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1】

历史的沧浪孕育了美的历程,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了未来。

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到巫史文化的青铜饕餮;从先秦理性精神到楚汉浪漫主义;从魏晋风度到由悲惨虚幻走向世俗的佛陀世容。亦或是诗歌与音乐缔造的大唐盛世,百花齐放名家辈出的中唐韵致,还是田园牧歌的宋元山水,市民文艺回归主流的明清思潮,李泽厚先生带着我们走过历史,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作一次美的巡礼。

美是精致的诗歌、绘画、音乐,也是蛮荒时代稚嫩的语言符号,不成熟的宗教崇拜。文化作为美的载体,它依托于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历史的走向。如果将这个载体比作一棵繁茂的大树,那么王朝的兴衰荣辱,经济的繁荣萎靡无疑是它庞大的根系,而美也便在春华、夏花、秋实、冬藏的时光中悄然而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造字之初,这种象形艺术还是不自觉的生发,到魏晋时期“时人目右军之书,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完成了由篆到隶,由隶及草再到讲究气韵的二王行草。门阀士族们有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庄园,世代世袭的社会地位、政治特权,由环境转向内心,由自然转向艺术,尤其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书法艺术如春风拂过青草般欣欣向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开口便唱出了大唐诗歌的最高音。经历了汉赋楚辞、四言诗经、五言诗体、六朝骈文,一春的滋养,王杨卢骆,诗仙诗圣……纷至沓来,唐诗在这片军事、政治、经济空前强盛,文化包容并济的土地上如花般尽情绽放!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喻画已成为宋元时期的社会的风潮。从无我之境到追求诗意再回到有我之境,世俗地主士大夫们在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将世俗地主的艺术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继盛唐花期之后结出清新恬淡的果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明清文学中尽是伤感与叹息,世间美好的一切莫不是红楼一梦,在全面闭关自守,儒家正统理论的冰雪之下,整个社会对一个春天*到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冬季,随着一声春雷乍响,近代工业革命,西方文化以现代科学为依仗强行侵占了华夏千年以来文化的净土,之后人民开始盲目崇尚西方严谨科学思维模式而对我们的古老文明的美学哲思弃之不顾。这是一个沙尘满天的初春,我们在艰难的学习中重新找到了自我,在探索中学会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陶醉于钢琴的优美旋律,亦欣赏瑶琴的流水知音;我们喜欢色彩明媚的油画也爱“运墨而五色具”的传统绘画;我们津津乐道国际象棋的趣味横生亦敢于挑战围棋的千变万化……

弥沙渐渐散去,春风微雨拂面,《易经》初九爻“潜龙勿用”,紧接着便是九二爻“见龙在田”。*与艺术联姻,我们共同期待“飞龙在天”,迎接盛夏花开。俱往矣,美的历程指向未来!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2】

每一个人对于美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一千个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于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本书作者对于美的描写,大多是从每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入手对当时出现的艺术作品展开描写。本书不仅仅限于艺术类书籍,还包括了关于历史的描述,按照时间顺序从远古到明清概括中国艺术的演进与发展,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让我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1981年首次出版该书主要内容共分10个部分。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佗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该书是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楚汉浪漫主义中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屈骚传统,楚国因人文地理原因,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传统,其中充满了浪漫激情。巫术文化体系,这一传统在两汉得到了传承,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交杂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感情炽烈的艺术世界。楚辞也成为了汉代赋体文学的鼻祖,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以动物为符号或象征的神话,它们共同地属于那充满幻想,神话巫术观念,充满了奇禽异兽和神秘的符号,象征的浪漫世界,把原始的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延续;第二是琳琅满目的世界,首先是对神仙世界的渴望,人们祈求神仙,盼望永生不死,不同于对神的畏惧,向往神仙相交织并列,是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一幅幅画像的出土展现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而异常热闹的世界,其中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是表现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汉代出现的艺术作品是那个琳琅满目世界细微的展现,同时也展现了人间力量和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征服和巨大胜利;三气势与古拙,汉代的艺术品展现了巨大的力量,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虽然它们的艺术形象看来是笨拙古老的,姿态与比例并不符合常情,尽管相比与唐宋雕刻显得并不精细,但是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与气势,不是后代所能比拟的,汉代构图并不讲究色彩与留白,但填满毫无空隙的画作会给人丰满朴实的意境,汉代艺术相比其他朝代艺术,更加突出呈现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由楚辞文化而来的中华传统文化。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3】

说到“美”这个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各种各样的图景,这些是被我们从心底认可的,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一处风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诗词……我们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又各不相同,就像我们在勾勒描绘“美”的时候,往往那些视觉上美的冲击会让我们印象更深刻一点。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著作,书中有太多的精华了。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初中的美术课上,当时老师是在讲中国的美术史,顺带提到了这本书,自己也挺好奇的,课后就去图书室借了这本书。当时读的时候,对李泽厚先生笔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所以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但是这一遍并没有让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了一下,大概了解了全书的大致结构而已。等到现在重读的时候,才懂得先生笔下描绘的是一种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笔下,“美”是一种生命,是一种赋予物件生命的神圣之物,它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敬仰,是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艺术。

在这本书中,我们感受到的美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是从多感觉角度来认知的。全书的脉络十分清晰,共有十个章节,从远古走来,走向文明。不得不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有的美,无论是龙飞凤舞一般的图腾、陶器,还是行云流水一般的诗作文章,还是琴瑟箫笛一般的宫廷乐器等等,我们难以分出个更美一筹,我们也无需分辨。

我第一次读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当时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为什么也可以是一种美?直到现在再想起的时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美,这种美是客观的,需要人去实践感知的。就像孔子和庄子,这种儒道互补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文明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对“美”的审判。

再往后面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更是横扫历史的艺术佳作,在当时,可能是普遍,不足为奇的。但是,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至今还能留下来,为后人所传诵,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李白,他的诗词有豪放之美,仿佛是时代最强音;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又是女子的一种美,令人动容……

最后一章的明清阶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讽刺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都是别样的文明。它体现出来的世态炎凉,体现出来的悲欢离合,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都为文明研究,艺术鉴赏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作为历史的接班人,应当多多发现其中的美学意义,不能仅仅作为旁观者,当然更不能亵渎。

“美”的范畴是无比宽广的,可以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听觉上的,在这些方面完全是没有定义的。只有有人欣赏,哪怕仅仅是角落里的一朵野花,我们便可以称之为美,至于是哪一种程度上的美,这自然是要看个人的了。有人可以将其画出来,有人可以将其舞出来,形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了。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4】

你见过夏商周出土的文物图片吧?那些抽象花纹的陶罐们。你一定也见过明清山水画和家具吧?你肯定也见过唐三彩、宋代或清代的瓷器珐琅器什么的吧?美不美?你是否跟我一样觉得它们的美大相径庭毫无关系?可是想不到它们的美丽其实紧密相关一脉相承。

世界闻名的哲学家李泽厚说,中华民族的审美从文物、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以时间为轴来说,远古是神秘的美,青铜是狞厉的美,先秦为理性的美,楚汉是浪漫的美,魏晋风度美;雕塑从南北朝到唐宋有虚幻、思辨、世俗三种意境,诗词曲从唐宋到元大气浑厚、细腻精致、浪漫三种意境,山水画在宋元的有“无我”“精致与意韵并存”和“有我”三种意境,明清文艺更有浪漫世俗、伤感、批判现实主义三个阶段——中华民族的美的历程原来这样如血脉流淌!

李泽厚对不同美的感受描述很有区别,例如他说青铜器的美是狞厉的,想想那些张牙舞爪的青铜面具果真如此;先秦的美是理性的,是啊,从神鬼说到了百家争鸣的儒道法,真是从蒙昧到理性;汉代的美是浪漫的,那些美丽的漆器、夸张的陶佣,想象与现实并存的砖画也果真如此。

而同样针对一种美,他的解释又相当易于理解,这与其他评论家大不相同。例如评价初唐巅峰诗作《春江花月夜》,闻一多说:“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阔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其实除了“更寥阔更宁静”六字外,我不是很能理解他的观点。但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觉醒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伤感、怅惘和留恋……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是不是更晓畅明白!

这些内容都收录在李泽厚的一本书中,叫做《美的历程》。本书从头到尾都是逻辑,都是理论,但是因为语言通俗举例及时而很接地气。同时作者有自己的好恶,读完全卷你能鲜明感受。

每一个历史时期,李泽厚都将其美与其特定历史背景结合,交代美的演变的缘由,演变的方向,经济、外交、政治都与美的形成息息相关。李泽厚高屋建瓴而又收放自如,不愧是大师。本书单是三联书店2009年7月首次印刷后历经20次重印,不是没有理由哒!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5】

以上。认识了美的演变、大致理解了创作、审美与时代的关系,那么能否根据如今的时代特征理解甚至判断现行审美趋向、并尝试探索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新发展呢?十九大以后,社会矛盾发生一些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产生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反映了时代赋予美学更大的使命,这也是美学发展的机遇。

中华美学艺术精神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立足于中华美学传统探寻美的深层资源,博采世界各民族文化优秀资源,实现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创新式发展。“当代中国美学需激活‘诗教’‘乐教’为代表的古典审美传统……美育当以‘艺术教育’为核心,使诗国荣耀、诗情画意回归中华……将艺术、自然、工艺与生活审美结合,提高国人艺术素养与品质”[7]。将这种文化软实力投入社会实践,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者当继续研究,不止步于此,向前溯源求真,向后预测方向,使得审美艺术精神前后贯通,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审美,构成一股力量,融入社会经济政治与伦理道德全面进步发展过程中,尽可能获得一种持续的发展。

每一次逛博物馆,走马观花?对于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鉴赏是否会在我们这一代发生断层?这场中国文化美的巡礼,深化了我对艺术的内涵与形式的理解,看到时代与艺术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更加懂得,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审美心理与创作的重要作用。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6】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因为美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抽象但是又可以投射到每个物体上的概念。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美可谓千姿百态,可谓无处不在。古往今来,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从未中断过。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到平头百姓,但凡与美有关人们都愿品评一二。在众多的有关美的著作中,真正能称得上是佳作的屈指可数,而现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建树颇深,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尤其是他攥写的有关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的著作,对于现代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本《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为为十章,按历史时期为序,纵向地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奴隶制时期,再到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文艺和美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且作者还以不同的历史环境为背景,深入的细致的分析了社会审美观念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发展演变。但是与众多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理论著作不同的是,作者的着眼点并未仅仅放在对于美学本身的探讨上,而是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于各个时代的美学理念以及一些具有美感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美的历程》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本书总结和概括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美学观念和美学艺术的发展,凝聚了先生的美学理念和美学思想,对于学习美学的人来说,获益良多。

初读《美的历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作者的文字功底。优美的语言,轻快的语调,流畅的笔法,仿佛中国山水画中的工笔一样,作者把中国几千年文明衍生出的美的产物细细描摹,向读者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美的世界。

细细品味,这本书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美的思考。它打破了我对于美的原本定义,让我对于中国文化中的美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我以往的认知里美只是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存在的,由于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美学观念,我所认为的美是一种泛化的,是跟随大众审美的趋向存在的。然而,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里却向我们呈现出了一种文明之美,是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美感。

尤其是第二章青铜饕餮中对于中国巫史文化和青铜艺术的描述,让我体味到了别样的文化和不一样的美。众所周知,一种文明的演变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具有浓重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的产生也是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文明不同,巫史文化是专门为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服务的。因此作为巫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青铜器,也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作者的笔下,这种体现古老而又神秘文明的青铜纹饰,就是这一时代美的代表。与我们今天刻有精美图案的器具不同,这类青铜上的纹饰是如饕餮一般的神兽,它们大都面目狰狞,给人一种畏惧感和威严感。这样的纹饰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符合的。奴隶制时期的中国,到处都充满着战争,屠杀,掠夺,因此这样一种面目狰狞的神兽是与当时战争肃杀的场面相契合的。饕餮虽然只是一种青铜纹饰但是却包含了许多意义。其一是作为一种神兽去保护统治阶级,保护信仰它的子民们,这时它就作为了一种神的意味出现了,它对于统治者和平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其二,它代表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的持有者,拥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闹事者是一种极大极重的震慑。用书中的话来说青铜纹饰具有祯祥的意义。也正是这种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青铜纹饰向人们传递出了一种崇高的美。这是一种可以被形容为崇高的庄严的肃穆的美,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中国美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在《美的历程》中各个时代在作者的笔下都被定义了不同的美。李泽厚先生用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理性的具有极强逻辑思维的叙述方式,将各个时代的美学进行了完美的串联。除了对于各个时代的美的精彩解读外,《美的历程》的出彩之处还在作者对于美学史的宏观的概述和把握。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个完整保留文化的国家,其美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因此它的发展应该是有其内在规律存在的。李泽厚先生显然同意这一观点,他在《美的历程》中就以历史时间为纬度,对于中国的美学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探寻出了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读完了《美的历程》,不论是对于时代的美的体味还是理解美学内在的运作秩序,我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在对于中国美的体味中,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为泱泱大中华巍巍礼仪邦的中国,并没有愧对自然的馈赠,在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十分古老的深厚的璀璨的文明。从遥不可及的远古时期到可以触碰的明清,这样一段漫长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是一段历史的演绎更是一段关于美的历程。作为华夏儿女的一份子,我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悠久历史美丽文明的祖国而无比的骄傲,无比的自豪。从远古走来,我们饱经分裂,战乱以及不可预估的自然灾害,但是中华文明依然将强的绵延下来了,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散发着迷人的色彩,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历程还在继续,作为未来建设者的我们也一定会让这一伟大文明更加璀璨,更加美丽。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7】

《美的历程》读后感600字:

暑假要求阅读一本书,我选择了《美的历程》。拿到这本书,看着封面,并不能像其他一些书籍一样,可以从封面猜到一些关于文字内容的信息,充满了神秘感。在还未打开书之前,先了解了一下大家对这本书的认识:

冯友兰说过“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一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中国史。”也有人问过:“这是一本专论?不是。这是一本通史?不是。这是一本散文?不是。这是一本札记?不是”。其实它可以什么都是,而它又什么都不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可以是一本思想书,也可以是一本美学书,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哲学分析和美学介绍,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历史文献在内。

作者李泽厚本人是这样认为的:“大部分的历史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所以,它就是一场美的历程而已。

说实话,这本书初读起来有些晦涩和吃力,很难走进去。翻了几页之后,合上书,似乎什么都没读,内心深处又似乎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脑海里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画面,似杂乱,又似清晰。于是继续打开书,随着文字一行行的转换,一幅幅画卷模糊又清楚的跳跃在眼前:远古时代的龙飞凤舞、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度、佛陀的悲惨世界、盛唐的夺目灿烂、中唐的韵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海洋。

李泽厚先生没有用传统的历史书般的传统介绍,它是从陶器、青铜器到铁器,从诗词、歌赋到文学,从雕塑、绘画到建筑,李泽厚先生把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让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正如书中写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传大成果”。

在美的历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所有的这些美的作品中,展现的永远是当时最真实的生活。这些已经逝去的,存在的,即将到来的,每一种美,都将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场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8】

读《美的历程》有感我读《美的历程》和钱有关系。一般说来,我读书会选择200页以下的,包括小说。道理很简单,首先,400页一部书如果换成200页就是两部,听起来差了一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

另外,我的经验是,越大部头的书往往越乏味,作者通常是对读者的领悟理解能力持怀疑态度,一点点主题结论要迂回曲折反复论证个5遍6遍,看得头昏眼花非常上火,更有甚者,万一没看懂,不但上火,信心也受打击。所以,我读《美的历程》可以算是个例外,这本书罕见的厚,377页,我看过的唯一比这本书厚的就是半部《资治通鉴》。

买书我可没这讲究,不分厚薄,只管喜欢,先从架子上不分青红皂白,检面善的就抽出来,交款的时候再把书摆到台面上,价格质量做一番综合衡量天人交战,之后拿上三、五本飘然远引。长话短说,那天在三联,我忘记把《美的历程》从购物车里面抽出去,就这么把它买回来了。(不知道这无意识的行为是否也埋藏着什么潜在动机?)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心疼,88块钱!!!不过这本书贵也有它的原因,全书收录214幅精美插图照片,其中大部分是彩色的。

看在这钱的分上,再厚的书,也要咬牙看下去。如此,我在厕所里开始了《美的历程》。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道理,看插图多的书自有好处,就是看的快,成功感强烈。一次如厕,我最多看了50页。但也有慢的时候,比如在上“魏晋风度”那一章的厕所时,我一次就耗费了将近30分钟。

原因是我看到了非常好的一幅图片:河南洛阳出土的一尊北魏时期泥塑。在描述这泥塑之前,我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问题我出了厕所马上就问了我的女朋友,她的回答让我非常高兴,其智力水平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我们心目中的古代人是个什么样子?

为了让大家有充分思考的时间,我这里先分个段。答案我自己说出来吧:峨冠博带,宽袍广袖,对于武侠小说看多了的朋友,古人有时候腰里还配着一把宝剑,总之,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小时候读郭沫若的《屈原》,里面画的屈大夫就是这个样子,后来看过的所有古人造型也都是一个模子(可能最近中央电视台拍的《笑傲江湖》里面的余沧海算个大例外)。

但你来看看这塑像(书中163页),在页面的右下角,一个小小人缩成一团,抱头坐在一块圆形石头上,只能看到耸起的双肩和一头乱发。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在为什么而痛苦悲伤?靠,简直就是个小哈姆雷特,说它象哈姆雷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头发都打着卷,贴在头皮上。

就是这个泥塑,让我在马桶上憋了半小时,不是没有收获,出来的时候我带着这样一句话,让我的女友五体投地: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你会看不起中国,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你会觉得这不是中国。

现在,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于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么多漂亮的图片,我花这个价钱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别的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西方的智慧》就是半价买的。就一句话,万一哪天你们谁看见这本书打折处理了,可千万千万别告诉我。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9】

“美”这个词太抽象了,因其本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存在,它只能依附于某种物质,比如人、自然,当然还有人类创造出来的种种艺术品(建筑、绘画、雕塑、诗歌、瓷器、园林等等),本书也就是围绕这些各擅其美的艺术形式以时代为线索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欣赏。

我没有从开篇的远古时代之龙凤艺术看起,而是从中间向前后延伸开去。因为每一章都可以自成一体,所以这样看也并不觉得混乱。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两部分。

一是写初唐诗歌和苏轼,书中对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赏析很能引发共鸣,少年意气风发,虽然心头偶尔划过的无常感给人生蒙上了一层浅灰,却是同整个国家一样处在欣欣向荣的上升的时期,让人觉得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而苏轼作为词人在文学上的地位我是了解的,但是没想到他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是那些绝妙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从屈原、陶渊明以来文人的自我精神救赎到他那里终于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对人生无常的彻底勘破。

二是佛陀世容,结合当时的历史去看那些千百年前巍峨的佛像和石窟,一下子便让这些静穆威严的雕塑有了丰富厚重的内涵。佛像愈高大,人在现实中的地位就越渺小;佛像愈和蔼,人的苦难就越深重。一旦有了这种对立的视角,你会发现艺术和美有时纯粹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信仰。

此外其它如讲魏晋、宋元山水画等等章节,无一例外地都能从思想上给人以启发,从语言上给人以享受。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10】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似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美学史。和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相比,我觉得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更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心灵书写;而《中国美学史大纲》则更多的是倾向于在一种意识形态的规范语境内严谨客观的介绍。所以读《美的历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来说,更能激发兴趣和阅读冲动。读完《美的历程》,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或变幻或相承的美学内涵。“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志,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历程”;“美作为感一性一与理一性一,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和规律一性一与和目的一性一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尽管如此匆忙的历史巡礼,如此粗糙的随笔札记,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局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如李泽厚先生在这本书的开篇和结语所所的两段话一样,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确有一种“匆匆巡礼”的感觉,他把自己对中国远古到明清的美学认识以最为代表一性一的事件、最直接的风格和手法向我们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匆匆巡礼”虽匆匆但不零乱;虽巡礼但不空洞。于我而言,李泽厚先生的这部美学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在其启发和指引下进入美学的探究和学习。

搭乘李泽厚先生的沉重列车,从苍茫神秘的远古驶来,一路的站牌是那样的斑驳而绚丽。每一个站牌地下都工工整整地刻着两个字:“思考”。在这列火车超时空的行驶中,我在远古时代和楚国停留的时间最长,有时候还意犹未尽,让这辆列车倒着开,反反复复。因为在这两部分的论述和思考中,一方面,李泽厚先生在他的角度上引导我进行自我思考,但在另一方面,我对其在关于楚汉一浪一漫主义的论述中的合理一性一在自我理解的角度上产生怀疑。

一、作为图腾与作为艺术

在“远古图腾”中,李泽厚先生说到:“对使用工具的和规律一性一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一性一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尽管两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但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生活外化和凝练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则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练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前者是现实的‘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后者是想象中的这种‘人化’和‘对象化’”。这段一精一辟的论述将远古图腾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趋势表达得清晰易见。根据李泽厚先生的有关论述,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远古图腾究竟是不是审美创造?在这种远古图腾的形成原因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图腾是原始人类“物化活动”和“物态化活动”的结合生成,那么从“物化活动”层面,这本不可看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和创造,但是回归到“物态化”层面将其称作审美活动却又十分合理了。图腾的最初产生不可能是一种自觉地审美创造,它是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类所特定持有的某种观念的外化,一种图腾的色彩和形状必然包一皮含一着原始人类某种在偶然情景之中所广为接受的含义。从而在这种含义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种色彩或形状就在远古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保存下来,并在特殊的情境下(比如饥饿之时很容易地捕获了大量野兽,首领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等等)激发在他们心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识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意识观念赋予某种神奇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巫术就应运而生了。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结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泽厚先生的意思。我想象地举一个事例(在我来看来,我们几乎没法举出绝对真实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状况,因为依照我以上的理解,这种图腾形成到意识观念的形成的前提,是基于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把握的偶然一性一和原始人口类思想的主观一性一之上的),比如在原始人类某一天正常的生活中,突然电闪雷鸣,引发大火,引得从林中的动物全都逃跑,而这些野兽又恰好逃到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使得他们不费一丝气力就捕获很多野兽作为粮食。那么也许他们就会把这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的恩赐,并在恐惧与感激中接受这种恩赐,并把他们所看到的诸如闪电、大火的形状和色彩视为这种巨大神秘力量的象征,于是在他们的图腾中便出现了诸如闪电和火焰的形状,并涂上他们眼中闪电、火焰的颜色,作为图腾和巫术的仪式符号膜拜。渐渐地,这种颜色、形状化作一种观念植入他们的心中,并外化为将其作为自身的保护神。除了固定的图腾之外,他们可能会把兽骨、石木等物体雕成那样的形状佩戴以求赐福,久而久之,这种形状和色彩就会被普遍接受和喜一爱一,慢慢地添入人为的加工,形成最初的所谓的“装饰品”,那么这个时候,在图腾崇拜的前提下,对于这样的反复制造和喜一爱一便在一定程度上衍化成一种审美意识了。而后,李泽厚先生论述的原始歌舞,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形成过程和审美阶段。

二、“神秘一浪一漫主义”与“现实一浪一漫主义”

从远古的图腾意识到夏商的青铜艺术,其内在的形成过程都与之关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和变革时期”的先秦,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集权导致的思想活跃的特殊历史环境里,先秦艺术在儒道互补的大线索指引下渐趋理一性一。在这样一个历史大潮中,由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到汉朝的人类的大举胜利形成了不同现实环境所导致的一浪一漫主义,在“楚汉一浪一漫主义”的论述中,李泽厚先生论述的相对简单一些,我觉得,李泽厚先生在探讨楚汉一浪一漫主义形成的内在原因时,并不是十分具体。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我感觉到李泽厚先生在艺术审美层面将其并列论述,当然有其合理一性一,如对“琳琅满目的世界”和风格“气势与古拙”的概括。但是,我看这一部分的三个标题:屈}传统、琳琅满目的世界、气势与古拙中感到,所谓的楚汉一浪一漫主义,在后两个标题内,似乎只是在论述汉代的一浪一漫风格以及审美意境。看过后感觉将楚和汉相联系起来的这一部分的,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大处相同的“一浪一漫主义”风格,而并没在内在的精神探究来阐发这两种一浪一漫主义的实质一性一不同。我认为在论述一浪一漫主义这样一个命题时,楚汉并不能并列论述。当然,单就阐述这一审美风格的角度我没有异议。

我觉得所谓的一浪一漫主,在楚汉时期实质上是不同的,首先,以屈原为代表的屈}传统形成,在社会层面是生产力相对地低下的结果;但在以汉赋、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的一浪一漫主义却是生产力相对发达的结果。由于南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政治存在,使得其“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所以就屈原作品,单从审美角度,撇开所谓的政治抱负和苦恼来看,“美人香草,百亩芝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望舒飞廉,巫咸夕降,流沙毒水,八龙婉婉……”如此等等无不是在这种基础上保留而来的一浪一漫手法;汉代由于其政治体制的强大,生产力的发达,使得人们将更多的关注视角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哪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秋千壁画中的人物动物的行进行列……”,可见汉代的一浪一漫主义更是根植于由对自我的信任和战胜自然的雄心引发出来的一种“现实一浪一漫”情节,是一种带有“古拙”的一浪一漫。而正是这种“古拙”使得汉代的艺术的运动感、速度感、韵一律感变现突出,在这种由于“古拙”而导致的“自一由”中弥漫着一浪一漫主义情调。所以从这样一个层面就可以探讨出楚汉一浪一漫主义的另一个差异的地方即审美内涵上的不同,楚的一浪一漫主义更多的根植于脱离现实的神话思想和神秘主义,我将其称之为“神秘的一浪一漫主义”;而汉代的一浪一漫主义则更多的根植于人类思想征服心态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我将其称之为“现实的一浪一漫主义”。虽然李泽厚先生在论述汉代艺术所体现的一浪一漫情调与远古图腾的区别,但是并没有清晰阐述不同社会现实环境和思想意识形态下所导致的不同的一浪一漫主义的区别。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角度上,对一浪一漫主义的阐述,可以将远古图腾歌舞和楚域屈}传统,将汉代画像石、壁画、汉赋艺术和盛唐诗歌、明清的一浪一漫洪流加以比较来探寻一浪一漫风格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内在线索和精神实质。如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在“佛陀世容”部分中以“悲惨世界”、“虚幻颂歌”、“走向世俗”对魏晋,初、盛唐,晚唐、宋以及延伸至明的宗教文化的论述。

三、宗教艺术与诗人之死

在对“佛陀世容”的三个部分的探讨中,李泽厚先生给我们提一供了一个以历史眼光观察艺术现象的视角。在这一部分的阅读中,李泽厚先生也引发了我对艺术家自一杀命运的思考,我固执地认为这也应该是美学研究的一部分。为什么会由此联想到这样的问题上来,主要是因为在李泽厚先生在对宗教艺术的探讨中,将三个时代人们对于宗教的不同认识而导致的不同总宗教文化中,我觉得在历史进程中,我们无法摆脱宗教文化的影响,虽然进入现代社会甚至是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宗教被解构,但是我认为,这是根本无法可以解构和回避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扎根太深的宗教文化意识,不管你是否承认,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宗教,但是宗教意识早已在意识形态层面转化为对生存信念的探寻这一永远困扰艺术家的问题。从另一种角度关照世界,颠覆传统的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同样也在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人生意义的价值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及其复杂而困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上,不管是西方古希腊宗教传统,还是中国道家思想,都得出来一个命题,这就是现世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可言。正是这种无法摆脱的宗教思想导致了中外历史很多艺术家(特别是诗人)的自一杀。中国的超脱主义和西方的救赎主义在这个层面上似乎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困境问题,但是正如刘小枫在《拯救于逍遥》中所说,“超脱主义并不倡导自一杀,但所有的超脱主义、厌世主义在逻辑上都无法避免肯定自一杀”。既然现实本无意义可言,但是对意义的执著追寻又让这些艺术家们无法陷入了这样同一个悖论中,向世界索求意义、赋予世界以意义成为了诗人的使命所在,但是在思考生存状态的焦灼思考中,又因为无情的现实和常人的无法理解让诗人继而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信念缺失状态。既然生存的信念不复存在,自一杀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活着的,宁可自一杀,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都是面包一皮”。屈原、叶赛宁、茨威格、马克吐一温一、托勒、普拉斯、马耶科夫斯基、法捷耶夫、顾城、海子……继续罗列我们会发现一串惊人的名单。刘小枫说:“诗人自一杀不是日常事件,而是信仰危机事件。”那么我想这一连串自一杀艺术家的名单是否也可以在另外一个角度构成一段痛苦的“美的历程”?

四、艺术大师与审美个体

在《美的历程》“宋元山水意境”部分中,李泽厚先生探讨了五代和北宋的“无我之境”和元代到明清的“有我之境”。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认识到”;而“突出强调笔墨”的“有我之境”侧重于“如何通过或借助某些自然景物、形象以笔墨趣味来传达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不管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其实都是艺术家们的内在信仰信念在作品上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延伸。和上面由“佛陀世容”引发的诗人之死的问题相关联,艺术家同样是在一种生存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艺术创作,除却直观上的审美快十感外,在“美的历程”中,如何通过呈现在眼前的艺术作品来深度挖掘潜藏在背后的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来探究处于这样的意识形态中的艺术家的特殊思想状态显得更有价值。马克思关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就是强调这样一个审美态度。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中处处渗透着这种思考和态度,在十个部分的阐发中都以历史的关照和意识形态的探寻为出发点,从而更加深刻的让我们了解到在这段历程上各个时期不同美学思想和审美态度。

在结语部分,李泽厚先生在讨论关于诸如此类的“巡礼”的探究方法的合理一性一以及对艺术客观规律的探寻的意义时说到:“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以肯定”。这种规律的探寻的意义所在,我是赞成李泽厚先生的看法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下,我似乎怀疑人类的思想状态的发展历程,关于艺术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各个层面上的问题,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叔本华、尼采、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等,为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达到了如此的高度?他们何以以超越时空的眼光看到了现在甚至以后,而我们却一直在这些伟大的哲人、艺术家的神圣形象中不断摸索,像李泽厚先生所说我们对于生产力和艺术发展之间关系规律的认识,我觉得这不免是紧密联系现实,与现实存在的社会学相结合的思考成果,但是诸如以上那些艺术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规律我们现在又真正认识多少呢?从现代派的沉重崛起到后现代的解构,我们并不是达到了一种理解前人伟大思想前提上一次超越,而是更多立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状态相结合基础上,从另一个层面的突破,如现代派的乔伊斯等人,他们给我们的不是对前人伟大艺术家的明晰理解,而是在另一个层面和他们一起又为我们竖一起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一性一,也不是观能满足的兽一性一,它是感一性一中有理一性一,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它在审美心理上是某种待发现的数学结构方程,它的对象化的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form)。这也就是积淀的形式,美的形式”。在美学层面上,李泽厚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因该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正像李泽厚先生在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也告诉我们――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11】

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从皇帝到官吏到地主士绅,构成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士大夫也日渐取代门阀成为社会的统治者阶级,他们满足于既得利益,把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并且希望这样的心情能长久保持,山水画成为了这些由地方来到京城、由乡村来到城市的士大夫们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而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的日益流行,也成为了山水画讲求人与自然和为一体的哲学渊源。

山水风景画在六朝时期的宗教绘画中只是一种背景,到了中唐时期才由附庸真正独立,这也得益于宗教意识的日益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了出来,首先解放出来的是人物、牛、马,因之中唐以后便出现了不少以仕女牛马为主题的画作,而山水花鸟则要到宋代才成熟,宋元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它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与几千年前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的世界艺术史上的辉煌 篇章,山水画是士大夫的艺术成就,不过北宋、南宋、元的山水画自有其特点:

1)北宋前期:注重全景式的整体画面,讲求“可望可行不如可居可游”,似乎在想象的幻觉中面对着一大片气势雄浑邈远的真山水,呈现出异常繁复杂多的整体面貌,但也体现出不同地域的特色风貌。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胜在雄浑、辽阔、崇高。

2)南宋:诗意追求(诗意画)和细节真实(院体画)同时并举。描绘的是“剩水残山”,把人们的审美感受导向更为明确的主题,在有限的画面中画出无限的诗情,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别消失,景物具有了更大的普遍性,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观念有了更多的表露。胜在秀丽、工致、优美。

3)元:形似与写实被放在次要地位,着重主观的意兴心绪。强调文学趣味和笔墨,把线的艺术传统推向了最高阶段,像写书法一样去画画,是一种“有我之境”,院体画之后兴起了文人画。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12】

如果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心境、意绪,那么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社会风习。

小说:宋代平话跟六朝志怪或唐人小说不同,它们不是以单纯的猎奇或文笔的华丽来供少数贵族们思辨或阅读,而是以描述生活的真实来供广大听众消闲取悦,至明中叶,市民文学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市民文学虽然充满了小市民的种.种庸俗浅薄,不如士大夫阶级那么高雅纯粹,但也代表了某种真正的生命活力,展现的是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视情节的曲折和细节的丰富,把真实创作为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由此奠定了中国小说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

戏曲:与宋明话本、拟话本并行发展的是戏曲,明中叶以后,元曲发展为综合了说唱、表演、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后又演变成昆曲和京剧,戏曲虽然以文学剧本为内容,但实际上却是以艺术形式而成为了国粹,并且尽管日后吸取进入到了上层和宫廷生活,它的根却依旧在民间。

版画:随着市民文艺的兴起,木刻版画作为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最初它是以戏曲、小说的插图而畅销的。

小说、戏曲、版画构成了明代中叶以来文艺的真正基础,不过世俗的市民文艺要真正成为一种浪漫文艺,从而跟士大夫的正统古典文艺相对抗,却还需要某种哲学精神的转化。

李贽是明万历年间的思想家,他“提倡以自己的本心”为主,认为文艺的可贵之处就在各人得以表达个人的真实,不必“代圣人立言”,提倡个性解放,与他同时期的汤显祖、冯梦龙等也都成为了这股浪漫思潮的推动者,相应地文艺创作也开始有了近代人文气息,清新朴素、平易近人(比如《项脊轩志》),明中叶以来的这股文艺思潮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仍有影响。

到了清朝,上层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学,纳兰词更是把词推到了艺术境界的新高度,而下层的市民文艺则突然萎缩。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的三个不同阶段,《红楼梦》作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虽然是描写上层士大夫的文学,却对世态人情悲欢离合作了无上的升华。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月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 04-28

新时代中国青年心得体会汇编9篇

新时代中国青年心得体会 新时代中国青年感悟 04-28

看海读后感精选

看海读后感 04-21

适合快手文案的句子情侣40条

情侣句子 04-28

早安心语每日短句经典锦集35条

早安每日短句 04-28

驾驶员检讨书12篇

驾驶员检讨书 04-28

销售内勤工作总结合集12篇

销售内勤工作总结 04-28

描写立秋的优美句子(精选24句)

描写立秋优美句子 立秋优美句子 04-28

读后感参考: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导读后感 07-27

七夕送花祝福语短句(76条)

七夕送花祝福语短句 04-28

语录情感英语汇总

语录情感英语 语录情感 04-28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