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经济分析报告

告知结构合理,经常带有目录和详实的标题和副标题,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报告。那么,一个出色的报告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趣祝福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篇标题为“经济分析报告”的文章,并建议您将其收藏起来以备将来阅读!

经济分析报告 篇1

20-年上半年我院积极贯彻新医改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各项政策,通过有效降低医疗收入药占比、耗占比,积极提高医疗服务类收入、检查收入比例,依靠病人数量的增长实现了医疗收入的适度增长。在医疗收入增幅变窄、积极优化收支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以效益的有机统一。医院规模和服务能力实现了了平稳提升,医院工作效率、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医院运行成本有所下降,经费自给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人员经费和其他费用较快增长的拉动,医院运行成本仍未得到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仍居高不下。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年6月末我院在职职工人数1330人,同比增加115人,其中:在编职工642人,同比减少25人;合同制职工688人,同比增加140人,合同职工占全体职工人数51.73%,编制床位1079张,实际开放床位1067张。

医疗收入完成情况:20-上半年完成医疗收入29284.77万元,同比增收7751.09万元,增幅36%,其中:实现住院收入20339.22万元,占医疗收入69.45%,同比增加5988.21万元,增长41.73%,完成门诊收入8945.54万元,增收1762.88万元,同比增幅24.54%。上半年每职工人均创收22.14万元,同比增加4.46万元,增幅达到25.24%。

工作量完成情况:1-6月完成门诊诊疗332259人次,日均达到1846人次,同比增加63190人次,增幅23.48%;出院病人16022人次,日均出院89人次,同比增加2213人次,增长16.03%,日均在院病人874人次,同比增加152人次;床位使用率82.50%,同比提高2.79个百分点;住院病人人均住院日9.87天,同比延长0.41天;上半年床位周转15.13次,同比大体持平;完成手术例数6703人次,同比增加979人次,增长17.10%。

均次费用情况:上半年每门诊人次费用269.23元,同比增加2.29元,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97.70元,同比增加3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2694.56元,同比增加2302.05元,增长22.15%,每住院人次药品费用3582.63元,同比增加654.94元,耗材费用2572.47元,同比增加587.89元,增幅分别为22.37%、29.62%。

医疗收入结构情况:20-年1-6月完成医疗服务类收入7012.24万元,同比增加1824.46万元,增长35.17%,占医疗收入比例23.94%,同比降低0.15个百分点;完成检查收入8884.49万元,同比增幅37.27%,占医疗收入比例30.34%,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实现药品收入8986.13万元,同比增加2395.26万元,增长36.34%,上半年药占比30.69%,同比上浮0.08个百分点;实现材料收入4403.86万元,同比增加1121.32万元,增长34.16%,耗占比达到15.04%,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上半年医疗收入结构与去年同期相比起伏不大,基本持平。

医改重点监控指标完成情况:2019年上半年医疗收入总体增幅36%,虽高于医改10%的控制标准,但体现出了医院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医改监控药占比28.38%,完成医改要求医疗收入药占比30%左右的控制目标。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22.15%,门诊均次费用同比增长0.88%,未完成医改要求不增长的控制要求。上半年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卫生材料支出26.23元,虽然未完成医改20元的控制要求,但同比下降3.66元,降幅为12.26%。

二、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状况评价

(一)、收入费用表分析

20-年1-6月全院实现业务收入29425.85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9284.77万元,同比增收7751.09万元,其他收入141.08万元。完成财政基本补助收入973.54万元。发生医疗业务成本27962.47万元,同比增加7125.62万元,增幅34.20%,低于医疗收入增幅1.8个百分点;发生管理费用1816.99万元,同比增加34.86万元,发生其他支出94.27万元,实现本期盈余616.07万元。

医疗成本按性质分类情况:1-6月发生人员经费支出10313.93万元,同比增加2029.26万元,增幅24.49%,人员经费支出比率34.53%,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发生药品费用8974.58万元,同比增加2316.82万元,增长34.80%,药品费用支出率30.04%,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发生卫生材料支出5323.99万元,同比增加857.63万元,增长19.20%;固定资产折旧费同比增加50.28万元

成本控制情况:上半年百元医疗收入医疗成本101.69元,同比下降3.35元;百元业务收入药品消耗30.65元,同比降低0.27元,卫生材料消耗18.18元,同比降低2.56元,百元业务收入人员经费支出35.22元,同比减少3.25元。成本费用利润率1.76%。

以上数据显示:通过实施卫生材料、药品费用的各项管控措施,我院运行成本得以有效控制,但在人员经费、其他费用的快速增长拉动下,我院运行成本仍未得到有效降低。

获利能力分析:1-6月我院实现本期结余525.66万元,业务收支结余率(毛利率)1.73%,同比上升2.18个百分点,医院投入产出率为(经费自给率)98.50%,同比提高3.25个百分点。医院盈利能力、经费自给能力有所增强。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截止6月末我院总资产达到56813.22万元,与17年同期相比,绝对金额增加2636.53万元,增长4.87%,其中:流动资产18430.31万元,增加1832.46万元。6月底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7384.73万元,在建工程同比增加1316.46万元,主要为旧病房楼改造累计投入金额。6月末我院非流动资产同比增加804.07万元,增幅2.14%。负债合计39802.63万元,同比减少278.96万元。非流动负债3595.20万元,同比减少164.88万元,其中:长期借款减少1324万元,长期应付款减少324.80万元,为融资租赁购买CT欠款。6月末医院净资产17010.60万元,同比增加2915.49万元。

财务风险、偿债能力分析:6月末流动比率为0.51,同比上升0.03,流动性略有好转。资产负债率70.06%,同比降低3.92个百分点,虽有所下降,但资产负债率仍然处在70%红线以上,应注意医院短期财务风险仍然较高,偿债能力依旧低下。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1-6月我院总资产周转0.62次,同比加快0.22次,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同比缩短8.96天,存货周转13.01次,同比加快4.34次,以上数据表明我院资产运营能力同比有所增强,应积极关注存货类资产的合理库存。

发展能力分析:6月末医院总资产同比增长4.56%,绝对金额增加2636.5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率69.54%,同比下降4.71个百分点,净资产增长0.64%,医院总资产规模同比略有增长,医院发展能力保持稳定。

三、医疗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一)、工作量、人均医疗费用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分析

门诊收入增长因素分析:门诊医疗收入增加1764.82万元,增幅24.57%,由于门诊量增加63190人次,增收1686.83万元,对门诊医疗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为95.58%,由于每门诊人次医疗费用增加2.34元,增收77.99万元,对门诊医疗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为4.42%,表明门诊病人数量增加与人均门诊医疗费用增长共同驱动了门诊收入的增长,但门诊病人数量的增长是门诊收入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住院收入增长因素分析:住院医疗收入同比增加5988.21万元,由于住院人数增加2213人次,增收5988.21万元,由于每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增加2302.05元,增收3688.35万元,表明住院病人数量增加与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增长共同驱动了门诊收入的增长。

(二)、医疗收入结构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分析

1-6月全院医疗服务类收入同比增加1824.46万元,增幅35.17%,检查收入同比增收2411.99万元,增幅高达37.27%,检查收入增长绝对金额、增长幅度以及对医疗收入增长贡献度均居各类别收入之首;药品收入同比增加2395.26万元,卫生材料收入同比增加1121.32万元,医疗收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加强门诊医生力量,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医生看门诊的积极性;

2、论证成立万象新天、恒大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巩固和争取周边优质病源。

3、提高医院全体职工成本意识,完善绩效考核成本管控,实行各科室可控成本收支定额管理,结余部分纳入奖金奖惩,建立起医院完整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绩效考核控制网络;

4、人员经费支出是长期且逐渐增长的成本支出。应充分合理利用医院现有人力资源,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新增职工数量,合理管控人员经费成本;

5、加快落实实行卫生材料二级库等降低药品成本、卫生材料成本管控的各项措施;

6、严格控制各类维修维护成本,切实加强各类零星工程的全过程监督审计,严格控制各类外包服务的种类与规模;

7、加强监督监察,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切实执行,起到梳理关键岗位职责,降低运营成本,预防经济犯罪的作用。

经济分析报告 篇2

一、今后5~,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将继续增长,并有望保持年均5~10%的增长速度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结果,1983~期间,中国经济总量(GDP)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综合弹性比为0.121。由于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照此推算,同时期中国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间接贡献(参见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6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27.8%。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如果在今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继续保持与过去相近的贡献率,则其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应当达到16%左右的水平。

自从1995年以来,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结束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些年度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仅达到1.6%的水平(参见表1)。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14.9%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十五”时期正增长趋势仍然有可能持续,达到年均5~10%的稳定增长水平。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未来时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出现局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国经济为首的西方经济尚未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严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二是许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加快,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而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形成多边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因而面向这一地区的投资和本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不仅发达国家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优势,加快吸收购并方式直接投资的速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开放换取外国的技术和资本。这将为中国吸收外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四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资的收益预期将明显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国经济总量和新增外商投资总量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相应的增长速度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之,吸收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尽管从存量的角度来看,由于“三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提高,“三资”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从新增流量的角度来看,“十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20年间的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十五”时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前20年相比将有所下降;二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来提高经济整体的产出效率,弥补总量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总量增长效应向注重结构升级效应转变。根据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外商投资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装备优势来实现,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各种产业部门在社会总需求增长中所受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主要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反映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系数值越高,说明该部门为了满足总需求增长而应该增加产出数量,并将这样的部门称之为后关联产业。促进后关联产业发展一般是供给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配套和基础条件。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商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种植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石油开采、棉纺织、造纸、塑料、汽车工业、电气、电子元件制造业、金融业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外商投资需求增长也将快于其他部门。感应强度比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加工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增长将快于工业部门?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

他行业。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布。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注:问卷问题:您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将会选择那些行业??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课题组《欧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01年9月。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邮电运输、金融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后关联性最强,也就是说,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增长受总需求增长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这些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会超过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通过吸收外资,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适应经济增长和和市场消费增长的要求、并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带动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应当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三、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快

根据行业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与劳动密集型程度、资产产出效率、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对行业投资的预期,以目前各制造业行业的全部企业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那么根据外商投资不同的利益目标,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注重利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外商,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非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较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以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投资指向的外商,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办公机械、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很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以回避税负为主要目标的外商,对税负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具有比较高的投资趋向,这些行业包括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对上述因素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表3中所列结果。?

注:分类是对资产产出效率、劳动密集型和平均税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中在计算3个因素平均评价指标时,按照各自与外资行业偏向指数的等级相关系数确定了不同权数。

第一,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

第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第三,今后外商投资相对较少的行业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电力供应、蒸汽与热水、煤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将长期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自然垄断行业;二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业等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产出效率不够明显或者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含量有所提高。这对于中国吸收外资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四、发达国家制造业今后产业转移的可能趋势――来自日本大型企业的调查结果

日本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对面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对792家在国外设有法人公司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来源:日本国际合作银行“2001年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71.6%的企业提出今后3年将继续加强和扩大海外业务(海外业务除了包括在当地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活动之外,还包括委托生产、收购等),而提出“维持现”或者“缩小、撤退”的企业仅分别占28.0%和0.4%。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比重比调查结果提高了17.1个百分点之多,可见日本企业的对外产业转移今后将以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扩大。其中82%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最有前途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可重复选择),比20调查结果提高1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4年居各国(地区)之首,此外,今后3年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中76.3的企业回答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比20调查结果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参见表4)。因此,今后中国将成为日本包括直接投资在内的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从不同产业的投资趋向来看,在日本的主要行业中,汽车工业生产企业计划3年内扩大和加强海外业

务的比重最高,达到90%,其次是一般机械(74.5%)、电气机械、电子设备(72.3%)、化学工业(70%)等。与年调查结果相比,这些产业计划扩大投资的企业比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汽车工业提高了23.8个百分点,除此之外,一般机械(29.8)纤(28.0)、食品(30.4)的百分点上升幅度也比较大,表明这些行业的投资有可能出现新的增长势头。

资料来源:日本国际合作银行《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

从以上结果来看,日本对华产业转移(包括直接投资、当地投资企业增资或扩大销售以及产品研究开发、向中国国内企业委托生产、收购中国国内企业产品等)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其中运输设备、机械、电气电子机械、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的投资有可能超过其他产业。应当说今后发达国家的对华投资也具有相近的特点。

经济分析报告 篇3

第一部分内容:全面完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一、公司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二、公司重点工作

3、 经营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汇总

第二部分:本年度公司经营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公司资产状况分析

三、现金流量分析

四、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重大事项说明

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部分: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第六部分:经营**分析

第一部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完成情况

1、 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单位:元

调整金额必须逐项进行说明:

1、2、

2、 公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资产管理责任书所列内容:进度和完成情况)

1、2、3、 经营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汇总

1根据年初各单位签订的业务责任管理目标,逐一进行比较,说明完成情况,分析原因。

2本文在全面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就和原因。

第二部分:公司经营情况。(可以列表说明)

公司经营价值树:

单位:万元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收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截止**年末,主营业务收入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比上年同期增长%;实现净利润1万元,占全年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长%。

(1) 公司主要产品收入实现情况如下表所示:

预算完成分析说明:

(2) 主营业务收入及上年同期分析:

与上年同期分析说明:

⑶、销售增长分析:公司收入构成分析(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主营业务构成分析(地路内路外):影响收入的**因素与销售量因素分析:

⑷、详细分析经营情况:

2、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截止**年底,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万元,占年度预算的%。其中,销售毛利10000元,期间费用万元。

(1) 销售**变动对销售毛利的影响为人民币10000元。详见下表:

(2) 主营业务成本对销售毛利的影响为10000元,具体如下表所示:

预算完成情况分析说明:

主营业务成本与上年同期比较分析如下表:

与上年同期分析说明:

(主营业务成本降低额=本年实际成本-按本年实际销售量计算的上年实际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降低率=主营业务成本降低额÷按本年实际销售量计算的上年实际成本)

(3) 主要可比产品单位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表:

上表中,单位成本与预算差距较大的产品主要是由于以下分析:

产品1产品2

主要可比产品单位成本与上年同期比较表:

上表中,单位成本与上年同期差异较大的产品主要原因如下:

产品1产品2

⑷、制造费用及期间费用分析。通过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分析,找出了增加和节约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物耗、修理费、科研经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是否突破预算,与去年同期比较,如何控制,抓住重点和异常问题,重点分析。

(可列表说明)

二、公司资产状况分析

截止**月末,资产总额****万元,负债总额****万元,所有者权益****万元,资产负债率****%,期末存货****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万元,主要指标列示如下表:

1、企业财务状况全面分析。分析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情况,并说明原因。

2、资产分析。资产结构及变动分析(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实物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例及其变动情况;资产结构优化分析;

3、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资产增减变动分析;流动资产结构及变动分析。

应收账款分析。本文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变动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坏帐准备分析。

存货分析。存货规模与变动情况分析;存货结构和变动情况分析;存货计价和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的影响。

4、投资分析。长期投资分析;短期投资分析。

5、负债分析。负债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分析;流动负债结构及变动分析;长期负债结构及变动趋势分析。

6、税金分析。已交税金;应交税金。

7、股东权益分析。所有者权益结构及变动分析;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分析。

3、 现金流量分析(关键分析,可列出)

1、现金流量总体分析。预算完成情况;与上年相比,分析原因;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与预算和上年相比,分析原因;结构及变动分析;当前销售退货和应收账款清算分析;分产品和路内外回款分析;原材料采购付款率分析。

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投资收益、投资前景分析。

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和融资成本是否合理,融资能力分析。

5、采用指标:

⑴、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是用于确定企业从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能否充分用于支付其各项资本支出、存货净投资及发放现金股利的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之和/(资本支出+存货增加额+现金股利)

四、综合分析(重点分析)

见附件:杜邦分析表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项综合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根据杜邦分析系统,决定净资产比率水平的因素有三个: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

杜邦分析方法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各项主要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动原因和揭示各项财务比率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利用杜邦分析方法分析下列指标:

1、盈利能力

⑴、主营业务利润率

(2)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100%

⑶、净利润现金含量,净利润现金含量在所有评价盈利质量的指标中最为综合,它对识别人为操纵利润、防范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有重要作用。指标偏低,说明净收入质量不高;该指标较高,表明收入、费用确认与现金收支的差距较小,净收益有足够的现金保证,净收益质量较高。

计算公式:净利润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相关指标:销售现金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注:净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以经营活动净利润代替净利润;

(4) 总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与总资产的比率

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经营性现金占其业总资产的比例,反映了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收益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与总资产之比=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

注:现金流量与总资产之比反映了总资产的经营效率。指数越高,资产运营效率越高。

该指标应该与总资产报酬率指标相结合运用,对于总资产报酬率较高的企业,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的现金流量的成分较低,企业的收益质量就会下降。

综合分析、评价,结合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具体分析。

2、偿债能力分析

(1)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3) 现金流负债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三。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关键分析)

(1) 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

注:1)首先要明确其局限性:企业季节性经营;大量分期收款,大量现金结算;计算应收账款大变动等情况的结果是没有用的。

2) 销售收入应增税;3) 平均应收账款按期末和期初计算。4)把应收款中实际不能收回部分剔除。

⑵、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库存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第三部分:重大事项说明

1、公司资本性支出情况;

2、公司专项经营性支出情况

三。重要资产的转让及其**情况;

4、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5公司合并、收购、资产重组;

6国家和行业政策的变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

7或有事项、承诺、重大合同(担保、抵押等);

8、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分析(重点分析)

在综合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抓住关键问题,分清原因。

第五部分:措施建议(重点)

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设性建议。

第六部分:经营**分析 (**下一季度和全年状况)

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趋势,阐述了公司拟采取的经营战略和计划,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对企业未来发展及价值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经济分析报告 篇4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2

B、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特殊财务比率:

a、每股收益=净利润÷年度末普通股份总数

Ⅰ、合并报表问题:编合并报表时,应以合并报表数据计算。

Ⅱ、优先股问题:如果公司发行了不可转换优先股,则应扣除。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末普通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Ⅲ、年度中普通股增减问题:在普通股发生增减变化时该公式的分母应使用按月计算

的“加权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月份数÷12)

Ⅳ、复杂股权结构问题: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股票(如优先股等)的公司,应按国际惯例计算该指标,并说明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

b、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注:该指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比较;

市盈率高低受市价影响,市价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投机、炒作,长期趋势很重要。

c、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注:股利总额是指用于分配普通股现金股利的总额

d、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e、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f、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股数

注:年度末股东权益是指扣除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

每股净资产,在理论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价值。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净资产的成本,成本又接近变现价值,说明公司已无存在价值,清算是股东最好的选择。

g、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C、确定增发股票的数量:

收购兼并活动要以不降低企业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为原则。

D、估计收购方和被收购方企业的价值,确定收购方式和换股比例:

甲公司1股换乙公司股票的比例=(甲公司股票价格×乙公司市盈率)÷

(乙公司股票价格×甲公司市盈率)

注:当收购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或者以股票价格计算的企业价值低于用现金流量计算的企业价值时,收购企业倾向于用现金收购的方式而不是用股票收购;相反,收购方倾向用股票收购更合算。

E、评价收购对企业每股收益和资金结构的影响:

a、如果收购方支付给被收购方的股票市盈率大于其自身原来的市盈率,则会使收购方的每股收益减少;反之,则增加;如果两者相等,则每股收益不变。

b、从资金结构的角度讲,股票收购不会引起新的债务,从而会使企业的自有资金负债率降低,但这种降低是否值得,关键在于收购兼并行为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如果兼并后被收购企业的未来收益增长高于收购企业,则兼并活动能在较短时期内提高整个企业的每股收益,并为收购方创造良好的效益。

(3)杠杆收购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A、定义:一个企业通过借款收购另一个企业产权,后又依靠被收购企业创造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债务的收购方式为杠杆收购。

B、意义:

a、目前,杠杆收购已变成了一种融资、避税、促使企业效率提高和确认企业价值的工具。

b、杠杆收购可使收购方用较小的资本获得另一企业全部或部分产权,实现其融资的目的。

c、杠杆收购会引起对被收购企业的资产重新评估、可以提高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提高折旧基数,增加折旧提取数,实现合理避税。

d、杠杆收购可带来所有权结构和经营班子的调整,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效率提高。

e、成功的杠杆收购活动对收购方、被收购方和贷款机构都会带来利益。

f、杠杆收购已经变成企业谋求发展和增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C、杠杆收购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

a、收购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b、周全、完善的收购兼并计划;

c、企业的负债减少,现金流量比较稳定、有保障,即收购企业要有负债经营的能力;

d、被收购企业要拥有一部分能够变现的资产或者一定数量的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资产,并且资产的账面价值可以通过评估而提高;

e、企业要有一段时期的平稳生产经营,在此期间可以不进行更新改造投资,生产经营的净现金流量可以用来偿还负债。

D、当然,进行收购兼并活动不能只从经济上看是否可行,还要从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管理经验等多方面去考虑,要充分发挥收购方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这就要求进行收购兼并活动时还要注意:

a、尽可能收购兼并相同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发挥生产、技术和管理优势;

b、尽可能收购兼并产业属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产业,因为不成功的收购兼并大多数集中在缺少发展前景的产业领域;

c、尽可能收购兼并拥有自己销售渠道和客户的企业,因为企业能否取得现金流入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市场。

经济分析报告 篇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向前迈进,信息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信息产业增加值和最终产品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日益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是,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说明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信息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低下不仅直接影响着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将大大削弱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

本文利用湖南省40X40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信息产业直接效益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两个方面。

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纵向指标,把净产出、利税等产出指标与其相对应的物质消耗、成本、人工投入等进行对比,以揭示产业的经济效益。这些指标包括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主要选用如下评价指标[2]:总投入利税率(M/X);中间投入利税率(M/C)净产值率(X)物耗产值率([X/(C+D)])物耗净产值率([N/iC+D))物耗利税率([M/(C+D));成本产值率([X/(C+D+V)]);成本净产值率([N/(C+D+V));成本利税率([M/(C+D+V)]);报酬产值率(X/V)-,报酬净产值率([(V+M)/V])报酬利税率(MV)。其中::为物质消耗合计;D为折旧;V为劳动者报酬;X为总产出;M为社会纯收入;N为社会净产出,它是劳动者报酬与社会纯收入之和,即N=V+M。

湖南省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相比,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结果如表1、表2所示。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比较,湖南省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非信息产业。表1中,总投入利税率、中间投入利税率、净产值率3个指标,信息产业都低于非信息产业。这说明信息产业投入虽大,但获得的利税回报较少,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产业中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当年全面出现亏损而造成的。信息产业的净产值率也明显低于非信息产业,说明湖南省信息产品生产中消耗偏高,产出低。从表2的9个指标来看。信息产业只有报酬产值率明显高于非信息产业,报酬净产值率与报酬利税率略高于非信息产业,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活劳动投入相对较少。信息产业的其它指标均低于非信息产业,这说明传统的农业、工业和非信息服务业仍然是湖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湖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而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以提高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从信息产业内部来看,经济效益又各不相同。从表3可以看出,相对而言,第二信息产业的物耗产值率、物耗净产值率较高。信息工业部门的成本产值率、成本利税率相对较高,而信息服务业的报酬产值率指标均高于信息工业和邮电业。表明邮政、电信业的物质消耗相对较少,单位投入的产出比其它行业的产出要高,但其利税率指标均为负值,这主要是由于该期间邮电部门收益状况差,而固定资产折旧又很大,这也说明邮政、电信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没有发挥正常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邮电业传统的管理体制僵化,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调整经营模式,没有主动走入市场并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这必然使过大的投入与较小的市场业务产生矛盾导致成本过高而产生亏损。

信息工业部门的成本效益指标比其它信息部门要高,主要是因为信息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较小。据调查分析,我省信息工业部门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近一些年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很小,尽管其目前成本较低,企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对湖南省信息工业的未来发展应该是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增加投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并尽力创建几个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品牌。

其它信息服务业的报酬产值率明显较高,说明信息服务业单位活劳动创造的效益比其它信息产业都要大。湖南省在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后应当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在知识经济环境中,充分发挥知识与人才创造价值的潜力。

表4中把信息产业细分到各具体部门,邮政、电信业和金融保险业都是整个行业发生亏损,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固定资产折旧很大导致成本过高。电子工业虽无亏损但经济效益不高,今后主要靠增强其信息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行政机关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大体相当,这些部门带有较强的非经济性质,客观上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植才能得到发展。

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即间接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方面。影响力系数也称带动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当F1时表明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E?1时,表明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根据湖南省投入产出分析40X40部门列昂惕夫逆系数矩阵,计算各部门和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如表5、表6所示。

从总体上来看,对湖南省经济影响较大的部门是第一信息部门即电子工业和第二产业,其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240269和1.079662。因此,应当加快这些部门的发展,以发挥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反映出我省经济的特点,传统农业和工业仍然在湖南省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部门影响力系数与非信息部门相差不大,有些信息部门感应度系数还低于非信息产业。因此,非信息产业在湖南国民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从表6看,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又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各部门中感应度系数较大的分别是:煤炭采选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商业等行业。它们的感应度系数均在2以上,这些部门在湖南省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信息产业各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均较小,其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这表明它们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信息产业的依赖程度较小,同时也说明湖南省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信息产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影响力系数较大,分别为1.240269和1.0424。其它产业中煤气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也较大,这说明这些部门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湖南国民经济的较大增长。

(一)加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实现信息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双赢发展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在非信息部门中的应用不够。这样不仅信息产业技术和市场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相互分离,造成了二者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能使工业和其它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能为信息产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撑,扩大工业和其它经济领域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因此,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是提高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二)加大对信息工业的投入与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信息工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对信息工业的投入,特别是R&D投入,建立有利于培养企业发展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信息工业的发展后劲;必须加大对信息工业中具有较强牵动力的整体产品,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的开发力度。信息工业发展重点,要依据市场需求,立足现有基础,突出抓好一些大型信息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以带动整个信息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开发新型服务产品,提高信息服务效率信息服务业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积极面对市场,开发社会急需的各种服务产品。一方面,政府应减少对信息服务业的行政干预,适当放宽对价格、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限制,在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信息行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4]。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企业必须改变观念,主动走入市场,为社会提供政策、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努力开发新型服务品种,挖掘市场潜力,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

(四)建立和完善信息人才吸引与激励机制推动信息化,提高经济效益,人才是关键。要有的放矢培养各类信息技术人才,千方百计留住本省高校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吸引留学国外和全国各地的杰出人才到湖南工作。要大力借鉴发达国家和其它地区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的制度环境[5。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湖南省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的状况有个清晰的认识:首先,从全省各行业来看,湖南省信息产业在投入利税率、净产值率等经济效益指标上要低于非信息产业;感应度系数指标上,信息产业也明显低于非信息产业。其次,从信息产业内部情况看,邮政电信业经济效益差。目前一是要提高邮政电信行业等服务行业的设备利用率,开发新型服务品种,通过扩大市场业务来提高部门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大对信息工业的投入,提高部门的技术水平,并且加快信息产业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与应用;三是要加强对信息人才的吸引和激励。

经济分析报告 篇6

一、单位情况简介

我院是全民所有制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创建于1958年6月,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机构。我院占地面积8079.44多平方米,现有卫生技术人员76人(其中,主治医师6人,主管护师2人,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1人)。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等12个科室,开放病床51张。配备有DR机,彩色B超机、数字式心电图、全自动洗胃机、呼吸机、新生儿辐射抢救台、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全自动煎药包装一体机、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微量元素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尿液尿有形成分分析系统等现代化辅助检测设备。

(一)、收入支出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2018年1-5月总收入823.4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421.51万元,财政拨款398.56万元,其他收入3.38万元;2018年1-5月全年支出674.07万元,其中上年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结余0万元、医疗支出522.74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日常公用费支出等;财政拨款支出151.33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基本药物药品支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医疗收入421.51万元,占总收入的51%;财政拨款收入398.56万元,占总收入的49%。医疗支出522.74万元,占总支出的77%,财政拨款支出151.33万元,占总支出的23%。

    3、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8年1-5月差旅费支出0.85万元,2017年1-5月差旅费支出1.16万元,同比增加了减少36%;2018年1-5月公务招待费0万元,2017年1-5月业务招待费0万元,与去年相同;2018年1-5月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46万元,2017年1-5月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8万元,同比增加了45%,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增加原因主要是2018年上级配送了一辆新的救护车,且排量较大,比较耗油;无因公出国(境)费用。

    (2)、无会议费支出

二、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1、2018年1-5月总资产1243.19万元,比2017年总资产1366.21万元减少了9%。

2、2018年1-5月负债277.49万元,比2017年负债308.23万元减少了11%。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1、2018年1-5月负债率为22.32%,2017年1-5月负债率为22.56%,2018年1-5月同比减少了0.24%。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本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做好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控制预算定额;负责各项会计事务处理,做到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做到帐表对口,并认真分析说明,经院长核准按时上报。经常检查收支情况,分析费用增减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及时清理债权债务。收集整理,装订会计档案,归档备查。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严格财经纪律。

经济分析报告 篇7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为群众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为宗旨,严格落实市卫生局“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要求,逐步推行成本核算,医院的整体收入增幅虽然比2004年增幅有所下降,但内涵增高,收入结构合理,为新医院的良性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一、收入分析

1、本年度总收入2555.24万元(其中业务收入2479.74万元,补助收入75.5万元),与去年同期2328.2万元相比增长9.75%,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考虑到本年度增加了敬老院部分收入47.5万元,补助收入增多了60万元,实际业务收入只有2432.24万元,由于去年多算了6天,所以04、05年真正业务收入基本持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有:门诊人次下降,住院人次增长缓慢(其中人均费用高的外科下降),收费价格下调,个别收费项目取消,服务项目没有增多等等。

图表1同期收入对比表(不含拨款)(单位:万元)

从图表1可以看出:①04、05年我院业务收入基本在200万元/月上下浮动,04年浮动幅度较少,而且总体呈上升趋势,05年上半年浮动较大,最低的2月份只有136.81万元,为2年来最低,最高4月份为242.65万元,也是2年来最高,下半年则基本没有变化。②3月份开始,产值明显增多,建议新医院尽可能在2月份搬迁,以免对产值造成进一步影响。③建议6月份开始,适当增长宣传,确保产值不下降。

图表2收入组成图

从图表2可以看出:①住院收入变化不大。②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达54.32%,是全院收入主要组成部分,变化较大,而全院收入也基本随着门诊收入的变化而变化。③其它收入我院就像是国家经济中中民营经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议06年以其它收入为突破口,拉动全院的业务增长。

2、收入内涵下降,主要表现在药品收入增幅高于医疗收入增幅,其它收入增长缓慢。

具体科室:

1.门急诊:业务收入822.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1.19%,增长幅度低,指标任务未能完成。特点:一是实际人次减少,实际人次只有128388人次,与去年同期136507人次下降5.95%;二是人均费用明显增长,实际人均费用64.06元比同期59.74元增长了4.32元;三是药品收入基本持平,增幅全部来自医疗收入;四是外院检查增幅较高,尤其是CT检查大幅增长70.79%。建议:一是继续大力控制大处方,降低人均收费水平;二是合理用药方面取得初步成效,继续做好监控;三是生化、B超、放射等收费水平大幅度下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率,提高诊断准确率,各临床科室应合理掌握,辅助科室要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外院检查收费价格高,本院实际利润小,同时造成病人“港口医院收费高”的错觉,建议合理控制。

2.防保科:业务收入170.2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5万元,但未能完成172.17万元的指标任务。原因主要有:一是6月1日起取消儿童入保收费项目90元/人;二是健康体检收费标准下降,从每人90多元降到70多元;三是办证审查项目收费自4月份左右取消,每证80-100元。以上项目造成防保科收入减少近20万元。

3.二门诊:业务收入94.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6%,完成指标任务,原因主要是5、6、7月大幅度增长近50%。虽然二门诊完成指标任务,但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主要有:一是收入的内涵不高,药品比例高达71.32%,即使我院本季度派出了检验人员,仍无变化,建议要不适当添置检查治疗设备,要不撤回检验人员,防止资源浪费;二是8月份搬迁新址后,月产值回复到6-7万元水平,来年增幅前景暗淡。

4.住院内科:业务收入231.84万元,比去年同期230.23万元基本持平。说明:①出院1851人次,增长13.98%;②人均费用1246.04元下降11.22%。③占用床日8600日增长7.19%,但按天收费的项目,床位费、护理费却是不升反降,护理费更是下降了6.93%,是危重病人减少?住大房不住小房?还是其它原因,须进一步查明。

5.住院外科:业务收入369.28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①出院1024人次同比下降6.14%;②人均费用3592.05元增长7.5%;③实际占用床8020增长1.84%,配套按天收费的项目床位费、护理费均略有上升,没有出现内科的“异常”情况。

6.手术室:业务收入66.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9%,完成指标任务。说明:①下半年将部分材料项目划入手术室,估计约4万元;②其中手术费外科34.86万元,占56.74%;妇产科26.43万元,占43.02%。

7.妇产科门诊:业务收入256.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53%,完成指标任务。说明:①门诊人次38599人次增长10.6%;②人均费用63.17元增长8.67%;③检查是否合理,包括阴道镜收入下降28.81%,黑白B超收入占全院的65.61%,静态心电图收入占全院的45.67%,检验费收入占全院的35.49%。

8.妇产科住院:业务收入251.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未能完成指标任务。说明:①出院病人1299人次大幅增长30.95%;②由于主动下调,实行廉价病房等原因,人均费用1277.68元下降近20%。

9.检验科:业务收入245.24万元,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原因:①6月1日对收费价格作了调整,有关生化项目的价格下调在30%左右;②门诊部分略有下降,住院部分增幅不明显。

10.放射科:业务收入92.7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1%,接近完成指标任务。原因:①6月1日调整价格,但放射科随之改用感绿片作为应对,拍片价格不将反升;②下半年透视价格下降50%,对其收入造成较大影响;③机器老化,经常需要维修。

11.B超室:业务收入146.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8%,完成指标任务。说明:①虽然6月1日起黑白B超价格下调近10%,但由于检查人次的大幅度增长,仍能完成任务,难能可贵;②动态心电图门诊全年产值仅有3090元,因206元/例,也就是说全年只做了15例,与门诊人次完全不成比例。

12.口腔科:业务收入30.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32%,完成指标任务。原因主要是去年基数比较低,下达任务也不高,实际上本年度的产值也并不怎么高。

13.五官科:业务收入58.24万元,比去年同期67.69万元下降13.96%。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本年度严格要求了专科专治,五官科的跨科室诊治减少;二是业务未能拓展,实际上很多内容没有开展。

14.中医科:业务收入42.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25%,但指标任务未能完成,说明仍未达到医院预期的目标,但中医科是本年度同比增幅最高的科室。

15.体检小组:业务收入90.38万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0.89%,需要说明的是体检人次并没有明显下降,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费价格的调整,部分工厂从去年每人次50-60元下降到只有20-30元,降幅近50%,造成产值的大幅度下降。

二、支出方面:

本年度全院绝对可控支出约为204万元,同比增长约15%。年度指标任务只有防保科、妇产科住院部、B超室、检验科、口腔科、手术室、体检小组能完成,其余科室均超标。一方面是核算原因,去年部分数字是估算的,不能说绝对准确,但从不管是超标也好,完成也好,与指标的浮动幅度不是很多,所以说核算相对也是比较准确的;另一方面是科室成本控制做的不够好,例如内科产值基本不变,但支出增长了18.05%,因此要进一步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三、“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指标分析

1.业务收入增长指标(20%):本院业务收入增长9.75%,如减去敬老院部分和拨款部分,实际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远远低于预期目标。

2.门诊人均费用指标(50元/人):院本部人均费用达62.12元(含小部分冲账处方),大大超过市卫生局下达的指标,经过二门诊、老人院、体检人次等冲减调整后,上报数字为50.22元,符合指标。

3.出院病人人均费用(1815元/人):本季度实际完成数为2049.78元,超标12.94%,但由于药流、BB的冲账,实际上报数字为1802.3元,符合指标。

4.人均住院天数(5.5天):本季度上报数为5.51天,符合指标。

5.每床日费用(330元):本季度实际完成数为327.31元,符合指标。

6.药品收入比例(40%):本季度实际完成数约为36.69%,符合指标。

经管办

经济分析报告 篇8

【摘要】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就现阶段社会发展来讲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极大的机会以及全新的挑战。本文关键介绍了大数据阶段背景下可能会带来的宏观经济发展机会,并积极探索大数据可能会带来的宏观经济的挑战,并就此给予应对政策,以此积极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蓬勃发展。

就传统的宏观经济来讲,一般依据宏观经济指标来实施比对并就此来预估宏观经济下阶段的发展动向,而该指标包含金融、财政、消费、投资以及国民经济总体指标等诸如此类。传统经济指标而言并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的预测,这就让宏观经济下阶段的发展遭遇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机会。

1.数据的类型增多和渠道拓宽。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不断扩增的全球数据规模接踵而至,其类型扩展以及数量的增长都呈现出迅猛的态势,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部分数据库也在逐渐实现建立健全。就现阶段而言,大数据包含内容较多,例如诸多媒体的宣传以及报道信息、相关图片信息、邮件信息以及图像信息等等,以上形式存在的数据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根基。就相比于传统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学家就对上述数据解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数据的数量以及准确性,尽可能的让宏观经济数据的类型以及渠道实现有效的拓展。

2.提升了数据采集以及处理效率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促进诸多类型的移动通讯设施的进步,依靠这些移动设施来传送数据,能得到较高的传输的效率,例如:诸多企业运用微信及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企业相关资讯,比起传统的发布方式来说,这种办法的时效性优良,数据传播速度喜人。有效合理利用大数据有关软件来创建相对应的资讯处理平台,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归类,并且能够开展实时的跟踪调研以及数据的采集,运用大数据的办法有效收集一些实时改变的实情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数据的收集以及解决效率。

从某些方面来讲,大数据阶段给予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诸多机会,但实际上同一时间带来的也有很多需要去面对的挑战。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

1.信息选择困难程度较高。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宏观经济有关信息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宏观经济的筛选有效可靠数据也越来越难。从一方面来讲,大数据的源头十分庞杂,尤其是网络平台所包含的信息,并没有足够的价值,况且不能确定数据是否准确以及可靠,就此来说,准确筛选资讯数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另一方面来讲,排除宏观经济的结构化数据之后,剩余信息中还包含大量视频、图片等资讯信息,就存在的这类数据会极大的增加筛选难度。

2.数据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现当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个人数据不再安全,以至于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客观影响。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非法分子的存在,他们对个人数据,企业以及国家信息造成威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如果有价值的信息过于集中就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从而受到攻击导致数据泄露,对宏观经济的分析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不足,数据库是现在对数据进行储存的最基本形式,也正是依靠数据库宏观经济的分析才得以发展,但是在安全性上数据库的方式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漏洞,这就容易导致数据的泄露,所以这些缺陷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3.缺乏相关人才。

虽然大数据在近来几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这个概念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因为我国最近几年大数据的发展得到了大力的推崇发展,所以人才的匮乏就日益的体现了出来。缺少能掌握相关专业技术手段的精英人才,大部分从业的研究以及技术人员的素养较低,能力不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综合素质高的从业人员达到了稀缺地步。

4.宏观经济分析数据平台有待开发。

数据收集和处理在各个行业中都体现出不同,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开发出针对每个行业的数据交流平台,使其适应于各个行业的环境特点,适合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所使用。因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大数据系统不断地投入到了实践应用中去,比如最著名的Hadoop和Ma-pRe-duce系统已经实际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去,但是这两个大数据系统并不能适应所有的行业。由此看出各行各业对此类大数据平台仍然具有相当大的需求量,适应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平台的开发仍然是很有市场前景的.,加快此类平台的开发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1.完善大数据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

需要从多方面对大数据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首先,应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应该在大数据发明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这将从环境方面对大数据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并且应该拨款为其提供相应的研发与发展资金。资金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需求,大数据也不例外,它的研究与推行运作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因此国家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资金以保持大数据系统的基本运行。同时,大数据也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在安全性上给与一定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在法律方面给与一定的保护政策,以保障大数据的信息安全。其次,为了创造良好的大数据运行环境,我们需要政府以及企业和科研人才的协同作用,保护重要的专业信息,培养信息精确性的环境土壤,使其能够更加便捷的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在这些条件下,宏观经济的精确性将得到不少的加强。

2.针对数据安全的监管规定予以提高。

针对现在大数据发展的环境而言,对其数据安全的监管予以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中,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来提高数据安全的监管工作,首先,我们应该以分析和统筹作为宏观经济的基石,将重点放在实践中去,关键是将数据的搜集和来源方式进行不断地扩大,同时在数据的储存管理和保护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样就能最大化的使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其次,通过对制度的准确执行以及不断加强改造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有关单位务必出台缜密的大数据库管理规定,同时遵循规定的计划来提高数据库安全性,使宏观经济的分析得到保证。在这个流程下,应该遵循各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同时统一甚至加密管理关键的企业数据库,从而形成严密的管理规章制度,这将有利于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

3.加强精英能人的培养计划。

加强精英能人的培养计划是很有必要的,要想使宏观经济分析得到推动和加强,相关的精英能人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存在才能推进宏观经济的发展。通过实践中的考察发现,可以在多个方向加强精英的培养,首先,现在的人才需求中,对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需求较大,此类精英人才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而且还还应该能够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通过定期的培训,还要使精英人才搜集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其次,需要推行各大高校的精英能人培养计划,对计算机的基础技能培训以及指引教育应该是所有高校对宏观经济能人培训中的重点,这样能够使得宏观经济分析的精英团队不断地壮大。精英团队的成长壮大可以在大数据背景下体现出它的关键作用。

4.加强对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

针对现在大数据交流管理平台漏洞过多的现象,对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将变得非常有必要。在实践的活动中,工作的开展可以注重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实行相关鼓励制度来使得计算机算法技术人才同现在的经济分析精英取得联动,对经济分析的未来走向和现行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收集,审核以及解决。其次,提升技术的发展程度,大数据的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并非所有的技术都适合经济分析,所以,有关的科研部门应该参考国外的优秀思想,再同我国的现状结合后进行探讨,不断提高国内的科研程度。由此可见,大数据的背景下,等待着经济分析的将是机会和困难,所以,应该对此背景下的工作引起重视,为大数据的发展构建适合发展的环境,通过数据安全性和信息的搜集与管理工作的完善化使得宏观经济分析的工作效率和国内的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1]申红艳,吴晨生,扆铁梅等.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63)

[2]邸淑娜.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河北企业,(9)

[3]张晔海.关于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分析与挑战探讨[J].价值工程,2017(31)

经济分析报告 篇9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工作逐渐有了明确的规划方向。环境作为人们生存的基础条件与必备条件,一个优质的环境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来说,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使国家的整体经济及社会与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并在环境的支持下使经济及社会实现长远发展。为了使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得到有效实行,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展开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展望计划。

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式工作,该工作需要改变当下人们的活动环境,对生活环境作出合理规划,并科学安排各个空间的应用领域及范围,指导人们开展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改变错误的排污系统,根据目标及措施方案科学规划排污渠道,并约束当下人们错误的排污行为,通过与多个方面的协调来达成环境保护目的。当前,我国在环境保护规划上还面临重重阻碍,这些阻碍来自多个方面,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阻碍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顺利执行的首要任务。

经济分析报告 篇10

概述:虽然国民经济仍在继续的寻底当中,不过当前也出现了一些企稳反弹的迹象。而在外围市场宽松的背景下,央行对货币政策放松显得较为谨慎。目前,经济的反弹动力仍集中于投资领域,而面对未来巨额的投资项目,金融领域有所倾斜的可能性较大。海外来看,欧债危机仍将对我国贸易造成影响,而新鲜出炉的美联储QE3也将增大我国通胀反弹的压力。

随着三季度的收尾,国民经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多项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仍在回落当中。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17958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比1至7月回落0.2个百分点。

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659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月略微提高0.1个百分点。但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1%,累计增速较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不过在经济继续着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稳的苗头。从投资这个经济领头羊来看,虽然依然在低位徘徊,但细分行业已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1-8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5.6%,比上月回升了0.2个百分点,初步呈现出回稳的迹象,而项下电力水力投资增速、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增速也出现了环比回升。

另一方面,8月中央项目的投资增速从7月的-3%一举跃升至0.2%,新开工数增速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24.9。

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初以来,发改委公布的批复项目包括25个城轨规划、13个公路建设、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三季度以来,发改委公布的批复项目总投资额为5.02万亿元左右。进一步观察,9月公布项目的实际批复时间分布在4至8月。其中,4月批复项目3个,5月批复3个,6月批复17个,7月批复11个,8月批复22个,项目审批逐月加速的趋势明显。

值得欣喜的是,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为今年5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回落后的首次回升。

其中,PMI多数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等主要先行指数回升明显。

就10月来看,“十一”长假有望社会消费明显上升;而节后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陆续启动,也将支撑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9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中止了连续几个月下降的势头,大幅上涨2.2个百分点,预示着此前外需大幅下滑的低迷状态将扭转。

不过,当月PMI指数的意外回升,可能具有一定的节日效应,目前基础原材料行业仍在下行,设备制造业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回落势头,表明当前国内生产性、投资性需求还需进一步提升。

8月进口增速下降2.6%,创7个月新低,而且是今年1月份之后再次负增长。而出口增速由上个月的1%微幅回升至2.7%,进出口数据均不乐观,低于市场预期。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前8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下降1.9%。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下降1.4%。

不过与欧日市场相比,1-8月,中国与美国、东盟、俄罗斯及巴西等双边贸易则延续增势。其中,中美双边贸易总值增长9.6%。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增长7.7%。中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增长14.9%和6.3%。

值得一提的是,前8个月,中国中西部地区出口则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重庆出口增速为1.7倍,河南、四川和江西的出口增速分别为63.4%、47.8%和43.3%。

鉴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对欧洲市场出口下滑,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年初制定的全年外贸增长10%的目标难以实现。

为了帮助外贸脱困,国务院9月16日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意见的正式文件,确定了加快出口退税、扩大贸易融资规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等政策,以促进今年外贸稳定增长。

而在9月末,海关总署出台包括减少进出口环节收费、简化手续、优化服务等内容

在内的16项措施,为促进外贸打响了头炮。

另外从人民币汇率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持续在6.34附近的低位震荡,预计年内明显走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单单一个9月,世界主要经济体均推出了量化宽松的措施,一时间货币宽松大潮有再度席卷全球之势。

欧洲央行9月6日宣布,准备购买需央行协助抑制举债成本的欧元区国家3年以下短期主权债;美联储9月13日宣布,计划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房屋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直至经济情况好转;日本央行19日宣布,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从70万亿日元提高到80万亿日元,并将该计划期限延长六个月,至年底。许多投资者纷纷预期,英国央行将成为下一个宣布额外刺激措施的大行。

今年国内物价低点在得到确认后,市场担心物价触底后迅速蹿高的一幕将再现。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0%,涨幅重新回到“2时代”。

然而,国内外经济整体低迷不支持价格水平大涨,年内通胀可能逐步回升,但预计上行步伐温和可控。

食品价格来看,更多体现季节性因素影响。9月前两周,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8月末下跌0.5%,弱于过去两年9月同期季节性表现,这可能是对上个月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修正。8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高于过去十年当月食品价格1.3%的环比平均涨幅。从目前看,9月食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弱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

8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0.5%。作为CPI的上游,PPI已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

目前国内企业的库存仍处高位,在去库存尚未结束之前,PPI难以出现明显反弹。以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呈现趋势性下降为标志,本轮去库存已持续11个月,远比市场预期的长。

9月最后一周逆回购操作规模高达4700亿元,最终全周净投放3650亿元,成为公开市场历史上单周净投放规模最高的一周。同时,9月最后两周,央行与财政部还进行了两期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规模合计800亿元。

由于央行投放力度很大,接近一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资金面在节前出现明显松动,银行间资金价格再度回落至低位。不过从10月来看,将有相当规模的逆回购资金到期,加之新增准备金缴款等压力,节后流动性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9月最后一周进行的总量4700亿元的14天、28天逆回购操作,以及此前两周施展的1800亿元28天逆回购,都将在节后到期,这意味着10月份公开市场将面临6500亿元到期回笼;另一方面,由于季末揽储导致本月底银行存款基数大增,节后商业银行准备金缴款压力不小。

展望四季度,在央票及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大的背景下,加上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外汇占款将触底反弹,市场流动性面临的积极因素更多,由资金面所引发的冲击将逐渐淡化。后续资金面继续保持中性状况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在宽松财政政策下,资金利率大幅下降可能再一次催生新一轮的通胀;并且,中期而言,欧美量化宽松政策的货币投放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存在的。

同时在外汇占款增长不明朗的情况下,降准会非常谨慎,央行通过逆回购放量在释放暂时不会降准的信号。尽管不少机构预期年内降准是大概率事件,但面临着外围宽松、通胀反弹和房地产价格回升等压力,央行对降准显得非常谨慎。

8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24万亿元,分别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多1885亿元和1666亿元。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高达7039亿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6000亿-6500亿的水平;不过,新增对公贷款“短多长少”的格局并未实质性改善,也表明指望银行再来一轮信贷大跃进的想法不切实际。

8月份7039亿元新增贷款部分得益于住房成交量回升所带来的个人贷款的拉动,当月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增加1657亿元,较上月多增477亿元,是自204月以来的最高值。此外,8月份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1203亿元,较上月多增283亿元,这反映了在建项目和新项目的计划投资额持续增长对信贷的拉动作用,但与历史比较这一水平依然偏低。

9月14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将0-0.25%的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两轮量化宽松不同,美联储并未就此轮货币宽松的数量和时间做出明确规定,看起来比以往更有宽松度和调整性。

而在美联储再开宽松闸门的同时,美国经济呈现出进一步的复苏态势。9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较前月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7.8%,为201月以来的最低值。

同时,不仅是就业方面,目前美国房市复苏趋势也日渐明朗。8月美国新房销量环比小幅下降且低于市场预期,但新房销售中间价环比大涨11.2%,创下了有统计历史以来最高单月涨幅。

但是,从美联储方面来看,对美国经济的复苏仍持保留意见。美联储上月公布了对美国经济最新的预测数据,其中对失业率在年内维持在8%到8.2%的预估保持不变。同时联储降低了对GDP增幅的预测,把6月份2.4%的预测下调至1.7%至2%。

就QE3的影响来看,目前全球经济需求疲软,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大涨,输入型通胀压力难及年至年期间水平。同时,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相对谨慎,有助于抵御资本流入推动资产价格再泡沫化。

而此次QE3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预计也弱于前两轮。前两轮QE期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源于美元贬值与需求回暖共同驱动。鉴于QE3政策实施期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慢于前两轮,且美国经济增长相对稳健、欧洲债务问题继续反复,美元汇率再现深度贬值可能性较小。

经济分析报告 篇11

现代经济活动中,物流不仅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影响,而且物流环节也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实现内部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的重要利润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域间的货物的运输越来越频繁,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运输活动相对来讲时间长、距离远、能源和动力消耗多,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例高达50%,因而,运输费用的节约余地大,发掘的潜力也大,无论在物流领域还是国民经济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分析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铁路货物运输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一、铁路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

铁道部20xx年铁道统计公报显示,中国铁路运输实现新的发展,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46193万人,同比增长11.0%,运输发送量完成330354万吨,同比增长4.6%。由此可见,在众多的交通方式和运输形式当中,铁路运输占有者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看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4点明显优势。

1.铁路运输能源利用率高

国外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能耗方面,用于城市间旅客运输,平均1人公里铁路比公路节约60%~90%,而用于货物运输,平均1吨公里铁路比公路卡车运输节约50%~95%;在土地占用方面,1条复线铁路平均每小时可载运的旅客人数相当于16车道高速公路载客量,而前者占用土地面积相当于后者的15%~20%。土地资源的大量节约某种程度上更加凸显了铁路运输的节能优势。由此可见,铁路运输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量的运输成果,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操作中,相较于汽车公路运输等形式,铁路运输等量换算周转量占用资源最少,可以起到较好的能源利用的效果。

2.铁路运输经济辐射作用大

铁路作为历史悠久的交通形式之一,遍布于祖国各地,因此也就可以实现较为广泛的运输。铁路运输较之公路运输有更长距离的经济辐射性,因为汽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不能进行过长距离的运输,而铁路运输则可比较适合长距离的行驶;铁路运输较之航空运输有更大空间的经济辐射性,指的是在运输过程中,铁路运输可以完成多个运输任务,实现运输效果的最大化,而航空运输虽然具有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在货物的承载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铁路运输较之管道运输有更多样化的经济辐射性,因为管道运输的运输形式较为单一,而铁路运输则可以实现人、货等多种形式的同时运输,能够满足不同的运输需要;铁路运输较之水路运输有更密集化的经济辐射性,指的是铁路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途径的地区比较广泛,能够带动周围的经济,而水路运输则绕开了经济体,直达目的地。

3.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一是中长距离运输的不可替代性,指的是在中长途的运输过程中,相较于汽车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最安全和便捷的运输方式,这种特点对于货物运输的优势主要在于运输费用的节省,因为航空运输虽然也具有较长距离运输的特点,但是从成本上看,铁路运输的性价比要远远的高于航空运输;

二是大宗货物运输的不可替代性,指的是在运输货物量较大的货物的时候,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承重容量上的优势,可以同时运输较多的货物,这种特点对于货物运输来说主要存在于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空间性,也就是铁路运输可以比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可容性,具有更高的运输效率;

三是高速铁路运输的不可替代性,随着铁路的提速,铁路运输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因此,相较于水路和其他形式来说,铁路运输走的是专门的铁路运输线路,可以达到更加快速的运输的目的和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季节性和时效性的货物,快速的运输是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4.铁路运输安全概率高,运输能力大、速度快

首先,从安全概率上看,据有关数据统计,普通铁路每运行1亿人公里的死亡人数,仅为航空的18%,公路的13%。特别是高速铁路,自开通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人身伤亡或其他重大事故,是任何一种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因素的考虑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铁路运输的优势,尤其是人们在选择交通工具时,会将安全放在首位,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就占有了非常大的优势。

其次,从运输能力上看,铁路的车体具有汽车和航空运输无法比拟的大容量的特点,另外从运输每一吨货物所消耗的资源上看,铁路运输是性价比最高的运输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运输能力较高。

再次,从运输速度上看,高铁以及动车的通车,都实现了铁路运行速度的飞跃,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铁路货物运输的速度,实现了铁路运输的优势的增强。因为在以往,人们要想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航空运输,而铁路运输在提速后,可以有效的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实现了性价比和速度的双重优势,能够有效的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铁路运输成本构成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铁路运输成本构成特点

铁路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运输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由于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和组织管理上与工业企业不同,反映在运输成本上也有别于一般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铁路运输中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复杂,因此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也就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来说,铁路运输的成本可以总结有以下特点:

(1)铁路运输成本计算的对象和单位与工业成本不同。铁路运输成本的计算对象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两大类产品,或把客货运输综合在一起的换算成本。铁路运输成本的计算单位不能只按运送的旅客人数和吨公里计算,而是采用运输数量与始发到达作业量、中转作业量和运行作业量相结合的复合计量单位。而在工业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只是将原材料和人力消耗成本综合统计起来进行计算,这种方式对于铁路成本计算来说有着片面性,不能够完全的反映铁路运输的情况。

(2)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内容与工业成本不同。铁路运输的成本所发生的材料费用主要用于运输设备的运用、保养和修理方面,相对来说所占比重不大,而占比重最大的是固定资产折旧费,约占一半。其次是动力费用和工资,约占1/3。而在工业成本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成本来源是材料费和人力费用,而设备的维护和其他管理费用对于生产来说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3)铁路运输成本和产品数量的关系与工业不同。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支出与运量有直接的联系,但不像工业生产那样紧密。例如一列客车的开出,无论是缺员、满员或超员,都是同样的作业内容和生产耗费。而工业生产则不同,由于订单量的大小和产品的数量的不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成本。

2.铁路运输成本影响因素

要做好铁路运输的经济性分析,就必须要将各类影响铁路运输的因素都概括起来,以便更好地进行不利因素的干扰和排除。目前来看,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影响铁路运输的成本的最直接的因素,铁路运输成本基本与运输距离成正相关的关系。按照支出与运输距离的关系,铁路运输支出可分为始发到达作业费、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三部分。而其他运输形式在这方面所造成的成本损耗是比较小的,因为铁路运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有固定的停车运行费用,由此来看,越长距离的铁路运输将会需要越大的经济投入,如果能够尽量的减少运输的距离,那么则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计划好运输路线,尽量选择总长较短的运输线路,这样可以实现更高的性价比。

(2)设备运用效率。所谓设备的运用效率就是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每个设备能够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如果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运输设备的潜能,将会最大化运输荷载。在铁路确定的运输设备条件下,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工作和采用先进工作方法改进运输工具运用,或对运输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都可以使运载设备运用效率提高。

(3)劳动生产率和材料、燃料消耗。所谓生产率和材料、燃能消耗,就是指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以及能源的使用效率对于铁路运输的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工资支出在运输成本中占相当比重,而工资支出的多少取决于职工人数和平均工资。

三、强化铁路运输经济性的办法

由于铁路运输具有广泛性,所以如果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减少铁路运输的运营费用,那么将会节约大量资金,实现铁路运输的经济化运营。所有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因素,都应当成为提高运输经济效益予以关注并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和强。在铁路运输组织管理过程中,要降低运输成本、强化运输经济性,就要根据铁路运输成本构成和成本支出的特殊性,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努力实现均衡运输

铁路运输由于具有空间性较强和距离较长的特点,使得其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地区的不同货物的运输,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更好的运输效率,就必须要对不同的运输货物和路线进行调整和规划,也就是实现铁路运输的均衡化。在安排运输中,要使货物运输的数量和时间尽可能地均衡,货物的流量和流向尽可能稳定,以保证良好的铁路运输工作秩序,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从全路而言,均衡运输的本质含义应该是以能力富余地区的不平衡运输保证能力困难地区的均衡运输。

2.不断优化合理运输

运输合理化是社会物流合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合理化的运输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的有效调度,也就是要对每一程的运输过程进行合理组织,避免运输资源的浪费。物资的生产和流通,都离不开运输。运输合理化,就是在实现社会产品生产、流通、供应和销售的运输过程中,以社会劳动耗费和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为依据,力求使货物的运量、运程、流向和中转环节合理,保证充分有效地和节约地使用运输能力,以最少的运输资源耗费,及时、准确、迅速、均衡、质量良好地满足运输需求。

3.多组织直达运输

所谓直达运输,就是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输出地和目的地之间没有多余的运输中转站,这种运输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运输效率,实现高速运输。虽然铁路运输具有地域上的广泛性,但是从整体上看,铁路运输的直达可以实现更加直接的经济效益。铁路直达运输,严格地说是指货物在发站装车后编成列车直接运输到站,在运输途中既没有货物的中转作业,也没有车辆的改编作业。根据现行的铁路车流组织办法,车辆在运输途中延误时间最长、作业费用最多的是在技术站的改编作业。一般将组织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货物列车统称为货物直达运输组织,简称直达运输。

4.适当地推行集中化运输

所谓集中化运输,就是指要适当的整合运输资源。一般来说,在集中化运输的过程中,要关闭某些货运量很小的车站,把货运作业集中到少量技术装备先进、货物装卸和运输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的货运中心站上进行,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运输方式。集中化运输作为一种补充性的运输方式,越来越多的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使用,就目前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未来的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的运输组织形式进行综合利用。

5.加快发展重载和高速运输

重载和高速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实现以较少的投入增加极大的运输产出。某市铁路局这几年连续以年1000万吨幅度增加运量,运输收入每年增加10亿元,而运营里程和装车站几乎没有改变,人员在逐年减少,主要是靠增加5000吨重载货物直达列车,靠的是提高运行速度,加快货车周转。这种重载是铁路运输的主要优势,也是重载运输的基本运输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适当的提高重载运输可以凸显铁路运输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内陆省份来说,在汽车和航空都无法满足重载运输的情况下,铁路运输是最好的选择。

由此可见,要想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性,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是运输形式的组织,还包括自身设备的更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率,实现更加经济的铁路运输。

四、总结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作为物流中的一种重要运输方式,所具有的经济优越性决定了其必然得到长足的发展。认真分析和把握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各种因素,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和优化运输组织,努力提高运输效率,对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铁路运输的干扰因素和成本计算方式等当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铁路运输的经济化运行的有效方案,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经济分析报告 篇12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1

1、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步骤和内容:

(1)弄清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包括需求量、需求品种等的预测。

(2)弄清项目建设条件。包括资金、原料、场地等条件。

(3)弄清技术工艺要求。包括设备供应、生产组织、环境等情况。

(4)投资数额估算。包括设备、厂房、运营资金、需求量等投资数额

注:在计算运营资金需求量时,应先计算出生产成本,然后按照资金周转所需时间来计算。

(5)资金来源渠道和筹借资金成本的比较分析。

(6)生产成本的计算。包括原材料、工资、动力燃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各项租金等。

(7)销售收入的预测。包括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

(8)实现利税总额的计算。

(9)投资回收期的估算和项目生命周期的确定。

(10)折旧及上缴税金的估算。

注:通过项目在生命期内提取折旧,计入成本,来测算项目实现利润和上缴的税金。

(11)项目经济效益的总评价。

2、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的一般方法:

判断:预期未来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当前投资支出,项目实施后是否能够在短期内收回全部投资。

(1)投资回收期:

也称投资收回期,以年或月计,是指一个项目投资通过项目盈利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2)投资项目盈利率:

投资项目盈利率=年平均新增利润/投资总额×100%

(3)贴现法:将投资项目未来逐年收益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和现在的投资支出相比较的方法。

V0=Pn×(1+i)--n

注:V0:收益现值 Pn:未来某一年的收益 i:换算比率,即贴现率

3、 在考虑时间因素情况下的评价指标:

(1)净现值:指投资项目在生命周期内变成现值后逐年的收益累计与总投资额之差。

注:一般要求的贴现率,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都可接受,净现值越高的项目盈利能力越强。

(2)项目盈利系数:指项目盈利现值累计数与总投资额之比。

(3)内部收益率:指在投资项目净现值为0时的贴现率。

注:内部收益率大于企业要求的贴现率或利润率的所有投资项目,企业原则上都可以接受,此时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正;从筹资角度讲,如果已知某一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那么所有筹资成本低于内部收益率的筹资方案都是可行的方案。

4、 与分析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有关的其他经济分析:

(1)最优生产规模的确定:利润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和盈亏平衡点法。

(2)销售收入的确定。

(3)生产成本的测算:

原材料费=原材料耗用量×单位价格

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耗用量×单位价格

工资及工资附加费=生产定员人数×平均工资及附加费水平

车间经费=车间管理费+折旧费+修理费

管理费用=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劳动保险费+土地使用费+董事会经费+咨询费

+税金+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其他管理费

营业费用=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销售人员工资及其他费

产品制造成本=原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工资及附加+车间经费+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5、 收购兼并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1)现金收购兼并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A、一般步骤:

a、预测被收购兼并企业以后各年的可能收益,确定收购兼并后的现金流量;

b、确定收购兼并对象应该实现的最低可接受报酬率;

c、确定收购兼并最高的可接受现金价格;

d、计算收购兼并并投资所能获得的报酬率;

e、根据企业的资金结构,分析现金收购的可能性;

f、分析收购兼并产生的影响。

B、避税效应:

当某一盈利企业兼并一亏损企业时,兼并后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将冲抵盈利企业的盈利,使盈利企业应税利润减少,从而实现避税效应。

C、现金流量预测:

a、现金流量=经营利润-所得税+折旧及非支出现金的费用-流动资金增加数

-固定资产新增数

b、第N年的现金流量=第N-1年的销售收入×(1+销售收入增长率)×第N年的销售的

销售利润率×(1-所得税率)-(第N年的销售收入-第N-1年的销售收入)

×(每1元销售收入所需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D、估计可接受的最低报酬率:

借入资金成本=借入资金利率×(1-所得税率)

自有资金成本=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系数×市场风险补偿率

最低报酬率=长期负债÷结构性负债×长期负债利率+所有者权益÷结构性负债×自有资金成本

注:无风险报酬率通常取国债券的收益率;

风险系数是收购兼并者股票的价格或企业的价值随市场波动而波动的幅度,是项目投资者风险大小的指数,对于上市企业可以取该企业股票价格增减百

分比和股票总指数增减百分比的比值;市场风险补偿率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指数的报酬率超过无风险报酬率的部分,通常在5%~5.5%之间;

如果被收购或兼并企业的风险系数和借入资金的借款利率较高时,应该以被收购兼并企业资金总成本为计算最低报酬率的依据。

E、计算最可能接受的现金价格:

可接受的最高现金价格=累计现值+残值+有价证券现值-债务

注:某年现值=某年现金流量÷(1+最低报酬率)

对于上市股份制企业来说,可用最高现金价格除以股票总数来得到收购兼并时每股的最高出价。

F、计算各种价格和方案的报酬率:

G、分析现金收购或兼并的可行性:

H、评估收购或兼并对每股收益和资金结构的影响:

(2)股票收购兼并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A、一般步骤:

a、确定增发股票的数量,即增加多少股票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控制权;

b、确定增发新股对每股收益和股票价格的影响;

c、估计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值,比较股息收益率高低,以决定是采用何种收购方式;

d、确定可以用来交换的股票的最大数量;

e、评价收购对企业每股收益和资金结构的影响。

上一篇: 路上安全教案汇集
下一篇: 二手车合同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关于喜欢的句子通用101句

唯美的句子关于喜欢的 关于暗示喜欢你的句子 11-14

早安签名说说

早安签名说说 11-14

男人说说霸气短句

男人霸气说说 11-14

机关党委述职报告

机关党委述职报告 11-14

最新经理助理辞职报告11篇

经理助理辞职报告 04-15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_[实习报告]模板

新经济的范文 新经济的范文1000字 01-27

妇女节祝福说说(优选56句)

妇女节祝福说说 11-14

创新主持稿热门十一篇

创新主持稿 11-14

三分钟自我介绍大学生

三分钟自我介绍大学生 三分钟自我介绍 11-14

液压系统课件范例十三篇

液压系统课件 液压课件 11-14

最新女人心态阳光的句子集合200句

女人心态阳光句子 心态阳光句子 11-14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