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曹冲称象教案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课后反思:

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来说,教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通过读文解惑,是极好的教法和学法。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中,既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大胆的表现自己。使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我组织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说给大家听听。然后通过看幻灯片看一看称象的过程。再换一些连词说一说称象的过程推选最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从文字到图片,再从图片到文字,最后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在整个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复述课文之后,让学生评一评,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看到优点,更有自信。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更好的提高自己。

不足之处,在学生认识生字之后,应注意生字的巩固理解,不应该学字是学字,读文是读文。生字与学文脱节。

学生质疑时,遇到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应给学生及时解决或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如:一生提出来大象有多重时课文中没有涉及到。老师应随即补充一句“哪个同学知道?请你告诉他”或者鼓励大家查资料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置之不理。我觉得上课时还应加强自己课上应变的能力。下次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

2.引导幼儿想办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鼓励幼儿时刻作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活动的重难点:

理解沉浮的原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为大象称重。

老师:小朋友,老师昨天看书的时候,碰到了一道难题,实在解决不了,请你们来帮帮我好吗?有一头大象,很大很大,我想大象这么大,那得有多重呢?我想称称它,可是它太大了,该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呢?你有什么办法?(对不对的办法先不给与否定)

二、讲述故事。

1.老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称重的方法,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也是讲大象称重的事,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里面的小朋友是怎么称得好不好?看看你们的方法一不一样。

2.教师讲述故事。

3.提问:故事里的小孩叫什么名字?他的爸爸是谁?哪里来的大象?大官们想出办法了吗?他们都想了什么办法?有没有和你们一样的办法?行得通吗?最后是谁想出了办法?大官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心里怎么想的?最后曹冲的办法成功了吗?为什么曹冲可以成功?你平时愿意动脑筋吗?你动脑筋解决过什么问题?

4.(出示图示)曹冲称象到底用了什么办法?为什么要用船?为什么要把石头放进船里呢?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怎么样?原来利用船的沉浮,就可以用和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来称出大象的重量来了。小朋友真是和曹冲一样聪明!

三、结束部分。

老师:曹冲是一个不但聪明而且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也是一样,老师在科学区位小朋友准备了沉浮的有关材料,请小朋友在区角活动时亲自试试,看看你们这些小曹冲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这个方法,好吗?

反思:在这节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目标把握很容易偏离到科学领域,如何把握好科学活动和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在目标的定位上。我在这节课中注意到了这一点,目标把握还可以,可是讲故事的时候最好是教师讲,不能只用课件,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3

《曹冲称象》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课后反思:

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来说,教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通过读文解惑,是极好的教法和学法。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中,既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大胆的表现自己。使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我组织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说给大家听听。然后通过看幻灯片看一看称象的过程。再换一些连词说一说称象的过程推选最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从文字到图片,再从图片到文字,最后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在整个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复述课文之后,让学生评一评,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看到优点,更有自信。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更好的提高自己。

不足之处,在学生认识生字之后,应注意生字的巩固理解,不应该学字是学字,读文是读文。生字与学文脱节。

学生质疑时,遇到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应给学生及时解决或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如:一生提出来大象有多重时课文中没有涉及到。老师应随即补充一句“哪个同学知道?请你告诉他”或者鼓励大家查资料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置之不理。我觉得上课时还应加强自己课上应变的能力。下次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拓展阅读:《曹冲称象》原文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一天,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再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4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_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_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篇三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6

一年级下册《曹冲称象》原文

中国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按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一年级语文下册《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老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一年级语文下册《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力图让“趣”贯穿始终,让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几点反思:

优点: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学习资源,营造了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从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把课文学习作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课文伊始,从曹操的良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让同学们到课文里找一找。当同学们对曹操的表情产生兴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满怀兴致的朗读课文,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课堂上我尽可能把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达到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四、我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的说,进而有条理地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帮助学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有效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不足之处:

“奇思妙想”“有计可施”环节的设计,没有更好的发散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勤于动脑、富于联想,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及时,相信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会及时闪现,个个都会成为“智慧星”。

改进措施:

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为学习材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7

课文是一则历史故事,记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曹冲称象”原是一则民间传说,作者根据这一传说精心构思,按照“遇难题”、“议办法”、“点结果”思路展开的,“遇难题”——大象到底有多重;“议办法”——曹冲显示才智;“点结果”——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固然称出了重量。最后的结果点示照应了上文,起到了映衬作用。

[说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2.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意思。

[说理念]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说教学方法]

文本对话,运用读读、想想、议议来反馈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3、说说看图、读题后的感受,……

3、说说自己最想学学哪些内容?

4、师导语调控。

读,与同座一起学者官员议议,理解“议论”词义?

2、体会曹操听后有什么反应,找文中句子读读,。

3、理解“直摇头”,从中感受到什么了?

(师板书导语:正当官员们为难时,有个人确想好了一个办法,谁呢?什么办法?)

4、找找、划划、读读文中有关内容,

读懂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让学生多读几遍,口头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5、曹操听了反应有吗?找句子读读体会一下。

在此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7、出示PPT学会抓重点简单的描述称象过程。

8、称象方法比较,显示曹冲的聪明。理解“才7岁”?

9、朗读3、4小节,体会一下曹冲是怎么想出如此妙法?可以找伙伴交流意见。

10、得出曹冲以船代称,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师板书)

(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观看称象过程的课件,或让他们亲自做实验,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到学习,研究,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激情抒发,感情升华。

导语:(同学们,此时此刻,要是曹冲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1、学生同座互说,后指名说说。

2、你会想出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吗?

本节课围绕“称象”这一思路去展开教学活动的,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尝试了自主学习,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发挥想像,求异求新,大部分学生很会。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

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现在针对我这节课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 指导朗读当然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这节课朗读的指导很好。例如:官员们议论称象方法的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各读各的进行了思考: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议论”的语气,同时,通过朗读加深对“议论”一词的理解。指导朗读有了目的,有了方向,学生才会对朗读有兴趣,朗读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二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从文章中明白道理,爱到启发。也就是教学的情感目标。《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关键在于课堂上是否有效地进行了拓展,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地拓展延伸,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而我在这节课上的拓展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做的?

三、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却重视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学生识字,遣词,造句,说话,写话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这节课上,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训练还是不够的。有几个重点的词语没能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如果当时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一说句子就更好了。

我想:今后的每节课如果都能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备课、教学研究的话,那我的每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希望在不断的练习中,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也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选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重在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其意旨在于:重温历史经典故事,了解曹冲巧用木船称大象的好办法,感受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

本文较为突出的特点:

1.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的清楚明白,是引导学生有序表达的好范例。

2.运用对比的手法,对官员与曹冲称象办法的进行比较描写,突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突显曹冲年少聪慧。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直、才、到底”等词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设计说明:识字与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把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12个词语作为本课教学的第一目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后练习“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借助关键词句“赶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在船舷上做记号、称石头的重量”读懂曹冲称象的过程,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使单元教学重点得以落实;“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后习题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谈自己的想法,这也是针对单元教学重点而设的,但这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更是难点,要在教学中予以引导、落实。】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小木船或塑料盒、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头、秤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秤、杆、柱、低”5个生字,会写“别人、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6个词语。体会“到底”表达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初步了解曹冲与官员不同的称象办法。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质疑交流。

(一)观看大象视频。

1.学生观看交流:这是什么动物?看后想说什么?

2.识记生字词“议论”。

(1)师小结:你们刚才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就是在“议论”大象。

(2)出示卡片,齐读、个别读。引导发现“议论”都是言字旁,与说话有关。

(3)师引:有一个小孩想出了称象的好方法,是谁?引出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学习“称”(通过引导组词“称象、称一称、称重”加深印象,巩固读音。)

(二)围绕课题质疑:

读题目,大家想知道什么?(预设:“曹冲是什么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办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办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三)简单介绍故事历史及曹操、曹冲的身份。(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预设:古时候,即距离现在一千八百年左右。曹冲字仓舒,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曹冲自幼聪慧过人,在称象时不过7岁,去世时年仅13岁。)

【设计说明:首先,通过观看大象视屏引发学生对大象的直观感受,以此获得感性经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学贵有疑,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即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也引发学生亲近历史,为探究历史故事中的“观象、议象、称象”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读好长问句,认写相似字。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二)反馈指导

1.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课文段落。

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中的长句。

(其中“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即是问句又是长句,指导读好停顿,再读出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个别读。

称象秤杆柱子到底做事七岁站出来大船然后

3.辨识、书写“称”“秤”“杆”。

(1)识记:由“禾”联想“种、秧、秤”。自古以来,劳动人民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他们用“秤”来公平准确地称重(教师出示称,实物讲解)。由“称”带出“杆”,并将“杆秤称东西”连起来读三遍。

(2)书写“杆、秤、称。”(各写一个,同桌互评,自己对照字表修改。)

【设计说明:通过随文识字,联想识字,比较识字,比较写字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会写、会认三个容易混淆的字“称”“秤”“杆”。真正体现教师教的价值,即教学生所需,教学生所难,提高学生对相似字的辨析能力,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概率。】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大象。

(一)自读课文1-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大象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找句子,反馈交流。

2.课件出示句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学生齐读、个别读。强调重读“又高又大、一堵墙、四根柱子”,突出大象的高大。

4.教师引读:他们先感到大象_又高又大_,再看到它的身子像一堵墙_,它的腿像_四根柱子____。

5.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及句式,学生练说:

大象的耳朵像___________,象牙像___________,尾巴像___________

(二)比较句子,模仿运用

1.问:官员们看了怎议论的?

2.课件出示句子: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比较读,交流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引导关注“到底”,多了“到底”表示更好奇,更认真探究)

(2)给“到底”换个词。(究竟)

(3)学生用“到底”练习说话

(提示:如很想知道这头象怎么运来的,用“到底”问一问。)

【设计说明:“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并迁移运用。通过用“像”来说“象”,及了解关键词句“到底”意思,用“到底”说句子等训练方式,提升了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大象的大有更立体的了解,对大象的重也有更强的好奇心。】

四、自读课文3-5自然段,找出官员和曹冲的称象方法。

(一)质疑: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官员们和曹冲分别想出什么办法?用记号标出相关句子。

1.学生读书,找句子,交流汇报。

2.课件出示句子。

3.引导学生比较读两种办法。

4.教师总结板书:官员:用秤称象曹冲:用船称象

(二)设置悬念:官员和曹冲的办法,到底那一种更好呢?我们下节课再探个究竟。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找出两种办法并读好,让学生对官员的办法与曹冲的办法有个初步的印象,同时,设置悬念“官员和曹冲的办法,到底那一种更好呢”,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学生练习写字。

1.出示“别人、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

2.教师范写“底”(强调斜钩要拉长一些。)

【设计说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书写的能力,教师要相信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能力,但教师也要抓住较难的字,示范讲解。】

板书:

曹冲称象用船称

又高又大

官员们称象用秤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做、岁、站、船、然”5个字,会写“力气、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6个词语。体会“直”、“才”、表达的意思。

2.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一)复习词语。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句子:妈妈用秤杆称了称大西瓜。

【设计说明:复习巩固是提高学生识记生字效率的必要方法。教师通过听写句子再次巩固学生对“秤、杆、称”的认写,同时让学生明白学的文字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

二、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官员与曹冲的称象办法,曹操赞同谁的?说出理由。

(一)思考汇报:

1.曹操赞同谁的办法?

赞同曹冲的。

2.说理由:

课件出示: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二)引导学生读这两句话。(读出曹操面对两种方法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直”。

1.“曹操听了直摇头”直可以换个什么词?(不停地、不住地)

2.从“直”体会出什么?(曹操非常不赞同官员们的想法,因为砍树造大秤,费时费力;造了大秤也提不起。)

3.带着体会男女生比较读第3、4自然段,读出曹操对官员们办法的不满意,不赞同;对曹冲的办法的欣赏、赞同。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抓关键词句判断曹操对两种办法的不同态度,提高学生概括、理解、判断的能力。】

三、学习第4自然段,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懂得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一)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1.引导学生自疑自答:对于这个办法,有什么不明白的?

(教师可以引导: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等)

2.学生说称象步骤,教师现场演示。(课前先准备好装水的盆、小木船、

玩具象、小石块、秤等,让学生根据曹冲的办法来说怎么做,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3.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

4.借助排序中的关键词句说说称象的过程,提示用好“先、在、然后”

有序表达。

(二)交流讨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1.设疑:说说曹冲称象办法好在哪里?

2.生交流回答

(预设: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称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

【设计说明: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懂得曹冲称象好在哪里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只有学好重点,才能突破难点。曹冲称象的步骤语言逻辑性强,一环紧扣一环,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说清楚弄明白称象过程,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疑自答--学生说步骤、老师演示称象过程--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用‘先、再、然后’等连接词把过程说具体清楚”这四个教学步骤,层层深入,让学生对曹冲称象的办法逻辑关系理解的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有序,从而轻松地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四、夸一夸曹冲。

(一)质疑:这么好的办法,曹冲几岁想出来的?

1.交流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2.比较读一读,体会“才”的意思。

(预设:“才”突出表现曹冲年纪小。)

3.学生读句子:读出惊讶、夸赞的语气。

(二)想成为小曹冲吗?动动脑筋想想,你还有哪些好办法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

(三)拓展探究: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设计说明:通过启发学生说出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

巩固练习:

一、学曹冲比聪明,看谁读的准。

身体像堵墙,腿像四根柱。

站在大象前,官员来议论。

到底有多重?砍树做称杆。

谁能提得动?七岁曹冲解,

先赶象上船,画上吃水线。

再赶象上岸,用船来做秤。

装石到线止,称石知象重。

照着说法做,果然知重量。

学习小曹冲,勤想又敢说。

二、看拼音,写词语。

ránhòuzhànlìsuìyuèzhùzichènggǎn

(然后)(站立)(岁月)(柱子)(秤杆)

精选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探究新知

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

(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四、归纳总结

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五、当堂练习

选字填空。

在再象相像

①这件事过几天()说吧!

②河边来了一头大()。

③你不要()他一样贪(tān)玩。

④你现()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⑤朋友之间应该互()帮忙(bāngmáng)。

板书设计:

称象

官员们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

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教学反思: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9

《曹冲称象》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课后反思:

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来说,教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通过读文解惑,是极好的教法和学法。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中,既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大胆的表现自己。使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我组织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说给大家听听。然后通过看幻灯片看一看称象的过程。再换一些连词说一说称象的过程推选最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从文字到图片,再从图片到文字,最后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在整个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复述课文之后,让学生评一评,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看到优点,更有自信。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更好的提高自己。

不足之处,在学生认识生字之后,应注意生字的巩固理解,不应该学字是学字,读文是读文。生字与学文脱节。

学生质疑时,遇到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应给学生及时解决或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如:一生提出来大象有多重时课文中没有涉及到。老师应随即补充一句“哪个同学知道?请你告诉他”或者鼓励大家查资料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置之不理。我觉得上课时还应加强自己课上应变的能力。下次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一天,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再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10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

2、导入课题——《称象》。

(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

(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

(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

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

1、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2、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原曹冲称象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在古时候,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相关链接:象,通称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3.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4.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5.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底: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撇舒展,最后一笔点起笔在竖中线上。

秤:第一笔撇短,“平”两点方向相对,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岁:第一笔竖短,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上,舒展。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要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本课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示例: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用摘苹果的方法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二、品读释疑

1.带着核心问题自读课文: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串珠问题1)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①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大象的样子。)

②练一练:

a.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b.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弯弯的月亮像。

红红的太阳像。

像。

c.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又大又圆又高又壮又红又甜

(2)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文中官员们是怎样讨论称象的方法的?(串珠问题2)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引导学生注意:对话时,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语气。

(3)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曹冲是如何称象的?(串珠问题3)

①出示原文答案:“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步骤:

第一步:赶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第二步:把大象牵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

第三步: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第四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③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课后第2题)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这样,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每组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课后第3题)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才”字突出了曹冲的聪明和机智。)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表示人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

练习:引导学生用加点的词语说话。

(5)回归核心问题: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示例: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大胆的孩子。

(6)称象的事对你有什么启示?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串珠问题4)

示例: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三、本课小结

1.课文主旨: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2.本课小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大象》、《人有两个宝》

六、作业布置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高考祝福视频文案怎么写更励志17条

高考祝福励志文案 06-17

2024银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精选14篇)

银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06-17

公益口号和公益标语精选(48句)

公益口号标语 公益标语 06-17

2024球场悼念球员的句子39句

球场悼念球员句子 球场悼念句子 06-18

素描教案十一篇

素描教案 12-24

开工大吉装修发朋友圈文案22条

开工大吉装修文案 大吉装修文案 06-17

给排水设计工作总结收藏三篇

给排水设计工作总结 06-17

餐厅开业朋友圈文案精选

餐厅开业文案 06-18

曹冲称象幼儿园教案范文精选

幼儿园曹冲称象教案 曹冲称象教案 04-02

2024中班语言水果教案范文

中班语言水果教案 中班水果教案 06-17

迷乒乓作文集锦

乒乓作文 06-1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