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登高课件

登高课件【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色彩组合绘画登高的意境。

2、继续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颜料(咖啡色、黄色两种,红色、黑色、蓝色等)、粗细不同的笔

2、知识准备:登高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每年的重阳节,爷爷奶奶们都要登高,你知道什么是登高吗?

2、小结:重阳登高既是健身,更是人们亲近自然的高雅的社交活动。

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登高”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引导幼儿欣赏图中人们登高的情景。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先用蓝色颜料画山,留出石阶的地方。

2、用深浅不同的咖啡色画石阶。

3、在纸的角上画红色的、扇形的太阳。

4、用深浅不同的黄色画太阳的光芒。

5、添画树和人。

(三)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作画的时候注意画面的安排和整洁,并且不要留有空白。

2、幼儿大胆、有序地绘画

(四)、展示评价

展示登高图,请幼儿说说喜欢哪幅作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登高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 zhǔ )清 作( zu )客 霜鬓( bìn ) 浊( 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登高课件【篇3】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该诗围绕作者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登高》教案

一、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探讨

1、 朗诵《登高》全诗。

2、这个老人是难呀?——是杜甫。

(一)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1、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问: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〇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〇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所以,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二)颌联,写了几种景物?(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诗歌鉴赏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理解性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

10.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 。”

1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1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13.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8.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课件【篇4】

一、说教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之前诗歌鉴赏的延伸和提高,对后边的宋词鉴赏起示范作用。《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饱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胡应麟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第一。”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掌握古诗鉴赏方法,为提高高考古诗鉴赏作好铺垫。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在初中学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有一定的古诗鉴赏基础,但对诗的了解较浮浅,除背诵、记忆外,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使其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受到熏陶而有所感悟。

三、基于以上原因,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技能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能知人论诗,把握全诗脉络。

2.反复诵读,学习其寓情于景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深层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怀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步骤: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2.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并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导入法。多媒体展示萧萧深秋,重阳佳节日作者独登高台,忧国、忧民、忧身,无尽悲凉,带领学生走进课文。

2.诵读感知法。反复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激发想象力,进入诗歌意境。

3.讲析法和点拨法。由于学生知识积淀有限,难以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因此,做一些课件补充杜甫及当时历史的有关重要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点拨。

4.讨论法。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对文本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讨论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需要,激活课堂气氛。

学法:

反复诵读,使学生自主地思考、讨论问题,从感知到理解,从“学会”到“会学”,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又培养想象力,感受到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投影画面,配乐欣赏)

在一千二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夔州江边,一个年迈狐愁的老人,在一个本是阖家欢庆的日子,九九重阳节这天,独自一人拖着多病的身体登上长江峡口的高台,寒风凛冽,万木凋零,混浊的江水汹涌奔腾,几只孤鸟回旋在天空,远处不时传来猿的哀鸣。面对这一切,老人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困潦倒,孤独在外漂泊,仍不忘国家的战乱。俯仰之间,咏出一首千古绝唱!大家能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人,欣赏他的著名诗篇《登高》。

(投影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诗歌背景,知人论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补充。(多媒体展示)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其作品有《望岳》、《丽人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背景: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当时诗人离开成都,衣食无着,年老多病,住在夔州,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写这首诗时,虽安史之乱已结束,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互夺地盘,社会仍一片混乱。

(三)指导诵读

(设计依据: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如何更好地诵读?1.老师范读2.学生听读3.个别朗读

(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把握:理解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

2.感性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

(四)赏析诗句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让学生思考,这一句中有哪“六景六色”?

明确:对仗工整,语言精炼,十四字写出“六景六色”:“风”、“天”、“猿”、“沙”“鸟”,分别用“急”“高”“哀”、“清”、“白”“飞回”描写。

(2)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

句式结构契合,渲染出秋天来临的紧迫感。“风急”、“天高”、“猿啸哀”均为仰视,“渚清”、“沙白”、“飞回”,又从俯视到仰视。在这俯仰之间,秋风扑面而来,极目所见,高天在上,猿鸣耳畔,沙渚在下,鸟转空中,使人卷入无尽秋意之中。景物全出,视野开阔,胸怀博大。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江苏滚滚来”。

这句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想联系杜甫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到了生命之秋。“漂漂何所以”生命是短暂的。作者写这首诗时已55岁,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这使我们不禁联想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面对滔滔而逝的江水,作者无奈的感叹时光如东逝水,自己一生功业难成。但作为一个有阔大胸怀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或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他知道自然规律,能豁然对待。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他坦荡、胸襟的开阔。它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悲凉的作用。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赏析这句时,我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试作具体分析(投影展示)

明确:万里—漂泊地远—悲悲秋—时之凄惨—悲

作客—羁旅—悲常作客—久旅—悲

百年—迟暮—悲多病—衰疾—悲

台高—迥处—悲独登台—无亲朋—悲

作者将上两联景物描现实写中蕴含的感情明朗化。久容最易伤秋,多病偏听偏爱登台,“万里”与上联的“不尽”相关照,写出时间的悠长;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自己的悲苦表现得既为深且广。这不是常见的客居乡愁,人生有限方觉秋之悲愁,诗人分明是在慨叹有限人生与永恒存在的深刻矛盾,以及人生矛盾面前的种种无奈。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与颈联紧密衔接,因果相承。“艰难苦恨”四字蕴意丰富,诗人忧国、忧民、忧身,忧愁得两鬂斑白,要借酒消散这无尽的忧愁吧,却因为疾病而断酒了。又添一恨,无限悲慨。

“白日放歌顺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石”。在这里为何又“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特爱喝酒,我们学过的诗句有:

(五)思考与探究(结合作者生平,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如何理解杜甫的悲秋?

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2.试总结杜甫晚年律诗特点。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突破早期较多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空灵洒脱。

(六)作业:

看谁背的杜甫名句多,同桌互查。

六、课堂评价

学生能整体把握诗歌脉络,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诗歌情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并通过反复诵读,学习文本寓情于景的表达技巧,从而鉴赏诗歌的深层含义。

登高课件【篇5】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三、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登高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登高》。师: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习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习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

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习题。

精选阅读

2023登高的课件


教师的岗位职责之一就是编写教案和课件,然而教案和课件并非草草了事就能应付的。策划教案时需要考虑教学过程的逻辑连贯性。我为您精心挑选编辑出了优质的“登高的课件”信息,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裨益,不妨将其储藏起来!

登高的课件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自学其余近体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

(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登高的课件 篇2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该诗围绕作者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登高》教案

一、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探讨

1、 朗诵《登高》全诗。

2、这个老人是难呀?——是杜甫。

(一)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1、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问: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〇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〇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所以,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二)颌联,写了几种景物?(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诗歌鉴赏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理解性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

10.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 。”

1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1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13.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8.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的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五)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鸟在盘旋,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步履艰难,跌跌撞撞。

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位老人,才华横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1)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春望》、《望月》、《春夜喜雨》、《绝句》)

(2)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诗史”、“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2、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联系解题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四、诵读感悟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

(4)读出感情。

五、赏析诗歌

1、了解句意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句的意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刚刚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本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分析这些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3)细品内涵

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本联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意境;

写作特点:语言精炼,对仗工整。)

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如果你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你的心情如何?

(无边无际的纷纷落叶,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

本题较开放,答案允许多样性: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③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找一找,本联共写了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离乡万里、时值悲秋、漂泊他乡、常年在外、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登上高处,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④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艰难”一词中分析造成杜甫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前两联主要是写景,后两联主要是什么?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艰难”一词双关:既因为个人生活艰辛,遭遇坎坷,也因为国家连年战乱,社会的动荡不安;后两联主要是抒情,抒发作者孤独凄凉,贫病交加,忧国伤时,消愁无门的思想感情。)

3、板书小结

4、方法小结

由意象品味意境的鉴赏方法——

(1)找出诗歌意象;

(2)分析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5、个人体悟

(1)个性化阅读

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想象联想

老师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同学们闭目凝神,假设自己就是诗人杜甫,通过想象诗中秋风萧瑟、猿啼悲哀、孤鸟盘旋、落叶飘零、江水奔腾等意象,感受杜甫身处肃杀凄厉、沉郁悲凉的意境,以及内心孤独凄凉、伤时忧国、消愁无门的境界。假如你身处秋天的意境之下,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3)拓展延伸

“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古诗词中常见的3种“悲秋”情怀有: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刘彻《秋风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不过,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4)熟读成诵

学生在个人体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本诗,尽可能地背诵本诗。

六、全诗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知人论世5、分析技巧

2、诵读感悟6、想象联想

3、了解句意7、熟读成诵

4、细品内涵

七、能力迁移

根据《登高》中学到的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鉴赏下面这首诗歌。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说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写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象: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特点:“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的“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八、作业

1、背诵本诗;

2、背诵杜甫的《江汉》。

登高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登高》。师: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习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习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

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习题。

登高的课件 篇5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律,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粤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登高》教案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 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3、 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3、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 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并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表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登高》原文和译文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教学反思

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登高的课件 篇6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三、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登高的课件 篇7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该诗围绕作者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登高》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

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全一课时

一、引入:

二、新课: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此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如: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

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

接下来我们赏析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登高》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登高》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熔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C

2.①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②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登高》教学反思

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登高的课件(系列6篇)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 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案课件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这里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登高的课件”的内容,这篇文章很有价值请务必收藏起来方便下次阅读!

登高的课件(篇1)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倾听大自然秋的絮语,文人墨客们各有不同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给我们的是深秋季节沦落天涯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的《秋词》呈现给我们的是秋高气爽鹤排云霄的壮志豪情。那么,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被称为“杜诗第一”的《登高》,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选定学生班上读,感知诗的韵律美。

2、听录音读(课件展示)。

3、师生齐读,感知诗的情感美,找出诗眼(揭示主旨)。

明确:“悲”,由此生发出悲什么,如何悲两个问题。

(三)分组讨论,分析景情关系:

学生结合文本分组讨论,诗人到底是“悲”什么,如何“悲”(提示:抓住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分析)(课件展示)

第一层:悲自然之秋。(鉴赏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点、写景的角度:

风急——视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天空高远,西风呼啸,老猿悲鸣,沙渚在下,鸟转空中,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生命老去,无可奈何,让人徒增无限伤感。

前四句写景,分析意象,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角度,并描述画面,这样把诗句想象成画面,把画面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既鉴赏诗,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二层:悲人生之秋。(鉴赏后四句)

作者笔下的秋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时的作者境况如何?结合文本理解。

这样连续追问,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联系作者当时的境况,引出写作背景,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层递性,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明确:诗中运用一系列带有秋季季节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天地萧瑟悲凉、凄清的意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无尽的悲凉。由眼前景转入眼前身。

八重悲层层累加,将作者内心的悲怆抒发得淋漓尽致。末句艰难苦很,两鬓霜繁,忧时忧世,忧生忧己,无穷烦恼,真是无限悲慨。

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头发已白,命之将尽而功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第三层:悲国家之秋。

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跳出诗文,把我们学过的杜诗进行整合,梳理出诗人悲国家之秋的情怀,点到即可。

可联系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与此文作比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课件展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各探究一个题,每组各确定一个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探究结束后,每组各派发言人在班上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作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本文所选的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我们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明确:这三首诗其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的“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忧郁厚重。

(五)再读,指导学生品味、背诵。(课件展示,放背景音乐,结合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课件展示)

1、背诵默写。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两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登高的课件(篇2)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该诗围绕作者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登高》教案

一、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探讨

1、 朗诵《登高》全诗。

2、这个老人是难呀?——是杜甫。

(一)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1、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问: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〇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〇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所以,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二)颌联,写了几种景物?(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诗歌鉴赏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理解性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

10.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 。”

11.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1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13.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8.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的课件(篇3)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教学目标:

1、直观把握杜甫七言律诗的形式美;

2、品味诗歌意象的情感内涵;

3、感受杜甫的诗圣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诗人中谁被誉为“诗圣”?——杜甫

哪位诗人被梁启超先生称为“情圣”?——杜甫

这并不是说杜甫在谈情说爱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是说杜甫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非常博大深沉。

(PPT展示:“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梁启超《情圣杜甫》)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登高》一向被认为是杜甫写得最好的一首七言律诗。向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明代的胡应麟认为它是“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肯定有他充足的理由。我们今天就通过《登高》这首最好的杜诗来看看杜甫是如何当得上“诗圣”、“情圣”的徽号的。

二、整体感知

听名家朗诵。

全班齐读(指导朗读,语速要慢,读出那种苍凉悠远的情韵)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落夔州时所写,此时家国破碎,身世飘零,但杜甫是一个用生命来作诗的人,他对自己写诗的要求非常严格,晚年尤其如此,“晚节渐于诗律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直至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

《登高》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的追求已经达到一种极致。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七言律诗的体式,除要求平仄合律、句末押韵外,最重要的形式特点就是要求对仗。首联、尾联不作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杜甫这首诗符合要求吗?

太符合了。不仅颔联、颈联对仗,整首诗都对仗,非常地工整。即以首联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句对得极其严格工整,还有当句对,就是一句之中也有对偶,像“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且从写景来看,一写天,一写地,这也是一种“对”,像这样的诗就是把对仗这种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板滞之感,非常地流畅自然,不见刻意为之的痕迹。

从写诗的技巧上来看,《登高》的形式之完美,完全能使杜甫称得上是“诗圣”,写诗的圣手。

引申: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总体的结构上看,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就具体来看看它的意象营造。

二、品味意象

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寓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找出意象:风、天、猿、渚、沙、鸟

这些一项构成一幅宏阔的长江秋景图。大家仔细体会体会,笼罩在秋景之上的是一种什么情感?——悲凉

哪个字是关键?——“哀”,猿啸声给人的感觉总是凄厉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但是不是一味地悲凉呢?不是。这两句一句写天,一句写地,推开一个异常广阔的视域。由于境界开阔,拓展人的心胸,就使得秋意浓郁的萧瑟悲凉变成一种悲壮,这说明杜甫写景是大手笔,给人一种很强的力度感,很刚劲,这也是诗圣本色。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给人一种生命凋零的感觉,杜甫在写他的暮年多病,生命力衰颓。

“萧萧”、“滚滚”一写声响,一写动态,使人如闻风吹木叶的窸窣之声,如见长江的波涛翻滚之状。它们与“无边”、“不尽”两个拓展时空的词语搭配,创构出一个宏大、苍凉、悲壮、指向无限的意境。

结合首联和颔联来看,首联14字中包含6种意象,意象密集,节奏急峭,而随之而来的颔联却只有落木、长江两个意象,这一密一疏,既显示了句法的变化,又为第三联的抒情做好了准备。

这里我要讲一讲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以及宇宙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就是整个空间,“宙”就是整个时间,“宇宙”就是整个时空及其包含的一切。

我要引入“时空对”这个概念。顾名思义,时空对就是时间与空间相对组成一联。杜甫惯用时间与空间来组织对仗,《登高》表现得最为明显。颔联上句写无边落木,是写空间的,下句写不尽长江,看似也是写空间,实际上这句诗中包含的是时间意识、历史意识,因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流水”的意象正是时间的象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把有限的个人放到无尽的时空中,写出了人面对“无限”时所产生的苍茫感受,凸显了渺小的个人在宇宙中的处境,此真可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宇宙境界相媲美。

其他举例: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难看出杜甫是在有意表达他的宇宙意识。这样的宇宙意识使杜诗整体上境界广阔,内涵深远。

三、体悟情感

一二联是寓情于景,三四两联则是直抒胸臆。当然,这种直抒胸臆也是在前两联营造的大背景、大境界中所抒发的深沉复杂之情。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一联是明显的“时空对”,上句以“万里”显空阔,写流落天涯之远,下句用“百年”尽一生,写暮年身体多病。“万里”、“百年”都是写自己面对“无限”的无奈与痛楚,饱含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思。

万里——远离京城,眷念朝廷;

常作客——漂泊无定;

百年多病——年老体衰多病;

独登台——羁旅孤独。

此联还隐含着两个古人,一是“悲秋”的宋玉,二是“多病”的司马相如。

一联14字包含如此丰富的情感内涵,沉郁而深广,确是写情圣手,梁启超没有夸张。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进一步感叹世事艰难,为国事忧心过计,同时慨叹自己的贫病不得志,甚至连借酒浇愁也不能够,更增一层愁苦、无奈与悲凉。

大家由这联诗再回过头去看看蒋兆和先生画的那张杜甫像,静静地体会体会杜甫的胸襟和情感。

四、总结

读懂一首诗是不容易的,走进一个诗人的内心尤其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的内心也是不容易的,但反过来讲,只要你理解了他,走进了他,他就会开阔你的胸襟、提升你的境界。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努力去理解杜甫诗歌、领会诗圣情怀的道理。

古人讲:杜甫高、大、深皆不可及。具体到《登高》这首诗:

高——时空相对、胸怀宇宙

大——取象宏伟、境界空阔

深——感受丰富、情感深沉

写出《登高》这样登峰造极的诗歌的诗人,我当然要尊称他为“诗圣”、“情圣”。

登高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客霜鬓(bìn)浊(zhuó)酒

3.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登高》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二、作者介绍

1.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代表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3.杜甫诗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绝句四首》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登高的课件(篇5)

1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体会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2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202班每班56人,是我校高一年级第三层次的理科普通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得热情度不高,尤其对古诗文阅读普遍有畏难心理。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杜甫的一些诗歌名篇,可是《登高》的雄浑的意境学生是很难品味出来的。

3重点难点

赏析本诗的意境,品味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

语言导入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意思是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这肯定是不行的。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登高》,就要先了解杜甫的为人,在大家心目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2

【活动】朗读

朗读

1、 听录音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配乐集体朗读

活动3【讲授】

赏析首联与颔联

赏析

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歌,看一幅画,或者看一个人的时候,都有最初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刚才对这首诗歌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们来品一品这首诗歌。大家都知道律诗有一个特点,八句诗歌里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我们先看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十四个字六种景物,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特点?

语言凝练。这些景物都是用哪些词来描写的?(急、高、哀、清、白、飞回)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以上的景物和大自然的景物有区别吗?提出意象的概念。总结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大家都知道杜甫被誉为诗圣,但是梁启超先生把他称为情圣,什么是情圣呢?就是说杜甫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诗人,那么我们现在直接从最后四句抒情的句子品一品吧。

活动4【讲授】

赏析颈联与尾联

课后第三题说罗大经读出八层意思,同学们试试看能否读出这些意思?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被很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活动5【讲授】

语言风格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年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就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民生疾苦、怀友思乡还是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歌有种厚积薄发的感情力量,每当他想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感情抑制住了,使它变得内容更深广,情感更深沉,意境更雄浑。这就是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是指内容更深广,情感更深沉,意境更雄浑。顿挫主要是指感情的低回起伏。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活动6【活动】

生情朗读

我常常在想,要怎样的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兴盛转衰的巨变所产生的心里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芸芸纵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历史巨变中的大课题?杜甫他做到了,他用他那羸弱又多病的身躯做到了,驾一叶平平仄仄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们可以想象他逆流而上的艰难,今天,当我们穿越了1200多年的历史,重温杜甫的深沉情怀时,我们对他是敬仰之情,现在带着这种敬仰之情我们把诗歌最后朗诵一遍。

活动7【作业】

作业

背诵这首诗歌。

登高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苦恨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六)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板书:登高

所写之景: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最新登高课件(汇集10篇)


登高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一、导入

师: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学生补充)

节日寄情:九月九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登高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二、初读诗歌,读通文句

1、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2、关注诗歌内容理解。

师:你从诗歌读到了什么?自由讲述自己理解。不限制首颈颔尾联,不要怕错,说出自己真实理解,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去关注如何更有效读懂诗歌并做好相关试题。

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理解,可对别人的理解加以补充,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3、尝试用现代的文字讲述诗歌内容。

提示:把诗歌幻化成画面,并把画面连串起来,适当合情合理添加内容。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4、齐读诗歌,巩固诗歌内容认知。

三、深入悟读,读懂文句

1、知人论世,深入理解。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需要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否则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认知,感觉诗歌内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就难以领会其中的意蕴内涵。

我认为理解诗歌是必要的,不能停留表面读通。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赏析诗歌的一个前提。

我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

①教师范读:(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学生体验性自由朗读。

③进一步推动理解文本。

教师:诗人登高,怀想了什么呢?

学生结合初读文本收获回答。

提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师: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文如其人)言为(言为心声)

④加深读悟作者的心境。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关注本文写作背景。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常作客,不断在外面,远离家乡,心中眷念着家乡;百年多病,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②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杜甫的忧国忧民。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③小结:杜甫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⑤学生齐读文本,加深理解认知。

2、赏析诗歌意境。

①关注诗歌意境(氛围)创设

教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语调低沉、忧伤(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为何这样做呢?同样是写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们当时怎么读的?

(回顾朗诵部分句子,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可以指名学生朗诵。)

教师: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诗歌的一些字句的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暗示)

如果说对诗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那么这种暗示就是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②赏析诗歌意境创设的诗句

师:哪几联是感性的描写?

生:首联、颔联。

师:再读诗歌,关注诗歌感性的描写文字内容。

学生反复自由读,然后讲述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如选用的景物及描写的特点: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教师:这些感性文字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A: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先是身体的,再是心灵的)。

B: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C: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D:飞鸟,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提示理解:(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不是,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提示理解:我们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比较理解: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提示: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③颔联景物描写赏析

落木、长江。

学生讲,教师引导。

提示:由落木萧萧,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

如果说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悟读: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提示: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沉郁。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无可奈何与一种宏大气势。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④师生共读。

⑤小结感性描写内容。

教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学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四、总结登高诗歌一般特征。

①学生自由讲述总结。

②教师加以引导。

提示:登高见景,关注景物感性的描写,铺设环境氛围,为情感抒发奠定基调。情感抒发往往触景生情或情融于景,知人论世。

登高课件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自学其余近体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

(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登高课件 篇3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同仁: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课《杜甫诗三首》中的《登高》。接下来,我将分六个部分进行说课,分别是说课程标准、说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以及教学预测。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根据这一精神,我将采用深入浅出、以学为主的方式进行我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三册高中语文以古代诗歌、散文和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其中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占据了两个单元。本课所在第三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同时训练语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

四个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诗歌的语言,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难点: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掌握诗歌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特色。

三、说教法

讲授法:本文为讲读课文,应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课时为一个课时。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感情丰富却阅历不深,感性体会较多,理性认识有限。按学生认识规律,在情感目标培养上,按“读—感—悟—拓展延伸”的思路,安排“初读——研读——品读”三个阅读环节,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由感性升华到理性。结合多媒体补充材料,声画同步,结构清晰,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感以及审美情趣。

提问法:

抓关键词语法:

同时,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虽有一定阅读能力,但在诗歌赏析中很难通过表象去理解本质;理清大致结构容易,明晰具体思路却难。考虑到学生的这些学习障碍,通过讨论、语句赏析等途径,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我把重点放在赏析方法的指导和阅读品质的培养上,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说学法

预习法:学生提前预习该篇课文,了解整体的行文,感受其中的情感发现疑问,以便于在课堂上有效地讨论、领悟,提高课堂效率。

笔记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思考、领悟为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鼓励学生适当做笔记;

讨论法:讨论对诗歌中“悲秋”的理解。

拓展法:学习“以小见大”的抒情方法,将本首诗歌与其它诗歌进行比较,写下自己的感受,养成学生及时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语

(放映幻灯片4,)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利用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杜甫诗歌中,被称为“七律之冠”的名篇《登高》。

(二)作者简介(幻灯片5—7,将作者的一生做简要概括,更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又节省课堂时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中,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困守长安十年,投诗干谒,备受冷遇;战乱时期,出生入死,抒写民哀;漂泊西南时期,流落西南,吟咏自然。有《杜少陵集》。

(三)课文学习

1、初读(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8—10)

提示学生诗歌的创作背景,古代的社会生活已离我们远去,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今。必要的背景提示,就像卫星定位系统一样,有助于我们锁定目标。(幻灯片10)

《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了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研读(具体研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说出诗歌中提到了哪几种景物)以提问法贯穿研读过程,把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思考有效结合,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思维,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提问: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幻灯片11)

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提问:在诗歌中诗人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怀?(这就是本诗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之处,幻灯片12)

画面: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水。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同时也衬托出人的生命之短暂。(在写景的同时,诗人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继续提问: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的悲秋?引用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学生能就其中的几点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如:“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常作客“,指出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

八悲:他乡作客,一悲;常作客,二悲;万里作客,三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悲;亲朋亡散,六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悲;身患疾病,八悲。

3、小结(讲解完全文,做个大概的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天、风,沙、渚,猿啸、飞鸟→哀转孤独

写登高所见

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的长江→韶光易逝情

景羁旅异乡,晚年多病→愁苦沉痛

交抒登高所感

融国难家愁,护病断酒→忧愤无奈

忧国忧民忧身→沉郁悲壮

4、品读(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便于拓展思维)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郁顿挫”可说概括了杜甫诗歌的基本特征,那诗歌是如何表现的?(采用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便于拓展思维)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诗歌八句皆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诗歌给做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了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了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四)结束语

古人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诗歌是心声的外化,而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古人的情感世界虽不同于现今,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诗歌,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感受其中那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预测

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上是我对课文的理解和熟悉,这只是讲授设计,只是一个弹性化的方案,详细的课堂讲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登高课件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会使我们的灵魂更有深度、广度。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唐朝大诗人杜甫。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杜甫的《登高》。

一、说教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颠峰时期,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杜甫和李白又以其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唱出了唐诗最美的乐章。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第二单元集中选录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的七首诗歌,其中杜甫诗就有三首,这三首诗均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韵律华美,有如百年佳酿,至甘至醇。而《登高》又最能代表其“沉郁顿挫”之诗风,极具审美特质。(出示课件一:《登高》的写作背景)

《登高》写于唐代宗天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当时杜甫流浪到了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都相继辞世。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可唐朝,地方军阀们趁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然一处混乱。在如此之境中,具有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的杜甫,一人拖着病体登高,写下了本诗。

(出示课件二:登高 杜甫)

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首联起笔扣题,几种景物不以任何关联词语组合在一起,视角由高及低,由远而近,动景和静景相衬,生灵情状对举,构成鲜明生动的意象之美。把人带入一种天高地远、寂寥空旷的意境,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秋意。

颔联将源远流长的长江与广袤无垠的天地绾接,以时间和空间立体交叉的手法,工稳对仗中创造出了超越现实的博大宏伟、深沉凝重的意境,引发深沉的感慨。

颈联依然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时空交融写法,流露感情的真实底蕴——一联八意,意意言悲,字字珠玑,如泣如诉。

尾联以生活细节见长。从侧面,我们看到了在重重悲苦的重压下的杜甫,仍心系人民,心忧国家,这份深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足以让人泣下。

本诗感情之深厚丰富已让人感喟不已,而四联又皆对仗工稳,(出示课件三)明代擅长音律的诗论家胡应麟称赞本诗为:“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许印芳《律髓辑要》中又做了如下评价:“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已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也难怪它以“律细”而冠绝古今。

(出示课件四)

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还有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要求: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并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我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出示课件五)

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能力目标(重点):1、培养颂读诗歌的能力。

2、赏析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情感目标(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启迪爱国主义情怀。

其中,能力目标是教学重点,情感目标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诗是最适于吟诵的。本课主要釆用吟诵法和引导点拨法进行教学;学生则在吟诵和联想描摹中体味理解。

三、说教学设计

本课釆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1、导入新课:因课前已印发了资料《杜甫的一生》《杜甫诗歌名句集》,并布置了预习,用猜猜出他是谁的课件导入,既可以对杜甫多一层理性认识,又可以把学生的目光、思想集中在杜甫身上,为下一步的漫谈作者作品做铺垫。

2、漫谈作者作品:这一环节釆用漫谈的方式完成了知识目标,并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3、指导诵读理解,走入诗境:这一环节从整体感知到逐联解读入境,从理解到想像描摹,从诵读到体味吟咏,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教给学生四则读诗之法,即知人论世,披词入情,想像入境,感受韵律。同时,指导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理解“意境”“沉郁顿挫”“情景交融”等概念。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釆用吟诵法和引导点拨法,以突破教学重点。

4、课堂拓展: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要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教育,首先应育人,其次才在育才。杜甫崇高的人格,深广的忧思,豁达的心胸,无不可以启开我们的思想之门,情感之闸,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更是思想的沉淀,情感的升华,艺术的完臻。因此,我选取了他的晚年作品《江汉》,要求学生诵读想像,描摹杜甫的形象,并寄一语给杜甫,来表达自己的情思。如此,便把学生对杜甫的理解、崇拜等感情内化为自己思想情感的一次累加,潜移默化中启迪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5、小结:这一环节主要对杜甫晚年创作特点作一总结,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认识,以便于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视角自读杜甫的诗作。最后以深情的配乐背诵做结,学生可在音乐和文学的双重美感中得以情感的陶冶,也是一次艺术修养得以提升的机会。

6、作业:为杜甫写一二百字的小传。这既是一次小练笔,又是一次资料、思想、情感的整理,可以说是对本课的一种课外延伸。

四、总结:诗歌是灵魂的声音,是优美的旋律,是人格的净地。有人说:“读诗可以使人巧慧。”我要说,读杜甫的诗,可以使人变得深沉、真诚。

谢谢大家!

登高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登高》。师: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习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习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习题。

评测练习

一、情境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5)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

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登高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有相当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品味能力,主要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会在启发下完成本首诗歌的鉴赏活动。《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PPT展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王之涣【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重阳节的诗文,并让学生找出诗文中人们怎样庆祝重阳节。(一生回答:插茱萸赏菊和菊花酒登高……)

(教师补充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一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的在外飘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位老人就是杜甫。

二、简介杜甫(学生填空)(PPT展示)

杜甫(712—770)字,自号,盛唐大诗人,

长安十年的困顿求官,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他的诗歌记录了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本人被称“”,伟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三、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思想内容方面的特征。“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方面的特征。字面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伏。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

四、背景(一生介绍)(PPT展示)

杜甫写这首诗时(767),安史之乱(755—762)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指导朗读(PPT展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感受诗歌的美:节奏分明,整齐,音律和谐,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结构上回环照映

六、赏析

首联:问: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讨论并明确答案: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哀青;冷色调,透露灰暗、凄凉)

颔联:问:“落木”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答:萧条、光秃秃的视觉印象,写出了秋的萧瑟。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它让我们有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不尽长江”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尽”写出了江水广阔、绵延。“滚滚”写出了江水翻滚向前,有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感觉,有种韶光易逝的感觉。

颈联:问:请说说这两句有多少可悲的事情?

(学生讨论PPT展示)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四川)

“悲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万木凋零)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客居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为求官旅居十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漂泊十年)

“百年”暮齿也,岁月不饶人,晚年(55岁)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肺病、疟疾、糖尿病、风痹、右臂偏枯耳半聋)

“台”高迥处也,寒冷

“独登台”无亲朋也(异乡,严武、李白、高适去世)

尾联:品味“艰难”二字的内涵。

国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自身命运(事业未成,颠沛流离,多病暮年)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思考:为什么新亭酒杯?

明确:抑或因病戒酒,抑或穷极买不起酒,抑或情绪不好不想喝酒。

七:拓展: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高课件 篇7

一、学习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听写:

江渚 潦倒 露从今夜白,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2、请同学口答“基础早早练”3—5题。

(二)展示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诵读。

指导诵读方法:

(三)讨论

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

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5、讨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6、小结

请学生总结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教师点拨:情景交融,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当中,让景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答题格式:本诗描写了……的景物,塑造了……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三、随堂训练

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素质日日升”,找同学回答问题。

四、作业

1、完成《雨霖铃》学案。

2、《导学练》49页1—6题。

登高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苦恨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三层:季节之秋

人生之秋

国事之秋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六)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板书:登高

所写之景:风、天、猿啸、渚、沙、鸟飞

落木长江悲凉

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所抒之情:晚年多病孤苦无依悲苦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销愁无依

登高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之前诗歌鉴赏的延伸和提高,对后边的宋词鉴赏起示范作用。《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饱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胡应麟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第一。”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掌握古诗鉴赏方法,为提高高考古诗鉴赏作好铺垫。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在初中学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有一定的古诗鉴赏基础,但对诗的了解较浮浅,除背诵、记忆外,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使其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受到熏陶而有所感悟。

三、基于以上原因,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技能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能知人论诗,把握全诗脉络。

2.反复诵读,学习其寓情于景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深层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怀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步骤: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2.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并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导入法。多媒体展示萧萧深秋,重阳佳节日作者独登高台,忧国、忧民、忧身,无尽悲凉,带领学生走进课文。

2.诵读感知法。反复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激发想象力,进入诗歌意境。

3.讲析法和点拨法。由于学生知识积淀有限,难以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因此,做一些课件补充杜甫及当时历史的有关重要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点拨。

4.讨论法。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对文本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讨论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需要,激活课堂气氛。

学法:

反复诵读,使学生自主地思考、讨论问题,从感知到理解,从“学会”到“会学”,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又培养想象力,感受到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投影画面,配乐欣赏)

在一千二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夔州江边,一个年迈狐愁的老人,在一个本是阖家欢庆的日子,九九重阳节这天,独自一人拖着多病的身体登上长江峡口的高台,寒风凛冽,万木凋零,混浊的江水汹涌奔腾,几只孤鸟回旋在天空,远处不时传来猿的哀鸣。面对这一切,老人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困潦倒,孤独在外漂泊,仍不忘国家的战乱。俯仰之间,咏出一首千古绝唱!大家能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人,欣赏他的著名诗篇《登高》。

(投影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诗歌背景,知人论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补充。(多媒体展示)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其作品有《望岳》、《丽人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背景: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当时诗人离开成都,衣食无着,年老多病,住在夔州,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写这首诗时,虽安史之乱已结束,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互夺地盘,社会仍一片混乱。

(三)指导诵读

(设计依据: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如何更好地诵读?1.老师范读2.学生听读3.个别朗读

(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把握:理解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

2.感性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

(四)赏析诗句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让学生思考,这一句中有哪“六景六色”?

明确:对仗工整,语言精炼,十四字写出“六景六色”:“风”、“天”、“猿”、“沙”“鸟”,分别用“急”“高”“哀”、“清”、“白”“飞回”描写。

(2)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

句式结构契合,渲染出秋天来临的紧迫感。“风急”、“天高”、“猿啸哀”均为仰视,“渚清”、“沙白”、“飞回”,又从俯视到仰视。在这俯仰之间,秋风扑面而来,极目所见,高天在上,猿鸣耳畔,沙渚在下,鸟转空中,使人卷入无尽秋意之中。景物全出,视野开阔,胸怀博大。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江苏滚滚来”。

这句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想联系杜甫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到了生命之秋。“漂漂何所以”生命是短暂的。作者写这首诗时已55岁,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这使我们不禁联想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面对滔滔而逝的江水,作者无奈的感叹时光如东逝水,自己一生功业难成。但作为一个有阔大胸怀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或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他知道自然规律,能豁然对待。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他坦荡、胸襟的开阔。它起到了烘托气氛,渲染悲凉的作用。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赏析这句时,我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试作具体分析(投影展示)

明确:万里—漂泊地远—悲悲秋—时之凄惨—悲

作客—羁旅—悲常作客—久旅—悲

百年—迟暮—悲多病—衰疾—悲

台高—迥处—悲独登台—无亲朋—悲

作者将上两联景物描现实写中蕴含的感情明朗化。久容最易伤秋,多病偏听偏爱登台,“万里”与上联的“不尽”相关照,写出时间的悠长;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自己的悲苦表现得既为深且广。这不是常见的客居乡愁,人生有限方觉秋之悲愁,诗人分明是在慨叹有限人生与永恒存在的深刻矛盾,以及人生矛盾面前的种种无奈。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与颈联紧密衔接,因果相承。“艰难苦恨”四字蕴意丰富,诗人忧国、忧民、忧身,忧愁得两鬂斑白,要借酒消散这无尽的忧愁吧,却因为疾病而断酒了。又添一恨,无限悲慨。

“白日放歌顺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石”。在这里为何又“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特爱喝酒,我们学过的诗句有:

(五)思考与探究(结合作者生平,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如何理解杜甫的悲秋?

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2.试总结杜甫晚年律诗特点。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突破早期较多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空灵洒脱。

(六)作业:

看谁背的杜甫名句多,同桌互查。

六、课堂评价

学生能整体把握诗歌脉络,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诗歌情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并通过反复诵读,学习文本寓情于景的表达技巧,从而鉴赏诗歌的深层含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分享


本网站精心整理了多篇关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文章,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通常,在上课前,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即使老师还没有完成,现在也来得及。教案可以有效展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授课能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1)

1. 科技与教育

科技与教育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在当今社会中,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教育的面貌。现代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科技也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契机。然而,科技与教育相互作用中需要面对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也不能被忽视。

首先,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大量新型的教育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并不总是可靠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需要具备科技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科技工具。其次,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使现有教育模式和方法变得过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当前需要,需要摒弃不恰当的教学手段,探索出更加适应科技时代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拥抱科技变革,不断拓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服务。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该从政策和投资上支持教育科技的发展,促进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国际竞争力。

2. 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机构、政府、教育工作者、学生和社会。

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教育评估,可以明确高等教育的优劣、改进方向和薄弱环节,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提高和发展。

然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评估标准和方法的制定、选择和运用需要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不能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其次,评估结果需要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和社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反馈,使评估不仅成为一种形式,更成为一种实践,不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需要切实落实,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评估体系,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估体系。同时,加强评估结果的使用和宣传,提高大众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认识和信任度,形成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良好氛围。

3. 留学教育与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留学教育和国际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趋势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机构都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

留学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挑战之一是如何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满足中国留学生的需求,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留学体验,并且毕业后能够成为国际化人才。同时,留学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新型的留学教育模式和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提高留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推进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积极拓展国际性教育资源与文化资源渠道,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面对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但也有着无限的可能和美好的未来。在政府、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2)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主题范文

1. 深入解析如何编写高质量课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件已经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编写高质量的课件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解析,介绍如何编写高质量的课件,包括从教学设计、材料选择、版面设计等方面的解析,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准备和编写课件。

2. 创新思维与高等教育课件设计

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推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创新思维在高等教育课件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如何从教学设计、知识传授、互动展示等方面来进行创新,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3. 高等教育课件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介绍高等教育课件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从技术、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实际教学需要。

4. 如何借助高等教育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课件是教学的重要工具,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介绍如何借助高等教育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互动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5. 高等教育课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介绍高等教育课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如何制定合适的课件内容、教学策略和互动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文化交流。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3)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是当代大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资源,它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提高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板书清晰地介绍各种知识点和概念。不仅如此,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还可以呈现各种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这些多媒体内容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各种具体的例子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师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资源。在使用课件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目标选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讲解模式、探究模式、讨论模式等。不仅如此,课件制作的过程,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清复杂的知识体系,理清所学概念的层次结构,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此外,课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制作不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点,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使用能够大大丰富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节省教学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教学模式不仅灵活,而且通常都相当精简,这使得在繁琐的课程备课工作中,教师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准备和备课工作。此外,课件还能够随时完成修改和更改,与传统的说教方式相比,其修改和更改的优点明显,省去课文讲授和讲解的过程,使得教学的时间更加紧凑,信息传播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其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和节省教学时间。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教学中更加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带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4)

题目:如何让大学生有效地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在大学,学生们面临着多门课程、考试、社交、兴趣爱好和其他各种压力,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学生们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法:制定明确的计划

制定明确的计划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配时间,避免浪费时间和延误任务。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先列出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按优先级排序。接下来,可以将任务分为日常任务和长期任务,并设置一个时间表将它们合理地分配到每一天的日程中,这样做可以确保自己有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任务上。此外,制定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习惯和生活规律,这样计划才能够真正被执行。

第二种方法:学会拒绝

大学里,我们面临的任务和活动往往比较多,很难控制自己的时间。为了保证自己的任务完成质量和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学会说“不”。拒绝不必要的任务和活动,能够为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从而集中精力完成更重要的事情。当他人向我们提出请求时,我们不妨跟对方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人可以代劳,或者是否可以延迟完成任务。这样可以防止自己被任务、责任和活动搞得一团糟。

第三种方法:利用碎片时间

在大学里,我们的时间可能比较零碎,例如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待朋友到达、午间休息等时间,我们应该学会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一些简单的的任务,例如查看邮件、回复短信、整理笔记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些琐碎的事情,避免它们在未来不断积累。

第四种方法:避免分心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尽量避免分心。分心会耗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我们应该集中注意力在手头的任务上,并避免在做一项工作时去做其他的事情,如看手机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浏览新闻。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完成任务,减少错误率。

第五种方法:寻找支持和合作

在大学里,我们不必孤军奋战。我们可以寻找支持和合作,让自己更好、更高效地管理时间。我们可以加入学术、社交或者兴趣小组,并通过分享经验,互相帮助,了解最新的时间管理技巧。我们还可以寻找同学、教师、导师或者专家的支持,向他们请教自己的时间管理困难与挑战,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结论:

在大学里,时间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生存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减轻压力、提高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以上是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成为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大学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5)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源泉。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因此,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发展历程、领域拓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发展历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简称“高教社”,是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物领域的主要出版机构之一,成立于1954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高教社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体系、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业务领域,逐渐形成了以教科书出版为主、教材、科技、学术、人文社科出版为辅的出版格局。

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领域拓展

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学术挑战时,高教社选择了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拓展出版领域。首先,高教社积极推行数字化教育出版战略,将纸质教材转变为电子教材、数字课件等,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其次,高教社在教科书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人文社科、科技、职业教育等领域,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出版体系。最后,高教社还与境外出版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优质教材、学术著作等,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高教社也将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高教社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1、 教育信息化。高教社应该进一步推进数字出版、网络教育、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在线学习、虚拟实验等领域,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2、 人才培养。高教社要担当起人才培养的责任,开展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等各类工作,加强与高校学科专业的合作,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3、 国际化合作。高教社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国际出版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和经验,提高国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物出版机构,其未来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学术前沿,不断提高品质、服务和学术水平,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6)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材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缺点,以及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和改进课件,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其内容的丰富性。高等教育出版社拥有丰富的优质教材资源,其课件内容也是经过专门的编写和设计,保证了其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课件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知识。二是其教学效果的高效性。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中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三是其方便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然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首先,因为是统一的课件内容,可能会出现教学资料过于死板以及一成不变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情况时,需要特殊的技术支持来解决。最后,很多课件缺乏互动性,需要学生在课件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并不是真正的互动性教学。

为了更好地使用和改进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的支持,并增加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内容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互动性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增加游戏、练习、演示等互动环节,使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三是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四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进行学习。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积极使用和改进课件,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7)

以下是一篇关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主题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活力。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媒介,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阐述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重要性,分别从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教学趣味和拓展教育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课本和教师的口头传授来获取知识,而课本内容的繁杂沉重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面面俱到的缺点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失落,从而减缓学习的效率。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结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加全面,感官体验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测评,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其次,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可以增加教学趣味。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以其生动形象的展现方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和研究中来。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可以用动画演示的形式,生动地展现生物学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还可以拓展教育方法。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应该不断创新,适应快速变化的学习需求。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通过多媒体语言的展现,使得教育方式拥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可以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历史场景的复原中来,增强学生视觉和空间的感知,使得教育更加生动形象,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教学趣味,拓展教育方法,更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了数字化时代对教育方式和内容的追求,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8)

主题: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的电子课件,正是这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具有许多优势,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首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仅依靠老师口述讲解,无法直观表达的问题,课件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体验到知识的乐趣。例如,在语文学科中,相应的课件往往会配有精美的插图、演唱、朗诵等,使学生更容易地认识作者的语言特色,从而更好地学习作品。

其次,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老师和学生的工作负担。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材内容的呈现、梳理和解释,减轻了老师口头讲解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等方式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节省了其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课件提供了深入且全面的解释和分析,使得学生不但能够更持久地记忆所学内容,而且掌握更深刻的知识。

最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能够多样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学生与课件的交互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课件,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互动讨论、提交作业,实现课堂内外的无缝连接,进而耳濡目染地形成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在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精力、增加学习乐趣、促进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课件仅是技术手段,其本身的作用并非绝对。在操作上,课件制作者应遵循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求,注重课件的实用性和互动性,丰富其体验感,并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篇9)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众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除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还需面对职业岗位的调整与职业素养的提高。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具备更多的职场优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应该针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素养这一主题进行相关的出版和课件推广。

一、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自身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方面。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应该围绕这一方面出版和推广能提高大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相关书籍和课件。

1. 基础知识类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代,必须在基础知识方面走在时代的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以出版和推广基础知识方面的书籍和课件,包括文化知识、语言表达、多元思维等方面的提高,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宽广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学术造诣,从而与其他求职者形成差异化。

2. 专业能力类

大学生必须具备自己所学专业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且应具备灵活运用并与多个领域相互融合的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以依据不同学科特点出版专业能力相关书籍和课件,帮助大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推出涉及跨学科、跨行业知识的相关书籍和课件,帮助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寻找新的机遇。

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除了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方面。职业素养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因素上,还包括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高等教育出版社应该出版和推广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关书籍和课件。

1. 职业规划类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关键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以出版与职业规划相关的书籍和课件,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以及行业就业趋势,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为未来谋取更好的职业发展。

2. 职场沟通类

职场沟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品质。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以推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与针对性的职场沟通学习资源,帮助大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与需求、辨别并运用不同沟通方式,从而在职场中与他人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结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出版与推广的书籍与课件,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可以为后来的毕业生提供更为完善和专业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实现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和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出版社也应该遵循行业发展趋势,充分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的需求。

萤火虫课件分享


希望这份“萤火虫课件”能够解决您的问题并带来帮助,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 精心准备的教学教案和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萤火虫课件 篇1

大家好!今天上午我们大家观摩了大班音乐活动〈〈小小萤火虫〉〉,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黑夜开始有了害怕、恐惧的心理,为了让幼儿转变对黑夜的看法、消除幼儿对黑夜的恐惧,并引导幼儿发现黑夜中隐藏的美,我们从〈〈黑夜秘语〉〉这一主题当中选择了歌曲〈〈小小萤火虫〉〉,在上午的活动中,我们看见整个音乐活动孩子们都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幼儿都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在歌唱歌曲当中自主发现黑夜并不可怕,相反黑夜还很美。

认真反思本活动,我从“趣、妙、情、颖”四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说“趣”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怕黑是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也遇到过的问题,在情感上能产生共鸣,萤火虫又是幼儿熟悉而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很快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帮助幼儿初步熟悉了歌词。

再说“妙”为了突破难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歌曲最后两句,在旋律、歌词都有细微差别之处,先提出来先学唱,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妙之处。幼儿通过欣赏、教师清唱,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别,教师带唱,幼儿很快就掌握了难点。

说“情”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播放CD,还有教师充满感情的歌声,幼儿一直沉醉于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幼儿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更加体会到歌曲的优美,达到了抒发情感,进一步感受美、体验美。

最后说“颖”在本次活动中,让幼儿为歌曲取名,是本次活动的新颖之处,在这里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想的都黑夜的美好之处。完全改变了以往对黑夜的看法,消除了对黑夜的恐惧。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教师开始复习部分层次不清,每首歌曲之间没有过渡语,并且时间过长了。

二、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别两段歌词不同之处时,没有启发幼儿观察图片,所以幼儿没有说出来,而是教师自己说出来的。

三、在幼儿为歌曲取名时,很多幼儿取的名字都很美,但教师没有及时肯定表扬。

萤火虫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明快、颇富儿童情趣的童谣歌曲。全曲为带补充终止的一段体结构,2/4拍子,商调式。歌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间韵律的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大风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萤火虫》,并能有表情地演xxx曲。

2.认识下滑音,能正确运用于演唱之中。

教学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童年情趣。

教学设计亮点:

根据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快乐地学。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演xxx曲《萤火虫》,并能有表情的演xxx曲。

2.正确演唱下滑音记号。

师:美丽的夏夜,晶莹的星星在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蝈蝈、蟋蟀和没有睡觉的`青蛙、知了,在草丛中、池塘边、树隙上轻轻唱着抒情的歌曲。听!萤火虫也在快乐地唱着。(老师示范唱一遍,生再唱)

师:萤火虫也想听大家来唱一唱。但它有要求,在演唱的时候眉开眼笑轻轻唱,注意背也要挺直了哦。

师:蝈蝈、蟋蟀、青蛙、知了,还在尽情地唱着,可萤火虫却急着干嘛去呢?请听歌曲《萤火虫》。

师:萤火虫急着干嘛去呀。哦。原来它正急着赶路回家呢。共分为四句,生动活泼的形象,特别富有情趣。请同学们看着曲谱,随着音乐默唱,和老师一起用魔法指划着旋律线来感受一下。(划旋律线)

师:旋律线此起彼伏,下面,认真听老师来给大家演唱一遍,请找出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下滑音:向下滑唱。歌曲中加入了下滑音,好象萤火虫在快乐地飞舞,忽高忽低,从空中向下滑落,俏皮的追逐嬉戏着。下面我们跟琴唱一唱。第一处和第三处表现的是萤火虫的可爱,演唱时要加上甜蜜的笑脸和欢乐的情绪;第二处表现的是萤火虫赶路回家时的“急”,演唱时要夸张一些,速度适当放慢。(弹旋律唱词感受)

师:大家真棒,现在请用LA轻声的随老师的琴模唱,我弹一句你们唱一句

师弹唱前半句生接唱后半句(碰到不会唱的,停下来解决问题)。

师:大家学得真快,但这四乐句还不够形象。(第一二乐句声音要明快活泼,富有弹性,第二乐句要注意休止符处的停顿,表现萤火虫急匆匆赶回家的情景;第三乐句的开始可用原速;第四乐句先慢后快,唱好休止处,用关心的口吻,表现儿童对萤火虫的关心和爱护。)

唱两遍,第一遍分组演唱,一二乐句一个部分,三四乐句一个部分。第二遍一起来唱。

三、结语,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情境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时我将和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一起学xxx曲。尽量展现歌曲情境,体会天真活泼的音乐形象。

萤火虫课件 篇3

讲完课,我觉得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自己今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首先,我觉得教学用语可以再精练一些,避免不必要的口头禅。在教学基本功上还要再下功夫,粉笔字还可以写得端正一些。其次:教学时情感需要再投入一点,因为这课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所以教师的姿态、表情和语言可以更好地来符合这篇课文。再次:虽然教学中提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在品读过程中,可以更加通过引导学生,教师要突出强调这样一个高度的领悟,会更好。

此外,在分析作者的情感线索可以再细致些,其实这倒是在备课时做过精心准备的,但是学生没有找出这点,所以在讲解时也就将有些地方忽视掉了。比如作者为什么开头写景,写的是什么景,写景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就引出了萤火虫,为什么要插入回忆家乡人的事件,更加深刻点体会这样写的目的,会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作者在写萤火虫的同时,所寄托的对家乡的想念。最后在品读文章的方法上,教师的预设,要读的地方要自己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让学生读,让学生读此处而不是另外的目的何在,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应该选择那些最需要读品味的语段,当然也不能因为有时间的限制而刻意压缩品读的部分,不应该一句一句的读,而应该整节朗读,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去,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就是讨论的意义何在的思索。虽然“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刀锋,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尊重学生在课堂主体性的地位”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我觉得在评课中有位教师提到这点让我拨云见日,讨论应该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值得去探究的问题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寻找作者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这个应该是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的问题,而后面质疑过程中倒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的。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中,自己还是个刚刚起步的教师,很多都是要再学习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有了这次的公开课,因为有付出,因为有了前辈们的指点,“我思故我在”,我感到收获了很多,这些都是自己今后教学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萤火虫课件 篇4

活动前评析

萤火虫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一种昆虫,教师可以利用萤火虫这首歌曲,让幼儿对这种小昆虫了解更多。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注意倾听歌曲的延长音符,观察教师的手势提示,把握伴唱部分的进入。

3、较协调地与同伴合作歌唱。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熟练地看第一声部图谱演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3、两声部演唱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实录

1、练声,导入

今天,我们大三班要举行一次演唱会,你们想参加吗?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金嗓子。(弹练声曲,幼儿练声)。

2、复习歌曲“萤火虫”

1) 你们的歌声真是太好听了,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萤火虫》。

2) 萤火虫有什么本领啊?(它会发出亮光……)让我们一起来把亮光唱得远远的。(师在唱亮的时候挥3下手,提问:“刚才老师在唱亮的时候,手挥了几下?(3下)表示这个亮字要唱满……?

3)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出示图谱,看图谱复习第一声部

1) 小朋友们的歌声真动听啊,瞧!萤火虫真的被我们的歌声吸引来了。(出示图谱)

2) 小朋友们看看图谱,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呢?图谱中除了萤火虫还有什么?那么这些图谱中的短线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延长音。

3) 让我们一起一着图谱唱一唱吧!

4、看图谱,学习轮唱

1)有一群黄萤火虫听到小朋友跟红萤火虫一起唱得这么开心,它们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唱一唱了,请小朋仔细地听听看,黄萤火虫是怎么唱的?(放2遍录音)

2) 请小朋友们说说黄萤火虫是怎么唱的。说完后师:”这样一个先唱,一个跟在后面唱的方法就叫做轮唱。

3) 那黄萤火虫是从第几个乐句飞进来的呢?第一个乐句有没有唱?所以这些小圆圈就表示不要唱。

4) 黄萤火虫和红萤火虫在什么时候是一起把歌唱完的呢?

5) 想不想试试这种用两种声音来轮唱的方法啊?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请张予灵小朋友带着大家来唱一唱红萤火虫,我来唱黄萤火虫。(弹琴唱两遍。)

6) 刚才老师在唱“这边亮”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呀?(在把声音拖得长长的。)

7) 我们一着图谱唱一唱,记住喽,一定要把声音拖得长长的。(弹琴唱两遍。)

8) 想不想唱唱我的黄萤火虫呢?(弹琴幼儿唱二声部两遍。)

9) 现在呢,老师要用我的两只手来带着萤火虫一起飞了,如果老师用挥动左手来表示红萤火虫,那么黄萤火虫我可以用——(右手来表示),如果他们一起飞起来呢?(可以挥动两只手。

10)下面请小朋友看好老师的手,唱出红萤火虫和黄萤火虫不同的声音,好吗?(先男小朋友唱第一声部,女小朋友唱第二声部,再交换唱一遍。

5、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唱歌本领,叫——(轮唱)?现在,我宣布大(3)班演唱会现在开始,请小朋友们立正,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好听的歌演唱听。

萤火虫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

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了解认识事物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2.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提示:作者从其生理机制的角度作了科学的说明,即:萤火虫发光是区为它的尾端有特殊的器官,这个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着细胞,细胞里有叫做“萤火体”的黄色颗粒。这些黄色颗粒遇到氧气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这诠释里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准确而全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的?

提示:写萤火虫发光的原因,作者由自然现象人手,进而引出人们的对其探求过程的说明,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其中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准确严密。

4.作者把萤火虫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提示:此文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对往事的记,描绘,也有对萤火虫的介绍,同时包含了对故乡的牵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读者。

三、研讨欣赏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原来萤有许多种数,全世界所产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

2.幼虫和蛹大抵相似;在成虫普通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层淡黄色透明质硬的薄膜……

3.故乡的萤火虫更是一年,二年,几乎十年没有见过了,最近家中来信说:三月没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树也有许多枯萎了。

提示: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1.能够发光的,不能发光的2.大抵3.几乎

(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章,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萤火虫的知识,除此之外,作者还记叙了“我”与萤火虫有关的往事,抒写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文的特点是把记叙、描写与科学的说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同时兼有趣味性与科学性,可以使读者在饶有情趣地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信息。

●板书设计

萤火虫发光原因

贾祖璋说明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萤火虫》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颇富儿童情趣的歌曲,全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歌的旋律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在初听歌曲时,同学们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绪风格,活泼有趣轻快的。整首曲子的学唱并不难,但是要很好的掌握歌曲,很有韵味的演唱,是整节课的亮点,也是学生很好处理歌曲演唱的难点。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游玩音乐乐园,在乐园中学知识,学唱歌,学表演。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依据学生年龄小,表演欲强的特点,通过故事,猜谜等形式导入课堂,多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在孩子们学唱歌曲的环节里,认为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但是关注学生不够,旋律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循序渐进,而是匆匆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一步步走下去,并没有停下脚步来听听孩子的歌声,没有注意临机应变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以至于孩子们在处理歌曲情境时表达得不够好,值得好好思考。以后的课应该在孩子理解了情境的基础上及时的指导声音,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声音去表现情境是我教学的当务之急。

萤火虫课件 篇6

《萤火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2、方法过程:通过唱唱、跳跳、敲敲、画画等方法让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

3、审美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萤火虫》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指导学习萤火虫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能用轻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并用优美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情绪。2、能正确表现出八分休止符的效果。

三、教具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星星、萤火虫等的贴纸。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萤火虫》;

2、综合表演;

3、拓展;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让我们学着小蝴蝶飞进教室吧!

师生一起做蝴蝶飞的律动进教室。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

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

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出示谜面,学生猜并回答。

师:哦,原来那是小小的萤火虫啊!我们小朋友真聪明!

师:那你们有没有看见过萤火虫呢?在什么时候看见的?萤火虫又是怎么飞舞的?

生回答。

师:那么请你来做做萤火虫优美的(活泼的……)飞舞的动作,好吗?

学生做动作。

师:你们做得都很棒,让我们跟着音乐来飞舞一下吧!

教师放伊能静的《萤火虫》,学生做动作。

2、认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请你听听这首曲子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怎么样?

师范唱,学生安静的聆听并回答是三拍子。

师: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用动作来把三拍子的强弱表现出来。

生小组讨论并用各种动作或乐器表现。

师:你们的拍子打得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歌曲《萤火虫》。

师:老师请你们看看歌曲的节奏。

师出示萤火虫节奏谱,学生进行练习。

师:你们拍得真棒!

师:让我们把歌词加上去再试试。

师生共同把歌词配上节奏谱朗读。

你能不能用lu 来跟着老师哼哼这首歌?

师弹琴,学生用lu 哼唱. 第二遍哼唱的时候可以加上身体和三拍子的律动。

师:接下去让我们听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样来演唱这首歌的,听的时候你可以跟着音乐做做动作。 教师放音乐,学生再次聆听。

师:让我们也来唱一唱。

3、深入:

师:请你们把三拍子的强弱弱来唱出来。

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可以加上动作。

师:小小萤火虫虽然飞起来很优美,但偶尔也是很调皮的!你们能从老师歌声中听出来萤火虫跳来跳去活泼的样子吗?

师再次范唱《萤火虫》,学生能从断音和连音中听出来。

师:你能学学萤火虫跳跃和飞舞的样子。

师放音乐,学生飞舞。

师:你能和我一样唱唱吗?

师弹琴,学生唱,可用男女声对唱、方式进行练习,学生参与评价。

4、创编:

师:接下去,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舞蹈等来把这首《萤火虫》表现的更加完美!哪些同学愿意来做做小歌手?小小器乐手?小小舞蹈家?小小画家?

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按照不同的分工进行不同的表演。

师:你们唱得真好,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表演,欢迎吗?接下去,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个美丽的夜景!

教师放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做星星眨眼、云飘飘、花点头、树摇摇、宝宝睡觉、萤火虫飞舞等等的动作,师生共同表演。

5、拓展:

师:你们表演得真棒,其实,关于萤火虫的歌曲有很多,哪个小朋友可以来唱唱看?

抽一个学生演唱其他的萤火虫的歌曲。

师:她唱得真棒!

师:老师会唱这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好吗?

教师播放《萤火虫》课件,请学生跟着音乐来表演。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萤火虫是在夏夜里飞舞的,那你知不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小朋友回家去做,你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络去寻找答案,好吗?

6、小结:

师:小小萤火虫虽然生命很短暂,但是它们无私的把光明送给了人们,让我们学习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好了,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吧!让我们跟萤火虫一起飞出教室!

师放音乐,学生出教室。

萤火虫课件 篇7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明快、颇富儿童情趣的童谣歌曲。全曲为带补充终止的一段体结构,2/4拍子,商调式。歌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间韵律的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大风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1.能用明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萤火虫》,并能有表情地演***曲。

2.认识下滑音,能正确运用于演唱之中。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童年情趣。

根据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快乐地学。

1.学会演***曲《萤火虫》,并能有表情的演***曲。

2.正确演唱下滑音记号。

钢琴、多媒体课件

师:美丽的夏夜,晶莹的星星在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蝈蝈、蟋蟀和没有睡觉的青蛙、知了,在草丛中、池塘边、树隙上轻轻唱着抒情的歌曲。听!萤火虫也在快乐地唱着。(老师示范唱一遍,生再唱)

师:萤火虫也想听大家来唱一唱。但它有要求,在演唱的时候眉开眼笑轻轻唱,注意背也要挺直了哦。

小结评价:大家真棒,你们的快乐萤火虫也感受到了。

1.初听歌曲

师:蝈蝈、蟋蟀、 青蛙、知了,还在尽情地唱着,可萤火虫却急着干嘛去呢?请听歌曲《萤火虫》。

(播放音乐)

2.划旋律线

师:萤火虫急着干嘛去呀。哦。原来它正急着赶路回家呢。共分为四句,生动活泼的形象,特别富有情趣。请同学们看着曲谱,随着音乐默唱,和老师一起用魔法指划着旋律线来感受一下。(划旋律线)

师: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

3.师范唱

师:旋律线此起彼伏,下面,认真听老师来给大家演唱一遍,请找出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师播放伴奏、示范演唱)

下滑音:向下滑唱。歌曲中加入了下滑音,好象萤火虫在快乐地飞舞,忽高忽低,从空中向下滑落,俏皮的追逐嬉戏着。下面我们跟琴唱一唱。第一处和第三处表现的是萤火虫的可爱,演唱时要加上甜蜜的笑脸和欢乐的情绪;第二处表现的是萤火虫赶路回家时的“急”,演唱时要夸张一些,速度适当放慢。(弹旋律唱词感受)

4. 用LA轻声的模唱

师:大家真棒,现在请用LA轻声的随老师的琴模唱,我弹一句你们唱一句

(重点讲后半拍起的那句:呀 ,急匆匆)。

5.填词唱曲

师弹唱前半句生接唱后半句(碰到不会唱的,停下来解决问题)。

换过来,生唱前半句师接后半句。

完整地演***曲

6.情感处理

师:大家学得真快,但这四乐句还不够形象。(第一二乐句声音要明快活泼,富有弹性,第二乐句要注意休止符处的停顿,表现萤火虫急匆匆赶回家的情景;第三乐句的开始可用原速;第四乐句先慢后快,唱好休止处,用关心的口吻,表现儿童对萤火虫的.关心和爱护。)

7.表演唱

唱两遍,第一遍分组演唱,一二乐句一个部分,三四乐句一个部分。第二遍一起来唱。

本节课以情境美为核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上课时我将和学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一起学***曲。尽量展现歌曲情境,体会天真活泼的音乐形象。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端午节安康的话说说

端午节安康的话说说 端午节安康说说 10-01

生日祝福语分享(分享)

分享生日快乐祝福语 成功分享总结祝福语 10-08

销售分析报告精选

销售分析报告 10-01

关于职工辞职报告7篇

职工辞职报告 10-01

一份学习计划范文12篇

一份学习计划 10-01

高考课件(分享13篇)

高考课件 06-15

抽奖主持词

抽奖主持词 10-01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卡耐基全集读后感 弱点的观后感 10-01

双十一促销广告28句

双十一促销广告 双十一促销 10-01

美容培训总结

美容培训总结 10-01

会计简历中自我评价5篇

会计简历自我评价 10-01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