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转山观后感

转山观后感 篇1

我只是看了影片的末尾一小段,我感受最深的是:骑行者敢于挑战自我。即使面对高山,他也不畏惧,努力向前。在影片中,有一幕是一辆汽车经过主角旁,说上面至少5000米海拔以上,问他是否需要帮忙,骑行者说:“我行的,不用了。”如果面对同样的困境,我们是否都会有一样的回答呢?现实中的我们,常常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脆弱,经不起风浪。观看了电影也许会有一点改变。

骑行者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去拉萨。在拉萨那高原地区,高原山地的气候,一个骑行者要完成这次旅程似乎是很难的事。但我们常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他能够完成,是因为心中的信念:我要去拉萨。当你在大海中航行时,信念是你手中的一方罗盘,它使你沿着捷径前行;当你在黑暗中摸索时,信念是夜幕上一颗明亮的北极星,它将你的未来照得银亮银亮的,像是希望在跳跃;当你顺着小路回家时,信念是一篝为焰,指引你走向前方……正是因为信念才产生了内心的一种坚持,一种执着。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拉萨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追求下去。“知难而退”并不是一种智慧,而是一种懦弱。心中拥有了信念,我们就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转山》中贯穿了一种人文关怀。虽然,人与人之间素不相识,但因为一个动作——“握手”,而牵在了一起。“握手”——显示一种信任,一种理解,一种鼓励。志同道合的人一个简单的动作“握手”以及老人与骑行者的“握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内心洋溢着温暖。除此之外,我从影片中体会到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老人在雪地遇见骑行者,随后两天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在主角临行前赠予药物。慈祥的老人,言行也一样令人感到慈祥。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得以彰显。

《转山》让我想起爸爸对我说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发出生命的强音。向困难发出挑战,凭借信心、勇气将困难克服。

转山观后感 篇2

我不曾看过《转山》这本书,但看了同名改编电影。

一小时二十九分,干净的画面,简单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修饰。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在继承它之后勇敢地将它变为现实。这是台湾年轻人年轻时所经历的人生最庄严、最壮历的篇章之一。

故事的开头场景在彼岸的台湾,城市的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在台北的某个角落里,一个亡者告别仪式正在悄悄举行。哥哥因病去世的大四学生张书豪对此无法释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困惑。“大四结束那年,我哥去世了,一切来得很突然,对死亡,对失去亲人,我从来没有概念,那之后的日子很难受,很难受。

我想逃离,但又不不知道该去哪。”直到在告别仪式上,“我”发现了哥哥的骑行日志。

那是他计划了很久却因死亡而最终没有实现的梦想,此时,“我”也明白该往何处逃离。“我”独自一人坐上了飞往大陆的飞机,决心替哥哥完成他违禁的心愿:骑着单车从云南丽江出发,沿滇藏线骑行至拉萨。

这是一段艰险的路程,成功从此路线骑行至拉萨仅仅只有个位数。

对大陆人生地不熟的“我”,只能借着地图,独自一人摸索着走下去,四周是一片未知的黑暗。在丽江,被人轻易地骗去了三千五百元。在海拔2300米的曲孜卡,十月的黑夜里“我”险些坠入悬崖,好不容易遇到的骑友云南人李晓川也因此重伤,中途退出了骑行之旅。

在孤单的骑行路上,“我”遭遇了藏獒的围攻险些丧命,在海拔5000多米的乌然,因为食物中毒而昏迷了两天两夜。一路走下去,疲倦不堪,九死一生。最后,“我”成功地骑到了终点。

从一座低海拔的山骑行至高海拔的山,然后,一瞬之间又要从高海拔的山骑往低海拔的山,直上直下,“我”经历了常人无法体验到的痛苦,接受了山川最残酷的考验。“我”也曾沮丧地把单车摔在地上,在路旁大发脾气,可是“我”还是上路了。一路的风景,使人觉得仿佛步入了神灵的世界,巍峨的雪山,无比湛蓝的天空,路上白色鹅毛似的积雪,拉萨庄严而又神圣的布达拉宫,还有佛光普照下的山间小镇,都给画面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电影的末尾,已经返回台湾的“我”收到了李晓川的来信。他写道:“我又活过来啦,身上还留着七个钢钉,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我还是上路了。

大夫警告我,必须再休息六个月。但我的脑子里充满了路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我等不及了。他笑我找死,我说不对,我不想死。

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出去……”

是的,因为梦想,因为热爱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走出去。

物质追求很简单,因为它出现在世界的表面。对生命和精神的追求更为复杂,因为它来自内心。

转山观后感 篇3

传闻11月上映,因为穷,所以只能等盗版下载了,就在昨天,终于得到下载地址了,于是下载完了,今晚上刚刚看完了。

看完了以后模仿小学生作文,写个观后感吧。

1.总体还行,因为看过N多骑行日志了,感觉没网上传闻的那么好,因为是电影,剧情都压缩到极点了吧,还不如车友们的骑行日志真实有趣,转山原没看过,我想原著应该也不错吧。

2.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车,哪怕是骑自行车、走路,一定不能走神,不能得意忘形,否则掉山沟里很正常。走路拿手机上网撞过电线杆,骑自行车接电话摔了N次,骑自行车一回头撞到路基,还有车友骑车下山往后一看,差点摔下山去,开车撞到人什么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3.要爱惜自己的驴,虽然前面猪脚踢了N次自己的驴,但是最后他还是良心发现了,把他的驴擦得干干净净。

4.大冬天的骑行西藏,是疯了吧,人也该偶尔疯一次。

5.走出去了,就要走到底,走出去以前,还是先规划好比较好一点,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很容易就没信心了。

6.人难得有喜欢的东西,得像晓川这样,喜欢就去做。

完了。

顺便一提,明天想去草原看看。

转山观后感 篇4

睡前我看了一部电影《转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台湾的年轻人张书豪,为了完成他哥哥的遗愿,从台湾带着心爱的山地车飞到丽江,经历生与死,最终骑行到拉萨的感人故事。

因为哥哥的梦想,他踏上了一场不知死活的道路,他要面临气温的变化以及难以承受的地形和海拔。幸得他在路途中结识了一个伙伴,这个伙伴不仅仅是他骑行的伴侣,更是他的老师,他教会了他如何和藏民相处,教会了他如何克服低温缺氧,也让他真正明白了骑行的意义。

可就在这个伙伴刚救过他的命,却没有任何征兆的摔下了山崖,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翻滚下去,想喊喊不出,想救也都救不了。他哭了,我也哭了,我相信好人总会平安,我相信会有奇迹的。

一路上,他在很多藏民家住宿,当他们知道他要去拉萨时,都劝他不要去,劝他不要用命去拼,看到他的坚决后,他们不停地位他诵经祈福,希望保佑他没事。途中,他遇到了狼群,他凭着机智,勇敢逃离了狼口。山路上会下雨,会下雪,在最后一道山口,海拔5020米的米拉雪山,他绝望过,凭着对哥哥的那份爱,他拼尽全力。拉萨,他终于来了,他终于和哥哥的心灵相通了。

他的毅力让我感动,多少次他都要崩溃了,但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如果我是他,或许我坚持不下来,或许我会死在路上。我觉得不管做什么,有了目标就要有冲劲和毅力,要坚持不懈。但在决定一件事之前,还应该要做足功课,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有一个预见,这样在事前想到最坏的可能性,真遇到时,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对策去化解危机,这样才能更容易接近成功。

转山观后感 篇5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转山》这部影片,反正我是看了,看的我热血沸腾,当然不是杀日本鬼子的那种,那种只是为了正义的伸张,而这种热血沸腾,是与众不同的,是震撼心灵的那种,它可以让你净化你的心灵,让你悟出更多的道理,如果有过那种经历,我相信,生命中没有什么事情还能难倒你。

当看到晓川掉入悬崖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震了一下,一个生命就此而差点结束,他让我明白做事情真的要很小心,不管你认为你有没有把握,现实生活中的我,总是觉得很多事情在我的掌控之中,可是未然,一切都不在手中。我总是想把东西拽在手里紧点,可是越紧它越掌握不住,人生亦是如此!

晓川还是活过来了,活过来了又继续上路,很佩服这种人,对于一种生活的狂烈热爱,是没有什么能够抵挡的住的。他说:喜欢路上的味道,喜欢去看那个雪山冰淇淋。扪心自问,我虽没有那种顽强的意志,但我也想能够走上那条路,静静的享受美好的风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净化一下自己浮躁的心!

那是一种挑战,挑战自我的超级表现,旅行,是自我的一种解脱,而骑行,则是对自我的一种救赎。看完之后,我觉得我此生不会做骑车去西藏这种危险的事情,更多的是对自己,对亲人的责任和牵挂,我没有那种勇气!本身我也是放不下的人,所以我坚信我会踏上那片土地,但不是通过骑行!

所以,我是打从心里崇拜佩服这些勇敢上路的人们,唯有遥祝骑行在进藏途中的兄弟姐妹们一切安好,祝你们平安。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如果你真的想好了,就出发吧。

转山观后感 篇6

今晚在帮同学在驴友吧里收集丽江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叫《转山》的书籍,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籍,也是一部电影,应该说是先出电影才出书。帖子里很多人评论说,不错,值得看。我想想既然没睡意就看吧。

一个24岁的台湾小伙子张书豪为完成哥哥计划多年的骑行拉萨的梦想,不顾一切上路上,他并没有骑行经验。在寒冷的冬天十月从云南丽江到拉萨,一辆自行车,一个人。大多数人会觉得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满世界的跑,有些人还觉得是不务正业。

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疯狂?也许他们会回答说有些事情现在或将来都不会做。是的,对于旅行爱好者来说,是这样的。

**里有一句话:“骑出去就要骑回来啊”我不知道有没有戳中你心中的某段信念?有多少人向往**拉萨?

书豪在丽江遇到了晓川。他是云南人。他比书豪更有骑马经验,一路上给了他很多帮助和鼓励。他们一起住在臧家,吃他们做的食物,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路上他并不感到孤独。但一次夜翻山路,晓川意外坠崖,身受重伤。

书豪的信仰濒临崩溃,他开始怀疑自己旅程的意义。但他想到了晓川在这条路上不断的鼓励,相信自己能完成。飞去寺庙的歌声使他坚持要去

这一路上他经历了穿越无人区、夜间骑行几乎掉下悬崖、八宿打狗、由于食物中毒而整整两天上吐下泄,面临声明危险,被臧民背进了医院躺了两天,当他醒来匆匆怕掉针头,匆匆起身要去拉萨。。。他不让路人搭车。当他到达海拔5000米的米拉雪山山口时,他拿出送给圣母的五颜六色的风马旗,洒向天空。他双手合十,背诵了六句真话,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

在最高海拔的布达拉宫门前,他和大家载歌载舞。把陪伴他的自行车送给需要帮助的人。

艰险的旅程过后,他从懦弱寡言到可以和藏民同食一块糌粑。这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旅行。

但坦率地说,我更喜欢晓川乐观、单纯、开朗的性格和冒险的精神体验。从他的言行中,我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一个拿生活开玩笑的人。这点至少比主角要好很多。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到达梅里山十三峰时,晓川的举动让我从心底感动。

见到内心的神峰,脱了衣服也要看个全貌,所有的意志只为了能见上神圣的卡瓦格博一面。这是一个真正有想法、敢于实现梦想的人。他怎么可能不是主角

?我觉得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比这个台湾男孩更感人。那72道拐风景很美,整个画面的风景都很美,也许是我不喜欢台湾小伙子的性格吧,整个**感觉让人木讷呆板,但是他一路上的艰辛与信念还是蛮感人的。

还是值得看看的。

转山观后感 篇7

转山》观后感]过年前就知道有一部关于骑行者的励志电影,虽然小投入,但是还是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转山》观后感。自己赶上家里出殡还有过节,没有静下心来看。刚看完,感触颇深,剧中的主人公张书豪失去亲爱的哥哥非常痛心,在告别哥哥遗体的时候,从哥哥的灵柩里拿出了哥哥生前的出行日志,也是哥哥生前的梦想-骑行到拉萨。

剧情简单,画面唯美,骑行的经验介绍也不是很多,装备也不是很讲究,就是那位路上的行者朋友的望远镜显得很到位,观后感《《转山》观后感》。◆分享好文章◆我刚开始看周迅和另一位名人的《翻山越岭》介绍**,非常好。我们都是旅行者。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梦想时,我们并不孤单。

有了爱,有了鼓励,困难就会克服,目标就会实现。有机会还是会和家人一起看。我家的宝宝睡觉了。

睡觉去。明天新年的第一天班,开门红啊。好时光总是过得太快。乡宁的景色是那么的温馨,我觉得太怀旧了。

新的一年里,龙马精神!

转山观后感 篇8

整部影片,都像冰山一样,冷,痛,苦,仅有的温情片段不多,可主人人和小孩临别时的额头碰额头观者却由衷地被触动。

“这一路不好走”气候地形。一切都是考验书豪这一路,不是旅行,是修行。都在受着苦,佛祖的修行,也是在苦难中悟道。背后强有力的支撑是那个意念——替哥哥完成骑行去拉萨的愿望到达最后一个雪山。终于到了拉萨太阳照进来一切阴霾都被一扫而光为什么美景在险峰?因为险,所以无人能及,没有人类的开发挖掘与践踏就没有破坏真正的原生态,真正的望而生畏片中对话也不多,更多的是眼神表情的传达。

就像韩国的《爱,回家》中,外婆的一举一动都是细腻无声的爱;卓别林的演出,总能准确地表达出电影的主旨。语言如此苍白无力。语言永远如此苍白无力。师公看老师的眼神不一样,具体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但他看她,我总能想到那首《can't take my eyes of you》,这是对的,就是right,Mr right。 不是言语是行动。是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那些年》《转山》两部真棒的台湾电影!前者演绎精彩的青春;后者磨出人生的'硬度看来思想自由,思维就开放就不会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只要你敢想,只要你循着自己的心走。“满脑子都是路上的味道,那味道一日比一日强。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必须走出去。”世界太大,我们太渺小不同人的旅行有不同意义我想,让同样的生命长度,却有不同的生命宽度,宽一些,再宽一些;走一步;再多一步。趁活着。

转山观后感 篇9

一路上有欢歌笑语,一路上有悲喜离合,一路上还有人间冷暖。书豪骑在路上,寻找价命值,完成自我。这不像是电影,更像是宗教,是一个你自己朝拜你自己的理想,你的信念,你的追求的机会。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电影《转山》观后感

看着电影《转山》我在思考我明年骑车去拉萨的目的是什么?

最初是朋友说她哥想带他要追得一个女生去拉萨,后来另一个朋友有了骑车旅行的经历和我分享,再后来一个高中同学说要骑车去拉萨,跟我一商量,我们一拍即合。昨天又和一个大学骑车已经去过拉萨的校友聊天,他是为了那边风景,为了那种经历。

那我呢?我是去干什么。我认为我是个内心自由的人,自己想到做什么就会立刻做的人。

单车去拉萨,当然考虑最多的就是那里的风景,拉萨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个纯粹的地方,一个人神往的地方。我也要把那里的景色留在我的人生记忆中,让我的青春留下些可以让我对自己竖起大拇指的感动。还有就是想和好朋友们一起去做一些挑战自我的事情,生命如果太平淡,我们就应当给自己加一点调味剂。给自己一个理由,才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当然骑车去拉萨有很对困难,第一、父母为了安全考虑而不同意,其二、骑车去拉萨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事情,第三、明年暑假是否有时间,这些问题明年一个一个解决吧。有些问题有点主观可以解决,有的就得看安排了,希望明年一切顺利。

《转山》观后感范文

我突击看了《转山》。感触一般。电影的意义或许仅仅是供人消遣和放松心情,但其中传递一种信念,一种关于爱,关于生命的信仰。

片中张书豪为了完成哥哥骑车去拉萨的夙愿,遇到了“川哥”,遇到了家中失去顶梁柱的藏族家庭,途中遇狼,看见思念家人的留守儿童与妇女打电话给最亲爱的人。颇有点被感动。爱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因为爱,我们坚持着。

小男孩小心翼翼的为他戴上帽子,恋恋不舍的问了声,哥哥什么时候回来时,他殊不知结果是未知的。此时,林书豪或许有对孩子的不舍,或许也在心里问了一句同样的话,但他的结果是否定的。一场场离别的场景,如电影浮现在眼前。生命的离别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当“川哥”口中说着未来的美好憧憬时,跌下了山崖,摔成重伤。最后终于见到了神圣的“冰激凌“山峰,这是一种信念,我联想到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打算的多好,未来是不可测的,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转山》的观后感范文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转山》这部影片,反正我是看了,看的我热血沸腾,当然不是杀日本鬼子的那种,那种只是为了正义的伸张,而这种热血沸腾,是与众不同的,是震撼心灵的那种,它可以让你净化你的心灵,让你悟出更多的道理,如果有过那种经历,我相信,生命中没有什么事情还能难倒你。

当看到晓川掉入悬崖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震了一下,一个生命就此而差点结束,他让我明白做事情真的要很小心,不管你认为你有没有把握,现实生活中的我,总是觉得很多事情在我的掌控之中,可是未然,一切都不在手中。我总是想把东西拽在手里紧点,可是越紧它越掌握不住,人生亦是如此!

晓川还是活过来了,活过来了又继续上路,很佩服这种人,对于一种生活的狂烈热爱,是没有什么能够抵挡的住的。他说:喜欢路上的味道,喜欢去看那个雪山冰淇淋。扪心自问,我虽没有那种顽强的意志,但我也想能够走上那条路,静静的享受美好的风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净化一下自己浮躁的心!

那是一种挑战,挑战自我的超级表现,旅行,是自我的一种解脱,而骑行,则是对自我的一种救赎。看完之后,我觉得我此生不会做骑车去西藏这种危险的事情,更多的是对自己,对亲人的责任和牵挂,我没有那种勇气!本身我也是放不下的人,所以我坚信我会踏上那片土地,但不是通过骑行!

所以,我是打从心里崇拜佩服这些勇敢上路的人们,唯有遥祝骑行在进藏途中的兄弟姐妹们一切安好,祝你们平安。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如果你真的想好了,就出发吧。

《转山》观后感作文

我不曾看过《转山》这本书,但看了同名改编电影。

一小时二十九分,干净的画面,简单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修饰。

这是一个关于梦及继承梦之后勇敢把梦化作现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台湾年轻人在青春岁月里所经历的最悲壮、最华丽的人生篇章之一。

故事的开头场景在彼岸的台湾,城市的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在台北的某个角落里,一个亡者告别仪式正在悄悄举行。张书豪,一个大四学生他的哥哥因病去世,其内心对此始终无法释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困惑。“大四结束那年,我哥去世了,一切来得很突然,对死亡,对失去亲人,我从来没有概念,那之后的日子很难受,很难受。我想逃离,但又不不知道该去哪。”直到在告别仪式上,“我”发现了哥哥的骑行日志。

那是他计划了很久却因死亡而最终没有实现的梦想,此时,“我”也明白该往何处逃离。“我”独自一人坐上了飞往大陆的飞机,决心替哥哥完成他违禁的心愿:骑着单车从云南丽江出发,沿滇藏线骑行至拉萨。这是一段艰险的路程,成功从此路线骑行至拉萨仅仅只有个位数。

对大陆人生地不熟的“我”,只能借着地图,独自一人摸索着走下去,四周是一片未知的黑暗。在丽江,被人轻易地骗去了三千五百元。在海拔2300米的曲孜卡,十月的黑夜里“我”险些坠入悬崖,好不容易遇到的骑友云南人李晓川也因此重伤,中途退出了骑行之旅。在孤单的骑行路上,“我”遭遇了藏獒的围攻险些丧命,在海拔5000多米的乌然,因为食物中毒而昏迷了两天两夜。一路走下去,疲倦不堪,九死一生。最后,“我”成功地骑到了终点。

从一座低海拔的山骑行至高海拔的山,然后,一瞬之间又要从高海拔的山骑往低海拔的山,直上直下,“我”经历了常人无法体验到的痛苦,接受了山川最残酷的考验。“我”也曾沮丧地把单车摔在地上,在路旁大发脾气,可是“我”还是上路了。一路的风景,使人觉得仿佛步入了神灵的世界,巍峨的雪山,无比湛蓝的天空,路上白色鹅毛似的积雪,拉萨庄严而又神圣的布达拉宫,还有佛光普照下的山间小镇,都给画面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在电影的末尾,已经返回台湾的“我”收到了李晓川的来信。他写道:“我又活过来啦,身上还留着七个钢钉,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我还是上路了。大夫警告我,必须再休息六个月。但我满脑子都是路上的味道,那味道一日比一日强烈,我实在等不了了。他笑我找死,我说不对,我不想死。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出去……”

是的,因为梦想,因为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出去。

物质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就浮现在世界的表面上。对于生活与精神的追求,则复杂许多,因为它源自内心的深处。

《转山》观后感650字

那是离太阳很近的地方,那是离天堂很近的乐土,那是摄人魂魄的拉萨!傲立的雪山、白色的云朵,蓝色的湖泊,绿色的森林,神秘的玛尼堆,飞舞的玛尼旗,与转山朝拜的虔诚藏民融为一体,来西藏吧,这里可以荡涤你的思想,可以净化你的心灵!

很早之前就一直关注这部电影,期待已久了。

一个人骑行2000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程,这个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无数年轻人向往,震撼人心!整部电影,没有半句废话,看人情,看光景,看生命。生命,就是一场旅程。对于我这么一个喜欢旅游,喜欢自由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我也走过转山路,72拐的惊险让我不能忘怀。

整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触不是书豪那不畏艰难为哥哥完成他未完成的愿望的精神;也不是那路上朝拜者信仰的坚定;而是当剧情到书豪跟晓川大哥在山腰看梅里雪山的时候,很可惜,没有如愿,是晓川的话和他那虔诚的心让我很有感触,晓川说:“我来3年了,依旧没看到梅里雪山。”但是他依然坚定的来了,活着意义何在?晓川在一次次跋涉中抓住了生命的核心,“医生说我找死,我觉得不对。我不想死,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必须走出去。”

很欣赏晓川大哥幽默的话语:“原来是你没诚意。”这句话是在他脫光衣服后依旧看不到梅里而发出的一句感慨。那需要多大的毅力、多大的勇气啊。

不过影片很真实的描绘的进藏路上的艰险,真的是一句废话都没有,很精致。看完这个片子,想到某个朋友也是利用暑假从川藏线骑自行车去的西藏,他的朋友说当时他骑车时还被狼追。不过我的朋友不愿告诉我当时旅程发生了什么,刚刚在看这个影片的情节时,总让我猜想他当时的情景。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高二作文

高二作文 12-04

即将开业祝福句子(66条)

即将开业祝福句子 12-04

2024社团联合会演讲稿(汇总7篇)

社团联合会演讲稿 社团演讲稿 12-04

幽默带娃的句子搞笑48条

幽默带娃搞笑句子 12-04

总裁工作计划

总裁工作计划 12-04

《转山》观后感其六

转山观后感 电影《转山》观后感 01-19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路路通》观后感

幼儿园花茶 大花茶 12-13

有创意的妇女节祝福语200句

妇女节祝福 12-04

爱情和面包的句子

爱情面包句子 12-04

2024学校邀请函集合

学校邀请函 12-04

四月你好的心情说说句子大全(简短22句)

四月你好句子 12-04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