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初中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篇1】

初中美术面试教案

【第1部分:教师资格证教案面试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

注:1.教师资格证面试时,提供的是一张空白的b5试卷,不是表格教案。写教案的时间是20分钟,所以教案的每个部分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2.写教案时,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也不要在教案纸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部分: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计划:中国民间艺术

艺术】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课计划:中国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展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形式,了解民间艺术的艺术特点,了解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艺术的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明确并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特征,民间艺术的造型和审美特征,是

让学生明白热爱民间艺术的关键。

2.开展民间艺术传统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定义民间艺术?”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这两部分

内容理论性强,也有一些专业术语。

教学过程:

一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有人说过:民族就是世界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2.学生解释、比较和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为每组选择一名解说员,讲解该类作品的特点,本组学生会做补充,一一做。

3.教师同时投影和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的讲解,总结民间艺术(板书)的三大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教; ②平率

真实、随意、大方; ③温暖夸张,象征意义。

在此链接中,有必要对各类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风格和功能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用木版色套印在纸上的绘画。用来驱除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美化环境,营造节日喜庆、欢乐的气氛。在我国长期的社会活动中,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民间节日经过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

它是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画武士、在门上贴门画的习俗,历代都没有衰落。

全国各地都有年画,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本土风格。最著名的是北方的杨柳青青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雕刻精美,画质细腻,色彩艳丽,善于运用符号、寓意和夸张等艺术观念,

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和谐典雅,

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细腻,色彩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风格优美,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风筝:起源于我国较早,最早见于南北朝有记载。开始用于传递信件,唐代后演变为玩具

。加上竹笛和丝弦,风声如风筝,故名风筝。风筝是一种将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集运动与娱乐于一体的艺术品。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都是著名的风筝产地。民间玩具:是一种民间艺术。劳动人民用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成长,

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了劳动人民自身的审美情趣,包含了

劳动人民的思想、理想、愿望和热爱。是儿童培养审美和民风的教具。

据说老虎是百兽之王,可以用老虎的威力驱散一切邪恶和善良。此外,“虎头虎脑”、“虎还活着”等

是人们对儿童健康的隐喻和表达。出于这种渴望和期待,民间玩具中以老虎为题材的作品也不少。

在形状上,老虎的眼睛和锋利的牙齿经常被突出显示它的威猛和邪恶的一面。同时,老虎还饰以吉祥花草,以彰显其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在鞋、枕头、围裙、袜底、鞋垫、钱包、香包等小物件上。这些刺绣图案大多是对生活的热爱、追求的隐喻。爱情,还有祈求子孙后代幸福长寿的意义。如前所述,民间美的图案多为传统的寓言符号,如鱼、蝴蝶、鸟、鼠等植物,常用于形容女性。

“鱼戏荷花”、“蝶恋花”是男女爱情的隐喻。

编织: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编织的种类繁多,美观大方,实用又结实

。编织产品可分为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榈编和葵花编六类。产品可分为篮子、盘子、座椅、篮子、箱包、帽子、鞋子、玩具等。

构思精巧,结构合理,织法巧妙多变,你可以领略这些蕴含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手工艺之美

剪纸:是最流行的艺术风格。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就用金银箔、彩绢切花鸟,贴在庙宇上作装饰。后来发展为节日,用彩纸剪成各种花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门楣上作装饰。民间剪纸

是表意的,注重构图的完整性和造型手法的保形特性。画面简洁凝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和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很精彩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的特点是粗犷、豪放、造型简洁,而南方的特点是构图繁茂、细腻、美观。

剪纸内容非常丰富,普遍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图案除了用于窗花、挂花等烘托节日气氛外,还可以作为刺绣的“图案”。

这反映了它在生活中的用途。实用性。

3。欣赏拓展,实际操作 1. 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 学生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的表现 解释、协作和创造能力

4.本课小结

民间艺术的成就,丰富和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熏陶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影响一个民族

部落。民间艺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其中大部分是美化自身、美化生产生活物品、美化生活环境。因此,有利于社会发展。今天,了解这种文化形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将具有深远的意义。积极影响。意义。

5.安排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家乡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类型,有哪些艺术特色?

【第三部分:初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墙面装饰》教案】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墙面装饰》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小壁饰的各种形式,学会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和设计。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和实际操作学习如何制作小壁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注意提高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重重难教学

【重点】

初步掌握小墙饰的制作方法;

p>

【难点】

结合所学的风景和山水画,设计出符合室内环境的创意墙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与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纸、麻绳、彩纸、瓦楞纸、海纸、纹路、稻草、纽扣等。

V.教学过程 (1) 新课介绍

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室内空间,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另一张是室内空间的图片。

装饰,并提问:

同学们,这两张图的室内空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结论是什么?

学生直观对比回答,老师总结:装修在生活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壁饰在家居装修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p> 老师自然引出了话题——“墙面装饰”。 (2) 直观感受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情的小墙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触摸。

老师:这些小墙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生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纸、粮食、稻草、羊毛、

纽扣等。

教师展示变形夸张的静物、风景、动物等生活中常见图案组成的小墙饰,

提问:从这些装饰品中,你能看出这是什么生活吗?它是如何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场景,拓展想象,适当夸大形状和颜色。

初中美术教案【篇2】

初中生物表格式教案

【篇1: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表格教案1】

马家砭中学教学设计

【篇2:2013年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1 2 3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 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6 7

【篇3: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初中生物】

教学设计

美术教案模板空白表格

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幼儿美术

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

教案模板空白表格下载doc

初中美术教案模板表格

初中美术教案【篇3】

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方案、幼儿园父亲节教案、幼儿园父亲节活动教案、大班父亲节主题教案:大班父亲节活动设计!每年母亲节,唱的歌也总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父亲也有着与子女嬉戏的渴望。

【设计意图】

每年母亲节,唱的歌也总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和依恋远超过对爸爸的情感,其实,父亲也有其温柔的一面,父亲也有着与子女嬉戏的渴望。因此,利用父亲节设计此活动来激发孩子关爱爸爸的意识。尽可能让幼儿体会情感,让孩子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自己也应该关心爸爸,并能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绍爸爸的职业。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3.欣赏散文诗,增进父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

2.事先在家里将把爸爸的手印印在纸上,并沿轮廓剪下来。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职业。

磁带。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小朋友,你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每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2.引导幼儿自由交谈。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两两结伴,要求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绍。在自由交谈后,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爸爸,大胆地讲出自己对爸爸的认识。

3.比一比。

请幼儿将自己的小手和爸爸的大手(手印)比一比,说一说爸爸的手为什么这么大?爸爸的大手能干什么?爸爸在家还做些什么事情?

4.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配合挂图完整欣赏一遍。

请幼儿说一说感觉:爸爸举起宝宝,宝宝想什么?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骑到爸爸的脖子上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你的爸爸吗?为什么?你在家最喜欢和爸爸做什么?

在幼儿谈话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新的谈话经验。如:我的爸爸是医生,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晚上还要看书、开会。我喜欢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图书、做游戏、等,还帮爸爸做其他事情。我喜欢我的爸爸??

(3)教师小结。

我发现你们爸爸的本领都很大,每天上班很辛苦,并且爸爸都很爱孩子,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成为好孩子。父亲节到了,小朋友也应该关心爸爸,爱爸爸。你为爸爸做什么事来表现你很爱他的呢?你可以为爸爸做些什么事让爸爸高兴?(抱抱、亲亲、给爸爸倒水,捶背等)。

初中美术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造型 表现"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人物肖像速写,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线造型,抓住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形象而生动的表现人物的特征。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能在写生练习注入一定的理性思维,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为下一课全身动态速写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人物肖像画只有感性的思维,缺乏理性的观察力及表现力。新课标要求美术课中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所以,在人物结构比例关系的讲解的环节中,我删除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选取最重要的部分结合启发、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理性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人物五官的基本特征。

②让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步骤。

2、情感目标

通过徒手肖像画的练习,培养学生理性的观察力及造型表现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五官的特征,掌握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对人物肖像进行写生。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旁边新开了家超市(欧尚),开业那天你去了吗?人多吗?

(学生)去了,人特别的多。

(教师)开业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也去了,由于人特别的多,就出现了一点意外?这时,该怎么办?

(学生)她们走丢了。到服务台广播女儿的长相以寻求大家帮助。

(教师)由于这位母亲当时很着急,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于是,工作人员出示了几张画像:

你能帮这位母亲认出她的女儿吗?

(学生)不能,我们不知道女儿的长相。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人群中找到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她的长相,也就是她的特征(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说明:以身边熟悉的超市开业,让学生处理常见的突发事件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授

1、理论新授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女儿的特征:椭圆型的脸,大眼睛,双眼皮,塌鼻子,小嘴巴,有刘海,扎了两个马尾辫。找一找,这几张画像中有没有走失的孩子:(具体分析画像,教学生认识人脸部的几种特征)

(说明:紧紧围绕"寻找走失的孩子"这条线索,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掌握脸部五官的几种特征。)

2、技法分解

这几张画像与这个走失的孩子不符合,那怎么办呢?我们现场画一张,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回答几个问题:

1)绘画的顺序是什么?

脸型轮廓、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头发

2)其中辅助线的作用?

" "是中轴线,把脸平分为左右两边。

" "比例线。眼珠把人的脸平分上下两半,鼻子在下半边的一半偏上一点的位置,嘴巴在剩下一半偏上一点的位置。

注:这是一般人正常的比例结构,()当然也有些情况比较特殊,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明: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难掌握的地方,在这个环节的讲解中,我选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使之简单化并结合演示的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

3、回顾熟悉的人的特征

1)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大家都熟悉的明星的特征。如:刘德华 周杰伦 … … (可以展示一些大家熟悉明星的图片)

2)说一说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的特征… …

(能说出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的特征的同学很少,几乎没有。)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明星观察的很仔细,而忽略了身边的、最亲近的人。

4、作业布置

写生你的同桌

要求: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抓住他(她)的特征,用线造型。注意人物头像的比例结构。

反思:这在没有任何现代教学设备的前提下上的一节公开课,刚拿到课题的时候,我真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一般的"造型 表现"单元的课上起来就比较困难,更何况还没有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我思考的重点,我将本课新课的内容贯穿在一个故事中,以学校旁边的超市开业,帮助寻找走失的小女孩并为她画像为线索,在如何画像的环节中,教师遵循美术课上"淡化技能,但并不是不要技能"要求,减轻技法的难度,结合启发、演示等手段,引导学生对人物头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有了理性的分析能力。本课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让学生体会到"造型 表现"中的乐趣。

初中美术教案【篇5】

一、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的上好本课,我对本课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画》属墓室壁画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唐代墓室壁画进入中学美术课堂对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对唐代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以及对个人品味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前已经学习过了《敦煌莫高窟》,学生已经对壁画艺术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掌握了壁画的制作方法,这些都为学生学习唐代墓室壁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墓室壁画,所以我在课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唐代墓室壁画,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其探索墓室壁画的兴趣。本课我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比较分析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使学生对唐代壁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3、教学目标

作品结合教学内容,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途径、情感与评价、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4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代墓室壁画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特征;学会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比较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

方法与途径:欣赏唐代墓室壁画,了解唐代墓室壁画的历史和意义;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了解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不同艺术特征,能用线描的形式临摹壁画作品的局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评价:感悟唐代墓室壁画的艺术美,分析壁画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升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运用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用语,多激励,多引导。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唐代墓室壁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价唐代墓室壁画的美。

教学难点:运用比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

二、教学准备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撰写观后感。查阅唐墓室壁画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总结唐代墓室壁画中的题材、构图、人物造型、色彩特点艺术特色。分析比较唐代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并结合壁画图片详细列举,将所需要的图片配上简要的文字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在开课前循环播放。制作多媒体课件供详细讲解需要。

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时数: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导入】用已学知识,引出课题(2-3分钟)

1、课前循环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唐代墓室壁画经典代表作品。

2、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里的壁画?

3、回顾敦煌莫高窟壁画,引导学生说一说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唐代壁画除了莫高窟壁画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画。

【讲授】欣赏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钟)

1、什么是墓室壁画?(课件展示)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墓室壁画的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图案装饰,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画

(1)、唐墓壁画简介

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品。唐墓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与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墓壁画包括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在内的壁画珍品97幅;以及辅助文物18件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画墓出土,有些则与画面内容有关。为了便于观众比较唐墓壁画和唐代传世绘画,还专门选出唐代前后的传世名画复制品作为辅助展品。

(2)、欣赏永泰公主墓壁画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显的第七女,谥永泰公主。其墓为高宗乾陵陪葬墓,长87.5米,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组成。出土随葬品1300遇见。壁画题材有青龙、白虎、建筑、仪仗、列戟、宫女等。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是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东壁南侧出土的画,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176厘米,宽196.5厘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后赠永泰公主。此图场面宏大,保存较好,画中人物为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神态被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体现了大唐喜好秀丽丰满、华贵艳媚的女子的风尚,真实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贵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间。整体构图既注意到各显人物特点,又顾及到画面和谐统一,色彩丰富,线条流畅,人物的装束、服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精美的画面又有极高的艺术性。画师着重通过人物的正、侧、背、转各种微妙的变化,使单调排列的宫女神情相应,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是唐墓壁画中的精品,达到了艺术效果与历史价值的高度统一。

(3)、总结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与色彩特点

充满气势的构图、朴拙生动的造型、流动飞扬的线条、丰富热烈的色彩

3、自学探究章怀太子墓壁画、懿德太子墓壁画

(1)、小组合作思考、讨论章怀太子墓壁画中人物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2)、小组合作思考、讨论章怀太子墓壁画中人物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3)、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练习】小组合作探究(15-18分钟)

小组合作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比较唐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将讨论结果写到黑板上。(8-10分钟)

老师总结(4分钟)

相同点:

1、社会背景相同。尽显唐朝的繁荣文化、当时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墙绘画风气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与绘画思维方式。运用毛笔蘸墨在墙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鸟的形体,然后赋予应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绘画技巧、构图方法和文化习惯,都透漏出中国人的审美和人生哲学,与西方美学相异。

3、都是心灵的寄托。论两者的产生原因,都是源于心灵的寄托。唐莫属壁画所服务的是皇亲国戚、贵族后裔,表达他们希望自己在死后或转世人能享受荣华富贵、权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画则是贫苦老百姓、商户、官员的心理愿望,祝福祖先在另外一个极乐世界幸福,寄托自己在外经商平安,脱离尘世的痛苦,来生可以投胎到富贵权势人家,过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点:

1、题材的选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画是贵族皇室流行厚葬所产生的绘画作品,大体表现自己奢华的生活和历史事件。主要有仪仗出行、外交、狩猎、宫女、乐舞等,希望死后仍能享受今世的快乐。取材关注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实化的特点。敦煌莫高窟壁画则是寄托百姓所想,题材大都选自佛经故事、佛教教义、佛教历史画、西方净土等,经变画是这时期的重点内容,供养人也渐渐进入了画面,绘画题材与百姓的生活逐渐融合起来。

2、构图处理手法相异。两者共有长方形构图和长卷式构图,三联式构图和立体藻井构图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独特的。

3、艺术语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画,构图简约,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简练,追求自然生动、生活气息浓郁的真实感受;用笔用色虚实相生,具有中国画的写意属性;设色为工笔淡彩但又不失该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画中,故事内容丰富,构图饱满,气氛活跃,人物造型比较丰满,显示佛家的大度与佛法的广大,具有普度众生之意;场面宏大,画面复杂,装饰性比较强烈,颜色丰富多彩,表述了佛国的一派盛世之象。其用笔设色属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

【展示与评价】(3-5分钟)

1.组代表发言,自评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分享心得。

2.激励学生学会有针对性、抓重点进行高效讨论。

3.小组互评讨论结果,说说自己在今后的课堂讨论中该如何改进。

【总结】(2-4分钟)

鼓励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补充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课后作业】

1.周末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参观。

2.撰写200字左右的观后感,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感受。

3.尝试用线描形式划一划壁画中的人物。

以上内容3选2

##结束

初中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的:

通过笔筒造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方形或圆形的废包装盒,并折开研究其展开的图形,领悟盒子设计成型的过程。

2、备好白板纸、胶水、颜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师备演示用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让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笔筒”,并说说笔筒的形状和功能。

二、教师对课本上的作品作简要的分析:形状、组合特点、色彩图案的美化组合。

三、教师讲解设计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虑要制作的整体形状及辅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画出整体造型设计草图,主体设计后,还须要设计好小的附件。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各部件。

四、学生作业:

根据整体设计,画出各部件的展开图,按图剪折并粘合成笔简“零件”,待第二节组装。

第二节

一、在第一节课粘合好的.“零件”上,画上装饰纹样。

二、设色涂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1、以两种复色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线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

三、组装粘合完成。

四、讲评。

春节礼品(记忆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绘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春节礼品”。巩固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2、用记忆手法表现物象,提高儿童绘画能力。

课前准备:

回忆春节时家中的礼品,考虑选择哪些礼品作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漫谈春节最快乐的一件事。

2、过节前,各自家里有什么准备工作?

二、新课:

观赏课本中的彩图和学生作品,请2—3名学生谈谈他们家中有特色的春节礼物,以引导全体学生抓住特色,共同记忆思考。

三、示范:

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三五件能表现春节气氛,又能大小配合适当,便于处理画面构图的礼品作为绘画对象。

2、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色彩。

3、教师小结:色彩的运用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以蓝、绿等冷色调的原色、间色、复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调更突出、鲜艳、明快。

四、学生作业:

以各自家里备办的春节礼品为题材,选择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礼品,画一幅色彩画。

五、讲评。

初中美术教案【篇7】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篇一

中学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徒手画校园》的素描,连续着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美丽的西湖》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初二《西湖的美景》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水彩画。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学们陶醉与西湖美景的同时介绍水彩画就特别适合表现西湖这种淡雅、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湖的由来吗?”带着西湖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西湖的诗词,特别介绍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着苏东坡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西湖特色菜——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的由来”让学生在进入水彩画的学习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__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初一中国画《鸟语花香》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篇二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平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平、和平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平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又一阵地。

3、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在美术课上的平等和每个人的价值。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几点。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基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篇三

《春》是人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扉页的“欣赏?评述”课。本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体和表现手法,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根据本课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认真备课,上课。做到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课堂情境精心设计。课后,我对这一课作了总结和归纳,找出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一、以人文为切入点,用人文的知识,人文的态度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因此,欣赏《春》时,我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要把它放到它赖以产生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探究、了解意大利的地理状况,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风俗,以及波提切利的成长经历,用人文知识带动学生进一步解读《春》这件美术作品。同时,在人文知识的探究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认识美术对生活的特殊贡献,形成学生对待祖国优秀美术传统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正确的人文态度、进而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集体式”讨论,通过“求异性”达到相互启发和学习的目的。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集体式”讨论,通过“求异性”达到相互启发和学习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其中讨论法是自主学习型教学的代表,学生在集体学习和讨论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节课提出的问题有:

1、画面内容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题材是什么?

3、画面上的人物象征和寓意是什么?波提切利采用了怎样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4、透过人物神态能体会出什么样的更深层的含义?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5、我们如何来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呢?

6、联系当今社会,你想说些什么?

通过上述问题,把知识设计成学习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构建知识,活化学习。同时也强化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在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及时对学生的讨论作出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肯定和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学习成长的欢乐。以此唤起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不足之处及改正措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评述,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只作探究状,人云亦云,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对这一小部分同学要进一步给与关注,找出他们自身的闪光点,鼓励、肯定,充分在兴趣上做文章,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争取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不够张弛有度。要适时做好引导,以控制好课堂节奏。

三、教师自身也要加大学习力度,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四、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让他们也有基本的欣赏美术作品的常识,即使随即看到一幅作品,也有基本的正确的评论常识。

编辑推荐

初中美术教案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思路的具体体现。感谢查阅趣祝福的编辑为你推荐“初中美术教案”,希望您享受本文带来的体验!

初中美术教案 篇1

初中美术剪纸教案

引言: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本篇文章将以“初中美术剪纸教案”为题,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剪纸艺术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剪纸这门传统技艺。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用于初中美术课堂,以剪纸为主要素材,通过学习剪纸的历史、基本技法和造型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

2.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素;

3.通过剪纸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赏和讨论剪纸作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

1.剪纸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

2.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素;

3.剪纸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内容:

1.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剪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知识讲解和示范:

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介绍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示范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创作要素,并结合具体的示范作品,让学生对剪纸的基本技法有直观的认识。

3.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自行选择剪纸作品的主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作品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剪纸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意和观点,同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5.课堂延伸:

结合剪纸的内容,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探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传统手工艺品展览,或邀请专业的剪纸艺术家或文化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互动交流。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达剪纸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剪纸作品,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和创造力。

3.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观点的交换,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情况。

2.评价学生剪纸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包括题材选择、构思能力和技法运用等方面。

3.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总结:

通过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剪纸艺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剪纸艺术也是一种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通过学习剪纸,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初中美术剪纸教案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初中美术教案 篇2

初中美术社团教案20课时

导语: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我们设计了一套初中美术社团教案,共20个课时。以下是对每个课时的详细描述。

第1 - 2课时:素描基础

本次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技巧。我们将学习线条、阴影、透视等基本概念,并进行实践操练。学生会练习画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静物。

第3 - 4课时:色彩理论

这两节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学习色轮、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情感和创作意图。

第5 - 6课时:水彩画

本次课程学生将学习使用水彩画,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技法。他们将练习描绘景物的光影效果,学习如何混合颜色和运用不同的笔触。

第7 - 8课时:人物素描

这两节课程将着重于教授学生如何画人物素描。学生将掌握头部和身体比例的基本原则,并学会运用线条和阴影表现人物的轮廓和形态。

第9课时:剪纸艺术

这节课程将介绍剪纸艺术,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剪刀将纸张剪出各种美丽的形状和图案。通过剪纸艺术的练习,学生将培养出对形状、对称和平衡的感知能力。

第10 - 11课时:油画基础

这两节课程将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油画。他们将了解油画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掌握油画的基本技巧。

第12 - 13课时:静物写生

学生将学习进行静物写生。他们将观察和描绘真实的静物,掌握细节和整体的表达方法。

第14 - 15课时:版画艺术

在这两节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版画艺术的基本原理。他们将使用刻刀和印刷工具制作版画,并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16 - 17课时:速写技巧

本次课程将教授学生速写技巧和方法。学生将通过练习用简洁的线条和形状表达思想和感觉的能力。

第18 - 19课时:中国画基础

学生将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条、颜色和构图等。他们将练习描绘花鸟、山水等中国画的常见题材。

第20课时:作品展示和总结

在最后一节课中,学生将展示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创作的作品,并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教师将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结语:通过这套初中美术社团教案,学生不仅将掌握美术的基础技巧,还将培养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这些课程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初中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年画、风筝、玩具、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常熟花边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 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 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最后要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美术馆,最佳自创作品

二、 新课内容

1、 由年画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2、 由玩具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3、 由剪纸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4、 由编织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5、 由绣品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6、 由地方美术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教师在每位解说员讲完后给简单的总结和连接

三、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美术馆,最佳自创作品

四、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附:教学知识要点

欣赏要点:民间美术由于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所以,民间美术作品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随意性的艺术风采是其艺术特点。故而,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应把握住以下几方面来感受、体会、欣赏。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1、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飞凤筝的场面。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再看看放飞凤筝的女子们的衣着: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舒缓高翔的风筝,扑面而来初春的轻风,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幅年画寓意深刻之处。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杨柳青年画产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传说发源于17世纪初叶。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虽为民间木版年画,却犹存宋元绘画遗风。杨柳青年画;受北方雕版插图和版画传统的影响很大,其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取材多戏曲故事、胖娃娃和美女,寓喜庆吉祥之意。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杨柳青年:画的制作,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为其特点,人物头脸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晕染,别具风采,是一种雅俗共赏,具有强烈地方特点的画种。

在我国南方影响最大的木版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一画。①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②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③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④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等),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回味无穷,即“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柔丽动人的悦目色彩,笑容可掬的人物表情,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如:“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等。以上也是我们欣赏分析民间年画时应把握的方面。

2、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花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又是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品风筝的著名产地。

《沙燕》是北京风筝。北京风筝已有300碑的历史。其风筝扎制工艺精细、构思奇巧、型匀称、式样繁多,极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北京沙燕风筝,造型夸张,强调燕子双翅的力度与尾翼的舒展,强调燕眼与爪的尖锐捷。其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头部、腹部为固定的样式,胸部可绘以多种纹样,如蝙幅纹、云气纹、牡丹纹,取其吉祥之意。其设色艳丽,注意风筝高飞后的远看效果,同时也注意细部描绘技艺和色彩的表现。

4、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产于陕西凤翔县的泥玩具《挂虎》。书中挂虎属于挂片类,是馈赠亲朋礼品。在当地至今还有小孩过满月、生日时,外婆家送挂虎或坐虎给孩子们挂在家中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为什么人们藉以各种姿态的虎的形象来寓意驱邪,表达保佑平安吉祥的祝愿?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兽。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这是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的又一印证。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有的则形成约定俗成的符号造型,如五毒(即:瞻赊、蝎、壁虎、蜈蚣、蛇)。这是我们欣赏民间美术品时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地方,只有发掘出其中寓意,才能体会其构思之妙。

凤翔的挂虎配色一般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墨线勾画轮廓。这种色彩配置,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这是一种三原色的对比配置,产生对比强烈、醒目鲜明的效果。黑线勾画,使过分对比的色块得以缓和,避免了“火气”的弊病。

传统的泥、布玩具,在造型上也充分地考虑到其形式、制作技巧等因素与物品的实际用途有机地结合。玩具多重手感的要求而为团块造型。即将虎的腿、尾等处理得很短小,孩子们玩耍时不易损坏。在造型上形成了一种憨态可掬、稚拙可爱的审美趣味。

5、民间美术的寓意象征的特点,还大量表现在广大劳动妇女的刺绣品之中。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这种用凤、牡丹、鱼、莲等组成的图案是先民对繁衍崇拜的延续。

6、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编织品就有 100多种。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篮、盘、萄、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欣赏课本上的图例,我们从这些编织品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7、常熟花边的生产是二十年代初从上海发展过来。且多由上海提供图样,上海打样师 则又来自山东烟台和青岛。六十年代以来,常熟花边在艺术上大有进展,尤以雕绣见长。它 以精巧的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花样,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以衬托主 题,使花样有立体感。传统常熟花边,多在白布上绣白色花样,或在米黄布上绣灰色花纹, 故有称之为“常熟黄白台布”。后来又增加了棉麻交织,针法也发展了彩绣、抢绣、编织绣等三十多种,品种更为丰富。

课后语:

1、这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欣赏课,让学生在搜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就学到了一些知识,他们搜集整理了好多图片和实物资料,还有的作品是自己制作的;并开始尝试自己把课题的主要内容讲出来,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已经在自主学习的方向努力了。

2、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话并不多,但却要化更多的精力去备课。

初中美术教案 篇4

初中美术社团教案20课时彩铅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彩铅是一种常用的绘画工具,它具有丰富的色彩、易于操控的特点,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我们决定在美术社团中开设20课时的彩铅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彩铅的基本知识介绍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向同学们介绍彩铅的基本知识,包括彩铅的成分、常见颜色的名称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对彩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至第三课时:色彩的基本运用

在这两节课中,我们将重点讲解彩铅的色彩运用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了解彩铅的调色原理、层次表现和色彩过渡等技巧。并让同学们通过练习,掌握如何利用彩铅画出立体感和丰富的色彩效果。

第四至第六课时:静物写生

在这三节课中,我们将以静物为对象,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彩铅技巧进行写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同学们感受到静物的形态和色彩,并通过练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第七至第九课时:人物肖像绘制

在这三节课中,我们将教授同学们人物肖像的绘制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了解人物肖像的构图原则、线条表现和面部特征的描绘方法。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自由练习,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第十至第十二课时:风景绘画

在这三节课中,我们将以自然风景为题材,教授同学们彩铅的风景绘画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了解风景绘画的构图原则、色彩运用和空气透视等技巧。然后让同学们进行练习,培养他们观察细节和表现自然景色的能力。

第十三至第十五课时:动物绘画

在这三节课中,我们将以动物为题材,教授同学们彩铅的动物绘画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了解动物形态的表现方法、毛发纹理和色彩运用等技巧。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动物绘画的练习,培养他们观察动物特征和表现动物形态的能力。

第十六至第十八课时:剪纸与彩铅画结合

在这三节课中,我们将教授同学们如何将剪纸和彩铅画结合起来创作。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了解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彩铅画与剪纸的搭配技巧。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艺术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十九课时:彩铅写生作品展示

在本节课中,同学们将展示自己通过彩铅写生创作的作品。通过互相欣赏和评价,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成果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动力。

第二十课时:总结与反思

在最后一节课中,我们将对整个彩铅教学课程进行总结与反思。让同学们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评价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这20课时的彩铅教学课程,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美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价值,并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欣赏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1、背景: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2、要点:

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二、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提问

1、 你知道雕塑的名字吗?说说有关信息。

2、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3、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一)雕塑的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二)雕塑的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三)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教师板书: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活动1、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赏任务: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师提出问题:

①说一说: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

②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厚。作者通过岩石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凿一锤,极富艺术创造力。

教学活动2、中国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历有一段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然地会向往有一个能解放他们的救星出现统治者也需要一种法宝来证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当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这样出现了。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欣赏任务: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开始凿的石窟有15处,其中最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A 甘肃敦煌石窟

B 甘肃天水城东麦积山石窟

C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冈石窟

D 河南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

 (四)教师总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在战乱的年代,人民要寻求得到解脱的精神支柱,统治者要寻求巩固政治的理论根据。佛教恰恰提供了这样包治百病的精神药方。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雕刻得以产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的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宏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点。

三、课后拓展作业(网上查阅)

查阅《秦始皇兵马俑》《断臂维纳斯》的相关资料,试比较它们的艺术特点。

初中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巾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

课时:1课时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

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

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小结:略

初中美术教案 篇7

塑造自己的形象

第六课塑造自己的形象(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泥塑浮雕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2.思想目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以达到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目的。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泥塑浮雕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难重点:

1.重点:泥塑浮雕的表现能力、整体的创新意识。

2.难点:表达意图的准确性与独创性,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三教学用具:泥塑浮雕作品学生作品

四板书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1.泥塑浮雕的特点。

2.制作技法。

3.作业要求。

4.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讲评优秀作品。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塑造自己的形象

(2).作品欣赏,分析泥塑浮雕的特点。(见图例)

(3).讲解、演示,泥塑的基本技法。

(4).作业要求:

制作一个浮雕人像作品。

要求作品新颖、独特、制作手法多样。

时间要求:25分钟

(6).评分标准。

生动、合理、速度、纪律

(7).巡回指导。

(8).展示讲评、评分

练习:

按照讲授练习的程序,在指定部位完成泥塑组雕。

小结: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现场评分。布置下节课所带学习用品(泥塑工具

初中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明确壁报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设计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2、使学生学会为办壁报而进行的资料信息的搜集、选择、分析、整理,了解壁报总体设计构思的过程。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有日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

2、能否与同学协调合作进行信息资料的交流和加工筛选。

教学参考资料:有关信息及传播媒体的书籍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提示:从中学擘报的教学看美术与语文学科的交融。

活动安排:

收集与交流:收集报纸、网络信息。为使壁报的内容丰富多彩,要注意选择有特色的学习、生活主题。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壁报范例小样;文稿图稿等展示资料,设计示范用工具等。

学生准备学具:采用自己撰写、绘制、剪报、网上下载、复印、手抄等方式搜集的壁报文稿、图稿等信息资料,及纸、铅笔等用具。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由欣赏壁报范例小样、参观校园内的优秀壁报导入本课的教学。

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壁报?为什么要办壁报(意义何在)?壁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③师生共同归纳以上问题的答案:壁报是在墙壁上开辟的信息传递媒体,它是用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呈现。办壁报的意义在于拓展、延伸课堂所学文化知识,丰富信息范围,扩大信息量。办壁报的活动过程,可使我们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学会将这些信息以艺术的形式传达出来,并可通过大家的相互合作,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2)发展阶段:

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

(a)先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的需要筛选所搜集来的信息资料;

(b)先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加以分类集中,从各类信息资料所反映的众多主题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题确定下来。

②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

(3)收拾与整理:草图完成后,提示学生收起被淘汰的信息资料,将拟用的文、图分门别类地整理保存好,以备正式办壁报时使用。

3、课后拓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的宣传栏、画报、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的内容、设计所呈现的面貌,与自己的壁报设计初稿进行对比。

初中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

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

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小结:略

初中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明确: “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小结: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初中美术教案 篇11

《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合作学习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重学习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开了个好头。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丽萨》

5、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

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

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

A、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

六、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七、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导入

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搜集过程和感受。

3、欣赏罗中立《父亲》。

三、授新

1、看“图”写“话”

出示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像》《阿Q像》。

学生仔细观察、体验。

各小组任选其一,写100个字左右的肖像描写。

小组派代表读一下,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说。

2、看“话”画“图”

教师出示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画。(3分钟左右)

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创作的肖像画,学生教师进行点评。

3、表现方法

结合图例,简单介绍一下油画、版画、国画、素描等表现方法及其优势。(如有学生了解的,请学生向其他学生作介绍)

4、漫画在人物特征表现中的特殊作用

出示漫画作品。

学生自己体验、讨论。

说说漫画的特点(夸张)。

5、特征的把握

通过对人物形象整体特征的把握,并恰当地强化细部特征,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年龄和职业等。

四、创作表现——尝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仔细观察人物特征。

选择任何一种表现方法创作肖像画。

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

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

在所画的肖像画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他的哪些特征。

五、引导评价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能否将人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对自己所表现的人物是否满意?被表现的人物(同学)是否满意?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同学和老师如何评价你的作品?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初中美术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了解如何策划校园活动。

了解怎样结合校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

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

教学重点

如何应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找准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策划的结合点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整体艺术策划的能力。

教学准备

纸板、聚苯黏合剂、束扎用铁丝、绳子、水彩、水粉颜色、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周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让我们班来策划一次活动,我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吗?板书课题: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二、新授

在课前我们已经以艺术节为例,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艺术节的策划知识,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的?生答:专业书、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访谈。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共同献计献策,以出示题板的方式回答问题,比比谁的方案秀:

(一)艺术节策划方案将涉及哪些的环节?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题板,看哪一组同学想

到的详细:(活动时间、地点、目的、各种宣传和准备、内容安排、活动进程、部门分工、费用预算、负责组织人员等等)

(二)艺术节的内容有哪些?开幕式、集体表演、歌舞晚会、朗诵会、猜谜大赛、绘画比赛、演讲天地、游戏比赛、图书大餐、颁奖晚会……

(三)这么多的活动,应该有哪方面的准备?同学们出示:场地的租用、人员的安排、

舞台的设计、服装、道具、器材、宣传品、美术材料、奖品等等。

(四)要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学校后勤部、器材室、团委、歌舞团、演出公司、美术公司、赞助单位等。策划活动的确是一个即复杂又综合的过程。

(五)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美术这种视觉形式来传达?学生讨论:策划图、策划方案、舞台布置、宣传品:如海报、吉祥物、会标、纪念册、请柬、节目单、面具、签到册、标语等等。老师总结:看来,美术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好的艺术设计将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获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们把校园活动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研究,我们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策划的内容?

用大屏幕显示策划图的绘制方法、流程图、路线图、鸟瞰图、卡通图、图表加说明的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说明各自的特点。

如流程图主要显示机构设置或表达活动流程;路线图主要显示各地点的顺序;鸟瞰图是俯视的直观效果;图表加说明更使策划图文并茂,清楚明了。

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图统一和谐:可利用几个明度相近的色块作背景或用线条、文字或图标分割或组织成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乱。

三、作业

以组为单位,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方案,可用手绘或电脑等方法。评选标准:紧扣主题;设计整体、新颖、多样;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四、总结

各组展示作品,集体评价,按标准选出秀的方案。

老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策划活动及策划的环节,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使我们对美术与生活有了更全新、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多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思想,创造生活。

五、评价

这是一节与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索学习,是同学们主动把美术学习变成文化实践的过程。老师要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把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跨学科学习,理解共通的原理,发展综合实践的能力。

美术学教案范例


在教师平常的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教师在撰写教案课件时不能草率处理。教案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趣祝福的编辑推荐大家阅读“美术学教案”,这是我认为值得分享的优秀文章。为了方便操作,请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美术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范画、各种颜色的纸浆、勾好轮廓线(三个大瓶子)的KT板每人一块、彩色巧克力糖一包。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画。

欣赏教师制作的彩色巧克力糖,说说这是什么形状,是怎么做成的。

讨论怎样制作彩色巧克力糖,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纸浆制作巧克力糖。我们可以怎样制作巧克力糖?

二、尝试用纸浆制作巧克力糖。

1、你想往自己的空瓶子里放什么颜色的巧克力糖?纸浆可以粘在哪里?

2、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纸浆,自己制作。

3、引导幼儿用夹子和牙刷作为辅助工具,教师适当予以帮助。

4、注意个别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添画,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5、提醒幼儿注意作画的常规和卫生习惯。

三、共同分享。

1、洗好双手,欣赏作品,然后教师打开手中的巧克力糖,让幼儿分享美食。

2、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起舞蹈。

美术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装饰表现树的基本特征。

2、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用装饰的手法画出各种各样的树。

3、通过颜色的使用及搭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特征。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果树,引出秋天的树。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果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这是什么?(苹果树)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瞧,满树都是红苹果。

3、你们看苹果树有一个大大的树冠,把许多苹果都围了起来。这个树冠是什么形状的呢?(椭圆形)

4、秋天到了,除了苹果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果树?它们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幼儿说出后,教师将果子画在黑板上,便于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5、你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了解其装饰手法。

1、画面上的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叶子和树干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哪些图形?使幼儿知道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装饰树的不同地方。

三、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要画出三种以上的树木。

2、前面的树是完整的,后面的树,有时只能画出一部分。

3、秋天的树林是什么颜色的?(五彩缤纷,红、黄、绿等色彩都有)我们要多选择红、黄、橙以及绿色进行装饰。

四、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览幼儿作品,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一大幅《秋天的树林》。

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树林,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大量的收集了关于秋天树林的资料,还通过校信通让家长带孩子去观察秋天的景色,不但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面,更是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指导幼儿能根据提供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绘画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操作中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式,教育幼儿不盲目的跟从教师所画的流程方式,有了初步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关注秋天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因为幼儿对秋天已有准备,兴趣较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而活动前充分得知识准备也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的语言去表达和讨论。

绘画时幼儿能大胆勾画树林形态,用不同的方式,线条表现树木,作业情况很好。很多幼儿画得栩栩如生,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作品角,让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尝试。当然,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流程图的指向也较明确,限制个别幼儿发展个性化的创造,对不同画法的评价应更全面些,鼓励幼儿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方法。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美术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鞋底印画,并大胆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2.感受在音乐舞会情境中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鼓、卡纸、报纸、颜料、颜料盘、鞋印图片及PPT、记号笔。

1.出示鞋印图片,引出化装舞会。

今天鞋印宝宝们要去参加一个化装舞会,你们知道什么是化装舞会吗?

2.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边跳舞边印画。

师:藏在我脚下的鞋印宝宝想出来参加舞会了,看看我是怎样把他请出来的!(教师示范印画。)

小结:音乐起,自由跳舞,音乐停,停在一个颜料盘前自由摆一个造型,听到第一个鼓声——踩,听到第二个鼓声——印,听到第三个鼓声——回到花地毯上。

3.幼儿跟随音乐一边自由跳舞一边快乐印画,重复4--5次。

1.幼儿欣赏鞋印宝宝的形状和身上的花纹。

2.幼儿自由想象如何装扮鞋印宝宝。

你觉得鞋印宝宝像什么?可以给它化个装变成什么?怎么变?(例:给它加上轮子就变成小汽车了。)

3.小结:对,我们可以把鞋印宝宝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以及生活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东西。

1.幼儿自由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演示PPT,幼儿欣赏范例作品。

请先画好的幼儿欣赏范例作品,拓宽幼儿视野同时避免消极等待的现象。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结:今天,小朋友们把鞋印宝宝化装成了蝴蝶、飞机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真有趣!听,什么声音?(播放录音:亲爱的鞋印宝宝们,舞会马上开始,你们准备好了吗?)

3.参加舞会:播放音乐,幼儿双手拿自己的作品跟随音乐自由跳舞。幼儿在音乐声中跟随教师退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适合小班的孩子,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孩子们无意间生成的《鞋印画》是《鞋》的主题的延伸活动,玩颜色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在整个玩色活动中,孩子们快乐、兴奋地不断进行尝试。有几个孩子无意间尝试出了混色效果的鞋印画,并倡议别的同伴也来尝试;还有两个女孩子尝试拼色效果的印画……在孩子的讲述交流活动中,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我的鞋印是青蛙妈妈和孩子。上面是妈妈(上半部分的`鞋底),下面是孩子(鞋跟),妈妈跟孩子,相亲相爱在一起”;“我的鞋底是爆丸王子的地盘,我让他们在转圈,很有意思吧!”;“我的鞋底像一朵花,我要送给奶奶,奶奶每天都送我,很辛苦!”孩子们快乐而自信地创作着。我在享受着孩子们快乐活动的同时,深刻地意识到:敏锐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和延伸,是构成一个成功活动的关键,也是一个专业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

美术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撕画、粘画的手工技能。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画好乌龟(没有涂壳)的图画纸若干;

2、各种色彩的蜡光纸,胶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呀?请全体幼儿观看录像片《小乌龟》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的特征

师:它长得什么样子呀?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壳、腿、头、尾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壳上边的花纹)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小乌龟的壳是什么颜色的?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乌龟穿上了花衣裳。

师:现在,小朋友们看一看,咱们班谁穿了花衣裳呀?那她们的花衣裳颜色多不多?那花衣裳是怎样变成的呢?

师小结:对了,衣服上很多种颜色拼在了一起,就变成了花衣裳。今天呀,有很多没有花衣服的小乌龟,它们想请咱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装饰花衣服,你们愿意吗?

(三)教师讲解示范

师:我用各种各样颜色的蜡光纸,撕成一块一块。小朋友们一起来撕一撕。然后均匀的抹上胶水贴在乌龟的背上。

(出示装饰好的乌龟图片作范画)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小乌龟之间最爱互相帮助了。小朋友们在粘贴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帮忙装饰乌龟的花衣裳。

师:小朋友们在装饰花衣服的时候,可要记住小乌龟特别爱讲卫生,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把撕下的纸放到纸篓里。

幼儿装饰小乌龟的壳。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装饰乌龟壳。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3、教师讲评作品,鼓励个别幼儿的创造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反思: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美术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撕画、粘画的手工技能。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画好乌龟(没有涂壳)的图画纸若干;

2、各种色彩的蜡光纸,胶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呀?请全体幼儿观看录像片《小乌龟》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说出小乌龟的特征

师:它长得什么样子呀?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壳、腿、头、尾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壳上边的花纹)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小乌龟的壳是什么颜色的?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乌龟穿上了花衣裳。

师:现在,小朋友们看一看,咱们班谁穿了花衣裳呀?那她们的花衣裳颜色多不多?那花衣裳是怎样变成的呢?

师小结:对了,衣服上很多种颜色拼在了一起,就变成了花衣裳。今天呀,有很多没有花衣服的小乌龟,它们想请咱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装饰花衣服,你们愿意吗?

(三)教师讲解示范

师:我用各种各样颜色的蜡光纸,撕成一块一块。小朋友们一起来撕一撕。然后均匀的抹上胶水贴在乌龟的背上。

(出示装饰好的乌龟图片作范画)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小乌龟之间最爱互相帮助了。(.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朋友们在粘贴的时候,也可以互相帮忙装饰乌龟的花衣裳。

师:小朋友们在装饰花衣服的时候,可要记住小乌龟特别爱讲卫生,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把撕下的纸放到纸篓里。

幼儿装饰小乌龟的壳。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不同颜色的蜡光纸装饰乌龟壳。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作品。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3、教师讲评作品,鼓励个别幼儿的创造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反思: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美术学教案 篇6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

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习

美术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画封闭的圆。

2、借圆想象。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印有鱼形的图纸,五彩的蜡笔。

活动过程:

1、演示与讨论

(1)师:今天我班来了一个客人,瞧,它是谁呀?(出示鱼)

(2)师:小鱼来了,它想请小朋友们教它学唱歌,你们愿意吗?

(3)师:那我们想教它唱什么歌呢?(征求幼儿的意见,选一首大家熟悉的歌。)

(4)师演示唱一句画一个圆。我是怎么教的?小鱼唱歌时一边唱一边游,游啊游,碰到朋友手拉手,拉住了手它就学会了。(提示幼儿画一个封闭的圆)

(5)我们一起叫它唱歌吧。(幼儿唱,师示范画圆,强调画一个封闭的圆。)

(6)师:谁愿意上来教小鱼唱歌?(个别幼儿尝试)

(7)师:看一看,小鱼唱的歌里有什么?(想象歌里唱些啥?如花朵、皮球、太阳等)

2、创作要求

师:现在我们班游来了许多的鱼,它们也要学唱歌,我们一起去教它们吧!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讲评

展示所有小朋友的作品,哪条鱼学会了,哪条鱼没学会,为什么?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只顾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这种做法是错的。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再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

美术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模拟小木匠,体验知难而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2.通过对不规则图形借形想象,大胆地添加细节,构成新的图像,培养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欣赏艺术作品:克利的画。

2.木质雕刻品数件、刮腊纸、竹笔、蜡笔或炫彩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上小学感到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二、欣赏讨论

1.现在有个小木匠也要上学了,可是他们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不一样,是个放木头仓库。

2.欣赏艺术作品:找一找仓库里都有哪些木头,是什么形状,想象可以做成什么。

3.大木匠说:“我要把其中的一块木头刻成一位国王o"分辨大木匠找的是哪一块木头。

4.大木匠说:大多数人都是把各种不同形状的木头拼接起来,做成许多物品,称为木匠师父。可是有些人还会按一块木头的形状想象成一件东西,然后雕刻出来,有这种本领的人就是了不起的雕刻艺术家。

5.欣赏木质雕刻品,了解观察它们不同的外形,从中发现使用一块完整的木头刻成的艺术品。

二、操作尝试——和小木匠一起学做艺术家

1.在刮腊纸上刻出一个弯曲不规则的图形。

2.旋转四个方向,想象它们像什么。

3.选取平时最少画的图像,在上面添画少许特征。

四、创造表现

1.用竹刀在刮腊纸上不断弯曲变化,尽可能稍大些,构成不规则图形。

2.转动纸张,左看看,右看看,想像它像什么,再刻出基本特征。

3.用竹笔粗的一头将线条刻得粗宽,显示出刮腊纸底部丰富的颜色,用细的一头刻出精细的图案二

4.选出一、二种与底部相配的颜色在未刮腊的块面上涂擦颜色。

五、交流欣赏一起看看猜猜,小木匠刻成了什么,都有些什么,如果三次没有猜对,则请作者介绍。

初中美术教案9篇


每位教师为了讲好每一堂课都需准备教案课件,只要老师在此过程中以高度的认真和责任感对待,就能做到了。明确的教案课件,能保证课堂氛围的活跃。接下来,我们将对“初中美术教案”进行深入解读,诚邀您详细阅读并参考本篇文章!

初中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明确壁报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设计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2、使学生学会为办壁报而进行的资料信息的搜集、选择、分析、整理,了解壁报总体设计构思的过程。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有日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

2、能否与同学协调合作进行信息资料的交流和加工筛选。

教学参考资料:有关信息及传播媒体的书籍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提示:从中学擘报的教学看美术与语文学科的交融。

活动安排:

收集与交流:收集报纸、网络信息。为使壁报的内容丰富多彩,要注意选择有特色的学习、生活主题。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壁报范例小样;文稿图稿等展示资料,设计示范用工具等。

学生准备学具:采用自己撰写、绘制、剪报、网上下载、复印、手抄等方式搜集的壁报文稿、图稿等信息资料,及纸、铅笔等用具。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由欣赏壁报范例小样、参观校园内的优秀壁报导入本课的教学。

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壁报?为什么要办壁报(意义何在)?壁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③师生共同归纳以上问题的答案:壁报是在墙壁上开辟的信息传递媒体,它是用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呈现。办壁报的意义在于拓展、延伸课堂所学文化知识,丰富信息范围,扩大信息量。办壁报的活动过程,可使我们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学会将这些信息以艺术的形式传达出来,并可通过大家的相互合作,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2)发展阶段:

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

(a)先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的需要筛选所搜集来的信息资料;

(b)先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加以分类集中,从各类信息资料所反映的众多主题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题确定下来。

②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

(3)收拾与整理:草图完成后,提示学生收起被淘汰的信息资料,将拟用的文、图分门别类地整理保存好,以备正式办壁报时使用。

3、课后拓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的宣传栏、画报、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的内容、设计所呈现的面貌,与自己的壁报设计初稿进行对比。

初中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的: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

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引入:说起雕塑人们都会如数家珍的说出《大卫》、《维纳斯》、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思想者》等等西方雕塑作品。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一句话,现代很多中国雕塑系学生去西方学习雕塑艺术,一位美国雕塑家这样说:“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名中国古代雕塑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有西方雕塑不可及的地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成就,到底好在哪里,美国雕塑家为什么那么说?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

一、雕塑:

用可雕性可塑性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雕塑等个种手段,塑造出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三维实体的一种造型艺术。(参考美术的定义说明)

雕塑的基本形式:圆雕(又称立体雕)、浮雕(附在另一平面上)、透雕(镂空其背景)。

二、古代雕塑:

1、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

(1)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2)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

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这就使艺术家们的思想得道空前的放松。而雕塑艺术上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特点,即保留着石头的那种天然美,天然造型,循石造型,因材施艺。霍去病墓雕刻用的全部是花岗岩材料。

唐代雕塑:

(1)唐三彩。

(2)昭陵六骏。

宋代雕塑:因为宋代不比唐代强盛,国力衰败,艺术家们经受挫折,对个种人情世故认识更为深刻,所以雕塑作品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人性的刻画非常深刻。

明代雕塑:毛泽东说,明朝只有两个会当皇帝,一个是朱元璋,一个就是朱棣。如,朱棣建立故宫、武当山,里边就有很多雕塑,也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2、宗教雕塑:

(1)中国的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四大石窟的艺术特点: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规模、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容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以壁画、泥塑著称。

甘肃的麦积山石窟:也是以泥塑著称。

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以壮观的石刻闻名。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家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皇窟”的美誉。也以壮观的石刻闻名。

补充:四川重庆的大足石窟也非常有名,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小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产生的原因:佛教大约在东汉时代从印度传入我国,为了利于将难懂的宗教教义变成通俗易懂,易于人们接受的东西,随着佛教的传播,从南北朝起,佛教壁画和佛像便大量产生。

 四、练习

1、认识陵墓雕塑与其代表作。

2、认识四大石窟与其代表作。

初中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学习人美课标版纸雕塑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人美课标版第六课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2.人美课标版纸雕塑隐性内容与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况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组合法、折叠法等。

教学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4册中第6节《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做的课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之雕塑的切入点,使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自己要学会做纸雕塑,做出的纸雕塑最好能与学生最熟悉的现代雕塑相吻合,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

1、导入课题:

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出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2分钟)

2、技法讲解:

(1)组合法:

教师演示——马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5分钟)

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采用了折、弯曲、切、挖?

学生答:马身、马腿、马尾都采用了折、弯曲,马脖子、马头采用切、挖,折、曲手法。

教师设问:马的哪些部位是点、哪些部位是面、哪些部位是线?

学生答:马尾、马鬃是线,马尾部的圈、马的眼睛、嘴是点,其它的是面。

教师演示组合的顺序。

教师总结:造型特点:造型富有扩张力。点线面的组合相得益彰。整体效果强烈,比较适合作为环境雕塑。

技法的应用:马的前后两个原形,既表现了马强壮的体形,也增加了造型的重量感。尾巴体现了线与点的巧妙组合,富有韵律感。马头主要表现眼睛与鼻孔,省略了其他部分,造型概括简练。(3分钟)

(2)折叠法:

教师演示——鹰的制作(可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4分钟)

教师设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学生答:采用了切、挖、卷曲、折叠法。

教师总结

造型特点:用简练的手法表现了鹰的气势。运用了折纸的方法,造型在具象的表现中体现出抽象的意味。

技法的运用:用一张开数纸对折,按图纸剪折。按此方法还可以创造很多动物造型。(1分钟)

教学评价

1.评价点

(1)是否理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2)是否基本掌握了纸立体的构成方法,能否利用构成因素设计制作一个有三度空间的富有情趣的纸雕塑作品。

(3)是否通过纸雕塑的制作,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评价方法

(1)看同学能否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业中体现概括与装饰的特点。

(2)看作业是否具有立体感。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即使制作技法比较幼稚,只要体现了纸的立体造型、有创意都应鼓励。

(3)看学生在制作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研讨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

学生可按下表内容评价自己的作品、

初中美术教案【篇4】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收集材料,回顾复习

1、检查课前同学们收集和整理得有关画派的资料准备情况。

2、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3、引入新课:让我们各抒已见,共同走进艺术作品。

二、印象画家群体

1、印象主义的主要画家作品欣赏

莫奈《印象日出》法国塞尚《静物》法国

高更《塔希提妇女》法国凡高《向日葵》荷兰

2、拓展其他画家:通过作品欣赏和教师讲解,简单答介绍四位有影响的画家: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

三、欣赏讨论

1、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④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辩驳。

四、总结归纳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1、引入图片欣赏

2、回顾回答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生欣赏印象主义主要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2、了解印象主义其他画家及作品。

各小组进行即兴演讲:学生分别选择作品,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析、比较、回答。

完成作业:一篇短文或列举作品。

初中美术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师:这是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总结: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授:了解借物寓意: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

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看书《蔬果图》(吴让之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画家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兰花图:看课件、书活动一: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出示王冕的《墨梅图》活动二: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出示齐白石的《家雀》。

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欣赏国画作品:了解用墨方法:泼墨法、破墨法、没骨法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体会花鸟画的“借物寓意”。活动三:体验与练习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初中美术教案【篇6】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从贺卡的整体外形上来考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 区别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初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第1课时)

区别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了解山水画发展的概况。(第2课时)

对工笔花鸟精细逼真的写实与写意花鸟水墨酣畅的意境美的理解。(第1课时)

教师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好相关的。风景名胜照片1~2张。

1.投影显示麻雀的照片,工笔画麻雀的艺术形象,写意画麻雀的艺术形象,请学生的讨论观察后讨论三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笔墨中的自然于真实的自然于真实的自然。笔墨中的自然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了画家对艺术美的追求。

2.播放画家在绘制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录像,强化学生对两种技法的感知效果,讨论画家在不同技法创作活动中的情绪状态,画面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哦作画主体。

工笔花鸟画:是用笔工整细节明澈入微,用极细腻的笔触逼真地描绘花鸟。

写意花鸟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摒弃物象的细枝末节,大胆地概括、提炼、夸张物象的形神,用豪放简练的笔墨加以表现;它要求画家落笔准确,得心应手,意到笔随,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

欣赏《写生珍禽图》、《墨葡萄图》、《荷花小鸟》、《竹石图》,四个学习小组各选一幅画并结合所收集资料进行讨论。讨论它们是哪一种表现技法、画面构图、内容、艺术效果,并选代表在班级中交流。

1. 《写生珍禽图》逼真精细地画出自然中的禽鸟龟虫等物,你佩服吗?你能画出吗?你怎样做才能最终画出来?

2. 从《墨葡萄图》中,你能体味到徐渭晚年的心态吗?

3. 《荷花小鸟》图中有哪些形象组成?画上题款“八大山人”四字看似“哭之”又似“笑之”,你能领悟朱耷的为人及性格吗?

4.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竹比石的墨色浓,为什么?你对瘦劲的竹和石有何视觉感受?

重点语:黄筌重视写生,并养了许多鸟,观察它们的动态,以便把鸟的形态状貌画得逼真生动,羽毛、翅翼、嘴爪刻画的质感很强,动态结构准确生动,自然真实。

水墨写意画画境平淡、自然、天真多趣。欣赏这些画,一方面观赏画家笔墨布局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透过视觉形象去窥见形象画家借自然之物所蕴含的人的精神气质的人格美,品味画家的意境所在。

1.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有何区别?

2.说说《写生珍禽图》的技法特点和艺术效果。

3.谈谈对《墨葡萄图》、《荷花小鸟》、《竹石图》的感受。

1.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花鸟画作品写一篇赏析短文。

2.你喜欢什么样的鸟?请画出它。请你为保护鸟类出个好主意。

1.江苏是我国山水园林、名胜古迹高度集中的省份,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湖光山色。

2.你游览过祖国哪些名山大川?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

1.投影显示,本地风景名胜照片,并出示教师据之所作的一幅山水画,通过比较讨论如下问题:

a、照片中的景与画中的景有什么不同?

b、照片中的景属何种美?画中的景又属何种美?

余音:景是现实,画是艺术。景是现实美,画是艺术美,现实美较之艺术美有无与伦比的丰富性,但缺乏艺术美的高度集中和高度理想性,所以才有“西湖风景美如画”。

散点透视即透视没有固定的视点,视向,视域,取景作画的局限于视点、视向的束缚。

2.比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倪赞《幽涧寒松图》,讨论两幅山水画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余音:青绿山水画属中国画中工笔重彩画范畴之内的画种,是把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性颜料涂在经过勾皴的山峰与坡脚形成主色调,使山水处于浓郁的青翠之中。

水墨山水画的水墨为主进行勾、皴、擦、染、点来表现山石树木等,其中包括用不同的.植物颜料渲染的设色山水画。

3.通过画家创作青绿山水的水墨山水的录像,强化学生对这两种山水画的感知效果。

4.分组讨论《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清凉环翠图》、《淮扬洁秋图》。对它们的技法特征,画面布局,艺术效果畅谈自己的感受,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并交代山水画发展的简要脉络,作者的师承关系,画家轶闻趣事等,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品味我国古代山水画杰作。

1.《溪山行旅图》与《富春山居图》主要区别是什么?

2.《清凉环翠图》表现的是何方水土?你知道该地现在变成了什么状况?

余音:宋初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师,写实为本,画家作画讲理法,布局严谨,使山水画更加浓厚而生气韵。元朝绘画主流是以表现性为特征的文人画兴起,他们追求绘画的文学性,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1.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艺术美的表现有何不同?

2.北宋的绘画在谁的直接参与下有了很大发展?他们的绘画称做什么绘画?

3.元代的山水画更注重表现什么?他们的绘画称做什么绘画?

1.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一幅写一篇赏析短文。

2.你喜欢哪一个地方的风光?能画出来吗?请你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出个好主意。

初中美术教案【篇7】

教学目的:

通过笔筒造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方形或圆形的废包装盒,并折开研究其展开的图形,领悟盒子设计成型的过程。

2、备好白板纸、胶水、颜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师备演示用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让学生观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笔筒”,并说说笔筒的形状和功能。

二、教师对课本上的作品作简要的分析:形状、组合特点、色彩图案的美化组合。

三、教师讲解设计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虑要制作的整体形状及辅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画出整体造型设计草图,主体设计后,还须要设计好小的附件。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各部件。

四、学生作业:

根据整体设计,画出各部件的展开图,按图剪折并粘合成笔简“零件”,待第二节组装。

第二节

一、在第一节课粘合好的.“零件”上,画上装饰纹样。

二、设色涂色。

设色方法有两种:

1、以两种复色色彩配置,要讲究明度的差别,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对比强烈的原色、间色。形成鲜艳活泼的美。如以线条装饰,则要注意线的疏密粗细排列的形式美,不宜变化太多。

三、组装粘合完成。

四、讲评。

春节礼品(记忆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绘丰富多彩、造型优美的“春节礼品”。巩固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2、用记忆手法表现物象,提高儿童绘画能力。

课前准备:

回忆春节时家中的礼品,考虑选择哪些礼品作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漫谈春节最快乐的一件事。

2、过节前,各自家里有什么准备工作?

二、新课:

观赏课本中的彩图和学生作品,请2—3名学生谈谈他们家中有特色的春节礼物,以引导全体学生抓住特色,共同记忆思考。

三、示范:

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三五件能表现春节气氛,又能大小配合适当,便于处理画面构图的礼品作为绘画对象。

2、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色彩。

3、教师小结:色彩的运用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以蓝、绿等冷色调的原色、间色、复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调更突出、鲜艳、明快。

四、学生作业:

以各自家里备办的春节礼品为题材,选择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礼品,画一幅色彩画。

五、讲评。

初中美术教案【篇8】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1、检查课前同学们收集和整理得有关画派的资料准备情况。

2、拓展其他画家:通过作品欣赏和教师讲解,简单答介绍四位有影响的画家: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

1、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2、回顾回答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生欣赏印象主义主要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2、了解印象主义其他画家及作品。

学生分析、比较、回答。

初中美术教案【篇9】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工艺瓷器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教法

学法

欣赏、讲解、评述、临写、展示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二、图片欣赏、分析归纳

1、青花瓷: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青瓷: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2、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3、宋代的五大名窑即:

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4、景德镇窑青花瓷。《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

三、总结:略

四、拓展

了解敦煌瓷器,我国文物的保护现状。

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学生听讲、欣赏。

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学生比较不同瓷器的结构特点。

欣赏五大名窑瓷器,归纳各自的特点。

学生欣赏,适当穿插相应历史故事讲解。

初中美术教案内容


依据教学要求,授课前老师必须备好教案课件,其中的内容需要老师自行完善。老师在上课时要按照教案课件进行教学。如果您需要更多有关“初中美术教案”的相关推荐,请参考下列建议。感谢您的阅读和参考!

初中美术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1、检查课前同学们收集和整理得有关画派的资料准备情况。

2、拓展其他画家:通过作品欣赏和教师讲解,简单答介绍四位有影响的画家: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

1、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2、回顾回答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生欣赏印象主义主要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2、了解印象主义其他画家及作品。

学生分析、比较、回答。

初中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什么是泥塑?

2.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

5.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

3.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5.学生本人动手制作泥塑。

6.学生兴趣高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本课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3.在欣赏民间彩塑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更加增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结,讲评

(六)、板书设计

1.泥塑的含义、分布、特点、制作方法。

2.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3.欣赏民间彩塑作品。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说说理由。

3.请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在制作泥塑过程和感受。

4.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个等级评定并给学生提出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图片展示、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一般性规律,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我对本课讲解较为详细,学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也都能在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过程中做到认真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学生学习了本节后能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感受。本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我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并进行现场演示,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初中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培养发现、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阐述工艺美术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们之间关系,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工艺美术品。

课前准备:布置一个工艺美术展览室,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观看录像——发现

观看工艺美术的录像(有音乐无解说词)后,师:“刚才看到的属于美术的哪一大类?”学:“工艺美术”。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工艺美术的特点》”(多媒体投影屏展示)

三、学生自学——探索

师:“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研究是什么?(屏幕展示)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答案。”学生看书自学后回答:“是实用和美观。”“实用具体指方便、舒适、安全;美观指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屏幕展示)师:很对,由于技艺专业知识较强,本课不作研究,今天,我们着重了解美观中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这四个方面。”

四、课件、实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变化,采用了动画、3dmax立体造型、360度旋转形式,画面有趣、生动;教师精选实物分别给予说明。学生感受深刻。

五、参观展览——鉴赏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工艺美术品(全班分8小组、4小组设计“文具盒”,另4小组设计“丹阳黄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艺美术的特点,创意新颖,不能抄袭。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并展示单线勾勒的简易设计图。同学们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览,在鉴赏众多工艺美术品的同时,启发产生了将要设计的工艺品的形状。

六、小组讨论——创造

小组在观看展览的基础上,展开热烈的讨论、争论、创造思维不断交流,启发。

七、大组发言——创造、启迪

小组代表上讲台发言,谈自己的创意指导思想,谈具体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设计,由于同一内容有4个小组发言,大家的创造设想又进一步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颖的设想,巧妙而奇异的构思,不时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有的代表在发言中说“同组其他人还有更精彩的设想,不能局限于代表发言,而应让他们自由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八、教师小结——理论、激励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的创造设想可以通过课后书面作业的形式交来。下面我们请大家观看两组工艺美术精品,一组是由我校校友,现深圳大学美术系李亦文主任制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铲等实用工艺,一组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吕存的乱针绣,即正则绣,是美术大师吕凤子传授流传下来的,远看就是一幅油画,近看是用交错的彩线绣出来的,是一种陈设工艺。工艺美术范围很广,凡是以实用或陈设为目的,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的物质产品都是工艺美术。一件好的工艺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并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初中美术教案 篇4

初中美术《静物-改画法》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静物-改画法》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进门时每人抽取一张卡片,根据卡片的颜色,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组。让学生拿出课前要求带的一个静物,本组同学根据组内物品,自行摆出一组静物,学生摆好后,教师点出今天课题。

(二)直观感知

1.梵高《向日葵》原作欣赏。

出示梵高经典作品《向日葵》,并提问学生“画面里都画了什么?”“都用了哪些色彩?” 2.改画法作品展示。

教师给小组分发图片,分别是改变梵高《向日葵》原作色调、色相、纯度、色彩对比等某些方面的作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拿到的这幅作品与梵高的原作有哪些方面不同,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教师揭晓答案,总结画法。

3.水粉静物写生展示讲解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师摆的静物的图片,并拿出教师水粉静物写生的范画,在小组间传阅,并让学生说一说,与实物有什么差别,并由范画引入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

在黑板上贴上水粉纸,给学生边示范边讲解画法和步骤。①单色水粉起型和明暗关系 ②由暗到亮依次覆盖颜色 ③整体调整,点高光 ④制作完稿(三)巩固提高

学生可根据各自水平和兴趣,在改画和水粉写生之间,任选一种方式进行练习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主题:我是小画家 2.方式

自评: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优点以及有待进步的地方 互评:相互评价彼此作品,互评用色、构图、造型上的优点。

师评: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加以肯定的基础上,从色彩和造型等方面给予点评,对优秀的作品提出表扬。

3.把学生的作品拍照收入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袋。(五)小结拓展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让同学课下可以改变一些大师作品,课上我们可以一起欣赏。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静物画?【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静物画,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这种物体(如花卉、蔬果、器皿、书册、食品和餐具等等)必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使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都能达到高度表现,总的谐和,能传达出物象内在的感情。

2.怎样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表现出真诚的关心,如果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信任教师,则肯定会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调皮的学生就要经常谈话,督促他改进缺点。对于不善言谈和性格孤僻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书信和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语言要幽默,委婉,含蓄。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

初中美术《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手掌,请学生猜字。师:老师的手心里写着一个字,我想请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字? 师:你们真聪明。对了这个就是象形文字中的“门”字,在古代单扇门为户,两扇相并才是门。顺势引出课题《门》。

(二)欣赏门,直观感知

1.提问:你都见过哪些材料制作的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木质、铁、竹子。2.欣赏中国传统门的图片,提问:门的形状主要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拱形、方形和圆形。(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1.出示北京四合院大门,请找出门的各部分结构? ——门头、门楣、门槛、门枕石、门框、门扇 2.深入学习门的装饰。

(1)对比分析,认识门的装饰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色彩:北方采用红黄色调。南方采用黑白灰文雅色调。装饰方法:雕刻、彩绘和镶嵌。

中国门饰一般以雕刻为主,北方以彩绘木雕为主,南方则以浮雕和镂空雕为主。(2)学习雕刻彩绘门的装饰特点 A.装饰的内容:

提问:刚刚看到的门上都有哪些图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装饰的内容有几何图形或线条、人物、动物、花鸟等。人们通常会用蝙蝠象征幸福;用牡丹、玉兰花代表富贵;用寿字或者桃子来寓意长寿;用葫芦、葡萄、石榴代表多子多孙;在花瓶上面插上月季花代表“四季平安”。

B.装饰的形式: 提问:门上的纹样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门饰的形式主要是对称、图案的重复排列。(3)学习镶嵌门饰的装饰特点 A.门钉:出示北京**城门图。

B.门钹:出示各种门的图片。我们家的门上都有把手,古代的人门上也有,叫门钹。C.门簪:在门框的上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构件。造型像古代女人头上的发簪,有两枚也有四枚或者更多。

D.门枕石:课件展示门枕石图片,你们猜猜这门枕石有什么作用?(加固作用)为了让开门关门时大门不会摇晃,门枕石可以强固门框的作用。因为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而且还是区别家族地位的标志。

(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谈一谈感受与想法:欣赏了这么多的门,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将哪些元素画进你的作品中?门的形状和纹样你会什么想法呢? 2.布置作业:用各种各样的线为横店影视城的围墙设计一扇具有传统风格的门。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播放音乐,课件图片循环播放。3.作业展评。

(1)展示方式:让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围墙上。

(2)评价角度:在我眼中,你们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在你的眼中,这么多的门哪一幅作品设计得最出色?哪一幅最具特色?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3)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方式进行。(五)回忆探索,小结拓展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如何保护传承传统门饰建筑。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课重点内容并请学生在课下了解西方门饰特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成?【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台阶、房屋、屋顶。

2.列举几种美术教学方法,并且说明其作用?【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教学方法:

示范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更积极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讨论法——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练习和实践指导法——可使学生通过练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进一步提高要求,发展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及创作能力。

情境法——再现视觉直观性,易于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激起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比较法——对比分析中,更容易的掌握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

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指导法——学生发生角色的转变,在一种新的角色体验活动中,增加对一些事实、规则或情感、情绪的认识,并以此获得一些相关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和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初中美术《墨与彩的韵味》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墨与彩的韵味》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众多绘画用具中挑选出中国画的用具。初步感知传统绘画,并强调中国画是用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从而引出课题——《墨与彩的韵味》(二)直观感知

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作品《天堂小鸟》及吴昌硕作品《寿桃》,并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由、水墨淋漓。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吴昌硕先生是如何来表现寿桃的,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分析。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墨色相容。水墨画的特点:水、墨、色交融变化,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三)具体分析

1.展示吴冠中的作品《天堂小鸟》,引导学生观赏并尝试用水墨在纸上随意涂抹,感受水墨的特点,并思考问题:纸张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水在其中起着什么作用?墨色先后涂抹的效果有何不同?这幅画中的效果是怎样画出来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生宣纸有晕染的效果,水分可以产生墨色的变化,墨色与颜色相融产生的效果。

2.教师继续展示一幅水墨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并提问画中的表现手法相同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画中用到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技法,分别是破墨法、破色法。其中破墨法包括浓破淡、淡破浓,破色法包括色破墨、墨破色。

(四)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表现技法,学生实践练习浓破淡:先着淡墨,再用浓墨破

淡破浓:先着干浓墨,在其未干时,再用淡墨破 色破墨:先着墨,在其未干时,用色破 墨破色:先着色,在其未干时,用墨破(五)实践展评

1.教师布置作业,用几种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表现内容不限,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分组作画,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2.学生展示作品并从用笔、用墨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六)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课下搜集并欣赏墨色相容的作品。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你设置的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节课我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也正是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分别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韵味”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感受中国水墨画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掌握中国画的表现技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巧妙的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正确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初步掌握以破墨法为主要墨法,并以抽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审美素养,从而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你怎样运用教学评价?【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教学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美术课程当中的学生作品评价更为重要。但也不要因此误以为美术教学评价仅发生在教学结束,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实施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评价的:

首先是针对与学生的每一次互动,我都会做出一定的正面回应和以鼓励为主的总述评价,避免出现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不理睬的尴尬局面,由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评价方式上我也尽可能做到多样化,比如我主要采用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等;其次是在美术课堂上特有的学生作品展示环节,该环节当中我采用了美术课程标准提倡的执行评价方法,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具体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作品,不仅要肯定学生的优点更要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最后我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在评价语言的运用上也经过了再三斟酌,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让学生觉得自己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让学生觉得美术课不仅仅是有趣,更多的是自主和身心的愉悦。

初中美术《用画笔触摸细节》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用画笔触摸细节》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教师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仔细比较能发现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同样是树叶,看似一样的树叶自身的结构与形体都各不相同,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美,生活中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去观察——一起学习《用画笔触摸细节》

(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教师展示《血衣》作品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画中描绘了什么?着力描绘了哪些细节?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着力刻画人物姿态与人物形象。

教师继续提问,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细节是作品中的“灵魂”,没有了他作品就会失去精神力度,艺术感染力也会趋于平淡。

(三)具体分析,细节表现

教师展示《手》《衣服》《速写》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中运用了怎样的线条来表现细节的?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线条表现细节的能力很强,可以描绘空间与形体,可以勾勒轮廓,捕捉动态,还可以表现色调、质感和明暗关系。线条的方向和粗细还能产生运动感。

(四)教师示范,实践展评 1.教师示范各种线条的表现方法

2.学生运用线条的表现方法描绘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进行自评、师评、互评(注:线条疏密、质感等)(五)课后拓展,小结作业

1.回顾本课重难点(线条的表现方法)2.尝试运用色彩表现细节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常见的素描构图方法有哪些?(列举5个)【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均衡式构图、弧线形构图、L形构图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结构化】 【参考答案】 ①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③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

④教具的演示,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虽然是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师:这是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总结: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授:了解借物寓意: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

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看书《蔬果图》(吴让之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画家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兰花图:看课件、书活动一: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出示王冕的《墨梅图》活动二: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再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出示齐白石的《家雀》。

根据所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幅画的寓意。欣赏国画作品:了解用墨方法:泼墨法、破墨法、没骨法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

出示师的两幅写意荷花作品。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用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体会花鸟画的“借物寓意”。活动三:体验与练习

运用所学内容,画一幅花卉或蔬果写意画,注意表达出情趣。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初中美术教案 篇6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篇一

中学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徒手画校园》的素描,连续着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美丽的西湖》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初二《西湖的美景》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水彩画。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学们陶醉与西湖美景的同时介绍水彩画就特别适合表现西湖这种淡雅、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湖的由来吗?”带着西湖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西湖的诗词,特别介绍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着苏东坡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西湖特色菜——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的由来”让学生在进入水彩画的学习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__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初一中国画《鸟语花香》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篇二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平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平、和平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平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又一阵地。

3、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在美术课上的平等和每个人的价值。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几点。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基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初中美术教师反思篇三

《春》是人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扉页的“欣赏?评述”课。本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体和表现手法,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根据本课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认真备课,上课。做到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课堂情境精心设计。课后,我对这一课作了总结和归纳,找出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一、以人文为切入点,用人文的知识,人文的态度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因此,欣赏《春》时,我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要把它放到它赖以产生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探究、了解意大利的地理状况,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风俗,以及波提切利的成长经历,用人文知识带动学生进一步解读《春》这件美术作品。同时,在人文知识的探究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认识美术对生活的特殊贡献,形成学生对待祖国优秀美术传统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正确的人文态度、进而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集体式”讨论,通过“求异性”达到相互启发和学习的目的。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集体式”讨论,通过“求异性”达到相互启发和学习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其中讨论法是自主学习型教学的代表,学生在集体学习和讨论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节课提出的问题有:

1、画面内容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题材是什么?

3、画面上的人物象征和寓意是什么?波提切利采用了怎样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4、透过人物神态能体会出什么样的更深层的含义?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5、我们如何来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呢?

6、联系当今社会,你想说些什么?

通过上述问题,把知识设计成学习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构建知识,活化学习。同时也强化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在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及时对学生的讨论作出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肯定和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学习成长的欢乐。以此唤起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不足之处及改正措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评述,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只作探究状,人云亦云,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对这一小部分同学要进一步给与关注,找出他们自身的闪光点,鼓励、肯定,充分在兴趣上做文章,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争取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型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不够张弛有度。要适时做好引导,以控制好课堂节奏。

三、教师自身也要加大学习力度,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四、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让他们也有基本的欣赏美术作品的常识,即使随即看到一幅作品,也有基本的正确的评论常识。

初中美术教案 篇7

初中美术父亲教案

引言: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表达力的学科,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父亲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之一,他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介绍一份初中美术父亲教案,帮助父亲们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孩子的艺术发展。

一、认识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 美术教育的意义: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美术教育的价值:培养孩子对美的欣赏能力,增强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支持。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

1. 参观艺术展览: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各种艺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2. 学习艺术史知识: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艺术纪录片来学习艺术史知识,让孩子了解艺术家的传世之作和艺术发展的历程。

3. 制定艺术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的艺术计划,包括去公园写生、学习素描、绘制油画等。

三、与孩子一起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

1. 色彩学习:与孩子一起学习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和色彩运用,可以通过调色板、颜料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2. 素描技巧:教授孩子基本的素描技巧,如线条的运用、阴影的表现等。可以通过复制静物、人物肖像等进行练习。

3. 水彩画技巧:教授孩子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水彩的混合、渐变、湿画与干画的运用等。可以通过绘制风景、花卉等进行实践。

四、鼓励孩子进行艺术创作

1. 提供艺术材料和工具:为孩子准备绘画纸、颜料、画笔等艺术材料和工具,供孩子随时进行艺术创作。

2. 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完成一幅作品时,父亲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孩子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3. 父子合作创作:父亲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五、展示孩子的艺术作品

1. 举办家庭艺术展:在家中的一角,搭建一个简单的艺术展览空间,展示孩子的作品,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观赏和交流。

2. 学校艺术展演: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展演活动,展示孩子的作品,给予他们分享和交流的机会。

六、与孩子进行艺术对话与反馈

1. 对话:与孩子一起欣赏和讨论艺术作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促进父子之间的艺术对话。

2. 反馈:对孩子的作品给予真诚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孩子勇于表达和创新。

结语:本教案旨在帮助父亲们在孩子的美术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成长和综合素质提供支持。通过与孩子一起学习和创作,父亲们可以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并共同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初中美术教案 篇8

初中美术面试教案

【第1部分:教师资格证教案面试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

注:1.教师资格证面试时,提供的是一张空白的b5试卷,不是表格教案。写教案的时间是20分钟,所以教案的每个部分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2.写教案时,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也不要在教案纸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部分: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计划:中国民间艺术

艺术】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课计划:中国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展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形式,了解民间艺术的艺术特点,了解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艺术的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明确并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特征,民间艺术的造型和审美特征,是

让学生明白热爱民间艺术的关键。

2.开展民间艺术传统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定义民间艺术?”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这两部分

内容理论性强,也有一些专业术语。

教学过程:

一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有人说过:民族就是世界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2.学生解释、比较和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为每组选择一名解说员,讲解该类作品的特点,本组学生会做补充,一一做。

3.教师同时投影和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的讲解,总结民间艺术(板书)的三大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教; ②平率

真实、随意、大方; ③温暖夸张,象征意义。

在此链接中,有必要对各类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风格和功能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用木版色套印在纸上的绘画。用来驱除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美化环境,营造节日喜庆、欢乐的气氛。在我国长期的社会活动中,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民间节日经过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

它是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画武士、在门上贴门画的习俗,历代都没有衰落。

全国各地都有年画,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本土风格。最著名的是北方的杨柳青青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雕刻精美,画质细腻,色彩艳丽,善于运用符号、寓意和夸张等艺术观念,

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和谐典雅,

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细腻,色彩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风格优美,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风筝:起源于我国较早,最早见于南北朝有记载。开始用于传递信件,唐代后演变为玩具

。加上竹笛和丝弦,风声如风筝,故名风筝。风筝是一种将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集运动与娱乐于一体的艺术品。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都是著名的风筝产地。民间玩具:是一种民间艺术。劳动人民用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成长,

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了劳动人民自身的审美情趣,包含了

劳动人民的思想、理想、愿望和热爱。是儿童培养审美和民风的教具。

据说老虎是百兽之王,可以用老虎的威力驱散一切邪恶和善良。此外,“虎头虎脑”、“虎还活着”等

是人们对儿童健康的隐喻和表达。出于这种渴望和期待,民间玩具中以老虎为题材的作品也不少。

在形状上,老虎的眼睛和锋利的牙齿经常被突出显示它的威猛和邪恶的一面。同时,老虎还饰以吉祥花草,以彰显其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在鞋、枕头、围裙、袜底、鞋垫、钱包、香包等小物件上。这些刺绣图案大多是对生活的热爱、追求的隐喻。爱情,还有祈求子孙后代幸福长寿的意义。如前所述,民间美的图案多为传统的寓言符号,如鱼、蝴蝶、鸟、鼠等植物,常用于形容女性。

“鱼戏荷花”、“蝶恋花”是男女爱情的隐喻。

编织: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编织的种类繁多,美观大方,实用又结实

。编织产品可分为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榈编和葵花编六类。产品可分为篮子、盘子、座椅、篮子、箱包、帽子、鞋子、玩具等。

构思精巧,结构合理,织法巧妙多变,你可以领略这些蕴含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手工艺之美

剪纸:是最流行的艺术风格。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就用金银箔、彩绢切花鸟,贴在庙宇上作装饰。后来发展为节日,用彩纸剪成各种花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门楣上作装饰。民间剪纸

是表意的,注重构图的完整性和造型手法的保形特性。画面简洁凝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和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很精彩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的特点是粗犷、豪放、造型简洁,而南方的特点是构图繁茂、细腻、美观。

剪纸内容非常丰富,普遍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图案除了用于窗花、挂花等烘托节日气氛外,还可以作为刺绣的“图案”。

这反映了它在生活中的用途。实用性。

3。欣赏拓展,实际操作 1. 教师投影剪纸过程 2. 学生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3.评价学生的表现 解释、协作和创造能力

4.本课小结

民间艺术的成就,丰富和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熏陶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影响一个民族

部落。民间艺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其中大部分是美化自身、美化生产生活物品、美化生活环境。因此,有利于社会发展。今天,了解这种文化形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将具有深远的意义。积极影响。意义。

5.安排课后思考题

想想你家乡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类型,有哪些艺术特色?

【第三部分:初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墙面装饰》教案】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墙面装饰》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小壁饰的各种形式,学会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和设计。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和实际操作学习如何制作小壁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注意提高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重重难教学

【重点】

初步掌握小墙饰的制作方法;

p>

【难点】

结合所学的风景和山水画,设计出符合室内环境的创意墙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与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纸、麻绳、彩纸、瓦楞纸、海纸、纹路、稻草、纽扣等。

V.教学过程 (1) 新课介绍

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室内空间,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另一张是室内空间的图片。

装饰,并提问:

同学们,这两张图的室内空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结论是什么?

学生直观对比回答,老师总结:装修在生活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壁饰在家居装修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p> 老师自然引出了话题——“墙面装饰”。 (2) 直观感受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情的小墙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触摸。

老师:这些小墙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师生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纸、粮食、稻草、羊毛、

纽扣等。

教师展示变形夸张的静物、风景、动物等生活中常见图案组成的小墙饰,

提问:从这些装饰品中,你能看出这是什么生活吗?它是如何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场景,拓展想象,适当夸大形状和颜色。

初中美术教案精华


每位教师需事先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内容设计上要不断完善。教案是确保教师个性化服务有效的保证,那么如何才能撰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我们经过仔细筛选为您推荐一篇优秀的“初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您会喜欢,欢迎分享!

初中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单色版画是通过制版与印刷手法完成的,是复数性的间接型绘画。

2、掌握吹塑纸看版画制版与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简单的单色凸版画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色版画的欣赏方法,吹塑纸版画的制版与工艺性。

难点:正和反概念的理解,黑白灰的处理。

三、课前准备:

1、吹塑纸(木塑板)刻刀、铅笔、圆珠笔、复写纸、油墨、油磙、磨托、印纸。

2、阴、阳刻不同表现方法的范画作品数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单色版画和套色版色两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区别?

生答:一类是单色的,一类是多种颜色的。

师总结:一种颜色的版画叫单色版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单色版色。

(二)单色版画的特点

单色版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观察,(现场印一张)。

问学生:喜欢这幅作品吗?很多学生举手表示喜欢,我可以满足每个同学的愿望,当场再印一张。

问学生:如果是绘画作品,能这样做吗?显然不能。

师总结:版画具有复数性的特点。

(三)阴刻和阳刻

出示两幅阴刻和阳刻作品,让学生观察有何不同、阳刻是白地黑线、阴刻是黑地白线。有许多作品是用阴阳刻相结合的方法。

(四)单色版画的工具材料

吹塑纸、木塑板(还可以木版、石膏板、实物版等)。

印纸(图画纸、宣纸)拷贝纸、铅笔、圆珠笔、复写纸、胶、油墨、蘑托等。

(五)制作方法

1、设计画稿:构思、画出示构图,注意黑白布局、画出与作品等大的构图、画稿是版画制作的重要前提。

2、过稿:用拷贝纸拷贝、复写纸写到预先备好的版上。

3、制版:吹塑纸可用圆珠笔刻出形象、木塑板以刻为主。注意线条质量,该圆即圆、该方即方。

4、涂色:用油磙把调好的油墨均匀地涂到版上。

5、拓印:铺上纸后,用木蘑托均匀画圆压擦。

6、装裱:一幅版画印好后、在作品下方的边衬上可用铅笔签上作品题目,作者姓名,创作时间等。

(六)欣赏中外优秀版画作品

好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效果,画面单纯、质朴、明快醒目,

(七)学生制作

学生以组为单位,每小组确定一个主题,制作版画。

(八)学生展示、讨论、评价作品

造型是否合理,具独创性,点、线、面布局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是否正确。

初中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如何策划校园活动。

了解怎样结合校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

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

教学重点

如何应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找准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策划的结合点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整体艺术策划的能力。

教学准备

纸板、聚苯黏合剂、束扎用铁丝、绳子、水彩、水粉颜色、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周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让我们班来策划一次活动,我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吗?板书课题: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二、新授

在课前我们已经以艺术节为例,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艺术节的策划知识,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的?生答:专业书、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访谈。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共同献计献策,以出示题板的方式回答问题,比比谁的方案秀:

(一)艺术节策划方案将涉及哪些的环节?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题板,看哪一组同学想

到的详细:(活动时间、地点、目的、各种宣传和准备、内容安排、活动进程、部门分工、费用预算、负责组织人员等等)

(二)艺术节的内容有哪些?开幕式、集体表演、歌舞晚会、朗诵会、猜谜大赛、绘画比赛、演讲天地、游戏比赛、图书大餐、颁奖晚会……

(三)这么多的活动,应该有哪方面的准备?同学们出示:场地的租用、人员的安排、

舞台的设计、服装、道具、器材、宣传品、美术材料、奖品等等。

(四)要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学校后勤部、器材室、团委、歌舞团、演出公司、美术公司、赞助单位等。策划活动的确是一个即复杂又综合的过程。

(五)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美术这种视觉形式来传达?学生讨论:策划图、策划方案、舞台布置、宣传品:如海报、吉祥物、会标、纪念册、请柬、节目单、面具、签到册、标语等等。老师总结:看来,美术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好的艺术设计将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获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们把校园活动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研究,我们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策划的内容?

用大屏幕显示策划图的绘制方法、流程图、路线图、鸟瞰图、卡通图、图表加说明的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说明各自的特点。

如流程图主要显示机构设置或表达活动流程;路线图主要显示各地点的顺序;鸟瞰图是俯视的直观效果;图表加说明更使策划图文并茂,清楚明了。

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图统一和谐:可利用几个明度相近的色块作背景或用线条、文字或图标分割或组织成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乱。

三、作业

以组为单位,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方案,可用手绘或电脑等方法。评选标准:紧扣主题;设计整体、新颖、多样;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四、总结

各组展示作品,集体评价,按标准选出秀的方案。

老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策划活动及策划的环节,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使我们对美术与生活有了更全新、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多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思想,创造生活。

五、评价

这是一节与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索学习,是同学们主动把美术学习变成文化实践的过程。老师要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把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跨学科学习,理解共通的原理,发展综合实践的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初中美术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尝试掌握人物泥塑的基本技法,把握人物动态与神态进行主题创作,把握特定雕塑主题与表现形式语言选择之间的组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掌握小泥塑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并制作小泥塑。

创作时,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意图大胆采取取舍。

1、提问:我们生活的环境(校园、社区、城市)中,主要雕塑作品及特点是什么?

2、对敦煌城雕反弹琵琶的分析。

3、分析比较P8页雕塑的神态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分析作品《梳》,

1、你认为艺术家所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身份?

2、人物的表情、动态表现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小结: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动态、神态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三、了解工具材料。

通过课件和课本中的图片认识工具,教师准备的实物供学生认识和体会感受。

1、雕塑包含两种制作方法,即“雕”与“塑”。

初中美术教案 篇5

既然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交流和学生自我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授方法单一,教授内容比较枯燥的问题。通常,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基本上遵循的是“教师对绘画原则的讲解——学生练习”这样的一个过程。然而,我们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难免缺乏一些生气。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授,还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授的内容更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从实践和生活中学习和发展。

(2)美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激发。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灵性与大自然充分融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还要促进学生的美感和情操的陶冶。当前初中生的课业还是比较繁重的,对于美术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因此,美术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一堂课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3)美术教师缺乏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具有创造性,也要教师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美术教师存在着对美术教学缺乏激情,在教学的准备上不做精心的设计和构思,一味地照教材生搬硬套,更不用谈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了。

初中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这节课属于综合课,不仅要进行标志的欣赏,还要进行标志的设计。由于学生对标志了解较少,缺乏热情,所以在上这节课时首先考虑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给学生及如何呈现问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他们熟悉的标志,增强他们的熟悉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作出好的创意。所以为了解决这点我让学生参阅大量的成功标志案例,分析它们的独到之处,特别是设计是的巧妙构思。这个过程让学生自主分析用自己的知识限度的去了解标志,然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设计标志。对于课上学生较好的作品及时加以展出、应用。以加强对学习成果的肯定,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和欣赏各种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特点、表现形式。

2、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的制作简单的标志。

教学重点: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及方法。

教学难点:标志设计的创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肯德基”标志。(学生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1、这是什么?

2、看到图形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这个图形代表了一个形象,代表了一个商品的品牌,我们通常把它

叫做商标,是标志的一种。此外,我们还看到“麦当劳”、李宁牌运动服及其他的商标。

(2)提问:除我们经常看到的商标外,你还看到或收集到什么标志?

学生参看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回答。

总结:交通标志、公益标志、企业标志……

(二)新授:

(1)了解标志的含义及表现方法:

1、提问:夏镇二中学校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学生思考回答,并解释含义。

总结:夏镇二中学校的标志有一定的含义,那是不是每个标志都有一定的意义呢?

2、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收集的标志(教师挂出标志)然后告诉我。

①这是什么标志?

②有什么含义?

③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板书。

(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探究标志的含义及设计者的巧妙构思,从而触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2)了解标志的特点:

1、让学生观察图例并提问:

①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用我们现在所知的形象而不在上面画鸡腿、汉堡包的形象?

为什么李宁服装品牌上面不画李宁的形象而用拼音字母“L”的变形?

学生思考回答。

②为什么“麦当劳”要把“M”加一变形?李宁牌要把“L”加以变形?你觉得哪一种形象好看?

学生思考回答。

③标志的主题和形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标志特点:简洁、优美、有一定的含义。

(3)了解标志设计的方法:

这样简明、直观构思巧妙的标志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标志。 本校第六届校园艺术节设计标志。

初中美术教案 篇7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多作品的直观比较,找到不同流派作品的基本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比较,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异同进行简要的表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尝试从题材、色彩、用笔等方面入手,对作品差异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它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运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收集材料,回顾复习

1、检查课前同学们收集和整理得有关画派的资料准备情况。

2、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3、引入新课:让我们各抒已见,共同走进艺术作品。

二、印象画家群体

1、印象主义的主要画家作品欣赏

莫奈《印象日出》法国塞尚《静物》法国

高更《塔希提妇女》法国凡高《向日葵》荷兰

2、拓展其他画家:通过作品欣赏和教师讲解,简单答介绍四位有影响的画家:马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

三、欣赏讨论

1、评论印象画派各画家的绘画作品。

在引导的同时,对有不同意见者,多予以鼓励,引导其发表自己的见解。

2、修拉、凡高、塞尚、高更等的作品欣赏。客观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作品,剖析印象画派的基本特点,领会画家和作品的特色;

②鼓励学生灵活地对生活中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感受和表达;

③生动的语言,合理的逻辑;

④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辩驳。

四、总结归纳

印象主义绘画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与解放,它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对绘画性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丰富、更自由,更具绘画特点,并由此引发了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形成。

1、引入图片欣赏

2、回顾回答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1、学生欣赏印象主义主要画家的作品及特点。

2、了解印象主义其他画家及作品。

各小组进行即兴演讲:学生分别选择作品,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析、比较、回答。

完成作业:一篇短文或列举作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美业开业祝福语42条

美业开业祝福语 02-28

春游的心情说说(58条)

春天出游的句子 春天美景的句子 02-28

初中毕业感言范例

初中毕业感言 初中毕业感言100字 12-30

三八妇女节贺卡妈妈祝福语精选

三八妇女节妈妈祝福语 02-28

2024第二学期大班班务总结实用

第二学期大班班务总结 学期大班班务总结 02-28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必备九篇)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02-28

三八妇女节火爆短句精选(46条)

三八妇女节短句 02-28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 12-22

2024纪检部工作计划集合五篇

纪检部工作计划 02-28

2024优秀幼儿演讲稿

优秀幼儿演讲稿 幼儿演讲稿 02-28

结婚时间久了的文案句子53句

结婚时间句子 02-2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