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心得体会 ·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1】

近日,一则有关“华科大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而被‘本转专’”的新闻在大学生中引发震动,同时引起了广大人民的重视。该新闻被放到网上之后瞬间引发网友的热议,很多网友拍手称快表示赞同,纷纷表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假装学习,是该杀一下歪风邪气了。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中国,在校大学生混日子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中国就讲究师道、注重传承并且拥有纯正的学风,从而才使得中国由表及里都透漏着文化的气息。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在如今的生活中,有关学风的问题早已变得淡泊不堪,而中国学校有关学风建设想较于国外的一些高校学风建设而又是相差甚远。所以我对于华科大的做法极为赞同,而且我认为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据统计,华中科大的3万多名本科生中,在20xx到20xx学年,有210人因学分偏低受到黄牌警示,34人未达到培养计划学分最低要求受到红牌警示。观望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便是主要原因之一,自制力的缺乏导致他们自己约束不了自己,在学习上无法坚持。其次相较于国外学校的“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可以描述为“严进宽出”,这便使得学生在中学时期拼命努力,而在大学生活中无所事事,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正所谓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生活方式。最后,现在的学生的心理的人承受能力也是极为差的,社会、家庭等的各种变故也会影响着学生学业。但在这种种原因的背后所映射出的还是一种学风的缺乏,所以对于加强学风的建设,刻不容缓。

我认为,学风从小的方面说它就是一种学习风气,即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它是一个学校集体的、稳定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拥有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宝贵的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所学校育人环琉的重要标志。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间其臭”;由此观之,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在一所学风良好的学校里上学,你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概率将会大很多,并且你会把这种积极的风气带给其他同学,反过来促进这样一种良好的学风,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放眼世界,你可能就会发现,那些世界排行一流的大学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以及一流的学术成果之外,同时它们都具有最为关键的一项,那就是优良的学风,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的灯火通明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国内顶尖的院校中,也存在着极为良好学风,例如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作为中国国内优秀的985大学,这几所院校除学生普遍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对于加强学风的建设,我认为,在个人方面,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态度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其次应该增强学习意识,强化立身之本。最后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在学校方面,校方的严格管理也是形成优秀学风—个重要保障。例如华中科技大学规定晚上心点到九点宿舍熄灯,鼓励学生进教宝或图书馆进行学习,都是有效提升学风的手段。其次,学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基础。

今年8月,教育部通知,要求高校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坚决取消“清考”制度等都是对于学风建设或改善的良好措施。只有学校敢于对于挂科的学生说不,只有把“严进宽出”变为“严进严出”,才能根治多年存在的学风顽疾。

华科大的从严治校不仅给混日子的学生敲响了警钟,也对抵制不良学风亮出利剑。这正是对学生负责,对教育的负责,对民族的负责和对国家未来的负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主动反思自己,应该主动埋下头去,摒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端正自我态度,严于律己,努力学习,为自己也为他人创建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学习风气,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正所谓“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而不能游戏人生。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2】

在一学年,我班在学风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看成一种什么人,学生就会是这种人。”榜样的表率作用,就是将自我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其他学生身上。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每一天的课前时间能够将一些进取分子口头表扬,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更具有真实性,影响将更大。只要持之以恒这样做,就必须会使班级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时常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高尚的品格,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仅有具备高尚品质,才会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信.作为班主任,也应当给学生以表率作用.让学生信服你,信赖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际上师生的表率作用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构成创设了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梦想,有抱负,但不能持之以恒地努力去奋斗,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在课堂上、作业批改上、日常交谈中,能给学生肯定的要及时肯定,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鼓动学生进取参与,调动学生参与信心,强化学生参与精神,深化学生参与意识。

树立了信心,带动全班学生制订工作目标。人仅有确定了目标,才会产生要实现目标奋斗的动力。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就如人对空气的重要性一样,目标必须切实可行。要具有远景性、激励性,学生才能坚持高昂的士气,坚强的信心,持久的恒心,不屈的雄心。这样就为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培养注入了永恒的动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固然相当重要,但这是不够的,我的做法是:紧抓两头,稳定中间阶段。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抓住好生和“后进生”,以促进一般的学生。具体措施是:在接班刚开始,举办班干短训班;对“后进生”进行家访和个别谈心。班干短训班的主要资料是:总结过去的工作,研究制订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交代工作方法。以提高班干的素质。在学期行将结束时,由于事情比较多,容易造成混乱。这时,及时召开班会,引导同学们选择自我学习、复习的最佳方法,稳定同学们的思想情绪和学习情绪,是最为重要的。

对学生抓“两头”,这牵扯到做“后进生”思想工作问题。转化“后进生”是门较深的学问,对每个班主任来说,都面临这一棘手问题,对此我的做法是:

“后进生”一般有这两个心理特点:一是自卑感比较严重。这是自尊心被扭曲了的一种变态心理;二是惰性较强,自控本事很差。他们往往自由散漫,逐渐变得意志薄弱。要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对任何“后进生”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他们。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诚挚的情感,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找到转化差生的“突破口”,才能使他们对教师、同学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时,你指出他身上的缺点,他才能理解。总之,要以攻“心”为上策,批评和简单的说教为下策。

管理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班级的管理和其他行业的管理一样,都需要一个管理者的群体。这个管理群体就是班委会。班主任就是这个群体的班长。要使一个班级工作高效的开展下去,必须合理的选择班干,加强管理者群体建设。因为一个好的班干队伍,既是班团体的核心力量,又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众所周知,没有得力的助手,班主任将只能疲于应付,弄得自我焦头烂额。所以我刚开始就慎重对班干部进行了改选,对原有的管理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了管理力度,大力支持,大胆放权,鼓励班队干部放手管理,不要有后顾之忧,我告诉他们,班主任——我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结果是使每项工作井然有序,落到实处,做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经过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主人翁职责感和班级凝聚力,产生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愿望和竞争意识,既锻炼了工作本事,增强了自信心,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自觉意识,把全班学生的进取性调动起来。有了他们这支得力的管理队伍,班主任的工作往往事半功倍,为构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解决了根本问题。

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不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全体教师团体智慧的结晶,为此,要注意与各科教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对各任课教师的反映情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并把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另一方面,我还进取主动向任课教师了解班级的各方面情景,召开班干部会议,引导他们提出一些合理提议,一些存在问题,把班级的动向把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不断改善,不断进取;加强了与各任课教师和的协作,及时了解学情班情,也就为良好班风学风的构成架设了桥梁。

良好班风学风的构成,必然有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我认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期望,要鼓励学生全面展其一技之长,欣赏到自我的亮色,人人找到自信和期望,制订班级奖励条例,引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班级中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经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有本事、有信心、有勇气去迎接所应对的一切。

当然,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仅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到达更加梦想的效果。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3】

近期我们学习了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讨论了目前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遏制这样种种现象的做法。

科学道德是指科学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它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也是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也是约束科学家之间科学共同体内部以及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基本准则遥。学风建设为立身之本立,严谨的学风为立校之本。诚信与严谨乃一个合格大学生的根本。“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既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今,大学生的整体信用形象已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诚信问题已成为迈向现代化的一道坎。它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了。在一所高校里,该校学生的诚信程度,影响着该校的学风、校风。从另一方面说,该校的学风、校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是“诚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要大力弘扬以信待人,以信立人的美德,成为践行信用美德的表率。目前,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学风。学风是一个学校校风之体现,良好的学风是优良校风形成的基础。考试作弊与诚信是格格不入的。诚信,是人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系的绳索,是我们正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中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向新入学研究生宣讲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目的是通过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当前在我国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是主流,但近些年来,科研造假、学风浮躁、抄袭剽窃等行为严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不仅不利于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而,青年人要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必须做到:欲修学,先立身,坚决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了解历史、要爱国,要立下“强国之志”;在学术上要实事求是,学出真本事;还要坚持勤劳、勇敢、节俭的优良传统。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首先,制订和完善投诉处理办法,完善自我约束制度。针对近年来科技界在科学道德和学风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在舆论上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强化必要的、严肃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约办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约束措施。树立正确的科学文化导向: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重要内涵,科学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良好的科学道德与学风不仅是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定和支撑,还是宝贵的科技投入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科学事业的社会信誉和公共形象的保证。

一、科学道德建设的必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20世纪历史演义得愈加深刻与精彩。

这一个世纪,人类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制造了机器人、利用了原子能、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直至试管婴儿、各种克隆生物的诞生-科学技术不断地以其惊人的能量使世界日新月异。仅仅由于美国科学家巴丁、肖克菜、布菜顿等人发明的晶体管,50年来,人类就增加了数千亿美元的财富,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我国袁隆平等科学家发明的杂优水稻,就使千百万人摆脱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品牌”无形资产估价达千亿元。经济学家曾用道格拉斯函数计算一些发达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总额中由于科技进步的因素所占的比率,发现这一比率与日俱增:20世纪初约为5%,50年代约为20%,60年代约为40%,70年代为50%,80年代已增至80%。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人类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和无以伦比的辉煌。

今天,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内容。在全球化条件下知识经济的竞技场上,科学技术的大较量无情地把世界推向贫富两极,把一些国家甩向贫穷落后的深渊,而把另一些国家推向繁荣富强的巅峰。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在了世界发达国家和民族的后面。尽管这个世纪,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甚至在一些领域的科技制高点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无论是质或是量方面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中国科技界要在21世纪应对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担当起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重任,时不我待。科技竞争,最终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中国科技的发展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工作队伍。而现时今,科技界、科技工作者道德失范,已造成科技工作者素质的缺损,成为科技发展的一个瓶颈制约。据中国科协调查,近十几年来,科技界的奉献精神有所减退,团结协作精神有所削弱,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受到冲击,存在着科学道德失范现象与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和不良学风。如弄虚作假,剿窃欺诈,将与人合作的成果据为己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逐利心态和躁情绪;资源分配拉关系、走后门;鉴定会的形式主义;学术评价中的浮夸作风等等,淡化了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对老一辈科学家优良道德学风的继承和发扬,阻碍了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的出现,使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和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受到影响,也将影响到几代人的成长。这些都已成为科技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打破科学道德失范的瓶颈制约,不仅将极大地提高科技工作队伍的素质,而且将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科技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

正如培根所说,“道德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目的,是一切科学之王’。科学道德意识渗透在科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科学主体的全部生活中。科学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科学主体的心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培养科学主体行为的高度责任感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20世纪百年科技成就给21世纪人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也给21世纪的人们造成很难摆脱的负担,它催化着物质的诱惑,精神的颓唐和道德的失范;科学的、人文的、道德的理念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人们造成了选择的迷惘。特别是在新世纪,科技进步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给人们的精神造成强大的挤压,人们愈加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力量越强大,人类文明受到的威胁和挑战也随之增大,因而特别需要增强道德的力量来遏制科技的反人类的恶势力的滋生和蔓延。加强科学道德建设,首先要靠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道德危机:传统道德失效,原因是部分传统道德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对道德的要求,亦或是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的抗拒,亦或是人们在思想上力图抛弃传统道德理念。现实道德失范,则是由于社会变革和转型带来的多元化道德观念的冲突,价值取向选择的困惑而导致道德规范错乱,旧的规则在打破,新的规则未形成,以至于规范冲突,目标无序。党和政府主导的道德要求和价值取向,还没有转化为社会舆论的强大约束力。因而,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符合科技发展要求的科学道德规范。早在1983年,首都科技工作者在北京科协讨论时就定出了科学道德的7条规范:(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勇于探索,敢于攻坚,不畏艰险,锲而不舍,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奋斗终身;(3)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报告成果准确无虚假,评定成果公正无私;(4)发扬学术民主,坚持百家争鸣,支持发明创造,鼓励别人超过自己;(5)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虚心学习国外新成就,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6)摆正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为国家多作贡献;(7)讲团结,搞协作,挑重担,讲风格。后来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将这一道德规范转发到全国,倡议全国科技工作者自觉遵守。这7条道德规范仍然是今天科技工作者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更高层次上则是依靠科学主体的道德自律。科学道德的自律性来源于追求真理的信念,没有信念或终极价值的追求,道德规范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实践道德自律,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内在的道德需要,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从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觉。面对纷杂的道德文化,能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吸收有益营养,抵制不良诱惑。努力使进步的道德理想和合理的行为规范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习惯,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实行自反自省,自我调控,自我修养。从外界的约束走向内在的道德自觉,使科学主体的行为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内心建立一种信念并自觉遵守它,从对道德规范的崇高走向视之为终极价值,并付诸行动。倡导道德自律,中国科技界已有行动在先。5月中国科学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了近30位院士在北京举行座谈会。院士们纷纷强调,加强道德建设,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国科技界,并倡议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自律准则》,努力做到:发扬献身、创新、务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保持严肃、严格、严密的优良作风;倡导和发扬学术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领域中的不同意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反对学霸作风;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态度,对学术界的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揭露和斗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和正确引用他人成果;尊重合作者的劳动和权益,根据个人的实际贡献署名和排序,不参加不属实或不公平的署名,更不以院士的名望侵占他人成果;公平、公正、客观地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评奖活动,坚持原则,不拘私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不参与新闻炒作及商业性广告宜传活动;在积极培养人才,团结协作,热心科学普及,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等方面都应做出严格自律要求加强科学道德建设还需要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不仅发生着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变换,而且在主体和主体之间发生双向建构;不仅发生着道德实践个体与个体间的双向建构,而且通过主体道德性的本质力量从主体的存在转化为客观对象的存在,个体的道德性整合成社会道德文化。而这种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又反过来为道德实践活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而,科学道德实践,既是科技主体个体的道德活动,更是其主体的群体道德活动;既是科技界的道德活动,也是全社会的道德活动。要强调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自律,要在科技界形成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的风尚,要使全社会形成对科学道德的普遍共识。时下,我们国家已经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一道作为治国方略,把加强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科学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1世纪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国加人世贸组织,使我国科技界更直接地面向世界,西方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将以更大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现有的道德观念。同时,加人世贸组织,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使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发生更为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形势下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把握科学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定位,应特别注重3个问题。

第一,中国科技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世界多元文化中择优整合不同道德意识中先进的精髓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道德体系的同时,应注意防止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文化垃圾通过贸易、科学交流等渠道渗透和传播进来。我们在与西方国家进行科技竞争的同时伴随着道德目标、价值观念的互相渗透与传播,要从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倡导科学道德,在面向世界开放条件下坚持以爱国主义作为科学道德规范的核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科教工作者应把人生价值的最高定位锁定在把智慧奉献给伟大的祖国,在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条件下,肩负起历史重托,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发展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动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造福于人民。坚持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养成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抵制西方道德文化特别是价值观的侵蚀,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研究活动日益经济化的今天,应坚持学术研究的既定目标和正确的价值导向。21世纪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日益增强,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益提高。科学研究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刷新,更加重视科研经费的投人产出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更加重视科学研究活动的物质指向。即使如此,我们必须明确,科学研究作为学术性活动时它的目标指向仍然应该是扩展知识,寻求真理,增进学问。只有以此为目标所确定的科学道德规范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社会群体的整体利益。如果知识没有得到拓展,真理不能得到揭示,学问不能得到增长,任何社会群体利益最后充分实现都是不可能的。只有以此为目标,才能形成对科学家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承认的科学奖励系统,并以此形成有助于知识增长的各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使学术健康发展,最后为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服务。

第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高度注重科技伦理问题。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若稍有不慎或利用不当亦会危害人类,高科技犯罪就是一个例证。我们要有效地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又保证人们的聪明才智用到对人类对社会有价值的创造中去。8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6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强调指出:21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技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这应该成科技界的共同道德理念。

总之,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日显,科技发展对科学道德的要求也日甚。现代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翼,科学道德的进步将为科技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带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4】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贺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单一的,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实际上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事件已对浙江大学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而且这些伤害和影响还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能否尽快挽回影响,对我们是一大考验。

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在学术界,腐败现象的存在早已有之,而学术腐败的法律规范实际上也已算不上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有学者撰文提出了这一问题。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要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毕竟,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并进而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时,才能够使学术腐败因最终无处容身而归于消亡。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 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材料,我深有体会。 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教书育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良好的师德规范。但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损害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

通过这次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5】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整顿校风校纪、努力建设优良校风”的工作部署,从学期初开始,我校用心开展校风校纪大整顿。在整顿活动中,校长亲抓,领导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全员参与,落实整顿工作职责制,抓重点,以点带面,切实解决校风校纪存在的突出问题,透过这次校风校纪大整顿,严肃校规校纪,坚决杜绝歪风邪气和不良现象在校园蔓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奋好学、用心向上、礼貌礼貌的优良校风正逐步构成。

一、领导到位、全员参与。

我校在校风整顿行动月中,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亲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校园领导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动员全体师生,全员参与,针对各校校风校纪存在问题,认真开展校风校纪整顿月行动方案。使整顿活动月有计划、有步骤、资料丰富、活动扎实开展。,

二、学习动员,明确目标。

1、学习动员,明确好处。召开班子及全体师生会议、学习,学习校风校纪整顿行动方案,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宣传活动,在此基础上,请法制副校长开设法制教育讲座。提高全体师生法制观念,真正使全体师生明确开展校风校纪大整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此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突出重点,认真剖析。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品德意识不断发生变化,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严重地侵蚀和影响了我们的校风。部分学生举止不礼貌、不良习气逐步滋生;学习不认真,甚至有的上课逃学、玩电子游戏,个别学生与校外青年勾结,出现帮派小团伙。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各校分别召开师生会议进行自查,剖析和群众进行查、摆、揭。对存在问题及较大的,开展家访、谈心、一帮一结对子的帮教活动。

三、认真总结,落实整改。

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良现象,我们分别进行整改。

教师方面:重点是“教师育人、敬业奉献”提高师德师风,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树正气、立新风,并认真贯彻校园各项管理制度。

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高,每一天早上都坚持早起看书。校园都认真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管理,个性是加强班级管理,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制,强化帮教措施,建立帮教机制。

教风的优劣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还主导着学风的走向。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管理制度,把教风建设作为教职工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以构成良好的教书育人风尚。

四、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切实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就教学状况和教学工作安排进行认真研究和布置,及时研究处理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

2、实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了教学状况调查及反馈制,做好分析统计,分别作为教师业绩考核和评先评优的依据。

3、学生作业检查,抽查学生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状况及教师的批改状况。做好记录作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的评估依据。

4、加强教研室建设,规范教研室工作,并详细作好记录,作为评定教研组活动的依据。

五、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了师德和教风建设:

⑴教师确保教学精力到位。

⑵教师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每次上课均提前2分钟进入教室,检查开课准备工作,对学生迟到、旷课、瞌睡、讲话等违纪现象应敢抓敢管,保证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⑶教师做到了为人师表,公平、公正。

⑷教师严以律己,按时到课、准时上、下课,不私自调课、换课、停课。

2、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支持和鼓励教学进修、培训,全面提高了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及业务水平。

六、重视学风建设

校园教育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我校的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开放意识;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学中强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改革方向,满足学生志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利于学生个性的的健康发展。促使教师认真备课,改善教学方法,关爱和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使我校的学风建设收到良好的成效。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6】

在听过林院长、于书记、龚晓宽教授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讲座报告,并观看电影《钱学森》之后,我感触良多,并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科学、学术的态度。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不端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本该十分纯洁的象牙塔中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等存在着抄袭、捏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对于我们刚刚进入专业科研领域的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教育非常必要,也很迫切。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习活动,不仅需要我们勤奋努力,更加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将不可能独立的进行研究,只能在前人的理论中打转,永远没有突破和创新。而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带来很多,比如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等等。在这个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浮躁的情况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坚守。不仅是对于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至少是对人性良善的坚守、对人的尊重,而不至于与社会某些不良的风气同流合污。我想,这种坚守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只有拥有自己的想法、见解,才能够选择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通过电影《钱学森》,我看到了钱学森的一生,他这一生是为国效力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更是谦卑的一生。钱学森对于学问、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谦卑的,这种敬畏科学的研究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研究的人学习。他的这种谦卑的态度使他不断的攀登科学的高峰,不断的追求真理,不断的求实创新。这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是真正的研究态度,也是对于真理最基本的态度。而我们的研究态度就太过浮躁了些,既急于求成,又追名逐利,没有把追求真理放在第

一位上,这样就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钻研,来探索。因此,我们需要永远保持着对真理谦卑的态度,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

我们要在深入认识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以及行业常规的基础上,秉承诚信的品质,不断地求实创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未来也会有人继续深造或者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

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7】

近年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等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本领,以推进教育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要深入改进作风,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又进一步强调,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一针见血,既是对党内存在问题的尖锐批评,又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激励担当作为、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的制度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要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风建设,以优良学风增强第一位本领。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风,早在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延安整风号召全党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优良学风。

在新时代,树立良好学风,要认清并克服不良学风。当前,学风不良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学习求形式、不求实效,甚至做样子、走过场、搞虚把式;二是学习上不作为、不负责任,学用脱节,甚至学归学、说归说、做归做;三是学习不刻苦,要么急功近利,要么安于现状;四是学习讲排场、挥霍浪费,甚至把学习当作一种消遣形式。凡此种种,其根在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根在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根在惰性,根在私心。不良学风严重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党员干部学习本领的提升,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必须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克服。

以优良学风增强第一位本领,要在真学真信。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和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首要义务。一方面,真学是真信的基础和前提。信仰信念必须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真学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真学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真学才能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另一方面,真信又是真学的不竭动力。“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信仰越坚定,就越会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信心和积极的情感,学习就越有内在动力。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真学和真信是统一的。要下真功夫,从思想根子上查摆真学真信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信仰、信念、信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同自己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和私心杂念作斗争,像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那样抓学风建设,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硬要求,营造风清气正、好学上进的良好学习氛围,在真学真信中不断增强第一位本领。

以优良学风增强第一位本领,重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学习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表明,只有当所学内容与组织的目标和自己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时,才会有足够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投入。要下实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摆进去,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突出政治导向,为坚定信仰信念和增强党性修养而学;突出需求导向,为事业和岗位需要而学;突出问题导向,为主动发现和系统解决深层思想认识问题和改革发展实践难题而学;突出实践导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突出效果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注重实际效果。要建立问题导向、分类指导、学做结合、学习成果转化应用、学习持续改进等长效机制,以问题解决检验学习成效。

以优良学风增强第一位本领,贵在苦学苦干、知行合一。苦学苦干、知行合一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态度。对待学习,毛泽东同志有一个“挤”和“钻”的方法。他说:“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和深入”,“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挤”和“钻”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要下苦功夫,以“挤”和“钻”的方法与精神自觉主动投入到终身学习上来。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把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专业化能力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提升、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在更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全面增强学习本领和其他各方面本领。要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提升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积极担当、作为,永远奋斗,让党的优良作风和学风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学习和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部分明确提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事业无止境,学习无止境。正学风,善学习,将有助于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好人才储备。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8】

这个学期,在本院系领导及老师的带领下,高年级的同学组成了学风宣讲团,给低年级的同学宣讲学风活动。我在这次的活动中,深切得体会到了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学风建设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只有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担负着我国的重任,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面临着极其繁重的任务,繁荣教育科学,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营造勤奋好学,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创造秩序井然,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指导学横的日常生活,鞭策学生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学院的学风宣讲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定要立足自身的专业学习,一定要研究前沿,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在人类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不断拓展新知的过重中,谒实的学习,一直是科研工作的得以成功进步的首要条件。所以班级的学风建设是和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班级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

在这次学风宣讲活动中,我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是高效发展迅速,育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教学改革的深化,更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次,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和有利条件不断的积累知识,充实自己,他们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积极上进,有

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刻苦学习,诚信为先,健康成长,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他们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经常逃课,整天泡在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窝在寝室沉溺遇武侠小说之中。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考试作弊,总想侥幸过关,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而且屡教不改,个别人甚至常年见不到人影,从不上课甚至考试。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想这一部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之所以会如此消沉,很多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学风是同学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反应,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抓起,即从同学们的思想工作上抓起。许多大学生的传统思想,认为考上大学后一切都可以不管了,一切有学校、国家包揽下来的错误的传统的意识。想要从根本抓起就应该在学生入学前更改这种错误的思想。如果周围的同学都在看书复习功课而你一个人在那里疯狂的打着游戏,你不会不好意思么?所以,环境可以改变人生。

良好的学风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让学习成为乐趣。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加强自身吃苦耐劳的韧劲,帮助身边不能控制自己的同学,一起努力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上就是我对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定会使我院的学风建设更上一丛楼。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9】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不再仅仅意味着纯粹的知识探究,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国家支持下展开的活动,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角逐的焦点。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充满艰辛,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感召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成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

去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当前,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如果没有以强烈爱国精神争生存、求发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的。广大科技人员惟有胸怀祖国,才可能认识到“卡脖子”技术问题不解决,就会使得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受制于人。惟有从这种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中激发精神力量,才会使得科技工作者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化不可能为可能。

如果说爱国精神是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的磅礴无比的情感力量,创新精神激发的则是创造性开拓未来的理性力量。发现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猜想、论证、反驳、修正和提出新假说的过程。要实现原始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独创性的科技成果,既要有理论创造的勇气,又要有严谨实证的态度。对客观知识的独创性发现,本质上也是一种主观创造的过程,不能没有方法、思想、观念和理论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绝非臆造,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证检验,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特别是其在科学方法上的合理性。一些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严格的规范和程序,是长期经验积累的产物,是科学研究传统的精华,固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质疑其合理性,但不应轻率地加以摒弃。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动机,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的氛围,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其次,要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学会在知识的边界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念。最后,还要促使科研人员认识到创新的社会影响,明确科学探索的责任,使其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有机地结合起来,拿出更多独创的发现与创新,将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篇10】

近阶段,许多学校都在紧抓学校的学风。工院也为此在努力营造勤奋好学,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

学风即为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学校若要创优良学风,就必需要从我们每一位同学做起,把创优良学风落到实处。

作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翁。“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是此次学风建设教育的目的。就拿“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第一条为例:“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不在教室食用食物和饮料。”初看,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一条规定并没有必要写入大学生行为规范中,其实不然。如今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现象在许多大学已不为罕见。大学生活已不像初中、高中那样,每天都有老师来管教,这正给许多学生创造了可趁之机。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观的基本体现,看似简单无奇的条规,实质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遵守行为规范是我们最为基本的职责。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领导干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学习热情很高,工作干劲很足,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时候事与愿违,甚至吃力不讨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理论学习不够、政策理解不深、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丰富实践经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用”上做文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始终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上。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是个大量需要文化知识的世纪,当代大学生更需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院重视校园学风建设,花大力气教育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正是为了要让整个校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个人的品德修养也会在不禁意中得到提升,自觉地去求知、求真、求善、求美。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良好的学风将是我们成功之路上的奠基石。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人社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七篇

社局半年工作总结 01-09

民风民俗作文

民风民俗作文 01-09

关于晚安的丧文案200句

丧丧悲伤文案 很丧晚安 01-09

材料会计年终工作总结(精品14篇)

材料会计年终工作总结 01-09

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6篇

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05-05

每日晨语正能量句子76句

每日晨语正能量句子 01-09

财务年终总结(八篇)

财务年终总结 01-09

区域经理年终工作总结(九篇)

区域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01-09

师风师德建设心得体会系列九篇

师风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师风师德心得体会 12-25

售后服务年终工作总结(合集5篇)

售后服务年终工作总结 01-09

公司客服个人年终工作总结(4篇)

公司客服年终工作总结 客服年终工作总结 01-09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