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摇滚小子)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一篇关于“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的网络文章很有趣值得一读,本网站所述资讯仅供参考请自行核实!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1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另外的55个民族人口数只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被称为少数民族。

2、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少的是珞巴族。

3、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

(1)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2)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3)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省

(4)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彔自治区

(5)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省

(6)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省

(7)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8)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重点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 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2

1. 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工人培育来获得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动植物产品的各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主要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等物质资料,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东西部以400㎜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与三河牛;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是新疆细毛羊;青海牧区,优良畜种是滩羊;西藏牧区,优良畜种是牦牛);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

4.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

5.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又称“黄淮海平原”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知道选择客运和货运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考虑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不同需求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资料(幻灯片展示)

(一)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资源。

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正常开工。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秦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师问)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答)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幻灯片展示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问)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属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新课教学

1.设疑导读

(1)如果你暑假计划到黄山旅游,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目的地黄山的位置(到哪里去),票价(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等。

(2)如果你是公司的业务员,要将1000台电脑从中关村发往陕西省延安市,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与去旅游有什么不同的考虑?

学生讨论:除了一样要考虑目的地陕西省延安市的位置(运到哪里去),运费(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外,还要考虑运送的货物是电脑和运输的数量1000台。

教师总结:要想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除了明确自己的需求外,还必须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2.比较学会选择

学生阅读课本P85图4.3.

教师:这张图对比了火车、飞机、汽车和轮船在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运量的多少上的差异,请你总结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我们作出选择。

(1)水路运输是现代运输方式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费最低的,为什么?有哪些缺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成本低的原因:①线路投资少,除运河外,江河湖海为天然航道,不会损坏,基本无需修造、维修和保养。②运载量大。由于水的浮力,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水运比陆运有较大的运载量。一列内河船队的载运量相当于一列普通列车载运量的3~5倍。运载量大,线路投资少,降低了水运的成本。

水运的缺点是:送达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冬季河流封冻,枯水期水位低,大风,浓雾,急流险滩)。

(2)什么样的货物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学生:运输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3)下列情况哪些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①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适合)

②1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适合)。

③50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济南。(不适合,水路不能到达济南,适合铁路)

④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运到城区。(不适合,没有水路且速度慢,适合公路)

(4)铁路运输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长途运输方式,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铁路的优点:①多拉(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随着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机车的进步,运量可以高达5000多吨)。②快跑(时速为60~100千米,高于汽车)。③省钱(铁路运输的成本是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是航空运输的一百二十八分之一)。④准时(受天气影响最小,一年四季,昼夜不停)。

铁路的缺点:①巨额的投资(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都需要巨大的土石方量)。②短途运输成本高(从北京城区到北京市大兴县,铁路成本高于公路)。

3.情境处理

教师提问:下列情况适合选择哪种运输方式?

(1)河南郑州某公司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铁路)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铁路)

(3)乌鲁木齐某学校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到。(航空)

(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水路)

教师总结:和铁路相比,公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少。但是公路运输也有自己的优点。有一家公路运输公司,它的宣传广告语是:“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从这条广告可以反映出公路运输的哪些优点?

学生讨论回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

①门到门服务--“到家”.铁路运输受固定线路的制约,只能实现“站到站”的服务,而公路运输“无孔不入”,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一辆车一个司机可以将旅客或者货物从家门运输到家门,直接到达目的地。

②装卸量小--“万无一失”.由于铁路不能实现“门到门”,需要借助公路将货物运至火车站,在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借助公路运输才能将货物最终送达,这样的运输过程增加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装卸量。货物需要装上汽车运到火车站,卸下后装上火车,到达目的地后卸下火车,再装上汽车,才能运达用户家中,这样的装卸过程对于一些易破碎,易损耗的货物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而公路运输只需一次装和一次卸,对货物的损伤较小。

③运输网络四通八达--“货送海角天涯”.铁路线的建设成本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所以铁路网络远没有公路网络发达。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正在从“县县通公路”向“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迈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是铁路网络不能比拟的。

三、课堂延伸

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铁路的货运部门计划和公路货运展开竞争,请你参考公路货运公司的宣传广告语:“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为铁路货运部门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以突出铁路运输的优点。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1)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3)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4)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

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家庭调查表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5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土地、矿产、森林、水等是自然资源吗?(是)

2.闪电、钢铁、蔬菜、汽车是自然资源吗?(不是)

3.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属于哪类资源?(可再生资源)

4.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属于哪类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5.中国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 3月22日是什么日?(世界水日)

7. 6月25日是什么日?(全国土地日)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农业用地有哪些呢?(耕地,林地,草地);非农业用地有哪些呢?(建设用地)

2.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劣势是?(人均不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西部地区呢?(草地)

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有哪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等)

5.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什么水呢?(海洋水);而淡水中98%难以利用的什么水呢?(冰川、深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的,仅占0.3%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方面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的情况是?(夏秋多,冬春少);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兴建水库)

3.从空间方面看,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情况是?(南丰北缺);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是?(跨流域调水)

4.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这个引水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到缺水严重的什么地方呢?(华北、西北地区)

5.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哪种措施尤为重要呢?(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水资源利用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供应紧张,浪费惊人,污染严重)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指的是?(交通运输)

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3.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稀)

4.我国铁路干线的“三横”指的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5.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 自西向东依次指的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6.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

7.青藏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西宁,拉萨)

8.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四种运输方式中,按运速从高到低排列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 按运费从高到低排列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 按运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水路、铁路、公路、航空)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是?(农业)

2.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部门呢?(种植业、林业、渔业)

3.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部门呢?(畜牧业)

4.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分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哪条线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

5.中国西部地区的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牧区)

6.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7.北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小麦、花生、甜菜)

8.南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水稻、油菜、甘蔗)

9.棉花的主要产地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南部)

10.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华北平原、山东)

11.甜菜的主要产地是?(东北、西北); 甘蔗呢?(广西、广东、海南、台湾)

12.油菜的主要产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地形陡峭的山区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林业);在地形平坦的平原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种植业);在降水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畜牧业);在河湖较多的地方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渔业)

14.鱼塘中养育,塘泥培基,给桑树提供养料,蚕粪又是鱼的食料,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称为什么呢?(基塘生产)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什么?(工业)

2.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产业叫做?(轻工业)

3.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产业叫做?(重工业)

4.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5.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优势:交通发达,技术雄厚,市场广阔;劣势:矿产资源缺乏)。

6.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哪里呢?(辽中南工业基地)

7.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优势:交通发达,矿产丰富,市场广阔;劣势:结构老化,管理落后)

8.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京津唐工业基地)

9.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呢?(珠江三角洲地区)

10.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是什么?(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1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中关村)

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什么?(大城市);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6

收听天气预报

教学目的

1.了解天气预报及其意义,了解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组成,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识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和预知天气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在学习卫星云图时,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它技术先进的事实,使学生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和练习法。

教具某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或当地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录音;投影片(天气符号表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讲授提纲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2.卫星云图的识读

三、简易天气图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录相(或录音)]让学生看天气预报的录相(或听录音)。

[提问]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教师讲解]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我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板书]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板书]

[教师归纳]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

[提问]通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看到有哪几类气象图?(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等等)

[教师讲解]通常气象台就是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做出天气形势的预测,才能准确地预报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只重点学习观看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方法。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板书]

1.什么是卫星云图[板书]

[读课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27页“卫星云图”一节课文的第一段,并观察“气象卫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图。

[教师讲解]现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卫星云图,是我国自行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回来的图象。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才能做到。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封底“卫星云图照片”,让学生读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内容。(日期和时间、地球、经纬网、我国的国界和海岸线、长江和黄河、城市、云层及其运动方向标、陆地和海洋)

[提问]卫星云图和上述内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层表示各地区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内容表示地区的位置。)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的主要内容就是云。在看云图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海陆界线等等内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层的分布和范围大小、云层的厚薄以及它的运动方向。根据对云层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卫星发射图象的时候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

[练习]看“卫星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云图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的天气状况?(__年5月31日14点30分)

(2)图中的主要云区在哪里?大致呈怎样的方向延伸?向哪个方向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向东移动。)

(3)北京是什么样的天气?西安是什么样的天气?(北京是阴天,西安是晴天。)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从卫星云图上,我们能够看出天气晴朗和云雨的分布状况。不仅如此,如果再配合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方面的知识,还能从它那里知道诸如台风、寒潮、气旋等等更多的天气情况。大家说卫星云图重要不重要呀!

三、简易天气图[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师讲解]这是一张简单的天气图,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气象台对各地未来天气情况的预测。请问学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图上表现预测的天气情况呢?(用符号和数字)所以为了学会识读天气图就必须先掌握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天气符号表”教师讲解天气符号的构成。

[读图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本28页“读图”练习中的项目,识读“天气符号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天气符号的正确方法。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提问]请大家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都由哪些符号组成?(城市符号、表示未来天气变化的符号、表示气温的数字符号)

(2)为什么有的城市天气预报中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3)电视台预报每个城市天气时,是按照怎样顺序?(先说天气变化,再说气温)

(4)上海、南京、合肥、桂林、广州和厦门等城市未来的天气如何?(请按照一般天气预报时的顺序回答)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它们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可以复习小学自然课中学到的有关知识)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7

一、回忆式自我检测法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结果,考试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比如“宇宙空间的特点为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部分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仔细回顾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如果不大清楚,则需要再次查阅。并且,地理知识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知识点检测方式。

二、比较法

比如,在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较;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较。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较。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总会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三、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许多的地理知识点。比如,亚洲季风包括很多的知识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别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掌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知识点,减少我们的记忆强度。

四、总结归纳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五、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高低差别。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8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和范围。

2 能够通过三角洲的位置认识位置的优越性。

3 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全国著名侨乡”材料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

三、教学方法

读图引导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① 新疆位置在哪?地形有何特征?

②新疆气候有何特征?为什么?

③新疆农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哪?

2、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提问歌词中唱到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圈在哪?(邓小平、珠江三角洲)。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地区有关的图片(体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建筑和交通等)提问本地区为什么如此发达它靠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3、讲授新课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1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2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的“地形特征”。

3 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根据位置、地形认识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归纳,并对总结的好的小组给予掌声鼓励。

4 通过教师的启发“关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置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及其几个问题的回答:“刚才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分析我们知道本区大部分在那个带?(亚热带)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这样的地形气候有什么好处?(有利于种植农作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节重点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最后总结归纳。

(二)、外向型经济

1多媒体展示图片“外向型经济一例”让学生理解认识外向型经济。

2 多媒体展示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来源地区” 让学生通过此图了解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地区,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的资金来源。

3 通过“涌动的民工潮”,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二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其产品的出口地。

5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济有利条件,和外向型经济。

(四)作业:根据听课情况布置。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9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10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 掌握解决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1.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师:我国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位于世界第四位,可谓“丰水国”,但是,我国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这是不是矛盾了呢?

生:降水多的地方,水资源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水资源短缺。

[投影] “阅读”——目前,我国660座城市中就有2/3缺水,有110座左右是严重缺水。其中有15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低于缺水线,7个省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人类生存起码的要求。由于缺水,全国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亿人民币。

师:为什么地处在水资源过渡带的华北成了水荒严重的地区?

一方面: 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耕地占了全国的38%,水资源却只有6%,水土资源比例的严重失调)、工业集中,需水量大。另一方面,我国南方40%的土地,河流径流量就占全国的80%,而占全国60%土地的北方,河流径流量只有20%。——水资源供不应求,形成水荒。

师:水资源的南北分布不均,导致我国北方普遍缺水。而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还有没有人为因素呢?

生:有。水浪费,水污染(他们会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程度)。

[小结]

师:由 于降水的影响,我国水资源不仅在空间上存在分布差异,在时间上变化也很大。

观察:资料一 “长江、黄河的年径流量逐月变化图”和资料二“我国部分流域分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图”

思考:我国东部将水的季节变化对河流的水量产生什么影响?

生讨论、回答:

使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夏秋季节,东部地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冬春季节,降水少,水量小,形成枯水期。

师:如此分析,同学们应该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了吧.

生活动:

观察:资料二“我国部分流域分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图”

思考:河流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那年际分配情况如何?

师: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什么问题:

师:这一不均,就造成了我国许多地区出现频繁的旱涝灾害。水多的地方易涝,水少的地方易旱,夏秋季节易涝,冬春季节易旱。

师:少水区“盼水”,多水区“怕水”,夏季要防洪,冬春季要抗旱。根据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问题,大家想想,有什么措施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它们?

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师:解放 后,中国政府急人民所急,想人 民所想,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其中一部分还成了我国重要的水电站。

2、关于跨流域调水工程:

师: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北方已建好的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和

师:南水北调工程是毛泽在1952年提出的,经50年的专家论证,12月27日,终于在东线首先动工。

师:为什么要首先在东线动工?大家不妨结合课本材料,探讨一下首先选择动工东线的原因。

师点明:

1、西线主要解决西北缺水问题。

2、中线方案从丹江口水库开始,沟通4大水系。

3、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构成了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合济”的新格局。

师:兴修水水库、水电站、跨流域调水等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但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生:不能,因为,水利工程并没有增加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均量。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对我国的水资源国情有了怎样的了解?

[活动]讨论——你认为“调水”和“节水”那个重要?

生:……(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从我国水资源利用上来看,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紧张,缺水状况仍在加重,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此外,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师:为了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美,也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记住节水的标志,就像对待掌上的珍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调查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并对你和你的家人用水情况做出评价,提出合理节水建议和措施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11

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四】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六】教学安排:

二节课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

┄┄┄┄┄┄┄┄┄┄┄┄┄┄┄┄

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板书】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

【组织学生阅读】

让学生阅读这一段话,然后叫一位同学起来说说他的由来。

【老师提问】

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的现行行政区划:

【板书】

二、现行行政区划

【板书】

1、三级行政区划:┄┄┄┄┄┄┄┄┄┄┄┄┄┄┄┄

【启发引导】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6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的结果念给全班同学听)

【出示投影片】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12

黄河与长江重点复习:

黄河的主要贡献:(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的旅游资源。)

第三幕 “忧黄河、救黄河”假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危机(险情),并因地制宜,分别提出治理方案

症状 治理方案上游: 荒漠化问题、凌汛 建设大型水库中游: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

长江概况:⒈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⒉注入海洋:东海。⒊长度:6300多千米。⒋流经11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⒌流经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⒍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宜昌以上。中游:宜昌至湖口下游:湖口以下。教师引导] 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突出特征:上游:多峡谷、水流急,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河道蜿蜒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⒎主要支流及湖泊:北岸:岷江、嘉陵江、汉江。南岸: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二水能宝库

⒈水电站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多修建在哪部分河段?为什么?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干流航运能力强,称为“黄金水道五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⒈原因自然原因:降雨丰富,支流湖泊众多。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植被破坏严重。⒉治理措施:退耕还湖,植树造林。一、黄河: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1.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2. 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渤海3. 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 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5.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6.黄河的忧患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二、长江: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V+W形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3.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 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4.其他: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5.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6.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 “九曲回肠”)。7.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长江(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2)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与黄河比较,如两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出选择或填空)(3)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充沛(4)上游特点: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特点:地势低平,重点:“九曲回肠”下游特点:地势更低平,江面开阔,水网如织,湖泊多(5)总括特点:支流多,流量大(6)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原因: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7)最长的支流是汉江(8)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长江

1.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2.流经省份: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

3.中上下游分界线:中上游:宜昌;中下游:湖口

4.支流方面:上游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支流:汉江、赣江、湘江:下游没有支流

5.重点水利枢纽:两个(均在上游,二三阶梯交界处):三峡(建设中),葛洲坝(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

6.淡水湖:3个:中游:鄱阳湖、洞庭湖;下游:太湖

7.源头: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8. 游段(其他方面):上游:支流多,经一二阶梯交界处,特别是从源头到宜宾段,水流最急,落差最大,水能资源最丰富。适宜发展水电事业 中游:支流、湖泊多

中游:水流量最小,无支流 。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 篇13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

1、 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2、 自然资源的特征

(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空间:空气、风景

(2)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4、非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应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5、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 人多地少

1、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及世界的1/3。

一、 类型齐全

1、 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 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居世界前列。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3、 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二、 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 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2、 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3、 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4、 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一、 珍惜每一寸土地

1、 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 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护林、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 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防灾。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节 中国的水资源

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

1、 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 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3、 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73;图3-20

我国水资源供需情况对应地区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 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2、 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三、节约每一滴水

1、 地区分布不均——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最大规模)。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 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小浪底)(三峡水利枢纽)。

3、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1. 我国各大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长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6、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

7、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

8、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76图3-24.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 多样的生物资源

1、 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

(1) 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 大陆架面积宽广。

(3) 海水温度适中。

2、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2. 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

3. 我国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4. 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

5. 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二、巨量的化学资源

1、 长芦盐场(最大)、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三、保护“蓝色国土”

6. 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如过度捕捞、石油污染、赤潮。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成因:沿海工厂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处于严重、赤潮的频频出现。

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编辑推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11篇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编制好的教案可以为学生的知识掌握提供必要的保障。这篇精选文章将着重探讨“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的重要性和价值,仅供参考请大家认真阅读下列信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1

黄河与长江重点复习:

黄河的主要贡献:(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的旅游资源。)

第三幕 “忧黄河、救黄河”假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危机(险情),并因地制宜,分别提出治理方案

症状 治理方案上游: 荒漠化问题、凌汛 建设大型水库中游: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

长江概况:⒈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⒉注入海洋:东海。⒊长度:6300多千米。⒋流经11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⒌流经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⒍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宜昌以上。中游:宜昌至湖口下游:湖口以下。教师引导] 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长江上、中、下游河段的突出特征:上游:多峡谷、水流急,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河道蜿蜒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⒎主要支流及湖泊:北岸:岷江、嘉陵江、汉江。南岸: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二水能宝库

⒈水电站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多修建在哪部分河段?为什么?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干流航运能力强,称为“黄金水道五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⒈原因自然原因:降雨丰富,支流湖泊众多。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植被破坏严重。⒉治理措施:退耕还湖,植树造林。一、黄河: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1.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2. 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渤海3. 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 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5.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6.黄河的忧患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二、长江: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V+W形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3.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 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4.其他: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5.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6.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 “九曲回肠”)。7.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长江(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2)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与黄河比较,如两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出选择或填空)(3)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充沛(4)上游特点: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特点:地势低平,重点:“九曲回肠”下游特点:地势更低平,江面开阔,水网如织,湖泊多(5)总括特点:支流多,流量大(6)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原因: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7)最长的支流是汉江(8)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长江

1.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2.流经省份: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

3.中上下游分界线:中上游:宜昌;中下游:湖口

4.支流方面:上游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支流:汉江、赣江、湘江:下游没有支流

5.重点水利枢纽:两个(均在上游,二三阶梯交界处):三峡(建设中),葛洲坝(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

6.淡水湖:3个:中游:鄱阳湖、洞庭湖;下游:太湖

7.源头: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8. 游段(其他方面):上游:支流多,经一二阶梯交界处,特别是从源头到宜宾段,水流最急,落差最大,水能资源最丰富。适宜发展水电事业 中游:支流、湖泊多

中游:水流量最小,无支流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2

一、回忆式自我检测法

在复习中,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老师安排学生自己看书,往往学生就是把教材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结果,考试中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比如“宇宙空间的特点为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大部分学生却总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这说明学生看书后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看完每一章节后,合上书本,仔细回顾一下,所看过的主要内容,自我检测,如果不大清楚,则需要再次查阅。并且,地理知识点多的这一特点也需要学生有一个好的知识点检测方式。

二、比较法

比如,在复习天气系统时,我们可以把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图形、符号、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等做比较;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把各类型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做比较;复习区域地理时候,可以把岛国英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地理特征做比较。还有,把东南亚、非洲、中美洲的热带作物做比较。总之,只要善于挖掘,总会发现有许多相似的地理事物。通过各项特征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比较对象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三、图像图形记忆法

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地图是大量地理信息的载体。并且,地图是非常形象化和直观化的地理知识。我们通过地理图像图形,可以很好的掌握许多的地理知识点。比如,亚洲季风包括很多的知识点,但我们只需要记住亚洲季风的冬夏季风两幅图,就很容易的掌握冬夏季风的各自成因、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地区等。地质构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也是个难点,特别是背斜和向斜,实际上一幅褶皱示意图就能解决两者概念问题。还有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也可以通过一幅“马鞍型”图来掌握。图形记忆能够很好的简化地理知识点,减少我们的记忆强度。

四、总结归纳法

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地理知识更具价值。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总结归纳常常采取的方式是绘制知识结构图。比如,高一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知识点可以归纳成如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五、口诀法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许多地理规律总结简化成一些简单的口诀,会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简化。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描述极点俯视图中南北半球自转方向,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概括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流向可以用“夏顺冬逆”;可以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来总结等值线图中弯曲部位与两侧数值的高低差别。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1)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3)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4)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

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家庭调查表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4

收听天气预报

教学目的

1.了解天气预报及其意义,了解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组成,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识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和预知天气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在学习卫星云图时,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它技术先进的事实,使学生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和练习法。

教具某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或当地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录音;投影片(天气符号表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讲授提纲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2.卫星云图的识读

三、简易天气图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录相(或录音)]让学生看天气预报的录相(或听录音)。

[提问]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教师讲解]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我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板书]

一、天气预报的用途和内容[板书]

[教师归纳]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

[提问]通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看到有哪几类气象图?(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等等)

[教师讲解]通常气象台就是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做出天气形势的预测,才能准确地预报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只重点学习观看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方法。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板书]

1.什么是卫星云图[板书]

[读课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27页“卫星云图”一节课文的第一段,并观察“气象卫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图。

[教师讲解]现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卫星云图,是我国自行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回来的图象。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才能做到。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封底“卫星云图照片”,让学生读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内容。(日期和时间、地球、经纬网、我国的国界和海岸线、长江和黄河、城市、云层及其运动方向标、陆地和海洋)

[提问]卫星云图和上述内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层表示各地区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内容表示地区的位置。)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的主要内容就是云。在看云图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海陆界线等等内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层的分布和范围大小、云层的厚薄以及它的运动方向。根据对云层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卫星发射图象的时候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

[练习]看“卫星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云图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的天气状况?(__年5月31日14点30分)

(2)图中的主要云区在哪里?大致呈怎样的方向延伸?向哪个方向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向东移动。)

(3)北京是什么样的天气?西安是什么样的天气?(北京是阴天,西安是晴天。)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从卫星云图上,我们能够看出天气晴朗和云雨的分布状况。不仅如此,如果再配合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方面的知识,还能从它那里知道诸如台风、寒潮、气旋等等更多的天气情况。大家说卫星云图重要不重要呀!

三、简易天气图[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师讲解]这是一张简单的天气图,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气象台对各地未来天气情况的预测。请问学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图上表现预测的天气情况呢?(用符号和数字)所以为了学会识读天气图就必须先掌握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天气符号表”教师讲解天气符号的构成。

[读图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本28页“读图”练习中的项目,识读“天气符号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天气符号的正确方法。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提问]请大家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都由哪些符号组成?(城市符号、表示未来天气变化的符号、表示气温的数字符号)

(2)为什么有的城市天气预报中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3)电视台预报每个城市天气时,是按照怎样顺序?(先说天气变化,再说气温)

(4)上海、南京、合肥、桂林、广州和厦门等城市未来的天气如何?(请按照一般天气预报时的顺序回答)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它们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可以复习小学自然课中学到的有关知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 山脉纵横交织

1、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 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 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1

2、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21

(1) 东西走向的山脉 :最北一列:天山和阴山;中间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2) 南北向的山脉 :位于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侧的一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一列:台湾山脉

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4) 西北—东南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5)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6)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界线:

河北和山西(太行山) 福建和江西(武夷山) 湖北和重庆(巫山)

青海和甘肃(祁连山) 西藏和新疆(昆仑山) 广东和湖南(南岭)

3、 中华五岳:泰山(山东)、华山(陕西)、衡山(湖南)、恒山(山西)、嵩山(河南)

我国山脉两侧地形区名称一览表

一、 地形复杂多样

1、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2、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 主要地形区特征:

(1)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大江大河发源地;

(2) 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3)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4)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5)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陆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6)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7) 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平均海拔最高

(8) 四川盆地——紫色,红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9)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10)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鱼米之乡

(11) 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山地的优缺点:p28

(12) 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合称山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

(13)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 地势西高东低

1、 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 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P20

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1) 对气候:使海洋湿润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 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 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 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 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读图p30 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及地形区。

第一节 中国的气候

我国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多特殊天气;④多旱涝灾害。

一、 气候复杂多样

1、 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气温都较高。成因:纬度位置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是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夏季温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2)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这样划分是根据≥10℃的积温来划定。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5的表格,记图2-22、23、24、25、26、27、28

(2)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降水年际变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雨极),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我国的干湿地区:P37表格

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干湿地区的植被类型

1、 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1) 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冬季——偏北风

(2)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降水和时空分布(降水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 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40第二段

(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为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我国的一月份( 0℃ ) 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 ), (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致。

我国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我国是唯一一个拥有三种季风气候的国家。

(5)季风区指的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6)回答问题:我国为什么没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气候类型?

答:地中海气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且终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且仅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一、 特殊天气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

1、 洪涝:夏秋季节

2、 干旱: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

第一节 中国的河流

一、 外流区为主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1、 外流区

(1)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3)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运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过6个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5大水系。

2、 内流区

(1) 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 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1、 我国的主要湖泊

(1) 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2) 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一、滚滚长江

1、 长江的源流概况

1. (1)发源地: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省(青)、西藏自治区(藏)、云南省(云)、四川省(川)、重庆市(渝)、湖南省(湘)、湖北省(鄂)、江西省(赣)、安徽省(皖)、江苏省(苏)、上海市(沪)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2. (2)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湖北省,上中游划分地)、湖口(江西省,中下游划分地)。

长江上游的特点是: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

中游的特点是: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的特点是:江宽水深、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中游段荆江被称为“九曲回肠”。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解决办法: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主要支流及湖泊:主要的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2、长江的水能开发:“水能宝库”

(1) 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至宜宾段?三峡段;原因:落差大,降水丰富。

(2) 长江三峡:由矍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 葛洲坝

1、 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1) 有利条件:降水丰富,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长约7万千米。

(2) 运输价值:水运成本低;流域经济发达,资历源丰富;与南北向的铁路线相交,联系广泛。

(3) 货运量占全国的60%。

4、长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涝灾害: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二、滔滔黄河

1、 黄河的源概况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省(青)、四川省(川)、甘肃省(甘)、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河南省(豫)、山东省(鲁)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1) 上、中、下游的划分:河口(内蒙古,上中游划分地)、桃花峪(河南,中下游划分地)。

黄河上游的特点是: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

中游的特点是: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的特点是:“地上河”。黄河“地上河”成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导致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的河床不断抬高

(2) 主要支流:洮河,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2、 黄河的水能开发

(1) 水能集中在上游、中游

(2) 主要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 黄河的治理:①在上、中游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②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

4. 黄河的奉献:①塑造了肥沃的华北平原;②提供大量的水能资源;③提供了水源进行灌溉。

长江与黄河的对比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6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关系: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因而森林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短小,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原因: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主要的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6、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冬季风

成因: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发源地: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风向: 陆地→海洋

性质:偏北(西北、东北) 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我国西部、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等)

夏季风

太发源地:平洋、印度洋的热带海面

风向:海洋→陆地

性质:偏南(东南、西南) 温暖湿润 东南季风:

影响范围: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季风的形成原因: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对比显著。季风气候特点: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产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7、夏季风我国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称为“梅雨”。7、8月份,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9月份,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也随之迅速南移,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

8、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灾害 季节 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台风 夏秋 热带气旋强烈活动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加强预报,建防护林

洪涝 夏 连续性降水 洪水泛滥 加强预报,修水利工程

寒潮 冬 强冷空气入侵 严寒、大风、霜冻 预报及时,及早准备

干旱 全年 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用水困难 节约用水,修水利工程

2.3 中国的河流

1、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流域区域 分界线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域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

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水量大 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无结冰期

成因 降水量大 气温高

冬季风

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小 水位下降

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

的河流有结冰期

成因 降水量小 1月气温在0℃

以上是外流河的共性,外流河在干湿状况、降水、有无结冰情况、植被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a干湿状况,说明河流流量大。如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量不大。

b分析降水季节分配情况,说明河流的汛期。如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汛期长。例如珠江流域雨带最早到达,最后离开,汛期为4-9月,长达6个月;以北地区降水集中在8-9月,汛期短。值得指出的是我国东北的河流因春季集雪融化,形成春汛。

c、分析冬季气温情况,说明河流有无结冰现象。在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上,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都有结冰现象,而且越往北,冰期越长。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河流无冰期。

d、分析植被状况,说明河流的含沙量情况。湿润地区植被好,河流含沙量少;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植被不好,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大,特别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严重,河水的含沙量最大。

3、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大量融化,成为丰水期,冬季有河流出现断流。所以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4、我国的湖泊分布不均,分为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两大湖区,其中青海湖上我国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咸水湖泊,鄱阳湖是最大的谈水湖泊。洞庭湖17世纪中期号称“八百里洞庭”,居中国第一大湖,以后因大量泥沙入湖,围湖造田,是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退居第二大淡水湖。

5、滚滚长江

概况: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流经了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的划分: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 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解决办法: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最大的内河港口是南京港;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由于长江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因此长江水能资源也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半。新中国建立后在长江干流和支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水电站如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电站。长江的落差主要集中在源头到宜宾这一段,而水利枢纽、水电站则主要集中在宜宾-宜昌的干支流。因为宜宾以上这一段地形复杂,工程困难,投资大。

长江三峡由瞿唐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其中防洪是该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6、滔滔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全长5464千米,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几字形。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划分:上游:源头—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中游:河口镇—河南旧孟津;下游:河南旧孟津—注入海口。

黄河的水文特征:(1)、水量不大(2)、中游含沙量大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3)、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的危害:河床高出地面,河水只能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地有决口的危险。(4)、易泛滥(5)、凌汛。形成的原因: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6)、断流。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黄河的奉献(1)、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2)、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3)、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提供旅游资源,也有水能资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下游:加固大堤:(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新课 标 第 一 网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附:京杭运河:

起、终点 地位 长度 经过省、市 沟通水系 航运量

北京到杭州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800千米 京、津、冀、鲁、苏、浙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7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土地、矿产、森林、水等是自然资源吗?(是)

2.闪电、钢铁、蔬菜、汽车是自然资源吗?(不是)

3.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属于哪类资源?(可再生资源)

4.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属于哪类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5.中国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 3月22日是什么日?(世界水日)

7. 6月25日是什么日?(全国土地日)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农业用地有哪些呢?(耕地,林地,草地);非农业用地有哪些呢?(建设用地)

2.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劣势是?(人均不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西部地区呢?(草地)

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有哪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等)

5.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的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 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什么水呢?(海洋水);而淡水中98%难以利用的什么水呢?(冰川、深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的,仅占0.3%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方面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的情况是?(夏秋多,冬春少);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兴建水库)

3.从空间方面看,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情况是?(南丰北缺);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是?(跨流域调水)

4.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这个引水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到缺水严重的什么地方呢?(华北、西北地区)

5.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哪种措施尤为重要呢?(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水资源利用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供应紧张,浪费惊人,污染严重)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指的是?(交通运输)

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3.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稀)

4.我国铁路干线的“三横”指的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5.我国铁路干线的“五纵” 自西向东依次指的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6.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是?(青藏铁路)

7.青藏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西宁,拉萨)

8.航空、公路、铁路、水路四种运输方式中,按运速从高到低排列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 按运费从高到低排列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 按运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水路、铁路、公路、航空)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是?(农业)

2.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部门呢?(种植业、林业、渔业)

3.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有哪些农业部门呢?(畜牧业)

4.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分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哪条线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

5.中国西部地区的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牧区)

6.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7.北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小麦、花生、甜菜)

8.南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水稻、油菜、甘蔗)

9.棉花的主要产地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南部)

10.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华北平原、山东)

11.甜菜的主要产地是?(东北、西北); 甘蔗呢?(广西、广东、海南、台湾)

12.油菜的主要产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地形陡峭的山区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林业);在地形平坦的平原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种植业);在降水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畜牧业);在河湖较多的地方适宜发展哪种农业呢?(渔业)

14.鱼塘中养育,塘泥培基,给桑树提供养料,蚕粪又是鱼的食料,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称为什么呢?(基塘生产)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什么?(工业)

2.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产业叫做?(轻工业)

3.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产业叫做?(重工业)

4.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5.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优势:交通发达,技术雄厚,市场广阔;劣势:矿产资源缺乏)。

6.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哪里呢?(辽中南工业基地)

7.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优势:交通发达,矿产丰富,市场广阔;劣势:结构老化,管理落后)

8.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京津唐工业基地)

9.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在哪里呢?(珠江三角洲地区)

10.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是什么?(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1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中关村)

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什么?(大城市);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8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3.6171%

陆地1.4929%

地球表面3.61+1.49=5.1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9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1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盆地,有我国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内流河——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初二地理复习方法

以课本为主,构建知识结构,精讲重、难点?

首先,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给学生进行全面贯通讲解。在这一轮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热点,一定要讲清、讲深、讲透。如:《地球和地图》里的(1)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部分内容,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一轮的复习,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的思路,重新构建章节知识结构的框架,形成总体轮廓。?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形式整合初一、

初二教材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初中会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可以将初一与初二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角度重新分类、归纳、编组成专题知识块,然后以专题形式有序地让学生寻找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集吸收、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综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关注社会热点??热爱乡土地理?

回顾近几年的地理会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每份试题里,都会涉及到有关社会的焦点与新闻的热点问题,以及乡土地理的内容。这类地理知识具有“内容新”、“时效强”、“跨度广”等特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复习时,就必须培养学生平时多关注全球事实形势,关注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和自然环境等问题,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对其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以培养他们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民族的未来、关注自己的生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2、讨论提出解决的措施。

3、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山东经济的差异和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教学难点:山东经济存在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方法】

分组讨论,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忆上节内容,虽然山 东总体经济情况居全国前列,但是各地发展很不均匀,今天我们就来了 解山东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发展重点与方向。

展示山地各地级市人均GDP图(2004年)

学生活动:

(1)展示人均GDP前5位和后5为的地级市,分析其分布特点。

(2)计算人均GDP最高和最低相差多少。

(3)从地理位置、资源和基础等方面讨论山东各地 经济差异的原因。

(4)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缩小差异,加快发展经济的措施。

分析:因为山东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基础条件相差也很大,因此在山东的西部地区,如菏泽、聊城、德州等地经济发展缓慢,而东部沿海地区,如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发展很快。

板书:一、区域发展差异

1、经济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讲述:山东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希望尽快建成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

学 生活动:(1 )阅读课本105页,了解山东经济发展的目标。

(2)知道山东区域发 展的重点是 什么(稳步提高农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3)了解山东交通发展蓝图。

总 结板书:二、区域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1、发展 方向。

2、发展重点:农业,第三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山东区域经济的差 异,知道了 各地发展经济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我们要了解 山东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把我们家乡建设的更美好而努力学习,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建设新山东的洪流中。

板书设计

一、区域发展差异

1、经济差异: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2、发展措施

二、区域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1、发展方向。

2、发展重点:农业,第三产业,旅游业,交通运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知道选择客运和货运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考虑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不同需求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资料(幻灯片展示)

(一)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资源。

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正常开工。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秦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师问)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答)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幻灯片展示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问)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属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新课教学

1.设疑导读

(1)如果你暑假计划到黄山旅游,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目的地黄山的位置(到哪里去),票价(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等。

(2)如果你是公司的业务员,要将1000台电脑从中关村发往陕西省延安市,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与去旅游有什么不同的考虑?

学生讨论:除了一样要考虑目的地陕西省延安市的位置(运到哪里去),运费(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外,还要考虑运送的货物是电脑和运输的数量1000台。

教师总结:要想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除了明确自己的需求外,还必须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2.比较学会选择

学生阅读课本P85图4.3.

教师:这张图对比了火车、飞机、汽车和轮船在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运量的多少上的差异,请你总结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我们作出选择。

(1)水路运输是现代运输方式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费最低的,为什么?有哪些缺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成本低的原因:①线路投资少,除运河外,江河湖海为天然航道,不会损坏,基本无需修造、维修和保养。②运载量大。由于水的浮力,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水运比陆运有较大的运载量。一列内河船队的载运量相当于一列普通列车载运量的3~5倍。运载量大,线路投资少,降低了水运的成本。

水运的缺点是:送达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冬季河流封冻,枯水期水位低,大风,浓雾,急流险滩)。

(2)什么样的货物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学生:运输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3)下列情况哪些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①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适合)

②1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适合)。

③50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济南。(不适合,水路不能到达济南,适合铁路)

④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运到城区。(不适合,没有水路且速度慢,适合公路)

(4)铁路运输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长途运输方式,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铁路的优点:①多拉(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随着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机车的进步,运量可以高达5000多吨)。②快跑(时速为60~100千米,高于汽车)。③省钱(铁路运输的成本是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是航空运输的一百二十八分之一)。④准时(受天气影响最小,一年四季,昼夜不停)。

铁路的缺点:①巨额的投资(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都需要巨大的土石方量)。②短途运输成本高(从北京城区到北京市大兴县,铁路成本高于公路)。

3.情境处理

教师提问:下列情况适合选择哪种运输方式?

(1)河南郑州某公司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铁路)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铁路)

(3)乌鲁木齐某学校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到。(航空)

(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水路)

教师总结:和铁路相比,公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少。但是公路运输也有自己的优点。有一家公路运输公司,它的宣传广告语是:“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从这条广告可以反映出公路运输的哪些优点?

学生讨论回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

①门到门服务--“到家”.铁路运输受固定线路的制约,只能实现“站到站”的服务,而公路运输“无孔不入”,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一辆车一个司机可以将旅客或者货物从家门运输到家门,直接到达目的地。

②装卸量小--“万无一失”.由于铁路不能实现“门到门”,需要借助公路将货物运至火车站,在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借助公路运输才能将货物最终送达,这样的运输过程增加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装卸量。货物需要装上汽车运到火车站,卸下后装上火车,到达目的地后卸下火车,再装上汽车,才能运达用户家中,这样的装卸过程对于一些易破碎,易损耗的货物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而公路运输只需一次装和一次卸,对货物的损伤较小。

③运输网络四通八达--“货送海角天涯”.铁路线的建设成本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所以铁路网络远没有公路网络发达。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正在从“县县通公路”向“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迈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是铁路网络不能比拟的。

三、课堂延伸

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铁路的货运部门计划和公路货运展开竞争,请你参考公路货运公司的宣传广告语:“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为铁路货运部门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以突出铁路运输的优点。

八年级地理教案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需要老师将每份课件都进行更完善的设计。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对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非常有帮助。接下来,趣祝福为您准备了关于“八年级地理教案”的相关内容,请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的参考资料!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运用地图查阅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和读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难点

能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以图释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大中国》,多媒体展示_、长白山天池、乐山大佛、桂林山水等的图片。

(引导)伴随着一首慷慨激昂的祖国赞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优美的景观。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都热爱这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中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学习第一节《疆域》。

二、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提示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带着目标学习,能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 、我找我家——中国的地理位置

(过渡)同学们,初一我们学过可以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呢?读图结合课本第三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东、西)。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_______跨纬度广,北回归线穿过我国____部,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东临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夸我家——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知道(过渡)那我国的位置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四页图文,完成合作探究题。

1.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第1组解决

2.比较我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第2组解决

3.议一议,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填表)

中国位置的优越性

(提升)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分析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回忆前面的知识,讨论得出:从所在半球、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进行小结。

(过渡)学习完中国的地理位置,我们下列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

我赞我家——辽阔的国土

每天,当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的时候,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_

每年农历立春前后,我国北方的松嫩平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节,南方的海南岛已经春意盎然。

请同学们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那么的差异。

展示我国疆域和领土四至点.

分成两个小组:

小组1填写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和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计算相隔纬度(大约49°)

小组2填写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和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计算相隔经度(大约62°)

(过渡)我国辽阔的疆域周围有许多陆地邻国和海洋,下面就一起认识我国的邻国和海洋

我赞我家——填我国土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接壤。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隔海相望。

2.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______海,以及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______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3.我国面积的岛屿是______岛,其东面直接濒临______洋;我国第二大岛是______岛。

我赞我家——欢乐旅行

开展祖国边境游的活动进行比赛。小组1沿着陆地边界走,小组2沿海海岸线走,都从中国和朝鲜的交界处开始,分别汇报沿途的见闻。

小组1:沿途能够见到的国家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4个国家。

小组2:沿途经过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洋,看到了隔海相望的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还看到了我国的台湾岛和第二大岛屿——海南岛

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材料分析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_用侦察机向我国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军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领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允许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

1.从材料中议一议美机的行为。

2.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怎么做?

以“我的收获”为题,组织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忆和总结。教师适当补充。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总结,然后采用个人发言的形式进行“我的收获”活动让学生总结内容,能使学生养成回忆整理知识的习惯

课后小结

本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不是很大,其关键是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学习。还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重点,要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观念。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2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提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3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教学重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

二、地形复杂多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那边低的问题。

〔指图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那边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一、 地势西高东低

〔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上。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沿北纬36度线所做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

西

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启发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总结〕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限又在何处呢?

〔板书〕1、三级阶梯概况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对照教科书第24页的地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教师绘制中国轮廓板图〕教师在板图上填绘阶梯分界处的山脉,请一名同学说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将山脉名称在书上画出。

组织学生完成第20页的“活动”

〔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限,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第一级阶梯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

第二级阶梯

平均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

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

各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东去浪涛尽”,又有“一-春水向东流”。这些大-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

(转折过渡)前面我们从总统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复习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教师总结)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

(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

(转折过渡)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教科书23页“中国地形图”。

(教师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

(转折过渡)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归纳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出示挂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自制,为排除干扰,仅包含东北-西南、东西走向的山脉,且底图为政区图)让学生找出与阴山走向相同的山脉,并说出名称。

让学生观察山脉的标注有什么规律。

〔教师概括〕注记文字应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均匀分布于山体上。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并将其在投影片上重绘一次,同时让学生在已准备好的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绘出该山脉。

用同样方法学习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概括板书〕(见板书设计表格)

〔教师概括〕东西走向的三列好像“三道纬向长城”,称“三横”;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好像“三条濒海峻岭”称“三纵”。

〔教师引导〕欣赏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介绍,并思考:

(1) 喜马拉雅山的走向?

(2) 喜马拉雅山峰的位置、名称、海拔?

(3) 找同学到板图上画出喜马拉雅山,并标注珠穆朗玛峰。

(教师概括)喜马拉雅山是弧形山脉,其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8.13米,是世界峰。其雄壮、神奇吸引了无数登山健儿。结合“珠峰探险”的课文,激发学生勇于探险,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但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探险活动)。

(板图)中国轮廓图。复习、概括,深入探讨。

教师在绘中国轮廓图的同时让学生描绘一张课本中的中国轮廓图。

绘好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要求挑选写有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粘贴在板图的正确位置上。没到黑板前做练习的同学按要求在自己描绘的图上写上山脉名称。

如:(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2)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上的山脉等。

让学生将前面学过的山脉全部粘贴在板图上。

(教师承转)我国山脉很多,除了以上山脉以外,还有一些山脉也很重要。

如:(1)在中俄边境上画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与其走向相同的还有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上的祁连山。

(2)在西南有一组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

(教师引导)学生用铅笔在自拓的图上,将走向一致的山脉首尾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

整个中国就好像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有什么奇妙之处吗?

(教师引导讲述)(1)指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2)指出昆仑山、祁连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3)指出昆仑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4)指出祁连山、秦岭、太行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5)指出阿尔泰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6)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

每指一个网格,学生都可能会说出一个地形名称,若有问题,教师给以补充。使学生明白每个网格中都有一个地形区。引导学生讨论山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5

一、学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不是很高,上学期地理的平均成绩在45分左右,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地理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生物研究的生物学爱好者,学习中尽量采用分散记忆,避免在考前突击,这样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途径。有必要的话将采用小组式的'学习、讨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部完成会考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差异、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共5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中国的地理差异、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五、竞赛辅导

要深入总结、探索优秀生、特长生培养的路子,构建适应优秀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搞好优秀生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加强优秀生衔接教育,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健全各级各类联赛体系,以赛促练,赛练结合,鼓励优秀生拔尖、冒尖。

这样为了更好地做好优生优培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使用2007的生物联赛工作搞得更好。我们成立生物联赛小组,定期向学生介绍有关生物联赛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这次辅导的目的和意义。

在辅导期间,严格要求学生,特别在新形式下,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在授课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对他们进行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做到适时、适地、适量培养和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适合学生们的新的辅导和学习方法,努力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有目的、的计划进行辅导。我们还将进行恰当的测试,据各地市有关联赛试题,编写题目,强化训练,并重点矫正。

六、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5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中国的地理差异8、

认识省级区域6、

认识省内区域6、

认识跨省区域4、

走向世界的中国2

会考复习安排:

七年级上册复习1周

七年级下册复习1周

八年级上册复习1周

八年级下册复习1周

七、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与复习要围绕三个层次进行。

⑴.是什么?围绕考纲,落实基础,解决重点难点,以学习掌握程度为评估标准。

⑵.为什么?围绕考纲,使学生明确考核要点,并以此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⑶.怎么办?以会考试题为范例,引导学生以会考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要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能力的获得是需要知识内化后,由学习者自我产生的,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必须经过一个桥梁,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大量练习后的总结归纳是很重要的,不能以简单的公布答案代替。否则,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复习和考试的主体应有的自主活动的权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为“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

3.精选习题,落实有效训练

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习题。做到选择题要精选,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要通过讲评评出方法、评出规律、评出能力。

4.强化贯彻,重在坚持。

总之,我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以敬业奉献为乐、以助生成才为志”,尽量把八年级的会考任务顺利完成,争取每位同学都拿到好成绩。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并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

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一想,回忆一下,待会请一个同学来回答。(播放世界地图)

(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优越性。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师)在ppt上展示我国的东西南北四端,再一次强调我国四端的位置,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计算一下我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差,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经度差。

(生)东西经度差是61°25′,南北纬度差是49°39′。

(师)我国的东西经度差达到60°,这么大的差距,到底会产生什么奇特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播放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在同一时间点上,所拍下的景色)

同学们请看屏幕,同是北京时间6点,乌苏里江江面已洒满金色的阳光,而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这是为什么呢?那个同学能告诉我。(提示:这就需大家回顾以前学的地球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自转方向)

(生)回答:因为地球是球形的,任何时刻,太阳光不能全部照亮整个地球,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乌苏里江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所以太阳光先照射到乌苏里江。

(师)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总是东方先迎来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且经度差越大,时间的差距越大。乌苏里江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所以乌苏里江先日出,又因为两地的经度差达到60°,这占了地球经度的六分之一,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如果拿360°来平均分开的话,也即是说每15°经度差就是一个小时,所以帕米尔高原与乌苏里江在时间差上相差了4个多小时,这也不难解释乌苏里江已金光灿灿,而帕米尔高原还是黑夜了。出国的人们常说的“倒时差”,也是因为经度差而引起的时间差。

以上就是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的其中一个表现。除了经度差距大外,我们还计算出了我国的南北纬度差也接近50°,这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了。我们知道经度影响时间差,那么纬度呢?大家想一想纬度会影响什么?气候五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生)回答:气候五带是根据获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

(师)气候五带是根据获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不同的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能不同,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能比高纬地区获得的要多,所以纬度会影响获得的太阳能的数量,也即是影响气候。冬季,位于热带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天气依然非常炎热,树木葱郁,而黑龙江地区已经是白雪皑皑了。这个气候差异对于身在广州的我们可是深有体会的了,冬季的时候你们只能坐在电视前看着北方的孩子在玩雪仗了。

现在,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我国的疆域很辽阔?那谁知道我国具体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吗?在世界的排名是第几位?

(生)回答: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排世界第三位。

(师)对,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大家记住了,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因为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域领土,但在这里,你们只需特别记住陆地领土的面积。陆地面积这么大,那边界线肯定也不会太短了,据测算,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这么长的边界,那邻居肯定不少了,同学们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有那些,一共有多少个?并将找到的国家填到地图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发放自制图标,播放我国疆域与邻国地图)

(生)阅读地图,查找资料,回答:按照逆时针,我国的邻国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有14个邻国。

(师)除了陆地领土外,我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领土,我国的领海范围是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的海域,请看地图,从北到南,分别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和岛屿。把找到的海域也填到地图上相对应的位置上。

(生)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师)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多万千米,所以邻近的海洋也会比较多,其中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包围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除了四大海外,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近海还分布着我国的岛屿——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还有黄渤海诸岛,东海上的舟山群岛,南海上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从多岛屿。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顺时针从北到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其中朝鲜和越南与我国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海域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漫长的国界线和海岸线以及众多的邻国,现在是不是可以证明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了?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优势,知道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这节课则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疆域辽阔有哪些优势?翻到教材第6页,小组讨论,补充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待会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以及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从北到南濒临的海域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并分析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6

本星期我校要安排一次月考,考查内容主要为八下第五章和第六章,按照学期初的教学进度,考前我安排了一节自习课:

(1)提醒学生立足课本,注重课堂上强调的基础知识。

(2)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上解决。

按照常规一节自习课足够让学生充分完成所安排内容的'复习,即使个别学生没能理解前面所学内容也能本节课很好地质疑、讨论完成。

自主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查漏补缺、强化记忆或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也有部分学生直接向我提出问题进行交流,整节课效果我看是相当好的。但我在课堂巡视过程中也发现一小部分学生貌视在讨论交流,实际在交谈在聊天,无心学习,甚至还影响了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主体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昂。但这什么还出现上述这一部分同学?我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杜郎口”的教学模式还是要从学生本身上下功夫,引导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或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学习,充分体现学习是主体地位的思想。如果任其自流不加以制止或引导,可能会害了这一部分学生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一大片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7

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的内容。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部分,是在学习了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内容的基础上的知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分布特征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根据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将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确定为本节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将详讲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分布特征,略讲水是宝贵的资源,以突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分布特征的重点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对水是宝贵资源的知识将采用活动式教法,为落实重点采用启发式教法;为突破难点采用讨论式教法。

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水是宝贵的资源知识将分别采用读图发现法,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采用材料分析法,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采用归纳总结法。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知识通过填空、连线、材料、表格、选择、读图等进行训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动人的流水声音来创设情景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3、课堂小结: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并指出重、难点

4、作业设置:比较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各自的优缺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老师!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8

绿色小区——理想的人居环境

1.绿色小区的概念

在人类迈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本世纪的流行主题,与自然和谐共处则成为人们共同的关注和期待。在这样一个呼唤环保的时代里,绿色小区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建材与绿色技术为基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生活小区。绿色,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绿色小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要素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了节能、节地、节水,资源的再利用等各方面。它的提出表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文化意识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强烈责任意识,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21世纪人类运用科技手段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

2.建设绿色小区的原则

基于绿色小区属于可持续发展小区,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那么在它的规划和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选址的原则

首先,小区应位于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居住区在选址上要远离产生污水、垃圾、噪声的工业区,尽量少在宜商的大城市中心地带建造住宅,多利用荒地、坡地、丘陵地段建造住宅,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发挥地下空间的作用,适当鼓励高层、中高层建筑。其次,为了确保居住区的清洁,在选择居住地时应查阅有关土地的使用管理档案及了解其地基的地质特点,以核实被选土地有无原污染,是否为放射性元素的高辐射区。例如在我国北方曾有一处居住区便是建在一处受化工厂严重污染的地面上,当化工厂迁出后,地面、地基未经彻底清理就建成住宅,导致了迁入居民的癌症发病率高。最后,小区的选址还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一致,并注意到居住区内外交通的方便程度。

(2)尊重自然原则

建设绿色小区的目的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建设小区的过程中,我们应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变动。因此在建设中应熟悉建设场地的植被、树种、水系、山石等,严格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良性生态循环。

(3)提倡4R原则

绿色小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因此在小区的建设中要提倡4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回收(Recover)、重复使用(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就是说在小区建成后要能尽量减少并高效利用如水、煤、电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要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再生性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

(4)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原则

由于绿色小区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植被,注重经济、人文、历史、习俗等条件,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

(5)减轻住区环境污染的原则

住宅主体应采用绿色建材,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无害。小区内噪声应控制在白天≤45dB,夜间≤40dB。室外噪声应控制在白天≤50dB,夜间≤45dB。小区内应采用环保管材供水,以避免由二次供水系统带来的水污染。

(6)“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

在绿色小区的建设中应注意对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及再生利用。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及中水回用系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以汇入中水系统使用,中水可以用来浇灌绿地、洗车、冲洗厕所等,从而形成了对水资源的多级使用和循环利用。再如,小区内应建设垃圾的分类收集系统,在小区垃圾的处理上要注意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总之,绿色小区应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优美、方便、怡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9

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

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特殊线:

在递减的过程中,有一条等温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条等温线有着重要意义。──0℃等温线

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转承:读气温分布图,先看总体趋势,然后再来找极值。

大家看,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30℃左右,1月我国最低平均气温呢就出现在这里,是黑龙江漠河,最低达到过-33.3℃。

再看海南岛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国1月南北温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夏季的气温分布情况。

2.7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全国气温的地方,这时全国气温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天则普遍高温,这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1.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2.三地昼长时间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3.由以上两个分析,你得到怎样的结论?三地获得热量如何?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并且昼长时间逐渐缩短,所以获得热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使得冬季南北温差大。

引导: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南北温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们经常能听到天气预报报道刮什么风?──偏北风。

出示冬季风示意图。

这是我国冬季的盛行风,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带来寒冷的空气和降温,对我国南北气温影响有什么不同?──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差。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范例9篇


趣祝福编辑经过精心筛选,专门为您打造了“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期待您的阅读,也建议您收藏以备不时之需。教师会依照教科书的主要教学内容梳理出教案课件,需要我们对每个教案课件投入极度认真的心力。教案和课件的优化代表着教学品质的持续上升。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1】

主题: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四年级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愉悦和乐趣,达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乐理知识、歌曲演唱和简单乐器演奏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兴趣。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教学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的表示和读唱、音阶的认读和演唱、音乐术语的认知等。

2. 歌曲演唱:学习一些经典儿歌,并进行合唱或独唱的实践。

3. 乐器演奏:学习一些简单乐器的演奏,如口琴、铃鼓等。

(二)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以互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符的表示和读唱方法,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歌曲学习: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教授歌曲的歌词,教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或独唱练习,并进行表演实践。

4.乐器演奏:介绍一种简单乐器的基本知识,如口琴的演奏方法,引导学生亲自尝试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5.总结反思:在教学结束前,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与自我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听唱的准确度和演奏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此来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可以设置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提升,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教案的教学实施,我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在音乐基础知识、歌曲演唱和乐器演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和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2】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主题:《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100字)

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接触到音乐,我们都喜欢听歌、唱歌、跳舞、弹钢琴等活动,这些都是音乐的一部分。那么,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你们认为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二、学习(300字)

今天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首先,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音乐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当人们听到快乐的音乐时,他们会快乐地笑出声来;而当人们听到悲伤的音乐时,他们脸上会洋溢着悲伤的表情。这说明音乐能够引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快乐或悲伤。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实验,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我们通过音乐的节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或者放松下来。

其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比如,在商场购物时,我们可以听到动感的音乐;在健身房锻炼时,我们可以听到激励人心的音乐;在家里放松休息时,我们可以听到轻柔舒缓的音乐。这些音乐不仅能够增加气氛,还可以让我们的活动更有意义。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中会有音乐的存在呢?

接着,我们来了解音乐在学习中的作用。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压力,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可以试试听些轻音乐或者古典音乐,它们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同学们可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试试在学习时听一下,看是否可以更加专心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我们来看看音乐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愉悦地表达自己。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小的音乐表演,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舞蹈或者歌唱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三、讨论(300字)

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学习,发现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个方面作用最大呢?请同学们积极发言,以你们的观点为基础,展开讨论。

有同学认为音乐在情绪方面的作用最大,因为音乐可以通过节奏和旋律来影响人的情绪,使人们快乐或悲伤。还有同学认为音乐在学习方面的作用很大,因为音乐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压力,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同学认为音乐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作用很大,因为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愉悦地表达自己。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发言,探讨了音乐在其他方面的作用。

四、总结(200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音乐能够引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快乐或悲伤,丰富人们的生活;音乐在学习中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放松压力,提高学习效果;音乐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愉悦地表达自己。同学们,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你们能够多多欣赏音乐,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100字)

请同学们回家后,思考一下音乐在你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写出一个小小的心得体会,可以是一篇小短文,也可以是几句话。下一节课我们将进行分享,听听同学们在音乐方面的心得体会。

以上主题范文是按照每一部分的字数要求完成的,共计10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3】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主题:音乐让我们快乐成长

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础概念和种类。

2.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4.通过合唱和乐器演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重点内容和难点

1.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2.合唱队和乐器队的培养和演奏。

3.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演奏乐器和音乐播放设备。

2.合唱队和乐器队的准备。

3.音乐教材和资料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感受音乐的美妙

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然后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了解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给学生们展示不同种类的音乐,并介绍其分类和特点。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并互相分享。

3.培养合唱和乐器演奏的能力

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组建合唱队和乐器队。合唱队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进行合唱。乐器队可以选择一到两种乐器进行演奏。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练习,同时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4.表达情感和情绪

通过学习一首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例如悲伤的音乐或欢快的音乐,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音乐的情感和情绪。可以通过画画、写诗、即兴舞蹈等方式来表达。

五、教学方法和评估

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启发式教学: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不同种类的音乐,启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3.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演唱和演奏的质量以及对音乐表达情感和情绪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课后作业

1.回家后听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写下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练习合唱队和乐器队的演唱和演奏。

3.准备一段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可以是创作一幅画、写诗或进行即兴舞蹈等。

七、板书设计

主题:音乐让我们快乐成长

1.了解音乐的基础概念和种类。

2.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4.通过合唱和乐器演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合唱和乐器演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们也通过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方式,展示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表达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4】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主题: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b. 学习音符的名称和音值;

c. 学习简单的节奏;

d. 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

e.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a. 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听、看和做的方式学习音乐知识;

b.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c. 通过唱歌、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b.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态度;

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石笛、乐谱、音乐CD等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a. 唱一首欢快的童谣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b. 介绍今天的主题:“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习音乐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a. 向学生解释音乐是什么,可以通过听觉,视觉等方式感受到音乐的存在;

b. 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 学习音符的名称和音值(15分钟)

a. 引导学生观察音乐谱,并解释音符的名称和音值的含义;

b. 引导学生模仿音符的形状和读出音值。

4. 学习简单的节奏(20分钟)

a. 引导学生跟随节奏音乐做简单的拍子;

b. 教学简单的节奏表达方式,如拍手、敲桌子等。

5. 学习简单的唱歌技巧(20分钟)

a. 教学正确的唱歌姿势、呼吸方法等;

b. 教学一首简单的儿歌,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唱歌。

6.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20分钟)

a.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音乐的感受;

b. 分享学生喜欢的音乐,并和同学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a.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b.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学习了音符的名称和音值,掌握了简单的节奏和唱歌技巧,并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分享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张文纲是我国的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音乐作品。1953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的流传开来,久唱不衰,深受人们喜爱。还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

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音乐更是别具特色,词曲珠联璧合,成为儿童歌曲创作的一个典范。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单乐段歌曲又不规则的三个乐句组成(5+6+6),旋律优美、流畅。全曲共有六处弱起小节,其中两处是在强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即好像是流淌的河水,又好像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使人产生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再演唱时要注意六处弱起小节

(3)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4)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手非常美丽的歌曲,使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秋天到了,同学们在闲暇时仔细观察一下,北方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

四、课后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6】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和音量。

2. 学会运用乐器演奏简单的乐曲。

3. 发展学生的音乐细听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听力训练,学生能够听出不同的音符和乐器的声音。

2. 乐器演奏,学生可以通过五线谱演奏简单的乐曲。

3. 音乐鉴赏,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要素

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和音量,并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让学生分组合成一首简单的乐曲,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

第二课:乐器的分类和演奏

1. 介绍常见的乐器种类,例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并观看相关的演奏视频。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通过乐器演奏的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第三课:音乐的欣赏和分析

1. 听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节奏、旋律和表达方式。

2. 听一段流行音乐,让学生对比并分析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之处。

3.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喜欢的音乐,通过分享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这首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课:乐曲的创作

1. 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要求包括节奏、旋律和乐器演奏。

2. 每个小组进行演奏和表演,通过互动和欣赏的方式评价和改进他们的创作作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音乐教学,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要素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运用五线谱演奏简单的乐曲。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与协调的方式更好地发展了自己的音乐才能。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分析,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乐曲的创作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总的来说,本次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7】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主题:探索音乐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认识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家;

(3)学习简单的乐谱,能够演奏简单的乐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家;

3.让学生学习简单的乐谱,能够演奏简单的乐器。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播放一首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拍手、拍腿,在音乐中活动身体,放松心情。

2.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乐器,让学生猜测这些乐器的名称,并了解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教师展示一些音乐家的照片,并简单介绍他们对音乐的贡献。

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与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3.学习活动(30分钟)

(1)学生观看一段音乐表演视频,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学习简单的乐谱,通过教师演示,学习手指位置和音符的演奏方法。

(3)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乐器,练习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学生在小组间进行表演交流,分享自己的音乐成果,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巩固扩展(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例如“模仿乐器音”的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编写歌词,并尝试用简单的乐谱演奏或演唱。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家,学习简单的乐谱并练习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发现音乐的能力,通过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乐器演奏时间较短,需要加强练习的机会和时间,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同时,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8】

四年级音乐教案主题:民歌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练唱民歌,了解并感受民歌的魅力;

2.能力目标: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节奏唱出民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民歌《茉莉花》

2.民歌《大海啊故乡》

3.民歌《红旗颂》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民歌的了解,询问学生对民歌的理解和感受。

2.学习歌曲(15分钟)

教师逐句教唱《茉莉花》,重点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和节奏感。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分组合唱(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组内互相帮助和指导。

进行小组间合唱比赛,评出最佳合唱小组。

4.分组欣赏(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民歌,进行小组内的欣赏和表演。

其他小组进行评比,评出最佳表演小组。

5.合唱大赛(20分钟)

所有学生一起进行《大海啊故乡》的合唱。

评选出最佳合唱班级。

6.个人表演(15分钟)

学生个人选择一首民歌进行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个性。

7.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民歌的魅力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学习民歌。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并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通过个人表演和合唱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分组比赛和评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持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9】

湘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

主题一:音乐的力量

引言:音乐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体验。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常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和惊喜。

第一部分:音乐的种类与功能

1. 音乐分类

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古典音乐多以交响乐、器乐、歌剧为代表,流行音乐则包括摇滚、流行、电子等多种风格,而民族音乐则以各地的民族器乐和民间音乐为主。

2. 音乐的功能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或欣赏,还可以达到多种功能。比如说可以调节情绪,提高抗压能力,改善睡眠,促进大脑发育等,甚至有些音乐还可以引起人的共鸣,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力。

第二部分:音乐与生活

1. 生活中的音乐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播放手机里的音乐、去ktv唱歌、欣赏演出等等。

2. 音乐的社交功能

音乐还可以为我们带来社交的乐趣,比如说与朋友一起聚会唱歌,或者参加各种音乐活动。

第三部分:音乐的教育价值

1. 儿童的音乐教育

音乐对于儿童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早期的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和语言发展,还能够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2. 成人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不仅仅适用于儿童,成年人也可以从音乐中受益。学习音乐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生活,还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想。

结语:音乐是一种美好的力量,它能够贯穿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情绪和思想,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希望大家能够从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2024建材心得(范本十篇)

建材心得 03-03

致敬逝去的青春经典语句收藏90句

感慨逝去的青春的句子 感叹的美文怀念逝去的青春句子 03-03

厅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实践活动总结 03-03

八年级作文十四篇

八年级作文 01-28

开业致辞句子(优选141句)

开业致辞句子 03-03

关于小狗的日记

小狗日记 03-03

难忘的日子的作文范文五篇

难忘的日子的作文 难忘的的作文 03-03

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12篇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03-03

通感纪元5-13怎么通关

通感纪元5-13怎么通关 通感纪元 01-16

幼儿园月工作总结小班通用

幼儿园月工作总结小班 月工作总结小班 03-03

清明节祭奠句子(68条)

清明节祭奠句子 03-03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