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祝福 · 范文大全 · 机械基础教案

我们选择了最有价值的“机械基础教案”资料供读者方便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对学生反应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成人毕业自我鉴定大专收藏7篇

机械基础教案【篇1】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含内容较多,大多教材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较抽象,且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这对于“中职本科”学生来说有利的一面:不会因为没有掌握某一章节的内容,而影响其余章节的学习。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学完本课程,学生的脑海里是零散的构件,没有一个完整性机器的概念。

大量的原理分析和理论计算使得基础薄弱的“中职本科”学生不知道如何学,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学习本门课程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2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 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 o rk 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 ,Solidwork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

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

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 0 %,期末卷面测试占7 0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中职本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工科机械和近机械类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结合地方和各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该课程的教改研究必须采用调研、实践、分析、完善同步走的办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基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

强调制图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 具:相应的工程图纸、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步骤: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

叫做图样。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图样,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利工程图样,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机械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 制图的基本规定

(2) 几何作图

(3)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 轴侧图

(5) 组合体视图

(6)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 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 零件图

(9) 装配图

(10)计算机绘图

(11)其他图样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

对学好制图的要求:

1、 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2、 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图面质量优秀,有一定构思能力;

3、 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简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简述你对学好制图的看法。

机械基础教案【篇3】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6)6.4

间歇运动机构

【课程名称】

间歇运动机构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悉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特点。二.能力目标

熟悉常用棘轮机构与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特性。三.素质目标

能够分析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运动特点和应用实例,培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四.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运动特点与应用。【教学重点】

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运动特点。【难点分析】

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运动特点比较。【教学方法】

应用课件、教具进行动态演示,分析间歇运动机构的运动特点。【学生分析】

1. 实物与课件、教具的演示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 注意从演示中让学生比较各种间歇运动机构之间的特点。【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教具、实物或课件。【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运动

除了凸轮机构和四杆机构外,还有几种机构可实现间歇运动。

二. 新课讲授

1. 棘轮机构与槽轮机构

从教具或课件的演示入手,比较得出这二种机构的各自组成,主动轮作连续的匀速转动,转化成间歇断续的棘轮和槽轮的运动,所不同的是棘轮的转角比较小,一般不大于45°,而槽轮的转角只能是90°,60° 和45°几种,不能作任意调整。所以可根据从动轮的转角大小,选择对应的间歇运动机构。2. 棘轮机构

由棘轮和棘爪组成,只能棘爪带动棘轮作间歇运动。间歇运动的角度等于棘轮被拨过的与棘轮每一个齿所对应的中心角度的乘积。棘轮的齿数越多,对应的中心角度越小;反之越大。

棘轮机构分为外接和内接式。为防止棘轮反转,应在棘轮上安装止回棘爪。止回棘爪在起重机构中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元件,它保证了重物不致于自动下落。

可翻转的棘爪可使棘轮获得双向运动;双棘爪棘轮机构,可使棘轮的运动速度增加一倍。

3.棘轮机构的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由齿数、齿距、模数、齿面倾角组成。4.槽轮机构

槽轮机构的结构由槽轮和销组成,分单拨销和多拨销,单拨销每转动一圈,拨动槽轮转过一个径向槽,如4个槽的槽轮,即转过90度。拨销所在的拨盘与槽轮上都有锁住弧,保证槽轮不会逆转。5.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有槽数、拨销数和运动系数。

三.小结

间歇运动机构是将连续转动转变成间歇的运动,按间歇运动的特点,可选用棘轮机构或槽轮机构,前者从动轮的转角可以在小范围内随意调整,而且转角较小;后者转角成固定的90°,60°和45°,不能任意调整。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教案【篇4】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8.3 滚动轴承

【课程名称】 滚动轴承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结构。

2.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能够熟记常用轴承的代号。3.能够正确的拆装与维护轴承。二.能力目标

1. 能够掌握滚动轴承的优点及应用场合。

2. 能够看懂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并正确选用轴承。三.素质目标

1. 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特性。

2. 能够读懂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

四.教学要求

1. 了解滚动轴承的功用、分类、特点。2. 熟悉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教学重点】

1. 滚动轴承的特点与应用场合。2. 掌握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难点分析】

1.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使用场合。2. 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具演示,讲课中穿插讨论与提问。【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教具与实物。【教学安排】

4学时(180分钟)【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5分钟)

根据轴类零件学生作业完成中存在问题进行讲评,注意强调独立完成,切勿抄袭。重点表扬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少部分同学。二.导入新课(5分钟)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大,开始运转时滑动摩擦阻力较大,而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的摩擦系数小,起动容易,所以在大量的场合中滚动轴承的应用比滑动轴承更加广泛。

三、新课教学

1.滚动轴承的结构 用实物和挂图、动画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使学生对滚动轴承的结构有感性的认识。这里主要掌握基本结构,即由内外座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滚动体的结构决定了轴承的特性,因此应当作为重点来讲解,区分出轴承的承载和转速特点。2.滚动轴承的分类

可按承载方向、滚动体形状以及是否可调心来分:

按承载方向-主要承载径向载荷的向心轴承;主要承载轴向载荷的推力轴承。按滚动体形状-分球和两类,柱又可分成圆柱和圆锥。按可调心-分调心轴承和非调心轴承。3.滚动轴承的代号

代号的含义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必须要求记住类别、直径系列和内径的表示方法,其余内容懂得去查相关手册即可以了。类别中必须记住常用的深沟球轴承

6、圆锥滚子轴承3和推力轴承5三种代号;直径系列要记住2、3、4即轻、中、重型;宽度系列要记住0、1、2即窄、正常、宽型系列;内径要求记住尾数乘以5为实际内径,但还必须记住00—03的特殊尺寸。该段内容是本节学习重点,要反复结合练习册来练习,达到牢记。

4. 滚动轴承的安装与维护

内圈与轴选用较紧的过渡配合;外圈与座孔选用较松的过渡配合。

安装时借用紫铜棒敲入,不能用手锤直接敲打滚动轴承;或用加热方法套入内圈; 安装推力时注意分清标准内孔的座轴承圈分为大小二个内圈,大圈的内孔尺寸比小圈的内孔大0.2mm,应贴紧安装在静止的支座上;小圈安装在转动的轴上,贴紧转动轴的端面上,与轴一起转动。从外观上看,大圈的内孔比较粗糙,安装时千万不能出错,否则轴承很快就会损坏,而且也不起支承的作用。

为保证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必需给予足够的润滑剂。如果轴承选用脂润滑,则油脂的用量不要超过轴承空腔的2/3。油脂过多将形成运动阻力。

安装轴承尽量使用专用工具,可保证轴承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寿命。用手锤敲打时,防止损坏轴承,注意安装到位,防止出现歪斜。

拆卸滚动轴承时常用拆卸器拆卸滚动轴承的内圈较为快速、方便。5.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常见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疲劳点蚀和塑性变形,前者是正常失效,后者是超载引起的失效。此外,在密封不好的条件下也会出现磨粒和粘着磨损。三.小结

滚动轴承的使用范围较广,其特点是标准化,系列化,而且方便维修。常用的类型,直径系列和内径代号应当熟记,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非常有益。

注意安装和拆卸滚动轴承应当掌握的要点。四.作业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教案【篇5】

一、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课程内容应结合最近几年来该专业学生毕业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对本课程内容做有目的的删减和整合。例如,对于数控专业来说,在铰链四杆机构章节中,重点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介绍四杆机构的应用和特性,而对于四杆机构的设计内容,可以简单介绍甚至可以忽略,或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适当引导,安排其自学。另外,目前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听课枯燥,教学效果不佳。任课老师需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例如,以一个实践工程为例,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到此工程上,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实际应用,这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在提倡理实教学相结合,但是《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还是占主要课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或互动很少,课堂教学效果很难有提高。为了打破这种现状,我校很多老师开始尝试采取分组讨论、启发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相对较活跃,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本人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尝试了分组式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新的`教学方法。分组式讨论教学模式,每组分4~6名学生,专门设计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再由小组学生轮流发言。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进行知识的讲授。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产中实例进行讲授。例如,在讲常用机构分类、特点及应用时,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汽车雨刮器、牛头刨床、揉面机、插床等机器的运动视频,这样可以直观地反映知识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考核评估体系改革

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以考试成绩为主。本校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比例太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向其他一些国家学习,使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平时大作业、实验、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多方面。课程实践性较强,除了教科书的习题外,可以适当增加课后大作业,大作业应该结合具有实践性的项目布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上教学思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都应该进行相应改革。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应该得到推广;教学内容也应该整合,与时俱进;考核方式应该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只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基础教案【篇6】

(机械类专业适用)

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已有数学、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特性,掌握一般机械传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1.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2.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3.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实验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

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了解机械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机械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理解机构的速度分析;移动副和转动副中的摩擦;自锁、效率的概念。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曲柄存在的条件。会用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并进行运动分析。

四、凸轮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会用图解法、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五、间歇运动机构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原理和用途。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用途及其运动分析。

六、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了解螺纹和螺纹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特点及应用;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滑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传动。

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会进行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

七、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V带和带轮结构;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同步带传动。掌握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会设计普通V带传动。

八、链传动

了解滚子链的结构、标准和链轮结构;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 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会设计滚子链传动

九、齿轮传动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常用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齿轮传动的精度及其选择;齿轮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效率

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掌握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

十、蜗杆传动

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材料与结构、润滑;蜗杆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效率;热平衡计算。

掌握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十一、齿轮系

了解齿轮系的分类及应用。其它新型齿轮传动装置;减速器。掌握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并判断从动轮的转向。会识别实际机械中的齿轮系。

十二、轴与轴毂联接

了解轴的类型、作用、材料及其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键联接的设计计算。

十三、轴承

了解轴承的功用与类型;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特点、代号;滑动轴承的材料、润滑剂、润滑方法及结构。

理解滚动轴承工作情况分析。

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轴承组合结构设计。

十四、其他常用零部件

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合;弹簧的功用。掌握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十五、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了解机械速度波动的类型及调节方法;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分类;回转件的动平衡。会计算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问题。

十六、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减速器设计

力求包括本课程所学的大部分零、部件。采用单级或双级齿轮减速器。工作量为装配图一张(0号),零件图两张(2号),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单独考核、评定成绩。时间为两周。

课程实施说明

一、建议机械类专业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为80~100学时,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学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

二、通用零、部件的讲授和平面机构的讲授,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使学生增强感性知识。

三、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尽量采用模型、教具、CAI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应安排一次减速器拆装实验。

机械基础教案【篇7】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学时)

第8章

支承零部件

8.1

[课程名称] 轴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1、2、了解轴的结构、分类、常用材料。

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性。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选择轴的材料。

2、能够正确分析轴上结构设计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轴的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能结合实际分析轴上各结构的功用。

四、教学要求1、2、[教学重点]

1、直轴的分类、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轴的结构要求及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难点分析]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特别是结构工艺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物教具演示、互动法、归纳法 熟悉传动轴、心轴和转轴的区别,及轴的常用材料。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及结构工艺性。[学生分析]

1、学生的实际知识较少,对于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不易理解,尤其是结构工艺性更难懂,教学时应当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实物,或生产安装的教学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轴的结构。[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与教具或实物演示交叉进行,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录像,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机械零件是组成及其的最基本单元,生产中必须按图纸的工艺要求生产出每一个合格零件,然后再组装成构件和机器。因此必须熟悉常用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适应机器使用要求的零件。常用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专用零件指某些机器上特有的零件,如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轮船上的螺旋桨,内燃机上的曲轴等。通用零件是指在各种设备上都共同具有的零件,如螺钉、螺帽、轴承、齿轮等。本课程只讲通用零件的结构、特点。通用零件有部分是标准件,即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不必要自己组织生产;而有一部分必须自己生产,但他们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教师可演示实物,如有可能播放生产录像,了解零件的生产过程。强调学习本章内容要注意贴近实际,联系生产。

二、新课(75分钟)

1、轴的功用与分类特点

轴是机器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主要起支承轴上零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的作用。这里注意运动和转矩的区别。

轴的分类主要分清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一般的轴多为转轴,可举学生能见到的例来说明。如书上所举的例子,或如下: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课件、教具、实物。传动轴:汽车方向盘的轴;电风扇的轴 心轴:火车的车轮轴

转轴:大部分轴为转轴,如自行车中轴、齿轮、皮带轮的轴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三种轴的共同特点都应当以转动的轴为前提,再按受力状态来区分。

2、轴的常用材料

应介绍常用中碳钢45钢和合金钢40Cr作轴的材料,但是选择合金钢时,必须进行热处理,才能发挥合金钢的优势,否则合金钢对应力的敏感性对轴的强度反而产生不利的影响。

3、轴的结构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很多,分为轴向和周向固定两种,常用轴向固定的方法是键联接,它具有可拆性,而且可以传递很大的扭矩,应用广泛。周向固定方法一般选用轴肩或轴套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但要简单方便可靠,易于加工。因此,轴一般为阶梯形状。

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课件或录像、教具进行,否则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或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拆装实习,作实践体会,亲手感受。

轴的加工工艺性更难理解,工艺结构要结合车工实习的内容来讲,请同学谈自己实习加工的体会,就比较好懂,中心孔是加工细长轴和为了下一道工序加工准备的;退刀槽是为了加工螺纹时,防止撞坏零件左端面而设计的;越程槽是为了磨削后装配零件能到位而设计的。

装配工艺比较难懂,许多装配工艺是为了方便装配和准确定位而设计的。如30°大倒角是为了顺利安装;两个零件在轴向和径向只能各有一个配合面,不可能使一个配合面同时接触两个面。过度要求适得其反,实际上也是达不到要求的。这里要培养学生从实际的要求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也就是理论要联系实际。

教学中配合课件演示教学,可以提高效果。

三、小结(10分钟)

1、按载荷方向直轴可以分为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三种,大多数轴为转轴。

2、一般常见轴为45钢,较重要的轴为40Cr经过调质处理。

3、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可分为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两种。轴肩和键是常用的两种方法,具体要以实际而选用。

4、轴的加工工艺性是按加工需要确定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P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教案【篇8】

(一)教学内容

1、滑动轴承概述

2、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3、滑动轴承的润滑

4、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5、液体润滑轴承简介

6、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及特点

7、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

8、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9、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0、滚动轴承的维护和使用

11、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比较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滑动轴承常用的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限制平均压强的计算,限制轴承PV值计算;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基本代号及含义: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原则;滚动轴承的寿命、当量动载荷及当量静载荷计算;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轴承组合的支承固定方式、组合调整与预紧;轴承的配合与装拆;滚动轴承主要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

2、熟悉内容:滑动轴承的种类及摩擦状态;滑动轴承的特点;整体式结构及其特点、剖分式结构及特点;轴瓦结构、材料;滚动轴承的构造和主要优缺点;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寿命、额定动载荷概念及润滑和密封。

机械基础教案【篇9】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7.3 齿轮传动(1)

【课程名称】

齿轮传动(1)【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 熟悉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和传动类型。

2. 熟悉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名称及主要参数和基本尺寸计算。二.能力目标

1. 能比较链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场合。2.能够应用计算公式计算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三.素质目标

1. 熟悉常用齿轮传动的优点及基本类型。

2. 熟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计算。四.教学要求

1. 能分析比较出三种传动的各自特点及应用场合。

2. 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并能应用公式进行几何尺寸计算。【教学重点】

1. 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2. 渐开线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尺寸计算。【难点分析】

1. 为什么只有齿轮传动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2. 为什么非要用渐开线来作齿轮齿廓曲线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由于书中没有叙述,要求学生从演示课件或教具中演示中得到宏观的答案。【教学方法】

教具与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讲授与学生动手课堂练习相结合。【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瞬时传动比不变的理解有困难,演示教具从宏观上看不出瞬时的变化,需要画图加以说明,但超过教材的要求,只好要求承认教师的结论。

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齿轮的演示比较兴趣,会提出为什么非要用渐开线来作齿廓不可的问题? 【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实物、教具和课件。【教学安排】

3学时(135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带、链传动的内容,总结出带、链传动缺点。能否用带传动来代替链传动应用在自行车上传动?除此之外,齿轮传动的哪些优点比带、链传动更突出。

二.讲授新课

1. 齿轮传动

先演示圆柱齿轮传动,与链传动相比,齿轮传动没有链条,而是靠齿面直接啮合来传递运动。齿形按渐开线曲线制作,它具有许多特点,突出的是传动比恒定,无论任何瞬时传动,传动比都达到完全准确。此外,还具有寿命长,传递功率大的优点,当然制造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由于齿轮传动具有其他传动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两轴位置之间相互关系可分为如图7-24的三种类型,即:

(1)两轴相互平行的圆柱齿轮传动;(2)两轴相交的圆锥齿数传动;(3)两轴交错的蜗杆蜗轮传动。

3.渐开线齿轮的各部份名称及主要参数

各部份名称按齿轮实物或大的挂图进行讲解,见表7-2,重点突出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分度圆定义,由于它是看不见的圆,而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圆,应说明清楚。

主要参数是表示并决定齿轮几何尺寸的值,首先要区分两者的概念。模数是主要参数中的最重要表示量,要从分度圆的长度计算推出,即

周长 czpd dzp

由于值是无理数,为了便于计算和测量,用模数mp代入上式,即得

dzm

规定m为一系列标准值,即使分度圆的值成为一个比较整齐的数值。4. 齿轮的结构及材料

安齿轮外径的大小分为齿轮轴、实体齿轮、腹板式齿轮和轮辐式齿轮,见教材中立体图。

5. 齿轮的材料常用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锻造而成,当直径大于500毫米而不方便锻造时,采用铸钢或灰铸铁

6. 传动比与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如书中公式和表7-4所列。

三.小结

1.链传动的优点是可得到准确的平均传动比,而且可以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其缺点是冲击和噪声。

2.齿轮传动由于采用渐开线齿廓,可得到准确的恒定传动比。传动的类型按轴线的位置可分为三种。最常用的是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3.齿轮传动的参数为五个,模数最重要且已标准化。几何尺寸计算由主要参数来决定。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教案【篇10】

(一)教学内容

1、弹簧的功用和类型

2、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

3、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

2、熟悉内容:弹簧的功用和类型,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第十四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一)教学内容

1、联轴器

2、离合器

3、制动器

4、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选择和维护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功用种类,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选择方法。

2、熟悉内容:固定式刚性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可移式刚性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弹性联轴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操作式离合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自动离合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制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制动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四、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

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2学时

2.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的测定2学时

3.齿轮参数测量2学时

4.齿轮的范成实验2学时

5.轴的结构设计2学时

6.减速器拆装实验2学时

机械基础教案【篇11】

(一)教学内容

1、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基本要求

2、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3、渐开线齿廓

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5、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6、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及根切现象

7、变位齿轮传动

8、齿轮的失效形式与常用材料

9、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10、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2、齿轮的结构设计和齿轮传动的润滑

13、齿轮传动的发展趋势简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节点、节线、节圆、共轭齿廓;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渐开线齿廓不发生根切的条件,轮齿作用力和计算载荷,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轮传动的效率及润滑。

2、熟悉内容:齿轮机构的种类和应用;齿轮各部分名称;斜齿轮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当量齿数、传动特点,失效形式分析,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斜齿轮的强度计算,常用齿轮结构。

3、了解内容:圆锥齿轮;变位齿轮及传动。

第八章蜗杆传动

(一)教学内容

1、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2、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3、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

4、蜗杆传动强度计算

5、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6、其他蜗杆传动简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2、熟悉内容: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及应用,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及其许用应力;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

3、了解内容: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蜗杆传动的润滑、效率及热平衡计算,蜗杆、蜗轮的结构组成。

机械基础教案【篇12】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对学生丰富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和接受国际先进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理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机械论文发表

我校每年为徐工集团、卡特彼勒、三一重工等大型集团定向培养机电类高级技工,同时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为专业核心课,可以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掌握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环境,更快地进入角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一、当前社会环境及背景

目前,我国高素质的、熟练的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但对于多数技术工种来说,却存在着一人难求的局面。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比普教经费来源稳定,教学设备需求不高,职教的技能训练需要大量的工厂设备和实验仪器,且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技术的不断进步。

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缺少,而且教师多缺少教育学和心理学修养,对于教学技能的把握比较欠缺,较易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二、本校学情

本校的生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初中生源,学制三年;一类是初中生源,学制五年;一类是高中生源,学制三年。开设本课程的为高中生源班。

高中生源相对于初中生源,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课知识,但是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因技能实践的学时一般多于理论课的学时,再加上最后一年多为入厂实习时间,所以给予本课程的学时较少,对于教材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取舍,并且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就读于本校的学生多为农村子女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因此大多吃苦耐劳,通过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一定能使之努力地刻苦学习。

三、教学探析

(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突出知识的重点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工程力学部分,因此教师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排除相关的静力学部分。由于学时较紧,教师还应在保证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尽量删略繁琐公式的推导和理论引证,简化设计计算公式。

结合订单企业产品特点,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各种起重机、挖掘机、工程车辆等的'升降机构)、连接(液压系统的装配、转动系统的装配)、齿轮、轴及轴承章节的内容。

对于带传动、链传动以及周转轮系的计算等实际应用较少的部分教师应予以删减课时。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的教学进设计,突出可操作的实践部分

所以,对于学生的情况前边已经有了相关的分析。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尽量避免理论的枯燥灌输,多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比如通过一些视频短片介绍机构的运行原理或者是实际生产的加工,也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挂图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手段。又如在讲授“齿轮渐开线的形成”时,可以借助绳索、粉笔以及基圆的圆柱形替代品来演示绘制。这些都不需要太复杂的道具,但是又能起到很好的表达理论概念的作用,学生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

(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产品的精密复杂化,人员的分工协作化,生产上实际问题可能牵扯到方方面面,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能解决现场问题的高级技工,就需要学生具备对整个机械的总体把握和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时候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对学生分组,然后各组进行柱塞泵实物的分解和测绘,根据讲解和练习过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方法画出柱塞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到液压相关的知识来读懂柱塞泵的结构原理图,要掌握运动的知识,要用到拆装的操作技能,要用到公差配合的理论知识和测量技术,还要考验大家的分工协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克服硬件缺憾

现代技术手段不仅包括多媒体教学(基本已普及),还有各种CAD/CAM软件,特别是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可以非常好地利用到三维软件。如徐工集团使用的就是PRE设计软件,当然还有CAXA,AutoCAD,CATIA,UG,SolidWorks等二维、三维软件可供使用。

例如:对于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及凸轮间歇机构等平面图形难以读懂和讲解,通过三维软件的建模和运动仿真,能非常逼真地演示其运行原理和过程,且可以任意角度放大或缩小地观察,就像在展示极其精致的实物。

四、持续改进

教学是常抓常新的东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把握企业办学的特点,借助假期的工厂实践机会,调研一线的用工需求,紧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不使教学内容老化,为教学实例提供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孙学斋.当前我国企业技工短缺的成因探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1).

[2]王国新.技工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探析.职业,2010(35).

[3]时忠明.机械设计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刘会英.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小编推荐

机械基础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每一天,老师都需要花时间来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一个完善的教案和课件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那么,要写好教案和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关于“机械基础课件”,我为您搜集了一些信息,以下是我个人总结和归纳的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机械基础课件【篇1】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7.1

带传动

【课程名称】

带传动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带传动的特点、结构、标准和材料。

2. 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传动比、安装与维护。二.能力目标

1. 掌握带传动的主要优点,V带的结构与标准。

2.熟悉常用带轮的材料、结构。掌握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要求。三.素质目标

1. 熟悉带传动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2. 了解V带和带轮的结构与标准。

3. 能够正确安装带传动,进行调整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四.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应用场合,比较各类型带传动的特点和V带传动的优点。2. 了解组成带的结构及标准。了解带轮槽的标准结构。3. 掌握带传动的安装、调整与维护方法。【教学重点】

1. 带传动的主要优点及缺点,带的标准。2. 带传动的安装调整与维护。【难点分析】

为什么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从V带的橡胶材料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和V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来分析。可举例随身听录音机的电机就是靠橡胶带来带动录音带转动的,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声音变调,带速变慢,其原因就是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带在带轮上产生弹性滑动而引起的。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自身材料引起的,因此是不可避免的,也就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也可举洗衣机为例。【教学方法】

演示与讲授相结合,配合带的实物比较型号与材料和断面形状。【学生分析】

1. 由于新一章内容,学习方法应作调整,用构件之间的传递运动来学习。注意联系实际,多带实物演示,激发学习热情。

2. 在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设问,多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安排】

3学时(135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所讲的常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都是靠构件之间的作用力来驱动相邻构件运动的。而机械传动是靠构件之间的摩擦或啮合来传动的,以改变从动件的速度大小,实现减速、增速、变速或改变力与力矩的变化,但从动件的运动都是匀速的,连续的。常用的机械传动有五种。即:

摩擦传动有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二种。

啮合传动有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链传动三种。

二.讲授新课

1. 带传动的组成:主、从动带轮和传动带。工作时靠带与带轮之间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属于利用中间挠性件的摩擦运动。2.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类型很多,如图7-

1、2所示。教师可以演示带去的实物。

带传动的特点很多,重点要记住优点是传动平稳,能吸收振动、无噪声,过载能打滑起保护作用;主要缺点是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所以,一般安装在与电机直接相连接的传动轴上。3.V带的结构

由于相同条件下V带传递功率是平皮带的3倍左右,因此V带应用最广。根据传递功率大小,分为七种型号,Y、Z型号的皮带断面较小,常用于家用电器上。依次为A、B、C、D、E,随着皮带断面形状逐渐变大,传递的功率也相应变大。

除了断面尺寸外,由于V带做成环形的密封整体,不能断开调整长度,所以国家已制定标准的基准长度系列,使用中应按标准进行选择。4.带轮材料、结构

工业上常用带轮材料为HT150铸铁,具有足够强度,易于加工,价格便宜的特点;在低速或轻载中常用工程塑料或铝合金,如洗衣机的大带轮选用工程塑料,而小带轮用铁板制成。

轮槽的结构与带相配合使用,在中性层处的尺寸相同。由于带传动时,带在小轮中的弯曲变形较大,内侧受压缩变形,为了保证带与带轮充分的接触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将V带的楔角做成40°,而带轮的楔角依型号和小带轮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分别为32°、34°、36°和38°四种。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

当载荷超过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动力时带在带轮上打滑,和摩擦带疲劳撕裂是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为了增大传动时的接触摩擦角,使传递的动力最大,要求带传动的下边为紧边,上边为松边。5.带传动的传动比

带传动的传动比为主动轮的转速与从动轮的转速之比,也等于从动轮的基准直径与主动轮的基准直径之比。传动比一般小于3。6.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

该内容是中职学生的学习重点,与生产操作密切相关。带的张紧是保证带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为前提,因此要经常进行张紧,方法很多,如图7-

11、12所示。

带的安装中,如果是新带,即使是相同型号和规格,由于弹性材料的原因,带的基准长度都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应当注意选择相同内周长的带安装在同一带轮上,避免因为个别带长度过长而不能正常工作。同时注意新旧带不能一起使用。

在装卸V带时,如果调近两带轮的中心矩,可以很方便地将带拆卸或安装。如果不调整两轮中心矩,硬将带从带轮上撬下来,一定要先把带从大轮上撬下来;安装时应先把带套在小轮上,再将带从大轮上盘上去,此时应特别注意不能用手直接操作,防止将手夹在带与带轮之间,那将是悲剧。

带在带轮上地松紧一定要符合10-15mm的压下要求,过松不能传递足够的摩擦力和扭矩,过紧将会增大压轴力,加大对轴承的径向载荷。如果是滑动轴承,将加剧磨损。如洗衣机皮带太松,水流缓慢,衣服洗不净;如果皮带过紧,波轮轴很快过度磨损产生中间漏水。

三.小结

1.带传动的工作特性与机构有何不同,带传动最主要的优缺点。2.V带与带轮已标准化,应按标准选用。

3.带的安装、调整与维护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课件【篇2】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8.3 滚动轴承

【课程名称】 滚动轴承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结构。

2.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能够熟记常用轴承的代号。3.能够正确的拆装与维护轴承。二.能力目标

1. 能够掌握滚动轴承的优点及应用场合。

2. 能够看懂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并正确选用轴承。三.素质目标

1. 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特性。

2. 能够读懂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

四.教学要求

1. 了解滚动轴承的功用、分类、特点。2. 熟悉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教学重点】

1. 滚动轴承的特点与应用场合。2. 掌握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难点分析】

1.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使用场合。2. 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具演示,讲课中穿插讨论与提问。【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教具与实物。【教学安排】

4学时(180分钟)【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5分钟)

根据轴类零件学生作业完成中存在问题进行讲评,注意强调独立完成,切勿抄袭。重点表扬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少部分同学。二.导入新课(5分钟)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大,开始运转时滑动摩擦阻力较大,而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的摩擦系数小,起动容易,所以在大量的场合中滚动轴承的应用比滑动轴承更加广泛。

三、新课教学

1.滚动轴承的结构 用实物和挂图、动画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使学生对滚动轴承的结构有感性的认识。这里主要掌握基本结构,即由内外座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滚动体的结构决定了轴承的特性,因此应当作为重点来讲解,区分出轴承的承载和转速特点。2.滚动轴承的分类

可按承载方向、滚动体形状以及是否可调心来分:

按承载方向-主要承载径向载荷的向心轴承;主要承载轴向载荷的推力轴承。按滚动体形状-分球和两类,柱又可分成圆柱和圆锥。按可调心-分调心轴承和非调心轴承。3.滚动轴承的代号

代号的含义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必须要求记住类别、直径系列和内径的表示方法,其余内容懂得去查相关手册即可以了。类别中必须记住常用的深沟球轴承

6、圆锥滚子轴承3和推力轴承5三种代号;直径系列要记住2、3、4即轻、中、重型;宽度系列要记住0、1、2即窄、正常、宽型系列;内径要求记住尾数乘以5为实际内径,但还必须记住00—03的特殊尺寸。该段内容是本节学习重点,要反复结合练习册来练习,达到牢记。

4. 滚动轴承的安装与维护

内圈与轴选用较紧的过渡配合;外圈与座孔选用较松的过渡配合。

安装时借用紫铜棒敲入,不能用手锤直接敲打滚动轴承;或用加热方法套入内圈; 安装推力时注意分清标准内孔的座轴承圈分为大小二个内圈,大圈的内孔尺寸比小圈的内孔大0.2mm,应贴紧安装在静止的支座上;小圈安装在转动的轴上,贴紧转动轴的端面上,与轴一起转动。从外观上看,大圈的内孔比较粗糙,安装时千万不能出错,否则轴承很快就会损坏,而且也不起支承的作用。

为保证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必需给予足够的润滑剂。如果轴承选用脂润滑,则油脂的用量不要超过轴承空腔的2/3。油脂过多将形成运动阻力。

安装轴承尽量使用专用工具,可保证轴承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寿命。用手锤敲打时,防止损坏轴承,注意安装到位,防止出现歪斜。

拆卸滚动轴承时常用拆卸器拆卸滚动轴承的内圈较为快速、方便。5.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常见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疲劳点蚀和塑性变形,前者是正常失效,后者是超载引起的失效。此外,在密封不好的条件下也会出现磨粒和粘着磨损。三.小结

滚动轴承的使用范围较广,其特点是标准化,系列化,而且方便维修。常用的类型,直径系列和内径代号应当熟记,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非常有益。

注意安装和拆卸滚动轴承应当掌握的要点。四.作业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课件【篇3】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6.2 平面连杆机构

【课程名称】平面连杆机构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三种基本型式的运动特性与应用。2.熟悉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别方法。3.了解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4.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急回特性和死点。二.能力目的

1. 能够判断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并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四杆机构的具体型式。2. 熟悉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三种基本型式的运动特性及应用场合。三.素质目标

1. 了解四杆机构的运动是将连续匀速的转动转变成变速的摇动或其他型式的运动机构,实现运动型式的转化。

2. 熟悉三种常见的四连杆运动的基本型式的特点。

3. 能够根据曲柄存在条件及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来判断出不同的四杆机构。

四.教学要求

1. 熟悉低副接触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和的组成条件。

2. 能够判断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和该机构的基本型式。掌握三种机构的应用场合。【教学重点】

1. 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的判别及四杆型式的确定。2. 熟悉三种基本型式的运动特点及应用场合。【难点分析】

1. 高、低运动副的区分和四杆机构基本型式的判断。

2. 急回特性的形成,要借助于教具或实物演示,最好请同学上台自己体验。3. 死点的形成条件是曲柄摇杆机构中以摇杆作为主动件才可能出现,如果学生有自己使用过缝纫机请他谈谈使用的感受最好。在理论上要用力矩的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来决定,如果力臂为0,则无论力有多大,则力矩仍为0。【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配合教具课件演示,最后归纳总结。【学生分析】

从机械零件的静止运动转变到常用机构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静向动的变化过程,要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来启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同时要从具体的构件抽象出简图来研究运动特点,这也是要改变学生思路的方式。在讲课时,一定要把这些特点先告诉学生,以便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安排】

4学时(180分钟)【教学过程】

一.

开始常用机构一章的学习,机构的特点是运动的,所以要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分析机构,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掌握。要习惯于机构简图的表示内涵及它表示的构件运动特点。如书中图6-3所示。机构的种类很多,本书只介绍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其共同特点是将主动件连续的匀速转动通过机构转化成断续或不均运的各种运动型式,以满足实际工作场合的需求。二. 新课讲授 1.平面连杆机构

首先要和学生共同回忆机构的定义,即构件的组合与构件之间具有相对的运动,如果没有相对的运动,就不成机构。接着要讲明连杆的含义,即长度与横截面之比值较大才成为杆,杆之间用运动副(如销轴或滑道)连接。然后再介绍何为平面,即四个杆件的运动都在一个平面内或者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才称之为平面连杆机构。开始讲授时,一定要把基本概念阐述严密完整。高低运动副的区别在于是面或是点线接触,多举例说明,如板擦与黑板之间是面接触,而粉笔与黑板是点接触;滚动轴承是点线接触的高副连接,滑动轴承的曲面接触的低副连接。2.铰链四杆机构

凡是由四个杆件组成的机构即是四杆机构,它必定有固定不动的机架和两个与机架相连的连架杆,另一个不与机架相接触的杆件即为连杆。由于杆件的长度不一,但总能找出其中最短的杆件,将最短杆与其中最长杆的长度之和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的比较,一定能得出如果大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则此机构取不同的杆件作为机架,将会出现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等三种不同型式。曲柄即能绕机架的固定转轴作整周转动,而摇杆只能绕机架作某个角度范围内的摆动。3. 双曲柄机构如果双曲柄的长度相等,又可以根据双曲柄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或相反分成二种运动特性。

讲课中重点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特点讲述机构的应用实例,理论要贴近实际,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使学生学以致用,为用而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常用曲柄滑块机构,把转动转化成移动,如冲压机。

5.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急回特性

从演示中先让学生得出结论入手再按书中图6-28来分析,着重注意虽然摇杆的行程往返一样长,但曲柄转过的圆心角都不相等,由于曲柄作等角速运动,走过的圆心角所需要的时间就长,反之所需要的时间就短,在相同的行程中,时间长的其移动的速度必然就慢,反之必然就快,这就导致在摇杆的往返两个行程产生了不同的行走速度,即一快一慢,出现了快速的回程,这正是机械中空行程所需要的,它可以缩短非工作时间。称为回程的急回特性。

压力角

压力角的大小影响到从动件的运动受力状况,压力角与传动角互成90度,传动角的大小由连杆和摇杆的夹角组成,在运动中容易观察,所以常用传动角的大小来控制。

死点

死点形成的前提是在曲柄摇杆机构中以摇杆作为主动构件,而当摇杆在两端极限位置时,极位夹角成0°或180°时,曲柄的力臂为0,此时无论施加多大的作用力,曲柄都不可能转动,称之为死点位置。解决死点位置的方法是加惯性轮,靠惯性的作用冲过死点,或者采用机构错位排列的方法,如图6-17所示。反之也可以利用死点来作有用的工作,如作夹具或飞机起落架。三.小结

1.平面连杆机构的功能是将连续匀速的转动转化为非匀速的断续或其它运动型式,满足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

2.平面连杆机构主要由低副联接而成的四杆机构,根据组成条件,可以分为曲柄连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这主要取决于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曲柄,并取何杆件作为机架来决定。

3. 双曲柄还可以根据两曲柄的特点进一步细分,但不必讲的过深,简单了解就可以。4. 急回特性是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死点产生于以摇杆作主动构件的前题。四.作业布置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课件【篇4】

(多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简单的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能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基本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它常用机构。

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机械调速,刚性回转件平衡。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机械零件常用材料选择原则。机械零件工艺性、标准化。

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花键联接等。

传动件设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

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其它零部件设计:弹簧,减速器等。2.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

机构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结构工艺性。

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识。(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防振、减振的途径。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

简化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

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学性能的途径。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绘制机构简图,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其工作图的绘制,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

三、习题课、课外习题、设计作业

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习题课、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要完成1~2个设计作业。每个作业的份量一般为装配图1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设计作业。习题和作业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四、课程设计

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包括下列内客:能根据设计任务拟定总体方案,按机器工作状况分析、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合理选择材料,计算和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考虑制造、使用和维修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绘制机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等。

设计题目为机械传动装置、简单的机械或机构设计。设计工作量的最低要求应相当于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完成后,每个学生应完成:部件装配图1张,零件工作图1张,设计说明书1份。

课程设计完成后,每个学生应进行答辩,成绩应单独记分。

五、实 验

1~○4本课程要求开设实验3~4个,共4~6学时。实验内容在下列○ 3 5~○7项中各选1~2项: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②渐开线齿廓和○范成和齿轮参数测定;③回转体平衡;④机械传动效率测定;⑤带传动实验;⑥滑动轴承性能实验;⑦传动装置或简单的机械装拆和结构分析等。

实验成绩应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几点说明

1.本基本要求适用于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有一定要求,但课程时数有限的一类专业,例如热加工工艺类专业和动力运行类专业。

2.各校要处理好本课程与有关先修课程如: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3、本基本要求所列内容应通过讲课、习题课、课外习题、设计作业、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各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各环节和学时比例,但应注意相互配合,力求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4、各校应根据具体条件,注意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5、习题内容要多样化,习题中应含有结构和工艺性方面的内容。习题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加强结构和工艺性方面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

习题课应按小班进行,每次内容要有所侧重。

6、设计作业和课程设计都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设计作业的题目要灵活多样。教师要加强指导和考核,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7、实验要严格要求。同一实验台上同时操作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保证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实验后,每个学生要写出实验报告。

8、本课程教学环节较多,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机械基础课件【篇5】

机械-人造的用来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起重机的发展历程:

斜面→杠杆→起重轱辘→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现代起重机(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一般而言,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种类有限)

机器-根据某种具体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 缝纫机、洗衣机、各类机床、运输车辆、农用机器、起重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结构、性能和用途等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组成:汽缸体1、活塞2、进气阀3、排气阀4、连杆5、曲轴6、凸轮7、顶杆8、齿轮9、10

工作原理:1.活塞下行,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进入汽缸;2.活塞上行,气阀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在顶部点 火燃烧;3.高压燃烧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两气阀关闭;4.活塞上行,排气阀开启,废气体被排出汽缸。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的连续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称为:齿轮机构

机械基础课件【篇6】

(一)教学内容

1、弹簧的功用和类型

2、弹簧的制造、材料和许用应力

3、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

2、熟悉内容:弹簧的功用和类型,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第十四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一)教学内容

1、联轴器

2、离合器

3、制动器

4、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选择和维护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功用种类,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选择方法。

2、熟悉内容:固定式刚性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可移式刚性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弹性联轴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操作式离合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自动离合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制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制动器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四、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

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2学时

2.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的测定2学时

3.齿轮参数测量2学时

4.齿轮的范成实验2学时

5.轴的结构设计2学时

6.减速器拆装实验2学时

机械基础课件【篇7】

(一)教学内容

1、机械制造中的常用螺纹

2、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3、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预紧和防松

4、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5、螺纹联接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6、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7、螺旋传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螺纹连接防松方法,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螺旋传动简单计算。

2、熟悉内容: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螺纹参数,螺纹预紧的目的,提高螺纹强度的措施,螺旋副的效率计算和自锁。

第十一章轴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设计计算

4、轴毂联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轴的构造、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近扭转变形计算轴的强度,轴的弯曲组合强度计算;

2、熟悉内容:轴的分类,刚度计算、临界转速;键连接类型、选择和平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机械基础课件【篇8】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学时)

第8章

支承零部件

8.1

[课程名称] 轴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1、2、了解轴的结构、分类、常用材料。

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性。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选择轴的材料。

2、能够正确分析轴上结构设计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轴的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能结合实际分析轴上各结构的功用。

四、教学要求1、2、[教学重点]

1、直轴的分类、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轴的结构要求及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难点分析]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特别是结构工艺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物教具演示、互动法、归纳法 熟悉传动轴、心轴和转轴的区别,及轴的常用材料。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及结构工艺性。[学生分析]

1、学生的实际知识较少,对于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不易理解,尤其是结构工艺性更难懂,教学时应当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实物,或生产安装的教学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轴的结构。[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与教具或实物演示交叉进行,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录像,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机械零件是组成及其的最基本单元,生产中必须按图纸的工艺要求生产出每一个合格零件,然后再组装成构件和机器。因此必须熟悉常用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适应机器使用要求的零件。常用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专用零件指某些机器上特有的零件,如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轮船上的螺旋桨,内燃机上的曲轴等。通用零件是指在各种设备上都共同具有的零件,如螺钉、螺帽、轴承、齿轮等。本课程只讲通用零件的结构、特点。通用零件有部分是标准件,即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不必要自己组织生产;而有一部分必须自己生产,但他们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教师可演示实物,如有可能播放生产录像,了解零件的生产过程。强调学习本章内容要注意贴近实际,联系生产。

二、新课(75分钟)

1、轴的功用与分类特点

轴是机器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主要起支承轴上零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的作用。这里注意运动和转矩的区别。

轴的分类主要分清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一般的轴多为转轴,可举学生能见到的例来说明。如书上所举的例子,或如下: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课件、教具、实物。传动轴:汽车方向盘的轴;电风扇的轴 心轴:火车的车轮轴

转轴:大部分轴为转轴,如自行车中轴、齿轮、皮带轮的轴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三种轴的共同特点都应当以转动的轴为前提,再按受力状态来区分。

2、轴的常用材料

应介绍常用中碳钢45钢和合金钢40Cr作轴的材料,但是选择合金钢时,必须进行热处理,才能发挥合金钢的优势,否则合金钢对应力的敏感性对轴的强度反而产生不利的影响。

3、轴的结构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很多,分为轴向和周向固定两种,常用轴向固定的方法是键联接,它具有可拆性,而且可以传递很大的扭矩,应用广泛。周向固定方法一般选用轴肩或轴套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但要简单方便可靠,易于加工。因此,轴一般为阶梯形状。

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课件或录像、教具进行,否则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或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拆装实习,作实践体会,亲手感受。

轴的加工工艺性更难理解,工艺结构要结合车工实习的内容来讲,请同学谈自己实习加工的体会,就比较好懂,中心孔是加工细长轴和为了下一道工序加工准备的;退刀槽是为了加工螺纹时,防止撞坏零件左端面而设计的;越程槽是为了磨削后装配零件能到位而设计的。

装配工艺比较难懂,许多装配工艺是为了方便装配和准确定位而设计的。如30°大倒角是为了顺利安装;两个零件在轴向和径向只能各有一个配合面,不可能使一个配合面同时接触两个面。过度要求适得其反,实际上也是达不到要求的。这里要培养学生从实际的要求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也就是理论要联系实际。

教学中配合课件演示教学,可以提高效果。

三、小结(10分钟)

1、按载荷方向直轴可以分为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三种,大多数轴为转轴。

2、一般常见轴为45钢,较重要的轴为40Cr经过调质处理。

3、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可分为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两种。轴肩和键是常用的两种方法,具体要以实际而选用。

4、轴的加工工艺性是按加工需要确定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P [课后分析]

机械基础课件【篇9】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 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 ork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 ,solidwokr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 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

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 0%期末卷面测试占7 0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机械基础课件【篇10】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对学生丰富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和接受国际先进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理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机械论文发表

我校每年为徐工集团、卡特彼勒、三一重工等大型集团定向培养机电类高级技工,同时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为专业核心课,可以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掌握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环境,更快地进入角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一、当前社会环境及背景

目前,我国高素质的、熟练的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但对于多数技术工种来说,却存在着一人难求的局面。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比普教经费来源稳定,教学设备需求不高,职教的技能训练需要大量的工厂设备和实验仪器,且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技术的不断进步。

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缺少,而且教师多缺少教育学和心理学修养,对于教学技能的把握比较欠缺,较易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二、本校学情

本校的生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初中生源,学制三年;一类是初中生源,学制五年;一类是高中生源,学制三年。开设本课程的为高中生源班。

高中生源相对于初中生源,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课知识,但是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因技能实践的学时一般多于理论课的学时,再加上最后一年多为入厂实习时间,所以给予本课程的学时较少,对于教材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取舍,并且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就读于本校的学生多为农村子女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因此大多吃苦耐劳,通过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一定能使之努力地刻苦学习。

三、教学探析

(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突出知识的重点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工程力学部分,因此教师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排除相关的静力学部分。由于学时较紧,教师还应在保证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尽量删略繁琐公式的推导和理论引证,简化设计计算公式。

结合订单企业产品特点,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各种起重机、挖掘机、工程车辆等的'升降机构)、连接(液压系统的装配、转动系统的装配)、齿轮、轴及轴承章节的内容。

对于带传动、链传动以及周转轮系的计算等实际应用较少的部分教师应予以删减课时。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的教学进设计,突出可操作的实践部分

所以,对于学生的情况前边已经有了相关的分析。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尽量避免理论的枯燥灌输,多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比如通过一些视频短片介绍机构的运行原理或者是实际生产的加工,也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挂图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手段。又如在讲授“齿轮渐开线的形成”时,可以借助绳索、粉笔以及基圆的圆柱形替代品来演示绘制。这些都不需要太复杂的道具,但是又能起到很好的表达理论概念的作用,学生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

(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产品的精密复杂化,人员的分工协作化,生产上实际问题可能牵扯到方方面面,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能解决现场问题的高级技工,就需要学生具备对整个机械的总体把握和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时候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对学生分组,然后各组进行柱塞泵实物的分解和测绘,根据讲解和练习过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方法画出柱塞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到液压相关的知识来读懂柱塞泵的结构原理图,要掌握运动的知识,要用到拆装的操作技能,要用到公差配合的理论知识和测量技术,还要考验大家的分工协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克服硬件缺憾

现代技术手段不仅包括多媒体教学(基本已普及),还有各种CAD/CAM软件,特别是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可以非常好地利用到三维软件。如徐工集团使用的就是PRE设计软件,当然还有CAXA,AutoCAD,CATIA,UG,SolidWorks等二维、三维软件可供使用。

例如:对于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及凸轮间歇机构等平面图形难以读懂和讲解,通过三维软件的建模和运动仿真,能非常逼真地演示其运行原理和过程,且可以任意角度放大或缩小地观察,就像在展示极其精致的实物。

四、持续改进

教学是常抓常新的东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把握企业办学的特点,借助假期的工厂实践机会,调研一线的用工需求,紧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不使教学内容老化,为教学实例提供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孙学斋.当前我国企业技工短缺的成因探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1).

[2]王国新.技工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探析.职业,2010(35).

[3]时忠明.机械设计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刘会英.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机械基础课件【篇11】

(机械类专业适用)

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在已有数学、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特性,掌握一般机械传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1.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2.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3.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实验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

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了解机械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机械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

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理解机构的速度分析;移动副和转动副中的摩擦;自锁、效率的概念。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曲柄存在的条件。会用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并进行运动分析。

四、凸轮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会用图解法、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五、间歇运动机构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原理和用途。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用途及其运动分析。

六、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了解螺纹和螺纹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特点及应用;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滑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传动。

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掌握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会进行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

七、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V带和带轮结构;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同步带传动。掌握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会设计普通V带传动。

八、链传动

了解滚子链的结构、标准和链轮结构;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 理解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会设计滚子链传动

九、齿轮传动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变位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常用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齿轮传动的精度及其选择;齿轮结构设计;齿轮传动的润滑及效率

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掌握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

十、蜗杆传动

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材料与结构、润滑;蜗杆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蜗杆传动的效率;热平衡计算。

掌握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会进行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十一、齿轮系

了解齿轮系的分类及应用。其它新型齿轮传动装置;减速器。掌握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并判断从动轮的转向。会识别实际机械中的齿轮系。

十二、轴与轴毂联接

了解轴的类型、作用、材料及其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及其选择。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键联接的设计计算。

十三、轴承

了解轴承的功用与类型;滚动轴承的组成、类型、特点、代号;滑动轴承的材料、润滑剂、润滑方法及结构。

理解滚动轴承工作情况分析。

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轴承组合结构设计。

十四、其他常用零部件

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合;弹簧的功用。掌握联轴器的选择计算。

十五、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了解机械速度波动的类型及调节方法;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分类;回转件的动平衡。会计算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问题。

十六、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减速器设计

力求包括本课程所学的大部分零、部件。采用单级或双级齿轮减速器。工作量为装配图一张(0号),零件图两张(2号),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单独考核、评定成绩。时间为两周。

课程实施说明

一、建议机械类专业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为80~100学时,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学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

二、通用零、部件的讲授和平面机构的讲授,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使学生增强感性知识。

三、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尽量采用模型、教具、CAI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应安排一次减速器拆装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收藏十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教案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重要依托,从哪些角度去准备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想要系统地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知识点我们为您推荐这篇文章,请将本页加入收藏夹方便随时查阅和分享!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1

作为机械工程学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环节。这门课程提供了我们进入机械设计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并分享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涵盖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在课程的初期,我们学习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例如因果关系和力的分析。我们学习了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力学概念,如静力学和动力学。了解这些基本理论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实践非常重要。

在接下来的几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机械设计中的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我们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通过学习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行为,我们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设计机械零件和系统。我们还学习了不同的制造工艺,如铸造、锻造和加工,了解这些制造过程对机械设计的影响。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中后期,我们开始学习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使用。通过这些软件,我们能够创建三维模型和进行设计分析。这种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进行机械设计。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们通过模拟设计项目,实际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日后的职业生涯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力学原理解决机械设计中的问题。我能够分析和计算机械系统中的力、扭矩和应力,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我学会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来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了解不同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我能够做出更明智的设计决策。我学会了如何使用CAD和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这种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的能力使我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过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完成了许多实践项目,并从中学到了很多设计经验和实际工作中的技巧。这些实践项目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这样的学习体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学习,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我渐渐明白了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挑战。机械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更涉及到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的平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小编认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我机械工程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我相信这门课程对于我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工程设计性很强的综合性设计训练。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课程设计作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激发学生设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应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手段,课程设计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观念,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让学生应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来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然后,让同学进行减速器的拆装实验,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对减速器的常见类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减速器内部零部件的类型、结构和装配关系,对加工制造的工艺过程形成初步的认识。装拆的重点是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应用已有零部件设计一个合理的轴系,使学生能在课程设计中结合实际的参数要求设计出合理的轴系结构和尺寸。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次成功的课程设计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为此应改变以前过于集中的指导方式,变“集中式指导”为“集中与分段相结合式指导”,设计前通过集中式的讲解交代清楚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及注意事项,针对具体的设计任务如何入手去做,通过教师已有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设计经验,引导学生解决设计初期的入手难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地解决,对个别底子薄的同学应进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障碍性问题,便于设计的如期完成。教师在设计的后期主要是检查与纠正细节问题。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设计思想为主线,在不改变学生原有总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完善设计。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设计,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设计的主体。在完成此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领会完成一次设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收获自己的设计成果的成就感。总而言之,课程涉及的改革方向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长期以来减速器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经典设计题目,这是由于减速器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减速器作为机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减速器的零部件覆盖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便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应用检验所学的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外,不同类型的减速器和参数要求,所设计出的减速器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选择减速器作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可行的。然而,减速器只是一个部件,每届学生都重复同样的设计内容,势必会影响教师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另外,我校制图课的测绘练习也选择减速器,这就使得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重复,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因此,适当地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势在必行。

鉴于我校的机械设计、材料成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材料科学、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数控等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课程设计,其专业跨度大、学生人数多以及减速器涉及的设计问题的经典性,故减速器设计题目仍予以保留,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适当地增加了设计题目。例如,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普通机床的传动系统,给出电动机的动力参数,通过带传动,带动主轴箱的运动。在这样的传动设计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相关机床,这样既进行相关的带传动和减速器传动设计,也结合学生的自身专业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设计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通过对比普通机床与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应用,为完成机床的改造奠定设计基础。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不再进行传统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而是结合其专业特点,设计汽车用变速器,这样,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了,同时也符合专业培养的特色要求。实践证明,适当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工程设计训练,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创新设计思维和进行创造性设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机械专业等为期三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提交一张设计草图、一张A0装配图、两张零件图和一份设计说明书外,还要提交箱座和箱盖的零件图。这样更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几门课的掌握程度。

三、设计成果的表现形式

要采用现代先进的机械设计手段,改变传统的'纯手工绘图的方式。要求学生提交的设计成果为手绘的设计草图,手写版的设计说明书,以及电子版的设计总体装配图和典型的轴类、齿轮类和箱体类零件图。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在设计、生产、试验各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重视学生的应用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在我院的机械设计专业率先试点要求总体装配图利用CAD完成。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用SolidWorks、CATIA等三维绘图软件完成齿轮、轴、箱体、端盖等所有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完成整机的装配,然后进行机构的运动仿真和干涉检验。

设计成果的评定方式要改变原有的只看图纸的评定方式,采用答辩与平时的设计表现相结合的方式,以图纸、计算说明书和答辩成绩为主,兼顾设计态度、准备情况、出勤率、进度、协作、总结等表现。答辩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是教师评定设计质量高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答辩老师能够发现总结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检验的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答辩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宏观地看待问题和总结的能力,能够强有力地督促学生及时地解决设计过程所存在的细节问题,防止懒散和懈怠现象的发生。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械设计基础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相关改革实践中,在组织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了专业特色的培养,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在设计手段上应用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在成果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分级量化的考核方式,能够全方位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3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含内容较多,大多教材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较抽象,且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这对于“中职本科”学生来说有利的一面:不会因为没有掌握某一章节的内容,而影响其余章节的学习。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学完本课程,学生的脑海里是零散的构件,没有一个完整性机器的概念。

大量的原理分析和理论计算使得基础薄弱的“中职本科”学生不知道如何学,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学习本门课程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2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 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 o rk 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 ,Solidwork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

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

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 0 %,期末卷面测试占7 0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中职本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工科机械和近机械类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结合地方和各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该课程的教改研究必须采用调研、实践、分析、完善同步走的办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4

机械设计基础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对学生丰富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和接受国际先进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理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改革方法。

1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由机械制造大国向机械制造强国的迈进,如何扩大和深化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快速吸收国外机械行业的先进知识与理念,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为适应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势,教育部明确提出各高校需开设5%~10%的双语课程,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我国机械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优秀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1]。为实现这一目标,把英语教学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实施双语教学,成为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实施双语教学对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也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的“双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2]。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思维的机械类课程[3],是工科生由公共课转入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课程。对机械设计基础采用双语教学,其首要目标是课程的国际化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在外文文献中的规范化表达。学生通过原版教材能够深入了解国外先进的工程理念和应用成果,大量接触本专业词汇及特定表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的外语表达能力[4-5]。

2 做好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对策

“机械设计基础”不同于一般公共课,它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6]。简单的将中文教学内容转变为英文教学的传统双语教学方法,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研究“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改革传统双语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机械设计基础”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1 提高重视程度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课程,既具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又具有较强的外语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设计与创新技能,又需要学生重视外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所以,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这门课开设的意义及所面临的困难,提高对该门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

2.2 双语教材建设

好教材是教学进展顺利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的双语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据国内优秀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翻译而成,侧重基本概念及定理的演绎推理,方便外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照中文版教材学习。另一类为国外优秀原版教材,以国外知识体系为基础,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内容涵盖较广,适合外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学习。

在选择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材时,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对机械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应该保证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考虑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外语表达能力,教材应该突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机械外文词汇、术语与表达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与学术论文撰写能力。高校应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要求,参照国内外优秀教材自行编写双语教材。

2.3 双语教学内容探索

在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教案设计及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所授专业与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将机械知识与专业外语学习结合,合理调整与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内容多且课时有限,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精简讲授内容,突出机械知识难点与外语掌握重点,将部分内容改为辅导内容,这既有利于学生课外掌握外语知识,又有利于课堂上理解重点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中英文比例灵活调整

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掌握机械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外语开展学习与交流。授课重点在于机械知识的讲授,并非纯粹的纯英文授课,学生接受专业知识能力受其外语水平制约严重。教学过程中应平衡好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之间的矛盾,不能过分追求英文教学比例,推荐采用60%~70%的外语授课比例。具体授课过程中,开始阶段用中文解释内容重点与难点,避免学生因畏难心里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随课程内容深入而逐步提高英文比例,到教学中期英文授课内容提高到80%比例[6];后期课堂可采用全英文授课,让学生循序渐进适应英文授课。

2.4 不断创新双语教学手段

适宜的教学手段能使师生协作,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考虑到学生对英文讲授的理解速度慢,课堂教学应减少理论推导,灵活运用模型展示、多媒体技术、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持续保持课堂专注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模型演示

模型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直观认识,深化对英文描述的理解,生动形象的教具演示来阐述抽象的机构理论知识,更便于专业知识理解与英文记忆。

(2)多媒体技术

在描述机构死点问题时,教师利用含有英文讲解的飞机起落架视频演示,不仅具有了模型演示的形象直观性,也非常有利于学生课后温习与掌握。

(3)学生讲课

大部分机械理论体现在生活实际中,应鼓励学生观察并用英文描述与机械有关的常识。每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英文讲解与机械相关的生活现象,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5 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仅有的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由于机械设计基础双语课程知识量大,需要学生课外花费较多精力来消化课堂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平时不学习而最后突击考试。所以,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将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外论文等纳入考核范围,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过对学习过程与应用能力的综合权衡,公正考核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

2.6 双语教师队伍的建立

双语教学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英语授课水平。双语教师队伍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聘请国外优秀教师前来授课,但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种是组织年轻教师进入国外高校观摩学习,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并吸收国外优秀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为教师提供双语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3 结语

在机械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为顺利实施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工作,学校、教师与学生应该高度重视,选择适合的双语教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来保证教育公平。加大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为机械行业输送出合格的国际化人才。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5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 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 ork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 ,solidwokr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 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

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 0%期末卷面测试占7 0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6

(一)教学内容

1、滑动轴承概述

2、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3、滑动轴承的润滑

4、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5、液体润滑轴承简介

6、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及特点

7、滚动轴承的代号及类型选择

8、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9、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0、滚动轴承的维护和使用

11、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比较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滑动轴承常用的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限制平均压强的计算,限制轴承PV值计算;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基本代号及含义: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原则;滚动轴承的寿命、当量动载荷及当量静载荷计算;滚动轴承组合设计;轴承组合的支承固定方式、组合调整与预紧;轴承的配合与装拆;滚动轴承主要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

2、熟悉内容:滑动轴承的种类及摩擦状态;滑动轴承的特点;整体式结构及其特点、剖分式结构及特点;轴瓦结构、材料;滚动轴承的构造和主要优缺点;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寿命、额定动载荷概念及润滑和密封。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7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是机械工程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通过课件的展示,可以清晰地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相关知识。下面将从课件的内容和设计思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内容安排。课件的内容应该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如机械零件的标准符号、尺寸和公差,材料的选用和力学性能等。还应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的标准符号和线条,投影方法和视图的绘制,以及尺寸标注和剖视的表达等。对于机械元件的设计,可以介绍不同类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螺旋传动、齿轮传动、联轴器和轴承等。同时,还应该包括机械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和模拟仿真等。在具体设计方面,可以介绍机械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参数计算和详图设计等。

其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设计思路。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课件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通过调研和分析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确定课件的难易程度和深度,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举例、图解和动画等方式,生动地展示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设计过程和方法。同时,可以将常见的机械设计案例和实际应用引入课件,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课件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设计的进步,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需要及时更新到课件中,以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小编认为,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是机械工程学习中的重要教学工具,它通过清晰明了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是成为优秀机械工程师的基础,而优秀的课件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技能。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编写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8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是一门为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机械设计知识基础,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重要性和学习价值。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了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基本尺寸及传动原理、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今后进行高级机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比如,课堂上会使用PPT演示来呈现机械零件的结构和设计原理,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课件来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会组织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重要的是,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学习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他们可以凭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应对各种机械设计问题,并能够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可以说是机械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学课程,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承载着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机械设计知识的基石。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门课程,认真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9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大中院校工科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双语教学对学生丰富机械专业英语词汇和接受国际先进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理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机械设计基础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机械论文发表

我校每年为徐工集团、卡特彼勒、三一重工等大型集团定向培养机电类高级技工,同时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为专业核心课,可以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掌握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环境,更快地进入角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一、当前社会环境及背景

目前,我国高素质的、熟练的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但对于多数技术工种来说,却存在着一人难求的局面。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比普教经费来源稳定,教学设备需求不高,职教的技能训练需要大量的工厂设备和实验仪器,且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技术的不断进步。

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缺少,而且教师多缺少教育学和心理学修养,对于教学技能的把握比较欠缺,较易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二、本校学情

本校的生源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初中生源,学制三年;一类是初中生源,学制五年;一类是高中生源,学制三年。开设本课程的为高中生源班。

高中生源相对于初中生源,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课知识,但是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因技能实践的学时一般多于理论课的学时,再加上最后一年多为入厂实习时间,所以给予本课程的学时较少,对于教材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取舍,并且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就读于本校的学生多为农村子女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因此大多吃苦耐劳,通过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一定能使之努力地刻苦学习。

三、教学探析

(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突出知识的重点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工程力学部分,因此教师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排除相关的静力学部分。由于学时较紧,教师还应在保证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尽量删略繁琐公式的推导和理论引证,简化设计计算公式。

结合订单企业产品特点,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各种起重机、挖掘机、工程车辆等的'升降机构)、连接(液压系统的装配、转动系统的装配)、齿轮、轴及轴承章节的内容。

对于带传动、链传动以及周转轮系的计算等实际应用较少的部分教师应予以删减课时。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的教学进设计,突出可操作的实践部分

所以,对于学生的情况前边已经有了相关的分析。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尽量避免理论的枯燥灌输,多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比如通过一些视频短片介绍机构的运行原理或者是实际生产的加工,也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挂图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手段。又如在讲授“齿轮渐开线的形成”时,可以借助绳索、粉笔以及基圆的圆柱形替代品来演示绘制。这些都不需要太复杂的道具,但是又能起到很好的表达理论概念的作用,学生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

(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产品的精密复杂化,人员的分工协作化,生产上实际问题可能牵扯到方方面面,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能解决现场问题的高级技工,就需要学生具备对整个机械的总体把握和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时候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对学生分组,然后各组进行柱塞泵实物的分解和测绘,根据讲解和练习过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方法画出柱塞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利用到液压相关的知识来读懂柱塞泵的结构原理图,要掌握运动的知识,要用到拆装的操作技能,要用到公差配合的理论知识和测量技术,还要考验大家的分工协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克服硬件缺憾

现代技术手段不仅包括多媒体教学(基本已普及),还有各种CAD/CAM软件,特别是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可以非常好地利用到三维软件。如徐工集团使用的就是PRE设计软件,当然还有CAXA,AutoCAD,CATIA,UG,SolidWorks等二维、三维软件可供使用。

例如:对于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及凸轮间歇机构等平面图形难以读懂和讲解,通过三维软件的建模和运动仿真,能非常逼真地演示其运行原理和过程,且可以任意角度放大或缩小地观察,就像在展示极其精致的实物。

四、持续改进

教学是常抓常新的东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把握企业办学的特点,借助假期的工厂实践机会,调研一线的用工需求,紧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不使教学内容老化,为教学实例提供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孙学斋.当前我国企业技工短缺的成因探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1).

[2]王国新.技工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探析.职业,2010(35).

[3]时忠明.机械设计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刘会英.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10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计算机基础教案精选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被发明的。而如今,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例如,人们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各种工作,如写作业、聊天、购物等等。那么,什么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呢?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处理器(CPU):它是计算机的“大脑”,可以执行各种计算和逻辑操作。 CPU通常是计算机最昂贵的部件之一。现代CPU通常具有2个或更多内核,使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2.内存(RAM):这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意味着当计算机关闭时,内存中的数据将会消失。

3.硬盘驱动器:它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长期储存设备。硬盘驱动器通常比RAM更慢,但它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意味着即使计算机关闭,其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

4.光盘驱动器:这是一种读取和写入光盘的设备,通常用于安装软件或从另一台计算机上复制文件。

5.显示器:这是计算机用来显示图像和文本的部件。显示器有不同的尺寸和分辨率,这取决于用户需要的目的。

除了硬件之外,计算机还需要软件来协助人们进行各种任务。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两类:

1.系统软件:这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其他基本工具的集合。例如,Windows或MacOS是计算机最常见的操作系统之一。

2.应用软件:这是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如处理照片、写作业、打字等等。例如,Microsoft Word是一种流行的写作业和执行文档处理任务的应用程序。

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人们还需要了解计算机安全性的基本知识。以下是一些计算机安全性的基本知识:

1.强密码:密码必须包括至少8个字符,包括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

2.杀毒软件:计算机必须安装杀毒软件来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3.防火墙:计算机必须安装防火墙来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

4.安全更新:人们必须及时安装计算机的安全更新,以保护计算机免受最新的安全威胁。

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人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应用非常重要。通过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性的基本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2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于计算机技术工作者和普通用户来说都是必备的。本课件主要包括以下主题: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网络基础、数据安全等。

一、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本章主要介绍这些硬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1.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结构一般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和处理器。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输出设备则是输出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存储设备则是用于保存数据的。而处理器则是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的心脏,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

2. CPU

CPU是计算机处理器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逻辑单元、算术单元、寄存器等多个模块,能够高效地执行计算机指令。

3.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中的临时存储器,用于临时保存计算机处理所需要的数据。与硬盘等永久存储器不同,内存在断电或重启计算机后所保存的数据会被清空。

4.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中主要的存储介质,用于永久保存计算机的文件、程序等数据。

5.显示器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出设备之一,能够显示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形和文字等信息。它可以通过电缆与CPU相连,通过指令集将图形和文字输出到屏幕上。

6.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按照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包括超级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等。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软件之一,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计算环境。本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用户接口和常用命令等知识。

1.操作系统的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简单、高效、安全的计算环境。它具有管理文件系统、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等功能。

2.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单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3.用户接口和常用命令

操作系统有图形用户界面和命令行用户界面两种。在命令行用户界面下用户可以直接输入命令,比如cd、dir等命令常被计算机用户所使用。

三、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之一,它涉及到编程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等知识。本章主要围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思想和数据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它是程序员和计算机进行交流的媒介。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2.程序设计思想

程序设计思想是指在设计和实现程序时所使用的方法和理念。其中,面向对象、面向过程、函数式编程等思想是比较常见的。

3.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指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所使用的存储方式。常见的数据结构有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等。

四、网络基础

网络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共享文件等功能。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和Internet等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两个或多个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链接起来用于数据交换的系统。其中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通信规则和标准。其中比较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3. Internet

Internet是目前互联网中最广泛应用和使用最多的部分。它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功能。

五、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计算机技术中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密码学、防病毒等方面的知识。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防病毒等方面的知识。

1.数据加密和解密

数据加密和解密是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常见的加密算法有DES、IDEA、AES等,解密则是指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

2.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确保文件传输安全的一种手段,它可以验证电子文档的完整性和身份来源。

3.防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破坏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种恶意程序。防病毒软件能够帮助用户保护计算机安全。

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网络基础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来说,本课件将会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材料。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3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领域的核心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等。这些知识是计算机领域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等内容。

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互联互通的系统,它使得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数据共享等。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内容。学习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原理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和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

三、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资源,提供各种服务和接口,以及支持应用程序的运行。操作系统课程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等内容。学习操作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提高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四、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用来描述和创建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它包括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语义、语用和操作规则等方面。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主要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基础语法、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内容。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编程技巧。

五、算法与数据结构

算法与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领域的经典知识,是程序设计和系统优化的基础。它包括算法的描述、分析和优化、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主要介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排序和搜索算法、图论和动态规划等内容。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级编程和系统设计,提高软件开发和优化的能力。

总之,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通过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作用,从而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应用和系统优化。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4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一、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服务。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如Windows、Mac OS、Linux等。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I/O管理等,它们对于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和传输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不同的范围。计算机网络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如协议、拓扑结构、网络层次结构等,它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计算机网络中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安全问题,如漏洞、攻击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网络安全。

三、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编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们对程序的效率和复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组织方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常见的算法有排序算法、查找算法、递归算法等。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提高编程能力和代码质量,使程序更加高效、稳定和可维护。

四、数据库

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软件系统。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不同的类型。关系型数据库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库类型,它采用表格的形式来存储数据,具有结构清晰、易于管理等优点。数据库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如SQL语言、事务管理、索引等,它们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程序员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它是计算机编程中的一种工具。编程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不同的类型。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是最底层的一种编程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码的助记符号,比机器语言更容易理解和编写。高级语言是相对较高层次的编程语言,如C、C++、Java等。高级语言具有更加易读和易写的特点,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抽象和封装,加快了编写和维护程序的效率。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它们对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5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在每个行业,每个角落,计算机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以下是相关主题的范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计算工具像是一个个巨大的机器。从这样的机器到如今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这一过程被称为计算机的演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今天的计算机不仅快速高效,还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储存大量的信息数据,实现图像、声音的实时处理,并能与我们之间进行人机交互。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于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详细介绍了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把输入转化为输出,以及如何进行计算和存储数据。这一知识点包括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此外,还包括了各种常见的计算机组件:主板、显卡、硬盘和光驱等。当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学生们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底层机理,为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无论是公司、学校还是家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网络连接、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知识,主要包括了网络协议、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方式和网络拓扑等方面。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们就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并且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有效防止网络安全漏洞的发生。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它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包括常见的Windows、Linux、Mac OS等等,而不同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使用和操作方法。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系统,人们就可以更好地操作和管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有效使用计算机资源,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总之,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一知识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6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每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了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软件操作、计算机的网络通信等。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主题,为初学者提供指导。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执行数据处理任务的通用目的电子设备。它可以处理各种形式的数据并输出结果,计算机还可以存储数据并在需要时检索它们。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编程语言等。计算机基本概念中还包括计算机的性能评估标准、计算机的分类等。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它负责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内存将数据缓存进来,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硬盘则是计算机的重要存储介质,通常存储数据量较大的文件。显卡和声卡则是计算机的多媒体设备,主要用于图像和声音的输出。输入输出设备则包括鼠标、键盘、打印机、显示器等,用于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

三、计算机的软件操作

计算机的软件操作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程序,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有Windows、macOS、Linux等。而各种应用软件则包括办公软件、制图软件、杀毒软件等,不同的计算机任务需要不同的应用软件来支持。

四、计算机的网络通信

在网络通信方面,计算机网络是由互相连接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所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一般而言,局域网范围比较小,如家庭网、办公楼网等;而广域网范围比较大,其范围可以跨越甚至超越一座城市,广域网通常采用复杂的协议来保证信息的安全和稳定传输。

以上即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主题。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成长迅速的领域,如果想要学好计算机科学相关知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非常重要,而本课件将会为您提供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学好计算机科学,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共同学习与交流,才能在时代巨变的时刻保持一份稳定的力量。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7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更是广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知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与计算机技能的熟练掌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计算机的分类及基本组成

计算机是通过电子数字信号来实现数据处理和存储的,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存储设备等。按照计算机的用途和性能分类,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五类。

二、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执行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等。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Unix、Mac OS等。其中,Windows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之一,而Linux则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

三、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指在物理媒介上通过协议实现通信的计算机之间所构成的互连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主要有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对于个人用户而言,最为常见的互联网服务包括Web浏览、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在线购物等。

四、常见的办公软件应用

办公软件是指计算机中用于处理文档、制作表格、图形处理等业务需求的软件。其中最常见的是微软的Office套装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它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总之,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除了必备的硬件知识之外,我们还需掌握操作系统、网络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8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概论

1. 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受数据、进行数字计算、逻辑判断、程序控制、输出处理结果的高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输出等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包括网络交互、多媒体处理等。

2.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系统一般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代,从第一代的电子管计算机到第五代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经历了技术革新和规模扩张。

3. 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语言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程序设计是指使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程序设计语言有众多,流行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等。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知识

1.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系统的心脏,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部分。CPU速度的单位是赫兹(Hz),目前CPU速度最快的是Intel和AMD的芯片。

2.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数据的组成部分。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是存储器的两种基本形式。内存的单位是字节(B),常见的内存容量有2GB、4GB、8GB等。

3.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信息交换的桥梁,用于将人类的指令和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打印机、显示器等。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知识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它负责运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

2.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为操作系统提供支持和功能的软件,包括驱动程序、网络协议、安全防护等。常见的系统软件有杀毒软件、防火墙、网卡驱动等。

3.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用户提供各种实用功能和应用的软件,包括办公软件、音视频播放器、图形图像处理等。常见的应用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套装、Adobe Photoshop、QQ音乐等。

第四章:网络基础知识

1. 网络概念

网络指的是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传输协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主要分为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数据传输的基本规范,主要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TCP/IP协议是现代互联网通信的基础,HTTP协议是Web应用程序的基本通信协议,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

3.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数据和信息不受非法使用、窃取、破坏、攻击等威胁和危害的技术和措施。网络安全包括电子邮件安全、网站安全、网络防火墙等。

这些就是本课程的主题范文,希望它能给那些对计算机感兴趣和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提供一些帮助,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计算机基础教案 篇9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工作到娱乐,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概述,计算机硬件资源管理,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概述

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计算机还可以根据使用的场景分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

为了方便管理和开发,计算机还引入了各种编程语言以实现对计算机的操作,比如C语言、Python、Java等。同时,计算机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学习资源,比如在线编程网站、编程电子书等。

二、计算机硬件资源管理

为了实现高效地运行各种计算任务,计算机硬件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硬盘的划分和管理可以为计算机的存储和管理提供保证。其次,内存管理可以使计算机快速运行各种应用程序。除此之外,显卡和声卡的管理也可以提高游戏和娱乐的效率。

三、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管理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使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安全权限管理等。

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的各种概念和知识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接触,因此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计算机硬件资源管理和操作系统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等天晴的心情说说汇集(54句)

天晴心情 04-26

毕业季朋友圈配文集合(62条)

毕业季语录 毕业季励志语录 04-26

运动发朋友圈的话语(61条)

跑步朋友圈文案 跑步发朋友圈的句子 04-26

【热】机械毕业实习报告汇总(4篇)

机械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机械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03-11

白居易的经典名人名言46句

白居易名人名言 04-26

[教案范本]中班环保教育教案合集

幼儿中班环保教案 中班环保艺术领域教案 07-26

人多热闹的说说大全33条

人多热闹的心情说说 人多热闹的文案 04-26

请假条长假实用15篇

请假条长假 04-26

天然气合同通用

天然气合同 04-26

享受下午时光的唯美文案(47句)

享受下午时光的唯美句子 享受下午时光的说说 04-26

随心走的句子通用78句

随心的唯美句子 随心的文案 04-26

全部分类