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2.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借助多媒体教学,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3.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及诗中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的哲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即“孤篇盖全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二)作品介绍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要求学生在欣赏配乐朗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问题: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要点: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生,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五、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说:“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诗真艳诗,才真绝才也。”第一部分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景色,以明月的渐渐升起为中心,紧扣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最终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为下面的对景抒情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写江月永照,引发生命短暂;用明月常圆,引发人间常别。通过景与情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月圆人难圆的感叹。最后一部分,主要用月照、春归、花落、雾漫、月残来引发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这里,景与情相互烘染,离别之苦显得更加浓重。

2.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为了让诗句生动形象,诗中多处用了比喻。如“月照花林皆似霰”,写花林好像披上一层霰雪。这个比喻的妙处是,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而且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了有机的联系。“空里流霜不觉飞”,写空中,是抬头仰望所见。这里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不过,在比喻的方法上又有了变化;上句是明喻,这句是暗喻。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虽则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觉得它像霜那样“飞”,这就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送”、“待”两字,则是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落月摇晴满江树”,则是运用了双关修辞。“摇晴” 双 关“摇情”,如同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个双关的“晴”字,正写出了游子思妇相思不得相见的苦情。此外,诗中有许多写景之句,实际上是通过暗示手法抒写相思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光不度”,暗示情不变;“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等等,都使人与物、情与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最后,烘托和铺垫手法的运用,也值得读者注意。第一部分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江伴月,月伴花,把“春江花月夜”自然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这首春的颂歌又反衬着春的忧愁。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宇宙永恒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这种慨叹,以其意味深长的哲理对诗的情调进一步铺陈了感伤的气氛。然后推出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情思哀愁。这是诗的精华、高潮部分。然而,它的形成与诗人层层铺垫、步步烘托有关。汇细流而成江海。读者的欣赏正好沿波讨源,渐入佳境,随步步烘托而达高潮。

3.语言优美自然,韵律婉转。

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韵,首句入韵。对仗工整平仄相间,加上顶真与反复的运用,推动了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相互联系而又不断变化的画面与思绪,从而使语言清新流畅,顿挫悠扬,琅琅上口,连绵不绝。

思考练习题

一.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二.如何看待这首诗的思想价值。

三.分析这首诗的烘托与铺垫手法。

四.找出诗中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五.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附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2

课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 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音乐教案《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 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如幻,悲凉而又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于象外,宁静而又清纯;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穿越与打动,一切世俗的丑陋与鄙俗都在诗意的的光泽中消融;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慢慢的浸润这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任情感汇集成河流,千年不息,一直流到宇宙的那一端…….这就是《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大爱与大美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去共同感受这份优雅与华美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朗诵视频,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课文的朗诵视频)

2、欣赏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诗歌美、画面美、声音美。那你们也来有感情的读一读,怎么样?在读的时候,希望大家能沉浸到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中,并尝试着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来个自我陶醉式的朗读。

3、由学生推荐两位同学朗读。

4、分组齐读。

5、这首诗是山水诗?哲理诗?还是爱情诗?

明确:前八句写景,后八句阐发哲理,后二十句抒情,抒情部分前十句写思妇怀人,后八句写游子思乡。

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分组讨论:按内容分为四组品味和赏析诗句,可以整体说,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两句,或者就个别用词炼字来谈。

明确要求:赏景要抓住意象,分析意境;析理要明确观点,谈谈自己见解,结合以往古诗文谈谈体会;明情要分析形象,弄清景和情之间关系。

(一)、学生赏析诗歌的景物美

1出示诗歌前八句(幻灯字幕)。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我们请一位同学描绘一下他根据诗文所想象的画面吧。

4、问:这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那些意象?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短语概括一下)

讨论明确:春、江、花、月、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他笔下的春江花月夜是如此的幽美恬静、澄澈空明。(板书)

(二)、学生体会诗的哲理美

1、导: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诗人想到了什么呢?(幻灯字幕)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问:本段引发出怎样的人生哲理问题?(学生展示想象作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诗人想到了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江月总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江水还是年年川流不息,苍天不老,然而生命短暂,作者似乎颇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触,感叹人生易老、感叹人生苦短。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他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有限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而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作者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一种欣慰,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充盈着热烈与达观。

(三)学生赏析诗的情感美

1,导:如此良宵,如此美景,人生能得几回逢?然而诗人的笔触由大自然景色又转到了人生图像,展示下半篇的(幻灯)字幕。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重点赏析“思妇怀远”片段。(幻灯)品味:“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里思妇的绵绵情思。它令我们想到??????

明确: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分析:卷不去,拂还来的动作动作细节,生动的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而鱼雁又无法传递情思,愁苦倍增。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_。

4、最后八句写游子思归,通过什么来烘托的?

明确: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5、赏析: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明确: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渲染了他的孤寂,加深了他的乡思。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四、小结:

诗人把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渲染得空灵而又朦胧,把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情怀抒写得深挚而缠绵。对人生、宇宙奥秘的思索表达得深邃而邈远。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春江花月(景)

幻灯展示春江花月夜宇宙人生(理)完美融合

思妇游子(情)

五、作业:

全篇向我们展示了春的温情、江的奔放、花的娇美、月的朦胧、夜的静谧。其中“月”乃诗之魂。综观全文,从月生为起始,到明月高悬,再到月斜,最后以落月作结,“月”乃诗中情景兼容之物。古典诗词中,月似乎成了人生命情怀的一种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照松间”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

你知道的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的诗句有哪些?试找出一些来。并结合整首诗分析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并概括该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般情感寄寓。

例:1、游子征夫思乡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2、女子相思怀远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3、离愁别绪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4、怀古伤今之情: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

5、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

六、在乐曲声中结束。

板书

江、赏景-----寂静幽美

花、析理-----哀而不伤

月、明情-----哀伤悲凉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3)作者对宇宙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诱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明确:在诗人看来,人生是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总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日月共存。所以,张若虚在这里,面对明月与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有所感慨。但和苏轼“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怅)相比,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比,却并不颓废和绝望,而是流露出了热爱人生的积极豁达情感,哀而不伤。)

(三)鉴赏诗的情感美:

(1)师导: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作者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学生自由朗诵剩余的二十句。

(2)学生朗诵。

(3)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先总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再分写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情绪。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第二层,写思妇怀远。作者是如何写思妇的无限悲苦的?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还拂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第三层,写游子想家。全体男学生诵读。

(5)男生诵读。

(6)最后这几句诗写闲潭落花,写春光欲尽,写江潭落月,除了表现春天将尽,一天将尽的意思之外,你还读出什么隐含的意思?

(明确:人生如此短暂,青春如此美丽,可思妇和游子就在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将逝,真是令人感伤之至。)

(7)引导学生分析“尽”、“复”、“沉沉”、“无限路”“摇”等字词。

(明确:人有情而江水绝情,江水滔滔向东流啊,春光快被流“尽”了,一个“尽”字真是痛心极了;人有情,而月绝情。月却又一次西斜,将要坠下去了,一个“复”字,说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吗?。“无限路”表面是写路,暗指游子遥遥无归期。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两地相思永恒。)

(四)“赏”月诵诗:

1、这首诗歌主要描绘哪些意象?

(明确:春、江、花、月、夜。)

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月是整首诗的灵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发现,诗人对宇宙的感叹,也是借助月引发出来,思妇游子的思亲怀乡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触动。所以,月在诗歌中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了。)

3、诗歌中各处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读法?

(明确:月初升迷离美妙(高亢)——月中天诗人的遐思冥想(平缓)——月西斜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伤)。)

4、自由读这首诗,读出这种美来。

四、课堂小结: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低落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五、作业:

1、搜集与“月”相关的诗句。

2、背诵全诗。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六、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3、学生描绘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七、课文译文。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6

一、教材

《大学语文》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旨在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丰富知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而《春江花月夜》是文学欣赏里很重要的一首诗歌,它选自上篇的第二单元,生命之悟单元,是唐初张若虚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它融美景、美理、美情与一体,让我们不但欣赏到美景,感觉人世间的真情,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进行深思。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而且通过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会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欣赏诗歌基本上只是从感性上来欣赏,还停留在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习惯于听老师讲,所以要改变他们原有的固有的模式,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的意识。让他们欣赏诗歌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三、目标分析:

主要完成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诗的欣赏讲解,掌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能力目标:训练同学们进入诗歌的意境,说出诗歌的美妙之处,锻炼同学们领悟诗歌韵味的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情感目标:通过本诗的讲解,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全人类;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等情感。

四、教法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歌,它带有一点淡淡哀愁的离别愁绪。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板块,

即“听读?朗读?品赏?迁移”。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诵读法、欣赏法、发现法、情境法、讨论质疑法。

诵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音乐美。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本诗的美景,美理,美情。

情境法:再现诗歌的情境,走进诗歌的意境。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比方说此诗中月亮的变化,此诗月亮与其它诗歌的月亮有何异同。

讨论质疑法:就一些评论和问题进行讨论和质疑,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学法分析:

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板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

1、自主学习法。自己诵读,自己欣赏本文,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作点评。

2、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六、教学过程:

将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这首诗歌的教学任务。

1、引入新课(让同学们听):先欣赏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再听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旨在营造一种优美的气氛。

2、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读与品):让同学们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及原因,并感受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3、欣赏此诗(让同学们品与说):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怎么来欣赏诗歌和怎么样走进诗歌的意境,然后根据同学们刚才整体的感知来谈每一部分的内容与自己的感受。老师作点评与深化。旨在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落实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4、讨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说)。针对前人对此诗的相反的评价,我们来讨论,并适当的设置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来引起同学们的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型,拓宽他们的思路。

5、板书设计:(见说课课件)

七、教学延伸:

1、本文最重要的意象是“月”,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月”的文章和诗歌,总结一下它们的特点,并说明一下“月”这个意象有哪些含义,想想为什么中国文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月亮。还有“江水”和“落花”这俩个意象,有哪些含义。教学延伸旨在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综合欣赏,发现它们中的相似点。提高同学们的欣赏水平。

2、欣赏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并谈谈《望月怀远》与《春江花月夜》有何异同。旨在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怎么样来欣赏诗歌。并让他们找出异同,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欣赏水平。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4、深刻领悟诗中抒发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和体现的宇宙与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纯洁情感,真、善、美精神的追求。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有关“月”的诗句。月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诗人们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月引发哲理思考。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二、学法指导: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明确:朗读、想象和联想、意象分析等。

三、作者简介(教材注释)

四、学生依据课文注音自由诵读。

五、教师范读。(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和配乐)

六、学生朗读(齐声朗读与个别诵读相结合)

七、思考探究:(投影展示问题)

1、通观全诗,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

明确:月。写月的诗句最多。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

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3、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样的?

明确:全诗围绕月的变化这样一条时间线索,写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妇怀人、游子梦乡、梦醒后的情韵几方面内容。诗情从高亢逐渐平缓,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梦醒后的孤寂。结尾情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八、赏析活动:学生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

教师及时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诗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

相思愁情(情)

十、拓展练习(作业):

学生搜集诗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诗歌意象

拓展阅读: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明月高悬,见证悲欢离合。在这春江花月夜的奇幻佳境中,在这玲珑透彻的诗情画意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缠绵悱恻的相思深情,亦或是对宇宙人生的深刻哲思。

开篇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轮明月随潮涌起,景像壮观。一个“生”字给明月和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丛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蒙上一层洁白的雪。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进入一个纯净的世界,诗人神思飞跃,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奥秘。“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似,明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悬挂中天,像在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江水急流,奔腾远去,江月有恨,流水无情。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写思妇对离人怀念。诗人把“月”拟人化,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无奈、愁怅和迷惘。也就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看江面,鱼儿深水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涟漪。“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思夫音讯——该又凭添了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光,更是浪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与落寞,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洒,天各一方,浓重的乡思与离情,伴着残月,洒落在清光迷漫的江边……“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的写景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叟”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与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和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隐藏在恍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

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几个意象来写,又以月为主,是整篇的脉搏,像一条生命线,通贯上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高楼、镜台、砧石,分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以淡寓浓,用水墨勾勒,又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山水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音乐的节奏强烈而优美,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极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既含蕴、隽永,又宛转优美。它是一曲春江花月夜,也是一曲“孤篇盖全唐”的千古绝唱。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8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下面是这首诗的音乐课堂教案!

1、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来源、乐曲结构,掌握作品的表现方法。

2、使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形象等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春江花月夜》根据一首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全曲共分十段,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作品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本课着重对“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渔歌唱晚”、“欸乃归舟”及“尾声”五个段落进行赏析。通过对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意境和音乐表现内容,了解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一、导入:出示富阳文人郁达夫的一首诗词,请学生为这首诗词配乐。

家在严陵滩下住,

秦时风物晋山川。

二、作品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传抄本,至今已流传了128年。后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改名为《浔阳琵琶》。20世纪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为十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

夕阳西下,忽然寺庙里隐隐约约传来了……

1、欣赏:

引子——分别用什么乐器来模拟鼓声和钟声?

2、分析:引子是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用弹跳、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阵阵低沉的鼓声。箫和古筝奏出的波音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

(二)主题赏析:

2、设问:——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这种意境?

4归纳;

旋律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琵琶、二胡、古筝、洞箫齐奏的音色协调一致,富有典雅的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使用鱼咬尾使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的美丽景致。末尾由洞箫吹奏的婉转呜咽的旋律导入了深远的意

(三)花影层台:

1、教师导语:我们把眼光从远处收回看看近处的江面上发生了什么?

此段音乐中节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项变化最明显?

琵琶突然弹出了四个作移位模进的短句,急促而热烈,描写了花枝弄影、香飘春江的情景。

1、教师导语:正当我们看着眼前的花影有点眼花缭乱时,忽然远处传来了阵阵的……循着声音向远处望去,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整段音乐的情绪是否一致?为此段取一个标题

2、分析:远处白帆点点,渔歌飘渺由远而近。箫的领奏与琵琶、木鱼的伴奏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齐奏,又如船上众人应声和唱,渔民怡然自得的神情隐约可见。这一段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

设问: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乐器的数量有何变化?

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2、分析: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破水、浪花飞溅、百舟竟归的热闹场面。

4、分析:音乐渐弱渐慢,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安详,使人沉静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

四、乐曲的艺术特征:

a、远与近的描绘、动与静的画面、情与景的交融。

设问:各段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画面,结尾旋律相同,这有何道理?

分析:这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不同段落中出现新的因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结尾处相同,在变化对比中寻求统一,深化了音乐表现内容。

总结;乐曲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的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这首曲子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同样这种美也浸透在中国传统的诗词、绘画、书法、舞蹈当中。 请举出在诗词、绘画、书法、舞蹈中有关描写“春江”的例子。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9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一、导语设计:

在一个春天晴朗的夜晚,你置身一人来到美丽的江边,你的头顶上就有一轮硕大的明月……接着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自然引出张若虚在《春江花明月》这首诗里也写了月。那么,他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思呢?直接进入课文。

对《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千古美文,我们一定要用心去读、去品。那么,同学们让我们抛开一切,用心灵去倾听诗人的心声。(分组诵读)

1.读了这首诗,作者融入的是怎样的情感?

3.再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

1.当月亮随波而生时诗人看到了哪些美景?

2.前十句写了一种很美的画面,能否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绝美的画面?

3.这十句写景的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诗句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幅美景的特点?

1.置身于如此空明纯净、澄澈寥廓的美景,所以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张若虚先想到什么?

明确:想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2. 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

大地的? 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但是江月年年相似,一个样子。

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只看见长江东流水。

3.古人都喜欢探寻宇宙人生的奥秘,许多诗句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几句的感情,请大家看投影。下面我们来看看?

(学生讨论探究并比较张若虚的宇宙人生哲理与曹植、阮籍等人的有什么不同? 讨论有人说张若虚为什么“哀而不伤”?

4.如果说诗歌的前十句作者描绘了澄澈空明的美景,那么这六句写的是什么?

1. 作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沉浸在似水年华的体认中,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对人生的思索,有时空的无限遐想到生命的无限,表现一种深沉而寥廓的宇宙意识;但是毕竟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因此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全诗转入另一重境界。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何种感情呢?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这种情感呢?

3. 既是相思之愁,那么是说在思念谁呢?

4. 妇思是如何思念游子的呢?能否就你有感触的诗句作赏析?

5. 游子是如何思念妇思的呢?能否就你有感触的诗句作赏析?

课堂总结《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美在诗歌和谐婉转的韵律,美在春江月夜迷人的景色,美在思想深邃的哲理,美在缠绵浓郁的离情,更美在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

(学生质疑,把课文说理部分引向学生生活体验,学以致用。

比较阅读:

春江花月夜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中美景。

3、缘景明情,把握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景、理、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的时候,心中总是会产生无限遐想,也自然会想到一些与月相关的诗句,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诗人们总是对月亮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月亮情结”。

1、思乡怀亲之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清幽雅致之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凄清孤苦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时空永恒之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师: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板书课题、作者

二、诗歌美读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意境。

2、学生齐读

三、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

﹙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

1、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意象?明确:月。

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

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

指名读

3、紧扣“月”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

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

示例:看,那春江潮涨,潮水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浩茫茫一片仿佛与大海相连。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江面上,随着洪波翻涌冉冉升起。顿时,万顷江波之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莹莹。江水宛然前行,环绕着一处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弥漫在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散发出圣洁的光芒。这时,天空中飘洒、飞舞的流霜,沙滩上洁白、柔软的细沙都与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4、教师小结:诗人用月光统摄群象,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最后将笔墨凝聚在了一轮明月之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泽柔和、幽美深远的春江月夜图。

﹙二﹚领悟“月之理”

1、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乐,请一名学生朗诵本节。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教师总结:

他们都感慨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三)鉴赏“月之情”

教师导: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长明不衰,好像是因为它在等待什么人。“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子、思妇?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这轮明月也表现得极为多情。

1、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及“落月摇情满江树”。

2、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1)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2)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更甚。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3、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

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

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

4、教师小结: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5、朗读最后20句。

四、再读全诗。

五、课堂结束语:

诗人张若虚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在时间线索上,诗人也以月为纽带,整幅画卷按照月亮初生、高悬、西斜、落下的顺序徐徐展开。月亮落下有再升起来的时候,诗人通过月落、月升的循环往复给我们传达一个“永恒”的讯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景、理、情的永恒之美,并促使我们在纯净、空灵、迷朦的月色中不断地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愿同学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编辑推荐

走月亮教案范本十二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让优秀的教案为教师的授课注入新的灵感和力量。立刻开始阅读下面的内容了解更多关于“走月亮教案”的信息,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会为您提供优质的内容!

走月亮教案 篇1

一、生字组词

淘táo(淘洗、淘米、淘气)

牵qiān(牵挂)(牵制)(魂牵梦绕)

鹅é(鹅掌、鹅蛋、鹅毛)

卵luǎn(鸟卵、鸡卵、孵卵)

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

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

填tiá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

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

稼jià(庄稼、稼穑、庄稼汉)

俗sú(俗语、俗气、庸俗)

跃yuè(跃进、飞跃、龙腾虎跃)

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

萄tá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

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

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

二、多音字

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客)

假jià(放假)jiǎ(假如)

三、近义词

柔和—柔软 风俗—习俗 满意—满足

浇灌—灌溉 招待—款待

四、反义词

明亮—昏暗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

五、理解词语

洱海:名,在云南。

淘洗: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加水搅动,或放在水里簸动,使除去杂质。

运载:装载和运送。

坑坑洼洼: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

浇灌:浇水灌溉。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闪闪烁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奇妙: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六、词语搭配

(高高)的点苍山 (细细)的溪水

(灰白色)的鹅卵石 (新鲜)的花瓣

(月光闪闪)的溪岸 (月影团团)的果园

(美丽)的月亮 (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七、词语扩展

AABB式词语: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整整齐齐 圆圆满满 顺顺当当 简简单单

八、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走月亮教案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生:好听)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走月亮》(板书课题7《走月亮》)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上节课老师看你们读得那么投入,我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愿不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呀?(生:愿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生听读课文,想象画面。师范读)慢慢的睁开你们的眼睛,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生谈感受:我觉得这篇课文很美;我认为这篇课文写的很温暖;太美丽了;我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别深;我感受到了快乐……)嗯,你们说的可真棒!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来体会它的美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感悟美丽)。

在柔和的月光下,这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与你的小伙伴来分享吧。(学生分小组交流,师走入组中倾听,相机提出问题帮学生理解内容)

谁第一个带我们去感悟它的美?(学生汇报):

(1)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出示小黑板)师:你为什么觉得它吸引你?生:月亮圆圆的发出柔和的光,把一切事物照得特别美丽。师:这么祥和的山村月夜应该怎样读呢?生:声音应洪亮,大点声。师:是需要大声读吗?生:应该温柔点,小点声。师:你们自己试一试吧。(学生自己试读,指名读)师:谁还想读?想一想这月光还有可能照亮什么地方?生:有可能照亮荷塘;有可能照亮小溪;有可能照亮草地……师:多美呀,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生: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妈妈拉着我就像美丽的月亮拉着小星星;我感到了他们的母女深情)师:说得可真不错,你能再读读吗?生读这一段。师:自己再读一读,看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生自读)师:谁愿意给老师和同学们再读读?(学生读)师:文中还有没有吸引你的地方?

(3)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生:卵石间有很多小水塘,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紧紧地抱着月亮,好像妈妈抱着我一样)师:多温暖呀!那这句话“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是怎么感受的?生:溪水在流动,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在秋风的吹拂下漂到了溪水上空,随着溪水飘啊飘,月光洒在溪水里,溪水流动月光也跟着动)师:这迷人的夜晚,动听的旋律,读读它蕴含的感情吧!生读文

(4)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句话:“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你能体会到什么?(生:白天和妈妈在一起,晚上还和妈妈一起去走月亮,很快乐)又有同学提到了倒数第二自然段,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这诗情画意的文章,把我们带入了爱的天堂,到处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让我们再一次细细品读课文吧!(学生读全文,指名读文)师:读完这篇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呀?(生:妈妈,我爱你!妈妈我也想和你一起去走月亮;妈妈我们之间的母子情最深……)师适时地给以表扬

三、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你的“采蜜集”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教学反思:我今天执教的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7课《走月亮》的第二课时。这组单元的主题是感悟真情。真情是一种自然生命的洋溢,真情从不解释,从不喧哗。这里的真情有三个方面即乡情、亲情、友情。这篇课文反映的就是亲情,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形式表现出来,文章不仅描写的意境美,情感也真。因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哪儿美,怎么美”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意识到了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但却没能走得扎实。

在学生谈论听教师范读后的.感受时,有一个引领点我却给忽视了。当时有的同学谈到了这篇文章写得美,还有的同学提到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深。如果借此就往下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意境美,哪些地方体现了母女情深,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会使学生们很快投入进去,调动积极性。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也会有明确的目的,体会的会更深;而在实际教学时我给学生放了一个大问题: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体会它的美吧!学生读文后在组内交流漫无目的,只是找出了自己认为很美的语句,并没有如我想的那样在谈自己的体会,为此浪费了时间,效果也不佳。在汇报时并没有采用小组汇报,互相补充,而是个人汇报,比较零散。虽然那些重点语句学生们都提到了,但我在引导他们感悟时,比较粗糙,并没有咬文嚼字去使学生深入领会。比如: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学生谈到了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环抱着月亮。这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这个“抱”字,可我就这样结束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的重要性没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互相质疑的积极性没能开发出来,致使小组合作失去了意义,课堂氛围没能调动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把每一步都走扎实,使语文课丰富起来!

走月亮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

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课件出示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 (课件出示6、7、8)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件出示9)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课件出示17)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 做小船 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课件出示19)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板书设计:

走月亮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并能熟练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并配上音乐《弯弯的月亮》。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文章内容随着朗读滚动着显示在屏幕上。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4、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

三、品读课文

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重点的语句。)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问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流着”一词用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一句。

②“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省略号表示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

仿写:那么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生答:排比

那么你能否用走过…走过…走过…造一个句呢?

3、带着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反复出现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线索。

5、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四、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你的“摘录本”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五、作业

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时刻?同桌之间讲一讲,之后再用笔写下来,字数三百字左右。

【教学总结】

《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主题单元--明月单元的一片精讲课文。这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深沉。首先,反复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而且此句反复出现,流畅的将作者走月亮到溪边、果园、庄稼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串联了起来,让文本结构清晰而完整。其次,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如“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林间的大道和小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不仅增强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教学本课,我将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放在了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认识排比句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上,放在了层层质疑中,明了文章布局谋篇上,放在了合作小组利用“读、画、议、展”的方法进行文本阅读和理解上。课堂教学如预设的一样,让我欣喜。

本课教学设计我预计了四个环节。一是初读课文,对前置性字词学习予以复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我和阿妈走月亮去了溪边,果园,还有许多的地方。第三个环节:以探究点“我和阿妈每到一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统领组织同学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明确内容,展开小组间的竞赛,对学习成果予以汇报,随机穿插优美句段的朗读指导,让孩子在美读中感受夜晚月光照耀下田间地头的美景,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愉快幸福心情。第四个环节:巧设疑问“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一点都没用,下次编入课本干脆取了它吧?”让孩子在争辩中明了交代事件的文章一开头必须写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这样文章才能完美。在孩子对“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试读、赛读中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在情感晕染中认识排比的修辞手法,明白这种手法的好处。能仿写排比句。巧设疑问“我们聊课文中没有涉及的那几个自然段是什么?能不能也不要他们,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孩子在发现,争辩中明白这样的反复不但将几个板块有机的串联起来,文章结构完整,行文流畅,而且让我们也感受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时幸福、快乐的心情!整节课按照预设有条不紊的展开,尤其是关键句段的感情诵读,巧设疑问需要激活的思维和培养的能力都让我欣喜。反思本课,成功之处有两点:

一、备课深研了教材,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并对文章可以给予学生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了有效的把握。

本班孩子小组合组意识和能力都较弱,但是对于优美文章绘声绘色的朗读却很神往。《走月亮》文本内容不但语句优美适合指导朗读,而且结构明快有特点,修辞手法使用一目了然,故而适合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朗读训练和写文章搭架子意识树立。因此,课堂中孩子兴味盎然,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教师敢于放手学生,组织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间汇报比赛,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参与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小组长能组织成员指令清楚的采用读文、找句段勾画,互相讨论争辩达成共识,展示汇报不慌不忙,质疑补充有条不紊,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生本理念得到了体现。但同时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不能忙于课前后进生的家庭作业检查与评价而忽视了学科组长的课前培训,以至于合作学习中小组长作用发挥有些滞后,教师挨组学习方式的培训和指导,影响了自己对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引导和对学困生关注与点拨。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对小组长,学科组长坚持不懈的培训,需要在小组文化建设,评价激励机制的持续跟进。

走月亮教案 篇4

今天参加了“全国协作区中小学新课标再学习暨课堂展示会”,天津红桥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张树林老师的一节课,让与会的老师们很受感动。

张老师身体较胖,带眼镜,60多岁,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原因,步履蹒跚。在上课之前,张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不断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孩子与文本对话,自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通过这节课,老师们看一下,怎么来训练孩子们的字词语句,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

部分课堂实录:

师:起立,向老师们问好。

生:老师们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走月亮》(板书课题)

三个字,什么意思?谁能勇敢地说一说?

生:在月亮下走着

师:很好!谁能说得更全面一些?

生:我在月亮下走着。

生:我和阿妈在月亮下走着。

生:我和阿妈在皎洁的月亮下走着。

……

教师引导:怎样走?

生:……在月光下漫步。

师:太好了!为他鼓掌!

作者有什么心情?

生:愉快、高兴、快乐……(学生说了很多)

师:作者为什么愉快?

学生说不出来。

教师引导:作者在哪儿走?

生:故乡

师:为故乡的爱,为故乡儿自豪!

你能读出为为故乡的自豪和爱吗?读出声来。咱们一起跟着作者走月亮。

生读:“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师:这不是月亮升起来,而是太阳升起来了。

生:反复地读,直到读出意境来。

师: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呢?改成从天边升起来好吗?

生:学生们回答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直到有学生说出月光与湖的相互映衬。

师:月光撒在湖上,波光银银,像撒上了一把碎银子。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还在随波荡漾,美吗?

师:月亮升起来什么样啊?读出来。(又让学生们反复地读)

生:

师:此句子有特点,你发现了吗?齐读,注意体会。

生:读

师:什么特点?

生:比较容易答出来,月亮照亮了三个景点,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师:怎么用声音区分呢?(教师提醒:什么地方清晰?)

生:学上们心领神会,读的声音由小到大,读得很好!

……

找三位学生读全文。

张老师读一遍全文,下课。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张老师自始自终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各种形式的读贯穿始终,他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得好,是不是因为声音高?”生答:“不是”。“读书读得好不好,要看她是否读出了文中描绘的情景。夜晚应该是安静的,读的时候既要读出景美,又要读出月夜的静谧,声音要低缓、抒情。”

评论

听一节好课,就是一种享受。

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幸事。

好课来自积淀!  咀兰吹香

走月亮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让孩子更深刻的体会到柔和的月光下充满着无限的情意,感受到爱的存在和温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都走过什么呀?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走月亮》,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的吗?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1、再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最美?

2、小组内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

4、这么美好的夜晚,这么迷人的画面,使我们仿佛进入了爱的天堂!细细读读课文吧!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

5、问: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全班交流,体会出爱的存在、爱的和谐、爱的温暖)

6、学完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课外积累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和好段。

2、背诵课文。

走月亮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构思、激发思维

1、 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

2、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

3、 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4、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5、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路

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

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

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

2、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

3、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

4、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

(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三、自主表现、穿插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

2、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

3、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

(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四、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体验成功,改进不足。)

走月亮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想象画面说一说,体会意境美以及作者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2.总结全文,拓展思维,启发学生热爱父母,孝敬长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想象课文中描绘的景象,体会意境美。

2.体会爱的温馨。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念词语,导入新课

(出示生字卡片)

照亮满意香味灰色抱着运载温暖

2、教师导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月光照射下的农村的景色美丽极了,真是太令人向往了。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1-5自然段。

3、我和妈妈伴着鸟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走月亮,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

(巩固旧知识,导入新课。通过朗读,再次感受月色的美丽,激发学生探寻新知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我和妈妈都倒过那些地方”

2、指名反馈,教师指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第七自然段)

3、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4、教师出示句子,要学生自由读,说说体会。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1)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加点字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我和妈妈走过许多地方)

(2)教师质疑为什么到溪岸是月光闪闪,而到果园就月影团团了呢?(指名反馈:月光照到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照到果园里,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一团的)

(3)教师:是呀,我和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地方,`.我们除了可以从"走过"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省略号)

(4)引导学生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那些地方,月光照在那里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要注意和阿妈是在乡村走月亮)

5、拓展思维,如果你和妈妈在繁华的都市走月亮,又会看到怎样的一番景象,?(学生自由说一说)

6、教师小结:老师知道,在乡村走月亮和在繁华的都市走月亮就是截然不同的,现存的更多的是源自自然的美丽,乡村的月夜是那么柔和,那么静寂,而城市更多的是人工的装饰,繁华,热闹,真是歌各有千秋呀.

7、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6-8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说月夜

1、教师导:多美的月夜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赞叹:多美的夜晚呀。

2、知道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赞叹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美丽的乡村月夜说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月夜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呀,可是更令人难忘的是妈妈那双温暖的手,她拉着我走过每一个月夜,每一天。走过生命的点点滴滴。

走月亮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

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

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

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

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

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那请同学们将文章默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的意思是他们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我和阿妈手拉手在月光下散步还可以怎么说?

2.你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①:我从书上的第三小节中的这句话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观察的真仔细啊!)

预设②:书上说的——书上哪里告诉你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追问)

师:你能把这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

(ppt出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3.老师在课前也去查了“走月亮”,引出资料——中国很多的地方,大家出于对月亮的喜爱,在月明之夜,身着盛装,一起在月光下散步,欣赏风景;(出示课文插图)

4.看——我和阿妈身着盛装,在月光下走着走着……这就是——“我和阿妈走月亮”

5.那,老师想问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个机会让你和妈妈去乡下,一个非常美的地方,晚上妈妈带着你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悠闲地在月色下散步,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是什么?

预设:各种乡村的经历,目的是唤起孩子农村的经历。

6.那,我们的作者吴然,他在和阿妈走月亮的过程中,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从书中找出作者告诉我们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讲讲作者看到了什么?

预设:

①看到了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教师引导:那作者是如何描写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月亮的?(教授写作方法)

预设答: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了吗?作者不仅写自己看到的月亮,还写了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的月亮照亮的其他景物,真的是美啊。这个美,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作者使用的排比,这些景色从远处,写到近处,直接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月色 图啊。

出示相应景色PPT图片

其他看到的景色,也是用这种“看到了什么?——作者如何描写?”(从修辞、从构图等方面评价。)

②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从单个字,去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妙。)

老师引导:这是什么景色?“流”字是不是用错了?换成其他的“散”字行不行?为什么?

其次,作者听到了什么?

类似分析……

再此,作者闻到了什么?

类似分析……

最后,作者想到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在与阿妈一起走月亮的过程中,感叹了很多次。这句饱含作者情感的话是什么?

预设: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2.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叹?

预设:开心、激动、难过、悲愤……

教师引导:总之,就是心情不平静的时候。那作者是在什么心情下感慨?

预设:高兴

教师引导:为何高兴?

预设:因为和阿妈走月亮。为何和阿妈走月亮就高兴,不仅高兴,还非常高兴。

教师引导:那作者为何不断地在感叹?而且还不止一次?你觉得他可能在感叹什么?

预设:因为月色太美了,因为月色下的景色太美了,因为月色下我想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为与我一起走月亮的人是妈妈。

教师引导:所以,作者真的是单纯的在感叹月色吗?在感叹走月亮这种形式吗?

预设:并不是,是在感叹此时此刻的景色,此时此刻的心情,此时此刻的我和妈妈,此时此刻的美好。

教师总结:所以,同学们。很多时候,同样一件事情,我们在不同心情下和不同的人的陪伴下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啊。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对经常陪伴着我们的父母熟视无睹,不知道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老师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能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感受与特别的人在一起时享受到的美好时光,并将这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我想同学们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一定会觉得特别温暖。也迫不及待的想跟别人分享或者是记录下你与你最喜欢的人在一起时度过的美好时光。

请同学们以“美好时光”为主题,结合自己实际生活写一段话来分享你的快乐时光,下节课我们请同学给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和幸福。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以“美好时光”为主题,结合自己实际生活写一段话来分享你的快乐时光,下节课我们请同学给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和幸福。

走月亮教案 篇9

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们晚上月亮会出来,可是小朋友们总是很疑惑:为什么月亮总是在晚上出来呢?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月亮为什么只在晚上才会出来,幼儿园老师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月亮走”教案。


教案开始,老师先带着孩子们一起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夜晚跳舞、追逐月亮。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纷纷感叹月亮真是美丽又神秘。


接着,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用画笔在白纸上描绘月亮、星星和夜空的景象。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挥舞着画笔,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仿佛置身于一个迷人的夜晚。


然后,老师开始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月亮只在夜晚出现。老师用一个简单易懂的比喻来解释这个道理:月亮就像一个很害羞的小朋友,在白天见不到人的时候才会出来,晚上人们都睡觉了,月亮才敢露脸。


孩子们听了老师的比喻,恍然大悟,原来月亮只是害羞而已。他们纷纷表示,以后晚上一定要多看看月亮,让月亮知道我们不会吓着它。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起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这个神秘的存在在歌声中变得如此亲切和温馨。


这堂“月亮走”教案不仅生动有趣,还成功地引发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自然,更加喜欢夜晚的美好。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将受益终身。愿我们的孩子们在月亮下茁壮成长,像一轮明亮的圆月照亮自己的前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走月亮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巩固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识,自主积累词语。

2、温习、回顾《酸枣情》的倒叙手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倒叙写法的作用。

3、通过“咬文嚼字”了解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称谓,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有关月亮的知识。

4、自主阅读短文《走月亮》,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

5、开展一次介绍中秋节的语文生活,让学生《难忘的中秋节》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要求写出活动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巩固积累词语;掌握理清文章条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习作,围绕一个主题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⑴、“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都是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读音都很容易读错。

3、自我检查掌握程度,用横线标出你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

4、指名说自己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同学帮助正音。(将错误频率较高的字注上拼音反复识记。)

5、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⑵、“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听写词语。对照书本检查,将不会默写的生字在课桌上书空。

二、金钥匙。

1、出示内容:

2、指名读。

3、引导理解倒叙写法的作用。

4、思考:这片钥匙有什么作用?你还读过或看过倒叙守法的运用吗?(鼓励孩子们联想到电视剧或其他书籍中的倒叙手法。)

三、咬文嚼字。

1、自由读文。

2、指名说:人们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称谓。

3、古诗赏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其中把月亮的称谓是什么?

4、拓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月亮还有什么其它的美称。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述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本单元教材的主题。

——享受亲情

二、自主阅读。

1、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阅读短文《走月亮》,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说一说:读文后,你们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画面一: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空中,柔和的月光照亮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画面二:

一个和妈妈手牵手伴着月光在村子里散步的小男孩。

3、质疑:“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走月亮。“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再读短文。

4、集体反馈。

5、哪些句子体现了“我”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的亲情,请找出来,反复朗读

6、读一读阅读提示,品悟文法。

三、小结。

第三、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中秋节到了,中秋节的情景你一定爱记忆犹新吧。

2、谈谈有史以来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中秋节。

二、口语交际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可以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一个中秋节,要求说出过中秋节的过程;可以背诵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可以将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还可以介绍当地的一些过中秋节的风俗人情。

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听后可以质疑,并请求主人解疑。

二、习作。

1、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但是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都写在一篇作文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没有重点)

2、习作要求:

①自行选择描写的对象,可以口语交际的经过,也可以写有关中秋节的某个侧面。

②如果是记叙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不仅要写出活动的经过,还要进行适当的场面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写事情的时候,也要写到人,通过人们的言行、表情写出他们在节日里的心情、感受。

④可以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互相启发,然后再写。

3、学生作文。

4、指导修改。

5、誊写在作文本上。

走月亮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表情 地朗诵儿歌,感受诗歌中描写的意境。

2、了解月亮从初一到十五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六张月亮圆缺不同的图片。

2、课前请幼儿对月亮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课题。

有时落在山腰,又是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想把镰刀。(谜底;月亮)

二、谈话活动;“你知道的月亮”。

调动幼儿已有经验,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说一说自己以前见过的月亮是么样子的。

教师;

(1)你在哪里见过月亮?

(2)你见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将月亮进行分类,按月量的变化进行排序。

三、欣赏儿歌《看月亮》。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谈话:儿歌里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把你的发现和感受跟周围的同伴说一说。

四、学习儿歌《看月亮》。

1、幼儿看图片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再次欣赏儿歌,充分想象有月亮的夜晚。

3、鼓励幼儿和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儿歌中的内容。

走月亮教案 篇12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把画好的想象画带来。

教学赛程:

一、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问: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恰好要学习一篇有关月夜的文章—《走月亮》。(用多媒体出示课题)现在我们就来穿越时光隧道再次走进那个美好的夜晚!

二、欣赏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1、把文章中每一场景都表现出来,并配以《月光曲》的背景音乐,老师边放课件边按原文诵读。

2、问:欣赏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三、伴乐朗读,品味语言美。

1、指名逐段朗读。(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出示文字。)

2、请学生来评价,教师加以指导。

运用音乐,把学生带入一种夜晚般的意境,更自然的融入课文内容。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各种感官上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巧抓时机,激发表达欲望,让学生有感而发的谈感受,培养说话的能力。

回顾课文内容,在音乐的熏陶下,感悟优美的语言描写,在读中品味。

四、以画促学,自主探究。

1、小组交流

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些描写呢同学们都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用画表现了出来,那就在小组里展示一下吧!同时向组里同学介绍一下你都画了什么课文内容,为什么喜欢这些内容?

2、全班交流

找学生到讲台(运用实物投影仪)展画,先配图朗读一下相关课文内容,再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请其他同学评价并与展画的同学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夜景的优美,作者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与夜晚散步时所获得的无限乐趣。

五、调动情感体验,谈感受。

1、你有没有欣赏过美丽的夜景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完后可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播,其实美好的景观,美好的情感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验就会发现。

六、扩展阅读,延伸感悟。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七、小练笔。

这节课即将结束,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和想法,赶快把他写在《日积月累》的笔记本上,字数多少不限。

营造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想象力,学生画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取舍。小组内交流可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有交流的机会。全班交流也是营造语言表达的环境,是口语交际的良机。

选择与课文内容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学习,可拓展学生视野,是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和深化,使学生去实践完全的自主分析。

厚积而薄发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刚刚学完课文后,学生心里会积蓄许多感想,这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去及时行笔定会有话可写。写的过程可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

最新短跑教案(范本11篇)


导师在开始上课前需妥善备妥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如今开始准备教案课件也毫不晚。师者们要缔造出有趣的授课氛围,想必大家是否忧心编写教案课件不佳?您能在以下资料中寻觅到与您需求相关的内容“短跑教案”,请与您的好友分享这有趣的影片!

短跑教案 篇1

短跑教学主题范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2.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和爆发力;

3.培养学生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技术动作的正确性;

2.快速起步的技巧;

3.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短跑动作的基本要素;

2.起跑姿势和起跑技巧;

3.加速、维持速度和结束的技术要求。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清晰明了地展示动作规范的要素和技巧;

2.逐步演进法: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动作难度;

3.示范指导法:将指导重点和难点简单明了地讲解,帮助学生获得技能学习的突破。

五、教学过程:

1.讲解动作要素:立足、屈膝、伸腰、放肩、收腹、摆臂、踩地、提膝,体现协调性、技巧性和美感;

2.教授起跑技巧:双手合十,重心前移,用力发力,膝盖高抬,提高起跑效率,运用爆发力打破惯性;

3.训练加速技巧:快速收腹、扩胸、全力投入,高抬膝盖和提脚步数增加步幅,妥善掌控呼吸,提高短跑速度;

4.提高比赛应对能力:实际仿真比赛,让学生展现阅读比赛的能力、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准确判断选手状态、妥善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等。

六、教学总结:

学习短跑技巧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突破困难、取得成功的综合素养。短跑,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和向上的力量。在短跑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价值观,让短跑教学发挥最大效用,实现目标和价值。

短跑教案 篇2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是体能素质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其特点是短暂而强烈的爆发力和快速冲刺,是耐力、协调、力量、速度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运动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篇文章将介绍短跑的训练方法、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一、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起步训练。短跑比赛中,起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加强短跑的起步训练。可以通过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和提高起步反应速度的方式,来提升短跑起步的质量。

2.加速训练。加速是短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跑出好成绩的关键。加速训练的重点是提高运动员爆发力和加速度,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分段加速和变速跑等方式。

3.维持速度训练。维持速度训练是为了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一定的速度,提高长跑的水平。可以采用定速跑、疲劳训练等方式,帮助运动员提高耐力和心理素质,从而提高长跑的水平。

4.跨栏训练。在短跑中,清障比较常见,因此在训练中要进行跨栏训练,可以通过跨栏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反应力,为短跑比赛做好准备。

二、短跑技术要领

1.起步。短跑的起步非常关键,要注意的是要以足部着地为起点,要注意将身体向前倾斜,手臂提高并向后摆动。

2.加速。在加速阶段要注意保持膝盖抬高,手臂要向前摆动,并尽量保持头部稳定不晃动。

3.捕捉速度。在达到最大速度后要注意保持姿势稳定,注意手臂的挥动和呼吸。

4.冲过终点线。跑过终点线时要注意维持全身的紧张状态,保持手臂挥动,以便更快地冲过终点线。

三、注意事项

1.训练期间要注意身体的健康,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过度训练而导致运动损伤。

2.短跑有一定的伤害风险,因此要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鞋,避免在不平整或不适合的地形上进行训练。

3.要有正确的心态,防止过度紧张或沮丧,通过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来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

总之,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中要注意安全和正确的运动技术,同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从而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作为教练,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开展精准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成绩和更好的自我。

短跑教案 篇3

标题:短跑教案

一、导言

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项目之一,其速度和力量要求对选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个教案旨在帮助教练和运动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们的短跑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短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

2.掌握短跑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3.了解短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4.提高运动员们的短跑速度和力量。

三、教学内容

1.短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

1.1 短跑项目的分类和规则

1.2 短跑项目的培养技术要求

1.3 短跑项目的竞赛要素

2.短跑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2.1 起跑姿势和技巧

2.2 加速阶段的动作要点

2.3 冲刺阶段的动作要点

3.短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3.1 速度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3.2 力量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3.3 技术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

四、教学方法

1.讲解和示范

2.实践训练

3.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介绍短跑的重要性和训练对于提高短跑水平的必要性,激发运动员们对于学习和训练的兴趣。

2.讲解和示范

2.1 讲解短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包括短跑项目的分类和规则,培养技术要求和竞赛要素。

2.2 通过示范起跑姿势和动作要点、加速阶段的动作要点和冲刺阶段的动作要点,帮助运动员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短跑姿势和动作。

3.实践训练

3.1 进行起跑训练,包括起跑姿势的正确掌握和起跑时的爆发力训练。

3.2 进行加速训练,包括加速动作的正确掌握和加速能力的训练。

3.3 进行冲刺训练,包括冲刺姿势的正确掌握和冲刺速度的训练。

4.评价和指导

通过观察和评价运动员们的训练表现和成绩,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运动员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

六、教学评价

通过考试和比赛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评估运动员们在短跑技术和训练方法上的掌握程度和水平提高情况。

七、延伸拓展

学习和了解其他田径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扩大运动员们的运动范围,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

教学结束后,教练进行教学反思并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关于短跑教案的范文,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短跑教案 篇4

短跑教学

短跑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分支,因其高强度、高速度、高技巧、高反应等特点,备受年轻人们的青睐。然而,短跑教学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跑步技能,更需要注重跑步技巧、跑步形态、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下面就介绍一下短跑教学的相关主题:

一、正确的短跑技能

短跑技能作为短跑教学的基础,是指学生通过不断训练,掌握了腿部肌肉的弹性和爆发力,使自己的跑步速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慢慢来

当学生刚开始接触短跑时,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姿势不正确、跑步步伐不协调、呼吸不稳定等等。这时教师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耐心地进行指导,并告诉他们,学习短跑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注意力集中

学生需要在跑步时保持注意力集中,这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步伐、呼吸和姿态,确保跑得更快更稳。

3、加强锻炼

为了保证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锻炼,并有计划、有规律地让学生进行训练。

二、正确的短跑形态

在短跑教学中,正确的短跑形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更能减轻运动时对身体的损伤。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短跑形态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身体的姿态

在跑步时,学生的身体应该保持垂直平行,头部和脖子应该自然地放松下垂。双臂也应该随着跑步的节奏自然地荡起荡落,不要过分用力。

2、步幅的掌控

在短跑中,步幅的大小决定了跑步速度的快慢。因此,学生应该通过不断的训练,掌握步幅的大小和步伐的频率,使自己的跑步更加协调。

3、呼吸的掌控

在短跑时,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呼吸节奏,即快速而深入的呼吸,以保证肺活量得到有效利用。

三、心理素质的塑造

除技术和形态外,心理素质是短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短跑运动中,学生需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将荣誉和失败看得更加淡然,更加坚定走下去的决心。教师应该通过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控能力,让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

短跑教学,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辅导。通过注重技能、形态和心理素质的塑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短跑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素质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短跑教案 篇5

案例背景:在实施《新课标》、发展素质教育的这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透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学习方法上,由教师教给学生体育教学技术转变到教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畅所欲言,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创造。下面就对《短跑》的体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期望它能在《新程标》的实施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课的开始部分。

1、课堂教学常规。

(二)课的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示范,挂图展示。分组讨论,友伴组合,用心参与,共同创造。

2、跑的专门性练习。教师利用跑的专门性练习循循善诱,体会动作,使学生较快掌握动作技能。

3、采用站立式起跑,分组练习(2人组合,4人组合),听信号起跑进行练习。

4、教师纠错并做个别指导。

(三)整理放松,恢复身心。

1、放松练习。

同学们围成一圈模仿动作,身心愉悦,完全放松。

2、课的小结。

本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同学们完成技术怎样样?今后练习短跑就应注意什么?

3、布置下课资料,安排器材回收。

三、案例分析:

1、这堂《短跑》体育教学课。从上课的效果和教案编写特点明显,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其特点有三:

(1)本次课教师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创设情景,运用不同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2)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练一练,创一创,评一评,乐一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3)创设情景方法新,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把体育新课程新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新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用心性,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快速跑的潜力,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潜力。

3、教师在实施《短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必须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透过想象进行各种创编练习。教师还敢于突破传统常规。在今后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将有着更多、更好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让学生们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健康地成长。

短跑教案 篇6

短跑教案主题范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短跑的规则和基本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术;

2.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通过训练积累良好的跑步习惯和技能;

3.通过短跑的训练,锻炼学生的体魄和耐力,增强体能素质。

二、教学内容

1.短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介绍

2.短跑的动作分解和训练方法

3.短跑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

4.短跑训练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三、教学步骤

1.练习热身运动

短跑前的热身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将身体调整到运动状态,提高身体温度、加快血液循环,从而更好地进行短跑训练。热身动作一般包括四肢拉伸、脚蹬车、俯卧撑等。

2.介绍短跑技巧和规则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短跑的技巧和规则,包括起跑姿势、步伐、助跑、起步、加速、抬膝跑步姿势等。

3.分解短跑动作

教师可以将短跑动作分解为七个步骤,即起跑姿势、中间步伐、起步动作、加速动作、摆臂、大腿和抬膝。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步训练,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短跑的技巧。

4.纠正学生常见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纠正,例如:起跑时时机不对、步伐不稳、加速不足等。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跑步姿势。

5.增加短跑干货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短跑的干货,例如:如何提高跑步速度、跑步饮食的科学搭配、如何进行短跑的心理准备等,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短跑技巧。

6.进行短跑训练

在学生了解了短跑的技巧和规则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短跑训练计划,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短跑的能力和速度。

7.收尾活动

在短跑训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例如:慢跑、伸展运动等,可以缓解因运动造成的肌肉疲劳和酸痛。

四、教学效果

通过短跑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短跑姿势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体能素质和身体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短跑训练计划,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短跑的技术和规则,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表现。

短跑教案 篇7

短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短跑基本技术要领,能够正确姿势起跑及飞奔,快速完成短跑动作。

2、提高运动员爆发力,增强速度及耐力等方面的能力,使运动员在短跑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3、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识,增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

1、学习起跑、冲刺、准备发力的姿势。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进行基础训练,如防滑、引体向上、抱膝、蹲起跳等;增强跑步速度、提高心肺功能,加强训练强度。

3、训练快速运动、反应和运动的敏捷度,提高灵活性,并通过饮食和营养的平衡、充足休息等来保证身体健康。

三、教学方法

1、示范法:由教练员进行示范,让学员们观看运动的姿势和动作。

2、模仿法:让运动员模仿教练的动作姿势,进行训练。

3、分组训练法:将学员们按照能力及特点分组进行训练,增加训练的个性化。

四、教学步骤

1、训练前身体准备工作

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开展适当的韧带拉伸、柔韧性训练和热身运动。

2、教授短跑的姿势起跑及飞奔

通过分析短跑的技术要领及实际动作演练,让运动员们掌握起跑、冲刺、准备发力的姿势,并进行练习。

3、进行基础训练

进行基础训练,如防滑、引体向上、抱膝、蹲起跳等;增强跑步的速度,加强训练强度。

4、增加训练强度

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身体各个方面的能力。

5、锻炼反应力和敏捷度

通过训练快速运动、灵活性、反应和运动的敏捷度,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快速响应能力。

6、解除疲劳和恢复

进行有针对性的休息和恢复训练。

五、教学注意事项

1、请运动员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不正确的动作造成的损伤。

2、针对每位运动员的身体要求和能力,在训练时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训练细节。

3、课程的专业性和个性化应保证,在训练时,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确保基本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和提升。

六、教学心得体会

短跑技术难度较高,需要具备机敏灵活的反应和一定的爆发力,同时还需要保证良好的体质和良好的姿势动作。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每位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能力,避免安排过于困难和危险的训练,为每个学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与坚韧精神。同时,还应加强食物摄入和休息的平衡和营养,确保好运动员的健康状况,使培训的目的最终达到预期的结果。

短跑教案 篇8

体育短跑教案

引言: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激烈、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也是奥运会上备受瞩目的赛事。通过短跑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和协调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短跑训练计划,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短跑的技术要领,提升他们在短跑项目上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短跑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领。

2.掌握正确的短跑姿势和动作。

3.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和速度。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的短跑姿势和动作。

2.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1.足够的运动场地。

2.足够的跑道和标志物。

3.计时器和起跑枪。

4.教学投影仪和展示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短跑规则和技术要领的介绍(30分钟)

1.通过观看短跑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短跑项目的规则和基本知识。

2.向学生介绍短跑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姿势、腿部动作、手臂的运动以及注意事项。

第二课:短跑姿势和动作的训练(40分钟)

1.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短跑姿势,并进行示范演示。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3.通过逐渐加强训练强度和速度,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动作。

第三课:起跑训练和反应速度的提高(40分钟)

1.向学生介绍起跑姿势和动作的要领,并进行示范演示。

2.让学生进行起跑练习,着重训练他们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

3.通过不断调整起跑点的位置和练习的次数,提高学生的起跑技能和反应速度。

第四课:速度的提高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50分钟)

1.通过跑步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速度和耐力。

2.采用竞赛形式,让学生进行短跑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在比赛过程中,不仅关注个人成绩,还鼓励学生互相激励和帮助,提高整体团队表现。

第五课:总结回顾和巩固训练成果(30分钟)

1.向学生总结回顾本教案的学习内容和训练成果。

2.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3.鼓励学生继续坚持训练,保持运动习惯。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训练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短跑技术和竞技能力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设置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短跑规则和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短跑比赛,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比技,提高学生在短跑项目上的竞技能力。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教练员或运动员进行特别讲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短跑知识和技能。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短跑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领,掌握正确的短跑姿势和动作,提高反应速度、爆发力和速度,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短跑项目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短跑教案 篇9

短跑教案

主题:短跑技能的训练及发展

导语: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和身体协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教案将介绍短跑的基本技能、训练方法以及发展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短跑技能,提高自身运动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短跑项目的基本技能要求;

2. 学会正确的起步姿势和动作,提高起跑速度;

3. 训练爆发力和加速能力,提高短跑速度;

4. 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对短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短跑的基本技能要求;

2. 起步姿势和动作的正确训练;

3. 爆发力和加速能力的训练方法;

4. 短跑的发展潜力与发展规划。

三、教学过程:

1. 短跑的基本技能要求

a. 熟悉短跑的项目和规则;

b. 学生学习标准的短跑姿势与动作。

2. 起步姿势和动作的训练

a. 示范起步姿势和动作;

b. 学生逐步模仿和练习;

c. 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爆发力和加速能力的训练方法

a. 动态拉伸热身;

b. 弹跳训练提高爆发力;

c. 爬山训练提高腿部力量;

d. 启动训练提高起步速度。

4. 短跑的发展潜力与发展规划

a. 介绍短跑的职业发展潜力;

b. 培养学生对短跑的兴趣和热爱;

c. 提供相关竞赛和培训资源。

四、教学评估:

1. 理论知识测试,测试学生对短跑项目的了解;

2. 实际操作,测试学生是否能正确起步和奔跑;

3. 弹跳、爬山、启动等训练成绩的监测;

4.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

1. 田径运动场地;

2. 相关短跑器械及训练器材;

3. 录像机、相机等录制和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

六、教学扩展:

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短跑比赛;

2. 提供专业的短跑训练班或夏令营;

3. 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生物学、物理学)结合,深入探讨短跑运动的科学原理和训练方法。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对短跑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短跑的基本技能和动作,提高起跑速度和短跑速度,并培养学生对短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扩展资源和学科结合,将短跑课程拓展到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帮助学生发展潜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短跑教案 篇10

短跑是初中阶段田径教学必学的资料之一,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速度素质的体现,更是初中毕业考试必考项目。本课是短跑的第三课时,是在培养正确跑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步幅、步频的关系,到达简单、自然的跑动的目的。透过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潜力、能够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练潜力,着力体现体育教学兴趣性、互动性,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本课以途中跑技术为主要教学资料,课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既活跃了教学氛围,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还培养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建立学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本课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九年级的学生,身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必须的思考、决定、概括、参与运动等潜力。教学中,要让学生体、脑结合起来,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从而构成在运动中学、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适当的引导,安排资料要思考到这种实际状况。2、男女生的差异。课堂是不分男女生分开教学的,在课的设计上就要区分开,针对两者有不同的要求。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配合游戏的教学,尽可能发挥和表现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讨论、体验、尝试、探索技术动作。学生透过思考、讨论、尝试、探究等过程的练习,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与技巧。教师再做出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起跑的途中跑技术动作;

2、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发展学生快速反应潜力;

3、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潜力;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潜力;学生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七、难点:

自然、放松的持续最大速度进行跑动。

结合学生的实际,全面发展,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用心思维,培养学生发问、讨论、尝试、探究、练习、自评、互评潜力和创新实践潜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施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为终身体育潜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法选取:

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

透过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善于发问的习惯。

课堂上,透过老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发问,学生用心地进行讨论,让学生透过讨论解决问题,逐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透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用心思考,求异创新。

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讲解要精练、适度,示范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游戏,是学生参与度最高的项目。透过游戏教学法,到达了学生的最大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用心主动性。

每个动作的学习,都要科学、合理,透过学生的体验、尝试,从而形式了最初的概念和技术动作,为后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中,透过想、看、练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分析与评价,评价自己和他人,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

透过本课的学法,我采用“听、看、想、仿、练、学、评”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透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比较,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潜力,观察潜力和实践潜力。

九、教学准备:

篮球场一块、标志桶大4个、标志桶小40个、音响1部、口哨1个。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二、师生问好,核查人数,检查服装;

一、绕设计场地慢跑;

教法步骤:

一、教师讲解练习资料与方法;

二、体育委员与学生带领完成相结合;

三、教师带领完成第三部分;

四、教师指导。

要求:

一、练习资料清晰,要求明确;

二、练习认真、热身充分;

三、反应灵敏,动作迅速;

四、技术动作正确、到位。

难点:

自然、放松的持续最大速度进行跑动。

教法步骤:

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

二、学生体验练习、尝试解决问题;

三、分组竞赛,标志桶的距离不断调整;

四、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预设的问题;

五、学生再次进行练习,逐步解决问题,提高技术;

六、教师点评并找优秀生示范练习。

××××

▲▲▲▲

××××

二、讨论用心主动;

三、练习时带着问题练习;

四、切实要解决本节课的问题;

五、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认真练习。

一、课课练;

二、教师指导学生放松;

三、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课的资料;

四、师生再见、见习生收回器材。

二、总结及时、到位;

三、放松充分;

四、器材整理收取到位。

十一、教学反思:

(一)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度高,用心性十分高,透过游戏的方式完成了整节课的主要资料,效果比较显著,到达了预期目的。个性是在徒手操和游戏中,既发挥了学生的用心、主动、大胆创新的潜力,也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以学生为主体。

短跑教案 篇11

短跑教案

目录

第一节 教学目标 3

第二节 教学重点 4

第三节 教学难点 4

第四节 教学准备 5

第五节 教学过程 6

第六节 教学反思 9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短跑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起跑姿势、加速、维持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等。

理解短跑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禁区、领跑线、比赛起跑指令等。

掌握短跑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节奏训练等。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包括手脚的摆放、身体的倾斜角度等。

能够正确进行短跑的加速动作,包括步频、步幅以及腿部的摆动等。

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进行短跑的维持速度阶段。

能够在终点冲刺时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坚持不懈地进行短跑训练,不怕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和队友一起训练和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节 教学重点

1. 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

2. 短跑的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

第三节 教学难点

1. 如何正确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

2. 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进行短跑的维持速度阶段。

第四节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短跑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动作示范视频等。

2. 教学器材:计时器、起跑器材(起跑架和起跑器)、比赛场地等。

3. 学生活动区域:室内或室外跑道。

第五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播放短跑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短跑运动了解的情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短跑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PPT展示短跑的起点、终点和比赛场地,讲解短跑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禁区、领跑线、比赛起跑指令等。

2. 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

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解说,向学生介绍短跑的起跑姿势,包括双脚与肩同宽、脚尖触地、身体前倾等。然后,教师讲解短跑的加速动作,包括快速迈步、大幅度挥臂、高抬膝盖等。

三、动作示范与练习(30分钟)

1. 短跑的起跑姿势练习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起跑姿势的练习,组内互相观摩并指导改正。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短跑的加速动作练习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短跑的加速动作练习。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动作串联与练习(30分钟)

1. 短跑的动作串联练习

学生按照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的要求,进行动作串联练习。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的连续性。

2. 短跑的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练习

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短跑的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姿势和节奏,并鼓励他们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

五、课堂小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同时对短跑训练的要点进行总结和复习,确保学生掌握了短跑的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

第六节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施,学生对短跑的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练习,逐渐改正了一些动作不规范的问题,并能够按照起跑姿势和加速动作的要求进行连续动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学生在加速过程中未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影响了短跑的效果。因此,下一步需要继续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加强维持速度和终点冲刺的练习,同时注重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问题。

最新英语教案范本


我们今天要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英语教案”的文章。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编写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先导。阅读本文您将得到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

英语教案【篇1】

《爱莲说英语》是一篇介绍荷花的英语故事,作者是清代著名散文家曹雪芹。这篇故事讲述了爱莲者的心境,感性地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形象,并通过对语言的运用,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下面是本文关于《爱莲说英语》的主题范文。

一、爱莲者的情感

爱莲者的心境是此文的主题之一。在文中,爱莲者不仅对荷花的美丽感到陶醉,更重要的是,他对荷花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比如,他说:“我还以为它是女娲娘娘的化身呢,它就是太完美了!”这里,爱莲者将荷花与神话中的女娲娘娘相比,言下之意是荷花的美丽超越了凡人。同时,他还说:“我却恨它,恨它的自夸自艳,恨它的结结实实,点点滴滴,浓艳重姹,打扮得那么炫耀!”这里,爱莲者对荷花的憎恶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他被荷花的美丽所震撼,也觉得它太过完美,如此美妙竟与尘世间的一切相隔绝,所以他开始对自己平凡的生活感到了失落。

二、自然美的描绘

本文另一个主题是荷花的美丽描写。在文中,作者通过句子的排列,交错着对荷花的形象进行描绘。比如,“它拨开乌云,见日生光;它穿破黄昏,穿出朝霞;它含苞待放,它含笑吐声。”这里,作者通过璀璨的词语,描绘出荷花的美丽、辉煌和色彩斑斓。又如“它把清波荡漾得更清,把流岸喧哗得更妙;它用它的芳泽,实在是教我偷生出许多绮丽的梦来。”这些细节的描述,都极具生活感和情感共鸣。

三、文化的交汇

本文的最后一个主题是文化之间的交汇。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交融,表现了中西文化的互补性。比如,“它不求人类管它,它自有生机;它不分高低贵贱,不问亲疏远近,自然之道,幸甚至哉!”这里,作者运用了英语幸甚至哉的表述方式,使人不禁感叹中西文化在这篇文章中的和谐交融。

总之,《爱莲说英语》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温婉的语言,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性体验,又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温馨的关系,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互补,表达出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平凡生活的珍爱,也开启了一扇可以借语言感悟自然之美的大门。

英语教案【篇2】

教材分析:

1.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2.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关于颜色的单词,并能利用whatcolourisit进行交际。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话题之一,所以有利于学生间开展交流.

教学内容:whatcolourisit?

教学目标:

a.能听说认读单词“red/blue/green/yellow”。

b.通过用showme的指令来练习和运用有关颜色的单词

c.初步理解whatcolourisit?熟练运用句型

It's...

教学重点:词汇red/blue/green/yellow

教学难点:词汇red/blue/green/yellow,句型It's...

教具准备:各色粉笔和彩色纸片、ppt、白纸,奖品橡皮擦

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低年级阶段,才刚刚接触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为主.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英语

学习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绝大多数乐于开口说英语,但是有些单词发音不够到位,而且他们的学习往往表现为学得快,忘记的也快,这些都对老师形成了挑战.

教学过程:

Period1:

1.Revision:

师生互相问好,操练学过的句型,唱ABC歌曲

2.引入red/blue/green/brown/yellow

出示ppt,将有颜色的水果与海洋图片展示给小朋友,然后一一引出颜色的各个单词。

3.颜色辨别

每个小朋友准备水彩笔,老师说,showmered/blue/green/yellow,小朋友举起相应颜色水彩笔示意。

4.单词发音练习

通过PPT上快速闪现的不同颜色的图片,让学生快速反应,说出颜色,可以小组比赛的形式。

Period2:

1.彩图找颜色

在PPT上呈现多种颜色的图片,然后问whatcolourisit?引导小朋友一起回答。

2.颜色顺口溜

.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

画个太阳红红的,redred是红色;

画串香蕉是黄的,yellowyellow是黄色;

画片草地绿绿的,greengreen是绿色;

画片天空是蓝的,blueblue是蓝色。

.每个小朋友发一张纸,用彩笔画东西,只能用学过的四种颜色,然后用小朋友画的图片练习句型。

英语教案【篇3】

Title: Love for Lotus Flowers - An English Lesson Plan

Introdu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English lesson i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eauty and symbolism of lotus flowers through the poem "Love for Lotus Flowers" by famous Chinese poet, Bai Juyi. Students will delve into the themes of love, appreciation for na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while improving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Lesson Plan Outline:

1. Warm-up activity (15 minutes)

- Display images of lotus flowers and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what they see.

- Initiate a class discussion on lotus flowers, inviting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or knowledge about them.

- Engage students in a brainstorming session, asking them to think of words associated with lotus flowers (e.g., beauty, purity, serenity, spirituality).

2. Vocabulary building (20 minutes)

-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list of unfamiliar words from the poem, such as "petals," "pond," "bloom," "fragrant," etc.

- Explain the meanings of these words and provide relevant examples.

-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se words in their own sentences to reinforc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3.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oem "Love for Lotus Flowers" (30 minutes)

- Hand out printed copies of the English-translated poem to each student.

- Read the poem aloud as a class, emphasizing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 Provid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oet, Bai Juyi, and discuss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 Analyze the poem by discussing its themes, imagery, and emotions evoked.

4. Group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20 minutes)

-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assign roles, such as discussion facilitator, timekeeper, note-taker, etc.

- In their groups, students can discuss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oem,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themes of love and beauty, and any personal connections they might have with nature.

- Each group will present their discussions to the class, fostering active listening and promoting opportunities for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5. Creative writing activity (25 minutes)

-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or poem about their own favorite flower using some of the vocabulary words they learned.

- Encourage creativity and self-expression while guiding students to incorporate descriptive language and emotions in their writing.

- Students can share their work with the class, allowing for a fun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6. Conclusion and wrap-up (10 minutes)

- Recap the main points discussed during the less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appreciating na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 Allocate time for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or share their final thoughts on the topic.

- Provide additional resources, such as books or websites, for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more about lotus flowers or Bai Juyi's poetry.

范文(English version):

Love for Lotus Flowers

The lotus flower, resplendent in its beauty and symbolism, holds a significant place in many cultures. One such homage to this majestic flower can be found in the renowned poetry of Bai Juyi, a distinguished Chinese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In his poem, "Love for Lotus Flowers," Bai Juyi poignantly portrays the delicate, serene nature of the lotus, while weaving an exquisite tapestry of love and appreciation for both na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e poem transports us to a tranquil pond, where the lotus flower quietly blooms, unblemished by the impurities of the world. Bai Juyi's words evoke a sense of awe and reverence for the ethereal beauty of the lotus petals as they unfurl, akin to the unfolding of love itself. The poet's skillful use of metaphors allows readers to connect with the emotional depths of the lotus flower, as it represents purity and resilience amidst adversity.

The central theme of love shines through the verses, capturing the essence of both tender affection and profound admiration. The lotus flower becomes the object of Bai Juyi's affection, as he tirelessly contemplates its incomparable allure. Through his eloquence, Bai Juyi travels beyond the realm of physical beauty, delving into the timeless connection between love and nature, leaving readers inspired and introspective.

Moreover, the poem serves as a testament to the poet's reverence for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 flower blossoms, Bai Juyi skillfully parallels the transcendence of love with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The poem becomes a metaphorical tribute to the cultural legacy and wisdom that have stood the test of time.

"Love for Lotus Flowers" resonates with readers globally, transcending language barrier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Bai Juyi's masterful depiction of the lotus not only appeals to our senses but also invites us to contemplate the simple yet extraordinary moments that often go unnoticed in our fast-paced lives. It teaches us to cherish, protect, and preserve the beauty of the natural world, while undeniably acknowledging the power of love as a universal emotion.

In conclusion, "Love for Lotus Flowers" by Bai Juyi is a testament to the poet's profound ability to breathe life into words, transcending time and geography. By exploring the themes of love, na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oem allows us to connect with our shared humanity and embrace the exquisite beauty that surrounds us. Through this poetic journey, we are reminded to nurture our love for both our fellow human beings and the world we call home.

英语教案【篇4】

Title: Learning English with Ailian

Introduction:

As English has become a global language,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learn and master it effectively.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can be challenging, but it can also be fun and engaging. In this lesson plan, we will explore the theme of "Learning English with Ailian" and provide various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to make the process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Objective:

- To introduce basic English vocabulary and phrases to young learners

- To enhanc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n English

-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young learners

Materials:

- Ailian puppet

- Flashcards with English vocabulary

- Interactive videos and songs

- Whiteboard and markers

- Worksheets and coloring materials

- Interactive games (such as English bingo, memory games)

Duration: 60 minutes

Activity 1: Introduction to Ailian (15 minutes)

- Introduce Ailian, the English-speaking puppet, to the students

- Explain that Ailian is a friendly and helpful puppet who will assist the students in learning English

- Use the puppet to greet and interact with the students in English, introducing basic phrases like "Hello" and "How are you?"

- Show a short video or song featuring Ailian to engag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Activity 2: Vocabulary Building (15 minutes)

- Use flashcards to introduce and teach new English vocabulary related to everyday objects, animals, colors, and numbers

- Engage the students by showing the flashcards and asking questions like "What is this?" and "What color is this?"

- Promote active participation by encouraging the students to answer in English using complete sentences

- Use the whiteboard to write down the new vocabulary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creating a visual aid for the students

Activity 3: Engag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0 minutes)

- Play interactive videos and songs featuring Ailian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 Use the videos to introduce and practice simple dialogues, such as greetings, introducing oneself, and asking for help

-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patterns shown in the videos, creating a comfortable speaking environment

Activity 4: Read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15 minutes)

- Distribute worksheets with simple English sentenc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reading and writing

- Show the students how to correctly write the English alphabet and guide them in tracing the letters

- Assist the student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sentences on the worksheet, providing individual support and feedback when needed

- Provide coloring materials for students to decorate their worksheets once they have completed the exercises

Conclusion:

Learning English with Ailian provides young learners with an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experience. By using interactive materials, engaging activities, and a friendly puppet assistant, students can acquire basic English vocabulary and develop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boost students' 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 Let's embark on this exciting journey together with Ailian and have fun while learning English!

英语教案【篇5】

Title: Learning English with Ai Lian

Introduction:

The "Ai Lian says English" teaching program aims to inspir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by using a variety of innovative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This teaching plan will focus on the uniqu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s used by Ai Lian to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he progra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communication, and real-life application.

Theme: Immersion in English

English is a global language, and being proficient in English opens doors to various opportunities both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The immersion method is a proven technique that ensures 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 In this teaching plan, w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that create an immersiv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Lesson Plan:

1. Warm-up Activity: Tongue Twisters (15 mins)

- Engage students with fun and challenging tongue twisters to improve pronunciation and fluency.

-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peat the tongue twisters multiple times to improve articulation.

2. Vocabulary Building (20 mins)

- Introduce a list of new English words related to daily life, technology, and current affairs.

- Conduct interactive exercises like word-guessing games, matching exercises, and fill in the blanks to reinforce vocabulary retention.

- Encourage students to create sentences using the newly learned vocabulary to strengthen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3. Role-Play Activities (25 mins)

- Divide students into pairs or small groups and provide them with different scenarios.

- Give them roles such as a hotel receptionist and a tourist, a doctor and a patient, or a customer and a salesperson.

-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solely in English during the role-play, focusing o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usage, and grammatical accuracy.

- Provide feedback and corrections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4. Audiovisual Learning (20 mins)

- Show videos or play audio clips of conversations in English from real-life situations, such as interviews, travel conversations, or social gatherings.

- Encourag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observe carefully, noting down important vocabulary, phrases, and intonation patterns.

- Conduct a follow-up discussion about the video or audio clip to enhanc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5. Real-Life Application (20 mins)

- Assign a task that requires students to utiliz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a real-life context.

- For example, students may be asked to write a short email, make a phone call, or engage in a conversation with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 Provide guidance and feedback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6. Wrapping Up (15 mins)

- Recap the new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learned during the sessi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practice.

- Provide students with resources and additional materials for self-study and improvement.

Conclusion:

The "Ai Lian says English" teaching plan offers an immersive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not only enhances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builds 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 in various real-life situations. The activities, exercises, and role-plays incorporated in this plan ensure that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and engag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By following this teaching plan, students will undoubtedly develop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discover the joy of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英语教案【篇6】

Title: Season English Lesson Plan

Introduction:

The English lesson plan on the topic of seasons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vocabulary,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while providing them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eason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scribe and discuss seasonal changes, weather patterns, an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season.

Objectives:

- To introduce and develop vocabulary related to seasons

- To improve reading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 To enhance speaking and creative writing abilities

-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seasonal changes and weather patterns

- To discuss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season

Warm-up activity (10 minutes):

The teacher will start the lesson by showing pictures of different seasons on the board. Stud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identify each season and discuss how the weather and scenery change from one season to another.

Vocabulary building (15 minutes):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words related to each season lik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Stud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repeat and write down the words in their notebooks. The teacher will then explain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and provide examples of how they are used in sentences.

Reading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minutes):

The teacher will provide short texts or passages related to each season.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afterward. They will also listen to audio recordings of descriptions of each season and answer related questions. This activity will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ason.

Speaking and creative writing (30 minutes):

In pairs or small groups, students will be given a specific season to discuss. They will be encouraged to use the vocabulary words learned earlier and describe the weather, activities, and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at season. Afterward, each group will present their descriptions to the class.

To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they will be asked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eir favorite season. They should include details about why they like it, what activities they enjoy during that season, and how the weather makes them feel. The teacher will provid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Group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10 minutes):

To conclude the lesson, the teacher will lead a class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t seasons. Stud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share their favorite seasons, activities they enjoy or dislike, and reasons for their preferences. The teacher will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discussed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Conclusion:

The season English lesson plan aims to engage students in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vocabulary,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focusing on different seasons, students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but also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ing natural world around them.

英语教案【篇7】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爱莲说英语”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并理解其含义;

2、加深对爱莲的印象,了解其文化内涵;

3、掌握一些常用的英文单词和语句;

4、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爱莲说英语”的内容和积极意义;

2、理解爱莲的内涵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3、运用所学的英文单词和语句,并尝试创作新的诗歌。

三、教学素材:

1、《爱莲说英语》

2、诗歌朗诵音频

3、图片展示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爱莲说英语》这首诗歌,同时也跟老师一起听下面这段有关诗歌的介绍:

In this poem “A Lily Speaks English”, the poet Zhou Zuoren personifies the lily, allowing it to speak. The lily speaks English and introduces itself as a beautiful flower with a simple and pure character. The lily then talks about its surroundings, including the sound of the water, the birds singing, and the scent of the grass. Through this poem, the poet shows his appreciation for nature and the beauty that surrounds him.

通过这段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2、主体

a)理解诗歌内容

在学生听过老师的介绍后,要求他们再次跟着音频一起听朗读,在听过后,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b)掌握英文单词和语句

将英文单词和语句放到ppt上进行呈现,并针对新的单词和语句进行解释,将其记忆并记号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c)写作

通过观看图片,学生们思考诗歌激发了他们哪些想法,并用诗歌的格式书写出来。老师收集好后,适当选取一些朗读出来。

3、结尾

结课时,提问学生:

1)本次学习对你有何启示?

2)你已学会了哪些英语单词和语句?

3)这首诗歌有哪些值得学生们思考的深层内涵?

鼓励学生思考,尽可能地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首诗歌的意义和彻底掌握所学内容。

五、备用教案:

本教案是针对初中生所设立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阶段及人群特点进行一定的调整。

六、讲师评价:

这首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传达出一种人文情怀与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理念。同时,通过英文形式进行表达,也是一种课文背景下培养学生英语鉴赏力的好方法。通过本次授课,学生们不仅对“爱莲”这一形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和语句,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创造力,这对于今后的英语课程学习和综合能力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单词a tape, a pencil sharpener, a knife, a crayon

2.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is/that in/on the…?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 Come here. 并获得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

T: (PPT 1 显示课题)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T: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My name is May. 我的名字是May。今天由我来和你们一起学习三年级第一单元Unit 1 My school bag,现在我们就开始吧!

T: 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复习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请你看老师出示的图片,猜一猜它们都是些什么呢?(PPT 2)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What’s this?和What’s that? 你可以怎么回答呢?对了,你可以回答It’s a/an… 记住了吗?好,我们开始吧!(PPT 显示图片剪影×4,教师带领学生问答)

T: OK! Good! 你们回答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几样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地方,请你仔细看好回答老师的问题 (PPT 3显示图片,若干物品分别放在桌子上椅子上盒子里面和上面。)

T: Look! What’s that on/in the …? (PPT 3点击显现物品)

T:同学们,刚才老师是怎么样用英语来问在某处的某样东西是什么的呢?你还记得吗?对了,老师是在原来我们学过的句子后面加上了物品所在的位置。例如What’s this on the desk?是想问在桌子上的这个是什么。请你也来读一读.(带读) 再例如What’s that on the …? 是想问… 请你也来读一读。

T:在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介词in 和on的区别,(PPT4显示帮助解释) in 表示在……里面,例如What’s this in the box? 盒子里面的是什么?而on 表示在……上面,例如What’s this on the box? 盒子上面的是什么?好,现在你都懂了吗?老师来考考你。(拿铅笔盒和一只铅笔,分别放在里面和上面,带领学生问和答,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步骤设计说明:教师首先通过游戏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并过渡到新句子的学习,这样的层次有助于学生自然接受新知识。同时通过讲解和教授,帮助学生理解,体会in 和on这两个介词的区别,突破重点难点。)

1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look at these boy and girl. Who are they?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他们是谁呢? (PPT5显示Yang Ling 和Wang Bing) Yes, they’re Yang Ling and Wang Bing. Yang Ling is in Wang Bing’s house today. 今天杨玲在王兵的家里,他们在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文动画)

2.T: 好,现在你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了吗?对了,他们在谈论王兵的文具呢!那么他们谈论了哪几样文具呢?请你听课文对话,把他们谈论到的文具选出来。(PPT 6显示待选文具和听力要求)(播放课文录音)

3.T: OK. 他们到底谈论了哪几样文具呢?请你和同学讨论讨论。

T: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答案。他们谈论了这四样文具,你会用英语说一说这些文具吗?首先我们来看What’s this in English? Yes, it’s a tape. And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pencil sharpener. 很好。这个呢?What’s this in English?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呢?Yes, it’s a knife. (教授带读knife) 最后What’s this in English? Yes, it’s a crayon. (教授带读crayon)

4. T: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怎样询问某样物品用英语怎么说了吗? 我们可以问: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n English是用英语表示的意思。(带读词组和句子) 现在就请你看着这几样文具用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a/an …来问答。首先请你来看看以下两位同学是怎样对话的吧!

5. T: 好了,现在我们来跟随杨玲和王兵一起来说一说。请听课文动画跟读。

6. T: Very good! 现在你能来自己读一读课文吗?

7. T: 同学们,现在请你来当杨玲,跟电脑上的王兵来对对话。

8.T: 好,现在请和一位同学搭档表演课文。首先请你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吧!(学生演示表演课文)

(本步骤设计说明:本部分教师直接引出课文中的两个人物,让学生通过看初步感知课文,在通过听理解课文内容,从待选物品中选出他们所谈论到的文具并进行新单词和句型的教授,此部分的重点应转移到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这个问句上。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跟读学习课文,在充分的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表演。)

1. T: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新的提问方式,(PPT小结)一种是询问在某处的某样物品是什么,我们可以问:What’s this/that on/in…? 这里我们不但要注意物品的远近,还要注意物品的位置,如果物品离我们比较近,我们应该用代词this;如果比较远,应该用代词that;如果物品是在某样东西的上面,我们应该用介词on;如果物品是在某样东西的里面,我们应该用介词in。另一种提问的方式是询问某样物品用英语怎样表达,我们可以问: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而这两种提问方式都可以用It’s a/an …来回答。你都明白了吗?好,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编对话进行表演。(提供四个场景,让学生4选1进行表演)

2. T: 首先请你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所编的对话吧,说不定会对你有所启发哦!(学生演示表演编对话)

T: 本节课中我们一起跟随杨玲和王兵学习了如何询问在某处的某些物品是什么,还学会了询问某样物品用英语怎样表达,希望你在课后认真复习课文,我们下节课再见。Bye!

2、 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 What’s …plus /minus…? It’s…That’s right/Sorry , you are wrong.

教学重点:1、 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 What’s …plus /minus…? It’s… That’s right/Sorry , you are wrong.

教学难点:1、 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 What’s …plus /minus…? It’s… That’s right/Sorry , you are wrong.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加减法的符号 “+ -”

2、磁带及录音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Step1. Free talk:

3、花样数数:如隔5就说:It’s me ! / 接龙数/ E Funhouse : 说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可适当增加难度,如前二个等)

正点:

What’s the time now ?

It’s … o’clock.

Is it time to …?

Yes, let’s / No , it’s time to …

半小时以内:

What’s the time ?

Work in pairs :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T: What’s the time now ?

T: 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

T: By bike . I’d like some …. Look , how much is it ?

It’s __x yuan .

T: I’d like two hambergers. How much ?

T: I’d like two cakes. How much ?

T: What’s ten plus ten ?

What’s five plus five ?

板书:What’s ____ plus _____ ? It’s ______. √ That’s right.

T: Good morning . What do you want ?

S: I’d like ….How much ?

T: (板书 12+12= 24 ) Twenty-four yuan.

T: Good morning. I’d like two T-shirts.

S: 40+40=80 Eighty yuan.

T: Sorry . Here you are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change( 请找钱)。

S:100-80=20 Here you are,. Twenty yuan.

板书:What’s ____ minus ____ ? It’s ______.

T: What’s _____ plus / minus _____?

T: That’s / You’re right.

1、 出示本课1、2两幅挂图。生看图听课文录音并跟读。

1、 复习数字: Can you count from … to … ?

2、 看图回答(几样物品放在一起,算价格) How much are they ?

听本课录音A和B部分,跟读单词和课文。

What’s the time now ? It’s ____ ______ .

What’s ____ plus _____ ? It’s ______. √ That’s right.

10+10=?

5+5= ?

What’s ____ minus ____ ? It’s ______. ╳ Sorry , you are wrong.

100-80=?

英语教案【篇9】

Seasonal English Lesson Plan

Theme: Seasons

Introduction:

The theme of this English lesson is seasons. 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four seasons and practice describing weather an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season. The aim is to enhance students' vocabulary, 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 while increasing their knowledge about the different seasons.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Identify the four seasons and talk about weather an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season.

2. Use appropriate vocabulary to describe weather in each season.

3.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eir favorite season.

Materials:

- Pictures representing each season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 Flashcards with weather-related vocabulary.

- Worksheets for writing practice.

Procedure:

1. Warm-up (10 minutes):

- Display pictures representing each season and ask students to name them.

- Discuss what they know about each season and their favorite season.

2. Vocabulary (15 minutes):

- Introduce weather-related vocabulary using flashcards.

- Teach words and phrases associated with each season: spring (rainy, blooming flowers), summer (hot, sunny, beach), fall (cool, leaves changing colors), and winter (cold, snow).

- Practice pronunciation of each word and ask students to repeat after you.

3. Speaking (20 minutes):

- Divide students into pairs or small groups.

- Ask each group to choose a season and brainstorm weather an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at season.

- Have students take turns discussing their chosen season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 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the vocabulary they have learned.

4. Writing (20 minutes):

- Provide students with worksheets with prompts about their favorite season.

-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describing their favorite season, using the vocabulary and phrases they have learned.

- Monitor students' writing and offer assistance as needed.

- After completing their paragraphs, have students share their writing with a partner or read aloud to the class.

5. Wrap-up (10 minutes):

- Review the main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learned in the lesson.

- Discuss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ed about each season and their favorite season.

- Encourage students to ask any remaining questions and address any concerns.

Extension Activities:

1. Have students create posters or collages representing each season, including pictures and key vocabulary.

2. Organize a seasonal vocabulary quiz or a short play where students act out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Conclusion:

By teaching students about the seasons, their associated weather, and activities, this English lesson aims to broaden students' vocabulary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express their own thoughts about their favorite seasons enhances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creativity.

最新教研方案范本


经过筛选“教研方案”成为小编眼中的精品之作,强烈建议您收藏此页以备不时之需。工作没有计划,往往弄得大家疲于奔命,收益也不大,想要组员之间更好的配合。具体有效的方案必不能少,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

教研方案【篇1】

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平台,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巩固教学质量成果,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特制定本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课题教学实践能力。

2、教研内容: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各年级结合年组培养重点,开展教研主题。初级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中年组: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高年级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活动目标

1为教师的学习、交流、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讨论氛围,提供了讨论的平台。

2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互学、创新的作风。

三。通过活动,每位教师都能形成一套适合今年的教学方法,并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4在学习、实践、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和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四、活动措施

1、成立教研组

低年组组长:徐晓丹

成员:李文秀、薛晓新、才媛媛、王亚辉

中年组组长:崔妍

成员:曹艳鹏、赵美玲、姜海波、朱秀敏

高年组组长:孙丽

组员:王进生、张红菊、宫庆文、秦秀凤、潘晓红

2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和今年的教研内容,各教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方案确定后,按方案在班上实施,并及时汇总调整。

4在实施过程中,要与同年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提高。

5、抓好备课环节,各年组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本年段的教研内容,内容要有创意,符合教学及本班学生特点,内容确实能提高本年段学生能力,切忌应付了事。

6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利用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和实践,有效地将教研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7、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学、网络学习等方式不断的为自己充电,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为本年段教研打基础。

8、本学期教研课同年组教师用课件讲同一节课(同课异构),年组所有教师讲完课后集中研讨,评后针对你感触比较深的一节课写评课材料,每位教者用文字材料阐述设计思路及理念和反思(结合课标及有效教学理论来谈),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五、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中年级教研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十月份:低年级教研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十一月份:高年级教研活动如《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那金镇中心校

2015年8月

那金镇中心校

2015年8月

教研方案【篇2】

东片为开拓校本研修的新模式,加强校际间交流,推广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我校教研力量薄弱的实际,整合学校教研力量,为此,启动连片教研活动。

一: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用课标阶段(三用份)。根据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各学校组织开展新课程标准学习与运用活动。

二是研讨阶段(四月份)。每校主办一次教研活动。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展示学用新课标成果,分学科进行研讨。

三是交流互动(5月),学校推荐优秀教师进行优质课堂展示。是总结反思阶段(六月份)。针对连片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各校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材料。

以上材料不得相同,由各学校校长负责组织实施系列教研。确保质量。

二、活动要求

要求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呈现“全员积极参与,强化薄弱学科、注重教学反思

培养青年教师”四大特点,为老师搭建展示教学技能的舞台,提供学习、交流、研究的机会,要能为松南小学的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各任课教师在活动中要积极参与 ,认真总结,做到四个好:写好学习笔记、上好一节优质课、听课教师反思好、活动参与心得好。

各校做好相关材料的积累与整理,书面材料订集成册,**、影像材料集中收集。学期末上交

三、组织机构

片长:***

副片长:***

成员:各校任课教师

(后附日程表)

四、日程表

教研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xx年是我校xx”规划的关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创建“ 合格学校”。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提高办学条件,创新教育质量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

紧扣一个中心:创建“ 合格学校”

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

开展四项活动:发挥养成教育的效果;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勤政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班子。

1学校的行政团队负责学校的兴衰。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加注重实效。我们不仅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而且要带头,更加注重原则。

2坚持每周行政会议制度,认真总结一周内开展的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的教育教学管理督导活动,及时上报督导信息,确保严格公正。

7对于分管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计划,工作效果应在全镇同类学校中处于前列。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品德高尚,专业技能强的师资队伍。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和职工结构工资支付制度,调动职工积极性。

3、教师要严格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敬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项工作。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周例会学习“名作鉴赏”,提升艺术品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鼓励教师**学习和讨论,扩大交流范围,建立自己的博客页面。

5制订和实实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6、严格执行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好“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严厉打击师德违规行为。

(3) 加强德育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农民工子弟学校特色的德育框架。

1、抓好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即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为指导,以“忆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以创建“ 合格学校”为主题,开展“波罗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以实现“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2、三大阵地建设。橱窗、广播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是学校唯一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三大阵地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好人好事宣传。广播电台要及时宣传报道校园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时尚。

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校园动态信息及师生作品等及时上传发布,通过**新闻、留言板、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波罗学校小**特色。

3、加强各项基本建设

① 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继续开展明星学生评价。② 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造班级文化特色,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举办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经验交流和征文活动,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4) 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校本教研新途径

1、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抓教学秩序规范,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落实,学习过程落实,遵循教研要“深”,备课要“评”,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这十教学方针,把教学工作常规抓实抓细。

2、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做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调控,实行分级把关,即:教务处抓现阶段目标落实,年级组狠抓单元目标落实,教师抓课时目标落实。

3、课堂调研,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坚持听、深入课堂调查、现场指导。采用两种方法:①调查班:

提前通知教师准备上课,课后组织教学调查,检查教学效果。②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把握教育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质量。教务处将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依据《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教研活动要重点抓好教师个人研修课,教师个人研修课按照“个人主备、主备说课,小组研讨、主备上课、小组评课、个人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组内轮流上好研修课,做到研修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创出本教研组教研特色。

按照局方要求,重视教学竞赛活动,精心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5利用好专用教室,争取为教学专用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服务。逐步建立体育、艺术、科学教研组。

6、抓竞赛活动,促素质提高。要在做好学生语文、数学等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小型竞赛,努力打造学术校园。

(5) 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园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学校和老师、老师和家长签字。

2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规范学生上学、放学、集会、活动等行为,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4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5、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这根弦,形成**有岗位,**就有安全责任的意识。根据新形势,要采取新措施,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办学内涵,齐心协力创建成功,再造辉煌。

金兴成2009年11月

教研方案【篇4】

太石镇xx小学、xx小学

根据县教体局临教发[2015]164号强化教研工作文件精神及学区教研室相关指导意见,太石镇xx小学、xx小学共同研究制定联校教研活动方案如下:

【1】 本学期联合教研的指导思想如下:

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为原则,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校际教研活动为依托,真正启动和完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互相借鉴,不搞花架子,切实把联校教研活动抓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活动主题

研讨会上同级异类携手并进提高

【三】、活动关键词

“展示、交流、提高”

【四】、活动目的及任务:

1、确定一个研讨主题,相关教师共同参与讨论,让每位教师都“动起来”,充分发挥“集体智囊”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激活教师群体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均衡发展和自我成长,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切实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对于同一课堂内容,个学校根据教学模式组织本科教师集体备课,然后选派教师授课。由于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课堂风格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构成了不同的教学特点。学员们认真比较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参与评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动员一切教育资源,整合各校教研力量,建立联合教研体制,探索联校教研运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构建区域校本文化,使片区各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五】、活动要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学校校长及主任要带头深入学习研究县教体局相关文件及指导意见,教师进行交流**,帮助教师提高理论学习和研究水平,不断钻研《新课程标准》和相关教育理论,落实新课程目标,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联校教研活动。

2、各学校在本校组织全体教师对联校教研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提高广大教师对联校教研工作的认识,以提高全体老师参与的积极性。

三。各学校要加强对联合办学教研工作的研究,制定学校积极参与区内教研活动的规划和方案。

4充分发挥区内学校现代化网络设备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5建立务实、长效的教研机制,及时总结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不定期向学区教研科汇报。

7、加强教学研究、教学**和经验总结,动员广大教师根据同课异构活动,积极撰写教学**、教学随笔,推广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6】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组长:***(学区教研主任)

副组长:***

成员:*** *** ***

工作职责:加强联校教研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联校教研活动的计划、方案,安排落实教研活动的内容、人员、地点和时间。各学校的教学办公室是合办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组织部和联络处。

轮流制:活动实施实行轮流制,每学年各校具体负责实施四次联校教研活动。

【七】专题研讨活动流程

①主持人提前通知研讨课题

③现场活动、发言交流

(4) 学区教研室领导点评

(5) 主办方领导自由讨论发言

【八】、同课异构听评课程序:

按照统一安排,两所学校同级教师授课统一节课、一节或两节课、第三节课评价与讨论。

【九】对主办学校的要求

1做好活动场地的安排。

2、 做好听课、评课、备课、研讨的详细记录。

三。各学校应建立专门档案,保存联合办学的教研资料。

【十】:活动安排:

临洮县太石镇xx小学、xx小学

2015年9月

教研方案【篇5】

地理区域学习策略

时间:2012年9月-2013年7月

活动主题:地理区域学习策略

活动地点:七年三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文综合教师

活动流程:教研课题的针对性、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预期效果

针对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应用案例的方式也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地理学研究很难像数学那样抽象,很难像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那样进行一定条件下的实验。地理学必须通过对一个个独具特征的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之后,才能去洞察和透视整个地域的空间结构,才有可能获取到某些一般性规律。

同样,反映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内容很难通过一种实验就能获得结论,必须让学生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去分析综合,才能使学生认识世界这个整体并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地理的区域性表现在每一个区域都是独特的,即使有一般规律,也需要一个一个地去理解。例如,学生学习了非洲热带草原这个案例,就可以描述南美洲热带草原的大致特征,但学生很详细地学习了亚洲,却无法直接描述没有学习过的欧洲。

这就是案例法的运用与区域地理特征的矛盾。目前的解决方法是把区域的案例学习定位在掌握在比较容易“迁移”的区域学习方法上,并在教材或课程实施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并主动认识其他区域。

目的意义

鼓励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尝试,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学习。

一是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

地理知识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贴近学生生活。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就给学生创造了一次地理实践的机会,利用地理实践过程运用已知地理知识、学习未知地理知识,通过活动不仅提高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而且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是积极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之一,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学生能力培养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环境,通过生活实际问题的提出、解决,从中需要学生站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这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能力实践的机会,更是一次提高分析判断地理问题能力的机会。

第三,促进学生地理思想的形成

地理思想观念的形成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也是在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广泛运用地理知识的基础产生升华,变成理性认识而形成。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需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发挥自身、集体的思维能力,在丰富的地理信息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思想。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开发自身和集体的潜能,从而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

预期效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区域学习策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区域特色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其它地区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1利用地图和资料,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

2运用归纳法,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征。

三。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了解这些地理特征的成因。

4运用比较的方法,识别出该地区域其他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

5从探索、尝试和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二、研究目标

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的分布和基本事实都属于自然地理概况,认识一个区域,一般从认识它的自然地理概况入手。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发展、经济部门的区域分布、环境与发展问题、区域文化特征等都是人文地理概况。学习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时,一般的方法是使用地图和资料。

上述简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地理分布的,可以在地图上读出。有些内容不能用地图来表示。利用一些气候资料和文化资料来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策略。

三、研究方法: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实验在地理一年级的一个班上进行。

比较分析法:比较试验前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并分析效果。

2经验总结法:注意整理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案例,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教学笔记,不断提升教育智慧,改进试验措施。

三。文献法:注重收集相关文献,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2、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启发式探索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和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索。

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尽可能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择“优”。

4、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共用时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

教研方案【篇6】

庙溪乡初级中学校

2014年秋历史教研活动方案

为了活跃教研氛围,提高历史教育教学效益,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激发教师学习、教学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期历史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一、 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让历史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精彩的故事呈现给其他的教师,突出教师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让历史教师的能力等待展示,教师的智慧可以分享,教师的工作可以被理解,教师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沟通和沟通。同时也想改变以往历史教研活动刻板和严肃,让教师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得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思想,启迪今后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二、 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三、 活动安排:

1活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倪月荣

2参加教师(均为历史教师):倪月荣、周俊丞、张方正、黎小茜。

三。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参加了课堂教学,课前讲课,课后评课,找出各自的优缺点。

四、活动目标

1、推进尊重教育的实施;

2重视课堂研究,规范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提高每节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4诊断师范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5搭建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平台。

五、教研活动的内容

1、研究教学内容和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及章节知识体系,章节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和“两纲”中的地位;通过教学应实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知识考点与高考命题方式、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应实现;辅助阅读材料、作业评估、目标检测等,

2研究性教学法和学习法:研究个单元课时的划分和每课时的起止内容;研究每节课的授课方法、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典型问题的剖析与纵横延伸,方法技巧的梳理归纳;掌握学生思维的盲点和误区,研究学科学习方法。

五、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庙溪初级中学校历史教研组

2014年10月

历史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根据期初的教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历史“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特点,本次为期一个月的历史教研活动得到圆满结束.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收获

1加强新老教师的沟通,通过宣讲、帮助、引领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根据最初的计划,我们小组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包括针对优秀教师和骨干学科的观察和观察课,以及针对新教师的报告课;既有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模式,也有成长型教师的公开课。

这些课程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很大帮助。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无课备课。为了进行集体备课,我们根据教务处的规定设置时间,地点,内容和主要人员。不定期检查教学计划,督促教师做好教学准备。

3、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中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所有教师都能在课后积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存在不足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教研的"瓶颈"是专业引领不够,许多教研仍然是内容、形式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影响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家长要让学生考高分,教师只能在这一指挥棒下培养应试能力,而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深入研究和**。

三、整改策略:

1为了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盲目、无效的教研活动,教师要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外,教研组在常规工作中要优化教研工作程序,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习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共同研讨等形式带动大家一起提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备课小组进行专题讨论、专题研究和教学方法交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首先,可采用结对子、随堂研讨等形式给年青教师以帮助和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第三,加强历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每一项理论研究都要有具体的要求。最后,要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科群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学科群的共同发展。

庙溪乡初级中学校

历史学科带头人:倪月荣

2014年12月

教研方案【篇7】

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旨在为各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各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使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学习和借鉴各校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为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促进校际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校与校教师间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南沟中心研究决定,将在本学期内与山底小学、苇泊小学、三都小学等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为使此项工作顺利、深入地开展,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际协作教研为平台,以优秀教师为主导,以学案教学为研究载体,零距离地接触课堂教学,面对面地与教师互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协作目的

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研讨、协作和共享等方式,使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优质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双赢互惠,均衡发展。

三、组织机构

组长:范忠贵

副组长:杨巧英王鹏飞

组员:张惠星、谢拉小、张俊伟、杨昭君、杨红、张俊、景、向平

李瑞花武金花李林谢丽涛梁小平李艳艳

四、活动主题

科学设计指导,灵活运用学习计划,打造高效课堂

五、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日—2012年4月30日

六、活动地点

山底小学、围坡小学、南沟小学、三都小学

七、活动程序

1、观摩课

我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前往,由活动小学骨干教师说课、做课,做课教师就本节课的设计思路、重难点、教学方法等进行简要说明。

2、集体研讨

召开研讨会,组织学员畅谈上课经验,讨论交流课题,就示范班教学达成共识。同时,双方教师可以就学习指导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经验进一步交换意见,与他们共同**,共同成长。

3、反思提高

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自己的体会,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八、活动安排(见附表)

九、活动要求

1在保正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学校应尽可能让各学科的教师都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

2、所有参与人员要按时参加,带好笔记本、听课本、教研活动记录本、校际交流活动记录卡,研讨时做到全员参与,人人发言。

3、交流活动结束后,每位参加交流的人员须写出以上的心得体会上交中心校。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教研方案【篇8】

组织策划:年级组长 lz

学习对象:本组教师(1-2年教学经验)

学习主题:如何备课?

学习背景:

安排本次学习,是源于本学期在期中对组内教师的相关文字资料检查后,针对新教师备课不够规范这一情况,而生成的研训内容。对于这个学习,本应该在期中检查后即时组织学习,在前几次的集体备课时间里因穿插了大教研组安排的相关研训内容,而延缓了这一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延缓应该为时不晚。

备课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它是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师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对于新教师来说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预设活动环节等,是有效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可从现有新教师的备课状况看,发现她们的备课格式不规范,备课不详细,主次不突出等等现状,所以对她们进行这一内容的指导显得更加的及时与有意义。

学习目标:

1帮助每位青年教师增强备课意识,掌握备课的基本模式,学会分析教材,学会合理设订目标等技能。

2通过学习,可以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学会科学合理地预设活动过程,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

学习准备:

组织者:撰写活动策划案;对教师备课的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阅读“如何备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章

学习者:在学前教育杂志上寻找一个优秀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分析

对教学计划的亮点,与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之处

学习过程:

1、组织者导言:

年级组长:备课是我们每个教师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它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时的重要准备,是一项需要用心、用脑,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精力的劳动,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备课的主要部分包括分析教材、目标的制订(重难点的确定)、活动准备、环节的设计、最后的教学反思,这些基本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

可在你们现有的备课中还是发现了不足,所以这也是今天组织大家学习如何备课的基本动机与目的,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使以后的备课质量有所提高。

2、分享优秀教案

年级组长:学习他人的优秀材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式与内容,我们可以在学习他人优秀的教案中得到启发与借鉴。现在请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事先寻找到的优秀教学计划,并在阅读和分析后谈谈你的收获。

3、各位教师发言谈谈自己的认识

4、重点对“如何教材分析、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进行环节设计、如何进行课后反思”的讲解与研讨

a、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教材分析:

水果是儿童生活中的常识。 它营养丰富,贴近儿童生活,可以为儿童带来丰富的感官旅程。这个活动我是以水果中的一种——香蕉为主体,之所以选它,因为它是水果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孩子们又比较熟悉的,实物一出示,就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香蕉的独特外型、与众不同的吃法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了使活动富有趣味性、全面性、实用性,把教育落实到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香蕉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方纸盒一只,湿毛巾若干;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做。

又如:小班早期阅读《谁的主意好》教材分析:

(1)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由于语言经验缺乏,对语言认识程度不深,不能随时调节语言的清淅度和礼貌程度,并且行为意识也受到语言调控,对各种正误行为只有初步的概念。根据这阶段年龄特点,选择了《谁的主意好》这一课题。本项目的目标适适合小班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也符合直观的思维方式

要结合图画,经过观察理解单页单幅儿童图画书,使幼儿能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再转换成语言表述能力,这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视觉和认知发展特点。

(2)小班幼儿喜欢看书,但未形成良好的阅读规则意识,为了正确地认读图书内容,因此本教材引用了多**教学,进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爱护图书意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将高难度小班化的阅读目标浅化。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孩子们的语言和行为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也形成了“双向建构”的最高发展水平,因为在意识水平上主体对自身达到此语言能力的行为手段的意识以及对客体因果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b、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进行目标的制定?(角度要统

一、表述要具体、模式要灵活、重在要创新)目标:(情感、认知、技能等)从幼儿角度出发、从教师角度出发,两者角度要统一)

活动目标是设计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模式、推进活动过程、评价活动效果的依据和依据。我们应该有强烈的目标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才能保证活动的效果。否则,教师天马行空地发挥,无法使幼儿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当然,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灵活地作些调整是必须的。

目前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不够具体明确

比如一个老师将某一个语言活动目标表述为:“让幼儿说起来,敢于畅所欲言”,这一目标表述很含糊,在什么条件下说“畅所欲言”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都没有表达清楚。又如老师常常用描述幼儿内部心理状态的语言来表述活动目标,比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的理解”等,但教师如何人判定幼儿提升了能力或加深了理解呢?

显然,这样的目标并不具体明确,在活动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家”的教学目标中原订“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具体描述为“学习通过词语替换,用、、、、、、是、、、、、、的家这一句式仿编诗歌。”

2、不够全面

教学活动的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二是情感与社会发展;三是技能与能力培养。比如对大班的科学活动“给粮食分家”设计这三个目标:1、在分离粮食的过程中了解筛孔大小

与粮食大小的关系。2、学习比较与测量的方法。3、自制分离粮食的筛子。

其中,1为认知目标,2、3属于技能能力培养目标,不涉及情感和社会发展目标。当然,就一项具体的活动而言,目标可以集中在三个方面。

3、行为主体不一致

在同一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行为为主体,有的以儿童行为为主体。如:健康教育活动“单脚站立的小公鸡”的目标为:

(1) 学会站在不同的物体上。(2) 通过有趣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耐力。(3) 能够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

其中(1)和(3)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的,(2)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在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4、难度不适宜

有的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常常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活动的特点,将目标定得太高,难以在一次活动实现。如;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地球妈妈你别哭”的目标为:(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

(2)让幼儿说出让地球妈妈变得干净的方法。(3)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想象与创造,拼搭出标记牌。(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这个活动中。大班儿童很难找到和理解地球母亲哭泣的各种原因;说出各种让地球妈妈变干净的方法,也是在一次活动中难以企及的,,所以不如将目标修改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他们所知道的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说出让地球妈妈变干净的方法,”这两个目标。

“我和影子捉迷藏” 两个目标比较:

第一种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比较和测量阴影的一般方法。2在观察和比较中,我学会了思考和提问,并尝试大胆地提出问题。(以上目标在表达上缺乏统一性,目标定位相对空洞,不够具体,过分强调认知目标。

)调整后的第2种目标:

1.本文试图用相同材料的测量方法比较阴影的长度,以解决阴影比较和测量过程中的问题。

2在画影与比较、测量与阴影的活动中,我们对**活动和学习提问感兴趣。(调整后的目标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表达的,比较统一)。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偏差。有些教师把活动目标订得过大或过低,起根源是不了解幼儿的原由经验和发展水平,没有从幼儿的学习需要出发来确立目标。脱离儿童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因此在制订活动目标时,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与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梳理幼儿原本零散的经验。

如何进行重、难点的剖析?

专注-孩子们期望获得的经验

难点——幼儿学习的难点,教师教的难点(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策略)

教研方案【篇9】

地方和校本课程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注重地方及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学本式成长课堂”教学理念,研讨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借助学科教研组的评价与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促进学生合作、主动、健康、和谐发展。

三、活动步骤:

1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设计和展示一个班级;

2与同组教师一起备课,在教务处指导下修改教学设计。

3.听课、观摩,进行评课;

4同组教师应共同反思课堂评价,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写出个人反思。

四、具体操作流程:

1.指教者定课题。

2.定方案,即进行备课。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新理念,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实践水平,设计教学过程。

3.执行方案,即进行课堂实践。

4.课堂观察,即听课。教师专注于听,记录课堂,寻找问题。

5评价方案:教师将通过交流活动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6.写出听课反思。

5、活动时间与参加对象:

时间:2018年11月20日至12月。

活动成果表达形式:

1.上课教师提交教案一篇。

2.听课教师认真记录在听课本上。

3.教研组长在教研组记录本上认真记录评课。

古城镇中心小学

2018年11月19日

教研方案【篇10】

龙安小学语文中心组

第六个“教研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构建有效课堂,开展有效教学。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10日至2011年11月10日

三、活动目的

教学技术是链系教学理论与实践,实现科学与艺术统一的媒介。通过开展“构建有效课堂,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月活动,引导和促进广大教师苦练教学技术,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四、活动对象

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1、开展“四个一”活动

语文教研组教师按照活动主题,积极参与,参加好“四个一”系列活动。

一是带领全班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研究。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

识字就是这座高楼的基脚。识字教学是所有教学的一个基础,只有把识字这个“基脚”打牢了,才能为以后的课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组全体教师将对如何有效开展识字教学进行研究,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

二是开展一次练兵活动。组内每位教师在教研组的的安排下上一次识字教学的常规课,再由组内推荐三名教师参加学校举行有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展示我组教师识字教学的研究的成果,并给中青年教师提供一次锻炼的机会。记得有人曾经说过: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成长。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

三是与花园小学开展好联谊活动。组内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听课活动,通过听课,使自己有报收获。

四是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每位教师提交一份识字教学计划;参与一次组内常态课上课活动;参加教研月活动,评选教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参加区教研室王维老师到我校进行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途径”的专题讲座。

3、参加区教研室开展的“四个一”活动。

一是每月开展一次识字教学研究。

二是每月开设一次识字教研班。

三是撰写一篇识字教学的**。

四是完成识字教学的教学计划。

六、活动要求

1、 各教师要根据此方案,按要求认真完成各项活动,严禁抄袭或网上**。

2教师须于11月18日前将资料交教研室。

龙安小学语文中心组

2011年10月9日

最新教案设计范本


经过精心策划,本文带来了备受期待的“教案设计”,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作品能给您一些启示。作为教师职责的一部分,编写教案和课件是必须的,当然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尤为完善。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并评估学生的情况。

教案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

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并在问题情境中明理;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3分钟)

1、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 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整体感悟文章大意。(20分钟)

1.读课题,解题。什么是学弈?1分钟 (学弈:学习下围棋。)

2.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2分钟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也是成语“专心致志”的来源.

3、指导读文。8分钟

a:读课文, 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b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c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学生初读课文,做到读懂、读通、读不通的句子作上记号。

4、根据注释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10分钟

(1) 学生自由反复诵读根据注释、插图在文中边批划,边读懂每句话,不明白的做上记号。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反馈疑难问题。(课件显示疑难句子)

(3)自主合作解决疑难,读懂课文。

(教师组织指导小组合作)

组长将各小组成员学习成果汇总集合。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合作成果。

A.汇报疑难句子的解决情况

B.汇报小组合作成果,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内容。

(4)小结过渡

5.吟诵,创设情境,体情悟道,熟读成诵 12分钟

(1)创设“学弈经验总结会”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叙说、辩论中明白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的道理。 讨论:

a.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b.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c.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

(2) 播放“专心致志”成语故事,加深体会。

(3)创设“孟子讲学”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读、演读达到熟读成诵,进一步感悟文言文吟诵的韵味。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三、布置作业,课内外延伸积累 5分钟

1、(书面作业)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2、(搜集作业)搜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

教案设计 篇2

1、读课文,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

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

1、读课文,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走,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是什么意思?

3、“我的日子滴 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5、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6、时间是怎样溜走的?

1、读课文,这部分讲的是什么?

2、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

4、“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句话中的“痕迹”是什么意思?

1、读一读,这部分讲的是什么?

2、这段话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2、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3、读了这篇文章,你相到了什么?

1、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有所作为。

2)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要有效利用时间。

3)不以虚度年华,活得要有价值。

六、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案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读写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诉学生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文章思想深刻,学生理解主题,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如歌中所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次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我们便会想到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多么想重走一回童年,只因为风筝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来了解一段鲁迅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首先,让咱们先来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鲁迅先生。

(二).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进入课文:

请大家带着问题(全班读/抽读/默读)全文。

任务:在读过程中划出段落序号;找出文中生字词;思考课文的中心内容;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下记号。

生字教学

shí huáng sè 什 物 惊 惶 瑟缩 shù

宽 恕

chà líng dīngxián wù bǐ 丫 杈伶仃 嫌 恶可鄙 zhìnüè du 掷 虐 杀 堕

苦心孤诣

qiáo cuì mú wú gōngchéng

憔悴模 样 蜈 蚣惩罚 多 音 字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shí 什物 mó 劳模 什 模

shén 什么 mú 模样

è凶恶

ě恶心

wù 嫌恶

内容概要(可以先让学生试着概括)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写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3—4)当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 第三部分(5—8)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第四部分(9—12)我想讨小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我更加悲哀。

(四). 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③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候,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④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五)课文分析

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我”受封建的老幼尊卑的家规思想的影响,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文章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整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

烘托出我的悲哀

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悲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章内容

二、分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时过境迁,二十年过去了,一切只是往事,所以说是久经逝去。现在,在北京,看见天空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第二部分(3—4自然段)

1.找出文中对小兄弟入迷情状的描写的词句,说说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教案设计 篇4

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  )和(  )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  ),高相当于(  ),所以S平=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S三=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S梯=____________;圆可以割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  ),所以S圆=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圆=___________。

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倍。

(1)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长方形小。   (  )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 (  )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 (  )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  )

(1)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cm,它增加的面积________cm2。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2m2,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m,那么高是_______m。  

(3)小学阶段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______的面积公式来表示。 

(4)如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240cm2,ABCD是正方形,并且BC是CE的2倍,那么阴影部分面积的求法是

(5)如图,阴影部分的环宽恰好等于较小圆的半径,阴影部分面积是较大圆的 

3.求下列图形的面积。

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基本平面形的面积公式和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各种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在小学阶段所学面积公式都是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并通过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在综合练习中,出了一些稍难题,以使学生有所提高,并通过选择题中的(3),使学生明白,梯形面积公式可以表示小学阶段所有面积公式,从而使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另外,通过动手操作题,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面积公式。

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晰、伞、抚、绍、疆、陷”这六个生字,理解并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介绍、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意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学会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并感受爸爸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的志向及希望儿女能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及爸爸希望孩子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教学难点:感受爸爸希望孩子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大戈壁和白杨树的图片

2、谈话导入:同学们听说过大戈壁吗?在大戈壁上,许多东西都长不出来,但图中的白杨树却能在大戈壁这没有人烟的地方生长起来,你想知道白杨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树吗?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大戈壁看看。(板书:《白杨》)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默读课文,用铅笔画出生字词。

2、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生字:晰(xī) 伞(sǎn) 抚(fǔ) 绍(shào) 疆(jiāng) 陷(xiàn)

(2)词义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为戈壁,这种地区尽是沙子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清晰:清楚

浑黄一体:指天和地都是黄色,分不出界限。这里讲风沙大,天地间分是黄色。

高大挺秀:(树木、身材)等挺拔而秀丽。

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来回移动。

介绍:使双方相识或,引进,带入(新的人或事物)

沉思:深入地思考。

3、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白杨》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往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讨论的事。

三、 老师示范读课文

四、 细读课文,分清结构:

学生给文章分段,并说明分段的理由。

第一段:(1-3自然段)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第二段:(4-13自然段)写“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愿。

第三段:(14-15自然段)写“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有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五、 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话,并概括白杨树的特点。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说明了白杨树具有“挺直”的特点,“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说明白杨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说明白杨具有“顽强的品格”。

六、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板书:

白杨树的`特点:挺直、适应性强、具有顽强的品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同学们,我们昨天已经初步学习了《白杨》这节课,我们一起说说白杨具有哪些特点,好吗?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白杨吗?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白杨》吧。

二、 朗读课文,讲解课文:

1、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四大段

2、全班齐读第一大段

(1)说说大戈壁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烟,浑黄一体;这样写是为了写戈壁环境恶劣,从而塑造了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2)长在戈壁上的白杨树是怎样的呢?

高大挺秀

3、分“爸爸”、“哥哥”、“妹妹”三个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大段。

(1) 说说“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中的“卫士”指的是什么?(白杨树)

(2)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爸爸的心愿是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默默地为边疆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像自己一样。)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个句子用了什么关联词?请画出来并用它造一个句子。

(4)读“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也不动摇”这一段,了解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4、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在“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爸爸”自己,“几棵小树”指“爸爸”的儿女。

(2)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为什么呢?

(因为“爸爸”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5、概括本课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一位父亲在前往边疆的途中向儿女介绍白杨的事来表达自己对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三、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本文描写了白杨树挺直、适应性强和具有顽强性的特点,但全文又不仅仅是描写白杨,文章还借白杨来比喻那些扎根边疆、默默地为边疆建设贡献力量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要为边疆建设而奉献的志向。

四、 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 作业: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总是( ),那么( ),不软弱,也不( )。 突然,他的嘴角又( ),那是因为他( )的右面,在一棵( )身边,( )正迎着风沙( )。

教案设计 篇6

1.认识“捡、酪”等12个生字,会写“奶、吵”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

3.帮助学生理解熊哥弟的形象和狐狸的奸诈。

4.培养孩子团结一心,不计较的美好品格。

难点:理解熊的形象,狐狸的狡猾诡辩。养成孩子相信队友的习惯,和不斤斤计较的美好品格。

1.狐狸一直以狡猾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上次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请同学描述一下它的形象。

2.这次我们学习另一篇写狐狸的文章,一起看看它又做了什么事。(板书:狐狸分奶酪)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学生字和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认读。

(2)识记生字。

1.注意三拼音节“捡、俩、瞧、便”。

2.注意前后鼻音。

“捡、拌、便”为前鼻音;“帮、嚷、剩、整”为后鼻音。老师要重点教读,以便学生分清。

3.“吵嚷”为三声“吵吵嚷嚷”为一声。

1.“奶、吵、仔、咬、始”为左右结构、书写从左到右,左右两部分大小要仔细观察,“仔、吵、咬”左小右大。“奶、始”左右等大。

2.“急、第、公”上下结构,书写顺序从上到下,重心稳。

1.老师在黑板范写八个生字。

2.学生观察后接着临写。

1.抽读生字词。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

介绍故事的另一主要人物狐狸他“关心”小哥俩,要替两位做“公平”的分配。

第2自然段,过渡段,引出狐狸。

第3~4自然段,狐狸问清缘由。

第5~9自然段,狐狸分奶酪的具体过程。

“那半块大一点儿。”和“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可知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它故意咬得不均匀,也可知小哥俩的斤斤计较和让他人替自己做决定(让狐狸为他们分奶酪)的错误举动。

最后狐狸吃完了整块奶酪,奸计得逞。可知太过计较不相信自己的朋友会让坏人有可乘之机。

第10段揭示了结果,但局面已经形成,生气也无济于事。

第11段,狐狸“笑”可见它奸计得逞。“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可见“坏人”的诡辩之厉害,做了坏事还一副我是为你们好的模样。也与第6和第8段“半块大一点”,“半块又大一点”的斤斤计较的行为形成呼应。“可公平啦!”再次提醒我们不要斤斤计较,不然将会失去“整个奶酪”。

(续)揭示了太过斤斤计较只会失去更多的道理。也提醒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朋友,不要让狐狸这种人有可趁之机。

教案设计 篇7

教师谈话: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了。拼音可有意思了,它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写话,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你们愿意学好它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aoe。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aoe,并用清晰、洪亮的声音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字母a

(一)教师出示a的挂图,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请学生回答。

问:1、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应回答出:图上有一位医生和一位小女孩,医生在给小女孩检查嗓子。)

2、医生给小女孩检查嗓子,小女孩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借啊的音,学习字母a的读音)

讲:这个“啊”字的读音就是字母a的音,发音时要把嘴张开张大发a的音(舌头不动)。

教师范读a。

学生学读a。

(教师要注意学生齐读后,多叫几名同学独立读a,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教师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小女孩的头形和头后梳着的小辫子,以配合字母a的形进行教学。

问:1、图上小女孩的头是什么形状的?

2、她头后边梳着什么样的小辫子?

3、比较一下“a”和这些图形哪里很像呢?

教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三)认识汉语拼音本的四线三格指导写字母

讲:a的两笔要连起来写占中格,边写边念下面的儿歌:

先写左半圆,竖弯在右边。

(书写时要注意:写左半圆时一定要在第二条线的下边一点起笔,然后从右向左画多半个圆,最后连写竖右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写1—2个字母。

课中休息:

儿歌表演: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配合动作:两手比成圆形,然后同时向右甩手成羊角辫样,后半句用拍手动作。

二、学习字母o

(一)教师出示o的挂图,学生观察后提问。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讲:公鸡喔喔啼,“喔”的音拖长些就是o,发音时把嘴唇收拢成圆形。

教师范读o。

学生学读o让学生把嘴张圆,舌头不动发“o”。(教师要注意,这个字母的音不易读准,要多叫几位学生读,一定要把音读圆。)

(二)学写字母o

请同学们看一看,字母o的形同图上什么地方很像,借公鸡叫的口形来帮助记忆o的形。

教儿歌: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啼叫ooo。

(三)指导书写

讲:o的笔顺是从上起笔一笔写成占中格。

学生学写1—2个字母。

三、学习字母e

(一)教师出示e的挂图,学生观察图中的白鹅,借鹅的音学习e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讲:把“鹅”的音平读就是e,读时嘴是扁的,嘴角向两边拉,露出牙齿。

教师范读e。

学生学读e。

(二)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写的e像图上的哪一部分?讲:河水中“鹅”的倒影与字母e很相像。

教儿歌: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

(三)指导书写

讲:e的笔顺是一笔连写先内后外,占中格。

(学生写字母一定要从中格的中间起笔,这样写出的字母上下才能均称。)

学生学写1—2个字母。

四、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练习如齐读、抽读、个人读等)。

3、看书(认识一下本节课所讲内容在哪一页,字母的规范写法在什么地方)。

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板书“春天”)今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板书课题:找春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标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重点指导“遮、触、嫩”的读音)

3、分组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杜鹃棉袄嫩芽音符解冻

触到探出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重点指导:第一组词语表示事物名称,可采用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组是动词,可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

4、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说出自己从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即可,不予评价)

三、研读课文,感悟快乐

1、轻声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

2、出示第1自然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思考: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你们喜欢春天吗?(学生讨论)

指名读。(读出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3、指名读第2自然段。

(1)孩子们在找春天时,做了哪些准备?(出示第2自然段,动词标红)

(2)谁能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谁能将激动、等不及的语气读出来呢?(指导重读表示动作的词)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荡”“寻”“杏”。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占位,找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如“荡”是上下结构,上扁下宽,加一加方法识记。)

3、学生口头组词造句。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检查。

五、小结

春天就躲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春天。下节课,我们就去田野里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春姑娘知道我们要找她做游戏,她却藏了起来,你们能帮老师找到她吗?

二、学习第3自然段,寻找春天

1、出示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叠词标红。春姑娘为什么会藏起来呢?(害羞)

2、指名读第一句话,用轻缓的语气。(女生读)

3、出示:“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小朋友们找到了吗?谁能读出耐心与期待的语气?

三、自读第4~7自然段,发现春天

1、“我们”那么仔细地找春天,找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2、学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我们找到了(),它就像是春天的()。(出示课件)

3、指名朗读这四段话,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

学生自由交流:“探出头来”表现了小草的好奇和惊喜,体会“探”字的好处;“一朵两朵”表现了早开的野花已迫不及待地先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点点嫩芽”“音符”描绘出树木逢春初吐的芽苞;“叮叮咚咚”“琴声”写出了初春溪水活泼而不张扬的特点。

4、讨论:你还能从春天里找到什么?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四、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春天

1、全班男生齐读第8自然段。

2、“我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春天在哪里呢?(看、听、闻、触)

(1)出示课件,理解“闻”“触”。

(2)“我们”看到、听到、闻到、触到了什么呢?(小组交流讨论)

3、自读最后一句,练习照样子说话。

(1)出示课件:我们(看到)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2)思考文中的省略号:春天还会在什么地方?(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就在我们身边,快快去寻找吧,与课题“找春天”相呼应。)

4、小组比赛读一读最后一段,比一比哪组读得更好。

五、拓展积累

1、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你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回答)

2、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积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六、指导书写

1、学习“姑、娘、吐、柳、荡、桃、杏”7个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难字指导:

(1)同偏旁的字:姑—娘柳—桃—杏

(2)对比识字:娘—狼桃—跳

(3)重点指导:

柳:右边“卯”字的写法,注意不要丢了“撇”画,注意“卩”与“阝”的区别。

荡:上扁下宽,下部的“汤”字要注意“ㄋ”的写法,最后是两撇,不要多写或漏写。

[教学反思]

开课时我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春天的美景。把音乐美与语言文字美、图画美融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引起寻找春天的兴趣。随后,我将课堂交给学生,用简单的提问引导他们去寻找春天,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感受找春天的快乐,并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受作者的这种情感,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感悟。

教案设计 篇9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节课,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要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的关系。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应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的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电磁铁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出电磁铁的特点和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时再让学生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既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激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涉取课外知识的兴趣;既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进一步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难点

(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准备】

导线、学生电源(电池组)、开关、螺线管、电磁铁、小磁针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观察提问、讨论分析、应用举例、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8.2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

2.电流的磁效应

3.奥斯特实验的意义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三)安培定则

(四)电磁铁

1.电磁铁:带有铁心(软铁心)的通电螺线管。

2.电磁铁的磁性特点

(1)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性特点

实验探究一: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的关系

实验探究二: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教案设计 篇10

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

(男生):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透明闪亮的双眸,那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灵,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空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寻你,用我色彩的笔于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箫,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与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听视频诵读

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

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与音韵美。下面,我们来欣赏本诗的视频朗诵,进入情境。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去——消失在尽头。

三、走近作者时代

作者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早期:个人孤寂、感伤,朦胧含蓄

后期:热爱祖国,明朗真挚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四、品意象、意境美、形象美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由情与景这两个元素构成,是意与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表现,是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的统一。下面,我们试就《雨巷》中个别意象的特点出发,探究《雨巷》的意象魅力。

明确:诗歌所写的人、景、物 ——意象 人——我,姑娘

景物——雨巷,篱墙,纸伞,丁香

第一个是油纸伞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这是寻常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巷,让油纸伞撑出浓浓的诗意。对这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与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塑造了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第二个是江南雨巷

1.江南如梦似幻 2.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那些纵横交错的长长的青石路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迹.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其实也是诗人们对闲逸、孤寂、冷清的人居环境的独特向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心态。戴望舒在传统文学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特点(在大多数作家一味抛弃传统进行新文学创作时,他以传统的意象作诗,是那样的不合群,但又是那样的可贵)——忧郁、苦闷、怀旧。小巷的悠长、沧桑、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雨与巷的组合,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称其为“雨巷诗人”。“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见凄切。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雨巷、篱墙及梦一起构成了诗歌的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与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像结,丁香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木,栽培历史悠久,四月花开,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清新淡雅,香气浓郁。丁香花因颜色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与凄美。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璟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续了丁香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丁香的意蕴有了更深的忧郁。更为灵慧的是,诗人刻画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诗人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姑娘,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这里诗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诗语,人与物天然合一。

象征 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未得到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可能是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留恋……

丁香姑娘 象征 美好的理想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与美好事物的信念与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与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的、容易破灭的理想;美好的、难以实现的人生)。

求之不得的美(抒情模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第五个是 篱墙

颓圮,残破,凄凉。

第六个是“我”

彷徨,迷惘,追寻。

总结:诗歌表达的意境、情感?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与对理想之美的深深追寻。

诗人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与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与追求的心境。

在当时处境中,戴望舒从原来热情似火的革命青年,一下子堕入了夜的深渊。他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前进的希望,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与自白里,我们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与追求的心境。

五、再听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再一次走进那深深的雨巷,思考他的音乐美表现在哪里。

明确: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缠绵、与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达成以下共识:

①韵脚舒缓悠扬:长,巷,娘,徨,怅……

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与流畅的节奏。

②词语的反复:悠长,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复沓:丁香一样的……,像我一样……,像梦一样的……

如“哀怨,/ 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与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④诗节的复沓

从全诗看,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六、结语,听《雨巷》歌曲

繁华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戴望舒走过的那条雨巷或许早已灰飞湮灭了,找一个悠长的雨巷或许已经不可能了。但“雨巷”的魅力不仅在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织就的一片美丽而哀伤的心情。

品读这“雨巷”,我们总有走得进、走不出的哀伤。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我知道心灵的雨巷还要走下去,寂寞的雨巷还要走下去。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想起我们今天这节课,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飘过你身旁。

教案设计 篇11

《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一首抒情名诗。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而乡愁的产生,乡愁的无奈,却巧借“距离”表现出来。下面是其教案。以供参考。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用优美的意象、低沉的笔调谱写的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相思曲。是一首难得的思乡爱国的教育诗篇。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诵读欣赏,想象体会,引申迁移。通过这三个步骤重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本课的一大特色。用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烘托一种气氛,给学生思维的启动构建一个平台,也为本诗的理解铺设一个意境。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1.师:一曲《流浪歌》唱出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陈星的歌声唤起了多少阔别家乡的人们的心酸痛楚。其实,不光是歌声,在中华文化的长廊中,一大批文人墨客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样表达了他们羁旅他乡,心系故土的感伤。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吗?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诗人和评论家。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1.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可察可感。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所谓托物寄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4.怎样理解以上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情感的抒发上看,是并列的还是逐层深入?

明:逐层深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思乡恋国的情愫越来越浓。

小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

1.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一封家书》的音乐声中听老师的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读第二节,伴着《久别的`人》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3.读第三节,伴着《人鬼情未了》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4.读第四节,伴着《望乡》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5.老师评点:诗歌寥寥数语却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几幅画面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诗人寄居他乡的种种苦闷和彷徨,也认识到了家国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伤痛,在此,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我只想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的大业,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

思考:这首诗分别选用了那些意象来表达感情的?与余光中的《乡愁》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点?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如今,香港、澳门业已回到祖国的怀抱。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何时才能与祖国大陆统一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坚信,有我们广大的台湾同胞的支持和数以万计海外侨胞的帮助,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终会完成,因为我们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歌声响起)

(一)、意以象言,情以象抒。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讳抽象说教,空洞无物,为此,诗人们往往选取一些“情感对等物” (意象)来抒情言志,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哪怕天涯海角,啊怕苍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第三节的“雪花白”则摹色绘心,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暇隐喻游子对祖**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四个意象以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

(二)、联想自然,环环相扣。《乡愁四韵》的高妙之处不仅仅在于精选意象,传情达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乡愁的情感内涵。第一节由“长江水”联想到“酒”,由“酒”联想到“醉酒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 “乡愁的滋味”;其余三节分别由“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引发联想,思路扩展与第一节类似。这些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厚重、悠远绵长的特点。第一节第一层联想把“长江水”比作“酒”,凸现乡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层联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则顺理成事,自自然然,展示了乡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点;第三层联想把“乡愁的滋味”类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使人们特别是那些未曾离乡背井,游走天涯的人们对“乡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感受。三层联想,从属于“乡愁”而又突现“乡愁”,明白有序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思。显然,这比单一的联想比喻更具艺术魅力,其余三节的联想扩展作用类似,兹不赘述。

(三)、音韵和谐,一唱三叹。《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题旋律,而且它在每一诗节的首尾呼应,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这种重章叠 句的构思,显然是借鉴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

(四)、无理而妙,富于别趣。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 “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红海棠”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教案设计 篇12

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课题: 3——7

准备时间:2013年8月20日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i、ei、ui,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带有ɑi、ei、ui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三。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原理,并努力标注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三个复韵母及其四声,复韵母与声母的拼读,复韵母的标调规则,认识4个生字。

教学困难:掌握音节原理,并尝试标注音节。

教具准备:拼音、生词卡片、文字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ɑi ei ui

挨妹回桂水uī

k uī kuī

hhuī

练习设计:音节卡片拼读。

教学反思:

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课题: 3——8

准备时间:2013年8月20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活动目标:

1、学会ɑo、ou、iu三个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敖”、“瓯”、“iu”四个声调。

3、认识5个生字。

重点:ao、ou、iu的发音和元音语调

教学难点:ao、ou、iu的发音和元音语调

教具准备:拼音、生词卡片、文字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3——8

āoǎoōuóuǒuòuiūiǔiù

练习设计:音节卡片拼读。

教学反思:

课题: 3——9

准备时间:2013年8月20日

上课时间: 月日

目标:1。借助情境**,学习复合元音ie、üe、er及其四个声调,读正确的发音,认清形式,正确书写。学会阅读你们整个音节。

2、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

3、看图拼读认识5个生字。

4、了解er是特殊韵母,它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

活动重点: ie、üe、er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er的发音。

教具准备:字母卡、单词卡;四线格小黑板,情境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3——9

ie ye

yē yé yě yè

üeyuēyuéyuěyuè

er作业设计:练习拼写ie,üe和er的音节。

教学反思:

课题: 3——10

准备时间:2013年8月20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活动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ɑn、en、in、un、ü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习阅读整体的音节。

2学习由声母和前鼻音韵母组成的音节,并能正确拼写。阅读准三拼音部分,复习不写字的书写规则。

三。借助**和拼音,识别5个生词,读音节和童谣。

活动重点: 前鼻韵母的发音、整体认读音节的识记、声母和前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具准备:拼音、生词卡、星星**、花瓣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3——10

unn en inün

yuɑn yin yun

作业设计:练习拼读韵母是unn en inün的音节。

教学反思:

课题: 3-11

备课时间:8.20

上课时间: 月日

活动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ɑ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由首字母和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写和书写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了解“中”字理演变过程。

4在拼音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拼写习惯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活动重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英语和英语的发音和三个拼音部分的拼写

教具准备:拼音、生词卡、四行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3——11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干股协议书最新范本(精选8篇)

协议书范本 01-09

国学课件(范例九篇)

国学课件 02-06

最新新店开业活动谋划书范本

新店开业活动策划书 新店活动策划书 12-19

端午节寄语祝福集合200句

端午节寄语祝福 端午节寄语 02-06

成长的忧伤作文范例

成长忧伤作文 忧伤作文 02-06

最新毕业心得体会14篇

毕业心得体会 02-06

建筑工地实习周记(范例十篇)

建筑工地实习周记 02-06

有关致敬警察的文案精选40句

致敬警察文案 02-06

防灾减灾活动工作总结推荐

防灾减灾活动工作总结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02-06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8篇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02-06

2024物理老师工作计划(经典十一篇)

物理老师工作计划 02-0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