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六年扇形教案

通常情况下,老师在授课前会带着教案和课件,而现在则到了制作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六年扇形教案”这个话题非常吸引人,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感谢您阅读!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2023夜莺课件8篇

六年扇形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06~107。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统计》。

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热闹极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大家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

预设:

生:条形统计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出示P106页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生2: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生4:我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师:你是怎样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生4:把喜欢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

师: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但是,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

生齐: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那是什么统计图吗?

师: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这就是已经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同学们,那绿色扇形、蓝色扇形、黄色扇形、红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生1:绿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2: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3:黄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4:红色的扇形表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师:嗯。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们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我了解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生2:我了解到喜欢足球的占20%;喜欢跳绳的占15%;喜欢踢毽子的占12.5%;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占22.5%。

生3:我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只占12.5%。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

生1: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3: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生4: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

师: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列式解决的?

预设:

生1: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4020%=8(人);

生2: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4015%=6(人);

生3: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12.5%=5(人);

生4: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4022.5%=9(人)。

二、巩固、拓展.

1.P107页做一做。

师: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预设:

生1:牛奶里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成分。

生2:我知道每100牛奶里水分占87%、蛋白质占3.3%、脂肪占4%、乳糖占5%、其他营养成分占0.7%。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根据颜色找到的。图右边的说明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所表示的营养成分。

师:哦,你是这样找到的,同学们也是这样找到的吗?很好,看了这个扇形统计图,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师: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250克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师:那好吧,现在请大家独立完成这道题。

(1生板书。水分:25087%=217.5(g)

蛋白质:2503.3%=8.25(g)

脂肪:2504%=10(g)

乳糖:2505%=12.5(g)

其他:2500.7%=1.75(g))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生:能补充水分217.5克、蛋白质8.25克、脂肪10克、乳糖、12.5克、其他1.75克。

2.P108页第2题。

师:下面让咱们来关注关注陈东家每月的生活费支出计划。

师: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我清楚地看出陈东家每月支出的食品、还购房贷款、教育、服装、水电、其他各占支出计划的30%、30%、15%、10%、5%、10%。

生2:我能知道陈东家每月支出的水电费占支出计划的百分数最少。

生3:我还能看出陈东家每月支出的食品和还购房贷款一样多,服装和其他支出一样多。

师:同学们得到的信息可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如果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我们可以求陈东家每月的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

师:问题提得很好,那下面咱们就动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1生板书。食品:100030%=300元

还购房贷款:100030%=300元

教育:100015%=150元

服装:100010%=100元

水电:10005%=50元

其他:用100010%=100元。)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用。(作者: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小学程彦)

六年扇形教案【篇2】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的例1,练习11的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应用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应用意识好实践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教学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讲解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五(1)班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统计图

1、从图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各占百分比、最多、最少等)

2、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反映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探索新知电脑课件呈现课本例1的统计图:

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情况统计图

1、从图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各占百分比、最多、最少等)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这副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的反映各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你们有什么修改建议?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11的第1题。

1、从图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2、从图中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最多吗?为什么?

3、对这副统计图,你们有什么修改建议?

布置作业完成补充练习

板书设计

六年扇形教案【篇3】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圆规量角器。

教学过程:

xxx

直接导入:

师: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

生:能直观看到项目的数量,便于比较。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回顾与整理:

1.提问: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这节课还是按照这三点来进行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关于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出示讨论提纲,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提纲:

(1)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折线统计图的分类。

(3)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充分讨论后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

(1)汇报统计图的特点。

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2)折线统计图的分类: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③根据数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④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标出图例。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根据所给的部分量和总量,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②用360°乘相应的百分比,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③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圆,根据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对应的扇形。(注意各个扇形加起来必须是整圆)

④分别在各个扇形中标出对应部分的名称和百分比。

4.应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年扇形教案【篇4】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百分数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统计的内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本课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从模糊到清晰认识扇形统计图。首先依托“你脑海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的?”“什么情况下使用扇形统计图”等问题了解学情,通过小组交流与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适用情况也有不同。第二步从整体到部分理解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学会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数据之外三个角度分析数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第三步从理解到操作运用多渠道深化认识。教材中对画扇形统计图没有具体要求,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在练习部分融入简单的画图,丰富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教学难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扇形统计图

圆规

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因而便于对数量的多少直接进行比较;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而更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今天学习扇形统计图,你头脑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个什么摸样,请画一画。学生自由画出草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教师点评中简介扇形,并板书课题。

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2、明确学习目标。

问:你想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哪些内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有什

么特点?什么情况下使用扇形统计图?并围绕三个问题生发出一些小问题。【设计说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教学从调查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开始,以学定教。让学生在众多的图像中发现这些统计图的相同点,从而形象地揭示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然后通过目标的追问和确定,促使学生有目的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随学而导,探究新知

1、议一议。

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些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选一选。

出示三张统计表,问:把它们绘制成统计图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三张统计表信息:2003年部分城市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电脑拥有量统计表;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明明家三月份家庭开支情况统计表。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并说明理由。

3、自觉P76页。阅读P76页并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图形都是什么形状? 2)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被分成了几类? 3)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教师指出: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可以从数据本身、数 据之间、数据之外三个方面来分析。

4.算一算。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各种地形面积。学生汇报各种地形面积。

进一步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比一比。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设计意图:在议一议、选一选环节,学生通过交流,整体建构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适用扇形统计图的数据构成情况。在算一算、比一比的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观察数据,学会有根有据地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有目的地看、有策略地算、有联系地想的良好的数据分析习惯。通过对数据“数学地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对比练习,深化感悟

1、练一练第1题。出示家庭开支情况统计图,学生看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小红家7月份总开支是2400元。这个月哪项开支最多?支出了多少元?这个月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

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并回答。教师提示:观察、计算、联想。

师问:从日常各项开支,你认为这个家庭生活水平怎样?

引导学生结合恩格尔系数来分析(恩格尔系数六上112页“你知道吗?”中介绍过)。

2、练习十五第1题。小红家两天消费的各种食物情况统计图。你认为哪一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小组讨论,交流。

3、估一估:练习十五第2题

4、填一填:练习十五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再在地图中找一找

5、画一画:根据统计信息在练习纸画出某地区手机市场占有率统计图,(A品牌占30%,B品牌占20%,C品牌占5%,D品牌占5%,其他品牌占40%。表示整体的大圆的圆周上标有十等分点。)

展示学生画出的扇形统计图。然后追问:A品牌手机经销商宣传说A品牌手机是市场上最畅销的手机,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小学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练习环节和新授部分一脉相承。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相关性思辨,发展学生个性化、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为,一个对大众传媒及各种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十分盲从,没有个人思考的人,肯定是不会具备良好的统计思维和方法的。】

四、总结欣赏,丰富认知

1、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如果要制成扇形统计图,那应该怎么办呢?

2、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扇形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3. 情感目标: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的扇形统计图的兴趣。

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教学准备:

准备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统计表,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教学信息

李庄共有400公顷耕地,秋季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二、学生自主填表

让学生自主计算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并填表。然后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

抽生汇报计算结果

玉米:200÷400×100℅=50%

谷子:40÷400×100%=10%

大豆:50÷400×100%=12.5%

棉花:100÷400×100%=25%

其他:10÷400×100%=2.5%

过渡语: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三、出示扇形图

出示没有农作物的及百分数的扇形图,师生共同把李庄秋季各种作物及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四、讨论思考

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让学生了解:圆表示李庄的400公顷耕地这个整体,每个扇形表示相应的秋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好的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思考如何将各个数据合理的填入该扇形统计图中,并尝试填写。

请学生将自己填写好的数据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

六、教材分析

在认识了扇形统计图之后,教材有创设了一个情景,学习如何将李庄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本教材要求学生现在能达到的标准,只是能将数据准确的填入已经画好的空白的扇形图里,并不要求从头到尾都由学生单独完成,在教学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要求。

七、教学设想

在学习中,应该使学生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根据数据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完善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清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准确选择合适的扇形。

六年扇形教案【篇6】

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我们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我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填写统计表,并计算百分比。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可以用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填写,同时我们要结合前面所讲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在word中制作统计表,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百分比填写相关数据。

提问:填写“红”这一栏的百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又表示什么意思?

2.选择统计图,感知特点

教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引导感知特征: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没有记录增减变化的需要因此不选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与统计表相比它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什么?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3.教学扇形统计图

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扇形统计图。

教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从中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的发现更多?

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说一说每一部分扇形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关注整个圆的含义以及每块扇形的含义。

反馈:教师请几个同学到屏幕上去指一指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67页“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

教师:我们一起来判断以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展示两三位同学的计算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

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课件强调),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课件强调)。

2.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图示,并结合具体情景来进行理解。

教师:根据我们对三种统计图特征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

(1)红光小学2002~2006年树木总数情况统计表。

年份***52006

总量(棵)***

(2)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百分比(%)2520151525

(3)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数量(棵)5040303050 课后小结: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课后小结:

综合:统计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

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

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

(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

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

(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 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

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

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

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

(二)。

(4)制作统计图。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

(5)看图和看表分析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

(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②个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结:

六年扇形教案【篇7】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优点,掌握它的用途,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同化。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比较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画扇形统计图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观察、描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打乒乓球、踢毽、跳绳、踢足球等)

(2)收集、整理数据。

①收集数据。(打乒乓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有8人……)

②对照。(比较自己收集的信息与例题统计表中所给信息是否相同)

2.计算。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乒乓球占30%、足球占20%、跳绳占12.5%、踢毽占15%、其他占22.5%)

3.导入新课。

怎样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描述、统计、计算等活动为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再直接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①观察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

②思考。

a.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总数)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统计图右边的图例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明确解法并独立解题。求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用250 g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0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扇形统计图

特点:

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六年扇形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重点难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察手中的图形,他们像什么?(像扇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扇形。(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二、新授。

1、认识弧: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

(1)A、B两点在什么位置?(圆上)

(2)师: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课件演示。

(3)追问: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什么叫弧?

(板书:弧: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读作:弧AB。

(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你是怎样画的?(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AB)

2、认识圆心角: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1)线段OA、OB是圆的什么?(半径)

半径OA、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角)

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什么叫圆心角?

(板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

(2)请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角。谁是圆心角?(鈭燗OB是圆心角)

(3)练习:教材76页1题(略)

3、认识扇形。

(1)画出扇形一圈,我们把围成的图形叫扇形,什么叫扇形?交流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板书:扇形)

(2)同学之间用手描一下自己手中的圆,互说哪一部分是扇形。

(3)观察桌上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

(4)师课件演示: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扇形)为什么?

4、说一说。

(1)演示:活动的扇形。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在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扇形?

(如:扇子外形、贝壳外形、树叶外形等)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扇形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5、第三次用剪好的扇形: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六年扇形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

2.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3.能按要求画扇形。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2.如何按要求画扇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把事先准备的画着三个角的纸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量出这三个角的大小并表示出来.

二、形成概念,探求新知

(一)认识弧。

(1)教师直观演示: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虚线圆,再在圆上任意取两点A和B,然后用实线连接AB两点。

(2)设问:AB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面画出来的?模仿老师的画法,请你也在一个虚线圆中画一段实线。

(3)揭示概念,指导读法。①学生练习后,教师直接指明: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就叫做弧。读作弧AB。

(4)练习读法。投影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认识弧,并读出来。

(二)认识扇形。

(1)教师用彩笔连接A点和圆心O,B点和圆心O。并且用彩笔将弧AB也连接起来,再用彩笔将扇形涂色。

设问:

①涂上彩色的图形同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什么东西有点相似?(扇子)②它是圆的一部分,是由什么和什么围成的图形呢?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揭示: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弧)围成的。

指导学生练习。在刚才认识的圆中画出扇形。

投影显示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时讲明理由。

继续认识扇形与三角形的关系。设问:想一想,扇形与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三)认识圆心角。

(1)在例图中标出圆心角鈭?,指出像鈭?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观察并设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必须在哪里?

(3)投影显示,练习第1题,指出哪些是圆心角?哪些不是?简单说明理由。

(4)教师出示一组相等的圆,复片投影,分别显示圆心角是150掳20掳90掳、40掳四个扇形,通过直观比较。设问: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归纳: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教师出示圆心角相同,但半径不同的一组圆,同样进行直观比较,

(四)指导画扇形。

(1)练习:画一个半径3分米,圆心角是80掳的扇形。

(2)讨论作图步骤,边讨论边演示

三、巩固练习

书面作业,完成P.10第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扇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课后反思:

本课在人教版教材中属于选学内容,在冀教版中改成了讲读内容,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扇形和圆形一样,都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扇形里面蕴含的数学信息更是十分丰富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循序渐进,将扇形的组成、大小的关系等一一道来。学生对扇形顶角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我借用扇子一把,形象的给学生诠释了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有关,学生恍然大悟了。这为以后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半径、圆心角的认识,也为以后进行非正规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做好了铺垫。总之,扇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作为讲读来对待,我认为是十分有效的。

编辑推荐

数学扇形教案九篇


摘录自知名专家精彩访谈的文章“数学扇形教案”,趣祝福编辑极力推荐给您。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和课件是基本的组成部分,每一天老师都需要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您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请务必不要错过我们的网站!

数学扇形教案(篇1)

说教材:

教材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这个内容是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之后来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圆环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

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通过丢手绢游戏,自主探索对圆中的弧、扇形以及圆心角的认识,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说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做游戏、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扇形,理解弧、扇形、圆心角等概念。并理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关系。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游戏活动使学生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弧、圆心角,从而突破其教学难点和重点。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知识水平,通过做游戏的方法以及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独立探讨知识形成过程。

(二)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法和观察、发现法教学,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中发现问题再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猜想、讨论、验证,在合作与交流中分析和推理,从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三)本节课围绕重难点,将现实游戏操作与多媒体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愿意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引入。

①描一描:下列图形中的圆心、半径以及直径。

②步骤一:请同学们蹬着,围成一个圆。

步骤二:老师先将实物悄悄地放在一位小朋友的后面,这位同学当圆心。

步骤三:当圆心的小朋友将实物放在第二位小朋友的后面当半径,依次类推找出下一位小朋友当半径。(两位小朋友当半径)

2、围一围:请同学们围成一个圆,中间含有圆心以及两条半径。

(旨在让学生自己在实际游戏中观察出弧、圆心角和扇形)。

3、想一想:学生质疑

圆中除了圆心、半径以及直径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探索的知识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弧。

a、教师引入:游戏中的圆,圆上两个小朋友之间的部分可以看做弧。

b、学生发现:展示屏图中,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2、认识扇形。

a、教师引入:经过两个小朋友之间的部分以及两位半径小朋友所围成的部分可以看做扇形。

b、学生发现:展示屏图中,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认识圆心角。

a、教师引入:从圆心小朋友引出两位半径小朋友,组成的角可以看做圆心角。b、学生发现: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1、2、3、旨在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观察和发现,最终认识弧、扇形、圆心角)。

4、合作探究

(1)练一练:说说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从找角出发,认识圆心角。)

(2)比一比:下面三个圆大小相等,三个扇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3)动一动:自己动手折扇子,了解折扇大小的变化情况。

在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的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4)聊一聊: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呢?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学生总结: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0;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扇形的事物?

2、画一个半径为1cm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是60的扇形。

四、归纳总结

谈谈这堂课的收获或感想?

五、书面作业

课堂作业:P76练习十六第3题

家庭作业:P76练习十六第2、4题

(以上的巩固练习、归纳整理和作业的主要旨意使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角、弧、扇形等概念并得以巩固)

数学扇形教案(篇2)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优点,掌握它的用途,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同化。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比较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画扇形统计图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观察、描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打乒乓球、踢毽、跳绳、踢足球等)

(2)收集、整理数据。

①收集数据。(打乒乓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有8人……)

②对照。(比较自己收集的信息与例题统计表中所给信息是否相同)

2.计算。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乒乓球占30%、足球占20%、跳绳占12.5%、踢毽占15%、其他占22.5%)

3.导入新课。

怎样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描述、统计、计算等活动为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再直接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①观察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

②思考。

a.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总数)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统计图右边的图例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明确解法并独立解题。求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用250 g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0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扇形统计图

特点:

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数学扇形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

2.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3.能按要求画扇形。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2.如何按要求画扇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把事先准备的画着三个角的纸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量出这三个角的大小并表示出来.

二、形成概念,探求新知

(一)认识弧。

(1)教师直观演示: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虚线圆,再在圆上任意取两点A和B,然后用实线连接AB两点。

(2)设问:AB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面画出来的?模仿老师的画法,请你也在一个虚线圆中画一段实线。

(3)揭示概念,指导读法。①学生练习后,教师直接指明: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就叫做弧。读作弧AB。

(4)练习读法。投影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认识弧,并读出来。

(二)认识扇形。

(1)教师用彩笔连接A点和圆心O,B点和圆心O。并且用彩笔将弧AB也连接起来,再用彩笔将扇形涂色。

设问:

①涂上彩色的图形同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什么东西有点相似?(扇子)②它是圆的一部分,是由什么和什么围成的图形呢?

(3)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揭示: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弧)围成的。

指导学生练习。在刚才认识的圆中画出扇形。

投影显示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时讲明理由。

继续认识扇形与三角形的关系。设问:想一想,扇形与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三)认识圆心角。

(1)在例图中标出圆心角鈭?,指出像鈭?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观察并设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必须在哪里?

(3)投影显示,练习第1题,指出哪些是圆心角?哪些不是?简单说明理由。

(4)教师出示一组相等的圆,复片投影,分别显示圆心角是150掳20掳90掳、40掳四个扇形,通过直观比较。设问: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归纳: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教师出示圆心角相同,但半径不同的一组圆,同样进行直观比较,

(四)指导画扇形。

(1)练习:画一个半径3分米,圆心角是80掳的扇形。

(2)讨论作图步骤,边讨论边演示

三、巩固练习

书面作业,完成P.10第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扇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课后反思:

本课在人教版教材中属于选学内容,在冀教版中改成了讲读内容,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扇形和圆形一样,都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扇形里面蕴含的数学信息更是十分丰富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循序渐进,将扇形的组成、大小的关系等一一道来。学生对扇形顶角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我借用扇子一把,形象的给学生诠释了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有关,学生恍然大悟了。这为以后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半径、圆心角的认识,也为以后进行非正规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做好了铺垫。总之,扇形的认识这一节内容作为讲读来对待,我认为是十分有效的。

数学扇形教案(篇4)

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76—78。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课件展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出示例1: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你能从下面的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大组汇报、相互评价。

在学生分析数据的同时,教师进行说明与引导。可以追问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是怎样比较的„„

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揭示: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学生看图思考。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观察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有什么想法?在班级进行交流。3.练习十五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4.练习十五第2题。

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5.练习十五第3题。

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6.再次出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 今后你会怎么去做?

四、评价延伸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

数学扇形教案(篇5)

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我们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我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填写统计表,并计算百分比。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可以用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填写,同时我们要结合前面所讲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在word中制作统计表,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百分比填写相关数据。

提问:填写“红”这一栏的百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又表示什么意思?

2.选择统计图,感知特点

教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引导感知特征: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没有记录增减变化的需要因此不选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与统计表相比它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什么?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3.教学扇形统计图

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扇形统计图。

教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从中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的发现更多?

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说一说每一部分扇形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关注整个圆的含义以及每块扇形的含义。

反馈:教师请几个同学到屏幕上去指一指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67页“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

教师:我们一起来判断以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展示两三位同学的计算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

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课件强调),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课件强调)。

2.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图示,并结合具体情景来进行理解。

教师:根据我们对三种统计图特征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

(1)红光小学2002~2006年树木总数情况统计表。

年份***52006

总量(棵)***

(2)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百分比(%)2520151525

(3)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数量(棵)5040303050 课后小结: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课后小结:

综合:统计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

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

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

(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

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

(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 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

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

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

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

(二)。

(4)制作统计图。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

(5)看图和看表分析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

(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②个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结:

数学扇形教案(篇6)

第二课时:

认识扇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难点: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用折扇作为导入新课的道具)同学们对折扇并不陌生,能说说你们对它的认识吗?

像折扇打开形状(教师打开折扇演示)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扇形”。(出示课题:认识扇形)对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交流汇报。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知识,我们今天一起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圆中的涂色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圆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两条线段和一段弧(曲线)围成了扇形。

1.认识圆心角。

出示例3图。

教师在右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作圆心角。

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

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的扇形,让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A、B两点间的部分。(弧是圆上的一部分,这样处理易于理解)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

师: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作弧,读作“弧AB"。

然后让学生将么1所对的弧涂成红色,并找出前面3个涂色部分的圆心角和它所对的弧,用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

然后,教师再用另一种颜色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3.认识扇形。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扇形是一种怎样的图形呢?

小结: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两条线段和一段弧(曲线)围成了扇形。

(l)让学生观察屏幕上出现彩色的OA、0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半径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教师指着这块涂有颜色的图形说:这就是扇形。

(3)让学生继续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连接圆心O和弧AB的两个端点A.B,形成半径OA和半径OB,再让学生在扇形中涂上颜色或者画上阴影——斜线)

让学生试着画扇形,通过操作清楚地认识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

生:这个图形也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应该是一个扇形。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4.比较下面两个图形(扇形和三角形),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左边的图形是扇形,右边的图形是三角形。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尽管有的图形的两条边也是圆的半径,但是第三条边不是弧,而是线段,这个图形不能称为扇形,它是三角形。弧是圆的一部分,是曲线,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扇形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请学生汇报答案并给出理由。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观察图中的三个部分。

提问:如何比较扇形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货呢?同桌交流一下吧!

板书设计:

认识扇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

数学扇形教案(篇7)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圆规量角器。

教学过程:

xxx

直接导入:

师: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

生:能直观看到项目的数量,便于比较。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回顾与整理:

1.提问: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方法,这节课还是按照这三点来进行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关于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出示讨论提纲,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提纲:

(1)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折线统计图的分类。

(3)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充分讨论后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

(1)汇报统计图的特点。

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2)折线统计图的分类: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横轴,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③根据数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④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标出图例。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根据所给的部分量和总量,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②用360°乘相应的百分比,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③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圆,根据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对应的扇形。(注意各个扇形加起来必须是整圆)

④分别在各个扇形中标出对应部分的名称和百分比。

4.应用统计图的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扇形教案(篇8)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课件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学生: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在( )里画?。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 )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

②谁拍得快?在( )里画?。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③谁踢得快?在( )里画?。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数学扇形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3. 情感目标: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的扇形统计图的兴趣。

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教学准备:

准备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统计表,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教学信息

李庄共有400公顷耕地,秋季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二、学生自主填表

让学生自主计算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并填表。然后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

抽生汇报计算结果

玉米:200÷400×100℅=50%

谷子:40÷400×100%=10%

大豆:50÷400×100%=12.5%

棉花:100÷400×100%=25%

其他:10÷400×100%=2.5%

过渡语: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三、出示扇形图

出示没有农作物的及百分数的扇形图,师生共同把李庄秋季各种作物及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四、讨论思考

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让学生了解:圆表示李庄的400公顷耕地这个整体,每个扇形表示相应的秋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好的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思考如何将各个数据合理的填入该扇形统计图中,并尝试填写。

请学生将自己填写好的数据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

六、教材分析

在认识了扇形统计图之后,教材有创设了一个情景,学习如何将李庄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本教材要求学生现在能达到的标准,只是能将数据准确的填入已经画好的空白的扇形图里,并不要求从头到尾都由学生单独完成,在教学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要求。

七、教学设想

在学习中,应该使学生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根据数据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完善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清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准确选择合适的扇形。

扇形统计图教案15篇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解决以下问题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样安排时间才是合理的。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看图读图,同桌互相说说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3)估计一下,教室内大约有多少升氧气?同时进行环保宣传。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陈东家每月总计支出20xx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3)这是李丽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从图上看,陈东家和李丽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额是一样多的,对吗?

(5)如果李丽家每月总计支出3000元,现在你能比较他们两家的教育支出情况了吗?你还可以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的准备。

课后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让学生从例题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2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班学生喜欢运动项目的数据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同总数的关系,能从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2、能力目标:通过扇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一系列的练习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反过来指导生活,以及健康知识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师:同学们都参加了这么多的运动项目,说明咱六(2)班的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体育运动。

师:请看屏幕,这是课下老师给咱六(2)班同学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作的一个统计表。谁能给大家大声地说一下,你从这个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从这个表中知道了六(2)班喜欢足球的有17人,喜欢跳绳的有7人,喜欢踢毽的有9人,喜欢乒乓球的有6人,喜欢其他项目的有32人。

师:从这个表里,我们只能知道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如果我们要一眼就非常直观地看清各项目的数据情况,我们还可以将这个统计表设计成什么图?

生可能回答:

1)我知道了喜欢“其他”运动项目人数是最多的有32人。

2)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最少的。

3)我知道喜欢足球的有17人,喜欢乒乓球的有6人……

师:简单地说,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如果我们想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用条形统计图还能直观地表示出来吗?(生: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扇型统计图怎样看?

3)什么叫扇型统计图?

4)怎样作扇型统计图?

5)扇型统计图有什么用处?它与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只要求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扇形统计图以及它的作用。对于怎样作扇型统计图我们这节课不要求掌握,它的画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学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好吗?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算一算喜欢各运动项目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请一组的同学算一算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二组的算喜欢跳绳的,三组算喜欢踢毽的,四组就算喜欢乒乓球的。做得快的同学可以算一算喜欢“其他”类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生动手计算,教师巡视)

师: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应除到第(四位)。

师:刚才同学们算出了喜欢个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现在我们用一种新的扇形统计图把它表示出来看看应该是怎样的,好吗?

师: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项目喜欢的人数,所有颜色合起来表示什么?(全班总人数)它表示多少?

师:我们用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全班的总人数。

师:扇型统计图与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回答:扇型统计图能直观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的关系,而条形统计图能更清楚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对百分数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流程:

一、小组合作

1、每个组员分享自己找到的扇形统计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其他成员补充。

2、遇到问题,小组讨论。如小组合作还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二、全班交流

1、找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展示)

2、小组合作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那对于扇形统计图,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教师总结

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已经学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扇形统计图呢?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反映各部分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但扇形统计图不能直接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阅读统计图时,你有哪些好的经验。

师:同学们已经有了分析扇形统计图的能力。在阅读统计图时,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吗?

如:阅读统计图时可以先看统计图的名称,有图例的也要看清楚。除了看每个数据,还可以把数据进行比较。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4

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我们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我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填写统计表,并计算百分比。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可以用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填写,同时我们要结合前面所讲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在word中制作统计表,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百分比填写相关数据。

提问:填写“红”这一栏的百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又表示什么意思?

2.选择统计图,感知特点

教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引导感知特征: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没有记录增减变化的需要因此不选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与统计表相比它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什么?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3.教学扇形统计图

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扇形统计图。

教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从中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的发现更多?

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说一说每一部分扇形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关注整个圆的含义以及每块扇形的含义。

反馈:教师请几个同学到屏幕上去指一指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67页“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

教师:我们一起来判断以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展示两三位同学的计算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

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课件强调),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课件强调)。

2.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图示,并结合具体情景来进行理解。

教师:根据我们对三种统计图特征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

(1)红光小学2002~2006年树木总数情况统计表。

年份***52006

总量(棵)***

(2)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百分比(%)2520151525

(3)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数量(棵)5040303050 课后小结: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课后小结:

综合:统计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

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

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

(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

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

(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 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

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

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

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

(二)。

(4)制作统计图。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

(5)看图和看表分析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

(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②个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结: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 法

联系实际法 比较法

学 法:

自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它和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不同点?

条形统计图记录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记录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扇形统计图表示每个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独立自学例2思考题中的4个问题

(1)说一说靠山村近几年土地的变化情况。

(2)20xx年底,这个村的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3)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2、小组交流独立思考的内容

3、全班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自学检测

1、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

2、第69页第3题(先独立计算,板演,再说一说,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四、课堂检测

1、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二年级作息时间安排 五年级作息时间安排

(1)二年级与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分配有哪些不同?

(2)你能根据统计图计算出两个年级学生每天上课、自习、校内外活动、三餐洗簌和睡眠的时间吗?

2、某市20xx年城区用地情况统计图

已知工业用地面积比绿地面积少42平方千米,这个城区的居住用地面积是多少?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6

一、教材、学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当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当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没有多媒体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流程

1、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小学里已经学过,有印象吗?能回忆起来是怎样的一个图吗?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分成几部分),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32)

射击 4 12。5%

球类 8 25%

水上项目 8 25%

力量型项目 9 28。125%

田径 2 6。25%

体操 1 3。125%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田径)

引入设计说明:

1、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别于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统计图。

2、出示课本学生快餐营养成份统计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问、第二问学生回答;

第三问先说明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课本上有摩天轮图(学生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向学生介绍,用事先准备好圆纸片对折,再对折,把圆分成相等四部分,这个直角就是圆心角。

这样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

还有奔驰汽车的标志,把圆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圆心角为120。

总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请一个学生回答第三问。

3、做一做,P152,第(2)小题后面部分,老师分析。

4、合作活动,师生互动(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扇形统计图)

提出问题—→调查情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图

问题: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交通情况。

学生举手,一个学生点数,另一个学生记录,得出有关数据。

①步行 20人 40% 144 不妨设有50名学生,统计数据若如下(根据现场统计情况有不同的数据)。

②骑自行车 15人 30% 108

③坐公交 10人 20% 72

④其他 5人 10% 36

画图步骤:1、画一个圆;

2、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学会动手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生再看例题:气象资料统计图,计算圆心角度数需用计算器。

5、课内练习,学生板演,一个学生计算数据,一个学生画出扇形统计图。

6、作业 1)P153 ①②③④,思考题⑤

2)收集扇形统计图,渠道来自报纸、杂志、上网查询。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五、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具有感染力。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7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并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扇形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的描述扇形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信息。

2、进一步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技能。

教学难点:

发现扇形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学生在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针对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法,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从而提高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技能。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扇形统计图,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例题中扇形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课件

师:这是某班级做的一项调查,在这幅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喜欢看大风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8%。生2:喜欢看动画城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生3:喜欢看小小智慧树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生4:喜欢看其他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生5:喜欢看动画城的人数最多。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是什么统计图? 生: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出示课件,(板书:扇形统计图)师: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征?

生: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部分占总体的比例。师:今天我们接着研究扇形统计图。

(二)、教授新知

1、多媒体课件呈现例1 师:这是一幅关于市场彩电销售量的调查,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1:A牌彩电占市场的20﹪

师:这儿是量的比,应该说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师:还有什么?

生2: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生3: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生4: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生5: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有人认为A品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观点:)

生1:我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因为它所占的份额最大,是20﹪。而B、C、D三种品牌的彩电所占的份额都没有A牌多,所以我认为A牌 彩电最畅销。

生2: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图中A牌彩电所占的份额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其他品牌的彩电,所以我认为其他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其他品牌彩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是指哪种品牌的彩电呢? 生:其他品牌可以指除了A、B、C、D四种品牌之外的彩电,比如说E牌、F牌等等。师:那是否说明其他品牌的彩电一定就没有A牌的份额大呢?(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认为不一定的,因为其他品牌里有可能有E牌、F牌,而E 牌的所占份额如果为25%,那么就是E牌所占的份额最多,也就是说 E牌彩电才是最畅销的。

生2:我认为有可能还是A牌最畅销的,因为如果其他品牌里包含了E牌、F牌、G牌、H牌,他们的占有率分别是15%、16%、5%、9%,那 最后还是A牌所占的份额最大,还是A牌彩电最畅销。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大家现在能够知道这张统计图的不合理的地方了吧。那么我们该怎样把它修改一下,让它变的合理呢?

生1:把其他品牌修改为E牌、F牌,使E牌占29%,F牌占18%,这样E牌彩电就是最畅销的。

生2:把其他品牌改为E牌、F牌、G牌、H牌,使E牌占15%,F牌占12%,G牌占14%,H牌占6%,这样还是A牌最畅销。评析: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师:我们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应该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巩固练习

师:这是某班级最喜欢的卡通片情况统计图

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1:喜欢神奇宝贝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 生2:喜欢哆啦a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5% 生3:喜欢喜洋洋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 生4:喜欢名侦探柯南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 师:喜欢哆啦A梦的比喜欢神奇宝贝的多百分之几? 生:5%

师:喜欢神奇宝贝的同学最少吗? 生:不一定

师:你有什么修改建议?(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有了哪些新的了解,我们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有了统计基本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难点是在让学生能够发现扇形统计图中描述不合理的地方,并且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制作扇形统计图,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并且结合课前的搜集过程,学生实际上已经自学了扇形统计图,对它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更容易让学生看出例题中的缺点所在,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开展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两个扇形统计图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8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2、感受本班风彩,要求全班分成十小组,课后相互评价,选出最佳小组。

3.课件播放校园的景观图片,然后出示下表。

类别

建筑面积

绿化面积

体育场地面积

其他面积

面积/㎡

4000

6000

8000

2000

要求:(1)根据上表可制成什么统计图?

(2)出示制成的条形统计图,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我们除了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外,还学过什么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复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1)指名说说百分数的意义后,小组用计算器合作完成这张表。

类别

建筑面积

绿化面积

体育场地面积

其他面积

面积/㎡

4000

6000

8000

2000

各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2)说说从这张表中又获得什么信息?根据这张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3)教师用课件呈现这幅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二、探究新知

1、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

2、用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扇形统计图的与其他统计图的独特点。

3、说说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什么?扇形表示什么?这些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都表示谁与谁的关系

4、板书:扇形圆

三、练习巩固

1用课件出示《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

(1)要求认真观察统计图后,说说盆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几?

(2)用计算器计算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表

地形种类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面积/万平方千米丁校丙校乙校甲校

2、根据下面4幅,你能判断出哪个学校的女生人数最多吗?

(1)如果甲校的学生总人数900人,那么甲校的女生有多少人?

(2)如果丙校男生与甲校的同样多,那么丙校学生总人数有多少人?

(3)如果乙校的学生总人数与丙校的同样多,那么乙校男生有多少人?

(4)如果丁校的男生与乙校的同样多,那么乙校的女生有多少人?

3、出示课件《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百分比》统计图和有关的数据。

(1)中国人口约13亿(2)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3、出示西山村果园各种果树种植面积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总结练习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各组交流完成评选工作后,完成数学乐园各小组课堂表现评选结果情况统计表,

3、并根据统计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了解扇形统计图制作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复习

口答算式和得数。

六年级共有150人,其中优秀队员30人,优秀队员占全年级的百分之几?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条形统计图,什么是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2.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出示扇形统计图,并问: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教师说明: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68页某班学生在课外活动参加各种小组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并提出下列问题:

①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②这幅统计图说明了什么?(各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教学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分析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与各个扇形圆心角大小的关系。

学生用量角器量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教师问;①表示文娱活动小组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它占360o的百分之几?

②表示体育小组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它占360o的百分之几?

③表示美术小组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它占360o的百分之几?

④同图中各小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进行比较,你明白了什么?

回答第④问时,教师指导学生并让学生明确:要使每个扇形的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嘻只要使这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占整个圆心角(360o)的百分之几就可以了。因此,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首先要知道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再根据这些百分数算出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就可以画出各个扇形了。

(3)练一练。

教科书第70页练习十七第1*题。

5.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谁能说说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有哪些?

三、巩固

教科书第7页练习十七第2*题。

四、全课总结(略)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重点难点:

会制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是用整个图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例如:下图的扇形统计图反映了某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参加各种小组的情况。

问:在这个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全班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

(参加文娱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0%;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60%,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想一想:扇形统计表的特点?(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例5 和桥村20xx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粮食作物 84公顷

棉花 24公顷

油料作物 12公顷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制图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最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5)名称、单位、制表时间,

板书:(1)84+24+12=120(公顷)

粮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粮作物:12÷120=10%

(2)粮食作物:360°x 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桥村20xx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

20xx年1月制

三、课堂作业

设计

1.李明问班上的每个同学:“你最喜欢哪—项球类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项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爱好哪项球类活动的同学大约占总人数的

(4)图中的“其他”,是把最爱好排球、网球、手球等球类活动的人数合并而成的,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五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的音乐成绩,得优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制成扇形统计图。

3.右图是一个养禽专业户去年养的鸡、鸭、鹅的扇形统计图。如果这个养禽专业户共养鸡、鸭、鹅共2500只,算出三种家禽各养多少只。

4.一种牛肉的成份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课堂作业

设计

1.(1)乒乓球;(2)足球篮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鹅:2500x 18%=450(只)

鸭:2500x 30%=750(只);

鸡:2500x52%二1300(只)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1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利用教学挂图出示教材106页的主题图,这是六(1)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境。

2、让学生看图说说这些同学都喜欢那些体育项目,并引导学生经过调查用自己喜欢的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同学的人数。

3、展示学生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介绍给大家这是六(1)班同学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情况。

4、从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同学们最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但是可以直观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吗?

5、指出:要想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引出课题,板书:扇形统计图

在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出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利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不能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引出扇形统计图,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旧知识对比,尝试学习

出示教材第107页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图交流,并归纳概括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本环节,我采用了直观观察的方法对扇形统计图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在分析扇形统计图数据时,总结归纳,让学生来发现其特点和作用,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练习提高

学生在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后,出示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及108页习题2,使学生会利用扇形统计图处理解决问题,以同桌互问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况,力争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体会数学带给我们的人文性。

七、说教学反思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

首先,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导入新课时,我出示小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境图。让学生利用搜集的数据制作喜欢的统计图,即对旧知的复习,又发现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而引出扇形统计图,接着,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扇形统计图,说一说获得了什么信息?最后我让学生思考思考,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浓厚,积极性很高,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释放与应用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注重让学生与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2、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从生活中选择数学例题,会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 “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引导学生自己去闯”的尝试教学模式。要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去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静下心来思考,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练,提问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大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练习设计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节课效果会更好。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场景:六(1)班同学正在体育活动,他们做什么?你知道他们班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呢?

2、这是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表,从这个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

学生分组讨论。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总结:我们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让学生计算出最喜欢的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可用计算器计算)。

问:“刚才我们根据条形统计图给出的信息,计算出了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这样的信息你能从条形统计图直接看出吗?”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引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这个圆表示全班同学的人数,(教师分步出示各扇形)我们把代替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那么其中这样的2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20%,3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30%,教师指名几个项目,让学生看图说说最喜欢这些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问题:你们能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它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让学生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牛奶所含营养成分如下图所示,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多少克?

学生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订正。

说明:本题的扇形统计图各扇形代表的项目是用图例的方式标明,这和例题中的扇形统计图相同,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项目,如这里黄色表示水分,占100g牛奶的87%,红色表示蛋白质,占100g牛奶的3、3%。

三、课堂小结:

1、请同学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用。

2、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说喜爱的运动项目现场进行统计制成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4、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课件,直接由条形统计图生成扇形统计图。)说说2个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根据刚才的学习,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直观生成扇形统计图,使学生通过实际感受和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与例题的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牛奶各种营养的含量。

(3)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喝奶的好习惯。

这一

环节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

2、智慧闯关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请你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课后作业:请你当统计员:统计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的生活中,使课堂上的知识具有更深厚的意蕴。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4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扇形统计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扇形统计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认识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这一节课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的深化。本节内容和以后经历数据统计的过程,认识复式统计图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阶段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现代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能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会看图表、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断。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来源与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五、教法、学法: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致力与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探索交流,获取新知——拓展延伸三个环节获取新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社会更需要会学习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由现实生活的饮食引入:课前和学生进行谈话,说说你家里一天主要吃些什么,并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的教育,让学生知道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2、课件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并让学生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学生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后展示,学生评价。

3、引入新知。

让学生观察表格数据,要求算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后让学生思考: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由此引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扇形统计图。

(这一环节由生活中最平常

的饮食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引入新知,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的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扇形统计图有个初步的了解)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后与同学交流,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加以概括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并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对比。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且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即时练习。

在学生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后,课件呈现课后的“说一说”。让学生读一读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拓展延伸。

1、课件呈现课后的“试一试”。

(1)一年级与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的分配有哪些不同?

(2)根据统计图用计算器算出他们每天上课、自习、校内外活动、三餐及洗漱、睡眠的时间。

2、课件呈现本班同学某次测验的分数段,让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再次体会数学与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总结评价:

说说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这节课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既扩宽了学生收集数据的渠道,又凸显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材才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形成知识的生成点。

2、在前面的统计知识中,学生已经有了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懂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统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与总量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

扇形课件5篇


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是撰写教案课件,这需要教师自己花费时间去完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您正在寻找高质量的文章,建议您查看“扇形课件”,相信本文内容对您会有所帮助!

扇形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

2、在上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难点:

扇形知识的运用

教学用具:

纸圆片多个一张纸上画好一个圆、生活中的扇环、钟面模型等

学具:纸圆片、折叠扇、剪刀、生活中的扇环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准备工作检查

三、谈话导入: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察手中的图形,他们像什么?(像扇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扇形。(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四、探究新知:

1、认识弧: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

(1)A、B两点在什么位置?(圆上)

(2)师: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课件演示

(3)追问: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什么叫弧?(板书:弧: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

读作:弧AB

(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你是怎样画的?(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AB)

2、认识圆心角: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1)线段OA、OB是圆的什么?(半径)

半径OA、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角)

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什么叫圆心角?

(板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

(2)请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角。谁是圆心角?(∠AOB是圆心角)

(3)练习:教材76页1题

3、认识扇形:

(1)出示扇形,我们把这个图形叫扇形,那什么叫扇形?(交流)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板书;扇形)

(2)同学之间用手描一下自己手中的圆,互说哪一部分是扇形。

(3)二次用剪好的扇形,观察桌上你刚才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

(4)师演示: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扇形)为什么?

4、说一说:

(1)演示:活动的扇形。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在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扇形?

(如:扇子外形、贝壳外形、树叶外形等)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扇形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5、填一填:98页(略)要说依据

6、第三次用剪好的扇形: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1、(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板书:一条对称轴

2、发现在同一圆内,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五、练一练:

1、教材76页3题(略)

2、教材第76页第4题:找生活中的扇环,求扇环的面积

六、课堂总结:今日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扇形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xx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xx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xx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2.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

扇形课件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 、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

(1)圆代表( );

(2)扇形代表( );

(3)扇形的大小反映( );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中。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比一比。(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4、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身高/c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用( )统计图 B用( )统计图 C用( )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出示题目

3、练习一第6题。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扇形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9页,例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五第14题。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教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体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学情分析: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旧知识性的对比,自然形成新知识的生成点。学生在学习中,应该能体会到,各种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据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和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3、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一天内的作息时间安排情况的相关数据和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投影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能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统计出喜欢各项运动的情况吗?

2、选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喜欢的各项运动的人数。(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直接出

示条形统计图,如右

图。)板书课题统

计,小黑板出示学 习目标。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学生观察并讨论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 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2、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出示扇形 统计图,如右图。 讲述:这个统计图叫做扇形 统计图,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 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人数,其 它各部分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 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 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 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学生根据信息同桌互提问题,互答。

4、回顾知识生成,并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读出很多数学数学信息。)

5、多媒体投影出示做一做, 如下图。

(1)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 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 学信息?

(2)根据题意自主计算,选五 名学生分别板演五种营养成分各 多少克?

三、解决问题,展示提升

1、多媒体投影出示练习 二十五第13题,如下图。 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这三 道题。

2、完成后小组选题汇报。(小 组汇报时可让学生从板书汇报 和多媒体投影展示汇报中任选 一种方式进行展示和讲述。)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回扣目标谈话:通过这一 段时间的学习,结合本节课的 学习目标说一说你觉得你有哪 些收获?(让学生充分发表见 解)

2、根据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在 组内交流,教师可选择几个同 学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进行 展示。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 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 父母、对家庭的爱。

3、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 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教学后记: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基于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圆的知识。但是,学生对于扇形的知识尚属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从扇形的感性认识入手组织教学。

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紧扣学习目标学习本课内容。并把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分割成几部分来完成。

1、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中总数与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寻找直观的数学信息。

3、训练学生根据直观信息互问互答,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感性认识。

4、通过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

5、新知生成后,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13题),从而检测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我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我们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扇形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同一个圆中,根据圆心角的大小比较扇形的大小。

3、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观察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扇形的特征。

突破方法:

通过扇子引出扇形这个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并建立扇形的概念,并通过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认识扇形。

教学难点:

在同一圆里,比较扇形的大小。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拿出圆形折扇并打开,让学生观察。

谈话:你想到了什么图形?这样打开的扇子和圆的哪些知识能联系在一起? 学生交流。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扇形。(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认识扇形。

出示教材第88页例3的三幅图。

提问: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它们都是由圆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成的;它们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教师指出:上面各圆中的涂色部分都是扇形。

(2)认识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自学教材例3下面的一段话。

师生交流并明确:图中A、B两点之间的曲线是弧,它是圆的一部分。像图中∠1那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

讨论: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准备怎样比较扇形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操作:画大小相同的圆,在这个圆里画扇形,小组成员互相比较自己画的扇形的大小。

师生共同小结: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2.即时练习。

(1)完成教材第88页“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图形。

指名说说哪些是扇形及理由。

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8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指名口答。

(3)完成教材第8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判断三部分的大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提示:根据圆心角的大小,判断扇形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三”第11题。

教师出示钟面,学生操作、画图,并说说:分针从12起所经过的部分都可以看作什么图形?(扇形)

2.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提问:每个圆里的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可以看作什么图形?这些图形各占圆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扇形,知道了扇形是由圆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成的。顶点在圆心的角叫作圆心角。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语言扇教案实用十四篇


通过仔细分门别类,趣祝福为您整理了“语言扇教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它能给您带来些许有用的观点。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老师对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也是很熟悉的。教案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依据。

语言扇教案 篇1

一、看图谈话引题

1、播放课件小猴子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师一边让幼儿看图一边给他们口述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小猴子今天要给大家变魔术,它的魔法袋里装了好多好多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题;变魔术

二、引导学习

1、师让幼儿闭上眼睛,看看小猴子变得第一样东西是什么?(一根魔法棒)

2、师:这根魔法棒什么都不怕,有了它就可以变出更多的好东西,你们想不想看看?

3、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资源,给幼儿变一些物体,让他们用准确的数量词表示物体。

4、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魔法棒的厉害呢?请小朋友到白板前画出自己想画的物体,并说出他们的名称。

5、师:变了这么多东西,我们还是觉得不过瘾,干脆把小猴子的魔法袋也让我们摸摸吧。

6、师出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袋子,袋子里装满了好多好多物体,让幼儿自己摸东西,然后用“一()XX”的形式来描述。(师要帮助他们准确表达)

7、师:小猴子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都了不起,它想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都记住了?播放课件图片,让幼儿一起说一说(主要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三、小结

师:小猴子厉害不厉害?要想看更好的东西,你们好好表现,我还会来的,再见!(出示最后一张课件图片)

语言扇教案 篇2

8、出示11、12

老师:第二天,毛毛虫不敢再吃了,只吃了一片嫩绿的叶子。你怎么想的?(舒服)

老师:你能知道毛毛虫看起来多舒服吗?

9、出示13、14

老师:现在,毛毛虫变成什么样子了?(大大的、肥肥的、胖胖的)

教师:它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把自己包在里头,它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把茧咬破一个洞,钻了出来……

老师:它还会是原来的毛毛虫吗?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0、出示15

教师:啊!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呀?

老师:毛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4、 结合课件进行分段讲解,巩固对数字词的掌握

1老师:在故事里,小毛毛虫变成大毛毛虫时吃了什么?

(结合课件片段回顾,重点放在“星期六”)

2、 一名幼儿扮演毛毛虫,其他幼儿说出食物数量词

5、 师生讨论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完)

1、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蝴蝶是由什么变出来的呀?(教师帮助幼儿记录)

2、师幼变成蝴蝶飞出活动室。

附故事:

好饿的毛毛虫

月光下,一个小鸡蛋躺在叶子上。

星期天早晨,温暖的太阳升起了。“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

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二,它吃了两个梨。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小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

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一片嫩绿的叶子感到舒服多了。

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它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把自己包在里头。它在里面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它在茧上咬了个洞钻了出来

啊!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虽然说是语言活动,但是也包含了科学、数学、美术等领域的知识与内容,幼儿可以在学故事的同时也能了解他所感兴趣的一方面。利用白板教学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其中的聚光灯的运用也能避免幼儿分散注意力,幼儿也能通过触摸白板体验活动的趣味性,能够与教学课堂产生积极互动。活动一开始幼儿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便利用这点,对整个故事内容进行了清讲,幼儿能够听到的故事内容也是很多的,增强每位幼儿对学习与听故事的自信心;第二个环节是增加白板的素材,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可以看到的故事上;为了学习与巩固故事中的数量词,加深幼儿对词语的掌握,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微小的游戏环节,即一名幼儿来当小毛毛虫,吃下幼儿说正确的食物,增强师幼与幼幼间的互动与评价;最后幼儿在学习完故事后,师幼共同将毛毛虫的成长简图绘制出来,最后演变一回,使幼儿对故事的线索路线更加记忆犹新。

整个活动没有太多惊喜和起伏,但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蛋蝴蝶的成长过程。教学过程中,在与白板的互动中可能不能够顾及到绝大多数幼儿的参与,其次就是白板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状况,这些都是无法预知的。

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请各位领导与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语言扇教案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童话故事《小花籽找快乐》。选自山东省幼儿园教材《语言》第22页。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小花籽找快乐》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花籽”寻找快乐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故事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对话,使幼儿充分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懂得为大家服务才是真正的快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教材。

(一)知识点分析:本故事所含的知识内容是:太阳、小鸟、蜜蜂、青蛙、风及小花籽的本领。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他们对几种事物的功能还没有全面系统地认识,而本作品重点就是以小花籽找快乐为线索描写出几种事物的特点、作用,幼儿只有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才能更好的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懂得其中的道理。活动前带领幼儿到户外亲近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并在活动区里进行体现,让幼儿能够初步了解几种事物,进而掌握知识点,为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其中的道理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萌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教育幼儿爱护有益事物,渗透环保意识。

2.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丰富词汇:勤劳。

依据:一是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尤其考虑到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旨在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理解太阳、小鸟、蜜蜂等事物的美好“心灵”,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纲要》中提出语言学科主要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中几种事物的不同本领。

难点是引导幼儿理解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进而意识到真正的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而本作品就是在理解各种事物的本领的基础上,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所以说将它定为本活动的难点。

语言扇教案 篇4

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三种教育方法:一“顺”,二“引”,三“助”。

“顺”即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时间、场地等等,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和潜力都能得到真正发挥,为建构新知做铺垫。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和建构新的主题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借助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此解决重点难点。

“助”即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助”幼儿一臂之力,对幼儿进行点拔,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在此过程教师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并把教师的主题转换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点难点。

语言扇教案 篇5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字母并理解了字母的基本格式。

2,*两张大张,一个大信封。

四、活动流程及目标达成策略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谈论并鼓励孩子帮助小猫找到方法。

有一只小猫病了,只能整天躲在床上。它想:要是我的好朋友邦妮能来看我就好了。

可是,小兔子家离得挺远的,怎样才能让它知道自己生病了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提出问题,为下面的讲述作铺垫。

2、理解信的基本内容

这一环节通过请你猜猜小猫在信里对小兔说了些什么小猫信中画的三张画,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小猫的信的内容是用画来表示的,小猫信中画的三张画,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你看懂了哪张画你看懂了哪张画,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地说一说;小猫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小猫为什么哭小猫心里会想些什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解决重点,突破困难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让孩子读信,使孩子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得到了提炼。

3、围绕**内容进行讲述

小兔收到信后会怎么样做?自然,许多小动物关心小猫。

好朋友为小猫做什么?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小猫的脸是什么样的? 让他们看到了相互关心的乐趣,并为第四个环节”关心生病的小朋友”埋下了伏笔。

4、移情讲述。

主体升华,以孩子为主体,小猫得病后得到那么多朋友的关心和爱护,相信他很快就能**。如果我们身边的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在前面活动的经验基础上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设计亮点

1, 讲述在前,故事在后。

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教师通过读信的方式让孩子们用较连贯的语言把三幅图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个环节的巧妙之处在于,既让幼儿复习巩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时也让幼儿将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以小猫的口吻表达了出来,因为一封完整的信是由一小段文字组成的,所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2开放式教学情境:本活动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开放式情境。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恰当性非常重要,而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是相对单一和封闭的。开放性提问则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还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小猫为什么哭”及”小猫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合理想像。

3,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幼儿的需要为基础,能把语言讲述活动与早期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言扇教案 篇6

目标:

l、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2、培养幼儿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l、小熊拔牙挂图一套。

2、小熊手偶或玩具一件。

3、小熊头饰、医生帽子、医生的药箱及相应工具。

活动步骤:

l、欣赏故事表演:小熊拔牙。边放音乐,教师边表演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知道应如何保护牙齿。

2、提几个简单的问题: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小熊最爱吃什么?它为什么要拔牙?

3、帮助幼儿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如,什么时间刷牙,应该怎样刷?想吃甜食怎么办?什么时候吃?吃完应该怎么办?

4、与老师一起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5、指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一名幼儿扮演小熊,一名幼儿扮演医生,教师复述故事,幼儿进行表演。

6、引导幼儿进行迁移性讲述,除了爱护牙齿,还要爱护哪些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怎样爱护它们嫩?简单了解如何保护身体器官。(如眼睛看书的时候要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姿势要端正;不用硬的东西抠耳朵;比把东西塞进鼻孔里等。)

活动延伸:

l、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儿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2、《小熊拔牙》故事表演。

3、有关儿童安全、健康故事的分享。

附:故事《小熊拔牙》

熊妈妈去上班,小熊一个人在家里玩耍。临走前,妈妈对爱吃甜食的小熊说:“妈妈不在家,你要洗洗脸,刷刷牙,不自己拿饼干,不自己吃甜瓜……”。小熊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话。小熊洗了洗脸,理了理头发,就是不想刷牙,不刷就不刷吧。小熊想起家里甜甜的饼干,可是已经答应妈妈不吃它。找到一罐甜甜的蜂蜜,好象妈妈没说它,果酱呢,也可以尝一下。小熊拿出了盘子,盛一盘蜂蜜,盛一碗果酱,一口一口地吃干净。啊!好甜啊!甜到舌头根底儿,甜到牙齿根儿!咦?怎么变酸啦?哎呀呀!甜变酸,酸变疼。哎吆!哎吆!疼地小熊直叫唤!

兔大夫正好从这儿过,听见了小熊的叫喊声,连忙走进小熊的家。“小熊张开嘴,让我看一看!”“你这个牙齿真不好,得补一补,你这个牙齿也不行,得换一换!”兔大夫拿出针管打麻药,然后有拿出钳子,要把小熊的牙拔掉。“一 二 三!”小熊的牙齿太大,兔大夫用力往外拔。小熊疼得眼泪往外冒。

小熊的牙齿终于拔掉了,擦上点儿药。“你的牙齿还疼吗!”“不疼了!”“以后要好好保护你的牙齿,要不一个一个的都烂掉!”“怎么保护它们呢?”“不能吃那么多的甜食,不偷吃饼干,不偷吃蜂蜜,每天要把牙齿刷几遍,早一遍,晚一遍,里里外外都刷遍!”小熊不想让自己的牙齿都拔完,所以从那以后,他记住了妈妈和兔大夫的话,不吃那么多的甜食,天天坚持刷牙。小朋友你们的牙齿疼不疼?你想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吗?想想兔大夫的话吧!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教材。语言》——表演游戏《小熊拔牙》,有删改。

语言扇教案 篇7

大班散文诗《绿色的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您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绿色的梦》。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课:第一,教学活动与儿童;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活动准备;

五、说教学与学法;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到了大班后,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既能模仿语言又能创造性地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并且逐渐学会积累词汇,知道艺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不同,能够初步感受到散文诗语言所蕴含的美,愿意欣赏散文诗。

《绿色的梦》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儿童诗歌,诗歌中绿茵茵的草地,田田的荷叶等描绘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画面,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我根据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欣赏、体会诗歌优美意境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仿编,在舒适的气氛中促进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目标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目标:用生动有趣的画面感知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努力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诗歌句型创作诗歌

三。情感目标:欣赏和感受诗歌的美丽意境,体验诗歌语言之美。

三、说重点、难点

《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幼儿体会到诗歌的美,对诗歌产生兴趣才能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因此结合活动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设定为:

欣赏和感受诗歌的美丽意境,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

大班幼儿虽然能模仿并且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过的语言,但是利用已有诗歌句式整段创编诗歌对于刚到大班幼儿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尝试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诗歌句式创编诗歌”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在创编诗歌的过程中发展她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让活动有趣、参与性强、启发性强,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我做了如下准备:

(一)物质准备:

1、《绿色的梦》课件,利用多**课件丰富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和图像烘托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给幼儿以视觉冲击,引起幼儿兴趣。

2、钢琴曲《雪之梦》,利用轻**进一步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三。鸟、蓝天、山羊、草、蝴蝶、花等。这些准备贴近幼儿生活,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同时在儿童创编诗歌想不到具体事物的时候可以对幼儿起到提示的作用,引导幼儿运用发散思维,不只局限于诗歌的内容。

(二)经验准备:

1.上课前,我组织儿童户外活动,以了解自然界中与诗歌内容有关的事物,从而为活动中诗歌创作奠定知识基础。

2在中班学习后,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承过程,而是探求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多**课件教学法,激趣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1、多**课件教学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课件向幼儿展示绿色的世界,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同时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它的作用,给幼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知觉,使幼儿对大自然的优美景象更加了解和熟悉。

2、激趣法: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孩子本来是动态的,情绪易受周围事物的干扰,往往在需要配合的环节时不能自控,而教师运用情景引入,**轻**,配乐朗诵,激发他们安静、仔细的倾听,立刻进入到活动中。

三。提问:这是语言活动中常见的方法。运用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提问方法,加深儿童对散文口语的理解

小青蛙梦到了什么,他在等谁?瓢虫梦到了谁?这些问题不仅能启发孩子们的思维,也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总是以孩子为主体,调动每个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儿童利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口、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指导孩子们使用以下学习方法:

多感官参与法、讨论法、观察法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丰富的画面倾听诗歌朗诵感受作品中的意境,幼儿的视听感官都接受到了刺激,使学习活动活泼生动,幼儿学习的兴趣随之提高,同时幼儿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内容。

2、讨论法:让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幼儿通过讨论、思考、表达,有效理解诗歌内容,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法:在创编诗歌中,我出示鸟,蓝天等**,幼儿通过观察**,获得更加直观的信息,将**中的有关事物相联系,进行诗歌创编。

七、说教学程序

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 动画,引出话题,激发孩子的兴趣(2),欣赏诗歌,感受对内容的理解

(3)、观察图画,创编诗句 (四)延伸活动

(1) 创设情景,引出话题,激发孩子的兴趣(2)欣赏诗歌,感受和理解内容

(3) 根据诗歌内容的特点,诗歌创作(4)结合诗歌绘画创作、书籍制作

(1) 动画导入,引出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将**一个动画儿歌《梦之船》,在**中一个小孩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乘船在大海里遇到许多神奇的事物。在****后,问小朋友动画中**的是什么内容,并问小朋友“有没有做过梦?

”“梦过哪些神奇的事情?”“小动物会不会做梦?”“它们会梦见什么?

”从而引出梦的话题,激起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

(2) 欣赏诗歌,理解诗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为了引导孩子们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语言美,增加孩子们对诗歌意境的感受。我会通过***的形式,并配上优美的钢琴曲《雪之梦》朗诵诗歌,让各种生动优美的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读完这首诗后,就诗的内容提问

1 你听到了什么?

2诗中出现了什么小动物?

3 (它们都做了什么事?)

4 其中小兔子梦到了什么?

谁梦到了荷叶?他为什么会梦到荷叶?等问题。

通过提问,让幼儿在不断的回忆和交流讨论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及所听到的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接下来我会让幼儿跟我用舒缓柔美的语调有感情的再朗诵一遍诗歌,通过语调的变换让幼儿亲身体会诗歌的意境,然后根据课件内容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生动逼真的情景中感受和体会作品优美宁静的意境美,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观察**,创编诗句

在前一个环节中幼儿已经理解诗歌的内容,《指南》大班语言领域发展目标中又提出:“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因此,我安排了诗歌创作活动。

首先我让我会问幼儿“宁静的夜晚还有谁也会做梦,梦到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诗歌创编,为了解决创编的难题,我为幼儿准备了月亮、星星、小鸟,蓝天等**,先让孩子们把这些**粘贴在黑板上,组成一幅月夜图,引导幼儿观察**,将**中有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孩子在理解作品主题情感的基础上,结合**用比较恰当的词语、进行大胆想象、创编,我会及时记录下来创编的诗歌,幼儿在我的的引导下创编完毕后,我会鼓励他们离开我出示的**,用生活中其他事物进行创编,同时记录下幼儿的创编内容。让孩子们在小组面前读自己的作品,加深印象。这个环节解决了这个活动的难点,孩子们在初步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了创作诗歌。

(四)延伸活动

在这个环节里,我在活动区角里设置一个“我是小作家”的柜台,并为幼儿提供纸、彩笔,蜡笔等美工用品,让孩子们为自己仿编的诗句画插图,然后将诗句和图画装订成册,这样幼儿就拥有一本**并茂的散文诗集。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将制作好的图书摆放在出版社,供大家阅读欣赏,这样既能够让孩子们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说活动特色

1、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诗歌中的小兔子,青蛙,瓢虫,小溪流等素材都是孩子见过的,也是他们熟悉的,选用这个教材,使幼儿有话可说,有物可想,能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现代多**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多**课件形象直观,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幼儿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活动中我将诗歌《绿色的梦》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课件,音像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

3、注重情感基调的渲染。我用富有韵律和感情的的语调朗诵诗歌,并运优美的**渲染氛围,烘托诗歌的宁静恬淡的感情基调,让幼儿在欣赏散文诗的同时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给幼儿心灵以美的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我的课结束了,请批评指正我!谢谢!

语言扇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说出小猴帮助小熊和蛋宝宝 乘车的方法。

2.根据不同动物的特征合理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3.懂得动脑筋、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能获得快乐的道理。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说出小猴帮助小熊 和蛋宝宝乘车的方法。

活动难点:根据不同动物的特征合理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幼儿绘画小动物图片、出租车道具三个、小动物头饰,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乘坐出租车的经验,了解常见小动物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图片激趣,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出示出租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小朋友,你们坐过出租车吗?小猴有一辆神奇的出租车,你们猜猜,它哪里神奇了?

过渡: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猴和他神奇的出租车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观察、讲述小熊乘出租车的过程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都有谁?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故事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车》,故事里有小猴、有小熊、还有蛋宝宝。

过渡:小猴是怎么帮助大家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再来仔细的听听故事。

三、分段讲述故事,学说故事对话,感受聪明的小猴子想办法帮助小动物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情感。

1.讲述开始——高兴的拍起了手

提问:小猴遇到的第一个客人是谁?他是怎么对小熊说的?小猴对小熊发出了邀请,小猴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用开心、快乐的语气学学小熊吗

提问:送完小熊,小猴子遇到的第二个客人是谁?蛋宝宝遇到了什么事?

蛋宝宝这么伤心,小猴子是怎么对他说的?小猴子想了什么办法帮助蛋宝宝?蛋宝宝得到了小猴的帮助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看来,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能让我们感到很快乐。

3. 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提问:为什么小猴现在很有名气?

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猴子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给别人带去快乐。

四、结合课件,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1.出示幼儿前期绘制的大象、长颈鹿、小老鼠等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这是谁画的?他乘车的时候会对小猴说什么?

小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想帮助这么多小动物乘车,那我们一起来演演吧。

3. 幼儿自主选择动物形象分组自主表演故事。

表演前教师提要求,请小朋友自己分角色,请用合适的表情、适当的语气、好听的声音来表演。

结束语:小朋友们在台上像小演员一样,希望你们都像小猴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更多的人,给大家带来快乐。咱们把这个好听的故事给小伙伴们讲一讲吧。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能声情并茂的表演故事《小猴的出租车》

愿意在课后到表演区进行表演,并且尝试不同角色,用适当的语气、声音、表情模仿不同的小动物。

2.参加湖幼小镇“蔚蓝秀场”

在湖幼小镇的“蔚蓝秀场”中能自主选择道具、头饰,与小伙伴合

作布置演出舞台,并且大方的完整表演。

附故事:

小猴的出租车

小猴新买的出租车经过一番改造,终于上路了。“嘀嘀” 小猴看见小熊站在路边左右张望,便问:“小熊,请上我的车吧。小熊朝车厢里打量了一下,摇摇头说:“我长得胖, 肚子又大。你的座位太小,我还是等一辆‘胖胖车’吧!”

小猴说: “别急,包你满意!”说着,小猴一摁按钮,座位就自动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块地方。小熊坐上去,腿能伸直了,觉得舒服极了!它点了点头说:“我很满意!我很满意!”

送完小熊,小猴的车拐过一个路口。突然,它看到蛋宝宝在路边伤心地流泪。小猴关心地问:“蛋宝宝, 你为什么哭呀?”蛋宝宝边哭边说:“我迷路了。 ”小猴说:“我送你回家。”蛋宝宝一听,吓得直摇头: “我一 我怕-我怕从座位上滚下来。小猴说:“别担心, 包你满意。”说着,小猴一摁按钮,“嘭”的一声,一个圆垫子从座位里弹了出来,蛋宝宝坐在上面既舒服又安全, 高兴地拍起了手。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小猴的出租车。小朋友们,你们也想坐一坐吗?

语言扇教案 篇9

五、说教学程序

这项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包括社会领域和语言领域的内容。我采用师生讨论——**导入——游戏“打**”——学习儿歌——《好妈妈》歌曲结尾的教学流程,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达成教育目标。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小朋友,今天谁没有来啊?她为什么没有来呢?原来她生病在家休息呢!

”接着出示**机以打个**给她引出来课题。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简明的导语直接切入主题,出示的**机,旨在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二)**导入

设计这一各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并把“抓起积木当**:妈妈、妈妈,快点回家”这一语言重难点前置,通过相应动作表演来巩固理解儿歌内容。教育不能通过灌输,而要通过孩子自己的活动来进行。游戏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三)欣赏诗歌

将幼儿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诗歌语言简单,节奏明快,幼儿易懂易读,在诗歌欣赏2遍之后,采用师生问答的方法,加深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四)结束活动

以一首《好妈妈》作为活动的结尾,既和活动相呼应,又能再一次引发幼儿的兴趣,使孩子在快乐中结束活动。

语言扇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色彩”,丰富幼儿的想像。

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知道春雨绵绵是春天独有的景致,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

求异性和发散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伴随优美的音乐朗诵散文,培养幼儿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三)人格目标 通过让幼儿积极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寻找春雨的颜色,提高幼儿探索性、兴奋性和自主性。

(四)动作技能 通过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角色中的对话,并以抒情优美的动作进行情境表演,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动作技能和动作协调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及物质准备 利用三围空间布置春天景色,录音机、磁带、幼儿表演用的小鸟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运用电教手段,播放影片,启发幼儿说说春天的`景色,丰富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柳树、桃树、杏树、油菜地、蒲公英)

用词恰当,教师重点提示植物各自的色彩)学习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阳光、春天等各种自然条件,促进万物生长,形成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教师制作投影片,出示小鸟,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这里有几只鸟?它们是什么鸟?停在什么地方?这些小鸟在干什么?

2.师:原来小鸟都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知道是什么吗?(引出主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

(三)播放配乐散文,让幼儿欣赏。

1.师:你认为他们的话对不对?

2.欣赏最后一段,师:“那你们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了吗?”

3.再次一边欣赏配乐散文录音,一边出示投影片,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四)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刚才小鸟们的话,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请你们来做小鸟吧。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学会用鲜明的色彩画出美丽的春天。

科学: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雨的形成。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观察周围景色,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

六、环境中渗透 在音乐区设置各种小鸟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多让幼儿观察一些自然景色,多接触大自然。

语言扇教案 篇11

标题:"语言蔬菜教案"


语言学习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创新的语言学习教案——语言蔬菜教案。通过将蔬菜与语言学习相结合,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且有效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第一部分:引入蔬菜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对蔬菜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入蔬菜的特点。通过展示蔬菜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学生可以从视觉和触觉上感受到蔬菜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品尝一些蔬菜,让他们从味觉上了解蔬菜的特点。引入蔬菜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对蔬菜有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为后面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蔬菜分类游戏


在学生对蔬菜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有趣的蔬菜分类游戏。将课堂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些蔬菜。然后,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蔬菜按照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进行分类。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蔬菜的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能力。


第三部分:蔬菜对话表演


在学生对蔬菜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可以让他们分成小组进行蔬菜对话表演。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其他成员则分配不同的蔬菜角色。通过自编对话、扮演角色,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同时,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第四部分:蔬菜写作创作


在蔬菜对话表演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蔬菜写作创作。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蔬菜的文章,描述蔬菜的特点、营养价值以及自己与蔬菜之间的关系等。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语言蔬菜教案,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同时,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更加有趣、生动。希望这个教案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语言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热情。

语言扇教案 篇12

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中班语言活动《早上好》。4岁的孩子在**眼里还是个小不点,但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如果不能满足或依从他,他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不能如愿的愤怒:哭泣、耍赖、吵闹、生闷气,有时甚至迁怒于周围的人。

他们暴露出来的情绪常常使我们既高兴又担心。既希望他们能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又希望他们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愉快,也让周围的人因他而愉快。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早上好》。

接下来,我将从活动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这节课。

根据《指南》,语言活动目标是:幼儿应具有倾听与表达能力,有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

1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好心情和坏心情对周围人的影响。知道不同的情绪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2能通过蛋蛋狼的经历了解到人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三。愿意讲述蛋狼从坏到好的故事。知道要调节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表情,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你用友好的方式问候别人,别人也会用友好的方式问候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想想开心的事,心情会好一些。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前期已有问好经验,并基本知道主动打招呼!2.材料准备,教学读本,不同表情的**,幼儿读本人手一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通过自由阅读,理解阅读,创意阅读,并运用观察法、参与法,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联动的活动。

第一个环节是活动介绍,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的表情**,谈论不同的表情和情绪。

第二部分是自由阅读,观察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重点引导孩子观察**中人物的表情,特别是**前后表情的变化。

第三个环节是理解阅读,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内容。这个环节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老师打开第一页,让孩子们谈谈**中人物的心情。

第二步是带领孩子们阅读第2-6页,并引导他们认识到人类的情感将相互传递。第三步是引导孩子阅读第7-11页,了解不同情绪的影响。第四步: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

人的情绪会相互传递,一句简短的问候会让别人开心,也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好。第五步,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第四个环节是创意阅读,幼儿翻看幼儿读本,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并围绕“心情”的话题说说让心情变好的!

最后一个环节,请幼儿和幼儿做见面问好、握握手、点点头、抱一抱等动作,体验共同游戏和好心情带来的快乐 。

在本次活动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活动:在班上创设了“我的心情”栏,将幼儿的**贴在栏里,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心情取不同的表情脸谱贴在自己的**下面,便于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情绪变化。

总之,以上环节由浅入深,让孩子在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并知道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幼教之路上,我是刚起飞的雏鹰。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努力成长!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语言扇教案 篇13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小班的语言活动《挤在一起》。

一、说活动

这个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反映生活。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命力,符合小班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发展水平。故事《挤在一起》画面温馨、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简短,充满了浓郁的儿童情趣。

它讲述了小动物们在小床上的故事。许多小动物被挤在小床上,感到快乐和温暖。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模仿各种小动物独特的声音与形态,能更好的发挥想象力,理解故事的内容,使幼儿懂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对于初次离开家庭,刚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来讲,分享这样温馨的小故事,可以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开心、舒服和温暖,所以我组织了本次语言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感受作品中温馨快乐的情景,理解有了朋友就不会孤单害怕。

(二)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能大胆的说简单的对话。

(三)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语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快乐的情景,明白有朋友并不孤单害怕。丰富幼儿词汇:真暖和呀,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次活动的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课件***、挂图、音带《小夜曲》、故事读本每人一本

5,口语过程该语言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预备部分:走线**《小夜曲》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二)感知部分: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出话题。

(三)理解活部分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提问,让幼儿总体感受故事情节。

出示大挂图,请幼儿讲述。

教师为幼儿创设游戏情景,启发幼儿体验小动物们挤在一起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在**《小夜曲》中送书宝宝回家。

语言扇教案 篇14

一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螃蟹说:“你往后退,”,我就用霸道的语气说,激发幼儿,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2、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螃蟹和龙虾发生事情时,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

3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和假若设性的提问。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谦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回忆小学六年生活作文10篇

回忆小学六年生活作文 回忆小学六年作文 06-08

六年级班主任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六年级教学工作范本 六年级教学工作 06-16

2023多读书演讲稿(通用15篇)

读书演讲稿 06-16

有计划的学习(经典14篇)

计划学习 06-16

运动名言警句164句

运动名言警句 06-16

泰戈尔名言152句

泰戈尔名言 06-16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06-16

写小动物的作文4篇

小动物的作文 06-16

形容螺蛳粉好吃的文案(推荐42句)

形容螺蛳好吃的文案 06-16

下午好的暖心句子(热门43句)

下午句子 06-1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