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写作课件

本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与“注会课件”有关的资讯,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师在每一堂课上都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注会课件(篇1)

第一课 新社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热情的歌声歌唱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接受)

2、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钹”,学习演奏方法。(掌握、初步学会)

3、复习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

(掌握)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东北民歌风格及女声的音色特点。(接受)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新东北风》 (女声独唱)

2、学唱歌曲《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

3、民族打击乐器——钹的持法与演奏方法

4、复习巩固已学音符,休止符的名称与时值。(想想划划)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热情的歌声歌唱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

难点:

1、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

2、前三局开头两小节的演唱要准确,不混淆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学唱《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的曲调

巩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及连音线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1、小小牵牛花

2、夏

3、党是太阳我是花

4、鼓上的小米粒

5、井底的小青蛙

6、朗朗朗朗马来了

7、张大也把工人当 ……

三、发声练习

2/4 54 32 ┃1─‖

m

(哼鸣练习:要求放松,用上气息,连贯自然的演唱)

四、想想划划

1、复习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2、做几个鱼的头饰分别在鱼上写上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请几位同学戴上小猫的头饰按老师的指示钓到相应的鱼

3、做做

请学生独立完成P5(1)题

4、把时值相符的音符(休止符)用线连起来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五、学唱《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的曲调

1、学唱1—3句

出示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节奏

(1)说说里面有几个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分别是几拍

(2)请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来拍拍念念,指出他们的好坏

(3)齐拍

(4)要求按2/4拍的强弱规律来

(5)初听全曲想想这样的节奏在歌曲共出现几次

2、逐一分句听琴模唱

6 3 3 │5 3 3 │2 3 2 1 │6 ― ‖

6 2 2 │1 2 2 │5 3 2 1 │2 ― ‖

1 3 3 │5 3 3 │2 3 2 1 │3 ― ‖

3、 学唱第4句

X X X│X X X │

2 2 3│ 5 6 5│

①按节奏跟读

②让生初步认识切分节奏

③填词按节奏读

④填曲唱

4、比比

6 .5 32 │ 1 . 2│

6 .5 32 │ 1 ―│

①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认认附点

4、跟琴试着视唱全曲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

X ― 二分音符 二拍

X 四分音符 一拍

X 八分音符 半拍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O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生练习

1 2 3 4 ┃5─┃ 54 32 ┃1─‖

公鸡 怎样 叫 O

(按上节课的要求准确、有气息、自然地歌唱)

三、认识钹及它的演奏姿势

1、 出示实物介绍外部特征:钹,铜制,圆形,中间凸起成碗状,中间有一孔,穿上一块红绸布便于抓拿,两片成一副。

2、 钹的音色及使用场合

钹,音色明亮,常用于合奏及表现喜庆热闹的场面。

3、 学习演奏方法

①演奏时双手各持一片,抓住绸子,两片相击发音。力不能过猛,两片稍叉开。

②师示范演奏

③请个别学生上来示范

4、 拍拍敲敲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钹)

X 0│ X 0│X 0 │XX X ‖(碰铃)

步骤:1、师逐一将节奏拍出,生默背

2、请个别能力好的学生试拍,其他学生听辩对错

3、齐拍

4、出示节奏,让学生分析三条节奏分别有什么组成

5、分组,分声部练习

6、试着用上钹和碰铃让学生分声部演奏

7、放录音《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为学生的演奏伴奏

四、继续学唱歌曲《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

1、复听全曲,感受气氛 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习曲谱

①试者跟琴轻唱

②分组分句唱

③能正确自信地视唱

3、 唱歌曲

①试着跟琴轻唱

②逐句对歌曲情绪进行分析

此歌要带着欢快、活泼的歌声来演唱,演唱是速度稍快、音量中等,最后一句可处理成稍强

③有感情的齐唱

④试着用已学过的前三条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钹)

X 0│ X 0│X 0 │XX X ‖(碰铃)

第三课时

内容:复习巩固歌曲

欣赏《新东北风》

继续拍拍敲敲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新东北风》

(一)理解歌词

① 出示挂图

问题:说说从服装上、舞蹈上看出是哪个地方?表达一种怎样的气氛?

② 揭题

③看图,师朗诵

④出示歌词生齐读`

(二)初听全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

表达了怎样一种场面?

了解:乐曲的风格奔放,有一种北方人独有的特点热情奔放粗犷,不同于南方人的细腻

(三)复听

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表达了人们一种怎样的心情?

歌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四)再复听

这是哪一种人声演唱的?

演唱的声音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女高音特点音色明亮、柔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五)再次复听

教师为歌曲编配几个动作(秧歌步及甩手绢)随着教师学生边听边表演

三、巩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齐唱

2、个别检查,并纠正错误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学过的打击乐曲钹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①师示范

②师生共同演奏

③请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来演奏

④大面积的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来感受音乐亲自动手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新东北风》

(女声独唱) 东北民歌

女高音:音色明亮、柔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注会课件(篇2)

1.在语境中,认识“呱、纹、圈、返”等生字,学写“影、倒、游”三个生字。

2.在画一画、读一读、玩一玩小青蛙的话中,发现语气词的特点,并初步进行迁移运用。

3.圈圈、做做青蛙妈妈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圈圈、画画波纹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回声的动作路径。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轻声词,老师特地把轻声词缩小了,读的时候可得又轻又短哦!

自由练读,指名读

正音:倒影,齐读,指名读

谁有发现?【显红:大月亮】,你发现大月亮了!谁来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儿呢?

这么美的大月亮谁来读?指名读1,齐读

这么美的景色赶紧把它背下来吧!

2.这么美的地方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揭题,读题

1.赶紧再去读读课文吧!

2.读完交流,这个故事有趣在哪儿?

3.哦,原来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读2、3自然段,拿起笔来画一画小青蛙说的话,用上横线。

【教师巡逻时,随机用iPad拍下学生划线的句子。然后,切换到大屏幕上,进行校对交流。这个环节,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进交流。】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出示字卡:呱】这是青蛙的叫声,谁来叫一叫?

这是一个口字旁的字,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显红:哪吧哩】说发现:语气词、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轻声的

指名读句子:语气词不仅要念得轻,不同的语气词还要念出不同的语气。

自由练读,指名分句读,小结:多有趣的语气词呀,让我们说话更有意思!

【出示】这里还有一句话,你能给它加上语气词吗?

“你是谁?你在哪儿?”

师生合作读:现在我就是这只小青蛙,你们就是躲在桥洞里的那只看不见小青蛙!

玩回声:谁在学我说话呢?明明是你在学我说话呀!你怎么这样啊?你真不讲道理哦!

前后桌练习,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赶紧去问问妈妈,【出示】

妈妈笑着说:“孩子,你跟我来!”

小青蛙心里想:“”

语气词:呀吧呢啊哩

练习说话

6.【出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一圈圈波纹。

读句子,认识纹

积累:指纹、掌纹、皱纹

理解一圈圈波纹(生画),看,波纹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边是个大口框

圈出动词

看谁记得快

选择动词填一填

圈出青蛙妈妈的动作词

小青蛙,呱呱呱,

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说话,谁学理?

宝贝连忙问妈妈,

蛙妈妈,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纹碰岸荡回来,

原来这是回声啊!

写字法宝: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笔在一条竖线上

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离

范写:影

倒游:左中右结构

倒:左右一样高,魔法圈告诉我们中间部分短

游:左低右高三点水在一条弧线上

儿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

【师巡逻,随机各拍下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各一张。随后切换到大屏幕,让学生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1)字写正确,奖一颗星。

(2)写对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奖一颗星。

(3)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注会课件(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注会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熟练朗读文言文,把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并进而读通文句;

2、感受物外之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重点:准确朗读,读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难点:背诵课文,读懂文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简介之:

1、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

三、一生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

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童稚 藐小 拟 强 唳 怡 砾 壑 庞

四、齐读课文,教师指出注意点(句读、字音等)。

五、学生自读课文五分钟,要求读通课文。

六、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1、请简要描述这张插图的内容。

2、画中的少年是谁?画中的白鹤是真的吗?这些白鹤实际上是什么?

3、蚊子为什么会变成白鹤? 4、“飞蚊成鹤”,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我”的什么特点?

5、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我”这样做的好处?

6、“我”为什么能获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备什么条件)?

7、文中除了“飞蚊成鹤”之处,还写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

8、为什么“我”“呀然一惊”?文中的庞然大物指什么?

9、“我”为什么要打癞蛤蟆并“驱之别院”?

七、师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问题,了解全文大意。

八、集体朗读课文,请一学生简述故事内容。

九、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译全文;

2、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注会课件(篇5)

【设计意图】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通过同学们给她的鼓励的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整篇课文教学我从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变化”为突破口,以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展开教学。同时,紧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进行言语与思维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子在后来的日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英子的故事。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⑴课文中写了几次掌声,把带有“掌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⑵圈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⑴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齐读这句。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

⑵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

出示: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读句子。

②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③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

④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⑶出示: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句子。这第二次的掌声里又包含了什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谈英子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同学们的掌声的作用,从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与关爱使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和生活、命运发生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三、讨论、畅谈、提升

1、两次掌声后,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2、从两次掌声后,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用欢快的语气来读这两段,来感受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3、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给别人掌声?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些掌声就是人和人之间送出的“爱”。(出示:爱是什么?爱是碰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候;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爱是……)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畅谈。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畅谈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将课文教育主题上升。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

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

1、交流搜集到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2、关心媒体报道,小组合作确立关爱、帮助的对象。制定出帮扶计划,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帮扶过程和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29、掌声

第一次:鼓励、信任……

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二次:鼓励、赞扬……

注会课件(篇6)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弱,落实识字、写字,才能为阅读打下基础,孩子已初步具备了拼拼音识字的能力,但识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师在引导孩子识记时,要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用“渐渐”说话

通过朗读,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乌鸦的聪明能干,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1.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背诵课文。

2.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能用“渐渐”说句子。

1.教师自制的生词卡片;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乌鸦喝水的图片;

4.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1.这节课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乌鸦,你为什么要喝水?你怎么找水喝的?最后你喝到水了吗?)

2.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认读生字词。(出示生词卡片)口渴喝着水瓶子到处石子渐渐办法许多找水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是怎么记住并区分它们呢?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他生评议。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乌鸦为什么要找谁喝?他是怎么找水喝的?最后它喝着水了吗?

2、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你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句)

(2)乌鸦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吗?

(3)你从哪里知道它特别渴?(到处找水喝)请你想象一下,乌鸦会飞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找的地方多不多呀?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乌鸦确实很渴,就像我们平时口渴了一样,是一种什么感觉?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句

(1)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终于找到水了。此时乌鸦的心情又怎样?让学生扮演小乌鸦,老师采访各位小乌鸦,谈谈此时的心情。

(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划出来。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4)老师再次采访小乌鸦们喝不着水时心情又如何?(体会乌鸦着急、无可奈何、难过的心情。)

(5)乌鸦虽然很着急,但是它仍然在积极地想办法。快来读读最后的这句话吧!怎么办呢?

(三)指导朗读: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乌鸦,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是呀,多着急啊,快来看看小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出示第三段)

(2)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把乌鸦的办法用波浪线画出来。

(3)比较句子:(出示课件)乌鸦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这句跟书上的一样吗?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4)分组实验:那一个一个是怎样放呢?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点水)和小石子,往里面一个一个地放吧。注意边放边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

(6)比较句子,用“渐渐” 造句。

课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瓶子里的水很快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哪一句好,为什么?

你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_____热起来了。

____渐渐__________。

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著;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7)指导朗读第三段。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啊?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

4、学习第二段。

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它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来?

1、师:是呀,这只小乌鸦多么善于观察、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啊!让我们大家像小乌鸦一样,积极动脑,想办法背会这篇课文。

2、提示方法:

(1)想想乌鸦先遇到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2)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4、检查背诵情况,师生评议。教学活动4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2、多好的办法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及时点拨、评议方法的合理性。)同学们像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

3、在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交流,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品质。)

注会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的特点。(出示图,板书:狼、鹿)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让我们借助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检查读书情况,个别学生分段读。

三、紧扣词句,研读课文

1、(出示图)同学们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这图画,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3、出示: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4、从你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十分喜欢这座美丽的森林。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示图)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齐读。看到这枯黄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5、生活在其中的可爱的鹿呢?它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老师发现课文中有3个数字是描述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数量的,你们找到了吗?(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分组学习,找到原因。

6、分组学习,交流反馈。

7、我们看看课文中分析的和大家的意见一不一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为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边读边想:为什么凶恶的狼变成了功臣,而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怎样读?

四、提升感受,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自然界就如同一架天平(师画天 平),必须保持平衡,才能使各种生命得到合理的发展。今天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19 狼 和 鹿 三千 十万 八千

功臣 祸首

狼 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词语:

生机勃勃 葱绿 枯黄

美丽 活泼 饥饿 疾病

贪婪 凶残

(1) 指名读、正音 齐读

(2) 学生思考:这三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试用这几个词简单概括课文内容。

过渡: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森林和鹿群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先默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设计意图:从描写森林、鹿群、狼的词语入手,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指导,可以很好地落实写字教学目标。同时,引领学生用相关词语概括课文内容,既是语言文字训练,又确立了研读方向,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一举两得。】

二、精读课文,走进文本。

1、引导学生先看看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变化。(指名读)

(1)多媒体映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凯巴伯森林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2) 多媒体映示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景象的图,让学生说说感受。

(3)指导朗读:这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两句分别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齐读)

过渡:当读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有了一个什么疑问?(指名说 如:为什么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读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说一说(可是,吃光了。)。

2、引导学生感受鹿群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群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1)出示板书:____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_____。让学生说说,狼被捕杀后,森林里的鹿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数字上的变化,感受鹿群生活状况的变化。

(3)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这时你心中又有了什么疑问?(在狼被捕杀前后,为什么凯巴伯森林和鹿群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3、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读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紧接着,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2)找出文中数据,体会鹿群和狼群的变化之大。

4、讨论: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指名说:但鹿群的后面,的暗算。)

过渡: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

5、多媒体映示:

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齐读这两句话。

(2)说一说:谁是功臣?为什么称狼为功臣?谁是祸首?为什么称鹿为祸首呢?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3)、理解引号的作用:狼真的是功臣吗?狼吃掉鹿只是出于它的本能,所以算不上鹿和森林的功臣。鹿想这样吗?是谁让鹿去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

6、说一说:读到这儿,相信同学们对狼、鹿、森林、人类,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现在,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指名说)

【设 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由文悟理的关键。这一过程的设计,围绕一个故事: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紧扣三组对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文 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以及观看多媒体再现的森林变化前后图景,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 联系,从而领悟到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由,进而悟出文章蕴含的道理,可谓水到渠成。同时,_______的鹿在林间 ________。的填空,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又是很好的说话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说写训练,揭示主题。

1、现在凯巴伯森林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想在森林入口处设置一个警示标语,你认为应该在上面写些什么?(学生写 写后指名说 师生评议)

2、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狼多了,鹿少了好不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保护生态平衡)

【设 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刚起步,阅读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适当进行一些写话训练。这里在学生学习前文的基础上,以设立警示牌的形式让学生说写学习本课的收 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说写效果。另外,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主题。】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规律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的人还有很多。多媒体映示:

马里温岛的猫灾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

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

人们喷洒化学药剂,连续xx年翻耕土地也不能将它除净。

西班牙的螃蟹灾

1976年,西班牙从美国引进5万只蟹苗,放养在一条河的三角洲。几年,繁殖到几亿只,而当地每年最多只能捕400万只,供人食用。稻田里的水顺着密密麻麻的蟹洞漏干;螃蟹吃掉水中

的鱼虾、水草、浮游生物、稻苗,鱼绝了,鸟没有吃的,也不在这里停留了,给当地造成了一次螃蟹灾。

(1)师讲述这三个故事,并引导学生补充有关事例。

(2)读了这些故事,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当地政府也决定让凯巴伯森林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的美丽,你认为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教师和学生补充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实例,是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升华主题。】

五、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收集有关生态平衡或失衡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

3、设计一条保护生态平衡的宣传的标语。

【设计意图: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出示作业,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参与探究的空间。作业内容也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描写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描写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05-24

60米跑加油稿热门

60加油稿 05-24

小寒作文

小寒作文 05-24

奔波的句子通用

辛苦奔波的句子 在外奔波的男人的句子 05-24

对老公一家失望透顶的句子(分享94句)

对婆家失望的句子 对婆家失望心酸的语句 05-24

大班安全教案《水好玩也很危险》

大班安全教案好玩危险 05-24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汇报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汇报 05-24

保重身体句子51句

保重身体句子 05-24

财务总结的开头10-40段

大班安全教案好玩危险 05-24

重阳节户外活动策划方案800字

重阳节策划方案 05-24

[精品]神奇之旅的作文7篇

神奇之旅的作文 04-03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