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范文大全#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关于“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我们整理出了以下的相关知识点,分享是一种美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文档书写的精髓是相辅相成的功利性和思想性也不可忽视,范文的作用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范文构思是写作的灵感源泉。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1

篇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被动的状态,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体现。为认真落实新课改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我校决定在以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本学期开始在四年级以上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具体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索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愿望。

2激活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愿意相互合作,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造力和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德。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两类。

1、**性的小课题研究。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的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怀疑和探索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四、基本要求:

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要注意研究内容与原有知识、能力、经验的关系。

2研究性学习是完成小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3、要面向全体学生。三年级以上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4、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成。

5学校每门学科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原则上三年段以上班主任为课题指导教师,其他教师也要参与至少一个课题的研究,可以一个教师指导数个课题小组,也可以数个教师指导一个课题小组。

五、实施步骤

内容要点时间安排

教师学习,改变观念,学校制定计划

学生动员,布置选题准备第2、3周

第4、5周

学生,班级初步主题选择,课程的第六周

报送课题,课题初步筛选,合并相近题目,确定供选课题。第7周

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选出组长。课题组成员共同设计方案。教师成立相应的课题指导小组。第8周

课题小组独立实施,教师监控、指导第9~17周

初步成果: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第18周

结果显示,同行评议、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第19、20周

六、实施环节说明:

1动员学生初步选题,自选后填写统一设计表。

2、审题和筛选。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审议,相近的进行合并,淘汰不合理或不具备条件完成的课题。

3、学生课题研究小组的组成。学生可以自由协商组成研究小组,并根据自己的课题选出组长。对于少数未完成组合的学生,教师应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建议,帮助学生分组。

小组组建后,由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设计研究或调查方案,并填写统一的“开题报告暨研究计划表”。

4、实施过程监控

①加强管理。要求学生在每次活动前认真填写活动计划表,或书面报送指导教师,每次活动后,及时填写并上交活动情况汇报表。

②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研究的主体。讲师只是适度参与,负责监督、帮助和指导整个过程。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方法指导、要随时跟踪检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调整研究计划,纠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偏差。

③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组织学生外出调查的活动,要报学校领导批准,确保学生的安全。

5、成果表现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小**、小创作、小发明、经营业绩、研讨会、展示专栏、墙报等。

6、其他说明

① 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将逐一探索解决。②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课程。只有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逐步提高。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性”、“创造性”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从学习内容来看,研究性学习主张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从学习理念来看,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程应遵循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要改变学习方式,更要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该充满强烈的人文精神,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教师的个性健全发展,是推进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但是其基本目标是在于对学生的培养上,具体目标如下:

(1)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数据收集能力、数据分析和结论能力

以及表达想法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思路和成果。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所有3-6年级学生。

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政治教育办公室等组成。负责整体规划,全面部署。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实施要点实施者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召开动员会,明确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题领导小组第2周

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由组成研究小组,选出组长。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计划。教师成立相应的课题指道小组课题指导组、课题小组第3周

实施阶段

课题组确定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案;指导小组参与了研究计划的制定。

课题指导组、课题小组

第5至17周

第一阶段

(1) 课题组开展了资料查阅、社会调查、实验、走访、访谈等活动,并对活动进行了记录。

(2) 指导小组参与了研究进程并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第二阶段:

根据集体意见,课题组不断改进和完善方法和手段,继续开展研究。

第二阶段

(1) 研究小组写了研究报告。

(2) 评估小组对每各研究课题进行了最终评估。

总结阶段1,指导小组总结研究课题。

2撰写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指导组第18、19周

五、实施过程管理

1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研究的主体。讲师只是适度参与,并负责帮助和指导整个过程。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方法指导,随时跟踪检查研究进展,指导学生及时调整研究计划。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组织学生外出调查的活动,要报学校领导批准,确保学生的安全。

3、成果汇报(: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小**、小创作、小发明、经营业绩、研讨会、展示专栏、墙报等。

第二部分: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安排表

篇三:研究性学习计划

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温泉镇社生小学

20xx.9

社生小学研究性学习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想,贯彻落实市教研室关于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

(1) 师是教师指导: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指导不能只注重活动形式而忽视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注重书面计划的完成,忽视过程数据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出水面,缺乏深度。

(1)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导师应对学生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一些想法和解决方案。

(3) 讲师应明确具体任务:如何在**中选择主题和发现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

指导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计划的内容,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可以从**找到这些资料?

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社会整理和分析数据,指导记录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指导选择成果的表现形式,包括文本:课题研究**;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产品、网页、广告;对选择成就形式的原则和方法提供指导。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活动日记等。(4)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1.细化管理制度

(1) 制订实施方案: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 成立年级研究小组,确定年级负责人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班级。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 建立课堂听课制度,将课程纳入六项认真考核考核。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随机检查,并努力防止课程的随机占用。

(4)提倡集体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向全校开放,及时总结、评价、记录活动。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5)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研究小组成员每月举行一次活动,交流研究进展。通过课题研究,努力引导和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体验和经历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学期我校本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与兴趣爱好,立足校本,开发乡土教育资源,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以下活动参考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野菜飘香

适用年级

五、六年级

作者姓名刘吉新

单位温泉镇社生小学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2

一、研究课题: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主题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决定研究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活动开展的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并感受到探究与合作的快乐。

四、研究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2、各自固有的特点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

五、研究实施设计:

1、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

2、按计划进行合理分工

3、查阅资料

4、对比资料,做出分析

5、结题,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3

一、发动准备阶段(20xx.9.1—9.20):教务处负责

各教研组在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选修课开设情况完成课题名称上报工作(指导老师不局限于高二年级任课教师,高一老师也可以参加)。

二、选题、汇总确认评审阶段(20xx.9.21—11.19):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汇总上报推荐课题并分发到班主任处(开班长会议),由班主任组织全体学生选题(每人独立完成一个课题,课题指导老师尽可能选本班级任课老师,可以自选课题与指导老师),完成班级汇总表交教务处。教务处在确认、评审后印发《20xx-20xx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三、实施阶段(20xx.11.20---20xx.4.8):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

各班按《20xx-20xx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实施与学科教学拓展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一人一课题)。

四、结题成果汇总阶段(20xx.4.10—5.10):班主任负责

班主任汇总结题成果(学生每人独立完成一篇课题论文,成绩由学生找指导老师审定)

五、学生成绩评定阶段(20xx.5.12-6.10):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完成同学给予学分。

六、学年课程实施情况总结、优秀课题研究论文评选(20xx.6.12-6.30):教务处负责

请各位同学按照以上计划及时完成个人课题成果经指导老师审定后送班主任老师处!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4

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智慧。通过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探索未来。为此,我制定了一份详细、具体且生动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计划”,以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提升我的历史视野和分析能力。

第一阶段:背景知识的积累(两个月)

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石,必须首先熟悉并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脉络和背景。在这个阶段,我将重点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概况,包括帝国时代、封建时代、近代史等。同时,我还将着重研究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包括中国、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通过阅读相关的著作、研究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我将逐步全面了解历史的背景信息。

第二阶段:重点事件的深入研究(三个月)

在掌握了历史的整体脉络后,我将选择几个与我最感兴趣或者最需要了解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每个事件,我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收集尽可能全面和多样化的信息,探究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例如,对于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我将研究该战场上的关键战役、参战国家的战略布局以及战争对东亚地区的重大影响。通过这样的系统研究,我将从事件中提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阶段: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两个月)

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我将逐渐确定自己较为感兴趣和擅长的历史研究领域。在这个阶段,我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扩大学科广度。通过与导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学术交流,我将积极参与到针对特定历史事件或主题的专题研究中。例如,我可以选择深入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以了解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这个阶段,我还准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学界专家交流心得,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阶段:独立研究与成果展示(三个月)

在历史研究的最后阶段,我将以独立研究的形式展开一项具体的课题研究,并通过论文、报告、展览等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这个阶段,我将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深入挖掘和理解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主题,并形成独立而有价值的观点。同时,我还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数字化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来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通过这份详细、具体且生动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计划”,我相信我将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历史,提升我的历史研究能力。通过这个过程,我将不仅仅了解历史的故事,更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以及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我相信,这个学习计划将成为我历史研究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助我更上一层楼。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5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1、学校课程改革办公室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协调课改办: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划与管理;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负责为组织成果展示提供资源保障;组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协调与校外有关方面的联系。

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刻务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教师调配、学校教学资源的组织、学分登录,负责对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政教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负责对班主任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总务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

3、教师职责

(1)班主任职责:

对全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负责。协助课改办进行培训,负责各个实践环节组织协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档和评价材料整理归档,组织班内展示与评价。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各科任课教师兼任。任务是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同学一起研讨提出课题、选定课题、指导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指导课题实施方案、记录整理材料、指导结题报告和参加结题答辩等。每学期指导任课班级的研究小组不少于2组,指导总数不超过6组。每位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在学期结束时要写出工作总结,其指导情况和成果将作为学期的考核依据之一。教师不得随意拒绝担任课题组的导师,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充当,必须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原因。教师一旦成为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原始记录。学校将组织班级研究性学习课程情况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评优和职称评聘及绩效工资评定条件之一。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安排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共15个学分。

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符合规定的要求,完成一个课题可获得5个学分;每个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中必须参加三个课题的研究,才可获得15个学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研究前的知识准备

学生要接受学校提供的培训,自主学习并掌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

(2)课题的选择和课题组的形成

课题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客观条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二是各备课组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在我校,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允许但不提倡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任课教师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实行分工合作制,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课题组的形成和课题的选择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协调,通过沟通和合并,将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组成课题组。

(3)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B、课题的意义分析、预设的结果;

C、分析自己小组的研究能力、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课题论证主要是学生自主论证,对于那些范围过大、没有具备研究条件或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加以劝阻。如果学生坚持,准予立项。

课题论证要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

(4)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课题经过论证,要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器材,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分工,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个人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条件、进程、方法设计、预期的贡献等。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A、课题组开题报告B、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C、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计划

2、实践体验阶段

(1)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3)实验

为了验证某种关系,为了获取某种数据,学生要进行各种实验。学生要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实验操作,并有完整、准确的实验记录。

学校也将为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

(4)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

这是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料,下一步便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形成课题成果。这将是组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切磋的过程。

(5)设计或初步制作

这是就项目(活动)设计型研究性学习而言的。对于活动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对于项目设计型研究性学习,也要获取全面的数据、确定需要购买器材,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经历的一些故事以及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心得和体会等。

3、表达和交流阶段

(1)研究成果的表达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更多的是多种表达形式的结合。

文字表达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有一些课题组也可能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写不出研究论文,但必须有结题报告。文字表达还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各成员的个人总结。

盔行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组,要完成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某一活动方案设计,还应包括为何这样设计的说明等等。

口头形式的表达包括报告会、辩论会和研讨会等。

实物形式的表达指完成科技作品的设计和制作等。

(2)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如下几种交流的形式:

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组织班级内部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组织全校性交流。学校提供展台,先进课题组要对展示的东西进行陈述;陈述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

展示和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和课改办要对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终结评价,并对研究者个人进行学分认定和学分登记,还要对表现突出的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表彰。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方案一个;课题组的自评材料;每个学生交一份个人研究小酷;各人的自评材料。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系统评价

1、评价的过程

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应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应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内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酷题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法

采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并呈交个人研究工作的所有文本材料和电子稿(包括:课题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一份、课题组的自评材料、个人研究小酷、个人自评材料等)。

学生小组展开互评,依据参与课题研究中的贡献评出每个学生的分数等级。

班主任老师负责,与指导教师一起,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将开题论证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根据学校规定的不同权重,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班主任老师学年末对本班学生课题研究进行评价总结。

3、评价的内容

(1)指导教师的评价要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或者说基于过程的表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但不能琐碎、过于具体、过于复杂。

指导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课题开题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阶段的科学性指导与激励性帮助,课题结题阶段的评价性分析与建议性指导。字数不必太多,点到就行;内容不可太空,要言之有物。

(2)学生个人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酷;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酷。

(3)课题组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报告并交电子文本;归类收集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或调查记录;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展示、交流至少要用PowerPoint,或网页演示,或其他辅助手段。

六、研究性学习各阶段教师任务分解

高一备课组长:

各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写出每个课题说明,包括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要求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与选择。此项工作务必在3月20日前完成,将课题说明的电子稿汇总至课改办。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6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保证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五到位:课程落实到位,教师指导到位,学生组织到位,活动实施到位,过程管理到位。特拟定本实施方案,以规范教师的指导行为和学生的研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筛选信息和有效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元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道德;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加强学科间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面,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树立了终身求学的学习观念。通过过程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与观察学生,营造了和谐的学习与交流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在活动过程中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培养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原则: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因此具有开放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小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10人以下的课题小组为主要的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研究为主。教师主要起组织、关心、指导和评价的作用,重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高一年级:以培养学习“问题意识”为核心,以学科内知识为载体,组织问题的背景材料研究与学习。年级以主题讲座、组织参观、专家访问、现象观察、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文献资料收集等开放性的主体体验实践,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思考与分析社会、生产、生活现状,发掘问题,提出问题。体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注重学科内综合为主。

高二年级:以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为核心,以“课题式研究”为载体,使学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自主设计与进行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确定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背景综述与研究,寻找解决的最佳方案与途径,选择研究成果的合适表述方式等。使学生了解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了解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科技文化的综合,注重以文理课程综合为主。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7

导言:

历史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它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经验。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文化、传统、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变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为了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提高历史研究能力,我制定了一份详细、具体且生动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 提升历史常识水平: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杂志和报纸等相关资料,了解历史发展的大致轨迹、重要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历史研究能力: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不同历史观点的产生和演变;

3. 拓展历史视野: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和相关展览,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习计划

1. 阅读计划:

每周至少阅读一本历史著作,包括通俗读物和学术著作,进行笔记和总结。我计划从近代史开始,逐渐向前延伸,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

2. 研究项目: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主题,进行研究。例如,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十分关注,我计划深入研究宋代的科技与文化繁荣,包括宋代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以及宋代的绘画、诗词和戏曲等艺术表现形式。

3. 参观安排:

每个月至少参观一次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或相关展览。通过实地考察,我将亲身感受历史的沉淀和积淀,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体验。我计划首先参观国内的博物馆和遗址,然后逐步扩展到国际范围。

4. 讨论小组:

组建一个历史研究小组,每月举行一次讨论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收获,并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我相信可以提升自己的历史研究水平。

三、预期结果

1. 提高历史知识水平:通过阅读大量历史书籍和资料,我将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独立的研究项目,我将学会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整合不同资源和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参观,我将培养自己对历史的持久兴趣和热爱,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4. 启发对未来的思考:通过研究历史,我将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想象。

历史研究性学习计划将为我打开历史的大门,带我走进过去的世界。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我相信可以提高历史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现实,启迪未来的发展。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期待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始终保持激情,成为一个热爱历史、具有独特见解的历史研究者。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乐趣,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课程设置。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周安排3个课时,本学期共58课时。

四、研究性课题:

采用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有:

序号课题名称指导老师

1广告与文化陆巧娣、张同江

施孝丹、袁莉娜

吴燕玉

2按揭贷款问题王斌、金立亚

顾海燕、吴芬

唐儒洁

3商业、交通选址与函数最值研究

4圆周率“π”的应用

5developing an ad campaign周征、冯双松

徐小玲、徐德友

6entering a new sport into the olympics

7designing a booklet

8潮汐现象吴业庭、陈利民

贾青

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0能量守恒和能源危机

11关于家庭使用太阳能的调查报告吴柯军、史可卫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9

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与主动实践,强调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尤其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并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导学习方式。

我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创建了“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率先把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三大板块之一(即课堂教学、学科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特别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及信息处理等能力差异较大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初步形成了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系,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安排:一、规范管理课程化

新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但在现行小学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课时安排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脱离课程教学,成为一种课外活动。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和教师的参与过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

为保证研究性学习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管理,结合现行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加强了某些学科课程的整合与衔接,将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劳动、班会等学科、活动相互打通进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提供综合实践活动。每班间周安排一天下午共两课时,以级部为单位统一设定时间,各指导教师进行学生研究活动过程的辅导与监控,组织各子课题组学生进行研究交流与阶段评价。

二、培训教师制度化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小学阶段组织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

我校为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素质与水平,加强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每周设立固定教研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专项**研究。学校及时发现和总结经验,举办讲座、教学观察,并介绍推广经验。

三、参与学习全员化

我们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管理,同时也注重对实施过程的科学管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

1 领导带头参与

为了加强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和组织,及时了解信息反馈,我校进行了具体分工。校长、教科室研究确定整体目标,一名副校长全面组织、协调,学校领导都深入教学一线,每人具体负责一个级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与任课教师一起进行研究、总结,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调整实施思路。教科室老师亲自设立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校内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2 教师分工合作

学校全体教师以任课年级为基础,根据自我优势及所任学科特点自由组合,成立2~4人的学生课题指导组,依据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同确定一个研究主题范围,并展开教学研究,对课题研究的主体过程、研究方法进行总体设计。课题指导组内教师分工合作,承担起学生研究学习的组织、指导、监督、评价的任务,引导学生质疑、**和创新。

3 学生全员参与

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发展潜能,同样具有**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列入课程,使学生全员参与成为必然,也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开展开放性研究活动的机会,杜绝了只有少数成绩优秀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现象。

兴趣相投的学生可以自发组成研究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确立研究课题,或者选择教师提供的研究课题,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实施学习过程,并获得探索研究的真实体验,培养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确立目标梯级化。

小学阶段各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持续发展,从实际出发,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合理整体规划,对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进行定位,构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提高的目标体系。

我们把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整体实施过程,按学生的心理、年龄、能力等因素,设立了三个不同的层次:模仿阶段、体验阶段和自主阶段。

1 模仿阶段

本阶段主要以

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有限,不适合开展有一定难度和自主性强的研究活动。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模仿参与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趣味性较强的活动。

帮助学生感知研究性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养成爱脑爱手的良好习惯。模仿和学习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如有目的观察、跟踪观察、实验、测量等。

例如,在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朵鲜花,并要求学生谈谈它们的异同。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两种花的区别,更学到了从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渗透了研究方法的指导。

2 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以中年级为主。学生们通过模仿学会了一些学习问题的简单方法。因此,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社会、自然现象,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体验、学习利用某些研究方法尝试去解决问题。

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各各学科的教学中学习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的内容,学生们对绿色生活非常感兴趣。教师适时地提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提出一个或几个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运用已经学过的观察、实验、对比等方法,自由结合学习小组,与别人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研究课题,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中,培养了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自主阶段

这一阶段以高年级为主。这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阶段,也是学生真正自主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下,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某些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自然问题进行思考,并自主提出问题,在与他人合作中设计解决方案,初步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

特别是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越来越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有些学生想研究蚂蚁是否靠嗅觉寻巢,有些想研究艺术品中蕴藏着的数学知识,还有些学生对军队的服装、**特别感兴趣,把它定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他们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来制定研究计划并聘请导师。通过答辩、课件展示、研究报告等形式交流研究过程和结果。

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梯级化设置,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也促使教师较好地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和难度,避免了指导的盲目性和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发生。当然,我们虽然制定了年级教学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人而异,照顾学生发展的差异。

五、指导学习层次化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更加注重改变自己的指导方法。由于有了各年级的目标定位,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有了明确的依据。

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发挥示范引导、参与指导和定时辅导的作用。

1 示范引导

在模仿阶段,教师主要起示范和引导作用。合理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定短期、简单的研究课题。借助一个或几个研究课题,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简单的研究方法。

并设计相应的课后实践题目,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对花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之后,让学生观察并画出每天月亮的形状,从中发现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在强化观察法的训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学习跟踪记录的研究方法。

2 参与指导

在体验阶段,教师主要扮演参与和引导的角色。由教师从教材、社会、自然多方面引发研究主课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确立子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并写好研究记录,及时补充知识、介绍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如何查阅图书馆资料、怎样分析实验结果等并加以实践。教授学生一般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做研究,并为独立研究做准备。

3 定时辅导

在自主创新的研究性学习阶段,教师主要发挥常规指导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启发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实施模式多样化

小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取向也不同。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几种适合年级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它们是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和自我发现。

1 教师主导型

教师在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挖掘小型的研究课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创设情境直接引出课题,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研究。带有悬念的问题牵动着孩子借助身边已有的材料**问题的答案,并相互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研究方法的指导性。

该模式学习周期短,研究内容狭窄,适合初中生学习。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简单的研究方法。例如在一节题为“不一样”的研究学习课上,老师准备了三组盛水的杯子,依次摆在学生的面前。每组一杯清水,另一杯分别滴红笔水、白醋和盐。让学生说出每组水之间的区别。

研究的结果其实很简单,但学生要想得出结论,必须经过看、闻、尝几个环节,也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观察一种事物的几个基本方法,为他今后的研究学习做了铺垫。

2 师生互动型

年级任课教师自由组合成立学生课题指导组,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引发一个研究主题范围,并对课题研究的主体过程、研究方法进行总体设计,在年级学生中进行课题公示。学生根据教师的课题介绍,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打破班级界限,自主选择参加某一课题组,并向课题组教师提出申报。研究合作小组自由组成,小组的子课题在课题范围内设立,并制定研究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对课题进行回顾和提问后,小组开始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教师应分阶段指导、检查和评价。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研究性学习主要涉及学校生活、项目设计、人于自我、人于自然和地方特色等领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将引领同学们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去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并学会寻找研究主题,整理成长记录袋。“让我们的教室更美丽”中,我们将体验项目设计过程,亲自设计、制作,用我们的智慧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学习环境;在“好习惯伴我成长”的主题研究中,调查并体验好习惯带给我们的变化,学会分析问题、做采访记录;“美丽的白雪”将带领同学们走进雪的世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山西面食的魅力”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家乡的民俗特色,感受山西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握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组成研究小组,进入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去体验探究的乐趣,去探求那些令人好奇而又使人着迷的自然、社会、自我现象。

研究性学习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在每个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将通过逐步的调查、记录、交流等各种方式,会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我们可以从书中选择一两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也可以在它们的启发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研究。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想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同学么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我们提倡:积极参与每一次的探究活动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勇于实践的好习惯,注重小组活动中伙伴间的互助,学会倾听小伙伴的建议,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成长。

五、教改思路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相互交流。

3、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将近结束,回头来看一下自己所走过的教学之路,很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作一个回顾和反思,理一理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找一找存在的问题,为下学期的教学打好基础。

研究性学习与常规教学有着许多根本性差异:首先,常规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主要学习对象,教学活动均受大纲和教材的制约,其教学活动是以接受教材提供的知识为主要学习目的;注重知识及信息的积累,讲究知识体系和学习的系统性,其接触面相对较窄。而研究性学习则受研究对象的牵引,根据课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汲取相关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注重其系统性);注重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其次,常规教学活动中学生相对被动,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示范在前,讲解在先,学生模仿、识记随后,考试是学习直接的主要的压力或动力,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或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相对较强,由于课题是学生自选的,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景的相关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知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但不是孤立地、自我封闭地学习相反,它需要良好交流研讨的氛围,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它还需要一种良好的的竞争环境,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积极迎接挑战的一种心态。

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还应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可以以两张课桌为单位,每四人为一组,即便于课堂上组织讨论交流,又能确保分工合作的效率(人太多,个人的发言机会、工作量就减少,且易于出现滥竽现象;人太少,信息交流量太少,不能形成研讨氛围)此外,在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如无法预料学生在汇报课题时会提出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信息材料;无法预料其他会对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更无法预知他们会作何答辩。这就要求指导老师除预先熟悉该组研究课题以外,能在课堂上对各种分至杳来的观点、信息、问题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境做出尽可能恰当的调整和反应。这是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要求指导老师无论出现什么问题、什么情境,都能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种信息、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衡量;引导他们不断研究课题,并把每一组课题研究中个人行为衍化成全班学生均能普遍得益的收获。从这个角度看,衡量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是否成功,一个重要标准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是否时时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目标。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11

引子:历史是一面反射人类瑕疵与辉煌的镜子。通过深入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开拓思维,为未来做好准备。为了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我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计划。

第一章:目标设定

在制定计划之前,我首先明确了我的学习目标。我希望通过历史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增强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并提高论述和写作水平。基于这些目标,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第二章:选择学习资源

为了深入研究历史,我决定综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我会购买一些经典的历史著作,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内容。我会利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的大量历史课程,比如Coursera和edX等。我还会加入一些历史爱好者的学习小组,与他们交流学习心得和观点。

第三章:制定学习计划

为了系统地进行历史研究,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

我会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历史学的基础知识。我将购买一些入门级的历史学教材,包括《世界历史纲要》和《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等,以帮助我建立对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专题研究

一旦掌握了基础知识,我将开始进行专题研究。我将选择几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历史时期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古希腊文明的崛起和毁灭、欧洲黑死病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变革等。我会深入阅读与这些主题相关的专业文献,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并进行自己的思考和研究。

第三阶段:论述和写作

为了培养自己的论述和写作能力,我计划从第二阶段的研究内容中选择几个较为重要的主题,撰写专题研究论文。我将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论文写作,采集和整理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并撰写结构清晰、论证充分的论文。我还会将论文提交给一些专业历史学术期刊,以提升论文质量和发表机会。

第四章:学习方法与技巧

为了高效地进行历史研究,我将采用以下学习方法与技巧。我会学习如何有效地阅读历史文献,掌握快速理解和批判性分析的技巧。我会培养摘要和笔记技巧,提炼重要观点和论证,并将其整理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和复习笔记。我还会定期参加与历史学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互动交流,拓宽视野。

历史研究性学习计划是我提升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一步。通过选择适当的学习资源、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将给予我智慧与启示,帮助我看清人类社会深层次的规律和发展方向。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 篇12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1)

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冯小静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研究性学习主要涉及学校生活、项目设计、人于自我、人于自然和地方特色等领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将引领同学们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去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并学会寻找研究主题,整理成长记录袋。“让我们的教室更美丽”中,我们将体验项目设计过程,亲自设计、制作,用我们的智慧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学习环境;在“好习惯伴我成长”的主题研究中,调查并体验好习惯带给我们的变化,学会分析问题、做采访记录;“美丽的白雪”将带领同学们走进雪的世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山西面食的魅力”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家乡的民俗特色,感受山西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握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组成研究小组,进入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去体验探究的乐趣,去探求那些令人好奇而又使人着迷的自然、社会、自我现象。

研究性学习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三、教学措施

在每个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将通过逐步的调查、记录、交流等各种方式,会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与同学、老师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我们可以从书中选择一两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也可以在它

们的启发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研究。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想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同学么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我们提倡:积极参与每一次的探究活动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勇于实践的好习惯,注重小组活动中伙伴间的互助,学会倾听小伙伴的建议,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成长。

四、教改思路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相互交流。

3、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11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护士长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8篇

护士长半年工作总结 06-27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06-27

立春的好词佳句摘录

关于生日的好词佳句 过生日的好词佳句 06-27

祭奠亲人逝世的伤感文案(精选19条)

祭奠亲人逝世伤感文案 祭奠逝世伤感文案 06-27

人生早安心语(通用175句)

人生早安 06-27

搞笑给爸爸过生日的句子

搞笑爸爸过生日句子 搞笑过生日句子 06-27

用工合同(范文十三篇)

用工合同 06-27

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祝福语

录取通知书祝福语 02-19

汉语谚语研究综述论文_值得收藏的谚语

谚语 小学英语谚语 01-04

史记读后感范本

史记读后感 06-27

战士请假条必备6篇

战士请假条 06-27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