏、秋、冬四季盛开什么花为起句,表达了少女的情意。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包含三个乐句。第一、第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上句结尾上扬,以羽调式的主音为落音;下句句末下行,落在下方的主音上,互相呼应。第三乐句取材于第二乐句,在结构中起补充的作用。

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律动感,具有“花儿”(西北的一种山歌)的风格。20世纪50年代有人曾将歌曲改编为歌舞曲,名为《花儿与少年》(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则指小伙子)。

根据民歌改编的管弦乐曲,旋律完全保持原貌,只是从音色、音区、力度、配器及伴奏织体方面予以不同的处理,造成每次旋律出现时在情绪、色彩上的变化。

旋律第一次呈现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并辅以低音弦乐器拨奏的轻淡伴奏。当旋律第二次出现时则由小提琴齐奏主要声部,另外加上了对位声部,伴奏仍是弦乐器拨奏的固定音型。旋律第三次出现是乐曲的高潮。小号吹奏主旋律,各个乐器组也都进入,音量增大,音乐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在此之后,音量减弱,固定音型“”不断重复,又将音乐引回主题旋律初次出现时的轻盈、恬淡的意境之中。最后,乐队以很强的力度奏出前面出现过的固定音型,再一次把音乐推向高潮,结束了这首乐曲。

《秋收》原是首陕西民歌,歌曲表现了农家在秋日的丰收季节中勤快劳作的情景和无限欢悦的心情。歌曲仅两个乐句,一段体结构。旋律高旋低回,流畅明快。

乐曲以歌曲的旋律作为A段的主题,分别用板胡和阮等弹拨乐器演奏,情绪欢快活跃。B段则将歌曲旋律加音装饰及节奏拉宽,使音乐舒展明朗,展示了人们喜获丰收的幸福欢乐的`心情。

这段旋律先后用竹笛,弦乐和双簧管演奏,多次出现。A段与B段虽然都取材于同一旋律,但在音乐表现的情绪上却有着鲜明的对比。

现将这首乐曲主题的出现及其主奏乐器记述如下:

A(板胡)→A(阮)→B(竹笛)→B(弦乐)→A(板胡)→A(阮)→B(双簧管)→B(弦乐)→A(板胡)→A(竹笛、板胡、阮)

这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

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这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歌曲吸取了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从“一把雨伞三个头”引伸至“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雨中风雨共伞的嬉戏玩耍的情趣。歌曲中出现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句逗中的休止符不同的运用及连续三次出现“”节奏型和音程的大跳,使得音乐轻快、跳跃、诙谐有趣。“嘻嘻哈哈”非常口语化,加上下滑音的巧妙运用,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在雨中欢笑的神情。歌曲最后结束在大调主*的三音上,明亮的色彩营造了一种在雨中一往无前的情景,充满着欢声笑语。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在课中的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2.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3.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4.继续学吹竖笛,吹奏二声部《故乡亲人》。

1.歌曲范唱导入。

设问:(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

(2)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

3.设问:请你找出与这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试唱。(提示:从节奏、旋律走向去研究。)

4.教师表扬学生们进行的研究,并进行归纳。

5.学唱第1--16小节的歌谱与歌词。注意要表示出来喜悦、自豪的心情。

6.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包括跳越反复记号部分)。

(2)学生自学曲调并相互交流。

(3)学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欢快的情绪。

7.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全歌。

(2)设问: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像?(学生自由结合议论--师生讨论。)

(3)教师归纳学生的处理方案。选出2-3个方案进行试唱。

(4)设问:能否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创作,使歌曲表演更丰满、活泼。

(5)师生讨论、归纳。

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复听这一段,请同学生看谱跟唱(或跟教师的琴声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格。

3.欣赏全曲。

设问:《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

4.再次聆听全曲。

设问:

(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吗?

(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像。

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

1.情景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生有伞,其情景是怎样的呢?

3.教师范唱第1-15小节曲调。

(1)设问: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它由两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听每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能找出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吗?

(2)在教师指导下,用2/4拍指挥图式(分清强拍与弱拍)放慢速度视唱第1-15小节。注意八度大跳及跨小节切分节奏。

(3)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1-15小节曲调。

4.教师范唱后半部分曲调。

(1)先由学生以欢快的情绪唱第1-15小节,然后,教师接唱后半部分曲调(到反复记号为止)。

(2)设问:后半部分的曲调,在每句的起拍上有什么规律?

(3)听教师将后半部分曲调弹奏三遍,比一比谁的听辨模仿能力最强,能把它看谱唱出来。

(4)教师表扬能自荐唱谱的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

(5)用欢快的情绪唱好后半部分曲调。

5.学唱歌曲。

(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

(2)朗读歌词后,把歌词填上,试唱歌曲。

(3)完整地唱好歌曲。

6.表演歌曲。

(1)设问:怎样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请各小组讨论表演的方法、形式。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展示各自的表演。

1.创作条件与要求:按教材所示,已知两小节要求用模仿重复方法创作发展成4小节。

2.教师用本课中的两着歌曲作范例讲解复习模仿重复的要求。

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表扬他们极积参与的精神。

1.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

(1)板书《秋收》歌曲。(曲谱见《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分析部分。有条件的能做成幻灯片或投影片放映更好)。

(2)教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词。

(4)师生简单讨论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2.初听器乐曲《秋收》。

(1)设问: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

(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

3.复听乐曲。

我们把民歌原型的曲调称作A主题,把与A有关的另一主题称作B,请仔细听辨,做好以下两项记录。

(1)乐曲演奏的A、B主题顺序图表。

(2)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

4.讨论:

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的想像。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像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2

1.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感受体会圆舞曲音乐的风格。

2.学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的声音演唱。

3.尝试二声部创作,体会合作的乐趣。

1.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

二、同学们,听说过华尔兹吗?知道老师跳的是什么舞吗?师随音乐跳起舞步。(华尔兹,或圆舞曲)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具有舞曲风格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2师:请同学们看歌谱听音乐,选择你能回答的问题。

师用手划拍,提示三拍子指挥图示。

师清唱乐谱,请思考,歌曲的结束音是什么?曲谱都由哪些音符组成?

(2)师:学生第一次视唱,挥着三拍子跟钢琴视唱歌谱。

(3)学生第二次视唱,挥三拍子并学习用饱满的声音演唱。

把我们的歌曲加入合唱的方式,会是音乐变得丰富,饱满,有层次感。

学生发言,尝试合唱创作。

366︱4ⅰⅰ︱7.656︱3--︱533︱2ⅰ76︱5.67︱ⅰ--‖

1--︱2--︱3--︱1--︱533︱2ⅰ76︱︱5.55︱5---‖

1、柯尔文手势练和声,(1)高声3,低声部1.(2)567ⅰ和5555

3、两组合唱,保持音量,不要争相盖过另一声部。两个声部保持音量上的平衡。提醒学生歌唱的状态,用自然正确的方法演唱,避免大喊大叫。

师:是啊,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和平、友谊、团结的环境。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和平、友谊、团结的呼唤。同学们,唱出最美的歌声吧。(播放一段伴奏)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3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与小狗》,并尝试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表演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创编能力。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想象玩具兵的样子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3、会边唱歌曲边自编动作表演,记住同学的名字,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F2∕4

12∣34∣5—︱54︱3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1、老师清唱、范唱歌曲。

2、学生跟老师学打节奏。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老师弹琴,学生跟旋律学唱歌词。

5、分组学唱。

6、全体齐唱歌曲。

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2、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集体评价好在那里?

3、全体再次表演。

五、学生再次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出教室。

1、要求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

2、要求学生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边唱边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学生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摘果子》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3/4

556∣553∣53—∣53—‖

小宝宝,睡觉了。lulululu。

三、学唱并进行歌表演《拉勾勾》。

1、老师自弹自唱歌曲进行范唱,学生聆听。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老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

5、老师弹琴,学生边唱歌曲边自编动作表演。

6、全班唱歌,请个别上台表演,集体评价谁表演得。

四、聆听并表演《口哨与小狗》。

1、学生听音乐,自由想象。谈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

2、个别提问音乐中有什么声音?

3、再次聆听音乐,鼓励学生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五、学生听音乐做律动走出教室。

放《口哨与小狗》的音乐,要求学生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走出教室。

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案 篇15

教学内容:

一、歌曲《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二、欣赏《四季》、《秋收》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四季》

教学目标:

一、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乐曲,并能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设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二、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听完范唱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四、放慢速度唱歌谱;

五、老师唱前半句谱,学生接后半句谱;

六、加入歌词演唱,并注意表达歌曲情绪;

七、讲解反复记号;

八、完整地用喜悦、自豪、活泼的心情演唱歌曲;

九、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又称《花儿与少年》,因为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十、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演唱主题;

十一、主题一共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在力度上又有什么变化?每段的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十二、课堂小结:听完乐曲之后看看有没有同学可以模唱出主题音乐,培养学生的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

精选阅读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汇总十五篇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

每个三年级数学教师要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三年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三年级数学教师的工作大有脾益。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三)练习:做一做第1题

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3)拓展延伸:

(4)练习:做一做第2题。

(四)说说想想,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吗?

一、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亲身感受,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温习乘法中“几个几”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自主探究。通过媒体展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信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如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进一步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使学生发现“1倍”的关系,即小白兔的只数与小灰兔的只数相同,所以说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灰兔只数的1倍。其次,通过新知应用的五道习题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拓展思维涂一涂,由图转化到数,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升华,渗透了数形思想。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及时了解课堂的效率,发现不足及亮点。认真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同时通过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2)(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2

1、教师说明: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随意从这箱子中抽一张档案卡,把卡上写的内容大声读给大家听,读完后,请大家猜一猜,卡片上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学。

2、指名一位同学抽卡,读卡。

3、交流:(1)卡片所写介绍的是我班的哪位同学?

(2)你为什么能准确猜出来?

4、请被猜到的同学上台。

(1)鼓励他介绍自己。你的朋友准确地猜出卡片是你做的,可见他对你已有所了解,也说明你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告诉别人,你做得真好!你想让朋友更了解你吗?如果愿意,就请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他们。

(2)上台的那位同学自我介绍。

5、根据那位同学的介绍,请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或爱好,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或激励。

6、听了刚才一位同学的介绍和表演,作为他的朋友,你觉得他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或你想给他提些什么希望?(朋友补充介绍)

7、多么真诚的话语,听了朋友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上台者谈体会)

8、小结:刚才那位同学勇敢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真诚地接受朋友的忠告,作为他的朋友,也能伸出友谊之手,如实向他提出希望,他们做得真好(每人奖一颗小红星,发到上台者手里时,送给他一句祝福的话)。

那位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更了解了自己,所以我们如果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可以让我们的朋友更了解自己,多帮助自己。(板书:让朋友更了解我,多帮助我)

9、再请一位同学抽卡,读卡(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可针对上台者卡上的爱好,让他作自我介绍)。

10、改变方式,把抽卡,读卡改为老师说某个同学的特点,考考大家对他是否了解。(避免同一形式的重复,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11、老师让同学猜一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让这位同学从朋友的赞扬声中看到自己也有不少优点,从朋友的忠告中得到启发,激励他以后往好的方面发展。

(如有时间,还可改变方式,可让班中一位同学讲出他的朋友的特点,让其他人猜,这样更能体现活动的主体性)。

过渡:刚才几位同学,通过让朋友更了解自己,从而得到朋友们更多的帮助,更认识了自己,同学们,你们想更了解自己吗?下面,就让你的同桌来了解你,帮助你吧。(板书:同桌)

活动(二)同桌手拉手

1、宣布活动规则:

(1)请几位同学把卡发给每个同学;

(2)先由一位同学把自己卡上的内容读给同桌听;

(3)听者向读卡者提出希望或讲讲对方自己还没注意到的优点。

(4)另一位同学读卡,听前一位同学告诉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2、同桌交流,教师主动加入,适当指导。

3、小结活动情况(过渡)

(三)实话实说

1、刚才,你通过朋友、同桌的帮助,一定有不少新的收获吧!谁来说一说?

(1)指名上台的同学说。

(2)指名一、二对同桌说。

2、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为什么?(再次点明主题)

小结:大家通过让朋友,同桌了解自己,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更了解了自己。你们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别人吗?那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自己,让大家互相帮助,手拉手,共创美好的明天。(板书:大家)

3、全班学生可互换卡片,也可随意把自己卡上的内容告诉给同学听,请别人向你提出希望,对别人优点说几句祝福的话。(放歌曲《手拉手》,渲染气氛)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3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1、播放课件, 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2、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跟范唱练习。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5、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6、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7、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四、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五、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教学后记: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金孔雀轻轻跳》,本单元将引领孩子们广交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朋友”,领略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我将对本单元第一课时《铃铛舞》进行说课。《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准确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舞蹈韵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教育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教学的难点是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音准。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多媒体出示有关苗族风情的图片、相关视频短片,运用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工具。

二、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力求体现学科的整合,通过“走近苗寨”这一巧妙构思,贯穿整节课。本节课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比较法、讨论法、听唱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气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他们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法: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表现和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欣赏和歌曲教学中,我都是从聆听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讨论,及最后的表现、合作、评价等学习方式学习音乐,感悟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

三、说教学程序牐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6个环节:1、课前欣赏2、情景导入3、律动,4、学唱歌曲5、表现歌曲、6、拓展延伸

1、课前欣赏

学生进入教室后,在课前欣赏视频《苗岭连北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欣赏完请学生说一说我们欣赏的是哪个民族的歌舞。

2、情景导入

“这个民族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那儿的人民大多都住吊脚楼;他们爱唱歌跳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芦笙舞;那里的姑娘们最喜欢戴银饰,手上脚上系铃铛,走起路来响叮当。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到苗族去走一走看一看!”背景音乐是《铃铛舞》的伴奏音乐,在音乐中学生欣赏苗族的风景、服饰、乐器等等。使学生对苗族有一定的了解,欣赏完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些什么,由学生口中说出,老师再加以补充,使学生加深印象。

3、律动

“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知道了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跳苗族的舞蹈啊?”由这句话带领学生进入律动环节,每位学生手上戴着串铃合着《铃铛舞》的伴奏音乐学几个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带他们学习舞蹈学生很喜欢,会参与表现。歌曲的旋律很自然一遍遍聆听,初步形成了歌曲的旋律感,为下面歌曲的学唱做好铺垫。

4、学唱歌曲

“刚才我们在跳苗族舞时的伴奏音乐其实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铃铛舞》”。在这个时候出示歌谱,老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学生通过聆听录音与教师范唱,用手轻轻划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学生从哼唱到带词唱,然后分析难点曲谱,通过分句教唱练习来解决困难,最后师生对唱,完整演唱等环节来学唱歌曲。

5、表现歌曲

在唱好歌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尝试,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更好表现歌曲。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当音乐再次响起,全体同学合作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本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6、拓展延伸

拓展环节我给学生欣赏了宋祖英的歌曲《今日苗山歌最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宋祖英把苗族的音乐从苗寨唱到了国际舞台,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最后在《苗岭的早晨》音乐声中结束了本课。“同学们,今天胡老师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苗族的歌、苗族的舞,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喜欢上这个民族了,最后让我们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和苗族暂时说声再见,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云南感受真正的苗族风情。”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之美,憧憬淳朴的乡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现状与未来。

2. 关注具体的词句,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了解窗外四季美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关注具体的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窗外》。(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窗外的景色怎么样?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什么叫“古朴美丽”?

这节课,让我们透过作者的窗子,去欣赏这古朴美丽的乡村四季。

1、指名学生分别读描写四季美景的段落,想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

2、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想想美在哪里,把写得优美的词语、句子画出来,一会与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抓住“披、如丝细雨、抹、扑面而来、唱”体会用词的准确贴切,比喻拟人的生动传神。

想象春天还会有怎样优美的画面?

春天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吗?熟读基础上指导背诵积累。

想象“小河映夕阳”的情景。抓住“无拘无束、飞进”体会夏天的快乐,通过“微风习习、蛙鸣声声、眨、捉迷藏”体会夏夜的美丽宁静。

通过“一片金黄、一望无际”感受稻田丰收的场景,体会农民喜悦的心情。

通过“遍身鹅黄、滚圆可爱”想象小鸡的样子,感受冬天的生趣。

这段结束时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你知道吗?能发挥你的想象,帮作者补充完整吗?

1、乡村的一年四季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可惜这古朴美丽的景色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齐读第六段。

2、假如你是作者,看到窗外古朴的乡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城市,会有什么感觉?指导读出作者对乡村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很久以前”这个词让你想起了前文的哪个词?和前文的哪句话有联系?什么写法?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

小结: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有特色,开头结尾是总写,中间分别写四季,师板书“总-分-总”,以后你在习作中也可以试着应用。

作者窗外的景色如此美丽,同学们家窗外四季的景物老师相信更是迷人多彩的,愿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吗?

同学们,窗外的景色是不断变化的,热爱美向往美的心却永远不会变,古朴清新是一种美,现代时尚也是一种美,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就会无处不在!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6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赶花会、

动:小小音乐剧

教学目标:

1、采用感受、体验、表演等多种方式欣赏乐曲《赶花会》,熟悉乐曲的旋律及结构。

2、在小小音乐剧的创编活动中,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及结构,用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教学难点:

选用《赶花会》的音乐编情节,自制道具、服装创编成音乐剧表演。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制作道具服装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模仿鸭宝宝和鸭妈妈的动作听《赶花会》律动进教室。

2、谈话导入

孩子们,春天到了,百花齐放,一年一度的花会活动开始了,今天,妈妈带你们去赶花会好吗?

二、分段欣赏

1、初听

你们说一天中什么时间出发去赏花最合适呢?

生答:早晨

完整听乐曲,说说哪段音乐表现了早晨的情景。

2、引子

听引子,说说乐曲开始部分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提示学生做起床时的各种动作,自己创编表演。

3、A段

听音乐,说说这段音乐情绪怎么样,表现了我们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情绪活泼、欢快,表现出发)

谈话:出发的路上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提醒学生路上不要贪玩,要集中精力跟着音乐速度快些走,不要迟到了。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节拍学鸭子走路。感受欢快的情绪。

B段

倾听B段,师:目的地到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学生听,想象。说说音乐的感觉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花)花会上有什么样的花呢?用动作表示提示鼓励学生创编与别人不一样的花,花除了开在这儿(下巴),还能开在哪儿?

再听,听辨划分乐句如果一句表示你看到的一种花,你能在这段音乐中听出几种花来?

划分乐句听乐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花每一乐句强两小节用动作表现看到一朵花,后两小节做出一种叶子的造型。全班这么多同学开出的这么多花汇在一起就是花的海洋。

A段

听音乐,说说跟哪段音乐比较相似,说说我们该做什么了?

看完花回家,听音乐按节拍律动。

5、完整欣赏

a)完整欣赏

边听边用动作表现完整的看花过程。

b)再次聆听

边听边涂花瓣,相同的音乐用相同的颜色涂。

在乐曲里你还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6、小小音乐剧

a)简介花会

原来的花会是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一种集中的赏花活动,后来西南地区的花会就发展成了每年春季百花盛开时节举行的物资交流大会。身穿鲜艳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购买物品、唱歌跳舞。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几个省,在这儿聚集了傣族、苗族等好多少数民族,今年的花会真是盛况空前,看

(课件或图片展示花会情景)

b)分组讨论创编故事情节。

我们也来扮演一回当地人来赶一次花会好吗?

分组讨论需要制作的道具、服饰,老师提供和调配制作材料。

挂历纸、报纸、小伞、绸带等。

c)分组练习,师指导

引导学生赏花跟物品交易相结合,注意交易时的动作对话,赏花时的神态等。

d)分组展示、评价。

e)集体表演

7、结束小结

赶花会的乡亲们,我们明年花会再相见!

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编花篮动:音乐游戏编花篮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学唱、巩固、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演唱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课前准备:

课件或录象歌片彩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听音乐进教室:音乐《编花篮》中学生自由律动进教室,师在门口与学生对拍,微笑迎接学生进教室,创设融洽和谐的气氛。

2、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常玩哪些游戏?需要和同学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的游戏有哪些?导出《编花篮》

师生共同玩这个游戏,其余学生边拍手边读《编花篮》的儿歌。

比较感受有无儿歌朗读进行游戏时情绪气氛的区别。

如果有音乐伴奏,边唱边游戏的话,情绪会有什么变化?

3、放《编花篮》范唱,部分学生游戏,部分学生随音乐节拍自由点头、拍手或摇晃身体。

4、揭题《编花篮》

二、歌曲教学

1、欣赏歌曲范唱

上节课我们去赶花会看到了好多鲜花,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河南看花,好吗?你们知道河南最有名的是什么花吗?(牡丹)(课件或录象)

让我们编个花篮到河南的南山上去看牡丹,摘几朵带回来做纪念,好吗?

欣赏《编花篮》范唱,同时出示歌片。

2、声势动作

a、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再听音乐,自编声势动作随音乐拍击。

b、师表扬创意好的学生,同时统一声势动作

如:前5个乐句用X0│X0│

跺脚捻指

后2个乐句用XX│XX│

跺脚拍手拍手拍手

c、随音乐进行声势动作。

2、学唱歌曲

a、讨论歌曲中最上口的、和儿歌节拍最接近的是哪些乐句生说,全班学唱,同时指导模仿装饰音的唱法。

b、师生接唱生唱学会的部分,与老师配合接唱第一段。逐步熟悉所有旋律,从感知到掌握完整的歌曲旋律。

c、完整演唱提醒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情绪、怎么唱比较能表现歌曲情绪?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3、加入声势动作边拍边唱。

三、拓展:音乐游戏

1、歌词转换演唱:把游戏时的儿歌编入歌曲演唱。

2、韵律活动

学生分4小组,分别成正方形队列面向中间站立,面对面的二人持一条彩带的两头。横向的同学把手中的彩带以高低错开拉直,纵向学生一人拉住彩带不动,另一人带着彩带从横向同学的彩带中穿过,最后成编织样式。(横向和纵向学生最后把彩带拉平成编织图案,在穿过高低错综的彩带时要按节奏钻过或跨越,其余学生原地演唱。)

四、结束小结

师:童谣和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它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只要小朋友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开动脑筋,一定会编出更好听的童谣,更好玩的游戏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

(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

(4)师生边走边唱。(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聆听第二插部: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

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

1、出示图片,师生回忆如何表现各部分的音乐。

2、在快乐点击游戏活动中来检验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师: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张卡片,谁最先听出是哪段音乐,就请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卡,贴到黑板上。

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回旋曲式。

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生伴随音乐《调皮的小闹钟》走出音乐教室。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8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理念

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春天的小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1、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1、师导入:春天到了 ,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7、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1、师导入: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9

1、正确读好生词: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的意思,正确读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2、会用“当初、祝贺”造通顺、连贯的句子。

3、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刘翔如何翻越大山的,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提高性目标:

4、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刘翔的坚持不懈、自信,进而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刘翔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1、正确读好生词: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的意思,正确读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2、会用“当初、祝贺”造通顺、连贯的句子。

3、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刘翔如何翻越大山的,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二)完成目标:

1、正确读好生词: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

2、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的意思,正确读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1、揭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谁翻越远方的大山?怎么翻越的?远方的大山是什么?

(1)借助书后拼音,先读准以下生词读音: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有朝一日

(2)读课文3遍,不认识的看书后生字表或查词典,力争正确流利,组内分自然段练读,准备朗读竞赛。

(3)查字典,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在书中标注好解释。

(1)指名2-3个后进生读生词,根据情况正音。集体读。

(2)小组竞赛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挑选4组分别朗读1—5,6-11自然段)集体评议,宣布优胜小组,并加分。

(3)交流三个词语的意思,有错误的纠正。

4、当初就是以前,谁能用上这个词造个正确、连贯的句子?

在你取得成功或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你会怎样祝贺?用上这个词造个句子。

自己造个句子,如果有困难就选择刚才同学们造的的一个句子写在语文书上。

通过学生自学、小组竞赛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指导,为学生的自学铺设阶梯。

版块二:

(一)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刘翔如何翻越大山的,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二)完成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能用规定的句式说出课题的含义。

2、根据时间顺序,了解刘翔翻越大山的进程。

1、课文读了这么多遍,现在你能谈谈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吗?

用上2-3句话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谁会说?(指名2名中等生和1名优等生回答)

根据回答适时评价引导。

2、快速浏览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刘翔超越约翰逊的经过的?(时间顺序)

3、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4、与你的同桌交流交流,有困难互相商量商量。

根据这样的阶段,谁能给课文分段?交流(指名1名中等生回答)集体分好段。

(2)通过这样的时间表、这样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刘翔是在一次次的拼搏中缩短着与约翰逊的距离;即使一开始失败,可他并没有放弃,他靠的是他的坚持不懈缩短着与约翰逊的距离;刘翔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抓住文章线索,通过表格形式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阅读课文,在对比阅读中发现文本含义,感受人物形象。

选作题:

读读《我是刘翔》,真实了解刘翔成为“跨栏王”的经历。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刘翔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一)教学内容: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刘翔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刘翔的心理活动,深入体会人物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感想。

1、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完成表格,我们知道刘翔是靠什么翻越这座大山的?

2、课文3——11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刘翔翻越大山的经过,请同学们默读这几个自然段,画出描写刘翔心理活动的3处语段,联系上文先想想:他问什么会这样想?从他的心理活动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翔?然后带着你的发现,入情入境的读好这三句话。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看学生画的句子,有什么困难及时帮助)

出示:①我暗暗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2)联系上文想想他什么会这样想?

▲约翰逊在当初是刘翔眼中遥不可及的大山,根本不可能翻越。

再看这句,你读出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

带着你的收获读好这一句。

▲从到,刘翔和约翰逊竞赛了多少回?每一次什么结果?

(摔倒——10次没有一次超越——打败)面对一次次的挫败,此时的胜利是否来的太意外?太突然?一个迷糊写出了此时刘翔的心情,什么心情?(不敢相信怀疑)

带着这样的心情,谁来读好这一句。

▲约翰逊向他祝贺,此时刘翔才发觉是真的。

带着这份欣喜与激动再读这句。

回看全文,当初——无数次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无数次失败——如今终于战胜对手,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刘翔,相信你一定心潮澎湃,你还会想到什么?还会对自己说什么?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式,自己试着写一段心理:

那一刻我不禁想到一次次与他竞争较量的过程——

那一刻我手举五星红旗奔跑在赛道上,兴奋不已——

那一刻——

拿起你们的笔,写写此刻你们心中的感想吧!如果你能用上冒号,句子不少于2句,就更好了!

有感情地朗读所写的句子,发现语病及时修改,也可以补充润色。

组内交流所写的句子,评出秀的,全班交流。

7、根据交流情况,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句子。

8、教师小结:

梦想从起飞到跨越,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刘翔之所以能够成功跨越大山,靠的就是顽强拼搏,靠的就是挑战自我、永不言弃。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做一个强者,勇于挑战别人、挑战自我、挑战困难。

紧扣文本中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学会上挂下联深入读懂文本深层次的内容,入情入境感受人物心情,进而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特点,学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小组评比读后感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不但会写,更能写好读后感。

修改写话抄在家作本上。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0

(板书课题)敦煌莫高窟是古代无数无名的工匠创造的艺术宝库。敦煌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幅壁画都是那么精美动人。因此,敦煌莫高窟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你们有谁去过吗?能给大家谈谈感受吗?其他同学想不想饱览一下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呢?(学生谈内心的想法)

同学们都盼望一睹敦煌莫高窟的风采,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

二、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叙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具体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

三、自渎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读、识记、交流。

3、引导叙述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四、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各自然段段薏。

第1自然段: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浩瀚沙漠里的一颗闪光的珍珠。

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段意。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浩瀚少摸里的一颗闪光的珍珠。

五、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

2、质疑、合作探究。

作者把莫高窟比作什么?

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用简单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2、学生汇报对课文的理解。

3、抓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A、“在保留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多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在保留下来”说明还有很多洞窟没有被保存下来,这个句子从数量方面介绍了敦煌的洞窟多,彩色塑像多,壁画多。

B、“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一个手掌大。”这个句子介绍了敦煌的和最小的菩萨,是从大小两个方面介绍的。把“的佛像”和“九层楼”进行比较,“最小的菩萨”和“一个手掌”进行比较,分别表现了佛像的大和菩萨的小,表现了敦煌塑像的精美。

C、“在万紫千红懂得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表现的是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佛教故事。”“万紫千红”,是说敦煌的壁画非常多、精美。这个句子具体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内容,敦煌的壁画不但十分精美,而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成就很高,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创造力。

D、“站在壁画前,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活了起来,能听到流水淙淙和琴声丁冬,能看到奇妙的舞姿和会说话的眼睛。”这句话写了敦煌壁画栩栩如生,精美动人的特点。

4、教师领读课文,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5、讨论交流。

你认为课文中描写敦煌壁画的句子,哪些最生动?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他们的意思。

6、学生汇报,读中品位、感悟。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小朋友的家》

《真善美的小世界》

采集与分享

“卡通歌会”

【文本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是歌唱“迪士尼乐园”的美国歌曲,在迪士尼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中,充满了友谊和阳光,大家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受到真善美的感染。歌曲为二四拍。其中用了弱拍起,节奏舒展,旋律优美。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小朋友的家》是卡通片《欢乐谷》的主题歌,这是一首充满情趣带有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歌词密度大,都是一字对一音,教学难点是吐字,可利用童谣式的朗诵来帮助掌握吐字的清晰。

3、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引导学生观赏事先布置好的环境)。得出答案:迪斯尼乐园。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自主学习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节奏:前

十六、后十六音符。

2)按节奏介绍卡通人物。

二、听赏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看录象,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去体验迪斯尼乐园的神奇和美妙。

三、音乐游戏“音乐果”、唱唱“音乐果‘师:在迪斯尼乐园有棵神奇的音乐树,你瞧!树上结满了音乐果,老师先来唱一个。

2、听音摘果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听,那只果子在唱歌,就请你们把它摘下来。(老师弹琴,学生听,听对了奖励“一个金苹果)

四、学习歌曲“小朋友的家”、导语“师:同学们,我们果子送到欢乐谷中的小朋友家,屋里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声。”

2、范唱歌曲,请学生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3、找一找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唱一唱。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哼唱旋律,老师唱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7、歌曲处理。

8、自主学习

自由尝试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精彩五分钟】

精彩五分钟拓展歌曲,创编歌词。

师:迪斯尼乐园有那么多卡通人物,你们能不能为他们做首歌来唱唱。

【导学反思】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2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2、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为作文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

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听说上节课你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看!它们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就是这些机器人导游,(板书:机器人导游)你还记得它们吗?那就请你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

二、感悟“有趣”

(一)、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些机器人导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有趣的)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描写它们是有趣的呢?(3、4自然段)

(二)、第三自然段。

先跟老师一起到中国科学技术馆看看灵灵吧!

1、快点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灵灵十分有趣的?

(1)“……可以随着场景的变化为大家讲解,还能够与参观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①自由谈感受②通过图片演示,理解“场景的变化”

(2)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

①自由谈感受。

②我来当参观者,你们就是灵灵,准备好了,我可走近你们了,你们应该……好,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③刚一走近灵灵,它就冲我微笑,你们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吗?

(3)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

①自由谈感受。

②如果有人挡了你的路,你会怎么说?

③灵灵是怎样说的呢?

机器人说话可和我们人不大一样,谁听过机器人说话?能给大家学学吗?(情况1:读一声情况2:一字一顿)自己试试

②你知道诙谐是什么意思吗?(说话有趣,引人发笑,这就叫幽默;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词,真了不起!)

③能读出它的有趣吗?

④自己读。

⑤我摸你的头了,你要是灵灵,会诙谐地说……

你呢,会幽默地说……

你这个机器人也说痒,可真有意思!

②谁曾经温柔地对你说过话?哦,想一想他们温柔地对你说话时是什么语气?

③谁来读读这句。

(6)“……它也会皱起眉头并发出求救的信号。”

①自由谈感受。

②学学它皱起眉头的样子(补充:你们知道吗?灵灵的红嘴唇和黑眉毛是可以随自己的情绪而变化的)

3、小结写法:多么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呀!让我们再次走近它吧!

(1)出示: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看到你穿得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2)默读,看看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是啊,灵灵不仅充满热情,懂礼貌,还很幽默,温柔,从这方方面面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

这段话就是先概括地说灵灵是个快乐的机器人,然后具体地进行介绍。

(3)变换人称读,感受“快乐”:灵灵带给我们这么多快乐,你们想当当它吗?这里的“它”指(灵灵),如果把“它”换成“我”,你就是灵灵了!后面怎么读呢?自己赶快试一试吧!

4、想象。

想想遇到下面的情况,快乐的灵灵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5、朗读。

正像你们所想象的,灵灵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机器人导游,在游客眼里,它是多么的有趣啊!能把它的有趣读出来吗?请你绘声绘色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读得最投入!

(三)第四自然段。

灵灵是个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在冰雪大世界里,也有三位有意思的机器人导游,它们是()。在这三个惹人喜爱的小家伙里,你最喜欢谁呢?

1、默读第四自然段,别忘了把喜欢它的理由画下来。

2、反馈(随机)。

①比较句子。

出示:“您好。我是‘冰雪天使’莹莹,欢迎前来参观。”

“您好!我是‘冰雪天使’莹莹,欢迎前来参观!”

·分别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指名读。

②虽然冰雪大世界里冷极了,可听到机器人导游这么热情的招呼时,你有什么感觉?

①说理由。

②如果你就是童童,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

(你可以和人握手,进行简单交流,还会唱歌、跳舞、背唐诗,你的本领多大啊!该怎样介绍自己呢?特别骄傲、自豪、充满自信)

③听了童童的介绍,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①说理由。

②美妙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放松,你们的朗读也能让我们入情入境,自己读读描写哈力的语句吧,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3、写法。

(1)如果课文先介绍哈力,再介绍其他两位机器人导游好不好?为什么?(可以把描写哈力的语句放到前面读一读)

(2)这三位机器人导游都在冰城哈尔滨工作,它们三个有什么不同?

4、以读整合。

这三个小家伙儿虽然各有分工,却是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有趣,让咱们再来读读描写它们的语句吧!

(四)通过和大家的学习,我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机器人导游多么有趣啊!”你们的感受呢?再来看看作者的感受吧!(齐读)

现在,机器人越来越有趣了,我在网上还收集了一些关于它们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图片)

课下,你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别忘了把你的收获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3

1、(生闭上眼睛)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香港到了!(睁开眼睛)

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回答。

(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美丽的夜景〉

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请你朗读一遍(生说)

第2节: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1)指名读第2节。

(3)师: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5)让我们大家来读一读第2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师:你正在沙滩上悠闲自在地散步,轻轻的柔柔的海风吹来,多舒服啊!仔细一听还能听到浪淘拍岸的声响。)(指读齐读)

过渡:欣赏完了迷人的浅水湾,大家一定还想去别处看看吧,那就别停下你的脚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细细欣赏。

第3节: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1)指名读第3节。

(2)“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把词放进句子中读读。(驰名中外、世界闻名、闻名中外)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时……开怀大笑)

(4)齐读第3节。

(5):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

过渡:乘上去铜锣湾的双层巴士,不多时

就到了铜锣湾。一下车,你看到了怎样一番景象?

第4节: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1)指名读第4小节。

(2)重点理解:

a、“摩天大厦”:指的是各种高楼大厦,读出楼房的高来。(指名读)

b、“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楼图〉(指名说:摩天大楼……)

: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这就叫做——鳞次栉比。

c、从“琳琅满目”看出商品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d、从“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样涌过来。

:铜锣湾楼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3)让我们感受铜锣湾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齐读)

第5节:美丽的夜景

(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请你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说)

(板书:灯的海洋)

(3)第5节用了3个比喻句,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师引读:……成了——

……像——

……如同——)

(4)港湾里的灯光是静的,马路上的车灯是动的,一静一动,互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指名读、齐读)

(5)谁能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指名试背第5节)。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小节。

2、体味白荷花的种种姿态,感受白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同学们见过荷花吗?看。(映示图片)这是什么样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2、播放录像。

这么几朵荷花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美的感受,如果有一池的白荷花呈现在你们面前,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欣赏。

3、谈感受。

欣赏了这一池活生生的白荷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揭示课题。

是啊,著名作家叶圣陶就把这一池的荷花描写了下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课文,去观赏,去感受这一池美丽的白荷花。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指名读。

好,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读通读顺。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同学们说说看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荷花?

2、自主学习。

那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荷花的美读出来吗?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3、大组交流。

▲“荷叶挨挨济济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非常了不起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冒”字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得、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指名朗读。

▲“有的才------。有的花瓣儿全都------。有的还是------,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出示图,图文对照。

谁再来读?

(2)有感情齐读。

荷花真美。作者写得多有顺序,先写荷叶,再写荷花,重点写了荷花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么多的白荷花,----。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你为什么在“看看这一朵,很美;”的后面停顿了一下?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老师不明白,明明是一池的荷花,怎么会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呢?谁来帮帮我?

画家是谁?

(2)赛读。

你们能想象着当时的情景给大家读读吗?谁来?

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细看荷花,还各有各的姿态呢。看着眼前的一池荷花,我--(引读:第四节。)

(2)在这一段里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写得精彩?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也可以根据内容配上动作。

“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荷花在风中舞动,太美了。谁能把自己当作荷花,边读边舞起来?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哪儿。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假如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静静地站在那儿,还会有什么动物也会来和你说话呢?

(4)表演读。

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荷花仙子,一起来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最想做什么?

学生“随心所欲”

3、想当作家:积累文中的妙词佳句,用你的妙笔仿写一种花。

4、想当研究员:查找资料,研究荷花的根茎叶,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2、指导:

“蓬”是“逢”字上面丁一个草字头。

“蹈”右边的笔顺,跟着板演书空。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5

课时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培养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有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

它们都跑了很远很远的路.一条小溪从冰雪覆盖的山间跑来,另一条小溪从沼泽缓缓地爬行过来,它们都那么细小,似乎只能飘起一片树叶.

如今,这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它们变成了一条河,再也分不出你和我.

它们的脚步更快了,歌声也更响亮.它们能浮得起小小的船儿,把它们送向远方.

它们再也不分手,永远一起向前流.人们早已忘记它们曾经是两条小溪.

提问:歌中将“小小的我”比作哪些事物 你对“小小的我”还有哪些不同的赞美之词 2,听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说出各种出现最多的是哪个音 感受,唱出歌曲旋律重复的乐句.

3,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旋律.

2)一滴水可以汇成小溪,江河,大海,那么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是重要还是不重要 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你应该怎样做

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北国之春》、《春之声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

1、把歌曲《小小的我》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演唱.

2、,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

音乐小学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都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之一,在日常教学中,编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都要长期从事的工作。只有注重创新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今天,栏目小编要为大家推荐一篇智慧之作——《音乐小学教案》,相信这篇文章将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意义!

音乐小学教案【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蜗牛与黄鹂鸟》。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叙事性民歌,歌曲讲述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嘲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隐喻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模仿歌曲,用纯朴、活泼且略带顽皮的情绪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3.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读乐谱,学习切分节奏。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音乐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用纯朴、活泼且略带顽皮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学习切分节奏,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对比法、实践指导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下面着重谈一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图片导入法,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几张照片,分别是葡萄树,蜗牛、黄鹂鸟,在出示这些照片之后,我会请同学们看图说话,根据这三张照片编一个故事出来,学生经过想象之后,故事层出不穷,我会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这时,我会引导学生,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蜗牛与黄鹂鸟在歌曲中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

这一环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看图编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

我会给学生播放《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特点。在听赏前我会先预留一个任务,“同学们要认真听,听完老师会找同学来谈一谈你的感受。”听后,我会找学生来畅所欲言,并作出简单评价,最后总结出:这首歌曲曲风欢快、活泼,幽默、诙谐,节奏稍快。

(三)学唱歌曲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会先带领学生进行一组发生练习,13531,紧接着进行新课教授,我会利用钢琴,带领学生识读乐谱,熟悉旋律,在识读乐谱的过程中,我会着重介绍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切分音有大切分音和小切分音。如下:大切分音:

小切分音:

我会介绍这两种切分音的区别,大切分音有2拍的时值,听起来缓慢一些,小切分音只有一拍的时值,听起来急促一些。

在区别了这两种切分音节奏后,我会带领学生着重练习本节课中小切分音,在练习熟练之后,我会让学生加入歌词进行演唱,演唱过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音频,当学生听赏过后,我会利用钢琴,让学生模仿音频中的音乐情绪,带领着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完整地唱歌曲。

之所以让学生模仿,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会安排男女分组,女生扮演黄鹂鸟,男生板演蜗牛,在歌曲前部分男女生一起演唱,到后面的对话部分分开演唱。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合作演唱的过程,让学生们体验合作的乐趣,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我会问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歌,尼恩都学会了那些品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今儿总结,这首歌体现了蜗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蜗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在作业方面,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以实践为中心这一理念,我会以布置口头作业为主,让学生在课下学习体现优秀品质的民歌,下节课再一起分享。

七、板书设计

《唱山歌》

音乐小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火车开了》,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进行律动和表演。

2、能随音乐用念、拍击活动做等形式表现“×、 ××、0”三种节奏。

3、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郊游》,并能通过演唱和造型来表现歌曲情景。

4、能积极参与表现预设情景种的音乐活动,且在音乐活动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坐过火车吗?火车是什么样儿的?火车开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火车鸣笛的声音又是怎样的?火车能帮人们做些什么?

学生一一回答。

2、老师用电子琴模仿火车的鸣笛声,让学生用声音模仿火车开动时的声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让学生观看火车进站和出站时的影片。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边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

2、随琴模唱旋律。

3、学习歌词

4、随琴唱歌词

(三)、歌曲表演

1、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2、老师带领学生表演:

先用手势模仿火车轮子转动的动作,每小节第一拍向前伸出,第二拍向下向后收至腰间,再用踏脚动作模仿火车开动的节奏。

三、节奏练习

节奏游戏

一些小朋友做开动的火车,一些小朋友做山洞、桥梁、接站员等。充当“火车”小朋友由8——10人组成,行驶时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如,“爬坡”、“钻洞”、“过桥”等等。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允许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节奏和“火车”开动时的情景。

四、结束课业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节奏练习《旅游路上》

(一)、节奏表现

1、念。“x”念“咔”,“xx”念“嚓嚓”,“0”闭嘴休止。

2、拍击。“x”拍一下,“xx”拍两下,“0”握拳表示。

3、动作。手和《火车开了》的音乐游戏动作一致。同时利用左、右脚步交替时的轻重缓急来表现各种节奏,如:“x 0”,第一拍右脚向前跨一步,第二拍左脚轻轻跟上来;“x xx”和“xx x”,利用左右脚交替踏步的不同来表示。

(二)、节奏游戏

一些小朋友作开动的火车,一些小朋友作山洞、桥梁、接站员。充当“小火车”的小朋友由8—10个人组成,用念和带动作的表演形式来表现《旅游路上》的节奏,其余的小朋友除了作山洞、桥梁、接站员外,还要有一些小朋友在观看的同时用“拍击”的形式来表现节奏,使气氛更加热烈。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允许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节奏和“火车”开动时的情景。

三、歌曲《郊游》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开火车,者节课就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二)、老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

1、随琴模唱旋律。

2、朗读歌词(多媒体)

(四)、随琴学唱歌曲。

(五)、律动表现

1、创设情境

几个学生为成一圈,模仿一个微波荡漾的小湖;几个孩子蹲在湖边像盛开的鲜花,摇曳的小草;还有的孩子用造型表现一座小山;有的组成山洞……一部分孩子演唱歌曲,另外的孩子手拉手,肩并肩,看风景,做游戏,或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同时,也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尽情的创造和表现,让它们从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2、分组进行,看哪一组的学生表现得最有创意。

3、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4、鼓励创新,老师教的动作和表现形式只能作为参考,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情景。

5、鼓励学生根据所看到的不同景点演唱不同的歌词,以表现不同的情景。

6、活动评价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演唱的歌曲是否流畅,表演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更应该注意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表意识。在本课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才是本课的目的所在。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当场评价、阶段评价和总体评价相结合。

四、结束课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律动《小小火车开动啦》

二 创设情境游戏:

1 导入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手牵手去《郊游》吧

2 歌表演

师:郊外的景色可真美啊,你们看,有美丽的小花(第一组同学扮演),绿色的小草(第二组同学扮演)微波荡漾的小湖(第三组同学扮演)青青的山(四组)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三 创造

1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可以看到哪些美景?能加到歌曲中唱出来吗?讨论一下。

2 学生讨论

3学生表演自己所创

4 互相评价

四 表演

学生分四个大组

随音乐表演

五 音乐大擂台活动

选出五名同学表演,原来的小擂主也要表演,然后评分

六 结束新课

老师评小红花

七 随音乐下课

音乐小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唱《跳柴歌》

延伸:为歌曲填词赞美家乡。

动:学跳黎族的“跳竹竿”。

拓展:了解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学习跳竹竿,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要求协调、合拍。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欢快活泼,极富舞蹈的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

本课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习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少数腼腆、内向而不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教学时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鼓励;在集体跳竹竿时要注意防止教学秩序的失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

教学过程

一、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1、聆听歌曲《跳柴歌》的伴奏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

2、变换形式用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敲打节奏,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

3、教师示范跳绳(跟着音乐的节奏),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4、分组请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跳绳的动作,要求学生步伐一致,整齐划一。

5、初步熟悉跳竹竿的基本步伐。

要求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蹲在地上,双手将绳子拉紧、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的练习,要求与《跳柴歌》的节拍吻合,没有绳子的同学原地蹲下,模仿动作进行练习。教师有意识地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完成跳竹竿的完整动作。请部分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为学习竹竿舞做铺垫。

二、唱唱想想――体会音乐

1、出示大歌片《跳柴歌》,让学生跟琴声感觉旋律,问问大家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2、跟琴模唱歌谱。

3、完整地听赏歌曲《跳柴歌》,让大家在歌声中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

4、跟着伴奏练唱歌曲,努力表现歌曲的弹跳性和欢快的情绪。

5、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要求用欢快的情绪边敲边唱,再次体会合作的快乐和满足。

三、跳跳赛赛――表现音乐

1、通过歌片、插图、观看录象片段等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黎族的文化习俗,交流各自做了解的有关黎族的风土人情,着重介绍黎族男女跳竹竿的音乐游戏。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音乐游戏:跳竹竿。

教师此处可以随机知道学生的基本舞步以及动作要领。着重培养大家的集体合作精神。

3、分组表演,相互评价。

4、师生互动:师敲生跳或生敲师跳。

四、拓展延伸――升华音乐

1、师: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们的家乡――泰州也很美。海南人通过歌声、舞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家乡,我们能不能借用这个旋律,创编新词也来赞赞自己的家乡呢?

生:(略)。

2、通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泰州的名胜古迹、风俗人情,为创编歌词提供依据。

3、新歌赞家乡

分组讨论为歌曲填上新词(要求一定是赞美家乡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人情),同时要求每组选派一到两名同学用家乡话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新词,比一比,哪一组词好唱得更好。

4、在《跳柴歌》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音乐小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聆听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课本提供的故事配图、文字解说、乐器图片等相关信息,请学生讲讲这部作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用一个恰当的成语,说明魔法师的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谈话激趣,设问导入。教师可这样讲述:?1797年,德国诗人歌德写了一首叙事诗,一百年之后的1897年,法国作曲家迪卡斯根据这部叙事诗创作了一部交响诗;1940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幻想曲》,让观众领略到这部音乐作品的迷人魅力。你知道这部作品的名字叫什么吗??

二、新课教学。

1、教师简介《魔法师的弟子》的故事、曲作者以及交响诗。

2、完整聆听乐曲,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故事和情景。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聆听演奏乐器的音色。

3、重点聆听?扫帚拎水?的主题。

(1)、第一遍,听出演奏主题的乐器。出示大管图片或实物,复习、巩固、深化对乐器的认识。力度上有什么不同,它与情绪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请学生边听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听后交流。

4、请学生谈谈,这个故事给了他怎样的启发。如果魔法师走了,小弟子以后会怎么样。

5、分小组编创音乐短剧,表演《魔法师的弟子》。教师先把几个主要的音乐段落剪辑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表演的片段。

★在欣赏过程中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进行讨论,有些问题要靠聆听去解决,哪怕暂时还有

疑惑也无需详细解答。音乐只有多听多感受,才会逐渐产生情感的共鸣,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体会其所表现的手法。

6、了解西洋乐器的分类。

(1)回顾教科书中相关的作品,聆听其中乐曲片段,复习学过、认识的'西洋乐器。

(2)出示相关乐器的图片,请学生根据乐器的形状与构造,尝试对乐器进行分类。可结合?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连一连?等多种形式进行。

(3)对照教科书提供的插图,归纳小结西洋乐器的分类。

(4)聆听音乐片段,听辨演奏的乐器,说出是属于弓弦乐器组的还是木管乐器组的。教师可结合本课的聆听曲目《魔法师的弟子》和《波斯市场》,截选其中的段落提供给学生聆听,既能对音色进行听辨,又是为听赏做铺垫。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音乐小学教案【篇5】

【教学设计】

在《动物说话》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通过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为学生积累了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歌词和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律动。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问好吧!

师:“汪汪汪,朋友们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与我问好,

生:“喵喵喵,老师好!”

“叽叽叽,老师好!”……

二、感受导入新课。

聆听模仿。第一次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师: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听!这是谁来了?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

聆听歌曲一遍。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小朋友说到的动物图片:小鸡、小鸭、青蛙。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喜爱哪些小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动物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

三、学唱歌曲。

师专门出示小鸡的图片。生模仿小鸡的动作和叫声。

板书:小鸡说话唧唧唧。(为学唱和创编歌曲作铺垫)

再次完整聆听歌曲。请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第三次听歌曲演唱,要求学生在没有唱词的地方做喜欢的动作。(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

1=D 2/4

6 3 3 2│3 5 3 │(5656 3 3 │1212 3)│

6 2 2 1 │2 3 2 │(3535 2 │6161 2)│

学唱第一段歌词。

随歌曲伴奏反复唱第一段,并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正确的演唱为创编歌曲作铺垫)

四、创编歌词。

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歌曲中小鸭、小青蛙、小鸟也可作创编对象)

(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青蛙来演唱,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青蛙唱歌呱呱呱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猫唱歌喵喵喵,

合作学习。学生自由分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结合律动进行表演。

(其中部分学生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歌,另一部分同学为歌曲编动作。)

教师和学生讨论:如何把小鸭妈妈也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演唱?讨论中得出: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老鸭说话嘎嘎嘎

模仿区别小鸭、老鸭的叫声。

朗读歌谣,注意强弱。朗读时,用木鱼敲出强弱。

表演展示。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大比拼”!把今天学唱的歌曲、编唱的歌曲表演个大家听。

(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乐王国。)

音乐小学教案【篇6】

设计理念: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人音版第6册教材中第二单元内容,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一段体结构,整首歌曲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风、春雷都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从歌曲的学唱中感受春的气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中多处巧妙的运用了休止符、使歌曲节奏活泼、跳跃,旋律富有流动性,充分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为歌曲创编动作,并把打击乐器溶入歌曲中表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聆听《春》,感受春的竟境。

2、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3、创编歌词,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发挥其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乐曲和歌声中感受“春”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学生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发现你们特别精神,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这节课,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新课教学:

1、新歌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特别好听的乐曲,请大家把眼睛闭上,静静的聆听(课件“春)

师:你们想到什么?(春风、小鸟、泉水、雷声、、、)是的,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很多作家、画家、作曲家、歌唱家都要去描写它,赞美它。当我们置身大自然的春天里,会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听这些是什么声音?(点击课件播放雨声、风声、雷声、水声)

生:雨声、风声、雷声、水声、小鸟叫声

2、初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师: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汇集在一起,把大自然的春天变成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在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课件播放《天天举行音乐会》)生:静静的欣赏歌曲

师:听出来他们在表演什么吗?(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春雷打鼓,春水鼓掌)

3、歌曲学习

A、分别出示(春雨、春风、春雷、春水)节奏学习

(春雨)XX0X|X-|

嘀嗒嘀嗒

(春风)XX0X|X-|

沙沙沙沙

(春雷)XXXX|X-|

轰隆轰隆隆

(春水)XXXX|X-|

哗啦啦啦啦

(在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八分休止、让学生拍打歌曲节奏,在节奏熟练的基础下,导入歌谱,进行视谱学习,唱不准的音跟钢琴学唱。)

B、加上动作(弹舌、手摩擦、拍腿、拍手)

师:春雨唱歌滴答滴啊真好听,如你是春雨想怎么表演?

生:弹舌(学生模仿动作,其他同学一起学,在按歌曲的节奏一起表演)

师:那么春风?春雷?春水?(大家一起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表演)

生:春风可以摩擦,可以摇课本发出声音,春雷可以轻敲板凳,春水可以鼓掌等等。(大家一起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表演)

C、分别出示(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歌词学习

D、老师唱前面歌词,同学唱后面衬词

(春雨唱歌)XX0X|X-|

嘀嗒嘀嗒

(春风弹琴XX0X|X-|

沙沙沙沙

(春雷打鼓)XXXX|X-|

轰隆轰隆隆

(春水鼓掌)XXXX|X-|

哗啦啦啦啦

D、跟琴学唱整首歌曲(出示课件)

E、跟伴奏一起唱

师:这么优美动听的声音老师都想参加这个音乐会了,你们想参加吗?那让我们赶快再来感受一下这美妙的声音,(再次聆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4、歌曲感情处理

春天的音乐会我们都参加了,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唱这首歌曲呢?(高兴,快乐)心里高兴,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呢?对了,表情好看了,声音就一定好听,让我们用最好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拓展提升(歌曲创编)

师:音乐会热闹吗?连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参加,猜猜都有谁来了?来的真不少?我们一起来为他们编首歌曲好吗?

(如:蜜蜂跳舞嗡...小鸟唱歌喳喳...青蛙打鼓咚...小兔鼓掌哗啦...松鼠是个指挥家...)

四、下课小结

同学们,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展示了,你可以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带回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你们的朋友听,好吗?

同学们,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多彩的,春天是开心的,春天是快乐的,来,就让我们一起走出课室,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去拥抱美好的春天吧!音乐《春天举行音乐会》,同学们走出教室......

音乐小学教案【篇7】

教材出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艺术第三册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

音乐知识"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 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与渐弱。

2、通过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并提高学 生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2、教唱歌曲,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3、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设计理念:

1、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由于他们独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课设计的"看动画"、"画声音"、"创造声音为小马车 伴奏"、"与时间赛跑"等活动,不仅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情趣。

2、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师应该是课程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教学情境,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运用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表演、画画、唱歌、演奏乐器、游戏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学歌以后,主动探究对歌曲内容更深层次上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1、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

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 ")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 "渐弱记号)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作业。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 × ×× ∣×× ×‖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生:练习

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 × ×× ∣××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 2∕4 × ×× ∣×× ×‖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

音乐小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组视唱、视奏歌谱的竞赛作为导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视唱、视奏能力。

二、新课教学。

1、从聆听歌曲范唱,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导入。

2、歌谱学习:

(1)采用分组自学、个别自学或集体视唱的方法,学习齐唱部分的歌谱。先练习不带连音线、没有切分音的谱子,然后再练习带切分音的歌谱。

(2)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并说说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齐唱部分歌谱。可采用小组接龙或师生接龙的形式进行,这一环节既能把器乐学习与歌唱学习有机结合,又为下面的轮唱练习打基础、作铺垫。

(4)集体视唱或吹奏齐唱部分两遍,第二遍演唱(演奏)时,教师间隔一小节加入进来,与学生形成轮唱(轮奏)的效果。

(5)练习后请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此时还可以与学生重温以前学过的轮唱歌曲,如:《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嘹亮歌声》等。

3、歌词学唱:

(1)按节奏、轻声高位臵朗读歌词。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帮助学生在朗读歌词时,寻找头声发声方法。高位臵的朗读,有利于歌唱的优美、和谐。

(2)学唱歌词。歌曲的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意境,要求声音唱得连贯、抒情,要把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唱得深情,把邀请月亮姐姐快下来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并注意节奏的'准确。

4、轮唱练习:

(1)把学生分成两组,借助竖笛或口风琴的伴奏进行轮唱。要求学生关注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均衡。

(2)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的韵律,在随后的一小节处理为渐弱,使两个声部此起彼伏,好似与月亮姐姐的对话。

5、乐器伴奏。分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个小组表演得更好。活动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又注意引导学生恰当地表现歌曲意境。

三、全课总结。

抽生谈收获,演唱歌曲。

音乐小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这一课启发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常识,让学生在唱唱玩玩中体味和朋友交往的乐趣。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将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共同合作进行表演唱;懂得和朋友交往的礼节。

●教材分析

这首《好朋友来了》儿童歌舞表演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锦晖所作。全曲共三段,采用了完全重复的创作手法。歌曲具有戏剧表演性,一问一答,有领有合,通过语气交流情感,十分有趣。作者为表现好朋友来访时的互相问候,采用附点八分音符强调“谁”“我”“门”“请”这几个关键的字,突出朋友来访时的动作,表现了好朋友之间你来我往的友情。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当众表演的自信心。养成互相友爱,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学唱《好朋友来了》

1.听音乐做游戏:教师播放《好朋友来了》,先请学生听一遍,教师提出要求,一半学生用布蒙住眼睛,一半学生不蒙眼睛,一起听音乐的前奏任意跳动。当音乐进入演唱部分时,没蒙眼睛的这部分学生任意找一位蒙住眼睛的学生做四手对拍的游戏,当唱到“谁呀”时,两位学生进行对话,如果被蒙住眼睛猜出和自己对话的学生名字,便可以把布换给该学生蒙上眼睛,继续听音乐猜好朋友的名字。注意:猜完名字后需问好,握手直到整段音乐结束才能交换蒙布。(游戏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应提醒互相帮助。)

2.演唱歌曲。音乐熟听后请学生边演唱边游戏。注意提醒学生演唱到不同人物时用不同音色与不同语气进行演唱。音乐是在戏剧情节中进行的,应让学生投入到戏剧中角色的情感中进行表演。曲谱提示如下:

3.唱唱演演。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根据曲中的任务和情节进行表演唱。如:全班围成圈坐,请一位学生当“客人”,音乐起,“客人”边小跑边拍手寻找

一位学生当“主人”。齐唱开始,“客人”要停在一个女“主人”面前,按歌词内容做表演动作。“主人”听到有人敲门时起立,接着两人对唱,并自由地表演动作。根据实际情况,歌词中的“×大哥”可改成“哦,李小朋”等,“你是谁”“哪一位”“哪一个”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间奏起,客人坐主人的位置,主人扮客人,继续去寻找一位主人。游戏可反复进行,可通过表演活动评出“最佳主人”和“最佳客人”。

4.环保教育。教育学生要环保,在招待朋友的时候,不要用一次性的用具招待朋友,比如一次性的纸杯或者一次性的筷子等。

教学反思:这一课是在前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启发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常识,让学生在唱唱玩玩中体味和朋友交往的乐趣。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将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共同合作进行表演唱;懂得和朋友交往的礼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边玩边学的效果比较好。

音乐小学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引导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

【过程与方法】

充分的聆听歌曲,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领悟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学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能够轻柔、抒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轻柔、抒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学习音高手势,通过手势,感受音高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组关于“布谷鸟”的视频,请学生们观察,从视频中你能听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布谷~布谷~)

教师总结:布谷鸟是一种会唱歌的鸟类,它经常用自己美妙的声音,给人们唱出动听的歌曲,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布谷叫,春天到》,感受布谷鸟给我们带来的春天的气息。

(二)感知歌曲

1.初次聆听。教师提问学生: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听起来很开心。

2.教师演唱歌曲,提问学生: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感受音乐,能够想象出布谷鸟在天空飞翔,春姑娘与它一起到来的景象。

(三)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范唱,学生模唱3(mi)、5(sol)两音,感受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2.(1)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音乐小学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

熟练运用多种材料工具、造型元素进行创作。

在"比较"中认识不同艺术风格表现的"太阳".

二、教学重点

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及造型、构图知识。

三、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四、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互相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

活动(二):圆形的想象与变化。

像什么?

太阳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象可以用什么造型元素表现太阳的"形和光芒".

活动(三):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表现的太阳,引发联想。

提供作品的比较。

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作者想说什么?

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活动(四):以"科学中的太阳"激发想象。

寓言联想。

图片联想。

假设联想

活动(五)

:以神话故事中的太阳激发想象。

在同龄人的作品中,哪些是神话故事中的太阳?

幻想一下,太阳的故事、太阳的表情、太阳的外形。

构思:我心中的太阳大怎样的?

活动(六):以评价促进想象创作。

在欣赏中提出评价目标。

作业评价标准:构思美、构图美、色彩美。

小学音乐教案七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指导教学的必要规范,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我们已经帮您搜集了一些和“小学音乐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本文旨在为您提供参考和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 篇1

第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音乐教学的关键。

1.音乐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2. 音乐教育要以兴趣兴趣为动力。

3.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4.重视实践与参与,重视探索与创造。

5.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

6.提倡学科综合,增强评价机制。

以上说课要涉及到的内容。

以初中音乐课,某册第五单元月光为例:

课本大致内容:

1.欣赏:德彪西《月光》钢琴曲,涉及知识点:印象派,德彪西。

2.古曲:《春江花月夜》涉及知识点:作曲手法:鱼咬尾、合尾。民族管弦乐队。

3.刘天华的作品:《月夜》(有点记不住了,好象是叫月夜),涉及知识点:二胡音色、刘天华

4.学唱《在银色的月光下》涉及知识点:转调,大跳的音准处理。 大致是这些内容:知识可以扩展,但切记不要涉及自己过于专业的内容。

说课就是写下或想好一个教案以后,要说出,为什么我要这么教?

1.音乐教育要以兴趣兴趣为动力。

在导入时,教师演奏唱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兴趣。

2.重视实践与参与,重视探索与创造。

学生创作简单的旋律,要体现鱼咬尾或合尾

3.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学唱时,学生一起演唱,请几位同学上台演唱,下面同学点评优点,老师最后评价,可以指出缺点。

4.提倡学科综合,增强评价机制。

此单元涉及一些印象派的美术作品,可以适当介绍。

5.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

以民族音乐为主,也介绍西方音乐。

6.音乐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最重要的,审美。体验音乐情绪。

三首欣赏的有什么情绪特征?

以上就是你设计的内容,为什么如此设计,就用这6点回答。 其他注意事项:

1.在个别欣赏讲解的同时,不要忘记宏观评价。

如,都是描写月光或月夜的,音乐情绪相类似,但作曲家、年代、地区和演奏形式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这和人们的审美观有关。(自己发挥阐述)这里就联系到三维目标之一了。

2.歌曲是学唱,不要说教唱。设计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不要全权教授。

3.所说的知识一定要准确,要专业书本的概念,不要自己概括的。注意知识的专业和科学性。

4.大家都是刚毕业,说课的水平相聚不会相差巨大。所以,你在讲台上的自信,语言组织能力,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也是重点。

面试自我介绍范稿:

大家好,我叫***20xx年毕业于****音乐班。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音乐学科 教学,曾获得“***”称号、无锡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能手、***小学音乐课比赛一等奖、参加省*****获得一致好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校 “情知教学”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教改课题实验。形成了“情知互动,寓教寓乐”的教学风格,依托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特性吸引、 感染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培养引导学生终身喜爱音 乐的兴趣。

我的教育格言:给孩子们一个歌唱着的快乐人生。

小学音乐教案 篇2

1.问好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我的学科是小学音乐,我的题目是《美丽的家乡》。

2.总结语

本次说课我将从先讲理论再讲实践的方面展开我的说课。理论方面包括我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制定及教学法的选用;实践方面包括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下面开始我的第一部分讲解。

3.教学分析

教材是教师进行授课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所以我将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美丽的家乡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的曲目,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去演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这首曲目锻炼了学生的演唱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

4.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热爱家乡的思乡感情。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提高自身审美,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的演唱本歌曲,学习双声部演唱。

5.学情分析

好的课堂不仅仅要准备好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我教授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体验感受和创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仍然未脱离儿童的特点,他们好玩、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把唱歌和律动互相结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教学教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理解重难点,我将会采用示范法和提问法来进行教学,都说教学有法,学无定法,为了体现学生为主体,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我说的分析都是为了教学,以下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

导入

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我教授的小学5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容易被外部情绪所感染,所以请允许我展示我的导入方法:‘同学们好,我们都说美术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片,那么老师给大家看几幅图片好不好啊,这幅图是什么啊,对他就是解放桥,那这一幅呢?嗯有人说了是世纪钟,那下一幅我们一起来说他是什么,对他就是瓷房子。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风景,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关于家乡的歌曲好不好’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

新授

接下来是新授的环节,首先我会让同学听一遍本节课的歌曲,进行初步的体验,然后再提出问题,这首歌是用什么情绪演唱的?能不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歌词这样可以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可以更好的感受音乐,接着我会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轻声哼唱,我会在结束之后给予点评,并鼓励学生自己单独演唱,唱歌的过程中我会对比着让同学及时改进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之后我会将学生分为2组,引导学生边唱边跳,用唱歌的方式来介绍家乡,比一比哪一组更有创意,比赛结束之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和小组互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良性竞争,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

小结

在小结环节当中我会和同学一起复习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体现学生为主体我会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回答问题的能力。

作业

最后会给同学们留一个小任务,回家跟自己的父母唱一遍本节课的歌曲。

8.板书设计

都说字不如表,表不如图,我会在黑板上画出需要唱的内容,歌曲里展示的内容,并在下面写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同学们一目了然更容易记住,如果没跟上看到板书也能回想起本节课的内容。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小学音乐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会编 我会演》音乐创编课。下面,我就下列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简析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6课中的《一个妈妈的女儿》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此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由于文化视野还不够开扩,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不熟悉,对本课的深入学习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策略

本课设计为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唱会歌曲的基础上,发挥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深入教学。选择适当的视频资料,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帮助学生模仿、学跳“旋子”、“踢踏”等基本舞步,并即兴创编舞蹈,更好地表演歌曲。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对已有的认识结构的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感受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浓郁的川藏民歌音乐风格,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初步体验藏族歌舞特点,学跳“旋子”、“踢踏”等基本舞步,并创编集体舞。

(三)在创编音乐和集体舞的过程中,提高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藏族歌舞特点,更好地表演歌曲。

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我认为教学难点:学会“三步一变”、“后撤前踏”等舞蹈动律。

五、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本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我预设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我引导学生做着自由律动在优美音乐中唱着歌进入教室。因为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唱会歌曲,符合新课标中的能随着熟悉的歌曲哼唱,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而且舞蹈进教室可以为后面的舞蹈创编打下基础。接着,学生打着拍子唱歌谱,并找出主要音还加上柯达依音乐手势唱主要音。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唱准主要音程,还为后面音乐创作打下基础。而且结合了新课标,学生达到本年级的学段目标就是:能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二)展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为了体现“提倡学科综合”理念,并为了更好表达歌曲,我通过观看舞蹈片段,引导学生自主去模仿学跳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并分析动作表达的情绪。达到本学段目标: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演出。再通过合作编舞,展示互评,根据歌曲的情绪变化来创编舞蹈,提高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这个阶段达到的学段目标是: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三)形成阶段

先是完整表演,全体学生唱着歌,跳着舞表现优美抒情和欢快激动的情绪,真正感受到少数民族歌中有舞,舞中唱歌的形式,在载歌载舞中达到新课标分段目标: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受乐趣。然后在拓展阶段中启发学生用2356创编旋律,并加上动作表演,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个创编旋律其实是让学生玩一个游戏,通过这个玩数字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创编旋律其实是一件很简单又开心的过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创造,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但区别与专业创作学习。

此环节达到新课标的分段目标是: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受乐趣。

2、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四)总结阶段

我让学生自己谈谈收获,这种采访式小结让学生分享收获,并提醒学生课后多关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六、教学评价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我是这样设计的,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通过在三年级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接受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方式。在小组的分工当中,各个小组长也基本上能把握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而本节课主要注重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及进行舞蹈创作时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和审美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1、小组长对成员进行评价,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所创作作品的效果两方面来评价;

2、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包括小组协作的一些配合,作品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

3、对个性、创作性进行评价。这样能给予学生一个展现自我、张扬自己个性的平台,能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

我认为我这节课的亮点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通过舞蹈创编和旋律创编,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培养自信心,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大声说“我会编,还会演”。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表现艺术!

我还有个反思:通过课堂实施的效果让我得到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引导他们唱好,而且唱得更美!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认知目标)

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力目标)

3、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能力目标)

4、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打击的节奏性伴奏)。(能力目标)

5、教育学生“埋下种子,撒下希望”,将劳动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成果。(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弹律动旋律,学生拍手进入教室。

2、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二、寓教于乐

1、听范唱带《种玉米》。(教师播放磁带)

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2、复听歌曲。

要求:

(1)试着给歌曲起个名字。(出示课题)

(2)说出歌曲演唱的特点以及与《劳动歌》相比较找出共同点。(有劲、有生气地、快乐地)

3、读歌

4、学唱

(1)播放范唱带利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第一遍,教师播放磁带学生默唱;第二遍跟磁带轻声模唱)

(2)教师放慢速度示范,明确每句的附点。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

5、演唱

学生掌握好歌曲后,全体学生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要求: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准确演唱二分音符的时值)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感受到劳动的愉快了吗?接下来,我们为这个首歌加入伴奏,让它更热烈,更带劲儿,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劳动场上热火朝天的场面。好吗?

三、创造表现

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使用打击乐器。

沙球: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

木鱼或双响筒:除二分音符是每小节三次,其余都是每小节一次。

四、完美结课。

小学音乐教案 篇5

篇1: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说教材]

《父亲的菜园》这是一篇第七册选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课文经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述,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引导学生从描述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是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对城市或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是教学上的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资料中体会思想,从父亲坚忍不拔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土地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按知识、本事、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我确定本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限度地促成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从课文资料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述父亲言行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中体会父亲在开垦菜园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感受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自信、勤劳的品格,明白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3、在读悟结合、丰富言语实践活动中,发展历练学生语言,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父亲的崇敬。

[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着眼课题、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导读解疑、语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疑、思、划”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质疑课题,着眼课题理解课文资料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朗读本事,培养语感。

[说理念]

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本事上,让学生在进取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按照“质疑课题、梳理问题——自主探究、感悟交流——深化文本、体会精神”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说流程]

一、亲情导入,质疑课题

1.同学们见过菜地吗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能够开垦成,田里的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可是有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菜园(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题。

2、学生课件观看父亲在山坡上开辟的菜园,再读课题,质疑。

3、梳理问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设计意图]

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课题这个文眼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切入点。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请教学习工具或教师)(疑难字词课件屏幕呈示)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多读几遍。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④反馈朗读划出的句子,注意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⑤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探究原因(探究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1、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要求:圈画批注。

2、讨论感悟重点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忍不拔、对土地的热爱,带着感受朗读课文。

重点研读: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每一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为了肥土、对土地的热爱)

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可归纳说: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我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我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把学生相对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准确地把握文章资料,体会情感。

四、深读课文,体会精神(深入体会课文资料所要表达的思想)

1、思考、交流:父亲的菜园收获的是什么收获的仅仅是四季的蔬菜吗“我”收获了什么你呢(收获的是一种人生精神:坚毅、勤劳、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热爱土地、热爱劳动)你此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坚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描述父亲言行,体现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句子。(课件呈示)

3、带着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

我的说课资料结束,多谢大家。

篇2: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礼貌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所以,“诚实”是人心所向。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细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我姓名、电话的纸条,之后,双方经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述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异常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资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主角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资料,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到达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资料,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与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我打算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经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演演等活动,调动学生进取思维。叶圣陶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到达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我设计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主角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读,加强理解性:以读启智,坚持启发性。

本堂课教学着重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基本方法。

2、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领会蕴含的意思。

3、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趣。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师:电脑课件;生: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就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带有课题的一句话,用“~~~~~~~”画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质疑研读,探究“诚实”

1、读文质疑,连词明意:

出示词语:驾驶、故障、超出、环顾、联系、陌生、道歉、诚实、信任

读准这些词语,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品词析句,挖掘内涵

出示语段:

“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可是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职责应当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明明是红色小汽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十多厘米,才会造成这次事故,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职责在“我”,并且留这张纸条是“应当的”呢(引导学生讨论,体会“我”的诚实)

(三)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我的姓名、自我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

2、再读课文,讨论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归心似箭

(四)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设计对话的提示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经过分主角朗读“打电话”部分,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五)拓展延伸,活力导行

1、读、背最终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能够用什么作题目

2、屏幕出示故事《宽恕》,让学生读一读,并做简短的发言。

3、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总之,我力图经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最终到达学有所得。

19、诚实与信任

无人知晓留条回电…………………………………诚实与信任(比)

买反光镜的费用……………………………………金钱(更)

人与人的之间和谐、信任…………………………重要

我的说课资料结束,多谢大家。

篇3: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后面还有多篇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说教材]

我说课的课题是《美丽的彩虹》。《美丽的彩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诗歌。全文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趣味。“彩虹”是小朋友日常生活很常见但又很神秘的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小朋友学习的兴趣,激发小朋友的求知欲。

[说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识字,情感朗读,发挥想象力三个环节,并说出自我所想的资料三个环节,它是地到达了识字、读文、训练口头表达本事的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1、兴趣是的教师,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课主要的识字手段。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了小朋友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我,是儿童的共同特征。所以,我给了小朋友充足的时间,选读诗歌中自我想读的小节,到达了情感朗读的效果。

3、培养低年级小朋友进取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我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如“彩虹还像什么”“你走过彩虹桥,还期望能看到什么”训练了小朋友的口头表达本事。

[说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我感兴趣的资料提出问题,并表达自我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小朋友开阔视野。课前,我布置

小朋友广泛搜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充分去青铜自我,能认识哪些字,能读好哪一节诗歌。激发了小朋友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到达了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本事。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小朋友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面自我不一样的看法和想法,使小朋友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本事。

最终,让小朋友在课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彩虹的资料,并教小朋友在课外“人造彩虹”,让学习大胆尝试,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篇4: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教师,大家好!

下头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去年的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这篇文章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童话题材的文章,作者主要讲述了小鸟大树成为好朋友,并约定来年再见,结果大树被砍,送到工厂里做成木材,又被切成木条做成火柴,最终用来点燃了煤油灯,小鸟为了履行约定,便对着灯光唱歌的故事。这是一篇十分感人又很悲伤的故事,极具教育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能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过程和方法】经过分主角朗读课文的方式,体会小鸟的内心境感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现实教育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学习并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是我本节课的重点,体会文中小鸟情感的变化以及作者所传达的教育意义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不例外。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我期望首先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我经过提问的方式来开启这一堂课,我能够问“同学们有没有人种过树”,或者“有没有人养过小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然后再问问他们“小鸟和大树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基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能够引出本篇文章的资料,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梳理文章大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会先让学生们自我阅读课文,把文章中出现的不认识的生字词挑出来,大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学之间能够相互解决,然后再由教师自我进行示范诵读,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读完文章后要对学生读错的重点字词进行加强记忆,能够在黑板上加以书写,并带领同学多读几遍,以保证字音字形的正确。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经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资料。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通读完课文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来说一说本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最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再进行明确: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大树听,可是冬天鸟要飞回南方过冬去,鸟答应了大树,等明年回来时还要唱歌给大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大树的时候,大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终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为了履行约定,应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紧之后我就会提问,这个故事里一共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呢能够依次找同学来回答:这个故事中一共有5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小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小鸟和大树是最先出现的,小鸟给树唱歌,并且在临别之际约定来年再唱歌。

然后是小鸟和树根又出现了,小鸟第二年回来之后只看见了树根,大树却不见了,于是小鸟向树根询问大树的下落。小鸟和门先生也一齐出现了,鸟按照树根的指示找到了山谷的工厂里,在工厂里,它遇见了门先生,门先生又告诉它大树被做成了火柴运到了村子里。最终是小鸟和小姑娘一齐出现了,小姑娘告诉小鸟,大树做成的火柴点亮了煤油灯。以上就是文中人物出现的场景。

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小鸟内心境感的变化,我会让小组分主角朗读课文,体会小鸟以及其他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以及小鸟在应对每个人时不一样的心理变化。如小鸟和大树在一齐时是开心欢乐的;在大树被砍,小鸟去找寻大树的踪影过程中,小鸟是焦急,急迫的;在最终得知大树变成了火柴点燃煤油灯之后,小鸟是悲痛难过的。

最终,我们找同学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或者说一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每个人体会到的可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说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有的人说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还有的人说要无私奉献。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我的感受和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的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是能够的。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同学们继续深刻体会文章情感,在班级内找人分主角朗读课文,读出各个主角的语气,能够让同学们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给予奖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进取性,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同学们将文章体会到必须程度之后,我会让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都在想些什么,同学们能够互相讨论,交流一下自我的想法。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的自主性很大,每个学生体会到的情感不一样,那么他代入的主角也会不一样,从而想法就会不一样,这个环节教师就需要给予同学鼓励,让他们大胆发挥自我的想象,发散思维。

(五)作业小结

同学们在进行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还需要课后相应的复习与巩固,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的掌握。为此,我针对本节课的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布置了相应的作业。一是让同学们课下练习课后生字词。二是把这个童话故事用自我的话讲给家人听,并且和他们交流自我的感受。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资料的浓缩。经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激各位考官聆听!

篇5: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今日说课的资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第16课《匆匆》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头我就从教材、教法和学法、设计理念、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当代闻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生齿的散文,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详细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浩叹息。牢牢围绕“急忙”二字,精致地描画了时间流失的踪迹。

这篇文章很细致修辞,文中用是非同等,节拍划一,对仗工致的排比句,形貌了表现季候更替的诗意化风景;又用一组是非纷歧,节拍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叹息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和散句的联合,不光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并且显得既典雅又朴素。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相比性形貌使时间变得能够觉得,形象而又真实。

本文是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从阅读的资料想开去”,要求在门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底子上,开导门生睁开遐想。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必须的自学感悟本事,能把握课文的主要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必须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课文的类型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本事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从阅读的资料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朗读品味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的,感受语言美。

难点是让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浓郁的情感,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摆正教学中教师“导”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朗读探究法、品词析句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学目的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并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我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读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从阅读的资料想开去的学习方法。

六、设计理念:

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经过充分地读,自我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资料,也不仅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七、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八、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品读感悟-诵读积累-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激趣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播放“冬去春来”的轻音乐,围绕中心,以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再而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给学生供给施展本事的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落实了这学期的一项重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初步认识,这为学习课文,理解资料,体会情感垫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异常强烈。

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先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问自答,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全班交流“经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最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学生经过初读,整体感知资料,明白课文主要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展开叙述。这样为感悟、品评做准备。

第三步、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2、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资料。下头从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1)析文品赏。(出示课件)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2)品词析句。(出示课件)

那里的设计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划划、比比、议议来理解课文资料。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仿写句子。(出示课件)

这个环节由读引入写,因为教学中不仅仅注重读的指导,还要进行写的训练。那里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运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处,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教师的点拨下明晰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这样既锻炼学生驾驭语言的本事,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4)感受追问。(出示课件)

这部分着重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

教师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我身边的普通人。

然后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让学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自我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当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的当时的心境和感受,实现难点的突破。

(5)首尾呼应。(出示课件)

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资料想开去。

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鼓励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想开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自我联系到他人……进取拓展他们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资料,就要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

第四步、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

让学生把自我喜欢的部分读熟,甚至能够背诵。“读”是研究的过程,“诵”是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语言。

第五步、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

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另外,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宽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作业: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我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能够自我查询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设计板书的根本思路是为了体现文章的主要资料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16匆匆

时光匆匆珍惜时间

(无奈……)

一去不返留下痕迹

十、结束语:

语文是满盈“诗意”与“美”的艺术,因而,语文讲授也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讲堂是应当飞扬着灵性,飘溢着诗意,表露着美感,给人以享受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满盈“美感”的讲堂应当是我们一种抱负,一种寻求。所以,在整个讲授历程中我高兴表现新课程尺度的精力,高兴凸现“美”,做到:

1、营造氛围美。音乐是一种情绪艺术,它能引发门生的情绪,变更门生的热情,资助门生明白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与作者的头脑情感。在讲堂中我恰时恰度地使用潺潺又略带幽幽的音乐渲染氛围,营造氛围美。并在整个讲堂讲授中,师生之间同等、民主的相同和互动,营造出调和美。使门生在一个调和、宽松的情景中学习,在幽幽的音乐的伴引下走进文本,领会情绪。使讲堂更有实效。

2、发掘文本美。在讲授中,我高兴发掘文本美,分外是语言美,引导门生品尝“语言美”,酿造讲堂的“语文味”。

3、表露情绪美。在讲授的历程我以门生自主感悟为本,进而引导门生捉住重点文句品读,配景穿插资助明白。用换位头脑领会、仿说遐想引发,引导门生深入思索,门生走进了文本,深入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遐想到本身小学韶光的急忙流逝,更深入地领会到朱自清对韶光急忙流逝的痛惜与无奈的感觉。进而重复朗读悟情,受到情绪的熏陶,讲授关键螺旋上升,使门生一步步走进文本,领会情绪。朗读天然做到真情表露,入情入境。

我的说课完毕,多谢各人。

篇6: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午时好!我是今日的4号考生,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白杨》。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首先,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白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组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述生动。经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且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说学情

上好一节课,除了对教材有必须了解之外,我们还应当对学生的实际情景有清晰的认识。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之前学习过《落花生》此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初步具有了阅读理解本事,可是对于本课来讲,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文章背景时代较远,学生可能对当时祖国边疆的环境、边疆建设者为什么要到边疆去工作、建设这对于祖国建设的贡献等不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要补充相关资料,帮忙学生理解。

于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经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了解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是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以及对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歌颂。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指导下,我讲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将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能自我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我见解的欲望,采用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在教学中主要经过结合时代背景、抓重点词语、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忙学生理解,并适当的结合课文资料设计课件等方法帮忙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培养学生的本事,把学生是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所以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对于一节课来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只是一个前提,教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它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序展开。接下来,我主要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这一部分,我主要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和小结作业等四个方面来展开。具体设计如下:

一节新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采用的设置情境的导入方式。我将展示关于边境建设者和白杨树的图片,设置边境工作者辛苦,环境恶劣的情境以及白杨树挺拔伟岸的形象,激起学生同情边境工作者的心态和产生对白杨树坚强品质的敬慕之情,然后让学生分享自我所了解的西部资料,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最终教师总结引入新课学习。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大家明白我们刚才所观看的图片中的地方在哪里吗图片中的植物又是什么呢大家有没有人去过或者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课文学习的主题——《白杨》

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能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本事。

接下来进入的是讲授新课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主要设计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一节新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采用的设置情境的导入方式。我将展示关于边境建设者和白杨树的图片,设置边境工作者辛苦,环境恶劣的情境以及白杨树挺拔伟岸的形象,激起学生同情边境工作者的心态和产生对白杨树坚强品质的敬慕之情,然后让学生分享自我所了解的西部资料,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最终教师总结引入新课学习。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大家明白我们刚才所观看的图片中的地方在哪里吗图片中的植物又是什么呢大家有没有人去过或者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课文学习的主题——《白杨》

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能提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本事。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接下来是我的新课讲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步骤: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的是教师范读,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教师范读时,学生要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我会让学生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本事。然后让学生经过文章的描述,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貌的,在学生自由发言中总结荒凉、寸草不生、贫瘠……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之所以安排,是因为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经典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生字新词,学生也具备的足够的本事经过借助工具书来认识理解。

其次,深入研读,突破重难点。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鉴于此,在本环节中,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解决问题。第一步,让学生找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段落,再读一遍,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找出描述白杨树的词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生能够自由回答。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等介绍白杨树的话语。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本环节不要求十分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我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能够了。第三步,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我将采取比较读的方式,给出具体段落,让学生默读16和14节,思考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引导学生体会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这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然后让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最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服从国家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品质。

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谈谈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所以我经过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好词好句,然后让学生谈谈对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的理解。

第三环节:巩固提升

攻克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的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相应的拓展。我是这样设计这一环节的:

利用多媒体出示《白杨礼赞》片段,让学生讨论本篇课文中白杨的形象和反映的品质。在学生讨论后,将《白杨礼赞》中关于白杨形象和品质的描述与本课所反映的白杨的形象与品质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教材资料的理解。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接下来是我的小结作业环节,在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小结,我采用的是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的,再次体现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引导不一样学生回答,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新的收获,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状况进行总结,得出本文对白杨的赞美之情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第二个部分是作业布置,为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我的作业布置力求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我将以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字。因为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当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所以让学生用写的方式巩固知识,完成本阶段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要求。

我的板书以白杨树和爸爸为主线,以白杨树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为辅助,贯穿本文赞颂西部无私奉献精神的思想情感,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总之,本节课经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进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日说课的全部资料,多谢各位评委教师!

篇7: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下头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资料

《荷花》这篇出自于叶圣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述了夏日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析学生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经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一样寻常的美。

我依据教材的资料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资料,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

2、本事目标

(1)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1)经过对课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借助情境展开想象。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2、教学难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

四、教学策略

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充分利用信息仅技术资源。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依据教学思路我诊断出四个整合点。

五、教学过程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景

整合点:录像引入,整体感知

教学这课时,我首先研究的是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感受荷花的美,于是在课开始时,(点)我就把一池美丽动人的荷花视频展此刻学生面前,并配以《荷花颂》的音乐,大家看,这美丽的荷花呈现了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在这种美的力量的驱使下,他们必须会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并感悟课文情感,我相信,有了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会事半功倍。

(二)直奔重点,品位美丽

整合点: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点)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荷叶和荷花的美。

1、理解“挨挨挤挤”。

(1)比较句子

(2)出示画面理解。

(3)贴荷叶

(经过这三种方法理解“挨挨挤挤”,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恰当,以及感受荷叶的茂盛之美。)

2、体会“冒”的妙处

(1)出示句子换词体会,能够换成什么字(如:长、钻、伸、露、冲)

(2)体会怎样长出来才能够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兴高采烈地、激动地)

(3)出示冒出来的荷花图

师:大家看,(点)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急切、迫不及待、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出示句子

想象写话:

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

(这样经过多元解读,不仅仅是想更深刻地理解“冒”,更重要的是想开阔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有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三)图文并茂,品味语言

整合点:读中感悟,熟读成诵

1、了解荷花的三种姿态

师:在了解荷花的三种姿态时,利用多媒体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应的荷花,图文并茂,直观理解作者的用词。

(1)用手势表示三种姿态的荷花。

(2)男生读句子,女生做手势。

(3)贴荷花(贴三种不一样姿态的荷花)

(4)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第一句,全体学生读二、三句,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三种不一样姿态的荷花)

(5)指导背诵

(这一环节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并且促进学生对优美词的积累内化,从而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2、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难怪作者应对满池的荷花,发出这样的感叹:(点)如果把这一池的荷花看成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明白这位画家是谁吗(指名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板书: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齐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学生活力朗读。

(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本事,有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

(四)体会意境,升华情感

整合点:主角换位,突破难点

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我将学生自身主角与荷花进行换位,让学生们变成一朵朵的白荷花,整个教室的学生就成了一池的荷花,(点)欣赏着美丽的荷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进入无限的想象之中,这时让学生们想一想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出示句子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欢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青蛙跳上荷叶,();蝴蝶落在我身上,()……

我想这时学生会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主角,在荷花池中尽情嬉戏,抒发内心境怀。

(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本事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板书设计:(略)

篇8: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各位评委:早上好!

我叫,来自。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境,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日同样期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各位教师的认可。我说课的资料是《》的第课时,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头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教材分析中的第一个环节——说教材《》是人教版(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册第组的第篇课文,这篇课文按顺序,围绕,向我们展现了、、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的精神。表达了的感情。(歌颂了、、、、、、)。由此看来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年代久远,因而我们可用多媒体课件等形象的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也很有特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正面描述以及环境的描述来突出,让形象随着学生情感升华而越来越高大。(具体的词“静静”等)同时此篇课文语言真挚感人,适宜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

第二环节——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像,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等词语的意思.技能目标:经过研读课文第、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及初步学会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情感目标:经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培养,喜爱.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X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第二个模块---说教学策略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经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构成良好的语感.

2、想像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像的闸,在研读中,经过的换位思考,___的问题,体验人物的内心,使人物的形像更丰满,更高大,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3、情境教学法:有情趣味是教学.课伊始,我借助歌曲(乐曲)、色彩鲜明的画面、(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研读时,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始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和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资料体会中掌握方法.

第三个模块--说教学程序

1、(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和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将自我内心体验带入阅读过程中,无拘无束地释放自我的情感

.2、这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经过看图像,进一步感悟乡下孩子的多彩生活,同时爱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我的语言.(再现、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3、将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4、这一设计以图画的展现,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入情境,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的想像,在无限的想像中读出自我的体验,在思绪飞扬中写下自我的篇章.

5、经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理解课文资料,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同时在朗读的时候,我作适时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6、美妙的音乐配上优美的朗读,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境界,再次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进一步激发了尊师爱师的情感.

7、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之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

8、学生进课堂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必须的前期生活体验,回忆生活中问路的情景,能较快地使学生入情入境,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心,有助于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9、教师富有活力的表演、声情并茂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主角,想主角所想,说主角所说......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10、学生对语文教材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在交流、探究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或拓宽.

11、教师以读为本,让学生经过各种形式的读,去体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同时采用或设计,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帮忙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感受本事,锻炼说写本事,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审美的情趣.

12、本环节的教学,以\\\"董存瑞怎样逼近暗堡\\\"为引子,抓住描述董存瑞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经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董存瑞为了革命英雄气概.以读悟情,读思蛤理,较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13、学生在入境体验的同时,想像和联想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思维得到了发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洪水的凶猛,老百姓处境的危难,学生对\\\"无家可归\\\"这一成语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语言真正得到了内化.好的朗读能传达许多语言之外的含义,好的朗读能唤起听者的共鸣,当学生对洪水充满憎恨的时候,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经过朗读来控诉,把握了学生情感流露的大好时机.

14、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里,让学生在歌曲渲染的情境中走进课文,既能激起自读课文的兴趣,又奠定了学生情感的基调,同时经过对__的介绍,接近了学生和主人公之间的距离.(在换位思考中深入)

15、课文的情境图清新优美,可谓\\\"画中有诗\\\",为学生供给了初步的视觉意象;大自然夏天的声音更唤起了学生对充满迷幻色彩的夏天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可谓\\\"先声夺人\\\";而教师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又引发了学生把自我融于大自然、和大自然接近的渴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语言,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了一种美的情趣,进入了一种美的境界.这首诗对儿童心性的陶冶此时便已如春雨一般悄然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田.第四板块:说教学板书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资料,设计了这个词语式(问题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第五板块:说教学评价根据以上的教学说明,我对本课时进行简要评价:本节课,我做到以读为主线,以展想象为散发点,以情这核心,以培养本事为目的,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本堂课中到达会读会学会用.说课完毕,多谢!

篇9: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草原》。

一、说教材

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五十年代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写下了《内蒙风光》,本文就节选自《内蒙风光》。《草原》这篇课文,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所以,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我今日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文又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经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兴趣。

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经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完美。

而对于生长于南方小县城的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所以,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经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忙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到达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必须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语句美,意境也美,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用自我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本事。

四、说教学过程和资源应用

《草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文结合,启发想象,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美。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再因为,本组的主题是“走进西部”。所以,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播放配有画面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绮丽的风光中: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长带迂回曲折……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欢乐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我欣赏后的感受。此时,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油然而生。于是顺势揭开课题,进入第二环节。

2.师生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是由师生配乐朗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作顺序,主要写了那几个画面,是从哪两部分来写草原的,即“风光美”和“人情美”。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3.朗读品句,感受“风光美”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于是,我先课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四人小组自读第一自然段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并把自我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交流品读。

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们带入那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之中,并能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终到达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如:在本段中,作者描述小丘时,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由于“渲染”和“勾勒”都是美术上专用名词,讲起来抽象难懂,我准备了两幅国画,一幅是绿色渲染的草原风景图,一幅是墨线勾勒的鸳鸯戏水图,出示图片,经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不仅仅感受到用绿色渲染的小丘的柔美,还感受到那饱满的绿色正向四周渗透、扩散。在这儿,我没有停止探究的脚步,而是紧紧抓住句中看似矛盾的一个点--“翠色欲流”与“轻轻流入云际”。先引导学生抓住“欲”字理解“翠色欲流”是指绿色快要流出。再让学生议一议与“轻轻流入云际”矛盾吗学生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和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这并不矛盾的美的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鲜活的中国画啊!这正融入了老舍先生对草原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也就很自然地领悟到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再如:文中描述羊群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先让学生结合图画,抓住“绿毯”、“白色的大花”两处比喻,体会草原的辽阔和羊群带给草原的无限生机。之后,删去原句,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向老舍先生学习,用自我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这样,使学生不仅仅理解了原文描述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的美,并且拓展了自我的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了美的意境,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

在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精美语句中,我还将不断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相信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回扣中心句,不仅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对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也将在学生内心一次次升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必须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构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学生定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就当学生沉浸在此意境中时,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互相交流展示并走上讲台朗读诗歌、展示亲自去草原拍摄的照片一级打印的草原风光图,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个性再次得以释放,此时的课堂也将再次涌动着创造的生命力。

4.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授课至此,我小结过后,以布置下节课的任务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齐去会会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民。”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本事,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导。多谢!

篇10: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号,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下头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1、教材分析

《》是××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文章大意)。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述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这部分能够从课文的地位、资料,以及作者的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1—2年级;第二阶段:3—4年级;第三阶段:5—6年级)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资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完美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4、教学时间:(根据要求安排)根据课文资料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此刻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归纳课文教学资料)教学资料,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景,教学中我主要经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进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经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置目的就是完成教学目标)(时间控制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的教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经过多媒体播放展播(引入与课文资料相关的画面,例如歌曲、人物的形象画面等),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资料,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要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目的效果怎样):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所以,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写景:美丽的景象;写人:活动的情景),把自我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同上):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例如课文中出现的包含修辞手法的语句所表现出来的意思和情感等)。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之后,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景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时,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写人:主人公表现情感的画面;写景:与资料相关的图片)。这一幅幅画面,不仅仅讲学生们带入()之中,还能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根据资料而定的)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根据课文资料)(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到达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所以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经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根据课文资料拓展出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本事。

第五环节(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新颖):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写景:优美的景象;写人:主人公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本事。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我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作业2:根据课文资料,(写景:能够按照课文资料画一幅图;写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大家分成两几组进行主角扮演,让大家一齐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感受)。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头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紧扣教学重点写出几个词句或安排新颖的板书)(时间控制1分钟)

最终,我谈一下本节课教学效果。本节课经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进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日说课的全部资料,多谢各位评委教师!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 (优选10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范文网搜索更多其他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

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小学音乐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

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二、教 学 目 标

1.初步感受晚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指导学生以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3.认识拍号6/8拍,懂得它的含义、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唱会歌曲的第一声部。

2.难点:注意每句的弱起拍,唱准歌曲的节奏。

四、教 学 准 备

电子琴、三用机、磁带。

五、教 学 过 程

(一)组 织 教 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清晨》。要求随着歌曲的录音伴奏演唱。

(二)学 习 新 课

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并谈谈听后的感受。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2/4、3/4、4/4。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强弱规律怎样?怎么指挥?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强弱规律怎样?怎么指挥?

3.复习已学过的三种音符:X X X.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它们分别唱半拍、一拍、一拍半;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它们分别唱一拍、两拍、三拍。

4.全体跟唱第一声部歌谱,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设问:哪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7.随着录音范唱轻声地学唱。

8.再学唱一遍,请找出难唱的地方。

9.请会唱的同学或老师帮助教唱难唱之处。

10.教师指挥,随着录音伴奏,全体唱一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三)课 堂 评 价

请学生评价演唱的情况。

(四)课 堂 小 结

学了这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 置 作 业

回去复习这节课所学的内容,预习第二声部的演唱。

小学音乐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本次课的资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课1课时,本课的教学资料是:歌曲《大风车》。

《大风车》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这首歌是一首电视少儿节目的主题歌,歌曲表现了小朋友看大风车节目时的快乐情形,表现了大风车节目伴随着小朋友的身心成长的愿望。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风车》。

2、技能目标:让学生随音乐旋转大风车,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听辩潜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歌曲、合作学习的愉快。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风车》。

难点是:学生随音乐旋转大风车。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音乐教学特点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绪,用心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歌曲资料中去,我用听赏《大风车》的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音乐《大风车》让学生感知的。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学生自编律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潜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运用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用心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潜力。

五.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全组学生共同讨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齐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课中这种方法我主要用学生律动上。

六、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合作学习体验创新、拓展延伸、。

七、教学反思:

通过为歌曲做律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了他们用心探索,逐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小学音乐课教案7篇


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教学重点必须写进教案课件里,才有利于我们备课,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经过趣祝福小编的细致打磨和不断优化这篇“小学音乐课教案”已经完美无缺,我们为你提供这些资源以供你参考和使用!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应该保护的家园,植树造林势在必行。

2、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方法】

学唱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1、复习听赏一遍。

2、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二、导入新课:

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由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习。

四、创编歌曲的律动:

1、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

2、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

3、第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立。

4、第7、8小节拉手双人转圈。

【教学反思】

在创编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边律动,一边演唱歌曲,从而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并使课堂气愤更加活跃。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葡萄架下》,选自湘教版的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七课,本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简易的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如何在教材实施中体现课程标准?如何让课程标准指导于教材实施呢?通过反复思索、准备和反复分析,最终我选择采用了本首歌的第二课时进行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导孩子通过装饰音(上波音、下滑音)的学习,体验新疆语言的特色,从而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体验新疆歌曲的特色。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新疆舞曲知道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了解新疆舞蹈,学习新疆舞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和舞蹈组合创编。3、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的方式,贯穿全课,让学生从老师的解说、图文说明、合作活动等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新疆特色乐器、吐鲁番自然风情、丰富的物产、新疆语言特色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歌曲新授,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欣赏新疆音乐,调动学生的“想”,开启音乐思维

本课在一段热情奔放的音乐中开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自信而又愉悦地跳着优美的舞蹈进入教室。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出现一幅中国地图,通过老师的富有情境式的讲解,学生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乐器特色等,继而通过欣赏一段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曲》,要求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色,通过与上节课学习的《在葡萄架下》歌曲的节奏对比,找出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本体(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

二、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课强调以动觉为切入口,因此我在揭示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后让学生自己拍一拍节奏,并利用铃鼓的敲击(现场演示)带领孩子拍一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然后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组合图,老师讲解并演示新疆基本舞蹈动作,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跳新疆舞,并结合刚才出现的新疆节奏,请学生采用拍击和舞蹈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共同体验新疆人边拍击手鼓,边舞蹈的样子。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将无声的人体节奏和有声的音乐和谐地表现出来,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通过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着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

三、交流风土人情,调动学生的“听”,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孩子们更有冲动和欲望想要走近新疆,了解新疆更多了知识,通过启发孩子用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都说每个孩子就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因此,在他们的各抒己见之后,我结合介绍葡萄的特色,把学生引入美丽的吐鲁番,通过媒体图文介绍吐鲁番的葡萄之乡葡萄沟,特色乐器等等。

四、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

古人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在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感情积淀后要唱好这首歌曲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歌声生动地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在装饰音演唱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新疆语言的特色,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即:学习新疆人卖羊肉串的叫卖声,引出学习下滑音和上波音的演唱方法,结合聆听老的范唱使学生很好的展现音乐的风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展现自己,个性得到了张扬。怎样唱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

五、创设音乐情景,调动学生的“创”,表现音乐文化

怎样表现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他们的手中,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最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葡萄架下”,让学生自由创编,通过唱唱,跳跳,演演,奏奏等方式进行。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释放内化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新疆,这样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让孩子快乐中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做一个自信、乐观、善于合作的人。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为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九课的内容《谁唱歌》,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四三拍,由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级进的旋律易于儿童学唱,最突出的特点是二、三乐句均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采用了同头换尾的重复,恰当地表现了歌词接二连三的问话,使曲调、节奏与歌词巧妙地溶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小动物的叫声,兴趣盎然,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与表演。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喜爱音乐,思维活跃、好动,特别喜爱表演与游戏,但由于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以上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情感体验和态度:

通过创设情景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趣,感受音乐的美。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角色表演、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3)知识和能力:

A、学会歌曲,培养学生自信的歌唱。

B、通过指导学生自编歌词、动作,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培养学生自信歌唱。

3、教学难点:

强拍上休止符的演唱x=

(四)说教法选择和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音乐新课标规定把态度、情感、体验放在首位,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此次执教的是一首唱歌课,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教学模式:这节课我运用"情境-陶冶"模式和"参与-体验"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设置大森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表演法:分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树立自信心。

3)作画法:把美术课融入到音乐中去,符合艺术课程的标准,通过作画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讨论创编歌词、舞蹈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5)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6)鼓励法:用奖励动物卡片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讨论歌词和舞蹈的创编,让每个学生都互动脑筋,团结、协作的进行创编。

2)自主学习法:利用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即喜欢唱歌的用《谁唱歌》旋律唱心中喜爱的小动物,喜欢美术的画心中喜爱的小动物。

3)模仿法:用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让爱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4)创造法:自己创编三拍子、创编舞蹈、歌词等,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说教学过程

在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设置了大森林的情景,准备精美的小动物手势若干,课堂教学则围绕教学目标分为以下环节:

(一)开始部分(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从听觉入手,让学生置身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在无意中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一开始教师用亲切的声音问:"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大森林里去玩好吗?"来激发学生兴趣,并边播放《谁唱歌》旋律边开火车进入教室。

(二)展开部分

采用"情景-陶冶"模式,充分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通过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在教师的讲解下认识歌曲中的四个小动物,并学会其唱歌时的叫声,从而为学生提供参与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师用"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四位好朋友,就是公鸡、小鸟、喜鹊,鸭子,它们每天和睦相处,过得很愉快"的语言来引出三幅画面。

1、画面(一):

每天清晨公鸡早早起把歌唱"喔喔喔",指导学生模仿公鸡的动作,并边做动作边学习公鸡唱歌。

2、画面(二):

公鸡的叫声叫醒了小鸟和喜鹊,顺势学习小鸟"叽叽叽"和喜鹊"喳喳喳"的唱歌声。

3、画面(三):

鸭子也摇摇摆摆的来到河边唱着愉快的歌儿边捉鱼

a、让学生表演小鸭的动作,并模仿小鸭子的叫声。

b、用听的方式感受小鸭子唱歌时在强迫上的停顿。

c、学唱鸭子唱歌。

(三)深入部分(歌曲学习)

在深入部分采用"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即学生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安排的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与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创编三拍子动作及互动演唱等就是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在此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师生角色是平等的。如教师扮演树爷爷边敲节奏边读歌词的设计,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拉进师生距离。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编三拍子动作,按节奏朗颂歌词。

1)当学生学会四种小动物的叫声后,老师扮演树爷爷问:"唉,是谁唱歌?"然后老师边用打击乐敲三拍子边按节奏读歌曲第一段歌词。

2)提问:树爷爷敲的是几拍子?(三拍子)。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请学生自己创编三拍子动作,为以后感知三拍子旋律的美作准备。

3)学生边打拍子边按节奏回答树爷爷的提问(读歌曲第二段歌词)

2、歌曲演唱

1)设计一个学生喜爱的角色森林里的歌星白灵鸟问小朋友"唉,是谁鸣歌?"学生欣赏歌曲第一段后,然后直接跟着音乐演唱第二段,表示回答。

2)整体感知音乐

A、在完整演唱歌曲时,要求学生自己即行表演。

B、自选一种方式演唱歌曲。a、歌表演b、边节拍边演唱

3)师生互动演唱

利用师生对唱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歌曲的学习。

(四)拓展部分(深化情感体验)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另外音乐还是一门极高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在拓展部分用角色表演、自主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评价总结活动,深化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1、角色表演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成小组合作讨论创编动作,然后进行表演。这是把律动教学与创造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体验感知音乐美,在心中树立合作意识。

2、自主活动

在设计自主活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用《谁唱歌》旋律唱心中喜爱的小动物和画心中的小动物两种编创活动。

1)唱心中喜爱的小动物

请学生创编心中喜爱的小动物的词,用《谁唱歌》的旋律演唱,培养学生的创编歌词的能力。

2)画心中喜爱的小动物

与美术相结合,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表现美,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动物的爱心。

3)评价展示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分别展示两组的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因为成功是每一个儿童的共同愿望,对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动机,并且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感、情绪、理想和信念和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在请同学作简单的评价时,教师采取"支持性"的评价,如:"你们合作等真好!""想象力真丰富!"等语言,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精心呵护他们的创作成果。

(五)结束部分

学生在小组中互谈收获和对学生进行对小动物有爱心的德育教育,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4】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下)午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法分析、教学程序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想对这教材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本课的作用与地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的兴趣点等)

本课是xx年级的________内容,它属于_____________的范畴,为后面________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此之前学员已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乐理知识,会唱______节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______________,对某某内容并不陌生。学习这节课可以提升学生_________方面的音乐素养,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模板一: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模板二: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音乐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三维目标中,音乐学科的首要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最后,所以学员在撰写目标的时候需要注意前后顺序,以下教学目标的写法给出了众多参考内容,学员在撰写时仅需选取一条即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5、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过程与方法:1、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2、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4、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5、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3、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4、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员任选一条即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情感目标

难点:某一音乐的表现形式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六、说教学准备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集音、形、色、动为一体,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说教学设计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注意点:音乐课(学唱课)的特定模式:音乐歌曲导入——新歌学唱——歌曲处理——歌曲唱编——拓展延伸;音乐课(欣赏课)的特定模式:歌曲背景介绍——初听歌曲感受情感——再听歌曲感受旋律——跟唱歌曲创编延伸——介绍歌词。但由于招聘考试一般考学唱课,我们将用学唱课为例,设定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

首先,为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气氛,我让学生在《 》的音乐中做律动进入教室,通过律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兴趣。我会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课题导入。

当________________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唱歌曲

第二个环节,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在课题导入之后,我会直接讲授这一知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之后,我会播放歌曲《 》两遍,在学生学习之后,无论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是如何,我都会给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和简单的点评。这个地方是我的教学难点,但并不是教学重点,因此占用的时间并不长。

结束第二环节,开始我的第三环节,再这一环节当中,我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基本会唱歌曲《 》,并且能够有感情的演唱。由于先前已经有过两遍的接触了,我会告诉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再借用电子琴、音响等教具,在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声当中,对歌曲从陌生到熟悉,从而主动的把歌曲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一环节,如果我发现学生有哪句不会唱,我会单独挑出来讲授一些技巧,并且让同位两人为一小组,互相学习演唱。

(三)歌曲处理

1、结束第三环节,我会继续牵引学生进入第四环节,在这环节,我会直接提问学生:演唱了这么多遍,你感觉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的?

2、在学生说出是__________的心情之后,我会马上抓住他们的思维,告诉他们,老师认为这样唱会使音乐更好听,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再把歌曲演唱一遍好不好,并且我还会采用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表演,让学生互相评价,。

(四)表演编创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引导,将学生的创造和表演能力发挥的本堂课的一个最高点,让他们根据歌词会编创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比如:在这一环节可以分为7组分任务完成,在经过3-5分钟的思考讨论之后,然后分组表演。最后再找出7名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和着音乐共同演出,而下面的同学可以一边手边打拍子,边和着音乐轻声演唱。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重点部分,这样,在音乐声当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毕之后,我的音乐课便轻松的完成了。

(五)拓展延伸

新课标要求,音乐课堂应该是综合的课堂,“综合”指的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所以我会根据这一理念设计我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加入到不同学科和教学元素,让学生体验音乐教学的延展性。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xx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标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由于3-6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不断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进行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多彩,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所以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进行了拓展教学。将《感受进行曲》这一教学内容带进了教学课堂。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材第8册第7单元的编创与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教学。本单元通过聆听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这三种体裁的最基本风格特征。进行曲这种体裁在生活中运用的较为广泛。如升国旗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迎接嘉宾演奏《欢迎进行曲》,开展运动会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伴随我们的终生”的道理,所以我将《感受进行曲》定为了教学内容。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这堂课就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都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进行曲是一首以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主要指军营中用以弘扬军威、鼓舞士气、整齐步伐的音乐。进行曲通常由简单而鲜明有力的节奏和整齐规律的乐句构成。听起来雄壮有力而有行进感。为了配合行进时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进行曲按内容可分为军营进行曲、凯旋进行曲、典礼进行曲、婚礼和葬礼进行曲等。为行进作伴奏的一般为二拍子。

根据对新教材和音乐新大纲的学习,为了指导学生体验进行曲这种体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加深感受和了解,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多首进行曲的欣赏,学唱及队列表现歌曲《红星歌》,使学生感受和了解进行曲这种体裁的主要特点。

(二)、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欣赏素质。

(三)、通过欣赏“半个世纪以来第十三次大阅兵”的录像,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和了解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

学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平台、课件、录音机、磁带、实物(一束黄花、小皮球、小三角旗、队旗、彩色的小指挥棒)

三、教学过程分析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去探索,去实践。

(一)组织教学

学生按三个半圆形坐好。半圆形座位的设计,突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合作。

(二)对比欣赏,引入新课

播放《摇篮曲》、《jun队进行曲》两首乐曲,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对乐曲风格的理解,并进行对比,找出其特点。然后点题。

(三)实验体会,加深感受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不仅包括音乐知识传授等外显的方式,尤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音乐与学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上。为了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进行曲的体裁特点,我通过三步实践操作来完成。1、随歌曲的伴奏录音边听边拍打节奏,感受进行曲的节奏特点——鲜明有力。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进行曲一般的情绪特点——雄壮有力。3、队列行进的创编和展示,感受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步伐节奏。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体验中获得对进行曲体裁特点的感受和了解,较好地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和感受的不深刻性。从而去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类比欣赏,拓展延伸

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表现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情绪呢?带着这样的质疑,把学生再度领进丰富多彩的进行曲中,播放《葬礼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让学生聆听,并能体会其情绪,做出相应的律动。通过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学生的听域,使学生对进行曲体裁有更多地了解,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在比较之中无形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生的欣赏素质。通过欣赏“半个世纪以来第十三次大阅兵”的录像片段,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四、教法、学法分析

我的这堂课具有创新性,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音乐体裁与形式这一教学领域所留的教学空间是很大的,有利于音乐教师设计与组合多种形式的教学。因此,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进行了拓展教学。

在本节课中,我以探索为突破口,以听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以体验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具体做法有: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2、欣赏法与律动教学法:乐曲的欣赏,使学生对乐曲的感受立刻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而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说(交流感受)和动(形体表现)。初步感受进行曲的体裁特点,也直接感知了进行曲与摇篮曲不同的体裁风格。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创作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留给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队进行列队行进的创编、展示。这样就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给予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并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学生的队列表演,老师要充分加以肯定,肯定其成绩,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成果,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表演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并使自己学会在集体中约束自我,融“小”我于“大”我,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

(三)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请学生下课后回去找一找进行曲或是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下一节课带来,再继续交流。通过课后延伸,再次启发和调动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比欣赏、思考与交流、创作与展示、拓展与延伸几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了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意识。所以,我认为我这是一堂成功而优秀的优质课。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6】

一、说设计说明: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的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心得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示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示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示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示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①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②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难点:

①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②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说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示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设疑激趣

1、聆听法,创设教学情境。

说明:放国歌,在听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给同学们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说明:分别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让学生体验两首歌的情绪。

3、讲故事,引出《卖报歌》的创作背景。

说明:用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有浓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做极其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聆听学唱,突破难点

1、不同方式的两次聆听歌曲的第一段。

2、填词演唱,发现节奏问题,并进行节奏念白。

3、学唱第二段时,后十六的节奏再次应用。

4、学唱第三段,让学生自行突破。

说明:由于这首歌大部分同学以前听过所以这个环节只安排了两次聆听歌曲的第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听唱教学的过程,最终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跟唱后发现节奏问题,首先用“da”来慢读节奏,在把歌词带进去进行节奏念白,最终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唱完第一段后引导学生说出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些什么,然后引出第二段,这段就是后十六的节奏型再次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三段的节奏问题有同学们自行突破。这样循序渐进教唱既遵循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又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介绍、使用打击乐器

1、引导学生用探索的认识打击乐器沙锤。

2、唱、奏两种形式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说明:这是一个增趣的环节。让学生们通过触摸、试奏,自己总结出沙锤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法。通过学习使用打击乐器,会提升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们分别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体验音乐,从而可以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四)动作创编——动作表示与歌曲的情感结合

1、尝试对歌曲的表演创作。

2、分组进行,教师巡视帮助。

3、分组表演,进行评价,改进提升。

说明:新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本节课安排了歌曲表演创作的环节,分三段,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创设“小毛头”当时卖报的情景,表示“小毛头”的心情。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启发学生展开音乐想象,在课堂上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创造、大胆唱、大胆演,鼓励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个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五)教学评价

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版第册第课,题目是我准备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应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当是:经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趣味,能用自我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一样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我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教材分析:

本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完美的画面。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欢乐自豪的情感。

四、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经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

2、经过音乐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参加各种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本事,增进群体意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学中应适时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潜力。

五、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应是:能主动的参加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难点是:发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六、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比较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游戏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七、本课的教具是多媒体。

下面是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利用教法克服难点

3、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

5、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共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了新课。经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

结合学生的自然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听唱、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节奏难点的解决方法:四分音符用双手拍肩,八分音符用双手拍腿等律动比一比看谁表现的最好并奖励小红花。如:音准难点的解决方法:能够引导并带领学生做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游戏。(具体的方法应根据教材而定,随机应变)还能够经过师生接龙演唱游戏解决难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帮忙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提高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奖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理解和参加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加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资料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经过观察比较采取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学法(举例:应根据教材进行举例)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进取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

有感情就有想象,从而构成创造思维。教师可依据本课的资料及情绪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编一些与课本情绪一致的节奏、诗歌、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创编的资料和形式能够根据教材而定)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多关心多鼓励。构建和谐团结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取讨论共同参加,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的精神。锻炼合作与协调本事,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环节: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本课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的随堂评价,以提升学生的乐感和审美本事。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进取自信的参加音乐表现、能否与其他的同学协作配合、在课堂小结时我还安排了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感想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歌曲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在课堂上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我还及时的发给他们小奖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最新会计实习小总结(范例九篇)

会计实习总结 03-26

端午节带娃的句子97句

端午节带娃句子 03-26

对大学毕业生的祝福语分享35条

大学毕业生祝福语 03-26

居委会年度工作总结汇编

居委会年度工作总结 03-26

音乐倡议书4篇(实用版)

实用倡议书 音乐社团倡议书 03-15

母亲节的祝福语的句子200句

母亲节祝福语句子 03-26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合集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 01-08

立秋微信问候语精选分享(22句)

立秋问候语 03-26

会计实习个人工作总结推荐十二篇

银行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会计实习工作技巧总结 03-26

我想和你谈谈作文

谈谈作文 03-26

在我心中作文

在我心中作文 03-2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