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作文 · 道路观后感

道路观后感(篇1)

《塘约道路》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农村发展是可以借鉴的,特别是对于当下党建统领全局和脱贫攻坚,能提供很多宝贵经验。

启示之一:在《塘约道路》这本书中,建立农村合作社进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实践经验,为农村党组织重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员重新成为农村发展核心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而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一系列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是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的趋势,广大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富的致富发挥作用更大。

启示之二:只有通力协作,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各地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攻城拔寨、脱贫摘帽,往往越是到最后越是艰难。面对“硬骨头”,也有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对困难和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到底如何才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各地都在结合不同实际探索路径、寻找答案。应该说,塘约村穷则思变,仅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带领全村跃入小康村行列的成功做法,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为各地扶贫攻坚做出了示范。塘约村之所以能够攻破碉堡,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干群齐心、同心协力,从而一举拔掉了“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是在中国社会最基层重建乡村规范和重建良好民风,以此来优化协同共治、引领基层发展。这也正体现了村民共治的精神内涵:村民共治是对村民自治的演化和进步,通过真正讲求人民民主,即实现村民自治,也实现村民共治共享。

启示之三: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组织制度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致富的火车头,强的基层组织才能带好队伍。

塘约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勃勃、坚强有力,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左文学还提到了“四个好”:选好一个路子,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用好一套政策,在村党支部建设层面理解的话就是首先确定符合实际、大胆创新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原则底线的政治路线;发挥干部决定性因素的作用,选好村级发展和执行上级决定的领头羊,配强配全支村两委班子;严格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村务、党务、财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活学活用,做到既坚持原则不变通,又灵活掌握促进和谐发展。

总之,品读《塘约道路》,更要读懂其给我们带来的“搞好农村工作启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和总结、从一些典型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就一定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上来。

道路观后感(篇2)

《塘约道路》受人民出版社重视,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猛然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感到很惊讶。惊讶主要源于“人民出版社”和“人民大会堂”这样的字眼,这可都是“高大上”的标志性存在。因为,在中国出版领域,人民出版社的权威路人皆知;而在国人心中,人民大会堂更是神圣的殿堂。当它们一起和新书《塘约道路》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普通人不感到惊讶是不可能的。

于是,我们会本能地追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本新书凭什么值得人民出版社如此重视?虽然本书作者王宏甲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电视总撰稿人,但这绝非关键原因所在,作为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的王宏甲,其作品很多,凭什么只有《塘约道路》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很明显,作品本身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众所周知,关心中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关心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农村是孕育中国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摇篮,也是培育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地方。当前的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革。如今,不仅政府关注农村,各种资本也在关注农村。可以说,农村和农民的状况,依然与当代中国青年的眼界、智识、成长、情志密切相关。而新书《塘约道路》,就是一本关于农村命运和农民状况的纪实作品。

《塘约道路》主要写塘约村农民自十八大以来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它吸收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包括改革开放至今的经验和成就,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民出版社高度重视这本书,显然是希望通过宣传塘约村的改革探索,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塘约村”这个“小世界”,透过这个“小世界”主动思考国家发展前景,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取得的最伟大的制度性财富。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共产党在农村的领导作用,是当前农村改革中关系全局的两件大事,涉及亿万农民的利益。近年来,作为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曾经的贫困村,塘约村围绕“三权”+党建+扶贫+产业+金融发展思路,切实抓牢“确权”这个基础,抓好“赋权”这个关键,抓实“易权”这个核心,同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促小康的蝶变之路。

塘约村通过深入开展“三权”工作,形成了对“三变”的良性促动,改变了农村“386199”部队历史状况,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真正让农民重回土地、立足土地、依靠土地发展,让土地更加集中、生产更加集约、效益更加凸显,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初步实现“率先小康、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成为引领当地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样板。

正如作者在本书“导言”中所说:“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塘约道路不仅仅是一个迅速脱贫的故事,塘约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迅速发挥出优势。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是上层建筑,二者的高度统一是当今所迫切需要的。这是在基层筑牢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走一条使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同步小康的道路。”而这,也正是人民出版社重视《塘约道路》一书的出版发行,并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道路观后感(篇3)

近期有幸拜读了王宏甲老师的《塘约道路》,这本书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的故事是从村支部书记左二牛、村委会主任彭远科、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写起的。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使三位基层干部不期而遇地集中在一个画面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什么叫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塘约村穷则思变,说变就变。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道路,一条实现富裕幸福梦想的道路,一条具有农村发展典型意义的道路,

《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塘约道路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三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为农村未来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路标。

《塘约道路》的成功经验虽热不可以复制,但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经验,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文笔朴实、寓意深刻,读后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村官,读罢此文感触尤深。

第一个体会:“塘约”实质上是一个与群众签订的,由党组织领导、共产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砥砺前行谋求发展的约定。在《塘约道路》这本书中,建立农村合作社进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实践经验,为农村党组织重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员重新成为农村发展核心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塘约村行政的六大机构的一把手全部都是党员,而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一系列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广大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担当历史重任,整合资源、团结人心、统筹各方,带领群众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是对我们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实实在在的考验。

第二个体会:“道路”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农村基层民主之路的本质应该以村民为主体,突出两委主导作用和上级党组织保驾护航作用,以村规民约促成村级协同共治。在新常态背景下,“基层发展、村级事务管理、民生服务”对基层管理、治理提出了新需求,推进协同共治很必要、很重要。村规民约,作为一村中全体村民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自治性行为规范,它是一种集体契约,是一种集体意志的明文化、规范化,是推动协同共治的有力抓手。

第三个体会: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越是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越是需要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组织制度的“战斗堡垒”,坚守底线、化解矛盾、促进发展。过去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为了追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农民的真实需求,这就违背了扶贫工作的初衷。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

“什么力量大,人民力量大,什么资源好,人民资源好”,左文学曾深有体会地说。人皆有内生动力,问题是能不能发挥出来,一旦在集体中发挥出来形成规模力量,人口就不是负担,而是最好的资源。回顾塘约道路一书,收获到的是对塘约精神的理解,是对“党建也是生产力”的觉悟。今后,我将以更大的精力,更好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着力加强黄蒿洼村党建促产业发展,为全村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已的力量。

道路观后感(篇4)

我认为塘约道路主要有以下四条路径。

一是坚持“村党支部管全村”的领导路径。塘约村党支部4月升格为党总支。村行政有村委会、合作社、老年协会、妇女联合会、产权改革办、红白喜事理事会六个机构,全部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机构“一把手”都是总支委员。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是“一把好手”,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改变了塘约。正是加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塘约才有今天的发展。

二是实行“村社合一”的发展路径。塘约实行“村社合一”,把村发展与合作社发展完全结合起来,一村一社、一社一村,以发展合作社来推动村发展。6月8日,塘约村成立了合作社,在合作社下组建了农业生产队、建筑队、运输队等各类专业队。通过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使用土地,调整产业结构,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此确保所有村民从中受益。

三是尊重“村民的选择”的动员路径。尊重村民的选择这一理念贯穿于《塘约道路》一书全篇、实践于塘约各项重点工作之中。塘约采取成立各种协会、经常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措施,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发展,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尊重“村民的选择”,塘约在改革发展中拥有了老年人、党员、村民代表、返乡人员等四类帮手,这些人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

四是严守“红九条和黑名单”的管理路径。塘约结合实际完善《村规民约》,围绕整治滥办酒席、整脏治乱等村级事务,提出了“红九条”和“黑名单”管理方式,在执行过程中“下硬手”,坚持一视同仁,凡是踩红线的一律“拉黑”管理。探索了“村民管党员”的方式,加大村民对党员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

道路观后感(篇5)

望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迎风飘荡,迎着朝阳,望着那抹红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扉,在我心中染过一笔浓墨,我的心以激起千层巨浪,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徘徊,激荡……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生经历为原型,以时代背景为题材创作的红色励志小说,作者刚毅却又不失圆滑的笔触生动的再现封建沙皇制度下的腐败无能和底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渴望震撼了每一个热血的爱国同胞。它是革命的代言词,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是革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到一个满腔热火的青年再到身残志坚的作者的蜕变过程。

相比于保尔的不幸,我们所遇到所谓的挫折和磨难不正显示着渺小和微不足道吗?

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富裕、社会安定的环境中,但是,为什么人的素质和能力却有着和原来的天壤之别呢?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困难是生活还艰苦;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困难是生活缺少磨难,缺少挑战。

挫折和磨难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有了挫折和磨难的人生会更精彩,它才能使人进步,激发起人的拼搏精神和勇气,并从中明白了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教会了我们珍惜,它是我们最好的良师益友。

我似乎明白了,我开始感激这位作家和他的小说,我领略到了一个作家的坚强,它带给我太多的思考,我从收获到宝贵的精神财富,细细品味着这部着作,同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迎接人生的挑战,做新一个保尔·柯察金,你收获了什么呢?

道路观后感(篇6)

手捧《塘约道路》,心底莫名油然而生一种淡淡的情愫,洁白素雅的装帧风格,不落俗,不耀眼,像一朵静默在池塘里的莲花,正如周墩颐《爱莲说》中所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一杯清茶,凭栏而坐,细细品读,从伊始对塘约的陌生到渐渐清晰,甚至最后,你会被书中塘约这个充满洪荒之力茁壮崛起的农村深深吸引。塘约道路,充分展现了一条破茧成蝶的蝶变之路,一条破斧沉舟的改革发展之路,一条依靠内生动力的崛起之路。

,塘约村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洪水,洪水淹没了村庄,冲毁了田地,让本已不富裕的塘约村民变得一贫如洗。”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塘约只有扬起气吞山河之力斧,才能走出困境,脱离贫穷,走向康庄之路。而人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塘约村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和上级党委的支持下,成立合作社,建立生产队,通过不断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让塘约这个拥有三千多人口,劳动力却不足的“空壳村”逐步走向依靠“内生动力”的致富之路。

通篇文字没有诘屈聱牙生涩之感,如同缓缓溪流,将塘约的各色人物展现其中。质朴的语言,平白的直叙,正如塘约发展道路史中涌现出勤劳朴素的广大农民的形象。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人称左二牛。他的奋斗史不仅是个人历经磨难的成长史,更折射出党员带领群众致力发展的.奋斗史。他的精神不仅是塘约道路上最核心力量的集合体,更体现了塘约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有魄力,不拖泥带水,有着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精神。二牛算得上是“村选干部”最公认的优质人选,“村干部就像一栋房子要有几根柱子,没几根靠得住的柱子,一个村庄撑不起来。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事,是福气啊”,父亲左俊榆作为老一代村支书,将梦想和期待传递给儿子,字字珠玑的肺腑之言彻底激发起二牛深藏在血液骨髓里的实干精神,左二牛把养的牛全卖了,怀揣着为民谋福祉的奉献情怀当上了村主任。

他有原则,不跨越红线,有着壮士断腕、破斧沉舟的勇气。越穷越要做人情,越做人情越穷,当他意识到“乡村办酒”就像一个毒瘤扎根在塘约村时,他力刀阔斧,将五花八门的满月酒、周岁酒、生日酒、出殡酒等各种名目的“酒债”之风扼杀住,统一操办酒宴,为塘约村每年节省3000万开支,将陷落在经济与精神双重贫困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的村民送去了清风,带来了安宁。清肃的村规民约弘扬了正气,更维护了“红九条”的道德底线。

他有思想,不故步自封,有着决胜千里之外的豪迈改革激情。“要踩出一条路来,第一步就是要成立合作社,把全村的地都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实现效益最大化。第二步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这不仅仅是二牛想打破塘约村“单打独斗”发展模式的改革决心,更是对塘约未来发展的规划。要让村民、生产队强弱联合,弱弱联合,穷穷联合,逐步带动村民增强信心,脱贫致富,攻坚克难,要“抱团发展”才能引领塘约走向革新之路。

他有恒力,不厌其烦,有着玉不琢不成器的雕琢精神。塘约村在土地确权之后,他不胜其烦,带领村干部重新将撂荒达30%的十个自然村重新丈量,重新登记造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土地确权后实际全村耕地面积4862亩,比确权之前多出了3289.5亩。数字上的视觉冲击足以让我咋舌不已,更别说在3289.5亩上开荒垦田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些事,是要领着农民干的,有些是农民已经干起来的,我们要跟上”。即时补位,是身段的放下,是“治水必躬亲”的进取谦卑,更是保持新生动力的源泉之本。只有高中知识水平的他硬是通过自身努力,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琢磨探索出适合塘约发展的“互联网+”模式,进而尝试建立“八村+塘约”的联动合作模式。塘约,不仅改变了自身,更带动了周边,让富裕的种子播撒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什么是原则,什么是党性?在每个党员的心中,要像种树一样,把根扎下去,要把树种活,成为一颗大树。”根深蒂固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背离党性,为己谋利的村干部只会被遭受唾骂与背弃。在塘约村的发展道路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同左二牛一样的群众、党员和村干部。他曾深有体会地说“什么力量大,人民力量大。什么资源好,人民资源好”,人民才是塘约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关键,是稳步走在塘约道路上的坚实发展动力。

道路观后感(篇7)

从公权力出发,一是村干部要尊重村民,而不是代替村民。我理解的就是,多开村民代表大会,用开会的方式宣传政策和方针,先引导村民代表自愿接受,再由村民代表引导村民自愿接受,而不是代替村民做决定,然后突兀的压上去让村民接受某个决定。这也是村民代表大会的意义。二是上级党委和政府,要“警惕体制束缚农民的首创”。我的理解是,在面对社会快速变化的当下,遇见新事物不要先急着否定,不要以固有的思想和模式去套用,先要深入了解和调研才有发言权。毕竟有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还有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

从个体出发,从村干部到上级党政领导干部,都不能放慢学习的脚步。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我在读《塘约道路》时注意到,在组织统一学习方针政策之前,每次村支两委的会议,村干部之间的沟通是流畅的,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都在一个频道。我不知道是作者是有意带过,还是真的交流很顺畅。如果是真的有这么顺畅,那么至少多年以来塘约村的基础教育抓的很好,村干部的政治觉悟也很高,最新的方针政策都能了解,这样才能说到一起去,劲儿往一处使。再转念一想,如果一个村级干部都能自觉学习、自我提升,那么上级党政干部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学习呢?

内生动力需要“举善而教不能”。王宏甲在书中写道:“面对塘约村涌现的新气象,我再次注意到他们的‘综合培训中心’,心想现在这里还真是需要这样一个学习场所。我不禁想起春秋时季康子曾向孔子请教如何能使民勤勉。孔子说举善而教不能。我想孔子的意思大约是说,人是由于能力的欠缺,不知该干什么才被看作懒。你推崇正直,教给他才能,他就勤劳了。”

简单讲,就是在平时要树立好的典范,教导才能不显的人。再简化一点,就是“树典范、抓教育”,但这是个长期施为的过程。再延展一点,就是“去矇昧、做宣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私认为靖西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对“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的认同度并不高。那么在“抓教育”的基础上,辅以标准化的宣传就很有必要了。像上次部全体会议时领导提出的“农村讲习所”,到村里去宣传方针政策。受此启发,我觉得可以把村里的广播利用起来,每天除了固定播报重要的新闻简讯以外,还可以播放其他的。方针政策不愿意听,故事总愿意听吧?不说那些可读性不高的作品,就金庸小说总有人喜欢听吧?听多了至少能沾点“义”味的,如果能多一点人能重“义”而不是“利”,那么我们也能随时号召村民为村集体出工出力。如果嫌小说长,《读者》、《译林》的小故事总可以吧,时间久了总有一两个能入耳吧?那届时是不是可以有所改变呢?

道路观后感(篇8)

我认为塘约道路主要有以下四条路径。

一是坚持“村党支部管全村”的领导路径。塘约村党支部4月升格为党总支。村行政有村委会、合作社、老年协会、妇女联合会、产权改革办、红白喜事理事会六个机构,全部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机构“一把手”都是总支委员。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是“一把好手”,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改变了塘约。正是加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塘约才有今天的发展。

二是实行“村社合一”的发展路径。塘约实行“村社合一”,把村发展与合作社发展完全结合起来,一村一社、一社一村,以发展合作社来推动村发展。

206月8日,塘约村成立了合作社,在合作社下组建了农业生产队、建筑队、运输队等各类专业队。通过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使用土地,调整产业结构,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此确保所有村民从中受益。三是尊重“村民的选择”的动员路径。尊重村民的选择这一理念贯穿于《塘约道路》一书全篇、实践于塘约各项重点工作之中。塘约采取成立各种协会、经常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措施,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发展,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尊重“村民的选择”,塘约在改革发展中拥有了老年人、党员、村民代表、返乡人员等四类帮手,这些人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四是严守“红九条和黑名单”的管理路径。塘约结合实际完善《村规民约》,围绕整治滥办酒席、整脏治乱等村级事务,提出了“红九条”和“黑名单”管理方式,在执行过程中“下硬手”,坚持一视同仁,凡是踩红线的一律“拉黑”管理。探索了“村民管党员”的方式,加大村民对党员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

结合毕节实际,我们认为学习借鉴塘约经验,关键要做好立好《村规民约》这一个“法”,开好党员会和群众会“两个会”,算好增收账、民生账和资源账“三笔账”,用好老年人、致富带头人、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和村民代表“四种人”,解决好扶贫措施不精准、底数不清、驻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好、党员等同于一般群众、党委村务不公开“五道题”,补齐后进村整顿、村活动阵地提升、基层基础保障、“空壳村”清零、“范本村”创建和村减负“六块板”等六项工作。

道路观后感(篇9)

学习《塘约道路》,有几个方面的深刻体会。一方面是理性的回归。农村需要重建,如《塘约道路》的作者王宏甲老师所说:需要重建的岂止是广大的乡村,岂止是道路、房舍。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活理想,世道人心、公序良俗、民主法治都需要重建。物质匮乏,不怕。精神和公义缺失才可怕。今天的贫困村,我们说的贫困,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定,人文指标却没有引起重视。塘约实践,重新唤起农村的念想,我们的乡愁。塘约实践,让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与未来。为了生活,许多人一出去就是十多年,有的甚至几十年,尽管我们呆在城市,但我们所建设的城市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始终不是主人。然而,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父母没有得到很好赡养,我们找不到来时的路,我们的家在何方,我们的根在何方,我们在为谁奋斗?另一方面是终极的道路。面对贫困“硬骨头”,也有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对困难和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塘约村穷则思变,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带领全村跃入小康村行列的成功做法,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为各地扶贫攻坚做出了示范。塘约村之所以能够攻破碉堡,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干群齐心、同心协力,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从而一举拔掉了“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道路观后感(篇10)

读完《塘约道路》一书后,使我这个老扶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塘约村穷则思变,说变就变。他们把改革开放初分下去的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全村抱团发展,走集体化的道路,变化和成效皆惊人。他们巩固了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了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他们做好“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做好村民自治。我们也想变,我们创造的“四看法”,总结的“十子”机制,提出的贫困户脱贫“四有五覆盖”和贫困村出列“五通四有”形象指标,在全国、全省都有影响。但是,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怎么才能够更好地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闯出新路子。我想仅针对贫困户脱贫要有安全饮水,有安全用电,有安全住房,有就业技能;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全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全覆盖,教育资助等全覆盖,1-2项增收产业全覆盖。贫困村出列要通水泥(沥青)路,通客运车辆,组组通公路和村庄内便道全部硬化,通宽带及电话,自然村村村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点,有达标合格的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或有执业资格医生,甘肃征地补偿标准,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等收入来说,我们主要认为,只要能通过各种办法整合项目资金到位,就能解决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的问题。读了《塘约道路》,进一步思考才进一步发现,要做好“四有五覆盖、五通四有”,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有上级党委坚强的领导和支持。二是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要在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进一步加强统的力量,壮大“村集体+合作社”,更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四是要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读《塘约道路》,本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思考:一是中国的事,总是从土地结束,又从土地开始。塘约道路,其实就是毛泽东时代创建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如同当年的人民公社。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深刻的变革。其间经历了“包产到户”。今天的路该怎么走,值得反思。二是穷则思变,但变化的最大源泉,还是来自“三农”中的内生动力。坐着等人扶,等人帮,终究是“扶不起来的君子”。三是村级组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村两委,处于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最前沿,可谓主阵地,而决不能是“空壳村”,因为是“空壳村”,就没话语权,就没组织能力,就没威信,自然就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塘约村的实际印证了这一点。四是学东南沿海,学中部,我们没有足够的基础、条件和机遇,但学塘约,你没有更多的此类的推托理由吧!因为都是贵州的贫困村,都是因外出打工者居多而留有诸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是土地撂荒,都有自然灾害,都是穷山村。那么突破口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学经验,不是照搬照抄,而塘约经验的确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如对土地,塘约经验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核心问题:测量、勘定是村的行为,是“确权”;颁证是政府行为,属“赋权”;交易是市场行为,属“易权”。通过“三权”促“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巩固了农村资源集体所有权,维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五是“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这三新,说到的新农村建设的本质,缺一不可。没有前面的两新,最后的那一个新,就立不起来,经不起推敲。六是作家王宏甲在书中所写的一句话,振聋发聩: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值得我们深思。七是王宏甲写的另一句话:一个领导者会阅读,这个地方才有前途。我们不能都是忙为借口,不去阅读,不去思考,不去借力,不去担当,不去突破,如此就是真正的没作为。

道路观后感(篇11)

“塘约”这个地方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王宏甲老师的《塘约道路》这部作品,此前我不知道贵州省有这样的一个村庄,事实上前塘约也并不出名,和全国大多数农村没有什么两样。读了《塘约道路》这本报告文学,我的内心受到很大震撼,看到了一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背景下轰轰烈烈建设美丽乡村的典型,看到了一批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优秀党员干部,不由地生发出许多感动、敬佩之情,“塘约”是脱贫的一面典型旗帜,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复制他们走向成功的做法,但塘约精神、塘约发展的理念教育启迪了我们。

中国有一个成语“破茧重生”,我觉得用它来形容塘约村近几年的改革发展道路比较合适。6月3日,塘约村遭遇了百年未见的大洪水,变成了一片一贫如洗的废墟,村支书左文学带领村委会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自救,冒着危险转移群众和抢救财物。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亲眼目睹这一场景后,非常肯定的对左文学说:“你这个村子有前途,班子很强,这么大的水,人住的这么散,没死一个人,你们干部了不起。”左文学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塘约村干部身上表现出的无私无畏的精神,让我们确实感动。

周建琨书记关于发展塘约村的一席话,惊醒了左文学这个“梦中人”,走全村抱团发展的集体化道路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重要选择。如何让群众认识合作社,并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左文学等11位干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塘约村的土地确权,巩固了集体所有制,保障了每一户村民的承包经营权,维护了全体村民的利益。其实,土地确权是摆在许多农村的重要课题,因为其中存在许多矛盾,好多地方确权工作一直难以开展下去。提到土地流转,使我想到了过去一段岁月,我们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大户或公司,采取大户+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方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但结果显而易见,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依旧贫穷,要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像塘约村发展集体经济。塘约村成为中国“七权同确第一村”,着实让中国农民高兴了一把,内心重新燃起脱贫致富的火焰。书中提到的王学英,一个35岁的女人独自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过去困难生活无法形容。现在,精准扶贫解决了他一家五口人的住房,合作社给她带来就业的机会,有了稳定的收入。她说,“现在就怕解散合作社”,这就是农民最朴素的情怀。

读了这本书后,我在不断思索:什么原因让塘约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蜕变成一个美丽乡村。我想,他们完成了土地集中后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塘约村合作社组建了农业生产队、建筑队、运输队等专业队,并按照社员不同的能力特长进行分工,有驾驶能力和经验的被安排进运输队,擅长建筑的被安排进建筑队等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充分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力,调动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塘约村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的不断提高,改变过去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低的状况,合作社带领村民实现崭新的劳动生活。

物质贫穷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穷。我们现在有不少群众甘心情愿当“贫困户”,甚至有的以当上贫困户为荣,这是精神贫穷的典型。左文学不仅通过办合作社、走集体经济道路带领村民致富,而且他还在培育村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塘约的“红九条”,每一条都是维护道德的底线,是在中国社会最基层重建乡村规范和重建良好民风。书中提到对几位村民违反“红九条”的惩治,确实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

《塘约道路》带给我的思考远不止这些,它让我更真切的认识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到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还认识到要发展新农村,就必须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惟有如此,才能建设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道路观后感(篇12)

我是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读到王宏甲这本新书的。当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作家说,王宏甲的名字我知道,但这本书的名字我看不懂,我知道有协约、违约、公约、条约,不知道还有个“塘约”。我告诉他,塘约是贵州安顺的一个村,一个带着泥土气息的名字,村里应该是有塘的,不光有塘,还有两条河,一条叫洗布河,一条叫塘耀河,洪水一来两条河的水就暴涨,把村里的田地都淹了。“塘约”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约定,一个由村里共产党员带头、老百姓共同响应,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盟约。靠着这种约定,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道路,一条实现富裕幸福梦想的道路,一条具有农村发展典型意义的道路。塘约道路既不同于华西村模式,也不同于小岗村模式,但两者的成功经验都在这里得到借鉴。塘约是革命老区,是红军走过的地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王宏甲通过塘约困惑、塘约经验、塘约模式、塘约道路,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基层的成功实践。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关键词――中国道路。

王宏甲是讲故事的高手。书中有这样一段:“当晚,(左二牛的)父亲主持家庭会。父亲问儿媳妇:这个村主任,你同意不同意他干。儿媳妇说:他想做的事就做吧,我从来都没拦着他。父亲说:村干部要付出的,没有你支持,他干不下去。儿媳妇问:咋支持?父亲说:你就支持他两点,一是他有事,随时要走的,你不能拖后腿;二是有人来找,端椅倒茶要及时,找你吵架,你也必须先倒茶。儿媳妇说可以。然后问二牛什么态度。二牛说牛还在。父亲说:没必要老想着挣钱……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事,是福气啊!……第四天,二牛就把牛全部卖了,开始当村主任。”一段朴素的白描,描绘了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共产党员、老农民、老父亲形象,描绘了一位敢于担当的年轻村干部形象,描绘了一位朴实、明理的农村媳妇形象。这个家庭会的故事让人想落泪。像这样的故事,书中有很多。王宏甲的白描功底很深厚,字里行间,让我们似乎读到了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孙犁的《荷花淀》。通过一本书讲述一个村庄的故事,讲述中国社会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普通百姓的故事,展示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塘约道路》的意义。这是我讲的第二个关键词――中国故事。

故事的主角当然是人物。《塘约道路》的故事是从村支部书记左二牛、村委会主任彭远科、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写起的。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使三位基层干部不期而遇地集中在一个画面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什么叫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庄是中国社会一个最基本、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终端、执行终端、受益终端,基层组织、基层政权至关重要。在11人的干部会上,大家对合作社、就医、就学、基本建设、土地流转中心等问题的认识,使我们看到,中央一号文件是如何落地的,习近平在小岗村提出的“四个不能”是怎样实现的,农村深化改革、基层民主建设是如何推进的,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在基层是怎样落实的。一句话,《塘约道路》让我们看到,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复兴民族伟业,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关键词――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力量,是王宏甲这部《塘约道路》最突出的三个主题,是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注解和诠释。前两年,王宏甲曾有一本《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一书,书里梳理了从尧舜禹、汤文武等中华先圣的民本思想,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再到习近平的人民观,视野宏阔,思考深邃,思想性强。这部《塘约道路》可以说是《人民观》的农村版、基层版、实践版。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舞台的主角,是书写历史的主人、推动进步的主力,讴歌人民就是赞美英雄。我认为,王宏甲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笔,再一次为我们塑造了人民的群像、英雄的画卷。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十宗罪正能量观后感收藏

十宗罪正能量观后感 05-25

三剑客读后感6篇

三剑客读后感 08-13

我爱读书小学生演讲稿13篇

我爱读书小学生演讲稿 08-13

教师节发言稿教师代表

教师发言稿代表 08-13

小孩生日祝福语必备86句

孩子生日祝福语 儿子生日祝福语 08-13

宪法观后感心得感悟12篇

宪法观后感心得感悟 观后感心得感悟 08-10

社区口号200句

社区口号 08-13

节目方案(必备十三篇)

节目方案 08-13

大学四年自我评价14篇

大学四年自我评价 08-13

最新结婚致词

结婚致词 08-13

2023物流心得(精选四篇)

物流心得 08-13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