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杠杆课件

杠杆课件【篇1】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验问题。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杠杆的力臂作图问题;

②.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探究的问题;

③.杠杆平衡时的最小力的问题;

④.杠杆平衡时变化的问题;

⑤.杠杆平衡条件计算的问题;

⑥.杠杆平衡的分类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掌握以上知识与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验问题。

四、教学重点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决实验问题。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中考角度而言,杠杆是一个重点考查对象,本节课从学生已知知识开始,引导学生怎样利用杠杆知识解决问题。

六、学情分析(教师资源网 M.722331.Com)

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示范等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的处理

1.引入新课

通过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在近几年遵市中考中分会比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平衡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课件中撬石头的撬棒,总结它们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得出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平衡的5要素。

(1)接着再以撬棒撬石头为例,介绍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提出问题:如何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根据数学知识,点到线的距

离,通过数理结合,作出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探究

通过例题让学生回忆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注意事项。

①、平衡螺母调节;

②、调节杠杆水平位置的作用;

③、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增减钩码

4、解决杠杆平衡最小力的作法:

1)、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力的作用点;

2)、把该点与支点连接的线段作为力臂;

3)、对应的力最小(注意力的方向)

5、解决杠杆变化问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找出定量,再根据一个变量判断出另一个变量

6、解决杠杆计算问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特殊计算方法:赋值法;极值法

7、解决杠杆分类问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若L1>L2,则F1

若L1F2;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若L1=L2,则F1=F2;此杠杆为等臂杠杆

杠杆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从活动比赛拔钉子引入,通过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在活动中认识人类对工具的了解与依赖。然后给学生提供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工具参加比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从而引出简单机械的使用,杠杆的定义、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并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步步深入教学。

二、教学关键词:学生活动 杠杆五要素 平衡条件 交流讨论 实验探究 过程与方法

设计过程

一、教学思想: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这个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只重知识教学而不重视过程和方法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

二、教学任务:杠杆一节在本教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前面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其他简单机械探究学习的开始,本节的学习任务我把它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完成对杠杆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认识有关杠杆的五要素,第二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本节的学习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经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进步。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学习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利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许多学生已经能较熟练地应用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自己已积累了一定的的探究经验,比较注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这样的学情较利于本节的学习任务驱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绘制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并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为自己提供方便的强烈意识,更进一步认识探究活动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重要性。

五、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生活常见工具,如:羊角锤、开瓶器、螺丝刀、老虎钳、剪刀、核桃夹等。

2、教师:课件、黑板、自制简易杠杆、弹簧测力计、钉钉子及螺丝钉的木板、设计数据分析记录表及三维目标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1、在简单介绍人们对杠杆的初步认识后教学从学生活动开始,老师先把同学们分配为几个学习小组,给每组同学发一块木板,钉上九个普通钉子和一个螺丝钉,并与同学一起准备羊角锤等生活中的常见工具,让同学们参加拔钉子比赛。借以考察同学们对简单工具的使用情况并引入杠杆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探索欲。

2、用讲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究打好基础,并在认识生活中的杠杆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3、用教师提供的带刻度尺的简易杠杆以及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实验: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力,读出大小并记录,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并记录。

进行实验: 改变钩码的个数与力臂的大小,多次进行实验并交流讨论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评估、交流各小组的实验过程的异同、出现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该小组的成果。通过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展示让学生体会成功感。

4、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学生知识的收获、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了那些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汇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时捕捉相关信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实验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新课引入环节创设了学生的日常认知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在课堂一开始的比赛中,大家在拔出9枚普通钉子和一枚螺丝钉时,大家拔钉子的方法都一样,用的的都是羊角锤,不同的只是在于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上,但在对待最后一颗螺丝钉时大家的方法出现了差异:有同学根据平日的经验选择了螺丝刀,有的同学却直接用羊角锤拔出了螺丝钉,且用羊角锤更有力、更高效,但对木板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就有效地刺激了学生们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欲。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既有学生所想又有学生未想到的,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把课堂变成师生相互倾听的场所,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多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要完全拘泥于自己的设计思路。反思这节课让我越来越多的感受到物理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熟悉物理学发展史不断的与时俱进。

杠杆课件【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演示1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

②汇报实验结果。(填出演示记录表)

(4)讨论。

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②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讨论后填写思考题。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三)布置作业

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杠杆课件【篇4】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杠杆》,《杠杆》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前面力知识的延伸,又为下节《其他简单机械》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计划达到的目标,使学生认识杠杆。知道杠杆平衡条件。经历认识杠杆及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并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学情与教法、学法、分析、学生已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我准备大胆放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我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分享者,但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我应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下面为大家展示具体的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先找一位大个子男同学和一位小个子女同学如图进行推门比赛,意外的结局使学生惊讶,为什么的念头也就油然而生。然后启发为什么大力士会惨遭失败?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引入了新课、创设了情景、让学生产生了疑问和猜想,以触发思维的兴奋点,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打开探究之门

1、什么是杠杆?2、杠杆有哪些要素?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请观看图片,想一想它们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小组讨论分析并结合课本概括出”杠杆定义和杠杆的五要素“.看哪小组完成的更快、更好!学生通过讨论与分析抽象出杠杆的特征。通过该环节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见物思理的习惯,提高了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分析概括的学习能力。

如何找杠杆的力臂?是本节的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先出示一种、动力、阻力、支点都给出的杠杆让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习画力臂,你做对了吗?使学生对如何画力臂的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刚才是怎样做出力臂的,加深理解。再来一个,这次成功率会非常的高。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最后给一个实物,需学生自己抽象出杠杆的特征,找出支点、动力、阻力,然后做力臂,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我深入学生之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根据需要给学生适时、适当的指导,组织交流从而突破难点,学生强弱互助、优势互补,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友好的展示与评价中增进情感的交流,达到知识的增益、能力的拓展、心理和情感的升华。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的重点。由于新课标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就应该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布满设想与实践的探究世界,因此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合作探究来完成。一、提出问题,请大家回想我们玩跷跷板时,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对此你能提一个让我们探究的问题吗?创设了问题情景,.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应让学生充分思考,尽情的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活实例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结合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我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张扬了个性、掀火了和谐课堂的气氛,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渐进了各自的理解深度。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取长补短、完善方案、进入下一环节。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我参与其中。()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提高操作能力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在这里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关爱他人的精神,都得到不断地巩固与加强,无论是成功与快乐、还是失败与烦恼,都有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组织学生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从而完成了整个探究过程。整个探究经过小组成员的精心的准备、仔细的观察、科学认真的分析、再加上激烈而友好的争论,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探究都有成就感,这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播放正确结论让学生再一次品尝成功的喜悦。

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积极发言、说一说你见过或用过的杠杆,看谁知道的更多?对生活观察的更仔细!让知识回归生活。物理就是这样,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列举了许多的杠杆,引导分析进行分类得出杠杆的种类。播放视频让知识以丰富的影像资料形式留在学生的记忆。巩固与练习、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通过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另外我在板书中留下了空白,让学生补充完整,让理性的知识留在学生的脑海。起到此处无字盛有字的妙用。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努力地去做教学的有心人。

这些都是课前的设计,而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我丰富自身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奋发的目标。谢谢大家!

杠杆课件【篇5】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写心驿的作文8篇

写心的作文 12-08

学前班配班工作计划8篇

学前班班工作计划 学前班班工作 12-08

2024非常老师读后感集合九篇

非常老师读后感 12-08

读书汇报发言稿必备5篇

读书汇报发言稿 汇报发言稿 12-08

最新老舍我的母亲教案合集8篇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12-08

最新业务岗试用期工作总结收藏四篇

业务试用期工作总结 12-08

电话客服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0篇)

电话客服年终工作总结 12-08

二手车标语200句

二手车标语 12-08

发型课件精品

发型课件 04-23

[课件]休假通告(篇四)

休假通知 单位休假通知 10-05

遗憾的语录爱情句子54条

遗憾语录爱情句子 12-0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