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关心课件

关心的课件 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态度。

2、让幼儿初步了解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其作用。

3、培养幼儿仔细听、大胆说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已录制好一条电视新闻的录象带,一条广播新闻的录音带,剪好的报纸新闻若干,录音机、电视机、投影仪。

2、自制的电视框一个,玩具话筒一个。

3、活动前夕,要求幼儿回家收看电视新闻。

三、活动过程:

1、观看电视新闻,教师提问:

(1)你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风沙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了交通安全,那么怎样来减少风沙?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讲述植树造林的作用。

小结:这条新闻,让我们知道了我国北方出现了沙尘暴天气,大风沙对人的身体健康、交通安全都有影响。

2、收听广播新闻,教师提问:

(1)你从这条广播新闻里听到了什么?

(2)你去过少年宫吗?你在少年宫学什么?

小结:这条广播新闻,让我们知道了少年宫是让小朋友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本领的地方。

3、听读一条报纸上有关拐卖儿童的新闻。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投影仪上的图片。

(1)提问:这条新闻讲了什么?

(2)讨论:小朋友怎样保护自己?

(3)出示近期报纸上剪下来的新闻图片,让幼儿自由看看、讲讲,教师巡回指导。

4、介绍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电视机、广播、报纸、网络等。

师:我们除了从电视机、广播、报纸上可以了解到许多新闻外,还能从哪里了解到新闻呢?(教师简单介绍从因特网上收看到新闻的快速与便捷)

总结:现在传播新闻的技术横先进,正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所以很多大量的事情不管发生在什么地方,人们都能很快地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上知道。

5、请小朋友自由讲述自己曾在电视、广播、报纸、等看过或听过的新闻。

小结:刚才小朋友讲了许多新闻,这些新闻有的让人高兴、快乐,有的让人生气、伤心,很多新闻都能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如果经常看听新闻,就会越来越聪明、能干。

6、简单介绍新闻的来源,激发幼儿对新闻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师:新闻是电视台、报纸、电台的新闻工作者制作出来的。新闻记者非常善于观察每天周围发生的事情,一发生新鲜事,他们就马上去采访、摄像、拍照、写稿,然后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报道出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很辛苦。

7、出示自制的电视机框架和玩具话筒,举行新闻发布会,启发幼儿讲述最近几年在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

四、家园共育:

和孩子一起收集、讲述新闻。

关心的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连贯性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交往能力。

3、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用正确、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连贯性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不快乐、快乐的老爷爷各一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玩游戏:听数抱团,引出活动主题。

(1)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听教抱团的游戏吧。(玩法:老师念到数字几,就有几个幼儿抱成团。)

(2)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开始做游戏。

(3)老师:刚才你们在做游戏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啊?

(幼儿回答)

二、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

(1)出示图片1,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

老师:咦?这个老爷爷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老爷爷很难过,因为他在叹气,眉头拧在了一起,头发也乱七八糟的,看起来心情很不好。

老师:小朋友们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也来表演看看吧。

(2)出示图片2,讨论老爷爷变得快乐的原因。

老师:你们刚才在回答问题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老爷爷露出了笑脸。真奇怪,在这一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老爷爷变得快乐起来了呢?幼儿思考后回答。

(3)出示图片3,引导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

老师:做了什么事让老爷爷快乐起来了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老师:做了一件关心别人的有意义的事,小朋友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快乐起来吗?

(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我们可以帮老爷爷捶捶背,捏捏肩膀,给老爷爷唱歌,陪老爷爷说说话等。

(4)让幼儿自由选择周围的同伴,针对如何让大家快乐起来开展讨论。

捶背、捏肩膀、亲一亲、说一句赞美小朋友的话、拉拉同伴的小手、说一句鼓励别人的话、跳舞、唱歌、画画等等。

三、结合幼儿用书,做一分钟快乐游戏。

(1)老师:大家看看幼儿用书,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让别人快乐起来的呢?如果给你一分钟,你准备怎么让别人快乐起来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老师:刚才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现在就请你们用这些办法使你的同伴快乐起来吧!

(3)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法让同伴和老师在一分钟内快乐起来。

四、老师带领幼儿共同跳舞结束本活动。

(1)老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尝试了在一分钟内让老师和同伴快乐起来。在别人快乐的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对,当我们帮助别人、付出爱心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单只有快乐的时候,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学会尽量让自己忘记烦恼,只把快乐留在心里。现在老师放音乐,大家跟着音乐快乐起来吧!

(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跳舞。)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爱心是无限度的,在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时间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个活动的情节发展,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对于老师的提问发挥的很好。

关心的课件 篇3

一、 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五、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我们关心天气”除了书上的全国天气情况图,增加了从网络了解天气信息的内容,打开新浪的“天气”看当天全国天气情况图,打开QQ上的天气标志,了解近三天当地的天气,及城市指数。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全国的天气是不同的,天气不断地在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头脑风暴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关心的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连贯性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交往能力;

3.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PPT、玩具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玩游戏:听数抱团,引出活动主题

(一)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开始做游戏

(二)提问幼儿,刚才在做游戏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二、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

(一)出示图片1,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

(二)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

(三)出示图片2,讨论小朋友变得快乐的原因

(四)让幼儿自由选择周围的同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针对如何让大家快乐起来开展讨论

三、情景模拟

(一)情景一:小朋友不听话,妈妈斥责小朋友

(二)情景二:小朋友坐到一把坏椅子

(三)情景三:小朋友玩玩具遇到了困难

四.老师带领幼儿共同跳舞结束本活动。

(一)在别人快乐的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小结:对,当我们帮助别人、付出爱心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单只有快乐的时候,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学会尽量让自己忘记烦恼,只把快乐留在心里。现在老师放音乐,大家跟着音乐快乐起来吧!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爱心是无限度的,在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时间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个活动的情节发展,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对于老师的提问发挥的很好。

关心的课件 篇5

设计意图:

3-4岁孩子有着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更倾向于关注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关心和尊重别人,因此,此时要让幼儿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十分必要,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更能用天真无邪的笑脸发自内心地关心和尊重别人,我想借助这样一个既能够让孩子,也能够让成人感受到来自己孩子的回报的好故事,体验一种欣赏一切,包容一切的快乐!让关爱点亮生命,让关爱无处不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对自己的家人、朋友,对所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帮助的事物深情地说一句:谢谢!

活动目标:

1、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初步懂得尊重他们。

2、体验说谢谢的快乐。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故事大图书、与图书相应的图片、音乐《感恩的心》、印章和爱心卡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宝贝,妈妈给他洗澡,他说谢谢,医生给他看病,他说谢谢,老师叫他做早操,他也不忘说声谢谢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他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故事述情。(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

1、观看ppt

2、提问:现在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喜欢他了吗?

3、小结:宝贝心中知道尊重别人,别人关心他时,他总不忘说谢谢。他心里装着好多谢谢。[.教案网出处]今天,老师送给他一张爱心卡,我们用小印章一起帮宝贝把关爱记录在爱心卡上好吗?每次说一个谢谢,我们就奖励给他一颗小印章。(用印章奖励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三、初步感知

引导语:小朋友,你还记得故事里的宝贝对妈妈、医生、老师说了什么呢?请你大声的告诉我。(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此环节中,提前将图片摆放在幼儿可以看到的地方,一方面是给予幼儿视觉上的引导,帮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小年龄幼儿重复别人回答的现象。以此来引导幼儿大胆表达。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将相应的图片有序地摆放在黑板上,帮助幼儿强化记忆,进一步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四、亲身体验

1、宝贝周围的人都在关心宝贝,有爸爸、妈妈,有医生、有老师,有小伙伴等等。(引导幼儿了解有很多的人都在关心你、帮助你,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尊重她们。)

2、提问:小朋友一定知道谁在关心你,你想对她们说什么(此时可以引导幼儿回忆谁关心过我,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避免幼儿单一地重复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和人。)

3、提问:尊重关心你的人你该怎么做?除了说谢谢,还可以用什么表达?(此环节中引导幼儿联系生活中自己的妈妈关爱自己时会对自己做什么动作为导线,同时教师可以用肢体动作来引导,让幼儿感受关爱,在轻松的氛围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体验表达关爱与被关爱的快乐。

4、小结:原来有这么多的人在关心我,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谢谢你

五、音乐游戏《谢谢你》

规则:音乐开始时,幼儿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边做动作边去找朋友,当音乐停止时,扮演各种职业的角色用亲昵的动作向朋友表达关爱,并让被关爱的幼儿大声对他说谢谢。音乐再次响起时,要继续做着动作去找新朋友,音乐停止时,要和新朋友表达关爱。别忘了,要喊出朋友的名字哦!

第一次游戏:模仿小鸟飞的动作去找朋友,用点点鼻子,教师扮演妈妈(采用较舒展的姿势参与游戏,让幼儿的身心都得到放松,然后用更加亲昵的小动作像妈妈一样来表达关爱,更能体现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准确表现幼儿的童真与可爱。)

第二次游戏:用走的动作找朋友,当音乐停时教师扮演医生给小朋友看病,小朋友对医生说谢谢你。重复3-4次。(给幼儿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掌握游戏的基本玩法。)

第三次游戏:学兔跳的方式去找朋友,用顶顶小屁股,挠挠小肚子等滑稽的动作表达自己的关爱。(让孩子跳起来,游戏的气氛会更活跃,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将游戏推向高潮,接着用较为滑稽的动作来表达爱,让幼儿在真正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表达关爱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快乐。)

第四次游戏: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最美的动作、你认为最快乐的方式等等)选你喜欢的角色向他表达你的关爱。(逐步引导,每次的要求都有目的,有计划的提出,难度和要求逐步提高,更好的引导幼儿得到发展。)

六、在愉快的游戏中活动自然结束。

七、延伸活动:

1、带幼儿到户外对更多的人说谢谢你。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更多地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关爱,尊重每一个关爱自己的人。

3、体验用绘画或自制赠送礼物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别人的尊重。

活动反思:

故事《谁在关心我》情节简单,很适合小班年龄的幼儿学习。通过故事导入活动,用一个提问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带领孩子一起看大图书。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印章奖励的办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到和听到的故事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故事,并在此环节引导幼儿重复练习主要句式。有了图片的一一对应展示和幼儿喜爱的印章做为奖励,孩子门能积极参与到讲述活动之中,大胆的模仿学说。

在模仿之后,引导幼儿自由表达,由于小班年龄幼儿仍然受视觉直观映像的影响,为避免幼儿重复故事图片中的物品或人物。选择让幼儿在自己周围寻找关心自己的人,然后引导幼儿大胆模仿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关爱。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妈妈帮你洗澡你会怎么感谢妈妈引导幼儿回忆妈妈的爱,然后尝试用各种亲昵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关爱。在此环节中,我更注重了幼儿间的互动,让孩子们之间互相模拟尝试各种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关爱,体验彼此表达的快乐。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会直接用肢体动作去引导,然后鼓励他大胆模仿,大声表达。对能力稍强的幼儿,鼓励他想出更多关爱他的人,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我则选择让他单独去向某个同伴或物体去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关爱。通过多种方式的表达,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都能得到发展,都能有所收获。

最后通过音乐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更加大胆的表达。游戏也是随着熟悉的程度,根据幼儿的表现和能力,每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无论从活动量,游戏的愉悦性,还是幼儿的发展方面,都体现了层层递进,逐渐加深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得到发展。

一、你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合您的儿童?

这是一个简单的、但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故事,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感受与表达,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做为教师,应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在宽松的氛围下讲述这个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游戏。效果非常棒!收效也很大,尤其在游戏的环节中,孩子们表现积极!所以这节活动非常适合我班幼儿。

二、有几个儿童参与不积极,这是为什么?

在教学活动中,有23名幼儿在大胆说谢谢时,不够自信,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原因是我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急于求成,启发性语言欠少,等不到幼儿动脑筋想,我就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所以今后我会在备课室考虑到对幼儿多使用启发性语言,给幼儿思考的过程,尊重幼儿的发展。我会对照指南,

关心的课件 篇6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本课教学内容共分4个部分:不同的天气,生物预告天气,预测未来的天气,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及阅读与拓展。

2、不同的天气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让学生们尝试用简单的图画来记录天气情况。

3、生物预告天气是简单介绍生物中为什么能预告天气的道理,有很多生物都有比我们人类更早地知道天气的本领。让学生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谚语、儿歌等。激励学生去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使学生养成长期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良好习惯。

4、预测未来的天气是让学生讨论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了解明天的天气,利用课本第40页两幅卫星云图,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本地区当天的云层情况,尝试推测当地第三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5、了解天气预报。为了更好地关注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行为。

关心的课件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让幼儿认识水果蔬菜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农民伯伯田间劳作场景录像

2.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

活动过程

一.提问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

那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二. 引导发现

1.观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农民伯伯是怎样劳动的,我们来学学好不好。(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劳动的时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们要怎样做呢?(爱惜粮食)

2. 小朋友秋天还有许多的水果和蔬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三. 交流讨论(给水果.蔬菜找家)

1.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

2.把带来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区或蔬菜区。

3.幼儿自由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名称

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进行分类。

关心的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爸爸、妈妈身边的手机,引发幼儿对手机外形的观察。

2、通过欣赏各种手机的图片,萌发幼儿设计手机的意念。

活动准备:

1)调查表:调查项目:品牌、大小、功能、颜色

2)手机各类手机的图片

3)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打电话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刚才吴老师不见了,有什么办法在最快的时间、用最方便的办法找到吴老师吗?(引发幼儿用打手机的办法)

二、出示调查表,让幼儿介绍自己身边的手机,在幻灯机上出示各类调查表,让幼儿介绍爸爸妈妈的手机。

三、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手机,并说出理由

四、请幼儿设计各类手机

五、展示幼儿设计的手机,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手机,对自己设计的手机进行推销。

六、延伸活动:游戏“卖手机“

活动反思:

手机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幼儿对手机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对之产生了兴趣。教育的内容应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能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让孩子们对手机的一些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在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了解手机的各种功能,知道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心的课件 篇9

一、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们小一班的孩子正围绕着“我的朋友在哪里”的主题开展着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找朋友、猜一猜、摸一摸,送礼物等)。小班孩子由于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的活动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想不到其他人,在开展了这个主题以来,孩子们开始试着找朋友,和朋友一起游戏,但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和开朗、活泼、善交往的孩子一起玩,而对于那些比较内向、胆小、又不善交往的孩子则常常很孤立,要么一个人坐着,要么独自玩耍,很少有同伴去注意他们,更没有人去关心他们。所以,我预设了这次主题活动:关心关心他们。

二、主题目标:

1.能够发现别人明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

2.继续体验与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知道朋友越多越好。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情感体验:

1.最近,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一直在讲讲好朋友,找找好朋友,那你们跟好朋友在一起开心,还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开心?为什么?

2.那你们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请幼儿来做做)我们一起来做做开心的样子。

3.你们看,我上一次把你们和好朋友玩的开心的样子都拍下来了。

(二)观察照片,幼儿讨论:

1.找找哪一个是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2.这里还有几张照片,看看是谁?他们开心吗?(不开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他们为什么不开心?

3.请不开心的小朋友讲讲为什么不开心。

4.怎么让不开心的小朋友开心?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话?你会和他做什么?

5.现在你可以去关心他们,让他们高兴?谁想去和ⅹⅹ玩?关心ⅹⅹ的小朋友有吗?

(三)幼儿分散活动:

引导幼儿去关心同伴。

(四)讲评延伸:

1.介绍你是怎么关心小朋友的?讲了什么话,怎么做的?

2.问不开心的小朋友现在开心吗?你以后可以自己去找找好朋友,好吗?

3.引导幼儿要经常关心这些小朋友。

扩展阅读

等式的性质课件分享九篇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1)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等式的性质。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的内容是《你今年几岁了》第二课时,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b、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c、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3、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4、难点: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㈠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㈡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数学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数学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复习提问:

2:导入讲授新课:

3:课堂练习:

4:新课巩固:

5:作业布置;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2)

一、说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教材从对于比较复杂的方程难以用估算求解切入,引出对等式性质的讨论,为后面逐步过渡到用等式的性质讨论方程的解法进行铺垫。学生探究等式的性质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乃至其它学科所必备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渗透“化归”的思想。

(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师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抽象归纳出等式的性质。

教学准备:

天平、导学案及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学策略与方法分析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生本课堂“三学小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展示,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预学——互学——评学,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探索、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独立自学

预学:请同学们认真看教材81页第一、二两段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把的等式叫方程;用“ ”表示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可以用表示一般的等式;请举几个等式的例子;

2、能说出方程4x=24,x+1=3的解吗?试一试;

3、79页例1第(2)题我们所列的方程是:能估算出这道方程的解,从而解答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1、2两个问题都来源于教材,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解决。第3个问题让学生会感到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后面即将学习的知识必然引起重视,同时也产生了学好新知再来解决困难的浓厚兴趣,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合作互学

动手操作,探究规律:把手中的天平调到平衡状态,在天平两端放置不同的物品,什么时候天平可以平衡?(平衡状态下的天平可以用等式表示)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左端放入一个砝码,天平还平衡吗?怎样做天平才能平衡呢?如果把放入左边的砝码拿掉,又有什么发现呢?

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

2、归纳:

等式的性质1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

能举例验证吗?(可举具体数字的例子验证)

【继续探究】: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左端放入与左端一样的砝码若干个,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如果把放入天平左端的砝码拿掉,又有什么发现呢?

1、发现的规律是:

2、类比等式的性质1,可以归纳:

等式的性质2

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为:

能举例验证吗?(可举具体数字的例子验证)

3、【知识延伸】等式除了以上两条性质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性质。

(1)对称性:等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位置,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b, a=b那么b=a 。

(2)传递性:如果a=b,且b=c,那么a=c。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探究天平平衡规律实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在增减重物的过程中认识、归纳天平的平衡规律,让学生汇报实验步骤与结论,并用数字等式的形式表现实验结果,进而共同归纳出等式的性质1.在探究等式的性质2时,我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出问题:如果将性质1中的“加”改为“乘”、“减”改为“除以”,结果还会相等吗?让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天平实验和数字等式实例变形进行验证,再得出等式的性质2.按照这样的设计,学生必然会充分地参与到探究等式性质的活动中来,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动手操作、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又增强了设计实验、类比猜想、归纳建模的学习能力,同时获得的知识也必然印象更深。

(三)展示竞学

1、若X=Y,则下列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请指明依据等式的哪条性质?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X+ 5=Y+ 5(2)X-= Y-

2、如果3x=2x+5,那么3x+______=5;根据等式性质

变式1、如果a-3=b-2,那么a+1=__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变式2、从3x+2=3y+2中,能不能得到x=y,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几道练习题主要是等式两条性质的基本运用,练习题的设计我遵循了“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的要求,符合七年级学生接受知识的年龄特点,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能享受到运用新知可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的愉悦感。

(四)精讲导学

精讲例题:阅读理解题:下面是小明将等式3x-2=2x-2变形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精讲展示竞学部分学生可能有疑惑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等式两条性质运用的条件,设计的变式训练由易到难,目的是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另外还有一个阅读理解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可以提醒自己在运用时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并加深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理解;

(五)小结评学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你在本节课上有哪些收获?二是你还有哪些疑惑?主要是鼓励学生能畅所欲言,使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和学习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以及荣誉感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最后,关注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提出: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检测固学

1、下列等式的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A.若x=y,则x+5=y+5

B.若(a≠0),则x=y

C.若-3x=-3y,则x=y

D.若mx=my,则x=y

2、若,则a=___;若(c2+1)x=2(c2+1),则x=____。

3、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结果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及如何变形得到的?

(1)若2x-4=5,则2x=5+,根据等式的性质

(2)若4x=3x-6,则4x+ =-6,根据等式的性质

(3)如果x=5,那么x=_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4)如果0.5m=2n,那么n=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5)如果-2x=6,那么x=________.根据等式性质

4、若b=3a+6,c=3,且b=c求a的值;

变式:若b=3a+6, c=a,且b=c求a的值;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多样化的练习题,尤其是“变式练习”进一步强化技能,提高能力,加深对等式的两条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3)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分四块内容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这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

⑴知识目标:主要是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来探索新知的能力,扩充和完善不等式的性质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猜想与归纳的思维方式,体会类比思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中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等式三个基本性质的学习以及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本节课的难点是用不等式的性质化简。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本节课在性质讲解中我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托盘实验---得出性质。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应用的困难,采取了类比操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整节课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

三、学法指导:

鉴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应以激励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教学。鼓励学生一种类型的题多练,并及时引导学生用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

例题讲解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充分复习旧知识,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主要环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教师活动:注意强调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习题:

观察:用“”或“”填空,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1)55+2____3+2,5-2____3-2

(2)–1,-1+2____3+2,-1-3____3-3

(3)6>2,6×5____2×5,6×(-5)____2×(-5)

(4)–2(-2)×6____3×6,(-2)×(-6)____3×(-6)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两个(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由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五、教法说明

设置上述习题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呢?研究时要与等式的性质进行对比,大家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实质是移项法则),请同学们观察①②题,并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教师活动: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特别强调指出:“仍是不等式”包括两种情况,说法不确切,一定要改为“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或者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叙述不等式的性质,同时教师板书.

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对比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性质(强调所乘的数可正、可负、也可为0)请大家思考,不等式类似的性质会怎样?

学生活动:观察③④题,并将题中的5换成2,-5换成一2,按题的要求再做一遍,并猜想讨论出结论.

六、教法说明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用彩色粉笔标出来,并设疑“原因何在?”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呢?为什么?

师生活动:由学生概括总结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同时教师板书.

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生活动:将不等式-2<3两边都加上7,-9,两边都乘3,-3试一试,进一步验证上面得出的三条结论.

学生活动:看课本第124页有关不等式性质的叙述,理解字句并默记.

强调:要特别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

实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实质上是对不等式两边进行“+”、“-”、“×”、“÷”四则运算,当进行“+”、“-”法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当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只有当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才改变.

学生活动:思考、同桌讨论.

归纳:只有乘(或除以)负数时不同,此外都类似.

(1)如果x-54,那么两边都可得到x9

(2)如果在-78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到

(3)如果在5-2的两边都加上a+2可得到

(4)如果在-3-4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到

(5)如果在80的两边都乘以8可得到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出答案,教师订正,并强调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2.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请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习题.

例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

(1)x-7>26(2)-4x≥3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师板书(1)(2)题解题过程.(3)(4)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两个学生板演,然后师生共同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七、教法说明

解题时要引导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进行对比,并将原题与或对照,看用哪条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要强调每步的理论依据,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与基本性质2的区别,解题时书写要规范.【教法说明】要让学生明白推理要有依据,以后作类似的练习时,都写出根据,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扩展

本节重点:

(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性质3.

(2)能正确应用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五)课外思考

对比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异同点.

八、布置作业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

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12-Y=4a+12=35

21-b<14x=14+23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520+X=710X-4.9=6.4

120-X=257.8+X=2.5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

2、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3、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

4、第1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三、课堂作业

第6页的第10、11题。

教学后记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5)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 “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 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

(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的取值从特殊化到一般化,从对具体数的感知完成到字母代替数的升华。让学生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同时,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反馈练习:用一个小练习巩固三条性质。

如果a>b,那么

(1) a-3 b-3 (2) 2a 2b (3) -3a -3b

提出疑问,我们讨论性质2,3是好象遗忘了一个数0。

引出让学生归纳,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

三、拓展训练

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为“”的形式

(1)x-13

[设计意图: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

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问题4: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

3、尝试练习,应用新知

小黑板出示下列练习

一:孙悟空火眼金睛:

1、如果x+5>4,那么两边都可得x>-1

2、在-7<8的两边都加上9可得。

3、在5>-2的两边都减去6可得。

4、在-3>-4的两边都乘以7可得。

5、在-8<0的两边都除以8可得

二:你来决策:

如果a>b,那么

1、a-3 b-3(不等式性质)

2、2a 2b(不等式性质)

3、-3a -3b(不等式性质)

4、a-b 0(不等式性质)

[设计意图:数学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机械、呆板的题海战术只能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的热情无情地淹灭。两道练习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

出示例题

例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x-5>-1(2)-2 x>3

(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进行变形,然后教师书写规范的步骤,并让学生讲解每一步的算理。)

解(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两边都加上5得:

x-5+5>-1+5

即x>4

(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两边都除以-2得:

即x<-3/2

练习: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3x>5(4)-4 x<3-x

[设计意图:由于新教材中例题较少,学生对于书写格式了解太少,因此教师应该加以规范。]

4、总结反思,获得升华

让学生从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思想方面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总结对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也是为了激起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力争用成功蕴育成功,用自信蕴育自信,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5、布置作业,深化巩固

必做作业:习题11.2第二题推荐作业:课本中的试一试。

[设计意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七、板书设计:

为了能直观地显现知识的脉络,精当的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本着板书的科学性,条理性原则,设计板书如下:

1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如果ab,那么a+c>b+c,a-c>b-c(2)-2 x>3 2:如果a>b,c>0,那么ac>bc 如果a0,那么acb,cbc例:(1)x-5>-1>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1第46题

教学目标:⑴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⑵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⑶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⑴口答:什么是方程?

⑵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8-X=320+30=505+X>9Y-16=54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二、新知教学

⒈教学例3

一起来看屏幕(课件出示课本例3第一行图片)

⑴观察图1: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图片意思吗?(板书20=20)

教师谈话:如果在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会怎样?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

⑵出示图2,观察,谁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板书20+10=20+10)

⑶同时出示图1和图2,分析比较,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理解。

⑷出示图3和图4

学生观察,完成填空。并组织学生同桌讨论,用一句话说说理解。

教师相机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⑸出示第3组和第4组天平

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结果仍然是天平。

⑹出示两个结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引出等式的性质。

学生阅读性质,找出关键字词,加深理解和印象。

⑺课堂练习

书本第4页练一练1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说说填写的依据

思考:为什么+25和―18?可以填其他吗?

⒉教学例4

出示图

⑴学生观察,列出方程(板书X+10=50)

怎样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方法。

学生反馈,突出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使左边只剩下X的方法。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

指导检验:X=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教师相机板书检验过程。

小结强调: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⑵教师讲解: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⑶课堂练习

出示:X―30=80

学生独立解答(1人板演)

反馈,关注书写过程并说说检验过程。

⑷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2

学生选择两题(加法方程和减法方程各一个)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学习回顾: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个人课堂学习表现如何?

四、巩固拓展

书本第56页第46题

⑴第4题学生完成填空后同桌交流

⑵第6题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⑶第5题学生在1号本上完成,选择1个加法方程和1个减法方程书写检验过程

习题超市:

一、我会填:

1、含有()的等式是方程。

2、等式两边同时()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3、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

二、根据等式性质,在○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1、X+8=902、X+38=300

X+8-8=90○□X+38-38=300○□

3、27+X=394、X-64=23

27+X-X=39○□X-64○□=23○□

三、检验下面每小题中X的值,找出方程的解。

①、X-16=20(X=18X=36)

②、5.2+X=11(X=16.2X=5.8)

③、X+8=30(X=38X=22)

④、6-X=42(X=10.2X=1.8)

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等式的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X+10-10=50-10根据等式性质(1)写解

X=40化简等式(2)等号对齐

(3)检验

教材简析: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方程。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一致。《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此,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

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观情境教学等式的性质。因为在两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发生相同的变化,天平的两臂仍然保持平衡。这种现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

例3教学等式的一个性质。教材设计了四组天平图,每组左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前的等式,右边的天平图表示变化后的等式,从左边的等式到右边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质。上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下面的两组图揭示的是等式的两边都减去相同的数,仍然是等式。四组图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等式的一个性质。教材精心设计每组天平上物体的质量,第一组图写出的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在左边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边天平的两边各加1个10克的砝码,看图填写20+()○20+()。学生在两个括号里都写10,在圆圈里写=,联系天平两边各加10克都变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现象,体会填写的等式是合理的。这样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第二组图写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x=50到x+20=50+20的变化和比较中,对等式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数有进一步的感受。第三组图写出的等式两边都用字母a表示砝码的质量,圈出a克砝码并画上箭头,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联系已有经验,这里的a代表许多个数,这组天平图与等式概括了众多等式两边减去相同数的情况。第四组图在方程x+20=70的两边都减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质,而且与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这道例题的8个等式中,有7个让学生在圆圈里填写=组成等式,这是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等式有没有变化。右边的四个等式分别让学生在括号里填出同时加上或减去的数,有利于发现等式的性质。

例4看图列出方程,学生先从图中能得到求x值的启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去掉10克的砝码。联系等式的性质与方程x+10=50的特点,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10的道理:

等式的两边都减去10,左边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过右边的计算就能得到。另外,例4的编写还注意了三点: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强调等式变换时,各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教学时必须严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过是不是正确答案的质疑,引导学生根据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进行检验;三是在回顾反思求x值的过程基础上,讲了什么是解方程。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时反复使用的知识。

第4页练一练第1题,为了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的左边已经加上25(或减去18),右边应该怎样?这是刚开始教学解方程时的设计。通过在方框里填数,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关键步骤。学生在方框里填数一般不会有问题,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可能会出现错误。要通过交流和评价,帮助他们正确掌握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相同的数。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x=20)

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2x=202)

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小组中互相说想法,汇报。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想像一下,如果20=20的左右两边同时乘3,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吗?

用等式如何表示呢?(203=203)

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0呢?可以吗?

2、出示第二组图:

左边的图能看懂吗?用等式怎样表示?(3x=203),也就是3x=60。左边的图与右边的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天平还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列出等式吗?

这又说明了什么?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你能自己写一个等式,并把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看看结果还是等式吗?

尝试练习,汇报。

有什么发现?两边同时除以0呢?为什么?

指出: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3、归纳。

通过对两组图的观察,你认为等式又有什么性质呢?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指出: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4、完成练一练第1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X66和0.7x0.7化简后应是多少?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6: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0x=960)

40、x、960各表示什么?

应该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你怎样想到方程两边都除以40的呢?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在书上完成,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40x=960

解:40x40=96040

X=24

检验:4024=960

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

如何检验?

谁能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最关键是什么?

2、完成试一试。

要使左边只剩下x,应该怎么办?

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说每题应该怎样解,独立解答。

汇报解题过程,集体核对。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每题中解方程时分别省略了什么?

指出:我们在解答时,也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数量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独立完成。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得到的知识?

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习题超市:

一、我会填:

1、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方程X1.3=5的解是X=()。

二、根据等式性质,在○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1、X5=452、8X=192

X55=45○□8X8=192○□

3、4X=644、X12=26

4X○□=64○□X12○□=26○□

三、用直线把下面每个方程与它的解连接起来。

X+15=31X=40

X-12=28X=13

5X=20X=16

X5=0.7X=10

84X=8.4X=4

52-X=39X=3.5

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等式的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0x=960

解:40x40=96040

X=24

(检验:4024=960)

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

教材简析:

例5教学等式的另一个性质。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前面学习等式性质的经验,在感知天平的直观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质的一个实例后,再让学生写一个等式,通过比较、概括与交流,得出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的结论。教学时有两点应注意:

一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图意。上面一组天平图的左边原来是一个质量为x克的物体,又添上一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右边原来是一个20克的砝码,又添上一个同样的砝码。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乘2。下面一组天平图左边原来是3个质量都为x克的物体,现在只剩下1个这样的物体;右边原来是3个20克的砝码,现在只剩下1个20克的砝码。这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都除以3。二是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0,这一点学生能够接受。因为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多次提到除数不能是0。

例6教学解方程,解方程的关键是方程的两边都加(减)几、乘(除以)几,教材对此有精心的设计。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方程经验和有关的等式性质,思考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这个问题,并解这个方程。这些设计都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例6还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求长方形试验田的宽,都是先列出方程再求解。这两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有两点好处:

一是初步体会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继续体会列方程的依据是实际问题里的等量关系。例6依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是对等量关系的一次引导。教学的时候,既不要冲淡例题的教学重点,又要让学生获得这两点体会。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流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⑴、出示X0.2=0.8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⑶、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9、练一练第二题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一题

2、练习二第二题⑴、指名读题⑵、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三题

等式的性质课件(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十一章第二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和简单应用.它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式性质有联系也有区别,为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结合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简单的不等式;

(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不等式性质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探索过程,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同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

(3)通过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学习,渗透不等式所具有的内在同解变形的数学美,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美的兴趣与激情,从而陶治学生的数学情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是不等式性质及简单应用.

难点是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及性质3的应用.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探索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用类比,对比的方法化生疏为熟悉,化零散为系统.

二、教法分析,教学手段的选择: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即采取观察猜测---直观验证---推理证明---得出性质。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中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数学的严密性和系统性.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3,理解的困难,采取了类比作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置教学。

三、学法指导:

由于七年级学生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显示欲.同时经过一年初中数学的思维锻炼,已经初步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所以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类比猜想

提出问题:今年我比你大10岁,5年后,我比你大还是比你小,大几岁,小几岁?

2年前,我比你大还是比你小,大几岁,小几岁?

类比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有类似的性质吗?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猜想不等式的性质1

2、举例说明,验证结论

设计小活动:你说我验

同桌合作,举几个例子,可以是数字例子,也可以是生活当中的例子。相互验证一下你猜想的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旨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思考的严谨性。活跃课堂气氛,掀起课堂的一个小高潮。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以及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同一个整式”的含义。

3、类比等式的性质2,使学生发现问题:不等式是否有类似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2,3是这一节的重点、难点,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不等号没变,在什么情况下不变?不等号发生了改变,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改变?让学生自己的思维发生碰撞,再套用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因此,必须分成正数和负数两种情况。这种分类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水到渠成的。让学生再举几例试试,发现有没有类似的结论。

【教法说明】为了突破学生对不等式性质3理解的困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为了体现以学生

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即观察猜测---直观验证---得出性质,突出时间、结果和体验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改变以往给学生画好框架,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教学模式,大胆放手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方式能再次掀起小高潮。让学生各有所获,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数学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师生活动:由学生概括总结不等式的性质2,3,同时教师板书.

4、例题讲解,探究新知

例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1)x-5-1(2)-2x3

解:(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都加上5,得x-1+5即x4

(2)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两边都除以-2,得X-3/2

【教法说明】解题时要引导学生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进行对比,并将原题与或对照,看用哪条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要强调每步的理论依据,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与基本性质2的区别,解题时书写要规范.

【设计意图】应用性质精讲精练,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加强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规范书写格式

例2:对习题1进行适当的改编:已知ab,填空并连线:

(1)a-3____b-3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

(2)6a____6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

(3)-a_____-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

(4)a-b____0

教师活动:巡视辅导,了解学生作题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纠正或鼓励.

注意问题:做此练习题时,应启发学生将所做习题与题中已知条件进行对比,例2(3)是根据不等式性质3,不等号方向应改变.这是学生做题时易出错误之处.

【设计意图】连线改变以往简单说明理由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同样让学生明白言之要有理,推理要有依据,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小试牛刀: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 ) ②∵∴( )

③∵∴( ) ④若,则∴,( )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判断正误.

答案:①√ ②× ③√ ④×

【教法说明】以多种形式处理习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2)练习第③④题易出错

6、拓展思维,培养能力

比较2a与a的大小

【设计意图】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2a一定比a大,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思想。

7、分层布置作业必做题:b,填空并连线:(1)a-3____b-3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

(2)6a____6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

(3)-a_____-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3

(4)a-b____0

教师活动:巡视辅导,了解学生作题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纠正或鼓励.注意问题:做此练习题时,应启发学生将所做习题与题中已知条件进行对比,例2(3)是根据不等式性质3,不等号方向应改变.这是学生做题时易出错误之处.

【设计意图】连线改变以往简单说明理由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同样让学生明白言之要有理,推理要有依据,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小试牛刀: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 ) ②∵∴( )③∵∴( ) ④若,则∴,(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判断正误.答案:①√ ②× ③√ ④×

【教法说明】以多种形式处理习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2)练习第③④题易出错6、拓展思维,培养能力比较2a与a的大小

【设计意图】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2a一定比a大,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思想。

最新蚂蚁课件(分享九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工具,因此在编写教案课件时教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教案和课件的专业编写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那么,怎样的教学课件才算是好的呢?为了满足您的需求,编辑整理了一份详细资料,题为“蚂蚁课件”。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做出决策!

蚂蚁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懂得地方打个问号。

2、复习识字方法,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

b:看到大家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个抢读的游戏,就是老师指大家读,比比谁的反应快?

3、同桌互读课文。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这些字了,那调皮的词语趁大家在游戏的时候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孩子的情感是孩子发挥“创意留白”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孩子就是孩子,他所听到的感受的可能就是和他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而赋予自己的情感在里面。不管孩子心里所感知的内容情感是否与作品本身的结局内容一样。孩子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时,我们不该给予扼杀,而是给予帮助,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如此巨大,孩子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让人兴奋不已!我觉得,有时需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在体验中发现新的意境。

教学中我将学生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放在首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参与,从中可以看到,当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时,设置一个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孩子的思维就会不受约束,而想象的也远远超过了大人,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蚂蚁课件 篇2

师:(听唱一遍)儿歌里的蜗牛他很努力很努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他最终能爬上葡萄架吃上香甜的葡萄吗?老师也相信他一定行。那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蜗牛?(生:勇敢,不放弃)是啊,这是一只,勇敢的、不放弃的,坚强的蜗牛,你们喜欢他吗?好,准备好来上课,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和歌曲中的蜗牛一样坚强勇敢的小朋友,它就是——蚂蚁!

预设:生1,没错,你观察得很仔细,昆虫类的动物一般都带有虫字旁。

师:是啊,但这么小的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停),对,——上天。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上天的蚂蚁)谁来读读课题

预设:你来读,生1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蚂蚁的读音拉长了,是呀,这可是只不一般的蚂蚁。你也来试试,生2读,听,他把上天加重了。

师总结,是呀,读课题时,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读法。带着你的理解一起读读课题,一二齐

预设:生1,哦,你想知道他为什么要上天?(板书?)生2,恩,蚂蚁上天要干什么呢?(板书?)生3:对呀,他是怎么样上天的呢?(板书?)

师总结:咱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不仅会思考,还会提问,那咱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师:轻轻翻开书本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吗?(能)听,这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哪位小勇士来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

预设:你的小手举得最高,请你来!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呢?请你说!是呀,读得挺流利的,如果声音能再更大一点就更棒了!

师:老师觉得他把翘舌音都读得很准,比如这个“常”就是一个翘舌音,跟老师再读一遍,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谁来提提建议?

预设:你说,你想告诉大家,上面这个小子头写的时候应该先中间后两边,谁在来补充,你也说,哇,你有一双慧眼,你发现了“常”字是上中下结构,中间的口要写的扁一点,这样才能写得好看,老师再给你们提个醒,最后一笔竖的尾巴还是尖的。老师在文中还发现了一个字,(出示信)看,他的竖和“常”的竖写法就不一样,睁大眼睛再瞧,信啊,他是什么结构的字?那在写的时候,左边要写的窄一点,右边写的宽一些。有了刚才大家的建议,我们一定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漂亮亮的,打开书73页,把红色的常和信字描一描注意“三个一”哦。(师巡视,小朋友们的写字姿势真标准,相信写出来的字一定也很漂亮)好,把笔放一边。

师:“常常”这个词啊,我们也经常用,谁能用他来说个句子呢?

3、联系生活理解“身材魁伟”

师:小朋友,这位常常坐在通天树下的白胡子老爷爷把通天树的秘密告诉了谁呀?(贴)对,就是身材魁伟的巨人,想想,生活中哪些人也是身材魁伟的?

预设:是的,篮球巨星——姚明就是身材魁伟的巨人,他的身高足足有2米29!你也来说,恩,小朋友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变形金刚。

4、科学识字“酸”

师:这位身材魁伟的巨人知道了通天树的秘密之后,他抬头仰望,仰了很久很久,脖子都给仰酸了。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写字,写了很久很久,手会酸,腿站了很久很久了也会酸,这个字就读作——酸。酸呢,他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做出酸的表情)厨房中什么调味料是酸的?(醋)

师:酸和醋都是什么旁呢?出示(酉),这个字,不认识了吧,读两遍,酉。酉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往下瞧,(和酒有关)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个小故事,注意听了,里面藏着好多带有酉字旁的字呢!一天,丁丁的爸爸去参加同学会,一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就---醉了,大家让他别喝了,可他还是不停,一杯一杯又接着喝,结果就——醉得更厉害了,这就叫做酩酊大醉,出示酩酊)醉得这么厉害,他还一直囔囔着——我要开车我要开车,那咱们要劝劝他千万不能酒后开车哦,要去睡上一觉,解酒了,人才会清醒。瞧,酉字旁的字一般和酒有关。看来,联系生活来编编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记住更多的生字。

我们学过的皿字底,他表示什么意思呢?(器皿有关)皿字底的字很多,有盒、盘、盆······回家后你可以用这些字来编个小故事给家人听听,好吗?

师:小蚂蚁要爬到天上去,我们都来给他加油助威,好不好?只要你们能把卡片上的字读对了,就能让小蚂蚁爬的更高!谁来试试。如果她读对了,你们就跟他读两遍

6、理解近义词“身材魁伟——身强力壮”

师:同学们,睁大眼睛瞧,这里面藏着一个和身材魁伟意思很像的词,你反应真快,就你来说,(生,身强力壮)他们是一组——近义词。帅气的男生加上动作来把这组词语读一遍。

7、科学识字“试”

师:白胡子爷爷鼓励身材魁伟,身强力壮的巨人去试一试吧,(出示 试)试这个字里还藏着一个式,现在注意看啦,老师要给这个式来变魔术啦,给他加上言字旁读试,提手旁读拭,车子旁读轼,老师变的这几个字一样吗?什么不一样?部首不一样!言字旁的字跟什么有关?预设:你说,(生:语言)没错,考试离不开语言。那提手旁又跟什么有关?你的小手举得真高,你来说吧(生,手有关),伸出你的小手,拭拭你头上的汗珠吧。换上旁字旁轼。车字旁呢?老师还没提问过你,你说,古时候车前面的扶手就叫做轼。

看,我们刚才是根据什么来猜这些字的意思呀?是根据他们的——部首,没错,根据部首猜字义也是一种识字方法。

师:剩下的课文中还藏着一个生字,小朋友们一起把他读出来(出示11-13段, 俯)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一个跟他意思相反的字吗?你动作真快,你说(出示近义词 俯——仰)现在咱们来放松放松,休息一下,站起来,做做俯——仰的动作。

低下头来俯俯俯,抬起头来仰仰仰,绕着脖子转一圈,身体放松人舒服。

放松好了吗?那我们继续上课吧。我们的汉字真神奇,我们的课文也非常有意思,老师忍不住想给大家来读一读,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蚂蚁为什么要上天?他要怎么样上天呢?

师:好听吗?夸奖夸奖老师。小蚂蚁为什么要上天呀?如果你是小蚂蚁,你想到天上去干什么? 生自由说

师:蚂蚁想上天?课文里谁也想上天?那他们要怎么样上天呢?(爬树),想通过爬树来上天,那这棵树肯定得——很高,那课文那些地方告诉我们树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出描写树高的句子。(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自己读读第一句话(有一个树,很高很高,高的插入云霄),想想,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老师贴的树够高吗?(不够)那想想再贴点什么?(云)为什么?理由呢?(生1:天上有云,师评,理由不服人 生2,树高的插入云霄 师贴云)

除了插入云霄,这句话中还有那个词能看出树的高。(引导说出 很高很高)聪明的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个句子中,一共有几个高啊?3个,那咱们在读这三个高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预设: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小朋友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没读好:小朋友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小朋友读的,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师:这棵这么高的树,就叫做——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漏掉一直,读后,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他行吗?)

齐读句子。

师:咱们再看看这句话,他指谁呀?(巨人)写巨人怎么能看出树高呢?(引导学生发现体会巨人身材魁伟却望不到树尖)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身材魁伟的巨人,抬起头来,不能低下,你看到了风筝,也看不到树尖,你看到了小鸟也看不到树尖,你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你望到了火箭也望不到树尖,好了,小巨人们坐下来吧,这时你想说什么?(生自由说)

师:是啊,这棵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所以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面对这棵高耸如云的通天树,很小很小的蚂蚁和身材魁伟的巨人都想通过它上天,它们能如愿以偿吗?咱们留着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生答: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词语宝宝今天也来了,让我们去与它们打打招呼,好吗?(投影出示生词)每个词语招呼两遍。

(一)、感受巨人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

1、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都想上天?结果怎么样?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指着黑板上的图)咱们来看看,巨人和蚂蚁相比,谁更有实力上天?为什么?

4、巨人比小蚂蚁更有实力,可他却没有上天,是他不想上天吗?自读1至3自然段,找找哪句话告诉我们巨人想上天?

学生自读后汇报: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谁能读出巨人的强烈愿望?

5.学习巨人的话。

师:让我们随着巨人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这时他会想什么呢?

师:是呀,这是巨人的美好的愿望,可是他能实现吗?

师:你读着,仿佛看到了巨人怎样的表情?能用一个词送进句子中吗?

5.鼓励巨人并作句式训练。

幻灯放大“鼓励”一词。

师:你们能不能像白胡子爷爷那样,用自己的话来鼓励鼓励巨人呀。

预设1:我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那么有力气,一定能爬上去。”

师:强化“鼓励”,生活中学习中,亲人、同学有困难时,你是怎么鼓励他的呢?

学生回答不出时。

预设1:------同学从来都没有发言,你想怎么鼓励他呢?

预设2:体育课上——同学不敢跳高,老师是怎么鼓励他呢?

师:同学们可真棒,现在翻到书本第74页,把照样子说说句子做一做。

(投影)写字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写字操吧。

写字牢记三个一,“一拳、一尺”和“一寸”,头正、肩平、足要安。书写漂亮人人夸。我看看哪个同学能牢记写字歌谣,认真做到。

师小结:是呀,当我们听到别人的鼓励就会大胆尝试,巨人也受到了很多的鼓励,却依然------幻灯巨人跑了。

师: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巨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

(二)感受小蚂蚁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

过渡:巨人长得身强力壮,都没有上天,那小小的蚂蚁为什么能上天呢?

交流:因为小蚂蚁有信心;因为小蚂蚁一步一步去爬了。

从哪里可看出小蚂蚁有信心?自读8-13自然段,找依据。

汇报交流:

1、“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谁来当当小蚂蚁,读读这句话。抽生读,师评价,在评价中,训练学生读得充满自信。

2、“我能行!”

创设情境:小蚂蚁,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树太高了,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你的身体那么小,你能行吗?(一生读:“我能行!”)这边的小蚂蚁,你能行吗?那边的小蚂蚁,你能行吗?(对着全班同学)小蚂蚁们,你能行吗?这就是充满自信,(出示词语卡:充满自信)充满自信地读读这个词。

3、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

(1)、老爷爷看见了,劝告它:小蚂蚁,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跑掉了,你还是放弃吧!小蚂蚁勇敢地说,(引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2)个性化朗读。

师:雷声轰隆隆地响着,闪电似乎打到了通天树上,你吓得发抖却依然充满自信地说:(指名读)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爬呀,爬呀,爬到树中间了,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预设: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学北风呼呼地刮着,都快把你刮到地上去了,你冷得颤抖却依然说------: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习方法:是呀,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读法。

(3)小组读。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我听到第一小组的蚂蚁在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一小组读)(师语调层次)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对他的嘲笑,但是我听到第二小组的蚂蚁也在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另一小组读)

师:刮风了,闪电了,打雷了,下雨了,我听到第三、四组的蚂蚁也在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我听到全班的小蚂蚁都在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全班读)

(4)品读蚂蚁性格。

师:我不禁想竖起大拇指来夸夸你们,你们猜我会夸些什么呢?

幻灯:我是一只______________的小蚂蚁。

幻灯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放大!

学习方法:你们的自信,你们的勇敢,你们的不放弃都藏在哪个标点里呢?

“!”,感叹号经常饱含强烈的感情。

师:通天树那么高,你慢慢往上爬,你边爬边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4、让我们把对小蚂蚁的祝福、赞美、喜爱、敬佩融入到课文中,一起来分角色读读7-13自然段。

三、总结提炼,拓展延伸。

任何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巨人虽然(学生读板书:身强力壮),但他试了吗?爬了吗?还没开始,他就(学生读板书:连连后退,终于跑掉),因为(巨人连连后退,终于跑掉,)所以,(他失败了);小蚂蚁虽然(学生读板书:很小很小),但是(学生读板书:充满自信,不停地爬)。因为(小蚂蚁充满自信,不停地爬),所以(它成功了。)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正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揭示主题:努力)

古人留下了很多诗词歌赋,名言警句都是讲这个道理。你收集了哪些这方面的资料,交流交流。

蚂蚁课件 篇3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全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二、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2、学会书写3个生字“呼、洞、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学写3个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寓意。

四、设计理念:

新课标关于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主动识字”为主要目标,始终贯彻“以读求悟,读中见悟”这一精神。根据低年级儿童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呈现形象直观的画面和动作,采取看看、说说、读读、演演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放飞想象,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通过以读促演,以演促读,读中品情,读中悟理,让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五、设计思路:

1、抓住蚂蚁和蝈蝈夏、冬两季的不同表现,将课文分成两部分,采用对比读的方式,结合表演,理解文本。

2、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联系上下文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和文中留白处的想象说话。

3、贯彻“把识字教学更好地融入阅读之中”的理念,结合阅读,理解了要学写的3个生字,在指导写字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通过出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引出两个词语,用喊喊朋友名字、一起打招呼的方法读词语,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然后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蚂蚁和蝈蝈的什么事?并通过学生的汇报朗读,检查这些要求落实的情况。并学会书写4个生字“粮、汗、由、冬”,认识一个偏旁“米字旁”。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蚂蚁和蝈蝈》。

师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

2、开火车读词语:

粮食 乘凉 刮起来 躺在 装满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又冷又饿

3、导入:故事的开头发生在什么季节呢?

(二)细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1、师述:炎热的夏天来了,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听,什么声音在叫?

(点击课件,出现夏景图,知了在树上叫)

2、指导朗读:夏天真热。

3、师:这么热的夏天,蚂蚁和蝈蝈都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拿起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2)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a、师:那小朋友们,想去看一看蚂蚁搬粮食的动画片吗?(点击课件,出现蚂蚁搬粮图)

它们是怎么搬粮食的啊?

它们难道不累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词卡:满头大汗 指导读好词

指导朗读句子: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创设情境:勤劳聪明的小蚂蚁们,你们还会用什么方法来搬粮食呢?

引导用“有的……有的……”说话

b、那此时蝈蝈们在干什么呢?(点击课件,出现蝈蝈乘凉课件)

师:唱唱歌,乘乘凉,哇!多舒服啊!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表示,就是——

出示词卡:自由自在

你什么时候是自由自在的?

指导读好词

指导朗读句子:它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c、那蚂蚁们在满头大汗地搬粮食,蝈蝈们在自由自在地休息,它们碰到了会说些什么呢?

d、可蝈蝈们才不管呢!它们还以为自己很聪明呢,它们继续自由自在地享乐,而蚂蚁们却为了以后的生活,更加辛苦地劳动着,让我们拿起书,一起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板书: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分组对比读,戴上头饰分角色读,齐读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那聪明的小朋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2、看课件,师描述:终于,寒冷的冬天来到了,鹅毛大雪飘落下来,天冷极了!

听,这又是什么声音?(课件出示冬景图)

指导朗读“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出示字卡:呼 认读

学生学一学西北风呼呼的声音,理解“呼”。

3、师:这时蚂蚁和蝈蝈又在干什么呢?

4、师: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吧! (看课件)

出示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齐读

师:而蝈蝈呢?

出示句子: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齐读

5、思考:蚂蚁是怎样过冬的?为什么能过冬?蝈蝈为什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讨论中板书: 躺 又冷又饿

出示字卡:冷 “冷”旁边是个两点水,多冷呀!

6、指导读第三段 师,男女生分角色对比读第三段 戴上头饰分角色读

(四)总结提升,表演故事

1、师:你想和蝈蝈还是蚂蚁交朋友?为什么?

生畅谈

2、师:刚才小蚂蚁也对老师说了一句话,它想让让小朋友们上台来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再把这句话变成了礼物送给小朋友们。

3、指名上台戴上头饰表演,其余学生帮忙配音。

4、交流评价,并出示句卡: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送给学生作为勉励。

(五)指导写字

1、认读“呼 洞 冷”

2、引导学生找出三个字的相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写得左窄右宽),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3、跟着老师在田字格中依次书空三个生字。

4、指导在《习字册》上描红。

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蚂蚁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板画蚂蚁)。大家能喊出它的名字吗?(生齐答)板书蚂蚁。大家能告诉我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旁吗?你知道蚂蚁的哪些知识?

大家都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读课文,学生字。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阅读情况。

1、指名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孩子做评委。(评价反馈)

小评委们说的可真好。老师非常的高兴,就连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你们愿意吗?

3、出示生字词,请生自由读。

4、请小老师教读,集体纠错正音。

5、开火车抽读词语。

6、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指名回答)

2、这是一棵什么树?你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指名说。

这棵树可真高啊!白胡子老爷爷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谁?生大声齐说:巨人。师指导生朗读2~7自然,请生勾出巨人的所说所做,让生体会巨人想上天的强烈愿望。指名反馈。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展示读。生齐读。

3、这个通天树的秘密让树边的小蚂蚁也听见了,小蚂蚁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指名反馈。

4、同样是爬通天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相比,谁更容易上天呢?生自主发表看法,有理即可。请生圈出巨人和蚂蚁的外形(抓住文中对巨人与蚂蚁外形的描写,引导理解上天对于巨人来说更容易)。

5、巨人和蚂蚁都想上天,然而最后却是蚂蚁取得了成功,这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信心,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去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而小蚂蚁有了目标后就能充满自信的去努力,去坚持,最终将取得成功。

四、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交了小蚂蚁这样一个好朋友,它教会了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不管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我们就一定能看见那雨后的阳光。

蚂蚁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生字和11个二类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对照图画,反复诵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通过比较法和熟字偏旁法的方法来记忆一类生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认识到人人都要靠劳动生存下去。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8个一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对话的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学会8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蜻蜓和蚂蚁》,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 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 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3、烂:(1)松软。烂泥、肉烂了(2)腐烂(3)破碎(4)头绪乱 烂糊、烂漫、烂醉如泥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6、脸:(1)头的前部(2)某些物体的前部(3)情面(4)表情 扩词:脸蛋、脸皮、脸色、脸面、脸盆、门脸

7、软:左右结构(1)与硬相对。(2)柔和(3)软弱(4)容易被感动 扩词:软骨、柔软、软风、心软、软和、软绵绵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大意,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找七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画出蜻蜓和蚂蚁的对话。

三、找同学读1、2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中的:“逛来逛去”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2、在小组内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3、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思考:蜻蜓为什么不再唱歌了?它为什么每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3-7自然段。

1、找出蜻蜓说的话,读一读,注意语气。

2、在找出蚂蚁说的话,指导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3-7自然段。

5、蚂蚁的话“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这句话什么意思?

6、蜻蜓通过和蚂蚁的对话,说“明年,我要唱自己的歌,也要为冬天的日子学会劳动了。”这里的歌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蜻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五、学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六、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一类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荒:注意中间是“亡”字,没有点。

二、完成课后练习题。

1、照样子说词语。

走来走去 明明白白 热乎乎

看来看去 清清楚楚 火辣辣

2、读句子。注意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

3、做一做。

(1)续编《蜻蜓和蚂蚁》。

(2)给蜻蜓写封信。

(3)把我想到的写下来。

三、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荒 张 烂 歌 劳 脸 软 难

蚂蚁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通天树、巨人、蚂蚁三者的形象。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生字“信”。

3、认识什么试默读,了解默读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点:

1、分清楚平翘舌音字的读音:终”“常”“试”“充”这几个生字是翘舌音,“酸”为平舌音;

1、“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放在读文的过程理解意思;

2、“仰”和“俯” 两个互为反以的生字随文解意;

3、领悟蚂蚁除了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的努力。

教学准备:

PPT 、通天树教具、生子卡、生词卡。

师:孩子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它是谁啊?

[出示蚂蚁图片][出示蚂蚁生字卡]

2、抽读生词正音: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看懂了蒋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这么放?

师:树干的干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gàn,注意读准它。

5、这是一只想干什么的蚂蚁?[生读课题]

1、还有谁想上天?你心中的巨人是什么样的?

3、课文中有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巨人!谁能找到了是哪两个?

A出示金钥匙 B读1~7自然段 C 出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稍作解释)

4、你们怎么知道巨人想上天?从那句话读出来的?

5、巨人上天了吗?为什么?

6、这是一课什么样的树?找到课文里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

7、师:巨人是怎么看的?做动作理解“抬头仰望”并指导朗读。

9、白胡子老爷爷怎样鼓励他?巨人怎么回答?怎么做的?

11、默读第8自然段到13自然段~找找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蚂蚁很小很小!

12 蚂蚁这样小,连白胡子老爷爷也怀疑地问――出示句子:

13、说着蚂蚁开始爬树,对老爷爷说了什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勾出小蚂蚁说的话。

2、指导读核心句:

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步一步向上爬一样,从下往上读这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他一样勇敢、自信、坚持不懈,读――

本次家长开放课比较好的调动了课堂氛围,落实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注重随文识字。根据本班部分家长反应孩子平翘舌音掌握困难,这课生字中平翘舌音又比较集中,特别设计了归类识记这个环节。本课抓住课题中的两个形声字“蚂蚁”和一对反义词“俯”和“仰”,抓住规律,有针对的进行识字指导。通过“蚂蚁”两个字

,进一步巩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通过“俯”和“仰”巩固根据偏旁表示的意思记字的方法。

第二,注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理解“有一课树很高很高,……”一句中,开始出现的树很矮,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做出判断。开始有学生根据“很高很高”判断出树太矮了,我把树升高一截,但马上有学生指出“这棵树是插入云霄”,看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我喜在心里。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请学生说出从课文里哪些地方读出蚂蚁很小很小?学生进一步深入走进文本,训练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在理解“有一课树很高很高,……”一句中,采用男女生赛读的方式;在理解“抬头仰望”一词时,请生做动作体会,体会看的辛苦并读好本句;在读“我能行!”这句时,采取师生对话的形式,体会自信;文末的中心句,采取老师层层深入的引导,反复诵读。

第四,整合单元,注意拓展。适时引入语文天地中的格言部分。继加大了课堂容量,又升华了主题。结合三年级将要进行的“妙笔生花”部分,结合本课设计了为小蚂蚁写一句鼓励的话。为学生写作的起步训练创设情景,创造话题。

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应进一步落实词句的朗读训练。第二,还应安排学完一篇课文后的全文诵读(或分角色读)的指导。第三,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拓展部分做恰当的引导。如最后请学生为小蚂蚁写一句鼓励的话,学生大多数写得差不多,如“坚持就是胜利”等,没有凸显个性。如果教师事先考虑到这种情况,多做一些指导,如“如果遇到刮风下雨,你会对蚂蚁说什么?”、“如果烈日当空,你怎么鼓励蚂蚁?”等等,多为学生创设一些情景,才会有缤纷的答案,充分凸显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蚂蚁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根据《上天的蚂蚁》这篇课文展开合理的想像,续编故事。

2、能把故事写下来,语句通顺。

能力目标:有丰富的想象力,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写话,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课件贴贴纸(小蚂蚁、金话筒、铅笔)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4分钟)

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曲子是《乘着歌声的翅膀》,这节课,就让我们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曲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口动手编故事,好不好?

这节课,我们还将设立两个奖项:金话筒奖和小作家奖,大家想不想争取?

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

同学们,谁来了?(丁丁和冬冬)

丁丁和冬冬邀请我们一起听老师讲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呢?

课件演示。板书开始爬树

二、猜一猜:2分钟

小蚂蚁开始爬树了,它最终能不能爬上天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三、说一说:10分钟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小蚂蚁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是,不管结果怎样,小蚂蚁都想去试试,而且它还很有信心呢!小蚂蚁要继续出发了,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呢?板书结果(成功、失败)

把贴贴纸贴在额头上。互相看看。你们都变成什么了?

现在,你们都是想上天的……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你们在爬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大胆地想象一下,你们都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想、说什么、怎样做。

板书遇到困难想说做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你会碰到什么样的天气?

2、爬着爬着,你会有觉得怎样?

3、在爬树的过程中,你会遇到谁?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根据问题展开想象。请几只小蚂蚁说一说。

表达要清楚,说完整话,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

教师相机指导,鼓励合理的奇思妙想。

四、编一编:13+10分钟

同学们,你们当了一回上天的小蚂蚁,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你们的想象就像一颗颗珍珠,珍珠用线串起来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如果你们把刚才的想象按黑板上的这条线串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件演示丁丁冬冬编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象丁丁冬冬一样,编一个蚂蚁上天的故事呢?现在,请发扬小蚂蚁擅于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编故事。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说的先说,说完再写:喜欢写的先写,先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修改。呆会儿说得精彩的同学就能获得金话筒奖。写得好的同学就能获得小作家奖。

1、请几个同学来讲讲蚂蚁上天的故事,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发言的同学说得好,请把掌声送给它。如果你有什么想法的话,可以等发言的同学说完,你再来点评。

教师相机指导。

2、作品展示、同学点评。

五、结束语:(1分钟)

同学们,……

蚂蚁课件 篇8

一、教材简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努力”,意在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篇课文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一往无前的精神。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要求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是重点;让学生认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我紧扣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动,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以读为本,以读促学,以白胡子老爷爷与巨人,白胡子老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为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地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的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还将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学法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本时,我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选用“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体会人物的特点与精神。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默读。在阅读习惯方面,我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六、教学环节设计

1、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识字、写字仍然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复习课文中的词语:“蚂蚁云霄果然常常鼓励终于身材魁伟抬头仰望身强力壮连连告退充满自信俯下身子”。这些词与文意密切相关,能展现文章的脉络,孩子们通过开火车或者自由朗读等形式的复习,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又为接下来的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

2、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主要形式。因此精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准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抓住“树高”,体会上天之难。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大树的高,在为学生下文做好铺垫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

“找一找”指的是让孩子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树高的语句。“看一看、说一说”指的是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从大树本身,大树旁边的白云,大树下的老爷爷等体会大树的高。“读一读”指的是观察完插图后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树高的句子。

(2)朗读、感悟、体会巨人的懦弱。

学习课文2——7自然段,我主要用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⑴文中的巨人想上天吗?找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⑵面对通天树,巨人行动了吗?为什么?

学生在轻声朗读的过程中会找出相关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谈一谈对巨人的话得理解,然后抓住“连连告退”一词做文章,可以运用表演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老师扮演老爷爷,一位同学扮演巨人。孩子们通过表演不仅会形象直观地理解“连连告退”的意思,而且会体会到巨人在困难面前的退缩和懦弱。

这一部分的朗读指导可以穿插在理解、感悟中进行,读中有悟,悟中有读。

(3)朗读、感悟,体会蚂蚁的努力。

这是一篇结构完整的童话,篇幅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长,如果按照一段一段地讲解,平均用力,一课时就很难完成。根据教学目标,我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决定对这篇比较长的童话故事做个取舍,把重点内容确定为8———13段,通过品读小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地精神。

对于这个重点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边读边画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蚂蚁说的话:“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里主要抓住三个感叹号和“能、一步一步、不停地、一定能”几个词语,采用指名读、自由体会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用充满自信的语气,反复地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到小蚂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想象:小蚂蚁嫩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

补充词语加强积累

体会到了小蚂蚁的精神,让学生思考:小蚂蚁的这种精神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出示:“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句子,并试着用上一个给小蚂蚁加加油。这样设计,我是出于以上考虑: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与语言的积累。这课堂,我力求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和默读,培养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积累语言。在这里,我又意地补充一些表现“努力”的词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

3、角色表演加深理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戴上小蚂蚁、巨人、白胡子爷爷的头饰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寓教于乐。

4、讨论明理升华主题

在学生充分地朗读的基础上,我让他们讨论:

(1)同样是爬通天树,你觉得蚂蚁和巨人比,谁上天更容易,为什么?

(2)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在联系文本讨论的过程中,在把巨人和小蚂蚁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思想会更加清晰,也会更加体会到小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5、提笔练字抄写词语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教研室很早就提出:一节课中提笔写字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因此,我安排学生在古筝曲《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的乐声中摘抄本课的优美词语。既起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作用,又积累了词语。

七、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巨人(身强力壮)——摇摇头、不可能、爬不上去———跑掉

蚂蚁(很小很小)——我能爬上去、我能行、一定能———上天

(充满自信坚持不懈)——成功

以上板书设计便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紧紧抓住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蚂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让学生明白了只有充满自信、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张庆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做到“简单”二字。我一直崇尚“简简单单教语文”,努力创造简约而精彩的课堂。力图使自己的教学目标更简明,内容更简约,方法跟更朴实,环节更简便。今后,我还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蚂蚁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建议:

1.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教学时可选用个体较大、生活在山上的大黑蚁作观察材料。

2.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切不可代替学生思考。

听课后心得(分享九篇)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会有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思考并总结一份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简练而有逻辑的语言进行提炼,同时需要有一个计划。因此,我们整理了以下可能与您有关的“听课后心得”,希望您在我们的网站上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

听课后心得 篇1

通过这几天在校园里听公开课,我感觉很深刻,收获很多。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马玉琴清晰的教学思想、幽默的语言、张文静在课堂上的口才,都教会了我很多。

当我听这些老师讲课的时候,我觉得老师的语言很有魅力,可以深入学生的内心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张文静老师的教学——抒情。还有方丽阳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普通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层次的**世界。

马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我觉得我需要学习更多。首先,冬梅老师的课件设计比较好,教学环节设计比较突出。冬梅老师整堂课都表现的那么温和,始终面带笑容。

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一种亲和力。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我们老师对学生非常地爱护,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通过听课,我可以给自己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三点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和生活的孩子。教师里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常常使你吃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

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但也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清空课堂的能力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形实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三、 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放心了。

在听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所有的老师都对教学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有的还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讲座,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力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在木凳高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每次我听课都是一种学习。我要回学校了。这是我对这一课的理解。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地图》,教学主要围绕地图的三要素展开,教学重点是比例尺和方向。

上课之前的序曲是介绍地图的发展历史:利用投影**各种地图的**,加以文字介绍,配上悠扬的**,使人仿佛置身地图博物馆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趣。接着**荆柯刺秦的**,利用“图穷匕现”这一成语导入新课。

整节课以“丁丁看奥运”这一主线展开。利用“丁丁到北京后选择合适的酒店”,引入地图的第一个要素-图例,接着用一幅“寻找污染源”的地图来巩固学生对图例的认识。

对于地图的第二要素-比例尺,设置了“丁丁看比赛迟到”的情境。阐述了比例尺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尺寸。

地图的第三要素-方向,是利用“帮助迷路的丁丁”来讲解的。这部分的练***一幅“藏宝图”,让学生寻找宝藏。设计的十分巧妙,既有图例,又有方向。

从陈老师的教学中,我受到很深的启发:就是在教学中应当抓住学生心理,上课之前应该充分准备,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了解学生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从学生角度出发,用言简意赅的方法完成教学,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多多创新,让学生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对学***趣,这是最重要的。

通过此次的听课学习,我的体会有:

1、 课堂导论要新颖、符合主题,注重激活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二、教材处理要得当,挖掘到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条不紊、有层次、有深度。同时,它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开放性,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三、要注重巩固和练习,大多数老师都利用了学案,加强对本节知识的巩固。

通过这次听课,我充分感受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合作、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通过这次讲座,我认为我们需要改进:

一、如何锻炼、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也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必须能够使用的学习工具。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技能。

“**结合法”、“讲图练习法”、“集体分析法”、“游戏竞赛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有效的。这一次,我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的理解。

2、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一。讲师应准备充分,精通教材,信息量大,感知力强。

2.紧扣新课标理念,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新颖化。

三。小组合作精神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一直得到充分发挥。

5.重点突出,难点解决有办法。

6.体现创新精神,构建开放式的课堂。

3、 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蒙者、帮助者和激励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九旱后降甘露,亚不要水漫金山悲凄凄。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及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种适时恰当的鼓励表扬,让学生学会了专注,也学会了快乐。

五、当堂内容当堂解决

本次省优质课的参赛老师大多采用学案,说明了地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

六、平时要做个有心人

从陈老师精彩的课件可以看出来,课件中的素材不是在短时间内能找到的,而在于平时的积累

听课后的感想

在这次听课之前我已经在市区培训五天了,我的感觉还是比较累的,但当知道有去灌南高级中学听课的机会时,我内心还是无比激动的,在那可以领略到一些高人的教学风采。上午很早就出发了,到了那就是听课,听了2节课,紧接着就是研讨会,各校老师在一起研讨这两节课。我一个没有上过任何公开课的年轻的生物老师是远远不敢直面评价他们上得好还是不好的,在此只想谈谈我听后的感想。

这两节课表现出了下面的优点:

一、文化底蕴

一个老师的底蕴是很重要的,惊叹于这两位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是难以做到既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中以“江南水乡”、“虎丘作坊污染”、“黄土高原”等小故事来讲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重难点突出,学生又对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的事很感兴趣,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高。

二、现代化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多**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形象地再现知识。它丰富多彩的知识、生动有趣的画面,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令他们感到新奇,激发学生参与学***情,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探知,创设了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们学***高涨,提高了学***。例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型模型》一节中,学生们对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流动过程难以想象,采用多**,通过**“流动过程”动画,学生们能直观的感受到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流动过程,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对于知识点学生们一目了然,解决了难点。

三、师生互动性好

师生互动是组织教学的手段之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它的好处是使学生本来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得到改变。全体学生关注的目标从教师的位置转移到回答疑问的学生身上,并且,教师的设置疑问如果恰到好处,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大脑兴奋程度。

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中,**磷脂分子在密闭盛满水的容器中的排列方式,通过小组的生生互动以及后来的师生互动总结出磷脂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每个学生的发言教师听的都很仔细,及时给予评价或纠正,这里并没有“你很棒”、“太好了”等课堂激励常用语,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显得那么自然、贴切,对一下回答不出来问题的学生,老师也很巧妙的请她再思考思考。教学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没有良好的沟通,再多的付出也难有回报。

听课后心得 篇2

通过这几天赛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范老师的教学思路明晰,张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王老师的沉稳,都让我学到了很多„„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范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张老师的课亲切、自然,课件设计较好,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王老师的课,更使我感觉到作为一名青年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了,整堂课都表现的那么温和,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我们老师对学生非常地爱护,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通过听课能给我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我总结了三个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一、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小孩子,课堂上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

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空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三、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中我发现上课的老师都对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有的还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听课后心得 篇3

我带着享受学习的心态听了这节作文课。执教的老师非常出色,设计具有特色;孩子们也很优秀,口头表达和书面作文的能力很强。听后感触颇深。写作文一直是学生头疼的事,同样作文课也一直困扰着是我们语文老师。这次的听课,于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非常精彩,对自己的习作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以下几点是他们的教学经验非常值得学习:

一、具体的写作指导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保证。

于老师执教,舒缓的语调、亲切的态度、机智的评价,让我真正领略了风度,在课上,于老师给人的感觉像在聊课似大朋友一样,这群快乐的小鱼跟在大鱼后面酣畅的游啊游,游出了自己,游出了精彩。如何把作文写得具体,是于老师这次作文教学的主题。

二、充分挖掘写作素材,创设写作情境。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感到缺少作文素材,存在没什么可写的问题。听了于老师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思考和想象。于老师时刻以生为本,教师只充当引导者。让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最精彩的环节就是学生交流讨论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畅谈自己对大自然发现的时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让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有关大自然的知识。还有她的语言朴实大方,对学生的评价中肯且多元化,教态自然稳重,声音响亮。这些看似简单,但对我来说却是有点难度,尤其是笑容、音量,那是我最急需改进的地方。

三、写作指导要做到扎扎实实、朴实无华。

课堂上,于老师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口头作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读要求,悟习作要求,在讨论中明确写什么。之后,引导学生辨析例文,进一步明确要求。为让学生明白怎样把文章说具体。整节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围绕题目要求来作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四、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片断,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

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首先得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家庭生活绚丽多姿,学生可以积累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学生的的观察与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更多的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使得学生深入观察、加深理解、感悟生活,把真实的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抒发健康、积极、向上的真情实感。

五、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引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于老师抓住学生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适时进行点评,并注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闪光点,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处精彩的描写,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学生在与教师参与习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的状态下,不能不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的体会,在作文教学中还有许多东西要学,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大师们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我不可能全部学到,也无须去刻意模仿别人,但是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却是需要我用心去领悟。

听课后心得 篇4

非常荣幸,自己在这次的听课活动中能有幸来到___老师的班级。其实自己对___老师的教导早有耳闻,这次能有幸观摩,真的是非常的幸运。

___老师负责的是数学课,这在我的课堂上可谓是非常枯燥的一门课,这也让我困扰了许久。但是,自从踏入了___老师的课堂,他们班级给我的感觉却一点也不一样。同学们面对老师以及各位来听课的老师,不仅没有感到紧张,反而自信满满。而且在讲台下,我已经看到有不少的同学在老师还没开讲的时候已经将课本翻到了对应的章节。这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实是非常出色的班级。

这次的听课感受,在讲台下,我对___老师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的清楚,面对新的课程和难题,他们并没有感到枯燥或害怕,甚至对解答和学习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在仔细的感受了___老师的讲课后,我发现,这与老师在课堂上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信在过去的教学中,___老师也花费了大量的耐心用在引导学生们主动自主的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___老师无论学生是答错了还是对了,总是能从同学的答案中找到他们思考方式中的优点,并且给予夸奖,而不是直接以对错来评判。这不仅让班级上的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而且在回答上,也更加的积极和上进。

并且,随着教学的进程,___老师甚至直接将课堂交给同学们来思考,让同学通过主动的思考,去感受这个知识点,并记住这个知识。当然,老师也在一旁不断的补充,让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活跃!

这次的听课真的让我感受很深,许许多多的东西自己并不能照搬,因为___老师早已做了很久的努力。自己需要做的,也是像这样,慢慢的引导学生,慢慢的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爱上数学,这才是真正的教导!

听课后心得 篇5

20xx年11月12日晚在小礼堂,我校特邀中国平安高级讲师程祝兰向同学们讲授“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专题讲座。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保险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保险合同的效力文件,为了以便于进一步做好保险知识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保险知识教育,增强我们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开拓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意识。

在学习中,程讲师提到了贯彻保险法的三个基本原则。一、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二、诚实信用原则。三、保险专营原则。保险业对诚信的要求高于一般行业,这就是为什么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而现在我国的保险业中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不仅让投保人遭受损失,失去信心,还对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保险行业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大,不拘泥于某一思维倾向,从而拓宽我们的思路,积极思维,想方设法地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辩论。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综合他人智慧的能力。

通过这次讲座学习,我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只有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合规操作意识;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时时约束,自己,警醒他人。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保险,把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转化为现在的保费支出,用较少的钱来规划未来。保险,用一定的.经济支付来换取风险的转移和获得经济补偿。最重要的一点认识,保险是人类经济生命的延伸。

从本次讲座我了解到保险行业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器。相信经历过灾难的人们,他们在那种绝望的情况下,如何才得以解脱的。比如5-12大地震、车祸、疾病、其他灾难降临的时候,保险可以让个人脱离困境,社会才得意稳定,国家才得意健康发展。

保险行业是社会经济的助推器。保险公司将客户的保费投资金融或其他有前途的行业,从而使这个部分的资金升值,反过来又让入保险的客户得到更大的利益。社会闲散资金得到了更大作用的发挥,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保险行业是个人创业的良好选择。如果一个人不选择职业经理人的话,就应该是个人创业了。个人创业有很多选择,其中选择保险代理,应该是低投入、高回报、可塑性强,但是挑战也很大的事业。个人估计,许多的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其中原因,现在还只能够是想象了。

保险行业是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无论是收入还是晋升,全靠自己的努力发挥,规则明确,考核透明,因此一切都是积极的。

保险行业的可塑性很大,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再等着你。你每天都有机会去面对新的挑战,不断的改变自己塑造自己,从而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向成功的彼岸逐步靠近,向自己的理想奋进。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银行保险市场还将长期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而银保渠道在我们业务收入的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银保业务的发展正在改写现有的市场格局。

我想要做好保险,一定要有四心:远大目标的企图心、充分的自信心、爱人爱己的爱心、用不懈怠的恒心。

听课后心得 篇6

我有幸两次听到一年级徐老师的《秋天》,以下是我的听课感想。

第二次听课,徐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相比第一次,感觉到有所删减,更加突出重点。内容安排条理清晰。因为第一次在陌生班级讲课,开头导入的谜语较难,学生多次回答不出,导致课程进度变慢。而第二次,老师游刃有余,时间分配合理。

谜语导入课题“秋天”,从字形演变、组词到词语积累到揭示课题。而第二次是让学生先说四字词语,老师再做补充。导入时间缩短,但学生回答更精炼。“秋”字的字形演变老师使用了更生动,童趣的语言,学生听得更入神。

第一次老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横线画出景物。由于出现学生回答不按照课文顺序的情况,第二次老师特意标注按照课文顺序。同样的情况还出现过一次。老师提问:秋天的变化?学生思维开放,回答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第二次老师则提问:课文里秋天的变化?学生回答很精准。体现出老师提问要具体,太空泛学生回答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关于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把它分成词组,让学生跟读,开火车读,加深印象。第一次老师讲到了一的变音,在不同语境下发音不同。而第二次老师做了取舍,显得更简洁,和后面的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小录音机”是徐老师的特别设计。“打开录音机,叮咚”先由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就会听从指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复述老师的朗读。老师很有意思的是,把“跟读”变成“录音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跟着老师来学习。老师在此环节,还强调不能说话,要学会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自己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无形之间,加强了课堂组织。

老师从树木的变化引到一片片叶子,做“一片”与“一片片”的对比,学生一眼发现是数量上的区别。讲解“片”字(会认的字)时,由“片”字展开,组词,看图说词语。既让学生表达,还拓展了词语积累。同样的,老师抓住“木”字变偏旁,一捺变一点的规律,拓展木字大家族,出示:桃、柳、林等,符合木字旁就是与树木相关的规律。由文到词,由词到字,再由字到词组,环环相扣。

老师让学生完成课堂背诵之前,做了很多工作。第一次听老师范读的初步感知;把课文缩减成词组,读起来像一首优美的`小诗,朗朗上口;用“小小录音机”进行多次高效朗读;提问秋天的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课文中找答案;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再悟课文。最后,进行填词游戏。正是有了之前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课文。老师要求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没背会的同学老师也没有放弃,反而是安排给他们任务,学当小老师,来学会评价别人。我觉得这是做得很好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关爱,当有的学生没有背会,恰好他可以是围观者,来做一个做公正的评判。

书写生字时,老师先让同学们来观察,自己再在黑板上示范讲解。描红书写之前先要求写字姿势。写字的评价标准是正确规范,重点笔画占位,干净整齐无擦除痕迹。同时老师在展台上展示优秀学生的书写,对其他学生也有激励作用。老师对“了”和“子”做了辨析,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发现,积极发言。写字环节合理有效,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但是,写字环节出现小瑕疵是PPT“了”和“子”的占位发生了偏差。

两次课堂,从随堂课到公开课,最大的感受是老师课堂组织很好,《上课歌》《拍手操》各种形式的组织活动,让学生自发随着老师的步伐,正所谓“思随师走”。一年级课堂,徐老师重视朗读和书写,运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听得开心,说得开心。

个人愚见,只能看到表象,不能够深入其中,看到背后的深刻。望指正!

听课后心得 篇7

十一月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XX市中小学课改观摩、研讨活动,第一次聆听了XX地区思想品德学科名师们准备的优质课,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其中吴江的徐建新老师、昆山的徐欣老师以及我市李峰老师的三节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三节课设计都非常独特,三位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起领和导的作用,老师们的举手投足都有一种强烈的亲和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有活力。

徐建新老师的《正确把握宽容的尺度》教学中能巧妙地运用教师语言使课堂充满活力,比如上课铃打响,徐老师幽默的把上课说成了下课,学生反应很快受到徐老师的赞扬,这一小插曲立刻将原本陌生的师生拉近了距离,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在教学过程当中徐老师灵活设问,多角度设问,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反应灵活,思维活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上都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培养。

讲授《行为与后果》的徐欣老师采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点评,最后使学生价值观得到培养和升华。教学中的结论都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比较得出的,增强了说服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增加了很多社会热点,比如昆山为何屡次与全国文明城市擦肩而过,胡斌飙车案、侯耀华代言案等等,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身边事。

另外执教《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的李峰老师展示了优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对教学内容准确的把握和理解。李老师采用了学案加幻灯片的教学形式,结合材料,使教学内容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讲。在巩固阶段李老师采用了讲练结合的形式,重点强调了易混淆的地方,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名师们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更为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思品课堂上集中体现育人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关系社会,关注人类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努力做到多样化。

听课后心得 篇8

今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小学英语课堂研讨活动。我听了两节课。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头谈一谈自我的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进取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教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一样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其次,两位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的“旧知”实现向“新知”的迁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最终,两位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两位教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仅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活力。在课堂上能简便,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经过这次听课,我对自我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怎样在教学中也针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供给适合他们的学习时空和平台。我们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不一样需要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提高点,供给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

听课后心得 篇9

1.对我启发最大的教学环节

我对导入环节印象比较深刻。

课堂导入是教学设计环节,用来安定学生学习情绪,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该课程中老师以每日播报的新闻进行导入,结尾又对其进行了解答。结构严密,且紧接时事。这启发了我,无论何时何地要注重联系实际,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优点:

本节课程安排紧凑有序,详略得当,3个调查视频贯穿其中不仅起到了引入知识点的作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内容与活动内容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提问富有启发性,注重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具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准备充分,教学资源丰富。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衔接,注重课堂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3、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播报新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充分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并将地理知识灵活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图片、文字、动画、语音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学习小组,让同学们互相探讨学习。这样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互帮互助相互学习,无形之中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小班防溺水教案必备

小班溺水教案 小班教案 11-30

幻想作文七篇

幻想作文 11-30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49句

亚里士多德名言 11-30

小班美术教案(范本十三篇)

小班美术教案 11-30

药品自查报告(范文八篇)

药品自查报告 11-30

护士演讲稿5分钟汇编6篇

护士演讲稿分钟 11-30

小班《青蛙跳》教案七篇

小班青蛙跳教案 小班青蛙跳 11-30

关于不被信任的心情说说21句

信任心情说说 11-30

朋友圈平常祝福文案

平常祝福文案 11-30

[课件系列] 《爱莲说》的教学反思

爱莲说教学反思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 02-08

员工评语精品九篇

员工评语 08-2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