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心得体会 ·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新征程已经开启。站在这个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我们走在大路上》,总结过去,面向未来!

“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誓把祖国变成天堂。”这些年来,党和人民同心同力,创造出了一项项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坎坷之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革命年代,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披荆斩棘、破除艰难险阻,打赢了翻身仗,赶走了侵略者,成立了新中国;在和平岁月,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作出了一项项伟大决定,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开放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着人民权益,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圆满胜利。100年来,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这支庞大队伍当中,他们始终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奋战在基层一线,奋战在科研岗位,奋战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各行各业,用一生的热血助力中国在不断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们的歌声传四方,我们的朋友遍及全球,五洲架起友谊桥梁。”这些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坚实力量。

长久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国家始终秉持着“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深入合作交流,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增长。同时,中国还将和平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坚持与世界各国开展和平友好对话,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去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不断激发自身创新创造水平,去帮助那些困难国家渡过难关不断夯实国与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如今,我们的朋友早已遍及全球。历史实践证明,固步自封没有出路,多边主义必将战胜单边主义,我们要继续同世界各国一同手拉手、心连心,共谋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更早更快实现。

“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上荣光。”放眼未来,我们充满了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如今,“十四五”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开启全新征程,未来充满着更多希望和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都是这当中最坚实的力量。走进新时代,我们仍然要时刻将“人民至上”放在各项工作开展的至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困难群众返贫;要将科学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着力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更多科技力量。国家向好发展的壮丽事业,离不开党和人民群众携手共进,离不开人人参与其中的万众一心。由亿万中华儿女凝聚起的磅礴力量,必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带来更多希望。

“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路漫漫,奋进新时代,我们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劲头和勇气,坚定不移地走在通向光明、通向胜利的大路上。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2】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发展和延伸了党的共同富裕理论,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作为一种全新的治贫方式,在实践推进中,迫切需要我们转换思维理念,创新方式方法,运用科学思维和手段谋划推动工作,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一是精准思维。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把握精准内涵,树立精准理念,加快精准脱贫,需要“坚持五个导向、力促五个转变”:坚持重心下沉的帮扶导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要求,一户一户帮,一人一人扶,先脱户、再脱村,有序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坚持数据支撑的决策导向,由“经验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拓展运用大数据平台的信息采集、筛选甄别、决策分析和动态监测功能,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掌握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计划,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精准监测脱贫进展,不断提高精准管理水平;坚持需求引领的投入导向,由“撒胡椒面”向“量身定制”转变,紧扣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对照脱贫退出指标体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更具针对性地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产业发育不足等短板弱项,实现政策效应、资金效应、帮扶效应最大化;坚持强化内生的动力导向,由“物的要素”向“人的要素”转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突出加强乡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从思想观念、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机会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全面激发创业热情,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坚持时序倒逼的绩效导向,由“实施过程”向“目标成果”转变,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时序,以目标成果倒逼任务落实,倒排工期,细化节点,精准发力,积极稳妥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是整体思维。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需要全局着眼、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根据目前脱贫攻坚运行情况,应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首先,工作摆布要突出全局性,防止“两张皮”现象。切实强化一号工程意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围绕脱贫抓发展、加快发展促脱贫,推动精准扶贫与各项建设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形成“大扶贫”格局。其次,方案落实要强化整体性,防止“打折执行”现象。“1+17”精准扶贫方案涵盖产业培育、基础改善、公共服务、基层党建和帮扶力量整合等各个领域,贯穿“精准性”要求,体现“组合拳”特色,只有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才能凸显扶贫政策的综合效应。要把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注意加强项目资金的衔接配套、帮扶力量的有效整合、职能部门的协同作战,全面抓好落地见效,从整体上改善贫困乡村的落后面貌。再次,帮扶措施要体现系统性,防止“顾此失彼”现象。针对贫困村户制定的帮扶措施,既要精准有效,也要彼此耦合,统筹考量贫困群众致贫的多重因素,找准症结,综合施治,从帮产业促增收、帮基础促改善、帮服务促提升、帮培训促技能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协调思维。协调发展理念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推进精准脱贫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之一。要坚持区域协调补差距,以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以新型城镇化为重要载体,切实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运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运用城市资源建设农村,运用现代文明培育农民,在推进“四化同步”中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要突出领域协调补短板,着眼“两不愁三保障”和“两个确保”的底线目标,协调推进贫困乡村的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各领域建设,统筹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等工作,特别要针对当前贫困群众普遍存在的“两低四难”问题,盯住短板,集中攻破,尽快补齐弱项,让广大群众共享精准扶贫成果。要加强内外协调补不足,对内重资源整合,以专项方案和脱贫规划为引领,项目资金必须整合,帮扶资源必须汇拢,部门履责必须协同;对外重力量凝聚,加快区域开放开发,扩大东西对口帮扶,拓宽社会扶贫领域,鼓励引导域内外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主战场上来,有效解决脱贫攻坚投入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

四是多元思维。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是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尤其是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增收制约因素较多,有效解决增收难题,需要树立多元思维,多措并举,多策发力,多渠道增收。要持续扩大经营性收入,把产业培育作为促进增收最稳固最有效的途径,以“五个百万”增收工程为抓手,发挥资源优势,对接市场需求,形成区域脱贫有特色优势产业支撑、村户脱贫有多元富民产业支撑的“一线多点”产业扶贫格局。要稳定提高工资性收入,加快劳务市场体系建设,整合使用培训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定人订单定向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不断扩大技能型、智能型和长期型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要充分挖掘财产性收入潜力,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建立农村产权、资源资本化和农民财产权有效实现形式,扩大贫困户多种形式参与度,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激活财产增值空间。要稳定增加转移性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及时足额地兑现到农民手中。

五是持续思维。消除贫困是一场接力赛,帮助现有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让农村社会彻底告别贫困,迈入全面小康,需要切实保障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要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贫穷既是财富函数,更是能力函数,消除贫困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夯实增收基础,找到贫困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可靠渠道。要把持续增加收入和持续增强素质作为精准脱贫的两个关键点来抓,以高收入摆脱贫困,以高素质抵御返贫,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脱贫。要建立可持续扶贫的资源保障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推进精准扶贫,扩大扶贫供给总量,优化扶贫投入结构,提高扶贫攻坚效率,积极稳妥地推进脱贫工作,尤其要重视加强已脱贫乡村扶贫资源的后续跟进,做到扶持政策不变、驻村工作队不撤、帮扶力度不减,切实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和“853”精准管理等手段,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监测返贫人口,有针对性制定落实帮扶举措,切实把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控制在最低程度。要把已脱贫退出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纳入监测范围,定期开展回头抽验,动态监测脱贫成效,切实提高精准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六是联动思维。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全社会的责任,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统筹用好行业部门、驻村帮扶、社会扶贫和农民主体等各种力量,形成各方联动、合力攻坚的推进态势。切实强化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加强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在实施扶贫项目、落实脱贫任务中紧密衔接、协调推进。加强驻村工作队员教育管理,把驻村干部的帮扶优势与贫困群众的脱贫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切实发挥好精准扶贫的管道作用。积极发动各类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和社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真情帮扶,不断壮大扶贫力量。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3】

“近年来,四川凉山州始终把劳务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聚焦“户户有就业”目标,全力推进劳务输出工作,让贫困劳动力端稳端牢“饭碗”。近三年全州累计输出388.2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654.26亿元。”

当前已经到了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越到最后的关键时刻越容不得丝毫的放松,要继续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援力度,抽调部分具有丰富脱贫一线工作经验的干部前往攻坚克难的主战场,鼓励他们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脚踏实地干。对那些在扶贫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及时的予以表彰、提拔重用,鲜明用人导向,激发一线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要想实现真脱贫,必须要打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队伍。扶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各级各部门要多对于奋力脱贫攻坚一线的人才,及时开展人才分类专项培训,广泛吸引各类人才,从瓶颈上解决各种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大家走出去,拓展思维眼界,多向先进发达地区的专业化人才学习,不断培训本土人才,提升地方人才结构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打赢最后的硬仗。

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贫困群众可能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的心理,这时候党员同志就应该主动站出来,带头发展产业,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运用精细化管理,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实现增产增收,通过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模式,增强观望的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动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后还要及时的向他们分享在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技术,让贫困群众尽快上手。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4】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座谈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中西部22个省区市所辖市(地、州、盟)、县(市、区、旗)设分会场。各省区市提供书面发言。云南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新疆和田地委书记杨发森、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广西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贵州赫章县委书记刘建平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先后作了发言。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这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本领明显提高。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基层干部应当坚定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越是到最后,就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到最后,就越要听党指挥,听话跟党走,在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战。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5】

感谢市扶贫办、市扶贫指导中心给予我们提供学习培训的重要平台,让我们在这里相聚学习,得到人生中的升华,一周的学习,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

第一,学到了之前不明晓,或之前不够明白的扶贫领域相关政策。李__副站长的授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在此之前,我对农村集体经济这一概念是模糊的,是不清晰的,更不知如何去做这方面的工作。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农村集体经济就是集体成员利用共用的`资源和资产,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要发挥好集体经济的作用,还要在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财务会计,民主理财,收益分配和产权制度。而我村是实打实的空壳村,不是国家没有支持,没有劳动力,而是我村这些基层干部对于农村集体经济这一概念都是模糊的,甚至全然不知,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以致让国家支持我们的几百亩核桃、几百亩花椒、300亩的蔬菜(高山)基地都以失败告终。

第二,精神层面的收获。市扶贫办黄__副主任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解读中一课中讲到:“加强对贫困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观察识别干部,对如期完成任务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重用,注重提拔使用”,“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坚决撤换不胜任、不合格、不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本村致富能手中选配,建立健全回引本土大学生”。黄长武副主任的这两段解读,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回家做农村工作的人不仅有了坚持的方向,向前冲的动力,全身如同注入了“鸡血”似的干劲十足。

第三,回去以后的打算,我村共有_余人,在家的只有_户_人,其中还有在我镇街道照顾孩子上学的,有17岁以下的_人,18岁至35岁的_人,36岁至59岁的_人,60岁及以上的_人,面对这样的一大人群,结合张__专家的讲授“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知识和我村已有的电商基础,通过自己和村支两委努力,利用电商平台将我村的农产品(大米、蔬菜、萝卜)销售出去,让我村的农户增收,让脱贫攻坚工作在贫困地区真正产生实效。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6】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初遇脱贫攻坚到现在走进脱贫攻坚已有三年之久。回顾这一路,初遇时,脱贫攻坚是百姓眼中幸福生活的“代名词”;靠近时,脱贫攻坚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指标”;走进时,脱贫攻坚已是硕果压枝,丰收在望。

遇见脱贫攻坚,暖意融融,百草权舆。20__年3月,我在读研一,跟随导师做四川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相关的课题研究。因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构造和水文气象条件特殊,境内不少地方是地质灾害高发和易发地区,所以课题组选点在凉山州进行入户调研。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调研中有不少彝族老百姓不会讲汉语,沟通交流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在访谈中,老百姓都能听懂“精准扶贫”这个词,而且会不断地重复“精准扶贫好”这句话。我好奇地咨询翻译大哥,大哥说:“你以前没有来过我们村里,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交通、饮水、教育、医疗都比以前好多了,老百姓都是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大家都很感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再过几年,等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更好的……”阳春三月,与脱贫攻坚的意外邂逅,让我感受到了扶贫工作带给老百姓的满满希望。

靠近脱贫攻坚,烈日炎炎,万木葱郁。20__年6月,我读研二,有幸成为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检查组的一员,参与了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退出的评估工作。在经历了初选、面试、培训、考试等一系列环节后,开始了为期20天的评估工作。在参与这项工作之前我一直以为脱贫攻坚就只是帮老百姓挣钱,培训后才知道脱贫攻坚工作涉及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交通、饮水、通讯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综合性工程。在这次评估工作中,我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更立体化,我看到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听到了贫困农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肯定,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时隔两年,我还清晰地记得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我说:“活到这把岁数,最感谢的就是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让我不愁吃,不愁穿,还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如火六月,与脱贫攻坚的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带给老百姓的真实幸福。

走进脱贫攻坚,秋风习习,硕果压枝。20__年9月,我跟随单位同事入户走访,慰问贫困户,正式走进脱贫攻坚工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贫困农户家中,我看到了因危房改造项目住进新房的廖大爷,因大病救助得以及时就医的张大爷,因教育政策顺利送孩子读大学的杨大哥,因帮扶人资金支持改厨改厕的李大哥……在帮扶村上,我看到了全部硬化的村道、修建整齐的新房、干净整洁的院坝、欣欣向荣的产业……在跟随书记入户期间,村书记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上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明显增加,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普遍解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果。”金秋九月,零距离走进脱贫攻坚,让我看到了脱贫攻坚结出的累累硕果。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进展。按照确定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底的3046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按照这样的减贫效率,到20我国将告别农村绝对贫困。与此同时,党中央提出的到年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也将实现。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于203月8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返贫指已经在贫困线以上的脱贫人口重新回到贫困线以下,是一种动态现象,在农村很常见,其消极影响大。目前造成返贫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返贫人口自身导向,即能力缺失返贫。主要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缺失、知识技能低等。二是政府导向,即政策性返贫。主要体现为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保障乏力、行政区划阻隔、发展方式转变、宏观政策负面效应等。三是环境导向,即因灾返贫。因滑坡、地震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或气候突变引起。四是其他约束性因素,即发展型返贫,如因教、因学等。因此,帮助脱贫后的群众巩固脱贫成果,多管齐下防止返贫,是也当前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基层建议:

一、增加就业机会。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对接好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有劳动技能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效率。同时,充分挖掘当地各就业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一方面增加了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贫困家庭。加大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力度,引导企业带动贫困户创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

二、稳定帮扶政策。脱贫应留出过渡期,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帮扶,切实防止边脱贫边返贫。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人才、科技和财政、金融、保险等要素支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强化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

三、提升基础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向上多争取基础设施扶持资金。一方面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进度,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注重做好搬迁户搬迁后的帮扶工作,解决生产、生计、就业等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四、强化保障兜底。一是把健康扶贫作为工作重点,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二是大力发展经济薄弱地区教育事业,不让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三是推动建档立卡数据在民政、教育、卫计等部门互联同享,通过帮扶责任人定期跟踪回访、返贫户个人申报、系统信息自动比对等途径,提前预警研判,精确掌握动态,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8】

时光芿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21年已经到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回想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感觉是多么艰苦困难,仅仅五年的时间里,通过我国党员和群众的不懈努力,使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令我为止感到非常高兴,我国已从当然那个百废俱兴的年代走了出来,现在人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西部地区也获得了发展。

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仅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通过各级的努力共同完成的,可见其中的困难是我们往往难以想象到的,无数志愿者,无数党员都纷纷加入其中为之做出贡献,在其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战略堡垒的作用,无数党员纷纷出头,发挥着带头人的作用,带领贫困地区的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如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道路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村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白坭村学习沙糖橘种植技术并教给他们做电商来卖特产,为白坭村牺牲的黄文秀;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哪怕病魔缠身仍不放弃的张桂梅,他们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为了自己心中那份执着,为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了祖国实现富强,做出不懈努力,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的信念。还有那些为了脱贫攻坚的志愿者,无不有那份大无畏之心。

脱贫攻坚除了这些志愿者,还有那些可爱的人民,他们懂得自己努力,知道仅凭这些志愿者的努力无法让大家摆脱贫困,真正让他们拜托贫困的是自己的努力,所以他们愿意学习,尝试改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新的时代,注重特色发展,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不怕困难的精神,凝聚成一股战无不胜的力量,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字眼。

我为此而感到骄傲,我们通过五年的时间,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为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感到骄傲,相信明天的祖国会做的更好,让我们一同努力,面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9】

“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只有努力让自己与群众成为“知心人”,搭起“连心桥”,引领“心风尚”,才能知道民间疾苦,才能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带着烟火气,成为“知心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脱贫攻坚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难啃的都是“硬骨头”,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变得更为迫切。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发现和找准问题,从群众中取到“真经”,就要迈开腿、弯下腰,俯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家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更加灵活、轻松、接地气的土言土语与群众交心谈心,拉长耳朵倾听群众声音。只有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才能让群众把自己当作“知心人”和“自己人”,才能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拼在一起。党员干部只有到基层、到群众当中沾染了烟火气,才能于细微处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带着真感情,搭好“连心桥”,“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群众不是石头,大家的共同努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上淡忘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对群众疾苦缺乏深切感受,工作肯定难做,脱贫攻坚必然浮于表面,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并不是将原则、政策、规定都抛在脑后,乱表态、乱承诺,而要既讲原则也讲感情,做到较真不冷漠,热情不失格。只有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立足于“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带着硬功夫,树立“心风尚”,“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群众反映每一件“小事”是构成国家、社会的“大事”,在解决群众反映的一些小事上不能“以事小而不为”。工作落实得好不好、能不能满意,群众心中有杆秤。每一名党员干部始终要牢记为老百姓服务,解决百姓的困难,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党员干部的“心风尚”。对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整治不力等烦心事、急盼事要马上办、立刻办,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想,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好政策宣传,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政策、技术服务指导,拓宽就业渠道,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只有带着“烟火气”“将心比心”,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我们的心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

群众工作是最接地气的工作,把群众的事看成大事、急事、难事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转变,更是一种爱的境界,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让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走上“康庄大道”的“快车道”。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0】

学习贵在实践,不仅要入脑入心,更要真懂真用,切实在落地落实上下功夫。今年是整县脱贫的决胜之年,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核心要围绕整县脱贫抓好九个统筹。

一要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破瓶颈、补短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努力创造脱贫致富条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建设、县乡道路提升改造、村组路网体系延伸,完善综合交通网。围绕建立城乡供水和防洪安全体系,打造安全水利网。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天然气工程,构建绿色能源网。打造“智慧”,实施“互联网+”工程,推进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高速信息网。

二要统筹振兴实体经济。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根基,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主线,聚合各类资源要素,搭建平台、培育主体、优化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支撑。坚持筑巢引凤,整合项目、资金等资源,加快城镇聚业区、建设,打造“六大”聚业平台、培育实体经济聚集增长极。把“四上企业”培育作为突破口,持续实施“四上企业”和经济增长点培育计划,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措施,支持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培育规模企业集群。践行“店小二”精神,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1】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作风攻坚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只有过硬作风,才能啃下“硬骨头”、攻克“娄山关”、拔掉“穷根子”。

要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扶贫领域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风漏气现象,精神元气遭受侵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素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法纪的敬畏心,不让思想滑坡,不让精神家园失守,以坚强的思想保证决战脱贫“最后一公里”。

要铸牢纪律规矩“铁笼子”。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这既体现了中央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决心,也表明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把反腐倡廉纪律规矩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不断加强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住“关键少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下功夫,以上率下,带动扶贫作风进一步纯洁。

要筑起监督问责“防火墙”。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面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担起监督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惩治在扶贫项目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要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监察。对查实的典型案件,严肃追究责任的同时,要用好通报曝光手段,及时传递刹风肃纪正能量,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唯有把严的意识、严的规矩、严的风气树起来,把实的作风、实的责任、实的措施立起来,以过硬作风尽锐出战,才能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2】

总书记在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增强了我们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只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就一定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首2019年,我们取得的脱贫成绩令全世界瞩目和赞叹,这源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奋斗,源于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源于党中央的持续关怀。

展望2020年,我们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剩下的硬骨头要敢啃,剩下的硬钉子要敢拔,还没脱贫的要攻坚克难努力解决,脱了贫的要巩固脱贫成果。在疫情的影响下,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如何保证高质量完成,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是我们必须答好的人民考卷。

实现今年脱贫攻坚目标,最紧迫的是通过建立机制、扩充渠道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员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因此,要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的重大积极变化,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把防控工作重点放在防止新的外来病源输入上,全面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着力帮助农民工返岗就业,着力打通农副产品物流运输堵点,加大对种、养、加企业的扶持力度。

同时,用好扶贫小额信贷,搞清贫困群众生产资料需求,做好扶贫产品的认定,推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稳定生产收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的影响,确保如期完成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疫情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奋斗数年的脱贫攻坚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各级各地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团结的精神,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通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在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等短板弱项上冲刺清零,尽最大努力坚决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贫困人口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更应该积极制定政策,帮助其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胜利就在眼前,我们要顶住最后的关键时刻持续精准发力,全面排查解决影响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的短板弱项,加大转移就业、发展产业力度,持续提升已脱贫退出村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努力创造经得起检验的脱贫成果。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3】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解决了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改革开放40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一切都是脱贫道路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性胜利。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攻坚战的胜利!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4】

4月8日,_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表明脱贫攻坚收官战已全面打响,时间很紧、任务很重,需要全国上下尽锐出战、攻坚克难。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绝大部分贫困群众的脱贫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全国还有近万贫困群众没有脱贫,在夺取“长征”最后胜利的关口,更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坚定必胜的理想信念,去夺取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

扶贫是需要执行力的,而执行力的动力出于担当。锤炼广大党员干部担当的本领,就是提升扶贫的执行力。把担当精神贯彻在脱贫攻坚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要让每位党员干部挑起责任履行的担子、对他们钉牢工作落实的钉子,以“铁”的“硬气”抓好落实,让他们在担当中锻造执行力。而每一位党员干部,则必须强化担当意识,要将责任抓在手中、扛在肩上,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沉下身子融入群众,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思想,掌握实情,激发智慧增进感情。“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事情大如天。“要以群众需求作为工作“风用标”,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扎扎实实的推进各项脱贫攻坚任务,真正让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面对目前长期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困扰了中国数千年的贫困问题,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停滞,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依然铿锵有力,也必定行稳致远.。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在精准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力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坚定脱贫攻坚信心、夯实脱贫攻坚根基、激发脱贫攻坚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定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人生文艺句子收藏

人生文艺句子 12-22

养生心得

养生老年人娱乐养生 老人养生 12-05

描写元旦节的句子有哪些大全

描写元旦节句子 12-22

社会实践日记集合九篇

社会实践日记 12-22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未来规划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 03-29

祝警察生日快乐的句子精选18条

警察生日快乐句子 12-22

开门红霸气口号58条

开门红霸气口号 12-22

心里的励志句子55句

心里励志句子 12-22

2023年简短端午节祝福短信分享36条

端午节祝福短信 12-22

2024保护牙齿的健康教案收藏十二篇

保护牙齿健康教案 牙齿健康教案 12-22

科比的名言

科比名言 12-22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