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示波器实验报告

在一季度或一年的努力工作过后,我们通常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撰写报告。在报告完成之后,我们又需多次核对其内容以确保无误。我们在开始撰写报告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如果您对“示波器实验报告”有所关注,那么接下来的文章内容会给您提供很大帮助,欢迎大家继续阅读,不过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使用!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员工管理规章制度(分享十三篇)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1

示波器是测量信号波形的仪器,是应用最广的测量仪器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而且成为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利用示波器对电子产品的电路进行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快速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正确分析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以及熟悉使用示波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示波器原理与使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实验。然而,该实验仪器的原理复杂,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偏大,特别是面板旋钮多使得学生熟悉起来很困难。通过该实验对提高学生在信号波形测量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结合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一些经验。

1、示波器原理的阐述

实验教学首先讲解的就是仪器原理,但是示波器的原理比较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个难题,将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与单摆运动中沙漏形成波形的原理相类比,利用简单易懂的知识对示波器的原理进行形象的讲解,使其简化,加深学生对示波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类比简化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效果明显。

示波管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偏转系统由水平偏转板(x轴方向)和竖直偏转板(y轴方向)组成。在偏转板上加电压,则电子束的运动是发生偏转,加不同的电压,电子运动也不一样,从而在荧光屏上所观察到的图形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在竖直偏转板上接入待观察的正弦交流电压,同时在水平偏转板上接入锯齿波电压,则电子的运动将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简谐振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运动的合成,屏上将显示正弦波。

把沙漏的单摆运动与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相结合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实践表明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虽然复杂,但是利用沙漏的单摆运动实验对其进行类比简化,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理解掌握。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如此掌握,在进行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物理实验的探讨时,实验老师也可以采用这种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去简化复杂的物理内容。掌握了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使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

2、功能键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在教师准备实验仪器阶段,应注意示波器在使用一段时间或经较长时间存放或修理后,应重新进行校准,示波器精度校准分垂直校准和时基校准两个方面。待示波器开机20分钟后,内部稳定即可进行校准工作。扫描基线的校正,示波器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受外磁场的影响引起扫描基线发生倾斜,此时需要对扫描基线进行校正。校正的方法:用螺丝刀调节“基线旋转”,使扫描线和示波器的水平刻度线平行。

在示波器功能键的讲解上要做到示波器面板上各开关、按键、旋钮都要详细地讲解相关功能特性,同时进行示范性的屏幕显示演示,使得学生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要求做实验前学生对照仪器面板说明书,体会一些常用开关、按键、旋钮的作用,如辉度、聚焦、位移、X―Y等,让学生有一个自己独立操作仪器的过程。

非常有必要在黑板上板示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及技巧:

(1)测试前,在不明确被测信号幅度大小,可先将示波器的VOLTS/DIV选择开关置于最大挡,避免电压过高而造成示波器损坏,同时避免该档位过小往往出现信号显示远远大于屏幕,以至于学生误认为没有信号输入。一般选择合适档位使得信号显示高度约占荧光屏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这样减小在信号测量时出现的误差。

(2)在用示波器测量频率较低信号时,其波形不容易同步,表现为波形不稳定。一般情况规定学生输入较高频率信号,同时仔细调节示波器上的触发电平控制(LEVEL)旋钮,使被测信号稳定和同步。“触发电平”键是示波器面板上众多旋钮中非常重要的旋钮,其作用在众多物理实验教材中只是介绍而已,通过触发扫描使待测信号与扫描信号同步以达到图形的稳定,图形不稳定的情况在学生实验中出现得最多。

(3)TIME/DIV(扫描速率选择)旋钮。此旋钮的作用是改变加在水平偏转板上锯齿波扫描信号的频率。在不明确被测信号频率大小,可将TIME/DIV选择扫描时间置于最小挡,避免低频率信号一直闪动。合适的档位是信号波形显示2到3个周期,这样在时间测量时可以减少误差。

(4)“触发方式”、“触发源”和“触发电平”的选择。这三者选择的不正确,往往出现波形不稳定的情况,屏幕上的波形发生向左或向右的连续移动。要使波形能够稳定下来,跟示波器使用的“触发方式”、“触发源”及“触发电平”选择有关,合理运用触发方式、触发源来观察信号,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掌握。

(5)在利萨如图实验部分,为了避免视觉上的混乱,要求学生在关闭通道1的前提下再调整好通道2的信号显示。

(6)示波器工作时,周围不要放置大功率的变压器,否则,对示波器会有很大影响和噪声干扰。

3、示波器常见故障的分析

示波器用于实验教学使用频繁,且使用时间较长,很容易出故障。掌握示波器的常见故障的分析检修方法,有利于缩短维修周期,避免因为仪器故障耽误教学。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学生一般无法解决,往往需要教师引导性地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多途径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排除故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经常性地乱按功能键,到了后面他自己都不知道按了什么键,有时的确是仪器出现问题。教师应该把出现的各种原因都考虑进去,先考虑仪器正常是仪器参数设置的问题,再考虑仪器元件出现问题。例如示波器屏幕上没有任何信号或者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闪动的比较厉害。首先,看信号输入端的问题即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相关设置是否正常,例如波形按钮是否有选择、频率的设置是否正确,等等,然后检查与示波器的接线,以及探头接触是否良好、探头线断线等问题,再检查示波器相关按键的设置是否和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一直,可能是学生按了所用通道的接地旋钮,这样信号就会对地短路,没有任何信号输入到示波器测量端,以及示波器电源开关有没有打开,可以调节亮度旋钮看是否亮度设置太低。其次,调节上下位移旋钮和左右位移旋钮看波形是否偏离屏幕显示区。所以首先要求老师要一定程度的对仪器硬件有所了解,那些元件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对仪器的操作那就要求非常熟悉,总之做到软件硬件都过关。

4、结语

以上是我在示波器实验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在有限学习时间内,学习、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方法,让学生做到实验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自主训练。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的作用与重要性,从而逐渐地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2

本节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种类、型号很多,功能也不同。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双踪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异。本节不针对某一型号的示波器,只是从概念上介绍示波器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用功能。

2.1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平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平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平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平、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2.2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

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

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

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4.标尺亮度(Illuminance)

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2.3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值代表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屏幕上信号光点移动一格,则代表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值与波段开关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此旋钮,能够微调垂直偏转因数。垂直偏转因数微调后,会造成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应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数缩小若干倍)。例如,如果波段开关指示的偏转因数是1V/DIV,采用×5扩展状态时,垂直偏转因数是0.2V/DIV。

在做数字电路实验时,在屏幕上被测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与+5V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之比常被用于判断被测信号的电压值。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按1、2、5方式把时基分为若干档。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代表光点在水平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例如在1μS/DIV档,光点在屏上移动一格代表时间值1μS。

"微调"旋钮用于时基校准和微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旋钮,则对时基微调。旋钮拔出后处于扫描扩展状态。通常为×10扩展,即水平灵敏度扩大10倍,时基缩小到1/10。例如在2μS/DIV档,扫描扩展状态下荧光屏上水平一格代表的时间值等于2μS×(1/10)=0.2μS

示波器的标准信号源CAL,专门用于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和垂直偏转因数。例如COS5041型示波器标准信号源提供一个VP-P=2V,f=1kHz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旋转水平位移旋钮(标有水平双向箭头)左右移动信号波形,旋转垂直位移旋钮(标有垂直双向箭头)上下移动信号波形。

2.4输入通道和输入耦合选择

1.输入通道选择

输入通道至少有三种选择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双通道(DUAL)。选择通道1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1的信号。选择通道2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2的信号。选择双通道时,示波器同时显示通道1信号和通道2信号。测试信号时,首先要将示波器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根据输入通道的选择,将示波器探头插到相应通道插座上,示波器探头上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示波器探头接触被测点。示波器探头上有一双位开关。此开关拨到"×1"位置时,被测信号无衰减送到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此开关拨到"×10"位置时,被测信号衰减为1/10,然后送往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乘以10才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

2.输入耦合方式

输入耦合方式有三种选择:交流(AC)、地(GND)、直流(DC)。当选择"地"时,扫描线显示出"示波器地"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流耦合用于测定信号直流绝对值和观测极低频信号。交流耦合用于观测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一般选择"直流"方式,以便观测信号的绝对电压值。

2.5触发

第一节指出,被测信号从Y轴输入后,一部分送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驱动光点在荧光屏上按比例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部分分流到x轴偏转系统产生触发脉冲,触发扫描发生器,产生重复的锯齿波电压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使光点沿水平方向移动,两者合一,光点在荧光屏上描绘出的图形就是被测信号图形。由此可知,正确的触发方式直接影响到示波器的有效操作。为了在荧光屏上得到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掌握基本的触发功能及其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触发源(Source)选择

要使屏幕上显示稳定的波形,则需将被测信号本身或者与被测信号有一定时间关系的触发信号加到触发电路。触发源选择确定触发信号由何处供给。通常有三种触发源:内触发(INT)、电源触发内触发使用被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触发方式。由于触发信号本身是被测信号的一部分,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出非常稳定的波形。双踪示波器中通道1或者通道2都可以选作触发信号。

电源触发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这种方法在测量与交流电源频率有关的信号时是有效的。特别在测量音频电路、闸流管的低电平交流噪音时更为有效。

外触发使用外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外加信号从外触发输入端输入。外触发信号与被测信号间应具有周期性的关系。由于被测信号没有用作触发信号,所以何时开始扫描与被测信号无关。

正确选择触发信号对波形显示的稳定、清晰有很大关系。例如在数字电路的测量中,对一个简单的周期信号而言,选择内触发可能好一些,而对于一个具有复杂周期的信号,且存在一个与它有周期关系的信号时,选用外触发可能更好。

2.触发耦合(Coupling)方式选择

触发信号到触发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种,目的是为了触发信号的稳定、可靠。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AC耦合又称电容耦合。它只允许用触发信号的交流分量触发,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被隔断。通常在不考虑DC分量时使用这种耦合方式,以形成稳定触发。但是如果触发信号的频率小于10Hz,会造成触发困难。

直流耦合(DC)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的频率较低或者触发信号的占空比很大时,使用直流耦合较好。

低频抑制(LFR)触发时触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抑制(HFR)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抑制。此外还有用于电视维修的电视同步(TV)触发。这些触发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需在使用中去体会。

3.触发电平(Level)和触发极性(Slope)

触发电平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电平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平。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平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下降。当电平旋钮调到电平锁定位置时,触发电平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平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平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极性开关用来选择触发信号的极性。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增加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减少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共同决定触发信号的触发点。

2.6扫描方式(SweepMode)

扫描有自动(Auto)、常态(Norm)和单次(Single)三种扫描方式。

自动: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或者触发信号频率低于50Hz时,扫描为自激方式。

常态: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处于准备状态,没有扫描线。触发信号到来后,触发扫描。

单次:单次按钮类似复位开关。单次扫描方式下,按单次按钮时扫描电路复位,此时准备好(Ready)灯亮。触发信号到来后产生一次扫描。单次扫描结束后,准备灯灭。单次扫描用于观测非周期信号或者单次瞬变信号,往往需要对波形拍照。

上面扼要介绍了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示波器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如延迟扫描、触发延迟、X-Y工作方式等,这里就不介绍了。示波器入门操作是容易的,真正熟练则要在应用中掌握。值得指出的是,示波器虽然功能较多,但许多情况下用其他仪器、仪表更好。例如,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判断一个脉宽较窄的单脉冲是否发生时,用逻辑笔就简单的多;测量单脉冲脉宽时,用逻辑分析仪更好一些。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3

本节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种类、型号很多,功能也不同。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双踪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异。本节不针对某一型号的示波器,只是从概念上介绍示波器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用功能。

2.1 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平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平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平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平、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2.2 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

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

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

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4.标尺亮度(Illuminance)

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2.3 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 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值代表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屏幕上信号光点移动一格,则代表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值与波段开关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此旋钮,能够微调垂直偏转因数。垂直偏转因数微调后,会造成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应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数缩小若干倍)。例如,如果波段开关指示的偏转因数是1V/DIV,采用×5扩展状态时,垂直偏转因数是0.2V/DIV。

在做数字电路实验时,在屏幕上被测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与+5V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之比常被用于判断被测信号的电压值。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按1、2、5方式把时基分为若干档。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代表光点在水平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例如在1μS/DIV档,光点在屏上移动一格代表时间值1μS。

“微调”旋钮用于时基校准和微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旋钮,则对时基微调。旋钮拔出后处于扫描扩展状态。通常为×10扩展,即水平灵敏度扩大10倍,时基缩小到1/10。例如在2μS/DIV档,扫描扩展状态下荧光屏上水平一格代表的时间值等于2μS×(1/10)=0.2μS

示波器的标准信号源CAL,专门用于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和垂直偏转因数。例如COS5041型示波器标准信号源提供一个VP-P=2V,f=1kHz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旋转水平位移旋钮(标有水平双向箭头)左右移动信号波形,旋转垂直位移旋钮(标有垂直双向箭头)上下移动信号波形。

2.4 输入通道和输入耦合选择

1.输入通道选择

输入通道至少有三种选择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双通道(DUAL)。选择通道1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1的信号。选择通道2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2的信号。选择双通道时,示波器同时显示通道1信号和通道2信号。测试信号时,首先要将示波器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根据输入通道的选择,将示波器探头插到相应通道插座上,示波器探头上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示波器探头接触被测点。示波器探头上有一双位开关。此开关拨到“×1”位置时,被测信号无衰减送到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此开关拨到“×10"位置时,被测信号衰减为1/10,然后送往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乘以10才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

2.输入耦合方式

输入耦合方式有三种选择:交流(AC)、地(GND)、直流(DC)。当选择“地”时,扫描线显示出“示波器地”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流耦合用于测定信号直流绝对值和观测极低频信号。交流耦合用于观测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一般选择“直流”方式,以便观测信号的绝对电压值。

2.5 触发

第一节指出,被测信号从Y轴输入后,一部分送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驱动光点在荧光屏上按比例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部分分流到x轴偏转系统产生触发脉冲,触发扫描发生器,产生重复的锯齿波电压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使光点沿水平方向移动,两者合一,光点在荧光屏上描绘出的图形就是被测信号图形。由此可知,正确的触发方式直接影响到示波器的有效操作。为了在荧光屏上得到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掌握基本的触发功能及其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4

1.基础操作:

了解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阅读所用机器的说明书,了解每个旋钮的作用。其中最主要也是经常使用的旋钮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横向旋钮是控制扫描时间的旋钮,调节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发生横向的压缩或展开;纵向旋钮是调节垂直放大电路的旋钮,调节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发生纵向的展开或压缩,次旋钮为两个,分别控制示波器的两个输入信号。

明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接通示波器电源开关。先找到扫描线并调至清晰。

2.观测李萨如图形:

向CH1、CH2分别输入两个信号源的正弦波,扫描时间的粗调旋钮置于X-Y方式(即使两路信号进行合成)。调出不同比值的李萨如图形来,画出草图,并分析图形的特点与两个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绘出所观察到的各种频率比的李萨如图形。

设fx=1000Hz为约定真值,依次求出另一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y,并与该信号发生器读数值fy进行比较,一一求出它们的相对误差。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5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习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

2)示波管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3)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两个方向的位移合成就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准确,所以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

4)李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如果同时从示波器的x轴和y轴输入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则屏幕上将呈现出特殊形状的、稳定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李萨如图形的形成规律为:如果沿x,y分别作一条直线,水平方向的直线做多可得的交点数为N(x),竖直方向最多可得的交点数为N(y),则x和y方向输入的两正弦波的频率之比为f(x):f(y)=N(y):N(x)。

三、实验仪器: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四、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

(一)示波器的使用与调节

1)将各控制旋钮置于相关位置。

2)接通电源,按下面板左下角的“pOWER”钮,指示灯亮,稍待片刻,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经示波管灯丝预热后,屏上出现绿色亮点,调节INTEN、FOCUS、pOSITION,使亮点清晰。

4)将TIME/DIV逐渐旋到2ms或5ms,观察光点由慢变快移动,直至屏上显示一条稳定的水平扫描线,按(3)使线清晰。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正弦波波长:

a)将ACGNDDC转换开关置于AC

b)讲面板右上角的SOURCE置于CH2

c)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50Hz信号源直接输入CH2-Y输入端(红插头应接函数发生器输出的红接线柱)

d)屏上显示出正弦波(调V/DIV调节大小,TIME/DIV扫描开关使之出现正弦波,IEVEL使波形稳定)

e)改变扫描电压的频率(TIME/DIV)观察正弦波得变化,使屏上出现多个完整的波形图。

2)观察并描绘李萨如图形,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此法于1855年由利萨如所证明。将被测正弦信号fx加到y偏转板,将参考正弦信号fx加到x偏转板,当两者的频率之比fy/fx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图。

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判断两个电压信号频率比的条件是屏上出现了利萨如图形稳定不动,方法是对稳定不动的图形分别做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与图形相切,设水平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x,竖直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y,则

fy/fx=Nx/Ny

图1李萨如图与信号频率的关系

图2fx/fy=1:1时李萨如图与信号相位差的关系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用李萨如图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七、趣味物理实验心得: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本学期里,老师又教了很多实验,我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我受益菲浅,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很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无法学习到的,其中很多实验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得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

通过高中以及大学两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我发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我们学到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实验,也学到了许多物理课上没有教到的理论。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去学习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想要做好物理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她培养了我们耐心、信心和恒心。当然,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时侯我还不能从容应对,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让我们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我的学习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唯有实验才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来证明。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6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是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1.1 示波管

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正如图1所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

1.荧光屏

现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平面,内表面沉积一层磷光材料构成荧光膜。在荧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层蒸发铝膜。高速电子穿过铝膜,撞击荧光粉而发光形成亮点。铝膜具有内反射作用,有利于提高亮点的辉度。铝膜还有散热等其他作用。

当电子停止轰击后,亮点不能立即消失而要保留一段时间。亮点辉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经过的时间叫做“余辉时间”。余辉时间短于10μs为极短余辉,10μs—1ms为短余辉,1ms—0.1s为中余辉,0.1s-1s为长余辉,大于1s为极长余辉。一般的示波器配备中余辉示波管,高频示波器选用短余辉,低频示波器选用长余辉。

由于所用磷光材料不同,荧光屏上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般示波器多采用发绿光的示波管,以保护人的眼睛。

2.电子枪及聚焦

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或称第二栅极)、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组成。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灯丝通电加热阴极,阴极受热发射电子。栅极是一个顶部有小孔的金属园筒,套在阴极外面。由于栅极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起控制作用,一般只有运动初速度大的少量电子,在阳极电压的作用下能穿过栅极小孔,奔向荧光屏。初速度小的电子仍返回阴极。如果栅极电位过低,则全部电子返回阴极,即管子截止。调节电路中的W1电位器,可以改变栅极电位,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达到调节亮点的辉度。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前加速极都是与阴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三个金属圆筒。前加速极G2与A2相连,所加电位比A1高。G2的正电位对阴极电子奔向荧光屏起加速作用。

电子束从阴极奔向荧光屏的过程中,经过两次聚焦过程。第一次聚焦由K、G1、G2完成,K、K、G1、G2叫做示波管的第一电子透镜。第二次聚焦发生在G2、A1、A2区域,调节第二阳极A2的电位,能使电子束正好会聚于荧光屏上的一点,这是第二次聚焦。A1上的电压叫做聚焦电压,A1又被叫做聚焦极。有时调节A1电压仍不能满足良好聚焦,需微调第二阳极A2的电压,A2又叫做辅助聚焦极。

3.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控制电子射线方向,使荧光屏上的光点随外加信号的变化描绘出被测信号的波形。图8.1中,Y1、Y2和Xl、X2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偏转系统。Y轴偏转板在前,X轴偏转板在后,因此Y轴灵敏度高(被测信号经处理后加到Y轴)。两对偏转板分别加上电压,使两对偏转板间各自形成电场,分别控制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转。

4.示波管的电源

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对电源供给有一定要求。规定第二阳极与偏转板之间电位相近,偏转板的平均电位为零或接近为零。阴极必须工作在负电位上。栅极G1相对阴极为负电位(—30V~—100V),而且可调,以实现辉度调节。第一阳极为正电位(约+100V~+600V),也应可调,用作聚焦调节。第二阳极与前加速极相连,对阴极为正高压(约+1000V),相对于地电位的可调范围为±50V。由于示波管各电极电流很小,可以用公共高压经电阻分压器供电。

1.2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轴偏转板和Y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控制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我们知道,一个电子信号是时间的函数f(t),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它由示波管、Y轴系统、X轴系统、Z轴系统和电源等五部分组成。

被测信号①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②和③。经延迟级延迟Г1时间,到Y2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③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平值产生触发脉冲⑥,启动锯齿波扫描电路(时基发生器),产生扫描电压⑦。由于从触发到启动扫描有一时间延迟Г2,为保证Y轴信号到达荧光屏之前X轴开始扫描,Y轴的延迟时间Г1应稍大于X轴的延迟时间Г2。扫描电压⑦经X轴放大器放大,产生推挽输出⑨和⑩,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z轴系统用于放大扫描电压正程,并且变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栅极。这使得在扫描正程显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辉度,而在扫描回程进行抹迹。

以上是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双踪显示则是利用电子开关将Y轴输入的两个不同的被测信号分别显示在荧光屏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当转换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看到的是两个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

示波器中往往有一个精确稳定的方波信号发生器,供校验示波器用。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7

示波器,是显示被测量的瞬时值轨迹变化情况的仪器。那么,怎样正确使用示波器?

示波器初次使用前或久藏复用时,有必要进行一次能否工作的简单检查和进行扫描电路稳定度、垂直放大电路直流平衡的调整。示波器在进行电压和时间的定量测试时,还必须进行垂直放大电路增益和水平扫描速度的校准。

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

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信号的大约峰-峰值(如果采用衰减探头,应除以衰减倍数;在耦合方式取DC档时,还要考虑叠加的直流电压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或Y轴衰减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电压值,则可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或Y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现所需要高度的波形。

选择触发(或同步)信号来源与极性:通常将触发(或同步)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

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被测信号周期(或频率)的大约值,将X轴扫描速度t/div(或扫描范围)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时间值,则可适当调节扫速t/div微调(或扫描微调)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测试所需周期数的波形。如果需要观察的是信号的边沿部分,则扫速t/div开关应置于最快扫速档。

输入被测信号: 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或由同轴电缆不衰减直接输入,但此时的输入阻抗降低、输入电容增大),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

示波器为了使波形的读数更加精确、清晰,在原始校正波形时,一定要把波形调得最准、最清晰、线条调至最精细,只有这样,读数才会最为准确,误差才会减至最少,这对故障分析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校正波形调整完毕后,所有补偿按钮都不能调动或更改(即SWP VAP和电压补偿),否则将要再次对示波器重新校正一次。

仪器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仪器安全,仪器在安全范围内正常工作,保证测量波形准确、数据可靠,应注意: 1.通用示波器通过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光点直径最小以使波形清晰,减小测试误差;不要使光点停留在一点不动,否则电子束轰击一点宜在荧光屏上形成暗斑,损坏荧光屏。

2.测量系统- 例如示波器、信号源;打印机、计算机等设备等。被测电子设备- 例如仪器、电子部件、电路板、被测设备供电电源等设备接地线必须与公共地(大地)相连。

3. TDS200/TDS1000/TDS2000 系列数字示波器配合探头使用时,只能测量(被测信号- 信号地就是大地,信号端输出幅度小于300V CAT II)信号的波形。绝对不能测量市电AC220V 或与市电AC220V 不能隔离的电子设备的浮地信号。(浮地是不能接大地的,否则造成仪器损坏,如测试电磁炉。)

4.通用示波器的外壳,信号输入端BNC 插座金属外圈,探头接地线,AC220V 电源插座接地线端都是相通的。如仪器使用时不接大地线,直接用探头对浮地信号测量,则仪器相对大地会产生电位差;电压值等于探头接地线接触被测设备点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这将对仪器操作人员、示波器、被测电子设备带来严重安全危险。

5. 用户如须要测量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初级,控制电路) 、UPS(不间断电源)、电子整流器、节能灯、变频器等类型产品或其它与市电AC220V 不能隔离的电子设备进行浮地信号测试时,必使用DP100高压隔离差分探头。 示波器使用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热电子仪器一般要避免频繁开机、关机,示波器也是这样。

(2)如果发现波形受外界干扰,可将示波器外壳接地.

(3)“Y输入”的电压不可太高,以免损坏仪器,在最大衰减时也不能超过400 V.“Y输入”导线悬空时,受外界电磁干扰出现干扰波形,应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4)关机前先将辉度调节旋钮沿逆时针方向转到底,使亮度减到最小,然后再断开电源开关.(5)在观察荧屏上的亮斑并进行调节时,亮斑的亮度要适中,不能过亮。

示波器分为万用示波表,数字示波器,模拟示波器,虚拟示波器,任意波形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函数发生器。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8

示波器的使用

预习思考题

1.示波器的功能是什么? 2.扫描同步如何理解? 3.什么是李萨如图?

1.电子示波器是用来直接显示,观察和测量电压波形机器参数的电子仪器。

2.用每一个触发脉冲产生于同触发电压所对应的触发信号的同相位点,故每次扫描起点会准确地落在同相位点于是每次扫描的起始点会准确地落在同相位点,于是每次扫描出的波形完全重复而稳定地显示被测波的波形。就是触发扫描实现同步的原理。

3.当示波器在Y轴与X轴同时输入正弦信号电压且他们的频率式简单的整数比时荧光屏上出现各式各样的图形这类图形称作“李萨如图”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仪器:

YB4320F双追踪示波器,SG1642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步骤:

1.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1)调节扫描旋钮,使示波器的扫描线至长短适当的稳定水平亮线

(2)将信号发生器接到ch1或ch2 输入上,频率选用数百或数千赫兹方式开关及触发源开关的位置与信号输入通道一致的出稳定的波形。

(3)改变输入信号电压的波形,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调节扫描微调,以得到2个 (4)可以在调节其他该扫描熟悉示波器 2.用李萨如图测定频率

(1)当示波器在Y轴与X轴同时输入正弦信号电压,且他们的频率式简单的整数比的的荧光屏上出现各种形式的图形,这类图形称作“李萨如图”

(2)当fg:fx=1:1时输入fg=50hz.fx=50hz ,绘出一种李萨如图 (3)当fg:fx=1:2时输入fg=300hz.fx=200hz,绘出一种李萨如图

数据处理如上

思考题

1.示波器为接通前,有那些注意事项?

2.波形不稳定时,应调节那个旋钮?

3.为了观察李萨如图,应该怎样设置按钮?

4.欲关闭示波器,首先应把那个旋钮扭到最小?

1,1。确定是否接地2。是否正确连接探头3。查看所有的终端额定值4。在是使用一个通道的情况下触发源选的通用一致

2.应调节水平微调使之稳定,再调节CH通道

3.首先示波器应该在XY轴输入正弦电压,且加上fg与fx上的频率成整数比

4.将示波器探头脱开测量电路,将输入选择开关,达到接地位置,关机,如果是模拟示波器的话,需要将聚集旋钮和亮度旋钮调低,然后在关闭电源。

示波器实验报告3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 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2型 1台 3、连接线 示波器专用 2根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

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1、示波管

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 示波管内的偏转板

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

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

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

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

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由此可见:

(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

fy

nn=1,2,3, fx

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为此,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到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的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地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

(1)如果Y轴加正弦电压,X轴也加正弦扫描电压,得出的图形将是李萨

如图形,如表所示。李萨如图形可以用来测量未知频率。令fy、fx分别代表Y轴和X轴电压的频率,nx代表X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ny代表Y方向的切线和图形相切的切点数,则有

nxfxny

李萨如图形举例表

fy

如果已知fx,则由李萨如图形可求出fy。 【实验内容】

1.示波器的调整

(1)不接外信号,进入非X-Y方式 (2)调整扫描信号的位置和清晰度 (3)设置示波器工作方式 2.正弦波形的显示

(1)熟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掌握示波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把信号发生器输出接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上,接通电源开关,把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各旋钮调到正常使用位置,使在荧光屏上显示便于观测的稳定波形。

3.示波器的定标和波形电压、周期的测量

(1)把Y轴偏转因数和扫描时间偏转因数旋钮都放在“校准”位置(指示灯“VAR”熄灭)。

(2)把校准信号输出端接到Y轴输入插座

(3)把信号发生器的正弦电压接到Y轴输入端,用示波器测量正弦电压的幅值和周期,并和信号发生器上显示的频率值比较。

(4)选择不同幅值和频率的5种正弦波,重复步骤(3),记下测量结果。 4.李莎如图形的观测 (1) 把信号发生器后面50Hz输出信号接到X通道,而Y通道接入可调的

正弦信号

(2) 分别调节两个通道让他们能够正常显示波形 (3) 切换到X-Y模式,调整两个通道的偏转因子,使图形正常显示 (4) 调节Y信号的频率,观测不同频率比例下的李萨如图

数据记录 1、频率测量

示波器频率计数器的测频精度 0.01% 示波器测频仪器误差3%

示波器测量电压仪器误差3%

(1) 示波器测量频率

f=57.4KHz ffEf57.43%1.722KHz

f57.41.8KHz或f572KHz

(2) 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频

f=55.45 KH ffE0.0155.451%f

f55.450.56KHz或f55.40.6KHz

或0.01KH0.z0.6KHz

(3) 示波器测量电压

V1=5.68V V1V1EV5.683%0.16V或0.2V

V15.680.16V或V15.70.2V (4) 函数信号发生器测量电压

V2=5.3VV2V2EV1字5.315%0.10.81V或0.9V

V25.300.81V或V25.30.9V

注意:一般可写为后面的形式更加科学,因为原始数据的有效数字只有2位,不可能经处理后提高精度变成3个有效数字。

示波器实验报告4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实验仪器】

固纬GOS-620型双踪示波器一台,GFG-809型信号发生器两台,连线若干。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一种电子观测仪器。在各行各业与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 “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可细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

1)电子枪

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并在荧光屏上显现一个清晰的小圆点。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金属偏转板x和y组成,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偏转。

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若不受横向电场的作用,将沿轴线前进并在荧光屏的中心呈现静止的光点。若受到横向电场的作用,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就会偏离轴线,

F灯丝,K阴极,G控制栅极,A1、A2第一、第二阳极,Y、X竖直、水平偏转板

图1示波管结构简图

屏上光点的位置就会移动。x偏转板之间的横向电场用来控制光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偏转板用来控制光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如果两对偏转板都加上电场,则光点在二者的共同控制下,将在荧光屏平面二维方向上发生位移。

3)荧光屏

荧光屏的作用是将电子束轰击点的轨迹显示出来以供观测。

4)显示波形的原理

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正弦电压,可看到一条竖直的亮线,如图3所示。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扫描电压,使荧光屏上的亮点沿水平方向拉开。电子的运动是两相互相垂直运动的合成。当锯齿波电压与正弦电压的变化周期相等时,在荧光屏上将显示出一个稳定的正弦电压波形图如图4所示。

当波形信号的频率等于锯齿波频率的整数倍时,荧光屏上将呈现整数个完整而稳定的被测信号的波形,当两者不成整数倍时,对于被测信号来说,每次扫描的起点都不会相同,结果造成波形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移动。为了消除这一现象,必须使被测信号的起点与扫描电压的起点保持“同步”,这一功能由机内 “触发同步”电路来完成。

2、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此法于1855年由利萨如所证明。将被测正弦信号fy加到y偏转板,将参考正弦信号fx加到x偏转板,当两者的频率之比

fyfx

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

图。

图5给出了几种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判断两个电压信号频率比的条件是屏上出现了利萨如图形稳定不动,方法是对稳定不动的图形分别做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与图形相切,设水平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X,竖直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Y,则

fyfx

nx

ny

图5的第一个图形,nx2,ny4,Y轴上的信号频率fy与x轴上的信号频率

2

fx之比为,若fx已知,则fy可求。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开机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扫描微调、电压灵敏度微调置校准档(顺时针打死)、扫描方式(置自动)、触发源选项(置CH1或CH2)、耦合方式(置AC);按压电源按钮预热3分钟。

(2)初始化示波器面板获得“点”:辉度、聚焦、三个位置旋钮置于居中位置,扫描灵敏度置于正交模式。(五居中一归零);

(3)顺时针旋转扫描灵敏度选扭置0.2ms档获取扫描线; (4)利用CH1观察机内方波校准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1,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一行;

(5)分别利用CH1与CH2两个通道观察左右两个音频信号发生器提供的10V1000Hz与15V20xHz的正弦交流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2与待测电信号3,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二行与第三行。

(6)扫描灵敏度选钮置正交模式,按压下触发交替旋钮,显示模式置双踪模式观测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

(7)申请课堂考核,归整仪器结束实验。

【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

图5利萨如图

附表 电信号电压、频率的测量数据记录表(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实验结果:详见下页附图(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注意事项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结束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9

扫描有自动(Auto)、常态(Norm)和单次(Single)三种扫描方式。

自动: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或者触发信号频率低于50Hz时,扫描为自激方式。

常态: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处于准备状态,没有扫描线。触发信号到来后,触发扫描。

单次:单次按钮类似复位开关。单次扫描方式下,按单次按钮时扫描电路复位,此时准备好(Ready)灯亮。触发信号到来后产生一次扫描。单次扫描结束后,准备灯灭。单次扫描用于观测非周期信号或者单次瞬变信号,往往需要对波形拍照。

上面扼要介绍了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示波器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如延迟扫描、触发延迟、X-Y工作方式等,这里就不介绍了。示波器入门操作是容易的,真正熟练则要在应用中掌握。值得指出的是,示波器虽然功能较多,但许多情况下用其他仪器、仪表更好。例如,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判断一个脉宽较窄的单脉冲是否发生时,用逻辑笔就简单的多;测量单脉冲脉宽时,用逻辑分析仪更好一些。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10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习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利用示波器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

2)示波管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3)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两个方向的位移合成就描出了正弦图形。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准确,所以在示波器内部加装了自动频率跟踪的装置,称为“同步”。在人工调节接近满足式频率整数倍时条件下,再加入“同步”的作用,扫描电压的周期就能准确等于待测电压周期的整数倍,从而获得稳定的波形。

4)李萨如图形的基本原理:如果同时从示波器的x轴和y轴输入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则屏幕上将呈现出特殊形状的、稳定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李萨如图形的形成规律为:如果沿x,y分别作一条直线,水平方向的直线做多可得的交点数为N(x),竖直方向最多可得的交点数为N(y),则x和y方向输入的两正弦波的频率之比为f(x):f(y)=N(y):N(x)。

三、实验仪器: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四、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

(一)示波器的使用与调节

1)将各控制旋钮置于相关位置。

2)接通电源,按下面板左下角的“POWER”钮,指示灯亮,稍待片刻,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经示波管灯丝预热后,屏上出现绿色亮点,调节INTEN、FOCUS、POSITION,使亮点清晰。

4)将TIME/DIV逐渐旋到2ms或5ms,观察光点由慢变快移动,直至屏上显示一条稳定的水平扫描线,按(3)使线清晰。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正弦波波长:

a)将ACGNDDC转换开关置于AC

b)讲面板右上角的SOURCE置于CH2

c)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50Hz信号源直接输入CH2-Y输入端(红插头应接函数发生器输出的红接线柱)

d)屏上显示出正弦波(调V/DIV调节大小,TIME/DIV扫描开关使之出现正弦波,IEVEL使波形稳定)

e)改变扫描电压的频率(TIME/DIV)观察正弦波得变化,使屏上出现多个完整的波形图。

2)观察并描绘李萨如图形,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利用利萨如图测正弦电压的频率基本原理

通过观察荧光屏上利萨如图形进行频率对比的方法称之为利萨如图形法。此法于1855年由利萨如所证明。将被测正弦信号fx加到y偏转板,将参考正弦信号fx加到x偏转板,当两者的频率之比fy/fx是整数时,在荧光屏上将出现利萨如图。

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判断两个电压信号频率比的条件是屏上出现了利萨如图形稳定不动,方法是对稳定不动的图形分别做水平直线和竖直直线与图形相切,设水平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x,竖直线上的切点数最多为Ny,则fy/fx=Nx/Ny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用李萨如图测量正弦信号频率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七、趣味物理实验心得: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本学期里,老师又教了很多实验,我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我受益菲浅,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很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无法学习到的,其中很多实验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得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

通过高中以及大学两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我发现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我们学到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实验,也学到了许多物理课上没有教到的理论。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去学习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想要做好物理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她培养了我们耐心、信心和恒心。当然,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的时侯我还不能从容应对,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让我们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我的学习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唯有实验才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来证明。

拓展阅读:示波器实验小论文

摘要: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正确使用示波器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简要介绍了示波器实验教学的方法、技巧,以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波器、信号

示波器是测量信号波形的仪器,是应用最广的测量仪器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实验室,而且成为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利用示波器对电子产品的电路进行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快速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正确分析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以及熟悉使用示波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示波器原理与使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实验。然而,该实验仪器的原理复杂,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偏大,特别是面板旋钮多使得学生熟悉起来很困难[1]。通过该实验对提高学生在信号波形测量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2],因此我结合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一些经验。

1.示波器原理的阐述

实验教学首先讲解的就是仪器原理,但是示波器的原理比较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个难题,将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与单摆运动中沙漏形成波形的原理相类比,利用简单易懂的知识对示波器的原理进行形象的讲解,使其简化,加深学生对示波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大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类比简化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效果明显。

示波管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偏转系统由水平偏转板(x轴方向)和竖直偏转板(y轴方向)组成。在偏转板上加电压,则电子束的运动是发生偏转,加不同的电压,电子运动也不一样,从而在荧光屏上所观察到的图形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在竖直偏转板上接入待观察的正弦交流电压,同时在水平偏转板上接入锯齿波电压,则电子的运动将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简谐振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运动的合成,屏上将显示正弦波。

把沙漏的单摆运动与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相结合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实践表明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虽然复杂,但是利用沙漏的单摆运动实验对其进行类比简化,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理解掌握。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如此掌握,在进行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物理实验的探讨时,实验老师也可以采用这种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去简化复杂的物理内容。掌握了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使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极大的帮助。

2.功能键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在教师准备实验仪器阶段,应注意示波器在使用一段时间或经较长时间存放或修理后,应重新进行校准,示波器精度校准分垂直校准和时基校准两个方面。待示波器开机20分钟后,内部稳定即可进行校准工作。扫描基线的校正,示波器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受外磁场的影响引起扫描基线发生倾斜,此时需要对扫描基线进行校正。校正的方法:用螺丝刀调节“基线旋转”,使扫描线和示波器的水平刻度线平行。

在示波器功能键的讲解上要做到示波器面板上各开关、按键、旋钮都要详细地讲解相关功能特性,同时进行示范性的屏幕显示演示,使得学生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要求做实验前学生对照仪器面板说明书,体会一些常用开关、按键、旋钮的作用,如辉度、聚焦、位移、X―Y等,让学生有一个自己独立操作仪器的过程。

非常有必要在黑板上板示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及技巧:

(1)测试前,在不明确被测信号幅度大小,可先将示波器的VOLTS/DIV选择开关置于最大挡,避免电压过高而造成示波器损坏,同时避免该档位过小往往出现信号显示远远大于屏幕,以至于学生误认为没有信号输入。一般选择合适档位使得信号显示高度约占荧光屏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这样减小在信号测量时出现的误差。

(2)在用示波器测量频率较低信号时,其波形不容易同步,表现为波形不稳定。一般情况规定学生输入较高频率信号,同时仔细调节示波器上的触发电平控制(LEVEL)旋钮,使被测信号稳定和同步。“触发电平”键是示波器面板上众多旋钮中非常重要的旋钮,其作用在众多物理实验教材中只是介绍而已,通过触发扫描使待测信号与扫描信号同步以达到图形的稳定,图形不稳定的情况在学生实验中出现得最多。

(3)TIME/DIV(扫描速率选择)旋钮。此旋钮的作用是改变加在水平偏转板上锯齿波扫描信号的频率。在不明确被测信号频率大小,可将TIME/DIV选择扫描时间置于最小挡,避免低频率信号一直闪动。合适的档位是信号波形显示2到3个周期,这样在时间测量时可以减少误差。

(4)“触发方式”、“触发源”和“触发电平”的选择。这三者选择的不正确,往往出现波形不稳定的情况,屏幕上的波形发生向左或向右的连续移动。要使波形能够稳定下来,跟示波器使用的“触发方式”、“触发源”及“触发电平”选择有关,合理运用触发方式、触发源来观察信号,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掌握。

(5)在利萨如图实验部分,为了避免视觉上的混乱,要求学生在关闭通道1的前提下再调整好通道2的信号显示。

(6)示波器工作时,周围不要放置大功率的变压器,否则,对示波器会有很大影响和噪声干扰。

3.示波器常见故障的分析

示波器用于实验教学使用频繁,且使用时间较长,很容易出故障。掌握示波器的常见故障的分析检修方法,有利于缩短维修周期,避免因为仪器故障耽误教学。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学生一般无法解决,往往需要教师引导性地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多途径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排除故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经常性地乱按功能键,到了后面他自己都不知道按了什么键,有时的确是仪器出现问题。教师应该把出现的各种原因都考虑进去,先考虑仪器正常是仪器参数设置的问题,再考虑仪器元件出现问题。例如示波器屏幕上没有任何信号或者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闪动的比较厉害。首先,看信号输入端的问题即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相关设置是否正常,例如波形按钮是否有选择、频率的设置是否正确,等等,然后检查与示波器的接线,以及探头接触是否良好、探头线断线等问题,再检查示波器相关按键的设置是否和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一直,可能是学生按了所用通道的接地旋钮,这样信号就会对地短路,没有任何信号输入到示波器测量端,以及示波器电源开关有没有打开,可以调节亮度旋钮看是否亮度设置太低。其次,调节上下位移旋钮和左右位移旋钮看波形是否偏离屏幕显示区。所以首先要求老师要一定程度的对仪器硬件有所了解,那些元件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对仪器的操作那就要求非常熟悉,总之做到软件硬件都过关。

4.结语

以上是我在示波器实验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在有限学习时间内,学习、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方法,让学生做到实验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自主训练。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的作用与重要性,从而逐渐地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淑聪,郭纯生,王薇,彭宏伟.示波器操作与使用的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105):20-23.

[2]张磊.浅谈示波器的实验教学[J].大学物理实验,2008,21,(3):12-14.

[3]张锐波,彭永昱,俞诚.示波器电子运动规律与波形显示关系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9,22,(4):45-47.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11

【实验题目】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机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副值以及频率。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实验原理】

1、示波器都包括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示波管(阴极射线管)、垂直放大电路(Y放大)、水平放大电路(X放大)、扫描信号电路(锯齿波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2、李萨如图形的原理:

如果示波器的X和Y输入时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则荧光屏上将呈现特殊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

如果作一个限制光点x、y方向变化范围的假想方框,则图形与此框相切时,横边上的切点数nx与竖边上的切点数ny之比恰好等于Y与X输入的两正弦信号的频率之比,即fy:fx=nx:ny。

【实验仪器】

示波器×1,信号发生器×2,信号线×2。

【实验内容】

1、基础操作:

了解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阅读所用机器的说明书,了解每个旋钮的作用。其中最主要也是经常使用的旋钮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横向旋钮是控制扫描时间的旋钮,调节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发生横向的压缩或展开;纵向旋钮是调节垂直放大电路的旋钮,调节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发生纵向的展开或压缩,次旋钮为两个,分别控制示波器的两个输入信号。

明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接通示波器电源开关。先找到扫描线并调至清晰。

2、观测李萨如图形:

向CH1、CH2分别输入两个信号源的正弦波,“扫描时间”的“粗调”旋钮置于“X—Y”方式(即使两路信号进行合成)。调出不同比值的李萨如图形来,画出草图,并分析图形的特点与两个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绘出所观察到的各种频率比的李萨如图形。

设fx=1000Hz为约定真值,依次求出另一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y,并与该信号发生器读数值f′y进行比较,一一求出它们的相对误差。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误差分析】

1、两台信号发生器不协调。

2、桌面振动造成的影响。

3、示波器上显示的荧光线较粗,取电压值时的荧光线间宽度不准,使电压值不准。

4、取正弦周期时肉眼调节两荧光线间宽度不准,导致周期不准。

5、机器系统存在系统误差。

6、fy选取时上下跳动,可能取值不准。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12

关于各种型号的示波器,其实现原理大体相同。而若想快速熟悉某个产品的示波器,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从对应产品的官网下载对应型号的用户使用手册。现在我以DSO-X3034A型号的示波器为例,来给大家简要做个示波器使用的介绍。

一般来说,对于示波器,有几个功能,我们需要经常用到:

在用示波器去捕捉我们的波形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波形的特性,然后将其进行一个简单的配置,便于读取我们正在捕捉的波形。

若你的设备在直流下工作就选择直流,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若我们想要测波形的周期,那我们需要将其设置为S。当然其单位还有HZ等等,具体情况得根据我们的具体需求去分析。

cursors ----> 屏幕中的Units ----> X Units Seconds

水平控制包括两个按键,一个是用于将其波形进行水平方向的平移,但波形不放大。另一个是用于将波形进行水平方向的放大。

垂直控制包括两个按键,一个是用于将波形垂直方向的平移,但波形不放大。另一个是用于将波形进行垂直方向的放大。

有时我们观察波形时,发现我们的貌似和未捕捉的波形一样,依然成一条直线,这时不妨把波形垂直方向放大一下,看起Y轴是否看到明显的波形的变化。有时是由于我们没有放大波形才导致我们误认为我们没有捕捉到波形。

测量控制也包括两个按键,这两个按键需要结合起来使用。主要目的是测某两段之间的间隔。

有人会说,不是有STOP这个按键么?没错,但是STOP这个按键只看查看静态的波形,不能查看动态的波形。若我们想要将某个波形作为参考,我们就需要将其稳定在示波器的屏幕上,然后就达到了以此波形为参考的目的。具体做法:

trigger ----> level将其放在Y轴的某一段位置之后,便可将其稳定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这段位置需要你自己手动去寻找。

1.选择channel即信号输入通道.

2.预置面板各开关旋钮,调节亮度(辉度)和聚焦按钮,调节的度为图像清晰为主,调节水平扫描旋钮和垂直灵敏度调节旋钮即表示垂直方向每格幅度为多少伏特和水平方向每格时间为多少

3.调节垂直和水平移动调节旋钮让基线位置在屏幕中间于水平坐标刻度基本重合.

4.触发方式选择:

示波器通常有四种触发方式(1)常态(NORM):无信号时,屏幕上无显示;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波形; (2)自动(AUTO):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迹;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的波形; (3)电视场(TV):用于显示电视场信号; (4)峰值自动(P-P AUTO):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迹;有信号时,无需调节电平即能获得稳定波形显示。该方式只有部分示波器(例如CALTEK卡尔泰克CA8000系列示波器)中采用.

5.校准:

其方法就是一般情况下示波器有一个标准方波信号输出口当获得基线后即可将探头接到此处,此时屏幕会有一串方波信号,调节电压量程和扫描时间因素按钮,方波的幅度和宽窄都

应该变化,这样说明示波器基本可以使用调整完毕(首先打开示波器电源,出现水平线,没有的话调通道上下位置旋钮,调节亮度聚焦,使水平线清晰,选扫描模式为自动,选触发源为ch1,调节触发电平,显示稳定的波形如果波形太大或者太小,可调节电压量程旋钮,如果波形周期显示不合适可调整扫描速度旋钮.)

6.触发电平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电平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平。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平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下降。当电平旋钮调到电平锁定位置时,触发电平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平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平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 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示波器实验报告 篇13

一、示波器的介绍: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

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

示波器显示的是信号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因此,示波器可以用来测量信号的频率,周期,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信号的过冲,信号的噪声,信号间的时序关系等等。

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横坐标(X)代表时间,纵坐标(Y)代表电压,(注:如果示波器有测量电流的功能,纵坐标还代表电流。)还有就是比较少被关注的-亮度(Z),在TEK的DPO示波器中,亮度还表示了出现概率(它用16阶灰度来表示出现概率)。

二、示波器的基本作用:

用来测量交流电或脉冲电流波的形状的仪器,由电子管放大器、扫描振荡器、阴极射线管等组成。除观测电流的波形外,还可以测定频率、电压强度等。凡可以变为电效应的周期性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示波器进行观测。

三、示波器的分类:

(1)按照信号的不同分类

模拟示波器采用的是模拟电路(示波管,其基础是电子枪)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形成电子束,并打到屏幕上。屏幕的内表面涂有荧光物质,这样电子束打中的点就会发出光来。

数字示波器则是数据采集,A/D转换,软件编程等一系列的技术制造出来的高性能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模拟转换器(ADC)把被测电压转换为数字信息。数字示波器捕获的是波形的一系列样值,并对样值进行存储,存储限度是判断累计的样值是否能描绘出波形为止,随后,数字示波器重构波形。数字示波器可以分为数字存储示波器(DSO),数字荧光示波器(DPO)和采样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要提高带宽,需要示波管、垂直放大和水平扫描全面推进。数字示波器要改善带宽只需要提高前端的A/D转换器的性能,对示波管和扫描电路没有特殊要求。加上数字示波管能充分利用记忆、存储和处理,以及多种触发和超前触发能力。廿世纪八十年代数字示波器异军突起,成果累累,大有全面取代模拟示波器之势,模拟示波器的确从前台退到后台。

(2)按照结构和性能不同分类

①普通示波器:电路结构简单,频带较窄,扫描线性差,仅用于观察波形。

②多用示波器:频带较宽,扫描线性好,能对直流、低频、高频、超高频信号和脉冲信号进行定量测试。借助幅度校准器和时间校准器,测量的准确度可达±5%。

③多线示波器:采用多束示波管,能在荧光屏上同时显示两个以上同频信号的波形,没有时差,时序关系准确。

④多踪示波器:具有电子开关和门控电路的结构,可在单束示波管的荧光屏上同时显示两个以上同频信号的波形。但存在时差,时序关系不准确。

⑤取样示波器。采用取样技术将高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低频信号进行显示,有效频带可达GHz级。

⑥记忆示波器:采用存储示波管或数字存储技术,将单次电信号瞬变过程、非周期现象和超低频信号长时间保留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或存储在电路中,以供重复测试。

⑦数字示波器:内部带有微处理器,外部装有数字显示器,有的产品在示波管荧光屏上既可显示波形,又可显示字符。被测信号经模一数变换器(A/D变换器)送入数据存储器,通过键盘操作,可对捕获的波形参数的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求平均值、求平方根值、求均方根值等的运算,并显示出答案数字。

四、简约介绍示波器的基本构造:

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包括示波管及其控制电路两个部分。示波管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管,是示波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3个部分组成。

(1)电子枪

电子枪用于产生并形成高速、聚束的电子流,去轰击荧光屏使之发光。

(2)偏转系统

示波管的偏转系统大都是静电偏转式,它由两对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分别称为水平偏转板和垂直偏转板。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3)荧光屏

荧光屏位于示波管的终端,它的作用是将偏转后的电子束显示出来,以便观察。

Y轴放大电路

由于示波管的偏转灵敏度甚低,例如常用的示波管13SJ38J型,其垂直偏转灵敏度为0.86mm/V(约12V电压产生1cm的偏转量),所以一般的被测信号电压都要先经过垂直放大电路的放大,再加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上,以得到垂直方向的适当大小的图形。

X轴放大电路

由于示波管水平方向的偏转灵敏度也很低,所以接入示波管水平偏转板的电压(锯齿波电压或其它电压)也要先经过水平放大电路的放大以后,再加到示波管的水平偏转板上,以得到水平方向适当大小的图形。

扫描同步电路

扫描电路产生一个锯齿波电压。该锯齿波电压的频率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可调。锯齿波电压的作用是使示波管阴极发出的电子束在荧光屏上形成周期性的、与时间成正比的水平位移,即形成时间基线。这样,才能把加在垂直方向的被测信号按时间的变化波形展现在荧光屏上。

电源供给电路

电源供给电路:供给垂直与水平放大电路、扫描与同步电路以及示波管与控制电路所需的负高压、灯丝电压等。

五、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虽然分成好几类,各类又有许多种型号,但是一般的示波器除频带宽度、输入灵敏度等不完全相同外,在使用方法的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本章以SR-8型双踪示波器为例介绍。

(一)面板装置SR-8型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如图所示。其面板装置按其位置和功能通常可划分为3大部分: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现分别介绍这3个部分控制装置的作用。

1.显示部分主要控制件为:

(1)电源开关。

(2)电源指示灯。

(3)辉度 调整光点亮度。

(4)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5)辅助聚焦 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6)标尺亮度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

(7)寻迹 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而寻到光点位置。

(8)标准信号输出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Y轴插件部分

(1)显示方式选择开关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A与YB 工作状态的控制件,具有五种不同作用的显示方式:

“交替”: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交替”时,电子开关受扫描信号控制转换,每次扫描都轮流接通YA或YB 信号。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越高,扫描信号频率也越高。电

子开关转换速率也越快,不会有闪烁现象。这种工作状态适用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高的信号。

“断续”: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断续”时,电子开关不受扫描信号控制,产生频率固定为200kHz方波信号,使电子开关快速交替接通YA和YB。由于开关动作频率高于被测信号频率,因此屏幕上显示的两个通道信号波形是断续的。当被测信号频率较高时,断续现象十分明显,甚至无法观测;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断续现象被掩盖。因此,这种工作状态适合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低的信号。

“YA”、“YB ”: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A ”或者“YB ”时,表示示波器处于单通道工作,此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相当于单踪示波器,即只能单独显示“YA”或“YB ”通道的信号波形。

“YA + YB”: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A + YB ”时,电子开关不工作,YA与YB 两路信号均通过放大器和门电路,示波器将显示出两路信号叠加的波形。

(2)“DC-⊥-AC”Y轴输入选择开关,用以选择被测信号接至输入端的耦合方式。置于“DC”是直接耦合,能输入含有直流分量的交流信号;置于“AC”位置,实现交流耦合,只能输入交流分量;置于“⊥”位置时,Y轴输入端接地,这时显示的时基线一般用来作为测试直流电压零电平的参考基准线。

(3)“微调V/div”灵敏度选择开关及微调装置。灵敏度选择开关系套轴结构,黑色旋钮是Y轴灵敏度粗调装置,自10mv/div~20v/div分11档。红色旋钮为细调装置,顺时针方向增加到满度时为校准位置,可按粗调旋钮所指示的数值,读取被测信号的幅度。当此旋钮反时针转到满度时,其变化范围应大于2.5倍,连续调节“微调”电位器,可实现各档级之间的灵敏度覆盖,在作定量测量时,此旋钮应置于顺时针满度的“校准”位置。

(4)“平衡” 当Y轴放大器输入电路出现不平衡时,显示的光点或波形就会随“V/div”开关的“微调”旋转而出现Y轴方向的位移,调节“平衡”电位器能将这种位移减至最小。

(5)“↑↓” Y轴位移电位器,用以调节波形的垂直位置。

(6)“极性、拉YA ”YA 通道的极性转换按拉式开关。拉出时YA 通道信号倒相显示,即显示方式(YA+ YB )时,显示图像为YB - YA 。

(7)“内触发、拉YB ”触发源选择开关。在按的位置上(常态) 扫描触发信号分别取自YA 及YB 通道的输入信号,适应于单踪或双踪显示,但不能够对双踪波形作时间比较。当把开关拉出时,扫描的触发信号只取自于YB 通道的输入信号,因而它适合于双踪显示时对比两个波形的时间和相位差。

(8)Y轴输入插座采用BNC型插座,被测信号由此直接或经探头输入。

3.X轴插件部分

(1)“t/div” 扫描速度选择开关及微调旋钮。X轴的光点移动速度由其决定,从0.2μs~1s共分21档级。当该开关“微调”电位器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并接上开关后,即为“校准”位置,此时“t/div”的指示值,即为扫描速度的实际值。

(2)“扩展、拉×10”扫描速度扩展装置。是按拉式开关,在按的状态作正常使用,拉的位置扫描速度增加10倍。“t/div”的指示值,也应相应计取。采用“扩展 拉×10”适于观察波形细节。

(3)“→←” X轴位置调节旋钮。系X轴光迹的水平位置调节电位器,是套轴结构。外圈旋钮为粗调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基线右移,反时针方向旋转则基线左移。置于套轴上的小旋钮为细调装置,适用于经扩展后信号的调节。

(4)“外触发、X外接”插座采用BNC型插座。在使用外触发时,作为连接外触发信号的插座。也可以作为X轴放大器外接时信号输入插座。其输入阻抗约为1MΩ。外接使用时,输入信号的峰值应小于12V。

(5)“触发电平”旋钮 触发电平调节电位器旋钮。用于选择输入信号波形的触发点。具体地说,就是调节开始扫描的时间,决定扫描在触发信号波形的哪一点上被触发。顺时针方向旋动时,触发点趋向信号波形的正向部分,逆时针方向旋动时,触发点趋向信号波形的负向部分。

(6)“稳定性”触发稳定性微调旋钮。用以改变扫描电路的工作状态,一般应处于待触发状态。调整方法是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地档,将V/div开关置于最高灵敏度的档级,在电平旋钮调离自激状态的情况下,用小螺丝刀将稳定度电位器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则扫描电路产生自激扫描,此时屏幕上出现扫描线;然后逆时针方向慢慢旋动,使扫描线刚消失。此时扫描电路即处于待触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时,只要调节电平旋钮,即能在屏幕上获得稳定的波形,并能随意调节选择屏幕上波形的起始点位置。少数示波器,当稳定度电位器逆时针方向旋到底时,屏幕上出现扫描线;然后顺时针方向慢慢旋动,使屏幕上扫描线刚消失,此时扫描电路即处于待触发状态。

(7)“内、外” 触发源选择开关。置于“内”位置时,扫描触发信号取自Y轴通道的被测信号;置于“外”位置时,触发信号取自“外触发X 外接”输入端引入的外触发信号。

(8)“AC”“AC(H)”“DC”触发耦合方式开关。“DC”档,是直流藕合状态,适合于变化缓慢或频率甚低(如低于100Hz)的触发信号。“AC”档,是交流藕合状态,由于隔断了触发中的直流分量,因此触发性能不受直流分量影响。“AC(H)”档,是低频抑制的交流耦合状态,在观察包含低频分量的高频复合波时,触发信号通过高通滤波器进行耦合,抑制了低频噪声和低频触发信号(2MHz以下的低频分量),免除因误触发而造成的波形幌动。

(9)“高频、常态、自动”触发方式开关。用以选择不同的触发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被测信号与测试目的。“高频”档,频率甚高时(如高于5MHz),且无足够的幅度使触发稳定时,选该档。此时扫描处于高频触发状态,由示波器自身产生的高频信号(200kHz信号),对被测信号进行同步。不必经常调整电平旋钮,屏幕上即能显示稳定的波形,操作方便,有利于观察高频信号波形。“常态”档,采用来自Y轴或外接触发源的输入信号进行触发扫描,是常用的触发扫描方式。“自动”挡,扫描处于自动状态(与高频触发方式相仿),但不必调整电平旋钮,也能观察到稳定的波形,操作方便,有利于观察较低频率的信号。

(10)“+、-”触发极性开关。在“+”位置时选用触发信号的上升部分,在“-”位置时选用触发信号的下降部分对扫描电路进行触发。

(二)使用步骤

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电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在这个基础上示波器可以应用于测量电压、时间、频率、相位差和调幅度等电参数。

下面介绍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使用步骤。

1.选择Y轴耦合方式

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

2.选择Y轴灵敏度

根据被测信号的大约峰-峰值(如果采用衰减探头,应除以衰减倍数;在耦合方式取DC档时,还要考虑叠加的直流电压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或Y轴衰减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电压值,则可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或Y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现所需要高度的波形。

3.选择触发(或同步)信号来源与极性

通常将触发(或同步)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

4.选择扫描速度

根据被测信号周期(或频率)的大约值,将X轴扫描速度t/div(或扫描范围)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时间值,则可适当调节扫速t/div微调(或扫描微调)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测试所需周期数的波形。如果需要观察的是信号的边沿部分,则扫速t/div开关应置于最快扫速档。

5.输入被测信号

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或由同轴电缆不衰减直接输入,但此时的输入阻抗降低、输入电容增大),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

六、示波器使用前的检查:

示波器初次使用前或久藏复用时,有必要进行一次能否工作的简单检查和进行扫描电路稳定度、垂直放大电路直流平衡的调整。示波器在进行电压和时间的定量测试时,还必须进行垂直放大电路增益和水平扫描速度的校准。示波器能否正常工作的检查方法、垂直放大电路增益和水平扫描速度的校准方法,由于各种型号示波器的校准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不一样,因而检查、校准方法略有差异。

精选阅读

大学实验报告(锦集12篇)


通常来说,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得到回报。在学习或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任务都需要用到报告。你是否需要一些报告范本呢?如果是的话,那么本篇文章关于“大学实验报告”的内容将对你有所帮助。相信这篇文章能够为你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大学实验报告【篇1】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 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十一)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 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 参考资料

【实验名称】静电跳球

【实验目的】观察静电力

【实验器材】韦氏起电机,静电跳球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操作及现象】

将两极板分别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顺时针摇动起电机,使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荷,这时小金属球也带有与下板同号的电荷。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小球受下极板的排斥和上极板的吸引,跃向上极板,与之接触后,小球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反而带上与上极板相同的电荷,于是又被排向下极板。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可观察到球在容器内上下跳动。当两极板电荷被中和时,小球随之停止跳动。

【注意事项】

1.摇动起电机时应由慢到快,并且不宜过快;摇转停止时亦需慢慢进行,可松开手柄靠摩擦力使其自然减慢。

2.在摇动起电机时,起电机手柄均带电且高速摇动时电压高达数万伏,切不可用手机或身体其他位置接触,不然会有火花放电,引起触电。

静电跳球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仪器模型设备实验目的:

1、探究静电作用力的现象及原理。

2、研究能量间的转化过程。实验器材:圆铝板2个、圆形有机玻璃筒、静电导体球(由铝膜做成)若干。

提出问题:在以前的实验中,我们对电场以及静电的作用力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两块极板间,由铝箔做成的小球真能克服重力上蹦下跳吗?猜想与假设: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由铝箔做成的小球能够克服重力而上下跳动。 实验过程:

1、在两圆铝板间放一有机玻璃环,里面放了一些静电导体球,当接通高压直流电源后观察静电导体球的运动情况。

2、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观察现象。

3、实验完毕要及时关闭电源,必须用接地线分别接触两极板进行放电。

探究问题:

1、仪器内的小球为什么会跳起来?

2、静电导体球实际在做什么工作?3、为什么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两极板间产生火花放电现象?实验结论与体会: (以下由学生总结并交流,也可由教师引导得出)课外活动: 梳子摩擦头发后,用梳子可以吸起细小的纸屑,有些纸屑过一会又掉下来。实际做一做,能够解释吗?

注意事项:

1、接好电路后,再调整两根输出导线之间的距离至少离开10厘米。太近时会击穿空气而打火。

2、接通高压电源后就不能再触摸高压端和电极板,否则会触电而麻木。实验做完后,先关闭电源开关,再用接地线分别接触两个电极进行放电。

大学实验报告【篇2】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实验报告

对象: 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I-II 课程的所有本科学生 目的: 目的:检验大家对 Windows XP 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填写报告内容: 填写报告内容:如实填写完成下面操作所涉及到的命令以及操作过程,每完成一道题需有截屏图片(图片大小以 35*35mm 为好)为证。如果报告 册不够填写请用 A4 纸填写并粘贴在报告册相应的位置。在报告内直接写内 容不需要抄题。

要求: 要求:以下操作为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如有雷同,全部按 0 分处理,全部

完 成按 100 分记分。1.请在 D 盘根目录下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

“MyFile”,请问建此文件夹 有几种方法,分别写出它的具体步骤。(步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2.请用记事本和快捷方式分别建两个文本文件,名字分别为 T1.txt 和 T2.txt,并将它们保存在“MyFile”文件夹内,分别写出创建的具体步 骤。(步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3.用快捷方式将 T1.txt 复制到 D 盘根目录下,用 Ctrl+C 和 Ctrl+V 将复 制到 D 盘根目录下,并更名为“我的文件”,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 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4.将 T2.txt 文件用快捷方式“发送”到桌面,观察在桌面上创建了文件 夹快捷方式还是文件快捷方式我?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

5.写出打开“添加或删除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步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

6.在新安装的 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的图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7.在什么地方可以设置显示器的分辩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 法 7 分,截图 3 分)8.如何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 骤。(步骤方法 7 分,截图 3 分)9.分别写出菜单的种类和具体的名称。(文字描述 6 分,截图 4 分)10.Windows XP 的窗口与对话框区别。(文字描述 6 分,截图 4 分)

大学实验报告【篇3】

摘 要:就近年来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体会,探讨大学物理教学中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期望对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更多物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也是作为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它能够培养出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活跃、也能够使他们在适应科学发展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是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学好大学物理是非常的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应用,也意识到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中巨大作用,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探讨。

已经有很多教师意识到将两者进行结合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无论何种方式被采取,很多教师都早已习惯了针对大纲的知识点进行逐一地讲解,甚至还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讲解习题上。

课堂枯燥无味却没有探索其它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尽管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普通高校理工科各专业都要开设的,然而除了那些与物理学专业相接近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会下功夫之外,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是为了来完成任务、应付考试而来学习大学物理,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大学物理考试。

他们由于没有学习大学物理的动力及兴趣,使得有一定难度的大学物理在他们的心里变得更加是难学,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学生是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物理的学习。

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愿意将上课讲过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更不愿意继续探讨上课时没有弄懂的问题,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抄袭,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在考试前也不愿意进行认真的复习备考,也没有把大学物理的学习当作自己的学习任务,甚至还有些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对待大学物理考试。

一方面,近几年,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因此很多高校在短时间内就扩充了教师队伍,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的教师,这就造成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教学经验也是略显不足。

另一方面,尽管教师队伍进行了较大的扩招,但师生的比例与扩招之前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下降,这就导致了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都是使用大班教学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却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

1、教师物理课程进行讲解时,不仅要依据进度要求来完成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大学物理是一门比较学习的课程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具有现实意义、不深奥抽象、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就会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达到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并应用知识的目的。

(1)结合生活中的经历,从生活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物理知识。

对于那些没有涉及到的新知识点,同学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老师就需要采用一些办法,做到能够把物理课讲解得平常易懂。

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来引导问题,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2)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物理问题是异常抽象难懂的,对很多问题有的学生本来就不熟悉,因此求解这些抽象模型的一些物理量就会更加有很大的难度。

在这时,我们就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知的.,或者利用熟悉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求解。

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3)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每个要素都按照相关教学的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进行显示,按需要同时再配合相应的声音,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及普及,再加上扩招后一些学校的教学空间容纳有限等诸多原因,多媒体教学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很多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就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大学物理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物理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大学物理的教学中一项宝贵的资源就是那些广大学生的思维,在意想不到中,学生就会想出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伴随着诸多新教师的加入,能够有效的解决师生比偏小的问题。

当前要做的就是去改变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太合理的不利因素。

年轻教师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他们精力旺盛,而且思维敏捷,极具有创新精神,也能够和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然而,他们在教学经验方面却有一定的不足。

为了弥补教学经验不足的缺点,一是组织任课教师定期开展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二是组织教师进行互相之间的听课活动。

这样老师之间不仅能够互相学习,而且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不断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

大学实验报告【篇4】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感触很深,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参加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挣钱。其目的是在于锻炼自己,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于是我找到了一家淀粉厂。老板看我结结实实的,并且身强体壮,就同意我留下来做实习生。工作时间从上午9点-下午2点再从下午4点-晚上8:30,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使我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工厂里我是以打扫卫生为主,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一件工作的效率不同的人会给予不同的评价。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长达一个月的实习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个人工作的理念来规范自己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

1、首先要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2、在上班之前制定好今日的工作计划,并熟悉工厂里的各项规章和章程,保证上班的工作效率。

3、按时上下班、坚决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4、上班时间不能接打电话,做私人事,聊天等。

5、保证工作过程中服从领导安排,处处以大局为重,维护工厂形象。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这次社会实践结束了,经过这次实践,我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在工作中,在真正的社会交际中,顾客永远是对的,你不能掺杂自己的个性。

我认为在工作中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乐观。不管遇上什么样的困难,都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相信会有所转机。

第二,自信。首先自己要有自信,自信不是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作出的肯定,这样别人才能更加相信信任你。你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那你就一定能行。

第三,肯努力。我一直非常信奉一句话,"努力就有希望"不要觉得成功遥不可及,其实只要你在不停的努力你就靠成功越近,"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在努力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放弃,说不定你距离成功就差一步,而你却放弃了!要勇于面对各种挫折,挫折并不能阻挡有勇气的人走向成功。

第四,谦虚做人。特别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至关重要,我们本来对于社会上的知识知之甚少,我们千万不能骄傲自大,自以为是,那是肤浅的表现,我们要谦虚做人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的意见,我们要耐心听取,虚心接受。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大学实验报告【篇5】

《大学计算机基础I》第一次实验报告

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I》课程的所有本科学

目的:检验大家对Windows XP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填写报告内容:如实填写完成下面操作所涉及到的命令以及详细过程,每完成一道题要求有截屏图片为证(在word里完成)。完成作业后请将电子作业先提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在下周上课时提交全班电子作业给老师,文件名为学号+姓名(如:222013XXXXXXXX张三)。并将电子作业的过程部分如实填写在实验报告册内的“《大学计算机基础I》课程实验报告一中的“

二、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内,无需截图”。如果报告册不够填写请用A4纸填写并粘贴在报告册相应的位置。在报告内直接写内容不需要抄

题。

要求:以下操作为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如有雷同所涉及到的所有人按0分计,全部正确完成题按100分记

分。

请在D盘根目录下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MyFile”,请问建此文件夹有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分别写出它的具体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

(只需一张截图))请用记事本和快捷菜单分别建两个文本文件(扩展名为.TXT),名字分别为T1.txt和T2.txt,并将它们保存在“MyFile”文件夹内,分别写出创建的具体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图))分别用快捷菜单方式(复制|粘贴)和键盘上组合键的方式(Ctrl+C和Ctrl+V)将T1.txt复制到D盘根目录下,并更名为“我的文件”,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图))将T2.txt文件用快捷菜单方式“发送”到桌面,观察在桌面上创建了文件夹快捷方式还是文件快捷方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

需一张截图))

写出打开“添加或删除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图))

在新安装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的图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

截图))

用什么方法可以设置显示器的分辩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需一张截

图))

如何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方法7分,截图3分(只

需一张截图))

分别写出菜单的种类和具体的名称。(文字描述6分,截图4分(需四张截图))

Windows XP的窗口与对话框区别。(文字描述6分,截图4分(需两张截图))

以上作业请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完成。同学如果以WIN7系统完成,请先注明且步骤方法及截图也需是按WIN7的方式完成。

大学实验报告【篇6】

实习目的:

1、简单了解车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2、学会正确的车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一种工件加工方式。

车工准备知识:

一、车工安全知识

1、上班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并将长挽入帽内。

2、工作时必须精力集中,不准擅自离开机床。

3、工件和车刀需装夹牢固,以免工件和车刀飞出伤人。

4、工件旋转时,不准测量工件。

5、工件安装好后,三爪扳手必须随手取下,以免不注意开动车床,以免扳手飞出伤人。

6、上班不准串岗,坚持各自工作岗位。

二、车工理论知识

1、车工:操作车床,在车床上加工机械产品的工人。

2、什么是车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进给运动力,改变工件毛坯尺寸的大小和形状的一种冷加工车削方法。

3、车床的组成部分:主轴箱、挂轮箱、走入箱、拖板箱、刀架、尾架、拖板三杆、床身、附件。

4、车床的维护和保养

①润滑油②检查机床是否完好③防砸④打扫卫生⑤关掉电源。

三、工件

1、车外圆车φ30±0.590度的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2、车台阶(画线定位)车φ22和φ1790度外圆车刀游标卡尺

3、车圆弧车r105和r135圆弧成型车刀

4、整形用锉刀整形锉刀、砂布

四、车床通用规定:

工作中认真作到:

1、找正工件时只准用手板动卡盘或开最低速找正,不准开高速找正。

2、加工棒料时,棒料不得太长,一般以不超出主轴孔后端300毫米为宜并用木片在主轴孔内卡紧。如超过300毫米以上,应用支架支承,确认安全后方可加工,但不准开高速度。

3、加工偏重工件时,配重要加得恰当,紧固牢靠,用手转动卡盘检查无障碍后,再低速回转,确认配重贴合要求,方可加工。

4、用尾座顶针顶持工件时,尾座套筒的伸出量不准超过套筒直径的二倍,同时注意锁紧。

5、用尾座装钻头钻孔时,不准用杠杆转动手轮进刀。

6、装卸较重的`工件时,要在床面上垫块木板,防止发生意外。

7、装卸卡盘时,只准用手转动三角皮带代动主轴回转进行,绝对禁止直接开动机床强制松开或拧紧,同时要在床面上垫块木板,防止发生意外。

8、溜板作快速移动时,须在离极限位置前50~100毫米处停止快速移动,防止碰撞。

9、车刀安装不宜伸出过长,车刀垫片要平整,宽度要与车刀底面宽度一致。

10、车削外圆时,只准用光杠而不准用丝杠代动溜板走刀。

11、改变主轴回转方向时,要先停主轴后进行,不准突然改变主轴回转方向。

12、工作中不准用反车的方法来制动主轴回转。

13、加工钢件改为加工铸铁件或其他有色金属件时,应将切屑彻底清除及擦净冷却液。

加工铸铁件或其他有色金属件改为加工钢件时,应将切屑清除,彻底擦净导轨面并加油润滑。

14、作高速切削时,必须注意:

①切削钢件要有断屑装置。

②必须使用活顶尘

15、大型车床的工件重量转速,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

(二)工作后认真做到:

1、把溜板及尾座移到车床的尾端位置上。

2、停车一个班以上,未加工完的大型工件,应用木块支承住。

实习资料:

一、基本知识:车削加工的原理与加工范围以及特点。

(1)普通车床的基本结构、种类和用途。

(2)车刀种类、结构与作用、车刀的简单刃磨方法以及安装。

(3)车削外圆、端面、沟槽、螺纹、锥面的方法。

(4)工件的安装方法、车床主要附件的作用。

(5)车削用量的概念及选择。

(6)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尺寸的检验。

(7)车削的一般工艺知识。

(8)车工安全技术。

二、基本技能:

(1)正确独立操作车床、安装和使用常用刀具。

(2)外圆端面、沟槽、螺纹和锥面等车削加工。

(3)独立完成作业件。

实习结果:

车工的实习时间相对充裕了许多,因为安排了两天的时间来实习车工。我们加工的零件也有两个,一个是一个阶梯圆柱体,另一个是小型手把。除此而外,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还各自都极尽想象力的加工一些小玩意,比如玲珑宝塔,葫芦,子弹等等。

总结体会:

车工是我实习的第一个工种,也是我练习时间最长,自我感觉掌握程度最好的一个工种。

教师们似乎很简便,因为他们除了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车床的使用方法以外基本上就是在闲坐聊天,偶尔出来帮忙看看我们的练习进度。再就是我们谁要是一个不细心把车刀给磨坏了,需要教师帮忙出来磨一下刀具。除此而外,基本上都是我们自我在探索在瞎摸在尽情的折腾。也不能说这样的折腾没有效果,毕竟我们都做出了那么多玲珑小巧又可爱的小玩意。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小成功,因为没有差强人意的技术,这种小玩意即使做出来也不好看。

所以,车床上的工作,最讲究的是一个脑力劳动。我们学习的又是普通车床,一切的操作都是人为的控制,要想做出精美的工艺来,非有娴熟的技术和缜密的安排难以到达要求。它需要你再拿到一个需要加工零件的零件图时,不仅仅懂得安排先处理那块,后处理那里,还必须懂得在处理的时候两手、大脑、身体各个部位都要全身心地协调配合起来。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车床的工作当中注意事项相当的繁杂,更需要你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

大学实验报告【篇7】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基本手段的实验方法引入大学物理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着重概述、分析了这期间的几次重要变革的动因、特点及影响,并总结出几点对今天有启示、借鉴作用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更多物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为其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奠定了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大学物理实验》以基本物理理论为指导,同时通过典型的物理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验证《大学物理》的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原理、指导实验仪器的调试、解释实验现象;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实验数据,同时实验现象及其结果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进行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奠定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实验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以上能力,我在此阐述了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探讨。

教师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机械式的学习模式,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变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调动学生研讨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课堂要做到研讨为主,还要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应围绕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或教师提出以往学生所碰到过的常见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一个适当的思考时间,不必急于解答。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推测与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行为的楷模,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势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生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调试实验仪器,并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生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判断下一步操作,并引导学生给予调试过程中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或形象的类比,加深对实验理论及实验现象的认识,逐步实现整个问题的解决。例如: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示波器的原来与使用,学生在示波器的调试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在示波器屏幕上调不出波形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调试示波器上的按钮,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相应参数的变化,让学生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参数,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譬如,示波器屏幕左上角的时间分度极小,左下角的电压分度也极小,此时看不到波形信号,则很有可能就是这两个分度值设置不合理。这一现象可以如此解释,因为示波管中的电子枪单位时间内发出的电子数不变,当时间分度与电压分度很小时,相当于示波器屏幕上电子的线密度极小,在波形的亮度太弱,难以分辨,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拉宽、拉高的波形没有曲线段落在示波器屏幕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5级,其中最高级别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中包含了人对创造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伴随着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建构而获得的快乐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得到这一解决问题的快乐情感体验,教师在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避免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式地传授知识,应立足于过程性评价。譬如,示波器的原来与使用实验中,学生费了很大工夫都未能将某一特定频率及振幅的波形调试到示波器屏幕上。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分析和排除问题所在。可先分析问题是出在信号发生器还是示波器上,并遵循从源头顺沿而下的顺序逐步排除,如排除源头的信号发生器所发出的信号没有问题,再来排除连接信号源与示波器的数据线是否存在问题,分析示波器的设置,在看不到波形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波形的中心对称线。至于怎样找到波形的中心对称线可让学生思考,通常基础好的同学都能迅速地想到接地后输入信号被屏蔽在示波器上应该是一条直线。当学生想到这一点时,教师可以及时肯定其观点并要求其调试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键直至水平接地信号显示在屏幕中央,继续有序地逐步分析排除,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学到的不只是刻板的知识本身,而是锻炼、强化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快乐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认识到物质的本质及物质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律。教师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有目的地加强学生对物质的本质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中,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眼日常所到的物体不同颜色是怎么产生的,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颜色是反射的未被物体表面吸收的一定波段范围光波在人眼的视觉效果,则说明学生对光的认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并可引入一些具体的薄膜干涉的高科技应用实例,提高学生认知结构可辨别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譬如,教师用光学变色油墨的具体应用为例,将随身携带壹佰元人民币拿出来让学生观察纸币正面左下角的数字100,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该数字的颜色变化,学生会发现正面看时颜色为绿色,但倾斜一定角度就会发现颜色变为紫色,让学生领悟到科技创新是对基本原理深入理解与巧妙应用。这样对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天窗十分有用,激励之余再要求学生深入查找光变色油墨的原理,让学生更详细地理解这一原理的应用,养成学生刻苦务实的钻研精神,磨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心智。

大学物理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具体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能力。

大学实验报告【篇8】

实验名称:微机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特性实验专业: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班级: 学号:提交日期: 2011年5月

电气信息学院

微机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微机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一、二、三、四段定值的检验方法。

2、掌握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3、熟悉微机型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的构成方法。

【实验内容】

1)、实验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2)、将接线图中的IA、IB、IC、IN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15(I-7)、14(I-6)、13(I-5)、20(I-12)号端子;UA、UB、UC、UN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1(I-15)、2(I-16)、3(I-17)、6(I-18)号端子;K1、K2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60(I-60)、71(I-71)号端子;n1、n2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76(220VL)和77(220VN)号端子。

3)、微机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一、二、三、四段定值的测试,方法如下:

第一步:连接好测试线(包括电压线、电流线及开关量信号线的连接,包括电压串联和电流并联),打开测试仪,进入零序保护定检;(参见M2000使用手册) 第二步:设置“定值/测试点”,将保护定值(电流值)输入界面上对应框内 ,选择测试点(测试点即输出电流为设置定值的倍数);

第三步:设置参数。选择接地类型及试验方式;设置故障前时间、最长故障时间、故障后时间;故障灵敏角、故障电压、合闸角;选择故障后是否失压;如果电流输出值较大,可以选择电流串联;确定开关量输入通道及动作方式;

第四步:开始测试。点击测试按钮或者点键盘的F5键。测试自动完成; 第五步:保存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

从实验结果来看,保护1段整定值为动作系数1.05,返回系数0.95,反向动作系数1.25,A-E相故障时有效动作,没有出现拒动和误动;保护2段整定值为动作系数1.05,返回系数0.95,故障时有效动作,没有出现拒动和误动;保护3段整定值为动作系数1.05,返回系数0.95,故障时有效动作,没有出现拒动和误动;保护2段整定值为动作系数1.1,返回系数0.95,故障时有效动作,没有出现拒动和误动,由于自定义了动作系数为1.1,故测量动作百分数为110%。

大学实验报告【篇9】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第一:刻苦耐劳,敢为人先。在公司实习期间,我从同事口中确切地了解到:公司的老总是一美国华裔,起初亦是打工一族,其打工生涯是十分的坎坷的,曾干过许多的工作,这无形中给了他许多增长见识的机会,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刻苦耐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总会刻苦钻研、弄通弄透,为其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终于,随着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以其独特舒适的视觉效果而出现于历史的舞台,而且倍受青睐,尽管当时技术还不十分成熟,风险很大,但是,他深深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于是凭借其多年来刻苦努力积蓄的技术,他决定成立一间液晶电子厂,并最终把该厂安置于肇庆,这不但为其带来了廉价的劳力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立于不败,并获得了丰厚利润,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宏图大略,卓越胆色,慧眼独具。谚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此话不假。

第二: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在显邦电子有限公司里,每一位员工,在其正式被录用的那一天,总会收到一份职员表,上面不但明确规定了各人的职责义务要求,而且连雇员日常的服饰装束都有明细的规定。我曾就此问及有关的同事,同事回答说这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的,目的是要培养新职工"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作风,这听起来似乎有点荒诞,亦有点苛刻,但是,细想起来,在这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正逐渐步入万千企业,在各行各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自动化生产技术,实现了生产流水作业,这就要求各个岗位的员工"忠于职守"、""按照章程步骤办事,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大意,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协调一致、安全,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乃至于生产线的瘫痪,这些都是始料不及的。又此可见"严于律己"、"实事求是"这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雇员必不可少的素质。

大学实验报告【篇10】

实验日期: 20_ 年 11 月 18 日 开始时间: 9 时 30 分; 结束时间:11 时 30 分; 实验题目:金属的腐蚀 同 组 者:___

编号 NO: 1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2) 3) 掌握动电位扫描法测定阳极钝化曲线的方法; 测量金属在 0.5mol/L H2SO4 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确定有关特征电位和电流密度; 测量金属在 0.5mol/L H2SO4+0.5mol/LNaCl 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并考察氯离子对金属钝化行为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与方法

阳极极化曲线一般可分为四个区: 1)活性溶解区:从腐蚀电位( ? c )开始,金属溶解按活性溶解的规律进行; 2)过渡区:金属表面开始发生突变,由活态向钝态转化。此时,电流随电位的正移而 急剧下降; 3)钝化区:金属处于稳定的钝态,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此时阳极溶解电流密度( i p , 称为维钝电流密度)很小,并且基本与电位无关; 4)过钝化区:电流密度又开始随电位的正移而增大; 当介质中存在氯离子时, 不锈钢等耐蚀金属材料表面的钝化膜容易被破坏, 存在点蚀电 位,此时,当 ? ? ?b 时,材料表面开始发生点蚀,电流迅速增大;当电流密度增大到一定 值时(如 1mA/cm2) ,改变扫描方向,开始向阴极方向扫描,可能形成一个滞后环。当 ?

三、 主要仪器设备、材料和试剂

1)主要仪器设备 CorrTest 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电解池;玻璃活栓盐桥;洗耳球、金相砂纸、 镊子、丙酮棉球(处理电极表面) ;量筒;滤纸(保护电极表面不被腐蚀) 。 2)三电极种类、材料和有效工作面积 工作电极(电极材料为镍、钛或耐蚀合金) 、饱和甘汞电极(SCE) 、大面积铂辅 助电极(有效截面积为 1cm2) ; 3)测试温度及其控制方法 测试在室温下进行

四、 实验操作步骤

1)启动CorrTest腐蚀测试系统软件,打开恒电位仪的电源开关,开始预热; 2)将玻璃活栓盐桥洗净、烘干后,把玻璃活塞插入盐桥,并使活塞孔对准盐桥 的测试溶液端;将活栓插紧后,向盐桥的参比电极室注入适量的过饱和 KCl 溶液。洗净电 解池,安装辅助电极、盐桥和参比电极; 3)处理电极,将处理好的工作电极置于电解池中使盐桥毛细管尖端对准工作电极 的中心,并且它到电极表面的距离为毛细管尖端外径的

1倍。然后将三个电极连接到恒电位 仪; 4)打开“自腐蚀电位测量”窗口(快捷键F2 ) ,输入数据文件名和注释,设置测 量时间: 15分钟, 采样速率: 1Hz, 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 然后, 向电解池内注入0.5mol/LH2SO4 溶液约200ml后,立即开始计时,并接通盐桥,点击窗口中的“开始”按钮,开始开路电位 的测量; 5)当开路电位测量到所设置的测量时间后将自动停止。此时,打开“动电位扫描” 窗口(快捷键 F4 ) ,输入数据文件名和注释,设置初始电位:? 0.05V(相对于开 路电位) ,终止电位:1.5V(相对于开路电位) ,扫描速率:1mV/s,采样速率:1Hz,其他 参数保持默认值。然后,立即点击窗口中的“确定”按钮,开始极化曲线的测量;

6)测量结束后,取下电极接线夹头,取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清洗电解池和盐桥 (测试溶液端内、外侧) ,将工作电极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更换 0.5mol/L+H2SO40.5mol/L NaCl 溶液而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实验。注意:此时,在设置“动电位扫描”控制参数时, 应设置回扫电流密度:1mA/cm2。在测量中,当回扫曲线与正扫曲线; 7)待实验结束后,取下电极接线夹头,取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观察工作电极表 面腐蚀形态。然后,清洗电解池和盐桥(测试溶液端内、外侧) ,将工作电极按上述方法进 行处理,放入干燥器备用。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结果

5.2 分析与讨论 5.2.1 ?~i曲线图分析 当工作电极在0.5mol/L H2SO4溶液中时,由图1-2及表1-1的特征值可知,从 腐蚀电位 ? c 开始,金属的溶解规律呈现活性溶解规律,当电位达到-0.44283时 电流随电位的增大而增大,基本符合tafel方程;当电极电位正移到钝化电位?cp=-0.34824时,金属表面开始发生突变,由活态向钝态变化,此时电流随电位正 移而急剧下降直至电位达到稳定钝化电位即 ?p =0.43837,与钝化电位?cp相对应 的阳极电流密度称为钝化电流密度icp =1.69644E-3;当电位正移到稳定钝化电位p =0.43837时,金属处于稳定的钝化状态,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此时阳极溶解电流密度ip =1.02569E-5(即维电流密度)很小且基本不随电位变化;当电位 达到过钝化电位?tp =0.8527时,由于金属表面钝化膜遭到破坏,腐蚀再次加剧, 电流随电位的正移而增大。 当工作电极在0.5mol/L H2SO4+0.5mol/LNaCl溶液中时,图1-1以及表1-1中特 征值可知,活性溶解区基本不发生变化,而当电位正移到?cp之后电位先正移至稳 定钝化电位?p =0.12504,而后迅速达到过钝化电位?tp =0.26698,达到过钝化电 位后由于点蚀的存在电流密度随电位的正移而再次增大; 5.2.2 氯离子对钝化过程的影响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在溶液中不含氯离子时,由稳定钝化电位正移至过钝化电 位经历的时间远大于含有氯离子时的时间,可见,当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时金属表 面的钝化膜溶液破坏从而过早进入过钝化区,这是由于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 钝化)处于动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含有活性阴离子(常见的如氯离子)时,氯离子 能优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 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使平衡便受到破坏,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破坏。 5.3 结论 1)金属的阳极极化随着电位的正移金属表面会发生钝化,但是随着电位的 继续正移金属表面的钝化膜会发生破坏从而使腐蚀从新加剧;

2)氯离子能时金属表面的钝化膜发生破坏从而加剧腐蚀;

六、 意见和建议

可以取含不同氯离子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从而验证氯离子浓度对钝化膜破坏的影响; 可以取不同电极及钝化剂进行实验从而验证钝化介质对钝化的影响;

大学实验报告【篇11】

化学本来就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以往的前辈科学家们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除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上的时间,课下必须要熟记每节课的重点,最后把自己认为重要或容易出考点的知识摘录在笔记本上,同时又复习了课堂内容,在下一次课前回忆笔记就能帮助你跟上老师的节奏,循序渐进,每一章的内容彼此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学到最后,(以有机为例)要清楚知道某一个化合物或者官能团在所有章节中的特殊反应,或者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换(可能有不同的途径),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的机理是很重要的,掌握了反应机理就能轻松应对各种化学反应。

而且各个学科之间也是有关联的,也各有侧重,比如物化的计算题,分析的化学反应等。首先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最后要达到怎样的成绩,如果是考试的话,注意把握考点。

学习有机化学,老师一般会在PPT上放很多内容,如果稍微插科打诨,就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所以上课听课要把老师重点强调的一些东西听进去,着重做一些记号。

如果觉得自己的课本不好,课本变得好不好有以下几个标准,有的课本内容照搬照抄,解释得含糊不清;还有一些内容太精简,使得学生很难理解。碰到这样的情况,觉得有压力的学生就可以考虑使用刑其毅版本的《有机化学》。

平日里要下苦功夫转眼一下课本以及不断地温习PPT,否则日后很难跟上老师的进度。有机化学就是如此,老师在讲新的内容之时,你会发现一些理解上的问题,实际上是你忘了之前学过的内容。

有机化学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章节之间是不分重点的。所以要从一而终地打好基础。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配合这老师的PPT资料来整理成一本笔记本。当做平日温习课本内容,并且在为做习题时提供一些便利。

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就可以开始着手复习工作了,介于有机化学这门课实在是很难,有的时候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在每一次作业发下来之后,要及时订正,有不懂的可以自己整理一下,及时询问老师和助教,在大学里边答疑的风气也算是盛行。尤其是碰上这种神课,就需要发挥对老师“死缠烂打”的小强精神了。

可以考虑去图书馆借一些有机化学的参考书。

图书馆里有不少经典的参考书,需要同学们有一双慧眼,参考书不需要选的太厚,着重看内容合不合理。

大学实验报告【篇1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2)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检查

a. 将继电器线圈串联,并将整定把手放在某一整定值上,调压器的手柄放在输出电压的最小位置(或将串入电路的滑线可变电阻放在电阻最大位置)。 b. 合上电源开关,调节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可变电阻),慢慢地增加继电器电流,直至继电器动作,停止调节,记下此时的电流数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再重复二次,将其值填入表1-1,求其平均值。

c. 继电器动作后,均匀地减小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加可变电阻阻值使流入继电器电流减小)直至继电器的常开接点刚刚打开,记下这时的电流,即为返回电流Ihj,重复二次将其值填入表1-1,求其平均值。根据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算出返回系数Kf:Kf=Ihj/Idj 动作值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3%,否则应检查轴承和轴尖。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应不小于0.85,当大于0.9时,应注意接点压力。 a. 将整定把手放在其它刻度时,重复上述试验。

b. 将继电器线圈改为并联接法,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检验。

在运行中如需改变定值,除检验整定点外,还应进行刻度检验或检验所需改变的定值。用保护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进行冲击试验后,复试定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超过±3%,否则,应检查可动部分的固定和调整是否有问题,或线圈内部有无层间短路等。 (3)返回系数的调整

返回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应予调整,影响返回系数的因素较多,如轴尖的光洁度、 轴承清洁情况、静触点位置等,但影响较显著的是舌片端部与磁极间的间隙和舌片的位置。

a. 改变舌片的起始角与终止角,填整继电器左上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起始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动作电流,而对返回电流几乎没有影响,故用改变舌片的起始角来调整动作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起始位置离开磁极的距离愈大,返回系数愈小;反之,返回系数愈大。

调整继电器右上方的舌片终止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终止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返回电流而对动作电流则无影响,故用改变舌片的终止角来调整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终止位置与磁极的间隙愈大,返回系数愈大;反之,返回系

数愈小。

a. 变更舌片两端的弯曲程度以改变舌片与磁极间的距离,也能达到调整返回系数的目的。该距离越大返回系数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 b.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返回系数,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 (4)动作值的调整

a. 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大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舌片的起始位置,以改变动作值。为此,可调整左上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当动作值偏小时,使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磁极;反之,则靠近磁极。

b. 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小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弹簧,以改变动作值。 c.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动作值,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数据记录表

六、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满足要求,均大于0.85。在切除故障的时候电流继电器有较大的返回系数是有利的,可以快的返回,也有利降低保护定值,使之更灵敏。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会受其线圈的接线方式的影响,串联时返回系数较高。

七、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对电磁式的电流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其调试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对其特性有了直观的认识。虽然现在电磁式的

电流继电器已经被微机保护的器件所取代,但我们了解和掌握流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仍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最根本的原理,对应的微机保护器件也是基于这个原理实现的。在这里还特别鸣谢实验指导老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继电保护的工程实际的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实验实践报告十二篇


一句俗话说,实践乃智慧之泉,尤其是当我们完成工作任务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报告来总结经验,因此我们在撰写报告时必须注意方法和技巧,不能随意马虎。无论您是谁,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文关于“实验实践报告”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文章的风格!

实验实践报告 篇1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实验学生的实际创新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发设计课程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培养实验技能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对科学的热爱。

4、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方法

5、实验的过程中,我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6、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利用电子技术,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三、实验内容

电子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我实验,进行实践,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四、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7、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8、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9、培养学生科学的意识;

10、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1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2、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次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检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开拓教学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让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更高的发展。

实验实践报告 篇2

【塌落度实验实践报告】

主题:塌落度实验对混凝土稳定性的影响和优化研究

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对不同混凝土配比的拌合物进行塌落度实验,研究了塌落度对混凝土的稳定性及其对混凝土品质的影响,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

一、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塌落度实验是评估混凝土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方法,准确的塌落度可以指导混凝土配比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优化。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

1. 实验材料准备:

(1) 水泥:采用常规硅酸盐水泥;

(2) 粗骨料:选用经过筛选的40mm大小的石子;

(3) 中细骨料:使用经过筛选的5mm以下的机制砂;

(4) 混凝土掺合料: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混凝土掺合料;

(5) 水:采用常规自来水。

2. 实验步骤:

(1) 按照设计比例将水泥、粗骨料、中细骨料和水混合搅拌;

(2) 调整水泥和水的配比,以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

(3) 将调整好的拌合物填入塌落度漏斗中,打开漏斗底部的闸门,使混凝土自由坠落;

(4) 测量并记录塌落度;指导书上有详细的测量方法和标准数值;

(5) 重复不同配比下的塌落度实验,获得一组实验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塌落度与配比变化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配比下的塌落度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塌落度与水灰比和骨料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水灰比的增大,塌落度也随之增大;当骨料含量增加时,塌落度呈下降趋势。

2. 塌落度与混凝土稳定性的关系:

高水灰比和较高的塌落度会降低混凝土的稳定性,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分层、脱水和开裂等问题。

3. 优化混凝土配比的建议: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混凝土配比的建议: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灰比,适量增加骨料含量,以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实验结论与展望

通过塌落度实验的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塌落度是混凝土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对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施工起着关键影响。合理的混凝土配比设计和施工工艺调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在混凝土材料改性和施工工艺优化方面展开,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朴列蒙. 混凝土工程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韩东原, 蒋玉雄. 混凝土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 冯华, 张丽莉. 塌落度与混凝土流动性指标的探讨[J]. 应用科技, 2020(1): 50-52.

注:本范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实验实践报告 篇3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动态路由的实验实践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掌握了相关的配置和操作技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可以更加灵活和高效地管理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1. 引言

动态路由是一种用于自动寻找网络中最佳路径的路由协议。在网络中,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才能到达目的地,而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自动选择最佳路径,避免了人工配置的繁琐和错误。因此,动态路由在现代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并使用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路由配置和流量管理,探索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具体实验目标包括:

- 理解动态路由的概念和原理;

- 掌握动态路由配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分析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3. 实验环境

本实验使用了以下软硬件设备:

- 三台虚拟机(VM1、VM2和VM3):用于搭建网络拓扑和测试动态路由的功能;

- 虚拟网络设备:用于连接虚拟机和模拟真实网络环境;

- Ubuntu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配置工具。

4. 实验步骤

4.1 构建网络拓扑

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适合实验的网络拓扑。在这个拓扑中,我们将三台虚拟机(VM1、VM2和VM3)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通过交换机实现虚拟机之间的通信。

4.2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动态路由协议,使得虚拟机能够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通信。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作为动态路由协议。

配置OSPF的步骤如下:

- 在每台虚拟机上安装ospfd软件包;

- 在VM1上配置网络接口和OSPF路由器标识;

- 在VM2和VM3上配置网络接口和OSPF路由器标识;

- 在每台虚拟机上启动ospfd进程,并进行相关配置。

4.3 测试和评估

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以验证动态路由功能的正确性和性能。具体测试内容包括:

- 测试虚拟机之间是否可以通过最佳路径进行通信;

- 改变网络拓扑或链路状态,测试动态路由协议的快速收敛性和可靠性;

- 对比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性能差异,评估动态路由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结论:

- 动态路由使得虚拟机可以快速建立并维护路由表,减少了人工配置的工作量;

- 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自动选择最佳路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 动态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容错性,能够在链路故障时自动调整路由路径。

6. 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并使用动态路由协议进行路由配置和流量管理,深入探索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可以更加灵活和高效地管理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动态路由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也对动态路由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引用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就是关于动态路由实验实践的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联系。

实验实践报告 篇4

塌落度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混凝土塌落度的概念及其特点。

2.掌握混凝土塌落度实验的操作方法。

3.探究不同混凝土塌落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塌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常用于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依据不同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决定,但通常都是小于200mm。

混凝土塌落度实验是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落实混凝土的杆或锥来测定混凝土流动性的。实验中一般使用的杆或锥均为正交六面体,并依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杆或锥的尺寸和形状。

三、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将已准备好的混凝土样品通过振动表压制成制品,所制品的尺寸应为直径150mm高度300mm的圆柱体或正方体。

2.实验仪器准备:准备好相应的塌落锥或杆,并将锥或杆紧固在测试平台上。

3.实验环境准备:实验环境应保持干燥卫生,避免有其它杂物影响测试结果。

4.实验操作步骤:将制好的混凝土样品倒入填料漏斗中,使混凝土充斥塌落锥或杆,并在漏斗的最下端打开调节阀门,使混凝土流出。当混凝土停止流动,即可测量塌落率。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混凝土塌落锥来进行实验测试。

5.结果处理: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处理,将数据整理汇总,得到混凝土的塌落度指标。

四、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塌落度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混凝土中粉煤灰含量越高,混凝土塌落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差。

2.混凝土中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塌落度也越小,其流动性越差。

3.混凝土中使用适当掺加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塌落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

五、实验结论

混凝土塌落度测量是混凝土技术控制中的一项基本实验,了解混凝土的塌落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效率,并且能够指导混凝土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生产优化和客户需求满足。混凝土塌落度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是混凝土科研学习和混凝土产品研发的基础实验之一。

实验实践报告 篇5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

塌落度又称坍落度,是混凝土的一种重要工程性能指标,用于描述混凝土塌落程度的大小。混凝土塌落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效果。因此,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准确测量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水灰比下混凝土的塌落度,了解混凝土塌落度与水灰比之间的关系,并初步了解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混凝土的塌落度是由混凝土的黏性和流动性共同决定的。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混凝土的塌落度需要用到特定的坍落漏斗,塌落漏斗是一种特殊的漏斗,其结构和尺寸要求符合国际标准。

实验中,将混凝土按不同的水灰比配制,然后将混凝土装入坍落漏斗中,让混凝土从漏斗中自流下落,测量混凝土塌落的高度即为混凝土的塌落度。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1. 塌落漏斗

2. 砂子

3. 水泥

4. 混凝土搅拌机

5. 称重设备

6. 测量尺

四、实验步骤

1. 配置混凝土。按照不同的水灰比配制混凝土,其中水的用量分别为水泥质量的40%、50%和60%。

2. 搅拌混凝土。将混凝土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直到混凝土均匀。

3. 准备坍落漏斗。将坍落漏斗放在干净的水平台面上,用水湿润漏斗内壁。

4. 将混凝土倒入坍落漏斗中。用铲子将混凝土倒入坍落漏斗中,填满坍落漏斗到顶部,然后轻轻抖动坍落漏斗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5. 测量塌落度。将塌落漏斗中的塌落高度与坍落漏斗的高度相减,即为混凝土的塌落度。每个样品都要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6. 清洗设备。将测量好的混凝土清洗出坍落漏斗,用清水和刷子洗净。

五、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的塌落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 水灰比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平均值 |

| ------ | ------ | ------ | ------ | ------ |

| 0.4 | 17 | 18 | 18 | 17.67 |

| 0.5 | 12 | 11 | 10 | 11 |

| 0.6 | 8 | 7 | 8 | 7.67 |

由上表可知,不同的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塌落度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水灰比增加会降低混凝土的坚硬程度,使得混凝土的黏性和流动性减弱,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塌落度。

六、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水灰比下混凝土的塌落度,初步了解了混凝土的塌落度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逐渐减小,表明了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结果仅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仅供参考。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调整,以使混凝土的最终性能符合实际需要。

总的来说,本实验对于了解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水灰比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实践报告 篇6

塌落度实验是建筑材料常用的一种性能测试方法。它通过测量未固结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在自重作用下塌陷的高度,评估材料的流动性能和留存性能。本文将介绍塌落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应用,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一、实验原理

塌落度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静态力的作用,使未固结的水泥砂浆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塌落,并用测量工具测量其高度。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流动性能的好坏可以通过测量其塌落度来评估。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水泥、细砂、石灰、水。

2. 实验设备

坚固的混凝土场地、塌落度测量圆锥、摆锤、震动器、搅拌机、批量秤。

3.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将实验室摆锤的锤头固定在塌落度测量圆锥底部,并将测量圆锥倒立放置在实验场地上。将水泥、细砂、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便制备一定量的水泥砂浆。

(2)制备水泥砂浆

将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合均匀,并注入适量的水以保证水泥砂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测量塌落度

将混合好的水泥砂浆倒入圆锥中,摆锤由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撞击水泥砂浆表面,测量向下塌落的高度作为塌落度。

(4)重复实验

重复多次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并计算平均值。

三、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泥砂浆的平均塌落度。根据实验方法中的公式可以求出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能。

四、实验应用

塌落度实验是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该实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等领域。通过测定塌落度,可以评估材料的流动性能和留存性能,并优化材料的配合比例,以提高相应结构的力学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五、实践经验

在进行塌落度实验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 质量控制

应根据实验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例、混合均匀度和水泥砂浆的稳定性。

2. 操作方法

应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设备保养

实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总之,塌落度实验是建筑材料的一项重要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该实验,可以有效评估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流动性能和留存性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质量控制、操作规程和设备保养等要点,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实验实践报告 篇7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加深对动态路由协议的理解,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实验步骤。并且,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中的路由信息的动态更新,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并深入掌握网络路由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Virtualbox虚拟机,使用的操作系统是Ubuntu 18.04,实验过程中使用了Virtualbox中提供的2个虚拟机,分别是Router1和Router2,这两个虚拟机分别运行了Quagga软件,并实现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三、实验过程

1、创建两个虚拟机

在Virtualbox中创建两个虚拟机,分别命名为Router1和Router2。将两个虚拟机关联到一个NAT网络中,并且还需要添加一个Host-only网络,为两个虚拟机提供内部通信的网络环境。

2、安装Quagga

安装Quagga软件包,这个软件包包含了多种路由协议的实现。这里我们使用的是OSPF协议,所以只需要安装ospfd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quagga ospfd

3、配置Router1和Router2虚拟机

在Router1的终端上执行以下命令,进入Quagga的配置界面

sudo vtysh

进入Quagga配置后,在Quagga配置界面上进行如下配置

router ospf

ospf router-id 1.1.1.1

network 192.168.100.0/24 area 0.0.0.0

network 192.168.101.0/24 area 0.0.0.0

这里的router ospf指的是启用ospf协议,ospf router-id指定了Router1路由器的ID,network指定了Router1网络环境中需要发布的网络地址。

同样地,在Router2中执行以下命令,进入Quagga配置界面。

sudo vtysh

进入Quagga配置后,在Quagga配置界面上进行如下配置

router ospf

ospf router-id 2.2.2.2

network 192.168.200.0/24 area 0.0.0.0

network 192.168.101.0/24 area 0.0.0.0

这里的router ospf指的是启用ospf协议,ospf router-id指定了Router2路由器的ID,network指定了Router2网络环境中需要发布的网络地址。

4、测试网络环境

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执行以下命令

sudo vtysh

show ip ospf neighbor

show ip ospf database

这些命令将显示当前的邻居关系和路由信息。如果路由信息正确,则表示网络配置成功。

5、进行动态路由实验,并分析结果

在网络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断开网络中的某个连接(例如Router1到Router2的连接),查看Quagga的路由协议是否可以动态地自动更新路由表,从而保证网络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能够正常进行。此时,我们可以在Router1中执行以下命令,关闭和Router2的连接。

sudo ifconfig eth2 down

这时,我们通过在Router1中执行以下命令来查看路由信息

sudo vtysh

show ip route

可以发现,Quagga现在已经自动更新了路由信息。如果现在我们在Router1中发送数据,Quagga将自动通过其他可用的路由器实现数据包的转发,从而保证了网络环境中的数据传输。

四、实验总结

通过完成本次实验,我对动态路由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配置和实验步骤。并且,实际操作中我也进一步了解到了网络环境中的路由信息是如何实现动态更新。

总而言之,本次实验为我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信息以及动态路由协议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我也通过实验提高了自己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提高了自己理论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能力。

实验实践报告 篇8

《塌落度实验实践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旨在通过塌落度实验,了解混凝土无充填剂和有充填剂情况下的流动性能,并对混凝土进行质量评价。

二、实验原理

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不受外力压力时下沉的程度,反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自作用能力。塌落度实验通过测量混凝土在一个规定的容器中自由下落的高度来衡量其流动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塌落度锥模:锥形模具,高300mm,底部直径200mm,顶部直径100mm;

2. 平板;

3. 砂浆搅拌机;

4. 秤;

5. 水泥;

6. 砂;

7. 砂浆;

8. 水。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泥、砂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准备好;

2. 混凝土的搅拌:将砂和水泥放入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然后逐渐加入适量的水,直到砂浆达到均匀的浆糊状;

3. 浇注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塌落度锥模,然后将其平放在平板上;

4. 测量塌落度:从混凝土的顶部测量其下落的高度,记录下塌落度;

5. 重复步骤3和4:根据需要进行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并进行相应的测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塌落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配比 塌落度(cm)

1:1:3 10

1:2:4 15

1:3:6 18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随着混凝土中砂的比例增加,混凝土的塌落度也相应增加。这是因为砂的添加增加了混凝土的颗粒数目,使其流动性更好;

2. 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对塌落度的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水泥的主要作用是胶结混凝土,而不直接影响其流动性能;

3.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达到要求。

六、实验结论

通过塌落度实验,我们可以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进行评价,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配比。在实际工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并提高工效。因此,塌落度实验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对混凝土流动性能的评价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混凝土中砂的比例对塌落度有重要影响,并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理解混凝土工程中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

实验实践报告 篇9

实验课题实践报告

本次实验课题实践报告旨在对本人在实验室进行的一个实验进行一个详细的阐述,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结果以及结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手动钳位调光和自动光电传感器调光的方式,实现对白光LED灯光亮度的控制,并进行灯光稳定性、复位功能和超载保护功能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从而为未来智能灯光系统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主要基于LED灯光的控制技术和光电传感器的功能实现。在LED灯光控制技术方面,LED灯光的强度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电流或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采用手动钳位调光的方式,实验者手动调节灯光的亮度;而采用自动光电传感器调光的方式,则需要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感应灯光亮度,然后根据实际光亮度的变化来自动调整LED灯光的亮度。在光电传感器方面,主要采用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以及光电二极管传感器等传感器,能够根据环境光强度的不同来感应不同亮度的灯光,并通过控制反馈电路来实现灯光的自动调光和光照度控制。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材料及仪器:白光LED灯、手动钳位调光器、自动光电传感器、光学检测仪、数字万用表等。

2. 灯光控制方式的设置。将白光LED灯接入手动钳位调光器和自动光电传感器,分别进行灯光手动调光和自动调光设置。

3. 灯光亮度、稳定性和复位功能测试。通过光学检测仪检测LED灯光的亮度,记录相应的测试数据,以评估灯光的稳定性和复位功能。

4. 灯光超载保护功能测试。通过数字万用表对灯光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寿命测试数据,以评估灯光的超载保护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结果如下:

1. 手动钳位调光方式的亮度控制:通过实验者手动调整LED灯光的亮度,能够控制LED灯光的亮度范围在0-100%之间,适用于一些特定场景下的控制需求。

2. 自动光电传感器调光方式的亮度控制:自动光电传感器能够感应环境光强度的变化,进而自动调整LED灯光的亮度。在测试过程中,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检测环境光强度的变化,成功实现了LED灯光的自动调光控制。

3. 灯光稳定性和复位功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光学检测仪检测LED灯光的亮度稳定性,并记录其复位功能,结果表明LED灯光的稳定性和复位功能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4. 灯光超载保护功能测试:通过数字万用表对灯光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寿命测试数据,结果表明LED灯光的超载保护功能能够正常工作,有效保护灯光免受过载损坏。

五、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表明,在手动钳位调光和自动光电传感器调光方式下,白光LED灯光的亮度控制能够实现灵活性与自动化的结合,同时,灯光稳定性、复位功能和超载保护功能都能够正常工作,满足LED灯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此外,实验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智能灯光控制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实验实践报告 篇10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更加深入的掌握电子技术的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实训时间和地点

20--年xx月--日

三、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本次实习单位为--市电子科普研究所,该公司具有国内一流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拥有专门的技术开发团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具备丰富的科普开发经验。公司现有员工56人。公司主要从事一些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加工、生产及管理工作。具有多种开发工具和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开发能力。

四、实习内容

通过本次实习,进一步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工作特点以及工作原则等,了解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了解了一些电子产品开发的整个流程和方法。

五、实习单位简介

--市电子科普研究所是一家集科普、信息技术、电子产品开发和电子科普及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型企业,其管理层设有开发中心、生产技术中心、生产科普研究中心。近几年来,公司坚持以“三为”开展战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以推进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研发为重点,积极拓展市场,提高技术研发效果,实现技术开发投入和产品开发的数字化、规模化和集中化。在国有企业--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于20--年成功举办了--市---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第四届科技论文大赛,其中--市第六届技术创新大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1个和三等奖5个。

--市电子科普研究所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为了人的发展”为宗旨和“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理念为宗旨,通过各专业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生产技术创新和科普宣传活动,使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科普宣传活动的广泛性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为企业科学化和技术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六、实习目的

为期xx年的实习,让我对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开发流程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整个工程制作流程和工作环境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实习期间,通过对一些整套设备的参观和观察看,对整个工程有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对我们以后在电子工程及相关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了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相关工艺的发展情况。使我们对工程技术的学习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使我们更有针对性的对我们的专业课程学习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科学化和有深度的、合理化的学习。

七、实习单位简介

--市电子科普研究所是一家专业从事一些具有专业性的专业,主要以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开发、科普宣传和科普设备的使用为主,兼容了电子产品开发、电子科普、电子科普等领域,是国内一家专业性很强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研发水平,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技术研究水平。该研究生的主要工作有电子产品开发、研究、生产和管理工作。

八、实习内容

这次我们实习的单位是--市电子科普研究所,主要负责电子产品开发、研究和生产,其中电子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为我们以后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普宣传和科普宣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电子产品开发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后在学习电子工程及相关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这次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实习使我们对电子的发展及其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了信心。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电子工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深造需要我们的认真参与。这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专业知识的缺乏。这次实习也让我们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如何去发挥这样一个潜能。

第三,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更新,来适应这个社会,迎接这个残酷

实验实践报告 篇11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通过搭建网络拓扑和配置路由协议,检验动态路由的作用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路由能够实现路由的自动学习和更新,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 引言

动态路由是现代网络中常用的路由方式之一,相对于静态路由而言,动态路由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和路由表的变化实时更新路由信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通过搭建网络拓扑和配置路由协议,检验动态路由的作用和效果。

2. 实验目标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为:

1) 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2) 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3) 验证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效果。

3. 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环境包括以下设备和软件:

1) 实验设备:3台路由器、3台主机、1台交换机;

2) 实验软件:GNS3网络模拟软件。

4. 实验步骤

4.1 搭建网络拓扑

首先,使用GNS3软件搭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三台路由器(R1、R2、R3)、三台主机(H1、H2、H3)和一台交换机(SW1)。通过适当的连接方式将设备连通,并配置IP地址、默认网关等基本配置。

4.2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

在本实验中,选择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来实现动态路由的配置。通过为每台路由器配置OSPF协议和相应的区域(Area),实现路由信息的自动学习和更新。

4.3 测试网络连通性和路由更新

在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中主机之间的连通性,确认配置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网络拓扑,如断开某条链路,观察动态路由的更新情况,验证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效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

1) 配置OSPF协议后,各台路由器之间能够自动学习到相邻设备的路由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

2) 在测试连通性时,网络中的主机能够互相ping通,验证了网络的可用性;

3) 在改变网络拓扑后,动态路由能够及时更新路由信息,重新选择最佳路径,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6.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实现方式,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并成功验证了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效果。动态路由能够通过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对高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7.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动态路由技术研究综述[J]. 网络技术导刊, 2021(10):25-30.

[2] 王五, 钱六. OSPF协议在网络拓扑中的应用实践[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2, 59(2):164-169.

实验实践报告 篇12

动态路由实验实践报告

摘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讨论动态路由的实验实践结果。通过搭建网络实验环境,我们实现了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运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动态路由的基本原理、协议选择和路由表更新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践操作验证了动态路由的灵活性和优势。本报告将第一部分介绍动态路由的背景和原理,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和配置环境,第三部分分析了实验结果和讨论,最后对实验总结与展望进行了总结。

1. 引言

动态路由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路由技术,它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信息交换,使得整个网络可以根据网络状况和业务需求来自动调整路由路径。与静态路由相比,动态路由具有灵活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容错性强等优势。因此,在实际网络中广泛应用于复杂的企业网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网络等。

2. 实验环境和配置

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型网络实验环境,包括三台路由器(R1、R2、R3)和两台主机(H1、H2)。其中,R1和R2处于同一子网,R1和R3处于不同子网。在此实验中,我们选择了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动态路由协议。

详细的配置过程如下:

(1) 在R1和R2上启动OSPF,并配置R1和R2之间的OSPF邻居关系。

(2) 在R1和R3上启动OSPF,并配置R1和R3之间的OSPF邻居关系。

(3) 在R1、R2和R3上同时配置OSPF路由和网络信息,并设置优先级。

(4) 在H1和H2上配置正确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动态路由的运行机制和表现,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结果如下:

3.1. 路由邻居关系建立和维护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动态路由协议通过发送Hello消息来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一旦邻居关系建立,路由器之间将交换路由表信息。通过观察和分析Hello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我们检验了邻居关系的正确建立。

3.2. 路由表更新和选择最短路径

我们通过修改H1和H2之间的链路状态,模拟了网络拓扑变化。观察到动态路由协议会自动检测到链路故障,重新计算路径,并更新路由表。在实验中,我们验证了动态路由的自动适应性和优越性。

3.3. 路由优先级设置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设置路由器的优先级来调整路由的选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测试了不同优先级的设置,观察到优先级较高的路由器被选为首选路由。这一结果验证了优先级设置的有效性。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动态路由的实际应用和运行机制。我们通过实验环境搭建和配置,验证了动态路由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然而,本实验是基于小型网络环境进行的,未能涵盖大规模复杂网络的情况。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动态路由在更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应用,探索更高效的动态路由算法和机制。

总之,本报告对动态路由的实验实践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深入理解了动态路由的原理和运行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动态路由的灵活性和优势。我们相信,动态路由将在未来的网络设计和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实验实验报告(推荐4篇)


推荐一篇网络文章主题是“如何写好报告”很有启发性,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你解决一些问题让你变得更强大和自信。古人曾说,力行而后知之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都需要写报告,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实验实验报告(篇1)

一、实验目的:

众所周知,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是的,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的学科。对于一名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学好会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强化对会计手工账实务的操作尤为重要。

本次会计实务手工账操作是根据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会计流程进行有序仿真演练,从制证和审核会计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完成一个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理论结合实际,缩短书本知识与实践的距离,为我们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及胜任会计岗位的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步骤:

(一)、实验概况:

时间:20xx年2月——20xx年6月

地点:xxx实验室

模拟的企业:xx公司

(二)、核心:账务处理程序表

(三)、具体步骤:1.建账→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3.登记账簿→4.成本核算→5.对账和结账→6.编制会计报表→7.归档和会计档案的保管。

1.建账。首先,我们填了封皮扉页的必备内容。其次,本次实验我们根据期初余额填写了总账(订本账)、明细账(活页账),设置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将已经填写好会计科目名称的口取纸贴到明细账本的合适位置上,以便后来查阅。注意的事项:①开好扉页。②预留页码。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填制要求:①填制项目要全,手续合法。②书写要规范。书写金额的汉字应使用: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大写数字,不应使用小写、谐音或简写。

(2)记账凭证填制要求:①日期准确②顺序编号③摘要简明易懂④正确使用会计科目⑤规范地填好金额。a金额应和所附原始凭证一致。b没有角分的数字要补“00”。c最后一行合计数前要加“¥”符号。⑥划去空行。记账凭证中无数字的空白行次应用斜线划销,从贷方最后数字的下一行划至借方合计数的上一行。⑦注清附件张数。要用大写。⑧“过账符号”栏,是根据该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后,在该栏划“√”,表示已经登记入账,避免重登、漏记,在没有登记账之前,该栏没有记录。⑨最后由填制人及其相关人员签字或盖章。

(3)审核会计凭证。审核凭证是否合规,不合规应重开。

(4)错误凭证的更正。原始凭证:①随意涂改无效。②记载的内容有误,应由开具单位重开更正,并加盖其单位印章。③金额有误,不得更正,只能由开具单位重开。记账凭证的更正:填制时(未入账),应当重新填制。

3.登记账簿。①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相应的账户,并随手结出期末余额。如果无余额的应在余额栏内用“”表示,并在“借或贷”栏填写“平”字。②登记账簿必须使用蓝黑签字笔,字迹清晰。③不得空行跳页。万一发生隔页,应加盖“此页空白”印章;万一发生跳行,应将空行的金额栏打斜线注销,或注明“此行空白”印章。④对发生的记账错误,采用错账更正法

予以更正,不等随意涂改,挖补等。⑤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具体步骤:根据记账凭证,做“T”字型账户,加总合计本期发生额。然后,将其填到科目汇总表中。最后,录入试算平衡表中,加总合计,看“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借贷方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就要检查,更正错误,使其平衡;如果平衡,应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鉴于本次业务的特殊性,在字号栏只需要写“科汇1”、在摘要栏写“汇总1-87笔经济业务”。

4.成本核算。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本次产品核算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5.对账、结账。(1)对账主要包括:①账证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中的字号、内容、金额及记账方向是否一致。②账账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日记账及其有关账户之间的核对。③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2)结账。月结和季结,数字上下两端均划单红线;年结数字下端划双红线,以示封账。注意事项:①开始结账前应在本会计期间最后一笔业务下划一单线,从摘要栏划至余额栏分位为止。②年末如有余额,在年结线下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发生额、余额均不填写;如无余额,空置不填。③本期只有“期初余额”的账户,直接“结转下年”。④全月只有一笔业务的账户,不结转本月合计数,只需要“本年累计”,如有余额,还需“结转下年”;如没有余额或余额为零,则不用结转。

6.编制会计报表。本次实验省去“一注”。本应编制“四表一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注意事项:①注意资产负债表列有些项目特殊的报填列方法。②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7.归档和会计档案的保管。

三、心得体会:

本学期的实验,使我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务操作能力。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它使我真正接触到了账本、凭证,使我亲手进行了会计实务手工账的操作,使我对会计实务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本次实验我做了两套账,第一套用铅笔。第二套用黑色水笔。这样尽可能减少了错误。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1.错账更正不规范。例如,有的错账平时更正后没有签名,但最后都签了。2.不细心。比如自己不够心细,看错数字,或者写错行,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3.忽视以前老师讲授的部分知识。如果在课堂上没认真听课,课下没有学,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自己不知如何下手,还得再翻课本。

作为一名即将踏上会计工作岗位的新人,通过本次实验,使我我认识到做好会计实务应该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好的办事方法。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每一次实践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成长过程中由一个知之甚少的人变得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更强的人,才能够主动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站得更稳。

实验实验报告(篇2)

创新实验目的:

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仪器及用品:

1.实验仪器:带胶塞和胶管的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

2.实验用品: 白糖(100g)、一小包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试剂。0.5ml的浓硫酸溶有0.1g重铬酸钾,体积分数为95%—97%,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实验装置及说明:

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重铬酸钾溶液遇到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实验操作:

1.将(100ml)40℃温水倒入锥形瓶,再用汤匙将一大勺糖及适量干酵母加进来,搅拌均匀后,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30—40 ℃左右。(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是酵母菌迅速繁殖,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观察到酵母菌培养液有气泡产生,塞上橡胶塞(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气体散失,影响后面实验效果,也为酒精的产生提供保障)。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徐徐通过胶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原理:二氧化碳遇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将重铬酸钾试剂分别滴在比色板的凹槽内,并分别标注1号、2号(作对照)、3号。在3号试剂上滴1滴酒精,在1号试剂上滴1滴酵母菌发酵液。发现1号和3号都由橙色变成了灰绿色。

实验创新点及意义:

通过上述实验,让我们对酵母菌“发酵现象”所需要的原料、

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上阐述的 “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使我们养成很好的节约意识。

实验现象:

1. 闻到了发酵后特殊的甜酒的芳香气味。

2. 详见【实验操作4】

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实验报告(篇3)

经过excel这门课的学习,才发现原来excel的功能是如此强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动手操作练习,使知识掌握的更牢靠,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它的功能,但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的熟练掌握。并且要经常练习,这样知识才不会被遗忘。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首先充分认识到了excel在我们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能够熟练的掌握excel软件是我以后从事财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专业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企业的经济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对会计职能的要求,已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型发展。这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信息资源,准确地分析当前的财务状况,并对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分析,以便为管理层提供较好的决策方案。 而excel满足了企业这个需要,因为人们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记录和分析财务数据,编辑数学公式,绘制图表及编辑文本等,还可以建立财务分析模型,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上课必须集中精神,观察老师在课堂上操作的流程和步骤,这样才能更顺利的完成实验。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指导操作,所以上课集中精力听课与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程上,至少应自主完成课本上要求的实验,在这个基础上,我还在课外通过网络等补充了课

程上的不足,了解了课本上没有提及的excel其他工具及函数。在学习中我掌握了我们平时所不知懂的知识,同时加强和巩固了我对excel在财务中的运用。实验报告也是我学习的一个部分,课前预习时写好实验报告,这样就可以在实验前能够把握实验的基本流程,就能够提高完成实验的速度。完成实验后对实验的补充也是很重要的,在补充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翻阅课本,凭自己的对实验的记忆完成是最有效的。

在所有的实验课程中,我都能够按时完成实验,但我明白,仅仅依靠实验上学到的操作知识是不够的,而且光在实验中练习,没有课后的复习,时间长了也会遗忘,所以我认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注意积累,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我们其他的专业课程中,有很多值得分析的财务资料,比如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书本上提供了很多案例报表,我们可以此建立财务分析模型,或者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练习,还可以在网上搜索网上课程学习。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的积累和完善对excel的学习。

实验实验报告(篇4)

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会计电算化这一门课程。经过这一学期的不断学习和实验,我对于会计电算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整个实验和操作过程可以进行更加熟练的操作。经过学习,我的电算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会计核算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现对实验过程总结如下:

1.建立账套

电算化需要在一开始就在软件中建立帐套。并且,软件中所需要输入的帐套信息更加的具体和严格,例如,其中不仅包括帐套信息,单位信息,而且增加了核算类型,基础信息,编码方案和数据精度的设置。所增加的这些数据对于企业门户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决定和指导作用,因此在设置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一旦确定在以后不得随意变更。

2.日常业务处理

总账中的初始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日常处理了。日常业务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录入和处理各种记账凭证,完成记账工作,查询和打印输出各种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分类,同时对个人往来和单位往来等辅助帐进行管理。

由于期初帐套的基础工作已经准备充分,所以在平常的经济业务中,只需要我们输入一些信息即可,系统会自动的帮我们进行核算和辅助核算,并加以汇总,这就大大的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不同于手工账,会计电算化实现了将工作化整为零,将工作分摊到各个时期,达到更高效完成工作的目的。

3.期末处理

每个月末,总账系统处理完毕当月的日常业务,就要做期末处理。期末处理的内容包括:自动转账、银行对账、对账、结账。在实际操作中转账科目可以为非末级科目,部门可为空,表示所有部门,JG函数定义时,如果科目缺省,取对方所有科目的金额之和,如果公式的表达时明确,可直接录入公式。此外,

有系统自动生成的转账凭证是从相应的账簿中取数,所以在生成自动转账凭证时,一定要确保被取数的会计科目的数据已经记账。当本月还有未记账凭证式,不能结账,而且,结账必须按月连续进行,上月未结账,本月也不能结账,但是可以填制、审核凭证。若总账与明细账对账不符,不能结账。

4.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管理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它为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及外部相关部门提供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UFO报表的主要功能有文件管理、格式管理、数据处理、图表功能、打印功能和二次开发功能,提供各行业报表模版。

在设置报表时,报表的尺寸设置完之后,还可以选择格式菜单中插入或删除命令,增加或减少行或列来调整报表大小。若要取消所定义的组合单元,可以在“组合单元”对话框中,单击“取消组合”按钮实现。关键字在格式状态下定义,关键字的值则在数据状态下录入。如果关键字的位置出现错误,可以选择“数据”/“关键字”/“取消”命令,取消后再重新设置。单元公式在录入时,凡是涉及到数字符号的均须录入英文半角字符。否则系统将认为公式录入错误而不能被保存。审核公式在格式状态下编辑,在数据状态下执行。

物理实验报告(集合十四篇)


俗话说,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往往都需要我们撰写报告。一份简单的报告该怎么去写?趣祝福编辑为您整理了一篇优质的“物理实验报告”文章,本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阅读的每一位!

物理实验报告 篇1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总而言之,第一个实验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从中总结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实验前做了大量的实验准备,比如说,上网做提前预习、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等。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仪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实验仪器的读数也更加精确了,仪器的调节也更加的符合实验的要求。就拿夫—赫实验/双光栅微振实验来说,我能够熟练调节ZKY—FH—2智能夫兰克—赫兹实验仪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测得所需的实验数据,并且在实验后顺利地处理了数据和精确地画出了实验所要求的实验曲线。在实验后也做了很好的总结和个人体会,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列表法、图解法、函数表示法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实验能力和独立设计实验以及创造性地改进实验的能力等等。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做实验时的一些技巧与方法。首先,做实验要用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实验,认真提前预习,做好实验预习报告;第二,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做预习指导和讲解,把老师特别提醒会出错的地方写下来,做实验时切勿出错;第三,做实验时按步骤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太心急。并且一些小节之处要特别小心,若不会,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一下,把问题解决。第四,实验后数据处理一定要独立完成,莫抄其他同学的,否则,做实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就不会有什么收获。

总而言之,大学物理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依赖于物理实验,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是由物理实验予以确立的;其次,已有的物理定律、物理假说、物理理论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如果正确就予以确定,如果不正确就予以否定,如果不完全正确就予以修正。例如,爱因斯坦通过分析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伽利略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有四个卫星后,否定了地心说;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假说的正确性。可以说,物理学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实验。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将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来讲,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大学物理理论课不能做到,也不能取代的。

物理实验报告 篇2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实验之一。这不仅因为拉伸实验简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测试技术较为成熟。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塑形和弹性模量等机械指标,大多数是以拉伸实验为主要依据。

实验目的(二级标题左起空两格,四号黑体,题后为句号)

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

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

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

实验试样

实验原理

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 228—20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应当指出,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ΔL主要是整个试样(不只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1.低碳钢(典型的塑性材料)

当拉力较小时,试样伸长量与力成正比增加,保持直线关系,拉力超过FP

后拉伸曲线将由直变曲。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拉力就是材料比例极限的力值FP。

在FP的上方附近有一点是Fc,若拉力小于Fc而卸载时,卸载后试样立刻恢复原状,若拉力大于Fc后再卸载,则试件只能部分恢复,保留的残余变形即为塑性变形,因而Fc是代表材料弹性极限的力值。

当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验机的示力指针(主动针)开始摆动或停止不动,拉伸图上出现锯齿状或平台,这说明此时试样所受的拉力几乎不变但变形却在继续,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低碳钢的屈服阶段常呈锯齿状,其上屈服点B′受变形速度及试样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下屈服点B则比较稳定(因此工程上常以其下屈服点B所对应的力值FeL作为材料屈服时的力值)。确定屈服力值时,必须注意观察读数表盘上测力指针的转动情况,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FeH(上屈服荷载)和不计初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FeL(下屈服荷载)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FeL(下屈服荷载),将其分别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便可得到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即ReH=FeH/S0 ReL=FeL/S0屈服阶段过后,虽然变形仍继续增大,但力值也随之增加,拉伸曲线又继续上升,这说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在强化阶段内,试样的变形主要是塑性变形,比弹性阶段内试样的变形大得多,在达到最大力Fm之前,试样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的,拉伸曲线是一段平缓上升的曲线,这时可明显地看到整个试样的横向尺寸在缩小。此最大力Fm为材料的抗拉强度力值,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材料的抗拉强度Rm。

如果在材料的强化阶段内卸载后再加载,直到试样拉断,则所得到的曲线如图2-3所示。卸载时曲线并不沿原拉伸曲线卸回,而是沿近乎平行于弹性阶段的直线卸回,这说明卸载前试样中除了有塑性变形外,还有一部分弹性变形;卸载后再继续加载,曲线几乎沿卸载路径变化,然后继续强化变形,就像没有卸载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冷作硬化。显然,冷作硬化提高了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但材料的塑性却相应降低。

当荷载达到最大力Fm后,示力指针由最大力Fm缓慢回转时,试样上某一部位开始产生局部伸长和颈缩,在颈缩发生部位,横截面面积急剧缩小,继续拉伸所需的力也迅速减小,拉伸曲线开始下降,直至试样断裂。此时通过测量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Lu和断口处最小直径du,计算断后最小截面积(Su),由计算公式ALuL0SSu100%Z0100%L0S0、即可得到试样的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2 铸铁(典型的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A<5%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而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也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如图2-2b所示),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铸铁试样在承受拉力、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力Fm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小于低碳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Rm,而由公式ALuL0 L0100%则可求得其断后伸长率A。

实验结果与截图

物理实验报告 篇3

一、 实验目的:

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

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 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

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

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

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

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三、 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

四、 实验关键步骤:

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

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

时间 τ/min 温度 t/oC

开始测量 0 380

第一转折点

第二平台点

结束测量

六、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

七、思考题

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 (完)

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

2.实验题目:

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

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5.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要写出试验原理所对应的公式表达式、公式中各物理参量的名称和物理意义、公式成立的条件等。画出简单原理图等。

6.实验内容;

7.数据表格:画出数据表格(写明物理量和单位);

8.数据处理及结果(结论):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

9.作业题:认真完成实验教师要求的思考题。

10.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数据结果、误差分析等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的想法和建议等进行讨论。

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报告纸,作图要用坐标纸。

2.报告中的线路图、光路图、表格必须用直尺画。

物理实验报告 篇4

自然界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共振。俄罗斯横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市的大桥全长154米,20xx年5月22日,大桥路面突然开始蠕动,类似于波浪形,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正在大桥上行驶的车辆在滚动中跳动。这个有趣而又有点危险的现象就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动的情形。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

我们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耦合摆球”的实验来演示这个现象及研究影响它的因素。

操作步骤:选中右侧第一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他单摆几乎不摆动;让摆动停止,在选中右侧第二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也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另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它单摆几乎不动。

这个结果表明:单摆的共振与其摆长有关。通过查询资料得知,是否共振与单摆的频率有关,当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因为其它条件一定时,单摆的频率与其摆长有关,所以摆长相同的单摆会产生共振。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可观察到当产生共振时,刚开始振动的单摆振幅逐渐减小,共振的单摆振幅逐渐增大。这表明:在产生共振时,会有能量的吸收与转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振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常用的微波炉。共振在医学上也有应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共振有时还会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便是桥梁垮塌。近几十年来,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了许多起高楼因大风造成的共振而剧烈摇摆的事件。

在这次物理实验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很大。

物理实验报告 篇5

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越来越多,有少量气泡上升。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加快。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快。

④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98℃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沸腾停止。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XXX

20xx年X月XX日

物理实验报告 篇6

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见教材。实验仪器见教材。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例:(一)低碳钢试件

强度指标:

Ps=xx22.1xxxKN屈服应力ζs= Ps/A xx273.8xxxMPa P b =xx33.2xxxKN强度极限ζb= Pb /A xx411.3xxxMPa

塑性指标:伸长率L1—LL100%AA1A33.24 %

面积收缩率100%

68.40 %

低碳钢拉伸图:

(二)铸铁试件

强度指标:

最大载荷Pb =xx14.4xxx KN

强度极限ζb= Pb / A = x177.7xx M Pa

问题讨论:

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教师签字:x xxxxxxx

日期:xxx xxxxx

二、压缩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见教材。实验原理:见教材。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例:(一)试验记录及计算结果

问题讨论:

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物理实验报告 篇7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BET法测定活性碳的比表面的方法。

2、了解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和BET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基本原理。

3、掌握BET法固体比表面的测定方法及掌握比表面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测定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建立在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测定多孔物质比表面的方式,常用BET公式为:)-1+P(C-1)/P0VmC上式表述恒温条件下,吸附量与吸附质相对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中V是平衡压力为P时的吸附量,P0为实验温度时的气体饱和蒸汽压,Vm是第一层盖满时的吸附量,C为常数.因此式包含Vm和C两个常数,也称BET二常数方程.它将欲求量Vm与可测量的参数C,P联系起来.上式是一个一般的直线方程,如果服从这一方程,则以P/[V(P0-P)]对P/P0作图应得一条直线,而由直线得斜率(C-1)/VmC和直线在纵轴上得截据1/VmC就可求得Vm.则待测样品得比表面积为:S=VmNAσA/(22400m)其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为样品质量(单位:g)。σm为每一个被吸附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所占有得面积,σm的值可以从在液态是的密堆积(每1分子有12个紧邻分子)计算得到.计算时假定在表面上被吸附的分子以六方密堆积的方式排列,对整个吸附层空间来说,其重复单位为正六面体,据此计算出常用的吸附质N2的σm=0.162nm2.现在在液氮温度下测定氮气的吸附量的方法是最普遍的方法,国际公认的σm的值是0.162nm2.本实验通过计算机控制色谱法测出待测样品所具有的表面积。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比表面测定仪,液氮,高纯氮,氢气.皂膜流量计,保温杯。

四、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按逆时针方向将比表面测定仪面板上氮气稳压阀和氢气稳压阀旋至放松位置(此时气路处于关闭状态)。

2、将氮气钢瓶上的减压阀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放松位置(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打开钢瓶主阀,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打开减压阀至减压表压力为0.2MPa,同法打开氢气钢瓶(注意钢瓶表头的正面不许站人,以免万一表盘冲出伤人)。

3、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打开比表面仪面板上氮气稳压阀和氢气稳压阀至气体压力为0.1MPa。

4、将皂膜流量计与仪器面板上放空1口连接,将氮气阻力阀下方的1号拉杆拉出,测量氮气的流速,用氮气阻力阀调节氮气的流速为9ml/min,然后将1号拉杆推入。

5、将皂膜流量计与仪器面板上放空2口连接,将氢气阻力阀下方的2号拉杆拉出,测量氢气的流速,用氢气阻力阀调节氢气的流速为36ml/min,然后将2号拉杆推入。

6、打开比表面测定仪主机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至桥路电流为120mA,启电脑,双击桌面上Pioneer图标启动软件.观察基线。

(二)测量工作

1、将液氮从液氮钢瓶中到入保温杯中(液面距杯口约2cm,并严格注意安全),待样品管冷却后,用装有液氮的保温杯套上样品管,并将保温杯固定好.观察基线走势,当出现吸附峰,然后记录曲线返回基线后,击调零按钮和测量按钮,然后将保温杯从样品管上取下,观察脱附曲线.当桌面弹出报告时,选择与之比较的标准参数,然后记录(打印)结果(若不能自动弹出报告,则击手切按钮,在然后在谱图上选取积分区间,得到报告结果).重复该步骤平行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为样品的比表面积。

2、实验完成后,按顺序。

(1)关闭测量软件。

(2)电脑。

(3)将比表面仪面板上电流调节旋钮调节至电流为80mA后,关闭电源开关。

(4)关闭氢气钢瓶和氮气钢瓶上的主阀门(注意勿将各减压阀和稳压阀关闭)。

(5)将插线板电源关闭.

操作注意事项

1、比表面测定仪主机板上的粗调,细调和调池旋钮已固定,不要再动。

2、打开钢瓶时,表头正面不要站人,以免气体将表盘冲出伤人。

3、使用液氮时要十分小心,不可剧烈震荡保温杯,也不要将保温杯盖子盖紧。

4、将保温杯放入样品管或者取下时动作要缓慢,以免温度变化太快使样品管炸裂。

5、关闭钢瓶主阀时,不可将各减压阀关闭。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样品序号重量(mg)

表面积(m2/g)

峰面积(m2/g)

标准样品702001660630

样品170199.2411626622

样品270198.6461621763

样品均值70198.9441624192.5

样品表面积的平均值为(199.241+198.646)/2=198.944m2/g

相对误差为:(198.944-200.00)/200.00=-0.0078)

六、误差分析

1、调零时出现问题,出峰时,基线没有从零开始,然后处理不当。

2、取出装有液氮的保温杯时,基线还未开始扫描。

3、脱附时温度较低,出现拖尾.通常认为滞后现象是由多孔结构造成,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脱附的热力学平衡更完全。

七、注意事项

1、打开钢瓶时钢瓶表头的正面不许站人,以免表盘冲出伤人。

2、液氮时要十分小心,切不可剧烈震荡保温杯也不可将保温杯盖子盖紧,注意开关阀门,旋纽的转动方向。

3、钢瓶主阀时,注意勿将各减压阀和稳压阀关闭。

4、测量时注意计算机操作:在吸附时不点测量按纽,当吸附完毕拿下液氮准备脱附时再点调零,测量,进入测量吸附量的阶段。

5、严格按照顺序关闭仪器。

6、ET公式只适用于比压约在所不惜.0.05-0.35之间,这是因为在推导公式时,假定是多层的物理吸附,当比压小于0.05时,压力太小,建立不起多层物理吸附,甚至连单分子层吸附也未形成,表面的不均匀性就显得突出。在比压大于0.35时,由于毛细凝聚变得显著起来,因而破坏了多层物理吸附平衡。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2023事件报告(精品8篇)

事件报告 10-06

实用精选:舞台租赁合同实验报告实用版七篇

实验报告范文 单摆实验报告 07-3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例六篇

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0-06

简单工程承包合同(必备13篇)

工程承包合同 10-06

学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热门八篇

学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 班干部竞选演讲稿 10-06

励志充满正能量说说分享

励志充满正能量说说 励志正能量说说 10-06

「报告分享」科学实验报告1080字

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科学实验工作计划 10-16

机遇的名言

机遇名言 10-06

端午节文案长辈祝福语200句

端午节长辈祝福语文案 10-06

2023高三学习计划(汇总8篇)

高三学习计划 10-06

大二学习计划(汇编10篇)

大二学习计划 10-06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