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美术观后感

你觉得写作品名观后感很难吧?特别是我们看完之后,内心总会有许多感悟。写观后感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记录下来,这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可能在写作文方面表现得更好。如果想更好地了解《美术观后感》这部作品,趣祝福小编为您推荐这篇详细的解读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动动手指,尽管收藏下来!

美术观后感 篇1

看过很多国内教育名家的专着,假期特别找了一本外国的教育书籍《德国美术教育》,书中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从我们的美术教育的角度看德国的艺术教育,它具有很强的个性,深受启发: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外,还得用2—3年的时间来专修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确定。这样决定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具有相当伸缩性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但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向一个学科内容为一课时过渡),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颇像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但在国内似乎缺少一个过渡的阶段,让教师从一个循规蹈矩的状态突然转变到一个随心所欲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混乱失败的。

二、重视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给孩子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独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关于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指的是重新组织观念,而产生新的结果,并且在面对一个对象时,做出各种选择的假设。”在德国艺术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三、师生之间提倡“帮助我,让我自己来做”,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使教师由权威变为顾问,创造平等对话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

四、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新的知识。

对于色彩的基本知识,在德国的美术教学中表现为有序而轻松,色彩以心爱的事物为对象来认识;色环通过色板的游戏找色彩之间的关系;色调的联系通过一些故事描述等方法来出现。如:“一座房间夜里着火了”,(既形成色调,又认识暗与亮的关系);“公主希望城市变成红色”;“绿色宫殿里的红色巫师”等。表现有兴趣的内容促成知识掌握,不至于太理论化。

组织参观当地的一些博物馆和参加一些传统节日,结合这些活动来表现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事。如参观汽车博物馆,画出不同时期汽车的风格;汽车比赛的场景;星期天的登山活动;为狂欢节制作脸谱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有生活体验,丰富了知识,又能生动地在画面中体现。

这些灵活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加以考试,还要在他们人生第一次重大事件中记录上一笔,不是学生没兴趣不爱学,是我们硬把学生踢出了艺术的大门,不是老师们教不好,而是我们赤足站在烧得火红的石头上,只有快步奔跑保命,无力顾及其它。

除以上四大方面以外,德国艺术教育同时强调艺术教育的学科性,体系框架十分清晰,学科色彩很浓等等。总之,艺术教育始终是围绕最高教育目标,学生不仅是学会画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审美力、动手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努力使艺术教育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相适应,把美术造型观念和能力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与一切领域的活动相联系。德国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及其观念,对我们的艺术教育深受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美术观后感 篇2

小孩子学习绘画最初就是从画第一笔线条开始的,《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书心得。线条可以画出一切,表现一切,而且小孩子的线条最具表现力,最有创造力,他们的线条不受美术学习原则的束缚,没有经过规范的学习,这样的才是最真的,但并不是说他们的线条就是最美的。孩子的线条从手中来,从心中来,从他们纯真的思维中来。

学生脑中固有的形其实是很难改变的,他们在幼儿时期学过的画法,大多是教师、家长所教授,或是从书中看来的,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实地的去看过和观察过,比如一些动物,他们只是在书中或电视上见过,甚至他们都没见过真正的鸡鸭鹅等家禽,因为动物园里没有。他们画的只是他们看到的、学到的“形”。让孩子们多看大师的作品,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艺术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突破外轮廓的局限。多安排写生课,让孩子们去画那些自己亲眼所见的物象,真正的体验“形”的概念

不知其他教师有没有同样的想法:在刚开始当老师,或者是每个学期刚开学的一阵子,都会制定计划,认真备课,想方设法地进行精彩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内容生动有趣,让自己的状态达到最佳,目的是吸引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话。当然,效果是明显的,前几课师生配合默契、课堂纪律良好,但过一段时间,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习惯,学习疲倦,教师的各类业务逐渐增多,比如教科研工作、各类论文比赛、各级绘画活动和比赛的展开、学校活动的增加,都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转移到此,对上课也就不那么上心,再加上学生的不配合,美术课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玩乐课”,心得体会《《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书心得》。所以,学生是很容易厌倦教师的同一种上课模式的,教师要多花时间在教学设计上,尽量每一节课都展示不同的自己,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

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的一些语言的问题:讲话太多,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由于我一直从事低年级美术教学,我深深的感觉到: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差,课堂纪律和学习意识较薄弱,最容易在音、体、美等“副课”上讲话,不遵守纪律,于是我不时的提醒他们,或整顿课堂纪律,便养成了一种“唠叨”、“多嘴”的毛病,平时发现不了,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觉得这样是不对的,美术课应该给学生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语言应该为这种课堂服务也。

回顾自己的美术课堂,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孩子们不配合、不听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没有进行积极充分的准备。实物进课堂、课堂进场馆,课外、校外课堂都是很能丰富课堂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能真正应用到普通的课堂上,也只能在一些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上使用。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和网络,正如书中所说,这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些东西是需要学生亲自体验,亲眼见到才能有所感受,有所启发的。读书之后,我深有体会,我也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做到尽可能的让实物进课堂、课堂进场馆。多么美好的想法,但首要问题是学生的安全,比如,我想带学生到部队驻地,到消防局,到医院,到敬老院,到田间地头去直观感受、搜集素材,可这就需要事先进行多方面的联系,教师、学生、家长、出访单位等,这些又岂能是我们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所能容易做到的?想想那么多困难,我又想打退堂鼓了。不禁感慨:小学美术课,真的只能局限在教室里无聊的看图片吗?何时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呢?

美术观后感 篇3

美术活动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手脑并用,不仅发展了手部的小肌肉,同时还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对于幼儿智力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怎样的引导幼儿大胆的绘画?以及教师怎样运用好美术活动中的范例?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我重点阅读了书中实时操作篇中的几篇文章,在书中我得到了一些收获。

书中讲到要让幼儿大胆的作画,就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如要信任幼儿,用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还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提供给幼儿的纸不能过小,幼儿在绘画时会放不开手,提供的材料要充分,不要害怕孩子会弄脏而不提供,要让幼儿在多种材料的吸引中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尽量的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这一点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明显,活动中用念儿歌、或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幼儿参与的兴趣就会很高,反之,兴趣就会有所减少。根据不同的美术活动,怎样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还是需要多思考的。此外,尽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努力的去读懂幼儿的画,充分了解孩子“稚”“拙”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幼儿作品,对于个别幼儿讲不出画的是什么,教师不要着急,要引导幼儿,肯定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挑剔。充分肯定的欣赏将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对幼儿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的。

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绘画的范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什么样的范例?在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首先,范例要有美感,有美感的作品才值得欣赏,幼儿从中得到收获,而不美的范例就不能为幼儿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幼儿的观察机会丧失、观察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得到禁锢,创造能力也受到发展的限制。其次,范例的描绘方法应该是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是他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积极健康的,太成人范画不适合幼儿来欣赏。其三,范例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的形态,可以启发幼儿的思路。

美术观后感 篇4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巫鸿被分配住在故宫里。住处离珍宝馆很近,入夜后,游人散去,大门关上,这里自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大风摇撼着纸糊的窗户和院里的荒草,发出呼啦啦的声响,冬天,大雪覆盖大地,一片银白,横生荒凉之感。身处其中,可以一瞬间遁入任何一个时空,从中自由轮回,不知今夕何夕。也是在这近十年内,巫鸿在绘画馆站殿,对绘画和书法的笔划日日耳濡目染,分到书画组和金石组之后,亲手摩挲铜器的纹理和凹凸,在时空距离的迷失之间,对古物的切近感受印入心中。

很多年后,巫鸿回忆起这段往事,道出这正是为日后赴美从事研究工作所埋下的伏笔。在故宫日积月累的所见所感如同是鲜活的媒介,构建起古今之间的纽带,赋予日后的分析和诠释以有血有肉的厚度。正如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对巫鸿的研究成果所做的评价:巫鸿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的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

而巫鸿的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在于,立足于个案进行研究,而非一度流行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宏观地探究古代遗存时空关系和文化因素的类型学研究,一时在国内领风气之先。具体的古代遗存从纷繁宏阔的研究框架和叙事当中跳脱出来,既显露纤毫毕现的节奏和表达,产生跨越古今的心灵的共振,又堪以折射中国美术史新结构的可能,助力于重新梳理材料的扩展、概念、分析方法等理论问题,正所谓见微知著,从局部的感性深入到骨架的抽象。

而以上研究方法和特点,可以追溯到巫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赴美求学的时候。如他本人所说,由于老师张光直的影响,他在哈佛学到的重要一点是对方法论的自觉,甚至认为这是现代和传统学术的基本分野。“我对我自己的学生总是强调我们必须同时研究两个历史,一个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史,另一个是我们自身所从属的学术史。我们写的东西总是落脚在这两个历史的焦点上,我们的任何发现发明也都应该对两种史学研究产生意义。”

而集结了2000年左右的研究成果、于2009年出版并于2016年再版的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时空中的美术》就是这样一部范例。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的题材显示了“时间”在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重要性,讨论和理解空间性艺术形式中,不同类别和状态的“时间性”常常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中编《观念的再现》关注观念的再现,提出了与特殊美术或美术史现象有关的观念,解释与之有关的美术和美术史现象,扩展美术史研究中的观念的含义。观念有诸多来源,一则来自于现代美术史的解释系统,再者来自于古代文化本身,即文献中的美术和视觉文化的古代话语系统,三则发源于艺术形象的“概念化”以及由此引出的新一轮的艺术创造。下编《图像的释读》立足于绘画图像的释读,把图像志和图像学方法这两种分析方式和绘画的其他结构成分有机结合。

整部书的研究对象在时间跨度上极大,材质上也呈现了参差多态的可能,大体上分为墓葬、碑帖、屏风和钟鼓楼四个类型,正如同是光源在同一时空棱镜上从不同角度所折射出的纷繁光彩。从周朝宗庙艺术,战国时期的丧礼器具,上古时期的废墟,到敦煌石窟,南唐《韩熙载夜宴图》,唐末宋初的碑帖,明朝《西厢记》插图,到清朝宫廷的六扇屏风,清朝美人画,雍正乾隆时期的化装画像,传统中国的钟鼓楼……一方面,迥异不同的艺术形式以艺术品的物质性作为讨论所围绕的中心概念,其意涵在多个层次上被揭示,也即是说,不仅关注艺术形式所承载的图像的意义,还关照其作为物质载体的形式以及对于前者、环境、历史和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巫鸿在《时间的纪念碑:巨型计时器、鼓楼和自鸣钟楼》中提到不仅仅要依赖钟鼓楼的物质实体和文献档案来理解其历史上的纪念性,必须尝试着“聆听”并复苏钟、楼消失的声音,由此想象声音所带动的社会交流和空间转换,途径就是凭借私人回忆录和民间传说中保存的北京人的记忆。来自于民间的一手资料的述说对伟岸的物质形态在意涵上的丰富未免不是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这一系列在时间上相互不甚衔接的历史实例是对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和解释方法进行多元探讨的桥梁,在富有吸引力且生动详实的艺术和历史的叙事背后,是一种对于概念和方法的探索的尝试,这些概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被昭示,可以看到的是其在阐释历史现象、披露历史逻辑中的潜力。

以西方理论来切入中国文化艺术史,乃是巫鸿所进行的尝试之一。这一点在《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中可见一斑,东方和西方的废墟在对峙中呈现两者在材质和文化涵义之上的差异性。而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非是西方和中国的对话,而是现代和前现代的对话,所谓“西方概念”实则是全球化之后的“现代概念”。何况,中国现代文化本身也因为吸收了各国等不同文化的内容而有所扩充,譬如“废墟”一词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西方流传而来,变成中国本土的概念,因而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化现象之间的嫁接顺理成章。许多现代词汇对于中国和西方来说都是新词汇,所以,巫鸿所面临的是,如何用现代概念来解释或讨论古代和传统的问题。

该书末尾写道:“一幅画的历史物质性不是仅仅使其成为物体的那种特性,而是使其具有历史功能与历史意义的那种特性。对绘画历史物质性的研究因此有潜力打破复制品与实物/图像、环境与实物/图像、解释与实物/图像之间的二元分立。”巫鸿承认了复制品、环境和解释相对于实物所具有的独立价值,也就是认同了艺术对象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艺术意涵的可能。而这意涵的揭示,仰赖于随着不同种类绘画在材料、结构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不断改变的解释途径,正如同是一把利刃,剖开不同形状的切面,艺术史由此呈现为纷杂而微妙的面目。每一次阐释,都诞生了一部崭新的艺术史。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长大高中作文实用8篇

长大高中作文 06-21

形容菜好吃的句子182句

写菜好吃的句子 形容枇杷好吃的句子 06-21

《一夜的工作》观后感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教案 11-30

情人节语录(收藏71句)

情人节语录收藏 06-21

团学会辞职报告15篇

学会辞职报告 06-21

对老师的美好祝愿语句

老师美好祝愿语句 美好祝愿语句 06-21

公司表彰大会主持稿范例

公司表彰大会主持稿 表彰大会主持稿 06-21

企业培训个人总结

企业培训口号 企业培训标语 06-21

夸人的句子经典语录男32句

夸人语录句子 06-21

卖粽子发朋友圈的句子(合集45句)

粽子句子 06-2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