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一寸教案

《一寸虫》教案【篇1】

设计思路:

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

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3.,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帮帮一寸虫,两个朋友一起,试着用一寸虫量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3)交流:你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通常幼儿会用三条一寸虫连接起来进行测量,如图)

(4)你们用几条一寸虫量出结果的,7

幼儿:我用三条一寸虫量出来的。

教师:这三条一寸虫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一条接着一条,尾巴接着头

(5)小结:我们用三条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一寸虫从知更鸟尾巴的顶端开始量起,它们挺直了身子,一条虫的尾巴紧紧挨着另一条虫的头,三条一寸虫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知更鸟的尾巴刚好三寸长。

(6)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1)出示巨嘴鸟、蜂鸟、苍鹭,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幼儿:我认识巨嘴鸟。

教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呢?

幼儿:因为它的嘴巴特别大。

教师:你们猜巨嘴鸟会让一寸虫量哪个部位?为什么?

幼儿:量嘴巴,因为它的嘴巴很特别。

幼儿:那个是蜂鸟。

教师:你听说过蜂鸟吗?

幼儿:它像蜜蜂一样。

幼儿:我在书上见过,它很小很小。

教师: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让一寸虫量全身。量全身要从哪儿量到哪儿?

幼儿:要从嘴巴尖一直量到尾巴。

幼儿:还有一种鸟,叫苍鹭。

教师:(演示课件)苍鹭要求一寸虫量它的什么地方?

幼儿:腿、脚

教师:腿和脚一样吗?哪里是腿?哪里是脚?

教师:苍鹭对自己的腿有多长很感兴趣。

(2)操作:请幼儿为一种鸟测量它最喜欢的部位有多长,使用的一寸虫越少越好。

(3)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师:你测量的是哪一种鸟,测量结果如何?

幼儿:我量的是蜂鸟的全身。

《一寸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师:就这样,一寸虫快乐的生活着,可是这天他碰到了谁?会发生什么事呢?说说你的理由。

要求:请你们帮个忙,去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他的尾巴到底有多长?

提问: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量的吗?

讨论:一寸虫说了,你们的办法真好,可是现在只有一条一寸虫,这该怎么量呢?

师:你认识这些鸟吗?他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要求:这些部分你们都会量吗?那这次难度提高了,每人挑选一种小鸟,它想让你们帮忙量的那个部位,还有一个要求更难就是每人只有一条一寸虫,行吗?如果需要记号笔帮忙在篮子里自己拿。

师:你量的是谁,量了是什么部位,量出来的结果是多少?

小结:一寸虫做完这些工作和你们一下得意的不得了,可快活了。

师:就在他幸福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新朋友,这是谁?夜莺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师:喜欢这条一寸虫吗?为什么?如果给你一条一寸虫。你想让他量你的什么?

小结: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很自豪的地方,很喜欢地方,送你一条一寸虫,你想量什么地方就量什么地方。

《一寸虫》教案【篇3】

设计思路: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设计思路:幼儿大胆自由猜测“一寸”有多长,既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况,同时也让幼儿在猜测中体验乐趣,对故事充满期待。】

3.【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寸虫”,是故事中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吧!

1.欣赏故事第一段,尝试简单的测量方法。

(1)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寸虫是森林里的小不点儿,谁也不把它当回事,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帮帮一寸虫,两个朋友一起,试着用一寸虫量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设计思路: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两名幼儿一起合作是为了让幼儿彼此学习他人的.测量方法,数量充足的一寸虫也为幼儿的成功测量作了准备,教师可从中观察幼儿测量的相关经验与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5)小结:我们用三条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一寸虫从知更鸟尾巴的顶端开始量起,它们挺直了身子,一条虫的尾巴紧紧挨着另一条虫的头,三条一寸虫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知更鸟的尾巴刚好三寸长。

(6)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1)出示巨嘴鸟、蜂鸟、苍鹭,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虽然是个过渡,但仍然可以拓展幼儿对鸟的认知。】

教师:你们猜巨嘴鸟会让一寸虫量哪个部位?为什么?

教师: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让一寸虫量全身。量全身要从哪儿量到哪儿?

教师:(演示课件)苍鹭要求一寸虫量它的什么地方?

【设计思路:演示课件时,可用记号明确标出需要测量的部位,帮助幼儿明确测量的路径。】

(2)操作:请幼儿为一种鸟测量它最喜欢的部位有多长,使用的一寸虫越少越好。

【设计思路:第二次操作的难度比第一次大,并且要求幼儿独立操作,桌上提供的一寸虫数量也不再充足,使幼儿有机会尝试用尽可能少的一寸虫来进行测量。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尝试更多的测量方法,如移动测量工具、目测等。】

(3)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一寸虫》教案【篇4】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活动反思: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一寸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 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 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1、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 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 ,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 (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了解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欣赏绘本,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两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你好,一寸虫

1、出示PPT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来分享一个关于一寸虫的故事。这个一寸虫只有一寸长,找一找它在哪里?

2、出示一寸虫:一寸虫是以它身体的长度“一寸”起的名字;一条一寸虫就是一寸长。

二、初次测量

1、PPT故事推进

师:一寸虫生活在美丽的草丛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天气晴朗,一寸虫决定出去散步,就在这个时候,它遇见了一只肚子饿得咕咕叫的知更鸟。(课件第二页)

师:知更鸟看见一寸虫就笑了,为什么?原来知更鸟遇到了美食。一寸虫会怎么办呢?

师:我们来听一听一寸虫怎么说。一寸虫忙说: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一寸虫怎么说的,它有什么本领?

知更鸟听了之后会说什么呢?(课件第三页)真的吗?那你量量我的尾巴。如果你量不好,我要吃掉你。

师:一寸虫说,那容易。说完它就用自己的身体帮知更鸟量尾巴了,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一寸虫一起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呢?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知更鸟的图片和许多的一寸虫,看看知更鸟的尾巴在哪里?我们和一寸虫一样,用它的身体测量知更鸟的.尾巴,从尾巴的最上面一直量到尾巴的底部。

2.幼儿尝试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师:一条一寸虫是一寸长,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长?别量错咯,量错了知更鸟会吃了它。

3.交流

师:一寸虫已经量好了,我们小朋友量好了吗?你来说说看,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长?你是怎么量的?(视频展示)

师:从尾巴的上面开始,一条接着一条往下量,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叠起来,一直量到尾巴的底部。

4.通过PPT动画操作,集体验证测量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也是从尾巴的最上面,一条接着一条往下量,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叠起来,一直量到尾巴的底部。原来知更鸟的尾巴有三寸长。知更鸟说:你量对了,我的尾巴就是三寸长,你走吧!

三、第二次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来了知跟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1.点击PPT,图片中出现了三种鸟

2.师:巨嘴鸟请它量它的嘴巴有几寸?蜂鸟要量一量它嘴巴到尾巴得全身有几寸?苍鹭要量一量它的脚有几寸?

3.测量要求: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长度。

师:这么多鸟儿我们来帮一寸虫一起量吧。测量的时候要一条接着一条,中间不能有空隙。

4.交流验证

师:你告诉大家你量的是什么?它有几寸长?谁和他一样的?来演示一下。

师:刚刚小朋友帮助一寸虫量了巨嘴鸟的嘴巴、蜂鸟的全身和苍鹭的脚,大家都十分开心。

四、再见,一寸虫

1.师:这时,森林里最最会唱歌的夜莺也让一寸虫量一量它的歌声。一寸虫说:我要怎么量歌呢?我只量东西,不量歌声,夜莺说,不,我就要你量出我的歌声,也不许别人帮忙,如果量不出我的歌,我就把你当早点吃掉。

2.借助PPT故事

师:一寸虫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你唱吧,唱的越多越好,夜莺唱啊唱,一寸虫一寸一寸量啊量量啊量量啊量,越量越远,一直量到夜莺看不见,它跑到草丛里逃走了。

五、延伸活动。

你喜欢一寸虫吗?为什么?

:一寸虫特别机智、勇敢,它用自己本领,两次逃脱了被吃掉的危险。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师: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师:瞧,这就是一寸虫。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有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师: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

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师: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5.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从包装盒长边的顶端开始,一寸虫和长边顶端对齐,沿着边量;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了。

6.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再次测量并记录。

师:和你的好朋友再测量一次,看看包装盒的长边到底是多长。要记住请记号笔来帮忙,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格里。

四、引导幼儿尝试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并发现测量工具长短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寸虫卡片,引导幼儿发现两寸虫与一寸虫的不同。

师:这是两寸虫,他和一寸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测量结果。

师:现在我们用两寸虫来测量包装盒的长边。猜一猜,测量的结果和刚才会一样吗?为什么呢?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记录。

师:下面每两个小朋友为一组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沿着边量,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最后把测量结果记在记录表的第三格里。

4.分享测量结果,教师小结。

师:你量出的结果是多少?和用一寸虫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小结):同样的长边,一寸虫短,量出来的数量就大;两寸虫长,量出来的数量就小。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数学区提供一寸虫卡片、两寸虫卡片、回形针、积木等多种量具,让幼儿测量班上的桌子、椅子、书等,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2.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用筷子、尺子等多种量具测量家中的电视机、茶几等,并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和测量结果的函数关系,即量具越长,测量结果越小。

活动反思: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一寸虫》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3、让幼儿懂得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子,想办法来解救自己。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知更鸟图片一张,记录表一张,指偶一寸虫。

学具:一寸虫每人一条,故事中的火烈鸟、巨嘴鸟、苍鹭和蜂鸟图片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中鸟的特征,找到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寸一寸有序地量。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都走出校园去干什么啦?(秋游)秋游时开心吗?你遇到哪些事觉得开心?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朋友,(出示指偶一寸虫),你们看得清吗?为什么看不清?(因为它太小了),它只有一寸大,所以我们就叫它一寸虫,来跟一寸虫打个招呼。

二、故事的欣赏与测量

⒈讲述故事第一段,初步感知测量

师:一寸虫生活在草叶上(出示教具草叶),每天过着舒服、悠闲的日子,今天,它想出去秋游了,走,我们跟着它一起去秋游吧!(听奥尔夫音乐),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小朋友快看,一寸虫碰到了谁?(小鸟)鸟可是虫子的天敌,它是专门吃虫子的,这只鸟叫知更鸟,一寸虫遇到知更鸟是件高兴的事还是危险的事?会有什么危险?(它会吃了一寸虫)

师:一寸虫遇到这么大的危险,那该怎么办?那一寸虫它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脱离危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寸虫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

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这么小,有什么用?

一寸虫说:我可以量东西。

知更鸟说:那你就来量量我的尾巴吧!你量好了我的尾巴,我就放了你。

一寸虫说:好啊!

提问:小朋友,一寸虫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哭?(没有)

小结:对!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更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动脑子、想办法来救自己。

师:一寸虫是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

师:如果量错了,就会怎么样?(知更鸟就要吃掉它。)

师:对,就有生命危险,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量不量?(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它量好吗?

出示知更鸟,老师示范量:怎么量?首先要找到起点,然后再找到终点,最后再一寸一寸地量,一寸、两寸、三寸,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我们把它记下来。(出示记录表),

⒉讲述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地躲过了一场灾难,不过,知更鸟还要一寸虫帮忙去量量它的朋友,它可不愿意告诉我们它的朋友是谁?它要我们来猜猜它的朋友到底会是谁?我们来智力抢答!优胜者可以获取五角星。

⑴脖子长长的,全身火红的。(火烈鸟)

⑵嘴巴大大的,嘴巴边缘有锯齿,颜色红红的。(巨嘴鸟)

⑶腿长长的,胸部有黑斑。(苍鹭)

⑷还有一只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师: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要量它们最有特征的地方。(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师:谁来告诉我,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

(老师拿着操作材料边讲边演示:量火烈鸟的脖子要先找到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巨嘴鸟、苍鹭请幼儿上来找出起点、终点,蜂鸟的全身怎么量,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量的时候手要摁紧一寸虫,要一寸一寸地量过去)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鸟的图片和记录表,请你们选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来量一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⒊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把记录表粘贴在黑板上,每一组派代表交流答案。(谁愿意上来把你们那一组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好了,一寸虫帮好多鸟都量出了尺寸,总可以安安全全,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⒋讲述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可是,一寸虫又遇到了一个危险,它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在森林里夜里唱歌最好听的家伙,是谁?(夜莺)

它对一寸虫说:

教师讲述故事:

我要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师:如果不量,夜莺会怎么样?(会吃了一寸虫)

师:那歌声怎么量?(往哪儿飘就到哪儿量,)

师:对!歌声会飘向哪儿?

(歌声飘向小树林、歌声飘向草叶,小河、高山……)

教师讲述故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量啊量,一会儿量到树林里、一会儿量到草叶里、量着量着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到哪儿去了?夜莺有没有吃到一寸虫?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一寸虫?

你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是怎么开动脑子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

三、讨论、拓展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测量方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

师:那就让一寸虫爬一爬,量一量,看看有几寸?今天老师就把一寸虫送给你,想量哪就量哪,还可以回家把这个又小又机灵勇敢的一寸虫在秋游时发生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教案【篇9】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banzhuren)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扩展阅读

一寸虫教案7篇


老师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准备教案和课件,每天都需要花费时间去撰写和设计。而这些教案和课件不仅需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还要考虑如何获取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有了这份“一寸虫教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撰写和设计教案和课件,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希望大家喜欢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哦!

一寸虫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

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3.,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帮帮一寸虫,两个朋友一起,试着用一寸虫量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3)交流:你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通常幼儿会用三条一寸虫连接起来进行测量,如图)

(4)你们用几条一寸虫量出结果的,7

幼儿:我用三条一寸虫量出来的。

教师:这三条一寸虫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一条接着一条,尾巴接着头

(5)小结:我们用三条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一寸虫从知更鸟尾巴的顶端开始量起,它们挺直了身子,一条虫的尾巴紧紧挨着另一条虫的头,三条一寸虫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知更鸟的尾巴刚好三寸长。

(6)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1)出示巨嘴鸟、蜂鸟、苍鹭,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幼儿:我认识巨嘴鸟。

教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呢?

幼儿:因为它的嘴巴特别大。

教师:你们猜巨嘴鸟会让一寸虫量哪个部位?为什么?

幼儿:量嘴巴,因为它的嘴巴很特别。

幼儿:那个是蜂鸟。

教师:你听说过蜂鸟吗?

幼儿:它像蜜蜂一样。

幼儿:我在书上见过,它很小很小。

教师: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让一寸虫量全身。量全身要从哪儿量到哪儿?

幼儿:要从嘴巴尖一直量到尾巴。

幼儿:还有一种鸟,叫苍鹭。

教师:(演示课件)苍鹭要求一寸虫量它的什么地方?

幼儿:腿、脚

教师:腿和脚一样吗?哪里是腿?哪里是脚?

教师:苍鹭对自己的腿有多长很感兴趣。

(2)操作:请幼儿为一种鸟测量它最喜欢的部位有多长,使用的一寸虫越少越好。

(3)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师:你测量的是哪一种鸟,测量结果如何?

幼儿:我量的是蜂鸟的全身。

一寸虫教案 篇2

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一寸虫》

数学活动:有趣的一寸虫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2、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一寸虫教案 篇3

一、活动内容综合:一寸虫去秋游(大班)

二、教材介绍: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一天,一寸虫去秋游了,正当它悠闲自得地玩着的时候,它遇到了自己的天敌,在这危难时刻它是怎么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呢?于是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发生了……

三、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3、让幼儿懂得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子,想办法来解救自己。

四、活动准备:

教具:知更鸟图片一张,记录表一张,指偶一寸虫。

学具:一寸虫每人一条,故事中的火烈鸟、巨嘴鸟、苍鹭和蜂鸟图片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

五、活动重难点:了解故事中鸟的特征,找到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寸一寸有序地量。

六、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都走出校园去干什么啦?(秋游)秋游时开心吗?你遇到哪些事觉得开心?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朋友,(出示指偶一寸虫),你们看得清吗?为什么看不清?(因为它太小了),它只有一寸大,所以我们就叫它一寸虫,来跟一寸虫打个招呼。

二、故事的欣赏与测量

1、讲述故事第一段,初步感知测量。

师:一寸虫生活在草叶上(出示教具草叶),每天过着舒服、悠闲的日子,今天,它想出去秋游了,走,我们跟着它一起去秋游吧!(听奥尔夫音乐),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小朋友快看,一寸虫碰到了谁?(小鸟)鸟可是虫子的天敌,它是专门吃虫子的,这只鸟叫知更鸟,一寸虫遇到知更鸟是件高兴的事还是危险的事?会有什么危险?(它会吃了一寸虫)师:一寸虫遇到这么大的危险,那该怎么办?那一寸虫它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脱离危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寸虫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

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这么小,有什么用?

一寸虫说:我可以量东西。

知更鸟说:那你就来量量我的尾巴吧!你量好了我的尾巴,我就放了你。

一寸虫说:好啊!

提问:小朋友,一寸虫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哭?(没有)小结:对!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更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动脑子、想办法来救自己。

师:一寸虫是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

师:如果量错了,就会怎么样?(知更鸟就要吃掉它。)师:对,就有生命危险,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量不量?(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它量好吗?

出示知更鸟,老师示范量:怎么量?首先要找到起点,然后再找到终点,最后再一寸一寸地量,一寸、两寸、三寸,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我们把它记下来。(出示记录表)。

2、讲述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师: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地躲过了一场灾难,不过,知更鸟还要一寸虫帮忙去量量它的朋友,它可不愿意告诉我们它的朋友是谁?它要我们来猜猜它的朋友到底会是谁?我们来智力抢答!优胜者可以获取五角星。

(1)、脖子长长的,全身火红的。(火烈鸟)

(2)、嘴巴大大的,嘴巴边缘有锯齿,颜色红红的。(巨嘴鸟)

(3)、腿长长的,胸部有黑斑。(苍鹭)

(4)、还有一只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师: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要量它们最有特征的地方。(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师:谁来告诉我,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

(老师拿着操作材料边讲边演示:量火烈鸟的脖子要先找到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巨嘴鸟、苍鹭请幼儿上来找出起点、终点,蜂鸟的全身怎么量,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量的时候手要摁紧一寸虫,要一寸一寸地量过去)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鸟的图片和记录表,请你们选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来量一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3、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把记录表粘贴在黑板上,每一组派代表交流答案。(谁愿意上来把你们那一组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小结:好了,一寸虫帮好多鸟都量出了尺寸,总可以安安全全,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4、讲述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师:可是,一寸虫又遇到了一个危险,它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在森林里夜里唱歌最好听的家伙,是谁?(夜莺)它对一寸虫说:

教师讲述故事:

我要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师:如果不量,夜莺会怎么样?(会吃了一寸虫)师:那歌声怎么量?(往哪儿飘就到哪儿量,)师:对!歌声会飘向哪儿?

(歌声飘向小树林、歌声飘向草叶,小河、高山……)教师讲述故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量啊量,一会儿量到树林里、一会儿量到草叶里、量着量着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到哪儿去了?夜莺有没有吃到一寸虫?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一寸虫?

你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是怎么开动脑子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

三、讨论、拓展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测量方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师:那就让一寸虫爬一爬,量一量,看看有几寸?今天老师就把一寸虫送给你,想量哪就量哪,还可以回家把这个又小又机灵勇敢的一寸虫在秋游时发生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教学反思:

一条身体很小、一点力气都没有的小小一寸虫,它有很多敌人,像鸟儿,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它们吃掉,当点心!可是一寸虫每次遇到危险时,总是能化险为夷,因为它知道自己有一个很得意的用处──它会用自己的身体量东西。所以,遇到危险它就用这个长处来帮敌人量身体、量尾巴、量脚……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这就是美国作家李欧·李奥尼的绘本故事《一寸虫》中所描绘的可爱形象,同时也为大班幼儿的操作找到了一个适度的点,激发幼儿活动的情绪,引领着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活动走向成功。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地开放地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智慧。

一寸虫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2.学习自然测量正确方法,知道收尾相接。

活动重点:

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活动难点:

学习自然测量正确方法,知道收尾相接。

活动准备:

1.扭扭棒制作的一寸虫若干。

2.知更鸟尾巴、巨嘴鸟、蜂鸟、苍鹭的图片各人手一份。

3.铅笔若干。

4.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书,介绍一寸虫,

1.展示封面,草丛中藏着一条小虫,你们找找看,它在哪里?

2.(ppt画面出现一寸虫)看,就在这里,这条小虫身长只有一寸,它的名字就叫“一寸虫。

二、学习测量的不同方法。

(一)用若干个“一寸虫”进行测量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一寸虫遇见了知更鸟,知更鸟看见了它说,“哈哈,我肚子饿了正想吃东西。”一寸虫说:“不要吃掉我,我是一寸虫,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知更鸟说:“那你来量一量我的尾巴。”

2.幼儿尝试测量知更鸟的尾巴并做记录。

看看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知更鸟的图片,请你用“一寸虫”量一量,看看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并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3.幼儿操作完后,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测量的方法。

师:提问: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用了几条一寸虫?(三条)三条一寸虫是几寸呢?(3寸)

4.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示范自己测量的过程。

教师小结:测量时,一寸虫要首尾相接,不能重叠,也不能留空隙。

(二)用一个“一寸虫”进行测量

1.可是一寸虫只有一条,刚才的办法虽然能量出来结果,但是不合适,请小朋友想象办法,只用一条一寸虫,它怎么量呢?

2.观察ppT的动画演示,你们猜对了吗?

师:它爬到了知更鸟的尾巴上,把自己的尾巴和知更鸟的尾巴对齐,每量一次就做一个记号,再在记号的地方接着向前爬,就这样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知更鸟的尾巴有3寸长。

3.幼儿尝试用一条一寸虫测量巨嘴鸟的嘴、苍鹭的腿和蜂鸟的身体。

4.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别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会是什么原因呢?

5.小结:测量时如果会做记号,那么一条一寸虫也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

三、尝试其他的自然测量的方法。

1.一寸虫把身体当做尺子,可以测量长度。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也可以当尺子来测量呢?

2.尝试用手测量胳膊的长度,用脚测量床的长度。

一寸虫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一寸虫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到了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书写的机会日益增多。在观察中我发现许多幼儿书写的姿势不正确,如身体紧靠桌子,眼睛离桌面很近,手握笔尖处等。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呢?我们提出了“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但在随后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能这样做的幼儿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班幼儿并没有“尺”“寸”的概念,再加上幼儿在实践中也没有一定的参照物,所以他们并不能做到“三个一”。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试图让“尺”“寸”的含义显性化,以帮助幼儿理解和实践。我们让孩子们在制作书写辅助工具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样的距离为一尺、一寸,并利用这些工具自我调整手指与笔尖以及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活动目标

1、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习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备

1、铅笔,一寸宽的纸圈,一尺长的直尺,用彩色万通板裁好的长条板,照相机,视频投影仪。

2、活动前请幼儿进行关于“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的调查。

活动过程

1、交流调查结果,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①师:这几天,你们做了一些调查。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

②请个别戴眼镜的幼儿讲述戴眼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③教师小结:戴眼镜会有很多不便,比如下雨天看不清道路,喝热水时蒸汽会使眼镜变模糊。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不戴眼镜。

2、通过讨论、交流调动幼儿保护视力的已有经验,了解保护视力的常识。

①师:怎样做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让眼睛不会近视?(幼儿交流保护视力的方法。)

②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师: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书,画画、写字时姿势正确,这些都是保护视力的好方法。

③观看录像,了解书写活动中的正确姿势。

师:请看看图上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在写字时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④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三个一”的含义。

师:写字时身体要离开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这里有一张小学生写字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照她的样子做做看。(幼儿摆出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检查指导。)

3、制作书写辅助工具。

①激发幼儿自制辅助工具的愿望。

师:我们写字时怎样才能知道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呢?要做到“身体离桌子一拳”,我们只要手握拳头,放在桌子和身体之间就可以了。要想知道“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也有很好的方法,等会告诉你们。

②学习测量身体离桌子一拳的方法。

③交代制作及使用测量“一尺”“一寸”工具的方法。

师:用直尺测量彩板的长度,把它和直尺对齐划一个印子,沿印子剪断,做成彩板尺。写字的时候就可以用它量一量眼睛到书本的距离是不是一尺。用小纸圈套在铅笔上,下面的边和铅笔刨过的边缘对齐,用的时候手握在小纸圈的上面,这就是一寸的位置。

④幼儿制作。

4、幼儿利用书写辅助工具按照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①师:我们有了帮助我们正确书写的工具,就能保持正确的姿势了,别的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怎样做呢。我们来拍几张照片教一教他们吧!

②幼儿书写数字,教师拍照,激励幼儿坚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延伸活动:

家园合作,利用辅助工具提醒幼儿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书写。给孩子配置高低合适的桌凳,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孩子不舒服,直接导致孩子坐姿不端正。要向孩子讲明坐姿不端正的害处,使孩子从内心认识到正确坐姿的重要性,弯腰、趴桌子上、托腮等都是不正确的,严重影响身体的成长发育。明确了这一点,我想很多孩子都会乐于养成正确的坐姿。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最常用的就是“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头部放正,不要歪头,双脚平放桌下等。在孩子没有养成习惯前,要不厌其烦的提醒、鼓励、表扬孩子,增强孩子的信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坐姿前,要不厌其烦地提醒、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为孩子树立榜样。吃饭、看电视时,也不要太放纵孩子,仍要提醒孩子坐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嘛。大人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毕竟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长期坚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一定会达到满意的效果。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坐在书桌前要“一拳、一寸、一尺”。就是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距离;手握在距笔尖一寸位置;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想必这个口诀很多宝爸宝妈都是“记忆深刻”,从小被父母言传身教,到一字一句教给自己的宝宝,然而好像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变四眼田鸡的事实。在科技如此发展的现在怎么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各位家长是奇招尽出。青少年患上脊柱侧弯,轻者会影响孩子外形美观,造成孩子心理障碍;次之可能会带来其他的并发症,如近视、斜视等;重者由于影响胸廓发育,甚至可致呼吸困难等,最终心肺衰竭危及生命。面对电脑时,为了高效的打字,需要将手肘搭在桌面上,头前引离屏幕很近,身子也要向前探,将肩胛骨移到外侧,上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使用电脑这件事儿。当你直挺挺的坐着时,重心在后方,手搭接在键盘上时上臂和身体的角度让你感觉一直在举着手,很累也很难受。如果尝试将椅子拉近桌面,寻求舒服一点,屏幕又离得太近,或者不得不把头低得很低才能看电脑,这样更加难受。所以最有效率,最舒服的姿势就是驼背头前引,将重心移到前面,肩胛骨也向前移,这样是最舒服的。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追上你,这就导致了上交叉综合症,看上去像个驼背,走起来像个猩猩。当然姿势难看倒也还好,25岁到35岁居然就犯了颈椎病,睡觉常常落枕,甚至有的时候手臂有点麻木。面对手机时,为了高效刷屏,就要让手臂不要着力,上臂自然下垂握着手机,头前引并且低头,略微向右转。长此以往这就成了使用手机最专业的姿势,这样就效率。如果将手机放在中位,手臂会由于重力非常的累,连续烧香拜佛的姿势几个小时相信谁也受不了。虽然那样看手机最有效率,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赶上你,这就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的侧弯。自己摸摸大椎的位置,是不是那个骨头突起的特别厉害呢?有的人往上摸甚至摸不到上一节骨头。在家时,瘫坐、陷在沙发里或侧坐在沙发沿看电视。由于重力,长时间保持葛优瘫、陷在沙发里或者侧在沙发沿,都会让脊柱由直变弯,哪里受力就弯哪里。

一寸虫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教案七篇


请浏览以下我们为您整理的“一寸虫教案”相关内容,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启发您的思考。建议您将其保存下来。对于初次就职的教师来说,编写教案和课件非常重要,不能草率对待。教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工具。

一寸虫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PPT绘本、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

附故事:

一天,在一个绿绿的叶子上,有一条象绿宝石的一寸虫。知更鸟看见了一寸虫,要吃掉它。

一寸虫说:"不能吃掉我,我很有用。"知更鸟说:"你有什么用?""我可以量东西。"一寸虫说。

"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知更鸟说。

"好啊!"一寸虫说。

一寸虫就开始量了,一寸、两寸、三寸、四寸、五寸。原来知更鸟的尾巴有五寸长。

"那我再背你去量其他鸟吧。"知更鸟就背着一寸虫飞走了。

一寸虫量了火烈鸟的脖子,量了苍鹭的腿,量了雉鸡的尾巴,还量了蜂鸟的全身。

夜莺看到了一寸虫,说:"我想让你量量我的歌。"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如果你不量我的歌,我就吃掉你。""好吧,我试试看。"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从叶子上爬到叶子的下面,从叶子下面又爬到中间,从中间再爬到旁边,量着量着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发兴趣

1、问问幼儿身高多少,导入课题

2、出示图片,说说故事的名字师:高个子的大班朋友,今天看一本书好吗?(好)就这本,这个一定难不倒你们的。

幼:一条虫/一寸虫师:对,一寸虫,咦?听说过一寸虫吗?不知道一寸虫会是什么样的呢……在它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

二、故事的欣赏与动动手

1、教师讲故事第一段,尝试进行测量

师:……量错了我可要吃了你,怎么样?量不量?(量)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哦,量错了就有生命危险。试试好不好?(好)你们帮它的忙试试好吗?

幼:不行。

师:你已经不行啦,来!大班朋友觉得可以的举手,男孩,这里都是有信心完成的,不用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完成任务,可以和有信心的朋友一块儿好吗?

幼儿两个人一起量一量,教师观察指导。

2、展示测量的结果师:你们测量出来了知跟鸟的尾巴有2寸,3寸,6寸,你是怎样量的?你怎么量出来的?上来试试好不好。

师:来看看,他们的6寸怎么量出来的。

教师示范,几寸?3寸,有谁和我一样的?

师:哦,看来,如果你们是一寸虫的话,有人要被吃掉,有人能生存下来。

师:一寸虫就用这个办法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继续讲故事

3、教师讲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来了知跟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ppt中出现了火烈鸟、句嘴鸟、蜂鸟、苍鹭的画面)

师:你认识这些鸟吗?他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们让一寸虫帮忙量火烈鸟的脖子、句嘴鸟的嘴和蜂鸟的全身和苍鹭的腿)师:如果量蜂鸟的全身的话,从哪量到哪?

师:还是和刚刚的朋友一块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鸟来试一试、量一量

4、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出示测量方法PPT三个点

师:刚开始的起点,第二次的起点,第三次的……到底是3寸还是2寸半?

句嘴鸟的嘴巴3寸,恭喜你。

逐一讨论,总结答案火烈鸟的脖子长还是句嘴鸟的嘴长还是蜂鸟的'全身长还是苍鹭的腿长?(苍鹭的腿长)几寸?

师:好了,这会你们都可以做一寸虫了,能在森林里面生活的安安全全、快快乐乐,很幸福的事情。

5、教师讲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不过,一寸虫又碰到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森林里唱歌最动听的"夜莺"。谁是夜莺啊?夜里唱歌的鸟,声音好听极了,他对一寸虫说......

师:歌怎么量?

幼:音乐往哪飘,到哪就有多长。(有道理)

师:声音往哪飘,它就往哪儿……爬到什么时候算结束?

幼1:歌没了。

师:哦,歌没了就结束,有道理,你觉得怎么量?

幼2:把歌画成音符就可以量了。

幼3:唱多久我就爬多远。

幼4:发几个音就多长。(你能算出他发几个音对吗?有多长还有点问题)师:一寸虫说你们的办法还真多,很聪明,它用了什么办法哦?(教师将故事全部讲完)

三、讨论,拓展师:有了这个办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幼1:我什么都想量。

师:这回你看,身高不用想想,可以量量了对吧。你想量什么?

幼2: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

幼3:腿

幼4: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

幼5:我想量我的头。

师:头?量头的什么?这个头有多大对吗?这个头有多大哦要想清楚,我告诉你,头一定有一个最远最大的地方,量哪头就能更大更聪明,待会儿自己去试试看哦。

幼6:我想量肚子。

师:哦,肚子,怎么量?哦,这样量才是量,你们家谁的肚子最大?让一寸虫试着爬一爬,看看有几寸,好不好?

师:把一寸虫都给你们带回去,想量哪就量哪儿,好不好,来带着走。

一寸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尝试按宽窄进行排序。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或结果。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比较物体的宽窄,并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3人合作正确按宽窄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规则图、视频;

学具:排序板、1份卡片;

座位:3张大桌子,每组6人;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上次解放军叔叔在走的时候给我们留了一些关于作战武器的图卡解密,你们愿意接受任务吗?想要参与解密,需要先来挑战一个游戏,只要在游戏中成功闯关就可以参与解密图卡。

一、介绍游戏材料:

师:先来看看这个游戏都有什么材料?

小结:这个游戏叫《一起来挑战》有排序卡和卡片。

三、游戏闯关:

(一)第一关:单打独斗

玩法:

1.每人1张排序板、1份卡片;

2.按从窄到宽或从宽到窄的顺序把卡片排在排序板上;

3.排对者顺利进入下一关。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你是怎么排的呢?你为什么排的又对又快?有什么秘诀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小结:在排的时候,如果是从窄到宽,那么先找最窄的,然后依次从剩下的卡片中找最窄的进行排序;如果是从宽到窄,那么要先找最宽的,然后依次从剩下的卡片中找最宽的进行排序。

(二)第二关:两两合体

师:恭喜你们都闯关成功,第二关就有难度啦,我们一起看看怎么玩。

玩法:

1.找旁边和你卡片颜色一样的1个人合为1组;

2.把两人的卡片按从窄到宽或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在排序板上;

3.排对的组顺利进入下一关。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

请获胜组分享快速合在一起排序的方法。

小结:两个人的排序卡合体时,首先选择一个人的排序卡不动,然后从另一个排序卡中取出一张与之前排序卡中的卡片比较,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要从贴有红旗的地方检查一次,看是否都排对。

(三)第三关:三人合一

玩法:

1.3个人组成1组合作使用1份材料;

2.将操作盘中所有卡片按从窄到宽或从宽到窄的顺序排在排序板上;

3.排对组可报名参加解放军解密任务。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出示正确排序板,幼儿自行对照检查并改正。

幼儿分享合作排序的经验。

师播放3人合作排序视频进行小结。

小结:在这一关,3人可以分工,有的负责往排序板中放,有的负责进行比较,这样很快就可以排完所有的卡片。

四、拓展游戏---解密图卡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像刚刚游戏中那样,小朋友之间要合作进行,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速度。好,接下来小朋友要来参与解密任务啦!

活动总结

一、注重“比较”

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如目测法、重叠法等,顺利推进排序活动。

二、重视“探究”

幼儿在日常的操作活动中多数为单独操作,而本活动游戏为2人一组、3人一组。他们需要在挑战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方法,进而激发探究兴趣。

三、强调“合作”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品质。即使活动中幼儿有可能完成不了,但也要给予他们尝试合作探究的机会,萌发合作意识。

一寸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钱)那去哪儿拿钱呢?(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在工标记处)

师: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取9元钱。

(2)师: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该怎样拿?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例: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他是怎么取的呢?谁来帮他记下来?(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逛超市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记帐

1.师: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我们记在哪儿呢?(记录单上)。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钱”下)边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情况,请个别幼儿在集中介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会用加减运算本领取钱、购物,还会用记录单记录记下自己购物的情况,真能干,那你觉得用记录单记录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多的更好的表格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绍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一寸虫教案(篇4)

小班健康活动:《一拳一尺一寸》

活动目标:

1.知道在书写和阅读时,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

2.能仔细观察画面,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图片的内容。

3.学习自己动手制作学具,在学具的帮助下用正确的姿势练习书写。

活动准备:

1.“一拳一尺一寸”相关图片。

2.参观过附近的小学,并听过小学生上课。

3.制作学具的材料:剪刀、长尺、长pVC条、彩色不干胶;铅笔、计算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师幼回忆参观小学的情景,引导幼儿说说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2.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并结合画面组织幼儿讨论。

(1)师幼一起看图片一。

教师:图上有谁?他们上课时是怎么坐的?

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铃声响,进教室,小朋友们要安静。腰挺直,脚落地。不摇不晃动脑筋。举手发言声音响,学习本领要专心。

(2)师幼一起看图片二。

教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拿笔写字的?

教师小结:握笔写字时,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笔的两旁,食指压住笔的上端,握笔时不要离笔尖太远也不要太紧(一寸距离),把笔的中间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胸部离桌面一拳距离),眼睛正视作业或黑板。

(3)师幼一起看图片三。

教师:这个小学生坐的姿势漂亮吗?看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坐?看书的时间长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保护眼睛?

教师小结:看书时应该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的时间长了,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远处看看。

3.师幼一起制作学具。

(1)教师:书写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样子的?(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时,怎样才能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这三个要求呢?

(2)教师启发幼儿制作各种辅助书写的学具。

如:幼儿用彩色不干胶粘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把长pVC条剪成“一尺”长,用夹子固定以便pVC条能倾斜站立,使用时放在幼儿的左侧。

(3)幼儿选择材料制作学具。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出建议,并协助幼儿完成制作。

4.使用学具,完成计算作业。

幼儿使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完成一份计算作业,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使用学具的情况,并表扬书写认真的幼儿。

活动延伸:

家园合作,利用辅助工具提醒幼儿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书写。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将“一拳、一尺、一寸”的抽象概念变为可以观察的参照物(“一寸”和“一尺”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老师自制笔圈套在铅笔上,笔圈的上端距离笔尖正好一寸,幼儿要握住笔圈的上端写字;用pVC条裁剪成一尺的长度用夹子夹住纸板的底端,放在幼儿的旁边以提醒他们眼睛离本子的距离。)这样,抽象的概念就变成了可操作的行为,幼儿易于操作,因而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非常高,以至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说“还想玩”。

一寸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引起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

3、让幼儿懂得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子,想办法来解救自己。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知更鸟图片一张,记录表一张,指偶一寸虫。

学具:一寸虫每人一条,故事中的火烈鸟、巨嘴鸟、苍鹭和蜂鸟图片若干,记录表每组一张。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中鸟的特征,找到测量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寸一寸有序地量。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都走出校园去干什么啦?(秋游)秋游时开心吗?你遇到哪些事觉得开心?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位很小很小的朋友,(出示指偶一寸虫),你们看得清吗?为什么看不清?(因为它太小了),它只有一寸大,所以我们就叫它一寸虫,来跟一寸虫打个招呼。

二、故事的欣赏与测量

⒈讲述故事第一段,初步感知测量

师:一寸虫生活在草叶上(出示教具草叶),每天过着舒服、悠闲的日子,今天,它想出去秋游了,走,我们跟着它一起去秋游吧!(听奥尔夫音乐),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小朋友快看,一寸虫碰到了谁?(小鸟)鸟可是虫子的天敌,它是专门吃虫子的,这只鸟叫知更鸟,一寸虫遇到知更鸟是件高兴的事还是危险的事?会有什么危险?(它会吃了一寸虫)

师:一寸虫遇到这么大的危险,那该怎么办?那一寸虫它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脱离危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寸虫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

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这么小,有什么用?

一寸虫说:我可以量东西。

知更鸟说:那你就来量量我的尾巴吧!你量好了我的尾巴,我就放了你。

一寸虫说:好啊!

提问:小朋友,一寸虫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有没有哭?(没有)

小结:对!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更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动脑子、想办法来救自己。

师:一寸虫是想到用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

师:如果量错了,就会怎么样?(知更鸟就要吃掉它。)

师:对,就有生命危险,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量不量?(量)那我们一起来帮它量好吗?

出示知更鸟,老师示范量:怎么量?首先要找到起点,然后再找到终点,最后再一寸一寸地量,一寸、两寸、三寸,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我们把它记下来。(出示记录表),

⒉讲述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地躲过了一场灾难,不过,知更鸟还要一寸虫帮忙去量量它的朋友,它可不愿意告诉我们它的朋友是谁?它要我们来猜猜它的朋友到底会是谁?我们来智力抢答!优胜者可以获取五角星。

⑴脖子长长的,全身火红的。(火烈鸟)

⑵嘴巴大大的,嘴巴边缘有锯齿,颜色红红的。(巨嘴鸟)

⑶腿长长的,胸部有黑斑。(苍鹭)

⑷还有一只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师: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要量它们最有特征的地方。(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师:谁来告诉我,它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

(老师拿着操作材料边讲边演示:量火烈鸟的脖子要先找到起点和终点?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巨嘴鸟、苍鹭请幼儿上来找出起点、终点,蜂鸟的全身怎么量,起点在哪、终点在哪?量的时候手要摁紧一寸虫,要一寸一寸地量过去)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鸟的图片和记录表,请你们选一只自己喜欢的'鸟来量一量,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⒊展示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把记录表粘贴在黑板上,每一组派代表交流答案。(谁愿意上来把你们那一组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好了,一寸虫帮好多鸟都量出了尺寸,总可以安安全全,无忧无虑地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⒋讲述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可是,一寸虫又遇到了一个危险,它遇到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就是那个在森林里夜里唱歌最好听的家伙,是谁?(夜莺)

它对一寸虫说:

教师讲述故事:

我要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师:如果不量,夜莺会怎么样?(会吃了一寸虫)

师:那歌声怎么量?(往哪儿飘就到哪儿量,)

师:对!歌声会飘向哪儿?

(歌声飘向小树林、歌声飘向草叶,小河、高山……)

教师讲述故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量啊量,一会儿量到树林里、一会儿量到草叶里、量着量着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到哪儿去了?夜莺有没有吃到一寸虫?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一寸虫?

你平时有没有遇到过危险?你是怎么开动脑子来脱离危险、解救自己的?

三、讨论、拓展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测量方法,有了这条一寸虫,你想量你的什么?

(我想量我的手臂),不错,(我想量我的舌头),蛮好玩的,

师:那就让一寸虫爬一爬,量一量,看看有几寸?今天老师就把一寸虫送给你,想量哪就量哪,还可以回家把这个又小又机灵勇敢的一寸虫在秋游时发生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一寸虫教案(篇6)

设计思路:

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

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3.,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帮帮一寸虫,两个朋友一起,试着用一寸虫量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3)交流:你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通常幼儿会用三条一寸虫连接起来进行测量,如图)

(4)你们用几条一寸虫量出结果的,7

幼儿:我用三条一寸虫量出来的。

教师:这三条一寸虫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一条接着一条,尾巴接着头

(5)小结:我们用三条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一寸虫从知更鸟尾巴的顶端开始量起,它们挺直了身子,一条虫的尾巴紧紧挨着另一条虫的头,三条一寸虫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知更鸟的尾巴刚好三寸长。

(6)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1)出示巨嘴鸟、蜂鸟、苍鹭,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幼儿:我认识巨嘴鸟。

教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呢?

幼儿:因为它的嘴巴特别大。

教师:你们猜巨嘴鸟会让一寸虫量哪个部位?为什么?

幼儿:量嘴巴,因为它的嘴巴很特别。

幼儿:那个是蜂鸟。

教师:你听说过蜂鸟吗?

幼儿:它像蜜蜂一样。

幼儿:我在书上见过,它很小很小。

教师: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让一寸虫量全身。量全身要从哪儿量到哪儿?

幼儿:要从嘴巴尖一直量到尾巴。

幼儿:还有一种鸟,叫苍鹭。

教师:(演示课件)苍鹭要求一寸虫量它的什么地方?

幼儿:腿、脚

教师:腿和脚一样吗?哪里是腿?哪里是脚?

教师:苍鹭对自己的腿有多长很感兴趣。

(2)操作:请幼儿为一种鸟测量它最喜欢的部位有多长,使用的一寸虫越少越好。

(3)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师:你测量的是哪一种鸟,测量结果如何?

幼儿:我量的是蜂鸟的全身。

一寸虫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师: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师:瞧,这就是一寸虫。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有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师: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

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师: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虫虫虫爬教案10篇


笔者费尽心思创作此篇“虫虫虫爬教案”,希望您喜爱并感谢您的阅读。依据教学要求,教师需在上课前精心准备授课计划和课件,因此老师会认真策划每个教案课件的重难点。教案课件是将教学效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

虫虫虫爬教案 篇1

中班歌唱活动:懒惰虫

情感升华引导幼儿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挑战2+引导幼儿创编歌曲《勤劳虫》

挑战1+幼儿两两游戏,尝试在歌曲结束后询问对方

幼儿学唱+反思幼儿尝试歌唱,鼓励幼儿自我反思、检查,

生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教师五遍范唱用“找懒惰虫”的游戏引导幼儿倾听歌曲,熟恶歌词和旋律。(学说“你是懒惰虫吗?”“我不是,我每天都.......”的问答句。)

故事导入帮助幼儿理解“懒惰”的含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演唱歌曲,掌握弱起拍

2借助“找懒惰虫”游戏,巩固对歌词的理解,学说“你是懒惰虫吗?”“我不是,我每天都.......”的问答句

3感受歌曲诙谐有趣,并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幼儿園坐成半圆形

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昆虫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今天x老师要和你们做朋友啦!开心吗?

2.游戏(找朋友)。

教师边念儿歌边找朋友:“你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女孩子,你是男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师依次摸幼儿的头,根据性别改编歌词,念到“你是我的好朋友“时,和摸到头的幼儿互动一下。)(游戏两到三遍)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懒惰虫》。

1.第一遍范唱,初步感知歌词内容。

(1)师:小朋友们都和我成为了好朋友,那你们开不开心?更开心的是呀,x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昆虫朋友,你看到了吗?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可是听说这些小昆虫里居然意

一条懒情虫,吨,你们知道什么叫懒惰吗?你们想当懒惰虫吗?我们来听一听当了懒惰虫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2)师:当了懒惰虫之后发生什么事了?请你来说一说。

2第二遍范唱。(加动作)

师:到底哪里痛?

3.第三遍范唱。(加动作)

(1)师:那你们觉得当懒惰的人好不好?那这四只小昆虫里会不会藏着懒惰虫呢?你们觉得会是谁?谁来猜一猜?(请幼儿选昆虫。如:小蜻蜓)

(2)师:小蜻蜓是懒惰虫吗?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我不是,我每天都…”)

(3)师:那你听到老师是怎么问的吗?(学说:,你是懒惰虫吗?)

(4)师:小蜻蜓不是懒惰虫啊,那是谁呢?再请一个小朋友来猜一猜。(请幼儿选昆虫,如:小蜜蜂)

4.第四范唱,引幼几章出手来指一指,感知节奏

(1)师:小蜜蜂是懒惰虫吗?你们来帮我问问吧。(学说:“你是懒惰虫吗?)

(2)师:呼,小蜜蜂也不是啊,你们觉得七星瓢虫会是懒惰虫吗?我们来听一听。

5.第五通范唱。(继续引导幼几做动作)

师:七星瓢虫是懒惰虫吗?你们来帮我问同吧。(学说:,你是懒惰虫吗?)

(二)幼儿学唱歌曲(懒惰虫)》。

1.反思歌曲中有困难的部分。

师:都不是,这次还剩下谁啦?你们想帮我问吗?帮我一起问要学会唱这首数哦!你们会了吗?哪一句有用难?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找懒惰虫”游戏。

(1)教师和配班教师示范游戏。

师:找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难道这只懒惰虫藏在我们这里吗?会不会是X老师呢?我来问一问

(2)师幼共同玩“找懒惰虫”游戏。

师:不是X老师,那会不会是你们呢?我来找一找。(两遍)

(3)幼儿和身边同伴两两游戏。

师:我找的好辛苦哦!你们愿意帮我一起找吗?

师:请你们两个好朋友面对面,边唱边做动作,来找一找谁是懒惰虫,好不好?商量一下谁来问,谁来答哦!

三、歌曲创编

1.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找不到懒惰虫吗?原来呀,它正躲在这里睡觉呢。你们来把它喊醒,好吗?

2.师:哎呀这么多小朋友都在啊,我多难为情啊。(幼儿:毛毛虫,你是懒惰虫吗?)

3.师:懒惰虫觉得非常难为情,他决定再也不要做懒惰虫了,你们猜一猜他想做什么虫?(動劳就是:每天早起,爱劳动)那做了勤劳虫后,它的一身还痛吗?眼睛呢?肚子呢?那我们来编一首新的歌曲《勤劳虫》。(创编:你是勤劳虫,你是勤劳虫,你的一身都不痛。眼睛也不痛,子也不痛,你的一身都不痛。)歌曲结東加口号:我们不是懒惰虫!

4.师:刚刚歌曲唱完它说了一句什么呀?我们再唱一次,唱完后我们帮它喊这个口号!

四、结東:毛毛虫变蝴蝶,情感教育。

师:哇!它变成什么啦?原来不做懒惰虫,变成一只勤劳虫之后,它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那让我们做一个勤劳的人,把你们的小椅子都收收好吧!

虫虫虫爬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2、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内容与要求:

1、尝试运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知道瓢虫有益虫和害虫的区别。

环境与材料:

《寻找七星瓢虫》课件、自制瓢虫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七星瓢虫师:哎呀,大树妈妈怎么了哭了呀?

幼:她身上有好多小虫子……师:大树妈妈身上的小虫子咬的她好疼呀,我们快点请小瓢虫来给大树妈妈治病吧!

幼:好的师:不过呀,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治病高手(益虫),只有身上有7个点点的七星瓢虫才是益虫哦。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七星瓢虫吗?

幼:身上的点点数不同。

二、寻找七星瓢虫师:请你们找一找,哪个才是七星瓢虫呢?你是怎么知道?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出示PPT图片)PPT上出示三只瓢虫,第一只五星瓢虫,第二只六星瓢虫,第三只七星瓢虫。

幼:XXX师: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吗?

幼:一个一个数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幼:用眼睛看……师:你用眼睛看,放在心里数。你用了默数的方法,你的本领真大……幼……师:你们用到了许多不同的数数方法,而且都正确找到了七星瓢虫。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也想来数一数,看看,我用的方法跟你们一样吗?

(老师看着屏幕,边指边说: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这边的4个点点,把4记在心里,接着数剩下的点点,5、6、7,总共有7个点点,我找到了七星瓢虫)师:我用的方法叫目测数群,又快又简单,你们愿意试试用我的方法再找找七星瓢虫吗?

(再出示一张PPT,共3只瓢虫,中间一只为七星瓢虫,请幼儿尝试)三、游戏:帮助大树妈妈找到七星瓢虫师:哎呀,大树妈妈实在疼的难受,让我们快点帮她寻找一些七星瓢虫,请小朋友们用接力赛的方式找出七星瓢虫,每个人找一只七星瓢虫,找到后放到大树妈妈身上,回去后拍一下下一位小朋友,下一位小朋友再上来找,比比哪队找得最快最准确。别忘了,只有七星瓢虫才是益虫才能治病,别的可都是害虫哦。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够运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

2、观察幼儿是否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师:我们两组用了非常快的速度找出了七星瓢虫,都对了吗?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把大树妈妈的病治好了(出示一张大树妈妈在笑的图片)师:大树妈妈笑了,她非常感谢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帮助她治病,现在,快让我们把数数的新方法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手工课,总的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骤图来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虫是益虫,就是在延伸游戏的时候,我选择在室内进行,没能让幼儿自主的发掘幼儿的玩法.我应该把游戏延伸到户外进行,让幼儿自由发挥玩法。

虫虫虫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品析,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法布尔的《昆虫记》精彩片段、课件、《乡间晚风》背景音乐; 2.学生准备:观察小虫的世界,把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记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犹如一个巧妙的万花筒。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表达,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让我们走进草虫的村落,去感受一回草虫的世界。

二、新授

1.初读课文,依文学词

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屏幕上的词语,连词成句,概括成一段话。 静谧 游侠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亲戚 烘烤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勤勉 大街小巷 亲吻 漫游 蕴藏 驻足痴望 (学生自由发言) 2.批注阅读,师生对话

同学们细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在旁边作好批注。关于虫子的动作和情感部分重点批注。 交流汇报阅读心得:

例如 学生:我看到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有着俏丽的外表,让很多虫子羡慕嫉妒。作者很了不起,简简单单几句话,把小圆虫的世界写活了。

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大家分享并点拨。

教师:好一个俏丽的南国少女,竟然让我们的××同学也为之倾倒。这是你读到的,其他同学呢?(继续交流)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看来要走进小虫的村落,必须先读懂小虫的语言,比如小虫们见面时的寒暄、小虫们的肢体动作、小虫们的歌声等等。

3.品词析句,体味写法

教师顺势出示投影: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不过得和同学们合作才能完成。 (对比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师明确要求。)

师: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爬啊爬啊)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小虫)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交流一下)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教师读省略黑体字的文段,学生读原文)

对比朗读,引导学生质疑:老师的朗读里少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进而总结:文中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让普通的草虫世界成了一个颇具生活气息的村落。(板书:联想 想象

师:那么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看到玫瑰想到爱情,看到明月想到思乡,看到绿色想到生命和希望。有了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和清风对话,和雪花共舞,可以和甲虫寒暄,和小鸟赛歌。)

下面按照这个提示,同学们分小组阅读课文的其他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

2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心得)

三、课外拓展,整本书阅读

课件显示法布尔的《昆虫记》精彩片段:

遇到对手比较厉害,有能力进行激烈的反抗的时候,比如灰蝗虫,我就会摆出这个非常吓人的姿势,把对手威慑住,以防猎物从弯钩中逃掉。接着,我用捕兽器把士气已经低落得无力反抗的猎物夹住。所以说,我在真正战斗之前摆出的那个幽灵般的姿势,只是为了把对手吓呆。(法布尔《昆虫记》有改编)

遇到对手比较厉害,有能力进行激烈的反抗的时候,比如灰蝗虫,螳螂就会摆出这个非常吓人的姿势,把对手威慑住,以防猎物从弯钩中逃掉。接着,它用捕兽器把士气已经低落得无力反抗的猎物夹住。所以说,螳螂在真正战斗之前摆出的那个幽灵般的姿势,只是为了把对手吓呆。(法布尔《昆虫记》原文)

教师:同学们,猜猜我是谁?

(对,我就是身手和长相一样神奇的螳螂。同学们,这只螳螂厉害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联想和想象让螳螂可以摆出一个幽灵般的姿势,进行颇有谋略的战斗。

师:法布尔先生是高明的,他的《昆虫记》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他的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和联想。昆虫在他的笔下是聪明勇敢、美丽快乐的。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以联想和想象作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些小生灵是快乐的,那么作者呢?作者的快乐来自哪儿?

(来自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热爱。就如这篇课文的第一句: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四、牛刀小试,写作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某个小动物。力求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教师播放《乡间晚风》的背景音乐,学生在一片蛙声虫鸣中写作。

虫虫虫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感受和体验画中可爱的昆虫形象。

操作领域: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增强对昆虫的了解。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构造、特点,自编故事,尝试创作连环画。

教学难点:欣赏并了解连环画的创作特点。

教师准备:昆虫图片、相关资料、昆虫故事连环画。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以及课前收集的有关昆虫的知识、故事和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小青虫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新伙伴,看,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虫。

师:你瞧它背着行囊,猜猜看它要去干嘛?

生:去旅行……

师:其实啊,它是要去找妈妈。

2、猜谜语,讲特点。

小青虫为了找它的妈妈,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并且在路上还遇到了很多昆虫,都有谁呢?老师这儿有两条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它们是谁:

细细身体长又长,四面旗帜背身上,眼睛大大照前方,专除害虫本领大。(蜻蜓)

师:你可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这是蜻蜓的呢?

生:蜻蜓的眼睛很大,身体很长……

师:说得对,这些都是蜻蜓独有的特点!

师:我们再来猜一个:

头戴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齿刀,小虫见了拼命逃。(螳螂)

师:啊,这个小朋友们都知道,螳螂的大刀确实是赫赫有名啊!

3、出示昆虫图片,分析昆虫的构造特征:

a、出示蜻蜓的图片。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它们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瞧,蜻蜓的身体都有什么特点?

生:大眼睛、长长的肚皮、有两对翅膀、六条腿……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昆虫们有着相似的构造,它们一般有六条腿和两对翅膀,并且它们的身体还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主要部分,你们瞧,它的六条腿和两对翅膀都是长在这个部位上的。

b、出示螳螂的图片。

师:我们再来看螳螂,虽然它和蜻蜓的外形相差很大,但也有着相同的构造。凭借这些特点,我们就能大略的辨认出哪些才是昆虫。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小青虫除了遇到蜻蜓和螳螂外,还可能遇到了哪些昆虫呢?

生:瓢虫、蜜蜂、蝴蝶……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昆虫还真不少!你能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一画你所说的昆虫吗?

生: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虫吧!

揭示课题:《来画虫》

二、走进昆虫王国

1、欣赏昆虫图片。

师:昆虫的世界神秘博大,刚才我们画的昆虫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想了解更多的昆虫吗?走,让我们走进昆虫王国去看一看!

课件流动展示昆虫图片,请学生欣赏。

虫虫虫爬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的内容和情趣,尝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掌握游戏的规则和玩法,愿意大胆地说出“我会XX,我不是懒惰虫”的完整句式。

3、萌发“不做懒惰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重点】

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歌词的内容和情趣,能较自然地唱弱起拍。

【难点】

感受歌曲的幽默、诙谐与有趣,愿意大胆地说出“我会XX,我不是懒惰虫”的完整句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做过幼儿家庭调查问卷,预先了解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现状,组织过相应的谈话活动,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态度。

2、物质准备:PPT教学课件;《懒惰虫》MP3音乐。幼儿座位围成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初步感知歌词内容。

1、幼儿自主欣赏歌曲,初略感知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2、幼儿相互交流与分享各自欣赏到的零碎经验。

二、辨认图谱,直观理解歌词内容。

1、幼儿自主观察音乐图谱,猜测、想象图谱符号标记的含义。

2、师幼共同阅读音乐图谱,交流、分享各自读懂的符号标记。

三、随乐跟唱,掌握歌曲重点难点。

1、教师清唱示范,幼儿尝试跟唱,聚焦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2、摘句练习演唱,注意纠正幼儿的口齿发音,鼓励幼儿在练唱的时候添加表情或动作,进行有表情演唱歌曲。

四、设置规则,感悟歌唱游戏情趣。

1、教师介绍“懒惰虫”游戏规则。

2、幼儿根据游戏规则玩2—3遍歌唱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游戏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纠错建议或改善要求,鼓励胆怯的幼儿能够大大方方地练习说“我会XX,我不是懒惰虫”的完整句子,逐步提升小班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虫虫虫爬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弱起拍。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诙谐情趣,并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三、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是鸭妈妈,那你们是?(小小鸭)

2、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妈妈要来找一找我的小小鸭在哪里?妈妈摸到你的头,你就站在妈妈的后面做小小鸭,我们一起去找别的小小鸭,好吗?

幼:好。

3、游戏:《找小小鸭》

(1)教师根据《懒惰虫》的音乐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一只小小鸭?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儿黄,它是一只小小鸭?(请拍到头的幼儿走在教师的后面。)

(2)教师问走上前的幼儿:刚才妈妈说你们是谁呀?(小小鸭)那就请你们举起手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是谁?(引导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

(3)师:妈妈再来找找小小鸭,找到你你就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以同样的方式再进行一次游戏。)

(4)师:现在妈妈要变了,我不找小小鸭了,听听我要找什么呀?(教师根据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一只小小鸡?它的脑袋圆,它的嘴巴尖,它是一只小小鸡!”

(5)教师请最后一个被拍到的幼儿站起来后,问大家:刚才妈妈找谁呀?(小小鸡)谁是我的小小鸡?(x x x)[教师引导该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鸡!(我是小小鸡!)]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师:现在妈妈不找小小鸭也不找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师:刚才妈妈在找谁呀?(懒惰虫)

(2)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请幼儿自由发言)

(3)师:他的身上哪里痛?(请个别幼儿回答)

(4)师:懒惰虫为什么一身都是痛?

(5)师:你们愿不愿意做懒惰虫?

师:这首歌好听吗?(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想)

教师再次范唱歌曲一遍。

3、通过游戏《找懒惰虫》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现在让妈妈来找找谁是懒惰虫?(教师根据节奏边念歌词边找懒惰虫)教师找到后问该幼儿:你是不是懒惰虫?(不是)那就请你举起手告诉大家“我不是懒惰虫!”。(引导该幼儿大声地说:我不是懒惰虫!)

4、幼儿学唱歌曲。

(1)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和妈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师:懒惰虫因为很懒,所以它什么都不肯做,结果弄得自己这儿痛,那儿疼的,很不好受,你们愿意像懒惰虫这样吗?

幼:不想。

师:是啊,我们小(二)班的宝宝们可能干了,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我们是不是懒惰虫呀?

幼:不是。

(三)师生共同表演

师:好,勤劳的宝宝们,那我们都到中间来把我们学得这首歌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好不好?

幼:好!

虫虫虫爬教案 篇7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在表达上颇有特色的散文。文章中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绘得情景交融,亦真亦幻,将一个生动、活现的草虫世界展现给了大家,带学生进入这个神奇的世外桃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小虫、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拿到这样的文章,喜读、乐读。在品读感悟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时,以读代讲。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充分地朗读中展开交流。学生活动的时间充足,活动的范围广泛,能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亲近、观察过的小虫,由此产生共鸣,学生心里的声音犹如一股股清泉不断涌现,学生们个个挥笔跃跃欲试,十几分钟过后,学生们那一段段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小虫世界待以之久展现……孩子们眼中的童话世界展现地淋漓尽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也能够模仿《草虫的村落》文章写作特点,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由小练笔反馈而知,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生灵的热爱,我的目的达到了。

虫虫虫爬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屁、股”等16个生字,会写“屁、股”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泡”。

2.体会想象中蕴含的童趣。

[教学重点]

1.能够用“一会儿”造句。

2.体会想象中蕴含的童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

讨论有关虫子的话题,引入主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互相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组长考查生字认读,边读边组词。

3.教师检查指导小组学习情况。

(1)出示课件词语。

(2)指名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3)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4)组词学习多音字“泡”。

1.读一读,连一连。

尿jìn

劲shn

婶huàng

撞niào

晃zhuàng

2.给多音字组词。

泡po()()

pào()()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教师提问:

哪几个自然段讲“当一只小虫子不好”?(1~2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讲“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3~4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讲“我有很多小伙伴”?(5~6自然段)

第7自然段讲了什么?(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3.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

毛茸茸

虫虫虫爬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幽默,诙谐的语句,并愉快的投入活动。

2、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形象的进行表演。

3、在游戏与讨论中了解要做个勤快人。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磁带——《懒惰虫》

情境表演——懒惰虫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引出懒惰虫的形象。

2、引出儿歌的前半部帧

(1)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分。

(2)提问:“你是不是懒惰虫?”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我不是懒惰虫。”

(3)提问:“懒惰虫的手脚、全身是不是真的痛?”

(4)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分。

3、引出儿歌的后半部分。

(1)讨论:“你们不是懒惰虫,那是什么人?为什么?”。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后半部分。

(3)提问:“你们会做什么劳动?”,讨论后教师与幼儿边表演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的后半部分。

(4)启发幼儿用愉快的情绪表演儿歌后半部分并加入自己劳动的句子。如:“我会拖地板、我会拖地板,我经常拖地板。”

4、帮助懒惰虫改正缺点,大家一起完整地朗读儿歌《懒惰虫和勤快人》。

附儿歌:懒惰虫和勤快人

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你全身都在痛。

你的手也痛,你的脚也痛,你全身都在痛。

我是勤快人,我是勤快人,我全身都是劲。

我的手有劲,我的脚有劲,我天天在劳动。

我会……,我会……,我经常……。

活动反思:

1、本节课的目标中目标一达成得比较好,幼儿都能够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而目标二完成得还不够。相比较而言,唱得多动得少了一些,在音乐课也同样要注重动静交替。

2、练声环节的有机整合,今天的练声只是单纯的以师幼问好的形式练了下声,其实应该更加注重音乐元素的结合,让练声也为今天的音乐课做铺垫,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可以选择上学期学过的《鱼儿好朋友》,也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这样在练声中就让幼儿感受到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多多思考提问的有效性,在提问幼儿为什么勤快人要唱得快懒惰人要唱的慢一些,幼儿不是能够很好的理解。

4、本节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够大胆的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幼儿只是简单的创编出了歌词中的动作,应该充分发散幼儿的思维,一起来表演勤快人还可以擦擦地、洗洗衣服;懒惰人可以翘着二郎腿什么都不做等等。这样歌曲的情景性更强,也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美感。

5、图谱的有效运用。在环节四中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的出示了图谱,每一张图谱都是一句歌词,幼儿在说说看看中很容易的就记忆了歌词内容。在老师的范唱后,幼儿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歌曲快慢不用的速度。

虫虫虫爬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

2.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3.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

难点: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了故事中知更鸟等几种鸟类的特征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操作材料“一寸虫”、动物图片若干、签字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草丛吗?在草丛里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谁来说一说你在草丛中都见过谁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找找看它是谁呀?(一寸虫)他为什么叫一寸虫呢?一寸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一寸到底有多长呢?

(二)出示一寸虫,引发幼儿测量的愿望

1.师:出示一寸虫教具讲故事《一寸虫》

2.提问:知更鸟它要做什么呀?你觉得一寸虫能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

4.幼儿尝试测量知更鸟的尾巴(请幼儿俩俩合作,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测量尾巴的长度。)

5.幼儿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并通过PPT动画操作,验证测量结果。发现测量结果

6.教师介绍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一寸虫爬一次作记号,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三)结合故事情节,测量小动物的身体各部分的长度

师:知更鸟知道自己钟爱的尾巴有三寸长,就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都知道一寸虫有数学家的脑子。看看谁来了呢,你认识吗?它们都钟爱自己的什么地方?(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身体)请一寸虫来量一量。

2.幼儿进行测量活动

师:孩子们这三只动物钟爱的地方已经在我们的桌子上了,请你自己一人拿一个一寸虫来量一量有多长。

3.幼儿验证自己测量的结果(在大屏上出示一寸虫测量的答案)

师:说一说你量的是几寸?我们来看看和一寸虫量出来的答案一样吗?

(四)结合故事结尾,引发幼儿大胆想象如何测量歌声

1.提问:孩子们一寸虫又碰见了谁呀?猜一猜夜莺会让一寸虫量什么呢?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夜莺歌声的长度

师:夜莺对一寸虫说:“量我的歌声,如果你量不好,我就要吃掉你。”这歌可怎么量呢,你们会怎么量呢?

(五)结束部分,测量游戏

1.提问:树林里的动物们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你钟爱自己的哪里呀?

2.请你找个朋友一起,在咱们班的教室里找一个可以测量的工具,然后测量一下朋友钟爱的地方,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方法并不正确,结果并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使幼儿掌握了新方法,积累了新经验的目的。

小毛虫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的制定是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必须元素之一。经过趣祝福小编的反复筛选和优化这篇“小毛虫教案”更加精炼,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切勿抄袭行为!

小毛虫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培养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3、能运用简单的数量词。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书里的各种图片(包括卵、毛毛虫、茧和蝴蝶等)各一张;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主题活动?看看说说》

三、活动过程实录及分析:

1、教师出示虫卵图片提问,引发幼儿好奇心。

师: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看看树叶上躺着什么?(一颗小小的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卵”)你们猜猜这颗卵里面住着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环节让幼儿猜测树叶上躺着的一颗小小的蛋是什么,里面住着谁?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做出了种种假设,为接下来的.阅读作了铺垫。)

2、欣赏故事封面,激发听故事的兴趣。

师:(1)看看住着谁呀?(毛毛虫)我们一起来跟毛毛虫打声招呼吧!

(2)毛毛虫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啵”这个象声字,并知道毛毛虫的样子是又小又饿)

(3)刚从卵里面钻出来的毛毛虫很饿很饿,它会去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这一环节主要欣赏故事封面,培养幼儿阅读前先仔细观察封面并仔细观察的习惯。“刚从卵里面钻出来的毛毛虫很饿很饿,它会去干什么呢?”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想听、看故事的兴趣。)

3、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在这个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由于小班幼儿记忆能力较差,这一环节先让幼儿回忆故事题目,果真幼儿给出了不同的答:有《好饿的毛毛虫》、《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最饿最饿的毛毛虫》等,但是始终紧扣着一个“饿”,于是,我顺其自然地引入下面的情节——毛毛虫去找吃的)

4、引导幼儿欣赏课件绘本,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自己听到的东西,真棒!那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1)说一说: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

①引导幼儿思考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虫每天都找到了哪些食物?根据幼儿所说逐一点击课件链接,指导幼儿用手指数一数:一个苹果、两个梨、三个李子、四个草莓、五个桔子。

②星期六,毛毛虫吃了什么?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教育幼儿不像毛毛虫那样贪吃,吃太多肚子会不舒服)

③星期天,毛毛虫吃完树叶后又怎么了?

④毛毛虫吃饱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它后来帮自己造了个什么?它的房子叫什么名字?(重点让幼儿认识“茧”)

⑤从“茧”里面出来的会是什么动物呢?

(2)议一议: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①展示毛毛虫变成蝴蝶过程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②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毛毛虫边蝴蝶的过程,自然结束。

(在说一说“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环节,我利用了课件的优势,我分为星期一到星期天,并设置了超链接,让幼儿上来尝试点击鼠标验证答案,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不仅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还锻炼了记忆力。此环节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讲数量词,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虫吃的东西的数量比较有规律,有利于幼儿记忆。星期六,毛毛虫吃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运用不同的量词,通过指图引导幼儿学习讲述。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的优势,让幼儿更加清楚直观地看到物体并学说数量词。毛毛虫如何变蝴蝶?通过故事和点击多媒体课件和箭头的标注,幼儿更加直观地明白这个循环的过程。)

四、活动延伸:

1、欣赏动画视频:《好饿的毛毛虫》(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将欣赏视频放在了活动的延伸环节)

2、幼儿翻看操作材料《看看说说》,并鼓励幼儿用数量词说说图中的物品。

小毛虫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种各样的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毛毛虫最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于是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语言活动《毛毛虫的故事》就是活动之一。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帮助小班幼儿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游戏一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

3、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纱巾一条。

2、幼儿已看过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

3、录音机、音乐磁带。

4、自制故事图书。

活动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激发兴趣。

师:“毛毛虫们,跟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吗?”,“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跳个舞吧”。(师、幼随音乐一起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故事”,帮助理解。

师:“毛毛虫的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起去找吃的东西吧。”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进行游戏,边活动边讲述,提示幼儿正确使用量词:个、 支、片)。

1、第一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苹果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一个苹果。(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苹果园”,将一个苹果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香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支香蕉。(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香蕉园”,将二支香蕉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二支黄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小树林里,每条毛毛吃三片小树叶。 (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小树林”,将三片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三片绿树叶,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结合游戏经验,大胆讲述故事。

1、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能告诉大家这三天你吃了些什么吗?” (引导幼儿自由地进行交流。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2、(出示自制的图书)师:“姐姐编了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虫的故事》,宝宝 们想不想听呀?” (引导幼儿边看图书画面边完整地听故事,在故事的结尾部分之前插进提问:毛毛 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么样呢?将来会变成什么呀?)

3、师、幼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虫变蝴蝶,增添情趣。

1、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让我们休息吧!” (幼儿自己将丝巾披在身上变成蛹,然后听音乐慢慢变成蝴蝶飞起来。)

2、师:“蝴蝶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吧!” (师生听音乐做蝴蝶飞出活动室。)

小毛虫教案(篇3)

篇一:小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小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2.愿意饲养小动物。3.培养幼儿的爱心。

【活动准备】

1.小乌龟四只分别养在四个鱼缸里。2.适合学小乌龟爬的慢节奏的音乐。

3.喂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小虾、碎肉等。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教师说:身穿硬甲壳,四角慢慢爬,别人欺负它,快快躲回家。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乌龟)

2.观察小乌龟。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观察鱼缸中的小乌龟,讲一讲:小乌龟的头、脚、壳分别是什么样的?(重点观察乌龟壳的花纹)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启发幼儿学学小乌龟游。3.探索活动

(1)将小乌龟放在地上,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

(2)用手碰碰小乌龟,看它会有什么反应?(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给乌龟翻个身,看它怎样用头顶地面使自己翻过来。4.游戏:学习小乌龟爬。

(1)师幼共同模仿小乌龟爬行的姿势,一起学学乌龟爬。

(2)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自由模仿乌龟,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教师用手触摸小乌龟,被点到的幼儿要把手脚都藏到缩起的身体下。

【活动延伸】

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

篇二:幼儿园小班教案-乌龟爬爬爬

幼儿园小班教案-乌龟爬爬爬

这是一个预设性活动

设计背景:

新课程中的运动有四个强调:

1、强调孩子对运动课程的兴趣。

2、要强调增强幼儿身体的素质和运动的能力。

3、强调充分利用自然因素。

4、强调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班的陆宇馨小朋友和盛伊帆小朋友带来了乌龟,自然而然的乌龟成为了他们关心的话题。

而在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常常发现很多幼儿不会很规矩地从上往下滑,却喜欢从下往上爬,这种爬的方法对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发展的要求更高,对孩子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挑战,而且现在很多家长怕孩子弄的很脏,不允许孩子爬,其实爬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展;再加上前几天天气骤冷,孩子都不想运动,所以就将计就计,抓住孩子最近的兴趣,充分利用们现有的物质环境,设计了这个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的能力。活动名称:运动《乌龟爬爬》

活动目标:

1、运用幼儿园已有的大型运动器械,让幼儿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大型玩具场地,小兔、乌龟大头贴若干,奖牌20块

活动重难点: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活动流程:

热身运动#61614;小乌龟爬行#61614;龟兔赛跑#61614;放松运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师:“ 是乌龟妈妈,来,小乌龟,跟一起去做早操。”

二、探索不同的爬行的方法。

1、幼[1][2]下一页 儿自由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师:“前面有个城堡,想不想去玩?那好,小乌龟爬的本领最大了,今天们就在城堡里爬一爬,看,哪个小乌龟爬得方法又多又好。”

2、集体练习

个别幼儿示范,全体练习。

3、教师小结幼儿练习情况。

4、再次练习。

那现在你们还想不想用各种爬的方法去城堡里再玩一玩呢?

三、游戏“龟兔赛跑”

1、两人一组进行龟兔赛跑。

2、统计比赛成绩。

四、放松运动

登上领奖台,分发奖牌(金币巧克力)。

篇三:【教案】小班科学:小乌龟爬呀爬

小乌龟爬呀爬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可以说出乌龟壳像什么。

2、愿意模仿小乌龟的游泳和爬行。

【活动准备】

1、实物展示:一只乌龟

2、音乐:《小乌龟上山坡》。《乌龟爬爬爬》

3、小乌龟的爬行、游泳视频。

【活动过程】

1、律动组织幼儿。

随音乐上场,模仿乌龟,当唱到找妈妈的时候就投入妈妈怀抱。

跟客人老师打招呼

提问:我们刚刚模仿谁了?那我们现在看看是不是他呢。这时候孩子一定很开心可以提醒孩子(它是很胆小的,所以就算我们见到它很开心,声音也不要太大不要吓到它,好吗?)出示小乌龟 2

2、启发式教学——提问

(1)、外形特征的观察:激发大家想观看实物的兴趣,“请”出小乌龟让大家仔细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征,老师做强调,重点观察头上有什么、背壳像什么(重点观察背壳想什么)、小脚有几只、尾部是什么样子然后提问(问题:有四条腿、退可能看不清,这时候转一转腿联系点数。)。

(2)、感知活动:创设气氛,让大家亲手触摸感受小乌龟,由教师拿小乌龟让幼儿逐个感受并询问触摸后的感觉(背壳是硬的,尾巴和四肢是软的)。我们刚刚用手碰碰小乌龟,它会有什么反应啊?(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

3、将小乌龟放在地上,通过观察,让小朋友说出小乌龟的活动特征——爬,(如果当时乌龟爬的情况不好就可以播放视频)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然后鼓励小朋友主动站出来表演给大家看,可以请2—3个示范并加以表扬。

提问:小乌龟是生活在哪里的啊?(海里)师;小乌龟是生活在海里和阴暗潮湿的地方,那它一定会干什么啊?(游泳)观看视频学习游泳的样子集体学习

小乌龟陪了大家很长时间了,也该休息了——收起实物。把乌龟先放到一边

游戏:学习小乌龟爬和游泳。

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模仿乌龟,背上背上壳(大沙包)教师做龟妈妈。幼儿做龟宝宝,龟妈妈会请龟宝宝根据妈妈的话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延伸: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

篇四:翁方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托班科学教案:小乌龟爬呀爬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2.愿意饲养小动物。3.培养幼儿的爱心。

【活动准备】

1.小乌龟四只分别养在四个鱼缸里。2.适合学小乌龟爬的慢节奏的音乐。3.喂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小虾、碎肉等。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教师说:身穿硬甲壳,四角慢慢爬,别人欺负它,快快躲回家。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乌龟)

2.观察小乌龟。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观察鱼缸中的小乌龟,讲一讲:小乌龟的头、脚、壳分别是什么样的?(重点观察乌龟壳的花纹)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乌龟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启发幼儿学学小乌龟游。3.探索活动

(1)将小乌龟放在地上,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2)用手碰碰小乌龟,看它会有什么反应?(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给乌龟翻个身,看它怎样用头顶地面使自己翻过来。

(3)喂喂小乌龟: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食物,鼓励幼儿喂小乌龟,看小乌龟是怎样吞食的。4.游戏:学习小乌龟爬。

(1)师幼共同模仿小乌龟爬行的姿势,一起学学乌龟爬。

(2)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自由模仿乌龟,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教师用手触摸小乌龟,被点到的幼儿要把手脚都藏到缩起的身体下。

【活动延伸】

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篇五:小乌龟上幼儿园教案

“小乌龟上幼儿园”教案

学习任务分析

? 教学重点:愿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小乌龟为什么不再害怕上幼 儿园。? 教学难点:让幼儿懂得关心。帮助他人。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是幼儿园小班的学生。新到幼儿园上学不会交朋友,不

敢交朋友的。让他们通过故事来鼓励他们交朋友。? 教学目标:

1.愿意倾听故事,体会听故事的乐趣 2.体会和新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故事时间。

2、故事大书。

3.小乌龟毛绒玩具。4.小动物手偶。

教学过程设计:

? 导入:一,出示道具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讲故事的时间到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

一位新朋友。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请小朋友蒙上眼睛。”

教师出示小乌龟手偶。“今天股市的小主人就是这只小乌龟了。”秋天到了,动物幼儿园开学了,小乌龟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们故事的名字就叫

《小乌龟上幼儿园》。“ ? 新课教学:

一.情景表演,讲述故事

教师用手偶,边表演边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一下问题: 1.小乌龟师第几天上幼儿园? 2.幼儿园里的人小乌龟都认识吗?

3.谁来了?它做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二,教师出示故事大书,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1.请幼儿观察画面,有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内容。

这一部分我注重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情

节当中。幼儿边观察讲故事的同时,我还运用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

质:小鸡、小鸭和小乌龟背上做游戏的? 2.帮助小乌龟

这一部分,我采用体验法让幼儿自己去体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师出示小乌龟毛绒玩具,先请幼儿说一说,小乌龟在幼儿园里非常害怕

他哭了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

引导并请幼儿抱抱亲亲小乌龟,拉拉他的小手并和他做好朋友等。

小毛虫教案(篇4)

教材说明:

课文《小蝴蝶和毛毛虫》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神奇的大自然”中的一课。这是一篇充满了真挚情感的童话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向孩子们讲述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将生物常识演绎得活灵活现。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小蝴蝶、毛毛虫、卵、蛹图片,生词卡片,小黑板

一、欣赏图片导入

1、出示蝴蝶图片,这是谁?它美丽吗? (贴黑板上)这又是谁?毛毛虫(贴)

2、一只美丽的蝴蝶再花丛中翩翩飞舞时,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绿叶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虫,他们遇到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3、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学提示(小黑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加上表情会更棒!

小组检查会认字。

2、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析课文

(一)、指导学习2-6自然段,体会小蝴蝶和毛毛虫对话时的不同心情。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生:读文,勾画。

师:毛毛虫和小蝴蝶都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含有他们对话的段落? 生读文。

1、通过惊喜这个词学习看字猜词的方法。

2、师:毛毛虫为什么感到惊喜?

小蝴蝶呢? 生:谁是你妈妈?

3、学生读出惊喜和生气的语气。

4、联系惊喜,学习惊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到小蝴蝶和毛毛虫不同的心情,让学生用声音表达出来!读出惊喜!读出惊讶!

5、师:让我们走进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内心,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和同桌一起表演一下!可以加上表情,动作。

(二)、指导学习7-9自然段,理解小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委屈的毛毛虫,糊涂的小蝴蝶,都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让妈妈讲一讲。

1、生读妈妈的话。

2、用自己的话叙述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3、体会小蝴蝶知道原因后的心情

4、小蝴蝶的心里想法不一样,才有了一连串感情的变化啊!

小黑板出示:毛毛虫:惊喜—不好意思—认真—委屈

小蝴蝶:生气— 惊 讶 —糊涂

正是这些词语把小蝴蝶和毛毛虫描写的活灵活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大家可以把他们收集起来,帮助我们自己表达!

四、拓展延伸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和长大了不一样的? 生:青蛙,小时候是小蝌蚪,长大了就成了青蛙了! 生:蚕、蜻蜓……

五、全课小结

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小蝴蝶类似的小动物。

小毛虫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掌握毛毛虫的生长演变过程。

2.了解其他一些特殊动物的生长演变过程。

3.学习为小书编写页码。

二、活动准备

ppt、白纸、固体胶

三、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了解毛毛虫的演变过程

1.(先打开幻灯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看,这是什么?(毛毛虫)

对,就是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故事,认识字的宝贝和我一起念《好饿的毛毛虫》。

2.(不开)毛毛虫小时候是什么样?(孩子回答以后幻灯)你看到了什么?这颗小小的是什么呢?这就是毛毛虫小时候。

3.(开)你看到什么?毛毛虫怎么样?(等孩子说完再用书面语讲述故事)

4.(开)这里的毛毛虫在干什么呢?

5.(开)直接讲述。

6.(不开)星期三它啃穿了什么呢?谁来说?

7.接下来星期几了?会找到几个好吃?(开)请谁来说(个别)语言能力强要求说完整

8.(开)星期五,谁来说?(看不清楚是吧,那是桔子)

9.(开)星期六,这么多东西,这回你们要仔细看,毛毛虫啃穿了的到底是哪一些呢?(孩子们说)

请你先说给旁边小朋友听,等一下我要请能干的、能说完整的宝贝说被我们听。

10.(不开)吃了那么多东西,你们才毛毛虫吃饱了没有?是吗?毛毛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往下看(开)

毛毛虫什么样子了?是的,它现在胖嘟嘟的,一点也不饿了。

(鼠标指茧)这是什么?

原来这是毛毛虫绕着自己的身体为自己造的一个叫“茧”小房子,那毛毛虫呢?它去哪里了?

哦,是的,它在里面,这时候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蛹。

11.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刚才故事讲了一只毛毛虫长大的过程,先是这个小小的什么?慢慢的变成了一只小毛毛虫,经过很长的时间,吃了很多的东西,变成了蛹,最后终于变成了蝴蝶。

你发现了什么?(它叫什么?)卵

它叫什么?毛毛虫;他们的名字一样吗?他们长的一样吗?

(二)讨论、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演变过程

1.除了毛毛虫会变蝴蝶,还有哪些小动物有特殊的生长演变过程?

青蛙:春天到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产下了好多卵,卵在水里觉得好舒服。有一天卵变成了小蝌蚪,一大群小蝌蚪快乐的在水里游来游去,过了一段时间,小蝌蚪长出了后退,又过了一段时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尾巴慢慢的变短,渐渐的小蝌蚪就变成了青蛙,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

飞蛾:秋天,蛾妈妈找到一片漂亮的桑叶,把卵轻轻的产下了。卵宝宝安静的躺在桑叶上,有一天卵宝宝变成了一条又小又瘦的蚕,蚕马上就开始吃桑叶,越吃身体就越大,越吃身体就越胖,终于一天,蚕吃饱了,它就为自己做了一个叫做茧的小房子,自己躲在房子了变成了蛹,一段时候过后,它咬破了自己的小房子,变成蛾飞出来了。

蜻蜓:夏天快要结束,秋天马上就要来了,蜻蜓妈妈赶紧把自己的卵产在水里,让卵在水里自由的游泳,游着游着,卵变成了稚虫(水趸),稚虫也生活在水里,至少一年以后他们就会变成会飞蜻蜓。

(三)幼儿操作,制作小书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动物的特殊演变过程,我们来做一本关于动物成长的书吧。

你们知道一本书有什么?(封面,页码,封底)

小毛虫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硬卡纸上将瓶盖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拼贴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加活动。

3、萌发幼儿关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利用户外活动时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夏天的自然美景。

2、教具:毛毛虫玩具(丝袜做);

3、学具:各色硬卡纸人手一张;各色瓶盖若干;彩笔;双面胶。

4、轻音乐:《月亮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玩具毛毛虫,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谈话引导幼儿发现毛毛虫的特征:

1、今天,有一个小不点迷路来到我们班里了,看看是谁?那它长的什么样?

2、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瞧,它变成什么样儿了?

教师将毛毛虫做成各种不同形态,引导幼儿发现其不同姿态。

3、它的头也会变,它想干什么?

教师使毛毛虫的头向上、向前、向后等,启发幼儿想象毛毛虫在向不同方向想要作不同的事情。

4、播放音乐,请幼儿自由用动作模仿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二)明确拼贴的任务和要求。

1、教师提问:在做不同事情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幼儿依据以往经验说出用纸或光做。)

2、教师出示拼贴材料,谈话:

现在,有个仙女想领你们用瓶盖来变出不同可爱的毛毛虫,小朋友们愿意吗?

3、请幼儿观察,知道瓶盖有小、不同颜色等特征后,尝试在硬卡纸上拼贴瓶盖毛毛虫。

4、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讲自己的尝试经历。

5、师幼商讨并总结拼贴的要领:

先将瓶盖贴上双面胶,然后过来放在你想粘贴的硬卡纸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粘贴时,要一个瓶盖紧挨着一个瓶盖,用一点的瓶盖作头部,并在头部用卡纸粘贴上眼睛、嘴巴,在头顶画上触角(也可以选择更小一点的瓶盖粘上去)。

(三)在轻音乐中,幼儿自由拼贴,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

(1)将瓶盖一个紧挨一个拼贴;

(2)注意颜色的搭配;

(3)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添画相应的简单背景。

(4)不用的瓶盖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2、播放轻音乐,幼儿自由拼贴。

(四)作品欣赏。

1、幼儿互相欣赏,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可用情境性语言及时引导)

2、毛毛虫变蝴蝶舞动。

小毛虫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指名开火车读。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小毛虫教案(篇8)

《好饿的毛毛虫》是个特别优秀的绘本,它色彩鲜艳,动画形象,适合各年龄段幼儿阅读、欣赏。从认知角度看,绘本能让幼儿看到毛毛虫从卵、幼虫、茧到蝴蝶的整个蜕变过程,还可以感受毛毛虫吃食物的习性与特征,这无疑是天性好奇、爱观察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

活动目标:

1、萌发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2、发展观察和表述能力。

3、通过绘本故事,了解蝴蝶的整个蜕变过程。

重点:通过绘本故事,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是循环不止的`。

活动准备:

卵、毛毛虫、茧、蝴蝶大图片各一张,小图片若干,绘本故事PPT,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卵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二、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1、解开疑惑,引出绘本。

操作PPT,显示第一幅画面,利用提问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你们看,从卵壳里钻出来的是谁呢?”

“那它是一只怎样的毛毛虫呢?”(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又瘦又饿”)

2、逐幅显示画面,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引导幼儿讲述,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虫都吃了什么,分别吃了多少。

讲到星期天时,提问:“毛毛虫吃了这么多东西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想象毛毛虫会发生什么变化。

3、幼儿操作图片,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贴图纸,并为幼儿说明箭头的作用,引领幼儿探索认知蜕变过程是循环不止的。

幼儿自主操作图片,贴出蝴蝶的蜕变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拼摆贴图的。

请个别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蝴蝶的蜕变过程。

师幼小结:从一颗小小的卵里钻出一只又饿又瘦的毛毛虫,毛毛虫每天不停地吃东西,吃得胖胖的,然后给自己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它在小房子里睡了两个多星期,从茧里钻出来后,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三、故事命名,完整讲述

1、请幼儿为故事取名字。

2、播放PPT,教师有感情地完整地讲述故事,巩固蝴蝶的蜕变过程。

四、延伸活动

1、将幼儿的贴图作品放到区域角展览,以便幼儿随时观察。

2、请幼儿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讲一讲蝴蝶蜕变的顺序。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立秋祝福语大全简短(精选75句)

立秋的句子 关于立秋的句子 07-15

演讲稿坚持

演讲稿坚持 07-15

请假条离校精品15篇

请假条离校 07-15

秋运动会加油稿精华10篇

运动会加油稿 07-15

经典句子:生命就这一次,每一寸时光都是限量版

自己限量版的生日句子 03-10

高中主题教案篇一

高中优秀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优秀作文四篇 03-30

小龙虾说说的语录收藏35句

小龙虾语录说说 07-15

爱情唯美座右铭大全(精选45句)

爱情唯美座右铭 07-15

2023灶述职报告怎么写9篇

述职报告 07-15

诗意的句子精华

诗意的唯美句子 雪的诗意句子 07-15

人事科长述职报告范本

人事科长述职报告 科长述职报告 07-15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